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油层物理》综合复习资料

《油层物理》综合复习资料

《油层物理》综合复习资料
《油层物理》综合复习资料

《油层物理》综合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流体饱和度:储层岩石孔隙中某一流体的体积与孔隙体积的比值。

2.岩石的粒度组成:指构成砂岩的各种大小不同的颗粒的相对含量。

3.有效渗透率:同一岩石中,当多相流体共存时,岩石让其中一种流体通过的能力。

4.波及系数:工作剂驱扫过的油藏体积与油藏总体积之比。

5.地层油的溶解气油比:单位体积地面油在油藏条件下溶解的气体的标准体积。(或:地层油在地面进行一次脱气,分离出的气体标准体积与地面脱气油体积的比值)6.岩石的有效孔隙度:在一定的压差作用下,被油、气、水饱和且连通的孔隙体积与岩石外表体积之比。

7.润湿滞后:由于三相周界沿固体表面移动的迟缓而产生的润湿角改变的现象。

8.迂曲度:流体质点实际流经的孔隙长度与岩石外观长度之比。

9.贾敏效应:液珠或气泡通过孔隙喉道时,产生的附加阻力称为贾敏效应。

10.油藏的饱和压力:在油藏温度下,地层油中分离出第一批气泡时的压力。

11.孔隙结构:岩石中孔隙和喉道的几何形状、大小、分布及其相互连通关系。

12.残余油饱和度:被工作剂驱洗过的地层中被滞留或闭锁在岩石孔隙中不可流动油的体积占孔隙体积的比例。

13.油藏的综合压缩系数:当地层压力降低单位压力时,单位体积岩石中由于岩石孔隙体积的缩小和孔隙中流体的膨胀而变化的总体积。

14.绝对渗透率:当岩石孔隙中100%饱和不与岩石发生任何反应的单一流体时,岩石允许流体层流状态下通过的能力。

15.泡点:指温度(或压力)一定时,开始从液相中分离出第一批气泡时的压力(或温度)。

16.微分分离:使油藏烃类体系从油藏状态逐渐变到某一特定压力、温度状态,引起油气分离,并随着气体的分离,不断地将气体放掉(使气体与液体脱离接触)的过程。

二、填空题

1.天然气的组成表示方法有(摩尔组成)、体积组成和质量组成三种。

2.地层油与地面脱气油的主要区别是地层油高温、高压、溶解了大量的天然气、。

3.现场进行油气分离通常分为一次脱气和多级脱气两种方式。

4.测定毛管力曲线常用的方法有:半渗透隔板法、压汞法和离心法。

5.按照储层中流体存在的相态不同,油气藏可分为未饱和油藏、饱和油藏、过饱和油藏、凝析气藏、常规气藏等类型等类型。

6.根据苏林分类法,油田地层水可以分为硫酸钠、碳酸氢钠、氯化镁、氯化钙等水型。

7.天然气的粘度在高压下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小,,随分子量的增加而增

加。

8.现场常用的油气分离方式有一次脱气(接触脱气、接触分离)、多级脱气(多级分离)。

、等。

9.地层油的粘度随地层油中轻质组分含量的增加而减小,随溶解气油比的增加而减小,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小,当地层压力大于饱和压力时,随压力的降低而减小,当地层压力小于饱和压力时,随压力的降低而增大。

10.石油的商品性质指标主要包括相对密度、粘度、含蜡量、含硫量、含胶质量。等。

11.灰质胶结物的特点是遇酸反应;泥质胶结物的特点是遇水膨胀、分散或絮凝;硫酸盐胶结物的特点是高温脱水。

12.油藏开发过程中可以使用的天然能量有地层油的膨胀能、岩石孔隙的弹性能、地层水的弹性能、气顶气的膨胀能、溶解气的膨胀能等。

三、判断题

1.原油中的极性物质对原油的粘度、颜色、界面力等性质都有一定的影响。(√)2.油气田开发过程中进行油气分离时接触脱气方式分离出的气量多,气里面含的轻质油成分少,测得的溶解气油比大。(×)3.砂岩的胶结类型主要分为泥质胶结、硅质胶结和灰质胶结三种类型。(×)

4.地层水的体积系数等于1。(×)

5.同一岩石中各相流体的相对渗透率之和总是小于1。(√)6.原油主要由烷烃、环烷烃、芳香烃和少量的杂环化合物组成。(√)7.油气田开发过程中常用接触分离和微分分离两种方式行油气分离。(×))8.砂岩的胶结类型主要分为基底胶结、孔隙胶结和接触胶结三种类型。(√)9.天然气的粘度随分子量的增加而增大,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小。(×)10.同一岩石中各相流体的相对渗透率之和小于1。(√)11.溶蚀作用能大大增加岩石的孔隙度和渗透率。(×)12.凡是能使固体界面能减小的液体都将润湿固体表面。(√)13.半渗隔板法测得的毛管力曲线可以直接用于确定驱油时某一饱和度面上两相间的压力差。

(×)

14.当油藏压力低于泡点压力时才存在两相体积系数。(√)15.注水开发油藏时,油水流度比越大,油藏采收率越高。(×)16.溶蚀作用能大大增加岩石的孔隙度和渗透率。

(×)

17.凡是能使固体界面能减小的液体都将润湿固体表面。

(√)

18.半渗隔板法测得的毛管力曲线可以直接用于确定驱油时某一饱和度面上两相间的压力差。

(×)

19.当油藏压力低于泡点压力时才存在两相体积系数。

(√)

四、作图、简答题

1.试绘出多组分烃的相图,在图中标明液相区、气相区、两相区、泡点线、露点线及临界点,在多组分相图中标出凝析气藏的可能位置,并根据相图说明该凝析气藏开发过程

中的相态将如何变化?

答:APC线上部-液相区; BTC线右方-气相区;APCTB线包围的区域-两相区;APC 线-泡点线;BTC线-露点线;C-临界点。

D点(CT′线以上,C点和T′点之间的区域)为凝析气藏。该凝析气藏在原始状态(D 点)下为气态;开发过程中,随压力降低至E点(CT′线以上)时,油藏流体开始出现无限少的液体;随压力的继续降低,液相含量逐渐增多,至F点时液相含量达到最大;随压力的继续降低,液相含量逐渐减小,至G点时液相含量减小为零,又成为单一气相。

2.简要说明毛管力曲线的用途。

答:(1)评价岩石储集性能:曲线中间平缓段越低,孔隙越大,中间平缓段越长,孔隙分选越均匀,储集性能越好。

(2)研究岩石的孔隙结构:曲线中间平缓段越低,孔隙越大,毛管力和孔隙半径之间成反比。

(3)判断岩石的润湿性:在两相共存的状态下,曲线的下包面积越小,驱替相越润湿岩石。

(4)确定注入工作剂对储层的损害程度或增产措施的效果:后期的毛管力曲线低于前期的毛管力曲线,则孔隙变大,说明储层孔隙结构变好(即储层得到了改善);反之,变差(即储层受到了损害)。

(5)水驱油(或气驱油)过程中任一饱和度面上的油-水(或气)相间的压力差:根据毛管力的定义,地层毛管力曲线上的任一饱和度对应的毛管力值即为该饱和度面处油水相间的压力差。

(6)确定油藏过渡带流体饱和度的分布:根据毛管力公式,毛管力与液面上升高度成正比,所以液面上升高度与流体饱和度之间也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

(7)确定束缚水饱和度、残余油饱和度:亲水地层中,非湿相驱替湿相曲线上最大的非湿相饱和度对应的是束缚水饱和度(其值为1-最大非湿相饱和度),湿相驱替非湿相曲线上最小的非湿相饱和度对应的是残余油饱和度(其值为1-最大湿相饱和度)。

(8)确定孔隙度、绝对渗透率、相对渗透率等。

3.简要分析影响油水界面力的因素。

答:(1)组成:地层油的分子量越大、极性物质含量越高,油水分子间引力差变小,油水界面力越小。

(2)温度:随温度的增加,地层油中的轻组分物质易分离出去,油水分子间引力差变小,油水界面力减小。

(3)压力:当压力小于饱和压力时,随压力的增加,地层油中的溶解气量增大,油水分子间引力差变大,油水界面力增大。当压力大于饱和压力时,随压力的增加,地层油被压缩的幅度大于水,油水分子间引力差变小,油水界面力减小。饱和压力点处油水界面力最大。

(4)溶解气:随溶解气含量的增加,地层油中的轻组分含量增加,油水分子间引力差变大,油水界面力增大。

4.画出典型毛管力曲线,说明曲线特征,并标注出最小湿相饱

和度、饱和度中值压力、阈压的位置。

答:(1) 曲线特征:

毛管力曲线分三段:ab段为非湿相进入表面孔和大孔隙阶段,

bc段为非湿相进入主要孔隙阶段,cd段为非湿相进入小孔隙阶段。

由于大孔隙和小孔隙含量比较少,所以ab段和cd段曲线较陡、较短,

bc段孔隙较多,所以曲线较平、较长。

为最小湿相饱和度,P c50为饱和度中值压力,P T为阈压。

(2) S

min

5.简要分析影响储层流体有效渗透率的因素(答出4个以上)。

答:(1) 孔隙结构:随孔隙的增大,流体的有效渗透率增大;随孔隙的曲折程度增加,流体的有效渗透率减小。

(2) 流体饱和度:随流体饱和度的增大,流体的有效渗透率增大。

(3) 流体粘度:随流体粘度的增大,流体的有效渗透率减小。

(4) 油藏润湿性:随油藏润湿性的增大,润湿相流体的有效渗透率减小。

(5) 地层温度:随地层温度的升高,地层油的有效渗透率增大。

(6) 流体渗流截面积:随流体渗流截面积的增大,流体的有效渗透率增大。

(7) 流体流经长度:随流体流经长度的增大,流体的有效渗透率减小。

6.简述多元复合驱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原理。

答:(1)聚合物的作用:①改变表面活性剂和(或)碱溶液对油的流度比;②对驱油介质的稠化,可减小表面活性剂和碱的扩散速度,从而减小它们的药耗;③可与钙、镁离子反应,保护表面活性剂,使它不容易形成低表面活性剂的钙、镁盐;④增加体系的粘度,提高波及系数。

(2)表面活性剂的作用:①作为驱油主剂降低油水界面力;②在离子强度和二价离子浓度较高的情况下起补偿作用,拓宽体系的活性围和自发乳化的盐浓度(或pH值)围。③改变亲油岩石表面的润湿性;④使原油乳化,产生迭加的液阻系数(贾敏效应),增加高渗层的流动阻力,减小粘度指进现象。

(3)碱的作用:①同原油中有机酸反应形成表面活性剂,并同加入的表面活性剂产生协同效应,增加活性,减少表面活性剂的用量;②拓宽活性剂的活性围;③改变岩石颗粒表面电性,降低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的吸附量。④改变岩石润湿性。

7.简述相对渗透率曲线的用途(答出4条以上)。

答:(1)计算油藏的水驱采收率;

(2)结合流体的粘度可以计算油藏中任一饱和度面处的流度比;

(3)结合其他参数可以计算任一饱和度面处的油藏流体的产量;

(4)结合流体的粘度可以计算油藏中任一饱和度面处的地下、地面产水率;

(5)结合油藏的毛管力曲线可以确定油藏过渡带任一饱和度面的位置;

8.简要分析影响地层渗透率的因素。

油层物理实验地面脱气原油粘度的测定

中国石油大学油层物理实验报告 实验日期:成绩: 班级:学号:姓名:教师: 同组者: 地面脱气原油粘度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流体粘度的基本概念以及原油粘度的意义。 2.了解旋转粘度计的原理及使用,正确测量脱气原油在不同温度下和不同剪切速度下的粘度。 二、实验原理 液体粘度分为动力粘度和运动粘度,动力粘度是指做相对运动的两液层间单位面积上的内摩擦力τ与速度梯度的比值,即:μ=τ/(dυ/dy) 式中μ——液体的动力粘度,Pa?s τ——剪切应力,N/m2; dυ/dy——相距为dy的两液层间的速度梯度,1/s。 当式(2-3-1)中各参数的单位采用CGS(厘米-克-秒)制单位时,粘度的单位为泊,符号为P。 常用粘度单位为mPa?s,各粘度单位间的转换如下: 1 mPa?s=0.001Pa?s 1P=100cP(厘泊) 1cP=1 mPa?s 运动粘度是指在相同的温度下流体的动力粘度与其密度的比值,单位为m2/s,在CGS制单位下为cm2/s。 三、实验流程 旋转粘度计主要用于测试脱气液体在恒定温度和恒定剪切速度下的粘度,也可用于测试不同剪切速度下的粘度。

(一)实验仪器 所用实验仪器由旋转式粘度计和水浴组成。仪器的构造如下图: 图1 旋转粘度计结构图 (1)粘度计机头水准泡;(2)液晶显示屏;(3)外罩;(4)转子保护架;(5)主机底座;(6)微型打印机;(7)粘度计机头;(8)操作键盘;(9)转子连接头;(10)转子;(11)主机底座水平调节旋钮(使水准泡居中) (二)仪器的操作和使用 1、准备被测液体(地面脱气原油),将被测液体置于直径不小于70mm,高度不低于125mm的烧杯或直筒形容器中。 2、通过水浴准确控制被测液体的温度。 3、仔细调整仪器的水平,检查仪器的水准器气泡是否居中,保证仪器处于水平的工作状态。 4、估计被测液体的粘度范围,选择适宜的转子和转速。若估计不出液体的大致粘度时,应视为较高粘度。选用由小到大的转子(转子号由高到低)和由慢到快的转速。原则上高粘度的液体选用小转子(转子号高);低粘度的液体选用大转子(转子号低),快转速。为保证测量精度,测量时量程百分比读数应在10%-100%之间。如测量显示值闪烁,表示溢出或不足,应更换量程。 5、缓慢调节升降旋钮,调整转子在被测液体中的高度,直至转子的液面标志(凹槽中部)和液面相平为至。 6、选择好转子和转速档位后,按“确定”键,转子开始旋转,仪器开始进行测量。

综治组织机构职责

综治组织机构职责 石桥镇石桥村

综治禁毒和无毒单位创建 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一、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关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方针、政策。 二、全面负责本村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三、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本村的综治工作,落实城区综治委年度责任书中的各项措施,制定本村的综治目标管理责任书。 四、每季度召开一次综治例会,检查、督促、指导局机关和下属单位的综治工作,努力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五、组织村民深入开展法制学习宣传教育,提高村民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认识,树立法制观念,增强法制意识。 六、总结、考核各村民组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书的落实,表彰先进,鞭策后进。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第一二责任人职责

一、面负责本村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二、学习党和国家关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方针、政策。 三、组织成立综治领导小组和下设机构。 四、积极参加综治会议,接受上级综治机构的检查、考核、指导。 五、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本村的综合治理工作。 六、落实综治措施,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 七、检查、督促、指导下属机构的综治工作,及时查处违法、违纪、扰乱秩序等问题。 八、组织村民深入开展法制学习宣传教育。教育村民提高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认识,树立法制意识,增强法制观念。 九、总结、考核各村民组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书的落实,表彰先进,惩罚后进。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干事工作职责

一、带头学习有关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法律、法规、政策,对照《责任书》认真研究, 抓好本村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二、安排部署全年和阶段性的综治工作, 为领导当好参谋。掌握本村及家属楼院基本情况,对重点人员、出租房屋、流动暂住人口底子要清,对发生的各类案件要及时向有关部门书面报告、造册登记。 三、及时向分管领导提出召开综治领导小组例会、检查、考核下属单位工作的建议,具体实施对下属单位的督促、检查、评比、奖惩事宜。 四、协调本村有关人员做好普法、治保、调解、帮教等各项综治工作,做好记载。 五、搜集、整理综治工作的各类文件、材料、基本情况和数据、报表,按照《责任书》的要求,做到完整齐全,分类分年度装订成册,规范管理。 六、高标准,严要求,全面落实《定西城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书》规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随时做好上级领导的抽查、检查、城区综治办的季度督查、半年考核和年终考核的准备。 七、及时了解掌握本系统、本村的治安状况,落实综治各项措施,确保单位长治久安。 八、认真学习阅读有关报刊、杂志及司法、综治部门的文件,借鉴外地、外单位的工作经验和好的做法,及时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弥补不足。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组织机构职责

油层物理

2.三种不同基准体积的比面之间的关系S p >S s >S b 。(正确) 18.绝对渗透率在数值上等于克氏渗透率。(正确) 20.油藏总弹性能量中流体弹性能量一定大于岩石骨架的弹性能量。(错) 1-3 若S f、S p、S s分别为以岩石的外表体积、孔隙体积、骨架体积为基准面的比面,则三者的关系为 psf 。 1-6 随地层压力下降,岩石孔隙体积将收缩,地层流体体积将膨胀。 1-7 若C f 、C 、C w 分别为岩石、地层油、地层水的压缩系数,则三者的关系为 owf 1-8 若T 1、T 2 、T 3 分别为蒸馏法、干馏法、离心法测定流体饱和度的测试温度, 则三者的关系为 213 。 1-17 在饱和煤油法测岩样孔隙度时,若W 1、W 2 、W 3 分别为干岩样在空气中、饱 和煤油 后岩样在空气中、饱和煤油后岩样在煤油中的重量,γ 为煤油重度,则 01 2γW W- 、03 2γW W- 分别为孔隙体积,外表体积 1-4.什么叫油藏综合弹性系数? 答:在地层温度下,当压力每变化单位数值时,单位外表体积岩石内所排出的 流体体积。即 L b T b *C C ) P V ( V 1 Cφ + = ? ? =排出液 (1/MPa) 1-20.什么叫等效渗流阻力原理? 答:指在几何条件流体性质,流动压差等相同的情况下,若岩石模型与真实岩石具有相同的渗流阻力,则通过两者的流量也应相等。 克氏渗透率:在不同压力下用气体测岩石渗透率时,可作出渗透率与入口压力倒数关系曲线,外推1/p时的渗透率,则通过两者的流量也应相等。 1-1.由实验测得某一砂岩的孔隙度为23%和以岩石外表体积为基准的比面为950cm2/cm3,试估算该砂岩岩样的渗透率(τ分别取1和1.4) 解:由题意知:φ=23%, S b =900cm2/cm3,τ=1和1.4 由 8 2 2 3 10 2 ? = b S K τ φ ,有 当τ=1时, 8 2 2 3 10 950 1 2 23 .0 ? ? ? = K τ=0.674(μm2) 当τ=1.4时, 8 2 2 3 10 950 4.1 2 23 .0 ? ? ? = K τ=0.344(μm2) 所以,该砂岩岩样渗透率,当τ取1时为0.674μm2,τ取1.4时为0.344μm2。1-2.已知一干岩样重量为32.0038g,饱和煤油后在煤油中称得重量为22.2946g,饱和煤油的岩样在空气中称得重量为33.8973g,求该岩样的孔隙体积,孔隙度和岩样视密度(煤油重度为0.8045g/cm3) 解:由题意知,干岩样重量W 1=32.0038g,饱和煤油后在煤油中重量W 2 =22.2946g, 饱和煤油岩样在空气中重W 3=33.8973g ρ 煤油 =0.8045g/cm3,则有: 岩样外表体积 ) ( 4223 . 14 8045 .0 2946 . 22 8973 . 33 3 2 3cm W W V b = - = - = 煤油 ρ

油层物理复习题答案

《油层物理》综合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相对渗透率:同一岩石中,当多相流体共存时,岩石对每一相流体的有效渗透率与岩石绝对渗透率的比值。 2、润湿反转:由于表面活性剂的吸附,而造成的岩石润湿性改变的现象。 3、泡点:指温度(或压力)一定时,开始从液相中分离出第一批气泡时的压力(或温度)。 4. 流度比:驱替液流度与被驱替液流度之比。 5、有效孔隙度:岩石在一定的压差作用下,被油、气、水饱和且连通的孔隙体积与岩石外表体积的比值。 6、天然气的压缩因子:在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一定质量气体实际占有的体积与在相同条件下理想气体占有的体积之比。 7、气体滑动效应:在岩石孔道中,气体的流动不同于液体。对液体来讲,在孔道中心的液体分子比靠近孔道壁表面的分子流速要高;而且,越靠近孔道壁表面,分子流速越低;气体则不同,靠近孔壁表面的气体分子与孔道中心的分子流速几乎没有什么差别。Klinbenberg把气体在岩石中的这种渗流特性称之为滑动效应,亦称Klinkenberg效应。 8、毛管力:毛细管中弯液面两侧两相流体的压力差。 9、润湿:指液体在分子力作用下在固体表面的流散现象。 10、洗油效率:在波及范围内驱替出的原油体积与工作剂的波及体积之比。 11、束缚水饱和度:分布和残存在岩石颗粒接触处角隅和微细孔隙中或吸附在岩石骨架颗粒表面的不可能流动水的体积占岩石孔隙体积的百分数称为束缚水饱和度。 12、地层油的两相体积系数:油藏压力低于饱和压力时,在给定压力下地层油和其释放出气体的总体积与它在地面脱气后的体积之比。 13、吸附:溶质在相界面浓度和相内部浓度不同的现象。 二、填空题 1、1、润湿的实质是_固体界面能的减小。 2、天然气的相对密度定义为:标准状态下,天然气的密度与干燥空气的密度之比。 3、地层油的溶解气油比随轻组分含量的增加而增加,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少;当压力小于泡点压力时,随压力的增加而增加;当压力高于泡点压力时,随压力的增加而不变。 4、常用的岩石的粒度组成的分析方法有:筛析法和沉降法。 5、地层水依照苏林分类法可分为氯化钙、氯化镁、碳酸氢钠和硫酸钠四种类型。 6、砂岩粒度组成的累计分布曲线越陡,频率分布曲线尖峰越高,表示粒度组成越均匀; 7、灰质胶结物的特点是遇酸反应;泥质胶结物的特点是遇水膨胀,分散或絮凝;硫酸盐胶结物的特点是_高温脱水。 8、天然气的体积系数远远小于1。 9、同一岩石中各相流体的饱和度之和总是等于1。 10、对于常规油气藏,一般,地层流体的B o>1,B w≈1,B g<< 1 11、地层油与地面油的最大区别是高温、高压、溶解了大量的天然气。 12、油气分离从分离原理上通常分为接触分离和微分分离两种方式。 13、吸附活性物质引起的固体表面润湿反转的程度与固体表面性质、活性物质的性质、活性物质的浓度等因素有关。

综治领导小组职责

综治领导小组职责 一、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结合实际,研究制定综合治理工作任务和实施意见,并抓好组织落实。 二、负责综合治理工作,健全组织机构网络,完善制度建设及管理,并对各项工作进行检查考核。 三、部署、指导做好综治工作,做到组织责任落实、制度措施落实、人员经费落实。 四、加强与综治责任单位的联系和沟通,调动各单位、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综合治理工作,形成群防群治、齐抓共管的合力。 五、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加强综合治理的学习培训和理论研究。 六、及时向上级综治部门报送综治工作材料,并整理归档保存。 七、向上级综治委提出综治工作意见和建议,办理上级综治委交办的其他工作。

综治领导小组组长职责 一、认真执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按照上级综治委的工作部署,结合实际贯彻落实。 二、坚持从政治和战略的高度重视综合治理工作,把抓好综合治理,确保一方平安摆上全局工作重要位置,列入年度述职报告重要内容,与业务工作同计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 三、严格实行综治领导责任制和责任查究制,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督促各级领导干部担负保一方平安政治责任。 四、健全综治组织网络,落实机构、人员、经费,确保层层有人管事、有人干事、有钱办事。 五、全面推行综合治理目标管理,亲自研究解决重大问题,部署、指导重大工作,组织推动工作落实,努力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目标。 六、根据不同时期社会治安状况,对综治工作做出正确决策。 七、一旦发生重大事(案)件,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指挥,果断而妥善处置。

综治领导小组副组长职责 一、根据综治领导小组的总体部暑,协助组长对综合治理工作做出具体部暑,并督促落实。 二、当好组长领导综合治理工作的助手,协助组长做出正确决策。 三、组织实施综合治理工作,加强督促、检查和具体指导,推动各项措施落实。 四、协调各方面力量参与综合治理,形成齐抓共管合力。 五、深入实际调查新情况,研究新问题,制定新对策, 推进综合治理工作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 六、组织、指导综治安全检查,认真排查整改安全隐患。 七、一旦发生重大事(案)件,及时报告主要领导,并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先行处置。

(完整版)油层物理

油层物理第一章() 一、掌握下述基本概念及基本定律 1.粒度组成:构成砂岩的各种大小不同颗粒的重量占岩石总重量的百分数。 2.不均匀系数:累积分布曲线上累积质量60%所对应的颗粒直径d60与累积质量10%所对应的颗粒直径d10。 3.分选系数:用累积质量20%、50%、75%三个特征点将累积曲线划分为4段,分选系数S=(d75/d25)^(1/2) 4.岩石的比面(S、S p、S s):S:单位外表体积岩石内孔隙总内表面积。Ss:单位外表体积岩石内颗粒骨架体积。Sp:单位外表体积岩石内孔隙体积。 5.岩石孔隙度(φa、φe、φf):φa:岩石总孔隙体积与岩石总体积之比。φe:岩石中烃类体积与岩石总体积之比。φf:在含油岩中,流体能在其内流动的空隙体积与岩石总体积之比。 6.储层岩石的压缩系数:油层压力每降低单位压力,单位体积岩石中孔隙体积的缩小值。 7.地层综合弹性压缩系数:地层压力每降低单位压降时,单位体积岩石中孔隙及液体总的体积变化。 8.储层岩石的饱和度(S0、S w、S g):S0:岩石孔隙体积中油所占体积百分数。S g;孔隙体积中气所占体积百分数。S w:孔隙体积中水所占体积百分数 9.原始含油、含水饱和度(束缚水饱和度)S pi、S wi:s p i:在油藏储层岩石微观孔隙空间中原始含油、气、水体积与对应岩石孔隙体积的比值。S wi:油层过渡带上部产纯油或纯气部分岩石孔隙中的水饱和度。 10.残余油饱和度:经过注水后还会在地层孔隙中存在的尚未驱尽的原油在岩石孔隙中所占的体积百分数。 11.岩石的绝对渗透率:在压力作用下,岩石允许流体通过的能力。 12.气体滑脱效应:气体在岩石孔道壁处不产生吸附薄层,且相邻层的气体分子存在动量交换,导致气体分子的流速在孔道中心和孔道壁处无明显差别 13.克氏渗透率:经滑脱效应校正后获得的岩样渗透率。 14.达西定律:描述饱和多孔介质中水的渗流速度与水力坡降之间的线性关系的规律。 15.等效渗透阻力原理:两种岩石在其他条件相同时,若渗流阻力相等,则流量相等。

油层物理期末复习

油层物理期末复习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油层物理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7个,21分, 二、按题意完成:5个,42分, 三、计算题:3个,37分,4-5分 8-9分 20几分(多步完成,按步给分) 第一章 1.粒度组成概念,主要分析方法,粒度曲线的用途 2.比面概念,物理意义 3.空隙分类(大小,连通性,有效性;毛细管空隙,超毛细管空隙,微毛细管空隙), 孔隙度概念(绝对孔隙度,有效孔隙度,流动孔隙度,连通孔隙度的概念与区别), 孔隙度的测定(给定参数会计算,不要求测定的具体步骤) 4.岩石压缩系数及其含义,地层综合弹性压缩系数,弹性驱油量的计算 5.流体饱和度的概念(落实到具体的物质,油、水、气;初始含油、水、气饱和度,残余流体饱和度的概念,束缚水饱和度) 饱和度测定(各种饱和度,会根据给定参数计算) 7.达西定律,及达西公式的物理意义,岩石绝对渗透率感念,液测、气测渗透率的计算方法,液测气测渗透率与岩石绝对渗透率的关系,根据达西定律测定岩石渗透率要满足的三个测定条件,气体滑脱效应对气测渗透率的影响,及影响滑脱效应的因素。 8.胶结概念与类型, 粘土矿物:水敏,酸敏,速敏等,会判断具体的矿物如蒙脱石,高岭石,绿泥石 第二章 1.烃类体系P-T相图,划分相区,临界点,临界凝析温度,临界凝析压力,露点线,泡点线,等液量线,等温反凝析区等术语,露点,泡点,露点压力和泡点压力概念,等温反凝析概念,反凝析作用,对凝析气藏开发的影响,用相图判断油气藏类型。

(露点概念:气相体系生出第一滴液滴时的温度压力点;露点压力:气相体系生出第一滴液滴时的压力) 2.油气分离的两种方式,特点及其结果的差异,以及产生差异的原因,天然气分子量概念,天然气在原油中的溶解规律 3.油气高压物性参数的概念,高压物性参数随压力的变化关系,(肯定会考曲线;不考随温度的变化) 4.平衡常数概念(哪两个之间的平衡关系,) 相平衡中的一些平衡关系(物质平衡,相平衡) 第三章 1.界面张力的概念,界面吸附的两种类型 2.润湿接触角概念,润湿程度判定参数、方法(常用接触角),润湿滞后概念,前进角,后退角概念,润湿滞后对水驱油得影响。 3.油藏润湿性类型,油藏润湿性的影响因素 4毛细管压力概念,毛细管中液体上升高度计算,毛细管滞后,吸入和驱替过程等概念(毛管力是动力,阻力),毛细管压力曲线的测定方法(3种), 毛细管压力曲线的特征(定性上的曲线三段,定量上的3个参数) 毛细管压力曲线应用(判断润湿性,划分过渡带,评价孔隙结构,算驱替效率) 5.有效渗透率,相对渗透率,流度,流度比,驱替效率,含水率的概念与计算,相对渗透率曲线图形特征,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影响因素,克雷格法则判断润湿性,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应用(求前面的有效渗透率,相对渗透率等参数)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油层物理课后题问题详解

简要说明为什么油水过渡带比油气过渡带宽?为什么油越稠,油水过渡带越 宽? 答:过渡带的高度取决于最细的毛细管中的油(或水)柱的上升高度。由于 油藏中的油气界面张力受温度、压力和油中溶解气的影响,油气界面张力很 小,故毛管力很小,油气过渡带高度就很小。因为油水界面张力大于油气界 面张力,故油水过渡带的毛管力比油气过渡带的大,而且水油的密度差小于 油的密度,所以油水过渡带比油气过渡带宽,且油越稠,水油密度差越小, 油水过渡带越宽 四、简答题 1、简要说明油水过渡带含水饱和度的变化规律,并说明为什么油越稠油水过渡带越宽? 由于地层中孔隙毛管的直径大小是不一样的,因此油水界面不是平面,而是一个过渡带。从地层底层到顶层,油水的分布一般为:纯水区——油水过渡区——纯油区。由下而上,含水饱和度逐渐降低。 由式:,在PcR 一定时,油水的密度差越小,油水的过渡带将越宽。油越稠,油水密度 差越小,所以油越稠,油水过渡带越宽。 来源于骄者拽鹏 习题1 1.将气体混合物的质量组成换算为物质的量的组成。气体混合物的质量组成如下: %404-CH ,%1062-H C ,%1583-H C ,%25104-H C ,%10105-H C 。 解:按照理想气体计算: 2.已知液体混合物的质量组成:%.55%,35%,1012510483---H C H C H C 将此液体混合物的质量组成换算为物质的量的组成。

解: 3.已知地面条件下天然气各组分的体积组成:%23.964-CH ,%85.162-H C , %83.083-H C ,%41.0104-H C , %50.02-CO ,%18.02-S H 。若地层压力为15MPa , 地层温度为50C O 。求该天然气的以下参数:(1)视相对分子质量;(2)相对密度;(3)压缩因子;(4)地下密度;(5)体积系数;(6)等温压缩系数;(7)粘度;(8)若日产气为104m 3,求其地下体积。 解: (1)视相对分子质量 836.16)(==∑i i g M y M (2)相对密度 580552029 836 16..M M a g g == = γ (3)压缩因子

社会综合治理信息平台(9+X)

社会综合治理信息平台(9+X) 1.1综治组织及综合业务(综治管理) 综治模块主要面向各级综治委、办、网格管理员等工作人员开放。通过机构队伍掌握当前区域下的服务工作开展情况。 1.1.1综治机构管理 1.1.2综治队伍 1.1.3群防群治组织 1.1.4群防群治队伍 1.1.5综治中心 1.1.6综治视联网信息中心 1.1.7网格化建设 1.1.8楼栋长 1.1.9综治领导责任制 1.1.10重特大案(事)件 1.2实有人口 建立统一的人口基础数据,为社会管理的各项工作提供基础信息,为网格化综治信息管理平台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来源。实有人口基础信息由村(社区)网格员收集,信息员整理录入,实现人口基础数据动态化管理。 整合户籍人口、流动人口、留守人员、境外人员等数据,实现人口基础信息的采集、查询、统计、分析、共享。

1.3特殊人群 对每个辖区内的重点人员包括刑满释放人员、社区矫正人员、肇事肇祸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吸毒人员、艾滋病危险人员、重点青少年基本信息和帮扶信息进行统一管理。 1.4重点青少年 对辖区内重点青少年信息和帮扶信息进行采集、管理、导出等操作,基本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性别、生日、人员类型、监护人、现居地址等基础数据做维护。闲散青少年的人员信息包含失学青少年、流浪乞讨青少年、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等。

1.5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简称社会组织)1.5.1非公有制经济组织 1.5.2社会组织 1.5.3机关企事业单位 1.6社会治安 1.6.1重点地区排查整治 1.6.2命案防控 1.6.3寄递物流安全管理 1.7矛盾纠纷排查化解 1.8校园及周边安全 1.8.1学校管理 1.8.2学校周边重点人员 1.8.3涉及师生安全的案(事)件

油层物理期末复习2017

油层物理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7个,21分, 二、按题意完成:5个,42分, 三、计算题:3个,37分,4-5分8-9分20几分(多步完成,按步给分) 第一章 1.粒度组成概念,主要分析方法,粒度曲线的用途 2.比面概念,物理意义 3.空隙分类(大小,连通性,有效性;毛细管空隙,超毛细管空隙,微毛细管空隙), 孔隙度概念(绝对孔隙度,有效孔隙度,流动孔隙度,连通孔隙度的概念与区别), 孔隙度的测定(给定参数会计算,不要求测定的具体步骤) 4.岩石压缩系数及其含义,地层综合弹性压缩系数,弹性驱油量的计算 5.流体饱和度的概念(落实到具体的物质,油、水、气;初始含油、水、气饱和度,残余流体饱和度的概念,束缚水饱和度) 饱和度测定(各种饱和度,会根据给定参数计算) 7.达西定律,及达西公式的物理意义,岩石绝对渗透率感念,液测、气测渗透率的计算方法,液测气测渗透率与岩石绝对渗透率的关系,根据达西定律测定岩石渗透率要满足的三个测定条件,气体滑脱效应对气测渗透率的影响,及影响滑脱效应的因素。 8.胶结概念与类型,

粘土矿物:水敏,酸敏,速敏等,会判断具体的矿物如蒙脱石,高岭石,绿泥石 第二章 1.烃类体系P-T相图,划分相区,临界点,临界凝析温度,临界凝析压力,露点线,泡点线,等液量线,等温反凝析区等术语,露点,泡点,露点压力和泡点压力概念,等温反凝析概念,反凝析作用,对凝析气藏开发的影响,用相图判断油气藏类型。 (露点概念:气相体系生出第一滴液滴时的温度压力点;露点压力:气相体系生出第一滴液滴时的压力) 2.油气分离的两种方式,特点及其结果的差异,以及产生差异的原因,天然气分子量概念,天然气在原油中的溶解规律 3.油气高压物性参数的概念,高压物性参数随压力的变化关系,(肯定会考曲线;不考随温度的变化) 4.平衡常数概念(哪两个之间的平衡关系,) 相平衡中的一些平衡关系(物质平衡,相平衡) 第三章 1.界面张力的概念,界面吸附的两种类型 2.润湿接触角概念,润湿程度判定参数、方法(常用接触角),润湿滞后概念,前进角,后退角概念,润湿滞后对水驱油得影响。 3.油藏润湿性类型,油藏润湿性的影响因素 4毛细管压力概念,毛细管中液体上升高度计算,毛细管滞后,吸入和驱替过程等概念(毛管力是动力,阻力),毛细管压力曲线的测定方法(3种),

《油层物理》第一阶段在线作业

第1题下列关于油层物理学发展情况说法错误的是——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油层物理学的发展概况 第2题研究地层流体物化性质的意义在于——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地层流体物化性质研究的意义 第3题石油与天然气从化学组成上讲为同一类物质,两者只是分子量不同而已。现已确定石油中烃类主要是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这三种饱和烃类构成;天然气是以——为主的烷烃。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天然气组成 第4题 .烷烃由于其分子量大小不同,存在形态也不同,在常温常压(20℃,0.1MPa)下,——为固态,即所谓石蜡,以溶解或者结晶状态存在于石油中。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烷烃常温常压存在形态 第5题下列不属于石油中烃类化合物的是——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什么是烃类化合物 第6题国际石油市场评价石油商品性质的主要指标不包括下列——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评价石油好坏的标准 第7题表示石油物理性质的参数不包括下列——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石油物性参数有哪些 第8题已知60℉(15.6℃)原油相对密度为1,那么该原油的API度为——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API度定义 第9题地面原油通常按照石油商品性质分类和评价,下列不属于地面原油分类依据的有——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地面原油分类 第10题粘度是地层油的主要物性之一,它决定着油井产能的大小、油田开发的难易程度及油藏的最终采收率。下列不属于地层油按粘度分类的有——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地层原油分类 第11题下列对地层流体类别划分正确的是——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地层流体指什么 第12题下列油气藏类型中不属于按照流体特征分类的有——

关于成立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的通知

关于成立综合治理领导 小组的通知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梁村镇中心小学 成立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为推进学校综治维稳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建设,经学校研究成立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机构 组长:李雷雨 副组长:赵书鹏 组员:全体班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全办公室,赵书鹏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工作职责 (一)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1、贯彻落实上级关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维护稳定工作的指示和 重要会议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提出具体实施意见和办法。 2、研究制定公司维稳工作的政策、措施,向学校提出加强综治维 稳工作的对策、建议,对一定时期内的综治维稳工作做出全局性的部署,并督促贯彻落实。 3、组织、协调、指导维护学校稳定的工作。 4、组织指导学校综治维稳工作,研究拟定学校综治维稳的方案和 措施,督促落实综治维稳的各项措施,调查掌握学校综治维稳工作情况。

(二)办公室职责 1、贯彻落实上级关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维护稳定工作的指示和重要会议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提出具体实施意见和办法。 2、每月收集、汇总、分析、报告维护稳定工作信息,组织协调、指导有关单位和部门化解影响稳定的重大矛盾纠纷。 3、制定和完善处置影响稳定的突发性事件工作预案;一旦发生突发性群体性事件,按照工作预案,立即组织力量,迅速赶赴现场,控制事态发展,依法妥善处理。 4、落实维护稳定工作领导责任制,对发生危害社会稳定重大问题的地方查清责任,提出追究责任的意见。 特此通知。

油层物理实验报告

油层物理实验报告

目录 实验一岩石孔隙度的测定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二岩石比面的测定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三岩心流体饱和度的测定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四岩石碳酸盐含量的测定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五岩石气体渗透率的测定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六压汞毛管力曲线测定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国石油大学(油层物理)实验报告 实验日期:2010/10/20 成绩: 班级:石工08-X班学号:0802XXX 姓名:XX 教师:XXX 同组者: 实验一岩石孔隙度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巩固岩石孔隙度的概念,掌握其测定原理; 2.掌握测量岩石孔隙度的流程和操作步骤。 二.实验原理 根据玻义尔-马略特定律,在恒定温度下,岩心室体积一定,放入岩心室岩样的固相(颗粒)体积越小,则岩心室中气体所占体积越大,与标准室连通后,平衡压力越低;反之,当放入岩心室内的岩样固相体积越大,平衡压力越高。 绘制标准块的体积(固相体积)与平衡压力的标准曲线,测定待测岩样平衡压力,据标准曲线反求岩样固相体积。按下式计算岩样孔隙度: 式中,Φ-孔隙度,%;Vs-岩样固相体积,cm3;Vf-岩样外表体积,cm3。 三.实验流程与设备 (a)流程图

(b)控制面板 图1 QKY-Ⅱ型气体孔隙度仪 仪器由下列不见组成: ①气源阀:供给孔隙度仪调节低于10kpa的气体,当供气阀开启时,调节器通过常泄,使压力保持恒定。 ②调节阀:将10kpa的气体压力准确的调节到指定压力(小于10kpa)。 ③供气阀:连接经调节阀调压后的气体到标准室和压力传感器。 ④压力传感器:测量体系中气体压力,用来指示准确标准室的压力,并指示体系的平衡压力。 ⑤样品阀:能使标准室内的气体连接到岩心室。 ⑥放空阀:使岩心室中的初始压力为大气压,也可使平衡后岩心室与标准室的气体放入大气。四.实验步骤 1.用游标卡尺测量各个钢圆盘和岩样的直径与长度(为了便于区分,将钢圆盘从小到大编号为1、2、3、4),并记录在数据表中; 2.将2号钢圆盘装入岩心杯,并把岩心杯放入夹持器中,顺时针转动T形转柄,使之密封。打开样品阀及放空阀,确保岩心室气体为大气压; 3.关样品阀及放空阀,开气源阀和供气阀。调节调压阀,将标准室气体压力调至某一值,如560kPa。待压力稳定后,关闭供气阀,并记录标准室气体压力; 4.开样品阀,气体膨胀到岩心室,待压力稳定后,记录平衡压力; 5.打开放空阀,逆时针转动T形转柄,将岩心杯向外推出,取出钢圆盘; 6.用同样方法将3号、4号及全部(1~4号)钢圆盘装入岩心杯中,重复步骤2~5,记录平衡压力; 7.将待测岩样装入岩心杯,按上述方法测定装岩样后的平衡压力。 8.将上述数据填入原始记录表。 五.数据处理与计算 1.计算各个钢圆盘体积和岩样外表体积; 2.绘制标准曲线:以钢圆盘体积为横坐标,相应的平衡压力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如图所示(用坐标纸绘制); 3.据待测岩样测得的平衡压力,在标准曲线上反查出岩样固相体积; 4.计算岩样外表体积 L d V f2 4 1 π = ,求岩样的孔隙度; 5.符号说明:P—平衡压力,KPa; V s —岩样固相体积,cm3; V f—岩样外表体积,cm3;d—岩样直径,cm; L—岩样长度,cm;Φ—孔隙度,%。表一原始数据记录表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层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08 —2009学年第二学期 《油层物理》期末考试试卷A(闭卷考试)班级:姓名:学号:分数: (试题和试卷一同交回) 一.解释下列名词与基本概念(每题3分,共12分) 1.原油相对密度 2.露点压力 3.克氏渗透率 4.双重孔隙介质 二.简述题(每题8分,共24分) 1.水敏、速敏的含义各是什么? 2.简述岩石润湿性特征的相对性和可变性,并举例说明。 3.试举例说明等渗点的定义及其渗流物理涵义。 三.论述题(每题8分,共16分) 1.什么是饱和压力?在油藏开发过程中,一般需要控制地层压力高于还是低于饱和压力?为什么? 2.论述地层原油粘度随溶解气油比和压力的变化规律(注意区分当压力低于饱和压力或高于饱和压力时)。 四.计算与求证(每题12分,共48分) 1.某油藏含油面积为A=14.4km2, 油层有效厚度h=11m, 孔隙度φ=0.21,束缚水饱和度S wi= 0.3, 原油体积系数B o=1.2,原油相对密度d420=0.87, 试计算该

油藏的原油储量(地面体积)为多少m3(8分), 合多少吨?(4分) 2.当储层中只含有油水两相时,储层岩石的综合弹性压缩系数C t为: C t = C f + C Lφ= C f+(C o S o+ C w S w)φ 式中:C L, C f ——分别为储层流体与储层岩石的压缩系数,MPa-1 C o, C w ——分别为储层中油、水的压缩系数,MPa-1 φ——岩石孔隙度,小数。 试求证:C L=C o S o + C w S w 3.在一砂岩岩样上测得油、水相对渗透率数据如下表。 试计算或回答下列问题:(1)、驱油效率。(4分) (2)、若岩芯的绝对渗透率185毫达西,求Sw=50%时油、水的有效渗透率。(4分) (3)、如果水的粘度μw=1.1mPa.s,油的粘度μo=1.9mPa.s,计算Sw=64.4%时的水的分流量fw。(4分) 4.实验室内由水驱气实验资料确定的J(Sw)函数如下表: 已知油藏数据:孔隙度Φ=0.30,渗透率K=300×10μm,天然气密度ρg=24kg/m3;水的密度ρw=1000kg/m3;气-水界面张力σgw=45dyn/cm,气-水接触角θgw=0°。试计算气藏气-水过渡带厚度。

油层物理(第二册)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储层岩石的物理特性 24、下图1-1为两岩样的粒度组成累积分布曲线,请画出与之对应的粒度组成分布曲线,标明坐标并对曲线加以定性分析。 Log d i W Wi 图1-1 两岩样的粒度组成累积分布曲线 答:粒度组成分布曲线表示了各种粒径的颗粒所占的百分数,可用它来确定任一粒级在岩石中的含量。曲线尖峰越高,说明该岩石以某一粒径颗粒为主,即岩石粒度组成越均匀;曲线尖峰越靠右,说明岩石颗粒越粗。一般储油砂岩颗粒的大小均在1~之间。 粒度组成累积分布曲线也能较直观地表示出岩石粒度组成的均匀程度。上升段直线越陡,则说明岩石越均匀。该曲线最大的用处是可以根据曲线上的一些特征点来求得不同粒度属性的粒度参数,进而可定量描述岩石粒度组成的均匀性。 曲线A 基本成直线型,说明每种直径的颗粒相互持平,岩石颗粒分布不均匀;曲线B 上升段直线叫陡,则可看出曲线B 所代表的岩石颗粒分布较均匀。 30、 孔隙度的一般变化范围是多少常用测定孔隙度的方法有哪些影响孔隙度 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答:1)根据我国各油气田的统计资料,实际储油气层储集岩的孔隙度范围大致为:致密砂岩孔隙度自<1%~10%;致密碳酸盐岩孔隙度自<1%~5%;中等砂岩孔隙度自10%~20%;中等碳酸盐岩孔隙度自5%~10%;好的砂岩孔隙度自20%~35%;好的碳酸盐岩孔隙度自10%~20%。 3)岩石孔隙度的测定方法有实验室内直接测定法和以各种测井方法为基础的间接测定法两类。间接测定法影响因素多,误差较大。实验室内通过常规岩心分析法可以较精确地测定岩心的孔隙度。 # 4)对于一般的碎屑岩 (如砂岩),由于它是由母岩经破碎、搬运、胶结和压实而成,因此碎屑颗粒的矿物成分、排列方式、分选程度、胶结物类型和数量以

2015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及职责

2015年上梧江民族学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工作领导小组及职责 领导小组 组长:全新吉 组员:夏兴平、唐艳玲、张立能、 蒋红军、李超及各班班主任 另加护校队成员:周厚能、龚宏道、奉定辉 职责 一、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及上级综治部门的指示决定。 二、根据上级综治部门的工作部署,拟定学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计划和创建“安全文明单位”工作安排,并加以落实。 三、认真做好学校综合治理宣传工作,达到人人皆知、人人参与。 四、加强学校内部管理,认真做好“三防”(人防、物防、技防)工作。 五、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使其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预防和减少犯罪,以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六、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严密治安管理,维护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预防、减少犯罪和治安灾害事故,保护人民

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七、组织一定力量做好看护或巡逻检查,发现有危害治安的可疑情况要及时报告公安机关,亦可临时处置或参加堵截、追捕案犯。 八、如发现犯罪分子的作案现场,要及时报告公安机关,同时组织好有关人员按照现场保护的基本要求,做好现场保护工作。 九、加强对教职工矛盾纠纷的调解工作,主动为教职工排解纠纷,保证大量纠纷能够及时发现,就地解决,使大量濒于激化的纠纷得以制止,有效地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的发生。 十、对学校外租房屋和暂住人员要加强管理教育,登记注册,并签订治安消防责任书。 十一、消防工作常抓不懈,定期组织消防安全检查,对查出隐患及时整改和上报,切实做好防火工作。 十二、逐级组织签订综合治理责任书,或无违法犯罪合同书,做好月检查、季考核、年奖惩兑现工作。 十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做到年初有书面规划、半年和年度有书面总结,年底有奖评。 2015年3月

油层物理流体饱和度的测定实验报告

中国石油大学油层物理实验报告 实验日期: 2014.9.22 成绩: 班级: 石工1209 学号: 12021409 姓名: 陈相君 教师: 同组者: 魏晓彤,王光彬等 岩心流体饱和度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巩固和加深油、水饱和度的概念; 2.掌握干馏仪测定岩心中油、水饱和度的原理及方法。 二.实验原理 把含有油、水的岩样放入钢制的岩心筒内加热,通过电炉的高温将岩心中的油,水变为油、水蒸汽蒸出,通过冷凝后变为液体收集于量筒中,读出油、水体积,查原油体积校正曲线,得到校正后的油体积,求出岩样孔隙体积,计算油、水饱和度: %100?= p o o V V S %100?= p w w V V S 式中:S o —含油饱和度,%; S w —含水饱和度,%; V o —校正后的油量,m l ; Vp —岩心外表体积。 三.实验流程

图1流程图 (a)控制面板(b)筒式电炉 1—温度传感器插孔; 2—岩心筒盖; 3—测温管;4—岩心筒; 5—岩心筒加 热炉; 6—管式加热炉托架; 7—冷凝水出水孔;8—冷凝水进水孔;9- 冷凝器

图 2 BD-Ⅰ型饱和度干馏仪 四、实验操作步骤 1.精确称量饱和油水岩样的质量(100-175克),将其放入干净的岩心筒内,上紧上盖; 2.将岩心筒放入管状立式电炉中,使冷水循环,将温度传感器插杆装入温度传感器插孔中,把干净的量筒放在仪器出液口的下面 3.然后打开电源开关,设定初始温度为120℃,; 4.当量筒中水的体积不再增加时(约20分钟),记录下水的体积;把温度设定为300℃,继续加热20~30分钟,直至量筒中油的体积不再增加,关上电源开关,5分钟后关掉循环水,记录量筒中油的体积读值。 5.从电炉中取出温度传感器及岩心筒,用水冲洗降温后打开上盖,倒出其中的干岩样称重并记录。 为了补偿在干馏中因蒸发、结焦或裂解所导致的原油体积读值的减少,应通过原油体积校正曲线对蒸发的原油体积进行校正。根据蒸出的水量—时间关系,对水的体积进行校正(曲线初始平缓段对应水量)。 五.数据处理与计算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远程教育油层物理期末复习题

《油层物理》期末复习题 一、选择题 1、根据苏林分类方法,下列不属于地层水的水型是___ A.硫酸钠水型 B.碳酸钠水型 C.氯化镁水型 D.氯化钙水型 2、粒度组成分布曲线的说法不正确的 A 曲线的尖峰越高,表明岩石的粒度组成越均匀 B 曲线的尖峰越高,表明岩石的粒度组成越不均匀 C 曲线的尖峰越靠左,表明岩石中的细颗粒越多 D 曲线的尖峰越靠右,表明岩石中的粗颗粒越多 3、关于双组分相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混合物的临界压力都高于各组分的临界压力. B 两组分的浓度比例越接近,两相区的面积越大 C 混合物中哪一组分的含量占优,露点线或泡点线就靠近哪一组分的饱和蒸汽压曲线 D 随着混合物中较重组分比例的增加,临界点向左迁移 4、天然气的组成的表示方法不包括 A. 摩尔组成 B. 体积组成 C. 组分组成 D. 质量组成 5、下列关于界面张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 A、只有存在不互溶的两相时自由界面能才存在。 B、自由界面能的大小与两相分子的性质有关系,还与两相的相态有关。 C、在两相系统表面层上既存在比界面能又存在界面张力,界面张力是真实存在的张力。 D、比界面能是单位面积具有的自由界面能,,单位是焦耳/米2,1焦耳/米2=1牛顿/米, 从因次上看,比界面能等于单位长度上的力,所以习惯上把比界面能称为界面张力。 6、根据苏林分类方法,重碳酸钠型地层水的沉积环境是 A. 大陆冲刷环境 B. 陆相沉积环境 C. 海相沉积环境 D. 深层封闭环境 7、下列关于单组分体系相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 A、单组分物质的饱和蒸气压曲线是该物质的露点与泡点的共同轨迹线。 B、单组分物质体积的临界点是该体积两相共存的最高压力点和最高温度点。 C、饱和蒸气压曲线的左上侧是气相区,右下侧是液相区。 D、混相驱提高采收率技术选择二氧化碳和丙烷做混相剂的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碳和丙烷 的临界点落在正常油藏温度范围内。 8、如图所示是根据实验测得的某砂岩的相对渗透率数据所绘出的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试判断该砂岩的润湿性为___

试卷(油层物理)

★编号:重科院()考字第()号 科技学院 考试试卷 20 /20 学年第学期 ( A 卷,共页) 课程名称: 适用专业/年级:学生人数:人 闭卷笔试()开卷笔试()口试()机试()其它() 考试日期:考试时间:分钟卷面总分:分 试题来源:试题库()试卷库()命题() 抽(命)题:(签名)年月日 审核: 课程负责人:(签名)年月日

专业班级: 姓 名: 学 号: 装 订 线

A.曲线的尖峰越高,表明岩石的粒度组成越均匀 B.曲线的尖峰越高,表明岩石的粒度组成越不均匀 C.曲线的尖峰越靠左,表明岩石中的细颗粒越多 D.曲线的尖峰越靠右,表明岩石中的粗颗粒越多 4.岩样的颗粒分布越均匀,则其不均匀系数越____,其分选系数越____。() A、大、小 B、大、小 C、小、大 D、小、小 5.气体滑动效应随平均孔径增加而_____,随平均流动压力增加而____。() A、增强、增强 B、增强、减弱 C、减弱、增强 D、减弱、减弱 6.在高压条件下,天然气粘度随温度增加而_____,随压力增加而____,随 分子量增加而增加。() A、增加、增加 B、增加、下降 C、下降、增加 D、下降、下降 7.砂岩储集岩的渗滤能力主要受____的形状和大小控制。() A.孔隙 B.裂隙 C.喉道 D.孔隙空间 8.液测渗透率通常___绝对渗透率,而气测渗透率通常___绝对渗透率。() A.大于、大于 B大于、小于 C.小于、大于 D.小于、小于 9.亲水岩石中水驱油毛管力是___,亲油岩石中油驱水时毛管力是___。() A、动力、动力 B、动力、阻力 C、阻力、动力 D、阻力、阻力 10.关于毛管压力曲线的说法错误的是() A岩石孔道的大小分布越集中,毛管压力曲线的中间平缓段越长,越接近水平线 B 孔道半径越大,中间平缓段越接近横轴 C 岩石的渗透性越好,则排驱压力越大 D 大孔道越多,则毛管压力曲线越靠近左下方 三、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空0.5分,共10分) 1.常用的岩石的粒度组成的分析方法有:和。 2. 砂岩粒度组成的累计分布曲线,频率分布曲线, 表示粒度组成越均匀。 3. 同一岩石中各相流体的饱和度之和总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