苋属
- 格式:doc
- 大小:85.50 KB
- 文档页数:7
马齿苋是苋菜吗?盘点二者的区别之处
马齿苋和苋菜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两种野菜,很多人在平时会将马齿苋和苋菜误认为一种,其实,二者是有一定区别的。
★马齿苋是苋菜吗?
马齿苋可不是我们常吃的那种苋菜,而是隶属于马齿苋科马齿苋属,是不折不扣的多肉植物。
马齿苋肉质茎平卧,淡红色或红紫色,匍匐蔓生。
叶片扁肉质,对生,椭圆形,表面绿色,背面则呈现紫红色;马齿苋一般在正午日头下开花,花黄而小,并不起眼。
果实为蒴果,成熟时候会盖裂,内含大量细小而黑色的种子。
★马齿苋和苋菜的区别:
马齿苋为马齿苋科一年生草本植物。
肥厚多汁,无毛,高10~30cm,生于田野路边及庭园废墟等向阳处。
国内各地均有分布。
该种为药食两用植物。
全草供药用,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消炎、止渴、利尿作用;种子明目。
苋菜,原名:苋,别名:雁来红、老少年、老来少、三色苋,苋科、苋属一年生草本,茎粗壮,绿色或红色,常分枝,幼时有毛或无毛。
苋菜菜身软滑而菜味浓,入口甘香,有润肠胃清热功效。
马齿苋是苋菜吗?盘点二者的区别
之处
关于《马齿苋是苋菜吗?盘点二者的区别之处》,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马齿苋和苋菜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两种野菜,很多人在平时会将马齿苋和苋菜误认为一种,其实,二者是有一定区别的。
马齿苋是苋菜吗?
马齿苋可不是我们常吃的那种苋菜,而是隶属于马齿苋科马齿苋属,是不折不扣的多肉植物。
马齿苋肉质茎平卧,淡红色或红紫色,匍匐蔓生。
叶片扁肉质,对生,椭圆形,表面绿色,背面则呈现紫红色;马齿苋一般在正午日头下开花,花黄而小,并不起眼。
果实为蒴果,成熟时候会盖裂,内含大量细小而黑色的种子。
马齿苋和苋菜的区别:
马齿苋为马齿苋科一年生草本植物。
肥厚多汁,无毛,高10~30cm,生于田野路边及庭园废墟等向阳处。
国内各地均有分布。
该种为药食两用植物。
全草供药用,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消炎、止
渴、利尿作用;种子明目。
苋菜,原名:苋,别名:雁来红、老少年、老来少、三色苋,苋科、苋属一年生草本,茎粗壮,绿色或红色,常分枝,幼时有毛或无毛。
苋菜菜身软滑而菜味浓,入口甘香,有润肠胃清热功效。
千穗谷,营养丰富千穗谷资料千穗谷(Amaranthus hypochond)来自于苋科,苋属。
一年生草本,茎绿色或紫红色,圆锥花序顶生直立,由多数穗状花序形成,花簇在花序上排列极密,种子近球形。
花期7-8月,果期8-9月。
北美原产,内蒙古、河北、四川、云南等地栽培供观赏。
开头文中的千穗谷是在昆明植物园遇见的,千穗谷的文献研究资料多是提到他的饲料用途,此外也有文献叫她“籽粒苋”,提到种子作为食品的用途。
籽粒苋在国外大多是收获其种子做食品,以其丰富的种子数量与丰富的营养成分而著称。
籽粒苋与菜用苋不同,前者高大,不仅花穗丰满,而且植株高大,而常食用的菜用苋则低矮、种子量也很低。
通过驯化,培育出三个籽苋的种,分布在南美安第斯山系国家的尾穗苋,中美洲的红苋和墨西哥的千穗谷。
食疗作用苋具食疗作用,苋籽治青盲、明目除邪,利大小便,去寒热,久服益气力,不饥,轻身。
苋有5种,赤苋、白苋、人苋、紫苋、五色苋。
大多为菜用苋,千穗谷除观赏外,还可粮用、饲用与药用。
现代医学发现,美国籽粒苋对糖尿病具有辅助治疗作用,其系列产品正在开发。
美国籽粒觅可食用部位一般是柔嫩多汁的鲜茎叶,可炒食、炮拌、刷火锅或做汤,清香爽口。
亦可制作咸菜或干菜等,很受人们的欢迎。
其籽实加工成米或面粉可作为营养品食用。
苋的籽实和叶都富含蛋白质,特别是含赖氨酸多,而赖氨酸正是多数谷类作物的限制性氨基酸而需要补充的成份等。
栽培种植苋是光合效率高的C4植物,一般来说,C4植物比多数的C3植物生长快,产量高。
而且耐旱节水,在生长相同生物量时,前者所耗水份仅为后者的3/5。
具有广泛适应性,在道旁裂缝的土地上,含铝多的极酸土壤,含盐碱高的土壤,结构很粗到很细的土壤中都能生长,甚至还耐一定的水淹,抗逆性强。
苋的单株花穗内种子量可达10到30万粒,苋籽千粒重为0.5-0.7克。
在国外报道播种量为每亩20克,若播种玉米,则每亩需种子5-10公斤,小麦需15-20公斤,苋的播种量极低,具有节粮意义。
赤结菜功效与作用赤结菜(学名:Amaranthus tricolor L.)是一种常见的绿叶蔬菜,也称作苋菜、红苋菜、赤苋菜等。
赤结菜属于苋科苋属植物,被广泛种植和食用。
其叶片呈红绿相间,鲜嫩可口,营养丰富,具有广泛的功效与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赤结菜的营养价值、药用功效以及食用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一、营养价值1. 维生素含量高:赤结菜中富含多种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C 和β-胡萝卜素的含量较高。
维生素C是一种强效的抗氧化剂,具有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损伤的作用。
β-胡萝卜素则具有抗氧化、预防夜盲症、保护眼睛健康的功效。
2. 蛋白质含量丰富:赤结菜中的蛋白质含量较高,且具有较好的生物利用率。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组织和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重要营养成分,对身体的生长发育、免疫功能和修复损伤起着重要作用。
3. 矿物质丰富:赤结菜中含有丰富的钙、铁、钾、镁等矿物质。
钙是维持骨骼健康和牙齿强壮的必需矿物质;铁是合成血红蛋白、促进氧气运输的关键元素;钾和镁对维持心脏和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4. 膳食纤维含量高:赤结菜中富含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增加粪便体积,预防便秘和痔疮的发生。
同时,膳食纤维还可以降低胆固醇水平,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二、药用功效1. 清热解毒:赤结菜性凉,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可以用于治疗热病、痈肿、痢疾等症状。
赤结菜中还含有一种叫做红酮的物质,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可以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
2. 利水消肿:赤结菜具有利尿、消肿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水肿、湿疹、淋巴结炎等症状。
赤结菜中的植物化学成分苦味素,可以刺激肠道的蠕动,促进排尿。
3. 舒肝解郁:赤结菜具有舒肝解郁的功效,可以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赤结菜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可以促进神经递质的合成,起到调节情绪的作用。
4. 补血养颜:赤结菜中的铁元素可以提高血红蛋白的含量,对贫血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同时,赤结菜中的维生素C和β-胡萝卜素可以抑制黑色素的沉着,保持皮肤的健康。
脾草的功能主治什么是脾草脾草,学名马齿苋,是一种常见的野生蔬菜,属于禾本科苋属,是一种富含营养的绿色植物。
脾草的营养价值脾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C、钾、钙等营养物质,尤其富含叶绿素,具有较好的补血、提高免疫力、抗氧化等功效。
脾草的功能主治脾草具有多种功效和主治作用,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功效:1.补血养颜:脾草含有丰富的叶绿素和铁元素,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血红蛋白的含量,有助于改善贫血和面色苍白的问题。
2.提高免疫力:脾草中的维生素C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预防感冒和其他疾病。
3.抗疲劳:脾草中的丰富蛋白质和矿物质可以增强体力,缓解疲劳感,提高工作、学习能力。
4.促进消化:脾草中的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增加胃肠蠕动的频率,有助于消化和排便。
5.降低血压:脾草含有丰富的钾元素,可以平衡体内的钠和钾含量,有助于降低血压,预防心血管疾病。
6.改善口腔健康:脾草中的叶绿素和维生素C具有抑菌作用,可以清洁口腔,预防口臭和牙龈出血等问题。
7.改善睡眠质量:脾草中的维生素C和矿物质可以调节神经系统,舒缓压力和紧张情绪,改善睡眠质量。
如何食用脾草脾草是一种常见的野菜,在市场和农贸市场上都可以买到。
下面是一些脾草的食用方式:•生食:新鲜的脾草可以直接洗净后生吃,口感清爽,补血效果更好。
•煮食:将脾草用开水焯烫一下,去除一部分草酸,然后可以煮汤或拌凉菜。
•炒食:脾草可以和其他蔬菜一起炒食,增加口感和营养价值。
•腌制:将脾草切段,加入适量盐巴和醋腌制,可以制成脾草酸菜,口感酸甜可口。
需要注意的是,脾草属于凉性蔬菜,容易较多寒气,故体质偏寒、脾胃虚寒的人在食用后应适量,并适时搭配温性食材。
注意事项尽管脾草具有多种功效,但是并不适合所有人群。
以下人群应慎重食用脾草:•脾胃虚寒的人:脾草具有凉性,容易导致脾胃虚寒症状加重。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脾草中含有一定量的草酸,过量摄入可能对胎儿和婴幼儿产生不良影响。
藤苋菜的功效与作用藤苋菜,又称落葵或菜葵,是一种常见的绿叶蔬菜,属于苋科苋属。
藤苋菜的叶片呈心脏形,颜色鲜绿鲜嫩,十分美味可口。
除了具有高营养价值外,藤苋菜还有许多功效和作用,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保健价值。
本文将详细介绍藤苋菜的功效与作用。
一、藤苋菜的营养价值藤苋菜富含丰富的营养物质,包括维生素C、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E、铁、钙、磷、蛋白质、纤维素等。
这些营养物质对身体的健康具有很多重要的作用。
1. 维生素C:藤苋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可以有效增强免疫力,提高抵抗力,预防感冒和其他疾病。
维生素C还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有助于减少自由基的损害,延缓细胞老化。
2. 维生素A:藤苋菜富含维生素A,有助于保护视力,预防夜盲症和眼睛疲劳。
维生素A还可以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维持正常的生殖系统功能。
3. 维生素B1:藤苋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可以促进食物的代谢和能量的产生,有助于维持心脏和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4. 维生素B2:藤苋菜中含有较高的维生素B2,有助于维持皮肤和粘膜的健康,促进血红蛋白的合成,提高氧气输送和利用能力。
5. 维生素E:藤苋菜富含维生素E,是一种强效的抗氧化剂,能够保护细胞膜的完整性,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预防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发生。
6. 铁:藤苋菜含有丰富的铁元素,是血红蛋白合成的重要成分,有助于预防贫血和缺铁性疾病。
7. 钙:藤苋菜富含钙元素,有助于维持骨骼的健康,预防骨质疏松和骨折。
8. 磷:藤苋菜含有丰富的磷元素,是维持骨骼健康和神经功能正常的重要成分。
9. 蛋白质:藤苋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人体生长发育和修复组织的重要营养物质。
10. 纤维素:藤苋菜富含纤维素,可以促进消化系统的健康,预防便秘和肠道疾病。
综上所述,藤苋菜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保健作用。
二、藤苋菜的功效与作用除了高营养价值外,藤苋菜还具有许多特殊的功效和作用,对人体健康具有积极影响。
北方苋菜的栽培技术苋菜又名青香苋、红苋菜、野刺苋、米苋等,为苋菜属中以嫩叶为食的一年生蔬菜。
苋菜的食用部位为茎尖和嫩叶。
苋菜耐热性很强,为高温类蔬菜,不耐寒冷,生长期较短。
有绿、黄绿、紫红或杂色;苋菜营养丰富,富含易被人体吸收的钙质,对牙齿和骨骼的生长可起到促进作用,并能维持正常的心肌活动,防止肌肉抽筋;含有丰富的铁和维生素K,可以促进凝血,增加血红蛋白含量并提高携氧能力,促进造血功能等。
苋菜在4 月中下旬~9 月上旬均可播种,也可利用冬暖大棚种植越冬苋菜,春节即可上市,这里主要讲冬季塑料大棚内的栽培技术。
1 整地施肥苋菜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宜选择地势平坦、杂草少的地块,将畦整为宽1~1.20m 的平畦,畦面应细而平,上虚下实。
苋菜生长周期短,最好多施有机肥。
11 月初深耕15~20cm,结合深耕每667m2 施优质腐熟有机肥3 000kg、磷酸二铵25kg 作基肥。
2 播种当地温稳定通过15℃时即可播种。
苋菜的种子较小,每667m2 用种量0.25~0.50kg。
播种时将种子掺在细砂或细土里,搅拌均匀后撒在畦面上,这样可以使播种均匀,然后平压一下,在上面撒一层调好的粪土,然后再撒一层薄薄的沙,沙可以起到有效利用地下水分的作用,可在上面再加一层小拱膜,这样可有效地提高地温和水分,使出苗更快更齐。
播种后浇足水,在出苗前不需再浇,1个星期左右即可出苗。
等苗长出1 片叶时即可拆除小拱棚。
3 田间管理等幼苗长出2 片叶时即开始除杂草,并进行第一次施肥浇水,一般施用氮磷复合肥5~10kg/667m2,以后每隔2 个星期施肥浇水1 次。
在生长中后期,中午温度高时可适当放风,以防病虫害的发生。
期间要及时清除田间杂草。
4 病虫害防治苋菜病害主要是白锈病,高温、高湿条件下蔓延迅速,病株叶面出现黄色病斑,叶背形成白色圆形隆起的孢子堆,可用50%代森锰锌800 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600 倍液,或40%粉锈宁500 倍液喷洒;虫害主要有蚜虫、红蜘蛛,用普通环保的杀虫剂即可。
苋菜的英语是什么汉语解释:菜,原名:苋,别名:雁来红、老少年、老来少、三色苋,拉丁文名:Amaranthus tricolor ,苋科、苋属一年生草本,茎粗壮,绿色或红色,常分枝,幼时有毛或无毛。
那么,你知道苋菜的英语怎么说吗?中文:苋菜苋菜的英语释义:edible amaranth; three-colored amaranth ;苋菜的英语例句:所以饮食专家不得不在这里讲述苋菜了。
See what the Diet Detective had to say about Amaranth here.苋菜天然红色素的提取与研究Study on extraction natural red pigment from joseph's coat and its properties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铁苋菜中没食子酸含量苋菜的英语是什么Content Determination of Gallic Acid in Acalypha australis with HPLC苋菜品种资源光合特性研究Study on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 of Edible Amaranth Variety Resources红苋菜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研究Study on the extraction of Amaranthus Paniculatus rosy pigment and its stability天然苋菜红稳定性的研究Study on Stability of Natural Red Pigment结论黑米天然色素的光稳定性优于苋菜红和葡萄红天然色素。
Conclusion The black rice pigment is more stable thanamaranth and grape pigments.结果铁苋菜属植物具有多类化学成分和多种药理作用。
RESULTS Several kinds of active compounds and some good activities were found in Acalypha.红苋菜(是一种从不褪色的奇怪的花)这个名字本身就代表了这个基金深藏的含义。
苋属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与潜在危害王樟华;严靖【期刊名称】《园林》【年(卷),期】2016(000)006【总页数】5页(P59-63)【作者】王樟华;严靖【作者单位】上海辰山植物园;上海辰山植物园【正文语种】中文苋属植物的栽培历史悠久,早在4 000多年前的美洲大陆,印第安人就将老鸦谷(Amaranthus cruentus)作为粮食作物栽培,老枪谷(A.caudatus)和千穗谷(A.hypochondriacus)的种子与玉米等其他谷物相比,富含高赖氨酸,在墨西哥、中美洲大量种植,当作点心或粥食用。
苋属植物最早被引入中国的时间可追溯到公元10世纪,当时作为蔬菜栽培,即今天所说的苋菜。
其中千穗谷在中国的栽培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记录了其可以作为粮食在荒年充饥。
在中国,最为著名的苋属植物应该要属苋(A.tricolor),俗名苋菜、雁来红、三色苋等,其叶、芽和嫩茎可食用,是老百姓餐桌上非常熟悉的一道佳肴。
苋的植株叶片色彩多样醒目,常作为园林观赏植物栽培,同样被作为观赏栽培的还有老枪谷、老鸦谷等。
苋属植物当中,除了有不少能作为粮食、蔬菜、观赏植物外,还有着不少杂草类群,例如反枝苋(A.retrofl exus)、绿穗苋(A.hybridus)、长芒苋(A.palmeri)和刺苋(A. spinosus)等,它们往往入侵农田、园林绿地和荒地等生境,通过化感作用对生长在其周围的植物和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
苋属植物在全世界约有70种,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及暖温带区域,温带地区也有分布。
在所有苋属植物中,约有60种原产于美洲大陆,占该属总种数的90%。
根据《中国植物志》记载,中国苋属植物有13种,《Flora of China》中记载中国分布的苋属植物有14种,也有学者报道中国已有苋属植物17种。
值得注意的是,分布于中国苋属植物均非中国原产,而是自古而今陆续无意或有意地引入中国,其中一些种类颇具观赏或经济价值,也有一些种类具有较强的入侵性。
马屎苋菜的功效与作用马屎苋菜是一种常见的蔬菜,也被称为苋菜、苋菜菜薹、青苋菜等。
它的学名为Amaranthus tricolor L.,隶属于苋科苋属植物。
马屎苋菜原产于亚洲热带地区,如印度、泰国、马来西亚等地。
它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被广泛用于食疗、药用和园艺等领域。
下面就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马屎苋菜的功效与作用。
首先,马屎苋菜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
它富含维生素C、胡萝卜素、维生素E、维生素K等多种维生素,这些维生素能够提高免疫力,增强抗氧化能力,减少皮肤老化和抵抗自由基的侵害。
马屎苋菜还含有抗氧化酶、甘露聚糖等活性物质,这些物质能够调节机体内的免疫细胞功能,增强体内的抗病能力。
此外,马屎苋菜中还含有丰富的食物纤维,可促进肠胃蠕动,增加饱腹感,预防便秘和痔疮等肠道相关的疾病。
其次,马屎苋菜对肝脏具有修复作用。
马屎苋菜中的一大特点是富含叶绿素和多酚类物质,这些物质能够有效抑制亚硝酸盐的形成,减少致癌物质的毒性作用。
同时,它还具有清理肝脏毒素、抗氧化和促进肝细胞再生的作用,能够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三酸甘油脂含量,减轻肝脏负担,起到保护肝脏的作用。
马屎苋菜也含有丰富的钾、镁等矿物质,对促进体液平衡和调节血压具有一定的帮助。
再次,马屎苋菜对心脑血管具有保护作用。
马屎苋菜中的维生素E、维生素K等物质能够抑制胆固醇的氧化和积累,保护血管壁的健康。
同时,它还能够降低血液中的凝血物质,增加血管的弹性,预防血栓的形成。
此外,马屎苋菜中的抗氧化酶和香豆素类物质能够减少血管的氧化损伤,抑制炎症反应,保护心脑血管系统的健康。
因此,马屎苋菜适宜于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食用。
此外,马屎苋菜还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马屎苋菜中的多酚类物质具有显著的抗氧化和抗癌活性,能够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研究表明,马屎苋菜中所含的多酚类物质能够诱导癌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此外,马屎苋菜中的甲基磺酰甲烷和异戊烯醇等物质也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
米苋的功效与作用米苋,又称作小米苋、毛苋菜、虾镑苋等,是一种古老的中草药,也是一种常见的蔬菜。
它的学名叫Amaranthus retroflexus L.,属于苋科苋属植物。
米苋味甘、性平,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健胃开胃、消食化积等功效,是一种药食两用的植物。
本文将详细介绍米苋的功效与作用。
一、清热解毒米苋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治疗风热感冒、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等症状。
米苋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A、维生素E等抗氧化物质,可以增强免疫力,增进人体抵抗力,抵抗细菌、病毒的入侵,促进身体康复。
二、利尿通淋米苋还具有利尿通淋的功效,可以促进尿液排出,排除体内毒素,清洁肾脏,预防与治疗肾炎、泌尿系统感染等疾病。
此外,米苋中含有丰富的钾元素,可以平衡体内钠钾比例,调节体内水分平衡,预防水肿。
三、健胃开胃米苋具有健胃开胃的功效,可以增加胃液分泌,促进消化吸收,预防与治疗食欲不振、胃痛、腹胀等消化系统疾病。
米苋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与治疗便秘,保持肠道健康。
四、消食化积米苋具有消食化积的功效,可以帮助消化食物,防止食物积滞肠胃,预防与治疗肠胃功能紊乱、腹痛等消化系统疾病。
米苋中所含的苦味成分,可以刺激胃液分泌,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改善消化不良症状。
五、降低血糖米苋具有降低血糖的功效,对于患有糖尿病的人群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米苋中含有一种叫做纤维苦味质的物质,可以缓慢地释放出蔗糖,有利于稳定血糖,减少血糖波动。
六、降血压米苋还具有降血压的功效,可预防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米苋中含有丰富的钾元素,可以帮助排出体内多余的钠,调节血压,保护心血管健康。
七、祛风散寒米苋还具有祛风散寒的功效,可以舒筋活络,缓解风湿关节炎、寒性筋骨疼痛等症状。
米苋中所含的芦丁和维生素C等成分,可以减轻炎症反应,舒缓局部疼痛,促进血液循环。
综上所述,米苋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健胃开胃、消食化积、降低血糖、降血压、祛风散寒等功效与作用。
湘潭市原种场蔬菜科研室 - - 1 - - 湘潭本地红苋菜的栽培技术 作者单位:湘潭市原种场 作者:李鹏 苋菜(edible amaranth)别名苋、米苋,为苋科(Amaranthaceae)苋属中以嫩茎叶为食的1年生草本植物。苋菜炒食或作汤,全株可入药,在蔬菜中,除荠菜、榨菜外,含钙量居第三位,铁含量也较菠菜高1倍,是营养与保健俱佳的蔬菜。苋菜耐热性很强,为高温类蔬菜,不耐寒冷,生长期较短。按叶色分,苋菜有绿、黄绿、紫红或杂色;按叶形分,苋菜可分为柳叶苋和圆叶苋。本文中的湘潭本地红苋菜属红色柳叶苋。 湘潭本地红苋菜早熟、高产,茎直立生长,叶稠密,植株通体艳红,整个植株非常美观,而且经烹调后,汤汁鲜红,茎叶柔软爽滑,质地脆嫩,口感极佳。抽薹迟,采收期长,市场反应良好。 一、 生物学特性 1.植物学特征 根系发达,分布深广。茎肥大而质脆,深红色,80-150cm,分枝多。叶互生全缘,披针形,先端尖,狭长像柳叶,正反两面均为紫红色,而且叶平滑,约宽4-8cm,长16-40cm。穗状花序,花腋生、小,花被膜质3片,雄蕊3枚,雌蕊柱头2-3个。种子圆形,紫黑色有光泽,平均千粒重0.7g。 2.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苋菜喜温暖,较耐热,不耐寒冷,生长适温23~27℃,20℃以湘潭市原种场蔬菜科研室 - - 2 - - 下植株生长缓慢,10℃以下种子发芽困难。属短日性蔬菜,在高温短日照条件下,易抽薹开花。在气温适宜、日照较长的春季栽培,抽薹迟,品质柔嫩,产量高。苋菜不择土壤,但以偏碱性土壤生长较好。要求土壤湿润,不耐涝,对空气湿度要求不严。 二、栽培季节 苋菜从春季到秋季均可播种,春播抽薹开花较迟,品质柔嫩,夏、秋播种较易抽薹开花,品质粗老。根据市场需求,也可在保护地中栽培,实现周年生产。也可利用冬暖大棚种植越冬苋菜,春节即可上市,这里主要讲早春湘潭红苋菜的田间栽培技术。 三、 栽培技术 1.整地施肥 苋菜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宜选择地势平坦、杂草少的地块,将畦整为宽1-1.20m的平畦。因为苋菜的种子颗粒小,所以整地时必须精细,做到地平、土细,以利出苗。整地前要亩施100公斤有机肥,80公斤俄罗斯复合肥为基肥。 2.播种 播种时间在3月中旬,播种量约每亩4-5kg,播种前先将畦面浇透,采用撒播的方式播种,因早春天气变化大,气温不稳定,故用薄膜贴地覆盖,这样可有效地提高地温和水分,使出苗更快更齐。 3.栽培管理 约一周左右,种子开始萌动露白时,改成小拱棚栽培模式,并要注意保持畦面湿润。等幼苗长出2片叶时即开始除杂草,并进行第一湘潭市原种场蔬菜科研室 - - 3 - - 次施肥浇水,一般施用氮磷复合肥5~10kg/667m2。当幼苗长到4-6片真叶时,及时间苗采收,并施用尿素5kg/667m2。以后每采收一次,追施一次尿素,施肥量可适当增加。若遇晴天中午温度高时,应及时揭开薄膜适当放风,防止幼苗烧坏以及病虫害的发生。期间要及时清除田间杂草。 4.病虫害防治 湘潭红苋菜病害主要是白锈病,高温、高湿条件下蔓延迅速,病株叶面出现黄色病斑,叶背形成白色圆形隆起的孢子堆,可用50%代森锰锌8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600倍液;虫害主要有蚜虫、地老虎、螨虫,用蚜实净吡虫啉和甲氨基阿维菌素混合药剂即可。 5.采收与留种 苋菜长到4~6 片叶,株高10~15cm时,即可间大苗上市,在采收时要注意间大留小,留苗均匀,以提高产量。 苋菜的留种可以直播,也可以移栽。湘潭本地红苋菜是采用的移栽的留种方式。因为直播的抽薹早,种子成熟也早,导致第二年用直播采收的种子播种,也有提早抽薹的趋势,同时直播留种,品种容易混杂。 移栽前,先选择好优良植株,然后按株行距30cm×30cm栽植到留种田里。种株管理也较方便,一般不需施肥,但如果有蚜虫虫害要及时防治。种子成熟后要及时收获,否则容易脱落。7月-8月种子成熟,种子使用年限1-2年。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中的小知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米苋菜是什么?米苋菜有什么功效?
导语:
苋菜原本是一种野菜,近几年才摆上餐桌。有的地区把苋菜称
为“长寿菜”。因其富含多种人体需要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且都是易被人
体吸收的重要物质。
米苋菜是什么?米苋菜有什么功效?
米苋菜是什么?
苋菜,苋属一年生草本,茎粗壮,绿色或红色,常分枝,幼时有毛
或无毛。苋菜菜身软滑而菜味浓,入口甘香,有润肠胃清热功效。
苋菜叶片卵形、菱状卵形或披针形,长4-10厘米,宽2-7厘米,绿
色或常成红色,紫色或黄色,或部分绿色加杂其他颜色,顶端圆钝或
尖凹,具凸尖,基部楔形,全缘或波状缘,无毛;叶柄长2-6厘米,绿
色或红色。花簇腋生,直到下部叶,或同时具顶生花簇,成下垂的穗
状花序。
花簇球形,直径5-15毫米,雄花和雌花混生;苞片及小苞片卵状披
针形,长2.5-3毫米,透明,顶端有1长芒尖,背面具1绿色或红色隆
【苋菜】苋菜的做法大全,苋菜的营养价值,苋菜的作用与功效
宋·苏颂:“赤苋亦谓之花苋,茎叶深赤,根茎亦可糟藏,食之甚美,味辛。
”
苋菜叶有粉绿色、红色、暗紫色或带紫斑色,故古人分白苋、赤苋、紫苋、五色苋等数种。
此外,尚有人苋和马齿苋,统称六苋。
清·萧雄。
《西疆杂述诗·园蔬》:“几畦蔬菜不成行,白韭者葱着意尝。
萝菔儿情秋色老,蔓蔷缥贮隔年香。
”
苋菜分为白苋菜及红苋菜,盛产于夏季。
当植株未硬化,花蕾未形成前,全株拔起或用刀沿土面切割。
每100g嫩茎叶约含水分90.1g、蛋白质1.8g、碳水化合物5.4g、钙180mg、磷46mg、胡萝卜素1.95mg、维生素C28mg。
炒食或作汤。
全株可入药。
世界各地都有苋属植物的分布。
中国有苋属的13个种。
栽培的少数种主要分布在中国和印度。
中国自古栽培苋菜,在中国汉初的《尔雅》中称为“蒉,赤苋”。
现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苋菜根较发达,分布深广。
茎高80~150cm,有分枝。
叶互生,全缘,卵状椭圆形至披针形,平滑或皱缩,长4-10cm,宽2-7cm,有绿、黄绿、紫红或杂色。
花单性或杂性,穗状花序;花小,花被片膜质,3片;雄蕊 3枚,雌蕊柱头2-3个,胞果矩圆形,盖裂。
种子圆形,紫黑色有光泽,千粒重0.7g。
夏季如何栽培露地苋菜苋菜,别名青香苋、红苋菜、野刺苋、米苋,为苋菜属中以嫩叶为食的一年生蔬菜。
原产我国,是夏季主要叶菜之一。
一、选择品种夏露地宜选用耐热力强、耐旱性强、抗病虫能力较强、高产量高品质的大叶红苋菜、圆叶苋菜及尖叶红苋菜等。
①大叶红苋菜。
全株有14片叶,叶片较大,长卵形,叶缘近全缘,深紫红色,叶片周缘为绿色;茎浅绿色,嫩株茎、叶肉厚质嫩,宜熟食,别具风味。
播后40天左右即可收获。
一般667平方米产2500千克。
②圆叶苋菜。
全株有15片叶,叶片正面绿色,背面粉绿色,叶柄及茎均为绿色或深紫红色;茎、叶上均有白色短茸毛。
嫩株茎、叶柔软宜熟食。
在温暖、水肥充足条件下,生长迅速,播后20余天即可收获。
一般667平方米产2000千克。
③尖叶红苋菜。
全株12片叶,叶片较狭长,叶柄及茎均为紫红色,叶、茎上布满白色短茸毛。
嫩株肉质略粗,含纤维多,宜熟食。
一般667平方米产1500千克。
二、做畦播种选地势平坦、排灌方便、肥沃疏松的沙壤土或黏壤土,而且偏碱性的土壤。
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整地,每667平方米施圈肥2000千克,磷酸二铵50千克。
深翻耙平后,做成宽1.5米的平畦。
一般采用直播,以采收幼苗供食用。
于5月至6月下旬分期播种。
采用撒播,每667平方米用种1千克。
播后覆土厚0.5厘米,压实后浇蒙头水。
三、田间管护苋菜属野生蔬菜,管理容易,经常保持田间湿润即可。
夏播苋菜3~6天出苗,出苗后及时除草,并加强水肥管理,保持土壤湿润。
在盛夏高温期,还需覆盖遮阳网降温保湿,做到昼盖夜揭,创造有利于苋菜生长的适温环境,这样有利于提高产量量和改善品质。
从播种到长有2片真叶时,选晴天进行第1次追肥;约过12天后进行第2次追肥,当第1次间拔采收后进行第3次追肥。
每次追肥后及时浇水;以后每间拔采收1次即追肥1次。
基肥充足的,生长期间可不追肥。
四、防治病虫苋菜抗病性较强,主要病害是白锈病,害虫是蚜虫。
防治白锈病,可于发病初期选喷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0%甲霜铝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
苋科苋属所属科苋科分布量世界:40种;中国:13种引种状况非引种(图1)苋属(Amaranthus L.) 一年生草本;叶互生有柄,全缘;花单性,雌雄同株或异株,或杂性;花被片5或较少,常绿色,多宿存;雄蕊5或较少,花丝离生;子房具1直生胚珠;胞果盖裂或不规则开裂。
苋(A.t riolor L.),叶卵状椭圆形至披针形,绿或红色,穗状花序,花被片与雄蕊各3个,胞果盖裂;原产印度,各地栽培作蔬菜,也可观赏,全草入药,种子和叶富含赖氨酸,有特殊营养价值(图1)。
序号表示:1.植株2.雄花3.雌花4.果实5.花图式一年生草本;叶互生;花小,单性,为稠密、腋生的花束或为直立或下垂、稠密或疏散的穗状花序;花被片5,或1—3;雄蕊1—5,分离;退化雄蕊缺;子房压扁,有胚珠1颗;果为一压扁、不开裂或盖裂的胞果。
广布于热带和温带地,中国有13种,分布甚广。
其中最常见而有经济价值的有苋 A. tricolor L.,供蔬食,野苋A. viridis L. 为一种野蔬菜,亦可为家畜的饲料,A. caudatus L. 供观赏用。
苋属,约40种,常见种类还有反枝苋(A.retroflexus L.)、繁穗苋(A.paniculatus L.)、尾穗苋(A.caud atus L.)等。
苋菜苋菜苋科苋属【科属】为苋科植物苋的幼苗及嫩叶茎。
【别名】青香苋、红苋菜、野刺苋、米苋。
【性味归经】性凉,味微甘;人肺、大肠经。
【功效主治】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止痢。
主治赤白痢疾,二便不通,目赤咽痛,鼻衄等病症。
【营养成分】每100克可含水分90 .1克,蛋白质1.8克,脂肪O.3克,碳水化合物5.4克,粗纤维0.8克,灰分1.6克,胡萝卜素1.95毫克,维生素马0.04毫克,维生素马0.16毫克,尼克酸1.1毫克,维生素C 28毫克,钙180毫克,磷46毫克,铁3.4毫克,钾577毫克,钠23毫克,镁87.7毫克,氯160毫克。
【食疗作用】1、清热解毒,明目利咽苋菜性味甘凉,长于清利湿热,清肝解毒,凉血散瘀,对于湿热所致的赤白痢疾及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目痛、咽喉红肿不利等,均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2、营养丰富,增强体质苋菜中富含蛋白质、脂肪。
糖类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其所含的蛋白质比牛奶更能充分被人体吸收,所含胡萝卜素比茄果类高2倍以上,可为人体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有利于强身健体,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有“长寿菜”之称。
3、促进儿童生长发育苋莱中铁的含量是菠菜的1倍,钙的含量则是3倍,为鲜蔬菜中的校校者。
更重要的是,苋莱中不含草酸,所含钙、铁进人人体后很容易被吸收利用。
因此,苋菜能促进小儿的生长发育,对骨折的愈合具有一定的食疗价值。
【保健食谱】1.凉拌苋菜苋菜500克,大蒜子5克。
将苋菜洗净,放人沸水中焯一下捞出;大蒜捣成泥状,将焯好的苋莱放人盘中,放蒜泥、盐、香油、味精,拌匀即可。
此菜清淡凉爽,具有开胃助食的功效,适用于胃纳不佳,饮食不香,脘腹痞满等病症。
2.苋菜豆腐汤苋菜400克,水发海米20克,豆腐250克,蒜10克。
苋菜洗净,放入沸水中焯一下,捞出沥干;水发海米切末;豆腐切成小块,蒜捣成泥;炒锅放火上,加人食油,油热后下蒜泥,煸出香味后下海米和豆腐块,用少许盐焖1分钟,再加水和适量盐;将汤烧开,下苋菜一滚即离火装碗,调味精即可。
此菜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润燥的功效,对于肝胆火旺,目赤咽肿者有辅助治疗作用。
3.炒苋菜苋菜250克,虾仁20克。
苋菜洗净,取嫩尖;虾仁洗净剁碎;锅置旺火上,加油烧热,下苋菜干炒,入虾仁,炒熟。
起锅时人盐少许即可。
此菜具有补虚助长的功效,尤宜儿童食用。
4.苋菜汤苋莱400克,取嫩尖洗净;锅内下麻油,烧热,入苋菜,旺火炒片刻,再加高汤文火煨熟,起锅装入碗中。
此菜清淡凉爽,可通利二便,是燥热便秘患者的理想食疗佳品。
5.紫苋粥紫苋菜150克,粳米60克。
将苋菜洗净,切碎,放人锅内,加入洗净的粳米,再加适量水和盐,武火烧沸,改为文火煮粥。
此粥具有清热止痢的功效,适用于老年体虚,大便不畅,急性菌痢,急性肠炎等病症。
常食之可益脾胃,强身体。
苋菜性寒凉,阴盛阳虚体质、脾虚便溏或慢性腹泻者,不宜食用。
《本草图经》:“紫苋,主气痢;赤苋,主血痢。
”《本草纲目》:“六苋,并利大小肠。
治初痢,滑胎。
”《滇南本草》:“治大小便不通,化虫,去寒热,能通血脉,逐瘀血。
”《随息居饮食谱》:“苋通九窍。
其实主青育明目,而苋字从见。
”宋·苏颂:“赤苋亦谓之花苋,茎叶深赤,根茎亦可糟藏,食之甚美,味辛。
”苋菜叶有粉绿色、红色、暗紫色或带紫斑色,故古人分白苋、赤苋、紫苋、五色苋等数种。
此外,尚有人苋和马齿苋,统称六苋。
清·萧雄。
《西疆杂述诗·园蔬》:“几畦蔬菜不成行,白韭者葱着意尝。
萝菔儿情秋色老,蔓蔷缥贮隔年香。
”红苋红苋D88-1Amaranthus cruentus L. cv. D88-1品种登记号 184牧草名称红苋品种名称 D88-1登记日期 1997年12月11日申报者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品种来源美国菇代尔有机农业研究中心。
1988年引回时为种间2次杂交的第6代。
母本为尾穗苋116(原产秘鲁),第一次父本为千穗谷1004(原产尼日利亚),第二次父本为红苋1027(原产墨西哥),引回后经我们9年株选培育使性状稳定而高产。
品种特征特性苋科苋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株高1.4~1.6m,比其它品种明显低矮,且生育期较短为90~9 5天,属中早熟。
种子白色、微黄,千粒重0.64~0.74g,有光泽呈扁圆形。
一般每公顷产量种子2250~3 000kg;每公顷茎叶青饲料60~120t,折干草8.6~17.1t。
高产、早熟、优质、抗逆性强是其四大特点,虽比其它几个推广品种低矮,但叶片大而肥厚,节间短,叶片多,小穗紧密,无论青茎叶或种子的产量皆较理想。
如作青饲料用,抽穗期的营养价值最高,此期其叶片的粗蛋白含量为23.48%,茎为17.51%;粗纤维叶、茎则分别为9.76%、18.9%。
赖氨酸含量,叶,茎分别为0.99%、0.27%,叶片维生素C为3 6mg/100g。
为猪、鸡、鸭、兔所喜食,收籽后的茎杆牛、羊亦喜食,最好的利用方式是青饲或制成叶粉饲料。
适应地区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江西、东北平原及内蒙古东部等地区。
红苋K112Amaranthus cruentus L. cv. K112品种登记号 137牧草名称红苋品种名称 K112登记日期 1997年12月11日申报者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品种来源原产于墨西哥,1984年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自美国菇代尔(Kodale)研究中心引入。
品种特征特性苋科苋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株高2.0~2.8m,全株紫红色,幼苗期全红色,随着生长叶面绿色叶背仍为红色。
茎粗2.5cm,茎上有明显沟棱,分枝25~40个。
叶片大而厚。
单株大小叶片达400个。
圆锥花序着生于主茎和分枝顶端,主穗由多个小穗枝组成,紧凑直立、紫红色。
种子粉白粒,扁圆形,双面沿边有环形脐边突出。
种皮光滑无毛,种子小,千粒重仅0.5g左右。
生育期105天。
高产、优质、抗逆性强是其三大特点,种子含赖氨酸0.29%,粗蛋白14.87%,粗脂肪6.29%。
叶片营养价值更高,孕蕾期的叶片粗蛋白含量达28.31%,茎为15.57%。
开花期单株重达2.5~3.5kg,一年可割2~3次,每公顷可产鲜草75~150t,折干草10.7~21.4t。
是优质青饲料,可直接饲喂,亦可做成叶粉蛋白质饲料。
适应地区在旱作条件下适于在年降水量450~700mm的广大北方地区种植;在多雨的南方地区只要排水条件良好,根系不在浸淹情况下皆生长良好。
红苋K472Amaranthus cruentus L. cv. K472品种登记号 185牧草名称红苋品种名称 K472登记日期 1997年12月11日申报者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品种来源 1988年引自美国菇代尔有机农业研究中心。
由母本红苋116(原产墨西哥)与父本尾穗苋925(原产秘鲁)杂交而来。
引回时为种间杂交第6代,经过我们9年株选培育而成。
在分类特征上属红苋。
品种特征特性苋科苋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其最大特点一是高大、挺直、秆硬。
株高2.6~3.1m,穗长1m 多,窄型圆锥花序,株重2540g,不倒伏。
二是抗病,很难见到有病株,即使个别发现病叶也难以蔓延;三是高产与优质,每公顷种子产量2559~3750kg,每公顷茎叶产量75~150t,折干草10.7~21.4t;四是贪青晚熟,生育期120~130天,是理想的青饲料与养蜂蜜源植物。
穗型细长,花黄绿色,种子白色略呈土黄,种子扁平,千粒重0.71~0.83g。
叶片粗蛋白含量达26.6%,赖氨酸1.01%,是理想的叶粉饲料源。
同时可以多次刈割,不断获得柔嫩茎叶。
适应地区在我国南北皆可种植,内蒙古赤峰、华北、华中、西南等地区尤适宜。
红苋M7Amaranthus cruentus L. cv. M7品种登记号 186牧草名称红苋品种名称 M7登记日期 1997年12月11日申报者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品种来源 1991年孙鸿良在墨西哥出席第一届籽粒苋国际学术研讨会期间在田间参观时收集。
品种特征特性该品种最大特点一是异常抗病,在病害区许多苋品种染病,仅M7与K472两品种无恙;二是花色极美,为淡橘黄色,似橘橙,是理想的橘黄色素源;三是高产而稳定。
株高2.3~2.6m,茎粗2.5~2.9cm,生育期120~135天,属中晚熟品种。
种子白色微黄,较圆,千粒重0.76g。
每公顷种子产量达22 50~3000kg,每公顷青茎叶产量为60~75t,折合干草8.6~10.7t。
种子含粗蛋白18.06%,粗脂肪7.86%,粗纤维7.81%,赖氨酸0.84%。
叶片含粗蛋白为25.08%,粗脂肪2.44%,粗纤维11.6%,维生素C44m g/100g。
据此种子可做营养食品,茎叶做饲料,花做色素源,幼苗时又可菜用,开花后做庭院观赏植物,因此,其为粮、饲兼用及菜、观赏等多用途的作物,同时其种子较大而白,更符合出口做营养食品的需求。
适应地区全国南北皆适应,特别是云贵高原与华北、东北地区,其他地区也基本适宜。
红苋R104Amaranthus cruentus L. cv. R104品种登记号 103牧草名称红苋品种名称 R104登记日期 1991年5月20日申报者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品种来源原产于墨西哥,1984年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自美国菇代尔(Kodale)研究中心引入。
品种特征特性苋科苋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植株直立,高1.8~2.5m。
幼苗背面略带红色,茎绿色,粗2.5 cm,茎上有明显沟棱,分枝20~5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