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疗肺泡蛋白沉着症的护理
- 格式:pdf
- 大小:318.58 KB
- 文档页数:2
医院护理论文:肺泡灌洗术治疗的护理【摘要】目的探讨肺泡灌洗术治疗的护理技术。
方法对152例患者行肺泡灌洗术的护理进行总结。
结果152例患者均能顺利完成肺泡灌洗术,疗效满意。
结论对152例的患者行肺泡灌洗术结果有效率达100%,未发生护理并发症。
提出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加强术中的规范操作,重视术后的观察是降低并发症的关键环节。
术前的心理护理、术前训练、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的密切观察、配合,术后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能保证肺泡灌洗术的顺利进行且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支气管肺泡灌洗(BAL)是以纤支镜嵌入到肺段或亚段支气管水平,反复以无菌生理盐水灌洗、回收的一项技术,对其回收液(BALF)进行细胞学、生化学、酶学和免疫学等一系列检测和分析,是作为研究肺部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评价疗效和判断预后的一项手段,是纤支镜应用的重要发展[1]。
依灌洗范围和应用的不同,将BAL方法分为两种:全肺灌洗和肺段或亚段灌洗。
我科2009年1月至12月对152例患者行BLA治疗,由于护理得当,均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52例中,男110例、女42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85岁,平均43.3岁。
患者均在近1月余活动后明显憋气,指测血氧饱和度(SpO2)60%~90%,胸部X线摄片示不同程度的双肺弥漫性病变。
1.2灌洗方法:1.2.1全肺灌洗主要用于肺泡蛋白沉着症、严重哮喘发作、肺尘埃沉着症、肺泡微石症的治疗。
以肺泡蛋白沉着症为例简要说明其操作过程。
在手术室全麻下进行为宜,先经纤支镜引导下行双腔气管插管,双腔气囊充气,予灌洗肺的对侧肺行通气,确定两侧肺分隔满意后,予100%纯氧(至少20min),以清除灌洗侧肺内的氮气;将无菌生理盐水(36℃~37℃)以300~ 400 ml/min的速度快速灌入肺内,保留5 min 后,将灌入肺内液体通过负压装置吸入5000~ 10000 ml的量筒中。
根据患者的呼吸、循环稳定情况可重复进行灌洗,直至流出液清澈为止。
全麻下行全肺大容量肺泡灌洗术的护理配合摘要】目的:探讨全麻下行大容量肺泡灌洗术的护理配合。
方法:对15例患者行肺泡灌洗术护理进行总结。
结果:15例患者均能顺利完成肺泡灌洗术,疗效满意。
结论:对15例的患者行肺泡灌洗术,术后患者均好转出院,未发生护理并发症。
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加强术中的规范操作,重视术后的病情观察是降低并发症的关键环节。
术前的心理护理、术前训练、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的密切观察、配合,术后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能保证肺泡灌洗术的顺利进行且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全麻;大容量肺泡灌洗术;护理【中图分类号】R472.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4-0239-02全肺灌洗是近年来开展的一项新技术,是将生理盐水经气管或支气管灌注到肺内将肺泡内沉积的物质或脓液冲洗出来,是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尘肺、误吸等疾病的有效方法[1]。
在临床上广泛采用,疗效确切,得到了广大患者和国内外专家的认可。
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共完成大容量肺泡灌洗术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15例,疗效满意,现对其护理体会进行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 材料本组肺泡蛋白沉积症15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2例,年龄最小30岁,最大65岁,中位数是44岁。
肺泡蛋白沉着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PAP)是一类由肺泡腔和远端气道内积聚大量富含磷脂蛋白质样物质为特征的罕见疾病。
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咳嗽(以干咳为主),胸闷、胸痛、呼吸困难、活动后气促、发热。
患胸部X线摄片示不同程度的双肺弥漫性病变。
1.2 灌洗方法在RICU病房单间严格无菌操作原则下,在双腔气管导管静脉全身麻醉下,经患者口插入双腔气管导管,经纤维支气管镜确定到位。
灌洗前先夹闭灌洗侧肺插管,以另一侧肺行单肺通气,监测生命体征及脉氧饱和度,评估患者可否耐受大容量全肺灌洗;如能耐受,则可开始在单肺通气的基础上行一侧肺大容量灌洗,术中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脉氧饱和度。
全肺泡灌洗术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杨文芬;苗桂玲;高莉;蒋小惠
【期刊名称】《护理研究:下旬版》
【年(卷),期】2016(000)002
【摘要】[目的]探讨全肺泡灌洗术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的疗效和护理方法。
[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的12例肺泡蛋白沉积症病人行全肺泡灌洗术前后临床症状、血气分析结果以及肺功能,并总结护理经验。
[结果]病人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肺功能和血气分析结果较术前也均有明显改善,CT结果显示术后病人的肺部病灶有明显吸收。
[结论]给予肺泡蛋白沉积症病人全肺泡灌洗术及合适的护理,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总页数】3页(P723-725)
【作者】杨文芬;苗桂玲;高莉;蒋小惠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21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5
【相关文献】
1.全肺肺泡灌洗术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1例临床护理 [J], 杨永静
2.肺泡蛋白沉积症行全肺泡灌洗术患者的护理 [J], 赵艳伟;夏莹
3.全肺肺泡灌洗术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1例临床护理 [J], 杨永静
4.全肺泡灌洗术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J], 杨文芬;苗桂玲;高莉;蒋小惠
5.肺泡蛋白沉积症行全肺泡灌洗术患者的护理 [J], 赵艳伟;夏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全肺灌洗配合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肺泡蛋白沉着症1例张立【期刊名称】《中国当代医药》【年(卷),期】2015(000)027【摘要】肺泡蛋白沉着症(PAP)是一种临床少见的间质性肺疾病,由于支气管或肺泡表面大量富磷脂蛋白样物质沉积所致,常出现渐进性呼吸困难,伴干咳无痰或少量白色黏痰、乏力、体重减轻、低热等症状,可通过过碘酸雪夫染色及经胸腔镜或支气管肺活检获取肺组织以明确诊断。
全肺肺泡灌洗被认为是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法,而近年来,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替代治疗的使用,更有利于PAP的治疗。
%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PAP) is a rare clinical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characterized by the build-up of lipoprotein material on the surface of bronchal or alveoli.The disease often causes progressive dyspnea,dry cough without sputum or with a small amount of white sticky phlegm,fatigue,weight loss,low-grade fever and other symptoms. The diagnosis can be confirmed through periodic acid-Schiff stain and transbronchial lung biopsy.Whole lung lavages is considered as the most effective and safe.In recent years,the use of granulocyte 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is more conducive to the treatment of PAP.【总页数】3页(P165-167)【作者】张立【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成都 610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63【相关文献】1.双侧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疗肺泡蛋白沉着症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J], 卞京文;陆康生;顾学文;朱慕云;李梅2.全肺灌洗联合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肺泡蛋白沉着症一例 [J], 许文娟;宋英华;王超;孙启晶;张泽华;张才擎3.全麻状态下全肺灌洗术治疗18例肺泡蛋白沉着症的临床分析 [J], 倪晓辉;焦洋;朱萍;刘云杰4.分段肺泡灌洗与全肺灌洗治疗肺泡蛋白沉着症患者效果的比较 [J], 金志贤;毕虹;陈敏;杜俊毅;胡福定5.肺泡蛋白沉着症行全肺灌洗术的护理配合 [J], 卢桂芳;梁碧宁;冯怿霞;张国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肺泡蛋白沉着症行全肺泡灌洗术1例治疗与护理
俞瑛
【期刊名称】《上海护理》
【年(卷),期】2007(7)5
【摘要】肺泡蛋白沉着症(PAP)指原因未明的肺泡腔内弥漫性的蛋白沉着,首先由Rosen于1958年提出。
迄今文献报告仅300余例,国内于1965年首次报道本病。
其特征是肺泡内间歇性蓄积过碘酸雪夫(PAS)染色阳性的富含磷脂的蛋白样物质,从而影响肺泡的气体交换,导致呼吸困难、低氧血症。
【总页数】2页(P73-74)
【作者】俞瑛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上海,20043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5
【相关文献】
1.3例肺泡蛋白沉着症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护理体会
2.肺泡蛋白沉积症行全肺泡灌洗术患者的护理
3.对肺泡蛋白沉着症患者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的护理
4.肺泡蛋白沉着症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的护理体会
5.肺泡蛋白沉积症行全肺泡灌洗术患者的护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肺泡灌洗护理常规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生命体征、意识。
2.评估呼吸频率、节律、深度及呼吸困难的程度。
3.评估患者病史,了解患者全身情况、病变部位及相关检查结果,明确灌洗部位。
4.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社会支持情况,消除患者的紧张和恐惧心理,以最佳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
二、护理措施
1.术前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检查目的,操作过程及有关配合注意事项,以消除其紧张情绪,取得合作,签同意书。
2.嘱患者禁食禁水 4小时。
3.持续吸氧、心电监护,密切观察呼吸频率、节律变化,行气管插管术和使用呼吸机者,按相关护理常规护理。
4.备吸引器及复苏设备,备好灌洗液,温度适宜(37℃)。
5.术中配合医生做好灌洗治疗,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情况,并做好记录。
出现严重不适,及时报告医生,必要时终止操作。
6.观察回收液颜色并记录总量,装入容器中立即送往实验室检查。
7.术后使患者继续取平卧位或侧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
侧卧位时应采取患侧卧位,避免引起出血或病变播散。
2小时内禁食禁水。
8.严密观察患者咳嗽、咳痰的颜色、性质、量及有无胸闷、气短
等,如有不适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9.遵医嘱正确给药、准确记录尿量变化,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10. 予心理护理,减轻心理压力,消除负面情绪。
三、健康教育
1.鼓励患者,消除其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
2.指导呼吸功能锻炼及有效咳嗽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四、出院回访
1.了解患者呼吸、心理状态、饮食等,是否坚持康复锻炼。
2.是否遵医嘱服药,不适随诊。
肺泡蛋白质沉积症
一、概述
去年3月份,某同事去医院做身体检查,结果发现自己得了肺泡蛋白质沉积症,难怪自己经常咳嗽咯痰,老是感觉肺部有一股浓痰排不出来,原来是这个病,某同事便问医生这个病要怎么治疗,医生说最好的方法是全肺灌洗比较有效。
二、步骤/方法:
1、全肺灌洗,某同事一听,吓某同事一跳,洗胃听过,没听过肺也能洗,某同事感觉这个方法特别恐怖。
医生说,其实不用害怕,全肺灌洗是在全身麻醉下进行的,病人不会感觉太过不适。
2、既然发现了这个病,那就早发现早治疗吧,拖延下去对身体影响极大,某同事便同意了医生的治疗方案。
3、在治疗开始前,医护人员让某同事躺在专门的治疗床上,头部比身体要稍稍低点,然后是用带子固定好,最后就开始麻醉了。
4、灌洗的液体是生理盐水,有好几百毫升,用医用的带子装着,上面还插着管子,是给病人洗肺时,从口腔插进去洗的。
除此之外,旁边还有仪器,有看测血压的、测心跳的,应该是用来检测病人身体情况用的。
5、灌洗所需要的时间是比较长的,某同事用了6个小时才灌洗完,灌洗完之后也没什么特别感觉,可能是麻醉的效果还没完全消退吧,后来医生告诉某同事,这次灌洗还没有完全清理干净,要等6个月后再来洗肺一次,基本上就可以彻底清洗干净了。
其实,第一次洗肺某同事的症状就已经减退了很多了,只是偶尔还会有咳嗽,气喘,其它的并无大碍,但是为了把病彻底地治好,某同事9月份又再去医院做治疗,经过两次洗肺之后,某同事就感觉好多了,呼吸顺畅了,气喘再也没犯,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肺灌洗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的护理
成晓云
【期刊名称】《临床肺科杂志》
【年(卷),期】2003(008)005
【摘要】@@ 肺泡蛋白沉积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nosis;PAP)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肺泡填塞性疾病,其特点是无细胞的脂蛋白物质聚积于肺泡.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咳嗽,咳白色黏痰,胸闷,进行性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经抗感染、解痉治疗无效,病死率高.
【总页数】1页(P483)
【作者】成晓云
【作者单位】210029,南京市胸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一例特发性肺泡蛋白沉积症伴Ⅰ型呼吸衰竭儿童行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疗的护理[J], 王汇;盛赛花
2.全肺灌洗术联合振动排痰机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护理 [J], 张佩英
3.一例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行全肺灌洗术治疗的护理 [J], 高霞
4.全肺灌洗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的护理配合 [J], 孙莉莉
5.1例重症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疗的护理 [J], 王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容量全肺灌洗术的护理配合摘要】目的探讨大容量全肺灌洗手术的护理配合。
方法分析我院从2007年开始进行大容量全肺灌洗手术的手术资料。
结果 2000余例手术均取得满意效果,无一例事故的发生。
结论大容量全肺灌洗手术是减轻和阻止尘肺病发展的唯一方法,强调做好手术室护理配合是完成手术成功的重要部分。
【关键词】全肺灌洗大容量护理配合尘肺病是危害煤矿工人的职业病,我院是一所集煤矿工人疗养、治疗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
从2007年至2012年我院共进行尘肺病人全肺灌洗手术2000余例,年龄在25岁——65岁之间,99%为男性患者,病人于术后均安返病房,无一例事故的发生,这与手术室的护理配合是密不可分的。
现将我们术中护理配合要点介绍如下:1、术前准备1.1 查看病例、了解病情。
全肺灌洗的病人适应于年龄在65岁以下、无活动性肺结核、无肺大泡、无心脏病或其他实质脏器疾病的患者,适应于尘肺病和肺泡蛋白沉积症的患者等。
术前巡回护士应了解病人情况并做到心中有数,必须掌握手术的理论知识,熟悉手术程序、步骤。
1.2 做好心理护理,此类病人多主诉呼吸不畅、胸闷、胸痛、气短,并伴有担心、紧张、惧怕。
因此巡回护士术前要做好心理护理,教会病人呼吸功能锻炼,告知术前禁食禁饮的时间,做好个人卫生,讲清手术的一般情况及所需要的特殊配合,使其有安全感。
另因术中需进行导尿术,要告知术毕麻醉清醒后会有不适感,要做好配合工作。
2、术中配合2.1 巡回护士配合2.1.1 巡回护士应在手术室门口迎接病人,并进行各项核对工作,禁食禁饮执行情况,特别是x线片(因术中医生需读取信息),有无感冒发生等。
2.1.2 进入手术间后平卧于手术床上,常规在同一手臂建立两条静脉通道,其中一路使用留置针并连接两个三通开关,供全身麻醉时药物泵入使用,一路供输液使用,在留置针外使用维生素B12和高渗葡萄糖混合外敷,减轻麻醉药品对静脉的刺激,防止静脉炎的发生。
2.1.3 协助麻醉医生进行气管插管,全麻诱导期病人易发生烦躁,要注意观察防止病人坠床。
一例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行肺泡灌洗术的护理
鲍桂军
【期刊名称】《天津护理》
【年(卷),期】2007(15)5
【摘要】肺泡蛋白沉积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PAP)是一种临床上罕见的病因不明的慢性肺泡填塞性疾病,主要以肺泡内大量沉积磷脂蛋白样物质为特点。
临床表现主要为反复咳嗽、咯白色粘痰、呼吸困难。
目前,临床上无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
国内外有采用全肺灌洗治疗PAP取得肯定疗效。
我科2005年10月收治1例PAP患者,采用肺泡灌洗治疗,取得显著的疗效。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总页数】2页(P297-298)
【作者】鲍桂军
【作者单位】天津市海河医院,天津,30035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5
【相关文献】
1.一例特发性肺泡蛋白沉积症伴Ⅰ型呼吸衰竭儿童行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疗的护理
2.肺泡蛋白沉积症行全肺泡灌洗术患者的护理
3.一例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行全肺灌洗术治疗的护理
4.1例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的护理
5.肺泡蛋白沉积症行全肺泡灌洗术患者的护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疗肺泡蛋白沉着症的护理
发表时间:
2011-06-14T10:33:08.35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0期供稿 作者: 林逸纯 李春红
[导读] 目的 探讨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疗肺泡蛋白沉着症护理。
林逸纯
李春红(中山大学附属一院药学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广东广州 510080)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10-0340-02
【摘要】
目的 探讨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疗肺泡蛋白沉着症护理。方法 对15例肺泡蛋白沉着症患者术前进行患者准备、物品准备及心理护
理;术中行生命体征和动脉血气监测,动态观察症状和肺功能变化;术后行呼气末正压通气并吸尽残存灌洗液,鼓励有效咳嗽,给予吸
氧,应用激素,抗生素防止肺部感染等。结果
15例患者共接受全肺灌洗手术18次,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症状有效率100%,术后肺通气和
换气功能明显好转、症状缓解。结论
肺泡蛋白沉着症患者经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治疗过程安全。
【关键词】
肺泡蛋白沉着症 全肺灌洗 护理
应用大容量全肺灌洗疗法(massive whole lung lavage,MWLL)可以清除 肺泡蛋白沉着症患者肺泡腔内沉积的颗粒状和絮状物,起
到去除病因、改善呼吸功能、缓解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效果,特别对早期肺泡蛋白沉着症
施行MWLL,对防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有较好
的远期疗效[
1]。但是 肺泡蛋白沉着症 患者病情进展较快,术前肺功能通常较差,对这类患者实施MWLL是否安全有效,目前尚未见报
道。我们对
15例尘肺合并COPD患者进行了MWLL,并获得成功,现就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一些护理体会小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5例符合肺泡蛋白沉着症诊断标准[2~4],均为女性,年龄26~40岁,平均33岁; 术前肺功能(FVC、FEV1、
FEV1/FVC
、MVV和DLCO)均有不同程度的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均无明显肺大疱、活动性肺结核、咯血、急性肺部感染和明确的心脏
病。
1.2
方法 本组12例先灌洗左侧肺,3例先灌洗右侧肺,灌洗液为生理盐水,温度为37 ℃,首次灌入1000~1500 ml,至快溢出时停
止,予以吸引,以后每次
500~1 000 ml,总量8 000~12000 ml。术中密切监测SpO2,若低于85%,则暂停灌洗,吸引干净后行双侧通
气,
SpO2>90%后再继续灌洗,灌洗期间灌侧肺间断用呼吸机纯氧正压通气。灌洗完毕,除间断负压吸引残存的灌洗液外,还对灌洗侧肺
行呼气末正压(
PEEP)通气,待肺部湿啰音基本消失,再拔出双腔支气管导管。 麻醉方法: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静脉复合全麻。
2
结果
15
例患者共接受全肺灌洗手术18次,术中和术后12 h内体温、脉搏、血压和心电图无明显变化。与灌洗前相比,全部患者经历双侧肺
灌洗后
2周均有不同方面和不同程度的症状减轻,有效率100%。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
3.1.1
健康教育。由于全肺灌洗在手术室全麻下进行,患者有紧张,恐惧心理,且患者多为年轻手工业者及矿工,缺乏医疗知识,通过
耐心解释,消除患者恐惧心理,并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的目的、特点及过程,让患者了解灌洗的全过程,增强治疗疾病的信心,使患者
在稳定的心理状态下进行手术。
3.1.2
协助做好术前各项检查,如血电解质、血气分析和肺功能检查,仔细询问既往病史,有吸烟习惯者应劝其戒烟,呼吸道感染者治
愈后进行。特别是麻醉药物过敏史,请麻醉科医师进行术前评估。
3.1.3
训练患者做有效咳嗽和深呼吸运动,以利于灌洗后残余液的排出,预防术后肺不张及其他并发症。
3.1.4
创造舒适的环境,保证充足的睡眠,必要时给予镇静剂。手术当日禁食水,术前半小时肌注阿托品0.5 mg,鲁米那0.1 mg。
3.2
术中护理
3.2.1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向其讲明注意事项以取得配合,有义齿者取下义齿,然后让患者平卧手术台,建立好下肢静脉通路。
3.2.2
灌洗液加温至37 ℃,使其与人体生理温度基本相同,以减少对机体的刺激。协助麻醉师行气管插管,麻醉选用静脉复合麻醉,
当快速诱导使患者意识消失,血压有所下降,肌肉松弛后即协助麻醉师将患者头后仰,插入双腔气管导管,仔细听诊两肺呼吸音,以保证
导管位置恰当,两肺分隔满意,然后在支气管套囊,气管套囊中分别注入
6~8 ml和2~4 ml气体。
3.2.3
灌洗进出工作。关闭灌洗侧肺,单侧肺通气8 min,血氧饱和度、心电图、血压等正常时即可进行,灌洗瓶高于患者30 cm左右,
引流瓶于手术台下,第一次灌洗进液量为
500 ml,进液速度宜缓慢,进液完毕后立即引流;第二次及以后用量根据肺内残留量及手术前肺
功能情况而定,一般约
1 000 ml,灌洗直至引流液澄清为止。
3.2.4
严密观察患者,特别是肺部及膀胱充盈情况,在灌洗液进出时仔细听诊对侧肺有无湿啰音,如有应立即停止灌洗,重新调整双腔
管位置,确保全肺灌洗的顺利进行,由于双肺灌洗时间长,输液多,加上肺部灌洗液的吸收,患者膀胱充盈时即予以导尿。
3.2.5
术毕当患者神志转清,吞咽反射灵活,肌力基本恢复,两肺听诊湿啰音基本消失,自主呼吸恢复,潮气量达到术前水平即可拔除
双腔导管,拔管前协助麻醉师将口、鼻、喉及气管内的分泌物吸引干净。护送患者回病房,运送途中给予氧气袋输氧,做好交接班工作。
3.3
术后护理
3.3.1
术后需要引出肺内残余液,患者予纯氧通气。
3.3.2
预防肺水肿,肺组织经过大容量肺泡灌洗后会造成肺泡的轻度损伤,加上灌洗出入液量的不平衡容易导致肺水肿的发生,因此术
后给予换单管继续行呼吸机机械通气并遵医嘱使用利尿剂。
3.3.3
预防感染,术后机械通气时间不宜过长以减少因上机而增加感染的机会。术后6小时停用呼吸机及拔除气管插管;拔管后予协助
拍背,鼓励患者深呼吸及指导有效咳嗽以促进肺内残余液体及分泌物的排出;术后尽早拔除尿管。
3.3.4
病情观察,术后给予心电监护,严密观察生命体征、血氧及动脉血气分析等变化。
3.3.5
由于麻醉剂的作用,气管插管的刺激及肺部灌洗液的残留,术后患者有轻度头昏、肌痛、咽痛、咳嗽、咳痰等症状,一般2~3
天即可恢复,必要时予以对症处理。指导患者注意保暖,勿受凉感冒。注意观察术后并发症。
4
健康指导
注意防寒保暖,预防感冒,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身体锻炼以增强体质,避免到人多的公共场所,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饮食均衡,作息
规律。应告知患者如出现胸闷、气促、咳嗽及咯血等情况应立即就医并定期复查胸片情况以及时发现,避免延误加重病情。
实践证明,大容量全肺灌洗术是治疗 肺泡蛋白沉着症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可以清除肺泡腔内沉积的颗粒状和絮状物,延迟病变
进展,保护患者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严格掌握各种灌洗指征,正确的麻醉和通气管理,周密监测及护理支持是保证手术安全和减少并
发症的重要环节。而细致周密的护理措施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尤为重要,是提高手术质量和达到治疗效果的全程保证,本组病例未发现肺部
感染、肺不张、自发性气胸液胸等异常情况,治疗有效率达
100%,与成功的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分不开的。
参
考 文 献
[1]
谈光新,秦佩宁,等.全肺灌洗治疗矽(尘)肺远期疗效的初步探讨[J].铁道劳动安全卫生和环保,1997,24(4):241-244.
[2]
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6-17.
[3]
王姬.两个尘肺诊断标准的符合性分析[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4,22(3):240-245.
[4]
杨敏,孙少华.27例尘肺临床病理回顾性研究[J].郧阳医学院学报,2004,23(1):43-44.
[5]
代华平,刘羽翔,等.肺泡蛋白沉积症四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J].中国全科医学,2007,10(7):575-577.
[6]
李光裕,李欣.泡蛋白沉积症的研究进展[J].实用医学杂志,1995,11(11):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