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年高级植物生理学(考博真题)

2013年高级植物生理学(考博真题)

2013年高级植物生理学(考博真题)

1.土壤PH值如何影响土壤元素的可利用性。(10分)

2.简述气孔运动对蓝光的反应。(10分)

3.乙稀在果实成熟过程中有什么作用?如何利用基因工程技术

获得耐贮藏的番茄?(10分)

4.位于液泡膜、质膜上的H+-ATPase分别有什么特点?其主要

功能是什么?(10分)

5.植物在逆境中内源激素的变化及其对植物适应逆境的调控作

用。(15分)

6.结合光合作用机制讨论各种环境因子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15分)

7.试述合理施肥与植物增产之间的关系。(15分)

8.结合本专业的特点,谈谈你对目前植物生理学发展趋势的认

识?(15分)

【优质文档】高级植物生理学专题复习题

2014 高级植物生理学专题复习题 一、将下列英文名词翻译成中文并用中文简要解释 phytochrome polyamines calmodulin Rubisico elicitor phytoalexin lectins systemin oligosaccharinaquaporin Phosphotidylinositol Osmotin 二、问答题 1. 举例说明突变体在植物生理学研究中的应用。2. 简述由茉莉酸介导的植物伤信号转导过程。3. 植物体内产生NO 形成途径主要有哪些?NO 在植物体内的生理作用怎样?4. 简述由水杨酸介导的植物抗病信号转导过程。5. 试论述在逆境中,植物体内积累脯氨酸的作用。6. 简述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术在生物学领域的应用7. 什么是活性氧?简述植物体内活性氧的产生和消除机制。8. 植物抗旱的生理基础有哪些?植物如何感受干旱信号?9.盐胁迫的生理学基础有哪些?如何提高植物的抗盐性? 10.说明干旱引起气孔关闭的信号转导机制。 11.为什么在植物生理分子研究中选拟南芥、蚕豆、番茄作为模式植物? 12.试述植物对逆境的反应和适应机理(阐述1-2 种逆境即可) 13.简述高等植物乙烯生物合成途径与调节 (文字详述与详细图解均可14.以乙烯为例说明激素的信号转导过程。 15.什么是光呼吸与光抑制?简要阐明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包括外界环境因素与植物本身 calcium messenger systym late embryogenesis abundent protein hypersensitive response pathogenesis-related protein induced systemic resistance heat shock protein calcium-dependent protein kinases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y Partial rootzone irrigation Original fluorescence yield Maximal fluoreseence yield photoihibition photooxidation photoinactivation photodamage photobleaching solarization

高级植物生理学复习资料

1、共振传递:一个色素分子吸收光能被激发后,其中高能电子的振动会引起附近另一个分子中某个电子的振动(共振)。 2、激子传递:激子通常是指非金属晶体中由电子激发的量子,它能转移能量,但不能转移电荷。在由相同分子组成的聚光色素系统中,其中一个色素分子受光激发后,高能电子在返回原来轨道时也能释放出激子,此激子同样能使相邻色素分子激发,即把激发能传递给相邻色素分子。激发的电子可以相同的方式再放出激子,依次传递激发能。 3、受体:狭义概念:是细胞表面或亚细胞组分中的一种天然分子,可以识别并特异地与有生物活性的化学信号—配基结合,从而激活或启动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广义概念:是指能够接受任何刺激(包括生物和非生物环境刺激等),并能产生一定细胞反应的生物大分子物质均称为受体。 4、它感作用:植物群生在一起,相互之间存在对环境生长因素,如光照、水肥的竞争和通过向周围环境释放有机化学物质,影响周围植物称为它感作用,也成为相生相克或异株克生作用。 5、它感化合物:也称克生物质,它感作用中把生物体产生的、能影响其它植物生长、健康、行为或群系关系的所有非营养物质统称为它感化合物。 6、量子产额:吸收一个光量子后所所释放的O 2的分子数或固定CO 2 的分子数,或光化学产物数。 7、花熟状态:当植物营养生长达到一定程度,即体内一些特殊物质积累达到一定量时,即产生对开花诱导条件能够发生反应状态,即为花熟状态。 8、光周期诱导:一定适宜的日照条件(光周期)诱导花熟状态的植物启动开花反应的现象。 9、光周期反应:植物能够接受一定适宜的日照条件(光周期)后体内进行花反应的生理现象。 10、开花:成花反应完成(叶原基转向花原茎),植物开花的现象。 11、临界夜长:昼夜周期中短日植物能开花的最小暗期长度或长日照植物能够开花的最大暗期长度。 12、临界日长:指昼夜周期中能诱导植物开花所需的最低或最高的极限日照长度。 13、根系提水作用:是指土壤表层干旱的条件下,当植物蒸腾作用降低时,处于深层湿润土壤中的根系吸收水分,并通过输导组织运至浅层根系进而释放到周围干燥土壤中的现象。 14、被动吸水:常称为“蒸腾拉力吸水”,是指叶片因蒸腾失水而造成与维管束系统一个连续的水势差而产生的使导管中水分上升的一种吸水形式,是植物水分吸收的主要形式。 15、协助扩散:是小分子物质经膜转运蛋白,顺浓度梯度或电化势梯度跨膜的转运,不需要细胞提供代谢能量。 16、空化现象:虽然水分子之间存在内聚力,但木质部中的水柱也有可能被其间的气泡所阻塞,导致水流中断的现象。 17、源:指制造营养并向其它器官提供营养的部位或器官,主要是指成熟的叶片。 18、库:指消耗养料和贮藏养料的器官,如生殖器官、干物质贮藏器官等。 19、活性氧:是指氧在还原过程中产生的、氧化性极强的一类中间产物的统称。 20、呼吸链电子漏:当电子由呼吸链的辅酶Q裂解出来,在细胞色素系统进行传递过程中,部分电子也会发生“泄露”现象,泄露的电子并使氧的单价还原的形式生成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这种现象称为呼吸链电子漏。 21、伤呼吸:植物在受伤后,伤处细胞呼吸均明显的增强,把这种呼吸习惯称为伤呼吸。 22、信号转导:植物细胞通过膜上的受体细胞感受和接受外界的各种刺激,并将这种刺激通过胞内各种转导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植物学考博参考书-真题-分数线-育明考博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植物学考博参考书-真题-分数线 一、北京林业大学考博资讯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以培养生物科学领域高新技术人才和基础研究人才为主要目标,肩负着教育部设立的“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和人才培养任务,设有生物科学(理科基地班)、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3个本科专业。学院学科门类齐全,拥有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有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拥有植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林木遗传育种、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微生物学科的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细胞生物学、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学科的硕士学位授予权。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承担着总理基金研究项目、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高新技术“863”、国外农业先进科学技术引进“948”、国际科技合作、国家科技攻关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与基础项目数十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多项,在教学及科研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本院共招收博士生33人,其中植物学招收8人,微生物学招收1人,细胞生物学招收4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招收4人,森林生物资源利用招收5人,林木遗传育种招收11人,各位考生需要在考前联系导师,以确定是否能够报考。 植物学下设五个方向,第一个方向是植物生长发育与系统进化,导师是郑彩霞;第二个方向是植物抗逆生理及分子机制,导师是陈少良、夏新莉、尹伟伦;第三个方向是光合作用与植物光生物学,导师是高洪波、郑彩霞;第四个方向是药用植物及其次生代谢,导师是刘玉军;第五个方向是植物防御反应与信号转导,导师是沈应柏。大家需要提前联系导师以确定是否能够报考。 考试科目有三门,满分三百分,每门课100分,第一门是英语,第二门是植物学,第三门是植物生理学。 注意事项: 1、复试成绩=外语口语及听力×10%+专业外语×20%+综合素质×70%;入学总成绩=初试总成绩×(75-50)%+复试成绩×(25-50)%。 2、原则上按考生报考导师录取,同时兼顾考生入学总成绩排名;导师在达到录取基本分数线的考生中有录取决定权。每名导师招生总数原则上不能超过3人(含直博、自主选拔生、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生),外聘导师及首次招生导师原则上不能超过1人。 3、达到录取分数线但是没有导师接受者不予录取,所以说提前联系一下导师是非常重要的,育明考博可以协助大家联系到一位称心满意地导师。 二、北京林业大学考博英语内容、题型

华西医科大学博士复试考试试题及答案

四、论述 1.桡骨远端骨折的诊断,治疗进展,对手术和非手术治疗的理解。 桡骨远端骨折根据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及X 线检查可作出诊断。根据受伤机制可分为伸直型骨折、屈曲型骨折、关节面骨折伴腕关节脱位,伸直型骨折主要以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为主,部分需要手术治疗,指征:1、严重粉碎骨折移位明显,桡骨下端关节面破坏2、手法复位失败,或复位成功,外固定不能维持复位。屈曲型骨折主要采用手法复位,夹板或石膏固定。复位手法与伸直型骨折相反,基本原则相同。复位后若极不稳定,外固定不能维持复位者,行切开复位或内固定。桡骨远端关节面骨折伴腕关节脱位是桡骨远端骨折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上常漏诊或错误诊断为腕关节脱位。只要仔细阅读X线片,诊断并不困难,治 疗首先采用手法复位、夹板石膏外固定方法治疗。复位后很不稳定者,可切开复位,钢针内固定。 2.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髓内和髓外固定的选择。滑动髋螺钉在术中股骨骨折、术后股骨骨折、内固定切出风险、再手术风险、随访期内残留髋部或大腿疼痛方面明显优于Gamma丁,与股骨近端髓内钉相当。对于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 折,髓内和髓外固定均可获得满意的疗效。使用动髋螺钉固定不仅整体稳定性较好,而且操作简单、低成本,并发症也更少,有学者认为动力髋螺钉是治疗稳定性转子间骨折的最好选择。随着2 孔和 3 孔动力髋螺钉的应用,髓外固定同样可做到小切口微创置入,另外髓外固定对于不稳定转子间骨折及反转子间骨折,多数学者认为髓内系统优于髓外固定系统,应选择股骨近端髓内钉或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等髓内固定系统进行固定。股骨近端髓内钉和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等髓内固定系统不仅创伤小,而且允许患者固定后早期负重,减少固定后并发症,是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近端骨折的理想选择。髓内固定系统治疗转子间骨折是近年来研究热点,2004年初推出的Gamma莊第一代Gamm钉的基础上改良而成,可以根据不同 的骨折类型,选择动态加压、静态加压、静态支撑,以达到最好的固定效果,适用于各型股骨转子间骨折。针对Gamm钉的不足AO/ASIF 设计出的股骨近端髓内钉,在增强骨折端防旋、抗拉及抗压能力的同时也减少了应力集中造成的再骨折发生。在术中及术后股骨骨折、内固定切出和二次固定风险方面股骨近端髓内钉都较Gamm钉有了明显改进。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可靠、创伤小,尤其对于粉碎的复杂型骨折有较好的疗效,但股骨近端髓内钉不能对骨折端加压,对严重骨质疏松的病例不建议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A在股骨近端髓内钉基础上设计出螺旋刀片来实现抗旋转和加压功能,抗拔出力明显提高,固定牢靠,适用性广,可用于稳定型和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不仅固定创伤更小、固定中出血更少,而且可更好的恢复髋关节功能。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是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理想的内植物,特别适用于高龄合并严重骨质 疏松、骨折粉碎、内科合并症较多、身体状况差的Evans in,W, V型不稳定型骨折。 3.小腿骨筋膜室间隔区综合症的诊断、治疗。 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损伤的早期诊断极为重要,若不及时,可造成肢体残疾。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临床观察项目包括: ①患肢的疼痛情况, 患肢持续剧烈疼痛并传向远端, 且进行性加重是本征的早期症状, 是筋膜室内组织缺血的重要表现。一般止痛药物无效。②患肢肿胀情况,骨筋膜室综合征时患肢明显肿胀,压痛,触诊可感室内张力极高。③感觉异常,可表现为患肢局部麻木感和异样感。④足趾情况,如患肢的足趾呈不自主的屈曲状,被动牵拉引起剧痛,是肌肉缺血的表现。对于小腿骨折病人,特别是闭合性骨折,应在给予脱水消肿抗炎治疗同时,密切关注患肢肿胀变化。如果临床怀疑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应及时行下肢多普乐超声检查,以了 解下肢血管是否有损伤及回流障碍。有条件可以开展筋膜室压力测定,若压力》30mmHg应立即切开减压。(3) 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积极诊治的措施:首先根据患者外伤史,临床症状(患肢 的肿胀,疼痛等),阳性体征(如被动牵拉痛,皮肤感觉异常,末梢血运差等),软组织压测定及时正

高级植物生理学03温度胁迫

低温胁迫 低温程度和植物受害情况,可分为冷害(chilling),指作物在它生长所需的适温以下至冰点以上温度范围内所发生的生长停滞或发育障碍现象;冻害(freezing),指冰点以下低温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一、低温的伤害: 膜伤害:目前普遍认为细胞膜(特别是质膜和类囊体膜)系统是植物受低温伤害的初始部位,低温处理后膜相对透性以及膜上各组分的变化, 是衡量植物抗冷性的一个指标。若温度缓慢降至零下,能引起细胞外冰晶积累,造成机械性胁迫和细胞内次生干旱等复杂变化。 膜脂相变:细胞膜系统是低温冷害作用的首要部位, 温度逆境不可逆伤害的原初反应发生在生物膜系统类脂分子的相变上。膜脂从液晶相变成凝胶相,膜脂上的脂肪酸链由无序排列变为有序排列,膜的外形和厚度发生变化,膜上产生皲裂,因而膜的透性增大,离子大量外泻,因而电导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脂脂肪酸的不饱和度或膜流动性与植物抗寒性密切相关。膜脂肪酸成份(饱和和非饱和脂肪)酸和膜透性 膜脂过氧化:植物在低温胁迫下细胞膜系统的损伤可能与自由基和活性氧引起的膜脂过氧化和蛋白质破坏有关。MDA含量可以作为低温伤害程度以及植物抗冷性的一个生理指标。 乙烷。植物在正常条件下几乎不产生乙烷,在逆境条件下细胞遭到破坏时乙烷大量产生。一般认为乙烷是由不饱和脂肪酸(亚麻酸)及其过氧化物通过自由基反应生成的,所以乙烷的产生与膜脂过氧化密切相关,其产量与膜透性呈正相关,可作为膜破坏的指标。 乙烯???当植物处于逆境条件时,乙烯生成增加,被称为逆境乙烯或应激乙烯,其量比正常条件下的乙烯量高2~50倍。乙烯主要由受刺激而未死亡的细胞产生,其生物合成也是遵循:蛋氨酸→腺苷蛋氨酸(SAM)→ACC→乙烯途径。也有人报道逆境乙烯也可由亚麻酸过氧化作用产生。但在植物体内很难将各种途径产生的乙烯区分开来,因此乙烯的释放不能作为一种表示膜脂过氧化的指标。 细胞骨架是(植物中主要是指微管和微丝)。与细胞运动、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细胞分裂、基因表达及细胞分化等生命活动都密切相关。低温直接毁坏了细胞骨架,使细胞质基质结构紊乱,进而破坏细胞的代谢系统及其中物质的运输。不同耐寒性植物的微管对低温的反应有着显著差异。不耐寒植物的微管对低温敏感,而抗寒植物其微管具有抗寒性,其冷稳定性与植物种类抗寒性成正相关,抗寒锻炼后,抗寒植物的微管其冷稳定性提高。 光合作用:温胁迫对植物光合色素含量、叶绿体亚显微结构、光合能量代谢及PS活性等一系列重要的生理生化过程都有明显影响。对于亚热带起源的低温敏感植物,当温度稍低于其最适生长温度时,即表现出净光合速率的下降。当温度降至引起冷害的临界温度时,光合作用显示出强烈的抑制。光合机构的光破坏在很多情况下是由过剩光能产生的活性氧引发的(引发光氧化损害的两类活性氧是米勒反应产生的超氧阴离子O和单线态氧’O2。

(完整版)考博高级植物生理学

1水分生理。水分的吸收机理(细胞的吸收,根的吸收),提高抗逆性 水分代谢: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利用和散失的过程。 一、细胞吸水的机理: 1.渗透吸水指由于溶质势的下降而引起的细胞吸水,为含有液泡的细胞吸水。 2.吸胀吸水对于无液泡的分生组织和干燥种子来说,主要是依赖于细胞内的亲水性物质,有较低低的衬质势。 二、植物根系吸水。 植物根系吸水的方式按动力不同,分为主动吸水和被动吸水两种方式。主动吸水是由植物根系本身的生理活动而引起的吸水方式,动力来自根压,根压指由于根系生理活动引起水势下降,导致土壤周围细胞的水分向根部流动,这种是液体从根部上升的压力;被动吸水是由于枝叶的蒸腾作用而引起根部吸水的方式,动力来自蒸腾拉力,蒸腾拉力指由于整体作用产生的一些列水势梯度使导管中水分上升的力量。 根系吸水的途径 有三条,质外体途径,跨膜途径和共质体途径。质外体途径是指水分通过细胞壁、细胞间隙等无细胞质部分的移动,速度快;共质体途径是指水分从一个细胞的细胞质经过胞间连丝移动到另一个细胞的细胞质,速度较慢;跨膜运输指水分从一个细胞移到另一个细胞,要通过两次质膜和液泡膜; 提高作物抗旱性途径是什么? (1)根据作物抗旱特征可以选择不同抗旱性的作物品种。 (2)提高作物抗旱性的生理措施,如:抗旱锻炼等 (3)施用生长延缓剂如矮壮素等 2根干旱后怎么告诉叶片(机理),如何做到合理灌溉等人为的因素。 什么叫信号转导?细胞信号转导包括哪些过程? 答:通过信号传导。信号转导是指细胞偶联各种刺激信号与其引起的特定生理效应之间的一系列分子反应机制。 包括四个步骤:第一,信号分子与细胞表面受体的相结合;第二,跨膜信号转换;第三,在细胞内通过信号转导网络进行信号传递、放大和整合;第四,导致生理生化变化如何才能做到合理灌溉? 合理灌溉是依据作物需水规律和水源情况进行灌溉,调节植物体内的水分状况,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用适量的水取得最大的效果。要做到合理灌溉,就要掌握作物的需水规律。通过观察作物的灌溉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土壤含水量,并使用喷灌、滴灌、调亏灌溉、控制性分根交替灌溉等节水灌溉方法,还要注意水温和水质。 3矿质营养,吸收的机制和机理,(通过蛋白吸收等形式),如何指导合理施肥。 矿质营养: 植物对矿物质的吸收、转运和同化,通称为植物的矿质营养。 植物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方式有哪些? (1)被动吸收:包括简单扩散,消耗代谢能。 (2)主动吸收:有载体和质子泵参与,需消耗代谢能。 (3)胞饮作用:是一种非选择性吸收方式。 合理施肥的依据:

植物生理学考博深刻复知识题

词解释 01. 根压——植物根系的生理活动使液流从根部上升的压力 02. 蒸腾作用——水分通过植物体表面(如叶片等),以气体状态从体内散失到体外的现象 03. 水分临界期——指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对缺水最为敏感,最易受害的阶段 04. 内聚力学说——以水分具有较大的内聚力保证由叶至根水柱不断来解释水分上升原因的学说 05. 矿质营养——植物对矿物质的吸收、转运和同化,通称为矿质营养 06. 必需元素——指在植物营养生理上表现为直接的效果、如果缺乏时则植物生育发生障碍,不能完成生活史、以及去除时植物表现出专一的、可以预防和恢复的症状的一类元素 07. 单盐毒害——溶液中只有一种金属离子对植物起有害作用的现象 08. 离子对抗——在发生单盐毒害的溶液中,如加入少量其他金属离子来减弱或消除单盐毒害的作用叫离子对抗 09. 平衡溶液——对植物生长有良好作用而无毒害作用的溶液 10. 还原氨基化——还原氨直接使酮酸氨基化而形成相应氨基酸的过程 11. 胞饮作用——物质吸附在质膜上,然后通过膜的内折而转移到细胞内的攫取物质及液体的过程 12. 通道蛋白——在细胞质膜上构成圆形孔道的内在蛋白 13. 植物营养临界期—— 14. C3途径——以RUBP为CO2受体,CO2固定后的最初产物为PGA的光合途径为C3途径 15. 交换吸附——根部细胞在吸收离子的过程中,同时进行着离子的吸附与解吸附的过程,总有一部分离子被其它离子所置换,所以细胞吸附离子具有交换性质

16. C4途径——以PEP为CO2受体,CO2固定后最的初产物是四碳双羧酸的光合途径为C4途径。 17. 光系统——由不同的中心色素和一些天线色素、电子供体和电子受体组成的蛋白色素复合体。 18. 反应中心——由中心色素、原初电子供体及原初电子受体组成的具有电荷分离功能的色素蛋白复合体结构。 19. 荧光现象——叶绿素溶液在透射光下呈绿色,在反射光下呈红色的现象 20. 磷光现象——当去掉光源后,叶绿素溶液和能继续辐射出极微弱的红光,它是由三线态回到基态时所产生的光。这种发光现象称为磷光现象。 21. 爱默生效应——如果在长波红光(大于685nm)照射时,再加上波长较短的红光(650nm),则量子产额大增,比分别单独用两种波长的光照射时的总和还要高。 22. 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吸收光能,同化CO2和水,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O2并积蓄能量的过程 23. 聚光色素——没有光化学活性,只有收集光能的作用,并将之传到反应中心色素的色素 24. 光合磷酸化——叶绿体在光下把无机磷和ADP转化为ATP形成高能磷酸键的过程 25. 光补偿点——光合过程中吸收的CO2和呼吸过程中放出的CO2等量时的光照强度。 26. 光饱和点——增加光照强度,光合速率不再增加时的光照强度。 27. 呼吸作用——生活细胞内某些有机物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进行彻底或不彻底的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过程 28. 呼吸链——呼吸代谢中间产物的电子和质子,沿着一系列有顺序的电子传递体组成的电子传递途径,传递到分子氧的总过程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正畸考博试题题库

一.硕士及本科 1999年 简答题:1Wylie分析法测量项目。 2Tweed三角意义,拔牙计划制定。 3正颌术前正畸目的。 4牙根吸收的原因、预防。 问答题:1M/F比率控制牙移动的类型? 2前牙支抗增加的方法? 3生长型评估、临床中生长型的意义? 1998年 简答题:1托槽粘结时近远中位置及角度有何意义? 2成人正畸特点? 3软组织侧貌,H线、S线、E线、H角、Z角的定点? 4矫治力强度与牙移动速度的关系? 问答题:1试述牙颌畸形引起TMD的病因? 2试述正畸治疗中怎样防止继发龋和牙周病? 3什么叫术前去代偿?术前正畸治疗达到的目标和要求,举例说明。 2004年考研复试 1.面部不对称的病因及鉴别诊断(10) 2.与牙齿、颌骨发育有关的综合征?(10) 3.成人正畸的矫治特点(10) 4阻生尖牙可能的处理方式(5) 5错合的遗传证据?遗传因素经何种途径产生畸形?(15) 6SNA、SNB、ANB、SN-MP在错合诊治中的作用(20) 7英文题(不详) 8名词解释:正常合复发差动力支抗功能矫形治疗面部生长型控根外展弯箭头卡环过度矫治颏兜(10) 2003年考研复试 1.正常合的六个关键(10) 2.怎样判断生长发育状况(10) 3.替牙期不良习惯与错合畸形的关系 4.Orthodontics-state of art,essence of science谈谈你对这句话的体会(25) Science 生理的基础上牙移动,不能过分唇倾或舌倾代偿,不能过分扩大牙弓,应尽量让牙在牙槽骨中处于正常位置。

对于青春生长发育期可进行功能矫形,而成人则不可,避免出现双重咬合等。 对于错颌畸形的矫治还应该考虑病人的关节问题,避免矫治结束后咬合关系改正却出现关节问题。对错颌畸形的矫治还应该预测其预后,顺应其生长发育及神经肌肉咀嚼系统的平衡。 Art 颜面美观,平衡,协调 5.骨性错合的矫治时机、方法和效果(25) 2000年考研 1试述牙阻力中心、旋转中心和牙移动类型的关系(10)Z21 2试述颌骨的生长旋转(10) 3正畸治疗拔牙应考虑的因素(10) 4安氏二类一(二?)分类错合的形态特征、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10) 二. 华西近年考博正畸试题 2001年 问答题: 1不同组织的生长曲线图。 2Ackerman-Proffit分类 3Proffit牙移动图Graber P3 4牙龄的Helman分期 5Leeway Space 6上中切牙、上磨牙、上牙弓、鼻上颌复合体的阻力中心,以及在矫治力设计的意义 7Bolton指数 8不同牙移动类型的力范围 2000年 概念:1生长区 2正常合 问答题:1方丝弓矫治技术中打开咬合的方法?及你对各自的认识 2颅颌面的代偿型生长及其在正畸治疗中的作用 3矫治力、矫形力在牙、牙弓、颌骨治疗作用 4比较方丝弓、直丝弓矫治技术的优缺点 2006-4-16 考博 一、简答 1.ⅢA期是指颌骨发育的哪一期?适应症如何? 2.画图表示Proffit三圈图的内圈,并在X轴Y轴上表示出移动距离 3.下前牙拥挤复发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4.interproxomal enamel stripping的适应症 5.说明Z角、T角、H角的意义和正常值。

北京师范大学自然资源专业董孝斌、龚吉蕊、黄永梅、江源植被资源与资源生态考博真题-参考书-状元经验

北京师范大学自然资源专业董孝斌、龚吉蕊、黄永梅、江源植被资源与资 源生态考博真题-参考书-状元经验 一、专业的设置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每年招收博士生27人,下设自然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自然资源、生态学和土地资源管理,共5个专业。 自然资源专业下设刘学敏、王玉海的资源经济与管理;李小雁的生态水文学与水文土壤学;植被资源与资源生态,导师有董孝斌、龚吉蕊、黄永梅、江源;陶明信、张金亮的油气资源;中药资源,导师有曹红斌、杜树山、孟繁蕴、王永炎、张文生。 二、考试的科目 植被资源与资源生态的考试科目为:①1101英语②2049自然地理学或2619植物生理学③3066生态学或3847地理信息系统 江源①1101英语②2049自然地理学或2619植物生理学③3060水文学或3066生态学或3847地理信息系统 三、导师介绍 董孝斌:教授、副院长、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博导 龚吉蕊:教授级高级实验师、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博导 黄永梅,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副教授、博导、北京师范大学博士 江源:教授,博导,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院长,资源生态与中药资源研究所所长 四、参考书目 专业课信息应当包括一下几方面的内容: 第一,关于参考书和资料的使用。这一点考生可以咨询往届的博士学长,也可以和育明考博联系。参考书是理论知识建立所需的载体,如何从参考书抓取核

心书目,从核心书目中遴选出重点章节常考的考点,如何高效的研读参考书、建立参考书框架,如何灵活运用参考书中的知识内容来答题,是考生复习的第一阶段最需完成的任务。另外,考博资料获取、复习经验可咨询叩叩:肆九叁叁,柒壹六,贰六,专业知识的来源也不能局限于对参考书的研读,整个的备考当中考生还需要阅读大量的paper,读哪一些、怎么去读、读完之后应该怎么做,这些也会直接影响到考生的分数。 第二,专题信息汇总整理。每一位考生在复习专业课的最后阶段都应当进行专题总结,专题的来源一方面是度历年真题考点的针对性遴选,另一方面是导师研究课题。最后一方面是专业前沿问题。每一个专题都应当建立详尽的知识体系,做到专题知识点全覆盖。 第三,专业真题及解析。专业课的试题都是论述题,答案的开放性比较强。一般每门专业课都有有三道大题,考试时间各3小时,一般会有十几页答题纸。考生在专业课复习中仅仅有真题是不够的,还需要配合对真题最权威最正统的解析,两相印证才能够把握导师出题的重点、范围以及更加偏重哪一类的答案。 第四,导师的信息。导师的著作、研究方向、研究课题、近期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另外就是为研究生们上课所用的课件笔记和讨论的话题。这些都有可能成为初复试出题的考察重点。同时这些信息也是我们选择导师的时候的参照依据,当然选择导师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还应当考虑到导师的研究水平、课题能力、对待学生的态度和福利等等。 第五,时事热点话题分析。博士生导师在选择博士的时候会一般都会偏重考查考生运用基础理论知识来解决现实热点问题的能力,这一点在初试和复试中都有体现。近几年的真题中都会有联系实际的热点分析。所以考生在复习备考时就应单多阅读一些本专业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方向研究成果,权威的期刊上面“大牛们”都在关心、探讨什么话题,以及一些时事热点问题能不能运用本专业的知识来加以解释解决。 五、北师考博英语 北师的考博英语满分100分,题型有阅读、翻译和写作等。北师考博英语的

高级植物生理学04盐胁迫及其它

盐胁迫 全世界约有1/3的盐渍化土壤,我国约有250 多万公顷的各种盐渍土壤,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或内陆新疆、甘肃等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随着工业污染加剧、灌溉农业的发展和化肥使用不当等原因, 次生盐碱化土壤面积有不断加剧的趋势。这些地区由于土壤中含有较多的盐类植物常受盐害而不能正常生长和存活,给农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植物耐盐机理和耐盐作物品种的培育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综合治理盐渍土、提高植物的耐盐性、开发利用盐水资源已成为未来农业发展及环境治理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钠盐是形成盐分过多的主要盐类,NaCl和Na2SO4含量较多称为盐土,Na2CO3与NaHCO3含量过多称为碱土。自然界这两种情况常常同时出现统称为盐碱土。 一、盐胁迫对植物的伤害机理 盐害包括原初盐害和次生盐害。原初盐害是指盐离子的直接作用,对细胞膜的伤害极大;次生盐害是指盐离子的间接作用导致渗透胁迫,从而造成水分和营养的亏缺。 1、生理干旱。土壤盐分过多使植物根际土壤溶液渗透势降低,植物要吸收水分必须形成一个比土壤溶液更低的水势,否则植物将受到与水分胁迫相类似的危害,处于生理干旱状态。如一般植物在土壤盐分超过0. 2 %~0.5 %时出现吸水困难,盐分高于0. 4 %时植物体内水分易外渗,生长速率显著下降,甚至导致植物死亡。 2、直接盐害。(1)细胞内许多酶只能在很窄的离子浓度范围内才有活性,从而导致酶的变性和失活,以致于影响了植物正常的生理功能和代谢。高浓度盐分影响原生质膜,改变其透性,盐分胁迫对植物的伤害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破坏生物膜的生理功能引起的。盐胁迫还可影响膜的组分用NaCl 和NaCO3溶液处理玉米幼苗发现膜脂中不饱和脂肪酸指数降低,饱和脂肪酸指数相对增多,这也证明了盐离子能影响膜脂成分的组成。(2)植物吸收某种盐类过多而排斥了对另一些营养元素的吸收,导致不平衡吸收,产生单盐毒害作用,还造成营养胁迫。如Na+浓度过高时,减少对K+的吸收,同时也易发生PO43-和Ca2+的缺乏症,盐胁迫下造成养分不平衡的另一方面在于Cl-抑制植物对NO3-及H2PO4 -的吸收。 3、光合作用。众多实验证明,盐分胁迫对盐生植物和非盐生植物的光合作用都是抑制的,并且降低程度与盐浓度呈正相关。 (1)盐胁迫使叶绿体中类囊体膜成分与超微结构发生改变 (2)盐胁迫对光能吸收和转换的影响 (3)盐胁迫对电子传递的影响随着盐浓度的提高PSⅡ电子传递速度明显下降能与盐胁迫损害了PSⅡ氧化侧的放氧复合物的功能,使它向PSⅡ反应中心提供的电子数量减少,阻断了PSⅡ还原侧从QA 向QB 的电子传递。 (4)盐胁迫对光合碳同化的影响光合作用碳同化过程中最重要的酶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RUBPCase),在盐胁迫下会使RUBPCase 的活性和含量降低,结果酶的羧化效率下降,导致植物固定CO2 的能力减弱,与此同时,RUBPCase 还限制RUBP 和无机磷(Pi)的再生,而这两种物质再生能力的大小对C3 循环至关重要。此外,盐胁迫还会降低磷酸甘油酸、磷酸三糖和磷酸甘油醛的含量。这些物质均是C3循环的中间产物,其含量减少不利于碳同化的正常

高级植物生理学复习题2018-12-28

高级植物生理学复习题2018-12-28 1、试述质子驱动力的产生过程及其作用。 答:(1)质子驱动力的产生根据A TP的利用或形成主要包括以下两种类型: 第一种产生方式是,水解ATP产生。 质子泵通过水解ATP和PPi,把H+逆电化学势梯度泵入膜内,从而使得膜两测的电位不等,形成跨膜质子驱动力,该质子驱动力而后会驱动溶质的跨膜次级主动运输。如在液泡膜中的质子驱动力产生方式(H+-ATP 酶或H+-焦磷酸酶作用)。 第二种产生方式是,其他方式产生,但最终转化生成A TP。 如线粒体中氧化电子传递过程NADH释放的电势能在质子泵的作用下形成H+的电化学梯度,产生质子驱动力;再如类囊体膜光合电子传递过程中水分子裂解产生质子放在内囊体腔内,产生质子驱动力。最后线粒体和类囊体膜上产生的质子驱动力均利用ATP合成酶形成ATP。(H+-ATP酶作用)(2)作用: 是驱动次级主动转运的动力来源,是液泡成为植物细胞内离子平衡的调节器的重要原因; 为各种溶质(如阳、阴离子、氨基酸和糖类等)分子的主动跨膜转运提供了动力; 是驱动ATP生成最直接的因素; 为各种养分离子的跨膜运输提供动力; 有效的调节膜内外渗透压; 有效地减少高浓度离子对植株造成的毒害作用。 2、试述植物同化硝态氮的过程。 答:植物吸收的硝态氮必须在体内经代谢还原同化成有机氮化合物才能被植物进一步加以利用。因为蛋白质的氮呈高度还原状态,而硝酸盐的氮却是呈氧化状态的。NO3-采用主动运输的方式通过细胞膜,植物体内NO3-的还原反应是在细胞基质中(根部或叶片中)进行的。 一般认为,硝酸盐还原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NO3-在NR(硝酸还原酶)的作用下被还原成亚硝酸盐。电子从NAD(P)H经FAD、细胞色素b557传至Mo,最后还原NO3-为NO2-。 第二步,NO3-还原为NO2-后,NO2-被迅速转运到质体中,亚硝酸盐再经过NiR(亚硝酸还原酶)催化还原生成NH4+。还原过程需要消耗H+,同时伴随产生OH-,部分OH-被排出体外,使外部介质pH升高。没有被还原的NO3-则临时贮存在液泡中。 植物直接吸收的NH4+与还原生成的NH4+一起进入谷氨酸合成酶(GOGA T)循环反应生成谷氨酸(Glu)和谷氨酰胺(Gln);进一步转化为天冬氨酸(Asp)和天安酰胺(Asn);最后形成体内其他所需的氨基酸或含氮化合物以供植物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利用。 3、质膜NO3-转运系统的类型和作用特点。 答:植物体内存在着3个主要的NO3-吸收转运系统: (1)高亲和力NO3-吸收转运系统(HATS) 作用特点:分为诱导型和组成型两种,诱导型对NO3-有较高的亲和力,Km和Vmax相对较高;组成型Km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招生试题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招生试题 2002年生态学试题 1.恢复生态学的概念,生态恢复的途径 2.碳C、氮N的循环过程 3.生态系统的调控机制、正反馈、负反馈 4.健康生态系统的特征 5.能量流动速率,如何测定? 6.中国植被分布的地带性规律 7.尺度选择 2003年生态学试题 1.恢复生态学的概念,生态恢复的途径 2.陆地生态系统碳C、氮N的循环过程 3.生态系统健康 4.能量流动速率,如何测定? 5.生态系统建模有哪些步骤和主要环节? 6.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2005年 1.根据能量平衡原理和植物生理学角度,解释土壤-植物-大气系统水热流动的机制及调 控方法 2.决定净生态系统生产力的主要生物学过程 3.食物链结构与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 4.用生态位(niche)的概念阐述中群间相互关系与资源利用策略 (生态位主要指某一物种或种群在生态系统内能最大限度的利用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的最佳位置,即人们通常所说的给物种在生态系统中定位。生态位和种群是一一对应的,也就是说一个生态位只能容纳一个特定的生物种群。在自然生态系统中,随着系统的演替向顶极群落阶段发展时,其生态位数目渐增,物种多样性指数增加,空白生态位逐渐被填充,生态位逐渐被饱和,从而构成复杂稳定和网络结构的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由于物种单一,生态位不饱和,是一种偏途顶极,当人为控制因素消除后人工生态系统易发生变化,是一种不稳定的生态系统。) 5.生态系统演替的不同阶段的结构与过程特征 6.气候变暖对植物分布、生产力和生态系统C/N循环的影响 7.从生态学角度说明一种环境问题(如荒漠化、水土流失、环境污染、水体福营养化)的 发生机制,生态系统影响过程与治理措施 8.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概念及评估指标 2002年环境经济学试题 1.试述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缺陷

2014 高级植物生理学专题复习题 (1)

2014 高级植物生理学专题复习题 一、将下列英文名词翻译成中文并用中文简要解释 phytochrome polyamines calmodulin Rubisico elicitor phytoalexin lectins systemin oligosaccharinaquaporin Phosphotidylinositol Osmotin 二、问答题 1. 举例说明突变体在植物生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2. 简述由茉莉酸介导的植物伤信号转导过程。 3. 植物体内产生NO 形成途径主要有哪些?NO 在植物体内的生理作用怎样? 4. 简述由水杨酸介导的植物抗病信号转导过程。 5. 试论述在逆境中,植物体内积累脯氨酸的作用。 6. 简述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术在生物学领域的应用 7. 什么是活性氧?简述植物体内活性氧的产生和消除机制。 8. 植物抗旱的生理基础有哪些?植物如何感受干旱信号? 9. 盐胁迫的生理学基础有哪些?如何提高植物的抗盐性? 10. 说明干旱引起气孔关闭的信号转导机制。 11. 为什么在植物生理分子研究中选拟南芥、蚕豆、番茄作为模式植物? 12. 试述植物对逆境的反应和适应机理(阐述1-2 种逆境即可) 13. 简述高等植物乙烯生物合成途径与调节(文字详述与详细图解均可 14. 以乙烯为例说明激素的信号转导过程。 15. 什么是光呼吸与光抑制?简要阐明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包括外界环境因素与植物本身 calcium messenger systym late embryogenesis abundent protein hypersensitive response pathogenesis-related protein induced systemic resistance heat shock protein calcium-dependent protein kinases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y Partial rootzone irrigation Original fluorescence yield Maximal fluoreseence yield photoihibition photooxidation photoinactivation photodamage photobleaching solarization

范文:考博个人陈述书

范文:考博个人陈述书 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 个人自述 姓名: 报考院系所: 资源学院报考专业: 自然地理学报考导师: 请用大约1500字介绍你的道德修养、学术背景、在拟报考专业的知识储备和 曾经做过的研究工作,以及你在攻读博士学位阶段的学习计划和研究设想等。个人自述须由考生本人独立完成~此页请打印,内容超过一页的,请双面打印。注意:不得改变此表的格式。 ……………………………………………………………………………………………………… 我来自内蒙古敖汉旗的一个小山村,父母们劳动的艰辛使我从小就养成了吃苦耐劳的习惯,家乡人的淳朴善良是我的精神支柱,故乡给予我的这些良好品质是我巨大的精神财富,一直激励我努力着。 大学期间所学的是地理学专业,大学四年主修以下课程:英语、计算机、自然 地理学、地貌学、土壤学、水文学、气候学、生物地理学、地图学、中国自然地理、世界自然地理、中国经济地理、世界经济地理、计量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环境演变、灾害地理、环境学概论、环境评价、环境规划、经济学导论、地理学思想史、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数理统计与概率论等,使我打下了比较扎实的专业基础。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学的是生态学专业,主要学习以下课程:英语、现代生态学、干旱区植被、3S原理、高级生物学、植物学、植物分类学、景观生态学、地统计学及在生态学中的应用、空间分析、生态系统分析与建模、植物生理学、现代自然地理;阅读了Statistical Analysis of Spatial Point Patterns 、Spatial Pattern Analysis in Plant Ecology 、ECOLOGY:Concept and Application 等专著。这使我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地理学,同时又让我从地理学角度去思考生态学,

高级植物生理学01植物衰老

植物衰老 一、植物衰老 植物衰老是植物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核心问题之一。无论是在器官水平上还是在个体水平上,衰老都是一个高度有序的被调控的过程。植物叶片衰老是一种程序性的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 , PCD),是叶片发育的最终阶段。它除了代表生命周期的终结之外,在发育生物学上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这段时期内,植物在成熟叶片中积累的物质,将被分解并运送至植物其他生长旺盛的部位。 叶片衰老是一种受遗传和外界因子(如日照、病害、遮荫、高温、干旱和水涝等逆境) 影响的高度程序化过程(Thomashe Stoddarj,1982)。 对于产生种子的作物,包括绝大多数农作物,衰老引起的叶片同化功能的减退极大程度地限制了作物产量潜力的发挥;对蔬菜作物亦会造成采后损失,叶片和根系早衰是造成结实率偏低、空秕率较高的现象的主要原因,水稻品种存在理论上推算水稻如果推迟1天衰老,可是水稻增产2%左右。 二、植物叶片衰老的指标 最明显的外观标志是叶色由绿变黄、脱落,而在细胞水平上表现为叶绿素含量下降,蛋白质含量下降,光合磷酸化能力降低,膜脂过氧化加剧,游离氨基酸积累,腐胺含量上升而精胺含量下降,细胞分裂素含量下降,脱落酸含量上升,多种酶活性改变等等。许多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膜脂、RNA等降解形成的N素等营养物质被转运至幼嫩的叶片、发育中的种子,加以重新利用和储存。 叶片衰老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叶绿素逐渐消失,并伴随着黄化以及叶片的最终脱落(Leshem,1981)。叶绿素a比叶绿素b下降得快,叶绿素含量以及叶绿素a/b 比值可作为衰老的1个指标。聂先舟等(1989)报道水稻离体叶片随着离体天数的增加,叶绿素含量下降,衰老加深。从衰老过程中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变化也可以看出叶绿体随年龄而逐渐解体。因而有人提出叶绿素分解是衰老的原发过程及衰老的真正标志。 随着小麦叶片的衰老,叶绿素的破坏加强,且叶绿素a破坏率高于叶绿素b,衰老过程中积累的超氧阴离子(O-2)能直接引发叶绿素的破坏及特异性地破坏叶 绿素a,致使叶绿素分解破坏和叶绿素a/b值下降。叶绿素a对O-2的反应较叶绿素b 敏感。另外还发现:随着叶绿体中O-2大量产生,Car先于Chl而被破坏,Chl/Car 比值明显增大(伍泽堂,1991)。 叶绿素降解的意义:Chl 是植物中最重要的收集、转换光能的光受体色素。Chl在O2、强光条件下易产生活性氧,往往导致Chl漂白、膜脂过氧化、膜损伤等,在完整叶绿体内类胡萝卜素可使其猝灭。叶绿体衰老时,Chl 降解成为无光化学特性的FCC(Fluorescent Chlorophyll Catabolite) ,然后被修饰后转运到液泡中以NCC (N onfluorescent Chlorophyll Catabolite)形式贮藏,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讲,Chl降解是衰老叶肉细胞的一种解毒方式(Matile等,1996)。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用作衰老指标。 光合能力下降是衰老叶片的一大特征。膜脂过氧化引起叶绿体超微结构的损伤,叶绿素降解和光合酶(Rubisco和PEPC)活性下降,是植物光合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高级植物生理学课件-ppt-word

第一章:植物的水分代谢 一、植物对水分的需要 For every gram of organic matter made by the plant, approximately 500 g of water is absorbed by the roots, 水分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细胞内水分呈束缚水和自由水两种状态 水分是细胞质的主要成分 水分是代谢过程的反应物质 水分是植物对物质吸收和运输的溶剂 水分能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 二、植物对水分变化的反应及生态类型即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 (一)水生植物 水生植物(hydrophite)指植株全部或至少根系可一直生长在水中的植物。根据它们在水中的生长状态,可以把它们划分为 沉水植物(submerged plant) 浮水植物(floating—leaf plant) 挺水植物(emerged plant) 沉水植物(submerged plant) 是指整个植物体都浸没在水中的植物其中一种类型是扎根于水底的土壤 另一种类型则是悬浮于水中而根系退化的 由于水中氧少光弱,因而植物的通气组织发达,构成连续的通气网络。整个植株都可直接吸收水、矿质营养和水中的气体 浮水植物(floating—leaf plant) 指那些植物体完全漂浮在水面上或植物扎根于水底而叶子漂浮在水面上的植物 浮水植物水下部分结构与沉水植物相似,但水面上部分由于直接与空气接触,表皮细胞常具薄的角质层,气孔一般只生于叶的上表皮,并有通气结构贯通整个植物 挺水植物(emerged plant) 指那些根、下部茎,有的还包括部分下部叶浸没于水中,而上部的茎叶挺伸出水面以上的植物挺水植物的维管组织、机械组织和保护组织在水生植物中是最发达的,并具有良好的通气组织,常能忍受一定时间限度的土壤干燥 (二)陆生植物 湿生植物(hygrophyte) 中生植物(mesophyte) 旱生植物(xerophytic plant) 短命植物(short—1ife plant) 避旱植物(drought—evading plant) 耐旱植物(drought—enduring plant) 抗旱植物(drought—resisting Plant) 三、水分经植物从土壤到大气,水势 T r e e s c a n g r o w m u c h t a l l e r t h a n10m ?Suction tension(吸水压) in the xylem must be greater than that of a vacuum ?Water potential (or pressure) in the xylem must be negative ?How do we account for a negative water potential (pressure)? W a t e r m o v e m e n t b e t w e e n c o m p a r t m e n t s yp = -RTc R: gas constant T: temperature (K) c: solute concentration G e n e r a t i o n o f r o o t p r e s s u r e i n a n e x c i s e d p l a n t 四、根系对水分的吸收water-channel proteins (aquaporins) E x o d e r m i s a n d e n d o d e r m i s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