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组培苗栽培技术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12.04 KB
- 文档页数:1
百合胚的组织培养技术摘要:百合杂交中胚败育现象严重,影响新品种培育,可采用胚的组织培养(即胚拯救)技术。
以百合杂交胚作为外植体,通过初代、继代及成球培养,完成百合的育种和扩繁,经过炼苗及过渡移栽后,实现大田移栽,最终可有效的解决此问题。
关键词:百合;胚败育;组织培养中图分类号:q949.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0-0127-1百合(lilium spp)属于百合科百合属,多年生鳞茎类球根花卉。
我国百合种质资源丰富,许多百合具有相当优良的性状,如毛百合可以很好抗镰刀菌。
但到目前为止,我国百合的育种业发展远远落后于国外,特别是具有优良性状的野生百合中用于杂交育种的品种相当有限。
百合杂交育种中存在普遍的胚败育现象,通过组织培养技术进行胚拯救可以有效的解决此现象。
1 外植体选取与消毒选取百合杂交授粉后种子的胚作为外植体。
在百合杂交授粉后50~60天,取下膨大的子房,剥出子房中的种子,选取发育饱满的种子。
并用稀释50倍的84消毒液将种子浸泡一夜进行初步消毒。
初步清洗消毒后的种子需要再次灭菌处理。
在无菌超净工作台上,将浸泡后的种子转移到实现准备好的无菌瓶中,用事先配置好的1%的生汞浸泡种子20分钟,进行进一步消毒。
浸泡后,回收用于消毒的生汞,取出种子并转移至新的无菌瓶中,用事先准备好的无菌水清洗三遍后转移至无菌纸上待用。
2 胚培养阶段将消毒好的种子放在无菌吸水纸上沥干水后,用无菌手术刀将种子切开,挑出中间细长的胚,放在胚培养基上。
需注意的是胚要接种在培养基表面,不要没入培养基。
以每瓶培养基接种10个外植体为宜。
初代培养进行的是萌发诱导,经过多次试验,初代培养基以ms+蔗糖30g+琼脂7g+1.5naa为最佳,ph 5.8-5.9之间,并将室内温度维持在25℃左右。
在12小时的日光照时间下,一周左右发生胚萌动,一个月前后抽叶成球并生根。
这时候可以修剪根叶,并进入继代(增殖)的培养阶段了。
百合的组织培养xxx摘要:百合的离体培养是目前为止百合迅速繁殖的最有效方法,下文对百合的外植体选择和处理、离体培养的器官发生途径、和组织培养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综述。
并对百合组织培养的未来发展做出展望。
关键词:百合;外植体;组织培养;器官发生百合是百合科百合属,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
是著名的观赏花卉,可食用,有很高的利用价值。
利用组织培养进行繁育是百合无毒化和商品化的必要途径。
百合的传统繁殖方式主要有珠芽繁殖、小子球繁殖、鳞片繁殖3种方式。
由于百合的常规繁殖率低,易感染病毒,所以对繁殖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工繁殖技术对百合具有重要的意义。
1、百合组织培养的特点和优势培养条件可人为控制,进行周年生产。
植物组织培养中采用的植物材料是经过精挑细选的,他们生长的培养基及小气候环境都是人为控制的对其生长最有利的,摆脱了大自然中四季、昼夜气温频繁变化甚至是灾害性气候等外界不利因素的影响。
并且条件均一,便于稳定地进行周年生产。
生长周期短,繁殖率高,成本较低。
人为控制的条件可以满足其快速生长的需要,所以生长快,培养周期比其它繁殖方式短很多。
虽然组织培养先期投资较大,需要一定的设备及能源消耗,但是在百合开始批量生产之后,相对于有性繁殖来说成本低廉的多。
管理方便,便于工厂化生产和自动化控制植物。
组织培养可以在工厂高密度培育,并可以通过机械进行培育,与传统的盆栽相比,省去了中间一系列繁杂劳动。
培养材料来源广泛。
由于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在生产实践中, 单个细胞、小块组织等经离体培养均可再生形成完整植株。
由于取材少,培养效果好,对于新品种的推广和良种延续还有灭毒等都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另外,百合组织培养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百合可以进行远缘杂交,但由于生理代谢等方面的原因,常使杂种胚早期败育,而不能得到相应的杂种植物。
而通过组织培养,可使其顺利生长,得到远缘杂交品种并讲品种延续下去,从而选育出园艺新品种。
此外还可采用愈伤组织诱变、花粉培养等多种方法来进行花卉育种。
4种观赏百合的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杨懋勋;单振菊;陈志云;陈考科
【期刊名称】《广东农业科学》
【年(卷),期】2012(039)002
【摘要】以观赏百合莫娜、黄天霸、巴巴拉、索邦等4个品种的鳞片为材料进行组培快繁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用75%酒精消毒10 s,0.1%升汞消毒10 min,再用无菌水清洗5次的灭菌效果最好,污染率最低;MS+6-BA 0.5 mg/L+NAA 1.0 mg/L 为最佳诱导培养基;MS+6-BA 1.0 mg/L+NAA 0.5 mg/L为最佳增殖培养
基;MS+IBA 0.5 mg/L为最佳生根培养基;蛭石∶黄心土=1∶1为最佳移栽基质.整套组培快繁技术在莫娜、黄天霸、巴巴拉、索邦等4个观赏百合品种中均适用.【总页数】3页(P37-39)
【作者】杨懋勋;单振菊;陈志云;陈考科
【作者单位】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医药系,广东中山528436;南沙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广东广州511457;中山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广东中山528403;嘉汉林业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61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82.2+65
【相关文献】
1.亚洲百合Strawberry and Cream花器官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J], 孙红梅;宋胜利;申屠玥;董航
2.药用、食用、观赏用百合组培快繁研究进展 [J], 阮瑶瑶;丁健;杨懋勋
3.野生毛百合与松叶百合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J], 汪娜;郭太君;李雪;陈少鹏
4.观赏百合组培快繁技术 [J], 牛元
5.百合科十二卷属玉露的组培快繁关键技术研究 [J], 郭生虎;朱永兴;关雅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百合的繁殖方法及栽培技术百合(Lilium)是一种十分美丽的花卉,其独特的形态和芳香的花朵吸引了许多花卉爱好者。
百合的繁殖方法主要有种子繁殖、鳞片繁殖和分株繁殖,栽培技术包括选择合适的土壤、施肥和保养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百合的繁殖方法和栽培技术。
一、种子繁殖百合可以通过种子繁殖,但这种方法相对较为困难,需要耐心和技巧。
首先,收集成熟的种子,一般在百合花朵凋谢后的秋季可以采集到。
将种子浸泡在水中约一天时间,然后将种子摆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使其逐渐干燥。
接下来,种子需要在冷藏环境中进行休眠,可以将其放在冰箱中存放一个月左右,模拟自然过冬的状态。
之后,将种子播撒在肥沃的土壤上,覆盖一层薄薄的培养土,保持土壤的湿润度。
约一个月后,种子就会开始发芽,此时需要给予适量光照和水分,保持土壤的湿润度,促进幼苗生长。
待幼苗长到一定程度后,可以进行移栽。
二、鳞片繁殖鳞片繁殖是百合的常见繁殖方法,也是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首先,将百合的鳞片从球茎上剥离下来,干燥约1-2天。
然后,将鳞片埋入肥沃的培养土中,留出适当的间隔。
保持土壤湿润,米兰百合鳞片温度在18-22摄氏度适宜生长。
约一个月后,鳞片开始长出新的茎芽和根系。
在这个阶段上,需要控制水分,保持适度湿润。
待新的茎芽长到一定程度后,可以进行移植。
三、分株繁殖分株繁殖是最常用且最简单的繁殖方法之一、在每年的春季或秋季,可以将成熟的球茎进行分株。
首先,挖掘出球茎,注意留出根部完好的部分。
然后,将球茎分成若干份,确保每个分株都有一个完整的芽眼和根系。
接下来,将分株植入肥沃的土壤中,保持适量的水分和光照。
待分株开始生长,并形成新的茎芽和根系后,可以进行移植或继续在原地栽培。
在百合的栽培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技术:1.温度和光照:百合对温度要求较高,生长最适宜的温度范围为18-26摄氏度,夏季高温应遮阳保湿。
光照方面,百合喜欢充足的阳光,但过于强烈的光照可能会对植株产生不良影响。
百合科植物组织培养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展望作者:王朝阳宋宏伟王建殷兆晴来源:《南方农业·下旬》2018年第06期摘要百合是具有较高观赏性的一种植物,能够为种植者带来较大的经济收益。
近年来,围绕百合观赏性、抗性、品质以及繁殖能力等方面进行育种已经取得较大成效,培育出较多的新品种。
基于此,对百合科植物组织培养现状进行分析,并对百合科植物组织培养发展前景作出研究。
关键词百合科植物;组织培养;外植体;培养条件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ki.1673-890x.2018.18.101百合科植物属性可以分为280属,品种有近3800种,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尤其在温带以及亚热带区域生长较多。
在我国有近四分之一类,600多种,在我国各个地域分布。
百合科植物有较高价值,既是观赏性较高的名花,又具有药用价值,部分品种可以直接服食,还有部分品种能够作为化妆品的主要原料。
百合科植物一般通过分株、分球、扦插等方式培育繁殖,但经过分析发现,这种培育方式会使百合的价值下降,甚至会产生毒性,所以利用植物组织技术进行培养能够解决这些问题,保障物种优质性。
1 百合科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发展研究20世纪中期,国外百合组织培养技术首次发表,据相关数据记载,现阶段国内外已经有24属百合科植物培育成功,其中百合科植物培养成功的在30种左右。
目前,较多的百合科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已经进入成熟期,能够很好地应用在工厂育苗中。
1.1 外植体选择与消毒1.1.1 外植体选择在百合科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外植体一般会选择植物的根茎、叶片等。
外植体要根据百合科植物的培育目标进行选择,如培养外植体的目标是获取单倍体或者二倍体,在选择外植体时可以选择花药、花粉等。
若是向实现百合科植物快速繁殖或者脱毒的目标,则在选择外植体方面可以选用鳞片或者茎、尖。
进行组织培养时,选择的外植体一般具有易培养的品质。
外植体的选择决定了目标性质,所以选择易消毒和不容易发生变异的材料作为外植体效果最佳。
百合花的栽培与管理技术汇报人:日期:•百合花的品种与特性•栽培技术•管理技术目录•繁殖技术•观赏与应用价值提升策略01百合花的品种与特性常见品种介绍具有浓郁的香气,花色丰富,有白色、粉色、黄色等。
花朵较大,花色鲜艳,有红色、黄色、橙色等。
花朵较小,花色单一,多为白色或粉红色。
花瓣卷曲,花色多为红色或橙色。
香水百合亚洲百合铁炮百合卷丹百合百合花喜凉爽、湿润的环境,适宜生长温度为15-25℃,忌高温和强光。
生长习性土壤要求水分需求百合花适宜生长在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以沙质土壤为佳。
百合花对水分要求较高,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其生长。
030201生长特性与环境适应性百合花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被广泛用于园艺种植和切花装饰。
观赏价值百合花不仅可用于观赏,还可作为香料、医药等领域的原料。
用途观赏价值与用途02栽培技术选择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如沙质壤土或腐殖质土。
土壤类型根据土壤质地和肥力状况,可适当加入有机肥或复合肥进行改良。
土壤改良播种前对土壤进行消毒,可采用高温消毒或药剂消毒方法。
土壤消毒土壤选择与准备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百合花的生长习性,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
播种时间采用点播或条播方式,将种子均匀撒在土壤表面,覆盖一层薄土。
播种方法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及时除草和防治病虫害。
苗期管理播种与育苗方法移植与定植技术移植时间当幼苗长出3-4片真叶时,可进行移植。
移植方法将幼苗带土移植到准备好的花盆或地块中,注意保持适宜的株距和行距。
定植管理浇透水,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及时除草和防治病虫害。
浇水管理根据土壤湿度和百合花的生长阶段进行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
施肥原则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根据百合花的生长阶段和需求进行施肥。
排水措施在雨季或浇水过多时,注意及时排水,防止积水导致根部腐烂。
施肥与浇水管理03管理技术百合花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5-25℃,在夏季高温时需要注意遮阴降温,冬季则需要注意保温。
引言百合是一种广泛种植的优秀花卉,因其优美的花形和香气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要成功种植和管理百合花,需要掌握一些专业的技术和栽培管理方法。
本文将深入探讨百合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的相关知识,帮助读者了解如何提高百合花的产量和质量。
概述百合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百合科。
百合花的花朵呈钟状,色彩丰富多样,花期较长,花香浓郁。
因此,百合花被广泛栽培用作观赏和切花。
正文内容一、选取适宜的品种1.根据地区气候条件选择适合种植的品种。
2.考虑土壤、水分和光照条件,选择适合的品种。
二、适宜的土壤和肥料管理1.选择疏松、富含有机质的土壤。
2.在土壤中施加适量的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
3.控制土壤的酸碱度,保持适宜的pH值。
4.避免过度施肥,以免影响植株的生长和开花。
三、合理的浇水管理1.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要,控制浇水量。
2.避免积水,保持土壤适度湿润。
3.考虑气温和湿度,调整浇水频率。
四、控制病虫害1.定期检查植株,及时发现病虫害。
2.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治。
3.注意病虫害的季节性,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五、合适的收获和贮藏技术1.在花朵完全开放的时候进行采摘。
2.使用干燥通风的容器贮存采摘的百合花。
3.避免百合花与其他花卉混合贮存,以免相互污染。
总结百合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需要掌握一系列的知识和技能。
本文对百合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包括选取适宜的品种、适宜的土壤和肥料管理、合理的浇水管理、控制病虫害以及合适的收获和贮藏技术等方面。
希望读者能够通过本文的指导,提高百合花的产量和质量,培养出更加美丽的百合花。
百合种植高产栽培技术论文百合属多年生宿根蔬菜类作物,其主食局部为鳞茎,除作蔬菜外,加工制品也广泛用于医药和保健食品。
现把其高产栽培技术简介如下:选择光照充足、土层深厚、排灌方便、pH值5.7——6.3的酸性砂壤土栽培,前茬作物为豆科或禾本科植物为好,应轮作,不宜连作。
应选个头大、品质好、抗逆性强、生长旺盛、产量高的品种。
一般采用小鳞茎(单果重30——50g),无漏底、无病斑、无机械损伤的强健鳞茎作种,以保证出苗整齐,感病少,当年种植,翌年即可以收获。
如种源缺乏也可用鳞片繁殖,但须连续种植3年才能收获。
7月份采种,经过沙藏后熟在8月下旬——9月播种。
在8月份667m2撒石灰100kg左右,硫酸钾三元复合肥30——40kg,深翻土2——3遍,整地作畦,畦面宽1m左右,畦高20——30cm,做到不渍水,然后开沟种植。
沟底施腐熟的碎牛栏粪、鸡粪、火土灰、桐麸等有机肥,667m2施1200——1500kg,上覆一层薄土,种球不能接触有机肥。
栽培密度为30cm×20cm,667m2用种量为125——150kg。
百合播种后覆土盖草,便于冬季防冻、保湿。
第2年出苗前半个月,选晴天点火将盖草烧掉,既可杀死越冬害虫和病源物,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又可保温提早出苗。
1、追肥。
当百合苗萌发后1个月左右,结合浅中耕除草,用腐熟稀人粪尿或桐麸水进行追肥催苗,作种用的百合,不宜追氮素化肥,以免影响繁殖力;作商品用的百合不宜多施氮肥,否那么影响百合的色泽。
4月份追施第2次肥,以人粪尿和三元复合肥为主,以促进苗的生长。
现蕾前可追施第3次肥,这次肥以有机肥和复合肥为主,并补施0.2%的磷酸二氮钾,以促进鳞茎迅速膨大。
如遇天旱,要适当浇水,梅雨和暴雨季节时要注意开沟排水。
2、打顶摘花蕾。
百合生长旺期在5月上旬~6月下旬,此时要注意及时打顶,摘除花蕾及球芽,同时在收获前1个月左右,自生长点往下10cm左右打顶,减少养分消耗,促进鳞茎生长发育。
百合组培苗栽培技术研究
本试验以麝香百合组培苗为材料,对百合组培苗生根、试管内结鳞茎和移栽时期的营养液和栽培基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采用“311-A”最优混合设计,研究了营养液中氮、磷、钾不同配比对百合组培苗生长发育的影响,并利用计算机,通过建立鳞茎鲜重和淀粉含量的三元二次回归模型,模拟寻优得出高产、高淀粉的栽培营养液配方的氮、磷、钾最佳浓度和配比。
试验结果如下: 1.PP333能有效地促进百合组培苗试管内生根、结鳞茎,浓度为2mg/L时效果最佳。
2.在本实验的条件下,百合组培苗栽培的最优基质为菜园土:沙:腐殖质=1:2:1,这种基质构成良好的土壤结构,有利于百合苗的生长和扎根。
百合组培苗苗期喷施叶面肥,以1MS大量元素营养液喷施为最佳浓度。
3.不同氮磷钾配比的施肥试验表明,在11个处理中,处理11的百合株高适中、茎粗和叶面积最大、叶片最多;叶片叶绿素含量最高,叶片光合作用最强;植株全氮和全钾的含量也是各处理中最高;鳞茎品质也是各处理中最优。
4.在-2~0水平,氮、磷、钾互作对百合组培苗鳞茎鲜重和淀粉含量有一定的正向互作效应。
应用DPS数据处理系统对百合组培苗鳞茎鲜重和鳞茎淀粉含量2项指标进行综合模拟寻优得氮、磷、钾的用量分别为148.18mg/L、33.00mg/L、141.60mg/L 时,百合组培苗采收时鳞茎鲜重最重、鳞茎淀粉含量最高,此时其鳞茎鲜重和淀粉含量分别为32.18g和17.75%。
获得最佳施肥配比:氮:磷
(P<sub>2</sub>O<sub>5</sub>):钾(K<sub>2</sub>O)=1:0.22: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