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清水河配套产业园区简介

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清水河配套产业园区简介

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清水河配套产业园区简介
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清水河配套产业园区简介

清水河国家级开发区(霍城经济开发区)简介

霍城经济开发区1992年成立,2000年10月升格为自治区级开发区,2011年9月30日,8平方公里被国务院划定为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清水河配套园区,正式更名为清水河国家级开发区。

清水河国家级开发区地处伊犁河谷西端,是中国向西开放和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桥头堡。开发区总面积为366平方公里,总人口10万人,常住人口约7.5万人,流动人口约2.5万人,是周边5个乡镇和4个团场的中心,辐射人口30万人。

清水河国家级开发区产业发展定位为外向型经济的“前店后厂”加工集聚区,新丝绸经济带上的商贸物流区和优势资源精深加工区。

清水河国家级开发区具有六大优势:

一、区位交通优势(两条国道、两条高速、一条铁路、口岸、机场)

清水河国家级开发区位于312、218国道交汇处,连霍、伊清霍高速公路、精伊霍铁路穿境而过,交通便捷。开发区东临乌鲁木齐630公里,西接霍尔果斯口岸28公里,距伊宁机场60公里,距哈国最近的城市雅尔肯特60公里,距阿拉木图(哈萨克斯坦)300公里,距比什凯克(吉尔吉斯斯坦)493公里,距塔什干(乌兹别克斯坦)980公里,距杜尚别(塔吉克斯坦)1158公里,距阿什哈巴德(土库曼斯坦)1968公里,距德国柏林7300公里,西行班列北线全程运输仅15天,比海运缩短了15天,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

重要交通枢纽和亚欧大陆的衔接点,是出入“亚欧大陆桥”和“一带一路”的咽喉要道,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二、政策优势(税收、土地、电价、设备补助)

1、国发[2011]33号、新政发[2012]48号、新党办发[2014]10号等文件对清水国家级开发区做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税收政策:所得税“五免五减”(前五年免征,后五年地方分享部分免征),如:绿色无公害饲料及添加剂开发、管道输煤、电动汽车充电设施、铜、铅、锌、铝等有色金属精深加工、功能性外墙保温涂料、新型墙体材料开发与生产、民族药物开发和生产、农业、林果业、畜牧业机械制造、天然香料新技术开发与生产、浆果果汁及谷物饮料开发生产、传统主食工业化生产、旅游纪念品生产、5万锭以上棉纺织生产、城市燃气工程、粮食、棉花、食用油、食糖、化肥、石油等重要商品现代化物流设施建设、广告创意、广告策划、广告设计、广告制作等

对农副产品加工转化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企业,在用电、运输等方面给予特殊价格”等一系列优惠政策。

2、土地政策:清水河国家级开发区工业用地按14类工业用地最低标准84元/平方米执行。

3、电价最低可到0.35元/度,如纺织服装企业、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等,居民用电0.55元/度、商业用电0.75元/度、普通工业用电0.58、大宗工业用电0.462元/度(以上电价为一千伏以下)。

4、清水河国家级开发区对于投资大、产业带动性强、税收贡献大的重大项目采取“一事一议”的政策。

三、配套设施优势

园区累计投资4.02亿元建设完成果霍高速公路清水河互通立交桥、日供水4万立方米自来水厂、23公里供排水主管网、35千伏变电站和输电线路,日处理1.6万立方米污水的污水处理厂,园区道路绿化亮化都已到位。已达到“六通一平”(上下水、电、路、通讯、天然气)。是伊犁各园区中配套设施最好的园区。

四、人力资源优势

青壮年劳动力20万人,普工工资在2000元/月左右,劳动成本低。霍城县有职业技术学校一座可以承载企业技术人才的培训。

五、资源优势

霍城境内已发现的矿种有33种,石灰石30亿吨,煤炭资25亿吨。开发区所在地清水河镇是新疆重要的农副产品集散地,甜菜、棉花、玉米、打瓜籽、蓖麻、瓜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年交易量达100万吨。红地球葡萄种植面积在超过6万亩,薰衣草2万亩。

亚洲独有的野樱桃李原始林区面积4000亩,种植面积为3000亩,樱桃李富含蓝梅中所含有的所有物质,且氨基酸含量比蓝梅的含量高30%,有补钙、补气、降血脂、血压等功效,目前是急需开发区的好项目。

开发区周边旅游资源丰富,有风景如画的赛里木湖、果子沟、历史遗迹伊犁将军府、阿里玛里城遗址、福寿庙遗址和图开沙漠等,具有着进一步开发的潜力。

六、自然环境优势

开发区气候属大陆型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7.9-9.1摄氏度,昼夜温差最大20度,平均降水量300-500毫米,年日照2250-3000小时。全年主导风向为西北风,海拔高度在715米,地质主要由0.2—1.5米亚粘土、粘土组成,地耐力30kpa以上,土层致密坚实。

一带一路作为世界上跨度最长的经济大走廊,贯穿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欧洲部分区域,东牵亚太经济圈,西系欧洲经济圈,沿线有44亿人口、26个国家地区、21万亿美元的经济规模,我国总投资有望达到1.6万亿美元,一路一带也将迎来新的财税政策。郑新欧、渝新欧、汉新欧等西行班列已正常运营,清水河国家级开发区将是投资者实现梦想的高地,创造财富的平台;是政策叠加的洼地,是开发和投资的热土。这里百业竞兴,商机无限。清水河国家级开发区热诚欢迎各界朋友前来参观考察、投资兴业、共创辉煌!

兵团霍尔果斯口岸工业园区简介

兵团霍尔果斯口岸工业园区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 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兵团霍尔果斯口岸工业园区的情况。 一、园区概况 兵团霍尔果斯口岸工业园区成立于2010年5月,园区规划总面积62.5平方公里,规划人口17.6万人。园区坐落于霍城县境内,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古往今来,商贾云集,川流不息。 兵团霍尔果斯口岸工业园区分A、B两区,分别位于四师六十二团、六十三团、六十四团三个团场。 其中A区位于六十二团团域南部,与霍尔果斯国际客、货运站,国家级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相接壤。 B区分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其中一区、二区位于六十四团南北两端,三区位于六十三团与六十四团交界处,四区位于六十三团北面。 二、优势分析 1.区位与交通优势 兵团霍尔果斯口岸工业园区区位优势明显,园区位于东起连云港,西至荷兰鹿特丹的亚欧大陆桥中心位置;处在312国道、精伊霍铁路最西端,交通运输十分方便。 2.资源优势 兵团霍尔果斯口岸工业园区规划总面积达62.5

平方公里,园区可利用地充足,能够满足各类企业的用地需求;园区所在的四师六十二团、六十三团、六十四团及周边团场绿色农产品、特色农产品丰富,可为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提供充足、优质的原材料供应;伊犁乃至中亚地区矿产种类齐全,煤炭、天然气、石油等资源尤为丰富,这使我园区B区具备建成新疆重要能源、化工、矿产加工基地的条件。 3.市场优势 去年,我国与中亚五国贸易额已达459亿美元,其中新疆与中亚五国贸易额所占比例已接近50%。未来我国与中亚五国的贸易额将会进一步上升,在兵团霍尔果斯口岸工业园区投资将会使您拥有广阔的市场。 4.政策优势 兵团霍尔果斯口岸工业园区政策优势明显,入园企业可享受与国家级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同等政策。此外,工业园区在用水等方面拥有自主定价权,可为入园企业减少投资成本。 5.宜居环境 园区位于素有“塞外江南”之美称的新疆伊犁。伊犁河谷独特的地形造就了此地温和湿润的气候类型,该地区年均温10.4℃,年降水量500毫米左右,拥有库尔德宁-喀拉峻世界自然遗产、那拉提草原、赛里木湖等著名景点,这里是您兴业、居住的理想之地。 三、发展规划与战略 兵团霍尔果斯口岸工业园区A区是中哈霍尔

内蒙古呼和浩特清水河县农村牧区经济基本情况数据解读报告2020版

内蒙古呼和浩特清水河县农村牧区经济基本情况数据解读报 告2020版

序言 本报告以数据为基点对呼和浩特清水河县农村牧区经济基本情况的现状及 发展脉络进行了全面立体的阐述和剖析,相信对商家、机构及个人具有重要参考借鉴价值。 呼和浩特清水河县农村牧区经济基本情况数据解读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 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呼和浩特清水河县农村牧区经济基本情况数据解读报告主要收集国家政府 部门如中国国家统计局及其它权威机构数据,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处理及清洗。数据严谨公正,通过整理及清洗,进行呼和浩特清水河县农村牧区经济基本情况的分析研究,整个报告覆盖农作物耕地面积,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粮食总产量,油料总产量等重要维度。

目录 第一节呼和浩特清水河县农村牧区经济基本情况现状 (1) 第二节呼和浩特清水河县农作物耕地面积指标分析 (3) 一、呼和浩特清水河县农作物耕地面积现状统计 (3) 二、全自治区农作物耕地面积现状统计 (3) 三、呼和浩特清水河县农作物耕地面积占全自治区农作物耕地面积比重统计 (3) 四、呼和浩特清水河县农作物耕地面积(2017-2019)统计分析 (4) 五、呼和浩特清水河县农作物耕地面积(2018-2019)变动分析 (4) 六、全自治区农作物耕地面积(2017-2019)统计分析 (5) 七、全自治区农作物耕地面积(2018-2019)变动分析 (5) 八、呼和浩特清水河县农作物耕地面积同全自治区农作物耕地面积(2018-2019)变动对比 分析 (6) 第三节呼和浩特清水河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指标分析 (7) 一、呼和浩特清水河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现状统计 (7) 二、全自治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现状统计分析 (7) 三、呼和浩特清水河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占全自治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比重统计分析 (7) 四、呼和浩特清水河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017-2019)统计分析 (8) 五、呼和浩特清水河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018-2019)变动分析 (8)

霍尔果斯海关口岸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疫情应急防控

霍尔果斯海关口岸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SARS)疫情应急防控预案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霍尔果斯公路口岸和铁路口岸(以下简称“口岸”)突发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疫情,最大程度地减少危害,保障公众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依据原国家质检总局《口岸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应急管理技术方案》、原国家质检总局关于印发《口岸传染病排查处置技术方案》的通知(国质检卫〔2017〕195号)、WS286-2008《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诊断标准》、《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霍尔果斯海关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预案》《霍尔果斯海关突发公共事件专家咨询评估办法》和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规定,结合霍尔果斯海关工作实际,制定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为本关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专项预案,适用于霍尔果斯口岸出入境人员SARS疫情防控。 2 疾病概述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传染性,可累及多个脏器和系统,以肺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具有传染性强、病情进展快、

预后较差和危害大的特点。 潜伏期:通常限于两周以内,一般为2天-10天。 传染源:主要为SARS患者。 传播途径:近距离通过飞沫传播,中距离通过气溶胶传播。 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但儿童感染率低。 3 管理机构 3.1 霍尔果斯海关成立口岸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疫情应急管理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应急管理领导小组”),由关长担任组长,主管副关长担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负责统筹协调和指挥本级海关管辖范围内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疫情应急工作。 3.2 霍尔果斯海关成立口岸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疫情应急处置工作小组(以下简称“应急处置工作小组”),由分管关领导任组长,各相关科室人员组成。负责口岸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疫情的应急处置工作。 3.3 成员单位:办公室、人事政工科、综合业务科、监管一科、监管二科、监管三科、监管四科、查检一科、查检二科、查检三科、查检四科、财务科、技术科。 4 应急准备 4.1 防护准备 按传染病高风险防护标准储备防护装备。主要包括:一次性工作帽、防护面屏、防护口罩(N95及以上)、医用一次性防护服、一次性手套、长袖橡胶手套、工作鞋、一次性

内蒙古清水河县黑矾沟窑址考察报告

内蒙古清水河县黑矾沟窑址考察报告 发表时间:2017-10-16T10:57:31.85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3期作者:白瑾瑜韩瑛 [导读] 黑矾沟窑址群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窑沟乡西南山脚下的黑矾沟谷内。 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010000 摘要: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窑沟乡黑矾沟古窑址群,是一处保存比较好明清时期窑址群。此窑址是我国北方民窑“磁州窑”系列在晋蒙交界处的传承与发展。它见证了明清遗民走西口,还与“一带一路”、草原丝绸之路有联系。现遗存古瓷窑27座作坊21座,大部分保存完整,有一些不同程度的发生坍塌。此文对窑炉和作坊一一进行文物现状评估,为之后的保护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关键词:黑矾沟;窑址群;文物现状评估;窑炉;作坊 1、文物本体概况 黑矾沟窑址群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窑沟乡西南山脚下的黑矾沟谷内,黑矾沟全长2500米,弯曲曲折,坡陡沟深,海拔高程1100米。窑址群座北朝南,依坡而建,建筑特点多为圆形圆顶状(俗称馒头窑)和方形窑。大小不一,高者在12—13米,低者6—8米。窑体基本分为两部分,上下各有窑口,底部有出灰口。连接上下部分间有台阶,左右两侧为生产作坊石砌窑洞作坊,也是生产工人的住房。作坊为石砌窑洞式建筑,平面为矩形,总面阔10米以上,进深9米有余。内部呈“十”字形空间,沿东西向一字相连。黑矾沟内现遗存窑路27座,作坊21座,大部分保存完整。 2、文物现状评估 这次调研工作我们对窑炉、作坊从西向东进行了编号,对每个窑炉、作坊进行了现状评估。 东片区 2.1窑炉部分 窑炉共有27座,其中半倒焰馒头窑20座,馒头窑年代久远,建造最晚的也百年之久,馒头窑多属于古窑炉。窑炉多位于沟谷附近,长年遭受风吹日晒,雨水冲刷,均有不同程度损坏现象。剩余7座为20世纪60-90年代所建造的完全倒焰窑,大多保存状况良好。以下对窑炉现状进行分类描述: 现状一:保存基本完好馒头窑12座,编号为L5,L7,L8,L9,L11-17,L27。L5、L8、L9、L11-17,L27多建于明末清初。L7建于民

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清水河配套产业园区简介

清水河国家级开发区(霍城经济开发区)简介 霍城经济开发区1992年成立,2000年10月升格为自治区级开发区,2011年9月30日,8平方公里被国务院划定为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清水河配套园区,正式更名为清水河国家级开发区。 清水河国家级开发区地处伊犁河谷西端,是中国向西开放和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桥头堡。开发区总面积为366平方公里,总人口10万人,常住人口约7.5万人,流动人口约2.5万人,是周边5个乡镇和4个团场的中心,辐射人口30万人。 清水河国家级开发区产业发展定位为外向型经济的“前店后厂”加工集聚区,新丝绸经济带上的商贸物流区和优势资源精深加工区。 清水河国家级开发区具有六大优势: 一、区位交通优势(两条国道、两条高速、一条铁路、口岸、机场) 清水河国家级开发区位于312、218国道交汇处,连霍、伊清霍高速公路、精伊霍铁路穿境而过,交通便捷。开发区东临乌鲁木齐630公里,西接霍尔果斯口岸28公里,距伊宁机场60公里,距哈国最近的城市雅尔肯特60公里,距阿拉木图(哈萨克斯坦)300公里,距比什凯克(吉尔吉斯斯坦)493公里,距塔什干(乌兹别克斯坦)980公里,距杜尚别(塔吉克斯坦)1158公里,距阿什哈巴德(土库曼斯坦)1968公里,距德国柏林7300公里,西行班列北线全程运输仅15天,比海运缩短了15天,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

重要交通枢纽和亚欧大陆的衔接点,是出入“亚欧大陆桥”和“一带一路”的咽喉要道,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二、政策优势(税收、土地、电价、设备补助) 1、国发[2011]33号、新政发[2012]48号、新党办发[2014]10号等文件对清水国家级开发区做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税收政策:所得税“五免五减”(前五年免征,后五年地方分享部分免征),如:绿色无公害饲料及添加剂开发、管道输煤、电动汽车充电设施、铜、铅、锌、铝等有色金属精深加工、功能性外墙保温涂料、新型墙体材料开发与生产、民族药物开发和生产、农业、林果业、畜牧业机械制造、天然香料新技术开发与生产、浆果果汁及谷物饮料开发生产、传统主食工业化生产、旅游纪念品生产、5万锭以上棉纺织生产、城市燃气工程、粮食、棉花、食用油、食糖、化肥、石油等重要商品现代化物流设施建设、广告创意、广告策划、广告设计、广告制作等 对农副产品加工转化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企业,在用电、运输等方面给予特殊价格”等一系列优惠政策。 2、土地政策:清水河国家级开发区工业用地按14类工业用地最低标准84元/平方米执行。 3、电价最低可到0.35元/度,如纺织服装企业、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等,居民用电0.55元/度、商业用电0.75元/度、普通工业用电0.58、大宗工业用电0.462元/度(以上电价为一千伏以下)。 4、清水河国家级开发区对于投资大、产业带动性强、税收贡献大的重大项目采取“一事一议”的政策。

霍尔果斯市场调研报告

霍尔果斯市场调研报告 一、霍尔果斯概况 霍尔果斯口岸历史悠久,早在隋唐时期就是古“丝绸之路”新北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口岸陆路客货运输常年通行,是我国与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开展经济、文化交流的国际大通道和桥头堡。口岸位于伊犁河谷谷口,平均海拔750-840米之间,较平坦,地质好,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8℃,无霜期179天,为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霍尔果斯河、卡拉苏河和东风干渠流经口岸,水源丰富,自然条件得天独厚。霍尔果斯处于国道312线(上海-霍尔果斯)和高速公路G30(连云港-霍尔果斯)的最西端,陇海-兰新铁路国际新通道的最西端,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670公里,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首府伊宁市90公里;距哈萨克斯坦原首都阿拉木图市378公里,雅尔肯特市35公里。霍尔果斯口岸规划建成区面积12.6平方公里,划分为行政办公区、互市贸易区、货物仓储区、综合贸易区、生活居住区、绿化区等,现有常暂住人口1.5万人,流动人口每日万人左右。 二、霍尔果斯口岸服装市场概况 (1)店铺介绍:口岸的服装市场主要集中在合作区内,中方的商贸主要集中在义务商品城、免税店、中联、黄金口岸、百科等几个商贸中心,其中由于中联与免税店位于中哈国门附近,人流量相对较大,而免税店多中国游客,高档品消费较多,我司产品竞争力不强。中联的外国客户相对较多,生意相对好做。针织类产品多集中在义乌商品城,而义乌商品城是新建店铺,且距国门相对较远,客户相对较少。且了解义乌与黄金口岸对外转让的最多。综上,中联相对来说更有优势。店铺租赁费用方面:1、商铺押金10000元/间,2、物业费50元/m2.年,3、供暖费18元/m2.年,3、仓储租金120元/m2.年。 (2)市场概况:由于口岸常驻居民很少,区域范围内没有一些常规城市所具备的购物场所,大型商超等,本地只有个别零星的小型服装店和口岸贸易区里的服装批发市场。鉴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逐步推进,国家向西开放的格局逐渐明朗,近期人民币贬值严重,

呼和浩特市概况

呼和浩特市概况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我们的首府,呼和浩特。 呼和浩特地理位置优越,早在汉唐时期,这里就是中原地区开展对外交往的重要通道,是"草原丝绸之路"的枢纽。明清时期,已是商贾云集之地。目前,呼和浩特已同世界上2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广泛的经济、技术合作和文化交流关系,形成了外向带动发展,全面开放的新格局。呼和浩特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享有国家赋予的特殊优惠政策。经过50多年的建设,呼和浩特已成为一座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科教发达、交通便利,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的新型城市。今年的8月呼和浩特被评为中国“乳都”。 呼和浩特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祖国北疆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无论是远古时期的"大窑文化"遗址,还是战国时期的云中古城遗址,或是明清时期的召庙艺术等,都真实地记录了呼和浩特的悠久历史,显示了这座塞外名城的古老神韵。呼和浩特,是蒙古语,意思是青色的城,,简称“青城”。因召庙众多,故又称之为“召城”。 (呼和浩特,是蒙古语,其汉语意思为“青色的城”,简称“青城”。因召庙云集,故又称之为“召城”,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留下了许多具有民族特色和宗教特色的召、寺、塔、壁画等。著名的有大黑河畔的汉代昭君墓,东郊的汉代白塔,明清时代的大召、席力图召、五塔寺、清真大寺、将军府、玉泉井等。其中罕见的五塔寺蒙文天文图,端庄的召庙佛像,高耸的望月楼,庄重的公主府,巍峨的白塔,风格独特,技艺精湛,是我国北方的建筑艺术珍品。还有土默特学校和尔齐召等早期革命纪念地。乌素图召、青山公园、喇嘛洞、哈素海、以及旧石器时代文化象征大窑文化等。从大窑文化算起呼和浩特至今已有50万年前历史可见其历史的久远。) 早在炎黄时代,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就已活跃在历史舞台上,直至战国时期蒙古高原的历史正式拉开了帷幕。公元前306年,赵武灵王在此演兵,并沿阴山修筑长城,并设云中郡。汉朝初期,匈奴与中原地区兵戎相争,,后通过“和亲”改善了关系,“昭君出塞”的故事就发生在那个时期,古今闻名的“昭君墓”就坐落在呼和浩特市外大黑河南岸,成为民族团结的象征;魏晋南北朝时期,鲜卑族拓拔部在北方兴起,当时依附北魏政权的“敕勒庭”在今南阴山的草原上驻牧,这里便有了“敕勒川”之称。它的早期都城“盛乐”就在今呼和浩特南60公里的和林格尔县境内;隋唐时期,突厥在此一带活动频繁,后来逐渐发展成为边塞互市场所——“白川道”。唐太宗贞观年间,大将李责率兵至云中,大败突厥于白川道(今名蜈蚣坝,在呼和浩特市北)。公元10世纪初,契丹人建立了辽国,在此设天德军及丰州。丰州帮址在今呼和浩特东南约20公里的白塔村附近。明隆庆六年(572年),蒙古土默特部领主阿勒坦汗来丰州一带驻牧,不久统一了蒙古各地和漠南地区。万历九年(1581年),阿勒坦汗和他的妻子三娘子在这里正式筑城,城墙用青砖砌成,远望一片青色,“青城”之名由此而来,明王朝赐名为“归化”。此城筑成后不久,阿勒坦汗便去世,其妻三娘子成为这座城市的主宰。三娘子力主与明王朝和睦相处,以致辞蒙汉两族不用兵革达30年之久。长城沿线的人们为纪念这位草原女杰,将此城称作“三娘子城”;清初,三娘子城被清军焚毁。并改名为“绥远城”,城内主要是军营。清末,归化城与绥远城合并,称归绥。1928年绥远建省,以归绥县城区设立归绥市,作为省会。1949年9月19日,国民党政府绥远省主席董其武率部起义,绥远省全境解放。1950年1月20日,成立归绥市人民政府,1954年,撤销绥远省建制组建内蒙古自治区,同时更名为“呼和浩特”,成为自治区的首府。 呼和浩特位于内蒙古中部,黄河总和平原土默特平原的东东北部,平均海拔1000米,北枕巍峨的大青山,南临滔滔黄河水,东依连绵起伏的蛮汉山,西与土默特右旗接壤。周围分别与卓次县毗连,隔黄河相望就是著名的鄂尔多斯高原。黄河、大黑河会乌拉素河形成的

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B区

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B区 (可克达拉产业园区)总体规划(2012-2030) 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信息公告 受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64团委托,兵团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了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B区(可克达拉产业园区)总体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关于发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编制要求>的公告:》等相关法规要求,现进行第二次信息公告如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见本公告附件)。 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B区(可克达拉产业园区)概况 作为兵团所确立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发展道路的重要载体,产业园区的建设肩负着推动兵团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改革开放力度、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责任。作为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的补充,兵团通过从资源环境、交通条件、土地利用及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论证,决定在兵团第四师63团、64团建设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B区(可克达拉产业园区)(以下简称B 区)。 B区工业园区位于兵团第四师六十四团和六十三团,共分为四个分区,总用地44.59km2。其中: “一区”“位于六十四团团部可克达拉镇西侧,紧邻可克达拉镇,规划用地面积2.76 km2,“二区”位于六十四团团域南部,在十六连、十九连和二十连区域内,距团部约30公里,规划用地面积28.35 km2。“三区”地跨六十三团和六十四团,位于十六连以西,榆三公路以南的平沙地地带上,规划用地面积约为5.4 km2;四区位于六十三团团域内,自六十三团十连通往十五连的的霍都公路以西的路边弃置地带上,规划控制面积约为8.06 km2。 其中一区主要布置农副产品深加工区、高新科技区;二区主要布置金属冶炼区、非金属冶炼区、煤化工区、煤电区和公共服务中心等,主要以三类工业为主,配套布置其上下游产业形成产业链;三区主要布置煤化工区、非金属冶炼区、新材料区及公共服务区,规划主要以非金属冶炼、新材料为主;四区主要布置新材料区、建材加工区、机械组装区、仓储区及公共服务区等,重点发展机械组装以及建筑材料等产品的生产加工。 规划园区位置见下图: 图1: B区(可克达拉产业园区)区位分布图

《也探清水河》

《也探清水河》 提起那宋老三,两口子卖大烟……”大家都知道,这是杨子荣打进威虎山时嘴里哼哼的那首“窑调”。“窑”者,“窑子”也,标准国语,那就叫做“妓院”。——想想这名字就知道这不会是个好歌,所以《林海雪原》改编成样板戏《智取威虎山》后,就没有这个调子出现了,估计是旗手怕我们无知愚民中了毒(旗手自己是很擅长演唱民间小调的,据记载,她还特意唱过这些小调给某美国女作家听过,该女作家采访旗手后写的书被中国人称为《红都女皇》,其实英文书名乃是COMRADE JIANG QING。她唱的民歌我是没有听过,但是她演唱的创作歌曲,那可听过,大名鼎鼎的《王老五》:“王老五,王老五,说你命苦真命苦,年纪活到三十五,衣服破了没人补……”,艺术水准大概略高于“超女”初赛选手,因为没跑调。)。文革前的老电影《突破乌江》里出现的国民党军,也用这调子哼什么:“我吸上一口白面,快活得象神仙……”总之,电影里好人都不唱这曲子,唱这曲子的就都不是好人!

好容易文革闹完了,把中国传统文化革得差不多没命了,慢慢地,一些有识之士开始站出来抢救民族文化。有些个老书,也重新印了。我想了解一下民歌的流变,需要《北平俗曲略》,可惜一直弄不到!感谢淘宝网让我淘到了这个宝!《北平俗曲略》里面《窑调》的标本,赫然就是这“提起了宋老三,两口子卖大烟……”,这才知道它的歌名原来叫做《探清水河》。有歌词,又附有工尺谱,我照这样当然也能唱出来。不过我并非想自己出唱片,而是要了解《探清水河》这个歌曲是如何传播、如何演变的,所以一定得知道目前各地究竟都是怎么个唱法。可是用“百度”用GOOGLE搜“歌曲”搜了整两年,始终没有搜到这歌儿。——“窑调”的帽子,不是容易摘的。找来找去找不着。查查“网页”,竟然得知北京大学某次民歌节活动,居然就有唱《探清水河》这歌的(2005年,他们第一届的曲目竟然有《十八摸》。这《十八摸》到我们湖北西部土家族山区,不知怎么只剩下《十摸》了。辛亏当地的群众艺术馆胆子大,把它的曲谱记录整理发表了。这宝贵资料使我可以拿来跟其他地区的曲谱比较,以观察其演变过程。第二届“拉手手,亲口口”小型民歌·民谣演唱会,2006年6月11日,地点:北京大学艺园512室。

霍尔果斯口岸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霍尔果斯口岸总体规划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建设单位:霍尔果斯口岸管理委员会 评价单位:中勘冶金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第一章总论 1.1前言 为了适应口岸经济的发展,进一步贯彻自治区党委“新疆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和伊犁州党委“工业富州,外贸强州”的发展战略思想,2006年6月霍尔果斯口岸管委会在原1999年规划(规划期限为1999-2015年)、霍尔果斯口岸工业园区规划(配套区)、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规划(国际自由贸易区)基础上(上述规划环评报告书已审查通过),完成了《霍尔果斯口岸总体规划》(规划期限为2006-2020年)。该规划按照统筹规划、融合发展的原则,以建设“霍尔果斯经济圈”和“霍尔果斯口岸城市”为目标,统筹霍尔果斯口岸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霍尔果斯口岸工业园区(配套区)、口岸城区与农四师62团的发展,规划区总面积约30km2。规划期:2006年-2010年,远期:2011年-2020年。届时霍尔果斯口岸将成为我国西部最大的进出口商品集散基地、进出口商品加工基地和涉外旅游基地;将成为经济繁荣、功能齐全、环境优美、自由开放、社会文明的口岸城市。 1.4 环境功能区划与重点保护目标 1.4.1 环境功能区划 (1)环境空气功能区划 霍尔果斯口岸大气环境功能分区可以分为如下二类,并执行不同的环境质量标准: 一类区——农业环境区:口岸东风干渠以东、以北划分为一类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一级标准。 二类区——城镇保护区与工业园区:包括霍尔果斯口岸范围,以及东风干渠 以南,工业园区以东62 团团部地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二级标准。 (2)水环境功能区划 霍尔果斯口岸地处伊犁河谷水系最发达的区域,三条南北向的水系贯穿整个城市。

霍尔果斯铁路口岸过货量近40万吨

霍尔果斯铁路口岸过货量近40 万吨 5 月28 日,从霍尔果斯口岸获悉,霍尔果斯铁路口岸开通半年时间, 过货量近40 万吨。 目前,霍尔果斯铁路口岸过货品类以集装箱为主,汽车配件、机电产 品、电子产品等高附加值货物通过口岸运往中亚等地,随着铁路口岸装备设施 的不断完善和中亚贸易的不断升温,近期霍尔果斯铁路口岸已成为我国重要的 高值产品出口通道。2012 年12 月22 日,新疆通往中亚的第二个铁路出口霍尔果斯铁路口岸建成通车。开通半年来,霍尔果斯铁路口岸货物运量稳步增长,截至5 月22 日18 时,口岸完成过货39.9 万吨,其中出口货物37.9 万吨。了解到,霍尔果斯铁路口岸开通半年来,来自连云港、北仑、青岛、重庆的货 物班列源源不断地经霍尔果斯车站开往中亚、欧洲等地,其中连云港至霍尔果 斯间的货运班列已开行百余列,和海运相比缩短了一半以上的运输时间,让很 多企业在向西挺进的路上选择了铁路。霍尔果斯火车站伊宁市90 公里,距中亚经贸中心阿拉木图378 公里。霍尔果斯公路口岸1983 年正式恢复开放以来,口岸设施及通商环境不断完善,加上独特的区位优势,为霍尔果斯铁路口 岸运量的开通和货运上量奠定了基础。未来,霍尔果斯口岸站将建成集客流、物流、信息流于一体,兼具客货运输、仓储、电子商务等功能于一身的国 际物流中心。根据区域经济特征和霍尔果斯口岸货运发展趋势,预计霍尔果斯 口岸的进出口运量将于2020 年达到2000 万吨,其中进口1100 万吨,出口900 万吨;2030 年达到3500 万吨,其中进口2000 万吨,出口1500 万吨。近几年,作为我国西部最大的陆路公路口岸,霍尔果斯承载着我国商品走西口的重任,已成为国产商品出口中亚及欧洲国家的重要通道。据最新数据统计,

霍尔果斯投资基本情况现状最详细资料

霍尔果斯简介——霍尔果斯是中国 最早向西开放的口岸 霍尔果斯是中国最早向西开放的口岸,曾是在丝绸之路新北道上的重要驿站。1881年正式通关,通关历史129年,是目前中国西北五省综合运量最大的国家一类公路口岸,也是中国向西面对中亚、西亚乃至欧洲距离最近,最便捷的口岸,已成为中国政府实施“东联西出,西来东去”战略的重要支点。 霍尔果斯地处连霍高速,陇海兰新铁路的最西端,处在上合组织成员国与观察国整体区域在西部的核心位置,距上海4825公里,距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市670公里,距伊犁首府伊宁市90公里,距中亚中心城市、中心市场阿拉木图378公里,距哈国最近的城市雅尔肯特35公里。连霍高速公路已全线贯通并将于2011年与横贯哈国连接欧洲的高速公路网连接,新疆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将于今年10月通到霍尔果斯,并将于2012年与哈国铁路实现接轨;中国第二条年输气300亿立方的输气管线,也将由土库曼斯坦途经霍尔果斯首站输往中国的珠三角,最终进入香港和澳门。 霍尔果斯口岸还是中国西部环境最优、基础设施最好、体制最顺、发展承载力最强的口岸。目前建设面积21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面积30平方公里,规划控制区200平方

公里。口岸管委会被自治区政府授权行使县级人民政府的管理职能和权限。 霍尔果斯直接面对的地区,从哈国的阿拉木图到吉尔吉斯的比什凯克,再到乌兹别克的塔什干,这一线恰恰是中亚地区的人口稠密区、经济发展带和市场中心,而且最大覆盖半径在一千公里左右,这为国家充分利用霍尔果斯向西开放打下了很好的人口基础和市场基础。 霍尔果斯口岸所处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位于祖国的西北边陲,是我国向西开放的门户和21世界开发建设的重点地区之一。全州总面积35万平方公里,人口440.8万,由哈、汉、维、回、蒙、锡伯等47个民族构成。伊犁河谷位于中天山西端,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东西长约350公里,南北宽约280公里。地貌类似以山地、丘陵、平原、沙漠为主,受地中海、黑海暖湿气流的影响,形成了既具有中亚典型的温带大陆半干旱特征,又具有较温润的“江南”特色的气候特点。伊犁河谷光热资源丰富,日照时间长,积温丰富,日温差大,年相对湿度为20—60%,适宜各种植物生长。年日照时数2699—3480小时之间。伊犁河谷水资源丰富,地表水年径流量达165.5亿立方米,占全疆年总流量的19%,河水水质好,矿化度低,水能储藏量达729万千瓦。伊犁州直已发现的矿种多达9类86种,其中28种具有工业储量,煤、铁、金很有优势,煤炭远景储量3000亿吨,铁矿储量

霍尔果斯经济特区口岸建设与发展

霍尔果斯经济特区口岸建设与发展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霍尔果斯经济特区口岸建设与发展 霍尔果斯口岸地处经济发达的亚太地区和欧洲统一大市场两大经济带的交汇处,是欧亚陆路交通的重要通道,毗邻资源丰富且市场潜力巨大的中亚地区。2010年5月中央政府召开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充分利用欧亚大陆桥交通枢纽的独特区位优势,在喀什和霍尔果斯各设立一个经济开发区,实行特殊经济政策,将其建设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窗口和新疆经济增长点,并将霍尔果斯特区定位为出口产品组装加工基地、进出口产品集散地、物流大通道和国际商贸中心。这为霍尔果斯和口岸的建设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面对这一历史机遇,霍尔果斯口岸应如何建设与发展是值得研究的。 一、霍尔果斯经济特区口岸建设与发展意义 霍尔果斯口岸地处312国道、连霍高速公路,陇海-兰新铁路最西端,距乌鲁木齐670公里,距哈萨克

斯坦首都阿拉木图378公里,果霍高等级公路、精伊霍铁路全线贯通,道路、供排水、通讯、电力、金融、旅游等基础设施完备、机构齐全,能够满足近期10万人、远期20万人的生活需求。经过30年的建设和发展,霍尔果斯口岸基础设施状况得到了改善,霍尔果斯已由当初单一的过货通道向综合经济区方向发展,显示出快速高效的发展势头。随着中哈铁路在霍尔果斯实现对接,霍尔果斯已成为集铁路、公路、管道运输三位一体的国家一类陆路口岸。 2010年霍尔果斯设为经济特区,霍尔果斯口岸的建设与发展将给新疆创造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实现进一步扩大向西开放的宏观战略部署,对新疆石油天然气通道的建设、维护和运营以及实现伊犁地区乃至新疆经济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一)建设完善国际运输通道,进一步扩大向西开放的宏观战略部署 将霍尔果斯设为省级特殊经济开发区,这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霍尔果斯口岸将更加凸显出其作为窗口和大通道的作用。目前阿拉山口口岸已成为全疆乃至全国对中亚和欧洲陆路开放的重要枢纽和平台,成为国家能源资源陆上安全大通道和经济大动脉。而随着精伊霍铁路建成通车、中哈两国高速公路的对接

霍尔果斯经济特区

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 新疆伊犁州加快推进以霍尔果斯为中心,辐射带动伊宁市、清水河的“一区三园”大特区规划申报工作,争取国家尽快批复实施。到2015年初步形成以外向型经济为重点的产业基础和国际化服务体系,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一区三园”至少新增工业增加值100亿元以上; 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 开发区简介 商贸中心 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初步规划为100平方公里,呈不规则形状。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的要求,本着少占耕地的原则,选定区域有沙漠、荒地和农田,其中沙漠和荒地占到了近60%,包括兵团农四师62团场的一部分,是本着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提到的欢迎兵团共建的原则,将其规划其中的。 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 规划思路 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实行“一区三园”模式,即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以伊宁市为中心,包含霍尔果斯口岸、清水河开发区、伊宁市3个园区(包含位于霍尔果斯口岸的新疆兵团农四师工业园)。近期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远期规划200平方公里。同时,以国家支持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建设为契机,加快合作中心开发建设,着力引进一批战略合作伙伴和战略项目,力争2011年全面运营,把合作中心打造成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的示范基础和前沿阵地。[1]

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 规划措施 一是坚持以规划为龙头,以产业定位为基础,以政策落实为突破口,成立由州党委、政府领导挂帅的专门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认真研究制定特区建设工作方案,全力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抽调外经贸、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等部门人员组成特区规划论证工作组,围绕“三个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国际服务中心、国际区域性进出口加工中心)、“五大支柱产业”(进出口加工、物流、外贸、旅游、房地产)、“四大园区”(合作中心、中心配套区、铁路口岸、兵团经济开发区)开展规模论证工作,委托国家开发区协会聘请国内知名设计单位,力争6月底以前完成特区规划论证,提交上级部门审核。 二是加快推进以霍尔果斯为中心,辐射带动伊宁市、清水河的“一区三园”大特区规划申报工作,争取国家尽快批复实施。到2015年初步形成以外向型经济为重点的产业基础和国际化服务体系,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一区三园”至少新增工业增加值100亿元以上;到2020年把经济开发区建设成为面向中亚、西亚、东欧,辐射全疆和西部地区的国际物流中心、国际服务中心、国际区域性进出口加工中心,打造成国家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 三是以国家支持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建设为契机,加快合作中心开发建设,着力引进一批战略合作伙伴和战略项目,努力在项目、资金落实上实现重大突破,力争2011年全面运营,把合作中心打造成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的示范基础和前沿阵地。[2]

清水河县医院简介

清水河县医院简介 清水河县医院坐落在清水河县城关镇,是目前清水河县境内唯一的一所二级乙等综合性医院。自一九五0年建院以来,春华秋实,半个世纪,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和拼搏奋斗,发展到目前承担着14.7万人民群众的医疗、保健、预防、急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城镇居民医疗工作的服务中心,为清水河县卫生事业的发展和经济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医院占地面积1044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8800平方米,服务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医院现有职工197人,专业技术人员130人,其中高级职称10人,中级职称28人,初级职称92人。目前开设有17个临床及辅助科室,开放病床200张,能够完成各科常见病、多发病及部分急、危、重症的诊治。2014年全院业务总收入为2400万元、住院4696人次、门诊量为43645人次。 医院建院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全院的面貌有了显著变化。我们始终把加强管理和提高医疗质量放在首位,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加大人才的开发和设备的投入,近3年医院业务每年呈20%的速度递增,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医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医院先后被评为“爱婴医院”、“文明医院”、县、市级文明单位,多次获县政府的工作实绩突出奖,党支部多次被县委评为先

进党支部。 医院是当地医疗保险定点单位、新型农村、城镇居民合作医疗定点单位,是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集团成员单位,同时也是内蒙古医院、医学院二附院、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253医院、呼市第一医院等多家上级医院的技术协作单位。 面对医疗卫生改革的机遇和挑战,清水河县医院全体职工,团结奋进,信心百倍,愿以优良的服务质量和医疗水平,为广大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为清水河县的卫生事业和经济建设再创辉煌。

霍尔果斯和阿拉山口口岸贸易发展对比分析报告

霍尔果斯与阿拉山口口岸贸易发展对比分析 新疆财经大学---苏云 随着中国向西开放的逐步深化,国家对新疆口岸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新疆向西开放已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西部的最大沿边省份,与众多的邻国接壤,拥有对外开放的国家一类口岸17个,二类口岸12个,其中有9个一类口岸与中亚地区相连。目前,我国北疆口岸贸易发展迅速,在全疆贸易额中所占份额大大超过南疆,而且差距成逐年拉大的趋势。在北疆各口岸中,阿拉山口口岸和霍尔果斯口岸的进出口货物占新疆总额的90%以上。 霍尔果斯口岸作为中国,尤其是新疆与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发展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随着该口岸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霍尔果斯口岸的投资环境更加完善和更具吸引力。精伊霍铁路、中哈天然气管道的运营,使得霍尔果斯口岸的过货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成为西北地区继阿拉山口口岸之后的第二个拥有铁路、公路、管道等多种过货方式的国际级一类陆路口岸。随着俄白哈关税同盟进一步深入发展,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和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的规模效应的显现,霍尔果斯口岸将成为新疆与中亚国家贸易合作的极为重要的陆路通道和国际货物流通中心。阿拉山口口岸作为新疆第一大口岸,与霍尔果斯口岸的主要贸易国家都是哈萨克斯坦,霍尔果斯口岸每年占新疆总对外贸易额在不断增加。并且2010年,国家启动了规模空前的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中央两次召开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新疆进入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新时期。2011年,继成立喀什、霍尔果斯经济特区后,国家又批准成立了阿拉山口口岸综合保税区,口岸迎来了跨越式发展的新契机。在口岸迎来的新契机下,也不免存在竞争。 一、霍尔果斯与阿拉山口口岸贸易发展现状对比分析 (一)二口岸对外贸易额对比分析 阿拉山口口岸承担了全疆口岸80%以上的过货量,50%以上的货值。过货主要以进口为主,进出口比例约为4:1,其中进口商品以国家紧缺的能源资源类商品为主,出口以附加值较高的轻工产品为主。随着国家、自治区关于加快推进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阿拉山口口岸充分发挥地缘优显的优势跃居全国陆路口岸第一位。目前阿拉山口口岸不断完善通关协调机制,使口岸通关能力显著提升,口岸过货量以平均每年近34%的比例快速增长。

和林格尔县概况

和林格尔县概况 和林格尔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是距呼和浩特市最近的一个效县,南距呼和浩特35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11°26′~112°18′,北纬39°58′~40°41′。南倚长城与清水河以及山西省朔州市的平鲁区接壤。北亘阴山靠土默特左旗和赛汉区。西望黄河与托克托县毗连。东临岱海、蛮汉山与乌兰察布市凉城县和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接壤。县境东西宽85公里,南北长90公里。总面积3401平方千米。2005年总人口18.4万人。其中,乡村人口15.76万人, 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邮编:011500。代码:150123。区号:0471。拼音:Helinge'er Xian。 【行政区划】和林格尔县辖3个镇、4个乡:城关镇、盛乐镇、新店子镇、舍必崖乡、大红城乡、羊群沟乡、黑老窑乡。145个行政村,791个自然村。 【历史沿革】清康熙年间置站,称二十家子,蒙古语称“和林格尔”,即二十家子之意。1912年设县。 和林格尔历史悠久,最为显赫时期当属北魏,以及隋唐时代。战国时期,和林格尔属于云中郡的管辖之内。汉代时,将此地设立为定襄郡。公元258年,鲜卑始祖拓跋力微率20万部众从长川(经内蒙古兴和县)迁至和林格尔境内,建立早期国家,公元376年,被前秦符坚所灭。公元386年,拓跋于牛川(今呼和浩特东南)复国,男当年回归盛乐,

改称魏王,建立北魏。隋开皇十九年,隋文帝杨坚在今盛乐镇南园子村筑大利城,唐开元二年,在此地置单于大都护府。清康熙三十一年,将此地建立为一个军事要驿。其后清廷移民实边,建立行省,1728年设置和林格尔理事通判,1741年改为协理痛叛厅,隶归绥道。1912年,中华民国改为县属,2000年,和林格尔县辖1个镇、16个乡:城关镇、黑老窑乡、胜利营乡、董家营乡、樊家窑乡、新丰乡、羊群沟乡、三道营乡、新红乡、大红城乡、新店子乡、巧尔什营乡、舍必崖乡、西沟门乡、灯笼素乡、土城子乡、公喇嘛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176474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城关镇31177 巧尔什营乡14343 董家营乡15466 舍必崖乡13405 土城子乡7630 公喇嘛乡17742 西沟门乡10061 灯笼素乡4075 樊家窑乡6665 大红城乡9769 新红乡5968 新丰乡4909 新店子乡9487 羊群沟乡7084 黑老夭乡8601 胜利营乡4797 三道营乡5295。 【地质地貌】 地层(一)第四纪前地层,新第三系.底部砂砾岩与红土互层、顶部红土夹钙质结核层,总厚度约30米,普遍分布于县境东南丘陵区。 (二)第四纪沉积 l、下中更新统

国务院批准的各种国家级经济区域全名单

国务院批准的各种国家级经济区域全名单 2016-08-07 14:18广东 现有7大经济特区名单 序号经济特区名称所在地批准时间 1 深圳经济特区广东1980年8月 2 珠海经济特区广东1980年8月 3 厦门经济特区福建1980年10月 4 汕头经济特区广东1981年10月 5 海南经济特区海南1988年4月 6 喀什经济特区新疆2010年5月 7 霍尔果斯经济特区新疆2014年6月 17个国家级新区名称、所在地及批复时间 新区名称主体城市批获时间面积 (平方千米) 浦东新区上海1992年10月1210.41 滨海新区天津2005年10月2270 两江新区重庆2010年6月1200 舟山群岛新区舟山2011年6月陆地1440 海域20800 兰州新区兰州2012年8月1700 南沙新区广州2012年9月803 西咸新区西安、咸阳2014年1月882 贵安新区贵阳、安顺2014年1月2451

西海岸新区青岛2014年6月陆地2096 海域5000 金普新区大连2014年6月2299 天府新区成都、眉山、资阳2014年10月1578 湘江新区长沙2015年4月490 江北新区南京2015年6月2451 福州新区福州2015年9月1892 滇中新区昆明2015年9月482 哈尔滨新区哈尔滨2015年12月493 长春新区长春2016年2月499 现有4大自贸区名单 序号自贸区名称所在地批准时间面积 (平方公里) 1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上海2013年9月120.7 2 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广东2015年4月116.2 3 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天津2015年4月119.9 4 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福建2015年4月118.04 12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的试验区 试验区名称所在地获批时间性质 上海浦东新区上海2005年6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天津滨海新区天津2006年5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重庆市重庆2007年6月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成都市成都2007年6月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

千年驿站 百年口岸之霍尔果斯

千年驿站百年口岸之霍尔果斯 霍尔果斯,蒙古语意为“驼队经过的地方”,哈萨克语意为“积累财富的地方”,自古以来就是古丝绸之路北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处于我国西部边陲,位于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与哈萨克斯坦接壤,西承中亚五国,东接内陆省市,处在上合组织成员国与观察员国整体区域的核心位置,是新亚欧大陆桥重要的咽喉地带,也是连霍高速公路的终点。距伊犁州首府—伊宁市90公里,距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市670公里,距中亚中心城市、哈萨克斯坦原首都阿拉木图市378公里,对外覆盖半径1000公里以内的区域是中亚地区人口稠密区、经济发达区和市场中心。 霍尔果斯目前有霍尔果斯口岸、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和霍尔果斯市“四块牌子”。霍尔果斯口岸是我国最早向西开放的口岸,公元1881年正式通关,通关历史137年,改革开放后,是我国1983年第一批对外开放的陆路口岸,目前也是我国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最好、通关条件最便利的国家一类公路口岸。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是中哈两国领导人2003年达成的重要合作项目,2005年两国正式签署协定,2006年中哈两国共同设立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是我国与其他国家建立的首个跨境边境合作区,总面积5.28平方公里,其中中方区域3.43平方公里,哈方区域1.85平方公里。2012年4月正式封关运营,实行一线放开、二线监管的“境内关外”管理

模式。主要功能是贸易洽谈、商品展示和销售、仓储运输、宾馆饭店、商业服务设施、金融服务、举办各类区域性国际经贸洽谈会。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是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决定设立的,总面积73平方公里,呈“一区四园”空间布局,包括霍尔果斯口岸园区20平方公里、伊宁园区35平方公里、清水河配套产业园区8平方公里、兵团分区10平方公里。霍尔果斯市是2014年6月26日经国务院批复设立的,属伊犁州直辖县级市。市区面积1908.55平方公里,辖1乡1场2个团场4个街道和12个社区,总人口8.65万人,是集边境区、口岸城、商贸型、国际化特点为一体的综合性城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