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曲霉菌病及中兽医诊治
- 格式:pdf
- 大小:153.74 KB
- 文档页数:2
蛋鸡混合感染曲霉菌病与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曲霉菌病是由曲霉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
其临床症状包括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等。
曲霉菌病的诊断主要依靠病鸡的临床表现、病鸡的口腔及肠道分泌物的分离培养以及病理学检查。
在饲养密度较高的蛋鸡群中,如发现有一定数量的鸡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进行诊断。
诊断时可以将病鸡的分泌物送至动物卫生检验所进行分离培养,也可以进行病理学检查,观察鸡体内是否有典型的病理变化,如黏膜充血、溃疡等。
曲霉菌病的防治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 隔离病鸡:将确诊或疑似感染曲霉菌病的鸡隔离,避免与其他健康鸡接触,防止病菌的传播。
2. 加强清洁消毒:对鸡舍及周边环境进行清洁消毒,尽量减少病菌的存活。
可采用过氧化氢、含氯消毒剂等对鸡舍进行彻底消毒处理。
3. 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合理调整饲料配方,增加饲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保持饲养环境的卫生。
同时加强对饲料和饮水的监测,确保其不受污染。
4. 使用药物治疗:可以给病鸡口服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以帮助病鸡恢复健康。
常用的药物包括氟康唑、伊曲康唑等。
蛋鸡混合感染曲霉菌病与大肠杆菌病的诊断可以通过临床症状观察、病原体的分离培养以及相关的检测方法进行判断。
防治措施主要包括隔离病鸡、清洁消毒、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和使用药物治疗。
为了预防这两种疾病的发生,蛋鸡养殖户应加强养殖管理,确保环境卫生和饲料安全,提高蛋鸡的抵抗力。
鸡曲霉菌病鸡霉菌病鸡得了霉菌毒素怎么治疗鸡霉菌毒素吃什么药
病因:
包括饲料运输和保存中遭雨淋、浸水而发霉;夏天加工的颗粒料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霉变,易霉变的饲料有花生粕、芝麻饼、粉碎后的玉米;垫料发霉,加之撒在垫料上的饲料的霉变,平养柴鸡采食发霉的饲料或垫料后都有可能发病;
通风不良,饲养密度过大,造成舍内空气中所含灰尘量大,使霉菌孢子飘浮在空气当中,通过呼吸道和饮水感染;料槽中的饲料不能得到及时地处理,晚上未净槽。
防治霉菌毒素方法
使用达龙霉立清,专治霉菌毒素,霉菌的克星,市面上普通的脱霉剂只能脱表面上的霉,里面的霉脱不掉,达龙霉立清从根本治疗霉菌,治霉菌分解霉菌,清洗水管水垢,霉菌的克星。
防治:
加强管理,防止饲料发霉,加强通风换气,减少饲养密度;定期对鸡舍、料库用含碘的药物消毒;保持舍内垫料的整洁和干燥;料槽要每天清理,防止水槽中的水流到料槽里使料发霉。
可在饮水中加0.05%硫酸铜治疗,形成水溶液,起到解毒的作用,同时加人维生素C、葡萄糖、多维、肾肿解毒药等。
含碘类的消毒药饮水,既可抑制霉菌生长,又可治疗霉菌。
雏鸡急性曲霉菌病的诊治海南省地处高温、潮湿的亚热带区域,各种霉菌易于繁殖生长,曲霉菌病也很多见,雏鸡感染发病通常在1~3周龄,而7日龄时大批量暴发较为少见。
1发病情况2005年9月,海南省昌江县某果园新建鸡场从外地购进黄羽雏鸡苗5000羽,7日龄时发现个别雏鸡呼吸急促,伸劲张口,禽主马上给全群雏鸡饮服青、链霉素,但未见疗效。
雏鸡死亡不断增加,到17日龄时,共死亡1500余只。
2临床症状雏鸡呼吸急促,伸颈张口,精神不振,委顿,反应迟钝,减食,饮欲增加,口粘膜和面部发绀,严重者很快死亡,多数于1~2天后死亡。
发病5天后,呼吸道症状逐渐减轻,死亡雏鸡逐日减少,但有部分病鸡呈腿部麻痹,有的不能站立和走路,或呈角弓反张姿势。
12日龄后,有7%的鸡出现腹水症。
3病理剖检主要病变:肺和气囊有针头至火柴枝头大的灰黄结节,肺部淤血、质脆,部分肠管充血及出血,腹腔及腹腔器官附着黄白色粒状或块状物,部分肺和心覆盖着一层纤维素性伪膜,腹水症的死鸡其腹水呈黄色。
4实验室检查(1)取死鸡肺脏涂片,美蓝染色镜检,未发现细菌。
(2)取死鸡肺脏送县动物诊断中心作病理切片检验,镜检主要变化为肺内见许多大小不等的坏死病灶,病灶中心为均质坏死物与破碎核残层,其中见大量曲霉菌丝,坏死灶周围见多核巨细胞围绕与炎性细胞浸润,肺组织伴有多部位出血和水肿,并见肺膜增生。
诊断结果: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确诊为雏鸡急性肺曲霉菌病。
5防治措施经确诊后,当即采取如下治疗措施:(1)清除旧垫料,改换新鲜干燥垫料,并用1∶300康洁胺溶液彻底消毒鸡舍及养鸡设备,在保持舍温的情况下加强通风。
(2)药物治疗:①每只雏鸡每天用1万IU制霉菌素分两次拌料喂饲,连用5天,停药2天后,再用3天。
②用1∶1000的硫酸铜溶液饮水给服。
③及时补给复合维生素。
治疗5天后,病情逐渐得到控制,20日龄后,病鸡基本恢复正常。
加强饲养管理,做好保温、通风及清洁卫生消毒工作,注意给予新鲜饲料及防止各种应激因素发生。
1例鸡曲霉菌病的诊治体会鸡曲霉菌病是一种常见的鸟类疾病,由真菌曲霉菌引起,可导致鸟类的生长发育受阻、食欲不振、羽毛脱落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在多年的养鸟经验中,我曾遇到过一例鸡曲霉菌病的患鸟,通过及时的诊治和合理的治疗方案,最终成功治愈了该病例。
在此,我将分享一下我的诊治体会,希望对养鸟爱好者有所帮助。
一、病例描述该患鸟为一只约3个月大的鸡,体重约1.2公斤,毛色金黄,采用自由放养方式。
在观察中发现其食欲减退、活动力下降、羽毛脱落等症状,粪便呈现水样或稀水样,且粪便中有大量白色粘液。
经过初步检查,发现其肛门周围有明显的红肿和瘙痒,肛门内有大量白色分泌物,同时羽毛基部有明显的炎症。
二、诊断结合患鸟的临床表现和病史,初步怀疑为鸡曲霉菌病。
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对患鸟进行了粪便和羽毛基部的细菌和真菌培养,结果显示患鸟粪便中有大量曲霉菌,羽毛基部也检测到了曲霉菌。
综上所述,该患鸟确诊为鸡曲霉菌病。
三、治疗针对鸡曲霉菌病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真菌治疗和支持治疗两个方面。
1. 抗真菌治疗鉴于曲霉菌对许多常用抗生素和抗菌药物具有耐药性,因此选择有效的抗真菌药物非常重要。
在此次治疗中,我采用了口服伊曲康唑和外用甲硝唑的联合治疗方案。
伊曲康唑是一种广谱抗真菌药物,可有效抑制曲霉菌的生长繁殖,而甲硝唑则能够缓解患鸟肛门周围的红肿和瘙痒症状,同时具有抗菌和抗原虫作用。
2. 支持治疗在抗真菌治疗的同时,还需进行支持治疗,以帮助患鸟恢复健康。
具体措施包括:(1)保持环境清洁卫生,避免交叉感染;(2)给予易消化、高营养的饲料,增强患鸟的免疫力;(3)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促进患鸟的恢复;(4)定期观察患鸟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四、效果评估在治疗过程中,我每天对患鸟的粪便、食欲、活动力、羽毛情况等进行观察和记录,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经过2周的治疗,患鸟的症状明显减轻,食欲恢复正常,活动力增强,粪便正常,羽毛的生长和颜色也恢复了正常。
鸡感染曲霉菌怎么办?鸡曲霉菌病用什么药?概述:鸡曲霉菌病多发生于1~3周龄以下雏鸡。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严重的呼吸困难,张口喘气,无罗音,很少采食,急性暴发时死亡率可达50%,曲霉菌侵入眼部时眼皮下蓄有豆渣样物质,眼皮鼓起,角膜溃疡,像“白眼珠”。
一旦爆发要及时诊治,以免耽误病情。
一、鸡感染曲霉菌怎么办?1.加强隔离和消毒发病的鸡群应及时隔离淘汰病鸡,应尽早移走污染霉菌的饲料与垫料,清扫禽舍,喷洒1∶2000的硫酸铜溶液,换非霉变垫料。
2.治疗首先要找出感染霉菌的来源,并及时消除,在此基础上进行治疗,才能奏效。
二、鸡曲霉菌病用什么药?①用制霉菌素,按每鸡0.5万~2万IU内服,2次/d,连用2~4d;或按每kg饲料中加制霉菌素50万~100万IU,连用7~10d。
②用克霉唑(三甲苯咪唑、抗真菌1号),雏鸡按1g/100只拌料饲喂。
③用两性菌素B,使用时用喷雾方式给药,用量是25mg/m3,吸入30~40min,该药与利福平合用疗效更强。
④用0.1%~0.5%的碘化钾溶液,按每只鸡3~5ml一次内服,1次/d,连用3~5d。
⑤用鱼腥草注射液,按每次每只0.3ml一次肌注,3次/d,连用7d。
三、对未发病鸡的预防措施(1)保持鸡舍环境卫生清洁、干燥,加强通风换气,及时清洗和消毒水槽,请处理料槽中剩余的饲料,垫料经常翻晒,妥善保存。
尤其在阴雨连绵的季节,更应防止霉菌生长繁殖,污染环境而引起该病的传播。
种蛋库和孵化室经常消毒,保持卫生清洁、干燥。
(2)对污染的育雏室要进行严格处理,彻底清除霉变的垫料,然后用甲醛(福尔马林)熏蒸消毒,或用0.4%过氧乙酸喷雾消毒。
经过通风、更换清洁干燥垫料后方可使用。
(3)做好日常消毒工作,也可用0.5%过氧乙酸带鸡消毒。
怎样治疗鸡曲霉菌病鸡曲霉菌病的防治方
法
霉菌和它产生的孢子,广泛分布在自然界,其中烟曲霉是主要的病原菌,对外界的抵抗力很强,120℃干热1小时或煮沸5分钟方可杀死。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鸡曲霉菌病的防治方法。
一、鸡曲霉菌病的流行病学特点
1、传染源:被霉菌孢子污染的垫料,饲料,空气是主要传染来源。
2、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
3、易感性:雏鸡最易感,成年鸡易感性低,多为散发。
4、流行特征:霉菌繁殖需较高湿度和温度,当舍内潮湿闷热,通风不良孢子大量繁殖,经污染的空气侵入呼吸道,多为4-12日龄雏鸡急性暴发,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20%-60%不等。
二、鸡曲霉菌病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1、临床症状
潜伏期1-3日,雏鸡感染后精神不振,缩颈、闭眼、嗜睡、不食,继而出现呼吸困难症状,张口喘气,经结膜感染时,眼出现一侧或两侧眼混浊,灰白。
2、病理变化
特征性病变是霉菌结节病灶,常见病变在呼吸系统。
肺出现曲霉菌病灶,质地坚硬,黄色或灰白色,切面有分层结构,中心为干酪样坏死组织,此外在气囊、心、肝、肾以及腹膜肠管浆膜出现霉菌结节。
3、诊断方法
根据尸体剖检肺、气囊、心、肝、肾以及肠浆膜出现结节性病灶,
并可取病料制成压片镜检可见到分隔菌丝,进一步确诊时,应取病料做病原培养和鉴定。
三、鸡曲霉菌病的防治方法
1、孵化室,育雏舍,福尔马林熏蒸消毒。
2、不用发霉垫料和饲料。
3、制霉素有较好疗效,每100只雏鸡50万国际单位,每日2次,连用2-3日。
雏鸡曲霉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一、发病情况。
某鸡场购回商品代罗褐雏鸡l5OO只,在引进后前几天按常规方法投药预防鸡白痢杆菌病。
第3日龄开始出现死亡,外观似鸡白痢症状,马上用治疗量的药拌料,没有控制住,反而病情加重,死亡率逐渐增高。
6日龄死亡率达到4O%。
寻找原因时发现,喂的饲料已过期,有发霉味。
经过综合诊断后,确诊为曲霉菌病。
二、临床症状。
雏鸡发病初期精神沉郁,两翅下垂,闭目呆立-处,随后出现呼吸困难,喘气,头颈伸直,张口呼吸,有时可见甩头,有罗音。
后期有下痢症状,最后倒地,头向后弯曲,喙发紫。
更有特点的是采食量越多的鸡群,死亡越快。
三、剖检病变。
其特征性病变主要见于肺和气囊。
肺脏可见典型的霉菌结节,从粟粒到绿豆大小不等,结节呈灰白色、黄白色或淡黄色,均匀散布在整个肺脏,捏上去很硬。
肺脏弹性消失,质地变硬。
气囊壁、腹腔和内脏浆膜有与肺脏相似的霉菌结节。
病呈较长者,气囊增厚,表面有白色的霉菌性假膜和墨绿色的曲霉菌落,形成钙化灶。
四、防治
⑴立即停喂变质发霉的饲料,更换新的饲料。
⑵保持环境卫生清洁,加强通风,控制好鸡舍的温度、湿度,并每天带鸡消毒一次。
⑶用制霉菌素拌料,雏鸡按5OOO一lOOO国际单位/只天,连用5天。
⑷用O.O5%的维生素c与l%的葡萄糖粉混合饮水。
连用3一5天,可以增加肌体的抗病力。
⑸每天用一次阿莫西林饮水,连用5天,防止其它疾病的继发感染。
■鸡曲霉菌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田政全鸡曲霉菌病是家禽养殖过程中一种常见的霉菌病,不同年龄和品种的鸡均可以感染,但对雏鸡造成的危害最为严重,常常呈现群发或急性爆发,死亡率通常在10〜50%之间。
本文主要结合多年来的临床经验,分析了鸡曲霉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学变化、诊断方法,并提出了科学有效的防治措,通本对一提种病的防效有一.O 鸡曲霉菌病通常是由烟曲霉菌和黄曲霉菌感染引起的一种呼吸道染性病,烟曲霉菌和黄曲霉菌在和中,有十分的,。
烟曲霉菌和黄曲霉菌,在殖中,鸡感染了曲霉菌病常常现出的中症状,呼症状,的是在鸡的和出现症和,病在,和出现性病变,为曲霉菌性肺炎。
年禽养殖断:化化方发,鸡曲霉菌病的和爆发率呈现,常常呈现爆发流行造成的死亡率,危害分严重严重鸡养殖的发。
1、流行特点曲霉菌是中分分的,同种的曲霉菌所现出的致病能力存在差异性,致病性曲霉菌通污染垫草、土壤、空、饲料、饮用水,导致病菌在鸡群中快速蔓延。
致病原主要经呼将抱子入管中引起7和感染,另外还可以通眼和孵化期间曲霉菌穿透蛋壳感染雏鸡"鸡曲霉菌病发生没有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每年夏秋季节由于外温度,湿度,十分适合曲霉菌的殖成为种病流行发的高峰期。
曲霉菌主要危害1〜4龄的雏鸡,是对20日龄以下的雏鸡造成的危害性最,常常呈现爆发性流行、群发性流行。
鸡日龄的增加,发病率呈现下降,三龄以上的雏鸡基本上发病,成年鸡常常出现散发经慢性感染,对化鸡养殖产业造成的危害为严重。
2、临床症状发病初期,雏鸡主要现为精神萎靡不振,双翅下垂,羽毛杂乱采食欲下降,愿意运动,卧地起,肉冠和肉髯变成紫红色,紧接出现的呼症状,患病鸡呼,向上。
将雏鸡在能的水。
患病鸡出现间性的嚏,断的摇甩鼻,想要将呼中的内容甩出,患病鸡的眼,鼻内流出量性内容。
发病中期患病鸡出现的症状,地,曲死亡,病通常在2〜7天0有患病鸡还出现一眼的,并眼分出性分,病为严重的患病鸡眼下存在,导致眼起o成年鸡感染曲霉菌之呈现慢性经,鸡发,蛋率下降,羽毛杂乱,身03、病理学变化将临床症状为严重的鸡死之,可以发现病变主要中在和,,和存在黄的霉菌节,节呈现黄色或黄色,用地,有一性,将节节之可以发现呈现o和增,外呈现云状,在和存在肉眼可以I 的霉菌,的菌外呈现色,用动能状04、验诊断一经的上,中加口20%的化,上病死鸡的节,在上,上,在精上加透,在下察,能多个菌成的菌丝团和状的菌。
土鸡放养技术之如何防治鸡曲霉菌病?鸡曲霉菌病是鸡的一种真菌性疾病。
引起鸡曲霉菌病的主要病原为烟曲霉和黄曲霉。
本病的特征是呼吸道发生炎症和形成小结节,故又称为霉菌性肺炎。
本病主要发生于幼鸡,呈急性、群发性暴发,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
(1)流行病学各种日龄鸡都有易感性,以幼雏易感性最高,常为群发性和呈急性经过,成年鸡仅为散发。
出壳后的幼雏进入被霉菌严重污染的育雏室或装入被污染的笼具,2~3天后即可开始发病和死亡。
4~12日龄是本病流行的高峰,以后逐渐减少,至3~4周龄时基本停止死亡。
育雏阶段的饲养管理及卫生条件不良是引起本病暴发的主要诱因。
育雏室内日夜温差大,通风换气不良,密度过大,阴暗潮湿以及营养不良等因素,都能促使本病的发生和流行。
另外,孵化器污染严重时,在孵化时霉菌可穿过蛋壳而使胚胎感染,刚孵出的幼雏不久便出现症状。
(2)症状雏鸡开始减食或不食,不愿走动,翅膀下垂,羽毛松乱,嗜睡,对外界反应淡漠。
接着出现呼吸困难、气喘、呼吸次数增加等症状,但与其他呼吸道疾病不同,一般不发出明显的“咯咯”声。
病雏头颈伸直,张口呼吸,眼、鼻流液,饮欲增加,迅速消瘦,体温下降。
后期腹泻。
若食道黏膜受侵害,出现吞咽困难。
病程一般在1周左右,发病后如不及时采取措施,死亡率可达50%以上。
有些雏鸡可发生曲霉菌性眼炎,通常是一侧眼的瞬膜下形成一黄色干酪样小球,致使眼睑鼓起。
有些鸡还可在角膜中央形成溃疡。
(3)病理变化肺部病变最为常见,肺、气囊和胸腔浆膜上有针头大至米粒或绿豆粒大小的结节。
结节呈灰白色、黄白色或淡黄色,圆盘状,中间稍凹陷,切开时内容物呈干酪样,有的互相融合成大的团块。
肺脏上有多个结节时,可使肺组织质地坚硬,弹性消失。
严重者,在病雏的肺、气囊或腹腔浆膜上有肉眼可见的成团的曲霉菌斑或近似于圆形的结节。
病鸡的鸣管中可能有干酪样渗出物和菌丝体,有时还有黏液脓性或胶冻样渗出物。
(4)诊断根据流行特点、呼吸道症状及剖检变化即可做出初步诊断,但确诊需进行病原的分离与鉴定。
鸡曲霉菌病的诊断与防治鸡曲霉菌病是由曲霉菌引起的一种真菌性呼吸道疾病。
主要症状为喘气、咳嗽,剖检可见肺、气囊、胸腔腹腔浆膜面上形成曲霉性结节和菌斑。
本病发病率高,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达50%~80%。
鸡曲霉菌病是由曲霉菌引起的一种真菌性呼吸道疾病。
主要症状为喘气、咳嗽,剖检可见肺、气囊、胸腔腹腔浆膜面上形成曲霉性结节和菌斑。
本病发病率高,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达50%~80%。
1发病情况2012年5月11日,我县一家规模养鸡户饲喂1~2月龄肉杂鸡6万羽,当天下午4点钟给其中的1万羽鸡苗饲喂了发霉变质饲料,当天晚上8点钟开始陆续死亡,到13日下午共计死亡5000羽,发病率100%,死亡率50%,没有饲喂发霉变质饲料的5万鸡群没有发病、健康,经过综合诊断,确诊为曲霉菌病。
2临床症状开始病鸡症状不十分明显,初表现精神沉郁,两翅下垂,羽毛蓬乱,闭目呆立一隅,食欲减少,迅速消瘦,拉稀便,低头缩颈,眼睑肿胀,眼半闭呈昏睡状态。
病鸡打喷嚏,出现呼吸困难,喘气,头颈伸直,张口呼吸,有时可见甩头,有啰音。
后倒地,头向后弯曲,喙发紫。
部分病鸡见摇头或头颈扭曲、转圈,受刺激后表现更为突出,身体平衡失调,甚至后退倒地。
明显的特点是,采食量越多的鸡群,突然倒地,死亡越快。
3诊断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验诊断为曲霉菌病。
4防治4.1加强饲养管理。
立即停喂变质发霉的饮料,使用清洁、干燥的垫料和无霉菌污染的饲料,避免禽类接触发霉堆放物,改善禽舍通风和控制湿度,减少空气中霉菌孢子的含量。
饲料要注意防止使用发霉,备料应该在一定的时间内吃完(一般7d内),要用木板架起放置防止吸潮。
料桶要加上料罩;垫料要常清理。
4.2用制霉菌素拌料,鸡按5000~10000IU/只·d,连用5d。
4.3用0.05%的维生素C与1%的葡萄糖粉混合饮水。
连用3~5d,可以增加肌体的抗病力。
4.4每天用一次阿莫西林饮水,连用5d,防止其他疾病的继发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