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 Behrens et al.将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归结 为三大效应: (1)产业集聚效应,指企业集中 在某一区域产生的知识溢出和规模经济有 利于企业提高生产率; (2)人才归类效应,指 优秀人才主动选择到大城市工作; (3)市场选 择效应,指由于竞争激烈,只有高生产率的企 业才能在大城市中生存的现象。
9
新新经济地理
• 新新经济地理充分考虑企业和劳动者的微观异质性,使我 们对地区间经济差异的研究从量的层面深入到质(微观效 率)的层面,为我们观察空间经济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将企 业论与新新经济地理相结合,研究地区间企业组织形式的 差异。新新贸易理论和新新经济地理都建立在微观企业基 础上,这意味着企业理论或契约理论中的交易费用学说、 产权理论学说等理论框架可以扩展于新新贸易理论和新新 经济地理当中。
3
假设条件
• 新新经济地理假定,每个企业的生产率水平不尽相同,高生 产率的企业由于能够经受激烈的竞争,因而能够在市场规 模较大的地区生存并获得规模经济效应,而生产率较低的 企业为了避免竞争只能分布于外围。这种分析可以解释新 经济地理中心-外围结构中存在的不同,处于经济中心的企 业与外围企业相比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而不仅仅是新经 济地理所看到的企业产出规模、企业雇佣人数等外在的量 的差异。很显然,这一理论不仅可以深层分析地区间经济 差距,而且可以分析城乡差异、城市层级体系演化、国际 经济格局变化等问题,因而引发了经济地理领域的重大革 新,激发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1
新新经济地理理论
• 新贸易理论在20世纪90年代末遇到了难以解决的 问题:Bernard and Jensen (1995)运用1976-1987 年的企业出口数据发现,即使在拥有比较优势的行 业,参与出口的美国企业也仅占企业总数的很小一 部分,而且与非出口企业相比,出口企业的规模大、 生产率高、资本密集程度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