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苯甲酰氯生产工艺的优化

苯甲酰氯生产工艺的优化

苯甲酰氯生产工艺的优化
苯甲酰氯生产工艺的优化

全氟辛酸相关理化性质

全氟辛酸相关理化性质 全氟辛酸(PFOA)是全氟化合物中的一种有机酸,是聚四氟乙烯化工产品的原材料,有独特的表面防水活性,耐高温抗氧化。研究证明PFOA是啮齿动物的致癌剂。PFOA是引起环境污染的重要全氟化合物。全氟辛酸主要被用来防水和抗污,很难从环境中降解,有可能通过食物、空气和水进入人体。 全氟辛酸具有低表面张力,在水中能完全解离与强氧化剂及还原剂不起反应。有较高界面活性,与纯碱反应生成盐;与伯醇、仲醇反应生成酯。加热至250°C 时分解,并放出有毒气体。蒸气对眼睛、粘膜及皮肤有刺激性。闪点:189-192 稳定性:具有很高的稳定性,由于氟具有最大的电负性(-4.0),使得碳氟键具有强极性,是自然界中键能最大的共价键之一(键能大约460 kJ?mo1-1)。 酸性:全氟辛酸是一种有机强酸,浓度为1 g?L-1时,pH为2.6,pKa值为2.5。溶解性:与其他卤代化合物的相分配行为不同,全氟烷基不但疏水而且疏油,因此一些全氟化合物与碳氢化合物和水混合时会出现三相互不相溶的现象;羧基、磺酸基、铵基等带电基团的引入,又赋予其一定亲水性和表面活性,使得PFOA 比相应的烃类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张力要小。 全氟辛酸 - 提纯方法 在电解氟化法制备全氟辛酸生产工艺中,对全氟辛酸粗体进行提纯的方法,它是以辛酰氯为原料电解氟化得到电解液,经水解、硫酸酸化分离出沉淀物后得到全氟辛酸粗体,再向全氟辛酸粗体中加入适量的双氧水将其中含-OH和-Cl基团的杂质氧化成羧酸,静置后分离出母液,再用去离子水清洗母液,加入硫酸控制母液pH值为4~5,静置分离出清洗介质水后,将洗净的母液蒸馏得到全氟辛酸产品。 该方法主要将杂质处理成低碳性直链型全氟低碳脂肪酸,形成的是低沸物,因此它们沸点与全氟辛酸相差比较远,在后续的蒸馏过程中非常容易地有效分离。进入到环境中后,主要存在于水体中,部分会吸附在沉积物和有机物上。[全氟辛酸 - 危害性 环境危害 PFOA进入大气环境有2种途径:(1)含氟化合物的降解,(2)PFOA直接排放

生产工艺流程控制的规程

生产工艺流程控制的规程(草稿) 一、目的 为加强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控制,全面提升产品的制作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各相关部门和人员按照优化5M1E(注1)的原则进行生产活动,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特制订本规程。 ——注1:5M1E分别是英文-人员、机器、材料、方法、测量和环境的单词首位字母。 二、使用范围 本集团下属各公司的应依据本规程来制订、执改进行、生产工艺流程、对其结果进行考核、奖惩,除另有规定外,均以本规程执行; 三、规程的内容: 1、工艺流程涉及的部门(体系化) 工艺流程涉及的部门有:各公司的技术部、生产部、质检部、和集团采购部。 2、管理责任(制度化) (1)各公司技术部责任 a,制定合理的工艺流程文件 各公司的技术部依据产品任务单,制定生产工艺流程的文件,工艺流程文件的主要是以下三种类: ——工艺过程卡片;

——工序卡片; ——操作说明书; 工艺流程的卡片和操作说明书中应包含:图纸(加工的工件图纸以及关键步骤和重要环节都有图纸说明)、加工工序、加工方法及对环境的要求、检验及方法、产品的包装、工时定额、材料和物耗定额、使用的设备和工装、加工工具、对特殊工件的吊装位置及方法、包装方法、加工的起始时间、责任者的签名等,总之应当是实际工作中涉及的工序和各个工序中要点(5M1E)都要简约地反映在流程中;——注2:工时定额和物耗定额:在实际中灵活应用和执行,对于首件和单件生产可以是定性管理;对于3-5件的小批量生产应当是首件完成后,对出其余件进行的半定量管理,就是给个范围值;对于成熟的大批量生产件应当是定量管理,就是应当给出固定的定额;——注3:可以有空项,按实际生产中需要的项目编写,应当简要全面部不应当有漏项;各个公司在制定工艺流程时,可以是表格式、卡片式、文字表述式,只要能在实际生产中,对生产的产品有以下作用即可--加工的指导、检验指导、记录完整(可以追溯产品的加工历史);b,根据生产出现的问题,可以用工艺流程附加单的形式进行补充及修改,必要时废除老工艺,重新制定新工艺; c,会同质检部门处理质量异常问题。 (2)各公司生产部责任

生产工艺改进方案(优.选)

生产工艺改进方案 【导语】生产就是人们的基础,没有生产力,社会就运转不下了,本人为你收集了生产工艺改进方案,供您参考和借鉴。 在流程图、精益生产远景图的指导下,流程上的各个独立的改善项目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使员工十分明确实施该项目的意义,持续改进生产流程的方法主要有以下7种:如果产品质量从产品的设计方案开始,一直到整个产品从流水线上制造出来,其中每一个环节的质量都能做到百分百的保证,那么质量检测和返工的现象自然而然就成了多余之举。因此,必须把“出错保护”的思想贯穿到整个生产过程,也就是说,从产品的设计开始,质量问题就已经考虑进去,保证每一种产品只能严格地按照正确的方式加工和安装,从而避免生产流程中可能发生的错误。消除返工现象主要是要减少废品产生,严密注视产生废品的各种现象(比如设备、工作人员、物料和操作方法等),找出根源,然后彻底解决。 生产布局不合理是造成零件往返搬动的根源,在按工艺专业化形式组织的车间里,零件往往需要在几个车间中搬来搬去,使得生产线路长,生产周期长,并且占用很多在制品库存,导致生产成本很高。通过改变这种不合理的布局,把生产产品所要求的设备按照加工顺序安排,并且做到尽可能

的紧凑,这样有利于缩短运输路线,消除零件不必要的搬动及不合理的物料挪动,节约生产时间。 在精益生产企业里,库存被认为是最大的浪费,因为库存会掩盖许多生产中的问题,还会滋长工人的惰性,更糟糕的是要占用大量的资金,所以把库存当作解决生产和销售之急的做法犹如饮鸩止渴。 减少库存的有力措施是变“批量生产、排队供应”为“单件生产流程”。在单件生产流程中,基本上只有一个生产件在各道工序之间流动,整个生产过程随单件生产流程的进行而永远保持流动。 理想的情况是,在相邻工序之间没有在制品库存。当然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在某些情况下,考虑到相邻两道工序的交接时间,还必须保留一定数量的在制品库存,精益生产中消灭库存的理念和方法与准时生产JIT的理念和方法类似。 从生产管理的角度上讲,平衡的生产计划最能发挥生产系统的效能,要合理安排工作计划和工作人员,避免一道工序的工作荷载一会儿过高,一会儿又过低。 在不间断的连续生产流程里,还必须平衡生产单元内每一道工序,要求完成每一项操作花费大致相同的时间,使每项操作或一组操作与生产线的单件产品生产时间相匹配。单件产品生产时间是满足用户需求所需的生产时间,也可以认为是满足市场的节拍或韵律。在严格的按照Tacttime组织

2,5-二氯硝基苯的生产工艺及市场研究报告

2,5-二氯硝基苯的生产工艺及市场研究报告 Point 4:2,5-二氯硝基苯的生产工艺及市场研究报告主要目录 第一章:2,5-二氯硝基苯产品综述 第一节:2,5-二氯硝基苯基本信息及介绍 1. 2,5-二氯硝基苯的基本介绍 2. 2,5-二氯硝基苯的理化性质 3. 2,5-二氯硝基苯国标及主要生产厂家技术指标 第二节:2,5-二氯硝基苯的应用及背景 第二章:2,5-二氯硝基苯国内外生产工艺概况及对比 第一节:2,5-二氯硝基苯国内外生产介绍对比 第二节:2,5-二氯硝基苯最新技术研究 第三节: 2,5-二氯硝基苯上下游产品介绍及现状分析 第三章:2,5-二氯硝基苯国内外生产专利及应用专利 第一节:专利1 第二节:专利2 第三节:专利3 第四节:专利4 ....... 第四章:2,5-二氯硝基苯主要生产工艺详述 第一节:2,5-二氯硝基苯生产工艺流程图 第二节:2,5-二氯硝基苯生产原材料及设备 1. 生产原材料介绍 2. 主要设备及相关参数

第三节:2,5-二氯硝基苯生产工艺流程及主要参数 1. 2,5-二氯硝基苯生产工艺基本原理 2. 2,5-二氯硝基苯生产工艺工艺流程 3. 2,5-二氯硝基苯生产后续的环化处理方法 第四节:2,5-二氯硝基苯生产单耗及成本量化 第五节:质量控制 第六节:2,5-二氯硝基苯生产技术的前瞻性分析及生产成本注意事项第五章:2,5-二氯硝基苯市场概述 第一节:2,5-二氯硝基苯的市场特征 第二节:2,5-二氯硝基苯的目标市场及核心竞争力 第三节:2,5-二氯硝基苯及相关产品进出口情况分析 第六章:2,5-二氯硝基苯国内生产厂家及市场分析 第一节:国内2,5-二氯硝基苯生产概况 第二节:国内2,5-二氯硝基苯生产厂家及生产规模 1. 主要生产厂家概述 2. 2,5-二氯硝基苯拟建项目介绍及分析 3. 主要生产厂家规模调研 第三节:国内2,5-二氯硝基苯产量及产能情况分析及预测 第四节:国内2,5-二氯硝基苯需求量情况分析及预测 第五节:国内2,5-二氯硝基苯价格变动趋势分析及预测 第七章:2,5-二氯硝基苯国外生产厂家及市场分析 第一节:全球生产概括 1. 全球2,5-二氯硝基苯生产概况 2. 国外2,5-二氯硝基苯主要生产厂家介绍 第二节:国外2,5-二氯硝基苯产量及产能情况分析及预测 第三节:国外2,5-二氯硝基苯需求量情况分析及预测 第八章:2,5-二氯硝基苯上下游产品及应用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第一节:2,5-二氯硝基苯上下游产品市场比例及发展趋势 1. 2,5-二氯硝基苯上游及其市场研究

苯乙烯生产工艺(完整资料).doc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课题:乙苯脱氢生产苯乙烯 第二节 乙苯脱氢生产苯乙烯 一、概述 1.苯乙烯的性质和用途 苯乙烯的化学结构式如下: 苯乙烯又名乙烯基苯,系无色至黄色的油状液体。具有高折射性和特殊芳香气味。沸点为145 ℃,凝固点 -30.4℃,难溶于水,能溶于甲醇、乙酸及乙醚等溶剂。 苯乙烯在高温下容易裂解和燃烧,生成苯、甲苯、甲烷、乙烷、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气等。苯乙烯蒸气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混合物,其爆炸范围为1.1%~6.01%。 苯乙烯具有乙烯基烯烃的性质,反应性能极强,如氧化、还原、氯化等反应均可进行,并能与卤化氢发生加成反应。苯乙烯暴露于空气中,易被氧化成醛、酮类。苯乙烯易自聚生成聚苯乙烯(PS )树脂。也易与其他含双键的不饱和化合物共聚。 苯乙烯最大用途是生产聚苯乙烯,另外苯乙烯与丁二烯、丙烯腈共聚,其共聚物可用以生产 ABS 工程塑料;与丙烯腈共聚可得AS 树脂;与丁二烯共聚可生成丁苯乳胶或合成丁苯橡胶。此外,苯乙烯还广泛被用于制药、涂料、纺织等工业。 CH=CH 2 CH=CH 2

2.生产方法 工业生产苯乙烯的方法除传统乙苯脱氢的方法外,出现了乙苯和丙烯共氧化联产苯乙烯和环氧丙烷工艺、乙苯气相脱氢工艺等新的工业生产路线,同时积极探索以甲苯和裂解汽油等新的原料路线。迄今工业上乙苯直接脱氢法生产的苯乙烯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 90%,仍然是目前生产苯乙烯的主要方法,其次为乙苯和丙烯的共氧化法。本节主要介绍乙苯脱氢法生产苯乙烯。 二、反应原理 1.主、副反应 主反应: +H 2 △H Φ 298=117.6KJ/mol 在主反应发生的同时,还伴随发生一些副反应,如裂解反应和加氢裂解反应: + +CH 4 +C 2H 4 +H 2 +C 2H 6 在水蒸气存在下,还可发生水蒸气的转化反应 +2H +2CO 2+3H 2 CH 2—CH 3 2 CH 2— CH 3 CH 2—CH 3 CH 2—CH 3 CH 2—CH 3

二萘酚资料

第二章2-萘酚市场分析及预测 2.1 项目产品概述 2.1.1 项目2-萘酚产品简介 2-萘酚又名β-萘酚、乙萘或2-羟基萘,分子式:C10H8O,是重要的有机原料和染料中间体,可用于制备吐氏酸、丁酸、2-萘酚--甲酸,也可用于制备防老剂丁、DNP及其它防老剂、有机颜料和杀菌剂等。 2.1.2项目产品2-萘酚应用 1、在染料及颜料工业中的应用 染料及颜料中间体是我国2 - 萘酚最大的消费领域,其重要原因是染料中间体生产已在进行世界性的转移,如2, 3酸、J 酸、γ酸、R酸、色酚AS等都是我国重要的中间体出口产品,出口量占国内总产量一半以上。除了用于合成染料及颜料中间体, 2 - 萘酚还可以作为偶氮基部分,和重氮化合物反应制得染料。 (1)2, 3酸 2, 3酸化学名2 - 羟基- 3 - 萘甲酸,其合成方法为2 - 萘酚与氢氧化钠反应,减压脱水,得到2 - 萘酚钠,然后和CO2 反应得到2 - 萘酚和2, 3酸钠盐,除去2 - 萘酚,酸化,得到2, 3酸。目前其合成方法主要有固相法和溶剂法,目前溶剂法是发展的大趋势。 2, 3酸为偶合组分的色淀颜料,这类颜料的合成方法是先将重氮组分制成重氮盐,和2, 3酸偶合,然后用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盐可以将其转化为不溶性的色淀染料。2, 3酸色淀颜料的主要色 谱为红光。如: C. I.颜料红57∶1, C. I. 颜料红48∶1等。 2, 3酸大量用于色酚系列冰染染料的合成, 在1992年《染料索引》上,以2, 3酸合成的色酚有28个。色酚AS系列为偶合组分的偶氮颜料,这类颜料的合成方法是先将重氮组分制成重氮盐,和色酚AS系列衍生物偶合,如重氮组分的芳环上只含烷基、卤素、硝基、烷氧基等基团,那么反应后得到普通的色酚AS系列为偶合组分的偶氮颜料,如重氮组分的芳环上还含有磺酸基,和色酚AS系列衍生物偶合,然后用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盐可以将其转化为不溶性的色淀染料。 (2)吐氏酸 吐氏酸化学名2 - 氨基萘- 1 - 磺酸,其合成方法为2 - 萘酚磺化得到2 - 萘酚- 1 - 磺酸,在氨化得到2 - 萘胺- 1 - 磺酸钠,然后酸析得到吐氏酸。吐氏酸经磺化得到磺化吐氏酸(2 - 萘胺- 1, 5 - 二磺酸) 。 吐氏酸及衍生物可用于制造色酚AS - SW、活性红K1613、立索尔大红、活性艳红K10B、活性艳红KE- 7B 等染料,以及有机紫红等颜料。 (3)J酸 J酸化学名2 - 氨基- 5 - 萘酚- 7 - 磺酸,其合成方法为吐氏酸经过高低温磺化,在酸性介质中水解盐析得到2 - 萘胺- 5, 7二磺酸,再中和、碱熔、酸化得到J酸。J酸再反应得到N - 芳基J酸、双J酸、猩红酸等J 酸衍生物。

基于ECRS的气箱生产流程优化

基于ECRS的气箱生产流程优化 第1章绪论 1.1 当前制造业生产普遍存在的问题 制造业是指将物料、能源、设备、工具、资金、技术、信息和人才等制造资源,根据市场的需求,通过生产制造,转化为可以提供给人们使用的工业品、大型工具和生活消费产品的一门行业。它既是国民经济最重要的物质保障,也是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还是先进科学技术的实践载体。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制造业迅猛发展,在短短的时间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工业成就,已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之一,并且促进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工业化体系完全建设,制造业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随着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导致越来越多的制造型企业的兴起,使得制造型企业数量不断增多,市场竞争不断加强。企业要想不断保持市场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屹立不倒,必须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不断提高生产效率,不断降低生产成本。而要想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就必须优化企业生产流程。 当前我国制造型企业虽然发展势头强劲,但与国外同类型企业相比仍有一定差距。这主要体现在产品质量和产品生产成本两个方面,产品质量与国外出产的比较起来还是存在些许差距的,而且我国产品生产成本相对较高,这些都是我国制造业急需改善的问题。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打起了使用较差质量物料的主意,又希望产品生产后的效果不受影响,但事实证明这个是行不通的。使用低质量物料生产的产品是无法满足规定质量标准的,也无法使得客户满意,也就无法在市场上搏得大众的芳心。因此,要想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首先必须优化产品生产流程,这是核心问题。 1.2 研究的内容 本文针对我国制造业车间生产流程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选取上海广电电气AEG环网中压配电气箱生产流程存在的问题,基于ECRS原则进行生产流程优化改善的方法,分析实施流程优化可能遇到的问题,针对相关问题制定新的生产作业流程。 (1)研究重点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充分了解当前车间生产现状。 ②分析当前车间生产流程所存在的问题。 ③提出合理的生产流程优化方案,提高生产效率。 (2)研究方法: ①参考相关文献,结合相关文献生产流程优化的案例进行研究。 ②运用秒表测时法、图表法和统计法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便于研究。 ③基于ECRS原则和生产线平衡理论对生产流程的作业工序进行分析。(3)技术路线:

淄博某化工试车方案 2 正文

300吨/年塑料助剂改、扩建项目试生产方案 淄博市临淄红泰化工有限公司 二零一三年一月

300吨/年塑料助剂改、扩建项目试生产方案 一、试车的目的和依据 1、试车目的及依据 根据工艺设计打通全部装置的生产流程,进行各工序(设备设施)之间首尾衔接的运行,以检验设计、设备质量、施工质量、安全设施、工艺技术等除经济指标外的全部性能,并生产出合格产品。 2、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3.《安全生产许可证条列》 4.《山东省安全生产条列》 5.《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45号)6.《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13-2008) 7.《山东省化工装置安全试车工作规范》(试行)、《山东省化工装置安全8.试车十个严禁》(试行) 9.《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 二、建设项目概况 淄博市临淄红泰化工有限公司注册地址为淄博市临淄区凤凰镇侯家屯村南,成立于1999年2月,注册资金306万元,系私营企业,主要生产硫酸锆、碳酸锆、氧氯化锆、塑料助剂等。公司厂区总占地面积11760㎡,公司设有两个分厂,其中北厂占地面积5460㎡,位于侯家屯309国道以南,

主要生产硫酸锆、碳酸锆;南厂占地约6300㎡,位于淄博齐鲁化学工业区,主要生产氧氯化锆、塑料助剂等。本项目是对南厂区助剂车间南侧车间进行改造,利用闲置厂房及设施生产5个塑料助剂品种,生产规模为300吨/年。新增加的5个产品为二叔丁基过氧化物(DTBP)、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TBPB)、过氧化-2-乙基己酸叔丁酯(TBPEH)、双(3,5,5-三甲基己酰)过氧化物(TMHP)、过氧化二碳酸双(2-乙氧基)己酯(EEP)。 该项目由山东润昌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设计,由山东省XX安装有限公司施工建设。2012年2月开工建设,2012年7月20日已建成,2012年10月1日拟试生产。 (一)工艺流程简述 1、二叔丁基过氧化物 将称量准确的叔丁醇950公斤用打料泵输入于清洗干净的反应釜中,开冷冻盐水降温至低温,缓慢滴加计量准确的硫酸680公斤,生成硫酸叔丁醇,温度保持18℃以下,而后滴加叔丁基过氧化氢1220公斤,进行过氧化反应。反应1.5小时后,停止搅拌进行分层处理,温度保持18℃以下。而后将水相排入污水池,有机相至干燥釜内加入硫酸镁25公斤进行干燥、过滤后,再经精虑釜精虑后包装,储存于冷库中。 反应化学方程式如下: C4H10O+H2SO4=C4H9OSO3H+H2O C4H9OSO3H+C4H10O2=C8H18O2+H2SO4 二叔丁基过氧化物生产工艺流程方框图:

深部调驱生产和工艺技术改进与完善

深部调驱生产和工艺技术改进与完善 根据大洼油田的油藏特点和水井吸水剖面情况,应用整体深部调驱技术来控制油井含水上升速度,提高二次开发试验区油层动用程度。在特定参数条件下采用合理的施工工艺将调驱剂注入目的层中,利用化学剂在油层条件下发生反应形成堵塞物,从而在纵向上改善吸水剖面,有效地限制高渗透层吸水,提高注水压力,启动新层吸水,在平面上改变后续注入水的渗流方向,扩大波及体积,提高水驱效率。通过现场生产和工艺技术改进与完善,提高调驱应用效果,通过效果分析,调驱对应油井含水稳定,油井液面降低,增油效果明显。本方法能较好地解决大洼油田含水上升、水驱效率低、采出程度低的问题。 标签:深部调驱;工艺技术;改进与完善 1 前言 我国陆上油田80%以上是靠注水开发,长期注水开发引发油藏纵向和平面上的非均质性问题,从而降低了水驱波及体积和驱油效率。凝胶深部调驱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用于注水井深部处理以改善井组水驱开发效果的一项提高采收率新技术。在复杂小断块油田实施凝胶调驱技术并将其作为三次采油的重大措施,可取得明显的增油降耗效果。 2 地质概况和方案部署 2.1地质概况和开发现状 洼清5块构造上位于辽河盆地中央凸起南部倾末带大洼断层西侧。探明含油面积为 2.72km2,石油地质储量758.7×104t,可采储量195×104t,标定采收率25.7%。主力含油层系为东营组。 2.2 存在问题 2.2.1注水利用率低,提高注水波及体积难度大 大部分注入水沿着高渗带推进,被油井采出,形成了注入水的大量无效循环,水驱效果变差,提高注水波及体积的难度很大。 2.2.2 主力层水淹严重 平面上主要受沉积相影响,注入水沿分流河道的主流线快速推进,使得主流线部位的油井水淹严重。纵向上d2I4水淹最严重,该段累积注入量达186×104m3。强水淹面积占总面积的80%以上。 2.2.3 吸水状况不均衡

辛酰氯的生产工艺

辛酰氯的生产工艺 1.辛酰氯简介 酰氯是指含有-C(O)Cl官能团的化合物,属于酰卤的一类,是羧酸中的羟基被氯替换后形成的羧酸衍生物。酰氯在有机合成、药物合成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主要可以发生水解、醇解、氨(胺)解、与有机金属试剂反应、还原反应、α氢卤化等多种反应。 辛酰氯是又称正辛酰氯,别名氯化正辛酰、辛酰基氯、辛基酰氯,其分子式为C7H15COCl,分子结构如下图所示: 英文名称 Octanoyl chloride 英文别名Capryloyl chloride; n-Octanoyl chloride,(Capryloyl chloride); n-Capryly chloride; n-Capryloyl Chloride; octanoic acid, chloride; octanoic chloride; OCTANOYL CHLORIDE (OTCL) CAS NO. 111-64-8 EINECS 203-891-6 分子式 C8H15CLO 分子量 162.66

物理化学性质密度0.953熔点-63°C沸点195°C折射率1.434-1.436闪点75°C水溶性REACTS 产品用途用作液晶中间体,也用于橡胶工业 辛酰氯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在医药、农药、化工等领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辛酰氯的生产工艺 目前辛酰氯的制备方法有二氯亚砜法,光气法、双光气法、三光气法、三氯化磷法等。 2.1二氯亚砜法 工艺流程简述: 正辛酸在催化剂存在下与二氯亚砜(化学式SOCl2,又称氯化亚砜、亚硫酰氯)生成酰氯,催化剂通常使用N,N-二甲基甲酰胺(DMF)、N,N-二甲基苯胺和吡啶等。反应过程中二氯亚砜一般先与催化剂结合,然后再与羧酸反应生成酰氯:CH3(CH2)6COOH + (SOCl2) →CH3(CH2)6COCl + SO2 + HCl 经反应制得辛酰氯混合物,经精馏得到成品辛酰氯,尾气经水洗中和后排放。 用二氯亚砜制备辛酰氯反应条件温和,在室温或稍加热即可反应。产物除酰氯外其他(二氧化硫和氯化氢)均为气体,容易分离,往往不需提纯即可应用,纯度好,产率高,产品含氯量可达99.5%以上。目前工业生产中大部分厂家采用二氯亚砜法。但此方法氯化亚砜用量大,且设备腐蚀严重。 2.2光气法 光气法工艺流程

苯硝化生产硝基苯工艺过程与防范对策

苯硝化生产硝基苯工艺过程与防范对策 摘要 本文对硝基苯的生产工艺进行了简要阐述,分析了生产工艺危险性,并列举案例分析,最后针对硝基苯的安全生产,提出了安全预防措施,这对硝基苯的生产能长期、稳定、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硝基苯工艺危险性预防措施 引言 硝基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中间体,用于生产苯胺、联苯胺、二硝基苯等多种医药和染料行业,也可用作于农药、炸药及橡胶硫化促进剂的原料,其中主要用途是制取苯胺和聚氨酯泡沫塑料,目前,90%以上的硝基苯用于生产苯胺[1-3]。工业上硝基苯生产工艺过程主要包括苯硝化反应、硝基苯洗涤、硝基苯精馏等单元过程,生产过程中使用了大量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强腐蚀、强氧化的化学危险品。由于苯硝化反应中副反应生成的杂质(主要是硝基酚盐类)爆炸危险性很高,而且极易积累在精馏塔釜等受热部位,监测和处理不及时就容易发生爆炸,使其生产过程中安全事故具有突发性、灾害性的特点。因此对苯硝化生产硝基苯工艺过程进行危险性定量分析及对爆炸事故的安全研究,并提出具体的预防措施意义重大。 1 硝基苯生产工艺 1.1硝基苯简介 硝基苯,有机化合物,又名密斑油、苦杏仁油,无色或微黄色具有苦杏仁味的油状液体[4]。化学式为C6H5NO2,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大,相对密度1.205,熔点6℃,沸点210~211℃,闪点为87.8℃,爆炸下限为1.8%(93.3℃)。易溶于乙醇、乙醚、苯和油。遇明火、高热会燃烧、爆炸。与硝酸反应剧烈。低毒,半数致死量(大鼠,经口640mg/kg),硝基苯由苯经硝酸和硫酸混合硝化而得。实验室制硝基苯由于溶有硝酸分解产生的二氧化氮而有颜色,除杂方式:加氢氧化钠溶液,分液。 1.2硝基苯的应用 硝基苯是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用于生产染料、香料、炸药等有机合成工业,经催化加氢或铁粉还原可得苯胺,这是硝基苯的最主要用途,由苯胺进而生产各种有机

摘 要:传统变性淀粉只有单一的亲水性质,淀粉的疏水改性成为该

淀粉的疏水酯化改性 罗发兴 黄 强 杨连生 李 琳 (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广东广州 510640) 摘 要:传统变性淀粉只有单一的亲水性质,淀粉的疏水改性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介绍了国内外烷基脂肪酸淀粉酯和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淀粉;疏水酯化;烷基脂肪酸;烯基琥珀酸酐 前言: 传统的改性淀粉均在淀粉分子中引入亲水基团,加之淀粉本身的亲水性质,使产品只具单一的亲水性。在淀粉分子中引入亲油基团可使淀粉的性质得到明显改善,其应用范围也得到拓展,此类变性方法已成为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淀粉的疏水改性主要是在淀粉分子链中引入烷基脂肪酸或烯基琥珀酸基团,反应以酯化反应为主。产品在可降解包装材料,高级纸张,食品乳化稳定剂、阿拉伯胶替代品、食用香精、微胶囊壁材等高附加值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1、烷基脂肪酸淀粉酯 合成烷基脂肪酸淀粉酯的方法有水媒法、溶剂法、熔融法等。水媒法先在脂肪酸甲酯和水解淀粉中加水,使体系均匀混合,充氮气保护防止产品氧化,在反应过程中把水蒸出,以利于脂肪酸淀粉酯的生成[1]。水媒法工艺相对简单易控制,不需使用大量有机溶剂,生产成本较低,但产物取代度低,使用范围有限。溶剂法是二甲基甲酰胺等有机溶剂在碱性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反应,由于体系含水率低,该法适合于制备各种不同取代度的淀粉酯,但该法需要使用较大量的有机溶剂,回收成本较高。熔融法在高温、高压下进行,反应不易控制。 目前,关于烷基脂肪酸淀粉酯的溶剂制备法研究较多,常用的溶剂包括吡啶、甲苯、二甲基甲酰胺和三己胺等[2]。其中最常用的是吡啶,它具有用量少,淀粉降解程度最小的优点,且有溶剂和催化剂的双重作用[3]。所采用的酸主要以酸酐或酰氯形式,其中酰氯对于制备烷基链的淀粉酯更有效[4]。到目前为止人们已经制备了不同碳链长度(C2~C18)的烷基脂肪酸淀粉酯[3-7]。以淀粉辛酸酯为例,其典型的制备过程[7]为:取干燥后的淀粉(直链19%,支链81%,湿含量<2%)2.5g置于双颈烧瓶中,然后加入15mL吡啶和适量的辛酰氯,充分搅拌,于115℃下反应3h。将产物冷却后用无水乙醇洗涤,干燥后得白色或淡黄色粉末即为淀粉辛酸酯。 为了研究吡啶在酯化反应中的作用,Praful 等[8]对谷类和小颗粒苋薯类淀粉丁二酸半酯的制备条件进行了详细研究,最佳优化条件是:在115℃下反应时间为5h ,淀粉与吡啶的比例为1:2,吡啶与淀粉的比例在该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丁二酰基的含量和取代度(DS)的影响非常大。吡啶可以很

PTA生产技术及工艺流程

PTA生产技术及工艺流程简述 【作者:千木】 目前世界PTA生产厂家采用的技术虽有差异,但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类: (1)精PTA工艺 此工艺采用催化氧化法将对二甲苯(PX)氧化成粗TA,再以加氢还原法除去杂质,将CTA精制成PTA。这种工艺在PTA生产中居主导地位,代表性的生产厂商有:英国石油(BP)、杜邦(Dupont)、三井油化(MPC)、道化学-因卡(Dow-INCA)、三菱化学(MCC)和因特奎萨(Interquisa)等。 (2)优质聚合级对苯二甲酸(QTA、EPTA)工艺 此工艺采用催化氧化法将PX氧化成粗TA,再用进一步深度氧化方法将粗TA精制成聚合级TA。此工艺路线的代表生产厂商有三菱化学(MCC)、伊斯特曼(Eastman)、杜邦(Dupont)、东丽(Toray)等。生产能力约占PTA总产能的16%。 两种工艺路线差异在于精制方法不同,产品质量也有所差异。即两种产品所含杂质总量相当,但杂质种类不一样。PTA产品中所含PT酸较高(200ppm左右),4-CBA较低(25ppm左右),而QTA(或EPTA)产品中所含杂质与PTA相反,4-CBA 较高(250ppm左右),PT酸较低(25ppm以下)。两种工艺路线的产品用途基本相同,均用于聚酯生产,最终产品长短丝、瓶片的质量差异不大。目前,钴-锰-溴三元复合体系是PX氧化的最佳催化剂,其中钴是最贵的,所以目前该方面的一直进行降低氧化催化剂能耗的研究。PTA生产过程中所用TA加氢反应催化剂为Pd/C,目前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延长催化剂的使用寿命。 工业化的精对苯二甲酸制备工艺很多,但随着生产工艺的不断发展,对二甲苯高温氧化法成为制备精对苯二甲酸的最主要的生产工艺,这种工艺在对苯二甲酸的制备工艺中占有绝对优势。对二甲苯高温氧化工艺是在高温、高压下进行的,副反应较多;而且由于温度高、压力大对设备本身的要求就高。因此工艺改进主要就集中在降低氧化反应温度和降低氧化反应的压力两个方面。目前,拥有这一专利技术的公司主要有美国Amoco公司、英国ICI公司和日本三井油化公司,我国曾在不同时期引进过这三家公司的专利技术。近年,我国对苯二甲酸的工艺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1)对二甲苯(PX)高温氧化法。对二甲苯高温氧化法由氧化、精制和辅助系统组成。该工艺以对二甲苯为原料,经空气催化氧化、加氢精制、结晶分离等工序制成。催化氧化是对二甲苯在催化剂存在下,于190-230℃,压力 1.27- 2.45MPa的条件下,用空气氧化得到粗对苯二甲酸。加氢精制是将对二甲苯氧化过程中尚未反应完全的4-羟基苯甲醛(4-BCA)转化为可溶于水的甲基苯甲酸,然后除去。加氢精制反应要在较高压力(约6.8MPa)和较高温度(约280℃)的条件下进行。对苯二甲酸加氢产物再经结晶分离和干燥,就得到可用于纤维生产的精对苯二甲酸。 对二甲苯高温氧化法流程简单,反应迅速,收率可达90%以上。 (2)高温氧化工艺改进。Amoco公司对高温氧化法工艺进行了改进,使氧化反应温度降至193-200℃的范围,反应压力也相应降到1.45MPa。改进后每吨PTA的PX消耗量减少14kg。三井油化公司在Amoco高温氧化工艺的基础上,开发了三井Amoco工艺。该工艺提高了催化剂中钴/锰比和溶剂比,同时为保持溶剂浓度稳定,氧化反应器顶部增加分离塔,除去反应体系中的水。这种工艺可将氧化反应温度降至185-195℃,反应压力降至0.9-1.1MPa,相应副反应减少,同时母液循环比相应提高,催化剂可循环使用,减少了催化剂的用量。 (3)温和反应条件的对苯二甲酸工艺。高温氧化工艺需要高温、高压,很多公司尝试开发反应条件温和的对苯二甲酸工艺,这些工艺中比较成功的有三菱公司开发的QTA工艺, 日本丸善公司开发的MTA工艺以及鲜京公司开发的SPTA 工艺。 MTA工艺适当地加大催化剂的锰/钴比、溶剂比和氧化空气用量,氧化后的产品再实行补充氧化,并添加少量三聚乙醛,强化氧化反应设备,使中间产物转化为最终产物。通过充分氧化使得工艺不需要再进行加氢还原精制。这种工艺反应条件温和,但反应时间较长,原料PX、催化剂和乙酸的消耗较高,并且产品中杂质对羧基甲醛的含量较高,产品只能用于制备纤维级聚酯。 QTA工艺采用高活性催化剂进行对二甲苯氧化。催化剂以铈替代高温氧化工艺中的锰,同时附加镧催化荆,并采用了无机溴化物。对二甲苯氧化反应条件较温和,反应过程中还要对中间产品进行补充氧化。该工艺对二甲苯、催化剂

间二硝基苯生产工艺规程

NO 24-HNO 3=O 2N —<(C ==?S-^O 2 +H 2O 3.3酸性二硝基苯的中和精制,酸性二硝基苯中含有酸(主要为硝 酸)和副反应生成的邻、对二硝基苯,用氢氧化钠中和酸性硝基苯 中的硝酸,利用亚硫酸钠磺化取代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邻、对硝 基苯磺酸钠,以达到精制的目的。 3.4精制锅的间二硝基苯的水洗。用水洗去除中和精制后产生的少 量的碱和邻、对硝基苯磺酸钠,从而制得高纯度的间二硝基苯。 有关反应如下: NO 2 SO 3Na <<=>>-^NO 2 +Na 2SO 4 ------------ ? Ch +H 2O NO 2 +Na 2SO 4 NO 2 -<(S^>-SO 3Na +NaNO 2 3.5硝化反应的抽取。用硝基苯萃取硝化废酸中的二硝基苯,同行 斯硝基苯同硝化废酸中的剩余硝酸反应生成二硝基苯。抽取后的废 主反应: NO, +HoO 副反应:Z VNO 2 + HNO 3 =

酸送浓酸岗位提炼后循环使用或外售。硝基苯抽取后成为酸性硝基苯,作为硝化的原料。 有关反应如下: HNO3+NaOH=NaNO3+H2O 四、工艺过程的叙述 4.1各种原料的接受 4.1.1粗硝基苯从硝基苯车间粗硝基苯储罐由输送泵送到木工段硝基苯计量槽(V102)中。 4.1.2硫酸从废酸回收工段浓缩岗位槽自流到木工段硫酸计量槽(V105)中。 4.1.3 .98%硝酸从硝基苯工段硝酸储罐经泵送至木工段硝酸计量槽 (V104)中4.1.4.30%的液碱从硝基苯工段液碱储罐经泵送至木工段液碱计量槽(V106)中。 4.1.5亚硫酸钠经提升机(LS101)送至三楼,供亚硫酸钠配制罐 (104AB)使用。 4.2硝基苯的硝化421硝化开车前的检查和准备 1)检查硝化锅各部位是否正常,水压、汽压、电压是否稳定,温度计,真空表,报警装置是否好用。 2)硝化锅的数字显示仪和记录仪,两表温差不能超过2度,并记 录好两表的同步温度水温差。 3)领取操作记录表,做好记录。

有机化学-有机化工工艺学-试卷+答案

高等有机化工工艺学试题 一、 简要回答下述问题(5′×4=20′) 1. 简述一种硝基化合物制备氨基的方法。要求写出一个反应方程式。 2. 常用来保护氨基的三个基团的名称和结构? 3. 酰胺呈酸性还是碱性?能否进行烷基化反应,为什么? 4. Friedel-crafts 烷基化反应的特点? 二、标出下列反应条件 (2′×10=20′) OH Br ( )OH 2 、 O 2N Cl KF O 2N F KCl 3、 O 2N CHO methanol O 2 N CH 2OH 4. 3CO 2O COCH 3 5、 Br NO 2 6. H 3C CH 3 OH Br 2 H 3C CH 3 Br 7、 2 OH

8、 CH 3CO O COCH 3 9 、 OH HCOOH OCHO 10、 Cl O 2N KF F 2 KCl 三、写出下列反应的反应物(2′×10=20′) 1. 2. + 3.+ 4. + 5. + + 6.+ HOAc 34 H PO

+ (CH3CO)2O 7. RCOOH + 8. + 9. + 10. 四、写出下列反应的产物(2′×10=20′) 1、COOH Cl 2 + 3、 4、 +HCN 5、 34 H PO 24 H SO 3/POCl Py 3 AlCl 3H O Ni-Al/NaO ( ) Br 3 AlCl3 CH 3OH O ( ) Br2/PCl3 ( ) H2O ( ) CHO ( ) CH 3 CH 3 O NaOCl ( )

苯乙烯流程图

课题:乙苯脱氢生产苯乙烯 授课内容: ●乙苯脱氢生产苯乙烯反应原理 ●乙苯脱氢生产苯乙烯工艺流程 知识目标: ●了解苯乙烯物理及化学性质、生产方法及用途 ●掌握乙苯脱氢生产苯乙烯反应原理 ●掌握乙苯脱氢生产苯乙烯工艺流程 能力目标: ●分析和判断影响反应过程的主要因素 ●分析和判断主副反应程度对反应产物分布的影响 思考与练习: ●乙苯脱氢生产苯乙烯反应中有哪些副反应? ●影响乙苯脱氢生产苯乙烯反应过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绘出乙苯脱氢生产苯乙烯工艺流程图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第二节 乙苯脱氢生产苯乙烯 一、概述 1.苯乙烯的性质和用途 苯乙烯的化学结构式如下: 苯乙烯又名乙烯基苯,系无色至黄色的油状液体。具有高折射性和特殊芳香气味。沸点为145 ℃,凝固点 -30.4℃,难溶于水,能溶于甲醇、乙酸及乙醚等溶剂。 苯乙烯在高温下容易裂解和燃烧,生成苯、甲苯、甲烷、乙烷、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气等。苯乙烯蒸气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混合物,其爆炸范围为1.1%~6.01%。 苯乙烯具有乙烯基烯烃的性质,反应性能极强,如氧化、还原、氯化等反应均可进行,并能与卤化氢发生加成反应。苯乙烯暴露于空气中,易被氧化成醛、酮类。苯乙烯易自聚生成聚苯乙烯(PS )树脂。也易与其他含双键的不饱和化合物共聚。 苯乙烯最大用途是生产聚苯乙烯,另外苯乙烯与丁二烯、丙烯腈共聚,其共聚物可用以生产 ABS 工程塑料;与丙烯腈共聚可得AS 树脂;与丁二烯共聚可生成丁苯乳胶或合成丁苯橡胶。此外,苯乙烯还广泛被用于制药、涂料、纺织等工业。 2.生产方法 工业生产苯乙烯的方法除传统乙苯脱氢的方法外,出现了乙苯和丙烯共氧化联产苯乙烯和环氧丙烷工艺、乙苯气相脱氢工艺等新的工业生产路线,同时积极探索以甲苯和裂解汽油等新的原料路线。迄今工业上乙苯直接脱氢法生产的苯乙烯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 90%,仍然是目前生产苯乙烯的主要方法,其次为乙苯和丙烯的共氧化法。本节主要介绍乙苯脱氢法生产苯乙烯。 二、反应原理 1.主、副反应 CH=CH 2 CH=CH 2

辛酰氯

辛酰氯 中文名称辛酰氯 辛酰氯 [1] 别名辛基酰氯英文名称Octanoyl chloride 英文别名Capryloyl chloride; n-Octanoyl chloride,(Capryloyl chloride); n-Capryly chloride; n-Capryloyl Chloride; octanoic acid, chloride; octanoic chloride; OCTANOYL CHLORIDE (OTCL) CAS NO. 111-64-8 EINECS 203-891-6 分子式C8H15CLO 分子结构图分子结构图3D模型分子量162.66 物理化学性质密度0.953熔点-63°C沸点195°C折射率1.434-1.436闪点75°C水溶性REACTS 产品用途用作液晶中间体,也用于橡胶工业危险品标志C:Corrosive; 风险术语R22:; R34:; 安全术语S25:; S36/37/39:; S45:; 辛酰氯的生产工艺目前辛酰氯的制备方法有二氯亚砜法,光气法、双光气法、三光气法、三氯化磷法等。二氯亚砜法工艺流程简述:正辛酸在催化剂存在下与二氯亚砜(化学式SOCl2,又称氯化亚砜、亚硫酰氯)生成酰氯,催化剂通常使用N,N-二甲基甲酰胺(DMF)、N,N-二甲基苯胺和吡啶等。反应过程中二氯亚砜一般先与催化剂结合,然后再与羧酸反应生成酰氯:CH3(CH2)6COOH + (SOCl2) → CH3(CH2)6COCl + SO2 + HCl 经反应制得辛酰氯混合物,经精馏得到成品辛酰氯,尾气经水洗中和后排放。用二氯亚砜制备辛酰氯反应条件温和,在室温或稍加热即可反应。产物除酰氯外其他(二氧化硫和氯化氢)均为气体,容易分离,往往不需提纯即可应用,纯度好,产率高,产品含氯量可达99.5%以上。目前工业生产中大部分厂家采用二氯亚砜法。但此方法氯化亚砜用光气法光气法工艺流程将辛酸与催化剂二甲基酰胺混合,通光气反应,然后用氮气驱除反应生成的氯化氢和过量光气,精馏后,得到辛酰氯。DMF CH3(CH2)6COOH + COCl2 →CH3(CH2)6COCl + CO2 + HCl 光气是一种很好的酰化试剂,用光气制备辛酰氯产品含量高,收率高。但是光气是剧毒气体,在使用、运输及储存过程中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另外光气的成本相对较高。双光气法由于光气在生产中的缺点,80年代开发研制生产双光气(氯甲酸三氯甲酯)可替代光气应用于实验室和工业生产。CH3(CH2)6COOH + Cl-CO-OCCl3 →CH3(CH2)6COCl + HO-CO-OCCl3 虽然双光气在运输、储存和使用均较光气方便,安全。其作为一种剧毒,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其运输、储存仍然具有很大的危险性。三光气法三光气(双(三氯甲基)碳酸酯,BTC)熔点高,挥发性低,低毒性,即使在沸点也仅有少量分解,在工业上仅把它当一般毒性物质处理。三光气法制取辛酰氯所需要的条件十分温和,而

生产工艺流程控制程序

生产工艺流程控制的程序 一、目的 为加强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控制,全面提升产品的制作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各 相关部门和人员按照优化5M1E(注1)的原则进行生产活动,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特制订本规程。 ——注1:5M1E分别是英文-人员、机器、材料、方法、测量和环境的单词首位字母。 二、使用范围 本公司的应依据本规程来制订、执改进行、生产工艺流程、对其结果进行考核、奖惩,除另有规定外,均以本规程执行; 三、规程的内容: 1、工艺流程涉及的部门(体系化) 工艺流程涉及的部门有:各公司的技术部、生产部、质检部、和集团采购部。 2、管理责任(制度化) (1)各公司技术部责任 a,制定合理的工艺流程文件 公司的技术部依据产品任务单,制定生产工艺流程的文件,工艺流程文件的主 要是以下三种类: ——工艺过程卡片; ——工序卡片; ——操作说明书; 工艺流程的卡片和操作说明书中应包含:图纸(加工的工件图纸以及关键步骤和 重要环节都有图纸说明)、加工工序、加工方法及对环境的要求、检验及方法、产品的包装、工时定额、材料和物耗定额、使用的设备和工装、加工工具、对特殊工件

的吊装位置及方法、包装方法、加工的起始时间、责任者的签名等,总之应当是实 际工作中涉及的工序和各个工序中要点(5M1E)都要简约地反映在流程中; ——注2:工时定额和物耗定额:在实际中灵活应用和执行,对于首件和单件生产可 以是定性管理;对于3-5件的小批量生产应当是首件完成后,对出其余件进行的半定量管理,就是给个范围值;对于成熟的大批量生产件应当是定量管理,就是应当给 出固定的定额; ——注3:可以有空项,按实际生产中需要的项目编写,应当简要全面部不应当有漏项;公司在制定工艺流程时,可以是表格式、卡片式、文字表述式,只要能在实际 生产中,对生产的产品有以下作用即可--加工的指导、检验指导、记录完整(可以追溯产品的加工历史); b,根据生产出现的问题,可以用工艺流程附加单的形式进行补充及修改,必要时废除老工艺,重新制定新工艺; c,会同质检部门处理质量异常问题。 (2)公司生产部责任 a,生产操作者应当随时自我查对,检查是否符合流程的规定与相关的质量标准,即开展自检工作。 b,各工种的班组长应当对下属的操作者的操作和设备进行专项检查和定期检验及不 定期的巡查,操作者完成后的工件,由班组长或者质检员检验合格后才准放入下道 工序。 c,下道工序人员有责任有义务对上道工序人员的作业质量进行核查、监督,即开展互 检工作; d,提倡QC小组活动,有条件的工段成立QC小组,对所加工的工件进行分析,各公司应当按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工时和物耗所产生的效益,适当地予以奖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