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橡树》导学案

《致橡树》导学案

2020-01-04
致橡树

《致橡树》导学案主备人:贾秀玲审核人:殷吉玲2012-9-29【学习目标】1、品味诗的意境,把握诗的内容和艺术手法,背诵诗歌2、培养独立自尊的人格和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知识连接】舒婷,当代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致橡树》是朦胧诗潮的代表作之一,与北岛、顾城齐名,但事实上,她的诗歌更接近上一代载有意味较浓的传统诗人,反抗性淡漠了许多。1969年下乡插队

2024-02-07
致橡树教学设计

《致橡树》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致橡树》是舒婷爱情诗的代表作。诗歌表达了一种独立平等、互依互助、坚贞热烈,既尊重对方存在,又珍视自身价值的崭新爱情观。橡树和木棉可以说是我国爱情诗中一组品格崭新的象征形象。全诗感情基调理智、冷静,意象明丽隽美,思维缜密流畅。在反复诵读的同时,设置思考题,以讨论探究的方式感悟,理解诗人向往的既尊重对方独立又珍视自身价值的爱情观

2024-02-07
致橡树教学设计

《致橡树》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致橡树》编排在中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语文第一册第五单元,这个单元是诗歌单元,重在培养学生鉴赏现当代诗歌的语文能力。这首诗歌对引导中职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二、学情分析教学对象是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高一的学生,学生基础较差,课外阅读量少,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极为薄弱,学业负担轻。会计专业的学生动手

2020-04-20
《致橡树》 教学设计

《致橡树》教学设计教学模式分析:精巧导入--创造美,激情诵读--感受美,仔细品味--领悟美的方法。教材分析:《致橡树》编排在语文版九年级第一单元,这个单元是诗歌单元,重在培养学生鉴赏现当代诗歌的语文能力。这首诗歌对引导中职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感受含蓄朦胧的意象。2、体悟诗人的价值观和爱情观。过程

2024-02-07
《致橡树》导学案

国学名句 学习目标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目标 自主突破第 2 课 《致橡树》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元好问《雁邱词》 1.朗读诗歌,理解内容。 2.理解诗中新颖丰富的

2020-09-08
致橡树教学设计

致橡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1、感受含蓄朦胧的意象。2、体悟诗人的价值观和爱情观。二、能力培养目标1、培养学生欣赏、感悟诗歌语言的能力。2、体会意象所蕴涵的深层含义,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3、培养鉴赏诗歌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4、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积累学习的能力。三、思想教育目标根据本诗

2024-02-07
《致橡树》练习题1

《致橡树》导学案阅读下列诗段,完成1——4题。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长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甚至日光。/甚至春雨。/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1.作者否定了哪几种爱情观?为

2024-02-07
致橡树 导学案

《致橡树》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反复朗读,加深对诗歌内容的把握。2、通过分析意象,强化对作者爱情观的理解,树立正确的爱情观。资料补充:1、作者简介:舒婷原名龚佩瑜,福建泉州人,1952年生。1982年出版诗集《双桅船》。中国朦胧派诗歌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舒婷顾城抒情诗选》《致橡树》散文集《心烟》诗歌特点舒婷的诗大致分为两类:一类表现一代人对历史、对祖国

2024-02-07
《致橡树》导学案

致橡树一、明确目标,自主学习【学习目标】1、理解含蓄朦胧的意象。2、体会意象所蕴涵的深层含义,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3、把握诗中的比喻、象征等艺术手法的表达作用。4、理解诗中所倡导的新型爱情观。【知识准备】(一)朦胧诗“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酝酿于文革期间,是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出现于文坛的一种文学思潮。因其在艺术形式上用总体象征手法,具有多义性和不透

2024-02-07
高教版高一语文基础上册《爱情诗二首:致橡树 我愿意是急流学案》

爱情诗二首学习目标1、了解诗歌的文体特点。2、有感情的朗读全诗,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3、通过诗歌中意象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4、引导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学习方案一、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在自主朗读、析读、讲读的过程中,理解领悟诗歌中的形象和诗人的情感,初步学会如何鉴赏现代诗歌的方法。二、语文基础知识1、作家作品舒婷(1952—)原名龚佩瑜,福建泉州人。 19

2024-02-07
苏教版高中语文 必修一 第一专题 《致橡树》导学案含答案

致橡树一、明确目标,自主学习【学习目标】1、理解含蓄朦胧的意象。2、体会意象所蕴涵的深层含义,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3、把握诗中的比喻、象征等艺术手法的表达作用。4、理解诗中所倡导的新型爱情观。【知识准备】(一)朦胧诗“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酝酿于文革期间,是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出现于文坛的一种文学思潮。因其在艺术形式上用总体象征手法,具有多义性和不透明

2024-02-07
我的《致橡树》导学案

神木职教中心职高一年级(语文)高效课堂导学案班级:___ ___组别:___ ___姓名:______ _____致橡树教学参考:四.1、诗中出现了八个意象:凌霄花、痴情鸟、泉源、险峰、日光、春雨、橡树、木棉。2、 (1)、凌霄花虽然鲜艳美观,凌空盛放,但那不是凭借自己的力量,而是借攀缘他人的“高枝”来炫耀自己的。这样的荣耀是不值得羡慕的。这不仅使我们想到了

2024-02-07
《致橡树》导学案

《致橡树》导学案【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诗歌含蓄朦胧的意象。2.把握诗人提倡的正确的爱情观。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欣赏、感悟诗歌语言的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作品的浓厚兴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爱情观。【学习重难点】重点:理解含蓄朦胧的意象。难点:把握诗歌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的表现手法。一、课前预习1.走近作者舒婷,当代女诗人。1952年生。代

2024-02-07
致橡树 教案教学设计

致橡树教案教学设计余正明教学目的:1、初步了解现代诗歌的一般特点,提高阅读和鉴赏能力。2、学习新诗借助鲜明生动的形象抒发感情的特点。3、了解诗歌的象征手法,评判诗中表白的爱情观。教学方法:1、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加强直观效果,营造诗画合一的氛围和意境。2、指导学生朗读,追求声情并茂。3、指导学生把握同类诗歌的特点和写法,学会鉴赏比较。课时安排:一课时资料来源

2024-02-07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爱情诗二首:致橡树 我愿意是急流学案》word教案

爱情诗二首学习目标1、了解诗歌的文体特点。2、有感情的朗读全诗,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3、通过诗歌中意象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4、引导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学习方案一、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在自主朗读、析读、讲读的过程中,理解领悟诗歌中的形象和诗人的情感,初步学会如何鉴赏现代诗歌的方法。二、语文基础知识1、作家作品舒婷(1952—)原名龚佩瑜,福建泉州人。 19

2024-02-07
人教版《致橡树》教学设计

人教版《致橡树》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初步了解现代诗歌的一般特点,提高阅读和鉴赏能力。2、学习新诗借助鲜明生动的形象抒发感情的特点。3、了解诗歌的象征手法,评判诗中表白的爱情观。教学方法:1、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加强直观效果,营造诗画合一的氛围和意境。2、指导学生朗读,追求声情并茂。3、指导学生把握同类诗歌的特点和写法,学会鉴赏比较。课时安排:一课时资料来源

2024-02-07
课例-《致橡树》教学设计

《致橡树》教学设计教案设计:刘良豪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朦胧诗特点。2.过程与方法:感悟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情感态度价值观:中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二、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通过学习此诗,为以后学习朦胧诗打下基础,可为我们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有着重要的地位。2.教学重点:作者表达的正确的爱情观。3.教学难点:诗作的象征意义,诗所表达的

2024-02-07
山东省冠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第一专题致橡树导学案 语文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必修1

三、思想教育目标根据本诗借 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特点,理解舒婷自主、平等的爱情观,树立健康的、向上的爱情观、价值观。四、根据诗歌学习的要求、诗歌的体裁特点以及学生学习的实际水平,本节

2024-02-07
2019年高教版高一语文基础上册《爱情诗二首:致橡树 我愿意是急流学案》

爱情诗二首学习目标1、了解诗歌的文体特点。2、有感情的朗读全诗,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3、通过诗歌中意象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4、引导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学习方案一、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在自主朗读、析读、讲读的过程中,理解领悟诗歌中的形象和诗人的情感,初步学会如何鉴赏现代诗歌的方法。二、语文基础知识1、作家作品舒婷(1952— )原名龚佩瑜,福建泉州人。19

2024-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