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遥感概述考试5第五章

遥感概述考试5第五章

遥感概述考试5第五章
遥感概述考试5第五章

1.影像色调与地物性质有何关系?

2.地物在影像上的形状、大小取决于哪些因素?

3.举例说明什么叫直接标志(影像判读里的直接标志)。

4.选择遥感数据要注意哪些事项。(为什么要选取某一种数据源)

5.简述遥感目视判读的基本方法。

6.简述特征提取的基本概念,具体过程。

7.试总结遥感影像在土地利用中的判读特点。

8.说明各种地貌类型的影像特点。

9.试举例说明岩性判别方法。(p225)

10.分述三大岩类主要判读标志。

11.如何区分遥感影像的背斜、向斜。(p234)

12.断裂构造的主要判读标志。(p234)

13.遥感图像解译标志(判读标志有哪些?区别于直接标志),结合实例说明他们在图像解

译中的应用。(p145)

14.遥感图像目视解译方法主要有哪些?列出5种,并结合实例说明他们如何在遥感解译中

的应用。(p149)

1).色调:全色遥感图像中从白到黑的密度比例叫色调(也叫灰度)。色调标志是识别目标地物的基本依据,依据色调标志,可以区分目标地物。在一些情况下,还可以识别出目标地物的属性(page 135)

2).形状取决于:成像方式的不同,飞行姿态的改变或者地形起伏的变化,都会造成同一目标物的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大小取决于:地面分辨率,物体本身亮度与周围亮度的对比关系等。(page137)

3).直接判读标志是指能够直接反映和表现目标地物信息的遥感图像的各种特征,它包括遥感摄影像片上的色调、色彩、大小、形状、阴影、纹理、图型等,解译者利用直接解释标志可以直观识别遥感像片上的目标地物。比如航空摄影像片直接解译标志主要包括:形状、大小、色调与颜色、阴影、纹理、图型、位置。(page 145)

4).色调标志是识别目标地物的基本依据,依据色调标志,可以区分出目标地物。颜色是彩色遥感图像中目标地物识别的基本标志。阴影,根据阴影形状、大小可判断物体的性质或高度。纹理可以作为区别地物属性的重要依据。根据物体的大小可以判断物体的熟悉。位置是识别目标地物的基本特征之一,意图水体连接沟渠。以图型为线索可以容易地判别出目标地物。依据空间布局可以推断目标地物的属性。(page 135)

5).可见光黑白像片和黑白红外像片解译。

彩色像片和彩色红外像片解译

热红外像片的解译(page 149)

6.)特征提取:大脑皮层特定的功能区负责选择性知觉的加工,进行图像特征提取,遥感图像各种目标地物特征信息会转换成各种模式的神经冲动而被记录下来,从而完成各种信息的抽取。(page 142)

7)没找到;

8)没找到,希望找到的同学共享给大家;

9) 岩石的反射光谱与岩石本身的矿物成分和颜色密切相关。岩浆岩中,随着sio2的含量的减少和暗色矿物含量的增高,岩石的颜色由浅变深,光谱反射率也随之降低。其次,岩石

光谱反射率受组成岩石的矿物颗粒的大小和表面糙度的影响。矿物颗粒较细,表面比较平滑的岩石,具有较高反射率。反之,光谱反射率较低。岩石表面湿度对反射率也有影响。一般来说,岩石表面较湿时,颜色变深,反射率降低。岩石表面风化程度的影响主要取决于风化物的成分、颗粒大小等因素。风化物颗粒较细时,使覆盖的岩石表面较平滑,若风化物颜色较浅,则反射率较高。如果风化物颗粒粗,使表面粗糙,则会降低反射率。在通常情况下,完整岩石表面比破碎岩石表面反射率要高些。在野外,岩石的自然露头的覆盖物对光谱的影响取决于覆盖程度和特点。

10)沉积岩:沉积岩的最大特点是具有层性,胶结良好的沉积岩,出露充分时,可在较大范围内成条带状延伸。在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上可显示出岩层的走向和倾向。坚硬的沉积岩,常形成与岩层走向一致的山脊,而松软的沉积岩则行成条带状谷地。

岩浆岩:岩浆岩与沉积岩在遥感影像上反映出形状结构上的差别明显。前者多呈团块状和短的脉状。岩浆岩的解译,首先要注意区分酸性岩,中性岩和基性岩。酸性岩色调较浅,基性岩色调最深,中性岩色调介于两者之间。

变质岩:影像特征较复杂,与岩浆中的侵入岩相似,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上有时可识别出深色矿物和浅色矿物集中的不同色调条带经扭曲的情况。

11)当逆向坡(陡坡)向外、顺向坡(缓坡)向内(向轴线倾斜)时是向斜构造;逆向坡(陡坡)朝内(面向褶皱轴),顺向坡(缓坡)朝外(远离褶皱轴),是背斜构造。

12)断层是一种线性构造,在遥感影像中表现为线性影像。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线性色调异常,二是两种不同色调的分界面呈线状延伸。还有地层缺失和重复,走向不连续使两套岩层走向错断、斜交等。

13)直接判读标志:形状、大小、色调与颜色、阴影、纹理、图型和位置。

间接解译标志:目标地物及其与其相关指示特征,地物及其环境关系,目标地物及其成像时间关系。

14)可见光黑白相片和黑白红外相片解译:可见光黑白相片和黑白红外相片上,目标地物的形状和色调是识别地物的主要标志,黑白相片识别和解译规律是:可见光范围内反射率高的地物,在航空相片上呈淡白色调,反射率低的地物,在相片上呈现暗灰色调,如水泥路面呈现深暗色。各种植被类型或植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或受到不同环境的影响,其近红外线反射强度不同,在黑白红外像片上表现的明暗程度不同,物体在近红外波段的反射率高低决定了在黑白红外像片上影像色调的深浅。

彩色像片与彩色红外像片解译:遥感彩色像片基本上反映了地物的天然色彩,地物间的细微差异可以通过色彩的变化表现出来。彩色红外像片判读时,要了解彩色红外摄影感光材料的特性和成像原理;熟悉各种地物在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的反射光谱特性;建立反射地物的反射光谱特性与相片夹彩色的对应关系;建立彩红外相片的其他判读标志;遵循遥感解译步骤与方法对彩红外像片进行解译。

热红外像片解译:判读热红外像片时区分影像的色调差异;“热分布”的形状和大小;地物大小和阴影差异。

期末考试总结大全

期末考试总结大全 期末考试结束了,同学们有没考好?没考好原因是什么?下面是小雅整理的期末考试总结大全,欢迎阅读参考! 期末考试总结一 期末考试成绩公布了。我的成绩是:语文96、数学79分。语文成绩列全班第20名,数学成绩列第一名——倒数第一名。闭幕式后我把成绩册丢在班级不敢带回家给爸爸妈妈看。 回到家,我赶忙躲到自己的房间里关起门来,眼泪也不由自主的从眼角溜了出来…… 爸爸下班回到家里,知道了我的期末考试情况,没有想到他没有责备我,他说: 要为成功总结经验,不要为失败找借口。语文能考96分是因为我将要求背诵的课文、抄写的生字都掌握了,而且还在爸爸的辅导下做了三份期末模拟试卷。而数学考试考成这个样子的原因就恰好相反:老师布置的作业没有完成,考试的时候粗心大意…… 知道这些使我落后的原因了,我一定会针对它们加以改正,争取当上“三好学生”。 期末考试总结二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四年级学习生活不知不觉结束了,在这个学期里,老师为我们的学习付出了许多心血,我们也为自己

的学习洒下了辛勤的汗水。这次期末考试,我的每门功课都达到老师和家长满意的成绩:数学100分、英语100分、语文98分,总结这个学期的学习,我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习态度比较端正。能够做到上课认真听讲,不与同学交头接耳,不做小动作,自觉遵守课堂纪律;对老师布置的课堂作业,能够当堂完成;对不懂的问题,主动和同学商量,或者向老师请教。 第二,改进了学习方法。为了改进学习方法,我给自己订了一个学习计划:(1)做好课前预习。也就是要挤出时间,把老师还没有讲过的内容先看一遍。尤其是语文课,要先把生字认会,把课文读熟;对课文要能分清层次,说出段意,正确理解课文内容。要求背诵的课文提前背过。坚持写日记,记录生活笔记。(2)上课要积极发言。对于没有听懂的问题,要敢于举手提问。积极发言,大胆思考。(3)每天的家庭作业认真检查,再让家长检查一遍,把做错了的和不会做的,让家长讲一讲,记在错题集上,考前几天再把以前做错了的题目,经常拿出来看一看,复习复习。(4)要多读一些课外书,了解课外知识,每天中午吃完饭,看半个小时课外书;每天晚上做完作业,只要有时间,多看几篇作文。 第三,课外特长不放松。能够利用星期天和节假日,到课外辅导班学习绘画,在学校的想象画评比中,我荣获“艺术之星”的称号。

遥感试题

《遥感原理与应用》模拟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与地面目标相互作用后能量可分为三部分,不包括下面哪种辐射( D )。 A.反射 B.吸收 C.透射 D.发射 2. NDVI= (Ch2 - Ch1)/(Ch2 + Ch1)指的是( D )。 A.比值植被指数 B.差值植被指数 C.差比值植被指数 D.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 3. 大气窗口是指(C)。 A.没有云的天空区域 B.电磁波能穿过大气层的局部天空区域 C.电磁波能穿过大气的电磁波谱段 D.没有障碍物阻挡的天空区域 4. 图像灰度量化用6比特编码时,量化等级为( B )。 A.32个 B.64个 C.128个 D.256个 5. 图像融合前必须先进行( A )。 A.图像配准 B.图像增强 C.图像分类 6.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下列( C )影响并不改变太阳辐射的强度。 A.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 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C.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折射 D.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 7.黑体辐射是在特定温度及特定波长由理想放射物放射出来的辐射,其特点( B )。 A. 吸收率为0 B.反射率为0 C.发射率为0 D.透射率为1 8.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方法中,利用遥感影像解译标志和解译者的经验,直接确定目标地物属性的,是下面哪种方法( A )。 A.直接判读法 B.对比分析法 C.信息复合法 D.综合分析法 9.计算植被指数NDVl,主要使用以红波段和下面哪个波段( C )。 A.紫外波段 B.蓝色波段 C.近红外波段 D.绿波段 10.以下不是高光谱遥感特点的有( A )。 A.它与多光谱遥感含义相同。 B.它可以将可见光和红外波段分割成相对更连续的光谱段。 C.它需要面对海量数据处理问题。 D.它每个通道的波长范围比多光谱遥感要小得多。 11.探测植被分布,适合的摄影方式为( C )。 A.近紫外摄影 B.可见光摄影 C.近红外摄影 D.多光谱摄影 12.下面关于遥感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1999年美国发射IKNOS,空间分辨率提高到1米。 B.加拿大发射RADARSAT卫星是世界上第一个携带SAR的遥感卫星。

中国人民大学830-遥感概论考研参考书目、考研真题、复试分数线

中国人民大学830-遥感概论考研参考书目、考研真题、复试分 数线 830-遥感概论课程介绍 本书重点在于基础知识的全面讲解,按照学生学习的认识规律逐步引入。同时也注意反映遥感领域的新近科研成果,将新近成果与应用相结合。其主要内容有:遥感基本概念;遥感理论基础,包括遥感电磁辐射基础、遥感光学基础;遥感数据获取,包括传感器、航空遥感、航天遥感和微波遥感;遥感数据处理,即图像校正和增强;遥感信息提取,包括图像目视判读和计算机信息提取,以及遥感技术应用。书后附有国内外遥感数据源及遥感软件商网址和遥感图像处理软件介绍。 本书可作为高校地学类专业基础课教材以及相关信息类专业教材或公共课教材,也可作为其他有关科研和技术人员的培训教材和参考书 第一章遥感概述 1.1遥感概念 1.2遥感技术系统 一、遥感过程 二、传感器及遥感平台 三、遥感探测的特点 四、遥感的分类 五、遥感卫星地面站 1.3遥感技术的简史与发展 一、遥感技术的发展简史 二、现代遥感技术发展的趋势与展望 三、遥感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1.4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的结合 一、地理信息系统简介 二、全球定位系统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考研复试分数线 学术学位: 学科门类政治、外语、专一(数学)、专二、总分 01哲学50509090330↓ 02经济学55559090360 03法学50↓50↓9090350 04教育学5050180330↓ 05文学55559090350 06历史学5050180335↑ 07理学45459090300 08工学45459090300 09医学5050180↑300 12管理学50↓50↓9090350↓ 13艺术学45459090330 专业学位: 专业学位政治、外语、专一、专二、总分备注 02经济类专业学位 (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 务、保险、资产评估) 50509090340 035101法律(非法学)50509090340↓ 035102法律(法学)50509090330 0352社会工作50509090330 0453汉语国际教育50509090315↓ 0552新闻与传播55559090355↓ 0651文物与博物馆4545180↑320 0852软件工程45458080300 0951农村与区域发展50509090300 1251工商管理 100↓50170↓未通过提前面试 同教育部A类分数线通过提前面试1252公共管理115↑50180↑ 1253会计12060225↑全日制

期末考试总结作文

期末考试总结作文 导读:篇一:期末考试总结_250字 今天,我要去学校拿期末考试成绩单。到了学校,我的心里非常紧张,因为我想知道语文和数学能考多少分。成绩单发下来了,我看到语文作文是满分,考试成绩是96.5分,数学是100分。太好啦,我的玩具有希望啦!因为妈妈答应我只要有一科考了满分,就给我买“面包工坊”的玩具。 我对这次考试不是太满意,但是妈妈夸奖了我,认为我考的很好,因为我没有犯马虎的坏习惯,错的都是我不会的题,所以妈妈下午要带我去买我想要的玩具和我喜欢的好吃的,我真开心。 我下学期一定要好好学习,争取考双百。 天津市河东区中心东道小学二年级:张周瑶 篇二:期末考试总结500字 这个学期结束了。在这个学期里,老师为我们的学习付出了许多心血,我们也为自己的学习洒下了许多辛勤的汗水。这次期末考试,我的每门功课,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 总结这个学期的学习,我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习态度比较端正。能够做到上课认真听讲,不与同学交头接耳,不做小动作,自觉遵守课堂纪律;对老师布置的课堂作业,能够当堂完成;对不懂的问题,主动和同学商量,或者向老师请教。 第二,改进了学习方法。为了改进学习方法,我给自己订了一个学习计划:(1)做好课前预习。也就是要挤出时间,把老师还没有讲

过的内容先看一遍。尤其是语文课,要先把生字认会,把课文读熟;对课文要能分清层次,说出段意,正确理解课文内容。(2)上课要积极发言。对于没有听懂的问题,要敢于举手提问。(3)每天的家庭作业,做完后先让家长检查一遍,把做错了的和不会做的,让家长讲一讲,把以前做错了的题目,经常拿出来看一看,复习复习。要多读一些课外书。每天中午吃完饭,看半个小时课外书;每天晚上做完作业,只要有时间,再看几篇作文。 第三,课外学习不放松。能够利用星期天和节假日,到少年宫去学习作文、奥数、英语和书法,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各门功课都取得了好的成绩。参加少儿书法大赛,还获得了特金奖。 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这学期的各门功课,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自己被评为三好学生,还获得了“小作家”的荣誉称号。 虽然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但我决不骄傲,还要继续努力,争取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下学期还要取得更好的成绩。 篇三:期末考试总结800字 各位同学,老师: 大家好! 85个人,两个多月,七轮考试,终于尘埃落定。在这过程中绿有一句话,我特别喜欢“每一次考试,我们要注重的,不是分数,而是过程。”的确,细细盘算下来,我不由得开始敬佩这里的每一个人,在这七轮考试中,我们每个人克服了36次自己心里和生理上的压力来参加考试,遭受了36次来自不同程度的打击。但如今,我们仍然

期末考试总结

期末考试总结 光影似箭,岁月如梭。期末考试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想从期末考试中获得鲜花和掌声吗?想,那么,就请把握现在,决战期末。 “十年砺剑百日策马闯雄关,一朝试锋六月扬眉传佳音”,我坚信即使前方道路充满阴霾和坎坷,我们都必须勇敢面对!拿出破釜沉舟的勇气,坚持下去,成功必将属于我们自己!让我们肯定自己,超越自己,创造自己,让我们心中伴着信念,矢志不渝,带着希望而迈向辉煌! 下面我就在未来半个月中,我们应该怎样调整好自己状态提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争分夺秒,提高效率。期末考试是对一学期来所学内容的全面考查,它所复盖的知识点多,能力要求也更高更全。这就需要我们花更多的时间来复习和记忆,我希望我们学生要珍惜这半个月的时间,坚持不懈。一方面要保质保量完成老师布置的复习题。另一方面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作出合理安排。我们可以把所有的作业和测试卷拿出来整理,找出原来的错误,并分析错误的原因,再做一些同类的题目进行巩固。成绩优异的同学可以归纳方法,一题多解。学有困难的学生多注重基础知识,可以完

成书本的练习题,举一反三。还要多向家长和老师寻求帮助,只有这样复习的效率就提高了。 第二,面对困难、不要泄气。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碰到一些难以解决的困难,但有时只要你换个角度去思考问题,也许就会豁然开朗。问题也将迎刃而解。 第三,平和心态,决胜千里外。同学们,临近考试,请你放下背上的包袱,用平和积极的心态,坦然的迎接考试,迎接梦想的飞翔。你可以思慕古人那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向往诗圣李白恃才傲物的豪迈情怀,艳羡毛泽东的“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啸傲考场,人生处处精彩。 同学扪,考试的号角已经吹响,胜利的旋律在寰宇回荡,长风破浪正此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动起来吧,我们一定会谱写自己的辉煌。相信自己吧,人间自有公道,付出就有回报,我们的成绩一定会步步高。 (本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附:

遥感地质学(高起专) 地质大学期末开卷考试题库及答案

遥感地质学(高起专) 一、判断题 1. 遥感是在不直接接触目标物的情况下,使用特定的探测仪器来接受目标物体的电磁波信息,再经过对信息的传输、加工、处理、判读,从而识别目标物体的技术。(5分) 参考答案:正确 2. 微波辐射计属于非成像遥感。(5分) 参考答案:正确 3. 高光谱遥感是指利用很多很窄的电磁波波段从感兴趣的物体获取有关数据。(5分) 参考答案:正确 4. 通常把通过大气而较少被反射、吸收或散射的投射率较高的电磁辐射波段称为大气窗口。参考答案:正确 5. 把各种电磁波按波长(或频率)的大小,依次排列,画成图表,这个图表就叫电磁波谱。参考答案:正确 6. 能完全吸收入射辐射能量并具有最大发射率的地物叫绝对黑体。(5分) 参考答案:正确 7. 地面物体的反射率随波长变化的规律称为地物反射波谱曲线。(5分) 参考答案:正确 8. 空间分辨率是指像素所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即扫描仪的瞬时视场,或地面物体能分辨的最小单元。(5分) 参考答案:正确 9. 辐射传播过程中,碰到小粒子,由于各种作用无特定方向的同时发生,使辐射向四面八方散去,电磁波在强度和方向上发生各种变化,这种现象是散射。(5分) 参考答案:正确 10. 辐射亮度是指辐射源在某一方向,单位投影表面,单位立体角内的辐射通量。(5分) 参考答案:正确 二、填空题 1. 根据传感器工作原理,遥感可以分为___(1)___ 和___(2)___ 遥感。(5分) (1). 参考答案: 主动式 (2). 参考答案: 被动式 2. 遥感过程是指遥感信息的___(3)___ 、___(4)___ 、___(5)___ 、___(6)___ 、和___(7)___ 的全过程。(5分) (1). 参考答案: 获取 (2). 参考答案: 传输 (3). 参考答案: 处理 (4). 参考答案: 分析 (5). 参考答案: 应用 3. 搭载传感器的载体称作___(8)___ 。(5分) (1). 参考答案: 遥感平台 4. 大气的散射现象发生时的物理规律与大气中的分子或其他为例的直径及辐射波长的长短密切相关。通常有以下三种情况:___(9)___ 、___(10)___ 、___(11)___ 。(5分) (1). 参考答案: 瑞利散射 (2). 参考答案: 米氏散射 (3). 参考答案: 无选择性散射

遥感导论考试题A及答案

遥感概论”课程考试试题1--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大气窗口由于大气层的反射、散射和吸收作用,使得太阳辐射的各波段受到衰减的作用轻重不同,因而各波段的透射率也各不相同。我们就把受到大气衰减作用较轻、透射率较高的波段叫做大气窗口。 2.光谱分辨率指遥感器在接收目标辐射的电磁波信息时所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光谱分辨率与传感器总的探测波段的宽度、波段数和各波段的波长范围和间隔有关。间隔愈小,分辨率愈高。 3.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是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用模式识别方法获取地物多种特征,为专家系统解译遥感图像提供依据,同时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运用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的经验和方法,模拟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具体思维过程,进行遥感图像解译。 4.监督与非监督分类监督分类指根据已知样本区类别信息对非样本区数据进行分类的方法。其基本思想是:根据已知样本类别和类别的先验知识,确定判别函数和相应的判别准则,然后将未知类别的样本和观测值代入判别函数,再根据判别准则判定该样本的所属类别。非监督分类指事先对分类过程不施加任何先验知识,仅凭遥感影像地物的光谱特征的分布规律进行分类,即按自然聚类的特性进行“盲目”分类。 5.遥感图像镶嵌 二、多项选择(每题5分,共30分) 1.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与地面目标作用后可分为三部分,包括:(1、2、3) (1) 反射;(2)吸收;(3)透射;(4)发射 2.计算植被指数(如NDVl)主要使用以下哪两个波段:(3、4) (1) 紫外波段;(2) 蓝色波段; (3) 红色波段; (4)近红外波段 3.扫描成像的传感器包括:(1、2) (1) 光-机扫描仪;(2)推帚式扫描仪;(3)框幅式摄影机 4.侧视雷达图像上由地形引起的几何畸变包括:(1、2、3) (1)透视收缩;(2)斜距投影变形; (3)叠掩; (4)阴影 5.遥感图像几何校正包括两个方面:(1、3) (1) 像元坐标转换;(2)地面控制点选取;(3)像元灰度值重新计算(重采样);(4)多项式拟合 三.简答题(共90分) 1、下图为一个3x3的图像窗口,试问经过中位数滤波(Median Filter)后,该窗口中心像元的值,并写出计算过程。 (10分) 求解过程如下: 对窗口数值由小到大排序: 115 <119<120<123<124<125< 126<127<150 取排序后的中间值:124 用中间值代替原窗口中心象素值,结果如下:

学校期末考试总结

学校期末考试总结 学校期末考试总结 学校期末考试总结(一) 各位同学,老师: 大家好! 85个人,两个多月,七轮考试,终于尘埃落定。在这过程中绿有一句话,我特别喜欢“每一次考试,我们要注重的,不是分数,而是过程。”的确,细细盘算下来,我不由得开始敬佩这里的每一个人,在这七轮考试中,我们每个人克服了36次自己心里和生理上的压力来参加考试,遭受了36次来自不同程度的打击。但如今,我们仍然端坐在这里,这是值得任何一个人去学习,去尊敬的!单凭这一点,就值得我们每个人,为自己而鼓掌! 回首这七次考试,好似白日云烟,转瞬即散,如此长的时间,我们都不曾捕捉到什么,那就更不必谈什么收获了。但,有时,我又觉得,没有说感悟,没有收获,这便是最大的感悟,最大的收获。 人们在跌宕起伏之中生存,当下一次面临相同的抉择时,或许我们才会真正觉悟:“如果当初……” 一次次的跌倒,一次次的爬起,终有一天,自己才会明白:生活的齿轮,不会是光滑的,我们既然没有能力将其磨平,那就只能调整自己,适应它的深度,正如面对这一次次的考试。 指尖,在日历上流过,我想多数人,盼得不是期末,而是那久违

的寒假,不过不要傻了,初中的最后一个寒假,哪里会让你过得舒服呢纵然没有成本儿的作业,但你就真的打算玩一寒假吗 请听我说。一个寒假,30天,不算每日休息和做作业的时间,还有300~400个小时可以利用,这300~400多个小时,足以超越某一群人!校内的时间宝贵,那校外又何尝不是呢那些比我们强的人还在努力,我们又有什么理由消极退却呢寒假的自由时间,我们足可以好好利用,适当放松,夯实基础,超越拓展。这些,对于有心人来说都算不上难事。 纵使假期注定劳苦,但相较于寒假的魅力,考试的震慑,往往就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了。 即将到来的第八轮考试,依旧是这些人,依旧是这间教室,依旧是那些题。改变的,不过是每一场考试的时间,再加上我们自己的心态。 紧张了一个学期,也可以在这个时候稍事放松,但要明白,缓解一下压力,只是为了冲得更远,我们的目标不仅是期末,更是中考!以一颗平常的心,去面对任何一个环境,淡定、淡泊,但也要有一个度!你我不是陶渊明,无需归田隐逸;你我不是李白,更无须扁舟一叶醉江湖!在平常中进步,在淡泊中扬名!不求一飞冲天、一鸣惊人,但求扎实稳进,问心无悔! 让自信在成功的基础上建立;让那刹那的芳华,成为永恒;让那萎靡的昙花,再现光彩! 谢谢大家!

河南大学遥感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讲作业:1.遥感的概念以及狭义遥感的特点 广义的遥感:即遥远的感知,泛指一切无接触的远距离探测,包括对电磁场、力场、机械波等的探测。 狭义的遥感:运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记录目标的电磁波特性,通过分析,揭示物体的物理特性及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狭义的遥感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运用探测仪器进行探测 2.仅记录物体的电磁波特性 3.揭示物体的物理特性及变化 2.遥感系统的组成 总的来说,遥感系统的组成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1.信息源。信息源是指遥感需要对其探测的目标物。 2.信息获取。信息获取是指运用遥感技术装备接受、记录目标物电磁波特性的探测过程。 3.信息处理。信息处理是指运用光学仪器和计算机设备对所获取的遥感信息进行校正、分 析和解译处理的技术过程。

4.信息应用。信息应用是根据不同的目的将遥感信息应用于各个领域的过程。 3.遥感的工作波段以及它们具有的特性 遥感中较多地使用可见光、红外、微波波段以及紫外线的一部分。 特性:1.可见光:鉴别物质特征的主要波段,以光学摄影或扫描方式接收和记录反射特征。 2.红外线:近红外的性质与可见光相似,红外遥感主要采用热感应方式探测地物本身的 辐射,可以全天时遥感。 3.微波:分为毫米波、厘米波、分米波,具有热辐射性质,可以全天候全天时遥感探测, 可采用主动和被动方式成像,具有一定的穿透能力。 4.紫外线:用于探测碳酸盐分布和油污染的监测,一般高空遥感不宜采用。 4.遥感平台的种类 地面遥感平台、航空遥感平台以及航天遥感平台。 5.遥感器的成像方式 遥感器:搭载在遥感平台上,接收、记录目标物电磁波特性的仪器,包括照相机、扫描仪、成像雷达等。 遥感器成像方式: 摄影成像类型(光学/电成像类型)

期末考试总结与反思作文

期末考试总结与反思作文9篇 期末考试总结与反思作文篇1 这次考试我终于成功。下面我就这次考试做下总结。 考试之前,我一直缺乏自信。现在成绩出来,我明白缺乏自信是不应该的。半期考试的时候,语文,我只考88分,数学也只考80分。我当时认为半期考试这么难,期末考试也一定更难。 这个困难的挡路虎却帮我一个忙,成为我的好朋友。挡路虎它一直想让我陷入困境,它讽刺我:“哎呀,梁潇云,你半期考试这么差,就更别提什么期末考试。还是向我投降,做我的奴隶吧。”我回答它:“挡路虎,你先别这么说,假如我考得上90分,你就永远消失在这个世界上;如果我考不上90分,我便服从于你,做你的奴隶。”挡路虎满有自信地说:“好啊,一言为定。”说完,我便回家复习。我从吃过下午饭后,一直复习到晚上9点。 第二天一早,我提着口袋,轻快地走进考场。 开始考试,我一看题目并不难嘛。后来发卷子,我高兴极,因为我语文考89.5分,数学考90分,还得一个优秀学生奖呢。挡路虎果真兑现自己的承诺,消失在这个世界上。 这次考试,我总结一个道理只要努力,就一定有收获。 期末考试总结与反思作文篇2 期末考试的成绩终于下来,我这次的成绩非常的不理想。语文86.5,数学98,英语96。虽然平均分能够90分以上,但语文单科低于90分,看来这次无缘三好学生。 总结这次考试,语文最值得回味。首先,因为我写字速度很慢,所以最后的作文写得虎头蛇尾,草草结尾,被扣掉3分。平日里爸爸妈妈说我握笔的姿势的不对,所以写字速度快不,我还不以为然,这次的考试让我认识到,把字写的又快又好有多么的重要。看来以后我一定要改掉握笔姿势不对这个坏习惯。另外就是如果错的题是不会做的难题也没有什么可抱怨的,但这次语文之所以考的这么差,很多错题都是送分题。其中有一道题是“我们应该向抗日英雄学习什么样的精神?”这道2分的题我居然空着,妈妈问我是怎么回事,我回想一下也搞不懂当时是怎么想的,这道题居然没有答,你说气人不气人。还有一道阅读理解题问用什么样的说明方法,明明是举例子,我却图省事,写成举例,一下子又被扣掉2分。哎,现在想想都觉的冤。

期末考试总结_1

期末考试总结 导读:范文期末考试总结 【篇一:期末考试考务工作总结】 根据《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关于做好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期末考试定于2012年1月9日-1月12日进行。为保证考试工作的顺利进行,学院实行了严格的考试工作制度,即实施《考前培训制度》、强化考试过程中的《巡考制度》、实施《责任追究制度》、建立《考试档案管理制度》。在学院领导的直接关怀和支持下,在教务处全体考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1月19日我院的考试工作顺利结束。现将这次考试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这次期末考试应考人数542人,考试科目12门,启用考室17个,考场达100场次,动用监考员和工作人员36人。 二、考前准备工作 领导重视,建立健全相应机构工作小组,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我院对这次考试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周密安排,为保证考试工作万无一失,学院领导以严肃认真的态度组织安排考试。 一是成立了考试工作领导小组、巡考检查领导小组、试卷保管小组等机构,以加强考试工作的监督检查。二是制定有关考试管理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的制订为考试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采取有力措施,加强考试组织和管理,确保了考试工作顺利进行。 1、进行考前教育,把好认识关。 为保证考试工作健康有序进行,对全体学生进行了考前教育,帮助他们认清严肃考风考纪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自觉性,提高了他们自觉遵纪守法的意识。在考前,教务处组织开展了考务工作人员专场培训,在思想上提高认识,要求全体考务人员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强调考试工作的要求,具体落实考试工作的每个环节,要求全体教职员工全力以赴,以期末考试工作为中心。选派了36名作风正派、责任心强的人员参加期末监考工作。这些为做好本次考试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基础。 2、实行责任制度,把好落实关。

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 空间分析复习要点整理

1、请介绍国内外的某个空间分析研究组的研究工作,并谈谈自己的认识和思考。 2、什么是空间分析? 空间分析是基于地理对象的位置和形态特征的空间数据分析技术,其目的在于提取和传输空间信息(郭仁忠, 1997)。 3、分别从理论、算法和应用三个方面介绍空间分析理论、方法及应用? 空间分析的理论研究主要包括:空间关系理论、空间认知理论、空间推理理论、空间数据的不确定性分析理论等。 空间分析的方法包括:矢量数据的空间分析方法、栅格数据的空间分析方法、三维数据的空间分析方法、属性数据的空间统计方法。 空间分析理论和方法的应用领域有:卫生健康、水利、城市管理、地质灾害、交通、电力、环保、气候变化等领域。 4、请分别介绍地理学的第一语言、第二语言和第三语言? 第一语言为文字,第二语言为地图,第三语为GIS。 5、简述空间分析的第一个著名应用(霍乱病发病原因分析)如何利用空间分析方法完成具 体应用? 1854年8月到9月,英国伦敦霍乱病流行,政府始终找不到患者的发病原因,后来斯诺博士在绘有霍乱流行地区所有道路、房屋、饮用水机井等内容的1:6500的城区地图上,标出了每个霍乱病死者的居住位置,发现死者都集中在饮用布洛多斯托井水的地区和周围,从而得出发病原因为死者饮用了利用“布洛多斯托水泵吸水的井水。 6、简述空间分析与GIS的关系?空间分析在GIS中的地位和作用? 关系:空间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和灵魂,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特征,是评价一个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指标之一。 地位与作用: 1、空间分析是GIS的理论核心。空间分析作为地理信息系统领域的理论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的分支,是提升GIS的理论性的重要突破口。 2、空间分析是GIS的功能核心。空间数据的采集、存储和管理为空间分析提供数据基础,而空间数据的描述是空间分析结果的表达。 7、简述空间分析与空间应用模型的关系? 一种观点认为空间应用模型是GIS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补充了GIS的空间分析能力。另一种观点认为空间分析是基本的、解决一般问题的理论和方法,空间模型是复杂(合)的、解决专门问题的理论和方法,两者应该区别开来。 8、拓扑空间关系和拓扑变换 拓扑空间关系是指拓扑变换下的拓扑不变量,如空间目标的相邻和连通关系。 拓扑变换是指在原来图形的点与变换了图形的点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并且邻近的点还是邻近的点的情况下,对图形进行的弯曲、拉伸、缩小等任意变形。 9、简述V9I模型及其特点? 用空间目标的Voronoi区域作为其外部,对原9元组模型进行改进,建立了一种基于Voronoi 的新9元组模型,简称为V9I模型。 V9I模型既考虑了空间实体的内部和边界,又将Voronoi区域看作一个整体,能够克服原9元组模型的一些缺点,包括无法区分相离关系、难以计算目标的补等。 10、Voronoi图 Voronoi图:又叫泰森多边形或Dirichelet图,它由一组连接两邻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组成的连续多边形组成。N个在平面上有区别的点,按照最邻近原则划分平面;每个点与它的最近邻区域相关联。

个人期末考试总结2000字

个人期末考试总结2000字 个人期末考试总结2000字期末考试已经结束了,那么同学们对于自己的考试成绩有怎样的看法呢又会怎样总结自己的学习情况呢一起来看看yjbysxx整理的个人期末考试总结2000字,希望对您有帮助。 个人期末考试总结2000字【篇一】 考试过去了,留给我的除了有各班级的成绩,更重要的是对这次考试的总结与反思,这次考试我所教的班级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我所教学科也大幅度下滑,有客观原因,更重要的是主观原因。 1.成绩分析28班89.3829班88.8530班86.5831班87.85,年级平均分88.83,从成绩上看,30班和31班较差,从平时教学来看,这两个班级上课回答问题反映也较差一些,没有引起我足够重视。 2.存在问题1课堂效率较低。体现在当堂所讲知识学生掌握情况不好,本月有好几次课前提问学生的回答不准确,记忆不熟练。 2教学环节落实不到位。原来以为上课讲到了,学生就应该掌握,从现实来看并不是这样,只有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重复,才能记忆牢固。

3对偏科生指导少。由于种种原因与偏科生的交流较少,导致偏科生还是偏科。 3.具体措施1精心备课。认真准备每一节课,阅读教材,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让每节课都力争成为精品课堂。 2优化教学环节。针对学生学习中的问题,通过讲课、整理、练习、讲评、反思等环节,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3加强偏科生谈话。利用好自习时间和课下时间找学生谈话。 高二29班期中考试总结本次期中考试29班成绩下滑较快,从原来的年级第一名下降到现在的年级第九名,为了促进班级的进步,下面对本次考试总结如下虽然我刚接班才四天,但我原来就教这个班级,因此本次成绩的下降也基本在意料中,只是没想到下降这么多,通过我以前的观察和这几天的了解情况,我觉得班级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1班级有的学生有骄傲情绪。上次考完后,我在班级里提过生物考得不错,前40名成绩是年级第一,学生就高兴的不能自已,但实际上与其他班级差距很小。 2上课精力不集中的学生较多,包括有的成绩很好的同学。 3自习纪律较差。好几次上自习时教师在教室时候学生很安静,但是一出门学生就开始活跃。 4学习习惯有待加强。上课时有的同学手懒,笔记不记或记得很少,背书时候只是简单背书,不动手导致考试时候眼高手低。 刚接班级,很多情况还不了解,我准备在以下几方面加强管理1加强班风建设。针对有的学生反映的班风有点散的问题,我

期末考试后个人总结模板示例

期末考试后个人总结模板示例 期末考试,我的成绩很不理想,相比期中考试,退步了许多。 静下心来好好总结一下,分析一下考试失分原因,总结一下经验教训,失败乃成功之母。 先分析一下我以往的强项语文。从错题上可以看出,我的成语积累不够丰富,对词句的主旨判断不够准确。本来是描写白鹭恰到好处的身材,而我却把视线转移到了多一分上,得到了错误的答案过犹未及;再看看作文,选材不够新颖,立意缺乏时代气息,结束语没有达到升华文章主题的效果,语句尚欠通顺翻出自己以前的文章,发现自己总是存在语句不够纯熟,用词不够精练,表达主题。还有,阅读量不够大,基础功还不够扎实。 英语和科学我一直比较稳定,但如果要想保持较好的成绩,需要的是:解题时更细心、更耐心一些。有些不该答错的题,因为自己粗心而失分,很是不应该。 史社,虽说可能号卷改错了五分,但是还是出现了明显的退步,这跟自己平时太自负有关,总以为自己对这些知识掌握得不错,而一些单元的复习题,也是拖到了最后才临时抱佛脚。 期中,在班里总分第一的我,这一次退步到了五、六名。 主要原因就是期中题目出的比较难,我在做好了基础题的基础上,又答好了比较难的题目。 而这次同学们普遍反映题目出得较容易了一些,别的同学都答好了基础题,而我基础题部分反而失分较多,于是被不少同学超越了。 这跟我考试前的复习指导思想很有关系,一味认为自己基础还算扎实,忽略了最基础部分的复习,殊不知,只有在做好扎实的基础题的前提下,才能挑战更难的题目,主次不可以颠倒。 通过这次考试,我感觉到了其他同学都在努力,自己没有任何骄傲自满的资本。

数学是我功课中的相对弱项,我一定要在这门功课上多下功夫,更加刻苦一些;英语、语文自己的优势已经被别的同学超越,我要清醒的认识到,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科学、史社平时要多单元测试题,不能搞突击复习。 虽说一次考试的成绩并不能说明什么,但是考试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学习要刻苦,功课要抓紧,复习要全面,考试要淡定,答题要仔细 不求与人相比,但求超越自我!相信新的学期我会更上一楼。 期末考试后个人总结模板示例

期末考试总结

透过在高一学的知识使我又成长了一步,转眼时间过去了,我还恋恋不舍的怀念。我要感谢老师传授给我知识,感谢同学给予我的关怀。让我在这个秀丽的校园里茁壮成长,高一的第二个学期就这样结束了。迎来了盼望已久的暑假。 时光飞逝,斗转星移。转眼成为班级一员已半年多了。回首这半年的点点滴滴,朝朝暮暮,心中顿生了许多感触。这半年中经历的每一天,都已在我心中留下了永久的印记,因为这些印记见证我这样一个新生的成长。在过去半年的内,透过不断地学习,我收获了很多。时间就是这么无情头也不回的向前走着,而我们却在为了不被它丢下死命的追赶着。是的,谁都不想被时间丢下。而我们也随着时间的流逝一点一点的成长。而完美的纯真随着风雨的磨灭化成了成熟。或许这正是成长的代价。回想自己还是考生的那段日子,显得是那么的遥远。我在憧憬中懂得了来之不易的珍惜;在思索中了解了酝酿已久的真理;在收获后才明白努力的甜美。突然觉得自己似乎明白了许多事情,但是仔细琢磨后又不尽然……原先过去所见所识都是那么的偏见而又肤浅,以前的天真似乎在一瞬间幻化成无知和可笑,我想谁又不是这样的呢?或许在以后也回嘲笑此刻的渺小……我们不得不笑着回首我们所走过的路: 在学习上:我深知学习的重要性。应对二十一世纪这个知识的时

代,应对知识就是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我认为离开了知识将是一个一无是处的废人。以资本为最重要生产力的'资本家'的时代将要过去,以知识为特征的'知本家'的时代即将到来。而高中时代是学习现代科学知识的黄金时代,我就应抓住这个有利的时机,用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知识是无价的。 在纪律方面,基本能够做到:尊重教师,同学之间能够真诚相待;能遵守校园各项纪律,遵守公共秩序,遵守社会公德;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上学穿校服;举止礼貌;有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乱扔废弃物。 以上是我对高一上学期期末一些方面的个人总结,我将结合这个小结回顾过去,确定未来的发展目标,我对未来充满信心。自然,这需要老师们的精心培养和同学们的真诚帮忙。 期末考试总结2 第一个学期就这样结束了,迎来了盼望已久的寒假。时光飞逝,斗转星移。转眼成为初一学生已半年多了。回首这半年的点点滴滴,朝朝暮暮,心中顿生了许多感触。这半年中经历的每一天,都已在我心中留下了永久的印记,因为这些印记见证我这样一个新生的成长。在过去半年的内,通过不断地学习,我收获了很多。时间就是这么无情头也不回的向前走着,而我们却在为了不被它丢下死命的追赶着。是的,谁都不想被时间丢下。而我们也随着时间的流逝一点一点的成长。而美好的纯真随着风雨的磨灭化成了成熟。或许这正是成长的代价。回想自己还是考生的那段日子,显得是那么的遥远。我在憧憬中懂得了来之不易的珍惜;在思索中了解了酝酿已久的真理;在收获后才

期末考试总结与反思(新版)

编号:YB-ZJ-0773 ( 工作总结)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期末考试总结与反思(新版) Through work summary, in order to correct shortcomings, learn experience and lessons, make future work less detours and more results

期末考试总结与反思(新版) 备注:通过工作总结人们可以把零散的、肤浅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系统、深刻的理性认识,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以便改正缺点,吸取经验教训,使今后的工作少走弯路,多出成果。本内容是本年度新编修订版,可下 载后直接使用。 令人紧张的期中考试结束了,考试的失败与成功还是一个未解之谜,可是,当考完最后一门功课时,老师简短的几句话却成了我们心情的晴天霹雳,使一下子松弛下来的我们像打了霜的茄子——蔫儿了! 今年的期中考试题非常简单,但老师说过:“考试题越简单越是会错题连篇。”因此,我们都不敢轻视这次考试。但是,最终简单的考试题把我们征服了,使快速答完题的我们闲下来,并且认为:“这么简单的考试题,一定不会错误百出”有了这个念头,我们便不去仔细检查,而是飞快的游览着卷面,任凭让错题在那里摆着,即使特别显眼,我们也无法发现它,更不会去将它们改一下,就这样我们交了卷儿,考后家长问:“考得怎么样?”我们一律回答说:“可以的。” 可是,老师给我们判卷,告诉我们卷子的一、二、三、四题丢

遥感期末试卷知识重点

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 瑞利散射和米氏散射瑞利散射(分子散射):当大气中粒子的直径比波长小得多时发生的散射;主要由大气中的原子和分子引起。散射强度与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大气颗粒对可见光,距离地面9-10km ,电磁波长小于1um )米氏散射:当大气中粒子的直径与波长相当时发生的散射;主要由大气中的烟尘、小水滴和气溶胶引起。散射强度与波长的二次方成反比。米氏散射在光线前进方向比向后方的散射更强。(云雾对红外的散射、潮湿天气;距地面0-5km ,电磁波长集中在0.76-15um ) 瑞利散射——分子散射 发生条件:当微粒直径 D<<电磁波波长入 散射效应(规律):散射系数丫 *( 1/入4 )短波强于长波 米氏散射:主要大气中固态微粒引起 发生条件:当微粒直径 D ~电磁波波长入 散射效应(规律):散射系数丫 *( 1/入2 ) 主动遥感与被动遥感主动遥感,遥感器发射人工探测信号,到达目标后信号反射回来被传感器接收从而对目标性质、数量、空间位置进行识别的遥感方式。如,夜晚拍照通常要在相机上装闪光灯。主要是“微波遥感” . 被动遥感:遥感本身并不发射任何人工探测信号,只是被动接收来自于目标的信号,从而实现对目标性质、数量、空间位置等特征进行识别的遥感方式。“无源遥感” ,如中午拍照。 电磁波谱与大气窗口 电磁波谱 :按照波长的长短顺序将各种电磁波依次排列而制成的一张图表,从左到右按波长 增加排列为:宇宙射线— r 射线— X 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微波—无线电波和工业用波 大气窗口 :是指在大气中传播受到衰减作用较轻因而透射率较高的电磁波段加色法与减色法 加色法 :用于物理学、计算机中颜色合成 .是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原色按一定比例混合而得到新颜色的方法,就成为加色法。 减色法 :常用于颜料色混合、印刷出版业 .是指颜料吸收了白光中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原色将剩余色光反射出来而获得新颜色的方法。减色法三原色:黄、品红、青。 影像解译与直接解译标志遥感图像解译:根据遥感图像所提供的影像特征及其对应目标的特点进行推理和判断将目标识别出来,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工作就称为遥感图像解译(判读). 直接解译标志:能在遥感影像上直接看到可供判读的影像特征,如形状、大小、阴影、纹理、色调等 . 遥感图像的光谱分辨率与时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指遥感器所选用的波段数量的多少、各波段的波段位置及波长间隔的大小。即选用通道数、每个通道的中心波长、带宽,三者共同决定光谱分辨率。光谱分辨率越高,专题研究的针对性越强,对物体的识别精度越高,遥感应用分析的效果就越好。光谱分辨率越高,越容易捕捉到各种物质特征波长的微小差异,便于找到那些识别不同地物类型的” 诊断波谱“。所以高光谱遥感就有利于探测目标物之间波谱特征的细微差异,光谱分辨率越

最新期末考试总结与反思范文

期末考试总结与反思范文 期末考试考完了,还没等成绩出来,我已经预料到了这次考试的惨败,我认为让这次考试惨败和这几点有关: 1、考试前没有好好复习 2、考试时心理状态不佳,非常紧张 3、考试时精神状态异常不好,没精打采,根本没有心思考试,只想赶快把题做完,结束考试 4、在考试的时候有部分题目不会做,放在了后面来做,结果后面没有了时间,也忘记了还有这些剩余的题目 成绩次日就下来了,结果非常令人惊讶,简直不可思议,卷子错误连篇,叉叉随处可见,上次期末222名,这次中期考试竟然409名,直线下降187名,接近翻番,如果在后半期还是这样的状态,留在宏志班是没有希望、完全不可能的,因为在我后面还有许许多多的人想到宏志班来,而我在后退,他们在前进,所以我在后半期一定要努力,做到这几点: 1、每天所有的课余时间均拿来学习、做作业、看书,上厕所除外.

2、提高每次作业质量,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等其它科目,尽自己的力量完成会做的题目. 3、做作业认真审题,遇到选择题、填空题不乱写乱填,坚决做到先审题再思考最后再答题,不盲目的猜. 4、回家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不使用电脑,在有关学习的情况下才使用电脑 5、上课不和同桌及其周围的人讲话,在上课时不理睬与课堂无关的谈论、事件 6、上课尽量精力集中,不发呆、坐飞机 7、不在上课的时候睡觉,特别是数学课的时候 8、不在上课时做与本堂课无关的事情,例如在数学课上做其它科目的作业之类 9、改变我自暴自弃、破管子破摔的观念 这9点,我一定要在这在校的四十多天中坚持下去,争取考到前200名,留到这个集体,时间已经不多了,难道在这剩余的四十多天中,我都不能坚持么?

遥感大学期末考试重点

1、遥感定义:是从远处探测感知物体,也就是不直接接触物体,从远处通过探测仪器接收 来自目标地物的电磁波信息,经过对信息的处理,判别出目标地物的属性。 2、遥感的特性 (1)空间特性:视域围大,具有宏观特性。 (2)光谱特性:探测的波段从可见光向两侧延伸,扩大了地物特性的研究围(目前用于遥感的电磁波段有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和微波)。 (3)时相特性:周期成像,有利于进行动态研究和环境监测。 3、遥感平台名词解释: 遥感平台是装载传感器的运载工具,按高度分为: 地面平台:为航空和航天遥感作校准和辅助工作。 航空平台:80 km以下的平台,包括飞机和气球。 航天平台:80 km以上的平台,包括高空探测火箭、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 4、可见光围(每一个波段的围都要知道) 5、遥感系统的组成(图要掌握能够画出,必考题8分,英文要写出全称及对应汉字) 光学信息为模拟信号在胶片上成像;A/D 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HDDT high density digital tape 高密度数字磁带; CCT Computer compatible tape计算机兼容磁带 5、大气发生的散射主要有三种: 瑞利散射:当大气中粒子的直径比波长小得多时发生的散射称为瑞利散射 米氏散射:这种散射是指当大气中粒子的直径与辐射的波长相当时发生的散射

无选择性散射:当大气中粒子的直径比波长大得多时发生的散射称为无选择性散射 与大气散射有关的各种解释题(强调波段): (1)大气瑞利散射解释天空蔚蓝与朝霞夕阳的橘红色(考研): 特别是对可见光而言,瑞利散射现象非常明显,因为这种散射的特点是散射强度与波长的四次方(λ4)成反比,即波长越长,散射越弱。无云的晴空呈现蓝色,就是因为蓝光波长短,散射强度较大,因此蓝光向四面八方散射,使整个天空蔚蓝,使太阳辐射传播方向的蓝光被大大削弱。在日出和日落时,因为这时太阳高度角小,斜射向地面,通过的大气层比直射时要厚得多。在长距离的传播中,蓝光波长最短,几乎被散射殆尽,波长次短的绿光散射强度也居其次,大部分被散射掉了。只剩下波长最长的红光,散射最弱,因此透过大气最多。加上剩余的极少量绿光,最后合成呈现橘红色,所以朝霞和夕阳都偏橘红色。 (2)云雾均为白色 如云、雾粒子直径与红外线波长接近,所以云雾对红外线的散射主要是米氏散射。因此,潮湿天气米氏散射影响较大。但相比可见光波段,云雾中水滴的粒子直径就比波长大很多,符合无选择性散射,散射强度与波长无关。因而对可见光中各个波长的光散射强度都相同,混合为白色,所以人们看到云雾呈白色,并且无论从云下还是乘飞机从云层上面看,都是白色。 (3)微波能够穿云透雾 微波波长比粒子的直径大得多,则又属于瑞利散射的类型,散射强度与波长四次方成反比,波长越长散射强度越小,所以微波才可能有最小散射,最大透射,因而被称为具有穿云透雾的能力。 6、大气窗口名词解释 对于地物遥感有价值的波段是那些透过率高的波段区域,这些波段区域称为大气传输窗口,简称大气窗口。 大气窗口的光谱段主要有(其对应的功能,考研考): 0.3~1.3μm,即紫外、可见光、近红外波段,这一波段是摄影成像的最佳波段,也是许多卫星传感器扫描成像的常用波段。 1.5 ~1.8 μm和 2.0~ 3.5μm,即近、中红外波段是白天日照条件好时扫描成像的常用波段,用以探测植物含水量以及云、雪,或用于地质制图等。 3.5 ~5.5 μm,即中红外波段该波段除了反射外,地面物体也可以自身发射热辐射能量。 8.0~14.0μm,即远红外波段主要通透来自地物热辐射的能量,适于夜间成像。 0.8~2.5cm,即微波波段由于微波穿云透雾能力强,这一区间可以全天候观测,而且是主动遥感方式,如侧视雷达。 7、反射波谱曲线的名词解释:反射率随波长变化的曲线。 8、电磁波谱中,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0.3—2.5μm)是地表反射的主要波段,多数传感器使用这一区间,其地物光谱的测试有三方面作用: ①传感器波段选择、验证、评价的依据; ②建立地面、航空和航天遥感数据的关系; ③将地物光谱数据直接与地物特征进行相关分析并建立应用模型。 9、微波遥感特性: 能全天候、全天时工作(解释:(1)主动遥感,不需要太阳辐射的作用(2)穿云破雾); 对某些地物具有特殊的波谱特征; 对冰、雪、森林、土壤等具有一定穿透能力; 对海洋遥感具有特殊意义; 分辨率较低,但特征明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