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校企合作提高教学质量案例

  • 格式:doc
  • 大小:4.43 M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校企合作提高教学质量

加强校企合作是提高中职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我校计算机应用以示范校建设为契机,大胆改革,成功地将自身办学优势与企业资源优势有机结合,实现了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的局面。

一、实施背景

计算机的知识更新换代的特别快,毕业生们普遍的反映学校学到的知识太落后,无法应用于具体项目,前沿的技术在学校里难以接触到。学生发愁学而难以致用,企业发愁无人可用。为解决这一困局,有些学校探索出了一条新的教学路径: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和管理学生,即校企合作教学。其中动手能力强,应用能力高的计算机专业是进行合作最早,取得效果最好的专业之一。

另外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是企业参与专业建设深度不足;二是原有课程体系与工作岗位能力要求关联度弱,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要求有些脱节;三是掌握生产技术的“双师型”教师量和质都有待进一步加强。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加强校企合作来取得突破。二、主要目标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和专业发展需要,按照“素质培养为先、职业定位准确,培养模式先进,专业特色鲜明,人才质量优良”的要求,构建“校企一体、岗位能力为主”的专业课程体系,开展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建设,以校企合作企业为依托,以“教、学、做、知识、能力、素质”六位一体教学方法为突破口,突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打造“专兼结合、团队合作”的双师型教师团队,增强各专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深化与校企的合作,完善“订单培养”、“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以建设工学结合优质核心课程为重点,构建体现“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建设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生产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学习型生产性实训基地,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满足岗位综合能力课程教学和生产实习需求。

三、工作过程

1. 2002年开展顶岗实习工作。2002年,我校主动与企业联系,向企业输送第三年顶岗实习学生,因为这些学生有较强专业素质,深受企业欢迎。

2. 2009年开展订单式培养。办起了以企业冠名的“达丰班”、“炎兴班”、为主要形式的“订单式”培养,由我校负责“达丰班”、“炎兴班”招生工作,企业协助招生宣传及推广工作。“达丰班”、“炎兴班”采用两学期在校学习,一学年下厂实习的培养模式,校企共同领导,共同管理。

图1定向班学生参与实训

3. 2012年与西安炎兴签订订单培养协议。12年3月,我校完成了与“西安炎兴”的洽谈与签约工作,两种实习模式与两种合作机制形成协议,校企合作的平台初步建成。两种实习模式:“企业入校顶岗实习模式”、“毕业前综合顶岗实习模式”。两种合作机制:教师进厂顶岗培训机制,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制。2011-2013年,学校与企业共同合作,逐步落实两种实习模式和两种合作机制。

图2与企业签字仪式

4、落实毕业综合顶岗实习工作。2011年至2013年,每年均选送毕业班学生

到“广达集团”、“西安炎兴”开展综合顶岗实习工作,三年来,共完成300多名学生的毕业综合顶岗实习工作。

5、落实教师进厂顶岗培训机制。2012年暑假,计算机教研组组织所有专业教

师进厂参加顶岗培训,熟悉了合作企业的各个生产工作岗位,了解了合作企业的专业技术,管理模式。

四、条件保障

1.硬件条件支撑,加强基地建设

眉县职业教育中心计算机专业在2012年建成BPO生产实训基地,用于专业建设生产性实习基地。

2. 建立管理机构,提供组织保障

成立由学校领导及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的“校企合作协调指导委员会”,全面指导协调校企合作各项工作。由一名领导具体分管校企合作工作,负责校企合作工作的开展,由专门教师分项目管理学生实习工作。

3.完善管理,形成考评机制

为强化计算机应用专业实训实习基地的管理,学校制订了《计算机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方案》、等制度,并与企业合作制订了《计算机应用专业“订单培养”学生管理办法》、《眉县职教中心“订单培养”企业管理制度》、《眉县职教中心“订单培养”学校管理制度》等相应的管理制度。

五、主要成果

1.参与企业管理,打造了一支双师型教学团队

与广达集团、西安炎兴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进行了深度的探索,教师在真实生产环境中掌握了技能,提高了创新创造能力。

2.激励实习兴趣,建立了多种评价方式,

企业管理人员通过考核学生在企业见习、顶岗实习期间的表现,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企业根据学生在校成绩和企业表现,择优录用成绩优秀学生为企业员工,让学生毕业即能就业,激发了学生在企业实习兴趣。学校期末部分课程成绩考核评价内容多元化,引入了合作企业专家评价,部分科目学生成绩由理论考试、企业实习组成。

3.提升办学声誉,形成了两种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得到了各级政府领导的肯定与地方企业的认可,产生了极大的社会效益。校企合作方式形成了两种模式,一是订单培养,比如和西安炎兴签订人才培养协议。二是产学合作型,企业直接进驻学校,学校提供场地和部分设备,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

4.开展生产实训,提高了四种能力

学习能力。学生学习技能兴趣增加,主动向企业培养师请教。

管理能力。实习期间,学生对自己的言行举止、工作态度及时负责,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到了提升。

技能水平。学生技能获得显著的提高,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我校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一次性就业率提升到90%以上。

规划能力。企业为学生树立了明确的就业目标,学生能树立正确地就业、择业观念,根据自能特点,选择毕业后从事的岗位方向。

六、影响与评价

1.建立和完善企业参与的学生评价体系。

逐步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学生评价体系,即学校评价、企业评价和综合评价的评

价体系。

(1)学校对学生的评价。为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根据学校《成绩考核管理办法》,采用“加强平时考核、弱化期末考试,突出分项考核、综合评定成绩”的质性评价策略,对学生在校表现进行评价。

(2)企业对学生的评价。由于学生还不是企业的准职工,企业对实习学生采取有别于企业职工的评价方法。主要从学生的遵章守纪,产品质量意识,工作积极性,吃苦耐劳,团队合作,服从管理,虚心学习,积极进取等方面进行评价。

(3)综合评价。班主任、专业课和学校在学生临近毕业之际,将结合学生在校的评价和在企业的评价进行综合评价,最后给出毕业生鉴定表。

实践证明,多方面的评价体系是行之有效的,它促使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进一步提高,教学检查不断深入、教师教学观念进一步改变,将它纳入到常规教学管理中去,不断加以完善,以适应中职学校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

2.改革了教学模式。

计算机应用专业,在教学上开展“项目教学、任务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对象,改变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以完成和实现“任务”为线索,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整合信息于学科的学习应用中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带动学生创新能力、自学能力、理论联系实践能力的提高,增强学生独立意识和团体协作精神。

3.转变教师教学理念,提升教师综合能力。

通过校企合作教研活动,通过下企业实践活动,专业教师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计算机应用专业目前有专业教师13人,专业带头人2名,骨干教师4名,双师型教师7名。近两年2名专业教师参加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6名专业教师参加省级骨干教师培训,所有专业教师均参加企业短期技能培训和下企业实践活动。

七、体会与思考

1.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的积极性不够,一是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认识不到位,二是企业没有直接经济效益。同时企业缺乏能参与学校管理、学生教育方面的人才,使得校企合作中存在许多困难。

2.当前在课程体系建设、学生的职前教育以及学生参加生产实践等方面针对性、指导性不强。尽管我们在课程体系的设置方面参照国家标准和地方需要,完全使用教育部规划教材,学校也尽量开设职业指导课程,但还不能完全满足学生职业能力掌握与工学结合、顶岗实习阶段的要求,还有一些专业课学习的内容,理论性太强,难度大,学生学习存在困难,与企业的实际工作存在距离,对学生到企业参加顶岗实习的针对性、指导性不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