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钱学森之问的思考

关于钱学森之问的思考

关于钱学森之问的思考
关于钱学森之问的思考

关于钱学森之问的思考

【摘要】

教育是钱学森最后的心结。

这位杰出的科学家在晚年不止一次向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谈起他的忧虑——

“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

2009年8月6日,与温总理的最后一次见面中,他依然说:“培养杰出人才,不仅是教育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国家长远发展的根本。”

言之谆谆,意之殷殷。

“当你走近病榻上的钱学森,你能感受到的是:他虽垂垂老矣,却思维敏捷;他学识渊博,又历尽沧桑;他言简意赅,一张口就讲出人生大道理,处处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时刻关注着国家和世界大事,却又超凡脱俗,从不谈生活琐事。他想的都是国家长远发展的大事。”钱学森的秘书、学术助手涂元季曾这样写道。

钱先生平和安详地离去了,并没有留下什么遗嘱。但人们更愿意把老人关于教育的话看成他的遗愿,并称之为“钱学森之问”。

“在世纪之交以来教育改革步入深水区时,人们更加深切体会到钱老之问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位专家说。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自主招生纷纷出台,中学推荐、学生自荐纷纷进入人们视野,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也已启动……

《钱学森同志言论选编》引起人们的深思。有认识、有行动,还有人们内心深深的期待——希望中国有更多的钱学森式的人才出现。

【关键词】

钱学森之问教育改革意见领袖精英培养

正文: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

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学森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

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举例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2000年设立以来,共有20位科学家获奖,其中就有15个是1951年前大学毕业的。

了解了“钱学森之问”,我们先不谈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因为首先我们从根源上来看问题,这要从中国教育的改革谈起。

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全国代表大会上,江泽民同志指出:“必须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1995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五中全会在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设中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列为今后15年直至21世纪加速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针之一。

教育和科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提高名族素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现今社会对当下教育制度的质疑声越来越大,我在杂志和网络中随手翻查了一下就搜索出了许多“意见领袖”们的不同声音。比如下面这个采访。

在中国宋庄网对艺术界名人著名艺术家岳路平的采访中岳路平谈到:韩寒和俞敏洪的成功,是中国教育失败的结果。

岳路平认为如果没有《三重门》,就不会有今天的韩寒现象。而《三重门》简单地说,就是跟中国的中学教育唱反调。韩寒不过是说出了“人人心里有,人人笔下无”的东西而已。而俞敏洪没有直接去“批

评”北大,像韩寒直接去“批评”教育一样。但是,他认为,虽然俞敏洪没有“批评”,但是他的行动本身就是最好的批评,他是通过“弦外之音”实现了对“北大”的批评。他作为北大的老师,在学校外面呼应学生对于出国的强烈“需求”,开英语班挣钱,然后被北大处分。这是一件令北大十分尴尬的事情:北大的老师和学生一起通过“市场”的方式,实现了北大本身满足不了的教育过程。

岳路平的中心观点是他认为简单地肯定学院或者否定学院是不可取的,同样,简单地肯定反体制或者否定反体制也是不可取的。真正健康的方式是加强两者之间的对流。这样的说法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

有一天听课偶尔听到老师说,美国和中国的教育区别在于美国的教育模式是:小学玩一玩,初中混一混,高中学一学,大学拼命钻。而中国的模式是小学混一混,初中学一学,高中拼命钻,大学玩一玩。作为一个义务教育制度和应试教育下长大的孩子,我们满心羡慕的看着美剧里同龄的孩子享受着更多的自由空间和个性发展,然后麻木的陷入俩点一线的机械化学习中去。伟大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翰.福布斯.曾在他的课堂上说过;有时候课堂上的教育阻碍了学生锻炼思考和创新的能力。知识与真理是永恒的,但学习的过程则要符合个人的思考习惯,如果陷入了某种模式化的学习方式,那么只能是重复做无用功而已。

说到教育制度的批评家,言论引导者,以及所谓的意见领袖,我想我不得不说到一个影响80.90后的知名作家韩寒。我从初中开始看

韩寒的书,第一本是三重门,罕读韩寒文章,粗知韩寒现象。韩寒文字较之其他的知名年青作家有很大的一个特点,他的文字很少伤春悲秋,作品的情节和故事性不强,他不为塑造某个人物而写作,他的文字充满了个人思想,这其中,有讽刺,有嘲弄,有不满,有肆无忌惮的狂妄理论。他高考凭借体育特长生进入重点高中,却七门飘红,韩寒不以此自惭形秽反以为荣然后一路红遍大江南北。他对教育制度的不满使他的言论对象集中在这一块,更因为说出了很多人的真心话和不满。

韩寒没有上过大学,但是他在《大学生的问题》中提出了很多企业在招应届大学生时的普遍现象,即“大学生是最眼高手低”的事实。我记得知名小说《杜拉拉升职记》中有一节,DB公司招人,名牌大学的大学生被招聘到这家著名外企公司后,人事部门的职员却最头疼带这些“精英”。就像韩寒所说啊“发挥作用前先把学校里学的都忘掉”。精英成了“白纸”,教育的意义何在?这些发问和无奈反映了当今教育书本知识和现实实际应用对不上号的问题。

看了以上二位的观点下面我们归回正题:

首先,我想说一说钱老的一段留学经历,找到以至于后来的大师能忧思发问的原因。

“钱学森百年诞辰的2011年,其母校美国加州理工学院适逢120华诞。

没有任何高调隆重的校庆仪式,但这座爱因斯坦曾经骑脚踏车穿行、数十位诺贝尔奖得主迷恋的乐土,从不缺少庆祝的理由。这片古

老建筑群中穿梭的人们志在“仰望星空”,执着于探索和寻找。正如其“杰出校友”钱学森,临终前仍不忘为整个中国社会抛出“我们的学校为什么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一刺痛人心的问号。

“我们要向加州理工学院学习,学习它的科学创新精神。我们中国学生到加州理工学院学习的,回国以后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所有在那学习过的人都受它创新精神的熏陶,知道不创新不行。我们不能人云亦云,这不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创新。”

遥远的加州,那片没有围墙的朴素校园,正是让钱学森晚年仍魂牵梦绕,希望我们去寻找和创造的大学乌托邦。”-----《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郭爽发自洛杉矶

这里崇尚自由与钻研的学术氛围给予了钱学森思维驰骋的空间,他拜于航空巨擘门下,与多位学术大师成为“忘年交”。而师者“敢做别人不敢做”之风成为他勇于探索未知的鞭策。

留学的经历使一个全新的思想和角度进入这位大师的头脑,从而促使了他在事业上的进步。

两年前,全世界最权威的国际学生评测机构——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以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的47万名中学生为样本,进行了阅读、数学和科学素养三项测试。结果显示,中国学生的综合素质名列榜首。当时,有外媒惊呼:“‘小皇帝’只是烟幕,中国的未来已不可抗拒。”

然而,拥有“一流”学生生源的中国高校却仍然在“中国大学为何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钱学森之问”中徘徊不前。离开钱学森成

长的环境,我们发现,拥有数百年历史的英国、日本名校的做法,似乎也在某种程度上为“钱学森之问”提供了参考答案。

环球视野,教育之新,新在理念,新在态度,新在细节。且看英国牛津大学校长贯通牛津剑桥精神的一句话:“对卓越有绝对的追求,永不安于现状,持续地追求更好”。

据说牛津大学每招一个本科生就亏本1.7万英镑,个人化精雕细琢的精英式教育十分昂贵,但是这俩个百年历史的世界一级院校坚信教育不是做生意,他们追求的正是教育本身。

日本教育认为,大学教育不是为了养家糊口,把学术和技术泾渭分明,力图把商业气息排除在象牙塔之外。

反观中国:校友会网发布的《2012中国大学杰出校友排行榜》称,30多年来,清华大学造就84名亿万富豪校友,校友财富合计近3000亿元。在杰出人才中,1952年以后毕业于北京大学的政学商界杰出人才最多,有456人。其次是清华大学,有292人,名列第二。

清华北大是众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教育高等学府,本来应该是学术研究硕果累累的地方,却演变成亿万富翁的丰收园。真是回答了钱老百思不得其解的原因。

“依仗自身无形资产,教授取得项目,被聘请的机会相当多;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他们的学生的机会也相当多;他们的关系网相当庞大而且高端;政界商界更是热衷于到清华北大拿文凭、攀关系,使得这两所学校的教授和学生在政商界的路子比其他学校的要多得多。甚至有的教授展开发财策略,谁帮我投资,我就在研究生招收上给他

一个或几个名额……试问,如此办学,最终他们的政界商界“杰出人才”岂有不多之理,但这何尝又不是对“钱学森之问”的戏谑式注解?”----青岛日报记者周稀银

批评也好,赞美也罢,中国教育必然是优点和弊端的集合体,要解决钱老的疑问,我们不能光看言论的精彩和精辟,毕竟教育相关国计民生,着手发现教育的弊病,采用切实可行的计划执行才是解决之道。

【参考文献】

百度百科:钱学森之问

《中国现行教育的思考》-----朱承星博客

“清华校友富豪榜”戏答“钱学森之问”------青岛新闻网青岛日报寻找钱学森之问的国际答案-----国际先驱导报

百度知道:韩寒经典语录

钱学森传读后感

钱学森传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钱学森传读后感(一) 我们都知道有个着名的钱学森之问: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学校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钱学森是我比较崇拜的一位知名学者,就凭他提的这个问题,我觉得应该关注钱学森。高考结束后,我首先阅读的就是美籍作家张纯如编着的《钱学森传》,事实上我和他之间还存在一些历史的渊源,钱学森是浙江杭州人,儿童时代是在杭州长大的,他的祖先还重建了西湖边上的保俶山上的保俶塔。我的整个童年(包括幼儿园和小学)也是在杭州度过的,是喝着杭州西湖的水长大的,而且当时我们家就住在的保俶山脚的保俶路上,儿时的我也常常爬上保俶山眺望西湖,或围绕着保俶塔玩耍。 钱学森在大学学习阶段最喜欢去的地方是图书馆,闲暇时光大半是在图书馆度过的,喜欢阅读科学期刊,而且一看就是几个小时,读书非常的专注,而且擅长数学演算。上课的时候,他也在读书,而且通常坐在最后一排,看他的学术论文,因为课堂学习的内容他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能通过,这样他就可以把主要精力和时间用于他喜欢的科目。同时,钱学森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前景非常敏感,他的专业选择是从铁路工程到航空工程,从当时全国工科最好的大学中国上海交通大学到当时全世界顶级的飞行技术学院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以及之后的加州理工学院,有机缘师从航空学领域的学术巨擘冯卡门,雄厚扎

实的数理基础和能够选择当时科学技术最顶尖的领域以及能接受最好的学校教育,是钱学森在学术上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我曾经看过一段描写钱学森的视频,其上叙述了钱学森将新婚的妻子蒋英女士(一位着名的歌唱家)带到了美国的波士顿住所后,吃完早饭就去上班了,直到晚上才回来,把新婚的妻子孤零零地留在了住处;吃完晚饭,他泡了杯茶,和妻子道别后,又将自己反锁在书房里,开始了专注的读书生活,而且这种晚读成为了他多年的读书习惯,当然这也为让他成为世界着名的学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对钱学森的崇拜最主要就是他的读书习惯,我渴望自己也能够在一个完全独立的空间中,静静地、忘我地、全神贯注地读书,旁边只有一杯淡淡的清茶,我渴望成为钱学森式的有重大贡献的学者(不需要知名)。现在我已经具备了这样的条件,完全可以过这样的生活,令自己在学识上和精神上真正强大起来!这将是我未来追求的一种生活方式,就是在积极锻炼、保证身体健康的前提下,多看一些自己喜爱的、能提升自我的、有教育意义的生物、教育、历史、健康等方面的书籍,做一位爱读书、有思想同时又有一定生活情趣的人! 在阅读《钱学森传》的过程中,对过去的中国教育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庚子赔款在培养出一大批杰出留学生中的作用也有了新的认识,还有对二战之后的航空、火箭、导弹等领域的发展以及钱学森在其中的作用等内容有了更多的认识。同时,钱学森在治学方面外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或借鉴的地方,比如,他的爱好广泛,擅长画动物、流水和花朵;能拉一手小提琴;喜欢听交响音乐团演奏的古典音乐。

以人为本与逻辑思维素质培养钱学森之问引发的思考

第36卷 第6期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11月Vol.36 No.6 J ournal of Southw es t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Nov.,2010 [逻辑 语言与认知] 主持人: 何向东 主持人语:王春丽、何向东的 !以人为本?与逻辑思维素质培养#一文,从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引发出思考认为,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就必须加强青少年的思维训练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这是因为,科学的发展、知识的创新,离不开逻辑思维素质与能力的提高,而良好的逻辑思维素质是一个人把握知识、从事科研和评价自身境遇的基本要求之一。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又有助于促进社会的进步及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实施;思维能力的提高与科学的发 展、社会的进步是相辅相成的。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既是!以人为本?的体现,又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当代演绎。在科学发展观视域下,改善国人思维素质,特别是逻辑思维素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我国推行素质教育,应当高度重视思维素质与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唯有抓住这个根本,素质教育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论文对如何充分重视逻辑教育提出了具体建议,同时指出,各门课程的教学都应当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渗透逻辑训练。 干咏昕的 用批判性思维的方法打造批判性思维课程#一文,介绍了批判性思维的界定、在西方的发展和核心内容,论述了将其引入中国大学教育的必要性以及如何优化教学方法。文章指出,既然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基于理性的、反思性的思维,对于缺少批判性思维传统,缺失创新性的中国大学教育来说,引入批判性思维课程是十分必要的。论文着 重阐释了批判性思维课程的教学方法,简单地说,批判性思维应该教学生如何想得全、想得细、想得对、想得深。批判性思维的教育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门艺术???启发思维的途径是无限的。作者倡导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来打造批判性思维课程,以达到使学生真正了解、掌握并使用批判性思维核心价值和方法的教学目的。 !以人为本?与逻辑思维素质培养 ???!钱学森之问?引发的思考 王春丽,何向东 (西南大学逻辑与智能研究中心,重庆市400715) 摘 要:科学的发展、知识的创新,离不开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又有助于促进科 学的进步及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实施;思维能力的提高与科学的发展、人类的进步是相辅相成的。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既是!以人为本?的体现,又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当代演绎。在目前的形势下,一定要重视逻辑教学,提高青少年的逻辑思维能力。 关键词:以人为本;逻辑思维;思维习惯;逻辑教学;逻辑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B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9841(2010)06 0046 05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国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无论是在学生的升学率还是在教育质量上, 都取得了巨大成绩。可是,!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在温家宝总理的记忆中,这句话钱老已经讲 了五六遍。据说,温总理2006年拿这个问题请教国内最有名的6所大学校长和教育专家,得到的回答有:要培养杰出人才,关键是教师;要将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贯通起来;高校大改革大发展起来之后,应该是大提高;做大高等教育,还要做强高等教 46 *收稿日期:2010 09 21 作者简介:王春丽(1982 ),女,河南周口人,西南大学逻辑与智能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哲学逻辑和逻辑 哲学。 通讯作者:何向东,教授,博士生导师。

关于钱学森之问的思考

关于钱学森之问的思考 【摘要】 教育是钱学森最后的心结。 这位杰出的科学家在晚年不止一次向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谈起他的忧虑—— “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 2009年8月6日,与温总理的最后一次见面中,他依然说:“培养杰出人才,不仅是教育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国家长远发展的根本。” 言之谆谆,意之殷殷。 “当你走近病榻上的钱学森,你能感受到的是:他虽垂垂老矣,却思维敏捷;他学识渊博,又历尽沧桑;他言简意赅,一张口就讲出人生大道理,处处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时刻关注着国家和世界大事,却又超凡脱俗,从不谈生活琐事。他想的都是国家长远发展的大事。”钱学森的秘书、学术助手涂元季曾这样写道。 钱先生平和安详地离去了,并没有留下什么遗嘱。但人们更愿意把老人关于教育的话看成他的遗愿,并称之为“钱学森之问”。 “在世纪之交以来教育改革步入深水区时,人们更加深切体会到钱老之问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位专家说。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自主招生纷纷出台,中学推荐、学生自荐纷纷进入人们视野,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也已启动…… 《钱学森同志言论选编》引起人们的深思。有认识、有行动,还有人们内心深深的期待——希望中国有更多的钱学森式的人才出现。 【关键词】 钱学森之问教育改革意见领袖精英培养 正文: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 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学森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

如何理解钱学森之问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首先,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夸大化。 中国教育认为学生只要用心就能成才,进行全面填压式教学,语数外政史地理化生,哪科都进行强化教学,生怕学生知识缺乏,但这样违背人的认知过程,人是智慧生物,有自己的喜好,对有些学科知识很喜欢,愿意去学习,对有些学科知识很厌烦,不愿意去学习。人与人的智力生来就有差别,这与遗传有关,有的人生来记忆力好,反应快,适合学习语言类知识,例如:语文、外语、政治、历史、地理。有的人记忆力差,反应慢,但具有很好的发散思维能力,适合学习逻辑性强的知识,例如:数学、物理、化学。可是我们的教育制度却实行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忽视个体差异性。 其次,教材的缺陷性 中国的教材,都是由一些大学教授组织编写,他们的教材都是根据考试大纲编写,机械呆板,各个版本教材大同小异,缺乏实用性,很多知识都不是学以致用,而是为考试编写,考试结束,知识就可以忘记了,古人用一个成语形容“屠龙之技”,想想我们学习杀龙的本事,即使再高,又没有用,因为世界本来就没有龙来供你一试身手。所以教材要兼顾实用性,而不能仅仅为了考试。 再次,高考错误的导向性。 高考更是一根无形的指挥棒,原来是考七科,后来是3+2,到现在是3+x,要求难度逐渐加深,学生为了考高分,没日没夜学习,即使考上清华计算机系的学生,也许以前他连计算机都没有摸过。他以前学习的知识大多数与计算机不沾边,而我们如何在大学四年的时间里使这些人成为精英(更何况大学与该专业不沾边的公共课要占一半时间),我们怎么能指望这样的大学毕业生的计算机水平可以超过美国那些从小就玩计算机的大学生呢?我们大学的教育不是为了学生的真才实学去教育,而是仅仅为了发文凭而教育,我们看不出这样的文凭有多少含金量。我个人认为,高考应该尊重学生的喜好,如果你喜好艺术,你可以完全让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去见鬼吧!如果你喜欢物理,你可以让英语去见鬼,你学好与物理有关的学科。在我看来,你要学的就是那些与你要考大学专业有关的学科,其它学科教科书都是你的科普读物。高考应该取消3+x这样的考试,让大学教授列出他的专业要求的知识,使之成为考试内容。 最后是中国学生动手能力缺乏。 中国教育重理论轻实践,不能让学生亲自动手去检验知识,一方面是中国教育硬件基础薄弱,另一方面是中国学生懒于动手,学校对学生缺乏管理权限,现在的孩子娇生惯养,擦破皮家长都会跑到学校闹腾,使学校不愿意惹麻烦怕担责任。课外实践活动,中国所有的中学都很难搞起来,毕竟中国学生,分分是命根。而美国等国家,学习是实践得真知。所以美国中学生动手能力强,在实践中学习提高。 综上所述,我觉得以上四点可以很好回答钱老的问题,基于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去认真的探讨悟出解决之道,在后面我将给中国教育开一剂良方,解决问题,使中国教育摆脱困境。 可见,破解“钱学森之问”,培养杰出人才,让孩子们成为基础深厚、发展潜力巨大、创新思维活跃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下教育界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教学需要深入探究的课题。作为教师要努力把握教学规律,在教学中博采众长,不断推动教学向前发展。

钱学森之问

钱学森之问 编辑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钱学森的时候,钱老感慨说:“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老又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 钱学森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学校培养创造发明型人才的模式,二是创新创业型人才在社会上发挥作用脱颖而出的机制。 举例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2000年设立以来,共有20位科学家获奖,其中就有15个是1951年前大学毕业的。 中文名 钱学森之问 外文名 the qian's doubt 问题出现时间 2005年 发问者 钱学森

发问对象 温家宝 提出背景 中国教育事业发展之际 目录 .1实质 .2专家回答 .3教育问题 .4解决方案 .?精神文化建设 .?德才兼备教育 .?孵化器建设 .?硬件建设 .?双向流动 .?规范升学入学 .5信件原文 .6相关评论 .?各方关注 .?出路何方

.7历史背景 .?大国衰落 .?功利因素 .?科学真理 .?道德良知 .?创新发明 .?李约瑟难题 .8其他 .?直面问题 .?心声 实质编辑 发展中国家如何发掘与发挥创造性人才的社会功能与价值,也就是 2005年温家宝总理看望钱老 如何从知识型、技能型人才教育模式向创造型、发明型人才培养方法的转型。另外,为何我国没有诺贝尔那样的发明家型企业家,为何没有企业家设立科学研究基金会与科学奖?重钱不重人是社会风气问题所在,以人为本重的才是人,人是财之本也是财之源,一个人本身的品德修养与才学能力是知识与技能之根本,教育如果不放在品学才能的培养上,只是放在一些背书知识与技术细节上的话,怎么能造就社会尽职尽业的各类专门人才呢,其中,也包括具备道德良知与专业才能的商人或称之为商业人才。钱学森在中国带动和推进系统科学发展,其实已经带来了许多卓有成就的自主创新成果,比如,邓聚龙的灰色系统理论,曾邦哲90年代国内提出的系统遗传学与系统医学、系统生物工程应用等已经成为国际发展的前沿科学。

论‘钱学森之问’引发的思考

论‘钱学森之问’引发的思考 教育转型不仅依靠社会性人才的推动,而且依赖于创新思维所引发的教育契机。民族前途是现有一切物质因子及精神因子的助力推动。民族振兴走强国之路须凭借驱动教育转型的内在引擎。无疑,创新便是内在引擎它能够助力推动民族前途与国家振兴。创新是人类创造自我的行为表现、是行为学意义上的巨大进步,对社会本身的发现与创造构成新的社会关系,是人类对所处的生态学意义上的自然物质世界以及对所处的社会学意义上的人类关系本身所做出的发现与思考。它颠覆传统思维定式,创造一个新的世界,永远走在世界历史的最前沿。 标签:创新教育,教育转型 1、引言 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4]。 创新思维是自我意识的萌芽,是肯定自我的表现,是人格意义上的精神掘起,它的掘起如同罗马帝国的建立在西方文明发展史中地位一样影响巨大而深远。这种思维是精神上的超我。尼采《超人哲学》中曾说:不做没有个性、没有创见、没有出息的庸人,而要张扬自己的个性,最大限度发挥个人的潜能意志,去开发创新人生,享受努力奋斗的成就,即便是失败,只要永远在奋斗,也是最有价值的自我实现[2]。 “为什么中国教育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与之一脉相亲的是著名的“李约瑟之谜”“为什么工业革命,科技革命,文艺复兴,人文主义,信息技术革命都在西方国家而不在中国”。发人深省的疑问与困惑既体现了两位科学家对中国科技与前途的关注,也体现了中国科技发展与文化发展背后所存在的问题,归根到底是中国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固守传统,固化思维,缺乏批判精神,缺乏创新精神,没有一个中国人发起一个类似于欧洲文艺复兴一样的精神革命,对中国人的思维来一次翻天覆地的革命。 2、中国教育缺乏创新思维的原因有哪些 2.1 封建社会步入最早,持续时间最长; 东周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为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东周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封建时期进入时间过早并且过早实行中央集权制度,但是与中央集权制度相对应的经济基础还远远落后于封建统治,这就严重阻碍了中国两千年的发展。从先秦时期(公元前221年)至清王朝结束所谓“中国封建社会”比西欧封建社会延续时间都要长一倍以上,中国封建社会必定会对中国发展造成影响。

_钱学森之问_的启示

一门具体的科学技术一旦提升到哲学高度,就有利于进行“跨学科”、“跨文化”的研究,这不仅有利于学科之间的交流,而且有利于学科的继承与创新。 钱学森的科学技术体系,是一个“大科学技术”的体系。关于科学技术的分类,不同的学术观点,可能有多种方案。但是,钱学森的“大科学技术”体系及其分类,包含着一个重要的教育原理: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才可能创新。科学技术体系的结构及分类,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变化的。但是,变化中的不变性,就表现出规律性。进化原理是:继承与创新原理。 继承与创新原理可以简要表述为:生命的进化依靠“遗传与变异”,社会的进步依靠“继承与改革”。社会文明进化的基本过程,都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没有创新也就没有真正的继承。继承中有创新,创新中有继承。要领会前人的创新,自己才可能有创新。 钱老在论文中写道:“不久前见到查有梁同志写的一篇论21世纪教育的文章,讲到教育观念必须转变,教育体制灵活多元,教育模式综合互补,都很好。”钱老的鼓励对我的促进很大,20年来,我在上述三方面,发表了一系列的论文和专著,这一研究工作还在持续进行。 重读钱老的论文,根据钱老的科学思想,我试图提升到原理上来认识。钱老离开了我们,但是,钱老的思想永存,精神永存,风范永存! “钱学森之问”的启示 傅国亮(《人民教育》杂志总编) 钱学森先生20年前在《教育研究》上发表的文章《要为21世纪社会主义中国设计我们的教育事业》,表现了炽烈的爱国情怀和对中国教育的深切关注,今天读来仍深受启发。联系到“钱学森之问”,作为探讨,我的理解是,“钱学森之问”至少有三层意思,或者说,“钱学森之问”不是一问,至少是三问。 一问是“关于杰出人才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一问源于钱学森自青年时代以来追求并为之奋斗一生的“强国”理想,他深知中国要强大、中华民族要振兴,必须有一大批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杰出人才作为领军人物,否则,中国的大国崛起只会流于空想。中国历史上“落后必然挨打”的惨痛教训还不让国人痛心疾首吗?因此,“关于杰出人才之问”是关系国家和民族命运之问。 二问是“关于教育质量之问”。当前,中国教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其主要特征是:由数量发展为主转变为质量发展为主,教育质量的提升成为当前和今后教育发展的中心任务。“钱学森之问”之所以引起热议,就是因为它以尖锐的方式提出了与教育发展方向相一致的问题。 三问是“关于教师水平之问”。实际上,教师水平或素质是教育质量的题中应有之义。教师水平如何,决定了教育质量如何,也决定了杰出人才培养的状况如何。 研读钱学森《要为21世纪社会主义中国设计我们的教育事业》的基本观点,从基础教育来说,我认为,当前至少要廓清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教育工作的主题是什么? 要办出钱学森追问的理想的教育,根本的一条是要牢牢地把握教育工作的主题办教育,不可动摇或偏离。 中国教育工作的主题是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上个世纪末中国教育面对21世纪挑战所作的战略选择,它既是新的教育理想,又是新的教育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说,素质教育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转变,它决定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方向。实施素质教育,喊了十几年,不言自明吗?不,实际上时至今日仍有教育工作者包括一些局长、校长并不相信它,不相信素质教育有那么大的“威力”,不相信只有素质教育才能大面积、大幅度提高教育质量,不相信只有素质教育才能培养出大批优秀人才、创新人才和杰出人才。这就是需要特别强调教育工作主题的原因。 我认为,必须始终清楚三条:中国教育发展的目标,是实现教育现代化;中国教育的理想,是追求教育公平;中国教育工作的主题,是实施素质教育。这三条是回应“钱学森之问”的根本前提。 第二,教育政策的重点是什么? 中国教育正发生着历史性的转折,教育政策

钱学森之问的感想

“钱学森之问”的感想 本次培训不少的专家学者提及“钱学森之问”,在世纪之交,钱老提出:“中国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十几年过去了,这个问题仍然处于引用之中,解决的路在何方,作为一线的高中教师,越觉得茫然。近几年,社会道德的沦丧,不要说杰出人才就是合格的人的培养也存在了问题….. “幸福的教育在哪里”的心得 7月20日下午黄家骅老师讲授了《幸福的教育在哪里》:幸福是一种需求的满足,但欲望必须真实而适当;幸福是一种比较优势,做自己喜欢的事,不仅是一种选择,而且是一种均衡的收益;幸福是一种复合的考量,也是瞬间的感觉。幸福的教育让师生互爱、家校互敬、校园和谐。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 《论文写作与规范》的心得 论文写作一直是本人教研能力的薄弱环节,黄老师从论文的选题、范式、教育科研准备和后期工作等几个方面,进行精心的指导。行动研究问题课题化,问题就是课题,教学就是研究,教师就是专家,效果就是成果,论文的形成就是平时素材的积累;我缺乏的就是积累,有想法没有及时记下,要写的时候一片空白无从下笔。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 课堂教学有效性离不开简约化教学 一节课45分钟,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离不开教师对教材的简约化处理。在备课中采用以舍求得的策略,以课标为中心辐射,确定核心、次第展开,化繁为简。高中学生所学科目多,教师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在课堂充分发挥课堂的效率,让学生有课堂的自主性,改变学习的方式。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 心态决定状态 教师被美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现在教师的工作状态是累繁忙,教师以什么样的状态面对学生,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将产生极大的影响。心态决定工作的状态,教师要学会要处理好事情,先管理好自己的心情;能宽容别人的不足,也能欣赏别人的优势;能自己从内打破,让自己获得重生。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 1 / 1

钱学森之问,我的回答.

钱学森之问,我的回答 姓名:张俭伟学号:1120111524 班级:05911101 摘要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本文将从教育方法的角度,通过论述和对比各种教育模式,从中寻找出差别,并借鉴国外的教育模式,从而给出一种在中国可以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钱学森之问教育方法创新教育改革 正文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不能培养出杰出人才?针对此问题,我想先从教育方法和学习方法的角度来给出一种对中西教育模式的直观影响,然后讨论他们的特征和区别。 一、教育方法和学习方法 (1)教育方法和学习方法分类 这里根据各种资料,然后总结出三种比较主要的教育方法:灌输教育,引导教育,过程教育。但在提出教育方法之前,想先按照个人观点提出三种学习方法:记忆学习,熟练学习,发散学习。 1、记忆学习:通过背记等手段将知识掌握的方法,我称之为记忆学习。其特点就是方法简单易行,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学习知识。 2、熟练学习:通过不断实践掌握知识的方法,我称之为熟练学习。其特点是主要用于技能性知识的学习,且通常是必须经过的学习步骤,而且适合每一个人。 3、发散学习:通过其他已经学习过的知识而进一步发散至其他知识并且掌握这些知识的学习方法,我称之为发散学习,通俗点说就是“举一反三”。这种学习方式比较难,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但是对于大量知识的掌握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这里给出3种学习方法后,我们可以发现,其实我们学习主要依靠前两种方法,即记忆学习和熟练学习,而第三种由于难度的问题,我们是很少应用的。下面便说明3种教育方法。 1、灌输教育:只是一味的将知识教给学生们,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种教育方法有利有弊。在缩短教育时间,加快教育进度方面来说,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

浅谈钱学森之问

钱学森之问是什么 为什么中国的教育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钱学森生前的疑问,也是钱老的临终遗言。 何谓杰出人才?应该是指世界级的、在全世界有重要影响的人才,应该是能和“三钱”相提并论的人才。三钱则是指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中国力学之父钱伟长、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 钱老对此问题的回答 2005年7月30日,钱学森曾向温家宝总理进言:“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 那么什么样的办学模式能够培养出杰出人才来?上个世纪30年代钱老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所接受的教育,就是这样一种模式。“在这里,你必须想别人没有想到的东西,说别人没有说过的话。” 关注钱学森之问 真正让“钱学森之问”成为舆论的焦点,源于2009年11月11日的一封公开信。 2009年10月31日,钱学森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2009年11月11日,安徽高校的11位教授联合《新安晚报》给新任教育部

部长袁贵仁及全国教育界发出一封公开信:让我们直面“钱学森之问”! 发出公开信的11位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几天前,我们满怀悲痛送别了钱学森老人。作为一代科学大师,钱老对国家民族、对科学研究、对青年人才、对科学道德的挚爱,感动了全民族。他的崇高人格和科学精神就像一座灯塔,照亮后人前行的路。连日来,人们在缅怀和追思中,不时会被钱老提出的一个问题所震撼——‘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个被称为‘钱学森之问’的问题,已引起上至国务院总理下至普通学生的深思。它是沉重的,也是不容回避的。” 在当时,我们的学校,缺乏培养杰出人才的机制。当然如果再追问下去,直白一点说,就是我们的学校不像学校,更像衙门。不仅没有杰出人才,而且离“杰出”两个字渐行渐远。 现在,虽然较当时情况比较好,但是教育所存在的问题仍然十分严峻,钱学森之问仍然值得我们所有人思考。 钱学森之问提出的背景 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而这个问题极大的反映了中国的教育问题。应试教育、学术腐败、论文抄袭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问题,正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难以突

从“李约瑟难题”到“钱学森之问”

从“李约瑟难题”到“钱学森之问”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当今世界国家之间的发展竞争,越来越转向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如何在科技和人才上占领制高点,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关键因素。“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面对前来探望的温家宝总理,钱学森多次提出这样一个刻骨铭心的疑问。钱老的疑问,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疑问,是社会各界对中国教育的疑问,也是一个伟大民族必须直面的疑问。它已引起上至国务院总理下至普通学生的深思。 其实,“钱学森之问”,在上个世纪也有一位英国人提出过。这个人就是李约瑟。著有《中国科学技术史》的李约瑟曾问:为什么近代自然科学只能起源于西欧,而不是中国或其他文明?这就是“李约瑟之谜”。它提出了一个悖论:“为什么古代中国人发明了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和印刷术,工业革命却没有发端于中国?而哥伦布、麦哲伦正是依靠指南针发现了世界,用火药打开了中国的大门,用造纸术和印刷术传播了欧洲文明!” 钱学森之问实质是:发展中国家如何发掘与发挥创造性人才的社会功能与价值,也就是如何从知识型、技能型人才教育模式向创造型、发明型人才培养方法的转型。钱学森的为什么中国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答案是很简单的。学校里,关心科技发展的人已成少数--没氛围;提得出又打创新性研究成果的人已成少数--没数量;关心的往往是创业问题并非科学研究--没火候;现在社会,人人祈求安贫乐道,不搞也不敢搞科技创新--没手段......总之,一般的,传统的,不打破常规的思维是绝不可能造就出像达芬奇,牛顿,冯卡门,特斯拉,诺贝尔,爱因斯坦这种伟人的! 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学森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举例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2000年设立以来,共有20位科学家获奖,其中就有15个是1951年前大学毕业的。 钱学森指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

从“李约瑟难题”到“钱学森之问”的思考

从“李约瑟难题”到“钱学森之问”的思考 【摘要】“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个问题不仅是我国物理学家钱学森的疑问,也与一百年前著名的“李约瑟难题”暗合。“钱学森之问”为“李约瑟难题”注入了新时期的特色,也使其更加具体化,这两者之内都蕴含着科学界的知识分子对于国家科技发展的深深忧思。无论是国外的专家还是国内的学者,都试图通过对“李约瑟难题”和“钱学森之问”的思考、分析、研究以寻找到科学技术发展的条件与规律,以便更好地促进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我国早日重归世界科技前沿的行列。 【关键词】李约瑟难题;钱学森之问;科技发展 科技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而变化的,各国也将培养科技人才作为强国的根本。从“李约瑟难题”到“钱学森之问”体现了我国在科技发展和科技人才培养中遇到的瓶颈。“钱学森之问”既是“李约瑟难题”的继续,也是对“李约瑟难题”的某种解答。二者既有精神本质上的一致性,也呈现出具体的差异性。 一.“李约瑟难题”的内涵和外延 李约瑟难题由英国生物化学家李约瑟提出,其主题是:“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李约瑟在19世纪30年代开始研究中国科技史时提出了这一问题。1976年,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博尔丁称之为李约瑟难题。很多人把李约瑟难题进一步推广,出现“中国近代科学为什么落后”、“中国为什么在近代落后了”等问题。对此问题的争论一直非常热烈。由于难题本身多样化的形式,从而使得难题自身具有了丰富的内涵,同时,也外扩而带来了大量的争议和怀疑。但也正是通过不断的讨论和反复的分辨,使得“李约瑟难题”成为了富有生机、不断发展的命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散发出不同的气息,表现出不同的气质。 1.不同语境中的不同表达方式 “李约瑟难题”在国内通常被表述成为:“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或为什么近代科学革命没有在中国产生?”这实际上只是问题的简化形式。而李约瑟本人在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著作之中对这一问题也有不同的描述。虽然形式不同,但基本含义并没有实质的区别。以下是三种比较典型的表述方式: 第一种表述出现在1938年左右,后来李约瑟回忆说:“我们在略微熟悉了以下情况之后,心中又产生了一个同样重要的问题。我想,如果情况真是这样的话,那又怎么可能在十五世纪以前的中国一直比欧洲先进,对自然界的知识比欧洲人多,能够更有效地把这些知识应用于造福人类呢?”1 第二种表述出现在1954年,随着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的出版而出现的。该书第二章说:“我们所面对的是一系列惊人的科学创始精神........那

浅谈钱学森之问

浅谈“钱学森之问”的答案 钱学森晚年曾不止一次提出“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是钱学森之问,更是钱学森之忧,虽然沉重,但是却不容我们回避。钱老提出的人才不是普通的人才,而是创新型人才,那么为什么我们学校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才那?原因很多:学校、老师、家长、政府都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归根结底是教育出了问题。 我们的教育存在很大的问题,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对于钱学森之问,很多人都把矛头对准高等教育,这是有失偏颇的。培养创新型人才要从小做起,只有打好基础,以后才能够茁壮成长。 自古以来中国家长就具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直到今天,我国仍然存在违背儿童成长规律,过度开发儿童潜力的现象。他们让儿童参加各种“兴趣班”,如舞蹈班、奥数班、艺术班等,他们本意是开发孩子智力,促进孩子成为“神通”,但是由于他们不懂的儿童成长规律,他们的做法反而扼杀了孩子的创新性和兴趣,而兴趣是创新的最强动力。但是对于儿童来说,他们对这些所谓的兴趣班并没有兴趣,甚至在内心深处有一种深深的厌恶,但是他们享受取得成功后给自己带来的荣誉,而不是这些兴趣班本身对它的吸引力。就拿奥数竞赛来说吧,现在所谓的奥数竞赛实质上是在扼杀数学思维,他们以做难题为荣,这与奥术本身奥义可是大相径庭的。奥数本身追求的是一种独特思考途径,来自对基础知识独特见解,并不是如今的先记大堆定理,再将其转换书写,他们对于知识已经丧失了初次见面的疑惑和兴趣,只剩下对于知识的麻木,对知识毫无感觉,并逐渐变为一台机器。据某科研数据显示,中国人的数据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但是他们的想象能力排名倒数第一,而创新能力排名世界倒数第五,这些都和儿童从小接受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关系。 与此同时,学校对于学生的基础教育也应该负起一定的责任。虽然我国已经提出了素质教育,但是并没有得到有力的推广并且实施。相反,“应试教育”在我国却是根深蒂固,并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学校进行人才培养,并没有因材施教,忽视了学生是有思想、有情感、有个性、有独特需求的具体的人,而是采用机械化批量生产,将所有学生按照一个模式去培养,扼杀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而兴趣和爱好是进行创新的最强动力。应试教育教给学生的是知识,是赤裸裸的知识,没有对知识的感觉和感悟,而是靠死记硬背获取知识,每一个问题背后都有一 个“标准答案”,谁违背了这些“标准答案”,谁就永世不得翻身,学生违

钱学森之问之我见

钱学森之问之我见 年级:2011级专业:法学姓名:赵晓云学号S0******* 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举例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2000年设立以来,共有18位科学家获奖,其中就有14个是1951年前大学毕业的。”钱老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2009年10月31日,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驾鹤西去,我们在怀念这样一位大师的同时,他那一句振聋发聩的质疑——“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也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深思。 谈到钱学森之问,不得不谈的另一个同样声名大噪的问题——李约瑟谜题。李约瑟作为一名英国近代的生物化学家和科学技术史专家,在他的著作《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发问:“为何近现代科技与工业文明没有诞生在当时世界科技与经济最发达繁荣的中国”再回顾钱学森之问,我们会发现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李约瑟谜题看似是对中国科技的思考,钱学森之问看似是反思中国教育体制的弊端,但二者的实质上都是对中国缘何没有科技创新型人才的质疑 很多人在对钱学森之问进行分析探讨的过程中都进行了一定的总结,但遗憾的是,大家都普遍将目标聚焦在高等教育上,将钱学森之问替换成了“为什么我国的高等教育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但是在我看来,我国杰出人才缺乏的原因,不能简单归咎于某一个教育阶段,从学前教育到小学、中学、大学乃至整个的社会环境都应对我国杰出人才的缺乏承担责任。在我看来,钱学森之问的答案甚至可以追溯到我国的传统文化。 我国儒家传统文化是一种“学而优则仕”的“官文化”,自隋唐开始,科举制度变一直延续为之后历朝历代所采纳。而科举制度正是“官文化”的显著表现之一。读书的目的一度被释义为是求取功名。到明清则更甚,科举考试的内容则仅仅局限于八股文。在这种“官文化”与“文化实用主义”的影响下“一切不以‘升官发财’为依归的智力活动都被视为‘不务正业’,一切自然技术研究成果都被贬斥为‘奇技淫巧’”。这种“官文化”腐蚀了学人的学术兴趣,阻断了其走

钱学森之问的思考

自然辩证法结课论文 学院: 专业: 题目:钱学森之问的思考 姓名: 学号:

钱学森之问的思考 ————我国教育现状的研究与分析 摘要:针对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本文从教学体制与社会风气因素两个方面给出了研究与分析。我国的教学体制方面,存在严峻而急迫的问题,课程设置上启发性、自由性差;新型科技在教育上的应用不足;课程考核方式不合理等。而社会方面,日益严重的拜金风气使得学生和家长们都朝着钱看齐而忽略了专业本身的重要性;大学公信力问题层出不群;钱权因素的诱惑致使教育与科研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学校行政化趋势加剧;教师功利化趋势加剧。文章中对上诉问题给出了相应的思考、研究与解决办法,以期为“钱学森之问”的解答提供思路。改革创新、锐意进取,逐步提升我国的教育水准。 关键词:钱学森之问、教学体制对比、社会风气影响 一、序言 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学森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钱学森之问,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学校培养创造发明型人才的模式,二是创新创业型人才在社会上发挥作用脱颖而出的机制[1-2]。钱学森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用钱学森的话,我国崛起太慢的根本原因主要在教育。教育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国家崛起就会受到方方面面的制约。教育培养可造就社会主体人才。然而,杰出人才冒不出来,却是由于人才评估、管理与激励等诸多因素造成[3-5]。中国教育界广泛存在的问题,比如说,应试教育、学术腐败、论文抄袭等,已有数不清的批评性和建设性的文章,然而,问题始终不见真正得到解决。归根结底就在于教育系统的改革始终如“老牛爬坡”,导致学校行政化趋势加剧,教师功利化趋势加剧。举例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2000年设立以来,共有20位科学家获奖,但其中就有15个是1951年前大学毕业的[6-9]。 钱学森的为什么中国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答案是很简单的。学校里,关心科技发展的人已成少数——没氛围;提得出又打创新性研究成果的人已成少数——

困境与思路_钱学森之问_引发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

中国成人教育 CHINA ADULT EDUCATION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科学泰斗钱学森多次向温总理提出的疑问,简称“钱学森之问”。总理最早公开提起钱老对中国教育的这一忧虑,是在2006年在中南海召开的教育座谈会上。随着大师的离世, 这个疑问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它不仅成为社会各界对中国教育的疑问,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直面的疑问,更成为整个教育界及教育工作者反思与求解的疑问。 一、疑问引发的讨论 随着“钱学森之问”在社会上引起的广泛讨论,很多专家、学者也在不同场合阐述了具有代表性的观点。2009年8月中国科技大学前校长、中国科学院朱清时院士在国家图书馆学津堂的教育家论坛上作了一场题为“求解中国创新人才培养困局:教育体制和思想” 的主题讲座。他谈到,1952年教育界的一件大事 “院系调整”,影响了中国高教60年,因为这种苏联专才教育模式,学生分专业较早,导致知识面过窄,不利于交叉学科的创新,所学专业可能不是学生有天赋或感兴趣的,抹杀了人的个性发展。并指出高校长期受政府行政干预,这种以知识为主的教育,限制了创新人才的培养。他举例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2000年设立以来,共有14位科学家获奖,其中有11位是1951年前大学毕业的。朱院士在接受《南方周末》的访问时谈到,没有崇尚学术卓越的大学精神,就培养不出大师。何为大学精神,就是大学里的人崇尚什么、追求什么,像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这样的大学,大家崇尚的是学术卓越,都憋了劲去竞争做到最好。 同年11月,安徽高校的11位教授更是联合《新 安晚报》给新任教育部长袁贵仁及全国教育界发出一封公开信。他们说:“中国要实现文明、民主、富强的现代化目标,绝对离不开先进的、现代化的教育,绝对离不开一批又一批杰出的、真正的知识分子。是时候直面 ‘钱学森之问’了,中国需要建立新的教育哲学和教育思想,需要形成新的教育发展战略和目标模式,需要推进以体制改革为中心的教育改革。” 另外,中国工程院李椿萱院士认为高校教师从事“双肩挑”不利于人才的成长,研究生导师与学生像是雇主和雇员的关系,学生参与老师的课题项目,基本按照老师的思想完成,学生缺少自主思考展开研究的机会。沈德忠院士提出现在教师盲目求论文数量难出杰出人才,爱因斯坦一生没写过多少论文,但一篇《狭义相对论》足以让他为世人仰目。中科院张伟平院士指出像数学这样的基础学科,至少需要四五年的时间才能出成果,资金与人才都要长线投资,立竿见影、急功近利的思想阻碍了科研创新。 二、疑问背后的实质 在我们试图直接求解“钱学森之问”答案的时候,不妨先厘清疑问背后之实质。笔者认为“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一疑问的背后,至少包含三层含义。一是国家建设和发展需要杰出人才。二是什么样的人才是杰出人才,或者说杰出人才具有哪些特征?三是杰出人才的培养到底是谁的责任和使命? (一)国家建设和发展需要杰出人才 钱老之所以反复向温总理提及此疑问,是深刻认识到杰出人才和国家的建设与发展息息相关。他曾经说过: “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困境与思路:“钱学森之问”引发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 ○姜 文 [摘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于人才,特别是杰出创新人才。钱学森提出“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疑问,不仅反映了中国创新人才培养的困境,更对整个社会和教育界提出了反思和改革的要求。本文从 “钱学森之问”所引发的讨论入手,探究疑问背后之实质,最后从国家政策引导、按教育规律办学、用人机制保障三个层面提出关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钱学森之问;创新人才培养;困境;思路 [作者简介]姜文,湖南工业大学副教授、硕士,国际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高等教育与管理、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等。(湖南株州 412008)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教学研究项目“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湘教通(2008)263号]、本文系湖南工业大学2008年教改重点课题“中外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比较研究”系列成果之一[课题编号:08A13] 新视点XIN SHI DIAN 80

你是如何看待“钱学森之问”的

“钱学森之问”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启示 1 “钱学森之问”的提出 钱学森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和“火箭之王”,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钱学森对火箭与航空领域的研究处于领先地位。此外,他还开创了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等新的学科领域,对我国科技的现代化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2005年,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探望钱学森先生时,钱学森先生感叹:“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老又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钱学森先生认为我国并没有全力发展起来,是由于我国大学创新性不强,其现有办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具备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没有突出的“杰出的人才”。 “钱学森之问”的提出引发了全社会各行各业的普遍关注,然而这个疑问并不是在某一个领域就能简单解答的,而须要整个教育界、科学界乃至社会各界的协同配合来研究破解。 2 杰出人才难以“冒”出的症结所在 2.1 教育与受教育根本目的的异化 对于学生来说,人们普遍认为只要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以后就可以找到一份稳定轻松又高收入的工作,所以很多学生在学校都是以找到满意的工作为目的,没有从内心想要进行科学研究,想要真正做出点学问,甚至很多人只为拿到一个毕业证和学位证而进行学习。这些学生受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全面的发展,做出一定的科研成就,而是成为立足社会,求得生存的一种手段。迫于我国教育升学体制的压力,我国的中小学教育大多以升学为目标,功利性很强,尤其是当今社会教育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升学带来的压力更大。而高等教育大多以就业为目标,却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导致学者无法专心科研而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经济的回馈上,这是我国教育无法培养出杰出人才的一个重要的主观原因。 2.2 以知识评价制度为核心的评价体系 对于我国的教育而言,升学率、分数是束缚创新教育发展的枷锁。在当代社会,优质的教育资源更加稀缺,许多家长想要给孩子更好地教育质量,考上更好的学校,对学生分数的要求就更加严格,这种评价体系直接导致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是培养高分数的学生,因此在学校和家庭中,教师和家长都更关注学生的分数而不是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