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怎样做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

怎样做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

怎样做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

怎样做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

坚持将城市规划理念引入乡村建设,参照城市社区标准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充分考虑原有的村庄布局、产业基础、生态环境、交通条件、文化传承和耕地保护,充分尊重农民的生活习惯、生产方式和民俗传统,着眼于促进人口、产业、生产要素聚集,按照“以县为主、乡镇协助、村为基础、市规划部门指导”的运行机制,制定体现城乡一体的新农村空间布局规划、体现现代文明的社区建设规划和体现物质、精神、政治、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建设规划。将全市3571个行政村规划整合为1050个新型农村社区,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批推进,首先将县城和重点镇规划区周边、干线公路两侧、产业集聚区附近等重点区域内920个行政村,在未来5-8年整合为369个新型农村社区率先推进。并把城中村改造、异地搬迁扶贫和南水北调移民统筹安排,统一纳入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

在规划实施过程中,社区选址充分考虑群众的生产生活习惯,耕作半径不超过3公里,并考虑农民的粮食、农机具存放,社区住宅均建有储藏室,部分社区还专门规划建设了粮食储藏室或农机具堆放点。对未启动建设的社区及被整合的村,将按照规划严格控制,不准新划宅基地建房;确需建房的,通过政策引导到城镇或启动建设的社区建房居住。社区严格落实“一户一宅”和分户条件的规定,对到社区建房或购房的村民身份进行审查,禁止城镇居民到社区建房、购房。同时,对新型农村社区宅基地标准、住宅建筑面积标准、住宅层高、住宅建筑密度与容积率都做了详细规定。

建设新社区 打造新亮点 促进新发展.doc

建设新社区打造新亮点促进新发展 ——板桥镇新社区建设情况报告 (2012年2月14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好: 非常感谢各位领导在百忙之中莅临板桥镇视察指导工作,在此,我代表镇党委、政府对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欢迎。下面,我就板桥镇新社区建设情况作简要汇报。 板桥镇新社区建设在市、县及上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紧紧围绕“政府主导、群众主体、项目支撑、盘活资源”的总体思路,坚持规划先行,先易后难和财政可承受、群众可接受、发展可持续的原则,以城乡结合部为重点,以土地“增减挂钩”和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为抓手,以“三集中、两分两换”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大力实施居民住房聚集改造与城乡一体化建设两大任务,突出“发展新产业、建设新社区、培育新居民”三个重点,不断谋划新思路、探索新出路、采取新举措、总结新经验、推广新做法,努力达到群众反映好的“五新一好”目标,全力推进板桥镇新社区建设。 一、基本情况 板桥镇新社区规划在镇政府西南面,占地面积256亩,工程预计总投资2亿元,现完成投资1.5亿元,其中征地、拆迁补偿2110万元,“三通一平”7890万元,农户建房投资

5000万元。目前配套设施建设工程完成85%,房屋建设工程完成70%。具体情况如下: (一)住房建设情况。板桥镇新社区共布置户数609户,其中廉租房72户,公租房40户,异地搬迁407户,旧房改造60户,安居房30户。住房设计为每户三层半的砖混结构,具有新颖、适用、抗震等特点,住房集中布置,统一规划、统一样式、统一建设、统一购置标准,沿街建筑的底层,不管是公建或农户用房,均建成营业用房,增加街道人气,同时更有利于解决农民就业。目前已建盖(含在建)房屋306户。 (二)水、电、电视、互联网、太阳能入室情况。新社区现已铺设自来水管网10千米,其中主管8.9千米,支管1.1千米,安装闸阀50余个,新社区将全部安装IC智能水表;目前自来水安装入户100余户;新社区配电线路已实现全覆盖,高、低压线总长1650米,规划设计变压器6台,已安装4台;通信管网已全部铺设完毕,能确保整个新社区通电视、互联网;现太阳能入室安装60余户。 (三)社区道路建设情况。板桥新社区采用“三纵九横”、“四道九防”的道路骨架,形成梯形的总平面结构,其中20米街3条、16米街9条,10米街2条,8米街1条,现已完成道路硬化10公里,其中主道4公里,消防道和6米道6公里;已铺设路灯电缆6.5千米,安装8米高杆250瓦钠钨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以豫北安阳调查为例 郭鹏群 [1] (安阳行政学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河南,安阳,455000) 摘要:本文以近年来豫北农村田野调查为基础,结合政府的有关文件、统计资料和座谈,对安阳市农村社区建设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对社区内生性资源动员进行了讨论,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社区豫北农村调查研究 自1887 年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滕尼斯提出“社区”的概念,历过百余年,“社区”从纯粹的学术分析概念转换到具有特定时空、基础设施、社会组织和人员等构成要素的社会实体;从最初只包含时空、人口和文化要素的集合到集时空、组织、功能、制度、人口、文化等要素的有机复合体;从最初单纯指向农村区域和社会到后来指向特定城市区域和社会,进而转向指向农村社会共同体的重建。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十七大提出“开展农村社区建设”之后,安阳市高度重视,站在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加大投入,强力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其中殷都区被评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区”。本文以近年来豫北农村田野调查为基础,结合政府的有关文件、统计资料和座谈,对安阳市农村社区建设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进展情况 (一)农村社区建设的外部视角:政府主导,积极推进 安阳市是河南省省辖的18个市之一,位于河南省北部,冀鲁豫三省交界处,下辖5县(市)4区和1个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92个乡镇,43个街道,3278个行政区,216个社区。安阳市生产总值2003-2008年由353.7亿元增加到1036亿元,年均增长15.5%,高于全省、全国的平均增速。2008年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9924元,是2003年的3倍,年均增长15.1%。2008年三次产业结构为13.9:60.4:25.7,为二、三、一型。2008年安阳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50.1亿元,是2003年的2.8倍,年均增长23%。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3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分别是2003的1.9倍和2.1倍,良好的经济发展势头和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为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了基础条件。 1、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成立了市长任组长的社区建设领导小组,2009年11月出台了《关于在全市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意见》,召开了高规格的动员大会,形成了农村社区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农村社区的基本功能与作用

农村社区的基本功能与作用 四川省宜宾市民政局副局长李方才 一、农村社区的基本功能 1、自治功能。农村社区是一级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它与村党组织和村委会融为一体,合二为一,形成有机整体。农村社区村民自治的功能主要有三项:第一,公共服务的功能。搞村上的公益事业,不能提硬性要求,不能搞强迫命令,更不能搞摊派集资,只能通过采取村民“一事一议”的办法协商着办,经过广大村民共同自愿参与,努力把村上的公益事业,特别是要把公共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好。第二,组织和动员群众的功能。组织和发动群众开展自治活动,是农村社区村民自治的重要形式。农村社区缺乏了社区成员的参与便是纸上谈兵、空中楼阁。农村社区村民自治意识的强弱事关社区最终能否实现社区成员齐心协力提高理论政策水平、文化素养、生活质量、农村文明程度的目标。农村社区成员自主管理,营造和形成自己管理社区、自己建设社区,为社区管理和社区建设添砖加瓦的社会氛围,本身就是农村社区建设的题中之意,也是农村社区民主政治建设的直接表现。第三,维护社会秩序的功能。主要是通过社区村民自治来维护社会治安和调解民事纠纷。 2、建设功能。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社区建设必须抓好的首要任务,搞好农村社区建设,必须把社区组织办公活动场所建设好,把农村公共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好。对农村居住相对集中的地方,要把村庄规划建设好,对本村村庄外围的散居农户,要着力搞好两建三清四改五通,即:建庭院经济、建沼气;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房、改厨、改厕、改圈;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电视。特别是要着力改善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尤其要注重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应与村庄建设相结合,搞好村庄建设是农村经济走向和人流、物流、信息流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对搞好村庄建设,让亿万农民过上城市人的幸福生活有三大好处:第一,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第二,大大节约肥沃耕地,散居1户农民住房占地1500平方米左右,村庄1户农民住房占地300平方米左右。第三,给村民用水、电、气、电话、电视机、微机等都会带来便利。如四川省宜宾县新联村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村民听说要组建社区搞村庄建设了,在会上就有20多户农民自愿报名要求在公路旁边新建1个小型村庄,配套建起农贸市场。但要求散居农民尽可能在村庄居住,不能搞“一刀切”,更不能搞强迫命令,只能采取政府引导、农民自愿、分步实施的办法逐步集中。现在农村许多村庄没有统一规划,加上农民信迷信,建房讲究座东向西、座南向北,农民建房混乱无序。因此,很有必要通过村庄建设,逐步将混乱无序的村庄建设成为布局合理、设计新颖、人居环境优美的新型村庄。从现实意义上讲,一个个设计新颖的崭新的村庄诞生之时,就标志着中国农村村庄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3、管理功能。农村社区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它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协商、民主监督。加强农村社区民主政治建设,必须从制度建设入手,以加强民主管村为重点,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用制度规范工作,用制度约束行为,用制度管人管事。一是要健全和完善公推直选村干

社区建设实施方案

社区建设实施方案 为大力推进社区建设,夯实社会基础,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社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基层组织建设为基础,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进一步完善组织,健全制度,整治社区环境,完善社区功能,努力建设民主法治、诚信友爱、安定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社区,为居民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 (二)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服务居民。把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居民群众的满意程度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广泛征求居民对社区软硬环境整治、改造意见,确定具体工作计划。 2、统筹安排,分步实施。根据社区的实际情况,统筹安排,量力而行,先易后难,分步实施,做好社区工作。 3、资源共享,共驻共建。广泛发动社区内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新型经济社会组织及居民参与社区建设,最大限度地实现社区资源的共有共享,营造共驻共建的良好氛围。 4、明确职责,齐抓共管。工作人员要明确自身职责,切实负起责任,相互配合支持,形成工作合力。 二、总体目标 基本实现党组织坚强有力、干部素质明显提高、工作运转协调高效、保障服务功能完善、社会治安良好稳定、小区

环境清洁优美、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的和谐社区要求。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社区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 按照上级组织要求,大力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积极探索发挥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大力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努力建设政治坚定、团结坚强、密切联系群众的社区党组织,建设一支讲政治、顾大局、乐于奉献、有丰富群众工作经验、熟悉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不断完善社区党建工作机制,形成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驻区单位党组织共同参与、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有效工作机制,为社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和组织保证。 (二)整合社区资源推进民主自治 社区民主要紧紧围绕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进行;居民自治要紧紧围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进行。 4、理顺社区关系。社区党组织要支持和保证社区居民委员会依法履行自治职责。要明确一个核心,理顺三个关系。即:明确社区党组织是社区建设的领导核心;理顺社区居民委员会与街道办事处的关系、与社区工作站的关系、与物业公司的关系。完善社区成员代表大会制度和议事协商制度,坚持对社区中重大问题,社区居民关心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和社区公共事务讨论决定。 (三)拓展服务功能完善保障体系 通过建立社区信息网络平台,拓展社会化服务,努力提高居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报告

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报告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省委统筹城乡发展的部署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按照“两个率先”总体要求,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一项具有战略性、方向性和基础性的工作,作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和破解土地瓶颈制约、实现集约节约发展的有效载体,紧紧围绕服务完善、管理有序、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目标,高起点规划建设,市乡村三级联动,积极探索,强力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实现了持续健康和谐发展。3月19日、20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现场调度会,市级领导成员、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各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乡镇长(主任)现场调度、观摩交流、检查评判,收到很好的成效。今年确定的64个新型农村社区示范点建设,扎实稳步推进,占全市规划总数的36%。 (一)高点定位,创新实践。在深入调研、充分吸收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境界、提高标准,研究确立了“以科学规划为先导,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为总抓手,以农业产业化发展为支撑,以新型农村社区服务中心为载体,以改革农村经营管理体制为着力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指导思想,以及抓住“规划编制”这个关键,打

造“服务管理和发展致富”两个平台,“坚持以民为本、服务农民,坚持超前规划,分步实施,坚持城乡互动,统筹发展”三项原则,做好“与新农村建设,与小城镇建设,与旧村改造建设,与产业发展”四个结合,实施“小城镇吸附型、中心村辐射型、经济强村带动型、行政村整合型、村企发展联合型、城中村改造融合型”六种模式,实现“与教育资源布局,与卫生服务设施布局,与集贸市场设置,与农资超市、便民服务超市设置,与农村产业布局,与文化娱乐设施布局,与社区警务室设置,与加工小区、养殖小区、仓储小区布局”八个统一的总体思路。各级高度重视、积极推进,普遍成立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健全完善了党委政府领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工作运行机制,加强了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组织领导和具体指导。 (二)科学规划,布局合理。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高起点规划,把社区规划与市域经济发展战略、村镇体系、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等市专项规划相衔接,与乡镇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农村公共服务规划以及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等相配套;同时本着“整合资源、城乡一体,适度超前、功能优化”原则,结合各乡镇实际,以“小城镇吸附型、中心村辐射型”等六种模式为基准,充分利用经济发展集聚地、闲置房产资源、乡镇工作片区等资源,科学规划布局农村社区,全市共规划农村社区79个,达到了以点带面、以强扶弱、全

农村新型社区建设项目申请报告

农村新型社区项目 申请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项目名称与承办单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研究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研究范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编制的原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6主要建设内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7投资估算和融资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8项目组织管理与实施进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9研究结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西峡县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项目建设的背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项目建设的优势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企业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场址与建设条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建设场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自然条件、水文地质与气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供电通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给、排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原辅材料来源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市场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销售策略、方案、营销模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新型社区建设工作方案_范文

新型社区建设工作方案 本文是关于范文的新型社区建设工作方案,感谢您的阅读! 新型社区建设工作方案 加快新型社区建设是我市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省九次党代会、市十一次党代会和全市新型社区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按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结合高新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把建设新型社区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突破点、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增长点。抓规划、抓建设、抓机制、抓进度,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实现土地的节约集约,人口的集中集聚,产业的集合集群,推进“三化”协调发展。 实施新型社区建设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一是坚持规划先行、统筹布局的原则;二是坚持集约用地、规模开发的原则;三是坚持政策支持、分类指导的原则;四是坚持以人为本、依靠群众的原则。 二、工作任务 沁园街道宗庄居委会东闫斜、西阎斜、张庄等三个居民组以及轵城镇张岭新村集聚至高新苑社区,要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三、具体措施 1、统筹部署,科学规划。牢固树立新型社区规划的现代性、生态型、前瞻性、宜居性和科学性理念,把土地等自然资源的节约利用落实到规划建设的全过程。按照建设城市综合体、城镇综合体的思路,根据市域总体规划,规划建设大社区,引导农民进市区、进组团、进镇区,体现大集聚、多集聚,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提高居民公共服务质量和生活水平。要按照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综合考虑人口集聚、产业支撑、生态宜居、地质地貌、自然景观、文化传承、历史沿革,以及农民承受能力、生活习惯等因素,立足高标准,突出高品位,高起点对楼宇式新型社区进行规划设计,体现特色鲜明、环境优美、配套完善、设施安全,确保新型社区外观时尚经典,户型适应不同家庭需求,服务功能齐全、实用,实现

社区居委会三年工作规划【最新版】

【仅供参考】 社区居委会三年工作规划 部门: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____年___月___日 (此文内容仅供参考,可自行修改) 第1 页共6 页

社区居委会三年工作规划 一、社区概况 枣园东里北区居委会位于清源街道的中部,是 XX年6月6日刚刚成立的新居委会,它东至兴丰大街北路;西至兴华大街北路;南到枣园路;北到康庄路;总面积20万平方米,总人口4900人,其中流动人900人,辖区的大小单位和商铺达110家,出租房屋190家。整个社区由三个自然小区组成,有3家物业公司来分管,是一个老、中、青三结合的社区,最南端的是1995年建成的由枣园物业公司管理的社区,最北端的是均豪物业公司管理的xx年年刚入住的新型社区,介于新老社区之间的就是二公司家属院,它是由自己单位的人员来进行物业管理。三个小区新旧程度不同,人员构成和居民需求各具特色,这就要求居委会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分类管理,区别服务。 二、社区需求分析枣园东里北区是一个混合型的社区社区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25%以成为了老龄化社区,其中大部分老人为离退休人员,在通过入户、座谈和召开居民代表会的形式我们了解到:(1)社区的老年人非常寂寞受社区活动空间的限制老人的业余文化生活需要进一步的丰富;(2)社区的“五保户、低保家庭、残疾人家庭“需要生活上的帮助;(3)老旧小区的环境和安全隐患一直困扰着居民;(4)中青年的上班一族对居委会的工作内容与职责和任务不是很清晰需要我们与时俱进运用现代化的手段——网络来构建起相互交流的桥梁(5)辖区单位的资源:包括他们的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我们还没有充分的利用,社区的资源共享和共驻共建需要有突破性的进展;现根据我社区的需求并结合社区实际,特制定枣园东里北区社区居委会三年工作规划。 第 2 页共 6 页

新型农村示范社区建设标准

新型农村示范社区建设标准(试行) 一、新型农村社区定义 在农村一定地域范围内聚居的,从事现代农业生产、享受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社会服务的、实行城镇社区管理模式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二、建设目标: 居住集中化、环境生态化、管理社区化、设施城镇化。 三、建设要求 集约土地、规模生产、提升功能、方便生活。 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模式 大力推行“多村整合”的农村社区建设模式。同一县(区)域内农村社区达到建设标准基本一致,服务标准基本一致。 五、建设规模及住宅建设标准 1、人口及建设用地规模 新型农村社区根据各村人口、产业、文化等情况按600户、2000人左右确定规模;人均规划建设用地指标100-140平方米。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可预留0.5平方公里左右的产业发展用地。 2、设区规划 ①坚持便于服务管理、尊重群众意愿和最大限度集约利用公共资源的原则,兼顾农村地域特点、历史沿革和农民生活习惯等因素,综合考虑乡镇合并、迁村并点、集中居住建设和农业区域化发展等情况,科学设置社区空间布局,合理确定社区服务范围。

②规划编制要按照《延安市市级生态村考核标准(暂行)》,充分考虑社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 3、住宅建设标准 社区内住宅与生产用地、用房间距不小于100米;人均不低于28平方米;清除危旧房屋,危旧房改造率达到100%;住宅立面及色彩应体现地域风貌特色。建筑材料应立足于就地取材。 五、道路交通 1、社区道路 社区道路应全面硬化。社区道路网应本着方便、快捷的原则合理布置建设,社区主干道不应低于7米,次干道不低于5米。 2、公共停车设施 社区应设有客运车辆停车站点。根据人口规模,应考虑公共停车面积,结合村民住宅形式,考虑私家停车位。 3、社区广场 社区广场面积为1000-2000平方米,根据人口规模确定。(广场配置绿地、文化活动场地和体育健身器材等) 六、市政公用设施 1、供水 水源应充足,生活饮用水、取水、净水、输配水设施应安全、完备。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 2、排水

解读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之九:设施很齐全很便民

解读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之九:设施很齐全很便民 作者:来源:洛阳晚报添加日期:12年03月23日 建设规模 各地要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条件,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减少成本、选址安全、村民同意”的要求,合理确定新型农村社区的选址布点、人口规模和用地面积;结合人口增长率,为社区的可持续发展预留一定规模的建设用地。 在规模和原则上,要按照“1、5、3”的标准,即在城乡一体化区域和人口较多的平原地区,每个新型农村社区要集聚人口1万人以上,覆盖半径2公里左右,住宅高6层以上,具备条件的要建设高层或小高层;丘陵塬区,每个新型农村社区要集聚人口5000人以上,覆盖半径4公里左右,住宅高4层以上;山区和旅游景区,每个新型农村社区集聚人口3000人以上,住宅高2层以上。 为集约节约用地,我市鼓励和支持利用荒山荒坡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并发挥历史文化、自然山水、特色产业等优势打造特色社区。 社区配套 新型农村社区的规划建设,要按照城市社区的标准,做到“四配套”: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商业服务设施配套、产业就业项目配套。 ●教育设施 幼儿园:每5000人应至少配建1所6班幼儿园;小于5000人的社区,至少配建1所3班幼儿园。 小学:每1万人应至少配建1所24班小学;小于1万人的社区,至少配建1所12班小学。 中学:每2万人应至少配建1所36班中学;较偏远的小于2万人的社区,至少配建1所规模适当的中学。 各社区可根据人口和位置等因素合理调整教育设施规模。 ●医疗卫生设施 社区医疗卫生站(所),3000人以上的社区,面积要在100平方米以上;5000人以上的社区,面积要在150平方米以上;1万人以上的社区,面积要在200平方米以上。同时,要建设诊断、治疗、观察、药房、健康教育、计划免疫室,实现“六室”分开。 ●文化体育设施 文化休闲广场,可与室外体育活动场所及绿地系统设施合并建设。要根据人口集聚数量,建设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室,能够开展棋牌、器乐、健身等室内文体娱乐活动。室外体育活动场所,要能够开展小型室外演出及篮球、羽毛球等体育活动,能够设置部分体育健身器材,可与绿地景观系统合并建设。 ●商业便民设施 便民超市,5000人以下的社区,面积要在200平方米以上;5000人至1万人的社区,面积要在500平方米以上;1万人以上的社区,面积要在800平方米以上。同时,还要配套建设集

_两型_社区_农村社区建设的创新模式_袁方成

收稿日期:2009-12-02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07J ZD0024);2008年度湖北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2009]035)作者简介:袁方成,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社会建设# 5探索62010年第1期 /两型0社区:农村社区建设的创新模式 袁方成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9) 摘 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需要明确建设目标,合理定位建设模式。本文在评述目前农村社区建设模式的基础上,从湖北老河口市农村社区建设经验出发,侧重于从实践的角度解读老河口实践的经验与启示,进而对老河口实践进行总结和提升,拟建构/两型0社区这一农村社区建设的创新模式。 关键词:关键词:农村社区;/两型0社区; 中图分类号:C911;C91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10)01-0130-06 农村社区建设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无论在学术界,还是在农村社区发展实践中都已经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农村社区建设不可避免地要回答的问题是:如何结合各地实际进一步明确农村社区建设的目标、模式定位和发展方向。然而,在具体的实践甚至学界都对此存在着困惑与分歧,/这些分歧不仅影响着我们对于当前农村现状、问题及未来发展和改革方向的把握,也直接影响到我们如何推进新农村建设以及如何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无疑是必须认真清理和严肃回答的问题。0 [1] 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必须明确农村社区建 设目标,合理定位、适时创新建设模式,探索和选择具有地域特色的农村社区建设模式。认真研究并审慎地回答这一问题问题迫切需要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给予深入探讨。本文旨在对湖北省老河口农村社区建设典型经验的调查和总结的基础上,探讨农村社区的目标定位和模式选择、创新问题,探索既符合民主政治发展,又依据中国农村实际情况而定位的农村社区建设模式,这对于正处在初步探索和发展之中的农村社区建设引向深入,落到实处,具有重要意义。 一、已有的实践模式及其研究评述 我国近年兴起的农村社区建设,虽还处于试点探索阶段,但已在各自的探索实践中形成了诸多卓 有成效的建设模式,概括起来大致分为以下几种典型模式: 1.江西模式:/一会五站0。 作为欠发达省份的江西是全国农村社区建设的 /第一块试验田0,在实践中创造性地把农村社区建设的落脚点放在了自然村落,摸索出了符合江西农村特点的建设模式。/一会五站0是江西农村社区建设模式的核心,具体而言,是在村落社区中成立以老党员、老干部、老农民、老教师、老复员军人和无职党员为主体,热心村落社区建设的志愿者参加的村落社区志愿者协会。通过志愿者协会下设社会互助救助站、卫生环境监督站、民间纠纷调解站、文体活动联络站、公益事业服务站和科技信息传递站,组织村民开展各类活动。在村落社区建设中,强调坚持自愿参与、量力而行、服务村民、互帮互助、形成合力、公道正派的原则,社区建设不背负任何的硬性任务、指标,也不给村民添任何麻烦。 [2] 2.秭归模式:/组织再造0。 杨林桥镇是湖北秭归县农村社区建设模式的典范。杨林桥镇地处山区,自然条件差,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受到当地运行良好的/红白理事会0等农民自组织协会的启发,杨林桥镇领导人提出了划小村级管理单位,撤销村民小组改建社区的工作方案。/组织再造0是秭归杨林镇社区建设模式的内核。 # 130#

社区建设方案

社区建设方案篇1一、活动背景:为落实建设绿色苏州,和谐苏州的目标,在新时期,人们的环保潮流逐渐朝着社区的层面深入,如何使环境保护进入文明社区建设管理体系,使居民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觉的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我们有必要在社区建设绿色的、人与环境和谐共存的生存环境,普及居民的环保知识,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建设绿色家园,让真正的环保走进社区,走进生活。 二、活动目的:1.通过深入社区,大力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培养社区居民和学生关注社会发展的责任感,热爱社会公益事业的品质。 2.学习掌握世界性及中国的环保日名称、口号、由来、时间等知识,设计创建绿色家庭方案及保护环境随手可做的身边事; 3.在宣传教育别人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和知识水平,让我们彼此教育,负起环保责任,全面提高环境与发展意识,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和环境道德风尚,从身边点滴做起; 4.建设绿色苏州,和谐苏州,建设绿色家园,弘扬社会道德风尚,发扬义工精神,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三、活动倡议书:朋友们,你想当一名“绿色使者吗?你想做一名环境保护的实践者吗?让我们一起珍惜每一滴水、每一棵树、每一块土地,让我们彼此提醒,彼此教育,彼此鼓励,负起环保的责任,全面提高环保意识,有时只是你我的举手之劳:使用无磷洗涤用品,少用一次性餐具和塑料袋,废旧电池回收等等,关系到自己的,别人的,爱人的,朋友的健康和幸福。

让我们时刻都记得,一股尾气、一粒沙尘、一只废电池,在不知不觉中就能改变世界,伤害到我们。 朋友们,让我们携起手来,让我们一起都来学习环保知识,增强环保法律法规观念,积极参加环保活动,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保护环境,保护资源,共建绿色家园。 朋友们,美好的生活,绿色的家园,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做一名“绿色使者,你准备好了吗?四、活动时间:十月下旬至一月上旬五、活动地点:苏州各社区六、活动内容:在苏州各社区宣传环保,增强社区居民环保意识;在社区进行使用无磷洗涤用品,少用一次性餐具和塑料袋,废旧电池回收,垃圾分类放置,拒绝食用野生动物……等主题宣传;在社区倡导环保型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在苏州各社区进行绿色社区的宣传。 七、具体实施:1. 知识背景:不同的每一天2月 2日为国际湿地日 3月 12日为中国植树节3月 22日为世界水日 3月 23日为世界气象日4月 22日为世界地球日 5月 22日为国际生物多样曰5月31日为世界无烟日 6月 5日为世界环境曰6月 17日世界荒漠化日6月 26日国际戒毒日7月 l1日世界人口日 9月 16日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10月 4日为世界动物日 10月 16日为世界粮食日2.活动思路:⑴活动内容的选择符合社区居民现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 ⑵绿色社区环保宣传活动,邀请苏州科技学院天平学院学生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社区宣传效果将更加显着。

社区发展三年规划

XXXX社区发展三年规划【2011—2013】 (2010年12月) 根据XXXX社区建设发展的需要,结合本社区实际情况,按照办事处党工委的要求,现制定第四届社区居委会发展三年规划,内容如下: 一、指导思想、总体目标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发展集体经济为第一要务,努力完善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体系。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原则,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居民群众得实惠为总要求,以社区的制度建设为着力点,以创建和谐社区为载体,推进社区发展再上新台阶。 到2013年,社区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基本建成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生活便利、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风尚良好,人际关系和谐、社区持续稳定,居民素质进一步提高,社区文化丰富多彩,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形成系统,社区成员具有较高归属感和认同感的XXXX社区生活共同体。

二、主要工作目标和措施 (一)社区经济建设 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生态发展,在巩固集体经济的基础上,继续盘活集体资产,加大集体经济的发展力度,加大对“两场一园”的投入力度,力争在原有的基础上再扩建厂房5000平方米,使集体资产不断增加。加大招商引资的步伐,抓好各项收入的管理工作,确保集体资产不流失,确保年收入突破1200万元,固定资产达到1亿3000万元,并在此基础上力争有所突破。理顺经济发展思路,顺应经济发展潮流,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对外拓展市场,在适当时机多购置商业门面房,使集体资产不断保值增值。紧紧围绕“创建平安社区,构建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对“两场一园”实行制度化和标准化管理,加大对企业业主的教育宣传力度,强化其安全意识,实现安全生产无事故的目标。 继续加大惠民工程力度,确保5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生活补助费不低于500元,同时加大福利待遇投入力度,确保每位居民都能享受到集体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不断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幸福指数,力争本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在全区保持一流。 农业: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创新田间管

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大纲

卢氏县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大纲 1.规划概述 1.1区域概况 1.1.1地理位置 1.1.2人口与面积 1.1.3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 1.1.4民俗风情与旅游资源 1.1.5经济概况 1.2规划背景 1.2.1国内背景 1.3.2省域背景 1.2.3市域背景 1.3规划总则 1.3.1规划依据 1.3.2规划期限 1.3.3规划原则 1.3.4规划范围 2.区域发展条件分析 2.1区位关系 2.1.1自然区位 2.1.2经济区位 2.1.3交通区位 2.2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2.2.1资源环境条件 2.2.2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特征 2.2.3发展阶段分析

2.3资源环境分析 2.4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条件分析 3.区域产业发展及空间布局规划、特定功能区规划 3.1分析区域产业发展现状 3.1.1农业产业现状 3.1.2工业产业现状 3.1.3第三产业现状 3.2产业定位 3.2.1发展思路 3.2.2农业产业化模式 3.3产业发展方向 3.3.1农业产业发展方向 3.3.2工业产业发展方向 3.3.3第三产业发展方向 3.4产业空间布局 3.4.1农业产业布局 3.4.2工业产业布局 3.4.3第三产业布局 4.区域社区布局及社区分类 4.1社区布局原则 4.2社区布局目标 4.3社区布局形式 4.4社区布局实施时序 4.5社区布局方案 4.6社区建设标准 4.7社区建设类型分类 4.8社区布局的保障措施

5.城镇化水平预测 5.1县域人口与城镇化水平现状特征 5.2农村人口转移趋势 5.3县域总人口发展预测 5.4县域城镇化水平预测 6.县域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 6.1官道口镇 6.2杜关镇 6.3范里镇 6.4.。。。 6.5.。。。。 6.6.。。。。 7.社区迁并整合规划 7.1农村人口 7.2规划目标 7.3布局原则 7.4社区布局规划的意义 7.5行政村与社区整合 8.空间管制规划 8.1市域空间生态敏感性评价 8.2空间管制原则 8.3空间管制分区 8.4适宜建设区 8.5限制建设区

整合村庄资源积极探索农村社区建设新模式

膨胀村庄规模整合村庄资源积极探索农村社区建设新模式 ——关于对莒南县推行大村庄制农村社区建设的调研报告 近日,山东省临沂市民政局组成考察组赴莒南县相沟乡利用两天的时间对大村庄制农村社区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采取了听汇报、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调研中,共座谈39人,其中乡镇干部17人,社区干部13人,居民代表9人;发放调查问卷80份。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推行大村庄制农村社区建设的背景及原因 2004年底,莒南县相沟乡结合市县开展的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将原有的54个行政村合并减少到45个,减少9个。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该乡在工作中发现存在部分合并村“貌合神不合”,村干部之间相互扯皮,互不服气,工作效率低,村庄管理混乱,村级社会服务事业发展缓慢等现象。究其原因:一是部分村干部之间互相拆台;二是部分村宗族派性矛盾仍较突出;三是合并村强弱互补优势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四是中央惠农政策增多,村庄合并过程中坚持土地合同、债权债务、农业税负等不变的要求已不适应社会发展形势等。2006 年初,相沟乡审时度势,创新思路,借鉴外地经验,提出了建设农村社区的思路。两年多来,全乡共整合32个村庄,建立10个农村社区,行政村数量减少到13个。全乡4.2万人口,其中社区覆盖人口3.2万人,占全乡人口总数的76%。通过社区整合资源,集聚力量,加快发展,有效地带动了全乡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为全市探索出了“大村庄制农村社区”的发展模式。 二、主要做法 该乡坚持先试点后推开的原则,选定三义口村作为试点,将三义口村改为三义农村社区。三义口村是2004年由张家三义口、杨家三义口等6个行政村合并形成,合并后共有2300户,6060口人,221名党员,区域面积10平方公里,是全县第一大村。在社区的建设过程中,该乡创新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积极性,在较短的时间内改变了过去村庄管理混乱、街道脏乱、发展滞后的局面。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全乡进行了推广。 (一)整合村庄资源,促进社区管理规范化。一是整合管理体制。社区只成立一套领导班子,即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班子职数和交叉任职率根据社区人口数量确定。撤销以前各自然村党支部,成立以社区为单位的党总支,并将支部建在社区各种协会组织上。二是整合村庄资产。将原来各村5%以内机动地、宅基地、建设规划预留地、“四荒”地、集体积累等集体资产全部整合起来,由社区统筹管理和使用。对原自然村涉及的债务转移到社区承担,根据集体经济状况及政策情况,逐年偿还,逐步化解。三是整合村庄同合。原自然村的各业承包合同,全部收归社区集中管理,集中变更发包人。对原自然村签订的未到期合同,继续维持合同期限。待合同到期后,再由社区公开发包。 (二)搭建工作平台,加快社区建设城镇化。一是为新农村建设搭建示范平台。该乡在进行农村社区建设规划时,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把提升农村社区示范功能放在首位,引导社区按新农村标准进行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样板。二是为社区群众提供集中服务平台。在全乡农村社区建设中实施“十个一”工程,即:每个社区建设一条商贸大街、一处集贸市场、一处便民超市、一个为民服务中心、一处小学或幼儿园、一处卫生室、一处文化广场和老年、幼儿游乐中心、一处警务室、一处工业及养殖项目区、一处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区。在此基础上,发展各种服务业,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类生产资料及生活用品,方便广大居民。三是为农业产业化提供组织平台。社区内成立各类农业专业合作协会,发挥农村党员和农村

关于全面推进街道社区党建标准化项目建设的实施方案

关于全面推进街道社区党建标准化项目建设的实施方案 根据《关于全面推进基层党建标准化项目建设的实施意见》(鹰发〔2011〕18号)文件精神,为推进全市街道社区党建标准化项目建设,不断夯实党执政的基层基础,按照“党建工作项目化,项目推进标准化”的基本思路,坚持用项目建设的理念、手段和方法推进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实行扁平化、网格化管理,力促街道社区党组织在办公场所、社会服务、运行机制和公共管理等方面有新突破,全面提升我市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现制定如下具体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转变职能、规范管理、推动发展、促进和谐,以建设和谐宜居街道社区为目标,以在社区实施“六规范六统一”为重点,通过推行街道社区办公场所建设标准化、社会服务建设标准化、日常工作运行机制标准化、公共管理建设标准化、着力加强共驻共建,将基层党建工作推向深入。力争用1-2年时间,实现全市街道社区干部队伍精神状况更加振奋,活动场所和服务设施更加完善,工作职责、运行机制更加规范,党群、干群关系更加融洽,党在街道社区的执政能力、街道社区依法行政能力、公共管理能力、社会服务能力、维护稳定能力显著增强,推动街道社区改革发展和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二、工作目标 围绕“明确一个标准、建立一套机制、培养一支队伍、树立一个品牌、打造一批特色”的“五个一”工作目标,将街道社区标准化建设工作目标分成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在2012年3月份之前(全市标准化建设现场会召开前),打造10个街道社区标准化建设示范点;第二阶段,在十八大召开之前,打造20个街道社区标准化建设改造点;第三阶段,在2013年底之前,完成全市所有街道社区标准化建设任务。 三、基本原则

城市社区建设五年发展规划

青阳街道城市社区建设五年发展规划 (2005年-2010年) 大力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为全面推进城市社区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在发展经济、繁荣城市、稳定社会、服务群众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城市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根据福建省、泉州市《城市社区建设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重要意义 城市社区是城市的基本单元,是人民群众赖以生存的生活家园和精神家园。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城市社区建设和管理在党和政府工作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日益多样化,社区建设和服

务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社区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社区建设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社区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建设,是青阳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和核心。强化城市意识,推进社区建设,完善管理体制,优化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是晋江跨越式建设中等城市,实现城市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青阳建设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城市,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必然选择。随着2004年青阳街道顺利推进和完成“村改社居和社区整合”工作,市民城市意识进一步增强,社区建设工作逐步呈现出蓬勃生机和良好发展态势。各有关单位、各社区要大力实施和推进青阳建设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城市的发展战略,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城市社区建设的重大意义,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以人为本,全面推进青阳城市社区建设,提升城市竞争力、增强城

市亲和力、塑造城市个性魅力、提高城市综合实力,努力建设美好青阳。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青阳街道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从青阳实际出发,以社区党的组织和自治组织建设为龙头,以发展社区服务为重点,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为宗旨,完善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强化社区综合功能,加强社区党的建设和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扩大基层民主,密切党群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和协发展。 社区建设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一)以人为本,服务居民。坚持以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的社会需求,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为宗旨,把服务社区居民作为社区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从社区居民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