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盘菌多糖的理化性质
- 格式:pdf
- 大小:378.03 KB
- 文档页数:6
芽孢杆菌胞外多糖的结构初步分析万红贵*袁建锋单咸旸朱明新宗素艳石楠(南京工业大学制药与生命科学学院南京210009)摘要:从筛选自新疆罗布泊沙漠的一株芽孢杆菌的发酵滤液中分离得到胞外多糖EPSⅠ和EPSⅡ,其中EPSⅠ为主要成分,占总糖的89.5 %,本文主要报道了EPSⅠ一级结构及部分理化性质。
EPSⅠ为糖蛋白,其分子量为96.292 KDa,多糖含量为93.79 %,蛋白含量为5.62 %,不含糖醛酸,是由D-N-乙酰葡萄糖胺,D-木糖和D-甘露糖构成,它们的摩尔比例是2.36:0.98:1.75。
EPSⅠ为β型吡喃糖,经高碘酸氧化和Smith 降解,EPSⅠ中含有(1→), (1→3)和(1→4)糖苷键,且(1→)和(1→4)糖苷键的比例为1:24.05, 其中的糖肽是O-糖苷键。
关键词:芽孢杆菌;糖蛋白;结构分析细菌多糖主要以三种形式存在:胞内多糖、胞壁多糖和胞外多糖。
广义上的胞外多糖指的是糖被(glycocalyx),包括微荚膜、荚膜、黏液层和菌胶团,对细菌本身来说它具有很多的功能。
例如:保护细菌免受干旱损伤、免受宿主细胞的吞噬、储藏养料、堆积某些代谢和表面吸附作用等等;狭义上的胞外多糖指的是黏液层,是一种扩散到培养基中的多糖,也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胞外多糖[1]。
细菌胞外多糖除了其对细菌自身的生物学意义之外,更重要的是由于它具有安全无毒、理化性质独特、用途广泛、易与菌体分离及可通过深层发酵实现工业化生产等优良性质而倍受关注[2]。
近些年来,一些具有生物活性的细菌胞外多糖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它们同一些真菌多糖和中草药多糖一样,对机体具有很强的免疫增强和抗肿瘤作用。
因此,它们作为一种新型糖,成为科学工作者研究的一个新热点。
本课题报道了细菌发酵粘液中分离得到多糖EP SⅠ的理化性质和一级结构,为以后的进一步生物学功效的研究打下基础。
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菌株芽孢杆菌Bacillus,筛选自新疆罗布泊沙漠。
三种绿藻多糖的提取及理化性质和活性比较
三种绿藻多糖的提取及理化性质和活性比较
采用80℃水浴8h、乙醇沉淀、Sevage法去除蛋白质的方法提取湛江裂片石莼、肠浒苔和总状蕨藻多糖,并用Molish反应、Fehling反应鉴定多糖的化学性质,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的总糖含量,用Dodgson法测定多糖的硫酸基含量,用Folin-酚法测定多糖的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3种绿藻的多糖提取率和多糖总糖含量以裂片石莼最高,分别为3.0%和72.6%,总状蕨藻最低分别为1.65%和38.6%;3种绿藻的硫酸基含量相差不大.总状蕨藻的蛋白质含量最高,为14.5%.3种多糖溶液作用于体外白血病细胞结果以总状蕨藻的抑制效果最明显,浓度为12mg/dm3的总状蕨藻多糖溶液作用72h的抑瘤率达66%.
作者:赵素芬吉宏武郑龙颂 ZHAO Su-fen JI Hong-wu ZHENG Long-song 作者单位:赵素芬,ZHAO Su-fen(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广东,湛江,524025)
吉宏武,JI Hong-wu(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广东,湛江,524025)
郑龙颂,ZHENG Long-song(新丰县畜牧水产技术推广中心,广东,韶关,511100)
刊名:台湾海峡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OCEANOGRAPHY IN TAIWAN STRAIT 年,卷(期):2006 25(4) 分类号:Q946.3 关键词:海洋生物化学绿藻多糖提取理化性质活性。
多糖核磁溶剂氯化钠多糖、核磁和溶剂氯化钠在科学研究中常常被用到,它们之间也有一些联系。
多糖是一种由多个单糖分子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复杂碳水化合物。
在生物体内,多糖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如细胞识别、免疫调节等。
核磁则是一种常用的物理分析方法,通过测量原子核的磁矩来获取分子结构信息。
溶剂氯化钠是一种常用的无机盐,常用于溶解和制备溶液。
在多糖的结构分析中,核磁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
多糖中的糖单元通过不同的连接方式形成不同的结构,而这些结构直接影响着多糖的生物活性。
通过核磁技术,可以测定多糖中糖单元的连接顺序、构型以及取代基的位置和数量等信息。
这对于理解多糖的生物功能和开发新的多糖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氯化钠作为溶剂在多糖的溶解和制备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多糖在水中通常很难溶解,但是在盐水中,多糖的溶解度会大大提高。
这是因为氯化钠可以降低水的极性,从而增加多糖分子与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这样,就可以在盐水中制备多糖溶液,以便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实验。
此外,氯化钠还可以用于调节溶液的离子强度和pH值等参数,这对于多糖的稳定性、分子构象和生物活性等都有一定的影响。
在某些情况下,通过改变溶液的离子强度或pH值,可以影响多糖的结构和性质,从而改变其生物活性。
因此,在多糖的研究和应用中,选择合适的溶剂氯化钠是至关重要的。
总之,多糖、核磁和溶剂氯化钠在科学研究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工具和技术。
通过结合这些方法和手段,可以深入了解多糖的结构和性质,进一步推动其在生物医学、药物开发等方面的应用。
同时,也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溶剂氯化钠,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香菇多糖的研究进展摘要】本文介绍了香菇多糖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和香菇多糖的提取、分离和纯化方法;并对香菇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抗肿瘤活性、抗病毒活性、以及降糖和降脂作用进行阐述,对香菇多糖在临床应用和保健品市场进行展望。
【关键词】香菇多糖抗肿瘤活性抗病毒活性【Abstract】 stereochemical structure,physicochemical property,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of Lentinan are introduced. Immunoregulatory role, antitumor activities, antiviral activities, reduing blood glucose and Antilipidic activities are elaborated. Usage of Lentinan is prospected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health product market.【Keywords】 Lentinan(LNT) antitumor activities antiviral activities1 概述香菇多糖(Lentinan 简称LNT)是从伞菌科香菇属的天然香菇子实体中提取得到的一种β(1-3)葡聚糖[1]。
它是一类具有调节人体生理机能、增强人体免疫力、预防和治疗多种慢性疾病作用的物质,尤其是它具有显著的、独特的抗肿瘤活性,并减轻放疗和化疗的毒副作用,其抗肿瘤的药理作用并非直接杀死致病源,而是通过刺激免疫细胞成熟、分化,增强和改善人体机能平衡,恢复和提高人体细胞对淋巴分子、激素及其它生理活性因子的反应[2-3]。
70年代初,Shida等用三氯醋酸浸提、甲醇等沉淀从香菇中提取得到三种β-葡聚糖水溶性多糖,首次报道了香菇中含有抗肿瘤的活性物质,并认为一种分子量在16000的香菇多糖也具有抗肿瘤活性。
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真菌多糖是从真菌细胞壁和组织体的菌丝之中分离出的由十个以上的单糖以糖苷键连接而成的高分子多聚物。
真菌多糖能通过对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网状内皮系统而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在治疗肿瘤、心血管、肝炎、糖尿病,甚至爱滋病等方面显示出特殊的效果,有些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1]。
真菌多糖作为药物毒性极小,其在治疗代谢紊乱、感染及癌症等疾病方面的应用正不断增加,它在医疗上是一种很好的佐料。
真菌多糖其研究日益受到人们重视。
1 真菌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与纯度检测1.1 真菌多糖的提取和分离提取真菌多糖的原料,应先用丙酮、乙醚或乙醇进行预处理,以除去原料中的脂类物质,然后用热水、稀酸或稀碱反复提取,提取液中和至中性后,用甲醇或乙醇沉淀,沉淀物经离心、干燥后,制得粗多糖。
1.1.1 粗多糖中蛋白的去除常用的脱蛋白的方法主要有3种:Sevag法是用氯仿、正丁醇或正戊醇按5:1混合后,加到样品水溶液中振摇,离心除去凝胶状蛋白质,反复多次直至蛋白质除尽为止。
三氟三氯乙烷法[2]是多糖溶液和三氟三氯乙烷1:1混合,在低温下搅拌10min左右,离心得上层溶液, 上层溶液继续用上述方法处理几次,即得无蛋白的多糖溶液。
三氯乙酸法是在多糖水溶液中滴加3%的三氯乙酸,直至溶液不再浑浊为止,于5~10℃放置过夜,离心除去沉淀即得无蛋白的的多糖溶液,但是此法会引起多糖的降解,不宜采用。
另外还有硫酸铵法和蛋白酶法。
1.1.2脱色多糖中所含的色素一般有两种,即游离色素和结合色素。
游离色素大多呈阴离子状态,可以通过离子交换法除去,常用DEAE纤维素或DEAE-Sepharose TM Fast Flow来吸附色素。
若多糖与色素结合,则色素易被离子交换柱吸附,不易被水洗脱,这类色素可采用氧化脱色:以浓氨水(或NaOH溶液)调至ph8.0左右,于50℃以下滴加H2O2至浅黄色,保温2h;根据真菌多糖与色素的结合情况选择合适的脱色方法[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