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875.22 KB
- 文档页数:4
类风湿关节炎动物模型研究进展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动物模型对于揭示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和寻找新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类风湿关节炎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类风湿关节炎动物模型的建立是通过人工诱导自身免疫反应,使小鼠或大鼠表现出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应症状和病理改变。
最常用的类风湿关节炎动物模型包括胶原诱导型类风湿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模型、自发性类风湿关节炎(spontaneous arthritis,SA)模型和逆转录转基因类风湿关节炎(retroviral transgenic arthritis,RTA)模型。
胶原诱导型类风湿关节炎模型是目前最常用的类风湿关节炎动物模型。
该模型通过给小鼠或大鼠注射骨胶原蛋白引发类风湿关节炎的自身免疫反应。
该模型具有易于操作、发病率高、病程短等优点,并且病理改变和临床症状与人类类风湿关节炎相似。
该模型被广泛用于研究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和筛选新药物。
逆转录转基因类风湿关节炎模型是一种通过逆转录转基因技术建立的类风湿关节炎模型。
该模型通过将类风湿关节炎相关基因转染到小鼠或大鼠体内,引发关节炎的自身免疫反应。
该模型具有高度可控性和灵活性,并能够模拟出不同基因的类风湿关节炎表型,有助于研究不同基因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
类风湿关节炎动物模型在研究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寻找新的治疗方法和评估药物疗效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不同类型的动物模型各有优劣,可以根据研究需求选择合适的模型进行研究。
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未来将有更多的新型类风湿关节炎动物模型被开发,并为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中蒙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中蒙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药物主要为具有明显祛风除湿疗效的药物、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补元气类药物、全蝎等有毒类药物。
免疫性研究证实,黄苓、黄连等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通过增强脾、肝等免疫腺细胞免疫功能,雷公藤、青风藤、独活、五加皮、威灵仙、川乌、草乌、木瓜等药物抑制淋巴细胞、细胞免疫、体液免疫、自然杀伤细胞、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有毒类中药与祛风除湿类药物联用,可起到协同增效作用,部分药物也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
蒙药干预治疗RA免疫学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
标签:类风湿性关节炎;中药;蒙药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是老年人功能障碍的最常见病因之一,也是中青年人丧失劳动能力的主要病因,我国RA发病率高达1%,在冬季较寒湿的南方广泛流行[1]。
中医、蒙医是我国民族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长时间的实践研究,许多中药、蒙药被证实是治疗RA的理想药物。
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中医与蒙医中抗风湿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可对RA发病过程中的生理病理过程中起到直接或间接作用,进而防治RA。
本次研究试就中蒙药治疗类风湿性关疗炎实验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1 中蒙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中医“痹病”范畴,祛风除湿药物一般建议抗炎、镇痛、免疫抑制作用,常用的药物包括雷公藤、青风藤、独活、五加皮等,近年來随着对RA病理机制的研究深入,人们开始研究可作用于免疫系统的其它非祛风除湿药物,如黄苓、黄连、桂枝、杜仲、栀子花。
蒙医将类风湿性病变,称为“托列”病、“赫如胡”、“哈日协日乌素”等,近现代将其统一命名为“托列”。
用于治疗RA 的蒙药主要包括母牛尿、白云香、苦参、天门冬、栀子、羽毛、草乌、麝香、姜活、独活等,同时大量应用中药中乌头类药物。
2 中蒙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起效机制RA是一种自身免疫病,故有关于中蒙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起效机制研究也集中在免疫学上,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天然药物治疗RA的本质便在于调节自身免疫,其中抑制免疫是关键。
中国疗养医学2021年第30卷第2期Chin J C onval es cent M ed ,Feb.2021,V ol .30,N o.2针灸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进展张政蒙兴文张世俊郑武燕【摘要】类风湿关节炎(r heum atoi cl ar t hr i t i s ,R A )是以慢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全身性疾病。
临床针对R A 不局限传统的药物治疗,常配合外科手术、中医汤剂、针灸、传统藏药等综合治疗。
其中,针灸治疗属于传统中医疗法,临床结合患者的中医体质,选择合适针灸方式和配穴,可缓解R A 患者的临床症状。
本文就目前研究浅谈针灸疗法治疗R A 的应用价值及相关作用机制。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针灸;温针;艾灸类风湿关节炎(r heum atoi cl ar t hr i t i s ,R A )属于难治性的慢性疾病,以慢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造成以滑膜炎为基础的关节病变,甚至关节肿痛,晚期可引起关节强直、畸形和功能严重受损。
临床治疗常采用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植物药制剂等药物治疗,或包括关节置换和滑膜切除手术等外科手术治疗。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临床症状,但长期使用药物治疗会引起部分患者严重的肝肾损伤、肠胃反应等,造成患者依从性下降,难以坚持长期规律治疗。
针灸属于传统中医疗法,通过刺激人体穴位,调理气血和脏腑的功能,可有效治愈功能性疾病,配合治疗呼吸系统、胃肠系统、颈椎、腰椎、肩周炎、骨关节炎等疾病,可以缓解疼痛,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目前,针灸治疗已逐步应用于R A 的治疗,临床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本文将浅谈针灸治疗R A 的相关作用机制及应用价值。
1R A 病因及治疗现状现代医学至今无法明确R A 病因,但一般认为是感染后引起的自体免疫反应,造成以滑膜炎为基础的关节强直、畸形和功能严重受损等[1-2]。
西医治疗原则以抗炎镇痛为主,首选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等,结合外科手术等治疗方式,在疾病发作期间可快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的临床症状,但长期服用药物常会造成患者严重的胃肠道反应或肝肾损伤,导致患者无法长期坚持规律服药,疾病反复发作[3]。
类风湿关节炎动物模型研究进展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慢性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通常伴随着关节疼痛、炎症和关节破坏。
为了深入了解RA的发病机制、筛选药物并评估药效,研究人员广泛使用动物模型进行研究。
本文将介绍近年来类风湿关节炎动物模型研究的最新进展。
类风湿关节炎动物模型常用的包括小鼠、大鼠和猴子。
以小鼠最为常用,又包括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模型、蓝溪异种关节炎(pristane-induced arthritis,PIA)模型和K/B×N小鼠模型等。
CIA模型是目前最为常用的RA模型,其通过注射胶原蛋白产生一系列免疫反应,并最终导致关节炎。
近年来,研究人员利用CIA模型发现了许多新的潜在治疗靶点和候选药物。
一项研究发现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parathyroid hormone-related protein,PTHrP)在CIA小鼠中过度表达,通过靶向PTHrP可以有效抑制关节炎病变。
许多天然药物如黄芩素、丹参、黄连素等也在CIA模型中显示出显著的抗关节炎作用。
PIA模型是通过皮内注射油剂——蓝溪,刺激免疫系统,诱导关节炎。
PIA模型与CIA 模型在病理过程和免疫机制上有所不同,因此可以用作对CIA模型的验证以及研究不同病理机制的模型。
最近的研究表明,PIA小鼠中受损脑功能可以恢复,并同时发现了一种治疗靶点,可用于改善PIA患者的认知功能。
K/B×N小鼠模型是基因工程小鼠模型,其通过自身免疫反应导致关节炎。
该模型在关节炎的形成和关节滑膜炎的发生机制研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最近的研究发现,K/B×N小鼠模型可以用于研究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和发展,为设计骨质疏松症药物提供了新的研究途径。
类风湿关节炎动物模型研究在揭示其发病机制、评估治疗策略和药物疗效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类风湿关节炎动物模型研究进展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慢性关节炎为主要特点、同时可伴有多系统器官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近年来,对于该疾病的动物模型研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将综述近年来RA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包括小鼠、大鼠、兔等多种动物模型。
小鼠是RA研究中最常用的实验动物,其中最为流行的模型是胶原蛋白诱导的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该模型通过免疫反应诱导免疫系统攻击小鼠自身的关节,从而导致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
除了CIA模型外,STIA模型、K/BxN模型等也被广泛应用于RA研究。
CIA模型CIA诱导是利用小鼠和兔免疫反应对于胶原蛋白的敏感性进行研究的方法。
该模型的特点是免疫系统对胶原蛋白的免疫反应,导致小鼠或兔关节炎的发生。
CIA模型是众多RA动物模型中应用最广泛的模型,它成为了研究RA病理生理机制和新型治疗药物的常用实验模型。
STIA(streptococcal cell wall-induced arthritis)模型是通过静脉注射链球菌细胞壁成分来诱导关节炎的模型。
该模型的特点是免疫系统对链球菌细胞壁成分的免疫反应,导致小鼠关节炎的发生。
K/BxN模型K/BxN模型是一种自发性关节炎模型,与免疫反应无关。
该模型基于kallikrein-like 抗原与Neu3血脂酶相互作用,最终产生IgG1自身抗体,并在足底关节发生树突状细胞炎性浸润、滑液膜增厚和滑液细胞激活等变化,导致关节炎的发生。
大鼠RA模型主要有两种: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和佐剂诱导的多关节炎。
AS模型通过BSA或人类膜蛋白诱导免疫反应,使大鼠产生抗体,从而破坏自身软骨和骨组织,最终导致AS的发生。
佐剂诱导的多关节炎模型佐剂解离佐剂(FCA)是一种提高机体抗原免疫反应的佐剂。
通过使用FCA,可刺激大鼠体内巨噬细胞活化异常和T细胞的亢进,导致机体产生自身抗体,从而破坏自身组织、诱发多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起病特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持续性滑膜炎会导致严重的进行性关节损害、功能残疾,增加发病率和死亡率[1]。
此外,类风湿性关节炎也是一种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影响许多组织和器官,并与其他疾病有关,包括感染、恶性肿瘤和心血管疾病[2]。
至今世界上大约有1%~2%的人口受到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伤害[3],年龄在40~60岁之靶向巨噬细胞TSPO 受体示踪剂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研究进展朱星星1,谢吉奎1,张依凡1,倪明1,石彬2,孙芳芳3,汪世存1,谢强1(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核医学科,安徽合肥230001;2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核医学科;3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核医学科)摘要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致残率高,巨噬细胞在RA 的起病进展中起着关键作用。
活化的巨噬细胞高度表达转运蛋白(transporter protein ,TSPO),TSPO 是位于线粒体外膜的具有5个跨膜结构域的多功能蛋白,因此特异性靶向巨噬细胞TSPO 受体示踪剂可能成为早期诊断RA 的理想靶点。
本文拟对靶向巨噬细胞的TSPO 受体系列分子探针作为RA 的分子影像标志物进行逐一综述,旨在为后续开展的TSPO 受体靶向RA 的相关研究提供实验研究依据和思路。
关键词巨噬细胞;TSPO 受体;类风湿关节炎中图分类号R593.2文献标志码Adoi :10.3969/j.issn.2096-3351.2021.02.001Research advances in transporter protein receptor tracers targetingmacrophages for diagnosi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ZHU Xingxing 1,XIE Jikui 1,ZHANG Yifan 1,NI Ming 1,SHI Bin 2,SUN Fangfang 3,WANG Shicun 1,XIE Qiang 11Department of Nuclear Medicine,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USTC-Anhui Provincial Hospital,Hefei230001,Anhui Province,China;2Department of Nuclear Medicine,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Qingdao University;3De ⁃partment of Nuclear Medicine,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Dalian Medical UniversityAbstract Rheumatoid arthritis (RA)is a chronic autoimmune disease characterized by joint synovitis and has ahigh disability rate,and macrophages play a key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 of RA.Transporter protein (TSPO),a multifunctional protein with 5transmembrane domains located on the outer membrane of mitochondria,is highly expressed in activated macrophages.Therefore,TSPO receptor tracers specifically targeting macrophages may become an ideal target for the early diagnosis of RA.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TSPO receptor tracers targeting macro ⁃phages as molecular imaging markers for RA,so as to provide an experimental basis and new ideas for subsequentstudies on TSPO receptors targeting RA.Keywords Macrophage;Transporter protein receptor;Rheumatoid arthritis专家简介:谢强,男,博士后,副主任药师,硕导。
2024年医疗卫生行业继续教育-临床内科学-内分泌学-风湿免疫疾病诊疗进展课后练习答案目录一、2023年类风湿关节炎诊疗进展 (1)二、风湿病的靶向药物诊疗规范 (3)三、MRI在axSpA诊疗管理中的应用和进展 (5)四、系统性红斑狼疮规范诊治及进展 (7)五、类风湿关节炎的危害和预防 (9)六、强直性脊柱炎的规范诊治 (11)七、超声与风湿病 (12)八、痛风的规范化诊疗及进展 (14)九、中轴型脊柱关节炎的诊治难点和进展 (16)十、类风湿关节炎的达标治疗 (18)十一、难治性痛风诊治新进展 (20)十二、骨关节炎的诊治 (21)一、2023年类风湿关节炎诊疗进展1.首次证明ADAb与托珠单抗治疗无应答存在相关性的研究是()A.ABIRISK研究B.Nipocalimab研究C.RABBIT研究D.GLORIA研究E.NORD-STAR研究参考答案:A2.一项发表于2023年新英格兰杂志peresolimab(II)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peresolimab在第()周DAS28较基线改善更显著A.10B.12C.14D.16E.18参考答案:B3.根据瑞典ARTIS项目的数据,不属于巴瑞替尼相对于依那西普在安全性方面优势的是()A.MACE发生率更少B.因AE导致中断治疗的发生率更低C.带状疱疹发生率更低D.严重感染发生率更低E.以上都正确参考答案:C4.在大型多国真实世界RA注册研究(JAK-pot)中,与TNFi相比,JAKi组的MACE发生率如何()A.显著更高B.显著更低C.未发现显著更高D.未发现显著更低E.无法确定参考答案:C5.GLORIA研究的结果表明,低剂量GC治疗RA()后停用,其安全性比较好A.6个月B.8个月C.12个月D.18个月E.24个月参考答案:E二、风湿病的靶向药物诊疗规范1.首个作用于BLyS的一种重组的完全人源化IgG2λ单克隆抗体是()A.贝利尤单抗B.泰他西普C.利妥昔单抗D.阿仑单抗E.阿巴西普参考答案:A2.风湿疾病中,不属于生物制剂的是()A.肿瘤坏死因子a抑制剂B.T细胞调节剂C.B细胞调节剂D.JAK激酶抑制剂E.非中和性抗体参考答案:D3.下列属于白介素17拮抗剂的是()A.西伐单抗B.托珠单抗C.依奇珠单抗D.阿达木单抗E.列洛西普参考答案:C4.目前发现Janus激酶有4个家族成员中,仅存在于骨髓和淋巴系统的是()A.JAK1B.JAK2C.JAK3D.TYK2E.TYK3参考答案:C5.生物制剂和小分子靶向药物临床应用的注意事项包括()A.使用前评估患者的一般情况B.使用前需做好感染的筛查C.使用前需做好肿瘤的筛查D.用药期间需注意随访药物可能出现的副反应E.以上都正确参考答案:E三、MRI在axSpA诊疗管理中的应用和进展1.根据1984年修订的纽约诊断标准,可以确诊为AS的是()A.双侧骶髂关节炎Ⅰ级,胸廓扩展范围小于同年龄和性别的正常值B.单侧骶髂关节炎Ⅲ级,胸廓扩展范围大于同年龄和性别的正常值C.双侧骶髂关节炎Ⅱ级,胸廓扩展范围大于同年龄和性别的正常值D.单侧骶髂关节炎Ⅳ级,胸廓扩展范围小于同年龄和性别的正常值E.腰椎在前后和侧屈方向活动受限,胸廓扩展范围小于同年龄和性别的正常值参考答案:D2.加拿大脊柱关节炎协会(SPARCC)-脊柱活动性MRI评分中,每个层面每个VU最多为()分A.2分B.4分C.6分D.8分E.10分参考答案:C3.关于脊柱关节炎描述错误的是()A.是一组慢性炎症性风湿性疾病B.具有特定的临床和遗传特征C.以非对称性、寡关节炎、附着点炎或指(趾)炎为突出特点D.与HLA-B27无关E.以强直性脊柱炎为原型参考答案:D4.ASAS对中轴型SpA的分类标准规定,腰背疼痛时长为()A.≥1 个月B.≥3 个月C.≥4 个月D.≥6 个月E.≥12 个月参考答案:B5.MRI在关节部位应用中,对观察炎性病变有帮助的是()A.T1WIB.T1W2C.脂肪抑制技术D.PDWIE.骨成像序列参考答案:C四、系统性红斑狼疮规范诊治及进展1.“洋葱皮样病变”是指小动脉周围有显著向心性纤维增生,明显表现于()A.肝总动脉B.脾中央动脉C.下腔静脉D.脾静脉E.肾动脉参考答案:B2.几乎所有SLE均有肾脏病理学改变()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3.狼疮肾炎中最常见的是()A.局灶性狼疮肾炎B.膜增生性狼疮肾炎C.膜性狼疮肾炎D.弥漫性狼疮肾炎E.轻微系膜性狼疮肾炎参考答案:D4.抗核抗体谱中,和干燥综合征相关的是()A.抗rRNP抗体B.抗RNP抗体C.抗Sm抗体D.抗SSB(La)抗体参考答案:D5.对处于疾病活动期的SLE患者,建议至少每()评估()疾病活动度,如果出现复发,则应按照疾病活动来处理A.半个月,1次B.1个月;1次C.3个月,1次D.6个月,两次参考答案:B五、类风湿关节炎的危害和预防1.抗CCP和RF在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早期就能够被检测到,即使是在临床症状首次出现之前数年,两者均有助于预测关节炎()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2.发现RA临床前期的筛查手段不包括()A.握力测试B.血清学检查C.血常规D.关节超声E.核磁共振参考答案:C3.不属于RA高风险人群的是()A.干燥综合征患者B.更年期、哺乳期女性C.长期在炎热潮湿的地方工作和生活者D.血缘亲属中有类风湿关节炎者E.口腔卫生欠佳、有牙周炎等口腔疾病者参考答案:C4.类风湿关节炎可累计全身多个脏器,其表现不包括()A.干燥性角结膜炎B.周围神经病变C.雷诺现象D.血小板减少E.骨质疏松样改变参考答案:D5.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A.慢性的B.炎症性的C.系统性的D.是一种自身免疫病E.以上都是参考答案:E六、强直性脊柱炎的规范诊治1.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首次出现症状和首次确诊的年龄平均延迟诊断()年A.7B.8C.9D.10参考答案:C2.下面哪些表现未提示需要更积极的干预治疗,以预防更进一步的结构进展()A.基线CRP升高B.NSAIDs应答不佳C.MRI检测到明显脂肪浸润以及骨芽形成D.脊柱强直参考答案:D3.下面哪些药物明确不能抑制AS患者中轴关节放射学进展()A.NSAIDsB.MTXC.TNFiD.IL-17i参考答案:B4.下面哪类药物不用于AS原发病的治疗()A.TNFiB.IL-17iC.IL-6iD.JAKi参考答案:C5.下面关于axSpA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哪句话是对的()A.Nr-axSpA和AS的患者在功能损害和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方面没有太大差别B.Nr-axSpA患者在功能损害和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方面比AS患者轻C.Nr-axSpA患者在功能损害和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方面比AS患者重D.Nr-axSpA患者功能损害比AS患者轻,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和AS患者没有太大差别参考答案:A七、超声与风湿病1.RA分类标准评分表中所占权重最大的是()A.血清学B.滑膜炎持续时间C.急性相反应物D.关节受累参考答案:D2.颞动脉超声(TAUS)是即使在学习阶段也能排除()的可靠技术A.亚临床滑膜炎B.RAC.PsAD.GCA参考答案:D3.PsA与RA超声表现的区别,下面描述错误的是()A.指(趾)炎是RA特有的,PsA少见B.早期PsA与早期RA相比,骨侵蚀较少C.PsA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炎症更明显D.在MCP关节处的伸肌筋腱膜炎以及皮筋膜增厚和软组织水肿参考答案:A4.关节积液和滑膜增生在超声上的表现相同的是()A.移动性B.关节间异常的低回声或无回声C.压缩性D.是否有多普勒信号参考答案:B5.在超声引导下滑膜活检中,对超声下病变最严重的()关节进行针刺穿刺滑膜活检A.手部B.脚部C.肘部D.膝部参考答案:A八、痛风的规范化诊疗及进展1.下列哪一项不是痛风的临床特征()A.高尿酸血症B.反复发作急性关节炎C.痛风石D.心脑血管病参考答案:D2.下列选项都是2022年英国NICE痛风诊断与管理指南中的内容,其中错误的是()A.有以下情况之一应怀疑痛风:第一跖趾关节(MTP1)迅速出现剧烈疼痛并伴有红肿(通常在夜间);出现尿酸性肾结石B.如果怀疑是化脓性关节炎,应立即转诊C.对于出现慢性炎症性关节痛的患者,应考虑慢性痛风性关节炎D.如果痛风的诊断仍然不明确,可考虑关节穿刺和显微镜检查关节液参考答案:A3.痛风疾病状态定义有三个阶段,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的是()A.临床前阶段B.临床阶段C.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D.疾病病程参考答案:C4.2022年英国NICE痛风诊断与管理指南指出,预防痛风急性发作首选药物是()A.秋水仙碱B.NSAIDsC.短程糖皮质激素D.IL-1抑制剂参考答案:A5.在2022年NICE指南中,控制通风急性发作的二线药物是()A.秋水仙碱B.NSAIDsC.短程糖皮质激素D.IL-1抑制剂参考答案:D九、中轴型脊柱关节炎的诊治难点和进展1.AS诊断性检查有()A.骶髂关节和椎旁肌肉压痛B.骶髂关节及脊柱X线C.高分辨CT扫描D.骶髂关节MRE.以上都包括参考答案:E2.下列关于AS治疗预后的说法错误的是()A.症状通常持续几十年,无论是疾病早期还是晚期都对患者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有显著影响B.应强调AS的临床病程和疾病严重程度有很强的异质性,部分患者病情反复发作、持续进展,另一部分可能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C.与一般人群相比,AS患者的生存率降低,女性的标准化死亡率高于男性D.仅局部受累的轻度AS患者可以几乎不影响机体功能和工作能力参考答案:C3.下面2009年ASAS炎性背痛诊断标准中,说法错误的是()A.发病年龄<40岁B.隐匿起病C.活动后症状好转D.休息时加重E.夜间痛(起床后未见好转)参考答案:E4.下列AS分类诊断标准中,目前使用最多的是()A.1984年修订的AS纽约标准B.ASAS推荐的中轴型SpA分类标准C.欧洲脊柱关节病研究组(ESSG)D.Amor参考答案:A5.下列不属于AS关节外临床表现的是()A.前葡萄膜炎B.髋部受累C.回肠和结肠粘膜炎症D.银屑病参考答案:B十、类风湿关节炎的达标治疗1.在判断RA疾病活动性方面,已明确的核心关注点不包括()A.关节肿胀数B.CRP数值C.关节压痛数D.骨密度E.患者整体感受参考答案:D2.关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现状,不正确的是()A.一旦得了风湿病,就会致残B.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不能治愈的慢性疾病;其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因此不存在病因治疗C.由于患者和公众的认知程度不高,就诊延误、自我治疗不当等现象十分常见D.炎症控制不好,或者疼痛减轻即随意减停药,是影响预后的负面因素;许多患者因此出现骨侵蚀,影响生活和工作能力E.RA的治疗策略与方法发生了革命性变化,新疗法不断涌现,临床疗效明显改善参考答案:A3.临床研究提示,不同定义决定了不同缓解比例;而最严格的缓解标准是ACR/EULAR2010标准,达到ACR/EULAR缓解的RA患者的关节功能优于DAS28缓解患者()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4.类风湿关节炎,以()性多发,男女之比为()A.女,1:1.5B.女,1:10C.女,1:3D.男,2:1E.男,3:1参考答案:C5.RA的治疗经历过非常大的演化,医学界不断发掘新药物,然后又不断验证、甚至否定;目前,较为肯定的治疗药物或方式是()A.激素B.金制剂C.甲氨蝶呤D.全身淋巴结的 X 线照射参考答案:C十一、难治性痛风诊治新进展1.属于选择性COX-2药物的是()A.双氯芬酸钠B.艾瑞昔布C.扶他林D.布洛芬E.吲哚美辛参考答案:B2.难治性痛风治疗的关键在于()A.改善生活方式B.有效镇痛C.降尿酸持续达标D.积极处理合并症E.以上都是参考答案:E3.下列属于低嘌呤食材的是()A.黄豆B.香菇C.龙虾D.海蜇皮E.猪脑参考答案:D4.难治性痛风患者可以长期碱化尿液:使用碳酸氢钠或枸橼酸盐制剂,使尿PH维持在(6.2-6.9),每2h测尿pH以指导调剂量()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5.不符合抗炎镇痛药使用原则的是()A.痛风急性发作时,越早使用效果越好B.急性发作后36小时使用效果不佳C.糖皮质激素为一线用药D.预防治疗时,疗程为3-6个月E.秋水仙碱为一线用药参考答案:C十二、骨关节炎的诊治1.关于OA的临床表现,描述不正确的是()A.一般起病隐匿,但进展迅速B.疼痛多发生于活动以后,休息可以缓解C.晨僵时间较短,一般不超过30分钟D.疼痛主要由关节其他结构如滑膜、骨膜、软骨下骨及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等受累引起E.疼痛严重而持续者,常伴发焦虑和抑郁状态参考答案:A2.快速进展性OA多见于髋关节,疼痛剧烈;()即可诊断A.6个月内关节间隙增加2mm或以上者B.12个月内关节间隙增加2mm或以上者C.6个月内关节间隙减少2mm或以上者D.12个月内关节间隙减少2mm或以上者参考答案:C3.OA的非药物治疗不包括()A.物理治疗B.活动/行动支持C.充足日晒D.矫形支具参考答案:C4.不属于OA治疗的药物是()A.NSAIDsB.氨基葡萄糖C.钙剂D.硫酸软骨素E.曲马多参考答案:C5.手OA多见于中、老年女性,()最常累及A.膝关节B.远端指间关节C.第一腕掌关节D.肘关节E.肩锁关节参考答案:B。
[11] 梁国平•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肾阳虚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23 例[J].现代中医药,2010,30(1):14-16.[12] 任明•心脑血脉宁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疗效评价[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35):62-63.[13] 王春勇•甲状腺病症从中医肝脏论治[J].新中医,2010,42(9):3-4.[14] 冯志鹏,田英军,兰新昌•从瘀论治甲状腺机能减退症[J].新中医,2004(7):74.[15] 张亚微•艾灸对激素水平的影响[J]•中医外治杂志,2019,28(5):57-59.[16] 胡国胜•艾灸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的临床研究[C]•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成立暨第一届世界针灸学术大会,1987:1.[17] 胡国胜•艾灸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的免疫学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1990(4):4-7.[18] 胡国胜•艾灸对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外周血ADCC 活性的作用[J].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7):403-404.[19] 崔云华.艾灸对EAT 大鼠甲状腺功能及其IL-17.IL-23表达影响的研究[J].世界中医药,2016,11(12):2558-2565.[20] 张伟超•隔药灸脐法对肝郁脾虚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临床症状及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 学, 2018.[21] 李文元•隔药灸脐法对肾虚衰老患者临床症状及甲状腺激素水平的临床研究[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17.[22] 胡国胜•隔药灸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1992(5):30-32.[23] 徐蒙,伍锐敏•艾灸大椎穴治疗甲状腺机能减退的观察(附84例病例分析)[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1994(4):224-226.[24] 崔云华.隔药饼灸治疗脾肾阳虚型桥本甲状腺炎的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20(1):1-8.[25] 曹真虎,许琰•温和灸配合药物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2020(2):1-5.[26] 方振伟,王野•赵氏雷火灸对桥本甲状腺炎患者TGA 、MCA 的影响[J].吉林中医药,2018,38(6):723—725.[27] 徐惠芬•隔药饼灸加左旋甲状腺素钠治疗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3(6):459-461.(收稿日期:2020-07-22)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研究进展宋泽冲打照日格图2**作者简介:宋泽冲(1994—),男,硕士,研究方向为常见风湿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37·综述·秦息痛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进展刘丹, 李贵安,张俊丽,刘立平,王利,陈爱林(陕西省西安市第五医院,陕西 西安 710082)摘要:秦息痛作为植物类药物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中疗效显著,与抗风湿二线药物联合应用是治疗的常用方案。
秦息痛为青风藤水提物制剂,由秦岭腹地的青风藤通过浸泡、浓缩、压片等流程制成。
秦息痛和所含青藤碱对RA治疗有效率高,主要作用包括镇痛、抗炎,诱导滑膜细胞凋亡等。
对秦息痛的深入研究,将为RA治疗提供有力证据。
关键词:青风藤水提物;类风湿关节炎;秦息痛中图分类号:R68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6.96.0270 引言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一种常见慢性、对称性、侵蚀性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疾病,残率高,病程长,可导致患者关节畸形或功能丧失,严重影响劳动力和患者生活质量。
目前治疗药物主要有五类: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DMARDs)、糖皮质激素、生物制剂和中药。
传统的西药治疗RA,由于服药时间长,副作用较大,如对肝肾功、血细胞的损害等,患者往往难以耐受。
新一代生物制剂存在易诱发感染,远期副作用尚不明确,价格昂贵等问题。
传统中草药可用于治疗RA的主要有青风藤、雷公藤和白芍等。
雷公藤有较强的镇痛、抗炎及免疫抑制作用,但其具有生殖系统毒性,临床使用受到了限制。
白芍总苷治疗作用确切,但其免疫调节作用较弱。
青风藤为防己科植物青藤及毛青藤的干燥藤茎,治疗RA疗效显著,副作用小,价格便宜,正逐渐成为治疗RA的一线药物。
应用青风藤水提物提取工艺研制中药“秦息痛”片,在国内应用广泛,本文将青风藤水提物(秦息痛)治疗RA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做一综述。
1 青风藤水提物的化学成分青风藤主要成分以生物碱类成分为主,此外还含有脂类、甾醇类等。
苗药金乌健骨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进展蔡鑫1唐芳2马武开2蒋总1樊梅1金泽旭1(1贵州中医药大学,贵州贵阳550002;2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关键词〕金乌健骨方;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药〔中图分类号〕R2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202(2021)09-2001-04:doi:10.3969/j.issn.1005-9202.2021.09.060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常见的以关节滑膜炎症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RA 是由于关节腔内成纤维样滑膜侵袭并伴有血管翳新生,致使软骨与骨组织被破坏⑴。
目前西医治疗RA主要应用糖皮质激素、缓解病情抗风湿药(DMARDs)、生物制剂等控制炎症反应和调节免疫功能,但存在药物不良反应大、价格昂贵等缺点〔2〕。
苗药金乌健骨方(现改名脊蛇袪湿胶囊)君药为金毛狗脊,具有千年健补肝肾、强筋骨、祛风除湿等功效,臣药为黑骨藤、青风藤、乌梢蛇等,具有祛风通络止痛、强筋健骨等功效,佐药为三七、姜黄等,具有活血化瘀止痛,使药为白芍,具有滋阴养血、缓急止痛的功效,全方具有补肾活血、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之功效。
临床研究显示金乌健骨方在改善RA患者症状、降低DMARDs药物如甲氨蝶吟等的毒副作用方面有良好的效果〔3,4〕。
1金乌健骨方防治RA的基础研究在基础研究方面,金乌健骨方从减少RA滑膜细胞炎症因子分泌、抑制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增殖和促进其凋亡、调控成纤维样滑膜细胞自噬水平等方面发挥对RA的治疗作用。
1.1减少RA滑膜细胞致炎因子分泌炎症细胞因子的过度表达是RA滑膜炎症持续存在的重要因素,进一步加重软骨、骨组织破坏,引起关节功能障碍甚至关节畸形,多种致炎因子如白细胞介素(IL)-17、IL-6、IL-1a、IL-10、IL-8、肿瘤坏死因子(TNF)-琢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760866);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黔科合基础〔2016〕1011);贵州省中医药(民族医药)治疗风湿病医学平台建设(黔科合平台人才〔2018〕5707)通信作者:唐芳(1978-),女,硕士,主任医师,主要从事风湿免疫病研究。
类风湿关节炎动物模型研究进展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的慢性炎症和破坏。
该疾病会导致患者出现疼痛、肿胀、僵硬和功能障碍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研究RA的动物模型对于深入了解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寻找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已经有一些关于RA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本文将对此进行综述。
一、类风湿关节炎动物模型的建立1. 胶原诱导的关节炎模型(CIA)CIA是目前最为常用的RA动物模型之一。
它是通过给小鼠或大鼠注射胶原类似物或自身抗原,来诱导慢性的自身免疫性关节炎。
CIA模型具有类似人类RA的病理生理学特征,包括关节炎的炎症、软骨和骨骼的破坏,以及滑膜的增生等。
CIA模型被广泛应用于RA的研究中。
1. 发病机制的研究利用RA动物模型,研究人员可以深入了解该疾病的发病机制。
通过观察和分析动物模型中关节炎的病理生理学特征,可以揭示出RA发病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和信号通路,为寻找新的治疗靶点和药物提供重要的依据。
一些研究发现,通过干扰炎症因子和细胞因子的信号通路,可以有效减轻动物模型的关节炎症状,这为开发新的治疗RA的药物奠定了基础。
2. 新治疗方法和药物的筛选RA动物模型也被广泛应用于新治疗方法和药物的筛选。
研究人员可以利用动物模型模拟人类RA的发病过程,评估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通过在动物模型中进行临床前研究,可以大大加快新药物的研发进程,为临床治疗RA提供更多的选择。
3. 免疫调节治疗的研究免疫调节治疗是目前RA治疗的一个热点研究方向。
通过调节患者的自身免疫反应,达到减轻关节炎症状的目的。
RA动物模型的研究为免疫调节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平台,一些新的免疫调节治疗方法在动物模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为将来临床治疗RA提供了新的方向。
三、总结与展望RA动物模型的研究是目前RA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通过建立不同类型的动物模型,研究人员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寻找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活血化瘀汤联合甲氨蝶呤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摘要: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活血化瘀汤联合甲氨蝶呤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方法:通过系统性文献回顾,分析了近年来关于活血化瘀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RA的研究资料,总结了其研究方法和标准。
结果:活血化瘀汤是一种中药复方,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的作用。
甲氨蝶呤则是一种疾病修饰抗风湿药,可调控免疫反应。
研究发现,活血化瘀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RA显著改善关节疼痛、肿胀和活动性,为患者生活质量提供了实质性提升。
结论:活血化瘀汤联合甲氨蝶呤在RA治疗中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但相关研究仍相对有限,需要更多临床实验来进一步验证其长期疗效和安全性,为RA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活血化瘀汤;甲氨蝶呤;治疗;应用进展引言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关节疾病,其主要特征包括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度减少等,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日常功能。
尽管目前已有多种治疗手段可供选择,然而在一部分患者中,治疗效果仍然难以令人满意,这进一步强调了寻找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中医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其中,活血化瘀汤作为中药复方,以其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的特性,在治疗风湿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的逐渐受到全球范围内的关注,活血化瘀汤在RA治疗中引起了广泛的兴趣和研究。
与此同时,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也为RA治疗带来了新的选择。
一、研究资料与方法(一) 研究一般资料本研究选择了我院的30名符合以下标准的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5名患者被分配到治疗组,接受了活血化瘀汤联合甲氨蝶呤的治疗;另外15名患者则分配到对照组,接受了其他常规治疗方法。
在治疗组中,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2岁,年龄范围在35至50岁之间。
其中,男性患者有7名,女性患者有8名。
治疗组患者的病程平均为24个月,范围在12至36个月之间。
·71·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0年7月 第9卷第7期 Rheumatism and Arthritis July 2020 Vol.9 No.7秦艽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机制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梁国成1,2,段文贵2,陈舒茵1,庞学丰1 【摘 要】 秦艽是临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经典中药,可以通过对炎性细胞因子进行调控、抑制转录因子及信号转导通路等获得较好的疗效,同时祛风湿,通络止痛,退虚热,清湿热,止筋脉拘挛、关节屈伸不利,标本兼治,疗效显著,故对秦艽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现代药理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 关节炎,类风湿;秦艽;机制;临床应用;综述 doi:10.3969/j.issn.2095-4174.2020.07.018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病因复杂,主要与炎症细胞因子过度表达等相关,以对称性多关节滑膜炎为主要临床表现,能使全身关节结构及功能发生改变的炎症性、系统性、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1]。
RA属中医学“痹证”范畴,痹者,阻塞不通之意,又分为风湿寒痹和风热湿痹。
本病多发人群为40~60岁女性,其临床表现有病情重、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等特点。
目前RA病因未明确,尚无法根治,仅可预防骨质侵蚀,抑制炎症发展及关节破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秦艽为龙胆科植物秦艽、麻花秦艽、粗茎秦艽或小秦艽的干燥根,具有祛风湿、通络止痛、退虚热、清湿热等功效[2],主产于甘肃、陕西等地。
临床主要用于各种痹证、疼痛、关节屈伸不利及筋脉拘挛等的治疗,不论是风湿寒痹型还是风热湿痹型RA,秦艽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为“风药中之润剂,散药中之补剂”,有风寒湿三痹要药之称。
现以秦艽的现代药理作用为基础,对秦艽治疗RA 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以期为秦艽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1 秦艽治疗RA的作用机制1.1 调控炎性细胞因子 众所周知,滑膜产生的细胞因子,例如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17、IL-2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是引起RA 关节破坏的常见细胞因子。
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研究进展曹芝艳ꎬ于泓(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ꎬ贵州遵义563000)㊀㊀摘要: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全身性免疫性炎症ꎬ主要损伤关节滑膜ꎬ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ꎬ其药物治疗包括传统抗风湿药物㊁生物制剂及各种生物仿制药ꎮ传统抗风湿药如甲氨蝶呤㊁来氟米特和糖皮质激素等是RA治疗的基础用药ꎮ生物制剂是一种更直接㊁更明确㊁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ꎬ可延缓RA疾病进展ꎬ目前可供临床选择的生物制剂包括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㊁IL ̄1受体拮抗剂㊁IL ̄6受体拮抗剂㊁B细胞耗竭剂㊁T细胞靶向药物及JAK激酶抑制剂等ꎬ分别具有不同的病理生理靶点ꎮ生物仿制药与生物制剂疗效相似ꎬ但经济成本更低ꎬ各种生物仿制药如基于单克隆抗体英夫利昔单抗㊁CT ̄P13(Inflectra)㊁SB2(Renflexis)等已陆续获得批准上市ꎮ干细胞移植因其免疫调节特性成为RA治疗的一种可用的替代方法ꎬ大量研究已证明其有效性及安全性ꎮ㊀㊀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ꎻ药物疗法ꎻ干细胞移植㊀㊀doi:10.3969/j.issn.1002 ̄266X.2019.21.029㊀㊀中图分类号:R316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2 ̄266X(2019)21 ̄0108 ̄04㊀㊀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全身性免疫性炎症ꎬ全世界发病率为0.5%~1.0%ꎬ主要损伤关节滑膜ꎬ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ꎬ致残率高[1]ꎮ研究表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RA的发生发展ꎬ如吸烟㊁肥胖㊁肠道微生物群㊁感染和遗传因素等ꎬ病因尚未完全阐明ꎮ目前RA的治疗原则主要是通过延缓疾病进展和降低风湿活动性以预防关节损伤㊁疾病进展和长期残疾[2]ꎬ但仍无规范的抗风湿治疗方案ꎮ常见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㊁干细胞移植等ꎬ现就上述常见治疗方法的进展综述如下ꎮ1 药物治疗㊀㊀2016年更新的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3]建议一旦诊断RAꎬ就应立即开始使用抗风湿药物进行治疗ꎬ治疗的目标是达到持续缓解或低疾病活动ꎮRA的药物治疗包括三种不同类型的药物:传统抗风湿药㊁生物制剂及各种生物仿制药ꎮ1.1㊀传统抗风湿药㊀传统抗风湿药物仍是RA治疗的基础用药ꎬ常与其他的抗风湿药联合治疗ꎬ特别是甲氨蝶呤(Methotrexate)㊁来氟米特(Leflunomide)和糖皮质激素ꎬ且大量研究已证明其联合治疗的有效性ꎬ但此类药物因其明显的不良作用局限了其在临床上的使用[4]ꎮ1.2㊀生物制剂㊀生物制剂也被称为生物抗风湿药物ꎬ与传统的抗风湿药物相比ꎬ是一种更直接㊁更明确㊁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ꎬ可延缓RA疾病进展ꎬ但因其严重的不良作用受到限制ꎬ如增加感染风险ꎬ导致多发性硬化症和淋巴瘤等神经系统疾病ꎮ目前可供选择的生物制剂包括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TNFi)㊁IL ̄1受体拮抗剂㊁IL ̄6受体拮抗剂㊁B细胞耗竭剂㊁T细胞靶向药物及JAK激酶抑制剂ꎬ还有尚处于3期研究阶段的Syk抑制剂ꎬ分别属于不同的药物类别ꎬ具有不同的病理生理靶点ꎮ1.2.1㊀TNFi㊀肿瘤坏死因子(TNF)是一种促进关节炎症的信使蛋白ꎬ具有多种细胞效应[5]ꎮTNF ̄α由活化的单核细胞㊁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产生ꎬ通过TNF受体1和2发挥促炎作用ꎮTNF ̄α及其受体的相互作用ꎬ可以激活关键信号通路ꎬ如NF ̄κB通路㊁RANKL信号通路㊁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信号通路㊁肿瘤进展位点2通路以及促凋亡信号传导通路等ꎮTNFi如依那西普㊁利妥昔单抗㊁阿达木单抗㊁高利单抗和赛妥珠单抗ꎬ均通过阻止炎症细胞聚集ꎬ快速缓解症状ꎮ研究[6]表明ꎬ与接受其他生物制剂治疗相比ꎬTNFi可以降低RA患者心肌梗死的危险ꎮ使用TNFi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比单独使用任何一种药物都更有效ꎬ尤其是在阻止影像学进展方面ꎮTNFi不仅具有快速有效的作用ꎬ而且由于其对炎症的快速㊁长期抑制作用ꎬ还能抑制结构关节损伤的进展[7]ꎮMeta分析发现ꎬ阿达木单抗或依那西普联合甲氨蝶呤是治疗初治RA患者的最佳药物ꎮ此外ꎬ对于使用TNFi治疗失败的RA患者ꎬ利妥昔单抗㊁阿巴西普有效ꎮ1.2.2㊀IL ̄1受体拮抗剂㊀IL ̄1是一种具有免疫和促炎作用的细胞因子ꎬ有两种特异性免疫球蛋白样膜结合的IL ̄1受体(IL ̄1R)ꎬIL ̄1RⅠ和IL ̄1RⅡꎮ801在细胞表面ꎬ与IL ̄1RⅠ相反ꎬIL ̄RⅡ不传递信号ꎬ而是作为结合和抑制IL ̄1的诱饵受体起作用ꎮ阿那白滞素是IL ̄1受体拮抗剂的非糖基化重组形式ꎬ因其具有额外的N ̄末端甲硫氨酸而不同于天然人蛋白质ꎬ通过与IL ̄1受体结合降低IL ̄1α和IL ̄1β的活性ꎻ它可以用作单一治疗剂或与风湿药物组合使用ꎬ但不应与TNFi联合ꎻ其不良作用包括胃肠道反应和过敏以及上呼吸道感染ꎮ研究发现ꎬ阿那白滞素可改善心脏收缩性ꎬ因此ꎬ对于合并严重或难治性心包疾病和(或)心脏衰竭的患者ꎬ阿那白滞素是较好的选择[6]ꎮ1.2.3㊀IL ̄6受体拮抗剂㊀IL ̄6受体拮抗剂是一种重要的受体阻滞剂ꎬ阻断IL ̄6信号通路在维持RA治疗中发挥着关键作用[8]ꎮRA患者血清和滑膜液中IL ̄6水平升高ꎮIL ̄6在炎症过程中具有多种作用ꎬ如刺激浆细胞产生自身抗体㊁参与T辅助性细胞向Th17细胞的分化㊁刺激破骨细胞生成ꎬ促进炎症性关节组织中血管翳的形成和增殖ꎬ破坏受累关节ꎬ导致关节外表现ꎮIL ̄6拮抗剂能有效减少急性期蛋白的产生ꎬ起到解热的作用ꎬ抑制破骨细胞形成ꎬ减少RA的骨破坏[6㊁9]ꎮ目前疗效及安全性得到最大认可的IL ̄6受体拮抗剂是妥珠单抗和沙利单抗(Sirukumab)ꎬ其他IL细胞因子及其受体拮抗剂如IL ̄17㊁IL ̄7㊁IL ̄15㊁IL ̄18㊁IL ̄21㊁IL ̄32和IL ̄33的药物正在临床试验中[8]ꎮ2016年更新的EULAR指南[3]指出RA治疗生物抗风湿药和靶向合成抗风湿药应与传统抗风湿药相结合ꎬ但在不能使用传统抗风湿药作为联合治疗的患者中ꎬIL ̄6抑制剂会比其他生物抗风湿药有优势ꎮ㊀㊀妥珠单抗可减轻关节的压痛和肿胀ꎬ改善血管通透性㊁骨代谢ꎬ可使骨形成标志物增加㊁骨吸收标志物减少ꎮ一项回顾性研究[9]发现ꎬ妥珠单抗治疗可降低急性期反应物(血清C3和C4)水平ꎮRA相关继发性淀粉样变性可诱发顽固性腹泻ꎬ妥珠单抗可终止此类腹泻㊁消除结肠淀粉样蛋白A沉积ꎮ在造血过程中ꎬ妥珠单抗可使血小板增多㊁铁调素减少㊁炎症性贫血改善ꎬ此外ꎬ可改善胰岛素抵抗㊁降低糖化血红蛋白㊁降低与RA相关的心血管事件风险ꎮ目前ꎬ妥珠单抗被推荐作为治疗活动性RA的一线生物制剂ꎬ因TNFi往往需要联合甲氨蝶呤才能达到最佳疗效ꎬ所以妥珠单抗更适合用于无法耐受甲氨蝶呤的患者ꎮ研究[10]发现ꎬ与TNFi治疗相比ꎬ妥珠单抗治疗引起RA患者下消化道穿孔的风险增加ꎮ㊀㊀沙利单抗可与可溶性IL ̄6R上独特的表位特异性结合ꎬ并具有很高的亲和力ꎬ能有效阻断IL ̄6信号的顺式和反活化ꎬ是美国FDA于2017年批准的治疗RA的最新生物制剂ꎬ主要用于甲氨蝶呤疗效差或无效的中度至重度活动期RA患者ꎬ可与甲氨蝶呤联合[5]ꎬ其优势是不仅对RA的症状和体征有有益作用ꎬ而且对与该疾病相关的全身并发症(如抑郁症)也有有益作用[11]ꎮ另外ꎬ有研究[12]发现沙利单抗可改善TNFi耐药患者的体征㊁症状㊁关节功能及身心健康状况ꎮ1.2.4㊀B细胞耗竭剂㊀B淋巴细胞可能通过对抗原表达的作用以及产生包括多种促炎细胞因子ꎬ参与炎症级联的启动和维持ꎮ利妥昔单抗是一种基因工程嵌合单克隆抗体ꎬ与CD20结合使其通过细胞介导㊁促进细胞凋亡和生长停滞等途径消耗B淋巴细胞亚群ꎮ利妥昔单抗主要用于治疗TNFi无效的RA患者ꎬ尤其是合并血管炎和冷球蛋白血症的患者[13]ꎮ1.2.5㊀T细胞靶向药物㊀RA炎症反应是由T细胞驱动的ꎬ尤其是CD4+T细胞ꎬCD4+T细胞是RA患者滑膜中占主导地位的细胞类型(占全部细胞类型的30%~50%)ꎮT细胞浸润到滑膜关节中可增加促炎细胞因子如干扰素 ̄γ和IL ̄17的水平ꎬ引起滑膜软骨和骨质破坏[14]ꎮ阿巴西普是一种通过阻断T细胞活化而起作用的生物药物ꎬ是T细胞共刺激调节剂和完全人可溶性融合蛋白ꎬ其由人CTLA ̄4的细胞外结构域组成ꎬ与人IgG1修饰的Fc部分连接ꎬ不直接抑制炎症蛋白ꎬ但可通过附着在其表面上来阻止这些细胞相互结合[1]ꎮ阿巴西普和TNFi相比ꎬ临床疗效相似ꎬ但由于阿巴西普通过靶向激活T细胞作用ꎬ所以对自身抗体阳性㊁伴有严重免疫异常的RA患者疗效更好ꎬ且研究[15]已证明其有助于改善RA肺间质病变的肺损伤及放射学表现ꎮ阿巴西普对TNFi治疗失败的RA患者ꎬ为最佳选择之一[8]ꎮ其他T细胞靶向药物ꎬ如ALX ̄0061㊁Clazaki ̄zumab㊁Olokizumab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6]ꎮ1.2.6㊀Janus激酶(JAK)抑制剂㊀JAK激酶抑制剂是可抑制细胞内炎症信号级联组分的小分子生物靶向治疗药物ꎮJAK激酶是参与RA发病机理的各种细胞内信号途径的必要组分ꎬ它们与细胞因子受体的细胞质区域结合ꎬ在细胞因子与其细胞受体结合后被激活ꎮJAK酶家族由四个成员JAK1㊁JAK2㊁JAK3和TYK1组成ꎬ在宿主防御㊁造血功能㊁机体生长㊁神经发育及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16]ꎮJAK酶抑制剂通过阻断细胞内的JAK作用于RAꎮ托法替尼和巴西替尼是首批可用于治疗RA的口服JAK小分子抑制剂ꎬ这两种药物在RA中进行了广泛的901Ⅲ期临床试验ꎬ证明可快速缓解RA症状㊁延缓疾病活动㊁改善其预后[6㊁9]ꎮ菲格替尼(Filgotinib/glp0634/GS ̄6034)是目前正在开发的一种强效的选择性JAK1抑制剂ꎮ㊀㊀托法替尼是第一代选择性口服JAK1㊁3抑制剂ꎬ对JAK2和TYK2具有较低的活性ꎬ已完成的多项随机对照试验表明单独用药㊁联合甲氨蝶呤或者传统合成风湿药物对初治及难治性RA患者均有显著疗效ꎬ是目前在美国惟一批准使用的JAK酶抑制剂ꎬ于2012年被美国联邦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甲氨蝶呤耐药或无效的RA患者[13]ꎮ巴西替尼是一种新型㊁高效㊁选择性强的第一代口服JAK1㊁2抑制剂ꎬ对TYK2具有中等活性ꎬ可使JAK3活性明显降低ꎬ于2017年获得欧洲药品管理局的批准ꎬ用于治疗中度至重度活动性RA或不能耐受一个或多个传统抗风湿药的患者[17]ꎮ目前巴西替尼尚未获得FDA的批准ꎬ最适的剂量及安全性问题需进一步研究ꎬ其不良作用包括感染结核㊁疱疹病毒ꎬ并与恶性肿瘤㊁深静脉血栓形成有关[18]ꎮ研究[19]已证实了菲格替尼的有效性ꎬ使用JAK酶抑制剂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贫血ꎬ但接受菲格替尼治疗的试验患者在观察过程中血红蛋白略有升高ꎮ1.2.7㊀Syk抑制剂㊀Syk是一种广泛表达于造血细胞㊁淋巴细胞㊁成纤维细胞㊁血管内皮细胞上的非受体酪氨酸激酶ꎬ是B细胞激活信号转导过程中最重要的激酶ꎬ参与FcγRs的信号转导ꎬ在RA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ꎮSyk抑制剂阻断Syk信号传导通路起作用ꎬFostamatinib是其中1种ꎬ正处于3期研究阶段[15]ꎮ1.3㊀生物仿制药㊀生物仿制药是类风湿医学中一类重要的新型药物ꎬ由于生物制剂的分子结构复杂ꎬ仿制这些药物是不可能的ꎬ所以监管机构将其定义为 与现有FDA批准的参考产品没有临床意义差异 的产品ꎬ需通过严格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测试以及免疫原性评估ꎮ在近20年ꎬ生物制剂极大地改善了RA患者的治疗ꎮ最近开发生物仿制药ꎬ如果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获得ꎬ会增加获得这些治疗的机会ꎬ并增加受益于此类治疗的患者数量ꎮ基于单克隆抗体英夫利昔单抗的两种生物制剂目前已被批准用于美国的RA治疗ꎬCT ̄P13(Inflectra)是2016年第一个被批准的ꎬSB2(Renflexis)是美国最新批准的英夫利昔单抗生物类似物ꎮ依那西普的生物仿制药SB4(Benepali)已在欧洲获得批准ꎮ阿达木单抗的生物仿制药ABP501及利妥昔单抗的生物仿制药GP2013目前在临床试验中[20ꎬ21]ꎮ2 干细胞移植治疗㊀㊀传统抗风湿药物不良作用大ꎬ生物制剂虽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且疗效肯定ꎬ但其经济成本及免疫抑制后机体发生各种感染及患肿瘤的风险大大增加ꎬ且不能修复RA的骨破坏ꎮ间充质干细胞(MSCs)作为治疗风湿性疾病的一种新型治疗选择ꎬ具有巨大的治疗潜力ꎮMSCs是一种多能细胞ꎬ来源丰富ꎬ可从骨髓㊁脂肪组织㊁胎盘或脐带等成体组织中分离得到[22]ꎮ最近研究[23]发现ꎬ滑膜MSCs具有较高的成软骨能力ꎬ可成为软骨和半月板再生医学的候选细胞来源ꎮMSCs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及其多向分化潜能ꎬ能在特定条件下分化为成骨细胞㊁软骨细胞㊁脂肪细胞等ꎬ其多分化潜能有助于软骨及成骨的修复ꎬ为修复RA所致的骨破坏提供了理论依据ꎮMSCs表面表达MHCⅠ类分子ꎬ但不表达MHCⅡ㊁Fas配体和共刺激分子CD86㊁CD80等ꎬ因此不被T细胞识别ꎬ能够逃避免疫监视[19]ꎮ在MSCs治疗RA的研究中发现ꎬMSCs通过上调Treg细胞比例ꎬ减少促炎因子(Th17㊁TNF ̄α㊁IL ̄6㊁B细胞)和提高抗炎因子(IL ̄4㊁IL ̄10)含量ꎬ以减少关节局部的软骨破坏和骨侵蚀ꎬ证明了MSCs作为RA治疗选择的潜力[24]ꎮ国外关于MSCs治疗RA的临床试验研究[25]显示ꎬ干细胞移植可使HAQ评分㊁DAS28评分㊁C反应蛋白及类风湿因子水平降低ꎬTreg细胞比例上调ꎬ迅速缓解关节疼痛和肿胀ꎬ总体安全性较好ꎬ不良反应少ꎮ㊀㊀北京协和医院早在2001年就为难治性㊁顽固性RA患者进行了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ꎬ且经随访表明ꎬ患者症状缓解ꎬ血沉㊁C反应蛋白降至正常ꎬ类风湿因子转阴ꎬ关节功能明显改善ꎬ可恢复日常工作ꎬ且停用了细胞毒药物[26]ꎮ随后国内进行的一系列的干细胞移植治疗RA的临床实验[27ꎬ28]也表明干细胞移植可改善RA患者免疫网络效应㊁调整免疫耐受㊁改善病情ꎬ并证明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ꎮ尽管MSCs具有免疫调节能力ꎬ且在临床前试验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ꎬ但目前国际上对RA患者进行MSCs移植的研究较少ꎮ虽然同种异体MSCs移植相对安全ꎬ但不能完全排除免疫排斥的风险ꎬ同时也存在因细胞聚集而导致栓塞的风险ꎬ其长期疗效及安全性仍需进一步研究[29]ꎮ㊀㊀综上所述ꎬRA的病因治疗仍是全世界范围的难题ꎬ传统抗风湿药物作为RA治疗的基础用药ꎬ常与生物制剂联合使用ꎻ生物制剂中TNFi治疗RA快速有效ꎬ还可抑制结构关节损伤的进展ꎬIL ̄1拮抗剂对于合并严重或难治性心包疾病和(或)心脏衰竭011的RA病例是较好的选择ꎬIL ̄6抑制剂和B细胞耗竭剂可用于TNFi无效的病例ꎻ靶向合成抗风湿药对难治性RA有效ꎬ生物仿制药如果成本低ꎬ且能获得与生物制剂同样的药理学效应ꎬ将会使更多的RA患者受益ꎮ生物制剂及其仿制药可延缓RA进展ꎬ但不能修复已有的骨破坏ꎬ干细胞移植可弥补这一缺点:修复RA骨破坏ꎬ减少致残率ꎬ国内外一系列临床研究已证明了其安全性及有效性ꎮ目前新兴的神经刺激研究较少ꎬ但也为RA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ꎬ可以预见的是ꎬ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㊁研发人员的不懈努力以及RA病因的不断揭示ꎬ其治疗会更加安全㊁有效ꎮ参考文献:[1]BlairHAꎬDeeksED.Abatacept:areviewinrheumatoidarthritis[J].Drugsꎬ2017ꎬ77(11):1221 ̄1233.[2]LittlejohnEAꎬMonradSU.Earlydiagnosisandtreatmentofrheu ̄matoidarthritis[J].PrimCARERESPJꎬ2018ꎬ45(2):237 ̄255. [3]SmolenJSꎬLandewéRꎬBijlsmaJꎬetal.EULARrecommenda ̄tionsforthemanagementofrheumatoidarthritiswithsyntheticandbiologicaldiseasemodifyingantirheumaticdrugs:2016update[J].AnnRheumDisꎬ2017ꎬ76(6):960 ̄977.[4]ReddyDꎬTrostLWꎬLeeTꎬetal.Rheumatoidarthritis:currentpharmacologictreatmentandanestheticconsiderations[J].MiddleEastJAnaesthesiolꎬ2007ꎬ19(2):311 ̄333.[5]MannDL.Innateimmunityandthefailingheart:thecytokinehy ̄pothesisrevisited[J].CircResꎬ2015ꎬ116(7):1254 ̄1268. [6]CalabreseLHꎬRoseJohnS.IL ̄6biology:implicationsforclinicaltargetinginrheumaticdisease[J].NatRevRheumatolꎬ2014ꎬ10(12):720 ̄727.[7]RubbertRothAꎬAtzeniFꎬMasalaIFꎬetal.TNFinhibitorsinrheumatoidarthritisandspondyloarthritis:aretheythesame(Re ̄view)[J].AutoimmunRevꎬ2018ꎬ17(1):24 ̄28. [8]HunterCAꎬJonesSA.IL ̄6asakeystonecytokineinhealthanddisease[J].NatImmunolꎬ2015ꎬ16(5):448 ̄457. [9]RomanoCꎬDelMastroAꎬSellittoAꎬetal.TocilizumabreducescomplementC3andC4serumlevelsinrheumatoidarthritispatients[J].ClinRheumatolꎬ2018ꎬ37(6):1695 ̄1700.[10]XieFꎬYunHꎬBernatskySꎬetal.Briefreport:riskofgastrointes ̄tinalperforationamongrheumatoidarthritispatientsreceivingto ̄facitinibꎬtocilizumabꎬorotherbiologictreatments[J].ArthritisRheumatolꎬ2016ꎬ68(11):2612 ̄2617.[11]PelechasEꎬVoulgariPVꎬDrossosAA.Sirukumab:apromisingtherapyforrheumatoidarthritis[J].ExpertOpinBiolTherꎬ2017ꎬ17(6):755 ̄763.[12]BakkerSHꎬvanderGaagNAꎬdeRuiterGCWꎬetal.Selectiveintraduraldorsalrhizotomyforpersistentradicularlegpain:acon ̄temporaryseries[J].SpineJꎬ2019ꎬ19(2):306 ̄313. [13]MokCC.Rituximabforthetreatmentofrheumatoidarthritis:anupdate[J].DrugDesDevelTherꎬ2013ꎬ27(8):87 ̄100. [14]AnderssonAKꎬLiCꎬBrennanFM.Recentdevelopmentsintheimmunobiologyofrheumatoidarthritis[J].ArthritisResTherꎬ2008ꎬ10(2):204 ̄209.[15]Fernández ̄DíazCꎬLoriceraJꎬCastaedaSꎬetal.Abataceptinpatientswithrheu ̄matoidarthritisandinterstitiallungdisease:Anationalmulticenterstudyof63patients[J].SeminArthritisRheumꎬ2018ꎬ48(1):22 ̄27.[16]ThakkarMꎬBhuniyaDꎬKaduskarRꎬetal.Discoveryandevalua ̄tionof1H ̄pyrrolo[2ꎬ3 ̄b]pyridinebasedselectiveandreversiblesmallmoleculeBTKinhibitorsforthetreatmentofrheumatoidar ̄thritis[J].BioorgMedChemLettꎬ2017ꎬ27(8):1867 ̄1873. [17]GenoveseMCꎬSmolenJSꎬWeinblattMEꎬetal.EfficacyandsafetyofABT494ꎬaselectiveJAK ̄1inhibitorꎬinaphaseIIbstudyinpatientswithrheumatoidarthritisandaninadequateresponsetomethotrexate[J].ArthritisRheumatolꎬ2016ꎬ68(12):2857 ̄2866.[18]TaylorPC.ClinicalefficacyoflaunchedJAKinhibitorsinrheuma ̄toidarthritis[J].Rheumatologyꎬ2019ꎬ58(1):17 ̄26. [19]ChantalL.Clinical ̄scaleexpansionofmesenchymalstromalcells:alargebankingexperience[J].JTranslMedꎬ2016ꎬ14(1):145. [20]MahajanTDꎬMikulsTR.Recentadvancesinthetreatmentofrheumatoidarthritis[J].CurrOpinRheumatolꎬ2018ꎬ30(3):231 ̄237.[21]BraunJꎬKayJ.Thesafetyofemergingbiosimilardrugsforthetreatmentofrheumatoidarthritis[J].ExpertOpinDrugSafꎬ2017ꎬ16(3):289 ̄302.[22]BoissierMCꎬAssierEꎬBitonJꎬetal.RegulatoryTcells(Treg)inrheumatoidarthritis[J].JointBoneSpineꎬ2009ꎬ76(1):10 ̄14.[23]KohnoYꎬMizunoMꎬOzekiNꎬetal.Yieldsandchondrogenicpo ̄tentialofprimarysynovialmesenchymalstemcellsarecomparablebetweenrheumatoidarthritisandosteoarthritispatients[J].StemCellResTherꎬ2017ꎬ8(1):115.[24]AbdelmawgoudHꎬSalehA.Anti ̄inflammatoryandantioxidanteffectsofmesenchymalandhematopoieticstemcellsinarheuma ̄toidarthritisratmodel[J].AdvClinExpMedꎬ2018ꎬ27(7):873 ̄880.[25]JungSY.Adultstemcelltreatmentforrheumatoidarthritis[J].JRheticDiseasesꎬ2018ꎬ25(3):158 ̄168.[26]唐福林.北京协和医院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顽固性类风湿关节取得近期疗效[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ꎬ2001ꎬ16(22):10.[27]张效北ꎬ李江涛ꎬ赵和泰ꎬ等.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ꎬ2011ꎬ49(34):139 ̄140. [28]杜鸿昱ꎬ周敏ꎬ张素仙.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八例临床分析[J].云南医药ꎬ2014ꎬ35(3):359 ̄361.[29]JungSY.Adultstemcelltreatmentforrheumatoidarthritis[J].JRheumaticDisꎬ2018ꎬ25(3):158 ̄168.(收稿日期:2019 ̄03 ̄0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