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展经济学简答题汇总

发展经济学简答题汇总

教育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通过教育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随着教育职能的逐步演变,现代教育成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的主要途径。它的作用具体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育是培养劳动者道德价值观念的最主要手段。道德价值观念是劳动者素质中最重要的方面。所谓道德价值观念,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社会价值标准;二是有关个人的价值标准;三是有关国家和世界的价值标准;四是认识过程的价值标准;第二,教育是提高劳动者智力素质的最重要途径。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可以把非熟练劳动力培训为熟练劳动力;二是教育可以改变劳动者的能力形态。第三,教育特别是现代学校教育,是培养和提高劳动者创造力的关键。第四,教育对劳动者健康素质也有着极大的影响。

发展中国家的特点:1、发展中国家生活水平低,收入差距大。收入差距大含两个方面,一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收入差距大,另一个是发展中国家内部收入差距大。2、发展中国家劳动生产率普遍低下,这是发展中国家区别与发达国家的一个主要标志。3、发展中国家人口出生率高,平均寿命短。4、发展中国家的失业率高,劳动力利用不充分。5、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存在严重的发展不平衡现象,表现出明显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二者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经济增长内涵较窄,经济发展内涵较宽;经济增长是一个数量概念,经济发展即是一个数量概念又是一个质量概念;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动因和手段,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结果和目的。没有经济增长,不可能有经济发展,但经济增长并不必然带来经济发展。1、物质生活质量指数PQLI:它是衡量一国人民经济福利和生活水平的综合指标,是由1岁时的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和识字率三个指标组成的综合指数。以100分为总分,分数越低,则一个国家的发展状况越差。

经济成长阶段的划分罗斯托将人类社会发展划分为6个阶段。1.传统社会2.经济“起飞”准备阶段3.“起飞”阶段4.走向成熟阶段5.大规模高消费阶段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与物资资本投资相比,人力资本投资具有一下三个特征:

人力资本投资的连续性、动态性。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者与投资者的不完全一致性。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多方面性

人力资本投资的形势

1用于教育和培训的费用2用于医疗保健的费用3个人和家庭用于变换就业机会的迁移费用4用于安排国外移民入境的费用

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不充分利用的情况表现在什么地方?1公开失业2不充分就业3表面上有职业但没有充分利用(1)伪装的不充分就业(2)隐蔽性失业(3)提前退休4被损害的劳动者5不生产的劳动者

试述托达罗人口迁移模型的内容及其在解决发展中国家就业问题上的政策含义。

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式的基本思想:第一,促使人口流动的基本力量是比较收益与成本的理性的经济考虑。第二,使人们作出流入城市决策的,是预期的而不是现实的城乡收入差异。第三,农村劳动力获得城市工作机会的概率与城市失业率呈反比。第四,人口流动率超过城市工作机会的增长率,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合理的。该模型的重要意义和政策含义在于:1、发展中国家必须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就业机会的不平等;2、发展中国家应当重视对农业的开发和农村的综合建设问题;3、消除由工资补贴等引起的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在工资上的要素价格扭曲,理顺价格,使发展中中家的资源配置更为合理。

发展中国家金融体系的特点是什么?1、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发育有限2、发展中国家的金融系统规模有限,地理上分散,没有形成一体化的金融网络。3、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机构具有一定的垄断性质。4、由于正规的金融体系不能满足发展中国家的融资需要,发展中国家一般都存在一个与正规金融体系并行的非正规金融体系。

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

⑴食品贡献,是指为城市产业工人为中心的非农业部门的人口提供粮食

⑵原料贡献,是指为诸如食品加工、烟草、纺织、制革等工业部门提供原材料

⑶市场贡献,是指农民通过购买工业部门生产的诸如化肥、农业机械等生产用品,以及日用消费品,为工业部门提供广阔的农村市场

⑷要素贡献,是指农民拥有的资本和劳动力两种要素通过各种方式向城市工业转移

⑸外汇贡献,是指通过以农产品为主的初级产品出口,为经济发展提供紧缺的外汇

传统农业的特征及其落后的原因

传统农业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传统农业的技术非常落后。⑵.“贫穷但很有效率”,只是舒尔茨针对传统农业所做的著名论断。⑶.传统农民对市场及价格变化的反应是灵敏的。⑷.传统农业中每个农户的土地经营规模狭小,特别是在一些人口稠密的亚洲国家更加如此。5.舒尔茨认为,传统农业落后和停滞是因为它陷入了一种低水平的均衡

简述改造农业的主要方法。

(1)生产要素技术化。技术要素存在于具体的生产要素之中,不能脱离其他生产要素而独立存在。只有这种全面的技术进步才能打破传统因素的束缚,实现传统农业的转变。

(2)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生产要素的技术化,为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创造了条件。新生产要素的引入和投入量的增加,可以发挥要素技术化的外部效益。这样传统农业就无法摆脱外来因素的刺激,从而促使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生产方式的全面转变。

传统农业的转变,实质上就是建立在农业技术全面进步基础之上的生产力的质的飞跃。

绿色革命的意义和局限性

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以矮杆、高产、耐肥的小麦、玉米、水稻新品种打开发和推广为特征的“绿色革命”是发展中国家农业划时代的大事,它在一定程度上也证明了改造传统农业理论及诱致技术变革模式的适用性。“绿色革命”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⑴. 新品种需要有良好的灌溉设施和管理,否则新品种的潜在增产能力就不能得到发挥

⑵. 新品种需要大量施用肥料,否则也发挥不了增产潜力

⑶. “绿色革命”对发展中国家的农村社会结构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联系中国实际,分析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问题,突出表现在城市的贫困,失业,环境污染和其他各类社会问题上.

1.城市贫困化。随着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加之发展战略向城市倾斜,发展中国家城市的棚户区和贫民窟的数目急剧增加。2.城市失业。在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中,劳动力的供给已远远超过需求,造成城市地区极高的失业率和就业不足率。3.城市环境污染。随着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超前发展,交通拥挤、车辆和工业的污染排放,极大地增加了城市拥挤的环境成本4.城市的社会问题。在发展中国家,社会分配不公,市民缺乏社会责任心,社会治安混乱,宗教、民族冲突的加剧和恐怖性犯罪率上升。

对策:1.降低人口出生率。发展中国家必须把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使妇女接触公众舆论和计划生育服务工作,改变传统的生育观念,并加强对青少年晚婚、晚育、性道德和节育等的宣传教育。2.控制城市规模。发展中国家应当采取措施,严格控制大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规模,同时可适当发展中等城市,并积极发展小城镇。3.实施城市分散化计划。努力使中小城市乃至农村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达到或优于大城市的水平,将人口从现有的大城市分散到中小城市。4.改变偏重城市的倾向,努力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

阐述几种不同的贸易发展战略的内容。

进口替代是指用本国生产的工业制成品来替代从国外进口的工业制成品,优先发展本国的工业,是一种典型的内向型的战略。初级进口替代:是指从发展农产品加工部门入手,投

资于非耐用消费品生产的进口替代。通过高关税等措施限制甚至排斥进口品,建立和发展食品、服装、家电等最终消费品制造业和相关的纺织、皮革、木材加工等产业,以满足国内的需求。次级进口替代:是指在继续进行对非耐用消费品替代生产的同时,开始转向档次较高的消费品的替代。包括如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和汽车等耐用消费品的生产,以及一定量的资本品(机器设备)的生产,还可以在原有基础上从事原材料的深加工。

出口促进战略的两阶段:第一阶段:初级出口替代。以轻工业产品出口替代初级产品出口,主要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如食品、服装、纺织业。技术简单,投入要素易获得,国际市场有需求,容易起步发展。第二阶段:次级出口替代。以重化工业产品出口替代轻工业产品出口,致力于发展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工业,如机械、电子、石油化工等。

简述两缺口模型的主要内容及其理论和政策意义。

内容:在利用外资条件下的积极调整,可以使两个缺口在经济增长率提高的情况下实现平衡。

政策意义:1.两缺口分析强调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国内资源不足、经济结构不平衡等问题,揭示了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积极利用外部资源是克服储蓄和外汇约束,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径。2.两缺口分析说明了经济发展过程中计划的必要性和政府调节的重要性。3.两缺口分析揭示了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必要性。4.两缺口分析的政策意义在于:发展中国家应积极实行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国家应调节引进外资的活动,制定相应的引进外资计划,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调节外资的流向和结构,以使其得到有效的利用;应当尽快进行经济改革,改变现有的经济结构。

近年来发展援助的特点是什么?

发展援助:是指外国政府(双边)或国际机构(多边),通过货币或实物形式,将资源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以促进受援国经济发展的拨款和优惠贷款。特征:(1)非营利性(非商业性).(2)一般都包含让与成分。(3)援助的目的是为了受援国的经济发展。近年来,对外援助的新特点:1.不再是为了援助而援助,而是使援助能纳入受援国的发展计划。2.援助附加的条件更多,与以往相比更加苛刻。3.援助总量虽然在不断增加,但发达国家援助金额占其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比却在逐年下降,从而使发展中国家获得援助日益困难。

发展中国家爆发债务危机的原因、解决方案?

1)发展中国家片面追求发展速度,实行扩张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盲目扩大投资,不仅使财政赤字扩大,也使外债额激增。2)20世纪80年代初,世界经济衰退,发达国家纷纷采取紧缩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致使国际货币市场上的利率大幅度上扬、汇率激烈波动,从而使发展中国家的债务支付额增加。3)贸易条件恶化是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的又一个重要原因。4)本国资本大量外逃。

近年来的做法:1债务转换股权交易。在二级市场上,向私人投资者出售一些存在债务问题的发展中国家的商业银行债务,这些公司继而用债务国的借据来购买该国的国有资产。2以债务换取自然环境的交易。这种交易大多是由非政府组织努力倡导的。它们以折扣价从本地银行购人债务国的债务,然后将其转换为债务国货币,用它来从事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活动。从长远来看,债务问题的解决取决于发展中国家今后的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发达国家的政策协调,也就是说要靠双方的共同努力。

中央银行的政策性工具

(1)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对经济进行经常性调整。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和银行承兑票据等,从而起到调节信用与货币供给作用的一种业务活动。狭义的公开市场业务主要指政府债券,尤指国库券。(2)调节银行准备金比率。(3)决定贴现率,即基准利率。

工业化的衡量指标:霍夫曼比例=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生产资料工业净产值

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有利有弊,不能一概而论,马尔萨斯的悲观观点*人口陷阱理论的观点*库兹涅茨等人的结论:较快的人口增长与较慢的经济增长无关*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创新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人口增长可以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促进创新的发生。从需求看,一定密度的人口对生存环境造成适度压力,促使人们发明新的制度和技术来缓解这种压力。从供给方面看,只有当人口达到相当数量时才会有各种各样的人才涌现,他们的新思想、新方法是创新的基础。

从较长的历史时期看,人口增长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例如欧洲从公元1000年到13世纪中叶的巨大社会变迁,就主要依赖于人口增长及其规模。较大的人口绝对数量是日益增多的贸易和随之发生的城市扩张的基础,而城市扩张又反过来极大地推动了贸易对庄园经济的替代。另外,人口增长还放松了对城市农奴的束缚,因而对提高人类自由也有所贡献。

具体的降低人口出生率的措施扩大妇女受教育和就业的机会。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教育、住房和医疗等公共服务的费用。实行计划生育的奖惩制度。提高婴儿存活率。加强现代家庭和生育观念的宣传|考试大收集整理

发展经济学试题库_简答题答案

发展经济学简答题答案 1.什么是现代经济增长?现代经济增长的基本特征。 第一个最明显的特征是发达国家的人均产值和人口增长率很高 第二是生产率的快速增长 第三,经济结构迅速转变 第四,与经济结构密切相关的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也发生了迅速变化 第五,由于技术进步,特别是交通运输技术的发展,发达国家在19世纪末走向世界,瓜分世界。 第六,现代经济增长的扩散,尽管有扩散到世界范围的倾向,但实际的扩散却是有限的,只局限于不到全世界1/3人口的范围内 2.发展中国家有哪些共同特征? 答: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呈现出下列共同的特征: (1)发展中国家普遍生活生平低、收入差距大; (2)发展中国家劳动生产率低下; (3)发展中国家人口出生率高、平均寿命低; (4)发展中国家的失业率高、劳动力利用不充分; (5)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经济中存在着严重的发展不平衡现象。 另外还有其他一些特征,比如发展中国家对初级产品出口的依赖,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秩序中所处的不利地位等等,但是上述五个方面的特点是发展中国家最重要的特征。 3.经济发展的含义是什么?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是两个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没有经济增长就不可能取得经济发展,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但是,有了经济增长,并不一定保证一个国家获得经济发展,这种情况被人们称为“有增长但没有发展”的状况。这就是说,经济增长不是经济发展的充分条件。因此,经济增长不等于经济发展。

一般来说,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商品和劳务的增长,但经济发展一般是指不发达国家拜托贫穷落后状态,实现现代化的过程,是除了经济增长以外,伴随着经济结构、政治制度、文化法律的发展变化,乃至风俗习惯、思想观念更新的伟大变革,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质的飞跃。 因此,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过程必须包括经济增长,缩小经济中的不平等状况,消灭绝对贫困等过程,同时也是包括社会、公众观念和国家社会、政治制度等等在内的综合性、多方面变化的过程。任何对经济发展的简单化理解,都会模糊对经济发展过程本质的认识,从而会对经济发展造成损害 4.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是什么关系? 经济增长是指社会财富的增长、生产的增长或产出的增长。经济发展是指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发生的社会经济多方面的变化。衡量经济增长的通用尺度是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衡量经济发展则比衡量经济增长要复杂得多。 5.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发展经济学的哪些基本特点? 发展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经济落后国家或农业国家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实现经济起飞和经济发展的学问。就广义而言,凡是研究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的问题,都是发展经济学的研究范畴。 发展经济学的特点概括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发展经济学是为解决发展问题、提供政策建议的需要出现的。它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属于应用经济学这一层次。其次,有发展经济学的内容较为混杂,要运用经济学各个分支的知识。第三,发展研究不仅仅涉及到经济学各分支的知识,而且,还要求多门学科的合作。因此,发展经济学与社会学、政治学、人口学、人类学等许多学科有不同程度的交叉。第四,发展经济学是在世界上已经有了一批虽为数不多但实力雄厚的发达国家的背景下来研究不发达国家经济发展问题的。因此,对发达国家的历史研究是其研究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五,与前一特点相联系,比较分析是发展经济学研究方法之一。 6.发展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经历发哪些阶段?其基本流派与观点。

发展经济学试题库简答题答案

为了充分发挥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制定适合发展中国家国情的人力资本战略已经刻不容缓。1、全方位改善营养和医疗等服务,提高劳动力的身体素质。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的劳动力能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但是当营养和医疗投入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其边际收益开始递减,直至为负。因此,在制定营养和医疗方案时,不能只从总体上判断,而应该注重营养健康状况最差的群体的营养条件。另一方面,还要区别对待不同年龄段的营养投资。儿童时期的营养情况不仅对其生长发育有明显影响,对其以后在学习过程中的接受能力也具有重要影响。2、提高教育投资的效率发展中国家教育投资的效率不高,主要表现为辍学率高,教育脱离本国实际,对不同层次教育的投资不合理等。因此,发展中国家中国家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教育投资的效率。首先应该把教育投资的重点由高等教育转移到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上来,普及初等教育的同时大力扩张中等教育,适当减缓高等教育的发展。其次,适当改变教育的内容和教学模式。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应该把教学与实际联系起来,多传授在社会生活中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预期收益,降低辍学率。3、减少智力外流随着经济的发展,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的交流越来越多。对于发展中国家,进行多渠道的技术、文化、人才的国际交流,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多种收益。但是伴随着人才交流,也出现了智力外流现象。目前,发展中国家主要靠各种限制手段来减少智力外流,例如对出国留学者收取一定的教育补偿费用,但这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发展中国家应该为人才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缩小同发达国家的收入差距,使他们从个人理性的角度认为留在国内也是个人的最优决策。只有这样,才能组织智力外流,并能吸引外国人才。 9.简述增长极限理论。 增长极限理论最初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后来法国经济学家布代维尔、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分别在不同程度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增长极限理论认为:一个国家要实现平衡发展只是一种理想,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经济增长通常是从一个或数个“增长中心”逐渐向其他部门或地区传导。因此,应选择特定的地理空间作为增长极,以带动经济发展。 增长极对地区经济增长产生的作用是巨大的,主要表现在:第一,区位经济。区位经济是由于从事某项经济活动的若干企业或联系紧密的某几项经济活动集中于同一区位而产生的。例如,某一专业化生产的多个生产部门集中在某一区域,可以共同培养与利用当地熟练劳动力,加强企业之间的技术交流和共同承担新产品开发的投资,可以形成较大的原材料等外购物资的市场需求和所生产产品的市场供给,从而使经济活动活跃,形成良性循环。区位经济的实质是通过地理位置的靠近而获得综合经济效益。第二,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由于经济活动范围的增大而获得内部的节约。如可以提高分工程度、

发展经济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参考)

发展经济学名词 结构主义:结构主义目前在发展理论文献中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用法。狭义结构主义把世界经济分为中心和外围两部分,发达国家属于中心国家,而发展中国家属于外围国家,二者的生产结构有很大差别。国际贸易的收益更多由中心国家获得。外围发展中国家会陷入失业、外部不均衡和贸易条件的恶化的恶性循环。广义的结构主义认为这个世界不像新古典理论所描述的那样可以灵活调整的,价格机制的作用是有限的,变迁只能通过其他方式来实现,国家干预是有必要的 新古典主义:是与结构主义相对的一种世界观,它认为世界是灵活的,市场总是趋于均衡,价格机制可以良好地发挥作用。市场机制是经济发展的最好机制 自然增长率:自然增长率取决于劳动力的年平均增长率和劳动生产率的年平均增长率。在资本与劳动、资本与产量的比例既定时,自然增长率是一个国家能够实现的最大增长率,它还是适应劳动力增长情况,实现充分就业的增长率 稳态:在经济中存在一个资本存量变动为零的资本存量水平,在这个水平上,改变资本的几种力量正好平衡,这一资本存量水平被为资本的稳态水平.稳态代表了经济的长期均衡,不论经济的初始水平如何,它终究要走向稳态。 贫困性循环:“贫困恶性循环”理论是1953年纳克斯在《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一书中提出的。该理论认为,资本匮乏是阻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他认为:在供给方面,一国由于经济不发达,人均收入低,低收入意味着人们将要把大部分收入用于消费,很少用于储蓄,从而导致了储蓄水平低,储蓄能力低,低储蓄能力会造成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又会导致生产规模难以扩大、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造成低产出,低产出又造成低收入,形成了一个“低收入一低储蓄能力—低资本形成一低生存率—低产出—低收入“恶性循环;在需求方面,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低下意味着低购买力和低消费能力,低购买力导致投资引诱不足,投资引诱不足又会造成资本形成不足,低资本形成使生产规模难以扩大、生产率低下,低生产率带来低产出和低收入,这样,也形成了一个“低收入一低购买力—低投资引诱—低资本形成一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恶性循环. 大推进理论:大推进理论。这是发展经济学的先驱之一罗森斯坦-罗丹(Rosenstein-Ronda, P. N.)提出的关于资本形成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理论他认为,资本的供给是不可分的,交通、通讯、供水、电力、学校、医院等等都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模而相配套才能发挥作用。这就要求投资要达到最小规模才能同时建成这些基础设施,工业化也因缺少基础设施条件而难以实现.同时,企业规模过小,企业间彼此提供的外部效应较小,企业的获利能力很低。因此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应该采取整体推进的投资政策 “起飞”理论:罗斯托以《经济成长的阶段》(1960)一书而闻名。他把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划分为六个阶段,即传统社会、为起飞创建前提、起飞、成熟、高额消费和追求生活质量这六个阶段。其中起飞阶段是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过渡的起始阶段。他认为,“起飞”就是要突破经济的传统停滞状态,实现在短时间内基本经济结构和生产方法的剧烈转变,使国民经济走向迅速发展的坦途 “临界最小努力”理论:1957年,莱宾斯坦在《经济落后与增长》一书中提出了临界最小努力理论,该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要打破低收入与贫困之间的恶性循环,根据其人口多且增长率高的特点,必须首先保证足够高的投资率以使国民收入的增长超过人口的增长从而使人均收入水平得到明显提高,这个投资率水平即“临界最小努力”,没有这个最小努力就难以使发展中国家的国民经济摆脱贫穷

发展经济学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经济增长——仅仅指一国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一季度、一年、三年、五年、十年等)包括产品和劳务在内的产出的增加。经济发展——意味着随着产出的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投入结构、产出结构、产业比重、分配状况、消费模式、社会福利、文教卫生、群众参与等等在内的变化。实际生活质量指数(PQLI, physical quality of life)——1977由莫里斯提出,是一个衡量一国人民经济福利和生活水平的综合指标,由识字率、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三项组成。配第——克拉克命题(法则)——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经济的发展,从事农业的人数比起从事工业的人数将相对减少,从事工业的人数比起从事服务业的人数又将相对减少。经济剩余(大卫李嘉图)——是最终产品的价值扣除付给最低工资后的差额。“静态的插曲”——由古典主义经济学家把经济进步视为由积累力量形成的动态模式的看法,转变为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对既定资源的静态配置的特别关心。在这一时期中,价值理论、分配理论和资源配置理论在经济思潮中成为主流。寻租行为——企业等寻求经济收益如利润最大化机会或政府寻求政治收益如政治局势稳定或政治关系牢固最大化机会的行为或过程。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有保证的增长率——是“与人们想要进行的那个储蓄以及人们拥有为实现其目的而需要的资本货物额相适应的”增长率,其公式可表达为:Gw= Sf /Cr实际增长率——单位时间内经济的实际增长率,它是由实际发生的储蓄率与实际发生的资本——产出比决定的。即:G = s/C自然增长率——在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允许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长期最大增长率,它反映了人口与劳动力增长、技术进步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经济增长的关系。公式为:Gn = Sn/Cn中性技术——指技术进步使产出水平提高了,但并不改变资本与劳动的边际替代率,即资本—劳动比不随技术进步发生变化。起飞——指一种产业革命,它直接关系到生产方法的剧烈变革。从经济角度讲,起飞意味着工业化的开始或经济发展的开端,是一国经济从停滞落后向增长发达过渡的重要转折点。物质资本——是指长期存在的生产物资形式,如机器、设备、厂房、建筑物、交通运输设施等。物质资本是投资过程的结果,它代表着本期的生产能力,并同其他互补性生产要素结合代表未来时期的生产能力。资本深化——新资本的生产率提高或资本—劳动配合比例增大(劳动投入减少)。“低水平均衡陷阱”——只要人均收入处在很低的水平(低下的人均收入),国民收入的增长就会被更快的人口增长所抵消,使人均收入退回到维持生存的水平上,并且是固定不变的。人力资源——又称人力资本,是指包含在人体内的一种生产能力。如果发挥出来了,它就变成了现实的劳动生产力;如果这种能力没有发挥出来,这就是潜在的劳动生产力。“后晚期”工业——经济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时,一些新发明出来的产品和新兴工业将取代重工业而迅速发展起来。如电子工

发展经济学简答题和名词解释

精心整理名词解释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社会财富的增长,商品和劳务的增加,即产出的增加。一般用以下几个指标来衡量,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或者它们的人均数值。 公开失业:有劳动力和劳动意愿的人们得不到工作机会。不充分就业:指人们工作的时间少于愿意工作的时间。 绿色革命: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矮秆、高产、耐肥的小麦、玉米、水稻新品种在发展中国家推广开来,被称为“绿色革命”。

工业化:工业化意味着一个过程,在次过程中,一国借助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源,逐步提高加工原料以制成消费品、资本品和提高服务的能力。在工业化过程中,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表现为制造业与服务业在国民收入和就业人口中的比重逐渐上升。 贸易条件:是指一国单位出口商品价格和单位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 降。 产的工业。可以说是利用对外贸易所开拓的国内市场来促进本国工业发展的一种战略。 人力资本---指后天获得的生产能力,强调人力资源的质量方面,是人力资源的组成部分。

工业化:其实质是经济结构的转化,是农业份额的下降和非农业份额的上升,这里的份额中既有产值份额,也有就业份额。这种转化的结果是一个国家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贫困的恶性循环陷阱:由于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偏低,从资本供给看,发展中国家存在“低收入-低储蓄率-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的恶性循环,在需求 变量:经济增长率、储蓄率和资本产出比率之间的关系,得出经济增长率随储蓄率增长而增长,随资本产出比率增大而降低的结论,因此指出发展中国家应该通过提高储蓄率和资本生产率来促进经济发展。 金融抑制:指政府通过对金融活动和金融体系的过多干预抑制了金融体系的发展,而金融体系的发展滞后又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从而造成了金融抑制和经济落后的恶

发展经济学简答题和名词解释

名词解说 经济增添:是指一个国家社会财产的增添,商品和劳务的增添,即产出的增添。一般用以下几个指标来权衡,公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公民收入或许它们的人均数值。 经济展开:是指不兴盛国家挣脱贫困落伍状态、实现现代化的过程,是在经济增添过程中, 陪伴着的经济构造、政治系统、文化法律的展开变化,以致民俗习惯、思想看法更新的伟大改革,是公民经济质的飞腾。 洛伦茨曲线:是用来权衡收入不一样等状况的一个方 法,表示收入获取者的百分比与他们获取 的收入百分比之间的关系。 基尼系数:他是在洛伦茨曲线的根基上,计算洛伦茨曲线和对角线之间所包围的面积与洛伦 茨曲线所在的半个正方形的面积的比率。 库兹尼茨倒 U 型曲线:在经济增添的早期,收入分派可能有恶化的趋向,此后跟着经济增 长,收入分派局势将渐渐获取改良。库兹尼茨以基尼系数权衡分派不一样等的程度,发现跟着人均收入的增添,基尼系数的变化表现为一条倒U 型曲线。 公然失业:有劳动力和劳动意向的人们得不到工作机遇。不充足就业:指人们工作的时间少于愿意工作的时间。 绿色革命: 20 世纪 60 年月末 70年月初,矮秆、高产、耐肥的小麦、玉米、水稻新品种在 展开中国家推行开来,被称为“绿色革命〞。 工业化:工业化意味着一个过程,在次过程中,一国借助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源,逐渐提升加工原料以制成花费品、资本品和提升效力的能力。在工业化过程中,经济构造发生重要变化,表现为制造业与效力业在公民收入和就业人口中的比重渐渐上涨。 贸易条件:是指一国单位出口商品价钱和单位入口商品价钱之间的关系 金融比率:所谓金融比率是指净金融财产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 城市化:是指乡村分其余人口、劳动力和非农业经济活动不停进行空间上的齐集而渐渐转变 为城市的经济因素,城市相应成长为经济展开的主要动力的过程。 工业化模式:指谋求展开,实现工业化或现代化的门路。 展开救助:是指外国政府或国际机构,经过钱币或实物形式,将资源转移到展开中国家以促进受援国经济展开的拨款和优惠贷款。考试大采集整理 库兹涅茨倒 U 型假说 ---在经济增添的早期阶段〔贫困阶段〕,收入分派不一样等程度那么趋 于上 升;到经济增添的后期阶段〔富饶阶段〕,收入分派不一样等程度那么趋于降 落。 自然资本 -- -指在一准时空条件下,自然资源及其所处的环境在可预示的将来能够产生自然资 源流和效力流的存量。 入口代替战略 ---当某些入口商品量抵达能够进行国内生产的最小经济规模时,经过采纳某些限制入口的政策将这一市场保护起来,利用它来成立和展开国内同类商品生产的工业。能够说是利用对外贸易所开辟的国内市场来促进本国工业展开的一种战略。 人力资本 ---指后天获取的生产能力,重申人力资源的质量方面,是人力资源的构成局部。 工业化:其实质是经济构造的转变,是农业份额的降落和非农业份额的上涨,这里的份额中既有产值份额,也有就业份额。这类转变的结果是一个国家从农业国转变成工业国。 贫困的恶性循环圈套:因为展开中国家人均收入偏低,从资本供给看,展开中国家存在“低收入-低积蓄率-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的恶性循环,在需求方面,也存在“低收入 -投资引致缺少 -低资本形成 -低生产率 -低收入〞的恶性循环。这两个循环套在一同,便 形成了“越穷越没有投资形成,越没有投资形成又会越穷的场面〞,这就是出名的“贫困的 恶性循环圈套〞。 构造主义:从经济构造方面去解读缺少展开的原由,同时从构造改变方面提出展开对策的经

《发展经济学》期末考试简答题汇总

《发展经济学》期末考试简答题汇总 《发展经济学》期末考试简答题汇总 1、什么是发展经济学?其研究对象是什么? 发展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经济发展规律和经验的学科,旨在探索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其研究对象包括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人力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 2、简述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经济增长主要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总量的增长,通常用国内生产总值(GDP)或人均GDP来衡量。而经济发展则更强调经济结构的改善和质量的提高,包括产业结构的优化、技术水平的提升、社会福利的增加等多个方面。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但并非充分条件。只有当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改善、社会公平和环境保护相结合时,才能实现真正的经济发展。 3、简述比较优势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比较优势是指在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某一产业或产品具有相对较低的生产成本或较高的质量,从而具有竞争优势。在经济发展中,比较优势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各地区或国家的比较优势,可以促进资源的最优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和竞争力,从而推动经济发展。同时,比

较优势也有助于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 4、简述资本形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资本形成是指投资活动中形成的新的资本和资产,包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资本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物质资本的形成可以改善基础设施和生产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推动经济增长。人力资本的形成可以提升劳动力的技能和知识水平,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 5、简述技术进步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技术进步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不断涌现和推广应用,从而带来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在经济发展中,技术进步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引进和吸收新技术,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推动经济增长。同时,技术进步还可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带动经济发展。 6、简述制度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制度因素是指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政策和法律制度,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良好的制度环境可以提供稳定的社会和经济环境,促进投资和创新创业,推动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反之,不合理的制

(完整版)发展经济学试题答案

发展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惟独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几种不同形式的平衡增长理论共同强调的是( ) A.经济增长率是第一位的C.不采取国家干预 B.大规模投资的重要性和全面平衡的增长D.通过引致投资最大化项目带动其它项目 2.尽管新的生产要素能够提高农业产量,但在现实中往往能看到许多传统农民拒绝接受和采用这种包含着新的技术变化的许多生产要素。这是因为( ) A.传统农民是保守的 B.传统农民懒惰 C.传统农民不愿进行过多的劳动 D.农民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差 3.以下可用于衡量一个国家金融发展水平的指标是( ) A.金融比率C. 国民生产总值 B.流动性金融资产D.净金融资产 4.发展中国家税收中的征收成本较低的税是( ) A.进口关税C.土地税 B.所得税D.农业税 5.以下关于政府政策失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指政府制定和执行的政策扭曲环境和资源使用的真实成本,从而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B.指政府制定和执行的政策反应环境和资源使用的真实成本所导致的环境污染和破坏 C. 由于市场存在不彻底性导致市场经济作用被削弱的现象 D. 由于市场存在不彻底性导致市场经济作用被加强的现象 6 . ( )认为,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才是经济增长的关键。 A.资本决定论C.人力资本决定论 B.技术决定论D.制度决定论

7.20 世纪 50 年代,舒尔茨发现,促使美国农业生产的产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因素是( ) A.资本存量的增加C.劳动力数量增加 B.土地的增加 D.人的知识、能力和技术水平提高 8.发展中国家就业增长严重落后于工业增长的原因是( ) A.现代产业部门容纳就业的数量有限 B.工业增长速度太慢 C.发展中国家对就业问题不够重视 D.发展中国家就业人口增长过快 9.学生为了就学由个人或者家庭直接承担的各种费用及机会成本称为( ) A.教育的社会成本C.教育的直接成本 B.教育的个人成本D.教育的间接成本 10.强调发展中国家经济中特有的市场不彻底性、刚性、短缺、过剩、低供给弹性等固有经济特点,这正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现实与西方传统经济理论的( ) A. 内在联系的表现C.重要区别 B.基本相同之处D.毫不相干的论述 11.新古典主义回潮理论建立在两种理论基础之上,这两种理论基础是( ) A.传统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和新增长理论 B.传统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 C.新增长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 D.公共选择理论和市场失灵理论 12.功能分配也叫要素分配,它最注重的是在总体国民收入中( ) A.各个个人从各要素中获得收入是多少 B.各个个人从某个要素中获得收入是多少 C.每种要素获得的收入所占的百分比 D.各个个人从某个要素收入中所占的百分比 13.如果发展中国家政府采用现代微观经济学家庭理论分析所得出的政策建议,就可能( )

发展经济学试题(卷)简答题归纳(最全版)讲课教案

发展经济学试题(卷)简答题归纳(最全版)

二、简答(答案请参考课本和课件相应章节的内容) 1.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区别与联系? 经济增长:一个经济中的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加的过程。 经济发展:通过提高和扩大生产力水平,实现国民生产总值可持续发展,人均收入和经济福利水平提高,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的结构变化,减少和消除贫困。 经济增长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的。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但并是充分必要条件,经济增长侧重对量的增长,而经济发展更注重质的改善。2.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可以区分为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 (1)直接因素是指资源投入数量和资源使用效率。 资源即生产要素,通常包括资本、自然资源和劳动力。劳动力是经济活动的主体,对经济增长具有直接的、重要的作用。劳动力人口的增长率和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决定了一个社会潜在的国民收入的增长。但是,孤立的劳动力并不能形成现实的生产力,劳动力必须与生产资源相结合,才能构成社会经济实际劳动力的投入。自然资源的贫乏会对经济增长产生约束作用,但对经济增长不起决定性作用。资本包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又可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人力资本是指人的知识和技能,人力资本是通过教育等人力投资形式形成的。物质资本特别是人力资本的匮乏,以及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在数量上和结构上的适应性,常常成为发展中国家面对的巨大难题。

资源的使用效率是决定经济增长的另一直接因素。资源使用效率可以用全要素生产率——即产量与全部要素投入量之比——来进行衡量。 (2)间接因素是指那些既影响资源的数量也影响资源的使用效率的各种因素。这些因素中最重要的有两类:一是技术,二是制度。技术直接影响着资源使用效率,技术进步还提高了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全部经济增长,包括那些由资本积累直接组成的经济增长,都是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制度为经济活动提供了秩序,还与技术一起决定了从事经济活动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决定了经济活动的盈亏。结构变迁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另一重要因素。最为直接的影响表现在资源从低生产率部门向高生产率部门的转移,这无疑会使总体经济的增长加快。 3.画图简述马尔萨斯“人口陷阱理论”。 点A即代表着马尔萨斯人口陷阱。

最新发展经济学名词解释、案例分析、简答题、论述题大全

简答题整理: 一、现代经济增长及特征: 1、现代经济增长从18c末至今,主要指发达国家经济增长。 2、现代经济增长指给本国居民提供各种各样的经济产品的生产能力有着长期上升。正中不 断增长的能力是建立在先进的技术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意识形态相应的调整的基础上的。 3、它的内容是增加GDP能力的提高,源泉是技术、制度和意识形态。 4、基本特征:人口和人均GDP的加速增长 劳动生产率的快速提高 经济结构的迅速转变 伴随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的迅速变化 国际经济扩张迅速 现代经济增长的有限扩散 二、简述熊彼特创新理论的主要内容: A熊彼特认为,经济增长“就是指连续发生的经济事实的变动,其意义就是每一单位时间的增多或减少,能够被经济体系吸收而不会受到干扰”。主要是数量上的变化,而发展是个动态的过程,“可以定义为执行新的组合”,就是创新。 这种意义下的创新包括五种情况: ①采用一种新产品 ②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 ③开辟一个新市场 ④控制或掠取了新的原材料供应来源 ⑤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组织 B熊彼特认为经济发展的主体是企业家。企业家活动的动力来源于对垄断利润或超额利润的追逐,还有企业家精神,包括五个要素:首创性、成功欲、冒险和以苦为乐、精明与敏锐、强烈的事业心。 C熊彼特将创新和发明两个概念做了区分。 发明是新技术的发现,是个技术概念;而创新则是将发明运用到经济活动中去,是经济概念。 三、简述教育过度与知识失业的关系 ①教育过度是指教育规模迅速扩大和过度投资引发教育供给超过经济发展需求,造成有更高学历雇员从事以前由低学历雇员从事的工作。 ②知识失业是指一部分受过较高教育的人难以找到更好地工作。 ③关系: 教育过度和知识失业互为因果。一方面,教育过度发展导致了知识失业的加剧,另一方面,知识失业又助长了教育的进步一扩张。结果导致资源配置的不合理,教育投资效率低下。 四、简评“人口转变”理论 A概念:人口转变理论是一种以发达国家的实际人口增长数据为依据建立起来的用于解释人口变化趋势的理论。 B内容: 西欧国家的人口转变分为三个阶段

发展经济学_

发展经济学简答题答案 2.发展中国家有哪些共同特征? 答:(1)发展中国家普遍生活生平低、收入差距大; (2)发展中国家劳动生产率低下; (3)发展中国家人口出生率高、平均寿命低; (4)发展中国家的失业率高、劳动力利用不充分; (5)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经济中存在着严重的发展不平衡现象。 另外还有其他一些特征,比如发展中国家对初级产品出口的依赖,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秩序中所处的不利地位等等,但是上述五个方面的特点是发展中国家最重要的特征。 3.经济发展的含义是什么?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是两个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没有经济增长就不可能取得经济发展,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但是,有了经济增长,并不一定保证一个国家获得经济发展,这种情况被人们称为“有增长但没有发展”的状况。这就是说,经济增长不是经济发展的充分条件。因此,经济增长不等于经济发展。 一般来说,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商品和劳务的增长,但经济发展一般是指不发达国家拜托贫穷落后状态,实现现代化的过程,是除了经济增长以外,伴随着经济结构、政治制度、文化法律的发展变化,乃至风俗习惯、思想观念更新的伟大变革,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质的飞跃。 因此,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过程必须包括经济增长,缩小经济中的不平等状况,消灭绝对贫困等过程,同时也是包括社会、公众观念和国家社会、政治制度等等在内的综合性、多方面变化的过程。任何对经济发展的简单化理解,都会模糊对经济发展过程本质的认识,从而会对经济发展造成损害 4.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是什么关系? 经济增长是指社会财富的增长、生产的增长或产出的增长。经济发展是指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发生的社会经济多方面的变化。衡量经济增长的通用尺度是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衡量经济发展则比衡量经济增长要复杂得多。 5.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发展经济学的哪些基本特点? 发展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经济落后国家或农业国家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实现经济起飞和经济发展的学问。就广义而言,凡是研究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的问题,都是发展经济学的研究范畴。

发展经济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参考)

发展经济学名词 贫困性循环:“贫困恶性循环”理论是1953年纳克斯在《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一书中提出的。该理论认为,资本匮乏是阻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他认为:在供给方面,一国由于经济不发达,人均收入低,低收入意味着人们将要把大部分收入用于消费,很少用于储蓄,从而导致了储蓄水平低,储蓄能力低,低储蓄能力会造成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又会导致生产规模难以扩大、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造成低产出,低产出又造成低收入,形成了一个“低收入一低储蓄能力—低资本形成一低生存率—低产出—低收入“恶性循环;在需求方面,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低下意味着低购买力和低消费能力,低购买力导致投资引诱不足,投资引诱不足又会造成资本形成不足,低资本形成使生产规模难以扩大、生产率低下,低生产率带来低产出和低收入,这样,也形成了一个“低收入一低购买力—低投资引诱—低资本形成一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恶性循环. 大推进理论:大推进理论。这是发展经济学的先驱之一罗森斯坦-罗丹(Rosenstein-Ronda, P. N.)提出的关于资本形成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理论他认为,资本的供给是不可分的,交通、通讯、供水、电力、学校、医院等等都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模而相配套才能发挥作用。这就要求投资要达到最小规模才能同时建成这些基础设施,工业化也因缺少基础设施条件而难以实现.同时,企业规模过小,企业间彼此提供的外部效应较小,企业的获利能力很低。因此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应该采取整体推进的投资政策 “起飞”理论:罗斯托以《经济成长的阶段》(1960)一书而闻名。他把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划分为六个阶段,即传统社会、为起飞创建前提、起飞、成熟、高额消费和追求生活质量这六个阶段。其中起飞阶段是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过渡的起始阶段。他认为,“起飞”就是要突破经济的传统停滞状态,实现在短时间内基本经济结构和生产方法的剧烈转变,使国民经济走向迅速发展的坦途 “临界最小努力”理论:1957年,莱宾斯坦在《经济落后与增长》一书中提出了临界最小努力理论,该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要打破低收入与贫困之间的恶性循环,根据其人口多且增长率高的特点,必须首先保证足够高的投资率以使国民收入的增长超过人口的增长从而使人均收入水平得到明显提高,这个投资率水平即“临界最小努力”,没有这个最小努力就难以使发展中国家的国民经济摆脱贫穷落后的困境 资本形成:早期发展经济学家纳克斯就给资本形成下了定义,他认为,资本形成即指社会不把其全部的生产活动用于直接消费品的生产,而

发展经济学简答题汇总

教育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通过教育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随着教育职能的逐步演变,现代教育成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的主要途径。它的作用具体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育是培养劳动者道德价值观念的最主要手段。道德价值观念是劳动者素质中最重要的方面。所谓道德价值观念,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社会价值标准;二是有关个人的价值标准;三是有关国家和世界的价值标准;四是认识过程的价值标准;第二,教育是提高劳动者智力素质的最重要途径。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可以把非熟练劳动力培训为熟练劳动力;二是教育可以改变劳动者的能力形态。第三,教育特别是现代学校教育,是培养和提高劳动者创造力的关键。第四,教育对劳动者健康素质也有着极大的影响。 发展中国家的特点:1、发展中国家生活水平低,收入差距大。收入差距大含两个方面,一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收入差距大,另一个是发展中国家内部收入差距大。2、发展中国家劳动生产率普遍低下,这是发展中国家区别与发达国家的一个主要标志。3、发展中国家人口出生率高,平均寿命短。4、发展中国家的失业率高,劳动力利用不充分。5、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存在严重的发展不平衡现象,表现出明显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二者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经济增长内涵较窄,经济发展内涵较宽;经济增长是一个数量概念,经济发展即是一个数量概念又是一个质量概念;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动因和手段,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结果和目的。没有经济增长,不可能有经济发展,但经济增长并不必然带来经济发展。1、物质生活质量指数PQLI:它是衡量一国人民经济福利和生活水平的综合指标,是由1岁时的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和识字率三个指标组成的综合指数。以100分为总分,分数越低,则一个国家的发展状况越差。 经济成长阶段的划分罗斯托将人类社会发展划分为6个阶段。1.传统社会2.经济“起飞”准备阶段3.“起飞”阶段4.走向成熟阶段5.大规模高消费阶段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与物资资本投资相比,人力资本投资具有一下三个特征: 人力资本投资的连续性、动态性。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者与投资者的不完全一致性。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多方面性 人力资本投资的形势 1用于教育和培训的费用2用于医疗保健的费用3个人和家庭用于变换就业机会的迁移费用4用于安排国外移民入境的费用 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不充分利用的情况表现在什么地方?1公开失业2不充分就业3表面上有职业但没有充分利用(1)伪装的不充分就业(2)隐蔽性失业(3)提前退休4被损害的劳动者5不生产的劳动者 试述托达罗人口迁移模型的内容及其在解决发展中国家就业问题上的政策含义。 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式的基本思想:第一,促使人口流动的基本力量是比较收益与成本的理性的经济考虑。第二,使人们作出流入城市决策的,是预期的而不是现实的城乡收入差异。第三,农村劳动力获得城市工作机会的概率与城市失业率呈反比。第四,人口流动率超过城市工作机会的增长率,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合理的。该模型的重要意义和政策含义在于:1、发展中国家必须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就业机会的不平等;2、发展中国家应当重视对农业的开发和农村的综合建设问题;3、消除由工资补贴等引起的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在工资上的要素价格扭曲,理顺价格,使发展中中家的资源配置更为合理。 发展中国家金融体系的特点是什么?1、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发育有限2、发展中国家的金融系统规模有限,地理上分散,没有形成一体化的金融网络。3、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机构具有一定的垄断性质。4、由于正规的金融体系不能满足发展中国家的融资需要,发展中国家一般都存在一个与正规金融体系并行的非正规金融体系。 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 ⑴食品贡献,是指为城市产业工人为中心的非农业部门的人口提供粮食

发展经济学简答题和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社会财富的增长,商品和劳务的增加,即产出的增加。一般用以下几个指标来衡量,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或者它们的人均数值。 经济发展:是指不发达国家摆脱贫穷落后状态、实现现代化的过程,是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伴随着的经济结构、政治体制、文化法律的发展变化,乃至风俗习惯、思想观念更新的伟大变革,是国民经济质的飞跃。 洛伦茨曲线:是用来衡量收入不平等状况的一个方法,表示收入获得者的百分比与他们获得的收入百分比之间的关系。 基尼系数:他是在洛伦茨曲线的基础上,计算洛伦茨曲线和对角线之间所包围的面积与洛伦茨曲线所在的半个正方形的面积的比率。 库兹尼茨倒U型曲线:在经济增长的初期,收入分配可能有恶化的趋势,以后随着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形势将逐渐得到改善.库兹尼茨以基尼系数衡量分配不平等的程度,发现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基尼系数的变化表现为一条倒U型曲线。 公开失业:有劳动力和劳动意愿的人们得不到工作机会。不充分就业:指人们工作的时间少于愿意工作的时间。 绿色革命: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矮秆、高产、耐肥的小麦、玉米、水稻新品种在发展中国家推广开来,被称为“绿色革命”. 工业化:工业化意味着一个过程,在次过程中,一国借助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源,逐步提高加工原料以制成消费品、资本品和提高服务的能力。在工业化过程中,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表现为制造业与服务业在国民收入和就业人口中的比重逐渐上升。 贸易条件:是指一国单位出口商品价格和单位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 金融比率:所谓金融比率是指净金融资产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 城市化:是指乡村分散的人口、劳动力和非农业经济活动不断进行空间上的聚集而逐渐转化为城市的经济要素,城市相应成长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的过程。 工业化模式:指谋求发展,实现工业化或现代化的途径。 发展援助:是指外国政府或国际机构,通过货币或实物形式,将资源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以促进受援国经济发展的拨款和优惠贷款。考试大收集整理 库兹涅茨倒U型假说-—-在经济增长的早期阶段(贫穷阶段),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则趋于上升;到经济增长的后期阶段(富裕阶段),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则趋于下降。 自然资本———指在一定时空条件下,自然资源及其所处的环境在可预见的未来能够产生自然资源流和服务流的存量。 进口替代战略--—当某些进口商品量达到可以进行国内生产的最小经济规模时,通过采取某些限制进口的政策将这一市场保护起来,利用它来建立和发展国内同类商品生产的工业。可以说是利用对外贸易所开拓的国内市场来促进本国工业发展的一种战略. 人力资本--—指后天获得的生产能力,强调人力资源的质量方面,是人力资源的组成部分。工业化:其实质是经济结构的转化,是农业份额的下降和非农业份额的上升,这里的份额中既有产值份额,也有就业份额。这种转化的结果是一个国家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贫困的恶性循环陷阱:由于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偏低,从资本供给看,发展中国家存在“低收入-低储蓄率—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的恶性循环,在需求方面,也存在“低收入-投资引致不足-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收入”的恶性循环。这两个循环套在一起,便形成了“越穷越没有投资形成,越没有投资形成又会越穷的局面”,这就是有名的“贫困的恶性循环陷阱”。 结构主义:从经济结构方面去解读缺乏发展的原因,同时从结构改变方面提出发展对策的经

发展经济学期末考试简答题汇总

《发展经济学》期末考试简答题汇总 1、发展中国家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①收入水平低下,•②生活状况较差,贫困现象严重,•③技术进步缓慢,生产率水平低下;④人口增长率高,赡养负担重,•⑤失业问题严重,尤其是隐蔽性失业显著,•⑥农业所占比重大,二元经济显著,•⑦生态环境恶化,•⑧ 政治不稳定、办事效率低下、腐败现象严重;⑨在国际关系中处于受支配、依附和脆弱的地位。 2、发展经济学是什么时候产生的?产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答:发展经济学兴起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产生的历史背景包括二战后两种制度竞赛、国际机构的成立、发达国家经济的繁荣等。 3、发展经济学的演变经历了哪些阶段每个阶段的发展经济学分别有什么 ^点? 答:三个阶段:①形成与繁荣时期,从20世纪4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特点有:强调物质资本积累、工业化和计划化等少数几个问题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具有反新古典主义的倾向、强调内向发展战略、受结构主义的影响、热衷建立宏大的理论体系,•②新古典主义的复兴时期,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特点有:关注贫困和不平等问题,重新确定发展目标、重视农业发展的重要性、重新强调和论证了市场价格机制的作用、强调对

外贸易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重视国别研究;③新制度主义时期,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现在,特点有:影响发展的制度因素受到重视和强调、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分析方法的应用、新增长理论的兴起、生态环境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关注社会资本的作用。(预测为A卷的论述题) 4、试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答:经济增长是指社会财富即社会总产品量的增加;经济发展是指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发生的社会经济多方面的变化。经济发展除了经济增长之外,它还包括经济结构的变化如投入结构的变化,产出结构的变化和产品构成的变化与质量的改进,分配状况的改善和贫困的下降,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没有经济增长就不可能取得经济发展,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但是经济增长不一定会带来经济发展即经济增长不是经济发展的充分条件。发展包括生存、自尊和自由,它比经济发展包含的内容更广。 5、应该怎样理解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答:环境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主要表现为以下三方面:维持人类健康,•促进生产率的提高;给人们带来舒适,从而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从反面来说,环境恶化则对人类的健康、生产率和舒适造成了破坏。 6、罗默的新增长理论与索洛新古典增长模型有什么不同?它是怎样发展新 古典模型的 答:一. 索洛模型只考虑了两种要素,资本与劳动,假定技术是不变的,这样规模报酬是不变的,但罗默考虑了三种要素,资本,劳动,技术,这种规

经管类专业课复习资料-发展经济学试题集(6类题型汇总)

考试科目:发展经济学 一、释意 1.贸易条件 2.工业化模式 3.肤浅的金融战略 4.可持续发展 5.属性知识 6.教育的收益 7.幼稚工业论 8.绿色革命 9.发展经济学 10.吉尼系数 11.配第—克拉克法则 12.充分就业 13.深化的金融战略 14.信息问题 15.出口替代 16.配第一克拉克法则 17.可持续发展 18.诱导性技术变革 19.进口替代 20.自由贸易区 21.经济全球化 22.隐蔽失业 23.人力资本 24.创新 25.贸易条件 26.中间技术 27.可持续发展

28.资本形成 29.发展级 30.进口替代 31.诱致性技术变革 32.联系效应 33.收入的功能分配 34.国家创新体系 35.库兹涅茨倒U曲线 二、简答 1、罗斯托认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是“起飞”阶段,他认为一个国家经济起飞的先决条件是什么? 2、凯恩斯就业模式为什么不适合发展中国家? 3、简述赫斯曼的引致投资最大化原理。 4、从经济上解说发展中国家“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原因。 5、发展中国家为了推动技术进步,必须要建立激励机制。与激励机制相配合所需要设计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包括哪些? 6、简述发展经济学中涉及论证工业化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基本理论。 7、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发展经济学家们为什么特别强调工农业协调发展。 1.教育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作用有哪些? 2.怎样认识新经济增长理论对认识经济增长源泉和决定因素的贡献? 3.国家财政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4.人口增长过快在哪些方面影响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5.为什么工业化未能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失业问题? 6.简述两缺口分析理论及其政策意义。 7.两缺口分析的主要内容。 8.工业化的涵义及衡量指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