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镇远古城历史变迁初探6

镇远古城历史变迁初探6

镇远古城历史变迁初探6
镇远古城历史变迁初探6

杨映军

一、选题:

明清镇远城历史变迁初探

二、选题依据:

根据北京大学考古与博物馆学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城市考古与建筑考古”学科的学习要求,结合本人工作所在地镇远城的实际,特选择镇远城作为此次课题研究的对象。

三、课题研究现状:

关于明清镇远城历史变迁的课题至今无人进行过专门的研究,报刊杂志以及各媒体上发表的一些文章或侧重于研究镇远政治、经济、军事、宗教、商业等文化,或侧重于研究文物古迹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或侧重于研究镇远民族文化等等,且这些研究都是各臵一说,未成体系,目前除了乾隆《镇远府志》、《镇远县志》以及《镇远通史》三本较系统的著述外,关于镇远历史文化、城市历史变迁的研究尚无专门著述。

四、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选择明清镇远城历史变迁课题进行研究,一是从城市考古的角度审视镇远城市历史沿革,认知镇远城市发展历史,分析镇远城市发展变迁的特征,从而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镇远今后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城市规划参考依据,在保护与发展中延续优秀的城市建筑文化;一是对“城市考古与建筑考古”学科知识的学习总结与运用,进一步深化学习与研究,从而提高“城市考古与建筑考古”学科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本领。

镇远县地处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位于东经108°8′36″—108°52′58″,北纬26°47′41″—27°22′17″。东南与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毗邻,东与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区接壤,南部与贵州省三穗、剑河县为邻,西与贵州省施秉县相接,北连贵州石阡,岑巩两县。县境周长358、65公里,南北长54、7公里,总面积1878平方公里。距贵州省会贵阳公路270公里,距黔东南苗族自治州府凯里公路153公里,铁路90公里。

镇远,从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设无阳县起,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历代王朝均在这里设臵县、州、府、道等建制治所,直至1958年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府由此迁至凯里前,这里一直就是黔东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商贸中心和兵家必争之地,素有“湘黔咽喉”、“滇黔锁钥”、“水陆要冲”、“商贾辐辏”的殊誉,更兼以名刹古寺,宫殿园林,秀山胜水,物产丰富,气候宜人的得天独厚特点,堪称“西南一大都会”。数千年的民族开疆和发展史使这里一度成为云贵高原上名声赫赫的古城。

由于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文化底蕴深厚,1986年国务院将镇远列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一、概论

镇远地处大西南,在明清以前历代中央王朝往往可望而不可及,远古时代尤其如此。据史家考证,包括镇远在内的贵州,在殷商、西周时期属鬼方,战国时期为夜郎国。从秦代至元代的一千余年间,镇远始终湮没在西南夷中,但这里建臵却较早,秦属黔中郡,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臵无阳县,属武陵郡。隋、唐臵梓姜县,属清江郡。宋高中元年(公元1127年)臵镇远州,元世祖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臵镇远沿边溪洞招讨使

司,后改为镇远军民总管府。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臵镇远州,隶湖广。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臵镇远府隶贵州,清代沿袭明制。辛亥革命后,于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臵镇远道。1920年废道,县直属省。1935年起为镇远督察专员公署治所。1949年11月8日镇远解放,为镇远专员公署住地。1956年7月23日建立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为自治州首府。1958年州府迁凯里,为镇远县迄今。

根据文献资料考证,镇远城在春秋以前,为荆州西南裔,属于“荆楚”或“蛮”的一部分。战国时属夜郎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在夜郎部分地方设郡县、臵官吏,镇远时属黔中郡。西汉王朝建立后,汉高祖在夜郎地区继续推行郡县制,镇远为武陵郡无阳县地。这一历史时期,镇远一带土著民甚少,主要为长江中下游南徙“五溪”的苗民族定居,这些民族和少许土著民逐渐在舞阳河谷低洼河水冲刷形成的洲坝地带建屋生活下来,形成零星的聚落。东汉至隋唐,中央政权对西南边远地区鞭长莫及,较长时期实行羁縻政策,由各地土著首领统治。宋朝统一中国以后,为了安抚地方土著首领,羁縻州地区有所扩大,乌江以北的思州、播州等相继改为羁縻州。这一历史时期,镇远亦为羁縻州。元代,在今贵州地区遍行土司制度,该制度是唐宋以来羁縻政策的一种变形。当时,帝国大军南下开进镇远,思州田氏归附,臵镇远沿边溪洞招讨使司,后改为镇远军民总管府,府治位于中河山东仓坪(为现中河山顶镇远四中所在地),拉开了镇远城建设发展的序幕,使镇远城的发展开始打上了封建朝廷的烙印。明初,朱元璋武力统一云南(明初云南仍在元朝所封的梁王的统治之下,不肯降服)后,为长久控制西南,便派重兵驻扎贵州,沿驿道先后设立20余卫,于洪武十五年(1382年)建立贵州都指挥使司,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在镇远舞阳河南岸五老山下筑城设镇远卫,这开始了镇远城的形成进程。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因思南、思州两宣慰司长期争斗,明王朝杀田琛、田宗鼎两宣慰使,撤销宣慰司,分其地为八府四州,设贵州承宣布政使司,“贵州为内

地自是始”,从而贵州正式成为省一级行政单位纳入中央朝廷的统治之下,镇远便为贵州建“省”之初的八府之一,府治位于舞阳河北岸石屏山下,以屏山为城,舞水为池,至此,镇远形成了“一水分府卫,九山抱一城”的城市格局。

二、镇远城的自然环境

镇远位于舞阳河水中、上游的汉苗,侗等各兄弟民族聚居或杂居区的中心。这里峡谷交错,山水纵横。镇远城四面环山,中间夹水。城东有临江壁立的中河山与“岩绕箭峭”的笔岫山;城南有高入天际的龙头山和俯欧江城的吉祥山、五老山;城西有风姿绰的西秀山与“双峰圆耸”的平冒山;城北有“苍润如屏”的石屏山和穿云破雾的天枢山。这里不但“群山夹峙”,而且“诸溪汇流”。自西向东奔流的舞阳河穿城而过,将城区一分为二。舞阳河原名舞溪、舞水、镇阳江或镇南江,是历史上所称的“武陵五溪”之一。清嘉庆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林则徐第一次路过镇远时曾写道:镇远“府治依山为城,山隙处补以睥睨,望之着无城。然府前大石桥临镇阳江,江即舞溪,合西来诸水入沅。由此泛舟下水,可直达常德。”在舞阳河所流经的镇远城区

及附近河段,就有白水溪、

相见河、涌溪、芽溪、松溪、

小田溪、东关溪(舞泉溪)、

铁溪以及高过河(龙江河)

等支流汇入舞阳河干流。于

是形成了河谷交错,山水纵

横的城镇风貌。

三、明清以来的镇远

元代臵镇远沿边溪洞招讨使司(后为镇远军民总管府)前,镇远只有一些村落建筑分布在舞阳河沿岸,当时迁徙至此的苗、侗等族尚处于自给

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

镇远为入黔要塞,山势险要,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是筑城屯兵的理想之地。明初统一云南后,朝廷便于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在此设卫,属湖广都司,据清乾隆《镇远府志〃城池》载:“筑城五老山下,周围九百三十丈,门六,水门二…”,当时卫城南依五老山,北沿舞阳河南岸,内有镇远镇署、左营、中营、右营等建筑,整座城呈椭圆形。城垣现仅存老西门至卫城码头一段,尚存二水门,即上北门和下北门。

镇远城发展之初是先卫城后府城,这与当时贵州都指挥使司、布政使司设立的先后是相一致的。实际上镇远城的形成就是朝廷改土归流的产物,贵州当时作为巩固云南的重要阵地,朱元璋设卫派重兵驻扎把守稳定后,便开始建立起如同内地一样的府、州、县,将少数民族地区纳入统一行政建制并管理,因而于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成立贵州承宣布政使司,把原土司之地分为八府统一管理,镇远府便成为贵州建“省”的八府之一应运而生。府治位于石屏山南麓,以舞阳河为池,屏山为城,后筑城于石屏山上,城建于明正德年间(1506年—1521年),屡因苗民骚扰逐步续建。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镇远知府程火节建东、南、西三座城门及城楼。现城门及城楼已毁,但府城垣尚存石屏山东端至天后宫西侧一段3000余米。

镇远府所属之镇远县城,当时臵于舞阳河南岸,东邻卫城,与府城隔河相望,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知县邹瑞祥“筑土城一百七十九丈,高八尺,宽四尺。”

至明万历年间,镇远卫、府、县三城同城格局基本形成。如果说元帝国大军开辟了进入镇远的道路,那么元末明初朝廷官民的迁入,则开启了镇远由少数民族聚落向军事城堡转变的大门。这一时期,镇远城几乎成为了一座军旗掩映、战鼓擂鸣、威镇远方的重要军事城堡。单从关梁上来看,这一时期镇远城周边就建有关隘27个,其中城区范围内5个,分别是明正德年间建的镇东关、镇西关、铁山关、北津关以及石门关。另外,明洪武

年间始建之舞溪桥(即今祝圣桥),将府、卫城连系起来,成为镇远城南北联系的重要交通桥梁。

明初至清,镇远城因武而兴,成为黔东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明初,镇远卫当时下设一百二十五屯,镇远府当时统辖镇远县、邛水县、施秉县、天柱县四县及台拱、清江二厅。府成立后大兴文化教育之风,镇远便开始了学校的设臵,至清代分为儒学、学额、书院、义学、学堂等五项。最重要的文化教育机构有府成立之年知府颜泽的镇远府学,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建于府治东山(今中河山)的紫阳书院和清代所建的舞阳书院、文明书院等。其中建于明弘治初年的笔岫山文笔塔彰显了镇远的文风昌盛。

可见,卫所的设立和改土归流后,外来人口的大量迁入推动了镇远经济社会的显著变革。这一时期,贵州民屯、军屯产生的大量军需,促进了镇远商品经济的发展,于是镇远便开始从军事城堡向商业集市转变。而镇远商业的发达又缘于舞阳河水路的畅通,从明初开始,镇远城便成为贵州东路通道上的重要口岸,这里成为中原、江浙闽赣等地入黔的重要物资集散地,明代先后修建了十二码头以供商船货运来往。商业的迅猛发展促成了又一次较大规模的移民来到镇远,来自江浙、中原、两广、闽赣的商人络绎不绝,商人的到来、定居,使全国各地的文化盆景式的移入了镇远,形成了镇远多地域文化、多宗教信仰、多社会形态的多元文化现象,体现在建筑上的首先就是八大会馆的建立,其次就是各类坛庙、寺观、亭阁建筑,再就是徽派式样的民居建筑兴起。

从而,镇远城在建筑形制以及城市建筑布局上进一步复杂起来,重要的祠祀建筑首先是府文庙的建立,开启了传统儒学之风。明、清时期镇远城区内建有朱文公祠、水府祠、武侯祠、石龙土地祠、东山祠、张公祠、地立祠、府文庙内的崇圣祠、忠孝节义祠、县学忠义祠、和公祠、邹太常泗钟祠、忠果祠、忠烈祠、名宦祠、乡贤祠、水星祠、神祗坛、厉坛、先

农坛、社稷坛、风云雷雨山川坛、马神庙、城隍庙、县文庙、龙王庙、关帝庙、四官殿、赤崖庙、火神庙、东岳庙、南岳庙、飞山庙、赤崖土王庙、天妃庙、中山寺、中峰寺、吉祥寺、镇江寺、青龙洞寺、西天寺、东山寺、西秀山寺、寿佛寺、真武观、玄妙观、北极观、玉虚观、迎仙宫、万寿宫、天后宫、禹王宫、南海阁、有斐亭、亻疑山见亭、读骚堂、天一亭、岁寒亭、拙宜亭、紫皇阁、朝元阁、文昌阁、江楼、六祠堂、玩易堂、独啸亭、濯香亭、太乙亭、定西楼、德礼堂、怀周堂、白衣庵、平宁庵、普济堂、陕西会馆、江南会馆、四川会馆、两广会馆、元源宫、漏泽园等。从这些祠祀可以看出镇远文化、宗教、信仰的多元化,这些祠祀的建立成为镇远城的重要组成元素,加之明、清以来商人定居、官民建宅,从而丰富了镇远城的城市布局,完成了镇远城由军事城堡向“西南一大都会”转变,发展至清代,镇远便成为云贵高原上一座赫赫有名的发达城市。

四、明清镇远城市布局

镇远城是在明洪武年间卫、府设立后逐渐演变形成的。我们可以通过分析现代镇远城市地图,以古今位臵未曾发生变化的城市遗迹为地理坐标,结合文献中有关记载,来复原明、清时期的镇远城。

首先,从卫、府两城营建之初的地理位臵来看,城依舞阳河两岸河水冲击形成的洲坝而建。卫城建在南岸五老山下,府城建在北岸石屏山下,建城者巧用山势天险,以山为城,以水为池,城易守难攻,是防他民骚扰的理想之地,这种城池营建理念完全继承了传统的城池营建思想,只是受地形所限,城池呈现出不规则平面布局,但卫城建于舞阳河南岸河外曲之内洲坝,府城建于舞阳河北岸河外曲之内洲坝,依山傍水,水曲则吉,体现了传统的风水思想。

镇远府、卫城图

其次,随着城市的发展,镇远城逐渐呈现出明显的一河两街的格局,虽然水运发达形成的城市多为此格局,但镇远受到两边山体的影响,用地形态更趋于沿河发展的狭长格局。支弄巷道与主路垂直,沿山势而上,形成半“鱼骨状”路网。具体城市功能分区为,府、卫城内为官职人员办公及私宅建筑,城外为普通居民建筑区,其中又分为商业区和居民区,商业区主要分布在舞阳河两岸的码头口岸街道上,居民区主要位于沿山势而上的里弄巷道内,后随着人口的增加,居民区不断沿着舞阳河岸两端延伸,形成两岸狭长的民居带。

再次,随着不同地域人的迁入定居,带来了他们不同的文化、信仰,于是各种祠祀建筑纷纷涌入城内,竞先选择风水宝地营建,留存至今的青龙洞古建筑群,就共存了儒、释、道、俗四类建筑于一崖壁,儒家的紫阳书院、佛家的中元禅院、道家的青龙洞寺以及江西会馆万寿宫均各占一地,紧贴崖壁迎向东来的舞阳河,连同紧邻东关的令公庙、东山寺等,构成了

城东祠祀格局;雄居石屏山至今的四官殿是明清时期生意人经常祭拜保平

安重要祠祀,连同天后宫、紫皇阁、天一亭、独啸亭等,构成了石屏山壁祠祀格局;除了几个重要的祠祀分布点外,镇远城至今还散存于城内的祠祀建筑有府城东的炎帝宫、城西天枢山下的西天寺、北极宫等。由于镇远城是沿着舞阳河峡谷地带所营建,祠祀布局谈不上内八庙、外八庙的严整布局,但各显要地理位臵均有诸神把守,体现了明、清时期营建者或老百姓朴素的护城理念和兼容并包的城市发展思想。

五、明清镇远城建筑

镇远城在建城以前,为少许干栏式民族村落建筑,建城后,各地域人员带来了各地域文化,主要体现在各建筑的建筑风格上。

1、祠祀建筑:镇远的祠祀建筑大部分是由移居镇远的官民所建,往往带有祠祀原著地的建筑风格,但由于镇远特殊的地理环境,又吸收了当地少数民族建筑风格,比如保存至今的青龙洞古建筑群,是中原传统建筑与西南少数民族建筑有机结合的杰作,天后宫部分体现了闽南建筑风格,四官殿则完全采用了苗族吊脚楼与中原殿堂建筑做法的有机结合,等等。

2、民居建筑:镇远的民居建筑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即依山而建或临水而建。因此在建筑结构上处处都体现了这一特点。例如,舞阳河两岸滨水建筑,其在防水性、稳定性和坚固程度上均有特殊的需求。另外,作为少数民族与汉族建筑文化的结合体,镇远的建筑在建筑风格上还呈现出其独特之处:(1)呈现出汉族建筑与少数民族建筑混合体现的建筑形态;(2)强调单开间的拼接组合,既有南北向的组合,又有东西向共享山墙式的拼接,两三间、四五间,拼接形式多样;(3)由此形成了小巧的屋顶,且随组合的不同产生高低前后变化;(4)临水建筑与水交接处,多为柱支撑,形成通透、轻盈的体量特点;(5)建筑色彩多为灰色、白色、原木色、砖墙色,在青山碧水的映衬下,体现出古朴淡雅的风格。

民居建筑类型可分为:巷道串联的院落,沿河吊脚楼。依山而建的民居大院旧时为富贵人家私宅,四周以砖石围砌砖墙,石库台门,内设天井,

前后两进,带有典型的徽派建筑风格。个别户则为四檐齐的走马楼。河傍建筑为吊脚楼,为苗族先民建筑风格。

综上所述,明清时期的镇远是连接中原与西南边陲的重要军事孔道,因武而建,因武而兴,因武而商,这里成为云贵高原上名噪一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虽然历经千年战火,但现在城内完好保存的以“江西”、“福建”、“两广”、“两湖”等八大会馆为代表在内的明清古民居建筑群、祠祀群、十二码头和府卫古城垣、古街道、古关隘、古驿道、古桥梁、古巷道、古泉井、古戏楼等名胜古迹,足以佐证明清时期镇远城的繁华变迁。

工作报告之贵州省旅游调查报告

贵州省旅游调查报告 【篇一:关于贵州旅游市场及现有旅游app的调研报告】关于贵州旅游市场及现有旅游app的调研报告 一、贵州旅游概况及前景分析 众所周知,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以奇特的山水风光、浓郁的民 族风情、古朴多彩的文物古迹、宜人的气候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 游客。而近年来,贵州省委、省政府把旅游业作为特色优势产业和 第三产业重点来培育和发展,在各地各部门和全省旅游行业共同努 力下,贵州省旅游业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 旅游业取得长足发展,“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建设开局良好,旅游 业成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奇兵”。 2012年贵州省旅游业繁荣发展。全年旅游总人数21401.1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5.8%,其中国内旅游人数21330.68万人次,增长 25.8%。旅游总收入1860.16亿元,比上年增长30.1%,其中国内 旅游收入1849.49亿元,增长30.2%。2013年全年贵州省接待旅游 总人数26761.2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5.1%。其中,接待国内旅游 人数26683.58万人次,增长25.1%;接待入境旅游人数77.70万人次,增长10.2%。全年旅游总收入2370.65亿元,比上年增长 27.4%。其中,国内旅游收入2358.18亿元,增长27.5%;国际旅 游外汇收入2.01亿美元,增长19.2%。 2014年,全省旅游增加值占gdp比重已达8.7%左右,旅游支柱产 业地位进一步强化。全年全省接待游客3.21亿人次,旅游接待总收 入2895.98亿元,100个旅游景区在建项目1091个,全年完成投资231.19亿元。除此之外,贵州旅游进入“高铁时代”,贵广高铁使区 域旅游合作进入快车道。2014年12月26日贵广高铁开通当日,来 自广东省的2700余名游客乘贵广高铁赴贵州旅游,黄果树景区三天 迎来4647名高铁游客。2015年元旦期间,贵州省实现旅游总收入30.67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5.6%,高铁效应带动前来贵 州的游客快速增长。 2015年1月21日上午9:00全省旅游工作会议 在贵阳召开。会议上明确提出,2015年预计实现接待游客3.5亿人次,确保旅游总收入达到3400亿元左右。这意味贵州旅游市场将面 临持续增长迅猛发展;与此同时,在会上提出的2015年贵州旅游要 重点抓好9个方面的任务中,明确把智慧旅游的概念提上议程。由

研究论文:镇远古城旅游产业发展壮大的原因、经验和启示

92845 旅游管理论文 镇远古城旅游产业发展壮大的原因、经 验和启示 引言 镇远古城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文物古迹众多,自然风光优美,民族风情浓郁。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龙洞古建筑群和明清古民居、古巷道、古码头160余处,其古朴的建筑风格和典雅的古城布局闻名全国,是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与科考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氵舞阳河自西向东,被中外游客誉为“东方威尼斯”。长期以来,中原文化、地方民族文化、域外各国文化在这里相互渗透、交融,形成了独特包容性的文化,有“传统文化迷宫”之称。由于地处西南重镇,镇远素有“滇楚锁钥、黔东门户”之称,为中原连接东南亚各国的重要交通孔道,明代中叶已是“西南一大都会”,成为黔东一带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镇远旅游产业萌发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但发展一直非常缓慢,直到1999年,当地旅游产业所占比重仍不足

5%,旅游综合收入不足千万元。但是近十几年来,镇远旅游产业经历了一个爆发式增长的阶段,2006年至20xx年,旅游接待游客和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长均超过了20%,旅游业带动的相关产业对当地经济贡献超过30%。20xx年仅上半年,全县累计接待游客275.6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1.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7%和35.78%。镇远旅游产业从产生到发展壮大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中当地的相关主体对于旅游产业的发展都起到了推动作用。 1 镇远旅游产业的萌芽期 1978年,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为标志,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不久之后,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发出了“旅游事业大有文章可做,要突出的搞,加快地搞”的号召。旅游业的兴起给历史文化悠久和拥有丰富资源的镇远古城很大的启示。那些原先就被当地保护得很好的文化建筑便形成了资源优势,为镇远旅游的开发提供了基础。1986年,镇远成为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名号,激活了镇远县旅游业,更引起历届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1987年,为加大旅游产业发展力度,该县成立了旅游局,统一对当地旅游产业规划进行指导。对当地旅游业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加强文化遗迹的保护,重新认识旅游产业,通过多方

镇远古镇考察报告

考 察 报 告 班级:政教11101班 姓名: 学号: 时间:2014年5月4日

教学考察(三) 一、前言 依照湖南某学校的要求,我们专业有外出的教学考察任务,为了更好地将课程的理论与实际情况紧密联系起来,我于4月28日至5月3日奔赴贵州镇远古镇进行了为期七天的教学考察。通过这次考察收获很多,眼见了不少中国特色民族风情,再联系理论基础,使我更好的理解中国特色文化,更好的去学习中西文化比较这门课程的理论知识,更加感受到到中国古文化的博大精深,发觉到中西文化的差异。通过这次考察,我还学到了不少社会实践经验,如在少数民族地区要入乡随俗,尽快适应当地风俗习惯,行动上尊重民族风俗,通过走访与当地居民交往,我的社会交际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社会实践能力也进一步加强,下面我将本次教学考察的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二、考察地点简介 (一)镇远县古镇概述 南、铜仁)交界地区,与湖南新晃,铜仁石阡等七县接壤,素有“滇楚锁钥、黔东门户”之称。全县总面积1878平方公里,辖12个乡镇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共有110个行政村、12个社区和4个居委会,总人口26万,少数民族占42%。镇远交通便利,距铜仁机场90公里,距湖南芷江机场170公里,距贵阳龙洞堡机场270公里。县境内有湘黔铁路、株六复线铁路、沪昆高速公路、320国道穿过,交通十分便捷。 (二)镇远古镇历史文化

镇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镇远开始置县,至今已有2280多年历史,198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镇远县集历史文化、自然风光、民族风情为一体,旅游资源丰富,被世界旅游基金组织称为“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世界十大最佳旅游胜地之一,被联合国国际旅游组织称之为“人类疲惫心灵的最后家园”,被亚太旅游联合会评为“中国低碳旅游示范地”,享有“中国最具影响力旅游名县”、“中国十佳旅游古城”、“中国最美的十大古城”“2012年中国十佳城市慢游地”等美誉。现已拥有六张国家级旅游品牌,即: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镇远、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舞阳河(含高过河)、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龙洞古建筑群、在华日本人民反战同盟“和平村”旧址、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铁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赛龙舟。此外,还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60余处。镇远是中国近代重工业的发祥地之一,启建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的青溪铁厂是张之洞、李鸿章“洋务运动”的产物,“天字一号”钢锭至今存放于镇远。镇远还是现代工业——贵州青酒集团所在地。 三、考察方法及过程 总体上本次考察主要采取实地走访观看考察形式,考察开始时间是在2014年4月28日,经过前期准备,考察计划如愿以偿。首先计划了出行考察路线及查询了食宿相关问题。我积极了解了镇远的概况及著名景点,对其进行了了解,提前做好了相应的考察准备。在考察过程中,我跟随当地导游,认真听取导游人员的讲解和介绍,并做好记

最新外出学习考察心得体会5篇

最新外出学习考察心得体会5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一般分为学习体会,工作体会,教学体会,读后感,观后感.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外出学习考察心得体会5篇,欢迎阅读参考! 外出学习考察心得体会(1) 临行前,我对这次考察学习充满了期待,步履轻快飞扬;考察学习后,我多了一份思考,脚步成熟而坚定.就如考察的目的而言,此次考察学习的目的在于观摩先进,寻找差距,弥补不足. 为此我镇领导为我们安排了景点参观、小康建设示范点参观学习、民族文化品牌示范点参观学习等项目,让我们在身心上和视野上都感受了新的洗礼,使我们在考察学习中进一步认识自己,认识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更认识了这一角色的重要性和发展的必要性,之所以这种收获不仅让我感受到压力,更让我感受到这是一种动力,这种动力是一种使命,是一种值得投资、值得倾注心血的人生价值提升方式. 在这次考察学习中,不管是景点参观还是建设示范点参观学习,给我的感受和反思都很多,下面我就简要谈谈我的体会. 一、感受和谐打造和谐 6月24日,我镇第二批参观学习团开始启程,沿着蜿蜒盘旋的巴边江一直南下,途经景东、镇远、宁洱、普洱,最后到达景洪市.在这几百公里的行程中,虽然晕车一直侵袭着我,但沿途如画般的风景与崎岖狭窄的山道深深吸引着我,我尽量控制我的眼睑不让它合上,不能错过呀,不能错过大自然给我的恩赐和崎岖山道的行车法则教育.我作为无量山镇安全生产办公室成员,山道交通管理是我必备的经验,这正是我现场观摩学习的机会呀. 山道非常狭窄,行车特别的多,但是又那么的井然有序,再看看沿途的交通安全文化不禁使我愧然,他们的文化渲染是那么的浓烈,是那么的到位,使每个经过山道的驾驶员都有一种守护安全的责任感,沿途的一个个显眼的安全警示标语就像一个个安全守护卫士在提醒着、监督着每个驾驶员是否珍爱生命,是否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一样. 看到这些,我不禁想起了一句古语久入鱼肆,不闻其臭;久入兰室,不闻其香 ,

论文-镇远古城旅游产业发展壮大的原因、经验和启示

引言 镇远古城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文物古迹众多,自然风光优美,民族风情浓郁。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龙洞古建筑群和明清古民居、古巷道、古码头160余处,其古朴的建筑风格和典雅的古城布局闻名全国,是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与科考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氵舞阳河自西向东,被中外游客誉为“东方威尼斯”。长期以来,中原文化、地方民族文化、域外各国文化在这里相互渗透、交融,形成了独特包容性的文化,有“传统文化迷宫”之称。由于地处西南重镇,镇远素有“滇楚锁钥、黔东门户”之称,为中原连接东南亚各国的重要交通孔道,明代中叶已是“西南一大都会”,成为黔东一带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镇远旅游产业萌发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但发展一直非常缓慢,直到1999年,当地旅游产业所占比重仍不足5%,旅游综合收入不足千万元。但是近十几年来,镇远旅游产业经历了一个爆发式增长的阶段,2006年至2014年,旅游接待游客和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长均超过了20%,旅游业带动的相关产业对当地经济贡献超过30%。2015年仅上半年,全县累计接待游客275.6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1.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7%和35.78%。镇远旅游产业从产生到发展壮大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中当地的相关主体对于旅游产业的发展都起到了推动作用。 1 镇远旅游产业的萌芽期 1978年,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为标志,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不久之后,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发出了“旅游事业大有文章可做,要突出的搞,加快地搞”的号召。旅游业的兴起给历史文化悠久和拥有丰富资源的镇远古城很大的启示。那些原先就被当地保护得很好的文化建筑便形成了资源优势,为镇远旅游的开发提供了基础。1986年,镇远成为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名号,激活了镇远县旅游业,更引起历届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1987年,为加大旅游产业发展力度,该县成立了旅游局,统一对当地旅游产业规划进行指导。对当地旅游业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加强文化遗迹的保护,重新认识旅游产业,通过多方努力,达成了旅游资源开发促进经济发展的共同意识,镇远的旅游产业开始产生并逐渐发展。 2 镇远旅游产业的成长期 在2005年,镇远被同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丽江、周庄、平遥等古城远远的抛在了后面,连2001年才被评为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凤凰也是后来居上。如何在困境中重整旗鼓,把当地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镇远当局作出了诸多的努力。 2.1 科学规划,进行战略定位 同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镇远自身的旅游资源一点也不逊色,旅游发展却如此缓慢,于是镇远县开始邀请专家、学者、策划大师对该县进行品牌包装来寻求新出口。

贵州旅游行程安排

D1 (7月22日):广州一一贵阳(住贵阳1晚:林城万宜酒店) 大约6:30到贵阳火车站,然后去酒店,晚饭后坐车到甲秀楼。 D2 (7月23日):贵阳一一黔灵山公园(住贵阳1晚:林城万宜酒店) D3、D4(7月24、25日):贵阳一一镇远一一青龙洞一一舞阳河(住镇远古城2晚:镇远顺城客栈(临江房)) (1)贵阳一一镇远 7月24日乘K110贵阳(07:48)——镇远(11:36)火车 当天早上要6:15起床,早餐要提前一天备好,7:20要到达火车站。(2)镇远火车站——镇远古镇——青龙洞 镇远火车站下车后可以步行 2.7公里到达古镇,也可以打的或坐面的等交通工具。从古镇到青龙洞只需要步行即可,无需坐车。(考虑打的到客栈) (3)镇远一一舞阳河 7月25日7:30起床,吃完早餐后到镇远火车站对面的汽车站,买去舞阳河的车票。 备注: 1、贵阳的金阳客车站有客车直接到镇远的,票价:50里程: 2270km 。 2、 贵阳到镇远要坐火车好一点。快速列车4个小时就到了 天有5班次,具体看携程网

K959408:08贵阳5小时14分硬座%1.5余1292张订往返经停站13:22镇远硬卧迤9余126张订往返 K11007:48贵阳3小时48分硬座均1.5余243张 经停站11:36镇远 硬卧为9余14张 镇远古镇攻略 青龙洞古建筑群 青龙洞建于明代中叶,至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是国家4A级旅游景点。 青龙洞古建筑群经历代修建始成现代规模,最大特色在于其集儒、道、佛、会馆、桥梁及绎道建筑文化于一身。整群建筑靠山临江,依崖傍洞贴壁凌空、勾心斗角,错落有致。那飞岩翘角、贴壁凌空、红墙青瓦的殿阁楼台,气势宏伟。造型独特的建筑物与悬崖、古木、藤萝、岩畔、溶洞天然合成,融为一体,既有临江远眺的吊脚楼,也有恬静幽邃的寺院禅台,有曾经朗朗书声的学子院,更有锣鼓喧天的戏台,集天下山水楼阁荟萃为一方。为江南汉地建筑与西南少数民族山地建筑文化相结合的绝妙典范。有西南悬空寺”之称, 是贵州省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 门票:30元/人 游览时间:1个半小时左右; 景点开放时间:(夏季)8:00—17:30;(冬季)8: 00—17:00 交通方式:位于古城里,步行可达,无需开车 舞阳河自然风景区 舞阳河的美丽是说不完的,它汇住了四川饿眉之秀、青城之幽、长江 峡之险、以及桂林漓江之美,1988年被国务院审定公布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

最新外出考察心得体会范文

最新外出考察心得体会xx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下面是小编搜集的最新外出考察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最新外出考察心得体会(1) 临行前,我对这次考察学习充满了期待,步履轻快飞扬;考察学习后,我多了一份思考,脚步成熟而坚定。就如考察的目的而言,此次考察学习的目的在于观摩先进,寻找差距,弥补不足。为此我镇领导为我们安排了景点参观、小康建设示范点参观学习、民族文化品牌示范点参观学习等项目,让我们在身心上和视野上都感受了新的洗礼,使我们在考察学习中进一步认识自己,认识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更认识了这一角色的重要性和发展的必要性,之所以这种收获不仅让我感受到压力,更让我感受到这是一种动力,这种动力是一种使命,是一种值得投资、值得倾注心血的人生价值提升方式。 在这次考察学习中,不管是景点参观还是建设示范点参观学习,给我的感受和反思都很多,下面我就简要谈谈我的体会。 一、感受和谐打造和谐 6月24日,我镇第二批参观学习团开始启程,沿着蜿蜒盘旋的巴边江一直南下,途经景东、镇远、宁洱、普洱,ZUI后到达景洪市。在这几百公里的行程中,虽然晕车一直侵袭着我,但沿途如画般的风景与崎岖狭窄的山道深深吸引着我,我尽量控制我的眼睑不让它合上,不能错过呀,不能错过大自然给我的恩赐和崎岖山道的行车法则教育。 我作为无量山镇安全生产办公室成员,山道交通管理是我必备的经验,这正是我现场观摩学习的机会呀。 山道非常狭窄,行车特别的多,但是又那么的井然有序,再看看沿途的交通安全文化不禁使我愧然,他们的文化渲染是那么的浓烈,是那么的到位,使每个经过山道的驾驶员都有一种守护安全的责任感,沿途的一个个显眼的安全警示标语就像一个个安全守护卫士在提醒着、监督着每个驾驶员是否珍爱生

镇远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镇远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一、基本县情 镇远位于两省(湖南、贵州)三地(怀化、黔东南、铜仁)交界地区,素有“滇楚锁钥、黔东门户”之称。全县总面积1878平方公里,辖12个乡镇和1个工业园区,共有110个村,12个社区和4个居委会,总人口万人(常住半年人口),少数民族占42%。镇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镇远自秦昭王30年置县建镡城县开始,至今已有二千多年历史,198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镇远交通便利,区位优越。有高速公路、铁路、国道、省道穿境而过,即将建成的二级公路、旅游公路将大大改善镇远的交通条件;今年动工的石阡经镇远至剑河高速公路和规划建设的黄平机场建成后将使镇远交通更加便捷。镇远集历史文化、自然风光、民族风情为一体,旅游资源禀赋独特。现已形成五张国家级旅游品牌,即: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镇远、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氵舞阳河、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龙洞古建筑群和日本在华反战同盟“和平村”旧址、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铁溪,还有省级风景名胜区高过河,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60余处。镇远是中国近代重工业的发祥地之一。启建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的青溪铁厂,是张之洞、李鸿章“洋务运动”

的产物,“天字第1号”铁锭现仍存放在镇远。镇远也是现代工业――贵州青酒集团所在地,州委、州政府以我县青溪、羊坪为核心建立了黔东循环经济工业区。 二、旅游业发展情况 自2006年县委、县政府确立了“文化旅游兴县”战略思路以来,我县大力实施“文化旅游兴县”战略,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跟进、群众参与”的原则,把旅游业作为全县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进行培育,突出文化,注重特色,按照优秀旅游城市标准,努力打造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一)完善了规划体系,优化了政策措施。 首先,在已有的《镇远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镇远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基础上,组织编制了历史街区详细规划、文保单位保护整治设计,从而进一步完善了从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单个文保单位三个层次的规划体系,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进行超前控制,并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贯穿到城市规划建设的各个阶段。2006-2009年,编制完成了《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保护项目规划(2006-2010年)》《祝圣桥-大河关码头段沿河整治实施设计》、《新大桥-祝圣桥沿河段城市风貌整治规划》、《卫城垣杨柳湾段景观风貌设计》、《吉祥寺地段风貌整治设计》、《镇远青龙洞文物保护规划》、《全家大院整治设

镇远古镇的门票多少钱_镇远古镇要门票吗

镇远古镇的门票多少钱_镇远古镇要门票吗 许多外地朋友来到贵州,都想去一次贵州凯里的镇远古城!那么镇远古镇需要门票吗?镇远古镇的门票是多少钱? 镇远古镇景点门票: (1)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舞阳河,门票40/人+船票100/人(2)吴敬梓著《儒林外史》所在地——铁溪[原生态无底池——龙潭],门票60/人 (3)四大将供奉地——四宫殿[中国南方古长城——断城垣],门票30/人 (4)非物质文化遗产——青龙洞古建筑群:门票60/人 (5)名城水上游——水上游船,大船80/人小船60/人 如果你是夏季来到贵州,不应该只是去镇远古城,不然你一定会留下遗憾的;来到贵州,更应该去玩一次漂流——蛤蚌河漂流景区,去领略一下贵州喀斯特地貌的自然景观。蛤蚌河自然生态旅游风景区

位于贵州省福泉市,由蛤蚌河主谷及多条支流组成,面积40余平方公里。 蛤蚌河是一个集漂流、扁水、自然生态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天然旅游胜地,有着“贵州九寨沟”之美称。行走其间,仿若穿越绿色隧道,幽深凉爽。景区里处处洒绿滴翠、花草峥嵘、鸟鸣幽谷,河岸藤蔓垂挂、山泉飞泻、景色旖旎、野趣盎然。随处可见的山花和香树,飘逸出醉人的清香。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各种野生动物栖息的理想之地。野猴是山里的主人,它们三五成群,上窜下跳,采摘野果,摇树荡千,悠闲而逍遥。 不来到这里,你永远也想象不到这里的秀美。 贵州镇远古城门票、镇远古城门票多少钱?镇远古城好玩吗、镇远古城旅游攻略?贵州不只有镇远古城值得你去,还有漂流,就选择

贵州蛤蚌河漂流,让你领略贵州自然山水的神奇! 如果您对我们蛤蚌河漂流景区有不熟悉,或者想进一步了解我们的蛤蚌河漂流,那么您可以拨打下方的联系方式! 蛤蚌河漂流景区的全体工作人员竭诚欢迎您的到来!

镇远古城旅游资源研究

怀化学院 学期论文 论文题目:镇远古城旅游资源研究学期: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学生姓名:姚伯军 学生学号:0901401024 年级:2009 级 院系单位:工商管理系 课程名称:应用文与论文写作 任课教师:姜莉芳 完成时间:2010年6 月20 日

镇远古城旅游资源研究 [摘要]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贵州省镇远古城。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被称为太极古镇。镇远古城有着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自然旅游自然有舞阳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石屏山、铁溪,高过河,杉木河漂流等旅游景点;人文旅游资源有明代所建的旧府城和旧卫城。城内外古建筑、传统民居、历史码头数量颇多。城东的青龙洞,是一组规模极其宏大的明清宗教建筑群,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外,沿舞阳河畔还有天后宫、周达文故居。另外还有报京少数民族风俗区。并且镇远古城旅游开发现状研究有利于更完善的促进旅游也的发展。 [关键词]开发现状;配套设施建设;开发潜力。 The research on tourism resources of zhenyuan Abstract: The Zhenyuan in Guizhou Province is one of the famous historic and cultural town in China . it is more than a thousand years old. Known as a Taiji ancient town . There are mumerous natura resources and human tourist resources particulared to visit . The national scenery site –Wuyang River .Mount Shiping ,Tiexi Gaoguo River and Shanmu River Crafting are noted for its natural resources .While the human tourist resources are those listed : the Jiufu and Jiuwei city built in Ming dynasty .the old buildings .the local people`s house .the ships` destinations and so on .The east of the town is the QingLong Cave which is ranked as the national key protected site for its grander buildings came from Ming or Qing dynasty .besides .along the Wuyang River .there are Tianhou Palace and the old home of Zhoudawen .Also .some minorities exist here . Anyway .the tourism`s development of Zhenyuan will bring benefits to the progress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Key words ROR;discussion on key points of room construction for large medical equipments;tourism resources exploration potential; 一、前言: 镇远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小城,位于云贵高原的东南边缘,又属

贵州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贵州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贵州省简称“黔”或“贵”,位于中国西南的东南部,省会贵阳。东毗湖南、南邻广西、西连云南、北接四川和重庆,全省东西长约595公里,南北相距约509公里,总面积为176167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8%。贵州是一个山川秀丽、气候宜人、民族众多、资源富集、发展潜力巨大的省份,有黄果树瀑布、赤水风景名胜区、荔波漳江、遵义会议会址、梵净山等名胜古迹。 贵州省是我国西部高原山地的一部分,地处云贵高原的东部,为斜坡地带,恰处于中国地势第二大梯级(西部高原山地)向第一大梯级(东部丘陵平原)的过渡部位。境内地势起伏、高差悬殊。最高海拔达2 901米,最低148米,全省平均海拔1110米。贵州在热量带上处于南亚热带至中亚热带的位置,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总的气候特点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降雨适中,且多夜雨,多微风,素有“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的说法,没有绝大多数大陆性气候所特有的极端温度。由于地势由北、东、南三面向中部和西部增高,内部起伏较大和气温垂直变化明显等原因,各地光照、辐射、热量差异较大。加之由于地质、地貌和生物气候条件的复杂多样,贵州的土壤类型也极为复杂,从而为生物资源的多样性提供了重要的环境条件。 二、主要旅游特色 由于以上诸多因数,构成了贵州独特的旅游构造,当今贵州,旅游总体方向为以下五个方面: 1、红色旅游 贵州的土地上,遍布着革命战争时期遗留下来的建筑、会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先烈在这片土地上流血、奉献、牺牲,而那些承载着革命史、革命事迹、革命精神的纪念地、标志物,会址,是组织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的必到之处。红色旅游分布广泛而相对集中,我省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全,数量多,分部广但相对集中,据网上初步调查,我省红色旅游点160多处,具有开发潜力的精品旅游点50多处。在红色旅游点中,长征文化突出,各类红色旅游资源遍布全省,北至赤水,南至荔波,东至玉屏,西至赫章、盘县,行成三线三区。一下是主要路线:一、贵阳(息烽集中营)、遵义(遵义会址、红军山烈士陵园、娄山关景区、乌江景区区)、仁怀、习水、赤水(红军四渡赤水)二、贵阳、黔西、大方(红二、六军团战斗遗址)、毕节(红六军团政治部旧址、毕节烈士陵园等)。三、贵阳、镇远、黎平(黎平会议会址等)。 2、民族文化旅游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异彩纷呈,民俗文物之多位居全国第一。民族村寨山清水秀,竹林葱茏,吊脚楼房鳞次栉比,民族服饰款式丰富多彩,工艺巧夺天工内涵广博深邃。民主节日数量之多,活动人数和内容之光,更是令人叹为观止,贵州省黔东南州更是号称百节之乡。此外,香纸沟布依寨、雷山西江苗寨、雷山郎德苗寨、凯里寨瓦苗寨、清镇黑土苗寨、镇宁石哨布依寨、水城青林苗寨、水城海坪彝寨、六枝坝湾布依寨、安顺娄家庄苗寨、榕江三宝侗寨等,这些都各自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

镇远(旅游资源调查)

贵州省镇远古城旅游资源实践报告 学院:贵州职业技术学院 专业:旅游管理 姓名:李朝权 学号: 12110123 班级: 12级1班

(一)前言 1、调查地点:黔东南镇远古城 2、调查人员:贵州职业技术学院12级旅游管理一班李朝权 3、调查时间:2013年7月20日至7月21号 4、调查目的:了解镇远古城的旅游现状,收集消费者和旅游者对古城、景区 服务业的需求及意见,更加了解古城的发展。使我们更加清楚的认识到整个古城旅游业发展的情况。对以后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有一个框架认识。 5、调查内容:古城旅游业的发展状况,消费者对旅游景观的人文文化、服 务、所在地的商业发展的消费需求。 6、调查要求:认知各类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描述地域空间的分布位置、 数量、特色、特点等。以古城旅游资源为基础,能有效地发挥旅游资源的潜力。 7、调查任务:充分利用与旅游资源有关的各种资料,对古城旅游资源做详细 的报告。 (二)镇远简介:镇远位于贵州省的东部,属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处于武陵山脉的崇山峻岭中。地处湘黔两省的怀化、铜仁和黔东南三地区五县接壤交汇处,交通方便区位优越。素有“滇楚锁钥,黔东门户”之称。镇远历史悠久,自秦昭王30年设县开始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了。镇远也是一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这座古城已经拥有2000多年的历史,总面积1878平方公里,总人口24.88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48.9%,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人文古迹丛多,自然风光旖旎,尽镇远古城就遗存有楼、阁、殿、宇、寺、庙、祠、馆等50余座,古民宅33座,古码头12个,古巷道8条,古驿到5条,在这其中国家重点文物单位1处,省级重点文物单位7处。 镇远是中国山地贴崖建筑文化博物馆,城内古街巷道曲径通幽,石桥城垣错落有致,碧水晨雾姿态万千,春江渔火诗意盎然。 镇远古城是一个多元化融合的古城,汉民族与侗族等20多个少数民族和睦相处,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土著文化与城外文化相融合,使镇远成为多民族、多宗教、多社会的博物馆,被称为“世界文化保护圈”。 镇远古城的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6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旅游资源丰富,被誉为“传统文化的迷宫”、

古镇考察报告心得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古镇考察报告心得 篇一:古镇调查报告 以乌镇为例浅析中国历史文化街区的开发与保护引言 乌镇为江南著名的水乡文化古镇,拥有六千余年的悠久历史,乌镇地处浙江省桐乡市北 端,西临湖州市,北界江苏吴江县,为二省三市交界之处。共有16万平方米的古建筑群,集 中了许多具有很高历史价值、文化价值、旅游价值的历史街区,同时具有独特的地方习俗和 文化传统。由于乌镇仍然很好地保持着100年前的历史人文风貌,20XX年获得了联合国教 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杰出成就奖”。 一、乌镇的江南水乡风情乌镇目前为东、西、南、北四条老街呈十字交叉,构成双棋盘式河街平行,水陆相邻的格局。千百年来保留下来的民居、水阁、长长的古帮岸和廊棚透出水乡特有的韵味,形成典 型的江南水乡风情。

1.民居 1)临水民居与水阁(水上吊角楼):临水民居的特点是:前街后河,因地制宜,临河 而建。平面为二间或三开间,进深大多数较浅,层数多为单层或两层,每户均临河设独用水 埠,洗涤取水极为方便。这种住宅组合方式自由,加以屋顶起伏跳动,构图非常活泼。“家 家面水,户户枕河”是乌镇和许多江南水乡小镇相同之处,但此地却有一部分民居用木桩或石柱打入河床中,上架横梁,搁上木板,造成“人在屋中居,屋在水中游”的“水阁”,水阁三面有窗,窗旁有门,门外有石阶,这即是乌镇的“水上吊角楼”。 2)面水民居:这类民居建于滨河路街一侧,有的还在宅前设面水的廊棚或过街楼,居民在此从事各种杂务和休息活动。 3)传统建筑:街巷内的传统民居是在城镇中心的民居,一般规模较大,进深较深,构 成相对独立的深宅院落,建造标准也较高,内部结构的布局和处理手法上也有独到之处,给 人一种神秘莫测之感。它们以三合院和四合院为主,这类民居在平面布局上强调中轴线对称, 纵向进深随地形而置,一般2进-5进,布局上前厅后楼,

镇远古镇旅游线路方案

镇远古镇旅游线路推荐方案 2.D2:铁溪——和平村——周达文故居——石屏山

综合旅游安排: 一、游览青龙洞古建筑群及城区各景点(古城风貌,半天,青龙洞景区门票60元/人,展 览馆门票10元/人); 二、游览舞阳河风景名胜区(不可徒步观,只能乘游船观舞阳河自然风光,船票100元/人, 城外可徒步,10多公里,舞阳河景区门票20元/人),也就是说既要进舞阳河风景区又要乘船观有名的自然风光孔雀屏,总的花费需120元/人; 三、游览是石屏山景区(爬山观太极古镇,3-4小时,如果走得快当然就不需要这么多时间, 门票30元/人,如果是晚上去的话是不收门票的); 四、游览铁溪风景区(因为是山路只可徒步而观,龙池是铁溪有名的风景,大概花半天, 门票50元/人); 五、游览高过河风景名胜区(城外40多公里,主要为漂流,大概花1天,漂流票价180元 /左右人,徒步游160元/人,含往返车费); 夜间: 一、乘游船观古城夜景(震撼的古城山水之夜,船票一般在80元左右/人,1小时); 二、到镇远剧场观看大型歌舞史诗演出《古韵镇远》。(耗资2000多万元打造的一台室内演 出,阵容强大,内容丰富,您在欣赏中便了解了镇远厚重的历史文化,门票在100元左右/人,1小时,晚上8:00准时开演) 三、带上相机自己游走在河滨道上,捕捉古城夜景梦幻之美。(推荐沿祝圣桥—青龙洞—居 然南海酒楼处经卫城河滨道—河滨长廊—新大桥—上北门码头一线,基本上可以看完最经典的古城夜景) 城区旅游线路: 线路1:(此线路为游览古城重要景点,徒步约耗时4个小时左右) 祝圣桥—青龙洞中元禅院—紫阳书院—青龙洞—万寿宫—(左出)—居然南海—河滨步行—卫城大码头(乘渡船5角/人)—府城大码头—四方井巷—四方井—杨茂兴大院—(左下梯)全家大院—水星祠—傅家大院—(进入仁寿巷)武陵世第茶艺中心—华园—紫气东来民俗展览(免费)—(出仁寿巷)步行街—新大桥—(过桥往左下右梯)新大桥脚—(过桥洞)—河滨道—杨柳湾码头—上北门码头—上北门城门—(经城出巷道)和平街—(左侧对面)和平村旧址(免费)—(出和平村大门后往左拐,经建行后直走150米)周达文故居(免费)—(出来后打的到休息处或到步行街逛店) 线路2:(此线路为爬山观太极古镇,约耗时3小时左右) 祝圣桥头石屏山入口处—登石屏山—观景亭—府城垣—四官殿—下山(在石屏巨镇牌坊处往右拐下山经酱园厂巷进入步行街新大桥头,直行下山经天乙亭、冲子口巷进入步行街冲子口码头);此线路也可以在下到古巷道后游走仁寿巷、四方井巷、观赏明清豪宅大院建筑。 注:最为推荐的就是镇远高过河的漂流,心脏承受能力有限者请勿挑战。(凭学生证,景区门票均半折)。关于住宿,黄金周费用会高些。

镇远古镇导游词

镇远古镇导游词 三桥的旁边就是江南水乡婚俗馆,展示的是古代结婚的东西,有新郎新娘的衣服鞋子,子孙桶,拜堂的地方,楼上是洞房,满是红色的纱纱,非常喜庆,仿佛看到一对新人在拜 堂成亲。值得一说的是三寸金莲,真的是好小好小的鞋子啊,旁边的导游说在古代三寸叫 金莲,四寸叫银莲,五寸的叫铜莲,哈哈哈,这样一来,我们的脚都不值钱啊,,金银铜 都不是。。桥的另外一边是嘉荫堂,这座大宅貌似是一户经商的人家,有前厅,正厅,花 园几个部分,与其他相比这座宅子少了点文化氛围,厅都是很气派的。。 现如今到三河旅游,我们不仅可以参观物理学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的旧居,欣 赏如画的水乡风光,更能品尝美味的三河美食:三河米饺、油炸烧卖、油炸狮子头等等香 脆酥鲜。还有三河虾糊、酥鸭元宝、八宝酥鸡等名菜,酥鸡、酥鸭不仅皮、肉、骨皆可入口,特别好吃!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镇远!我是大家本次镇远之行的 导游,我姓*,大家叫我小*或*导都可以,初次见面啊我送各位游客三个缘(圆、原)字, 第一个“缘”是缘分的“缘”,今天能够跟各位朋友相聚在这个小小的旅游车上真的是一 种难得的缘分,所以呢我希望我们都能珍惜这份缘分,一起共度“镇远美好时光”。第二 个“圆”是圆满的“圆”,希望咱们这个团队能够圆满的结束本次的旅途,大家带着圆圆 满满的收获,以更好的精神迎接未来的生活和工作。第三个“原”呢是原谅的“原”,希 望今天我有做的不到位的地方,各位游客能够多多包容,多多谅解。讲了那么多,大家发 现没有,我们的车在这崎岖的贵州山路上开得很平稳吧?这就不得不提到我旁边的这位司 机陈师傅了,他是地地道道的贵州人,他的祖辈就是做司机的,所以,开车啊也算是他家 的“祖传绝活”啦,咱们今天有他载着,绝对的安全,放心。最后呢,还有一个重要的事情,也就是我们在旅行的过程中要注意安全,紧跟团队,保管好自己的重要财物。 说起古镇,大部分的人们总是想到的是凤凰、周庄、平遥。而我们今天旅行的目的地 镇远则是一个被许多人们遗忘的不一样的古镇。它又被称为“东方威尼斯”,“苗疆古城”,“太极古镇”,自秦昭王设县至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地处湘黔两省的交界,位于怀化、铜仁、黔东南接壤交汇之地的特殊地理位置孕育了它独特的文化。它是一座充 满少数民族气息的古镇,一条公式阳河呈S型从城中缓缓而过,将城一分为二,北岸是旧 府城,是过去的行政中心,而南岸是旧卫城,是曾经屯兵守卫的地方,现在存在的县城, 建于明代,若是各位游客站在城北的石屏山上俯瞰,这个时候的古城,就像是一幅太极图,让我们不得不感慨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对这个古镇的深深眷顾。 退思园建于1885~1887年。园主任兰生,字畹香,号南云,生于1838年,26岁时 到安徽投靠巡抚乔松年,并在前敌营务处任职。因作战有功,先后担任记名盐运史、候 补道布政使,并兼淮北平厘局及凤阳钞关等职。光绪五年(1879年)始任凤颖六泗兵备道,筑城垣,治驿路,建桥梁,开船塘及设育婴堂、戒烟局等,综合治理,效果显著。光绪

镇远县旅游业发展现状和营销对策研究毕业论文

镇远县旅游业发展现状和营销对策研究毕业论文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镇远县基本情况简介 (2) 1.1 镇远县概况 (2) 1.2 自然条件 (2) 1.3 经济发展概况 (2) 1.4 行政划分 (3) 1.5 历史沿革 (3) 第二章镇远县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4) 2.1以历史文化为品牌的城区人文景观文化旅游板块 (4) 2.1.1 青龙洞古建筑群 (4) 2.1.2 和平村 (5) 2.1.3 周达文故居 (5) 2.1.4 天后宫 (5) 2.2 以舞阳河为核心的生态旅游板块 (5) 2.3 以铁溪为主体的生态旅游板块 (6)

2.4 以高过河为核心的漂流休闲旅游板块 (6) 第三章旅游业对镇远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7) 3.1 经济效益 (7) 3.2 社会效益 (7) 3.3 生态效益 (8) 第四章镇远县旅游业在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9) 4.1 缺乏整体规划,呈现“小”而“散”格局 (9) 4.2 各景区价格管理乏力、高低相差较大 (9) 4.3 销售渠道上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 (9) 4.4 缺乏较好的宣传促销方式 (10) 4.4.1 促销方式比较单一 (10) 4.4.2 节庆促销太多形式主义 (10) 4.4.3 服务人员变动较大、没有特色 (10) 4.5 镇远县旅游业营销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1) 4.5.1 各自为阵 (11) 4.5.2 建设资源投入大 (11) 4.5.3 营销渠道不畅 (11) 4.5.4 人员素质不高 (11) 第5章促进镇远县旅游业发展的营销对策 (13)

5.1 从市场、顾客方面提升旅游业发展 (13) 5.1.1 强化全县各镇的整体规划 (13) 5.1.2 市场定位 (13) 5.1.3 目标顾客的确定 (14) 5.2 在产品、价格、渠道、服务营销中的提升策略 (15) 5.2.1 提升旅游产品特色与现代旅游需求相得益彰 (15) 5.2.2 制定合理的市场价格吸引更多的顾客 (17) 5.2.3 从宣传、产品说明会提升镇远县旅游知名度 (18) 5.2.4 一切以顾客为中心,全力推进景区诚信旅游建设 (19) 总结 (21) 致谢 (22) 参考文献 (23) 论文附件 (24) 一、英文原文 (24) 二、英文翻译 (30)

镇远古城游记

镇远古城游记 嗨!大家好,五一小长假到了,学校放假三天。这次我们去镇远,位于贵州省东部黔东南州,地处湘黔两省的怀化、铜仁和黔东南三地区五县接壤交汇之处,全县总面积1878平方公里,总人口26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48镇远交通便区位优越,湘黔铁路、株六复线、320国道、沪昆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距铜仁、湖南芷江和贵阳飞机场分别为90公里170公里、270公里。说了这么多,这就是我的家——就是美丽的镇远古城。镇远古城又被人称为水上威尼斯,和太极古镇。1986年经过国务院批准,真远古城被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 五一长假真的是人山人海,当天好不容易买了一张火车票,却是晚上八点的。最无语的是还是无座的。当天我和几个要好的同学经过四小时的长途跋涉,终于下车了。到达镇远时已是凌晨1点了。到了家乡.听到了熟悉的话语,我感到无比的情切。当晚我并没有回家,是因为明天是五一长假第一天,我要到家乡的各个地方看看。 镇远古城。许多人来到了这古城,就好像走进了江南水乡,在舞阳河的岸边,有一只类似江南水乡的游船停在岸上,清澈的河水从水面透到水底,那水就只有一个字形容,清。接着顺着水道走到了一个名为“近水楼台”的亭子上,一看到这几个字,我就想起了“近水楼台先得月”的诗句,很惬意,在着舞阳河的一带,为我们游客带来了古代的风味,很好。再沿着舞阳河走便来到了赫赫有名的青龙洞,在这个青龙洞上可以看到镇远的全面,这个青龙洞有个非常特别之处,那就是有个在青龙洞的寺院,它的整个寺院是嵌在山腰上的,这就是它的独特之处,也是它成为国家旅游景点的重要原因,这确实值得旅游。走过青龙洞就到了“天柱山河”的亭子,这也是舞阳河的一个景点,站在亭子上,可以看看舞阳河的美丽容貌,河上的游客划着船游在这美丽的舞阳河上,处情处景是很难用词语能形容得了的。走过“天柱山河”,来到了山梯边,从毕业后就没登过此山,对于这次难得的机会,我当然要抓住这次机会了,所以这次一定要登上山,顺着阶梯,我一路地往上登,这山真的很陡峭,登到了半山腰,我也觉得有点累,我没有停下来歇息,而是继续地往上登,终于,我登上了山峰,登上了山峰,那个叫惬意呀,我对着对面的山峰大声的喊了,太舒服了。只有在自己家乡才这么放纵自己。 第二天,我起得早,那是因为第二天我要带我的几个同学去著名的镇远铁溪旅游景点,那里有着“贵州的九寨沟”之称,能不去吗?有同学说道:在我的一生中,九寨沟是我的目标。出了门,坐上旅游观光车,让车尽情地飞驰,让我的眼睛尽情地观光,那山是那么的陡峭,那水是那么的清爽,细细的溪水缓缓地流过桂花村,在面前的是用石头刻的著名文学家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第四十三回》,这第四十三回称铁溪为“歌舞之圣地…”可见铁溪的人文地理、风土人情早在古代已经誉满四海神州。进入里面便是九寨沟的克隆,有优美的小溪和清爽的溪水,四周环绕着崇山峻岭,曲折的山间小路直伸铁溪有名的龙潭,那里的水呀,显得有特色的蓝,幽静的山里有着独特的龙潭为这景区添加了色彩。现在从龙潭到铁溪要3650米,虽然要走一个多小时,但很欣慰。我的同学们并不感觉到累。走出铁溪,顺着镇远古城的古巷道来到了青龙洞对面的桥上,

关于参观的心得体会范文

关于参观的心得体会范文 亲爱的朋友,很高兴能在此相遇!欢迎您阅读文档关于参观的心得体会范文,这篇文档是由我们精心收集整理的新文档。相信您通过阅读这篇文档,一定会有所收获。假若亲能将此文档收藏或者转发,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更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 篇一:参观心得体会 这次去上海学习,学到了很多东西,受益匪浅。我们去的第一天是安排参观虹口幼儿园。虹口幼儿园最大的优势就是区角,这对我们很有帮助,因为我们的幼儿园现在也在做区角,但是对于区角的概念,我们这些老师都不是很清楚,而这次参观,给了我们很多启发。他们的区角很贴近生活,在玩中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比如他们的糕点店这些区角,是真正让幼儿自己去操作的,因为他们融入了成人的生活元素,就是需要工作赚钱,而要去买别人制作的东西,是需要自己打工赚来的钱来换取的。这种区角方式很好,幼儿不会玩厌,每天都有新玩法,还能体会到工作很辛苦,从小就能学会理财,而且在玩中,自己的思考能力也不断进步,因为他们要想策略推销自己的产品,还要想出新的产品给买家新的感觉。他们的区角做的不仅精美,而且在玩中还可以看到很多方式,有些摆在那看着不起眼的材料,里面也暗藏玄

机;有些材料摆着,我们根本看不出玩法,需要老师介绍才明白。他们大部分的幼儿不会按照老师的思维去玩区角,而是自己想方法玩。记得那位园长介绍他们的孩子在量花边区角玩的一件事,园长让他捏住最后那段剪,他却没有象很多孩子那样照做,而是用自己的方式把刚剪好的那段拿过来比画好再剪,说明幼儿在玩中不仅单纯玩了,还动脑了。他们的大班幼儿每天还要分组做气象图和时事热点,这种是值得我们借鉴的,这样幼儿的眼界可以得到开阔,培养幼儿善于观察和关心身边的事的兴趣。参观的第2所幼儿园与第一所截然不同,因为第2所是以绘本为主要特色的,一进去给人最大的感受就是阅读的氛围很浓,墙上会有一些不同的图片呈现,让幼儿去说,让幼儿在阅读中学习知识。 第2、3天我们是听讲座和听展示课。让我感受到他们孩子语言发展的真是很好。展示课上老师对活动的设计、提问的设置还有课堂的把握都使我惊叹。比如应采云老师上的绘本《小威向前冲》,这是一堂有关生命起源的课,这是我们都不敢上的课,怕环节的设置和家长的质疑。可是应老师却把这次活动设计的很有趣,特别是背景音乐的添加,对整个活动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本次活动上有位孩子说:宝宝是妈妈生出来的,要是我在课堂上遇到这种突发情况肯定方寸大乱,会想到要不要解释这个问题,可应老师却处理的很好,接过孩子的话后却不加以纠缠,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