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夹缝中的历史读书笔记

夹缝中的历史读书笔记

夹缝中的历史读书笔记

【篇一:历史学习困境及其原因与学生的应对策略】

历史学习困境及其原因与学生的应对策略

──关于高一新生历史学习的调查报告

吴邦荣周红

摘要:

高中教育相对于九年制义务教育而言有很大的差别,而高一学生是

实现这一跨越式发展的特殊群体。本文立足于高中新课改背景和高

一学生发展的需要,以安徽省阜南县第二中学为例,对高一学生当

前历史学习的状况进行调查、分析。

全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对高一新生在历史学中的困惑与期望进行调查并形成反馈意见;

第二,依据学生的反馈意见,从“时间”、“记忆”、“理解”、“态度”、“文综能力”、“个体差异”六个方面详细论述影响高一新生历史学习

的因素及其形成原因;

第三,破解当前高一历史学习困境是一项综合工程,从学生角度讲,目前最好的策略是学会做历史笔记。

本文从教学案例出发,详细介绍了课前笔记、课堂笔记、课后笔记

的原则和做法,以期帮助高一新生提高学习效率,养成良好的学习

习惯,为高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高一新生;历史学习;困惑与期望;历史学习笔记

一、调查反馈

2008年10月初,我对本校的五百多名来自县城、各乡镇学校的高

一新生就历史学习问题做了一次调查,结果如下:

(一)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困惑

1.时间不够用(指课后学习时间,笔者注)。

2.想背书但不知到背哪部分。

3.做题时只想着查书或参考答案。

4.很难将历史知识点归纳起来。

5.记的慢,记住了很快又忘了。

6.要记的知识点太多,理解性的东西太多。

7.材料题不会做。

8.回忆老师讲解或教材总会有遗漏。

9.记的不准,容易混淆。

10.对老师分析的东西不感兴趣,听课注意力不集中。

11.不知道怎样记笔记。

12.不知道怎样学历史,很迷茫。

(二)对课堂教学的期望

1.希望老师多详细解释名词概念,发现好多名词我以前会用,现在

好像什么都不会了。

2.希望老师每一课都严格按照教材讲课。

3.老师将重要的知识点让学生抄写下来,要求学生背。

4.将重要的知识在书上划下来。

5.提醒学生哪些是重点,将历史背景、内容、影响抄给学生,否则

容易记乱。

6.将重点多读几遍。

7.明确告诉我们下节课提问什么内容,最好告诉我们在课文的哪一段。

8.不要讲的太快(指教学进度,笔者注)。

9.多讲些故事,用讲故事的方式讲课,我们初中老师就是这样,而

且效果很好。

10.对完不成任务的学生要严惩。

11.多补充些课外知识,我以后学理科,只想多了解一些历史知识。 12.多讲解习题,多讲些历史学习方法。

需要说明几点:

(1)我校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在本地属于二类,而且班内文化课成绩

差面较大,班级属于异质分组(混合班级);

(2)我校高一历史课开的是必修一,每周两节正课和半个晚自习(60分钟);

(3)我省中考历史为开卷考试,满分70分。

(4)摘录给大家的是学生反映中比较强烈且具有共性的内容。

二、高一新生历史学习的主要问题与形成原因

这次调查是在历史课上以不记名问卷调查形式进行,结果真实的反

映了高一学生一个多月来的历史学习感受和期望,其中有些问题是

各学科共性的,例如班级授课制本身的弱点──教学共性要求与学生

个体差异的矛盾,并由此产生了学生在个性发展和教师在因材施教

方面的困境,教师对学生的教学要求是一致的,但学生对教师的要

求和期望是不尽相同的。有些是历史学科特有的,它涉

及高一历史教学的各种关系,如老师与学生、教与学、课堂教学与

学习评价,它还涉及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和实践的辨证统一问题,等等。总的来说,它反映了一个不太乐观的高中历史新课改现实,即

高一大多数文化课基础不是很好的新生希望学好历史,但自我评价

并不满意,而且对教师的期望太高,甚至对学习出现了“迷茫”的情绪。这种状况可以简单地归结为高一新生对历史学习的适应问题,

并期望“时间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但是,如何帮助和指导学生尽快

摆脱困境,促进高一历史教学相长,是所以关心教育的人士的共同

责任。笔者仅从学生的角度探讨高一历史学习的问题、特点以及形

成原因和解决的办法。从同学们的自我评价和对老师的期望中,总

结出学生历史学习的主要问题和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时间方面问题。客观上讲可能是高一历史教学周课时不足,

主观上讲是学生对历史学习的时间投入不足,或者是课后自主学习

的效率不高。学生将课后的时间基本上用在了数学和英语上,而且

长期以来形成了轻视历史学习的传统。

(二)记忆方面问题。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也是各学科共性的问题,只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表现的更加突出,因此也是学生反映最多、最迫切的问题。就历史教学而言,主要有三个方面表现。其一

对需要记忆的内容目标不明确,没有被高度注意的记忆目标,是不

可能取得良好的记忆效果的。这可能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

目标设计问题,但更主要的原因是学生个体的注意投入不够。其二

是记忆的品质差,常表现为记的慢、忘的快,记不准、易混淆。这

虽然受遗传因素决定,但是也可以通过练习不断改善、提高。其三

是教师的要求过高,学生负担过重。教师的要求和学生的负担对每

个个体来说又是相对的,对学习相对困难的学生来说,关键是提高

自己的学习能力以适应整体环境。高一学生在自己的历史学习过程

中对记忆感到困惑重重的原因,除了上述的因素以外,还有两个非

常现实的原因。首先是学生历史学习的评价由初中开卷到高中闭卷

的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课堂教学的变化;其次是高中历史课程标

准在体系构建上“既注意与初中课程的衔接,又避免简单的重复”,

使高中历史教学加大了对学生记忆和理解方面的要求。初中是开卷

考试,而且满分只有70分,历史学习更多的停留在知道、了解的层次,因此,初中课堂教学、教材文本与高中相比都更具有趣味性,

适应初中生的认知水平。特别是学生的历史学习评价等同于开卷考试,相当一部分学生应对考试就是划重点、抄笔记,而且这些重点、

笔记既不需要理解也不需要记忆,甚至不需要关心它的语言表达,

因为只要记得在哪本书哪一章就行了,这种思想和行为在初中学生

间十分流行。这是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都不愿意看到但却必须思考

的事实。到了高一,在高考和新课改夹缝中的历史教与学和初中相

比差别太大了,造成学生在短期之内

无法适应。初、高中历史课程实施的衔接问题,必须引起高一历史

教师和课程专家们的高度重视。

(三)理解方面问题。其一是不能准确的掌握一些名词概念,课堂

上听明白了,但不久又迷糊了。如政治、经济、国王、总统、首相

等一些常用的名词,却变的十分抽象了。其二是材料题不会做,材

料读不懂或习题考查意图不清或不知道如何组织答案,把自己知道

的与习题相关的内容都往上写。

这些与高中历史学习的特点是分不开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规

定课程性质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促进学

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这决定了高中历史教学更强调对历史

和社会的解释、理解。课程目标在知识与能力方面规定:“在义务教

育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在掌握

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

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

认识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高中学生的记忆

和思维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历史知识的特点也决定高中历史学习的难度。历史知识是客观与主

观的高度统一,也是史料和阐释的高度统一。历史都是过去的、无

法直接观察的、客观的,对历史的学习只能借助史料进行间接认识;历史知识通常是用语言文字表达的主观认识,是对客观历史的描述

和阐释。因此,对历史知识的记忆是典型的语义记忆,而“对历史事

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识活动”的过程,实际上就

是学生主动对历史名词、概念在头脑中进行加工,形成意义建构的

过程。所以,习惯了初中“了解历史知识”学习的高一学生在适应高

中历史学习上需要一个过程,时间长短因人而异。

(四)历史学习态度方面问题。其一,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不清,

学习主动性不够,强调记忆而忽视学习过程本身。这些问题在学生

对老师的期望中真实而突出地表现出来。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历史

知识是学生在自己当前所处的社会环境下,通过老师的帮助和同学

的互助,利用课本、教辅资料和其它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而获

得的;历史学习过程是学生依据自己已有的历史知识和经验,对教

材和其它资料以及教师的讲解主动的选择、加工、处理,从而获得

自己的历史学习意义,丰富、发展自己的历史知识和经验,提高自

己的认知水平。但从同学们对历史学习的主观评价来看,表面上是

对老师的过度信任、期望,实际上是学生历史学习自我主体的缺失,依赖教师精细讲解的结果而非师生探讨的过程,期望教师的严厉要

求而非主动探求知识,偏重历史知识的记忆而忽视历史学习的认知

过程。

【篇二:历史学习困境及其原因与学生的应对策略】

历史学习困境及其原因与学生的应对策略

──关于高一新生历史学习的调查报告

吴邦荣周红

摘要:高中教育相对于九年制义务教育而言有很大的差别,而高一

学生是实现这一跨越式发展的特殊群体。本文立足于高中新课改背

景和高一学生发展的需要,以安徽省阜南县第二中学为例,对高一

学生当前历史学习的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对高一新生在历史学中的困惑与期望进行调查并形成反馈意见;第二,依据学生的反馈意见,从“时间”、“记忆”、“理解”、“态度”、“文综能力”、“个体差异”六个方面详细论述影响高一新生历史学习

的因素及其形成原因;第三,破解当前高一历史学习困境是一项综

合工程,从学生角度讲,目前最好的策略是学会做历史笔记。本文

从教学案例出发,详细介绍了课前笔记、课堂笔记、课后笔记的原

则和做法,以期帮助高一新生提高学习效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高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高一新生;历史学习;困惑与期望;历史学习笔记

一、调查反馈

2008年10月初,我对本校的五百多名来自县城、各乡镇学校的高

一新生就历史学习问题做了一次调查,结果如下:

(一)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困惑

1.时间不够用(指课后学习时间,笔者注)。

2.想背书但不知到背哪部分。

3.做题时只想着查书或参考答案。

4.很难将历史知识点归纳起来。

5.记的慢,记住了很快又忘了。

6.要记的知识点太多,理解性的东西太多。

7.材料题不会做。

8.回忆老师讲解或教材总会有遗漏。

9.记的不准,容易混淆。

10.对老师分析的东西不感兴趣,听课注意力不集中。

11.不知道怎样记笔记。

12.不知道怎样学历史,很迷茫。

(二)对课堂教学的期望

1.希望老师多详细解释名词概念,发现好多名词我以前会用,现

在好像什么都不会了。

2.希望老师每一课都严格按照教材讲课。

3.老师将重要的知识点让学生抄写下来,要求学生背。

4.将重要的知识在书上划下来。

5.提醒学生哪些是重点,将历史背景、内容、影响抄给学生,否

则容易记乱。

6.将重点多读几遍。

7.明确告诉我们下节课提问什么内容,最好告诉我们在课文的哪

一段。

8.不要讲的太快(指教学进度,笔者注)。

9.多讲些故事,用讲故事的方式讲课,我们初中老师就是这样,

而且效果很好。

10.对完不成任务的学生要严惩。

11.多补充些课外知识,我以后学理科,只想多了解一些历史知识。 12.多讲解习题,多讲些历史学习方法。

需要说明几点:(1)我校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在本地属于二类,而

且班内文化课成绩差面较大,班级属于异质分组(混合班级);(2)我校高一历史课开的是必修一,每周两节正课和半个晚自习(60分钟);(3)我省中考历史为开卷考试,满分70分。

(4)摘录给大家的是学生反映中比较强烈且具有共性的内容。

二、高一新生历史学习的主要问题与形成原因

这次调查是在历史课上以不记名问卷调查形式进行,结果真实的反

映了高一学生一个多月来的历史学习感受和期望,其中有些问题是

各学科共性的,例如班级授课制本身的弱点──教学共性要求与学生

个体差异的矛盾,并由此产生了学生在个性发展和教师在因材施教

方面的困境,教师对学生的教学要求是一致的,但学生对教师的要求和期望是不尽相同的。有些是历史学科特有的,它涉及高一历史教学的各种关系,如老师与学生、教与学、课堂教学与学习评价,它还涉及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和实践的辨证统一问题,等等。总的来说,它反映了一个不太乐观的高中历史新课改现实,即高一大多数文化课基础不是很好的新生希望学好历史,但自我评价并不满意,而且对教师的期望太高,甚至对学习出现了“迷茫”的情绪。这种状况可以简单地归结为高一新生对历史学习的适应问题,并期望“时间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但是,如何帮助和指导学生尽快摆脱困境,促进高一历史教学相长,是所以关心教育的人士的共同责任。笔者仅从学生的角度探讨高一历史学习的问题、特点以及形成原因和解决的办法。

从同学们的自我评价和对老师的期望中,总结出学生历史学习的主要问题和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时间方面问题。客观上讲可能是高一历史教学周课时不足,主观上讲是学生对历史学习的时间投入不足,或者是课后自主学习的效率不高。学生将课后的时间基本上用在了数学和英语上,而且长期以来形成了轻视历史学习的传统。

(二)记忆方面问题。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也是各学科共性的问题,只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表现的更加突出,因此也是学生反映最多、最迫切的问题。就历史教学而言,主要有三个方面表现。其一对需要记忆的内容目标不明确,没有被高度注意的记忆目标,是不可能取得良好的记忆效果的。这可能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目标设计问题,但更主要的原因是学生个体的注意投入不够。其二是记忆的品质差,常表现为记的慢、忘的快,记不准、易混淆。这虽然受遗传因素决定,但是也可以通过练习不断改善、提高。其三是教师的要求过高,学生负担过重。教师的要求和学生的负担对每个个体来说又是相对的,对学习相对困难的学生来说,关键是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以适应整体环境。

高一学生在自己的历史学习过程中对记忆感到困惑重重的原因,除了上述的因素以外,还有两个非常现实的原因。首先是学生历史学习的评价由初中开卷到高中闭卷的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课堂教学的变化;其次是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体系构建上“既注意与初中课程的衔接,又避免简单的重复”,使高中历史教学加大了对学生记忆和理解方面的要求。初中是开卷考试,而且满分只有70分,历史学习

更多的停留在知道、了解的层次,因此,初中课堂教学、教材文本

与高中相比都更具有趣味性,适应初中生的认知水平。特别是学生

的历史学习评价等同于开卷考试,相当一部分学生应对考试就是划

重点、抄笔记,而且这些重点、笔记既不需要理解也不需要记忆,

甚至不需要关心它的语言表达,因为只要记得在哪本书哪一章就行了,这种思想和行为在初中学生间十分流行。这是任何一个有良知

的人都不愿意看到但却必须思考的事实。到了高一,在高考和新课

改夹缝中的历史教与学和初中相比差别太大了,造成学生在短期之

内无法适应。初、高中历史课程实施的衔接问题,必须引起高一历

史教师和课程专家们的高度重视。

(三)理解方面问题。其一是不能准确的掌握一些名词概念,课堂

上听明白了,但不久又迷糊了。如政治、经济、国王、总统、首相

等一些常用的名词,却变的十分抽象了。其二是材料题不会做,材

料读不懂或习题考查意图不清或不知道如何组织答案,把自己知道

的与习题相关的内容都往上写。

这些与高中历史学习的特点是分不开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规

定课程性质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促进学

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这决定了高中历史教学更强调对历史

和社会的解释、理解。课程目标在知识与能力方面规定:“在义务教

育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在掌握

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

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

认识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高中学生的记忆

和思维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历史知识的特点也决定高中历史学习的难度。历史知识是客观与主

观的高度统一,也是史料和阐释的高度统一。历史都是过去的、无

法直接观察的、客观的,对历史的学习只能借助史料进行间接认识;历史知识通常是用语言文字表达的主观认识,是对客观历史的描述

和阐释。因此,对历史知识的记忆是典型的语义记忆,而“对历史事

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识活动”的过程,实际上就

是学生主动对历史名词、概念在头脑中进行加工,形成意义建构的

过程。所以,习惯了初中“了解历史知识”学习的高一学生在适应高

中历史学习上需要一个过程,时间长短因人而异。

(四)历史学习态度方面问题。其一,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不清,

学习主动性不够,强调记忆而忽视学习过程本身。这些问题在学生

对老师的期望中真实而突出地表现出来。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历史

知识是学生在自己当前所处的社会环境下,通过老师的帮助和同学

的互助,利用课本、教辅资料和其它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而获

得的;历史学习过程是学生依据自己已有的历史知识和经验,对教

材和其它资料以及教师的讲解主动的选择、加工、处理,从而获得

自己的历史学习意义,丰富、发展自己的历史知识和经验,提高自

己的认知水平。但从同学们对历史学习的主观评价来看,表面上是

对老师的过度信任、期望,实际上是学生历史学习自我主体的缺失,依赖教师精细讲解的结果而非师生探讨的过程,期望教师的严厉要

求而非主动探求知识,偏重历史知识的记忆而忽视历史学习的认知

过程。

其二,功利主义思想泛滥。准备学理科的同学将自己“为什么学”、“学什么”定位在开拓视野的层次上,而对“怎么学”也仅仅定位在了

解的层面上。学生对课堂教学“重点”关注太多,表面上看是好事,

其实不然。什么是“重点”?课标有解释:重大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重要的历史人物、基本历史结论,历史发展的规律和阶段特征等,也就是老师们经常讲的主干知识点和基本技能。然而大多数学

生关注“重点”的出发点并不是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本身,而是考试、

做题经常用到的,或是经常犯错误的内容。在应试教育环境下,不

该埋怨学生,但它真实的反映了与新课改背道而驰的依然具有强大

生命力的学习观考什么,学什么。我们一线老师发现了一个规律,

最能引起学生注意的方法是告诉学生这里是高考经常“光顾”的地方。究其原因,除了高中文理分科

教学和学生个体对历史学习兴趣的差异外,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当

前高中历史教学评价和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不到位造成的。“现代认知

心理学派认为,要想理解行为,就必须理解行为背后隐藏的过程。

高中新课程十分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然而,在高考指挥棒

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在安徽省高考升学率06-08年持续下降的

情况下,期望高中历史教学和评价有根本性的改变也是奢谈。

这几年,我们对教师角色及其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关注较多,对课

堂主体论的讨论和研究也很热烈,虽然强调学生主体论,但对长期

依赖于被动学习的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研究和关注不够,这实际上

也是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意识的另类表现。新课改的效果,素质教

育的发展,最终都取决于教与学两方面在实践中的根本变化,任何

一方面都不可以忽视。

(五)文综能力较差,影响高中历史学习。前面提到历史知识的特点,它还有一个特点──综合性强。历史知识涉及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高中历史课程以模块形式出现,包含政治、经济、思想文化、

科技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领域的专业知识和名词,运用马克

思主义基本原理阐释历史不仅要求学生具有相应的历史知识经验,

更需要文宗能力的支持,需要时刻注意历史问题的前后纵横的关系

以及各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近代以来国人便有“文史哲不分家”的

说法,现在高考更将文宗考试的能力要求细化为四个方面,即“获取

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随着新课改的推行,文宗能力不仅是高考和教学评价的核心内容,

它也是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之一。在高一历史教学的实践中,学生普遍反映存在材料阅读、理解以及思想观点的辨伪、表达

等方面的困难甚至是障碍。究其原因,既有学生的智力因素,也有

历史学科内的能力培养问题,也有相关学科之间在知识和能力方面

的迁移和关照问题,总之,这是一个综合性问题,需要高一学生对

历史学习付出更多的热情和毅力。

(六)学生的知──情──意心理活动过度性特点明显,个体差异拉大。高一新生对客观鲜活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比较感

兴趣,而对历史意义的建构有畏难情绪或不感兴趣,这既受初、高

中历史教学和评价差异的影响,也符合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特

别是认知水平发展的特点,具有从初中到高中过渡性发展的阶段特征。根据以往经验,进入高一下学期,特别是分了文理班以后,这

种差异会逐渐缩小。这一时期,个体表现差异很大,认知水平或适

应能力相对低的学生往往对自己历史学习的主观评价较差。

三、学生的突破口──做好历史学习笔记

彻底改变当前高一新生历史学习的困境,不是朝夕之间的事,它需

要高中一线教育工作者与专家、学者的互动,进一步完善新课标和

教材的编写,特别是处理好从初中到高中的衔接问题;需要教师与

学生的互动,在完成课标教学任务的底线上,使教学真正回归生活、因材施教;更需要学生的主动探索,并尽快适应高中历史教学的要求。

从学生的角度讲,我认为目前摆脱困境的最好学习策略是:做好历

史学习笔记。理由简单归纳如下:1.笔记是人脑的硬盘,是学生记

忆的延伸和扩大。2.做笔记是高效学习和复习的保障,是提高学生

时间效率的保证。3.做笔记能够更好的将学生的注意

【篇三:新高一暑期语数英学习建议】

【前言】从每年的高考情况来看,阅读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成

绩的走向。例如考生做题速度慢,很多体现在文综、理综上,还有

的考生体现在语文上,甚至给作文只留不到半小时的时间,这样的

考生很可能是因为阅读能力差,不能高效的从题目中获取信息,题

目读了几遍才可能读懂,如果考生面对每道题都读了两遍或者更多

的次数,特别是对阅读反复读很多次,如果能获取信息还好,关键

是很多学生读了几遍也没有获取信息。例如说语文的社科类阅读文章,有的考生读了很多遍还一样把题目做错。于是考试的时候一些

考生不仅时间不够用,得分也不高。或者一些考生已经做的题目正

确率很高,但是存在很多题目来不及答的情况,导致总分不高。当

然也有一些考生阅读能力不强,但是盲目自信,粗略的阅读之后就

匆匆落笔,这样的考生考完试之后感觉不错,结果分数出来之后与

自己期望大相径庭。

千万不要认为阅读是语文的学科的事情,阅读也是语文老师应该要

求的,其实不是这样,在以对考生能力考查的高考面前,死记硬背

起到作用越来越小,现在的高考对考生能力考查要求集中在:获取

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探

究能力、表达能力等等。设想一下,如果考生阅读能力差,不能有

效的从题目中获取有效信息,并且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有效的信息,那么后果不堪设想。连题目让你干什么都不知道的话,没有提炼出

有效信息,怎么去调动和运用知识?更不要说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了。 2015级新高一假期语文科学习建议

语文阅读书目推荐:【阅读是心灵与心灵的对话,在阅读之中感受

生活的美与幸福。】

一、必读书目:《初高中衔接教材》(语文)第二编:简明现代汉

语语法、文言文基本语法知识。

二、选读书目

1、《风流去》鲍鹏山

2、《夹缝中的历史》朱鸿(新版名《历史的星空》)

3、《唐诗之旅》、《宋词之旅》、《元曲之旅》李元洛著

4、《垂钓于时间之河》张宗子

5、《张承志散文选》张承志

6、《古典之殇》、《精神明亮的人》王开岭

7、《北大大课堂:西方六大师》贺麟

8、《西南联大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谢泳

9、《谈美,谈文学》朱光潜

10、《傅雷家书》傅雷

11、《人在欧洲》龙应台

12、《沈从文自传》沈从文

13、《阿城小说:棋王、树王、孩子王》阿城

14、《红楼梦》曹雪芹

15、《记忆像铁轨一样长》余光中

16、《带一本书去巴黎》林达

17、《围城》钱钟书

18、《乡土中国》费孝通

19、《富饶的贫困》王小强、白南风

20、《干校六记》杨绛

21、《倾城之恋》张爱玲

22、《故事新编》鲁迅

23、《戏曲故事》张晓风

24、《哲学野史:30位思想大师的趣闻和传说》科恩

25、《人类的群星闪耀时》茨威格

27、《分成两半的子爵》卡尔维诺

29、《悟空传》今何在

要求:必读书目认真阅读,完成附录的练习,选读书目就自己感兴趣的挑选一两本阅读,并适当地作好读书笔记。

2015级新高一假期数学学习建议

带着初中三年的学习积累,我们即将进入高中知识的殿堂,相信同学们在经历了三年的初中数学学习后,数学思维有了一定的发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这是我们继续高中数学学习的基础。但高中与初中的数学学习有很大差异,比如,数学语言在抽象程度上突变,知识内容的整体容量剧增等,如何才能快速适应高中的学习与生活呢?这里提供同学假期学习的几个建议,供同学们参考:

1.高一必修1与必修3教材展开自主学习:(建议参考王后雄学案教材完全解读必修1附有课本课后练习与解答)

(1)。要求通过自主阅读教材,完成教辅练习,对照练习解答,

体会学习成效,提练学习方法;

(2)。每天一到两课时展开自主学习,必须做到一课一练习一对照;

2.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每周学习要做到有计划,要读、写、改同时结合,读就是锻炼数学

理性阅读能力,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层度;写就是每节课后的练习

(用教辅材料训练较好,他有提供详细的分析与

解答,对初学者更有利);改就是对自己不懂或存在误区处进行“揣

摩与修改”,包括体会与学习方法的优化等。

3.体验合作学习优势

(1)。学会讨论学习方法:可以约2-4个新高一同学一起开展自主

学习(要求约定同步学习),学后共同试论对“概念与公式”的理解

方法,共同完成练习,互相批必练习,探讨学习体会等。

(2)培养超前学习意识

要求自我约束自我控制,锻炼出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最好是小组

学习,有条件也可以在学长或导师引导下开展学习

总之超前开展“前置性学习”,最好能完成高中必修1-必修3的各节

初学内容。

2015级新高一假期英语科学习建议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祝贺你们进入厦门一中开始了高中的学习

生活。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well begun is half done.)。高中一年级是中学阶段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这一年成绩

的好坏关系到整个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是否顺利。因此做好高初中

的衔接显得至关重要。

一、克服畏难情绪,树立学习信心。

高中英语学习有别于初中的学习,高中生词量大,阅读文章篇幅较长,且句子结构也较为复杂,听说读写的要求也有所提高。高中英

语容量大,要求高,节奏快,因此做好学前心理准备,能为自己开

学初的学习做好适当的铺垫,增强学习信心。

二、充分利用《初高中衔接教材》,复习巩固已学知识,弥补缺漏,促进自主

学习过程中要有学习标注。预先了解单元框架结构有利于开学初从

容应对。

四、如何提高英语的全面能力。

英语能力的提升不是一日而蹴。“死”去“活”来是成为英语学霸的必

杀技。英语的学习需要大量的记忆,扩大词汇量、阅读面。量变引

起质变,只有当存储量足够时,才能逐渐悟到如何活用。正如熟读

唐诗三百首,不会写来也会吟。落实以下的几点,英语对你而言就

是a piece of cake。

1) 词汇的记忆:任何词汇,脱离语境就是死水一潭。因此背记词汇

以词组为单

位,或句子、或短文,关注搭配和词性。

2) 养成摘抄、仿写的好习惯。多读英文杂志、报刊或英文小说简写本,培养语感,享受英语学习的乐趣。可以建立个人词库,做些摘抄,仿写或者写点感悟,为写作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做好准备。

3) 口语听力的提升:虽然看美剧有一定的作用,但一集集地看过去,听力口语提升的效果却不好。正确的做法是选自己最喜欢的一集或

者一部电影,反复听看,模仿到所有的台词可以同步为止,再换新

的内容。

同学们,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亲身经历、亲生感悟是英语学习成

功的关键。 be a happy english learner!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