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的药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药物治疗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8
SGLT-2抑制剂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作者:王贺平连续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21年第36期[摘要] 糖尿病肾病(DKD)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病变,其发病的影响因素与糖尿病患病时间的长短、血糖、血压、血脂的水平有关。
这个疾病的发生机制复杂,在临床上的治疗难度较大。
DKD在终末期肾脏疾病(ESRD)的各种发病原因中占据着不容小觑的影响。
近几年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的出现及应用,给DKD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曙光,也是延缓病情的关键一步。
本文就SGLT-2抑制剂的肾保护作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的肾保护机制、SGLT-2抑制剂联合ACEI类药物的肾保护机制,SGLT-2抑制剂不良反应、局限性及总结展望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终末期肾脏疾病[中图分类号] R587.2;R69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21)36-0189-04Research progress of SGLT-2 inhibitor in treating diabetic kidney diseaseWANG Heping LIAN Xu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Hongqi Hospital Affiliated to Muda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Mudanjiang 157011,China[Abstract] 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is a common microangiopathy in diabetes mellitu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DKD onset are related to the dur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the levels of blood sugar,blood pressure and blood lipid. The pathogenesis of this disease is complex and its clinical treatment is tough. DK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end stage renal disease. In recent years,the emergence and application of 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 2(SGLT-2)inhibitor have brought new dawn to the treatment of DKD patients and are also a key step to delay the disease. In this article,the overview was done concerning the research progress in renal protection of SGLT-2 inhibitors,renal protection mechanism of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 (ACEI),renal protection mechanism of SGLT-2 inhibitors combined with ACEI drugs,adverse reactions,limitations and prospects of SGLT-2 inhibitors.[Key words] Diabetic kidney disease;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 2 inhibitor;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End-stage renal disease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的治疗以改善血糖、血压、血脂、尿蛋白及生活方式等危险因素延缓終末期肾脏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进程,但仍有40%以上通过接受正规治疗的患者面临着进展为ESRD的风险[1]。
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目的观察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6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基础治疗方法上常规应用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则在基础治疗方法上应用胰岛素+胰激肽原酶肠溶片口服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
观察治疗前后两组24 h尿蛋白排泄量(24 hUpr)、血尿素氮(BUN)和肌酐(Cr)等指标变化情况。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2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0.0%,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结束以后各指标均出现下降,但观察组24 h Upr下降幅度更为显著(P <0.05)。
结论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胰激肽原酶;糖尿病肾病;尿蛋白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一种糖尿病患者较为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1],特指糖尿病疾病所特有的与糖代谢过程异常有关联的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2]。
此疾病的发病率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增高而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
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症状一般缺乏特异性,一旦出现蛋白尿,疾病病情大多已发展至晚期,难以得到逆转,且多伴随有高血压、视网膜病理改变、周围神经系统病理改变和肾脏生理功能明显减退等情况。
因此,在疾病早期阶段应采取有效的药物治疗,尽量延缓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故该研究拟观察胰激肽原酶肠溶片对DN的治疗效果,现分析2009年5月—2011年11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治疗的糖尿病肾病病人62例的临床资料,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62例的糖尿病肾病病人,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均确诊为糖尿病肾病。
根据数字随机法将上述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n=32例):男性22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为(47.3±8.5)岁,病程为4~12年,其中1型糖尿病为7例,2型糖尿病为25例;对照组(n=30例)中男性21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为(46.2±7.5)岁,病程平均为3~15年,其中1型糖尿病患者为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22例。
糖尿病肾病的中药治疗进展糖尿病肾病是指糖尿病患者在长时间高血糖的情况下出现的肾脏受损的一种疾病。
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涉及多种因素,包括糖尿病的持续时间、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因素。
传统中药在治疗糖尿病肾病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本文将详细介绍糖尿病肾病的中药治疗现状和进展。
糖尿病肾病是一种慢性病,对患者生活和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传统的西药治疗方法虽然可以控制病情,但也有一些副作用,比如肝功损害、低血糖等。
相比之下,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以下几点优势:1、中草药在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过程中能调整肾脏内部环境平衡,提高肾脏康复能力,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2、中草药是自然药物,具有药物低毒、低副作用的特点,对身体不会造成太大的负担,同时也有效控制糖尿病所引起的一些症状,如尿频、口渴等。
3、中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使用的实践经验,是中医药学传统的优势,因此中药在治疗糖尿病肾病上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1、中草药治疗根据中国医学思想,糖尿病肾病是肝肾阴虚或肝肾亏损的证候,因此治疗时应根据中医病因病机分析进行中药组方。
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常用中药方包括六味地黄丸、真武丸、复方丹参等,在用药过程中应配合其他药物。
中药外敷针对的是以糖尿病足和慢性浅表性糖尿病肾病为主的病症。
将研制好的中药配制成药膏,涂于患者皮肤表面,起到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止痛等作用。
目前,对于糖尿病肾病的中药治疗,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均在逐步推进。
1、大型随机对照试验有研究证明,天麻地黄汤在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与西药治疗比较是一样的。
在治疗方面可以起到缓解肾脏疼痛和控制尿糖、尿蛋白的作用。
2、分子生物学和基因技术分子生物学和基因技术等现代技术在中药治疗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得到了不少成功的解决方案。
3、中药注射剂的开发糖尿病、糖尿病肾病多药物联合治疗时,采用中草药注射剂可增强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缓解症状。
1、应由中医医师根据病因、病机辨证论治。
2、治疗过程中,应注意药物的配伍和剂量,防止药物不当、不良反应等情况。
观察糖尿病肾病联合应用贝那普利、缬沙坦联合治疗的效果发布时间:2022-09-15T07:30:18.632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11期作者:黄何[导读] 分析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黄何鹤岗市中医医院 154100【摘要】目的分析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10月本院7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缬沙坦)与观察组(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每组各35例,对比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总有效率、空腹血糖、24h尿蛋白和尿素氮方面,观察组较对照组优(P<0.05)。
结论缬沙坦联合贝那普利在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方面优势明显,且有助于治疗效果提高。
【关键词】缬沙坦;贝那普利;糖尿病肾病[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benazepril combined with valsartan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es nephropathy. Methods 70 patients with diabetes nephropathy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20 to October 2021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valsartan) and observation group (benazepril combined with valsartan), with 3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fasting blood glucose, 24h urinary protein and urea nitroge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valsartan combined with benazepril has obvious advantages in improving renal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nephropathy, and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Key words] valsartan; Benazepril; Diabetes nephropathy 糖尿病疾病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而诸多并发症中,糖尿病肾病危害较为明显,有些甚至随着疾病的发展,导致肾功能衰竭的出现,除降低生活质量外,危及患者生命【1】。
糖尿病肾病的中药治疗进展糖尿病肾病是指由于长期不良的血糖控制,导致肾脏受损的疾病。
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在糖尿病患者中较高,且病情进展较快。
对于糖尿病肾病的治疗,目前西医主要采用降糖药物、降压药物和蛋白尿控制药物等药物治疗方法。
西医药物治疗的副作用及疗效限制,使得很多患者转向中药治疗。
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理论基础是中医的辨证施治理论。
中医认为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中气下陷、阳气不纯、湿热内蕴等因素有关。
在中药治疗中,首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辨证施治,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常用的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方剂有双黄连、五苓散、肾气丸等。
双黄连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作用,可有效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
五苓散可清除体内湿气,减轻水肿症状,并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
肾气丸则能补益肾气,改善肾脏功能。
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还包括针灸、艾灸等中医疗法。
针灸有调节气血、改善肾功能的作用,能够有效缓解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症状。
艾灸则可通过热力刺激,促进肾脏的血液循环,起到保护肾功能的作用。
糖尿病肾病的中药治疗疗效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认可。
研究结果显示,中药治疗可降低患者血肌酐、尿酸、β2-微球蛋白等指标,改善肾功能,并能减轻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
与西医药物相比,中药治疗疗效稳定,副作用较少。
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仍存在一些问题。
中药治疗需要进行辨证施治,患者的病情评估和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需要医生的临床经验和中医基础知识。
中药治疗的疗效需要一段时间的持续治疗才能显现,患者需要耐心等待治疗效果。
中药治疗也有一定的不良反应,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身体状况。
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在中国已经有一定的应用,疗效得到了一定的认可。
中药治疗仍需更多的临床实践和研究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
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应与西医药物相结合,制定综合治疗方案,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 药物与临床 ·糖尿病新世界 2023年4月糖尿病新世界 DIABETES NEW WORLD达格列净在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及对肾功能的影响分析曹丹,张桂红,赵钰哈尔滨市第一医院肾内科,黑龙江哈尔滨 150010[摘要] 目的 探讨达格列净在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患者肾功能随治疗变化的情况。
方法 选取哈尔滨市第一医院肾内科2020年1月—2021年7月收治的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标记方式分为两组,各53例。
对照组单纯使用马来酸依那普利进行治疗,研究组使用马来酸依那普利联合达格列净进行治疗。
比较分析组间用药前后尿微量白蛋白、胱抑素C 、治疗总有效率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的尿微量白蛋白、胱抑素C 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达格列净在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中具有非常理想且积极的效果,其药效稳定、持久,且起效快,能有效降低患者机体尿微量白蛋白浓度,抑制胱抑素C 的产生,且不良反应少,可与多种药物联合使用。
[关键词] 达格列净;马来酸依那普利;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胱抑素C[中图分类号] R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3)04(b )-0106-04Application of Dapagliflozin in Early Type 2 Diabetic Nephropathy and Its Influence on Renal FunctionCAO Dan, ZHANG Guihong, ZHAO YuDepartment of Nephrology, Harbin First Hospital, Harb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150010 China[Abstract ]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dapagliflozin in the treatment of early type 2 diabetic ne‐phropathy and the changes of renal function of patients with treatment. Methods 106 patients with early type 2 diabe‐tes nephropathy admitted to the Department of Nephrology of Harbin First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0 to July 2021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digital labeling, 53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enalapril Maleic acid alone, while the study group was treated with enalapril Ma‐leic acid combined with Dapagliflozin. The urinary microalbumin, Cystatin C, total effective rate and Adverse drug re‐actio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between the groups.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levels of urinary microalbumin and Cystatin C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research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 Dapagliflozin has a very ideal and positive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nephropathy. Its efficacy is stable, lasting, and fast. It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concentration of urinary microalbumin in patients, inhibit the production of Cystatin C, and has less adverse reactions. It can be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a variety of drugs.DOI :10.16658/ki.1672-4062.2023.08.106[作者简介] 曹丹(1982-),女,硕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肾内科疾病诊断和治疗。
DOI:10.16658/ki.1672-4062.2023.21.024探讨尿毒清颗粒在治疗糖尿病肾病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应雪琴,祝光亮,江丽武夷山市中医院肾内科,福建武夷山354300[摘要]目的糖尿病肾病肾功能衰竭患者应用尿毒清颗粒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2年12月在武夷山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糖尿病肾病肾功能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0例。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加用尿毒清颗粒治疗。
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中医证候积分、血糖以及肾功能改善情况。
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以及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肌酐、血尿素氮、24 h尿蛋白量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肾小球滤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糖尿病肾病肾功能衰竭患者应用尿毒清颗粒治疗具有显著临床效果,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调控患者血糖水平,改善患者的肾功能,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肾功能衰竭;尿毒清颗粒;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 R2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3)11(a)-0024-04Clinical Effect of Niaoduqing Granules in Treating Renal Failure of Dia⁃betic NephropathyYING Xueqin, ZHU Guangliang, JIANG LiDepartment of Nephrology, Wuyisha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uyishan, Fujian Province, 3543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Niaoduqing granule on diabetic nephropathy patients with renal failure. Methods 80 patients with diabetic nephropathy and renal failure treated in Wuyisha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rom September 2019 to December 2022 were selected as the object of study.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study group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ith 40 patients in each group. Both groups re⁃ceived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nd the study group was treated with Niaoduqing granules. After treatment, the thera⁃peutic effec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symptom score, blood glucose and renal function improvemen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higher in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fasting blood glucose, 2 h postmeal blood glucose,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level and TCM symptom score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levels of creatinine, blood urea nitrogen and 24 h urinary pro⁃tein in stud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study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The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Niaoduqing granules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patients with renal failure has significant clinical effect, 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clinical symptoms, regulate the blood glucose level of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 kidney function of patients, and has significant clinical ap⁃[作者简介]应雪琴(1986-),女,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肾病。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23年11月 第44卷第6期 IntJGeriatr,November2023,Vol.44No.6 2023国际老年医学杂志编辑部 2023bytheEditorialOfficeofInternationalJournalofGeriatrics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2021LC121) 通讯作者:鲁 新,电子邮箱515654461@qq com沙库巴曲缬沙坦对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疗效李起奉1 刘树军2 鲁 新11吉林市人民医院肾病内科,吉林 132000;2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肾病内科,长春 130041 [摘 要] 目的 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在老年糖尿病肾病(DN)患者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吉林市人民医院和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诊断为DN的12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使用缬沙坦)及观察组(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各60例。
比较两组的年龄、性别、收缩压、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24h尿蛋白、血钾、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糖化血红蛋白等一般及临床资料。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eGFR及LVEF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 05),收缩压、24h尿蛋白、IL-6、CRP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 05),观察组血钾水平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观察组eGFR及LVE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收缩压、24h尿蛋白、血钾、IL-6、CRP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5)。
结论 DN患者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可以更好地延缓肾脏功能恶化,改善心血管功能,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对血钾影响较小,同时有利于血糖调控。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沙库巴曲缬沙坦;肾功能;安全性 doi:10 3969/j issn 1674-7593 2023 06 015EfficacyofSacubitril-valsartaninElderlyPatientswithDiabeticNephropathyLiQifeng1,LiuShujun2,LuXin11DepartmentofNephrology,JilinPeople'sHospital,Jilin 132000;2DepartmentofNephrology,TheSecondHospitalofJilinUniversity,Changchun 130041Correspondingauthor:LuXin,email:515654461@qq com [Abstract] Objective Toobservetheefficacyandsafetyofsacubitril-valsartaninelderlypatientswithdiabeticnephropa thy.Methods Atotalof120patientsdiagnosedwithdiabeticnephropathyinJilinPeople'sHospitalandtheSecondHospitalofJilinUniversityfromJanuarytoDecember2022wereselectedandretrospectivelyanalyzed.Accordingtothetreatmentplan,thepatientsweredividedintothecontrolgroup(usingvalsartan)andtheobservationgroup(usingsacubitrilvalsartan),with60casesineachgroup.Generalandclinicaldatasuchasage,gender,systolicbloodpressure,estimatedglomerularfiltrationrate(eGFR),24hu rinaryprotein,serumpotassium,interleukin-6(IL-6),C-reactiveprotein(CRP),leftventricularejectionfraction(LVEF)andglycosylatedhemoglobinwerecomparedbetweenthetwogroups.Results Aftertreatment,eGFRandLVEFlevelsinobservationgroupwere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osebeforetreatment(P<0 05),systolicbloodpressure,24hurineprotein,IL-6,CRPandglycosylatedhemoglobinlevelsweresignificantlylowerthanthosebeforetreatment(P<0 05),andtherewasnosignificantdifferenceinserumpotassiumlevelbeforeandaftertreatmentinobservationgroup(P>0 05);aftertreatment,eGFRandLVEFlevelsinobservationgroupwere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oseincontrolgroup(P<0 05),andsystolicbloodpressure,24hurineprotein,serumpotassium,IL-6,CRPandglycosylatedhemoglobinlevelsweresignificantlylowerthanthoseincontrolgroup(P<0 05).Conclusion Theuseofsacubitril-valsartaninpatientswithdiabeticnephropathycanbetterdelaythedeteriorationofrenalfunction,improvecardiovascularfunction,reducethebodyinflammatoryresponse,havelesseffectonserumpotassium,andfacili tatebloodglucoseregulation. [Keywords] Diabeticnephropathy;Sacubitril-valsartan;Renalfunction;Safety 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与糖尿病患者—507—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23年11月 第44卷第6期 IntJGeriatr,November2023,Vol.44No.6李起奉,等.沙库巴曲缬沙坦对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疗效的死亡率增加有关[1-2]。
糖尿病肾病降糖药物的合理选用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据美国报告I型糖尿病发病1~3年有8%患者出现微量蛋白尿(MA),30年后发病率增加至50%~60%[1]。
严格控制血糖,对延缓和控制DN的发生发展有重要意义。
现就DN长期治疗中口服降糖药的合理选用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1磺酰脲类磺酰脲类降糖药是临床使用最早、应用最广的一类降糖药,其降糖机制是刺激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和增加胰岛素在周围组织中的作用。
甲苯磺丁脲、氯磺丙舒是第一代磺酰脲类降糖药,该类药降糖作用强,口服后易引起低血糖,其代谢产物分别以100%和95%从肾脏排出,肾脏负担大,故DN患者不宜使用。
第二代磺脲类药物中,优降糖、格列奇特、格列吡嗪等药物,其代谢产物也主要通过肾脏排泄,肾脏负担重。
而且优降糖、格列奇特作用时间较长,发生低血糖的危险率较高。
因此,这些药物也不适宜DN患者使用[2]。
第二代磺酰脲药物中格列喹酮代谢完全,代谢产物95%经胆道从粪便中排泄,不论药量如何,平均仅5%的药量经肾脏排泄,是唯一不经肾脏排泄为主的第二代磺酰脲类降糖药,是磺酰脲药物中DN患者的首选药物[3]。
2双胍类双胍类降糖药从20世纪50年代用于临床,主要药物有苯乙双胍和二甲双胍,降糖机制主要是抑制肠道吸收葡萄糖和促进葡萄糖在周围组织分解而起作用,还可增加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
两种药物的代谢物90%经肾排出,而且在肾脏功能减退情况下,有引起乳酸在体内堆积而致乳酸中毒可能,故DN患者不宜使用这类药物。
3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于20世纪80年代初用于临床,主要降糖机制是延缓碳水化合物的消化以及葡萄糖吸收,能有效控制餐后血糖,使高血糖引起的胰岛素抵抗减轻,空腹血糖也随之下降。
目前临床常用药物是阿卡波糖;该药口服后仅约1%~2%吸收入血,其余均经肠道排除,肾功能不全时仍可服用[2]。
4噻唑烷二酮衍生物此类药是一种新型的胰岛素增敏剂,可以增加肝脏、肌肉、脂肪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达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贝那普利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影响发表时间:2016-10-13T14:39:52.763Z 来源:《心理医生》2016年16期作者:管晶晶[导读]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并发症之一。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江苏南通 226001)【摘要】目的:探讨贝那普利与瑞舒伐他汀联合治疗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影响。
方法:选8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合并有微量白蛋白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服用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服用贝那普利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
结果:两组治疗前尿微量白蛋白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比治疗前均明显减少(P<0.05),但观察组较对照组的尿微量白蛋白减少更明显(P<0.01)。
结论:单用贝那普利治疗可以明显减少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蛋白,而贝那普利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糖尿病;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贝那普利;瑞舒伐他汀【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6-0098-03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并发症之一,它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已成为终末期肾脏病的第2位病因,由于其存在复杂的代谢紊乱,一旦发展到终末期肾脏病,往往比其他肾脏疾病的治疗更加棘手,因此及时防治对于延缓糖尿病肾病的意义重大。
临床资料显示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比较常见,此时患者的GFR基本是正常的,而表现为持续性的微量白蛋白尿,其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因此,早期对此类患者进行干预,对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诊治的80例门诊患者,均符合早期糖尿病肾病伴微量白蛋白尿,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符合2012年美国肾脏病基金会制定的糖尿病及慢性。
糖尿病肾病的药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药物治疗 【摘要】参阅近十年的国内外文献,从血糖功能控制,血压、血脂的控制,蛋白尿控制,抗炎治疗等方面阐述了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措施。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药物治疗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引发的微血管病变。糖尿病引发全身微血管病变时,肾脏作为糖尿病常见受累器官之一,出现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伴透明样物质沉积,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最终导致肾脏发生弥漫性或结节性的肾小球硬化。因此,临床中多将由糖尿病并发的肾小动脉硬化、肾小球硬化及肾盂肾炎,统称为糖尿病性肾脏病变,简称糖尿病肾病;通常所指的糖尿病肾病主要是由糖尿病微小血管病变引起的肾小球硬化。
严格控制糖尿病是治疗DN的基础。一旦出现肾病,应该积极控制促使肾病发展的危险因素,特别是在DN的早期,积极的药物治疗对延缓疾病的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控制血糖 长期的高血糖症是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发生的重要原因,良好的血糖控制可显著降低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危险。有报道提示Ⅰ型糖尿病患者严格控制血糖可使微白蛋白尿发生率减少39%。一旦发展至显性蛋白尿期,控制意义就小了,但仍有观察显示可使临床蛋白尿发生率降低54%[1]。可见控制血糖对延缓DN发生的重要性。
临床常用的口服降糖药物包括五大类:①磺脲类药物:主要降糖机制为促进胰岛素的分泌。②双胍类:主要作用于胰岛外组织,抑制肠壁对葡萄糖的吸收,抑制糖异生[2]。③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小肠上段的α糖苷酶活性,减慢寡糖和单糖的吸收。④胰岛素增敏剂:近年发现噻唑烷二酮类衍生物具有直接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噻唑烷二酮类的匹格列酮和罗格列酮可降低胰岛素抵抗,后者通过与过氧化物酶增生体激活受体7结合改善胰岛β细胞的功能. ⑤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可使胰岛素快速释放,有效降低餐后血糖,在每次进餐前即刻口服,又称餐时血糖调节剂。该类药作用时间短,较少引起低血糖,且主要通过胃肠道排泄,伴肾功能损害者也能使用[3]。
2 控制血压 高血压可引起肾脏损害,反之,肾脏损害也会加重高血压;降压治疗对于改善肾小球滤过率很重要,要尽可能使血压降至130/80 mmHg以下;在糖尿病早期,治疗高血压可能比控制血糖更为重要,但两者要同时进行。
2.1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进行治疗[4]。ACEI可用于DN的不同时期,对糖尿病患者的肾脏起保护作用。ACEI不仅可以逆转DN最初的肾小球高滤过状态而不依赖于血压下降,还能降低或阻止糖尿病患者的微量白蛋白尿。对于糖尿病的临床蛋白尿期,ACEI也可以延缓其肾功能的进一步恶化,并能增强胰岛素敏感性而对脂质代谢无影响。近
年来研究表明氯沙坦、缬沙坦等AT1拮抗剂也能通过以上机制发挥肾脏保护作用[5]。
2.2 钙离子拮抗剂 具有降压、保护肾脏的作用,还可以减弱肾小球损害及延缓肾小球硬化的进展。由于其扩张血管使肾血流量增加,减少钠潴留,有利于糖尿病病人肾血流动力学和尿蛋白排除的改善[6]。但由于具有一定的负性肌力作用,患有重度心力衰竭的DN患者应慎用[7]。
2.3 利尿剂 长期较大剂量使用利尿剂可引起血糖、血脂及血尿酸增高,血钾降低。因此,对于应用利尿剂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存在争议[8]。
3 控制血脂 高脂血症是糖尿病代谢紊乱一个突出的表现。高脂血症不仅直接参与胰岛β细胞损伤的发生过程,还可以通过LDL作用于肾小球系膜细胞上的LDL 受体,导致系膜细胞和足细胞的损伤,加重蛋白尿和肾小球及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进展。近来的一些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还具有降血脂以外的其它保护肾脏的作用。首选他汀类降脂药不仅能有效降低高脂血症,还能通过其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改善内皮细胞的功能,减轻心血管并发症;通过抑制系膜细胞增生、细胞外基质产生和纤溶酶原活性抑制物的表达来减轻肾脏病变,延缓肾小球硬化的发生[9]。
4 控制蛋白尿 蛋白尿不仅是DN的临床表现,也是促进肾功能恶化和增加心血管事件的标志,控制蛋白尿是延缓DN进展的重要措施之一。ACEI和ARB(血管紧张素I受体拮抗剂)是控制DN蛋白尿的主要药物。
天然药物也有广泛的应用。雷公藤多甙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能减轻毛细血管通透性,从而改善和恢复肾小球滤过膜的负电荷屏障,使蛋白漏出量显著减少[10]。郝保吉[11]等通过实验证明人参、黄芪、山药、大黄、车前子煎汤口服,同时静滴丹参、黄芪、川芎注射剂,能改善血液粘稠度,降血糖、血脂,改善肾脏微循环,减少尿蛋白,减轻肾损害,保护肾功能。王惠芳等[12]用大黄对Ⅱ型糖尿病早期进行治疗,发现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尿白蛋白/肌酐、24h尿蛋白定量均减少,认为大黄可改变早期DN患者肾脏的高滤过、高灌注状态,延缓DN的进展。银杏注射液也能降低血液粘滞度,改善微循环,对DN患者可明显减少尿蛋白排泄,保护肾功能[13]。谭正怀[14]通过实验发现,大黄蒽醌可降低链尿佐菌素(STZ)DN动物模型的尿微量白蛋白、血清肌酐水平,减少其饮水量及其尿量,减少其肾脏指数。 由于高蛋白饮食使体内含氮产物增加,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加重肾脏损害,因此对已发展成为DN的患者,建议低蛋白饮食[14]。低蛋白饮食对DN 患者的益处主要表现在:减少尿蛋白排泄及改善蛋白质代谢;延缓肾损害进展;减轻胰岛素抵抗及改善碳水化合物代谢;改善脂肪代谢[15]。
5 抗炎治疗 近年来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显示糖尿病是一种炎性疾病,肾脏巨噬细胞浸润炎症是主要病理改变之一,其中炎症因子在DN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16]。免疫抑制剂咪唑立宾可抑制非胰岛素依赖性DN大鼠模型肾脏巨噬细胞浸润,并防止肾小球硬化和间质纤维化[17] 。叶酸拮抗剂甲氨喋呤(MTX)治疗糖尿病大鼠可降低蛋白尿,减少巨噬细胞浸润、肾小球系膜基质增生[18]。
另外,实验表明乙琥红霉素经口腔给药,可以减缓链脲霉素诱导糖尿病大鼠肾损伤,为DN的治疗提供一条新途径[19]。全反式维甲酸也能使DN大鼠的尿肾脏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MCP 1)降低30%,显著降低肾内MCP 1表达和巨噬细胞浸润,可能通过抗炎作用在糖尿病早期发挥肾保护作用[20]。
6 其他治疗措施 6.1 抗凝治疗 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聚集异常和血液流变学紊乱,可导致高凝倾向,促进血栓形成。DN和凝血机制异常之间起着相互促进作用,因而抗凝治疗在DN患者中显得尤为重要[21]。有报道应用大剂量的肝素,可以控制肾小球基底膜明显增厚,系膜区扩大,Ⅳ型胶原含量增加。从而提示肝素具有防止DN发生、发展的作用[22]。
6.2 抑制AGEs生成 晚期糖基化终末化产物(AGEs)是指蛋白质、核酸及脂质等与大分子物质的氨基在不需酶参与条件下,自发地与葡萄糖或其他还原糖的醛基或酮基反
应所生成的稳定的共价加成物。目前认为AGEs的生成是参与DN发病机制的主要因素之一。AGEs蓄积、蛋白质交联和特殊受体介导的肾脏细胞反应与DN的发生有关。氨基胍(AG)具有抑制AGE形成及阻断AGE之间的交联的作用。
6.3 抗氧化治疗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高血糖可使二酰基甘油R蛋白激酶(DAG PKC)通路活性异常增高,后者可能是导致DN的重要原因。抗氧化剂维生素E能抑制微血管细胞的活性,降低DAG PKC通路活性,从而保护肾功能[23]。
6.4 中药疗法 益气养阴、祛瘀生新中药(黄芪、桑椹子、玄参、当归、丹参、玉米须、川芎等)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有效降低24 h尿蛋白量,改善肾功能不全代偿期与失代偿期的肾功能指标,使肾功能不全衰竭期与尿毒症期的肾功能指标趋于稳定;降低患者血脂、空腹血糖水平,改善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提示益气养阴、祛瘀生新中药可能通过降低血脂,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减少尿蛋白排泄,降低血IL 1、ET 1等肾小球硬化相关因子来对DN进行治疗[24]。
【参考文献】 1 施雪枫. 糖尿病肾病的药物治疗[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04, 3(1): 12. 2 金文敏,尹萍. 糖尿病肾病的药物治疗现状[J]. 天津药学, 2005, 17(5): 53-56. 3 程立新,何东华. 糖尿病肾病的诊治现况[J]. 医师进修杂志, 2004, 27(2): 46.
4 朱明贞. 糖尿病肾病治疗方法研究[J].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师, 2008, 5(5): 102-103.
5 Rain A. Add on angiotension receptor blockade with maximized A CE inhibition[J]. Kidney Int, 2001, 59(2): 282.
6 刘妍,金桂玉. 依那普利与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36例糖尿病肾病伴高 血压的临床观察[J].贵州医药, 2008, 32(9): 827. 7 张金声,许冬梅. 糖尿病肾病的药物治疗[J].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2002, 9(8): 8-9.
8 吴疆.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降压治疗[J]. 地方病通报, 2007, 22(1): 83-84. 9 刘志红. 糖尿病肾病的治疗[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6, 26(5): 322-323. 10许建国. 雷公藤多甙治疗肾功能不全患者蛋白尿疗效观察[J].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7, 9(3): 12.
11郝保吉,任双玲. 中药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J]. 内蒙古中医药, 2008, (9): 17-18.
12王惠芳,马骏,陈国庆,等. 大黄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 铁道医学, 2001, 29(5): 32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