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史重点50505

中国医学史重点1.最早的医疗工具——砭石2.导引是中国古代呼吸运动和肢体运动相结合的一种养生术。3.浙八味:白术,白芍,浙贝母,杭白菊,玄参,麦冬,温郁金,延胡索。4.医学起源论:医源于动物本能(混淆了动物本能的救助行为与人类早期经验医学之间的界限),医源于圣人(出于崇拜部落英雄,对某些历史人物的贡献做出了无限夸大),医源于巫(否认了医与巫之间的本质区别)5

2020-01-11
中国医学史复习提纲(附重点)

中国医学史复习提纲导论一、中国医学史概念中国医学史是一门关于中国医药学的起源、形成、发展过程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是中医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二、学习目的、作用⒈指导我们的学习和工作(即认识现实、预见未来)现实是历史的延续,我们只有懂得过去,才能很好地面对现在、预见将来。⒉增强自信、热爱本专业几千年的发展,取得辉煌的成就。至今仍有其优越性无毒副作用无抗药性强调辩证综

2024-02-07
中国医学史至主要内容

第一章至第八章主要内容绪论中国医学史——是关于中国医学的起源、形成、发展过程和发展规律的科学。1 . 中医学的发展过程: A、远古到春秋;B、学术体系形成时期(战国到汉代,标志:四大经典的成书);C、临证经验积累与发展时期(晋唐时期);D、理论总结与探索时期(宋元时期);E、体系成熟与创新时期(明清时期);F中西医交汇撞击时期(近代)2中医学的历史成就:①周

2024-02-07
医学史至主要内容

医学史至主要内容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第一章至第八章主要内容绪论中国医学史——是关于中国医学的起源、形成、发展过程和发展规律的科学。1 . 中医学的发展过程: A、远古到春秋;B、学术体系形成时期(战国到汉代,标志:四大经典的成书);C、临证经验积累与发展时期(晋唐时期);D、理论总结与探索时期(宋元时期);E、体系成熟与创

2024-02-07
中国医学史重点整理

中国医学史重点整理简述《内经》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其主要学术精神、成就和影响是什么 1历史背景:先秦哲学的发展。尤其是阴阳五行哲学思想为《黄帝内经》的诞生提供了理论基础;2主要学术精神:注重整体观念;运用阴阳五行学说;重视脏腑经络;强调精神与社会因素;注重疾病预防,反对迷信鬼神。3成就和影响:1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为后世中医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是

2024-02-07
中国医学史重点

中国医学史重点1.最早的医疗工具——砭石2.导引是中国古代呼吸运动和肢体运动相结合的一种养生术。3.浙八味:白术,白芍,浙贝母,杭白菊,玄参,麦冬,温郁金,延胡索。4.医学起源论:医源于动物本能(混淆了动物本能的救助行为与人类早期经验医学之间的界限),医源于圣人(出于崇拜部落英雄,对某些历史人物的贡献做出了无限夸大),医源于巫(否认了医与巫之间的本质区别)5

2024-02-07
中国医学史复习提纲附重点

中国医学史复习提纲导论一、中国医学史概念中国医学史是一门关于中国医药学的起源、形成、发展过程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是中医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二、学习目的、作用⒈指导我们的学习和工作(即认识现实、预见未来)现实是历史的延续,我们只有懂得过去,才能很好地面对现在、预见将来。⒉增强自信、热爱本专业几千年的发展,取得辉煌的成就。至今仍有其优越性无毒副作用无抗药性强调辩证综

2020-05-03
中国医学史重点知识整理

中国医学史重点知识整理简述《内经》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其主要学术精神、成就和影响是什么1历史背景:先秦哲学的发展。尤其是阴阳五行哲学思想为《黄帝内经》的诞生提供了理论基础;2主要学术精神:注重整体观念;运用阴阳五行学说;重视脏腑经络;强调精神与社会因素;注重疾病预防,反对迷信鬼神。3成就和影响:1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为后世中医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2020-06-18
中国医学史重点

砭石:是古代一种经过打制而成的锐利的楔形石块,是最古老的医疗工具,后世金属刀针的前身。主要用来刺破痈肿或刺激身体的一定部位来减轻病痛。医药学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甲骨文关于疾病的记载记载病名是按人体不同部位前面加“疾”字。阴阳——起于《周易》五行——最早见于《尚书·洪范》病因学医和“六气致病说”六气——阴、阳、风、雨、晦、明医学分科与医事制度西周医学分科

2024-02-07
中国医学史重点

绪论一、中医学的历史成就1.周代至三国①在周代出现医学分科,《周礼·天官》中有疾医、疡医、食医、兽医的医事分工②春秋战国时期最早提出药物麻醉③简记载有“疠迁所”,是世界医学史上最早的麻风隔离病院④“封诊式”是法医检验鉴定的标准格式⑤战国《五十二病方》中用水银制剂治疗癣疥等外科病是世界医学史上最早的;对三联律脉搏的认识,也是世界最早的;手术治疗痔瘘病,是世界医

2024-02-07
中国医学史知识点

远古~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6年(夏、商、周、春秋)1.医和六气致病说:阴、阳、风、雨、晦、明。(最早的病因学说)2.周朝宫廷医生分为:食医、疾医、疡医、兽医,这是最早的医学分科。公元前475~公元265年战国-三国3.脉灸经:《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现存最早论述经脉的文献。4.《五十二病方》反映了西汉以前的医学水平,现存最早

2020-11-03
中国医学史重点

中国医学史重点1.最早的医疗工具——砭石2.导引是中国古代呼吸运动和肢体运动相结合的一种养生术。3.浙八味:白术,白芍,浙贝母,杭白菊,玄参,麦冬,温郁金,延胡索。4.医学起源论:医源于动物本能(混淆了动物本能的救助行为与人类早期经验医学之间的界限),医源于圣人(出于崇拜部落英雄,对某些历史人物的贡献做出了无限夸大),医源于巫(否认了医与巫之间的本质区别)5

2024-02-07
中外医学史重点简答题整理

简述《内经》的内容、成就《内经》包括《素问》《灵枢》两部分,全书共分18卷。《素问》以问答的方式写成,分9卷论述人体发育规律,人与自然的相应关系,阴阳五行学说、脏腑学说,各种疾病的治疗原则和方法等。《灵枢》分9卷论述9针形质、用法、禁忌、人体经络循行、穴位、人体体表与内脏解剖、针灸方法与原则等。成就:反应整体观念、辩证论治特点。标志中国医学从经验积累的阶段上

2024-02-07
中国医学史 重点

中国医学史原始社会的医疗活动一、医药起源论1、医源于圣人伏羲尝百药、制九针、画八卦神农尝百草黄帝尝味百木、典主医药2、医源于巫3、医源于动物本能4、医食同源5、医易同源6、医源于实践(广大人民长期的智慧结晶)二、医药知识外治法:1、砭石:我国最早的石质医疗工具,砭,以石刺病也,用来切割脓包或浅刺身体的某些部位,可以减轻或消除病痛。砭石或针灸起源时间:新石器时

2024-02-07
中国医学史至主要内容

第一章至第八章主要内容绪论中国医学史——是关于中国医学的起源、形成、发展过程和发展规律的科学。1 . 中医学的发展过程: A、远古到春秋;B、学术体系形成时期(战国到汉代,标志:四大经典的成书);C、临证经验积累与发展时期(晋唐时期);D、理论总结与探索时期(宋元时期);E、体系成熟与创新时期(明清时期);F中西医交汇撞击时期(近代)2中医学的历史成就:①周

2024-02-07
中国医学史(重点)学习资料

中国医学史(重点)中国医学史原始社会的医疗活动一、医药起源论1、医源于圣人伏羲尝百药、制九针、画八卦神农尝百草黄帝尝味百木、典主医药2、医源于巫3、医源于动物本能4、医食同源5、医易同源6、医源于实践(广大人民长期的智慧结晶)二、医药知识外治法:1、砭石:我国最早的石质医疗工具,砭,以石刺病也,用来切割脓包或浅刺身体的某些部位,可以减轻或消除病痛。砭石或针灸

2024-02-07
《中国医学史》知识点汇编

《中国医学史》知识点汇编编著:凌逸冰(陕西中医学院中西本1101班)1.砭石是最原始的医疗工具,是后世刀针工具的基础与前身;灸法是中医最古老的疗法之一。原始群是人类最早的社会组织形式,古代导引疗法是在舞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2.伏羲是我国古籍中最早的王,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3.甲骨文关于疾病的记载主要是按人体部位记述的;商朝宫廷负责医疗的是“疾小臣”。《诗经

2024-02-07
中国医学史重点doc资料

中国医学史重点1.最早的医疗工具——砭石2.导引是中国古代呼吸运动和肢体运动相结合的一种养生术。3.浙八味:白术,白芍,浙贝母,杭白菊,玄参,麦冬,温郁金,延胡索。4.医学起源论:医源于动物本能(混淆了动物本能的救助行为与人类早期经验医学之间的界限),医源于圣人(出于崇拜部落英雄,对某些历史人物的贡献做出了无限夸大),医源于巫(否认了医与巫之间的本质区别)5

2024-02-07
中国医学史重点前四章

绪论源、形成、发展过程和发展规律的科学。一、中医学的发展过程1.学术体系形成时期(远古到春秋。标志:四大经典的成书);2.临证经验积累和发展时期(晋唐时期);3.理论总结与探索时期(宋元时期);4.体系成熟与创新时期(明清时期);5.中西医交汇撞击时期(近代)。二、中医学的历史成就1.周代至三国①在周代出现医学分科,《周礼·天官》中有疾医、疡医、食医、兽医的

2024-02-07
中国医学史(重点)

中国医学史原始社会的医疗活动一、医药起源论1、医源于圣人伏羲尝百药、制九针、画八卦神农尝百草黄帝尝味百木、典主医药2、医源于巫3、医源于动物本能4、医食同源5、医易同源6、医源于实践(广大人民长期的智慧结晶)二、医药知识外治法:1、砭石:我国最早的石质医疗工具,砭,以石刺病也,用来切割脓包或浅刺身体的某些部位,可以减轻或消除病痛。砭石或针灸起源时间:新石器时

2024-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