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题库答案(补完版)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题库答案(补完版)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题库答案(补完版)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题库答案(补完版)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题库答案

一、判断分析题

1. 中央银行不能兼营商业银行业务。

4. 中央银行不能以盈利为目的。

7. 中央银行对其存款一般不支付利息。

11. 中央银行的资产应具有最大的清偿性。

正确。中央银行是一国金融体系的核心,是国家货币信用制度的枢纽,是高于普通银行和其它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特殊法人。它的宗旨包括:(1)创造货币及信用流通工具,满足生产和流通的客观需要;(2)调节货币流通,稳定市场,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3)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调控宏观经济;(4)监督管理金融机构及金融业务活动,稳定金融市场,防范与化解金融危机;(5)代表国家政府参与国际金融活动,协调对外金融关系,监督管理一切涉外金融活动。中央银行的性质与宗旨决定了中央银行不能以盈利为目的、不能兼营商业银行业务、对其存款一般不支付利息、资产应具有最大的清偿性等特征。

2. 商业银行持有的超额准备金的多少,完全由中央银行决定。

错。中央银行只能决定商业银行持有的法定准备金,而商业银行持有的超额准备金是由商业银行自身决定。商业银行自身持有的超额准备金有可能会受到中央银行决定的法定准备金率的影响,而不会完全由中央银行决定。

3. 中央银行分支机构对地区经济发展所做的贡献,不能主要看其能为本地区争得多少资金和规模。

正确。中央银行分支机构对地方经济发展所做的贡献主要看其能否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金融环境。

5. 商业银行可以用自己的负债交纳准备金。

错误。商业银行交存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只能使用其在中央银行的存款或库存现金,这些都是商业银行的资产,而非负债。

6. 提高人民银行的独立性,要求人民银行与政府完全独立,直接隶属全国人大的领导和管理。

错误。中国人民银行要独立但不能孤立,人民银行是政府的银行,不能与政府完全独立,还应直接隶属于国务院领导和管理。提高人民银行的独立性,要求人民银行必须独立于地方政府和各级政府部门(财政、国有商业银行、计委等)。

8. 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即是指中央银行的资本金全部归政府所有。

错。中央银行的资本构成除了全部资本为国家所有之外,还有国家与民间混合所有、全部股份非国有、无资本金、资本为多国共有这些构成形式。所以,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并不是指中央银行的资本全部归国家政府所有。

9. 货币政策是调控社会总供给的政策。

错误。货币政策是指通过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量的调整来调节总需求水平,使之与总供给水平一致,从而稳定经济运行目标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总称。

10. 判断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的高低,主要看其长短期资产所占比重。

错误。判断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的高低,主要看其不良资产所占比重。

12. 财政向中央银行借款和透支,二者没有区别。

错误。财政向中央银行借款:是中央银行主动,是有计划的,是短期的,有契约,要偿还,一般不会扩大社会总需求,独立性较强,属于经济发行,是有一定的限额,符合国际惯例;财政向央行透支:是财政主动,是临时性的,从时间上来看是长期的,无契约,不偿还,会扩大社会总需求,独立性不强,属于

财政发行,无限额限制,不符合国际惯例。

13. 中央银行总行和分支行的职能重心是一致的,均表现为“服务、调节、监管”三大职能。

错误。中央银行总行职能为“服务、调节、监管”三大职能,而分支行的职责应定位于政策信息反馈、金融服务支持、金融环境建设三大职责。

14. 流通中的现金既是中央银行的资金来源,又是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

错误。流通中的现金是中央银行的负债,是商业银行资金来源。

15. 持有中央银行股票与持有一般公司股票,二者并无区别。

错误。~有本质区别,因为持有中央银行股票没有参与投票决策的权力。

16. 存款保险制度对中央银行监管和商业银行经营都是完全有益的。

错误。存款保险制度对中央银行监管完全有益,对商业银行而言,增加了存款业务的成本,降低了其盈利水平,并不是完全有益的。

17. 中国人民银行应实行利润留成制而不是预算制。

错误。中国人民银行实行利润留成制实践中会造成中国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以赢利为目的,这与中央银行的性质与宗旨是相违背的。实行预算制才符合国际惯例。

18. 再贴现政策既能影响社会资金流向,也能影响社会资金流量。

正确。通过制定或调整再贴现利率、规定何种票据具有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的资格、计划与分配再贴现的额度、实行差别优惠再贴现利率等方法的综合运用,中央银行可以实现既调控资金流向又调控资金流量的货币政策目标。

19. 根据“不干涉金融业内部管理”原则,中央银行不应限制商业银行贷款集中度。

错误。贷款集中度是从风险角度考虑的,属于央行的监管范围。

20. 中央银行再贷款利率应低于同业拆借的利率。

错误。一般来说,同业拆借利率是以中央银行再贷款利率和再贴现率为基准,再根据社会资金的松紧程度和供求关系由拆借双方自由议定的。由于拆借双方都是商业银行或其它金融机构,其信誉比一般工商企业要高,拆借风险较小,加之拆借期限较短,因而利率水平普遍低于中央银行再贷款利率。

21. 加强金融监管,要求中央银行集中和垄断金融监督管理权力。

错误。加强金融监管,不一定要求中央银行集中和垄断金融监督管理权力,相反,成立专门的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从事银行业的监督与管理,有利于提高银行业监督管理的效果。

22. “菲利普斯曲线”一样适合于分析解决我国经济金融中的问题。

错误。我国在经济转型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通胀受多种因素影响,通胀率与工资增长率无长期稳定负相关性,因而不宜套用传统菲利普斯曲线及政策导向治理我国通胀与失业。

23. 利率是我国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的中介指标。

错误。在我国不适宜用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指标,这主要是我们的市场化程度决定的。首先,在我国缺乏一个公认的、具有一定权威性与影响力的基准利率。其次,我国的国民经济对利率变动的敏感性不足。再次,我国的利率市场化建设程度不足。

二、简述题

1. 中央银行相对独立性的含义、内容及必要性。

答:1. 含义:指中央银行在政府的干预和指导下,根据国家的总体经济发展目标,独立地履行中央银行的职责、独立的完成中央银行的任务。

2. 内容:(1)独立的制定与执行货币政策;(2)独立地发行货币;(3)独立地管理金融市场、调控宏观经济。

3. 必要性:(1)避免政治性经济波动产生的可能;(2)避免财政赤字货币化的需要;(3)因为中央银行的职能与业务有一定的专业性与技术性;(4)因为中央银行是社会利益的代表者和捍卫者;(5)为了搞好金融监督与管理。

2.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含义、内容、特征。

答:1. 含义:货币政策也就是金融政策,它是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量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

2. 内容:(1)信贷政策;(2)利率政策;(3)外汇政策。

3. 特征:(1)货币政策是一种宏观经济政策,而不是微观经济政策。

(2)货币政策是一种调整社会总需求的政策,而非调整社会总供给的政策。

(3)货币政策是一种间接的控制措施,而非直接的控制措施。

(4)货币政策是一种较长期的经济政策,而非短期的经济政策。

3. 金融监督管理的含义、目的、原则。

答:1. 含义:金融监管是指为了经济金融体系的稳定、有效运行和经济主体的共同利益,金融管理当局及其他监督部门依据相关的金融法律、法规准则或职责要求,以一定的法规程序,对金融机构和其他金融活动的参与者,实行地监督、检查、稽核和协调。

2. 目的:(1)一般目标是指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健全和高效,保证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稳定健康发展,保护金融活动各主体特别是存款人和合法债权人的合法利益,推动金融和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2)具体目标体现在四个方面:①保证金融机构的正常经营,维护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和稳定;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保护存款人的利益;③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促使金融业在竞争的基础上提高效率(适度竞争);④保障金融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实施,增进社会公众福利。

3. 原则:(1)依法监督管理原则;(2)适度竞争原则;(3)不干涉金融业内部管理原则。

4. 国际经济、金融“一体化”对我国中央银行提出的新要求

答:在国际经济、金融“一体化”的新形势下,中央银行既要明确在对外金融关系中的地位和基本任务,又要积极主动地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集团、国际清算银行、地区性国际金融组织等国际金融组织与机构加强合作。

1. 各国中央银行在对外金融关系中的地位和基本任务:(1)充当政府对外金融活动的总顾问和全权代表。(2)与各国中央银行进行官方结算。(3)进行资本国际流动的调节管理和对外负债的全面监测。(4)充当各国黄金和外汇储备的管理者。(5)进行外汇交易。(6)调节与监督国际金融活动。(7)发展与各国中央银行及各国际金融机构的对外金融关系。(8)充当对外金融的总体发展战略的制定者。

2. 中央银行与国际金融机构的关系:(1)代表政府参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活动。(2)与世界银行集团等国际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3)参与国际清算银行活动。(4)参与区域性、地区性国际金融组织活动。(5)各国中央银行间的各种交流合作活动。(6)在国外需要的地方设立中央银行驻外代表处。

答:1. 一般原则:(1)按经济区划设置的原则。如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就是这样设置的。(2)在设置分支机构时,既按经济区划设置也考虑行政区划。如德国中央银行,意大利的中央银行分支机构就是按这一原则设置的。(3)数量有限和适当的原则。

2. 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设置中的问题:(1)分支机构基本完全按行政区划设置,机构太多;(2)内部机构设置基本与总行一一对口;(3)各级行政部门对各级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干预较多,有时十分严重;脱离总行管理,地方化倾向严重;(4)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效力低下;人员素质较差,不能适应人民银行职能转换与强化的要求。

7. 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含义、选择的原则及其作用。

答:1. 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含义与作用:(1)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实际上也就是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目标。但中央银行并不能直接地决定或控制宏观经济目标,而只能借助于一系列的货币政策工具,通过对货币供应量等中介指标的控制和调节,间接地影响宏观经济目标。(2)货币政策目标亦即宏观经济目标,是一个长期的、非数量化的目标,它只能为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提供指导思想,并不能为中央银行的日常操纵提供现实的数量依据。因此,中央银行必须找出短期的、数量化、能用于日常管理和操纵的指标,作为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中介或桥梁,这就是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并借助于这些中介指标实现其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2. 选择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一般原则(1)必须满足“三性”要求,即可测性、可控性以及与最终目标的相关性。(2)必须具备的基本特征:①作为中介指标的金融的变量应当是中央银行币政策运用和影响的主体。②作为中介指标的变量应当是全社会及金融体系了解中央货币政策的意向和强度的信号器。③作为中介指标的金融变量,应当是中央银行观察和检验货币政策措施的指示器。(3)必须与特定的经济金融环境相适应。

大多数国家都选择利率、货币供应量、基础货币、超额准备金等金融变量为中介指标。其中,利率、货币供应量属于货币政策远期中介指标,基础货币、超额准备金属于货币政策近期中介指标。

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和操作指标的区别:

⑴ 货币政策操作指标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操作能够有效准确实现的政策变量,如准备金、基础货币、中央银行利率、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回购协议市场利率、票据市场贴现率等。操作指标有两个特点:一是直接性,既可以通过政策工具的运用直接引起这些指标的变化;二是灵敏性,政策工具可以准确的作用于操作指标,使其达到目标区。

⑵ 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处于最终目标和操作指标之间,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操作和传导后能够以一定的精确度达到的政策变量,如市场利率、货币供应量、信贷规模和汇率。中介指标的选取要符合三个标准:① 可测性,中央银行能够迅速获得这些指标准确的资料数据,并进行相应的分析判断;② 可控性,这些指标能在足够短的时间内受货币政策的影响,并按政策设定的方向和力度发生变化;③ 相关性,该指标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又极为密切的关系,控制祝这些指标就能基本实现政策目标。

8. 存款保险制度的含义及其作用(非课件)

答:1. 含义:存款保险制度是旨在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持金融体系稳定的一种制度安排,它要求接受存款的金融机构为其吸收的存款向存款保险机构投保,当投保机构发生危机无力支付存款时,由存款保险机构向其提供财务援助或直接对存款者给与补偿。

2. 作用:(1)保护存款人的利益,提高社会公众对银行体系的信心。(2)可有效提高金融体系的稳定性,维持正常的金融秩序。(3)促进银行业适度竞争,为公众提供质优价廉的服务。(4)存款保险机构可通过对有问题银行提供担保,补贴或融资支持等方式对其进行挽救,或促使其被实力较强的银行兼并,减少社会震荡,有助于社会的安定。

9. 如何理解中央银行是一个国家信用制度的枢纽(非课件)

10.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及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特征。

答:1.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动用货币政策工具到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作用过程,即如何通过货币政策各种措施的实施,经济体制内的各种经济变量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生活。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能否有效地贯彻中央银行的意图、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不但取决于货币传导机制自身的构成和规范程度,也取决于传导机制所处的外部环境。

2.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特征:也存在不少问题,货币政策的调控效能远没有发挥出来。具体来说:(1)中央银行需要进一步完善其独立自主地制定货币政策的职能。(2)转轨时期的各商业银行仍与市场经济的要求相距甚远。(3)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建立,对货币政策的调控意向反应差。(4)传导机制的运行载体(主要是指金融市场)发展不完善。

11. 公开市场业务的作用机制及其局限性

答:1. 公开市场业务的作用机制:(1)调控存款货币银行准备金和货币供给量。(2)影响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3)与再贴现政策配合使用,可以提高货币政策效果。

局限性(非课件):(1)需要以发达的金融市场作背景,如果市场发育程度不够,交易工具太少,则会制约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效果;(2)必须有其他政策工具的配合,可以设想,如果没有存款准备金制度,这一工具是无法发挥作用的。

12. 对商业银行清偿力进行管制的必要性(非课件)

答:商业银行是以盈利为目的,在追求利润的同时伴随着巨大的风险。1. 为了保护存款人的财产安全;

2. 维护金融业的稳定;

3. 保持良好的宏观环境的必要性;

4. 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阐述。

13. 金融创新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影响(非课件)

答: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的基本影响主要体现在政策工具、中介目标及传导过程三个方面。

一、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1.金融创新使部分传统的选择性政策工具失灵;2. 金融创新弱化了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作用力度与广度;3. 金融创新使再贴现政策的作用下降;4. 金融创新强化了公开市场业务的作用。

二、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影响。(1)金融创新破坏了中介目标的可测性。(2)金融创新降低了中介目标的可控性。(3)金融创新削弱了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相关性。

三、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传导过程的影响。(1)金融市场的创新,削弱了各国中央银行对国内货币的控制能力。(2)金融机构的创新削弱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控制的基础。(3)金融业务创新削弱了中央银行的货币控制能力。

14. 中央银行作为“发行、政府、银行”的银行,其职能重心发生了哪些变化(非课件)

15. “骆驼氏银行评级体系”的含义及产生的背景(非课件)

答:1. 含义:骆驼”评价体系是目前美国金融管理当局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业务经营、信用状况等进行的一整套规范化、制度化和指标化的综合等级评定制度。因其五项考核指标,即资本充足性、资产质量、管理水平、盈利状况和流动性,其英文第一个字母组合在一起为“CAMEL”,正好与“骆驼”的英文名字相同而得名。2. 背景?

16. 中央银行产生与发展的客观必然性。

答:中央银行是在资本主义银行制度发展过程中,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基础,与商品货币经济的高度发达程度相适应,从商业银行中独立出来的一种特殊的金融机构。其历史必然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统一货币发行的客观需要。2. 统一票据交换的客观需要。3. 最后贷款人的客观需要。4. 加强金融监督与管理的客观需要。5.代理国库和政府融资的主观需要。

总之,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主观原因,是主客观原因结合的一种交易的结果,当然这种交易也是历史发展的产物。

17. 金融监督管理的必要性(答案不完善,非课件)

答:必要性:金融重要性;高风险性;金融行业脆弱性;信息不对称性(可扩展金融监管的目标)。

18. 中央银行的性质是什么?具体表现何在?

答:1. 性质:中央银行是一国金融体系的核心;中央银行是一国货币信用制度的枢纽;中央银行是高于普通银行和其它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特殊法人。

2. 具体表现:(1)中央银行具有发行货币的特权,其它银行和金融机构则没有这种权力;(2)中央银行是国家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工具(通过制定执行货币政策来完成);(3)中央银行是管理国家金融事业的机关(通过监督管理金融业来体现);(4)中央银行是一国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银行(通过主持清算事宜和充当最后贷款人来体现)。

19. 人民银行单独履行中央银行职能的必要性。

答:1.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逐步发展的客观要求。2. 加强宏观控制和搞活微观经济的客观要求。3. 建立和健全我国金融体制的客观要求。4.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金融市场的客观要求。5. 建立和发展对外经济

金融关系的客观要求。

20. “二战”后中央银行制度呈现新特征的原因

21. 中央银行宏观金融调控的产生及其理论基础

22. 《巴塞尔协议》产生的背景及其主要内容(待完善,课件中简略)

答:1. 背景:进入70年代以来,由于跨国银行和国际间资本流动的迅猛发展,国际间信贷资金金额骤增,银行竞争加剧,金融风险增大,这一变化迫切需要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尤其是前联邦德国银行和美国富兰克林国民银行的倒闭,使监管机构在惊愕之余开始全面审视拥有广泛国际业务的银行监管问题,在此背景下,巴塞尔协议应运而生。

2. 内容:(1),1975年《巴塞尔协议》核心内容是针对国际性银行监管主体缺位的现实,突出强调了两点:①任何银行的国外机构都不能逃避监管;②母国和东道国应共同承担的职责。(2)1983年《协议》基本上是对前一个协议的具体化。(2)1988年《协议》主要有4部分内容:①资本的分类;②风险权重的计算标准;③1992年资本与资产的标准比例和过渡期的实施安排;④各国监管当局自由决定的范围。(2)1997年《协议》确立了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共提出涉及到银行监管7个方面的25条核心原则。(2)2006年《协议》由三大支柱组成:最低资本要求,监管当局对资本充足率的监督检查,是信息披露。

23.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相互关系。

答: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均是国家总需求调控的工具,是国家宏观经济调节与控制的左右手,二者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

1.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具有相互替代性。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都要为宏观经济目标服务,目标上的一致性使二者之间具有了相互替代性;而且,一般来说,财政政策的决策较慢、效果较快,而货币政策的决策较快、效果较慢。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所要解决的经济金融问题,审时度势,相机行事。

2.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具有互补性。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各自有各自的长处、又各自有各自的短处、各自有各自的相对独立的作用范围,因此两者应该取长补短、权衡利弊,最好是“一松一紧”,相互搭配逐步微调;尽量避免“双松双紧”,以免引起宏观经济的动荡。

3.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又具有矛盾性。货币政策的直接主要目标是稳定物价、稳定金融,财政政策的直接主要目标是维持国家机器的运转、提高社会福利,两者的具体任务不同,实现两个目标对货币供应量调控的具体要求不同,因而也会产生许多矛盾与冲突。

总之,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应该十分注重两者的相互协调性,而决不能“单打一”。

三、对比分析题

1.人民银行总行及分支行职能重心的差异和原因。

答:人民银行总行职能

人民银行总行掌握货币发行权,基础货币管理权,信用总量调控权和基准利率调节权,保证全国统一货币政策的贯彻执行,人民银行应以稳定货币作为首要任务并以此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分支行职能

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作为总行派驻地方的机构应积极创造条件跨行政区域设置,并主要从事人民银行内部监督,横向头寸调剂,调查统计分析研究,经理国库和发行基金调拨,外行管理和联行清算。

2. 金融宏观调控机制的几种类型(利率调控,货币调控)

3. 人民银行单独履行央行职能前后的性质、职能作用的差异。

银监会分离出央行前后的职能。主要进行宏观调控,监管权力主要下放银监会。

4. 中央银行产生、发展“三次高潮”的代表国家及其原因(略,同简述题第5题)

5. 中央银行证券买卖业务与放款业务的异同。

答:相同点有以下3点:(1)就其效果而言,中央银行买进实际上是以自己创造的负责去支付,这就相当于中央银行的贷款;而卖出证券,则相当于收回贷款,其效果是相同的。(2)就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而言,中央银行买进证券同发放贷款一样,实际上都会引起社会的基础货币量增加,从而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多倍扩张;相反,多倍紧缩。(3)无论是证券买卖业务,还是贷款业务,都是中央银行调节与控制社会货币供应量的重要工具与业务。

不同点有以下4点:(1)证券买卖相当于抵押货款,但证券的买卖是以证券的质量为依据,而中央银行的贷款则是以商业银行的信用为依据。(2)资金的流动性不同。中央银行贷款尽管都是短期性的,但必须到期才能收回;而证券业务则因证券可以随时买卖,不存在到期问题。因此,证券业务的资金流动性高于贷款业务的资金流动性。(3)对中央银行而言,贷款有利息收入;而证券买卖则没有利息收入,只有买进或卖出证券的价差收益。(4)中央银行从事的证券买卖业务对经济,金融环境的要求较高,一般都要以一个国家的金融市场较为成熟为前提,而从事的贷款业务则对经济、金融环境的要求较低,一般国家的中

央银行都可以从事贷款业务。

6. 中央银行与政府关系几种类型的原因及其利弊。

答:第一类,政府无权干预中央银行决定的事项。如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其专门负责货币政策的决定和运营,向国会负责,不接受政府的指示;又如瑞典银行,只接受国会或银行委员会(国会的常设委员会)的指示。

第二类,政府只拥有在一定期限内推迟中央银行决定的事项的权限。如德国联邦银行在行使法律授予的权限时,不接受联邦政府的指示,但是如果联邦政府提出要求,则必须将联邦银行的决议推迟实施,推迟时间以两周为限。

第三类,承认政府提出异议的权利,根据不同事项,通过行政法庭的裁决。如法国银行,如果监事(由财政部长任命)对理事会的决议不提出异议即可通过;如果监事提出异议,应由中央银行总裁召集理事会重新进行审议,如果仍然不能达成一致就由国家行政法庭裁决。

第四类,如果违反国家利益,政府可以行使否决权。如在比利时,当政府官员认为,比利时国民银行的决议违反国家利益时,可以暂停中央银行决议的执行,并向财政部长通报,由财政部长来裁决。

第五类,政府对中央银行保留一般的指令权。如在英国,当财政部认为是社会公益所需时,可以对英国中央银行发出指令。但是,一般事前应同英国中央银行总裁协商。

7. 现存四种金融监督管理体制的利弊(不完善,非课件)

答:现存四种金融监督管理体制包括(1)双线多头金融监督管理体制:(2)单线多头金融监督管理体制:(3)单一集中金融监督管理体制:(4)跨国金融监督管理体制。

8. “稳定币值、稳定物价、稳定货币”三者的区别(非课件)

9. 金融稽核与政府审计的异同

10.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各自的作用范围。

答:1. 货币政策的作用范围:(1),直接有效的调控物价总水平;(2),通过信贷资金流动调控经济结构;(3),通过引导储蓄和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调控宏观经济;(4),调控金融体系和金融机构,实现金融的稳定。

2. 财政政策的作用范围:(1),调整社会财富分配:(2),调整社会资源配置:(3),调整社会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实现社会经济的相对均衡发展;(4),通过国家投资、价格补贴、战略储备等实现特殊情况下对宏观经济的调控。

11.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共性及个性。

答:1. 相同点:(1)都是一国经济、金融的主体;(2)都在一个经济、金融中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3)许多中央银行是由商业银行演变而来的;(4)许多中央银行的早期都兼营商业银行业务。

2. 不同点:(1)中央银行是调控者、监管者,货币信用与金融业的核心,不能以盈利为目的,对其存款不支付利息,资产应具有最大清偿性,不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与政府是相对独立关系,资本主要归国家所有,政策性运作,分支机构有限适度,创造基础货币,总裁由国会、皇室或总统任命。

(2)商业银行是被调控者、被监管者,金融业的主体,要以盈利为目的,对其存款要支付利息,资产应是“三性”的最佳均衡,要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条件成熟时应是国内金融与国际金融对接的桥梁,与政府是“自主经营、依法纳税”关系,实行股份制,商业性运作,分支机构众多,创造派生存款,总裁由董事会聘请。

12中央银行放款和再贴现的区别、联系。

13初期和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特点。

答:(一)早期中央银行制度的特征

1、自然的发展与演变。

2、逐步拥有到全部垄断货币发行权。

3、兼营商业银行业务。

4、不完全具备调节与控制金融市场的能力。

5、一般多是私人股份或公私合股的银行。

(二) 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特征

1、呈现出“国有化”的趋势。(这里还应深入研究中央银行“国有化”趋势的表现与原因)

2、中央银行逐步成为国家宏观调控与监督管理的重要工具。

3、通过立法明确与规范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与监督管理的目的与任务。

4、世界各国中央银行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合作逐步加强。

5、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与监督管理能力大大提高。

14宏观调控与监督管理的异同。

15财政借款和财政透支的异同。

答:1. 相同点:(1)都会增加财政收入;(2)都会扩大财政支出;(3)都有利于财政履行其职能。

2. 不同点:(略,辨析题第12题)。

16、三大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优、缺点。

IATF内审员试题及答案

I A T F内审员试题及答案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部门: ____姓名: 得分: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03=30分) :2016适用于( E )组织的现场。 A.生产件 B.服务件 C.售后市场零件 D.配件 +b+d +b+c+d :2016允许删减( D )。 产品和服务的要求 B.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顾客和供方的财产 D.以上都不对 TS16949:2009认证证书的失效日期是( C ) 年10月1日年12月31日年09月14日年09月14日 4.过程方法采用( F )管理过程和整个体系。 A.持续改进循环 C.系统管理方法 D.基于风险的思维 +b+c+d +d 5.内部审核员应当了解( D )。 A.汽车行业的过程方法审核 B.适用的顾客特殊要求和IATF16949适用的要求 +b+c 6.组织应明确的社会责任有( D )。 A.反贿赂方针 B.员工行为准则 C.道德准则 +b+c 文件应保存的时间是( C )。 A.三年 B.当年加一个日历年 C.产品的有效期加一个日历年 D.按认证机构的要求 8.可疑产品包括( D ) : A.没有标识的产品; B. 标识不明的产品; C. 用偏离校准状态的仪器检验的产品; +b+c 9.公司生产的不合格品的处理方式有( D ) : A.返工/返修; B. 拒收和报废; C.让步和降级改作它用; +b+c 10.产品的控制计划的类型包括( E ): A.样件 B.返工 C.量产 D.试产 +c+d 二.判断题. (对. 错. 10 x 3=30分) 1. ( ) 组织应确定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机遇,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满足预期结果。 2. ( ) 内部审核须依据年度审核计划安排,对于有早晚班的公司审核可以只审核一个班次来代替。 3.( ) 公司定期的设备保养计划就是设备预见性的维护计划。 4.()关键设备就是指公司的贵重设备,并要进行现场标识与识别其易损配件进行管制。 5.()对公司没有设计责任的产品,可不进行可行性评审。 6.()为解决质量问题,质量人员都有权停止生产。 7.()IATF16949中的“应”表示要求,而“宜”表示建议。 8.()组织没有产品设计责任时,删减条款是可以的。 9.()当过程能力不足且不稳定时实施持续改进。 10.()从顾客指定的供货来源采购产品,其质量责任在于顾客。 三简答题:( 35=15分) 1.请说明哪几个方面需要实施“多方论证” 答:项目管理、供方选择、开发和确定特殊特性、工厂设施和设备的策划、制造可行性。

工程测量学试题库160题(附答案)..

工程测量学试题库(附答案) 1. ( D )处处与铅垂线垂直。 A.水平面 B.参考椭球面 C.铅垂面 D.大地水准面 2. 地球的长半径约为( A )千米。 A.6371 B.6400 C.6378 D.6356 3. 在测量直角坐标系中,纵轴为( C )。 A.x轴,向东为正 B.y轴,向东为正 C.x轴,向北为正 D.y轴,向北为正 4. 对高程测量,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是( D )。 A. 在以10km为半径的范围内可以代替 B. 在以20km为半径的范围内可以代替 C. 不论多大距离都可代替 D. 不能代替 5. 在以( B )km为半径的范围内,可以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进行距离测量。 A.5 B.10 C.15 D.20 6. 在测量平面直角坐标系中,x轴表示什么方向?(C)。 A.东西 B.左右 C.南北 D.前后 7. 测定点的坐标的主要工作是( C )。 A.测量水平距离B.测量水平角 C.测量水平距离和水平角D.测量竖直角 8. 确定地面点的空间位置,就是确定该点的平面坐标和( A )。 A.高程B.方位角 C.已知坐标D.未知点坐标 9. 高斯投影属于( C )。 A.等面积投影B.等距离投影 C.等角投影D.等长度投影 10. 在测量直角坐标系中,横轴为( C )。 A. x轴,向东为正 B. x轴,向北为正 C. y轴,向东为正 D. y轴,向北为正 11. 在测量坐标系中,Y轴向(D)为正。 A、北 B、南 C、西 D、东 12. 假设的平均的静止海平面称为(D)。 A、基准面 B、水准面 C、水平面 D、大地水准面

13. ( B )的基准面是大地水准面。 A. 竖直角 B. 高程 C. 水平距离 D. 水平角 14.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是(B)。 A.测图 B.测设 C.用图 D.识图 15. 大地水准面处处与铅垂线(A)交。 A、正 B、平行 C、重合 D、斜 16. A、B两点,HA为115.032m,HB为114.729m,则hAB为(A)。 A、-0.303 B、0.303 C、29.761 D、-29.761 17. 建筑施工图中标注的某部位标高,一般都是指(B)。 A、绝对高程 B、相对高程 C、高差 18. 水在静止时的表面叫( B )。 A. 静水面 B. 水准面 C. 大地水准面 D. 水平面 19. ( B )的投影是大地水准面。 A. 竖直角 B. 高斯平面坐标 C. 水平距离 D. 水平角 20. 我国目前采用的高程基准是(D)。 A.高斯平面直角坐标 B.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 C.黄海高程系统 D.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21. 地面上有一点A,任意取一个水准面,则点A到该水准面的铅垂距离为(D)。 A.绝对高程 B.海拔 C.高差 D.相对高程 22. 地面某点的经度为85°32′,该点应在三度带的第几带?( B ) 。 A.28 B.29 C.27 D.30 23. 在水准测量中,若后视点A读数小,前视点B读数大,则( D )。 A.A点比B点低 B.A、B可能同高 C.A、B的高程取决于仪器高度 D.A点比B点高 24. 水准测量中,设A为后视点,B为前视点,A尺读数为2.713m,B尺读数为1.401,已知A点高程为15.000m,则视线高程为( D )m。 A.13.688 B.16.312 C.16.401 D.17.713 25. 在水准测量中,若后视点A的读数大,前视点B的读数小,则有( A )。 A.A点比B点低 B.A点比B点高 C.A点与B点可能同高 D.A、B点的高低取决于仪器高度 26. 水准仪的分划值越大,说明( B )。 A. 圆弧半径大 B. 其灵敏度低 C. 气泡整平困难 D. 整平精度高 27. DS1水准仪的观测精度( A )DS3水准仪。

测量学试题及详细答案-

第一章绪论 1、概念: 水准面、大地水准面、高差、相对高程、绝对高程、测定、测设 2、知识点: (1)测量学的重要任务是什么?(测定、测设) (2)铅垂线、大地水准面在测量工作中的作用是什么?(基准线、基准面) (3)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坐标系的异同。 (4)地面点的相对高程与高程起算面是否有关?地面点的相对高程与绝对高程的高程起算面分别是什么? (5)高程系统 (6)测量工作应遵循哪些原则? (7)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 一、名词解释: 1.简单: 铅垂线:铅垂线是指重力的方向线。 1.水准面:设想将静止的海水面向陆地延伸,形成一个封闭的曲面,称为水准面。 大地体: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地球形体称为大地体,它代表了地球的自然形状和大小。 地物:测量上将地面上人造或天然的固定物体称为地物。 地貌:将地面高低起伏的形态称为地貌。 地形:地形是地物和地貌的总称。 2.中等: 测量学: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点位的科学。 测定即测绘:是指使用测量仪器与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把地球表面的地形缩绘成地形图,供经济建设、规划设计、科学研究和国防建设使用。 测设:测设又称施工放样,是把图纸上规划好的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特征点:特征点是指在地物的平面位置和地貌的轮廓线上选择一些能表现其特征的点。 3.偏难: 变形观测:变形观测是指对地表沉降、滑动和位移现象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地面上建筑物的变形、倾斜和开裂等现象进行精密的、定期的动态观测,它对于地震预报、大型建筑物和高层建筑物的施工和安全使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大地水准面:由于水面可高可低,因此水准面有无穷多个,其中通过平均海水面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大地水准面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高程:地面点的高程是从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也称为绝对高程或海拔,用H表示,如A点的高称记为H A。 高差:地面上两点间高程差称为高差,用h表示。 绝对高程 H :地面点沿铅垂线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简称高程、海拨、正高。 相对高程 H′:地面点沿铅垂线到假定水准面的距离,称为相对高程或假定高程。 测量工作的基本步骤:技术设计、控制测量、碎部测量、检查和验 收测绘成果 二、填空题 1.地面点到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对高程;地面点到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 大地水准面,假定水准面 2.通过海水面的称为大地水准面。平均,水准面 3.测量工作的基本要素是、和高程。距离,角度 4.测量使用的平面直角坐标是以中央子午线与赤道的交点为坐标原点,中央子午线为x轴,向为正,以赤

内审员考试试题 含答案

内审员考试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质量 " 定义中的 " 特性 " 指的是 (A 。 A. 固有的 B. 赋予的 C. 潜在的 D ,明示的 2. 若超过规定的特性值要求,将造成产品部分功能丧失的质量特性为 (。 A. 关键质量特性 B. 重要质量特性 C. 次要质量特性 D. 一般质量特性 3. 方针目 标管理的理论依据是 (。 A. 行为科学 B. 泰罗制 C. 系统理论 D.A+C 4. 方针目标横向展开应用的主要方法是 (。 A. 系统图 B. 矩阵图 C. 亲和图 D. 因果图 5. 认为应 " 消除不同部门之间的壁垒 " 的质量管理原则的质量专家是 (。 A. 朱兰 B. 戴明 C. 石川馨 D. 克劳斯比 6、危险源辨识的含意是( A 识别危险源的存在 B 评估风险大小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过程 C 确定 危险源的性质 D A+C E A+B 7. 下列论述中错误的是 (。 A. 特性可以是固有的或赋予的 B. 完成产品后因不同要求而对产品所增加的特性是固有特性 C. 产品可能具有一类或多类别的固有的特性 D. 某些产品的赋予特性可能是另一些产品的固有特性 8. 由于组织的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对组织产品、过程和体系的要求是不断变 化的,这反映了质量的 (。

A. 广泛性 B. 时效性 C. 相对性 D. 主观性 9、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 A 在提交标书或接受合同或订单之前应被完成 B 应只有营销部处理 C 应在定单或合同接受后处理 D 不包括非书面定单评审 10、以下哪种情况正确描述了特殊工序:( A 工序必须由外面专家确定 B 工序的结果不能被随后的检验或试验所确定, 加工缺陷仅在使用后才能暴露 出来 C 工序的结果只能由特殊的时刻和试验设备标准验证。 D 工序只能随着新的技术革新出现加工测试 11.WTO/TBT协议给予各成员的权利和义务是 ( 。 A. 保护本国产业不受外国竞争的影响 B. 保护本国的国家安全 C. 保证各企业参与平等竞争的条件和环境 D. 保证各成员之间不引起竞争 12. 下列环节哪一个不是质量管理培训实施的基本环节 (。 A. 识别培训的需要 B. 编制培训管理文件 C. 提供培训 D. 评价培训有效性

《测量学》试题库含详细答案

《测量学》试题库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任抽14小题,计28分) 1、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及确定地面点位置的科学,它的主要内容包括测定和测设两部分。 2、地形测量学是研究测绘地形图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地球表面。 3、目前测绘界习惯上将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新技术简称为“3S”技术。 4、铅垂线是测量工作的基准线,大地水准面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5、人们习惯上将地球椭球体的长半径a和短半径 b ,或由一个半径a 和扁率α称为旋转椭球体元素。 6、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子午线,称为首子午线(或起始子午线),垂直于地轴的各平面与地球表面的交线,称为纬线。 7、我国目前采用的平面坐标系为“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高程系统是“1985年国家高程基” 。 8、根据钢尺的零分划位置不同将钢尺分成端点尺和刻线尺。 9、地球表面某点的磁子午线方向和真子午线方向之间的夹角称为磁偏角,某点的真子午线北方向与该点坐标纵线北方向之间的夹角,称为子午线收敛角。 10、由标准方向的北端顺时针方向量到某直线的夹角,称为该直线的方位角,直线与标准方向线所夹的锐角称为象限角。

11、方位角的变化范围是0°~360°,而象限角的取值范围为0°~90°。 12、两点间的高程差称为高差,水准测量时高差等于后视读数减去前视读数。 13、水准仪上的水准器是用来指示视准轴是 竖轴是否竖直的装置。通过水准管零点作水准管圆弧的切线,称为水准管轴。 14、在水准仪粗略整平中,左手拇指旋转脚螺旋的运动方向就是气泡移动的方向。 15变更仪器高法或双面尺法。 16、水准测量的实测高差与其理论值往往不相符,其差值称为水准路线的闭合差。 17、6"级光学经纬仪的读数装置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单平板玻璃测微器,另一种是测微尺。 18、水准测量时前后视距大致相等主要是消除端点尺与刻线尺不平行而引起的误差。 19、经纬仪的安置主要包括对中和敕平两方面。 20、三角高程测量中所讲的“两差”改正指球差和气差两项改正。 21、通常把外界环境、测量仪器和观测者的技术水平三方面综合起来称为观测条件。 22、测量误差按其对测量结果影响的性质,可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 23、系统误差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和累积性,对测量结果影响很大。

最新测量学试题及详细答案 Alan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简单: 铅垂线:铅垂线是指重力的方向线。 水准面:设想将静止的海水面向陆地延伸,形成一个封闭的曲面,称为水准面。 大地体: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地球形体称为大地体,它代表了地球的自然形状和大小。 地物:测量上将地面上人造或天然的固定物体称为地物。 地貌:将地面高低起伏的形态称为地貌。 地形:地形是地物和地貌的总称。 2.中等: 测量学: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点位的科学。 测绘:测绘是指使用测量仪器与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把地球表面的地形缩绘成地形图,供经济建设、规划设计、科学研究和国防建设使用。 测设:测设又称施工放样,是把图纸上规划好的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特征点:特征点是指在地物的平面位置和地貌的轮廓线上选择一些能表现其特征的点。 3.偏难: 变形观测:变形观测是指对地表沉降、滑动和位移现象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地面上建筑物的变形、倾斜和开裂等现象进行精密的、定期的动态观测,它对于地震预报、大型建筑物和高层建筑物的施工和安全使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大地水准面:由于水面可高可低,因此水准面有无穷多个,其中通过平均海水面的水

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大地水准面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高程:地面点的高程是从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也称为绝对高程或海拔,用H表示,如A点的高称记为H A。 高差:地面上两点间高程差称为高差,用h表示。 二、填空题 1.地面点到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对高程;地面点到铅垂距离称为 该点的相对高程。大地水准面,假定水准面 2.通过海水面的称为大地水准面。平均,水准面 3.测量工作的基本要素是、和高程。距离,角度 4.测量使用的平面直角坐标是以中央子午线与赤道的交点为坐标原点,中央子午线为x 轴,向为正,以赤道为y轴向为正。北,东 5.地面点位若用地理坐标表示,应为、和绝对高程。经度,纬 度 6.地面两点间高程之差,称为该两点间的,一般用h表示。A,B两点之间的 高差记为。高差, h AB 7.地球是一个旋转的,如果把它看作圆球,其半径的概值为 km。椭球体,6371 8.地面点的经度为该点的子午面与所夹的角。首子午面,二面 9.地面点的纬度为该点的与所组成的角度。球面法线, 赤道平面 10.测量工作的程序是、。先控制后 碎部,步步检核 11.测量学的任务是、和监测。测绘,测设 12.某点的经纬度为123°28', 45°12',该点在高斯6°投影带的带号为, 中央子午线的经度为°。51,123° 13.为了使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y坐标恒大于零,将x轴自中央子午线向移动

测量学_计算题库及参考答案

计算题库及参考答案 1、设A 点高程为15.023m ,欲测设设计高程为16.000m 的B 点,水准仪安置在A 、B 两点之间,读得A 尺读数a=2.340m ,B 尺读数b 为多少时,才能使尺底高程为B 点高程。 【解】水准仪的仪器高为=i H +=17.363m ,则B 尺的后视读数应为 b==1.363m ,此时,B 尺零点的高程为16m 。 2、在1∶2000地形图上,量得一段距离d =23.2cm ,其测量中误差=d m ±0.1cm ,求该段距离的实地长度 D 及中误差D m 。 【解】==dM D ×2000=464m ,==d D Mm m 2000×=200cm=2m 。 3、已知图中AB 的坐标方位角,观测了图中四个水平角,试计算边长B →1,1→2,2→3, 3→4的坐标方位角。 【解】=1B α197°15′27″+90°29′25″-180°=107°44′52″ =12α107°44′52″+106°16′32″-180°=34°01′24″ =23α34°01′24″+270°52′48″-180°=124°54′12″ =34α124°54′12″+299°35′46″ -180°=244°29′58″ 4、在同一观测条件下,对某水平角观测了五测回,观测值分别为:39°40′30″,39°40′48″,39°40′54″,39°40′42″,39°40′36″,试计算: ① 该角的算术平均值——39°40′42″; ② 一测回水平角观测中误差——±″; ③ 五测回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 6、已知=AB α89°12′01″,=B x 3065.347m ,=B y 2135.265m ,坐标推算路线为B →1→2,测得坐标推算路线的右角分别为=B β32°30′12″,=1β261°06′16″,水平距离分别为=1B D 123.704m , =12D 98.506m ,试计算1,2点的平面坐标。 【解】 1) 推算坐标方位角 =1B α89°12′01″-32°30′12″+180°=236°41′49″ =12α236°41′49″-261°06′16″+180°=155°35′33″ 2) 计算坐标增量 =?1B x ×cos236°41′49″=-67.922m , =?1B y ×sin236°41′49″=-103.389m 。 =?12x ×cos155°35′33″=-89.702m , =?12y ×sin155°35′33″=40.705m 。 3) 计算1,2点的平面坐标 =1x 2997.425m =1y 2031.876m =2x 2907.723m =2y 2072.581m 、试完成下列测回法水平角观测手簿的计算。 测站 目标 竖盘位置 水平度盘读数 (°′″) 半测回角值 (°′″) 一测回平均角值 (°′″) 一测回 B A 左 0 06 24 111 39 54 111 39 51 C 111 46 18 A 右 180 06 48 111 39 48 C 291 46 36 8、完成下列竖直角观测手簿的计算,不需要写公式,全部计算均在表格中完成。 测站 目标 竖盘 位置 竖盘读 (° ′ ″) 半测回竖直角 (° ′ ″) 指标差 (″) 一测回竖直角 (° ′ ″ ) A B 左 81 18 42 8 41 18 6 8 41 24 图 推算支导线的坐标方位角

2017年标准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标准员 一、判断题 1.建筑法规体现了国家对城市建设、乡村建设、市政及社会公用事业等各项建设活动进行组织、管理、协调的方针、政策和基本原则。(答案)正确 2.省、自治区、直辖市一级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地级市均有立法权。(答案)错误 3.在我国的建设法规的五个层次中,法律效力的层次是上位法高于下位法。具体表现为:建设法规-建设行政法规-建设部门规章-地方性建设法规-地方建设规章。(答案)正确 4.建设部门规章是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根据国务院规定的职责范围,依法制定并颁布的各项规章或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联合制定并发布的规章(答案)正确 5.地方性建设法规是指在不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颁行的或经其批准颁行的由下级人大会及常委会制定的,只能在本行政区域有效的建设方向的法规。(答案)正确 6.《建设法》的立法目的在于加强对建设活动的监督管理,维护建筑业市场次序,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答案)正确 7.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施工劳务承包各资质类别按照规定的条件划分为若干资质等级。(答案)错误 8.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三级企业可承揽单项合同金额2500万元以下的市政综合工程。(答案)正确 9.地基与基础工程专业二级承包企业可承担开挖深度不超过18m的基坑围护工程的施工(答案)错误 10.甲建筑施工企业的企业资质为二级,近期内将完成一级的资质评定工作,为了能够承揽正在进行招标的建筑面积20万的住宅小区建设工程,甲向有合作关系的一级建筑施工企业借用资质证书完成了该建筑工程的投标,甲企业在工程中标后取得一级建筑施工企业资质,则甲企业对该工程的中标是有效的(答案)错误

测量学_选择题库及参考答案

选择题库及参考答案 第1章 绪论 1-1、我国使用高程系的标准名称是(BD 。 A.1956黄海高程系 B.1956年黄海高程系 C.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D.1985国家高程基准 1-2、我国使用平面坐标系的标准名称是(AC 。 A.1954北京坐标系 B. 1954年北京坐标系 C.1980西安坐标系 D. 1980年西安坐标系 1-2、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纵轴为( C )。 A.x 轴,向东为正 B.y 轴,向东为正 C.x 轴,向北为正 D.y 轴,向北为正 1-3、A 点的高斯坐标为=A x 112240m ,=A y 19343800m ,则A 点所在6°带的带号及中央子午线的经度分别为( D ) A 11带,66 B 11带,63 C 19带,117 D 19带,111 1-4、在( D )为半径的圆面积之内进行平面坐标测量时,可以用过测区中心点的切平面代替大地水准面,而不必考虑地球曲率对距离的投影。 A 100km B 50km C 25km D 10km 1-5、对高程测量,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是( D )。 A 在以10km 为半径的范围内可以代替 B 在以20km 为半径的范围内可以代替 C 不论多大距离都可代替 D 不能代替 1-6、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的坐标方位角是按以下哪种方式量取的?( C ) A 纵坐标北端起逆时针 B 横坐标东端起逆时针 C 纵坐标北端起顺时针 D 横坐标东端起顺时针 1-7、地理坐标分为( A )。 A 天文坐标和大地坐标 B 天文坐标和参考坐标 C 参考坐标和大地坐标 D 三维坐标和二维坐标 1-8、地面某点的经度为东经85°32′,该点应在三度带的第几带?( B ) A 28 B 29 C 27 D 30 1-9、高斯投影属于( C )。 A 等面积投影 B 等距离投影 C 等角投影 D 等长度投影 1-10、测量使用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使用的笛卡尔坐标系的区别是( B )。 A x 与y 轴互换,第一象限相同,象限逆时针编号 B x 与y 轴互换,第一象限相同,象限顺时针编号 C x 与y 轴不变,第一象限相同,象限顺时针编号 D x 与y 轴互换,第一象限不同,象限顺时针编号 第2章 水准测量 2-1、水准仪的( B )应平行于仪器竖轴。 A 视准轴 B 圆水准器轴 C 十字丝横丝 D 管水准器轴 2-2、水准器的分划值越大,说明( B )。 A 内圆弧的半径大 B 其灵敏度低 C 气泡整平困难 D 整平精度高 2-3、在普通水准测量中,应在水准尺上读取( D )位数。 A 5 B 3 C 2 D 4 2-4、水准测量中,设后尺A 的读数a=2.713m ,前尺B 的读数为b=1.401m ,已知A 点高程为15.000m ,则视线高程为( B )m 。 A.13.688 B.16.312 C.16.401 D.17.713 2-5、在水准测量中,若后视点A 的读数大,前视点B 的读数小,则有( A )。 A.A 点比B 点低 B.A 点比B 点高 C.A 点与B 点可能同高 D.A 、B 点的高低取决于仪器高度 2-6、自动安平水准仪,( D )。 A.既没有圆水准器也没有管水准器 B.没有圆水准器 C. 既有圆水准器也有管水准器 D.没有管水准器

测量学计算题及答案

五、计算题 5.已知某点位于高斯投影6°带第20号带,若该点在该投影带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横坐标y=-306579、210m,写出该点不包含负值且含有带号的横坐标y及该带的中央子午线经度 L。 1.已知某地某点的经度λ=112°47′,试求它所在的6°带与3°的带号及中央子午线的经度就是多少? 2.根据下表中的观测数据完成四等水准测量各测站的计算。 测点编号点 号 后 尺 下 丝前 尺 下 丝 方向 及 尺号 水准尺中丝读数 K+ 黑 减 红 高差 中数 备 注上 丝 上 丝 后视距前视距黑 (m) 红 (m) 视距差 d ∑d 1 BM1 ZD1 1、5710、793后51、3846、171 K5= 4、787 K6= 4、687 1、1970、417前60、551 5、239 后—前 2 ZD1 2、1212、196后61、9346、621 1、7471、821前52、0086、796 后—前

A 3.完成下表测回法测角记录的计算。 测站测 回 数 盘 位 目 标 水平度盘 读数 ° ′ ″ 水平角 草图 半测回值 ° ′ ″ 一测回值 ° ′ ″ 平均值 ° ′ ″ O 1 左 A0 12 00 B91 45 00右 A180 11 30 B271 45 00 2 左 A90 11 48 B181 44 54右 A270 12 12 B 1 45 12 4、试算置仪器于M点,用极坐标法测设A点所需的数据。 已知300°25′17″,X M=14、228m,Y M=77、564m,X A=47、337m,Y A=73、556m,试计 五、计算题 1.某工程距离丈量容许误差为1/100万,试问多大范围内,可以不考虑地球曲率的影响。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知识考试题(答案版)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知识考试题(答案版) 一、填空题 1、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应遵循“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以安全 风险管理、隐患排查治理、职业病危害防治为基础,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全面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持续改进安全生产工作,不断提升安全生产绩效,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人身安全健康,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有序进行。 2、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结合本企业生产工艺、作业任务特点以及岗位作业安全风险与职业病防护要求,编制齐全适用的岗位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发放到相关岗位员工,并严格执行。 3、企业应每年至少评估一次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法律 法规、标准规范、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适用性、有效性和执行情况,企业应根据评估结果、安全检査情况、自评结果、评审情况、事故情况等,及时修订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规章制度、操作规程。 4、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金属冶 炼等企业应对新上岗的临时工、合同工、劳务工、轮换工、

协议工等进行强制性安全培训,保证其具备本岗位安全操作、自救互救以及应急处置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后,方能安排上岗作业。 5、从业人员在企业内部调整工作岗位或离岗一年以上 重新上岗时,应重新进行车间和班组级的安全教育培训.从事特种作业、特种设备作业的人员应按照有关规定,经专门安全作业培训,考核合格,取得相应资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并定期接受复审。 6、企业应对设备设施进行规范化管理,建立设备设施 管理台账.企业应有专人负责管理各种安全设施以及检测与监测设备,定期检查维护并做好记录。安全设施和职业病防护设施不应随意拆除、娜用或弃置不用;确因检维修拆除的,应采取临时安全措施,检维修完毕后立即复原。 7、企业应建立设备设施检维修管理制度,制定综合检维修计划,加强日常检维修和定期检维修管理,落实“五定” 原则,即定检维修方案、定检维修人员、定安全措施、定检 维修质量、定检维修进度,并做好记录。 &企业应监督、指导从业人员遵守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杜绝违章指挥、违规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的“三违"行为. 9、企业不应将项目委托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或安全生产、 职业病防护条件的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方。企业应与承包商、供应商等签订合作协议,明确规定双方的安全生产及职业病防护

测量学考试题库(附附答案解析)

第一章绪论 试题 名词解释题 (1)水准面(2)大地水准面 (3)参考椭球面 (4)绝对高程(5)相对高程 填空题 (1)地形图测绘工作程序,首先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才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确定地面点的空间位置必须有三个参量:(a)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 (3)小区域独立测区坐标系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坐标系; 大 区域测量坐标系应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坐标系。 (4)测量工作的组织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普通工程测绘工作中,大比例尺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比例尺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比例尺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测量工作内容的三要素是指:____________测量,____________测量以及 ___________测量。 (7)测量工作中使用的坐标系,其X、Y坐标轴位置与数学上正相反,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测量的任务包括测绘与放样两方面,测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测量学试题及答案

《测量学》习题及其参考答案(第1~11章共79题)

1.什么叫大地水准面?它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2.什么叫绝对高程、相对高程及高差? 3.测量上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和数学上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有什么区别? 4.什么叫高斯投影?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是怎样建立的? 5.已知某点位于高斯投影6°带第20号带,若该点在该投影带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横坐标y =-306579.210m ,写出该点不包含负值且含有带号的横坐标y 及该带的中央子午线经度0L 。 6.什么叫直线定线?标准方向有几种?什么是坐标方位角? 7.某宾馆首层室内地面±0.000的绝对高程为45.300m ,室外地面设计高程为-l.500m ,女儿墙设计高程为+88.200m , 问室外地面和女儿墙的绝对高程分别为多少? 8.已知地面上A 点的磁偏角为-3°10′,子午线收敛角为+1°05′,由罗盘仪测得直线AB 的磁方位角为为 63°45′,试求直线AB 的坐标方位角=AB α? 并绘出关系略图。 答案: 1.通过平均海水面的一个水准面,称大地水准面,它的特点是水准面上任意一点铅垂线都垂直于该点的曲面,是一个重力曲面,其作用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2.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地面点到假设水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两点高程之差称为高差。 3.测量坐标系的X 轴是南北方向,X 轴朝北,Y 轴是东西方向,Y 轴朝东,另外测量坐标系中的四个象限按顺时针编排,这些正好与数学坐标系相反。 4、假想将一个横椭圆柱体套在椭球外,使横椭圆柱的轴心通过椭球中心,并与椭球面上某投影带的中央子午线相切,将中央子午线附近(即东西边缘子午线范围)椭球面上的点投影到横椭圆柱面上,然后顺着过南北极母线将椭圆柱面展开为平面,这个平面称为高斯投影平面。所以该投影是正形投影。在高斯投影平面上,中央子午线投影后为X 轴,赤道投影为Y 轴,两轴交点为坐标原点,构成分带的独立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5.Y=20000000+(-306579.210m+500000m)=20193420.790。 ?=?-?=11732060L 6.确定直线与标准方向的关系(用方位角描述)称为直线定向。标准方向有真子午线方向、磁子午线方向、坐标纵轴(X 轴)方向。由坐标纵轴方向(X 轴)的北端,顺时针量至直线的角度,称为直线坐标方位角 7.室内地面绝对高程为:43.80m.女儿墙绝对高程为:133.50m 。 8./ AB 3059?=α

岗位达标制度(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岗位达标制度(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4680-29 岗位达标制度(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目的 为不断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使职工做到“四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保护让人不受伤害);规范现场安全管理,实现岗位操作标准化。 二、范围 适用于全公司各部门岗位标准的建立、岗位达标的考核、评定。 三、职责 3.1安全环保部负责监督、指导各部门制定行为安全、装备护品、作业现场安全、岗位管理等岗位标准及其考核、评定。 3.2人力资源部负责监督、指导各部门制定岗位作业人员的知识、技能、素质标准及其考核、评定。

3.3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岗位标准的制定、考核、评定。 四、管理内容及要求 4.1岗位标准 4.1.1要求: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是该岗位人员作业的综合规范和要求,内容必须具体全面、切实可行。 4.1.2标准内容 4.1.2.1岗位职责描述。 4.1.2.2岗位人员基本要求:年龄、学历、上岗资格证书、职业禁忌症等。 4.1.2.3岗位知识和技能要求:熟悉或掌握本岗位的危险有害因素(危险源)及其预防控制措施、安全操作规程、岗位关键点和主要工艺参数的控制、自救互救及应急处置措施等。 4.1.2.4行为安全要求: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作业,执行作业审批、交接班等规章制度,禁止各种不安全行为及与作业无关行为,对关键操作进行安全确

全国内审员考试试题全集(含答案)

内审员考试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质量"定义中的"特性"指的是( A )。 A.固有的 B.赋予的 C.潜在的D,明示的 2.若超过规定的特性值要求,将造成产品部分功能丧失的质量特性为( B )。 A.关键质量特性 B.重要质量特性 C.次要质量特性 D.一般质量特性 3.方针目标管理的理论依据是( D )。 A.行为科学 B.泰罗制 C.系统理论 D.A+C 4.方针目标横向展开应用的主要方法是( B )。 A.系统图 B.矩阵图 C.亲和图 D.因果图 5.认为应"消除不同部门之间的壁垒"的质量管理原则的质量专家是( B )。 A.朱兰 B.戴明 C.石川馨 D.克劳斯比 6、危险源辨识的含意是( E ) A)识别危险源的存在B)评估风险大小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过程 C)确定危险源的性质D)A+C E)A+B 7.下列论述中错误的是( B ) 。 A.特性可以是固有的或赋予的 B.完成产品后因不同要求而对产品所增加的特性是固有特性 C.产品可能具有一类或多类别的固有的特性 D.某些产品的赋予特性可能是另一些产品的固有特性 8.由于组织的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对组织产品、过程和体系的要求是不断变化的,这反映了质量的( B )。 A.广泛性 B.时效性 C.相对性 D.主观性 9、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 A ) A在提交标书或接受合同或订单之前应被完成 B应只有营销部处理 C应在定单或合同接受后处理 D不包括非书面定单评审 10、以下哪种情况正确描述了特殊工序:( B ) A工序必须由外面专家确定

B工序的结果不能被随后的检验或试验所确定,加工缺陷仅在使用后才能暴露出来 C工序的结果只能由特殊的时刻和试验设备标准验证。 D工序只能随着新的技术革新出现加工测试 11.WTO/TBT协议给予各成员的权利和义务是( C)。 A.保护本国产业不受外国竞争的影响 B.保护本国的国家安全 C.保证各企业参与平等竞争的条件和环境 D.保证各成员之间不引起竞争 12.下列环节哪一个不是质量管理培训实施的基本环节( B )。 A.识别培训的需要 B.编制培训管理文件 C.提供培训 D.评价培训有效性 13.顾客需求调查费应计人( B )。 A.鉴定成本 B.预防成本 C.内部故障成本 D.外部故障成本 14.内审和外审的纠正措施费应计人( C )。 A.预防成本 B.鉴定成本 C.内部故障成本 D.外部故障成本 15.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提出的"质量管理三部曲"包括质量策划、质量控制和( C )。 A.质量保证 B.质量检验 C.质量改进 D.质量监督 16.认为"引起效率低下和不良质量的原因主要在公司的管理系统而不在员工"的质量专家是( A)。 A.戴明 B.朱兰 C.石川馨 D.克劳斯比 17.质量信息传递大体由( A)组成。 A.信源-信道一信宿 B.信源-信道-反馈 C.信源-信道-新信源 D.信源-信道-信源 18.质量信息系统的作业层的特点之一是(D)。 A.不可预见性 B.阶段性 C.概要性 D.可预见性 19、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内审时发现有以下何种事实,可判不符合4.4.7要素。( E ) A)消防通道被阻塞B)操作工未按规定穿戴工作衣帽 C)急救用的药品过期D)A+B E)A+C 1.A 2.B 3.D 4.B 5.B 6. E 7.B 8.B 9. A 10. B 11.C 12.B 13.B 14.C 15.C 16.A 17.A 18.D19. E 二、填空题 1、ISO9001:2009和ISO14001:2004标准分别由(ISO/TC 176技术委员会)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第207技术委员会)组织制定的。

测量学深刻复习试题和答案解析

测量学试题库 一、填空题 1.地面点到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 答案:假定水准面 2.通过海水面的称为大地水准面。 答案:平均水准面 3.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是、、。 答案:高程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 4.测量使用的平面直角坐标是以为坐标原点,为x轴,以为y轴。答案:两条互相垂直线的交点南北方向的纵轴东西方向的横轴 5.地面点位若用地理坐标表示,应为、和绝对高程。 答案:经度纬度 6.地面两点间高程之差,称为该两点间的。 答案:高差 7.在测量中,将地表面当平面对待,指的是在范围内时,距离测量数据不至于影响测量成果的精度。 答案:100平方千米 8.测量学的分类,大致可分为,,,。 答案:大地测量学普通测量学摄影测量学工程测量学 9.地球是一个旋转的椭球体,如果把它看作圆球,其半径的概值为km。 答案:6371 10.地面点的经度为该点的子午面与所夹的角。 答案:首子午面二面

11.地面点的纬度为该点的铅垂线与所组成的角度。 答案:赤道平面 12.测量工作的程序是、。 答案: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 13.测量学的任务是。 答案:测绘和测设 14.直线定向的标准方向有、、。 答案:真子午线方向磁子午线方向坐标纵轴方向 15.由方向顺时针转到测线的水平夹角为直线的坐标方位角。 答案:坐标纵轴线北端 16.坐标方位角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0°到360° 17.确定直线方向的工作称为,用目估法或经纬仪法把许多点标定在某一已知直线上的工作为。 答案:直线定向直线定线 18.距离丈量是用误差来衡量其精度的,该误差是用分子为的 形式来表示。 答案:相对 1 分数 19.用钢尺平量法丈量距离的三个基本要求是、、。答案:尺子要拉平标杆要立直且定线要直对点投点和读数要准确 20.直线的象限角是指直线与标准方向的北端或南端所夹的角,并要标注所在象限。 答案:锐 21.某点磁偏角为该点的方向与该点的方向的夹角。 答案:磁北真北

冲压中心工艺员岗位达标考试题库汇总

冲压中心工艺员岗位达标考试题库 1、“顾客满意”是公司永恒的宗旨,向顾客提供“零缺陷”的产品和周到的服务是公司每个员工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2、减小冲裁力的方法有斜冲、阶梯冲、热冲。 3.模具联合安装需满足的有:模具几何尺寸相同、模具冲压力、装模高度相同。 4.设备事故按起因不同分成三类:责任事故、质量事故、自然事故。设备事故按损失大小分为三类:一般事故、重大事故、特大事故。设备事故处理要做到“三不放过”,即:事故原因未查清楚的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理的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的不放过。 5.冲压车间压力机属于精大稀设备。精大稀设备使用前实行“三定”:定人、定机、定期保养,操作者不得随意变动。 6.设备操作工要做到“三好四会”,“三好”分别为管好设备,用好设备,保养好设备、“四会”分别为会使用设备,会维护设备,会检查设备,会排除一般性故障; 7.冷冲压按加工性质分有成形工序和分离工序。 8.模具上常用的安全零件有:安全侧销、安全螺钉、工作限制器、存放限制器等。 9.牌号为DC0605和DC06的材料有何区别 DC06O5的其中一面的表面精度达O5级别,另一面达O3级别,DC06两面均在O3 级别。 10.一单动拉延模在02线生产时,使用顶杆的长度为475mm,哪么如果此套模具转到03线和01线生产其机杆长度分别为: 475 mm 、 400 mm 。 11.拉延是利用模具将冲裁或剪裁的平板料制成敞口空心的一种冲压工艺。 12.压力机主电机起动的联锁条件为:润滑正常、气压正常、液压保护正常。13.冲压车间使用的工装有模具、检具、工位器具等。 14.冲裁断面的特征分为塌角、光亮带、剪裂带和毛刺四个部分 15.存放限制器的主要作用是:主要作用是防止模具弹性元件长期受压而失效和防止刃口长期接触影响刃口的寿命;工作限制器的主要作用是主要作用是限制凸凹模的吃入深度。 安全侧削的作用是主要作用是防止上模压料板紧固螺钉松动或断裂,导致压料板落下,造成人员、工装的重大损失; 16、现场“5S”的内容包括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 18.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有人、机、料、法、环、测。 19.排样时零件之间及零件与条料侧边之间留下的工艺余料,称为搭边;搭边的作用是保证制件边缘质量,保护模具,保持条料的刚度,易于送料。 20. 工艺文件包括过程流程图、过程FEMA、控制计划、作业指导卡、检验指导卡和返工返修作业指导卡、搬运作业指导卡、防锈作业指导卡、拆包作业指导卡、下料作业指导卡等。 21.影响冲压工序成败的三要素为设备、材料、工艺。 22.冲压车间的开卷线由开卷系统、清洗系统、校直系统、剪板系统、堆垛系统组成 24.质量体系审核主要分为:管理审核、过程审核、内部审核三种形式 25.公司的质量体系文件结构分为四级,为: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操作文件和表单记录。26.定期检查储存状态,如帐、卡、物一致情况,存放物品的质量。 27.冲压车间压力设备按滑块分,有:双动、单动;按封闭形式分为:开式、闭式; 28.冲压车间使用模具结构分为:工作零件、定位零件、压料、卸料、顶料零件、导向零件、支持零件、紧固零件、缓冲零件、安全零件及其它辅助零件; 29.冷冲压冲裁工序包括:落料、冲孔、切边、分开等;成形工序包括:成形、拉延、翻边、整形、翻孔等; 30.冷冲压材料按轧制状态分:冷轧钢、热轧钢;按厚度分:薄板、中板、厚板、窄带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