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记忆的结构和过程

记忆的结构和过程

记忆的结构和过程
记忆的结构和过程

第二章记忆的结构与过程

导读细目

两种记忆说的由来与基本思想

短时记忆存在的证据

多存贮模型的提出

多存储模型的基本思想

多存贮模型的扩展

多存贮模型存在的问题

加工水平说的基本观点

加工水平说的实验证据

加工顺序与横向扩散

记忆的结构和过程是记忆心理学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从19世纪末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Ebbinghaus)开创记忆研究以来,围绕记忆结构和过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出现了不同的记忆结构和过程的模型,这反映了对记忆性质研究在基础理论上的巨大发展。

记忆结构是指记忆在机能上相互独立的加工系统,各个系统在其内容、特征和组织上有明显的差异。记忆结构是一种有逻辑联系的心理上的结构,而不是物理上的结构。记忆过程是指在记忆结构的基础上,各加工系统间信息流动和变化的认知操作,如信息的编码、组织和提取。记忆结构和记忆过程是不可分的。记忆结构是信息动态变化过程的基础;当然,没有记忆过程,记忆结构就成为一个虚构的空架子。可见,记忆的结构和过程是一个事物的不同侧面。可以把记忆看成是一种具有结构和过程两种不同性质的统一的整体。本章对记忆结构和过程的分析是把其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进行的。

第一节两种记忆说

一、两种记忆说的由来与基本思想

记忆研究的鼻祖艾宾浩斯尚未对记忆的结构提出明确的看法,他所谓的记忆是现在所说的长时记忆。其实,艾宾浩斯在研究中已接触到短时记忆的现象。例如,在无意义音节的系统学习中,他发现如果无意义音节表只学习一次,可以正确回忆出7个音节,这实际上涉及到了短时记忆的问题,只不过艾宾浩斯没有将它与长时记忆区分开来进行研究。如果说艾宾浩斯对记忆进行的是科学的研究,但没有区分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的话,那么,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James,1890)却依据内省的经验,提出了初级记忆(primary memory)和次级记忆(secondary memory)。詹姆斯认为,意识行为本身是一种记忆行为,因为意识到的现在实际上是对穿越的一段时间的意识。如果意识不以时间为基础,就不能欣赏由一组音符组成的一个曲子,也不能解释一个句子的前后两个部分意识的内容是所谓的“当前一刻”的那部分。初级记忆的内容具有暂时存储的性质和易于提取的特点。次级记忆是当前意识以外的过去经验的贮存,具有长期的性质。次级记忆的内容需要经过一定的努力才能提取出来。虽然詹姆斯对这两种记忆的区分还缺乏科学实验的证据,但这一学说对现代认知心理学在记忆结构问题的研究上还是起到了积极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沃和诺曼(Waugh & Norman,1965)借用了詹姆斯的初级记忆和次级记忆两个术语,但用新的实验数据强化了詹姆斯的观念。在他们1965年发表的关于初级记忆的论文中提出了两种记忆说,这使记忆研究的方向发生了巨大转折。

两种记忆说不仅使用詹姆斯记忆二元论思想把记忆区分为初级记忆和次级记忆两种系统,还对这两种系统之间的认知操作进行了分析。两种记忆说认为,记忆不是一个单一的整体,而是有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构成的一个统一的记忆系统。初级记忆就是所谓的短时记忆,次级记忆即长时记忆。这两种记忆在机能上是有差异的。它们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短时记忆是一个容量有限的缓冲器和加工器,长时记忆是一个可长期贮存大量信息的信息库。信息经过感觉道首先进入短时记忆,在这里信息可短暂地保持15—30秒,但经过复述,它可以在记忆中继续保持下去,而且还可以通过复述而进入长时记忆。两种记忆说可以用图2-1来表示。

图2-1 两种记忆系统模型

(引自沃和诺曼,1965)

二、短时记忆存在的证据

(一)神经心理学证据

或许短时记忆存在最强有力的证据来自脑损伤病人的研究。一个有名的遗忘症患者叫HM。为了治疗他的严重癫痫,1953年他做了脑部手术。手术切除了他大脑的颞叶和大脑的一个关键部位—-海马。手术成功地治愈了他的癫痫,但使他患上了严重的遗忘综合症。HM能回忆其早期生活的事件,但获得新信息的能力急剧下降。他不能识别新结识的朋友,不能回忆正在发生的事件,能重复阅读同一本杂志,但每次阅读都认为是一本不熟悉的杂志。他能记得诸如修剪草坪的旧技能,却不能记得割草机放在了何处。一位心理学家整个上午对他进行测试,但到下午HM就不认识他了,也不记得什么时候做了测试。在科肯(Corkin,1984)对HM 的遗忘症特征所作得记录中,也发现自从手术后HM只习得了很少一些关于他个人生活的事实和世界大事。他的词汇除少数外,只保留了20世纪50年代早期使用过的词。例如,他不知道“CD播放器”是什么意思,但它使用语法的能力却完好无损。近年来有证据显示他的语言的某些方面的能力有时并非完好无损(麦凯,MacKay,1998)。

尽管HM出现了学习新材料的能力严重下降的有趣记忆丧失模式,但它即时的记忆广度相当正常。维克格伦(Wickelgren,1968)给HM一项数学探测作业,发现HM表现出正常的近因效应,但起始部位的数学成绩很差。

HM的遗忘症记忆丧失模式表明,他的短时记忆广度是正常的,但他的长时贮存能力严重下降。所以他不能将新学习的信息转入到长时记忆中,或者说不能将正常的短时贮存与严重缺陷的长时贮存相结合。遗忘症患者的记忆丧失模式的研究结果表明,人的记忆结构包含着短时贮存和长时贮存两种形式。

巴德利和沃林顿(Baddeley & Warrington,1970)对遗忘症患者的记忆研究也证明了短时贮存和长时贮存的存在。他们让正常被试和遗忘症患者识记10个单词组成的词表,然后进行自由回忆,自由回忆分即时回忆和延缓回忆(延缓30秒)。实验结果见图2-2。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正确百分数项目数

图2-2 遗忘症患者和正常被试的立即回忆和延迟回忆

(引自巴德利和沃林顿,1970)

从图中可以看到,在即时回忆条件下,正常被试和遗忘症患者都有同样明显的近因效应,但遗忘症患者开始部位的几个单词的回忆成绩差得多。在延缓回忆条件下,遗忘症的首因效应也明显低于正常被试。这说明遗忘症患者的长时记忆有严重障碍。他们学习的单词只能短暂地存储在短时记忆中,之后便迅即遗忘,不能转入到长时记忆中。

1996年卡尔西莫(Carlesimo)等人做了与巴特利等人(1970)相似的研究。他们比较了正常被试和遗忘症患者自由回忆的系列位置曲线。一种回忆是即时进行的;另一种是延缓回忆,为防止复述还在识记后让被试解决字谜干扰作业。实验结果与巴特利等人(1970)的研究相似,证明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存在。

(二)药物与短时记忆

有关的药物与记忆关系的研究也证明了短时记忆系统的存在。我们知道,乙酰胆碱与记忆功能高度相关。患有阿尔采姆症(也称早老性痴呆症)的人, 至少在其早期阶段记忆丧失日益严重。对阿尔采姆症病人的检查发现,他们的乙酰胆碱水平低于正常值,这与记忆能力下降有关。使用胆碱阻断技术可以减弱正常大脑中乙酰胆碱的作用。在德拉克曼(Drachman )等人1979年的一项经典研究中,给被试使用莨菪碱的药,经受胆碱阻断的被试接受三种类型的测验:①记忆广度;②超广度(成人典型的记忆广度为7±2,超广度是指回忆的数字量要求大于7±2);③词表的自由回忆。图2-3显示的是莨菪碱的记忆效应:对记忆广度没有影响;对超广度也没有多大影响;对自由记忆有显著影响,被施药的被试比控制组的回忆量少50%。因为只有在自由回忆中才显示出长时贮存,它的回忆量少,表明长时记忆的能力显著下降。这些数据说明记忆中存在着一个起独立作用的短时贮存。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数字广度数字超广度自由回忆

图2-3 莨菪碱的记忆效应

(引自德拉克曼等,1979)

(三)自由回忆实验

支持短时记忆存在的最有力的心理学证据来自由回忆实验。自由回忆这种实验方法是艾宾浩斯首先发展起来的。20世纪20年代心理学家根据自由回忆实验的结果,得到了一条系列位置曲线(韦尔奇和伯内特,Welch & Burnett,1924)。最近呈现的项目回忆得最好,其次是起始部分的回忆,对中间部分的回忆最差。对这种现象是用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来解释的。中间部分之所以回忆得差是因其受到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双重干扰;而起始部分只受到倒摄抑制的干扰,最后的部分只受到前摄抑制的干扰,所以起始部分和最后部分的回忆成绩要优

于中间部分。到20世纪60年代初期,根据詹姆斯对初级记忆和次级记忆的划分,系列位置曲线得到了重新解释。系列位置曲线分3个部分:起始部分的几个项目回忆得比较好,称作首因效应(primary effect );系列中最后几个项目回忆得最好,称作近因效应(recency effect );曲线中间部分的项目回忆得最差,称作渐进线(asymptote )(见图2-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1234567891011

12输入系列位置

图2-4 系列位置曲线 (引自Parkin,A.J. Memory: A professional ’s guide .Chichester: Wiley ,2000)

持两种记忆说的人认为,自由回忆的系列位置曲线不是一条单一的曲线,而是由两部分构成的,反映着两种不同的记忆。曲线的起始部分和中间部分合成一个部分,反映着长时记忆,曲线的结尾部分反映着短时记忆。首因效应的出现是因为它得到了比中间部分更多的复述,近因效应的出现是因其还保持在短时记忆中。然而这种解释还带有假设的性质,还不能作为区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充分证据。要证明这种假设,还需要科学实验的支持。

心理学家通过功能双重分离(functioned double dissociation)的方法验证了两种记忆说对系列位置曲线的分析。在这里功能的双重分离是指:一些自变量可以改变首因效应和渐进线,但不影响近因效应;另一些自变量可以改变近因效应但不影响首因效应和渐进线。为区分两种记忆,根据功能双重分离原则,可变化下列两个自变量:①单词的呈现速度。增加每个单词的呈现时间,这将增加复述的时间,使更多信息转入长时记忆,但不会影响短时记忆。②干扰活动。系列单词呈现后进行延缓回忆,为防止复述进行干扰活动,这样可以有效地干扰短时记忆,但不影响长时记忆。

这两种情况都得到了实验的证实。默多克(Murdock,1962)的自由回忆实验以两种不同的速度呈现单词,每个单词的呈现时间分别1秒和2秒。实验结果见图2-5。从图中可以看到,两种刺激的呈现速度不同,系列位置曲线也有所不同。呈现时间为2秒的系列位置曲线中,长时记忆部分(即首因效应和渐进线)的回忆成绩优于呈现时间为1秒的,但两者近因效应没有什么差异。这说明增加刺激呈现时间有利于长时记忆,但不影响短时记忆。

80

60

40

20

020

15105系列位置

图2-5 两种刺激呈现速度的系列位置效应

(引自默多克,1962) 格兰泽和坎尼茨(Glanzer&Cunitz,1966)用实验证实了第二种情况。在系列单词呈现完毕后,让被试进行两种回忆,一种为即时回忆,即呈现完单词后没有干扰活动,让被试马上进行回忆;另一种为延缓回忆,即呈现完单词后立即让被试完成30秒钟的数字减3的逆运算作业,以防止复述,从而将回忆延迟30秒。实验结果见(图2-6)。

11020

30

40

50

60

70

51015

既时回忆延缓回忆系列位置

图2-6 延缓回忆对近因效应的影响

(引自格兰泽和坎尼茨,1966) 即时回忆和延缓回忆的首因效应和渐进线相似,但延缓回忆有近因效应,而即时回忆条件下的近因效应消失了。这说明延缓回忆时的心算干扰活动损害了短时记忆,但对长时记忆没有影响。这为两种记忆的存在提供了一些科学依据。

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区分还得到了负近因效应(negative recency )的支持。克雷克(Craik,1970)让被试参加一系列的自由回忆实验,每次实验都得到一条系列位置曲线。当这些实验完毕后,出乎意料的要被试将所有实验中的单词都尽可能回忆出来。实验结果到了负近因效应(见图2-7)。

IFR

FFR 首因效应

近因效应系列位置

图2-7 立刻自由回忆(IFR )和最后总的自由回忆(FFR )系列位置曲线

(引自克雷克,1970)

负近因效应表现为:在每次实验中,即时自由回忆表现出明显的近因效应,但从整个实验中得到出的总的系列位置曲线则是,单个实验中回忆最好,即涉及近因效应的单词的回忆成绩则显著低于渐进线。这是因为,每次实验中最后的几个单词因其处于短时记忆中而回忆得好,但又因为这些单词没有得到复述,被试也不知道进行最后的自由回忆实验,因此这些单词就难以转入到长时记忆中而被遗忘。

(四)长时近因效应

尽管有许多证据支持短时记忆和次级记忆的区分,但也有实验证据对这种区分提出了严重挑战,甚至出现了相反的情况。在格伦伯格(Glenberg)等人1980年的实验中,给被试呈现9对单词,每对呈现2秒,两对单词之间让被试进行心算(干扰活动)。最后一对单词呈现完毕,进行更长时间的干扰活动,然后再对学过的9对单词进行回忆。一对单词和一对单词之间的干扰活动,以及最后的干扰活动有两种时间模式:①每对单词和每对单词之间的干扰时间为4秒,最后一对单词呈现后的干扰时间为12秒。②每对单词和每单词之间的干扰时间为12秒,最后一对单词呈现完后的干扰时间为36秒。可以将这种实验称为连续干扰的自由回忆实验。如前所述,在自由回忆实验中,最后一个项目呈现完毕进行延缓回忆,并实施干扰活动,目的是为了阻止复述,这样就可以影响近因效应。但在连续干扰的实验中,结果是令人惊讶的,两种时间模式下都产生了明显的近因效应(见图2-8)。连续干扰条件下,干扰活动不仅没有影响近因效应,反而产生了明显的近因效应。帕金(Parkin,2000)把这种现象称为长时近因效应(long-term recency)。

8

12345679

系列位置

图2-8 格伦伯格等人的实验结果

(引自格伦伯格等人,1980)

格伦伯格发现近因效应后,试图对各种近因效应作出一个合理的解释。他提出了恒定比例法则(constant ratio rule),认为近因效应是由恒定的比例法则决定的。恒定比例法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近因效应=项目间的间隔时间/最后一个项目到开始回忆的时间

按照这个法则,比值越接近1,近因效应就越强,即最后几个项目的回忆概率就越大。在格伦伯格(1980)的实验中,虽然两种时间干扰模式不同,即项目间的间隔时间绝对值上有差异,但二者的比例相同,即0.33(4/12,12/36)。因此,它们的近因效应相同。对于即时回忆条件下典型的近因效应也可以用这一法则来解释:因为呈现的项目之间的时间间隔很小,所得的比例就大,因此近因效应就明显。

长时近因效应的发现,对短时记忆是否是一个记忆系统的理论提出了严重的挑战,使人们对用近因效应来解释两种记忆的区分的理论价值产生了极大的怀疑。

第二节多存贮模型

一、多存贮模型的提出

人类的记忆是信息的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认知加工过程,当然,我们的一切信息都是通过感觉而获得的。因此在人类信息加工过程这个更大的背景上,记忆从其结构和过程看,必然与感知觉紧密相关,有一个与比初级记忆更早的加工阶段或记忆系统。按照这种理论设想,两种记忆说就有了其不合理的一面,即记忆的结构不是由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构成的,而应是一个包含感觉记忆在内的,由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构成的一个记忆系统。因此,在感觉记忆被提出并得到实验的证实后,出现了记忆结构的另一主要理论模型——多存贮模型。

二、多存储模型的基本思想

多存贮模型是阿特金森和希夫林(Atkinson & Shiffrin,1968)提出来的(图2-9)。在

他们的模型中,记忆有三种不同的贮存,即感觉登记、短时贮存和长时贮存。阿特金森和希夫林把记忆和记忆贮存区分开来。记忆是指信息被保持下来,而贮存则是指保持这些信息的结构成分。多存贮模型强调记忆作为不同的结构或系统而存在,所以多存贮模型又叫做形态模型(modal model)。

在阿特金森和希夫林的多存贮模型中,环境信息首先以感觉的形式被登记到这个记忆系统中,即首先进行感觉登记。感觉登记按感觉通道可分为视觉的、听觉的,即图像记忆和声像记忆。感觉通道可保存丰富的信息,但大部分很快就会衰退。感觉登记中的一些信息可以进入短时贮存。短时贮存中的信息有不同的形式,如听觉的、口语的、言语的。在这里,信息经过编码后可以不同于原来的感觉形式,如视觉呈现的一个单词在短时贮存中可以由听觉表示。

图2-9 多储存模型

(引自阿特金森和希夫林,1968)

在多贮存模型中,阿特金森和希夫林把短时贮存稍加扩大,如图2-10。短时贮存是一个工作系统。它有两个功能:①在感觉登记和长时贮存之间起缓冲器的作用。感觉登记中的信息在进入长时记忆之前,可以先暂时保存在短时贮存中。因此,短时贮存就是一个缓冲器。信息随着复述而保持下去,这样就可将其称为复述缓冲器。短时贮存中信息虽然比感觉登记

中的信息保持时间长,但也会很快消失。在没有复述的情况下,阿特金森和希夫林推测它可被保持15—30秒。然而,放在“复述缓冲器”中的信息就可以保持更长的时间。而且,在短时贮存中信息保持的时间越长,转入到长时贮存中的可能性就越大。短时贮存或缓冲器的容量有限,可以设想为几个槽道((slot)。②作为信息转入长时贮存的加工器。信息通过各个槽道,最后进入长时贮存而成为永久保存的部分。由于槽道的数量有限,因此,新输入的信息就会取代槽道中的旧信息,这样,信息就会从短时贮存中丧失。

多存贮模型中的第三个系统是长时贮存,经过复述的信息进入到长时贮存中。长时贮存是一个信息库,它保存的信息有听觉的、口语的、言语的以及视觉的编码形式等。进入长时贮存的信息保持时间比较长,它们可因消退、干扰或强度减弱而不能被提取出来。另外,信息既可以通过短时贮存进入长时贮存也可以在刺激呈现后立即进入长时贮存。当然,有些信息在短时贮存中保留几分钟后,却不会进入长时贮存。

图2-10 记忆系统中的复述缓冲器

(引自阿特金森和希夫林,1968)

三、多存贮模型的扩展

阿特金森和希夫林模型的核心是对进出短时贮存的信息流进行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控制。因此,这一模型与其他理论最明显的区别是结构与控制的分离。阿特金森和希夫林关于随意实施控制的思想在以后的扩展模型中得到较详细的说明。阿特金森和希夫林(Shiffrin &Atkinson,1969)的扩展模型用图2-11表示。

在扩展模型中,信息的流程仍如以前的模型,从感觉登记到短时贮存再到长时贮存。不同的是记忆系统的这三个部分都与控制过程相联系。控制过程包括启动和调整刺激分析程序,改变感觉通道的倾向,激活复述机制,改变信息从感觉登记到短时贮存的流程,对信息进行编码并将它从短时贮存转到长时贮存,启动或改变长时贮存的搜索,对贮存信息进行操作,设置判断标准,启动反应发生器等。在这些控制因素中,要激活哪一个,依赖于任务的性质和当时的指令。给记忆系统增加这样的控制过程,是记忆系统变得更加主动和灵活。

图2-11 包含控制过程的记忆系统模型

(引自阿特金森和希夫林,1969)

记忆贮存的扩展模型中,希夫林和阿特金森把长时记忆看作是自标地址记忆(self-addressing memory)。这种记忆是指信息存储的位置是根据信息的内容而确定的。信息是通过在自己标定的地址中而被提取出来的。希夫林和阿特金森用图书馆的检索做了一个有用的类比。他们认为自标地址的记忆与图书馆中图书上架系统相类似。图书是按内容来分类放置的。一本关于“记忆”的书,将被放在图书馆一个特定的书库内(如心理学书库)。如果想使用这本书,可以按照原来用以放置该书的上架系统去寻找它。他们认为,长时贮存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这样一种自标地址的记忆。

原来的多存贮模型还受到过这样的批评,认为信息从记忆系统中丧失是没有道理的,甚至认为信息的丧失是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的。阿特金森和希夫林接受了这样的批评,因此在扩展模型中将“信息丧失”的箭头去掉了。关于遗忘的性质,不同心理学家有不同的看法。有的研究指出,信息一旦存入长时记忆,它就根本不会丧失,所谓的遗忘只是由于干扰而不能提取,解除干扰就会恢复遗忘。这方面的问题将在“长时记忆”一章中详细讨论。

四、多存贮模型存在的问题

多存贮模型是被心理学家普遍接受的一个记忆系统模型,到目前为止,它在解释记忆结构和过程方面仍占有主导地位。但这并不是说这个记忆模型是完美无缺的,它同其模型一样也有其自身不可克服的一些问题。

1.神经心理学方面的问题

临床发现,有些病人有正常的长时学习能力,但同时他的听觉记忆广度严重下降(沙利斯和沃林顿,Shallice & Warrington,1970)。根据多存贮模型,记忆广度的降低,表明这个病人的短时贮存能力严重下降。由于容量有限的短时贮存系统形成了学习、推理和一般智力操作的重要瓶颈,所以这样的病人就会在这些方面产生严重的障碍。但沙利斯和沃林顿(1970)、巴索等人(Basso等人,1982)发现,这样的病人并没有这种受到损伤的表现,他们有正常的长时学习能力,过着独立正常的生活。

2.短时贮存和长时学习问题

记忆的多存贮模型的第二个问题是关于学习的假设。阿特金森和希夫林(1968)认为,

一个项目被转到长时贮存的概率是这个项目在短时贮存中保持时间的直接函数。但一些研究结果表明情况并非如此。例如,托尔文(Tulving,1966)要求他的被试重复阅读一个词表,这个词表还包含在被试后面必须学习的一个更大的词表中。实验结果没有发现前面对单词的重复提高了随后学习这些单词的成绩。这就是说简单重复不会增加单词通达的能力,相反,在后继学习中,增强单词间的联系会提高单词的通达能力。

贝克瑞恩和巴德利(Bekerian & Baddeley,1980)进行了与此相类似的研究。英国广播公司(BBC)为履行要改变某些节目的广播波长的国际协议,公司将这一消息通知了听众,并在改变波长的那天进行了大量的广告宣传活动,新的波长结合某种韵律被频繁播出。贝克瑞恩和巴德利对这一情况进行了调查。他们要被试尽量把波长数回忆出来。为方便他们回忆,还为他们提供了含有波长数的广播号码盘,请被试在盘上标出各个无线电广播台的波长。结果发现,被试按无线电广播频道正确回忆的波长为12-22%,做“不知道”反应的达到70%以上。但是,被试认为他们听到的BBC广播的新的无线电波长的次数超过了1000次。这个实验得出的结论为,通过短时贮存的加工,信息可以径直进入长时贮存的假设是不恰当的。

第三节加工水平说

一、加工水平说的基本观点

随着多存贮模型说和两种记忆说遇到的困难越来越多,从与记忆由不同成分构成的结构说相反方向研究记忆的心理学家出现了,其代表人物是克雷克和洛克哈特(Craik &Lockhart,1972)。他们从信息加工操作(如注意、编码、复述、遗忘等)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加工水平说。

克雷克和洛克哈特认为,把记忆看成是由几个不同结构成分组成的,如头脑中的框图,一部分是感觉登记,中间是短时记忆的框图,接下来是长时贮存。他们认为这种做法既将事物过于地简单化了,又回避了更有意义的问题。因此,只有用加工水平的概念,才能更好地阐明记忆问题。克雷克和洛克哈特(1972)加工水平模型的基本主张是,信息加工要经过一系列不同的分析,从表浅的感觉分析开始,到较深的、较复杂的、抽象的和语义的分析。信

息在早期水平上受到的感觉分析涉及刺激的物理特征,进行的是特征分析,如同“群鬼堂”模型中,小鬼们对某一刺激特征激活时所做的反应那样。在较深的加工水平上,信息的加工是通过模式识别和意义的提取来实现的。这一水平上的加工涉及到人的长时记忆和联想。加工愈深,愈需要更多的语义分析和认知加工。例如,对一个单词的识别,在初始阶段,可根据诸如线条和角度一类的物理的或感觉的特征,来分析视觉图形,之后的加工则是把当前的刺激与长时记忆的信息进行匹配并建立起联系,在最高水平上,是根据对单词的过去经验激发起的联想表象,从而识别这个模式。刺激的性质、可用于加工的时间和加工的任务都会影响加工的深度。

按照加工水平说,记忆实质上是信息加工的副产品,记忆痕迹的持久性是加工深度的直接函数。如果信息没有受到充分的注意,而且仅在一个浅显的水平上进行分析,它很快就会被遗忘。相反,那些受到深层加工的信息,即得到充分注意和精细加工,并且因联想或表象而变得丰富的信息,就会产生较强的记忆痕迹,信息保持的时间也会长久。

二、加工水平说的实验证据

加工水平说得到了一些心理学实验的支持。克雷克和塔尔文首先用实验验证了他们的加工水平说的设想。实验中,他们让被试完成一定的任务,不要求他们识记。但在被试完成任务后,出乎意料地让他们进行再认或回忆。这就是所谓的不随意学习(incidental learning)。比如,他们在1975年的一个实验中给被试呈现一个单词,并就单词提3类不同的问题要被试对这些问题做出“是”或“否”回答,还要记录被试每次回答所需的时间(反应潜伏期)。这类问题为单词的结构、语音和语义。完成这些问题要涉及由低到高3种不同的加工水平。例如:

结构:该单位是大写的吗?

语音:该单位与Weight(重量)押韵吗?

语义:该单位适合填入“他在街上遇到了一个——”这种句子吗?

完成这些任务后,出其不意地让被试进行再认(在另一个实验中测量的是回忆)。所得结果见图2-12。结果表明①加工水平越深,所需的时间也就越多;②加工水平越深,单词的

再认成绩也就越好。经过语义加工的单词,比只涉及语音和结构方面较浅层次加工的单词识成绩要好。

鲍尔和卡林(Bower & Karlin,1974)用非文字的材料进行研究也得到了与克雷克等人(1975)相类似的结果。他们给被试呈现一系列面孔照片,让被试对照片中人的诚实、可爱度和性别作出判断,然后对照片进行再认。实验结果发现,对诚实和可爱度作了判断后的再认成绩比只作性别判断的再认成绩要高。这说明对人的诚实和可爱度等品质上的评估是更深的信息加工,而性别判断是表浅的信息加工。按照加工水平说加工愈深,记忆痕迹愈持久,因此,再认成绩愈好。

结构语音语义结构语音语义

加工水平500600

700

800

0.20

0.400.600.80

图2-12 加工时间与再认成绩是加工深度的函数

(引自克雷克和塔尔文,1975)

罗杰斯、凯珀和柯克(Rogers, Kulper & Kirker,1977)运用与克雷克和塔尔文(1975)相类似的方法,但增加自我评定变量,进一步证实了加工水平说。他们给被试呈现由40个形容词组成的词表,同时就每个形容词的结构、语音、语义和自我评定四个方面分别提出一个问题,让被试对每个问题做出回答。

结构作业:字母大吗?(呈现的形容词的字体与问题的其余部分的字体同样大,或

双倍大)。

音素作业:同韵吗?(单词与呈现的形容词是否同韵)。

语义作业:意义相同吗?(单词与呈现的形容词是否同义)。

自我评定作业:描述的是你吗?

当被试完成上述作业后,要他们尽量多地自由回忆他们评定过的那些单词。结果见图2-13。从图中可以看到,经过自我评价的形容词的回忆成绩最好,其次是语义作业,再次为音素作业,最差的是结构作业。这说明经过深层加工的信息记忆效果好。在这里,自我评定比语义具有更强有力的编码作用。这一实验使加工水平说更富说服力。

1.0

2.0

3.0

结构的音位的语义的自我参照

评 定

图2-13 是.和不是..

评定的平均回忆都是评定作业的函数 (引自罗杰斯、凯珀和柯克,1977)

三、加工顺序与横向扩散

按照克雷克和洛克哈特(1972)的加工水平说,人加工信息从表浅的感觉分析开始,然后到较复杂、较抽象的语义分析。这实际上包含着一系列由浅到深的不同的信息加工阶段。加工水平说与两种记忆说和多存贮模型相对立,但它回避不了它自身的加工阶段问题。后来,克雷克等人(1973)提出了新的看法,认为信息在一个浅水平上进行分析之前,人们能够在更深的水平上知觉。这与信息加工类型有关,这些类型的信息加工并不遵循永恒的顺序。

不同类型的信息加工不仅涉及到不同的加工水平,而且在不同的加工水平上,激活处于一种横向扩散(lateral spread )状态。克雷克等人认为,横向扩散是指在某一信息加工水平上(或较浅的水平或较深的水平),加工横向扩展开来。例如,校对阅读和要点阅读,这两类阅读涉及的激活是在不同加工水平上扩展的。校对阅读是对字母和字词进行校对,因此涉及的是大量的表浅加工或保持性复述,即激活在表浅水平上横向扩展,它很少需要较深水

平上的语义加工。相反,要点阅读是为了理解文章的要点,需要在较深水平上进行精细复述或语义加工,即激活是在较深的语义加工水平上横向扩展。它虽然也需要表浅的加工,但需要的量很少。两种不同类型阅读的记忆激活见图2-14。

校对要点

更深水平

精致性复述

图2-14 两种读物类型中记忆的激活

(引自克雷克等人,1972)

加工水平说也受到一些批评,这些批评包括:①加工水平说似乎在说有意义的事件可以记得更清楚,这是众所周知的常识。因此,加工水平说对人类记忆没有提供什么新的见解。

②加工水平说很含糊,没有提出可以利用的加工深度客观而独立的指标,因此,一般说来无法对它进行直接验证。③加工水平说陷入循环论证的圈子。它认为受到深度加工的信息记忆得就好,反过来,记忆得好的信息是由于对其进行了深度加工。这些批评即有深刻的见地,也有偏颇之处。

本章主要观点

1.记忆结构是指记忆在机能上相互独立又具有逻辑联系的心理加工系统;记忆过程是指在记忆结构的基础上各加工系统间信息流动和变化的认知操作。记忆结构和记忆过程是密不可分的。

2.詹姆斯依据内省的经验,提出了初级记忆和次级记忆。初级记忆的内容具有暂时存储的性质和易于提取的特点。次级记忆是当前意识以外的过去经验的贮存,具有长期的性质。次级记忆的内容需要经过一定的努力才能提取出来。虽然詹姆斯对这两种记忆的区分还缺乏科学实验的证据,但这一学说对现代认知心理学在记忆结构问题的研究上还是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3.20世纪60年代沃和诺曼借用了詹姆斯的初级记忆和次级记忆两个术语,提出了两种

记忆说。两种记忆说认为,记忆不是一个单一的整体,而是有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构成的一个统一的记忆系统。初级记忆就是所谓的短时记忆,次级记忆即长时记忆。

4.系列位置曲线分3个部分:起始部分的几个项目回忆得比较好,称作首因效应;系列中最后几个项目回忆得最好,称作近因效应;曲线中间部分的项目回忆得最差,称作渐进线。

5.心理学家通过功能双重分离的方法验证了两种记忆说对系列位置曲线的分析。在这里功能的双重分离是指:一些自变量可以改变首因效应和渐进线,但不影响近因效应;另一些自变量可以改变近因效应但不影响首因效应和渐进线。

6.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区分还得到了负近因效应的支持。克雷克(1970)让被试参加一系列的自由回忆实验,每次实验都得到一条系列位置曲线。当这些实验完毕后,出乎意料的要被试将所有实验中的单词都尽可能回忆出来。实验结果到了负近因效应。负近因效应表现为:在每次实验中,即时自由回忆表现出明显的近因效应,但从整个实验中得到出的总的系列位置曲线则是,单个实验中回忆最好,即涉及近因效应的单词的回忆成绩则显著低于渐进线。这是因为,每次实验中最后的几个单词因其处于短时记忆中而回忆得好,但又因为这些单词没有得到复述,被试也不知道进行最后的自由回忆实验,因此这些单词就难以转入到长时记忆中而被遗忘。

7.在格伦伯格等人1980年进行的连续干扰的自由回忆实验实验中,最后一个项目呈现完毕进行延缓回忆,并实施干扰活动,这样就可以影响近因效应。但在连续干扰的实验中,结果是令人惊讶的,两种时间模式下都产生了明显的近因效应。连续干扰条件下,干扰活动不仅没有影响近因效应,反而产生了明显的近因效应。帕金(2000)把这种现象称为长时近因效应。

8.格伦伯格提出了恒定比例法则,试图对各种近因效应作出一个合理的解释。他认为近因效应是由恒定的比例法则决定的。恒定比例法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项目间的间隔时间

近因效应=最后一个项目到开始回忆的时间

按照这个法则,比值越接近1,近因效应就越强,即最后几个项目的回忆概率就越大。

9.多存贮模型是阿特金森和希夫林提出来的。在他们的模型中,记忆有三种不同的贮存,即感觉登记、短时贮存和长时贮存。多存贮模型强调记忆作为不同的结构或系统而存在,所

记忆的基本过程

记忆的基本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每一过程又有其不同的特点和规律。 一、识记 (一)什么是识记 识记是人脑通过对事物的特征进行区分、识别并留下一定印象的过程。是记忆的起始环节,是获得事物映象和经验的首要过程。识记效果直接影响着以后的保持、再认和回忆。因此,了解识记规律,有助于改善记忆效果。 (二)识记的种类 1.根据识记的目的性、自觉性及意志努力的程度,可把识记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1)无意识记。无意识记也叫不随意识记,是没有明确的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自然而然发生的识记。在日常生活中,有时虽然没有给自己提出明确的识记目的和任务,也没有付出特殊的意志努力和采取专门的措施来识记某些事物,但这些事物都自然而然地保留在大脑中,成为一个人知识经验的组成部分,这就是无意识记。所谓“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等都是无意识记的结果。 无意识记在人的实际活动中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人的相当一部分知识经验是通过无意识记获得的。在教学中正确组织学生的无意识记,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收到良好的记忆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正确地组织和适当地运用无意识记是必要的。 无意识记具有极大的选择性。一般情况下,进入无意识记的内容具有两个特点:一是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刺激具有重要的意义;二是符合人的需要、兴趣以及能产生较强烈情绪体验的内容。具备这些条件的信息才能进入无意识记,所以,无意识记具有极大的偶然性、片面性,单凭无意识记不能迅速获得系统的知识经验。 (2)有意识记。有意识记也叫随意识记,是事先有预定目的,必要时还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识记。识记的目的性决定了识记过程是对识记内容的一个积极主动的编码过程。在教学中教师给学生提出识记某些定理、公式、历史事件或外语单词的任务,这时学生不仅有了明确的识记目的,而且会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措施,经过一定的努力进行识记,这种识记就是有意识记。人们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主要靠有意识记,所以,有意识记在学习和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人的知识经验都是通过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获得的。就识记效果而言,有意识记优于无意识记。作为教师,了解识记的这一规律,有助于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教育,合理地给学生布置任务,使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结合起来,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根据理解的程度,可把识记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1)机械识记。机械识记是在识记材料本身无内在联系或对识记材料没有理解的情况下,按照材料的顺序,通过机械重复的方式而进行的识记。机械识记的基本条件是多次重复或复习。如对无意义的音节、人名、地名、历史年代、数字、不理解的词语等的识记。这种识记具有被动性,但能够防止对记忆材料的歪曲。对学生而言,这种识记是必要的,因为有些学习内容,如历史名称、专有名词等需要以机械重复的方式才能记住。也有些内容,由于学生知识经验的局限性,暂时不能完全理解,也必须进行机械识记。机械识记在学生学习中有着突出的意义。(2)意义识记。意义

记忆的基本原理与训练方法

记忆的基本原理1、资料压缩 主要是一个左脑的过程。我们在进行记忆之前,对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归纳,总结,浓缩。 这是一个信息压缩的过程。把信息中的水份挤掉。 事实上,现在的科技越来越发达,手上电脑的普及也不会太久了。光是记知识,意义并不是太大。学习记忆术,是为了知识的运用。资料压缩就是为了把握信息中的精义。方便随时运用。 主要的工具就是导图。很多朋友都知道这个工具的。这是第一。 我们会发现有些事情我们容易记得,有些不易记得。 比如,今天我们看到一个人在身边走过,可能没啥印象。转身就忘了。可是,如果有一只恐龙在你身边走过。你就记得了。 所以,记忆术的第二个原理,就是把那些不好记的知识,转化成容易记忆的,让我们记忆深刻的信息。 A,一堆杂乱的资料,转化成有序的,有通顺的逻辑结构的。 B,一些抽象的资料,转化成一些有图像的,一看就有印象的资料。 C,一些让人看着晕晕欲睡的资料,转化成一些与性,美女,美食,音乐,欢乐……有关的。 第一原理是不断压缩,简化,减轻大脑的工作量。 第二原理是不断转化,整理,顺应大脑的工作习惯。

这就是理解的现代记忆术的基本原理。 件等枯燥乏味的东西,更需要循环往复地记忆。 ②早晚记忆。根据心理学原理,早晚记忆分别只受“倒摄抑制”和“前摄抑制”的单项干扰,因而记忆效果较好。 ③读写记忆法。边说边记,多种分析器的协同合作也是提高记忆成效的重要方法。这种方法特别适合于记字词、诗词、外文单词等。 ④间隔记忆方法。读一本书,学一篇文章,最好分段交替进行记忆,记忆时间不宜过分集中。 ⑤概要记忆法。在一般不可能把所有的内容和细节都记下来的场合,如听报告、故事,看电影、小说,可把其中心、梗概、主题记住;或先记一个初略的框架,然后再设法回忆补充。 ⑥选择记忆方法。古人云:“少则得,多则惑。”读书学习都要抓住其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记忆的内容有所选择,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更不要“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⑦趣味记忆方法。“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一个学生倘若对某一门学科特别感兴趣,其学习成绩也往往较好。 ⑧运用记忆法。记忆是建立联系,运用则是巩固联系的最有效手段。我们一定要把所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在运用中加深理解,巩固记忆。 10个增强记忆的训练方法

人体解剖学的记忆口诀

人体解剖学记忆口诀 人体解剖学记忆口诀 绪论 人体九大系统 运动消化和呼吸泌尿生殖脉管系感觉神经内分泌九大系统要牢记 解剖学姿势 标准姿势象立正身体直立两眼平掌心足尖都向前上肢下垂下肢并 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组成、功能 运动系统骨连骨支持运动加保护肌肉动力骨杠杆关节枢纽连邻骨 各部骨数目 各骨数目分开记记住位置就容易脑面颅骨二十三躯干总共五十一四肢一百二十六全身骨头基本齐还有六块体积小藏在中耳鼓室里 骨的构造 骨质表现密和松骨内位置有不同骨髓分为黄和红骨髓腔隙它填充红髓造血保生命髂胸椎内留终生

骨膜在外包整骨生长修复立大功关节的基本构造和辅助结构 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内软骨藏韧带加强稳固性基本构造都一样 各部椎骨特点 椎骨外形不规范抓住要点能分辨颈椎体小棘分叉横突有孔最明显胸椎连肋有肋凹棘突叠瓦下斜尖腰椎承重体最大棘突后伸宽又扁 胸骨形态意义 胸骨形似一匕首上柄中体下剑突柄体交界胸骨角平对二肋向前凸 椎间盘 椎体之间纤维环胶状髓核在中间后外薄弱易脱出压迫神经致痛瘫 脊柱韧带及意义 脊柱韧带,三长两短 腰椎穿刺,棘上棘间 再透黄韧,进入椎管 脊柱的整体观 上细下粗尾部尖承受压力密相关后观棘突一条线颈短胸斜腰平扁

侧观生理四个弯线条大方又美观胸骶弯曲凸向后颈腰二曲凸向前 肋的连结 一肋连于胸骨柄二肋对角标志明三至七肋与体连八至十肋成肋弓十一十二称浮肋前端游离肌肉中 胸廓形态、运动 胸廓形似小鸟笼上窄下宽扁锥形上口狭小前下斜下口封膈分腹胸容纳保护心肝肺呼气下降吸气升 颅骨名称 脑颅八块颅前起额筛蝶枕各有一顶骨颞骨各两块构成颅盖和颅底面颅总共有十五构成颜面骨根基形单影只下颌舌独来独往一张犁其余都要成双对泪颧腭甲上颌鼻 颅顶观 颅顶借缝连结紧三缝名为冠矢人婴颅骨化未完成缝间膜闭叫颅囟 颅底内面观 前窝中央是筛板筛孔通鼻嗅丝穿中窝之中垂体窝前高后高似蝶鞍

学习过程的六个主要环节

通常来说,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尤其是针对书本来进行学习的过程),可以细分为六个主要的环节。 首先,对于翻开的书本,我们首先要去注意里面的文字或图片内容,因此,“注意”是学习过程的第一个环节; 对于我们所注意到的内容,我们接下来就会展开阅读,因此,“阅读”是学习过程的第二个环节; 对于我们所阅读的资料(例如一篇文章,或某些英语单词),我们一边阅读的时候,一边就会进行有意或无意的记忆,因此,“记忆”是学习过程的第三个环节;

对于我们所记住的东西,我们常常需要进一步理解它们——毕竟只有理解了,才能更好地吸收和运用这些知识,因此,“理解”是学习过程的第四个环节; 对于经过理解所消化的知识,我们需要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运用在生活与工作、甚至是考试当中,因此,“思维”是学习过程中的第五个环节; 在对知识的活学活用过程中,我们常常希望能够更有创造力,能更灵活地把知识运用出来,这个环节通常就要发挥出想象的能力,因此,“想象”是学习过程中的第六个环节。 概括而言,学习全过程的六个主要环节依次是:注意、阅读、记忆、理解、思维、想象。 大致上,学习过程的六个环节可以勉强按照以上这个次序来进行排列。 然而,其中几个环节的次序通常根据不同的情况而有所调整。 例如,“记忆”和“理解”之间的次序。有些时候我们是先记住一些知识,然后再慢慢进行理解消化,这个时候,“记忆”这个环节在前,而“理解”这个环节在后。然而很多时候,我们是边阅读、边理解,理解到一定程度,再来进行记忆。这个时候,“理解”这个环节就排在“记忆”的前面了。甚至很多时候,记忆和理解是同时进行的,不一定能分出先后次序。 又例如,“想象”这个环节虽然与最后对知识的运用比较有关系,然而事实上,“想象”这个环节许多时候是贯穿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注意的时候可以进行想

记忆与学习试题(含答案)

第四章:记忆与学习知识考点 P79 一、单项选择题: 1.记忆包括三个基本过程,它们是( A )、保持和提取。 A.编码 B.回忆 C.再认 D.遗忘 2.记忆包括三个基本过程:编码、 ( C )、提 取。 A.识记 B.回忆 C 保. 持 D.再认 3.哪一种记忆是信息加工系统的核心 ( B ) A.感觉记忆 B.工作记忆 C 长. 时记忆 D.语义记忆 4.在感觉记忆中,信息主要以 ( D )形式存储。 A.语义 B.概念体系 C 图. 式 D.视象和声象 5.感觉记忆的主要编码形式是( ) A .视像和声像 B 声. 音代码 C 语. 音代码 D.语义代码 6.瞬时记忆属于 ( A ) A.感觉记忆 B 短. 时记忆 C 长. 时记忆 D.工作记忆 7.在短时记忆中,一遍遍地机械地重复识记材料是 ( D ) A.有效复述 B.无效复述 C.精细复述 D.保持性复述 8.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 ( B )秒钟。 A. 1~ 2 B. 20~ 40 C. 60~ 70 D. 70~ 80 9.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保持 ( B )秒钟。 —30 C.60 10.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 ( C ) A.感觉登记 注 B. 意 C 组. 块 复D.述 加减 2 个音节 加减 2 个单元 加减 2 个组块 14.在短时记忆中,将识记的材料与长时记忆中储存的信息 建立起联系是 ( C )。 A.机械复述 B 无. 效复述 C 精. 细复述 D 保. 持性复述 15.短时记忆中信息主要以 ( B )形式存储。 A.视象代码 B.声象代码 C.语义代码 D.图式 16.从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的重要条件是 ( A ) A.复述 B.视觉编码 C 声. 音编码 D.感觉寄存 17.短时记忆中信息主要以什么形式存储 ( A ) A.声象代码 B.视像代码 C 语. 义代码 D.图式 18.根据记忆过程中信息在记忆中储存时间的长短和编码方式的不同,一般可 把记忆分为三个系统,即( B )、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A.语义记忆 B.感觉记忆 C.工作记忆 D.情绪记忆 19.对事实类信息,如词汇、定义、人名、时间、事件、概念和观念的记忆是 ( B )。 A.程序性记忆 B 陈. 述性记忆 C 长. 时记忆 D 技. 能记忆 20.根据记忆内容的性质可以将记忆分为陈述性记忆和( C )。 A.长时记忆 B.情境依存性记忆 C.程序性记忆 D.工作记忆 21.对练字过程中的手部动作的把握,是储存在( B )中的。 11. 12. 13. 短时记忆的容量有一定的限度,其平均数量为( ±2 ±1 短时记忆的容量为( ±2 ±2 短时记忆的容量为多少 C.7± 1 ±2 A )个组块。 C.8± 2 ± 2 C ) D )个组块 加减 2 个数字

系统解剖学快速记忆口诀

-----消化系统----- 咽歌诀 咽部分三鼻口喉,前壁开口气食流;上通鼓室下通喉,吞咽闭气不用愁。 食管与胃歌诀 食管三段颈胸腹,三个狭窄要记住;胃居剑下左上腹,二门二弯又三部;贲门幽门大小弯,胃底胃体幽门部;小弯胃窦易溃疡,及时诊断莫延误。 小肠歌诀 小肠弯又长,盘曲在腹腔; 上段十二指,中下空回肠; 全长约五米,空回二三量。 十二指肠歌诀 四部上降下和升,右包胰头“C”字型;降部后内有乳头,胆总胰管同开口。 大肠歌诀 大肠四周围成框,空肠回肠框内藏;结肠袋带肠脂垂,三大特点记心上;盲肠位居右髂窝,阑尾根部连于盲;麦兰二氏两个点,升横降乙接直肠。 阑尾歌诀 阑尾末端不固定,回肠前后下也行;盲肠后下较常见,三带集中阑尾根。

肝歌诀 肝为消化腺,位于膈下面; 其内三管系,胆汁产其间。 若问最高点,五肋锁中线。 肝下面“H”沟歌诀 右后下腔前胆囊,左后静脉前肝园;横为肝门交通口,动脉神经肝管穿;下面分为四个叶,左右方叶和尾状。 胰腺歌诀 胰腺头致体尾连,颜色灰红质地软;正付胰管通胰头,内外分泌功能全。 -----呼吸系统----- 外鼻歌诀 外鼻尤如锥体形,根背尖下二只孔;呼吸困难细观察,两侧鼻翼会扇动;鼻根鼻背居上部,脂肪较少皮薄松;鼻尖鼻翼多皮脂,酒渣鼻子樱桃红。 鼻腔外侧壁开口歌诀 泪管开口在最下,鼻涕一把泪一把;中道额窦上颌窦,筛窦前群莫丢下;筛窦后群上鼻道,蝶窦隐窝只有它。 喉歌诀 甲环软骨杓会厌,喉结向胶标志显;环甲环杓两关节,两组喉肌功能全;

喉腔分为前中下,粘膜与咽相续连; 中腔最窄下腔松,水肿阻塞很危险; 环甲韧带掌握准,及时切开莫迟延。 会厌软骨歌诀 会厌软骨树叶状,防止食物入喉腔; 进食切莫谈和笑,误入气管可遭殃。 支气管歌诀 主支气管左和右,各有特点要记住; 左支细长右粗短,异物坠落多入右。 进出入肺门的主要结构 (肺动脉——动,肺静脉——静和支气管——支)的排列:从前到后(左右肺根相同)是肺静脉,肺动脉、支气管,从上到下左肺根是肺动脉,支气管,肺静脉,右肺根是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由于自前向后及从上往下排列不同,记起来易颠 倒出错。 -----泌尿系统----- 肾形态与位置歌诀 形如蚕豆表面平,脊柱旁列八字形; 被膜肾蒂腹内压,相邻器管都固定; 左肾上平胸十一,右低半椎十二中; 肾门约对一腰椎,病变肾区扣压疼。 肾窦歌诀 肾门向内有间房,多种结构里面藏; 动静肾盂大小盏,淋巴神经和脂肪。 肾被膜歌诀

心理学试题第五章 记忆

第五章记忆 第一节记忆的概述 1、具有容易保持和恢复特点的是(D)记忆 A.语词 B.形象 C.情绪 D.动作 2、容量为7+2个组块的记忆是(A)记忆 A.瞬时 B.短时 C.形象 D.动作 3、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在时间上的划分界限为(A) A.1分钟 B.10分钟 C.1小时 D.1天 4、工作记忆的三个组成成分是(A) A.中央执行系统、视空间画板和语音回路 B.感觉登记、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C.感觉登记、复述系统和中央执行系统 D.感觉登记、视空间画板和中央执行系统 5、工作记忆具有(B)双重功能 A.提取与存储 B.加工与存储 C.提取与加工 D.编码与加工 6、人脑加工、存储和提取信息的能力成为(记忆)能力 7、根据记忆内容,可将记忆划分为形象记忆、词语记忆情绪记忆与(动作记忆) 8、根据记忆过程信息加工与保持时间的长短,可划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 9、联系实际,论述外显记忆与内隐记忆及其在教学中的意义。 1、外显记忆是指当个体需要有意识的或主动的收集某些经验用以完成当前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记忆。 2、内隐记忆是指不需要意识或不需要有意回忆的情况下,个体的已有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 3、结合实际 第二节记忆的过程 1、记忆过程的首要环节是(B) A.再现 B.识记 C.回忆 D.保持 2、根据识记的目的性,可分为(有意记忆)和无意识记 3、根据识记材料和方法不同,可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记忆) 4、记忆过程的首要环节是(识记) 5、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回忆与再认)三个基本环节 6、联想:是指由一事物的映像、观念想到另一事物的映像、观念的心理过程 7、前摄抑制:是指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发生干扰作用。 8、倒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发生干扰作用。 9、遗忘:是指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或再认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回忆或再认。 10、回忆:经历过的事物不在眼前,在一定条件下就能把它重新再现出来。 11、再认:是指曾经接触过的事物再次出现时能够识别出来 12、意义识记:是指通过理解材料意义及把握材料内容进行的识记。 13、有意识记:有预定的识记目的,并灵活运用一些有效方法的识记 14、简述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 识记是获得事物的映像并成为经验的过程,识记是识别和记住事物的过程,它是记忆过程的第一步。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有:1、识记的目的与任务2、活动的内容与性质3、识记方法4、材料的数量和性子 15、联系实际,如何利用遗忘规律有效、合理的组织复习。 多次的识记称之为复习,有效、合理的组织复习:

生理心理学完整

一、名解 1感受野:有效地影响某一感觉细胞兴奋性的外周部位称为该神经元的感受野。 2功能柱:具有相同感受野并且有相同功能的视皮层神经元,在垂直于皮层表面的方向上是柱状分布,只对某一视觉特征发生反应。 3超柱:在大脑视皮层中,具有相同感受野的多种特征检测细胞聚集在一起,形成了对各种视觉综合反应的基本单位叫超柱。 4视感受单位:一个神经节细胞及与其相互联系的全部其他视网膜细胞,所构成的视觉最基本结构与功能单位。 5:(正电子发射层描述)是一种对人脑代谢无损伤性连续测定方法,能够动态活体研究人脑功能与其区域性糖代谢率之间的关系。 6:指无创性脑代谢成像技术之一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是用于测定血氧水平信号在认知活动中不同脑区的变化。 7朝向反应:指由新异强烈刺激引起的机体现行活动突然中止,头面部甚至整个机体转向新异刺激发出的方向的一种反对活动。8习惯化:强化S重复—前膜离子内流减少—递质释放减少—后电位减少,无生物学意义。 9敏感化:强刺激重复—前膜离子内流增加—递质释放增加—后电位增加,有生物学意义。 10次发行饮水:是一种预见性的生理心理反应,由于生活习惯和预料将会渴,而导致的饮水行为。在吃饭中喝汤和饭后饮水,以及不论是否口渴每日定时喝茶都是。 11:(大脑平均诱发电位)一组能够反应心理活动中脑功能瞬间变化的脑电波。根据潜伏时可分为早成分,中成分,晚成分。12大脑半球功能一侧化:对正常被试和割裂脑病人的研究表明,大脑两半球在认知活动中的功能是不对称的。左侧大脑半球的言语功能和抽象思维功能优于右侧半球。右侧半球的空间概括能力的形象思维功能和情感信息处理优于左半球。 二、填空 1、生理心理学是介于(心理学)(神经科学)(信息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 2、与脑机能定位论相对应的学说称为(脑等势学说)。 3、人的心理反应不仅制约于(外界刺激),也制约于脑干非特异

记忆的结构和过程

第二章记忆的结构与过程 导读细目 两种记忆说的由来与基本思想 短时记忆存在的证据 多存贮模型的提出 多存储模型的基本思想 多存贮模型的扩展 多存贮模型存在的问题 加工水平说的基本观点 加工水平说的实验证据 加工顺序与横向扩散 记忆的结构和过程是记忆心理学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从19世纪末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Ebbinghaus)开创记忆研究以来,围绕记忆结构和过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出现了不同的记忆结构和过程的模型,这反映了对记忆性质研究在基础理论上的巨大发展。 记忆结构是指记忆在机能上相互独立的加工系统,各个系统在其内容、特征和组织上有明显的差异。记忆结构是一种有逻辑联系的心理上的结构,而不是物理上的结构。记忆过程是指在记忆结构的基础上,各加工系统间信息流动和变化的认知操作,如信息的编码、组织和提取。记忆结构和记忆过程是不可分的。记忆结构是信息动态变化过程的基础;当然,没有记忆过程,记忆结构就成为一个虚构的空架子。可见,记忆的结构和过程是一个事物的不同侧面。可以把记忆看成是一种具有结构和过程两种不同性质的统一的整体。本章对记忆结构和过程的分析是把其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进行的。 第一节两种记忆说

一、两种记忆说的由来与基本思想 记忆研究的鼻祖艾宾浩斯尚未对记忆的结构提出明确的看法,他所谓的记忆是现在所说的长时记忆。其实,艾宾浩斯在研究中已接触到短时记忆的现象。例如,在无意义音节的系统学习中,他发现如果无意义音节表只学习一次,可以正确回忆出7个音节,这实际上涉及到了短时记忆的问题,只不过艾宾浩斯没有将它与长时记忆区分开来进行研究。如果说艾宾浩斯对记忆进行的是科学的研究,但没有区分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的话,那么,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James,1890)却依据内省的经验,提出了初级记忆(primary memory)和次级记忆(secondary memory)。詹姆斯认为,意识行为本身是一种记忆行为,因为意识到的现在实际上是对穿越的一段时间的意识。如果意识不以时间为基础,就不能欣赏由一组音符组成的一个曲子,也不能解释一个句子的前后两个部分意识的内容是所谓的“当前一刻”的那部分。初级记忆的内容具有暂时存储的性质和易于提取的特点。次级记忆是当前意识以外的过去经验的贮存,具有长期的性质。次级记忆的内容需要经过一定的努力才能提取出来。虽然詹姆斯对这两种记忆的区分还缺乏科学实验的证据,但这一学说对现代认知心理学在记忆结构问题的研究上还是起到了积极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沃和诺曼(Waugh & Norman,1965)借用了詹姆斯的初级记忆和次级记忆两个术语,但用新的实验数据强化了詹姆斯的观念。在他们1965年发表的关于初级记忆的论文中提出了两种记忆说,这使记忆研究的方向发生了巨大转折。 两种记忆说不仅使用詹姆斯记忆二元论思想把记忆区分为初级记忆和次级记忆两种系统,还对这两种系统之间的认知操作进行了分析。两种记忆说认为,记忆不是一个单一的整体,而是有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构成的一个统一的记忆系统。初级记忆就是所谓的短时记忆,次级记忆即长时记忆。这两种记忆在机能上是有差异的。它们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短时记忆是一个容量有限的缓冲器和加工器,长时记忆是一个可长期贮存大量信息的信息库。信息经过感觉道首先进入短时记忆,在这里信息可短暂地保持15—30秒,但经过复述,它可以在记忆中继续保持下去,而且还可以通过复述而进入长时记忆。两种记忆说可以用图2-1来表示。

人体解剖记忆口诀

人体解剖学记忆口诀 绪论 人体九大系统 运动消化与呼吸泌尿生殖脉管系感觉神经内分泌九大系统要牢记解剖学姿势 标准姿势象立正身体直立两眼平掌心足尖都向前上肢下垂下肢并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组成、功能 运动系统骨连骨支持运动加保护肌肉动力骨杠杆关节枢纽连邻骨各部骨数目 各骨数目分开记记住位置就容易脑面颅骨二十三躯干总共五十一四肢一百二十六全身骨头基本齐还有六块体积小藏在中耳鼓室里骨得构造 骨质表现密与松骨内位置有不同骨髓分为黄与红骨髓腔隙它填充红髓造血保生命髂胸椎内留终生骨膜在外包整骨生长修复立大功关节得基本构造与辅助结构 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内软骨藏韧带加强稳固性基本构造都一样各部椎骨特点 椎骨外形不规范抓住要点能分辨颈椎体小棘分叉横突有孔最明显胸椎连肋有肋凹棘突叠瓦下斜尖腰椎承重体最大棘突后伸宽又扁胸骨形态意义 胸骨形似一匕首上柄中体下剑突柄体交界胸骨角平对二肋向前凸椎间盘 椎体之间纤维环胶状髓核在中间后外薄弱易脱出压迫神经致痛瘫脊柱韧带及意义 脊柱韧带,三长两短 腰椎穿刺,棘上棘间 再透黄韧,进入椎管 脊柱得整体观 上细下粗尾部尖承受压力密相关后观棘突一条线颈短胸斜腰平扁侧观生理四个弯线条大方又美观

胸骶弯曲凸向后颈腰二曲凸向前肋得连结 一肋连于胸骨柄二肋对角标志明三至七肋与体连八至十肋成肋弓十一十二称浮肋前端游离肌肉中胸廓形态、运动 胸廓形似小鸟笼上窄下宽扁锥形上口狭小前下斜下口封膈分腹胸容纳保护心肝肺呼气下降吸气升颅骨名称 脑颅八块颅前起额筛蝶枕各有一顶骨颞骨各两块构成颅盖与颅底面颅总共有十五构成颜面骨根基形单影只下颌舌独来独往一张犁其余都要成双对泪颧腭甲上颌鼻颅顶观 颅顶借缝连结紧三缝名为冠矢人婴颅骨化未完成缝间膜闭叫颅囟颅底内面观 前窝中央就是筛板筛孔通鼻嗅丝穿中窝之中垂体窝前高后高似蝶鞍两侧圆孔卵圆孔棘孔位于最后边前部通眶眶上裂圆形短管视觉连后窝中央就是大孔前外舌下神经管岩部后面内耳门颈静脉孔二沟延注:圆形短管—视神经管二沟—横窦沟、乙状窦沟 翼点位置、意义 翼点位于太阳穴额顶颞蝶会颞窝内有脑膜中动脉骨折皆因骨质薄骨性鼻旁窦名称特点 鼻旁窦,如音箱鼻腔周围骨内藏 额筛蝶窦上颌窦都有开口通鼻腔颞下颌关节构成及特点 下颌头,下颌窝构成关节功能多 关节腔有关节盘关节囊壁前薄弱咀嚼语言做表情张口过大向前脱肩胛骨形态特点 肩胛三角形上冈登高峰 外侧关节盂上下二七平 肱骨主要结构 上大下小两个头小头推着滑车走解剖外科两个颈骨折快往外科走尺桡两个神经沟同名神经沟内走腕骨名称

生理心理学-学习与记忆神经生物学(神经基础)

·生理心理学 ·学习与记忆神经生物学(神经基础) (Ⅱ类范式) 大家都知道,记忆的3个步骤——感觉登记、STM、LTM——构成了记忆的信息加工观点。记忆类型中的任何一种在脑中都有其独特的结构。举个例子:观察者面向东,被观察者面向南,此时被观察者脑的横断面是这样的——从额叶到皮层运动区顺时针——额叶(储存语义和情节记忆)、前额叶皮层(参与短时记忆的储存)、颞叶(参与长时语义和情节记忆的整合和存储,对短时记忆中新材料的加工也起作用)、杏仁核(对于新情绪记忆信息的整合非常关键)、海马(在整合新的长时语义和情节记忆中有关键作用)、小脑(在程序性记忆中起重要作用)、皮层运动区(参与程序性记忆)。 )感觉登记 )短时记忆 研究表明,形象记忆通常优于词汇记忆,这是因为我们经常既以语言又以表象的形式存储形象,而词通常只是以语音形式存储的。对形象的双编码解释了为什么有时形成我们要学习的东西的心理图画对学习会很有帮助。 )长时记忆 关于启动现象的研究也揭示了外显记忆与内隐记忆的不同。例如,可能给你看一串词,其中包括tour这个词,但是没有告诉你要记住其中的任何一个词。然后,可能再给你一串词的片段,包括_ou_,并要求你填补空白组成新词。在这种情况下,你极有可能会写下tour而不是four、pour和sour,尽管这些都像tour一样是可以接受的。虽然没有要求你记住tour 这个词,但是只是看过它就能启动你去写出他。 序列位置效应揭示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是如何协同工作的。 长时记忆的保持: 机械复述,具体来说,没有任何学习目的的重复一般对后来的回忆不会产生效果。 精细复述,需要你把新信息与已经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建立起联系。有时,这需要对你想要记住的东西进行抽象、形象化或概念化的思维。有学习目的的重复有时对于在LTM中存储无意义信息很有用。但是对于有意义的材料来说,更有效的途径是精细复述。 图式,精细复述这种想法的一个变体是图式的概念。一个图式就是存储在记忆中并使你希望以某种方式组织经验的事件、客体、情境、人、过程或者关系的心理表征。图式可以提供一个未来信息可以匹配的框架,也可以影响你对某个事件的注意程度,并因此影响你对该事件的记忆。 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是高度组织的和相互参照的,就像图书馆的目录系统。我们对信息的组织越精细,我们以后提取出信息的可能性就越大。 存储情绪体验 关于内隐记忆的研究表明,我们可以存储像生理的和心理的创伤这样的情绪体验,而且,这些记忆可能会在多年以后影响我们的行为。即使我们对这些经验并没有意识的记忆。在某些情况下,情绪性记忆是如此强大和痛苦,比如战争、虐待和恐怖主义造成的情绪性记忆。他们会导致一种叫做创伤后压力障碍(PTSD)的情绪异常。患有PTSD的人会出现高度的焦虑和记忆。我们有时会在噩梦中重历创伤事件和惊恐状态,其他PTSD患者则会表现出抑郁或者难以集中注意力,而且,可能无法找到其难过的确切原因。有时,很微小的如起初经受创伤时出现的气味构成的线索都会引发回忆。PTSD和其他强烈的情绪记忆会在无意识中对行为

记忆的基本规律

十大记忆规律 编著严泽绵 每个人记忆事物的方法是各种各样的。对于同一事物的记忆,不同的人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这在某种程度上和他的知识背景和已建立起来的知识结构体系具大很大的关系。但这并不排除记忆的一些基本规律的存在,对于下面的一些关于记忆的基本规律的掌握,每个志立于从知识的土壤中吸取养分的人来说,其帮助是无容质疑的。 一.兴趣是记忆的前提 你一定有过这样的体会,当你兴致勃勃地观看一场精彩的足球赛后,过了很久还能清楚地回忆起这场球赛各方队员的表现及进球情况,甚至一此细节也历历在目。同样,当你对某一学科发生兴趣的时候,你不仅能很好地理解该学科的内容,而且很快容易记住它。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你对自己所感兴趣的事物采取一种积极的态度,其情绪达到了一种最佳的接受信息的准状态:轻松、愉快而注意力高度集中,这样你可以对周围的喧嚣听而不闻,视而不见,你的全部智能会集中于一点,并且乐此不疲。 当然,我们学习的并不都是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那么,对这此不感兴趣的东西,我们又如何来建立起自己的兴趣和培养学习的热情呢? 首先,你不妨思考一下为什么要学习它,这里你一定会找到充足的理由来,比如:为了应付考试,为了升学,为了将来找到一份好的工作,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造福人类……。那么,你就想象一下,你通过学习达到这些目的后的美好情景吧,它一定会使你激动不已,充满快乐。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就不妨经常对自己说:学习是艰苦一点,但没有今日艰苦的学习,那有明天成功的喜悦?慢慢地,你就会发现,其实,战胜艰苦本身就是一件有趣的事。同学们有过冥思苦想之后成功地解答一题几何题的体会吗?那种心情的愉悦和舒坦,恐怕对于那些在困难面前畏缩不前的人来说,是永远也不会得到的。如果你还没有这种体会,你就试一试吧,它会使你的学习充满欢乐。 其次,要相信兴趣是可以培养的。这主要决定于你对待事物的态度。如果你用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学习,你就会觉得学习并不是一件艰苦的事,而是那样的充满了快乐,因为通过学习,许多人类和自然的秘密在你面前揭开了神秘了面纱,智慧的大门向你敞开了,你的心灵得到了充实。加上你在该学科成功的体验,你的兴趣就一定会大大增强。为什么我们对某些学科会越学越有趣而对另外的一些学科会越学越没趣呢?同学们,你不妨用对待有趣学科的态度来对待那些无趣的学科,试试看。当然,兴趣是与成功的体验相伴随的。如果你在付出了艰苦的劳动之后,得不到成功的喜悦,或者没有达到你预想的目标,你还会一如既往地努力吗?这时,希望你能分析一下,没有成功的原因,你的方法是否恰当?你是否比其它同学更努力?请所定的目标与自己的实际相符吗?请相信:一分汗水,必有一分的收获! 二.理解是记忆的基础 我们在学习中发现,有些知识我们如果很好地理解了它,就无需有意的去记忆,我们不仅能够记住而且记得很牢。这是因为理解有助于记忆。 为了证明理解对记忆的作用,艾宾浩斯曾做过这样的一个实验,他工学生们分别去记忆一些无意义的音节和有意义的音节,并将记忆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他在实验中发现:识记12个无意义的音节,平均需要复习16.5次,识记36个无意义的音节要复习54次,而为了识记含有480个音节的六节诗,只需要复习大约8次就能背诵。 理解在记忆中的作用经常使我们产生了许多误解,有人说:数理化知识不需记忆就是误解之一。在学习数理化知识时,我们确实存在着这样一种情况,如果我们对某一知识很好地理解了,不仅做到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我们就不需再花时间去进行记忆,对于那些理解

神经系统解剖记忆口诀

神经系统解剖记忆口诀 (一)概述 1.神经系统的区分 神经区分两部分,中枢周围两系统; 脊髓与脑中枢系,脊脑神经周围系。 2.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内外刺激作反应,所作反应叫反射; 反射基础反射弧,五个环节要记住。 接受信息感受器,感受神经传信息; 传入反射中枢内,运动神经传指令; 效应器中起作用,肌肉收缩作运动。 3.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1)灰质 中枢神经神经元,胞体树突共集中。 色泽灰暗称灰质,大小脑表为皮质。 (2)神经核 若在中枢神经内,功能相同细胞体; 集中构成灰质团,特称之为神经核。 (3)神经节 若在中枢外,胞体集中处; 形状略膨大,叫作神经节。 (4)纤维束 中枢白质内,神经纤维聚, 功能若相同,称作纤维束。 (二)脊髓 1.外形 位居椎管扁圆柱,纵贯全长六条沟; 枕大孔处连延髓,长落第一腰下缘。 腰骶膨大颈膨大,三十一节要记清; 颈八腰五胸十二,骶五尾节单一个。 2.内部结构 白质周围灰质中,灰质切面倒“H”形; 胞体树突集中成,前柱胞体为运动。 后柱中间神经元。胸一腰三有侧柱, 交感低级中枢部。骶二三四无侧柱, 前后角间夹细胞,都是副交感中枢。 白质集中有三素,后索内薄外楔束; 精细触觉本体觉,两束传递有分工; 胸四以下薄束传,胸四以上楔束管。 侧索之中下行束,皮质脊髓侧束传; 躯干四肢温痛觉,脊髓丘脑侧束传。 前索之中共有两,皮脊前束脊丘前。(三)脊神经 颈八腰五胸十二,骶五尾一三十一;

胸一腰三前根内,躯体内脏运动全。骶二骶三骶四中,胸一腰三前根同;前支粗大吻合丛,颈丛臂丛腰骶丛;胸部前支单独走,后支细小不成丛。1.膈神经 一至四颈组颈丛,肌皮分支有两种;肌支名为膈神经,胸膜心包达膈肌;右膈神经有特点,肝胆信息它传递。2.臂丛分支 颈五至八胸第一,组成臂丛发长支;肌皮正中尺神经,桡腋神经后束分。 3.上肢的神经分布 (1)腋神经 腋神经后束发,三角肌它管辖。(2)臂肌前臂肌神经支配 肌皮神经外侧束,肱二头肌它管理。内侧束发尺神经,前臂屈肌一块半,名为尺侧腕屈肌,指深屈肌尺侧半。其余正中神经管,损伤正中不旋前。上肢伸肌肱桡肌,全受桡神经管理。损伤症状显垂腕,手背桡侧感觉缺。(3)手肌的神经分布 正中神经管手肌,鱼际肌群收除外,一二蚓肌它管理。小鱼际肌拇收肌;三四蚓肌骨间肌,全由尺神经管理。(4)手的皮神经分布 手的掌侧一个半,尺神经支它管理。其余桡侧三个半,正中神经管辖区。手背皮肌更易记,桡尺神经各一半。4.胸神经 胸神经支单独行,上十一对穿肋间;最下一对走肋下,胸腹壁乳肋间肌。二平胸角四乳头,十对水平平脐环;八对恰在肋弓下,腹股韧带中点出。5.下肢和神经分布 (1)股神经 腰丛分支股神经,股四头肌缝匠肌;最长皮支隐神经,小腿内侧足内缘。(2)坐骨神经 坐骨神经骶丛发,支配大腿后肌群;半腱半膜股二头,伸髋屈膝它有功。(3)腓总神经、胫神经 坐骨神经分两支,腓总神经胫神经;腓总前群外侧群,后者支配后肌群。

生理心理学各章练习题

生理心理学各章练习题

生理心理学——各章练习题 第一章导论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生理心理学:以身心关系为基本命题,研究心理现象的生 理机制,即研究外界事物作用于脑而产生的心理现象的物质过程的科学。研究对象:心理活动产生的生理现象。 P1 2.“全或无”规则:是指每个神经元都有一个刺激阈值,对 阈值以下的刺激不发生反应,对阈值以上的刺激无论强弱均给出同样幅值的脉冲发放。P20 3.神经递质:神经细胞间神经信息传递所中介的化学物质。 P22 4.受体:是细胞膜上的特殊蛋白分子,可以识别和选择性的 与某些物质发生特异性受体结合反应,产生相应的生物效应。P23 5.突触:是神经元之间发生联系的细微结构,由突触前膜、 突触后膜和突触间隙三部分组成。P11 6.逆信使:神经信息在细胞间传递过程中,除了这类参与从 突触前膜向突触后膜传递信息的递质与受体结外,由突触后释放一种更小的分子,迅速逆向扩散到突触前膜,调节化学传递的过程,将这类小分子物质称为逆信使。已知的逆信使有腺苷和一氧化氮。 P23 二、简答题 1.简述条件反射三原则。P3

顶叶:负责躯体的各种感觉枕叶:是视觉中枢颞叶:与听觉关系密切岛叶:与味觉有关 2.边缘系统由哪些部分构成?P17 边缘叶与皮下层的脑结构,如:丘脑、下丘脑、乳头体、中脑被盖等 3.间脑由哪些部分构成?P18 丘脑、下丘脑、上丘脑、底丘脑 4.网状结构包括哪些上行和下行系统? 5.什么是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P18-19 6.什么是神经过程,它们的运动规律有哪些?P19 7.神经递质的四种不同命运。P22 8.神经元信息传递的化学机制。P23 9.试谈巴甫洛夫关于一只狗重的分类。 10.什么是神经冲动?试总结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中有 哪些电学表现形式。 11.试总结神经冲动传递的化学基础。 12.大脑自发电活动是怎样产生的? 13.什么是事件相关电位?

记忆的过程

记忆的过程 记忆的基本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每一过程又有其不同的特点和规律。 一、识记 (一)什么是识记 识记是人脑通过对事物的特征进行区分、识别并留下一定印象的过程。是记忆的起始环节,是获得事物映象和经验的首要过程。识记效果直接影响着以后的保持再认和回忆。因此,了解识记规律,有助于改善记忆效果。 (二)识记的种类 1.根据识记的目的性、自觉性及意志努力的程度,可把识记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1)无意识记。无意识记也叫不随意识记,是没有明确的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自然而然发生的识记。在日常生活中,有时虽然没有给自己提出明确的识记目的和任务,也没有付出特殊的意志努力和采取专门的措施来识记某些事物,但这些事物都自然而然地保留在大脑中,成为一个人知识经验的组成部分,这就是无意识记。所谓“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等都是无意识记的结果。 无意识记在人的实际活动中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人的相当一部分知识经验是通过无意识记获得的。 无意识记具有极大的选择性。一般情况下,进入无意识记的内容具有两个特点: 一是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刺激具有重要的意义;二是符合人的需要、兴趣以及能产生较强烈情绪体验的内容。具备这些条件的信息才能进入无意识记,所以,无意识记具有极大的偶然性、片面性,

单凭无意识记不能迅速获得系统的知识经验。 (2)有意识记。有意识记也叫随意识记,是事先有预定目的,必要时还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识记。识记的目的性决定了识记过程是对识记内容的一个积极主动的编码过程。在教学中教师给学生提出识记某些定理、公式、历史事件或外语单词的任务,这时学生不仅有了明确的识记目的,而且会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措施,经过一定的努力进行识记,这种识记就是有意识记。人们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主要靠有意识记,所以,有意识记在学习和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人的知识经验都是通过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获得的。就识记效果而言,有意识记优于无意识记。 2.根据理解的程度,可把识记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1)机械识记。机械识记是在识记材料本身无内在联系或对识记材料没有理解的情况下,按照材料的顶序,通过机械重复的方式而进行的识记。机械识记的基本条件是多次重复或复习,如对无意义的音节、人名、地名、历史年代、数字、不理解的词语等的识记。这种识记具有被动性,但能够防止对记忆材料的歪曲。对学生而言,这种识记是必要的,因为有些学习内容,如历史名称、专有名词等需要以机械重复的方式才能记住。也有些内容,由于学生知识经验的局限性,暂时不能完全理解,也必须进行机械识记。机械识记在学生学习中有着突出的意义。 (2)意义识记。意义识记也称理解识记,是在对识记内容理解的基础上,依据事物的内在联系所进行的识记。意义识记的基本条件是理解。理解是对材料的一种加工,根据人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分析、比较、综合、概括,来反映识记材料的内涵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并将其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之中。理解了的识记材料,记得快、记得牢,也容易提取。

生理心理学期末复习试题及其答案

Ch1 导论 1.静息电位细胞膜的状态是()。 A.极化 B.复极化 C.去极化 D.反极化 2.动作电位上升部分是由膜的()过程而引起的。 A.极化 B.去极化 C.复极化 D.后超极化 3.()是神经递质。 A.核糖核酸 B.胆碱类 C.三磷酸腺苷 D.脱氧核糖核酸 4.大多数神经元的静息电位(极化)是()。 A .内负外正70-90毫伏 B .内正外负70-90毫伏 C .内负外正100-110毫伏 D .内正外负100-110毫伏 5.神经元的兴奋过程,伴随着其单位发放的神经脉冲()。 A .频率不变,幅值增高 B .频率加快,幅值不变 C .频率加快,幅值增高 D .频率加快,幅值降低 6.下列属于级量反应的电生理现象是()。 A .后兴奋电位 B .动作电位 C .峰电位 D .神经元单位发放 7.突触后电位的特点是()。 A.可以总和 B.快电位 C.双向传递 D.全或无 8. ______是基底神经节的组成部分。 A.隔核 B.屏状核 C.齿状核 D.球状核 9.______属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 A.脑神经 B.脊神经 C.脊髓 D.面神经 10.与内脏功能有关的大脑皮层区是____ 。 A.大脑皮层底面与半球内侧缘 B.大脑皮层前部 C.大脑皮层中部 D.大脑皮层顶部 11. ______组成纹状体。 A.豆状核与杏仁核 B.屏状核与尾状核 C.豆状核与尾状核 D.杏仁核与屏状核 (多选题)12. ____是边缘系统的结构。 A. 胼胝体下回 B. 海马结构 C.下丘脑乳头体 D. 桥脑被盖 13 .脑干的结构包括_______ 。 A .桥脑 B.中脑 C. 间脑 D. 延脑 14. _________是非条件抑制过程。 A. 外抑制 B. 延缓抑制 C. 超限抑制 D. 分化抑制 15. 下列属于可逆损伤法的是_____。() A.扩布性阻抑 B.吸出损伤 C.神经化学损伤 D.冰冻法 16 .下列_______是不可逆损伤法。() A .冰冻法 B.横断损伤 C.吸出损伤 D.电解损伤 单选)17. 把脑神经细胞的生物电活动的电信号放大,并描记下来进行分析的方法,叫_____法。() A. 损伤法 B.脑电图 C.刺激法 D. 记录法 填空 1、神经信息在脑内传递过程, 是从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 单位发放,到下一个神经元突触后电位的__________ 总和后再出现发放过程。

心理生物学基础第八章 学习和记忆的生理基础

第八章学习和记忆的生理基础 学习,人和动物获得关于外界知识的神经过程,他是对经验做出反应而改变行动的能力 记忆,存储和提取所获得的知识的神经过程 第一节学习的基本类型 分为联合型学习,非联合型学习,知觉学习,运动性学习,关系型学习 一,非联合型学习 又叫简单学习,是指集体对单一刺激做出的行为反应,分为习惯化和敏感化两种 1,习惯化 是指当一个不产生伤害效应的刺激重复作用时,机体对该刺激的反射性行为反应逐渐减弱的过程 2,敏感化 是指反应加强的过程,一个弱的伤害性刺激不仅引起弱的反应,但在强的伤害性刺激作用后,弱刺激引起的反应就明显加强 强烈的感觉刺激(一片漆黑)产生了敏感化,即学会所有刺激的反应均加强 二,联合型学习 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联系的学习,实质是两种或两种以上刺激所引起的脑内两个以上的中枢之间的活动形成联结而实现的学习过程 1,条件反射 时间上把某一无关刺激(如铃声)与无关条件刺激(食物)结合多次,这个过程成为强化 任何无关刺激与无条件刺激结合应用,都可以形成条件反射 2,操作式条件反射 动物必须通过自己完成某种运动或操作后才能得到强化,所以称为操作式条件反射 经典条件反射是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之间形成了某种联系,那么操作式条件反射则是操作和强化刺激间形成了联系 第二节记忆的基本类型和记忆过程 1,记忆的基本类型 1>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1>>短时记忆,是一种对刚意识到的刺激和瞬间记忆,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直复述到它最后存储到长时记忆里,保持时间在15秒左右,其容量为7+-2个项目,短时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2>>长时记忆,信息经过充分的,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存下来 大脑中存在两个相互作用的记忆系统,即短时记忆系统和长时记忆系统,前者相对比较容易受损伤,很多事实支持这种观点,因为不同脑区的损伤对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影响是不同的 2>陈述性记忆和非陈述记忆 1>>陈述性记忆,对事实或事件及其相互关系的记忆,又称外显记忆,它可以通过语言传授而一次性获得,它的提取往往需求意识的参与,依赖于评价,比较和推理等认识过程 陈述性又可分为情境记忆和语义记忆 情景记忆是指有关自我生活史的记忆,语义记忆是指对于任何具体无关的事实和资料的知识 2>>非陈述性记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