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考志愿填报常识200问:平行志愿
- 格式:doc
- 大小:68.00 KB
- 文档页数:11
平行志愿三大风险浙江省实行“平行志愿”,今年已第五年了。
设置平行志愿的目的,一是扩大考生选择机会,能提高考生的院校志愿命中率,降低考生填报志愿的风险,特别是高分考生落榜风险;二是减缓考生填报志愿的心理压力以及高校生源“大小年”的现象。
但实行平行志愿并不意味着“零风险”,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仍需注意三大方面的问题。
2011浙江高考试题及答案下载第一,现行的录取体制是投档数略大于院校招生计划数,由院校从中择优录取考生,投档的考生中将有部分考生由于总分相对较低等原因面临被退档的风险。
第二,如果考生所填报的5所平行院校志愿没有适当的“梯度”,考生要求过高,则该考生被投出的机会就会减少,有可能所填的院校都不能被投出。
案例1:前年浙江省有这样一位理科考生,高考成绩678分,高出理科第一批分数线73分,他所填报的5个平行志愿依次为浙江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部。
但该考生档案却处于“游离”状态。
按理说,该考生的高考成绩已经相当不错了,为何档案却投不出去呢?原因就在他填报的5所院校没有梯度,前年浙江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部的投档分数线分别为682分、683分、681分、680分和679分,这位考生的档案无法投进他所填报的任何一所院校,第一轮平行志愿录取他就失去机会了。
第三,如果考生所填报的5所平行院校专业志愿定位不准,加之专业又不服从,则该考生就存在档是投出了,但有可能被退档的风险。
案例2:前年有一位理科考生,高考成绩为630分,高出理科第一批分数线25分,平行志愿依次填报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浙江财经学院、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
这5所院校的投档分数分别为657分、651分、628分、621分和605分,结果该生档案被投进浙江工商大学,但终因“所报专业录取分数较高,考生又不服从专业调剂”被退档。
经查,原来该考生所填的六个专业和最低录取分数分别是:国际经济与贸易642分、经济学638分、金融学644分、会计学636分、市场营销632。
一、平行志愿如何投档?平行志愿的投档原则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
在对某个批次投档时,计算机投档系统首先将考生按照分数高低排序。
当考生总分(含政策加分)相同时,则按文化总分排序。
文化总分仍相同时,则按单科顺序及分数高低排序。
单科顺序排列:文科为文科综合、语文、数学、外语;理科为理科综合、数学、语文、外语。
然后再依次检索考生所填报的院校志愿,只要考生填报的院校中,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即向该院校投档,由高校决定该生录取与否及所录取的专业。
填报相同院校且最终排序并列的考生档案全部投出。
具体来说,“平行志愿”投档时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先对考生按总分从高到低排序,分数高的考生先检索投档。
比如某文科考生成绩排在全省全体文科考生的第5000名,需要前面4999人检索处理完成后,才轮到这位考生(如右图所示)。
第二步,投档时按照排序逐个对考生的“平行志愿”进行检索,一旦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即向该院校投档(如下图所示)。
考生A比如,考生B ,考分580分。
计算机检索到该生时,首先检索该生填报的A 学校,假设A 学校计划已投满,且投档最低分为590分,该生不符合投档条件,无法投往该校;则继续检索B 学校,假设B 学校计划未投满,则该生档案投往B 校,计算机不再检索C 、D 志愿。
依此类推(如图所示)。
如果该生填报的4所院校计划均已投满,则该生的4个平行志愿均无法投档,只能参加征集志愿。
(如图所示)。
计算机完成对该考生的检索后,再处理下一位考生。
与往年填报志愿的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等相比,平行志愿所填报的各校只是检索考生成绩的排序,而非所填报志愿的位次,考生投出档案的先后取决于高考成绩的高低。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平行志愿只实行一次投档,不再补充投档。
如果考生所填报的几所院校中没有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则只能参加征集志愿。
二、实行平行志愿后,考生在填报志愿方面会面临哪些风险?实行平行志愿会大大降低考生填报志愿时面临的风险,但并不能完全消除考生B考分580分依次检索考生B考分580分依次检索风险。
平行志愿录取规则及填报指导一、平行志愿录取规则1.平行志愿是指考生可以在填报高校志愿时,同时填报多个志愿,通过一次投档,按照高分到低分的原则进行录取。
2.录取原则:平行志愿录取遵循分数优先原则,即按照考生的高考成绩从高到低依次选择录取。
3.连续投档规则:平行志愿录取采用连续投档规则,即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直到考生被录取或没有志愿可录取为止。
4.每个考生只能在一个批次被录取,若第一志愿未能被录取,则参与平行志愿投档。
5.平行志愿不排队调剂。
二、填报指导1.确定填报高校的范围:根据自己的高考成绩和学科特长,确定填报高校的范围。
可以根据往年录取分数线和招生计划,对所填报高校的录取情况进行大致了解,避免盲目填报。
2.合理排名志愿:在填报志愿时,一定要根据个人的志愿和选择的高校专业特点,合理地进行排名。
可以根据个人兴趣、特长、就业前景、院校口碑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3.参考往年录取分数线:可以参考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来评估自己的录取可能性,对自己的填报志愿进行合理调整,避免填报过高或过低的志愿。
4.制定填报策略: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情况和志愿的专业特点,制定填报策略。
可以选择保底志愿、冲刺志愿、梯度志愿等不同类型的志愿。
5.合理分配学科类别:在填报志愿时,要根据自己的科目成绩和相关要求,合理分配学科类别。
不同高校对学科要求有所差异,必须严格按照要求填报。
6.注意备注和特殊要求:填报志愿时,要仔细阅读高校的招生章程和专业设置要求,注意填写备注和特殊要求等,确保填报的志愿符合要求。
7.提前了解学校及专业信息:提前了解所填报高校及专业的相关信息,比如就业前景、学科特点、师资力量等,有助于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8.理性的填报:填报志愿时要理性思考,避免被外界因素影响选择。
要根据自身条件和兴趣选择志愿,不要盲目冲刺或放弃志愿。
总之,平行志愿录取是高考志愿填报的一个重要环节,对考生的录取结果有着重要影响。
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志愿的要求,合理安排志愿的排名和分配,注重选择与自己兴趣和特长相符合的高校和专业,提高录取概率。
平行志愿是什么意思平行志愿是什么意思平行志愿是指高考志愿的一种新的投档录取模式,即一个志愿中包含若干所平行的院校。
是指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可在指定的批次同时填报若干个平行院校志愿。
录取时,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对同一科类分数线上未被录取的考生按总分从高到低排序进行一次性投档,即所有考生排一个队列,高分者优先投档。
每个考生投档时,根据考生所填报的院校顺序,投档到排序在前且有计划余额的院校。
2023福建高考平行志愿录取规则福建省高考平行志愿录取规则:本科批次招生原则上实施“院校+专业组”(以下简称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
高职(专科)批次招生实施专业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
(1)普通类本科提前批设常规志愿和1次征求志愿。
常规志愿设1个第一志愿和3个平行且有顺序排列的参考志愿,每个志愿均为院校专业组志愿。
征求志愿设8个平行且有顺序排列的院校专业组志愿。
每个院校专业组志愿均设6个专业志愿和是否服从专业调剂栏目。
第一志愿实行梯度志愿投档,参考志愿和征求志愿实行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投档模式。
(2)普通类本科批设常规志愿和2次征求志愿,其中,常规志愿设置40个平行且有顺序排列的院校专业组志愿,每次征求志愿均设置20个平行且有顺序排列的院校专业组志愿。
每个院校专业组志愿均设6个专业志愿和是否服从专业调剂栏目。
常规志愿和征求志愿均实行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投档模式。
(3)普通类高职(专科)批设常规志愿和2次征求志愿。
常规志愿设40个平行且有顺序排列的专业志愿,每次征求志愿均设20个平行且有顺序排列的专业志愿。
常规志愿和征求志愿均实行专业平行志愿投档模式。
注:以上信息参照历年平行志愿录取规则,具体以官方信息为准。
2023福建高考志愿填报设置解读普通类。
设本科提前批、本科批和高职(专科)批3个批次。
1.本科提前批设常规志愿和1次征求志愿。
常规志愿设1个第一志愿和3个平行且有顺序排列的参考志愿,征求志愿设8个平行且有顺序排列的志愿。
平行志愿最通俗的理解在高考志愿填报中,平行志愿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选择方式。
那么,什么是平行志愿呢?平行志愿指的是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可以选择多个学校或专业,按照自己的优先顺序进行填报。
如果前一所学校或专业没有被录取,系统会自动向后一所学校或专业进行投档。
这种方式大大增加了考生的录取机会,也提高了录取率。
平行志愿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它给考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余地。
在填报志愿时,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选择多个学校或专业作为备选。
这样一来,即使第一志愿没有被录取,考生还有机会被其他学校或专业录取。
其次,平行志愿可以提高考生的录取率。
由于平行志愿的特点,考生有可能在多个学校或专业中被录取,大大增加了录取的机会。
然而,平行志愿也需要考生谨慎对待。
首先,考生在填报平行志愿时,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不能盲目填报,否则可能导致最终录取的专业或学校与自己的兴趣不符。
其次,考生需要对所填报的学校或专业有一定的了解。
了解学校或专业的特点、录取规则等信息,有助于考生进行合理的选择。
最后,考生在填报平行志愿时,要根据自己的实力和成绩情况进行合理的定位。
不要盲目追求热门专业或学校,而忽视了自己的实际情况。
总的来说,平行志愿是一种非常灵活、机会多的填报方式。
通过合理地选择和填报,考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录取机会,也可以更好地实现自己的志愿。
但是,平行志愿也需要考生慎重对待,不能盲目填报,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
希望广大考生能够充分了解平行志愿的意义和填报方法,做出明智的选择,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六个平行志愿填报技巧_平行志愿录取规则六个平行志愿填报技巧成绩仅供参考,赢在志愿填好。
点击蓝字测试你能上什么大学吧!1、既要“冲一冲”也要“稳一稳”院校志愿之间要有一定的梯度。
既要考虑“冲一冲”,填报有希望够得着的理想学校,也要考虑“稳一稳”,填报与自己成绩“门当户对”的学校,更要考虑“保一保”,填报比自己成绩稍低点的学校,不要全部填报同一层次的院校。
特别提醒考生注意,分数没有绝对优势的考生,千万不要将6个院校志愿全部填同一层次的学校,一定要选好保底学校。
如果填报不当会惨遭落榜。
2、选择最心仪学校填在靠前的位置平行志愿按照“考生分数优先、遵循志愿顺序”的原则进行投档和录取。
平行志愿中的6个院校虽然是平行的,但计算机检索、投档是有先后的,6个院校排序的先后就是投档的顺序。
如果考生所填报的平行志愿中有多所院校都可以投出去,那么档案只能投到这些院校中排在最前面的那一所。
因此,考生在填报平行志愿时,最好将最想就读的学校填在靠前的位置。
3、争取最大机会填满所有志愿争取最大的录取机会,填满所有院校志愿和专业志愿。
考生如果少填一个院校志愿,可能就失去了一次投档机会。
每个考生受到成绩、加试科目等条件限制,只能参加部分批次的投档录取。
但从填报志愿来看,考生可以填报所有批次的志愿。
比如:填报了提前批志愿的考生还可填报其他批次志愿,艺体类考生还可以填报文理类志愿。
往年有考生不填报后续批次志愿,失去了参与其他批次录取的机会,后悔莫及。
还有的考生在每一个批次只填一个院校志愿,这实际上也减少了参与投档录取的机会。
4、谨慎选择是否服从调剂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建议考生尽量选择服从专业调剂。
近些年来,很多学生都是由于“不服从专业调剂”被退档了。
‘服从专业调剂’的意思就是考生在没有被自己所填专业录取时,愿意被调剂到别的专业。
5、要注意特殊要求不合条件别填报考生特别要注意招生院校和招生专业的特殊要求。
如果身体条件、性别、外语口试、单科成绩等不符合院校招生专业要求,千万不要填报。
十五个平行志愿填报技巧平行志愿填报是高考报名时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们来说十分关键。
正确的填报志愿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规划和志向,达到最佳的学习发展和职业发展。
下面是十五个平行志愿填报的技巧,供大家参考:1.提前规划:在填报志愿前,学生应该提前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和学习目标。
这样可以更有针对性地选择填报志愿。
2.多角度了解学校:了解学校的综合实力、专业设置、师资力量、学科特色等方面的信息,从多个角度来考虑是否适合自己。
3.与身边的人交流:与已经就读或毕业的学生、老师、家长等交流,了解他们对学校和专业的评价和建议。
4.合理设置志愿: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专业兴趣和职业规划,合理设置志愿。
一般来说,可以多填报一些备选志愿,以备不时之需。
5.了解专业:尽可能多了解专业的课程设置、培养方案、就业前景等信息,从而对专业做出准确的评估。
6.综合评估自己: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方面的信息,综合评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以便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和学校。
7.注意一流大学: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优先选择一些一流大学,因为这些学校在学科建设、师资力量、科研水平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8.考虑地域因素:考虑自己对地域的适应能力和选择意向,合理选择填报志愿的地域分布。
9.多查阅资料:通过查阅学校官方网站、学院专业介绍、学生社群等多种渠道获取相关信息,了解学校和专业的最新情况。
10.注重细节:填报志愿时要认真填写各个项目,尽量避免出现错误和疏漏。
填报志愿前要仔细核对相关材料,确保准确无误。
11.多参考意见:可以向老师、学长学姐、辅导员等多方面寻求意见,听取他们的建议和经验。
12.考虑多元发展:即便有明确的专业目标,也可以考虑填报一些与专业相关的辅修、双学位、国际交流等项目,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和经验。
13.注意学科匹配:填报志愿时要注意学科匹配,尽量选择与自己的兴趣和能力相匹配的专业,避免难度过大或过小。
14.关注就业前景:仔细了解专业就业前景和行业发展趋势,选择具有发展潜力的专业。
一、高考平行志愿设置1.文科类、理科类和体育类各批次均实行平行院校志愿设置,在各个批次设置了平行院校志愿、征求平行院校志愿。
其中,各批次平行院校志愿包含A、B、C、D、E、F、G、H 8所院校,征求平行院校志愿包含A、B、C、D、E、F、G、H 、I、J 10所院校。
文科类、理科类每所院校志愿中含有6个专业志愿和1个专业服从调剂志愿,体育类每所院校志愿中含有4个专业志愿和1个专业服从调剂志愿。
2.艺术类专业按专业考试方式不同,设置传统院校志愿、平行院校志愿和征求院校志愿。
录取批次设置为提前录取本科院校、高职(专科)院校两大批次。
具体为:(1)提前录取本科院校,设置3个小批次:第1小批:经教育部批准的部分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含部分艺术类本科专业参照执行的少数高校)和原“211工程”院校校考的艺术类本科专业、中央部门所属高校的非美术类校考的艺术类本科专业,实行传统院校志愿设置。
第2小批:使用省统考成绩录取的省内外高校的艺术类本科专业,实行平行院校志愿设置。
第3小批:除艺术提前本科第1小批以外的其他院校校考的艺术类本科专业,实行传统院校志愿设置。
(2)高职(专科)院校。
使用省统考成绩录取的专业,实行平行院校志愿设置;使用院校校考成绩录取的专业,实行传统院校志愿设置。
考生只能在使用省统考成绩录取或使用校考成绩录取的院校中选择其一填报。
艺术提前本科、艺术高职(专科)批次录取结束后,各设立一个征求院校志愿,考生只能在传统院校志愿或平行院校志愿中选择其一填报。
对使用省统考成绩录取的院校和专业实行平行院校志愿设置,各批次平行院校志愿包含A、B、C、D、E、F、G、H 8所院校,征求平行院校志愿包含A、B、C、D、E、F、G、H 、I、J 10所院校;对使用校考成绩录取的院校和专业实行传统院校志愿设置,即每个录取批次设置1所院校志愿。
每所院校志愿中含有4个专业志愿和1个专业服从调剂志愿。
二、高考平行志愿录取规则省招委会根据高校在我省安排的招生计划数、高校提出的两门选测科目等级要求,对符合填报志愿基本条件(必测科目成绩均须达到合格)的考生,分文科类、理科类,按考生的总分从高到低排序,综合考虑并确定文科类、理科类各批次省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和各阶段填报志愿资格线。
平行志愿录取规则及填报技巧都有哪些平行志愿录取规则是什么1、分数优先:每一批次每一阶段院校录取时,高考总分高的考生先于总分较低的考生投档。
2、遵循志愿:每个考生所填的院校志愿是有先后顺序的,计算机投档时按考生填报的院校志愿顺序依次进行检索。
3、一次投档:一次投档是指按各招生院校确定的投档比例,逐个检索完所有应被检索的考生志愿后,一次、同时、全部将符合条件的考生电子档案投档给各招生院校。
4、不再补档:不再补档是指考生档案一旦投出,即不再检索该考生的后续志愿。
因此,对于考生来说只有一次投档机会。
如果考生因平行志愿均未满足条件而未被投档,或投档后被院校退档,该考生只能参加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录取。
什么是平行志愿1、平行志愿是我国高考志愿的一种模式,目前大部分省市都采用平行志愿投档模式。
平行志愿投档模式可以有效的降低考生填报志愿的风险。
2、平行志愿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投档。
也就是说平行志愿中你填报的院校的地位是一样的,检索的时候就按照顺序检索,如果第一志愿被录取,后面的志愿就作废了;如果你的没有被第一志愿录取,就接着投档到第二志愿。
3、平行志愿虽然说是降低了高考志愿填报的危险,但是并不代表就不会被退档。
所以需要慎重考虑是否要服从调剂,考生可以通过院校调剂或是专业调剂来进一步降低自己被退档的风险,同样的,调剂并不意味着一定会被录取。
所以考生要慎重。
平行志愿填报技巧1、考生在填报平行志愿的时候,要把自己最想去的学校放在首位。
因为平行志愿中院校虽然是平行的,但是检索是有顺序的。
如果考生把自己最想去的学校放在后面,而考生如果被第一志愿录取了,后面的志愿就作废了。
2、考生在填报平行志愿的时候,要争取填满所有志愿。
因为少填报一个志愿,就失去了一次投档的机会。
另外,考生要注意一些院校在招生时有一些特殊要求,如果不符合要求,就不要去填报了,避免浪费投档机会。
高考平行志愿填报技巧根据以往考生的经验,平行志愿填报时,仍要坚持“量体裁衣,拉开梯度,冷热搭配”的原则。
平行志愿录取规则及填报技巧平行志愿投档规则1分数优先由于高考采用分数值统计排名,故而分数的高低基本决定了考生的最终选择。
分数优先,是指每批次每一阶段院校录取时,高考总分高的考生会优先录取。
举例:A考生600分,填报:第一志愿北京大学、第二志愿清华大学。
B考生598分,填报:第一志愿清华大学、第二志愿北京大学。
那么A考生如果第一志愿分数未达到,但达到第二志愿清华大学。
在同样情况下,B考生虽然是第一志愿是清华大学,但依然会让A考生优先录取,因为A考生分数高于B考生。
2、遵循志愿每个考生都会有填写院校顺序,计算机投档,会按照考生填报顺序录取。
说明:由于是顺序投档,所以第一志愿尤为重要,考生要把分数最高,最想上的尽量填在第一志愿,避免错失自己的最爰。
3、一次投档,不再补档一般院校投档会有模拟投档,考生模拟投档后,就会正式投档,投档后不再补充,只会出现学校没录满,进行征集志愿。
说明:考生要确认志愿投档,不要错过志愿投档,防止错失机会。
平行志愿填报技巧技巧1:交叉突破。
文科考生报考理工科院校的文科专业,理科考生报考文史类院校的理科专业。
报考的人数相对较少,使考生可以较低的分数被录取。
技巧2:充分注意文理兼招的专业,某些文理兼招的专业易为一些竞争力不强的考生所突破,像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教育学、法学等学科门类下边的绝大多数专业都能实行文理兼报。
技巧3:院校分差,梯度主要是由排序在第一的院校A志愿所制约,如果A志愿是冲高的院校或专业,其排序在后的志愿之间梯度可适当大一些。
如果A志愿是力保的理想院校或专业,其余各院校或专业之间的梯度就要小一些。
什么是平行志愿平行志愿是指在一样的录取分数线内,我们会报考多个学校,而且这几个学校就是平行志愿,但是都是以高考的第一志愿来看的,是没有高低之分,也没有前后,所以对于很多的考生来说,实行平行志愿还是比较好的。
但是在填报平行志愿的时候,尽量把好的学校放在一位,如果你平行志愿的第一个学校录取了,那么系统是不会看你第二院校的,所以我们在报考平行志愿的时候,一定要多注意一下这个地方。
2011高考志愿填报常识200问:平行志愿 三、平行志愿 129问:什么是平行志愿? 答:现行平行志愿是指在某个规定的录取批次中,考生可填报若干个平行但有先后顺序的院校志愿,然后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录取。实行平行志愿前,采取的是志愿优先的投档、录取原则,简称排序志愿。
平行志愿对于整体考生是“分数优先按志愿,分数相同看科目”;而对于单个考生则是“逐个检索,一档一投,能投则投,投后不检,无投再检,检完则完”的投档原则和操作步骤。(2011高考志愿填报常识200问答选自张艺执所著的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高考志愿填报胜经2011》之快速入门篇。)
130问:平行志愿有几种形式? 答:目前,全国有许多省市实行不同形式的平行志愿。从平行志愿的实施范围看,大致可以分成三种:批次平行志愿,混合模式,批次中的批次。批次平行志愿指的是文、理科每个批次或某一批次都有平行志愿,其最主要的特点是第一个志愿就是平行志愿。混合模式的平行志愿指的是部分批次中有平行志愿,有平行志愿的批次中的第一志愿不是平行志愿。而“批次中的批次”称为平行志愿有些勉强。在这种模式中,同批次中的学校又被分为A、B两个批次,且相对比较繁琐。
从平行志愿的最终使用方式上看,则可分为两种,即第一志愿的平行志愿与非第一志愿的平行志愿。从平行志愿的根本特点上来分,也有两种形式,即相对的平行志愿与绝对(完全)的平行志愿。但由于我国的国情,绝对(完全)的平行志愿可能不会产生于现实的高考招生录取之中,因此目前全国各地实施的都仅仅是相对的平行志愿。
131问:为何只有第一志愿平行才是平行志愿? 答:如前所述,从平行志愿的最终使用方式上看,可分为第一志愿的平行志愿(大平行志愿)与非第一志愿的平行志愿(小平行志愿)。可是由于小平行志愿的作用比较有限,因为即便是排序志愿的第一志愿投档率,各地低的也在60%~70%以上,高的甚至达到了80%~90%以上,而许多令人向往的名校第一志愿投档、录取率达100%,于是留给非第一志愿的作用空间比较小。所以,许多地方在第二志愿或第三志愿中采用了多年的小平行志愿,却并未引起广大考生及家长的关注与重视,甚至大家都未将其视之为平行志愿,认为只有第一志愿实施了平行志愿,才是值得重视的平行志愿。从教育部大力推行的平行志愿来看,所指的也是大平行志愿。(原创作者:张艺执)
132问:各地实施平行志愿的现况如何? 答:在教育部统筹兼顾、平稳推进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改革的要求下,截止到2010 年底,全国已有23个省(市、区)实施了平行志愿。全面实施平行志愿的地方有:湖南省、江苏省、浙江省、河北省、上海市、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广西区、海南省、云南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部分试点平行志愿的地方有:辽宁省、吉林省、四川省、贵州省、重庆市、天津市、河南省、广东省、青海省。(说明:全面实施平行志愿指的是在文史类和理工类的本科各批次、高职高专批次均实行平行志愿,并不一定包括艺术类、体育类。部分试点平行志愿是指仅在本科某个批次或者是高职高专批次实行了平行志愿。)(原创作者:张艺执)
133问:平行志愿有何作用? 答:实行平行志愿的填报及投档方式,有以下几大作用: (1)可以降低考生填报志愿的风险。以前高考采用排序志愿时,只能填报一个第一志愿、一个第二志愿、一个第三志愿等。同时,由于绝大多数高校均采用第一志愿优先的投档、录取办法,这就导致如果第一志愿落选,即使考生的分数达到或远远高于第二志愿所报学校的录取线,也只有在这所学校第一志愿没有招满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被录取(不包括报考“真志愿级差”的高校)。这就使得考生在第一志愿落空后,其他志愿均落选的可能性非常之大。而实行平行志愿后,依据“分数优先”的原则进行投档,考生平行志愿中的几所院校都有投档、录取的可能性。这就降低了考生填报志愿的风险,提高了投档率。
(2)大大提高了高分考生的投档率及录取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护高分考生。 (3)提高了考生填报志愿的自由度及被录取后的满意度。 (4)促进了高招公平与教育公平。一个考生,经过了12年的寒窗苦读,只有废寝忘食、呕心沥血,才能取得高分。因此,上了各地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考生,尤其是进入第一批次的高分考生,进入高层次的理想的大学,并尽可能地减少这部分考生上线落选,而低分考生进入低层次的大学,或政策性地上线落选,完全符合公平原则,是理所当然、合情合理、顺应民心、合乎民意的。
(5)提高了被录取考生的入学报到率,减少了复读生。由于平行志愿大大提高了高分考生的投档率及录取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护高分考生,还提高了考生填报志愿的自由度及被录取后的满意度,因此新生入学报到率的提高以及高分复读生的减少是必然的。
此外,实行平行志愿还可减轻考生在志愿填报过程中的焦虑心态,减少高校断档现象,减少与减弱“大小年” 现象,提高志愿匹配性等。(原创作者:张艺执)
134问:平行志愿为何只提高高分生录取率? 答:在介绍平行志愿时,有的招生考试院负责人和有些大学的招办人员及专家均说:“平行志愿大大增加了考生被录取的机会”,“平行志愿提高了考生的录取率”。这种说法其实是不对的,至少是不准确的。只能说,平行志愿提高了考生的投档率及高分考生的录取率,也就是平行志愿大大增加了高分考生被投档、录取的机会。为什么?其实道理很简单:按照招生计划的一定比例所划的录取控制分数线上的考生是一定的;根据招生计划(在招生计划不 增加的情况下),录取线上的考生也是一定的。平行志愿仅仅是按照分数优先的原则进行投档,也就是将线上的所有考生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排列后再投档。毫无疑问,这种平行志愿投档方式,是以降低了线上低分考生的投档率及录取率为代价,换取了高分考生的投档率及录取率的提高。排序志愿则是按照志愿优先(或院校优先)的原则进行投档,也就是将线上的考生,首先分别按照其第一志愿归类,再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排列后投档。这种排序志愿的投档方式,无疑给线上的低分考生增加了许多投档及被录取的机会,但这是以减少高分考生的投档率及录取率为代价的。所以说,这两种投档方式都不能提高总的录取率,这正是平行志愿体现了公平原则的道理之所在。(原创作者:张艺执)
135问:为什么说平行志愿并非真平行? 答:平行志愿是由湖南省首创并从2002年就开始实施的,不过,当时称之为并列志愿。江苏省与浙江省分别从2005年、2007年开始实施平行志愿。它们关于平行志愿的投档原则均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就是说,平行志愿的检索与投档时并不是任意进行,而是有严格的先后顺序的:平行志愿有字母标识的,检索即从A到B,再从B到C,依此类推,而不是相反。平行志愿没有字母标识的(即在机读志愿卡中),检索的先后顺序为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呈“Z”字形排列,即在机读志愿卡平行志愿栏中,最上一排的左边为①、右边为②,第二排的左边为③、右边为④„„;或者是左边为①、中间为②,右边为③„„这个排序就是检索与投档的先后顺序,并且只给了每个考生一次投档即进档的机会。
由此可见,所谓的平行志愿不仅有着严格的先后排序,而且在平行志愿的几所院校中,考生只有一次投档即进档机会,所以说平行志愿并非真平行、完全平行,而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平行。(原创作者:张艺执)
136问:填报平行志愿就容易“搞定”吗? 答:由于平行志愿将第一志愿由一个变成了几个,有些考生和家长就想当然地认为,那还不容易“搞定”?我就是凭蒙、靠猜,再加碰,也能撞上一个。事实果真如此吗?当然不是。不可否认的是,实行平行志愿,的确提高了考生的投档率,尤其是高分考生的投档率。但是,投档与录取是两回事。由于总的录取率没有提高,仅仅是相对高分考生的录取率提高了,反过来说,相对低分考生的录取率反而降低了,这是其一。其二,凭蒙、靠猜,再加碰,是不一定能保证被投档的,这无疑会加大高分考生的滑档风险。例如,河北省实施了三年的平行志愿,可在2010年高考中共有82名600分(高出重点线31分)以上的理科考生落榜,最高分达662分。故而平行志愿也有较大的风险。其三,由于高校的投档数量通常要大于录取数量,因此必然会产生退档。凭蒙、靠猜,再加碰,即便能幸运地被投档,但能保证不被退档吗?其四,由于平行志愿并非真平行,不仅有着严格的先后排序,而且在若干个平行志愿中只有一次投档机会,这无疑给蒙、猜加碰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其五,此外,虽然2010年本科第一批次招生计划较2009年有所增加,投档比例一般也仅为105%,有的院校甚至将投档线上的考生“照单全收”,但被退档的考生仍有1700名左右,至于滑档的考生那就更多了。因此从确保录取的角度,对许多考生和家长来说,凭蒙、靠猜、加撞是绝对不行的;平行志愿不仅不容易“搞定”,反而更难“搞定”。 (原创作者:张艺执)
137问:分数在平行志愿中有什么优先作用? 答:平行志愿按分数优先的原则投档,即将同一科类某批次线上的考生按招投总分(高考成绩总分与政策性照顾分值的总和)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再按排序先后依次投档,先投分数较高、排序在前的考生,再投分数较低、排序在后的考生。举例来说,如果A考生比B考生高1分,哪怕A考生的平行志愿中排位在最后的那个院校志愿尚未完成检索、投档过程,就不会对B考生的平行志愿中排位在最前的那个院校志愿进行检索、投档。简言之,只高1分考生平行志愿中几个院校的检索、投档,都将优先于只低1分考生的所有平行志愿中院校的检索、投档。甚至在总分相同时,还要分出先后再投档。这就充分地体现了分数在平行志愿投档时的优先性。(2011高考志愿填报常识200问答选自张艺执所著的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高考志愿填报胜经2011》之快速入门篇。)
138问:当总分相同时平行志愿如何投档? 答:如果同一科类某批次线上填报了平行志愿的考生的招投总分相同,那又该如何投档呢?很简单,继续比较,分出高低。有的地方招投总分相同就看实考总分谁高谁低。如果总分继续相同,不能比较,那就按一定的规则分科目来进行比较。在这方面,全国各个地方的规则有所不同,但不外乎以下两种:(1)不分文理科,没有侧重。这其中又分为:①按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科目的分数之和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再按排序先后依次投档。如江苏省。②按语文、数学、外语的科目顺序逐个对分数进行排序,再按排序先后依次投档。如湖南省。(2)区分文理科,各有侧重。这其中又分为:①文科类考生按语文、文科综合、数学、外语的科目顺序逐个对分数进行排序,理科类考生按数学、理科综合、语文、外语的科目顺序逐个对分数进行排序,再按排序先后依次投档。如浙江省。②文科类考生按语文、外语、文科综合、数学的科目顺序逐个对分数进行排序,理科类考生按数学、外语、理科综合、语文的科目顺序逐个对分数进行排序,再按排序先后依次投档。如吉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