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

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

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
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

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

1.十月革命前夕的俄国是各种矛盾的集合体,对此理解准确的是①垄断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②沙皇专制与人民大众③大俄罗斯民族与少数民族④俄国与西方帝国主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对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最确切的表述是

A.资本主义有较快的发展 B.垄断组织在国民经济中起重要作用

C.农村中保留大量的农奴 D.沙皇专制制度继续加强

3.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这主要说明 ( ) A.一战是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B.没有一战就没有俄国十月革命

C.一战推动了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 D.“战争”是革命发生的必备条件

4.下列关于俄国1917年二月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 B.二月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二月革命造成了两政权并存的局面 D.布尔什维克党的代表在苏维埃中占有多数席位

5.普列汉诺夫说《四月提纲》是“梦话”,并称。“俄国的历史还没有磨出烤制成社会主义馅饼的面粉”。这表明

A.认为当时的任务是完成民主革命 B.指明了革命向第二阶段过渡的方向

C.正确分析了俄国当时的国情 D、认为当时缺乏社会主义革命的经济基础

6.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位农民曾说:“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这反映了①农民产生了与政府对立的情绪②工农联盟出现了裂缝③农民迫切需要土地和木材④这个政策损害了农民利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7.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签订《布列斯特和约》的最终目的是

A.退出大战 B.得到喘息机会 C.维持国内和平 D.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8.下列各项中,不符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规定的是

A.将工业全部收归国有 B.将农民的全部粮食收集到国家手中

C.取消各种形式的自由贸易 D.日用生活用品实行国家统一配给制

9.列宁说:“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这一错误的根本原因是

A.扩大了无产阶级专政的范围 B.误以为资本主义制度很快就会灭亡

C.忽视生产关系必须要适应生产力水平这一客观规律 D.未考虑到帝国主义对苏俄实行经济封锁

10.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表明苏俄①放弃了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②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③适时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④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 1.1921年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和新中国过渡时期的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政策均

A.有利于提高社会生产力 B.是两国发展社会主义的长期经济策略

C.恢复了资本主义自由贸易秩序 D.是人民政府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成熟的标志

12.1922年苏联成立,当时四个加盟共和国除俄罗斯外,自北向南的三个国家顺序是

A.白俄罗斯→乌克兰→外高加索 B.白俄罗斯→外高加索→乌克兰

C.外高加索→乌克兰→白俄罗斯 D.乌克兰→白俄罗斯→外高加索

13.关=1=1919年3月在莫斯科成立的共产国际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各国共产党的联合组织 B.各国工人党的上级组织

C.国际工人运动中心转移到俄国 D.国际无产阶级的咨询机构

14.关于苏联农业集体化方针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新经济政策逐步被取消 B.主要是通过行政手段实现的

C.为苏联工业化的实现创造了条件 D.与当时农村的生产力水平基本适应

15.1932年以前.苏联的粮食总产量没有超过1913年的水平(1930年除外),且1930年以后还有所下降。这说明①苏联的经济政策不利于农业发展②苏联在农业集体化过程中存在失误③农民大量涌入城市,农村劳动力短缺④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落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6.下列有关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规定苏联的经济基础是生产资料公有制 B.规定苏联的分配原则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C.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苏联确立 D.标志着斯大林时期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形成17.1919年1月18日召开的巴黎和会,实际起操纵作用的国家是①英国②法国③意大利④美国⑤日本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①④⑤ D.①②④

18.1919年美英法意日在巴黎和会上都

A.要求最大限度地削弱战败国 B.根据自身实力提出利益要求 C.分得了战败国的殖民地 D.赞同限制战胜国陆海军军备

19.在巴黎和会上,英国反对过分削弱德国的主要目的是

A.防范美国凭借经济实力支配欧洲 B.牵制法国,不使其称霸欧洲

C.阻止苏俄势力向西扩展 D.对德国实行纵容侵略的政策

20。法国在巴黎和会上要求严厉制裁德国的目的是

A.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B.索取更多战争赔款 C.瓜分德国海外殖民地 D.重建在欧洲大陆霸权21.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日本代表对欧洲事务很少开口,因此称为“沉默的小伙伴”,日本“沉默”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没有资格介入欧洲事务 B.无力与欧洲列强争夺霸权

C.专注亚洲事务及其权益 D.日本代表不善外交辞令

22.《凡尔赛和约》的规定中最能体现巴黎和会分赃性质的是

A.军事问题 B.殖民地问题 C.赔款问题 D.边界领土问题

23.1919年6月28 El,《凡尔赛和约》在巴黎签订,法国元帅福熙听到消息后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休战。”此话的含义是指在巴黎和会上

A.战胜国之间存在尖锐矛盾 B.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宰割埋下了复仇的种子

C.英、法与美国争夺国联领导权势不两立 D.美日为争夺中国产生了深刻的矛盾

24.战后建立国际联盟是美国首先提出的,但后来美国并未加入该组织主要是由于

A.国际联盟并不能保证国际和平与安全 B.国际联盟各成员国之间不可能真正合作

C.远东太平洋地区国际矛盾并未解决 D.认为巴黎和会对其不利

25.关于《四国条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签订的国家是美、英、法、日 B.相约“互相尊重它们在太平洋岛屿属地和岛屿领地的权利”

C.该条约生效后,英日同盟中止 D.规定了各国的主力舰和航空母舰的总吨位

26.《五国海军条约》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美国取得了与英国相等的制海权 B.英国丧失了海上霸主地位

C.日本势力受到抑制 D.海军军备竞赛被平息了

27.1922年华盛顿会议通过《九国公约》规定,“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奖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这一规定主要是针对

A.日本一战期间独霸中国 B.中国政府参加一战 C.德国划山东为势力范围 D.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28.在华盛顿会议上,英美向日本施加压力,要日本归还其在山东攫取的权益给中国的真实意图是 ( ) A.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B.利用中国牵制日本,以实现其称霸世界的野心

C.平息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D.抵制日本扩张,打破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

29.下列条约中涉及到中国主权的包括①《凡尔赛和约》②《九国公约》③《四国条约》④《五国海国条约

A.①②③ B.①⑧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30.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 B.中国代表团正义斗争 C.中国政府的态度坚决 D.帝国主义国家互相勾结

31.“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所体现的国际关系的实质是

A.战后须建立新的世界秩序 B.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

C.国际社会要求维护世界和平 D.帝国主义试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32.“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间最主要的矛盾是

A.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 B.法德矛盾 C.英美矛盾 D.美日矛盾

33.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集团成为战败国 B.十月革命产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德、俄、奥匈、奥斯曼四大帝国被摧垮 D.帝国主义国家间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34.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是

A.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和私人占有矛盾的存在 B.广大人民日益贫困使市场相对狭小

C.市场的虚假繁荣和资本主义的无政府生产 D.股票投机活动哄抬股价,造成金融市场的不稳35.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最主要的表现是

A.股价狂跌,股市崩溃 B.银行纷纷倒闭 C.工商企业大量破产,市场萧条,生产锐减 D.失业人数激增,生活水平下降

36.1929年美国发生的经济危机很快波及全世界的实质性原因是

A.美国是头号经济大国 B.美国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 C.纽约是世界金融中心 D.资本主义世界

市场的作用

37.与以往经济危机的影响相比,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最大特点是

A.涉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B.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C.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力 D.激化了社会各种矛盾

38.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爆发,从反面显示了

A.垄断资本主义的崩溃 B.分期付款消费的不可行性

C.金融市场的重要作用 D.国家调控经济的必要性

39.罗斯福新政期间,通过工业复兴法,要求各工业企业制定并遵守公平经营章程,这实质上是

A.限制工业企业进行自由竞争 B.由国家干预经济

C.工业企业按国家计划进行生产 D.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

40.1933年美国通过的《工业复兴法》规定:“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为雇佣条件;必须遵守工时……工资限额。”这一法令说明

A.垄断资产阶级试图加强对工人的剥削 B.保障就业、刺激消费是新政的重要内容

C.经济危机迫使美国放弃自由企业制度 D.社会主义运动在危机期间发展起来

41.与以往资本主义统治政策相比,罗斯福新政主要“新”在

A.调整维护资本主义政策 B.促进了社会发展

C.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 D.政府对经济加强干预

42.罗斯福说:“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这句话表明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

A.在维护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性调整 B.用提高国家垄断的程度来消除经济危机

C.在保护资本家利益的前提下改善工人和小生产者的状况 D.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扩大国营经济成份

43.罗斯福新政采取奖励农民压缩农产品产量的办法,其主要目的是

A.稳定农产品价格 B.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C.刺激农产品消费 D.刺激农产品出口

44.罗斯福新政对当时的美国政治最深刻的影响是

A.减轻了危机对美国经济的破坏 B.遏制了法西斯势力,维护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C.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D.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45.1933年德国宣布退出国际联盟的直接原因是

A.摆脱国联的约束,放手扩军备战 B.国际地位已提高,不再需要国联

C.对英法操纵国联,公开表示不满 D.彻底打破凡尔赛体系,与英法抗衡

46.日本法西斯与德国法西斯相比,突出的特点是

A.具有明显的军国主义倾向 B.背弃了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

C.没有垄断资产阶级的支持 D.没有政党形式的法西斯政权

47.1933年德国纳粹党上台后制造“国会纵火案”的真实意图是

A.建立一党专政 B.打击共产党势力 C.赢得西方国家支持 D.屠杀犹太人

48.1938年希特勒曾说:“……三年前我们曾派小股部队进军莱茵兰,那是我事事都要冒险的时候。那时如果法国出来阻止我们,我们只有撤退……”。德军进入“莱茵兰”,法国可以阻止的依据是:

A.《凡尔赛和约》 B.《四国条约》 C.《五国海军条约》 D.《九国公约》

49.这一时期德、日等国走上了法西斯主义集权统治道路,其主要原因是

A.国内严重的危机和尖锐的阶级矛盾 B.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的激化

C.法西斯集团的欺骗宣传和恐怖活动 D.通过战争和军事工业摆脱危机

50.日本建立法西斯专政是在

A.田中内阁 B.东条英机内阁 C.近卫文磨内阁 D.广田弘毅内阁

51.日本广田弘毅内阁确立的《基本国策纲要》,对外宣传要“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的地位,另一方面向南方海洋发展”的含义是①欲发动全面侵华战争②欲发动对美国的太平洋战争③欲发动对苏联的战争④表明要夺取东南亚的立场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52.共产国际“七大”召开的直接原因是

A.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 B.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已形成高潮

C.西方大国极力推行绥靖政策 D.法西斯侵略已成为世界和平的严重威胁

53.共产国际“七大”最主要的影响是

A.在全世界受到法西斯侵略和威胁时召开 B.指导了各国共产党的活动

C.提出了反法西斯斗争的政策和策略 D.推动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

54.二十世纪30年代最早遭到法西斯侵略的国家是

A.朝鲜 B.埃塞俄比亚 C.西班牙 D.捷克斯洛伐克

55.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时,美国采取的政策是

A.绥靖政策 B.“中立”政策 C.“不干涉”政策 D.“大棒”政策

56.造成1936年埃塞俄比亚沦亡的最主要原因是

A.国家贫困、武器装备落后 B.缺少国际援助

C.统治者不敢发动群众,指挥失误 D.英法等国采取绥靖政策

57.下列英法美采取的政策哪些在事实上助长了意大利的侵略气焰? ①英法控制的国联宣布意大利为侵略国②没有把石油等战略物质列入禁运范围③意军可使用苏伊士运河④美国推行“中立”政策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③④

58.1938年慕尼黑会议前夕,墨索里尼承认“如果国联把经济制裁扩大到包括石油在内,我就不得不在一个星期内撤出埃塞俄比亚。”这一言论最能说明

A.石油是意大利的侵略能否得逞的关键 B.英法纵容了意大利的侵略行为

C.入侵埃塞俄比亚是一次荤事冒险 D.国联对意大利实行了有效的制裁

59.1936年当埃塞俄比亚呼吁国联贷款给埃塞俄比亚购买武器,但国联以23票反对25票弃权予以否决,只有埃塞俄比亚一国投赞成票。这件事情说明①德日在国联中起重要作用②反映了英法的绥靖意图

③表明国际形势对意大利有利④反映了国联的虚伪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60.下列事件中最集中地反映20世纪30年代世界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矛盾和斗争的是

A.德国国会纵火案 B.西班牙民族革命战争 C.日本制造华北事变 D.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61.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等国都发生了反抗法西斯的局部战争,这些战争之所以未能遏制二战的爆发,是因为①各自为战,未能形成反法西斯联盟②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③苏联、美国实行中立自保政策④德、意、日法西斯结成军事侵略同盟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62.20世纪30年代,埃塞俄比亚和西班牙反法西斯战争的失败相同原因不包含

A.缺乏国际援助 B.内部不利因素的影响 C.英法推行绥靖政策 D.军事敌强我弱

63.20世纪30年代,中国、朝鲜、西班牙民族解放运动的共同点有①有无产阶级政党领导②具有明显的反法西斯性质③建立了反法西斯统一战线④民族解放运动都遭到失败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③④

64.在西班牙内战时,英国的统治者说:“如果让现在正在西班牙和法国流行的共产主义传染病传播到其他国家,那么已经在自己的国土上消灭了传染病的两个政府——德国和意大利政府会是我们最有益的朋友。”这段话表明

A.英国资产阶级政府与法西斯没有利害冲突 B.英国统治者企图用法西斯削弱社会主义力量

C.英国实际与法西斯国家形成反共产主义同盟 D.英国实际上是西班牙内战的幕后操纵者

65.德意日三国轴心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德意议定书》的签订 B.德日《反共产国际协定》签订

C.意大利加入《反共产国际协定》 D.《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66.希特勒说“利用布尔什维克主义的幽灵来遏制凡尔赛诸国,要使它们相信,德国是反对赤祸的决定性堡垒。这是我们渡过危机,摆脱凡尔赛和约和重新武装的唯一方法。”为此而采取的措施是 ( )

A.签署《布列斯特和约》 B.签署《反共产国际协定》 C.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D.签署《慕尼黑协定》

67.二战前,首先被德国吞并的国家是

A.西班牙 B.奥地利 C.波兰 D.匈牙利

68.慕尼黑协定的签订标志着

A.英法与苏联关系的破裂 B.英法推行绥靖政策达到了顶点

C.加速了法西斯扩大战争的进程 D.改变了欧洲的战略形势

69.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外交政策的实质是

A.纵容法西斯势力共同反苏 B.牺牲他国利益保全自己

C.支持德国保持欧洲均势 D.牺牲小国利益维持欧洲秩序

70.二战爆发前,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的实质是①牺牲小国利益,谋求大国安全②调整对德政策,以谈判代替冲突③企图祸水东引,怂恿德国攻苏④以守为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71.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重要事件是

A.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B.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C.意大利吞并埃塞俄比 D.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72.苏德战争初期,苏军失利的主要原因包括①大清洗严重削弱了苏军战斗力②苏联领导人没有做临战准备③战略上犯了严重错误④德军实施“闪电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73.下列各项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覆亡无关的是

A.法国政府长期执行绥靖政策 B.德军主力绕过马奇诺防线

C.英法对德宣战后,坐失战机 D.法国戴高乐将军流亡英国

74.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国维希政权控制的地区与下列哪些国家接壤

A.荷兰、比利时、卢森堡 B.比利时、卢森堡、瑞士 C.卢森堡、意大利、西班牙 D.意大利、西班牙、瑞士

75.莫斯科战役所产生的最深远的影响是

A.鼓舞了苏联军民的斗志 B.扭转了苏德战场的战局

C.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D.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进程

76.德国在二战中遭受的第一次重大挫折是

A.不列颠之战 B.进军奇诺防线 C.莫斯科保卫战 D.斯大林格勒战役

77.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是在

A.英法对德宣战后 B.太平洋战争爆发后 C.苏德战争爆发后 D.德国入侵巴尔干和北非后78.1940年,美国对日实行贸易禁运的直接原因是

A.日本占领中国武汉 B.日、德结成“轴心国” C.日本偷袭珍珠港 D.日军侵入东南亚79.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标志是

A.美国改变中立态度 B.《大西洋宪章》的发表 C.英美对日本实行贸易禁运 D.《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

80.下列战役具有转折意义的是①斯大林格勒战役②中途岛海战③莫斯科战役④阿拉曼战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81.下列“二战”中通过的国际文件,中国代表参加签字的有①《联合国家宣言》②《开罗宣言》③雅尔塔协定④《波茨坦公告》

A.①②③④ B.①⑦④ C.①③④ D.②④

82.严重损害中国的主权,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的国际会议是

A.德黑兰会议 B.雅尔塔会议 C.波茨坦会议 D.开罗会议

83.“二战”期间,中国曾两次与英美共同发表重要宣言或公告,这说明

A.中国取得了与英美相同的国际地位 B.英美对日本侵华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改变

C.中、英、美三国是对日本作战的最主要国家 D.英美为了维护中国领土完整而对日作战

84.苏、美、英三国首脑都参加的会议不包括

A.开罗会议 B.德黑兰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波茨坦会议

85.决定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国际会议是

A.开罗会议 B.德黑兰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波茨坦会议

86.决定战后建立联合国的会议是

A.开罗会议 B.德黑兰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波茨坦会议

87.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的标志是

A.苏联对日宣战 B.希特勒自杀身亡 C.墨索里尼政府垮台 D.意大利投降

88.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事件是

A.美苏军队在易北河会师 B.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C.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D.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89.“二战”结束后出现美苏两极格局的根本原因是

A.美苏意识形态的对立和国家利益的冲突 B.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被打破

C.苏美政治军事力量形成抗衡 D.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90.国际联盟和联合国的共同之处是

A.均为帝国主义世界大战的产物 B.初期均为美国所操纵

C.成员国都包括了所有大国 D.都宣称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91.与雅尔塔体系形成无关的是

A.西欧各国普遍衰落 B.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

C.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D.苏联是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大国

92.“二战”后,参与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的国家有①英法②法意③日美④美苏

A.①④ B.②③ C.④ D.①③

93.“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本特征是

A.拥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最丰富的黄金储备 B.三十五美元稳定等价于一盎司黄金

C.美元与黄金挂钩,资本主义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 D.包括美国在内的四十四个国家

94.美国企图操纵联合国的主要目的是

A.限制社会主义发展 B.推行资本主义制度 C.实行全球扩张 D.支持民族解放运动

95.雅尔塔体系形成的基础和实质是

A.反对法西斯主义美苏战时同 B.美苏实力均势美苏两分天下

C.谋求和平美苏和平共处 D.美苏实力均势美苏争夺霸权

96.日本投降后,美国以“盟军”名义占领日本,最主要意图是

A.保留日本的天皇 B.使日本永远臣服美国 C.控制整个东 D、防止日本划分占领区

97.两极格局形成的显著标志是

A.“柏林墙”的修筑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北约与华约组织的建立 D.德国正式分裂为东、西两部

98.“二战”后美国实行“冷战”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扶植和控制欧洲资本主义国家 B.控制广大的“中间地带”

C.遏制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 D.取得世界霸权,实现统治世界的野心

99.二战后,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表现有①向西欧提供经济援助②支持联邦德国崛起③以联合国名义出兵朝鲜④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0.下列“冷战”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是①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②美国开始推行马歇尔计划③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④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②③①④ D.③④①②

101.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声称希腊和土耳其正面临着“极权主义”的威胁,他说:“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其中“极权主义”是指 ( )

A.希腊和土耳其的资产阶级 B.欧洲的法西斯 C.各国的垄断资产阶级 D.社会主义苏联和各国共产党

102.马歇尔计划远不只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这一说法的依据是①它使受援国度过了经济困难②它把受援国纳入了美国势力范围③它使受援国成为美国的商品输出市场④它使受援国在经济上、政治上和军事上都受美国控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3.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共同之处是

A.都是由大国控制的军事政治集团 B.帝国主义性质的大国集团

C.政治经济一体化集团 D.代表不同意识形态的大国集团

104.美国干涉朝鲜内政的表现是①操纵联合国通过指责北朝鲜的决议②宣布援助韩国③命令第七舰队开入台湾海峡④组成“联合国军”直接参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105.以下史实发生在1949年的是①朝鲜半岛分裂②德国分裂③苏联爆炸第一颗原子弹④北约组织成立⑤华约组织成立

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⑤ D.②③④

106.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战后初期经济发生的影响不包括

A.推动了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B.促进了国际金融体系和贸易体系的形成

C.使世界经济格局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 D.导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西方各国空前发展

107.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杠杆是①政府采取宏观调控政策②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③充分利用科技成果④加强国际经济联系

A.①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08.二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共性原因是

A.充分利用第二次科技革命先进成果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的干预调节

C.国家实行非军事化,集中发展经济 D.向世界各地输出资本,赚取高额利润

109.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变化迅速,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①国际金融体系和贸易体系的形成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空前发展③形成以美苏冷战为特征的两极格局④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发展更为迅速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10.苏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二战”后初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三者相似之处表现在 ( ) A.采用多种形式的国有化政策 B.利用国家政权力量直接干预经济

C.集中全国的财力和物力 D.尽力保持“自由企业”制度

1 1 1.1973年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崩溃,它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美国经济霸权地位动摇 B.资本主义世界爆发金融危机

C.形成三足鼎立政治格局 D.日本、欧共体经济飞速发展

112.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滞胀”态势的基本特征是

A.经济发展缓慢 B.通货膨胀 C.经济缓慢发展与通货膨胀同时并存 D.失业人数猛增,生产大

幅下降

113.1965年美国总统经济报告中宣布:“一个不受衰退威胁的繁荣时期,使我们能够防止经济活动下降的时期到来了,我们相信衰退是不可避免的……国家的措施基本上不能够在衰退开始之前予以防止。”下列能够证明报告观点错误的选项是

A.“欧共体”成 B.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C.1973年经济危机爆发 D.美国世界霸主地位动摇114.目前,不少欧洲人的观念从“我是法国人”或“我是德国人”转变为“我是欧洲人”,这说明欧洲①国家间交流更加深入广泛②市场、货币一体化是此观念形成的基础③对两次世界大战反思深刻④政治一体化能为此观念提供保障 (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15.在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发展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强国的诸因素中,错误的一项是

A.重视发展教育,大力培养人才 B.国民经济非军事化,国防费用少

C.得益于二战前完善的管理体制 D.朝鲜、越南战争促使经济发展

116.20世纪50年代后,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都是

A.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 B.接受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C.接受美国大量军事订货 D.发展高科技,提高生产率

117.二战后,西欧为加快经济发展,提高国际地位,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①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②进行改革,缓和社会矛盾③加强对亚非地区的控制④实行区域联合,发挥整体优势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②④

118.有人说,美国经济在二战后的发展是“一路高歌”,但在1973年则转入“黑色的一年”,其理由是①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②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③侵越战争以失败告终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瓦解(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②④

119.二战后,德日两国经济迅速恢复,60年代又成为经济大国,这预示着

A.两国将成为政治大国 B.两国将成为军事大国

C.两国将完全摆脱美国 D.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将出现多极化

120.二战以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中出现了许多新问题,这表现在①阶级矛盾仍然存在,如美国的麦卡锡主义的盛行②社会危机的加深,如种族歧视③极右势力沉渣泛起④邪教横行、毒品泛滥、贫富悬殊、社会暴力等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121.“二战”结束后初期.美国《外交季刊》断言。“苏联将从世界大国的名单中被勾销”。这则材料反映出西方舆论 ( )

A.对苏联的经济复兴持怀疑态度 B.主张进行“冷战”以遏制苏联

C.认为应对苏联实行和平演变战略 D.主张展开军备竞赛以拖垮苏联

122.下列关于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使战后苏联经济迅速恢复发展 B.促进民主和法制建设

C.有利于抵制西方对东欧和苏联渗透 D.对亚洲和东欧人民民主国家产生影响

123.苏联赫鲁晓夫改革归于失败的原因是

A.高度集中的旧体制根深蒂固 B.不切实际的指导思想

C.本人作风缺乏实事求是 D.急躁冒进,脱离实际的口号目标

124.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不包括

A.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 B.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

C.提出不切合实际的口号和目标 D.个人专断作风严重

125.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最早进行改革,并实行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的是

A.南斯拉夫 B.波兰 C.匈牙利 D.捷克

126.在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中,其改革因苏联的干涉而中断的是

A.波兰 B.匈牙利 C.捷克 D.南斯拉夫

127.战后东欧人民民主国家发展中存在的最大隐患是

A.同苏联的关系不稳定 B.国内强大的旧势力残余 C.西方国家的经济渗透 D.照搬苏联的政治经济体制

128.“布拉格之春”的出现集中说明了

A.人民群众关心、支持改革 B.东欧国家力图摆脱苏联控制

C.斯大林模式不符合捷国情 D.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的胜利

129.20世纪40年代末至60年代末,南斯拉夫、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改革的共同点是

A.起因于国内爆发严重的政治危机 B.为了避免社会主义阵营发生分裂

C.放松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控制 D.迫于国内外压力半途而废

130.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美苏争霸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B.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C.第三世界的兴起 D.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

131.下列对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外交政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欧洲推行“缓和”政策 B.在亚洲推行侵略政策

C.推行首脑外交,激化拉美与西欧的矛盾 D.放松对东欧等地区的控制

132.美国同苏联搞以高科技为核心新一轮军备竞赛的目的是

A.军事上压倒苏联 B.经济上拖垮苏联 C.技术上击败苏联 D.政治上孤立苏联

133.对20世纪60---80年代美苏关系的概括,较为全面的是

A.苏联不断加强对外扩张,美苏争夺世界霸权 B.美苏对峙,互为攻防,双方争夺世界霸权

C.美国采取强硬政策遏制和反击苏联的全球扩张 D.美苏争夺全球战略优势,军备竞争不断升级

134.尼克松对美国对外政策进行重大调整的实质是

A.维护美国的利益和国际地位 B.改变美国在全球的霸权地位.

C.阻止苏联的全球战略攻势 D.稳定资本主义、打击共产主义

135.美国之所以决定同中国建交是出于

A.调整对外战略政策的需要 B.美国结束对越战争,从越南撤军

C.帮助中国解决台湾问题 D.消除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分歧

136.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是

A.西欧 B.北美 C.东亚和东南 D.南亚

137.西亚经济发展的最大特点是

A.各国经济发展的方式差异大 B.经济发展速度极不平衡

C.石油工业发展迅速,产油国日益富裕 D.努力改善经济的单一结构

138.海湾国家发展本国经济最重要的途径或手段是

A.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 B.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C.适时调整经济结构 D.利用石油财富139.50年代以来印度经济发展呈现的特点是①建立起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②经济发展相对缓慢③人口膨胀、环境恶化阻碍了经济的发展④民族和宗教矛盾制约了经济发展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140.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泰国实现本国经济高速发展的相同措施①利用本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②引进外国资本和先进技术③大力发展科技教育④实行“不均衡增长”战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141.新加坡、韩国经济发展方式的相似之处有

A.利用石油财富发展本国经济 B.吸收外资、技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C.改革单一的经济结构类型 D.以其他国家的成功范例为指导

142.1997年,东亚、东南亚一些国家出现金融危机,其主要原因是

A.推行国营经济、私营经济共同发展 B.加强与邻国的经济合作

C.过度依赖国际资本 D.对科技、教育投资比例过大

143.与新加坡、韩国相比,泰国、马来西亚等亚洲新兴国家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不同点是

A.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 B.适时调整经济结构 C.制定经济发展的五年计划 D.加强与邻国的经济合作

144.伊朗和伊拉克是西亚的政治军事大国,也是石油生产大国,70、80年代两国经济受阻的原因不包括

A.人口多、消耗大 B.经济利益冲突 C.边界争端、教派纷争. D.受“欧佩克”的束缚145.东欧剧变前,导致其严重政治危机的根本原因是

A.党内出现了反对派 B.执政党放弃了社会主义原则 C.自身严重的经济困难 D.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146.戈尔巴乔夫“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纲领所造成的直接后果

A.引起苏联人民思想混乱 B.党内斗争日趋尖锐 C.苏联经济大滑坡 D.民族矛盾日益尖锐147.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剧变,这表明①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全世界遭到失败②社会主义国家发展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③东欧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缺乏经济支持不够成熟④社会主义国家应走符合本国实际的道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

148.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

A.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错误路线和政策 B.西方“和平演变”政策

C.苏联体制僵化成为生产力发展障碍 D.民族矛盾尖锐

149.二战后两极格局终结的标志是

A.美国重新称霸世界 B.中国改革开放,迅速崛起 C.美、日、西欧三足鼎立 D.东欧剧变和苏

联解体

150.存在于1922~1991年的苏联,最后完全解体的标志是

A.公布《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 B.签署明斯克协定

C.“八·一九”的事件发生 D.签署《阿拉木图宣言》

151.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的根源在于

A.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 B.各国经济互相依赖程度加深

C.区域性经济集团的形成 D.两极政治格局的解体

152。当前世界正处在新旧格局交替的时期,这一“交替”是指

A.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B.由意识形成的对立到政治军事对抗

C.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D.由民族冲突向地区性冲突发展

153.两次海湾战争的发生,说明当今世界的格局是

A.多极化 B.一超独霸 C.一超多极 D.五极化

154.下列是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国际形势更趋紧张,各种冲突不断 B.世界形势总趋势是走向缓和,但天下并不太平

C.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有利于第三世界发展经济

D.社会主义力量受到重大挫折,国际社会主义吸取教训,向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155.当前世界形势所包括的特点有①冷战局面结束,苏美争霸不复存在②世界呈现多极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③世界处在新旧格局交替的过渡时期④民族冲突和地区冲突此起彼伏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6.两极格局结束后,美国进一步加强了全球战略攻势,一方面积极推动北约的东扩,另一方面加强与日本的战略合作,其目的是①压缩俄罗斯的势力空间②向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施压③推动全球一体化进程④加速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57.按顺序排列以下区域性经济集团成立的先后①欧洲联盟②北美自由贸易区③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③①② D.①③②

158.20世纪80至90年代以来形成的区域性经济集团不包括

A.欧洲联盟 B.北美自由贸易区 C.七十七国集团 D.亚太经合组织

159.20世纪末和2l世纪初世界经济发展的最重要趋势是

A.世界区域经济集团化 B.世界经济全球化 C.美欧日三国控制世界经济 D.跨国公司空前发展160.推动区域经济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是

A.新技术革命 B.各国经济发展的排他性 C.联合国职能的加强 D.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161.知识经济形成的时间是

A.20世纪40、5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162.以下对知识经济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它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B.它具有低失业、低通货膨胀的特点

C.它具有低财政赤字、高增长的特点 D.它能使人类社会的发展观念更加注重速度和数量

163.经济全球化在90年代发展迅速的主要原因有①市场经济制度被普遍认可和接受②世界各国发展军备的推动③国际金融的发展和跨国公司的推动④新科技革命的发展⑤贸易保护主义的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⑤

164.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

A.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B.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

C.经济全球化在90年代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 D.全球化带来的利益和风险是不均衡的

165.以下对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表述正确的是

A.它是少数发达国家控制世界市场的工具 B.它是囊括当今世界经济各领域的多边贸易体制

C.它是由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合并而成

D.它的正式运转标志着世界“一超多强”格局的结束

166.导致人类树立环境与发展相互协调观点的直接原因是

A.农业经济的出现 B.工业经济的出现 C.知识经济的出现 D.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167.关于“恐怖主义”的论述,正确的一项是①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之一②被称为“21世纪的政治瘟疫”

③由于技术的不断发展,恐怖组织所能造成的伤害已经非常巨大④迄今为止几乎所有的国家的政府,都已经发表声明,强烈谴责大规模杀伤平民的恐怖主义活动⑤国家性的毒品贩卖走私问题和艾滋病不断蔓延的问题其实也是恐怖主义的问题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⑤

168.对第三次科技革命出现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是

A.科学理论出现重大突破 B.科学技术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物质和技术基础

C.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D.二战期间和战后各国对科技的需求

169.下列有关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表述,最正确的选项是①产生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②以原子能、电子信息和航天技术为代表③它产生于美国,发展于西欧④从科学到技术再到生产的速度大大加快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70.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强化了

A.自由资本主义 B.自由竞争 C.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71.第三次科技革命对国际经济的影响不包括

A.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 B.科技的竞争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减少

C.科技的差距扩大了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 D.科技的竞争在国际经济竞争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172.“第三次科技革命进一步扩大了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这种“差距”从根本上说是指 ( ) A.经济基础 B.科技水平 C.教育水平 D.军事水平

173.下列新科学技术都诞生于美国,其中属于80年代的一项是

A.激光器的出现 B.电子计算机问世 C.第一架航天飞机升空 D.晶体管面世

174.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条件下,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有①提高劳动强度②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③劳动者素质和技能的不断提高④延长劳动时间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75.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

A.第三产业的产值及就业人数急剧上升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普遍发展

C.政府加强对科技的扶植和资金的投入 D.新兴工业区按人才、交通、环境等条件建设

176.第三次科技革命给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其中不利影响是①有些国家因此而进入工业化阶段②第三世界成了污染严重工业的转移地③第三世界同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④可以利用自身的原料、劳动力等发展民族经济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②③④

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

1.D 2.B 3.C 4.D 5.D 6.C 7.D 8.B 9.C 10.D 11.A 12.A 13.D 14.D 15.D 16.B 17.D 18.B 19.B 20.D 21.C 22.B 23.B 24.D 25.D 26.D 27.A 28.D 29.C 30. A 31.B 32.C 33.D 34.A 35.C 36.D 37.B 38.D 39.B 40.B 41.D 42.A 43.B 44.A 45.D 46.A 47.A 48.A 49.D 50.D 51.D 52.C 53.D 54.B 55.B 56.B 57.B 58.B 59.B 60.B 61.A 62.C 63.B 64.C 65.B 66.B 67.B 68.B 69.B 70.B 71.B 72.A 73.D 74.C 75.A 76.A 77.B 78.D 79.D 80.C 81.B 82.B 83.C 84.A.85.B 86.C 87.D 88.D 89.A 90.D 91. C 92.A 93.C 94.C 95.B 96.C 97.C 98.D 99.C 100.B 101.D 102.C 103.A. 104.B 105.D 106.C 107、D 108.B 109.C 110.B 111.A 112.C 113.C 114.A 115.C 116.D 117.D 118.C 119.D 120.C 121、A 122.B 123.A 124.D 125.A 126.C 127.D 128.C 129.C 130.C 131.B 132.B 133.B 134.A l35.A 136.C 137.C 138.D 139.D 140.A 141.B 142.C 143.C 144.D 145.D 146.C 147.B 148.C 149.D 150.D 151.D 152.C 153.C 154.C 155.A 156.A 157.C 158.C 159.A 160.A 161.D 162.D 163.C 164.A 165.B 166.C 167.C 168.C 169.C 170.D 171.B 172、A 173.C 174.B 175.A 176.C

沪教版英语六年级下册电子版

沪教版英语六年级下册电子版 7 Helping others Listen and say Today is Sunday. Sally and Peter are in the park. A boy is crying. Sally: Hello. What’s the matter? Can we help you? Boy: I can’t find mydog. Peter: We can help you. What does your dog look like? Boy: She’s sma ll and white. She has a pink bell around her neck. Man: I saw her half an hour ago. She was near the gate. Woman: I saw her two minutes ago. She was near the lake. Peter: Let’s go to the lake then. Sally: We should also ask the gatekeeper. Peter, you go to the lake. I’m going to ask the gatekeeper. Peter: OK. Let’s meet here in 15minutes. Boy: Thank you for your help. Sally and Peter cannot find the dog. They are writing a notice. Complete the notice. Lost dog Her name is Snow. She is small. She is (colour). She has around her neck. She was near at half past ten.

沪教版六年级下英语期中作文范文

6B 期中考试作文范文20160402 1. My hometown 1.) Which city is your hometown? 2.) Where is it? 3.) What can you see and do there? 4.) What do people there enjoy doing? 5.) What do you think of it? Shanghai is my hometown. It is in the east of China. You can see a lot of tall buildings, huge department stores and hotels there. There are many famous places in Shanghai such as the Bund and Jingmao Building. We can do shopping on Nanjing Road Walkway. We can taste local snacks in Yu Garden. There are about 24 million people in this city. They enjoy eating sweet food. It is one of the biggest cities in China. (78 words) 2. Plan a flight trip to aunt in America 1.) When and how will you visit your aunt? 2.)What have you done for the visit? 3.) What haven’t you done? 4.) How will you feel? My aunt has lived in Los Angeles for six years. I haven’t been there before. I will visit her this Sunday. I will go there by air. I plan to stay there for two weeks. I have done a lot of things. I have taken my passport and clothes. I have already bought some silk scarves for my aunt. However, I haven’t packed my suitcase yet. I haven’t called my aunt yet. I will be happy about the trip. ( 85 words) 3. My Favourite Festival --- 1.) Which festival is your favourite? 2.)When is it? 3.) Why do you like it best? 4.) What can you do during the festival? A. My Favourite Festival --- The Spring Festival The Spring Festival is my favourite festival. It is on the first day of the first lunar month. It is the most important festival in China. I like it best because I can do a lot of interesting things. I can wear new clothes.I can have a big meal with my family on New Year’s Eve. I can also get some money from my grandparents. All the people are happy 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 (76 words)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17课教案

第17课美国南北战争 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 知道《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主要内容,理解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知识与能力: 了解和掌握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起因、战争过程中的主要事件、战争的结局、战争的性质和作用以及林肯在美国历史上的地位等主要基本史实,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图片、史料等信息材料,提高学生对信息材料的处理能力;列举美国南北双方经济制度的矛盾表现,认识废除奴隶制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知美国领土扩张的手段、方式,认识美国西进运动是驱逐、屠杀印第安人的血泪史;了解林肯的历史活动,正确评价林肯的主要贡献,培养学生克难奋进、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林肯、《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南北战争的作用 教学难点:南北战争的起因。 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辅助教学法、讲授法、联系比较法、小组探究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美国独立战争不仅仅是一场民族独立的战争,同时它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开辟了道路,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因此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但是,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生产力的提高,美国国内南北两种资本主义经济形式的矛盾又突出地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于是,在美国独立后的80多年后,即1861年~1865年又发生了一场南北战争,又称美国内战。 新课导学 一、美国领土的扩张 根据《美国领土扩张示意图》,了解美国领土扩张的概况。并讨论: 有人说,美国的“西进运动”是一部印第安人的血泪史。但美国向西部的扩张和移民又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查找有关资料,结合你的理解,谈谈如何评价这一历史事件。 二、战争的爆发 1、南北战争的起因

沪教版六年级英语下册第一单元课后练习

沪教版六年级英语下册第一单元课后练习 常见语法 1)一般过去时 ①概念:表示过去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 ②常用的时间状语: yesterday, last week/year…, in the past, …ago, in 2005, just now… ③结构:主语+动词的过去式+… e.g. 肯定:He watched TV yesterday evening. 他昨天晚上在看电视。 否定:He didn’t watch TV yesterday evening. 他昨天晚上没有看电视。 ④动词过去式的构成: 规则变化:一般情况下在动词词尾直接加-ed. e.g. jump——jumped; 以不发音的e结尾的动词直接加-d. love ——loved 以辅音字母加y结尾的动词,去y变i+ed; study——studied 以重读闭音节结尾,且词尾只有一个辅音字母的动词,双写最后一个辅音字母,再加-ed. stop——stopped

2)His job was to give advice to the king. 他的工作是给国王出谋划策。 ①动词不定式to give advice to the king 在句中做表语; e.g. My hope is to become a nurse. 我的愿望是成为一名护士。 ②give advice to somebody 给某人提建议,相当于give somebody advice ③advice 为不可数名词,一条建议:a piece of advice 3)表示伴随:with/without 介词with表示“带着……”,“带有……”。反义词为without。 e.g. Do you like coffee with or without milk? 你要喝奶咖还是清咖? 4)表示对别人礼貌的邀请,如Would you like some……? 其肯定回答为:Yes, please.否定回答为:No, thanks.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明朝的灭亡 知识点汇总及同步课时作业

第17课明朝的灭亡 知识点1 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1.政治腐败:明朝中后期,皇帝多是沉迷享乐,疏于朝政。皇室内部钩心斗角,纷争不已。大臣们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2.社会动荡:朝政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法纪松弛,各级官吏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皇室贵族、宦官、官僚、地主等疯狂兼并土地,肆意侵占民田,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知识点2 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3.原因 ( 1 )主要原因:明朝末年,政治腐败越发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民众不堪重负,怨声载道,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 2 )直接原因:当时陕西北部一带连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饥民遍野,官府不顾民众死活,催征如故。 4.过程 ( 1 )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以后,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 ( 2 )李自成规定了严明的军纪,还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 ( 3 )起义军英勇作战,纵横于河南、湖广等10余省。 ( 4 )1643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 5.结果:1644 年4月,李自成攻占北京城,明朝末帝崇祯自缢。明王朝被农民起义推翻。知识点3 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6.满洲兴起 ( 1 )后金建立: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 2 )清朝建立: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次年,改国号为清。 7.清兵入关 ( 1 )清兵入关:明朝灭亡后,驻守重镇山海关的明军将领吴三桂降清,引清军入关,并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 ( 2 )李自成战败:李自成在山海关交战失利,退回北京,随即离京西行,转战各地,最后失败。 课堂基础达标 知识点1 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1.明朝的皇帝,有的纵情享乐,把政事交给宦官处理;有的酷爱木工……其中有一位皇帝,他20年不上朝,致使不少机构瘫痪,政事乏力,国势日衰。他是( C ) A.明太祖 B.明成祖 C.明神宗 D.明熹宗 2.明朝中后期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法纪松弛。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B ) A.贫苦农民纷纷起义 B.朝政的混乱 C.土地兼并 D.外戚干政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导学案

备课日期:授课日期:主备人:刘美善总课时:审核:课题: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 学习目标1. 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 2. 讲述戚继光抗倭的史实,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疑问与笔记t 教学内容 一、课前回顾 ※温故知新:明朝前期加强皇权的措施有哪些? 二、预习交流 (一)、郑和下西洋 1、条件和目的 ⑴条件:明朝前期,国力; ⑵目的:①扩大明朝的; ②加强与的联系。 2、概况 ⑴时间:1405—1433年; ⑵次数:先后次; ⑶航海规模(第一次):人多,船艘; ⑷到达范围:到过亚非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 东海岸和沿岸。 3、意义和影响 ⑴促进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和; ⑵比欧洲航海家远航印度和美洲早; ⑶是世界史上的空前壮举; ⑷为的开发做出了重大贡献。 (二)、戚继光抗倭 1、倭寇及其危害 ⑴倭寇:明朝初年,的一些武士、商人和海盗组成武装集团,经常骚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沿海人民把他们叫做倭寇。 ⑵、危害 明朝中期,海防松弛,东南沿海的奸商勾引倭寇上岸,共同抢劫分脏。他们到处烧杀掳掠,使百姓的遭到巨大损失。 2、戚继光抗倭 ⑴戚继光抗倭的经过: ①16世纪中叶,戚继光受命组织抗; ②戚继光组建纪律严明、英勇善战的开赴台州抗倭; ③荡平境内的倭寇; ④赴福建、广东和共同作战,取得抗倭斗争的最后胜利。 ⑵戚继光抗倭取得胜利的原因: ①这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符合人民的利益; ②纪律严明、英勇善战; ③“戚家军”与其他爱国军民配合作战,体现了; ④戚继光具有卓越的才能。 ⑶评价戚继光;戚继光是一位英雄。 二、展现提升 相信自己,我能行。通读课本,试着完成下面的知识要点。 ※相关链接:(根据相关链接,通读第二遍课文,看看有没有新的认识和新的收获。)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 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汉族,山东登州人。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与俞大猷齐名。率军之日于浙、闽、粤沿海诸地抗击来犯倭寇,历十余年,大小八十余战,终于扫平倭寇之患,被现代中国誉为民族英雄,卒谥武毅。世人称其带领的军队为“戚家军”。有多部军事著作及诗作传世,戚继光纪念馆现为福建省爱国教育基地。另有,电影电视剧《戚继光》上映联播。 四、梳理巩固:『通读第三遍课文,合作完成下面的问题。』 1、你认为郑和下西洋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2、想一想,戚家军为什么会受到人们的崇敬? 五、达标检测 1.派遣郑和率领船队下西洋的皇帝是() 三一学校_七__年级___历史__学科导学案

(完整版)沪教版英语六年级下册词汇

沪教版六年级下册词汇Unit 1 weigh 有……重;重 kilogram千克;公斤 centimetre 厘米 taller更高的 fan 迷;爱好者 fantastic 极好的 themselves 他们自己;她们自己;它们自己 theatre 剧院 go fishing 去钓鱼 enjoy oneself 玩得愉快;得到get…in 收割 Unit 2 life生活 writer 作家 photographer 摄影师 film 胶卷 digital数码的 street cleaner 环卫工人 sweep 扫地 broom扫帚 drive 驾驶street sweeper 扫地车 wife 妻子 poor 贫穷的;差的;次的fairy 仙子;小精灵 wish 愿望;祝愿 by hand 用手 right away 立即;马上 in a short time 很快 Unit 3 carry 背;提;拿 online 在线地;在线的 head teacher 校长 PS 附言(用于信末)mountain山;山脉 even 甚至 space 太空 dinosaur 恐龙 a piece of 一张;一片have a picnic 去野餐better and better 越来越好

Unit 4 oil 油 oil painting 油画 powerful 强有力的;力量大的 ink墨水;墨汁 Chinese ink painting 中国水墨画brush 画笔;刷子;刷 paints 绘画颜料 artist 艺术家;画家 unhappy 不高兴的 carefully仔细地 on the left 在左边 on the right 在右边 all the time 一直;始终 Unit 5 craft 手艺;工艺 crown 王冠;皇冠 scissors 剪刀 tape胶带 glue 胶水 saw 锯 craftsman工匠;手艺人(复数craftsmen)tool 工具 easily 容易地 himself 他自己 still 仍然 model house 房子模型 a long time ago 很久以前 at work 忙着(做事情) say to oneself 自言自语 Unit 6 long race 长跑 short race 短跑 win 获胜;赢 long jump 跳远 high jump 调高 swimsuit (尤指女式的)游泳衣swimming cap游泳帽swimming pool 游泳池 warm-up准备活动;热身练习fit 健壮的 swimming goggles游泳镜 Unit 7 bell 铃铛 neck 脖子

沪教版六年级英语下册Unit1~4复习资料

Unit1 一. 单词上补充内容如下: Asian(a.)亚洲的,亚洲人的(n.) 亚洲人 an Asian Japanese(a.)日本的,日本人的(n.)日本人 information(不可数名词) millions of, 数百万的 build(v.)建造builder(n,)建造者 be famous for ……因……而著名 二. 词组 the capital of China 中国的首都 which city 哪个城市 That’s right. 正确 how far 多远 from Shanghai to Beijing 从上海到北京 by train 坐火车 how long 多长时间 the Great Wall 长城 more than=over 超过,多于 in Beijing (in +大地方) 在北京 enjoy doing sth. 喜欢做某事 go shopping 去购物 三.重点笔记 1.That’s all right 没关系。 All right好吧,好的。 That’s right 正确,对 2. by train/ plane/air/ship/sea..…坐火车/飞机/飞机/船/船(介词通常位于句末) a. I often go to school _____ bus. A. on B. by the C. by a D. by (D,固定词组) = I often _____ _____ _____ _____school. (take a bus to ) 乘坐公交车到 3. It takes sb. some time to do sth. 做某事花费某人一些时间。 a. It ______me two hours to finish my homework yesterday. A. cost B. took C. paid D. spent (B. 固定句型) 4. hundred 百, thousand 千, million百万 这些单词在表达数字时不能加s, 以hundre为例,只在固定词组中hundreds of…能加s(即+s, +of) 体会:hundreds of 数百的,成千上万的。three hundred 三百 5. go doing sth. 去做某事 a.I often go _____(swim) in summer. ( swimming ) Unit 2 一、词汇部分: 1.airport (n.) 机场近义词:airfield 词组:at the airport 在机场 2.before (adv.) 以前反义词:after before (prep.) 在-----以前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教案

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1.通过阅读教材,了解议会与王权的斗争,探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原因、经过、结果,准确简述《权利法案》颁布的目的、基本内容、作用。 2.通过小组讨论,归纳总结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 3.正确看待英国的“光荣革命”,了解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体制。 《权利法案》 认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性 情景导入法、讲授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展示英国议会大厦图片,向学生讲解英国的制度。你知道这是怎么形成的吗? (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 知识点一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1.17世纪初,英国开始了__斯图亚特王朝__的统治。国王詹姆士一世狂热地推崇“__君权神授__”理论,渴望王权专断。 2.13世纪末,英格兰基本确立__议会__制度。征税权掌握在议会手中。 知识点二革命的发生 3.1640年,__议会__重新召开,议员们不断抨击国王专权,查理一世企图逮捕反对他的议员,挑起了内战。 4.1649年,__查理一世__被推上断头台。随后,英国宣布为__共和国__。然而,共和国的权力却落在了以__克伦威尔__为首的军队手中,议会有名无实。 知识点三《权利法案》 5.1688年,英国议会作出决定:废黜詹姆士二世,迎请他的女儿玛丽和女婿威廉入主英国,这次政变史称“__光荣革命__”。 6.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__权利法案__》,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 7.以《权利法案》为基础,英国确立了__议会__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渐形成了__君主立宪制__。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探究一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1.17世纪初,英国处在哪一封建王朝的统治之下? 斯图亚特王朝。 2.这一时期,议会与王权关系怎样?这一关系集中体现在什么方面?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7课教案

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说课稿 历史与社会学院乔贝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三个方面来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设想。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它以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和生物工程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和空间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技术革命。二战后整个世界的经济军事国际关系的变化无不与第三次科技革命相关。同时,它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类社会向更高境界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不容忽视的一个重大事件。 学生学过了前两次科技革命,对科技革命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了解与认识,这是学好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基础,但是学生缺少对三次科革命内在联系和整体的把握。对科技革命带来的影响存在一种片面化的认识。这些问题必须在这节课中提出和重新认识。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让学生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浪的有关知识,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领域蓬勃发展的史实,进而使学生体会、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处理历史材料,并运用历史材料,概括和提炼历史观点的能力。结合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情况,让学生对比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历史现象得出结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历史观点。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奋发图强,为中华民族的腾飞做出贡献。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标志及特点; 教学难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难点突破办法:因为影响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在教学中主要要结合科技革命给我们带来的变化进行分析,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准备 1、说教法 根据新课程中“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在教学中借助多媒体课件、采取创设情景、设置疑问、讨论探究等方法,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从而高质量达到教学目标。 2、说学法 合作探究法:根据教师提出问题,利用小组合作、相互讨论等活动形式引导学生交流合作。通过学生独学、对学和群学,自由讨论、质疑,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一分为二地分析历史问题。 3、教学准备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明朝的灭亡教案

第17课明朝的灭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危机、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满洲兴起与清兵入关等基本史实,分析“均田免赋”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热烈拥护的原因,思考和认识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2.过程与方法 收集材料,列举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的表现;识读《明末农民起义形势图》,了解农民起义的经过;小组讨论,分析明朝灭亡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政治腐败导致了明朝中后期的统治危机,反映了君主专制的腐朽,表明明王朝已走向没落;明朝中后期的腐朽统治激化了阶级矛盾,引发了农民起义;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得到农民的热烈拥护,调动了广大农民的革命积极性;明末农民起义推翻明朝的腐朽统治,推动了历史的前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李自成起义推翻、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难点:李自成起义推翻。 [教学设计思路] 1.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学习三个子目的内容: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从时间上看,三部分内容反映了明朝中后期——明朝末年——明朝灭亡后的历史发展过程。三部分内容之间因果相联、层层深入。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是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后的清军大肆扫荡是明末农民起义失败的重要原因。本课有两条线索:一是以明末农民起义为线索,介绍了明末农民起义的原因、经过、口号及结果;二是以明亡清兴为线索,介绍了明朝灭亡的原因、过程和清朝的建立。学习这些内容,首先要宏观把握明末清初的历史,以及明朝、明末农民军与后金(或清朝)之间的复杂关系。 2.学情分析 (请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3.教学方法 阅读讲解法、图示法、讨论归纳法、课堂讨论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历史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沪教牛津版六年级英语下册Module 1 知识清单

Module Changes and differences 一、核心词汇 1. 名词 kilogram千克;公斤(缩略形式kg)centimetre厘米(缩略形式cm) fan(足球、电影等)迷;爱好者theatre剧院life生活writer作家 wish愿望;祝愿mountain山;山脉space太空 2. 动词 weigh有……重;重drive驾驶carry背;提;拿 3. 其他 poor贫穷的;差的;次的even甚至 4. 短语 street cleaner 环卫工人 二、拓展词汇 1. 名词 photographer摄影师film胶卷broom扫帚wife妻子fairy仙子;小精灵PS附言(用于信末)dinosaur恐龙 2. 动词 sweep扫地 3. 形容词

fantastic极好的digital数码的 4. 副词 online在线地;在线的 5. 代词 themselves他们自己;她们自己;它们自己 6. 其他 taller更高的 三、核心句型 1. I’m 150 centimetres tall. 我身高150厘米。 解读:这是介绍身高的句型。“主语 + be动词 + 数字 + 长度单位(+ tall).”可以用来介绍某人的身高。 举一反三: My cousin is 154 centimetres tall. 我的堂弟身高154厘米。 Jim is 149 centimetres tall. 吉姆身高149厘米。 2. There are a lot of tall buildings in the city. 城市里有很多高大的建筑物。 解读: There be 句型中的be动词的变化遵循就近原则, be动词用 is还是用are是由be动词后面最近的名词来决定。There be句型的一般 疑问句把系动词be提前,肯定回答用“Yes, there + be动词.”否定回 答用“No, there + be动词 + not.”。 举一反三: There is a tree near my house. 我家的房子旁边有一棵树。

2018年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明朝的灭亡教案新人教版

第17课明朝的灭亡 一、内容分析 《明朝的灭亡》是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7课的内容。这一单元的主题是统一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这一时期历史的特色之一就是统一,明朝灭亡过程中虽然经历了动荡,但国家并没有因此而进入分裂时期,这个过程也充分体现了这一时期统一的特色。这一时期的另一特色就是多民族,而清兵入关,建立中国最后一个少数民族的政权,为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做出了贡献。因此,本课的重点就是明朝的灭亡和清朝的建立。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分析明朝灭亡的原因,培养学生归纳历史、分析历史的能力。 (2)说出李自成起义军提出的口号及建立的政权,起义的简单经过及结果,了解李自成起义成功的原因。 (3)了解清朝建立时间、开国皇帝、都城、所属民族、发展壮大和清兵入关的史实。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概括相关史料的主要内容,掌握明朝灭亡的原因。 (2)通过阅读材料,能够根据《李自成起义》示意图,讲述李自成起义的经过及结果,培养学生识图画图的能力。 (3)通过观看《满族兴起》视频,能够用表格整理清朝建立的基本状况,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4)通过观看《清兵入关》视频,了解满族入主中原的史实。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明朝灭亡原因和李自成起义内容的学习,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认识到人民才是历史的主宰。 三、学情分析 在设计本课教学时,结合本课历史史料丰富的特点,采用了史料阅读的方式。学生现阶段能够了解历史史实,但讲述历史的能力不够强,因此根据示意图复述历史史实就是本课的一个教学重点。初中学生大都在十二三岁左右,他们形象思维比较发达,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并且学生在现阶段已经有了一定的古文阅读能力,选取第一手史料更能帮助学生感知这段历史。因此,通过史料阅读帮助学生理解明朝灭亡这一难点问题。

(完整版)沪教版英语六年级下册电子版.doc

7 Helping others Listen and say Today is Sunday. Sally and Peter are in the park. A boy is crying. Sally: Hello. What ’s the matter? Can we help you? Boy: I can’tfind my dog. Peter: We can help you. What does your dog look like? Boy: She’s small and white. She has a pink bell around her neck. Man: I saw her half an hour ago. She was near the gate. Woman: I saw her two minutes ago. She was near the lake. Peter: Let’s go to the lake then. Sally: We should also ask the gatekeeper. Peter, you go to the lake. I’m going to ask the gatekeeper. Peter: OK. Let’s meet here in 15minutes. Boy: Thank you for your help. Sally and Peter cannot find the dog. They are writing a notice. Complete the notice. Lost dog Her name is Snow. She is small. She is(colour). She has around her neck. She was near at half past ten. She was near at about eleven.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知识点整理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知识点整理 1、人类的形成 ⑴人类是由非洲南方古猿演变而来; ⑵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⑶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⑷劳动创造了人; ⑸原始社会解体的原因或标志: 私有制的出现、阶级的产生、国家的产生 ⑹三大人种形成于晚期智人时期;人种的差异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人种的差异只是生理特征的差异,而没有优劣之别; ⑺原始社会经历了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两个阶段;这两个社会阶段的主要区别在于女性在母系氏族社会占主导地位,男性在父系氏族社会占主导地位;母系氏族发展到父系氏族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2、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国 亚非古代四大文明及其发源地: ①古代埃及文明:尼罗河流域(前3500年) ②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两河流域(前3500年) ③古代印度文明:印度河岸流域(前进500年) ④中国的古代文明:黄河流域(前2100年) 3、亚非古代四大文明发源地的共同特征 都发源于大河流域;都位于北纬20度-40度之间; 原因: ①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线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 ②大河流域上游高山积雪的融化,导致河水的定期泛滥,泛滥的河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4、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含义:尼罗河孕育了埃及和埃及文明 5、对金字塔的认识 ①金字塔是埃及文明的象征; ②金字塔是埃及国王法老的陵墓; ③金字塔是埃及国王权利和地位的象征; ④金字塔是古埃及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 ⑤金字塔是埃及奴隶主残酷剥削、压迫奴隶的历史见证。

⑥金字塔是是中央集权制的君主专制的标志 6、对汉谟拉比法典的认识 ①是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汉谟拉比制定的; ②内容:处处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强化奴隶主阶级专政。 ③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和目的:是一部严格保护奴隶主阶级的私有财产,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典。 ④汉谟拉比法典是中央集权制的君主专制的标志 ⑤历史意义:是现存世界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7、对种姓制度的认识 ①形成:是雅利安人在向奴隶制国家过渡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严格等级的制度; ②内容:社会全体成员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等级不同,权利与义务也不同,婆罗门和刹帝利是统治阶级、特权等级;吠舍和首陀罗是被统治阶级,地位悲惨。 ③种姓制度是中央集权制的君主专制的标志 ④种姓制度的实质:印度的等级制度严格维护了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是印度中央集权专制政治的体现 ⑤种姓制度的影响:种姓制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有不良影响。 8、西方文明之源 ⑴西方文明源于古希腊文明和罗马文明。 ⑵雅典的发展: ①公元前8c建立城邦, ②公元前6c成为共和国, ③公元前5c后半期达到全盛。 ⑶雅典的全盛: ①时期:公元前5c后半期(希波战争之后) ②当政者:伯利克里(政绩) 发展民主政治,扩大公民权利,把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鼓励学术研究,发展文艺,重视教育。 ③雅典达到全盛的表现: a、经济上,经济繁荣; b、文化上,文化昌盛,重视教育,人才辈出; c、政治上,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⑷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3单元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精品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单元第17课明朝的灭亡精品教案 ?教学分析? 知识与能力了解明朝末年黑暗的政治统治;了解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李闯王推翻明朝的基本过程; 把握后金的发展和清兵入关的基本史实。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唐玄宗统治前期和后期的比较,让学生体会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将直接导致不同的后果,培养学生对比辨析、以史为鉴的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历史上崇祯帝是一个非常勤奋的皇帝,但也无法挽救明朝的覆灭,从中认识到明朝腐败政治的巨大破坏力,从而可以理解现阶段为什么我国反腐力度如此之大。2.从吴三桂引清兵入关中得出一个较为正确的历史、人生、民族观。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明末的腐败政治;李自成推翻明朝的政策措施及其影响教学难点:明末农民起义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闯王进京》图)李自成是农民革命史中一位伟大的人物。他从陕北发动革命,以“均田免赋”为号召,转战十余年,卒以一六四四年三月推翻了明朝的统治。但是,可惜他们容易为胜利所陶醉,忽视了关外的大敌,终于为满洲人所乘,遭受了失败。所以李自成既有中国农民典型的吃苦耐劳,有创造力等优点,也有农民意识,小富即安,目光短浅的缺点。前者导致他成功,后者导致他成功之后迅速败亡。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他伟大而传奇的一生。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1.(多媒体展示《明宪宗元宵行乐图》)教师讲述:明朝后期腐败的基本情况。 (社会经济虽有明显的发展,但政治腐败;皇帝多是沉迷享乐,疏于朝政;皇室内部钩心斗角,大臣们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2.(多媒体出示问题:明朝后期统治腐败的后果)学生根据教材说说明朝后期统治腐败的后果。 答案提示:朝政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

沪教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沪教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目录 Module1 Changes and differences《1 You and me》 (2) Module1 Changes and differences《2 Changes in our lives》 (9) Module1 Changes and differences《3 Our school in the future》 (12) Module1 Changes and differences《Project 1》 (15) Module 2 Work and play《4 Art》 (22) Module 2 Work and play《5 Crafts》 (26) Module 2 Work and play《6 PE lessons》 (30) Module 2 Work and play《Project 2》 (35) Module3 Things we do《7 Helping others》 (40) Module3 Things we do《8 Reading signs》 (43) Module3 Things we do《9 Reusing things》 (47) Module 4 Things we enjoy《10 Great storybooks》 (50) Module 4 Things we enjoy《11 Western festivals》 (53) Module 4 Things we enjoy《12 The five peas》 (57) 《Word list 1》 (61) 《Daily expressions》 (64) 《Irregular verbs》 (67)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明朝的灭亡》教案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教学分析? 把握后金的发展和清兵入关的基本史实。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明末的腐败政治;李自成推翻明朝的政策措施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明末农民起义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闯王进京》图)李自成是农民革命史中一位伟大的人物。他从陕北发动革命,以抗粮均田为号召,转战十余年,卒以一六四四年三月推翻了明朝的统治。但是,可惜他们容易为胜利所陶醉,忽视了关外的大敌,终于为满洲人所乘,遭受了失败。所以李自成既有中国农民典型的吃苦耐劳,有创造力等优点,也有农民意识,小富即安,目光短浅的缺点。前者导致他成功,后者导致他成功之后迅速败亡。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他伟大而传奇的一生。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明朝后期的腐败 1.(多媒体展示《明宪宗元宵行乐图》)教师讲述:明朝后期腐败的基本情况。 (社会经济虽 有明显的发展,但政治腐败;皇帝多是沉迷享乐,疏于朝政;皇室内部钩心斗角,大臣们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2.(多媒体出示问题:明朝后期统治腐败的后果) 学生根据教材说说明朝后期统治腐败的后果。 答案提示:朝政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

不断下降,法纪松弛,各级官吏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土地兼并严重,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目标导学二明朝的灭亡 (一)背景(原因) 1.根据图片简要说说明末农民起义的基本情况(多媒体展示明末农民起义战争图) 2.(多媒体展示以下材料)学生分组讨论除了材料中所说的原因外还哪些原因? 材料:17世纪开始的中国气候,此时的明朝处于明朝小冰河时期,万历后期至天启年间中国气候显著变冷,北方风沙壅积日甚,旱灾逐年增多,农业收成锐降”。[13] 与此同期,中原气温与北方农牧带的降雨量也直抵秦汉以来的最低点。整个明末时期始终伴随着旱灾、寒流、蝗灾、水灾、鼠疫、瘟疫等,此后中原气候持续下降,天下大乱,狼烟蜂起。提示:明朝末年,政治腐败越发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面对灾荒,官府崔征如故。 (二)农民起义的爆发和明朝的灭亡 1.(多媒体展示以下三则材料)史料解读 材料一:天启七年(1627年)三月,陕西大旱,澄城知县张斗耀不顾饥民死活,仍然催逼税,敲骨吸髓地榨取农民。白水饥民王二聚集了数百个无法活命的农民进行斗争,他声问大家:“谁敢杀死知县?”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我敢杀。”于是王二率饥民冲县城,杀死张斗耀,揭开了明末农民战争的序幕。 材料二:崇祯十四年(1641年)年初,攻占洛阳。李自成夺取洛阳后,俘获官军3000人,收缴了一批武器辎重,大大改善了农民军的装备,并使自己拥有了一支装备精良的部队。他没收了福王府中金银财货和大批粮食物资,发布告示开仓济贫,大赈饥民,令饥民远近就食。李自成张献忠相继攻占洛阳、襄阳,宣告了明朝围剿政策的破产。 材料三:崇祯十七(1644年)年初,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后,即向北京进军。二月入山西,仅在宁武一战,即破太原等地。三月,大同、宣府、居席降,迫至京师城下。十七日,官军三大营先降,十八日,守城太监开门献城,十九日,破皇城,朱由检自缢,明王朝的统治被农民起义推翻。 1.(多媒体出示问题: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根据材料一说说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直接原因?答案提示:陕西大旱,但官府仍然催逼粮税。 2.(多媒体出示问题:明末农民起义军壮大的是哪一只)根据材料二,学生抢答在明末农民起义军中发展壮大的是哪一只? 答案提示:李自成。 3.结合材料三和课本知识,说说李自成能够灭亡明朝的原因? 答案提示:(1)明末政治的腐败,社会的黑暗,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社会矛盾尖锐。(2)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深得民心。(3)李自成规定了严明的军纪,不许枉杀一人。(4)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5)建立政权,以作号召。 4.结合课本知识,教师简单介绍李自成灭亡明朝的基本情况? (李自成挥师北上,直抵京城,1644年,李自成不到两天就攻进城内,崇祯帝在绝望中自缢。统治长达276年的明王朝,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了。) 目标导学三满洲兴起和清军入关 1.(多媒体展示努尔哈赤图像)教师讲述:满洲的兴起的基本情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