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致橡树教学设计

致橡树教学设计

致橡树教学设计
致橡树教学设计

《致橡树》教学设计

[ 教材分析]

《致橡树》是舒婷爱情诗的代表作。诗歌表达了一种独立平等、互依互助、坚贞热烈,既尊重对方存在,又珍视自身价值的崭新爱情观。橡树和木棉可以说是我国爱情诗中一组品格崭新的象征形象。全诗感情基调理智、冷静,意象明丽隽美,思维缜密流畅。在反复诵读的同时,设置思考题,以讨论探究的方式感悟,理解诗人向往的既尊重对方独立又珍视自身价值的爱情观。

[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诗歌,培养学生欣赏、感悟诗歌语言的能力。

2、培养学生解读诗歌意象的能力,体会意象所蕴涵的深层含义

3、理解作者的爱情观,引导学生树立独立自尊的人格意识,初步形成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重点]

把握诗中意象及感情意义,感悟诗人的爱情观。

[ 教学难点]

感悟诗歌中对女性独立意识和人格理想的追求精神。

[ 教学方法]

1、诵读感悟法。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情感意蕴。

2、探究式阅读法。用于对诗歌意象或主题的分析。

[ 教学用具] 多媒体

[ 课时安排] 1 课时

[ 课前准备]

布置预习:

1 朗读诗歌,读准字音。

2 借助网络等资料,搜集作者信息、写作背景概况;查阅橡树和木棉的图片。[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生进行诗句对接: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这些诗句都是表达什么情感的呢——爱情。爱情是人类生活中一种最特殊的情感,简单的两个字演绎出人间多少的悲欢离合,因此它也成为文人笔下永恒的主题。古今中外,不同的人不同的时代对爱情有着不同的理解,以上这些都是古人描写爱情的经典佳句,要说到当代的经典爱情诗,就不得不提到舒婷的《致橡树》,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舒婷,看看她对爱情又有着怎样的理解。

二作者简介

请一位学生简单介绍作者情况。

舒婷:中国当代朦胧派诗歌的代表人物。原名龚佩瑜,52 年生于福建泉州,71 年开始写诗,79年开始发表诗作。曾下乡当过3年农民,回城后当过8年工人,1980 年调到福建省作家协会任专业作家。

主要作品有《祖国,我亲爱的祖国》获全国青年优秀诗歌奖,诗集《双桅船》获

全国新诗优秀奖。

《致橡树》是“朦胧诗”潮的代表作品。写于1977年,在诗中,诗人以新

颖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爱情观,为当时新诗中的爱情描写吹进了一股新风。

三朗读诗歌

1、学生自由朗读,注意字音和节奏。

慰藉(ji e)流岚(I印) 雾霭(ai ) 虹霓(n i)戟 (j 1)

2、教师播放视频,让学生聆听示范朗读。

3、请大家像示范朗读中那样饱含感情的朗读这首诗,请一位学生展示。四整体感知

意象是解读诗歌的一把钥匙,意象就是凝聚着诗歌情感的具体物象。

1、题目为“致橡树”,橡树就是诗歌的主要意象之一。橡树是南方的一种高大乔木,坚硬魁伟,在这首爱情诗中他象征着什么呢是谁对橡树的表白呢

明确:橡树象征着爱情当中的男性形象,充满阳刚之气。木棉代表了女性形象,因此木棉和橡树是这首诗歌的核心意象。作者借木棉对橡树的真情表白,表达了自己的爱情

观。

2、读这首诗歌的开头,我们仿佛听见木棉对橡树说:“橡树啊,我对你的爱和其

他女性是不一样。”请大家找一找,作者用哪些意象代表其他女性呢

学生回答,明确:凌霄花、鸟儿、泉源、险峰、日光、春雨。五探讨意象

下面我们就一起探讨这些意象,看看它们分别代表了怎样的女性和爱情观。结合诗句,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学生分组进行合作探究,然后各组派代表分析讲解,小组之间可以相互质疑提问。)

1、凌霄花、鸟儿、泉源、险峰、日光、春雨各有什么特点,它们分别象征着生活中怎样的女性和爱情观你怎样看待这些观点生活中有这样的例子吗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引导明确:

2、木棉向往的爱情是怎样的呢请结合诗句,选择恰当的词语概括木棉的爱情观。

参考: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双方必须

平等独立。

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双方必须相知相依息息相通。

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一一双方必须相互默

契,相知相依。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各自拥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男性充满阳刚之气,女性具有柔韧之美。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一一双方必须祸福与共,

同甘共苦。

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一一双方在独立平等的前提下,又相知相依,荣

辱与共。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土地”可以理解为一切内在精神领域的东西。不仅爱你的容貌、气质、才华成就,更爱你今生坚定的信念,执着的追求和你灵魂深处动人的美丽。

小结:作者所向往的理想的爱情是建立在双方平等独立的基础上的一种相知相依、同甘共苦、理解支持对方的伟大爱情。

六评头论足

1木棉所代表的女性与前面所提到的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学生讨论回答,参考:前面提到的三种爱情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都以男性为中心,女性的价值基本不体现;而木棉的爱情强调了爱的双方的独立、平等。她所向往的爱情,不依附,强调女性自身的尊严与价值,既尊重对方又珍视自身价值。这其实是新时代觉醒了的女性所发出的呐喊。

这是一种新型的爱情关系,它蕴涵着一种新的人生观。这种新的人生观就是确认个体的自主、自尊,尤其是强调了女性的独立意识,是中国女性关于人格理想的宣言。

2联系生活怎样的女性才是独立的女性

学生自由发言。

七拓展延伸

1、你喜欢“木棉”这样的独立女性吗

2、写一写

不同的人对爱情有不同的表达,通过本节课的讨论学习,或许你对爱情会有一些新的认识,或许你也有自己对爱情的理解,请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爱情的理解和感悟,一句话、一句歌词、一幅画都可以。

我向往的爱情是________

学生发言。

八课堂小结:

1 意象是解读诗歌的一把钥匙。

2爱情不仅是一种甜蜜,也是一种责任、一种承诺,一种理性。希望同学们都能完善自己,使自己成为一棵参天大树,让未来的爱情之果充满甘甜。

九布置作业

1、二十岁之前就是写诗的年龄。请选择一个意象,写一首小诗表达一种情感。

2、阅读其他爱情诗歌,如席慕容《无怨的青春》等。

板书:

致橡树

舒婷

〕木「独立平等

只知依附世俗的爱情真正的爱情相知相依一味奉献(否定)(向往)同甘共苦理

解支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