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圆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1.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物、模型,操作学具和画圆等实践活动,经历从实物抽象到图形,再到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圆的特征。2.通过组织学生观察和操作等活动,经历“猜想—验证—归纳”的过程,认识圆周率;启发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并能正确、灵活地应用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

2019-12-06
2016年秋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圆》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圆》教学设计第五单元《圆》单元教学目标单元目标: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相互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求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3、独立自学,使学生初步认识弧、圆心角和扇形。4、使学生认识思对称图形,知道轴对称的含义,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

2021-02-16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圆》教学设计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根据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自学教材等活动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并能用字母表示对应的名称。(二)过程与方法了解可以应用不同的工具画圆,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会用圆规正确地画圆。运用画、折、量等多种手段,理解同圆或等圆中半径和直径的特征和关系。(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圆的了解,进一步体会数

2021-04-12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P57-58。教材分析:学生在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并直观认识了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它是研究曲线图形的开始,也是后继学习圆的周长、面积的基础。学情分析:学生在低年级虽然也认识了圆,但只是直观的,对于掌握圆的特征还是有难度的。由认识直线图形到认识曲线图形,是认识发展的一次飞跃。教学目

2024-02-07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圆》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第五单元《圆》单元教学目标单元目标:1、使学生理解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相互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求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准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3、独立自学,使学生初步理解弧、圆心角和扇形。4、使学生理解思对称图形,知道轴对称的含义,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5、通

2020-10-23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圆的认识》教案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分析:本课内容包括圆的特征,画圆以及用圆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因此,对圆的特征不难掌握。学生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见到很多圆形的实物,对圆有了初步的认识,设计理念:本课要求学生学会圆的特征,会画圆,通过操作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三维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各种方法画圆2、能用圆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用生活中的现象解

2020-01-30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圆》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圆》单元教学目标单元目标: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相互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求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3、独立自学,使学生初步认识弧、圆心角和扇形。4、使学生认识思对称图形,知道轴对称的含义,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5、通过介绍圆周率的史料,使学生受

2024-02-07
2014年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圆》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圆》单元教学目标单元目标: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相互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求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3、独立自学,使学生初步认识弧、圆心角和扇形。4、使学生认识思对称图形,知道轴对称的含义,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5、通过介绍圆周率的史料,使学生受

2024-02-07
2019新版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全单元教案

生:他拿圆规的方法不对。(圆规应该拿在手柄处)生:他画圆时可能针尖移动了位置。(画圆时针尖的位置一定要固定)生:他圆规两脚一下近一下远。(对,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不能变)(学生边汇报

2024-02-07
2019新版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全单元教案

重点掌握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够正确地计算圆的面积。难点理解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教学过程教 学 预 设个 性 修 改目标导学复习激趣 目标导学 自主合作 汇报交流 变式训练创

2024-02-07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 圆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圆新知识点教学要求1.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物、模型,操作学具和画圆等实践活动,经历从实物抽象到图形,再到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圆的特征。2.通过组织学生观察和操作等活动,经历“猜想—验证—归纳”的过程,认识圆周率;启发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并能正

2024-02-07
新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教案

第五单元:圆【单元教材分析】这一单元的内容是圆,在这个单元中,教材安排了“圆的认识” 、“圆的周长和面积” 三个具体的内容,这三个内容由易到难,层层深入。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学过了直线图形的认识和面积计算,以及圆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从学习直线图形的知识,到学习曲线图形的知识,不论是内容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所变化。教材通过对圆的研究,使学

2024-02-07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第五单元 圆 第5课时 解决问题 【名师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圆第5课时解决问题【教学目标】1.进一步熟练掌握计算圆面积的方法。2.使学生理解并学会运用已掌握的计算圆、正方形、三角形等规则图形面积的方法去求不规则图形面积的解题思路和方法。3.培养学生灵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并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并掌握外方内圆、外圆内方图形的特征,以及相关面积的计算方法

2024-02-07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圆教学设计

六年级数学科集体说课记录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第课时教学设计猜猜看,圆的周长应该是直径的几倍?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第课时教学设计(二)生活中的数学。车轮,井盖四、布置作业2、这些物体的外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B两点之间的部分叫做弧,读作“弧弧两端的两条半径所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下面各图中,哪些角是圆心角?5、找特点在同一个圆中,

2024-02-07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圆教案集体备课

第五单元圆单元目标: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相互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求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3、独立自学,使学生初步认识弧、圆心角和扇形。4、使学生认识思对称图形,知道轴对称的含义,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5、通过介绍圆周率的史料,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单

2024-02-07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圆第四节《扇形》教案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圆第四节《扇形》教案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5页的内容,以及练习十六的题目。【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弧、圆心角、扇形等概念。2.能按要求画扇形。过程与方法: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理解扇形的大小与圆心角和半径的关系。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欣赏的过程中,认识生活中、美术作品、建筑艺术的美,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2024-02-07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1.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物、模型,操作学具和画圆等实践活动,经历从实物抽象到图形,再到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圆的特征。2.通过组织学生观察和操作等活动,经历“猜想—验证—归纳”的过程,认识圆周率;启发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并能正确、灵活地应用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

2024-02-07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圆教学设计

新城学校六年级数学科集体说课记录新城学校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第课时教学设计(一)判断1.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半径的长度.( ) 2.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3.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4.半径4厘米的圆比直径6厘米的圆大.()5.所有圆的半径都相等.( )6.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是直径的2倍。()7.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直径的长度

2024-02-07
青岛版六上《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窗口一:《圆的认识》教学设计高密市朝阳小学徐燕【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信息窗1“圆的认识”55—56页。【教材简析】圆是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领域里最后教学的一个平面图形,也是教学的惟一一个曲线图形。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直观认识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圆的圆心、半

2024-02-07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圆的周长计算》教学设计.doc

《圆的周长计算》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0~61页,圆的周长计算。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认识什么是圆的周长。2.通过测量和计算,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为定值,推出圆的周长公式,并会运用公式解决现实问题。3.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渗透探索数学问题的一般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转化策略和推理能力。4.逐步养成乐于思考、勇于

2024-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