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理论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8

  / 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经济学理论整理

《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综述》1:

1、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的两大主题:区位选择与区域经济发展。区位选择导致经

济活动在某一优势区位的聚集和扩散,在中观和宏观上表现为区域经济增长。

(第79页)

2、古典区位论:立足于一定的区域或市场,着眼于市场的扩大和优化,采用新

古典经济学的静态局部均衡分析方法,以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的价格理论为基础来研究单个厂商的最优区位决策。(第79页)

3、现代区位论的区位决策目标:生产者利润最大化、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第

79页)

4、区域经济理论:根据凯恩斯的理论,利用宏观经济分析方法,对区域内部资

本积累、劳动力就业、技术创新与国民收入增长的关系,区内产业结构演进与升级,区际分工与区际贸易,中心城市及乡村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开始注重经济增长发展问题。(第79页)

5、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在投资上以一定的速度和规模持

续作用于众多产业,从而突破其发展瓶颈,推进经济全面高速增长.大推进理论的论据和理论基础建立在生产函数、需求、储蓄供给的三个“不可分性”

上面。(第79页)

6、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发展中国家在宏观经济中存在着

供给和需求两个恶性循环,从供给方面看,低收入意味着低储蓄能力,低储蓄能力引起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使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造成低收入,这样周而复始完成一个循环.从需求方面看,低收入意味着低购买力,低购买力引起投资引诱不足,投资引诱不足使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造成低收入,这样周而复始又完成一个循环。两个循环互相影响,使经济状况无法好转,经济增长难以实现。但贫困恶性循环并非一成不变,平衡增长可以摆脱恶性循环,是扩大市场容量和造成投资诱力的一种必须的方法。

(第79页)

7、缪尔达尔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市场机制自发调节可以使1王素娟:《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综述》,《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9月第9期第25卷P79-81

各地区经济得到均衡发展的观点并不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某些地区受外部因素的作用,经济增长速度快于其他地区,经济发展就会出现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发展会引起“累积性因果循环”,使发达地区发展更快,发展慢的地区更慢,从而逐渐增大地区经济差距,形成地区性二元结构。因此,不发达地区的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来发展自己的经济,缩小这种差别。(第79页)8、赫希曼与弗里德曼的“核心区—边缘区”理论:经济发展不会同时出现在所

有地方,而一旦出现在某处,在巨大的集聚经济效应作用下,要素将向该地区集聚,使该地区的经济增长加速,最终形成具有较高收入水平的核心区,与核心区相对应,周边的落后地区称为边缘区.在核心区与边缘区之间同时存在着两种不同方向的作用,赫希曼称其为“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在这一过程中,极化效应往往大于涓滴效应,因而市场的力量往往使区域间的差别扩大。(第80页)

9、佩鲁的增长极理论:把经济空间中在一定时期起支配和推动作用的经济部门

(产业)称为增长极.作为经济空间的增长极,它不是一个空间区位,而是处于经济空间极点上的一个或一组推进型经济部门,它本身具有较强的创新和增长能力,并通过外部经济和产业之间的关联乘数效应推动其他产业增长。

因此,作为经济单位的增长极是与主导产业相联系的。(第80页)

10、诺斯出口基地理论:一个区域的经济增长取决于其输出产生的增长,区域外生需求的扩大是内生增长的主要原动力.根据这个理论,如果每个地区都集中力量发挥自己的优势,自由贸易会逐步平衡地区间的要素(资本和劳动力)、价格(利润和工资),从而导致地区差距不断缩小。(第80页)

11、威廉姆逊的倒“U”型理论:无论是截面分析还是时间序列分析,结果都表明,在国家经济发展早期,区域间成长的差异将会扩大,则倾向不平衡成长.之后随着经济成长,区域间不平衡程度,将趋于稳定;当发展到成熟阶段,区域间成长差异将渐趋缩小,则倾向均衡成长。(第80页)

12、赖宾斯坦“临界最小努力命题理论”:不发达经济中,人均收入提高或下降的刺激力量并存,如果经济发展的努力达不到一定水平,提高人均收入的刺激小于临界规模,那就不能克服发展障碍,冲破低水平均衡状态。发展中国家应努力使经济达到一定水平,突破这个临界点,冲破低水平均衡状态,以取得区域经济

增长.例如:在一个人口10万人口的地区,人口增长率为2%,则临界投资率可能是10%。(第80页)

13、纳尔森“低水平陷阱论”:不发达经济的痼疾主要表现为人均实际收入处于仅够糊口或近于维持生命的低水平均衡状态;极低的居民收入使储蓄和投资受到极大局限;如果以增大国民收入来提高储蓄和投资,又通常导致人口增长,从而又将人均收入推回到低水平均衡状态中,这是不发达经济难以逾越的一个陷阱。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走出陷阱,就必须使人均收入增长率超过人口增长。(第80页)

14、新经济地理学派:建立在三个经济学命题之上:一是收益递增,这一学派认为收益递增是经济活动通过区域集中而形成的,集中是规模经济的反映,其规模优势远远大于某一个部门或产业的集中优势;二是不完全竞争,不完全竞争模型被克鲁格曼引入到区域经济的分析当中,“由于不完全竞争的存在,当某个地区的制造业发展起来之后,形成了具有集聚效应的工业地区,而另一个地区则仍处于农业地区,两者的优势被‘锁定’,从而形成中心区与外围区的关系”,因而区域经济学要重视“研究中心与外围关系,以及地理上中心地区的形成机理”;三是运输成本,即区域经济活动要追求运输成本的最小化.在这三个基石基础上,新经济地理学派设计出了区域经济的“中心-外围模型”。这一模型既是新经济地理学派对区域经济学的主要贡献,也是当代区域经济学最新进展的突出表现。(第80页)

15、新制度学派:中心是将制度要素引入到区域经济分析当中,研究政府及其体制和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并通过制定相应的区域政策,协调区域发展。所以,新制度学派研究的中心是研究区域政策的问题。弗里德曼认为,区域经济政策处理的是区位方面的问题,研究经济发展“在什么地方”,它反映了在国家层次上处理区域问题的要求。(第80页)

16、区域管理学派:由三部分内容组成:一是区域经济发展管理,在公平竞争的前提下,通过对区域内经济资源的有效协调,使区域经济能够健康有效的发展;二是区域人口管理,区域人力资源开发是近年来颇受重视的一个区域发展的题目,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是区域竞争力形成的决定性因素,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区域人口教育水平、科技开发能力和技术创新

精神;三是区域环境管理,这一理论认为区域环境管理主要是对区域的水资源、土地资源、大气污染、噪声及废弃物污染等进行管理,体现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第80页)

17、区域经济理论发展的新趋势:全球化发展过程中的主要表现是贸易扩张、资本流动(尤其是直接投资)、新技术浪潮和区域一体化。研究的关注热点——进一步转向“问题区域”的研究:问题区域是一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难点,一国

区域经济发展是否稳定和繁荣,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问题区域”的解决,因此,在未来区域经济学发展中,问题区域将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新关注点: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市场化的深入,区域经济发展更加强调竞争优势,具有比较优势不一定具有竞争优势,区域经济的发展更加强调技术创新、人力资源的开发、区域创新环境的优化、产业集群等区域竞争优势的培育,区域创新主体的培育、区域创新系统的构建、区域创新能力的形成、区域创新环境的优化等成为区域创新研究的主要问题;研究的着眼点——区域创新和区域竞争优势;研究的内容——趋于综合化和多样化:由于区域经济问题日益复杂化和多样化,园区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发展、人口的区域分布、人口和资源的区域流动、区域竞争力、企业区位的选择、家庭区位的选择、住宅区位的选择等都成为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的主要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区域经济理论研究内容在以空间资源配置为核心的同时,不断吸收与借鉴主流经济学的思想与方法,综合运用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理论来解释、解决相关的区域经济问题.;研究的方向——具体化和实用化:具体表现在借鉴和运用主流经济学的分析工具,进行区域问题的分析,注重研究区域经济的微观活动,促进了应用区域经济学和应用城市经济学的兴起;研究方法——模型化和计量化:大量的数学模型被运用到区域经济分析之中,形成了投入产出模型、线性规划模型、区域空间均衡模型、区域经济增长模型、环境影响模型、动态城市模型、城市体系的一般均衡模型、分散化的城市理论模型。(第81页)

《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综述》2i:

1、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的形成和演进始终沿着区位论和区域经济发展两条线索

进行,对区域经济理论的研究日益深化。(第12页)

2王万鹏:《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综述》,《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年2月号下(总第387期),P12-13

2、农业圈层理论:德国经济学家杜能,1826年,《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

关系》,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和农业土地经营集约化程度,不仅取决于土地的天然特性,而且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其经济状况,特别是取决于到农产品消费地的距离,以此形成农业的区域配置,决定各地区农业布局最佳类型的是级差地租,而非自然条件。(第12页)

3、工业区位论:20世纪初,德国经济学家韦伯(1909),区位因素决定生产场

所,即生产费用最低、经济效益最大的地点,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分为两类:区域性因素和集聚因素,运费、劳动费用以及集聚等因素是工业区位指向的决定性因素。(第12页)

4、中心地理论:20世纪三十年代初,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1933),当只

有一个服务点市场区时,最理想的服务范围为圆形服务面。但是,当一个区域内存在多个同级中心地时,圆形服务面之间就会出现空当,处于空当地区的居民得不到最佳的服务。如果留空当,圆形之间必须相互重叠,这样圆形市场区转变为最稳定的六边形空间结构市场区。如此一来,每个次一级中心地则成为六边形的一个顶点,各级中心地组成一个有规律的递减多级六边形图形,即为一般均衡状态下的中心地空间分布模式。(第12页)

5、市场区位理论:德国经济学家廖什,把市场需求作为空间变量来研究区位理

论,进而探讨了市场区位体系和工业企业最大利润的区位,形成了市场区位理论。每一单个企业产品销售范围,最初是以产地为圆心,最大销售距离为半径的圆形,而产品价格又是需求量的递减函数,所以单个企业的产品总销售额是需求曲线在销售圆区旋转形成的圆锥体。随着更多工厂的介入,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销售范围,由此形成了圆外空档,即圆外有很多潜在的消费者不能得到市场的供给,但是这种圆形市场仅仅是短期的,因为通过自由竞争,每个企业都想扩大自己的市场范围,因此圆与圆之间的空当被新的竞争者所占领,圆形市场被挤压,最后形成了六边形的市场网络。(第12页)6、索罗-斯旺增长模型:在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与开放区域经济的假设下,认为随

着区域经济增长,各国或一国内不同区域之间的差距会缩小,区域经济增长在地域空间上趋同,呈收敛之势。不平衡增长是短期的,平衡增长是长期的。

(第12页)

7、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1956)在要素具有完全流动性的假设下,并且市场价

格机制能够使区域间的收入均等化的情况下,提出区域收入水平随着经济的增长最终可以趋同的假说。(第12页)

8、恶性循环理论:纳克斯认为,落后国家存在两种恶性循环,即供给不足循环

(低生产率—低收入—低储蓄—资本短缺—低生产率)和需求不足循环(低生产率—低收入—低购买力—投资引诱不足—低生产率),这两种循环互相影响,使得经济状况难以得到好转,经济增长无法实现,要解开恶性循环的死结,就必须采取平衡增长战略。(第12页)

9、大推进理论:罗森斯坦和罗丹认为,发展中国家为迅速实现工业化,必须全

面地、大规模地投入资本,通过基础设施的优先发展和相关经济部门的协调发展,使落后国家迅速实现工业化。在经济发展之初,不应将投资重点放在重工业部门,而应首先放到有相互联系的轻工业部门及其他产业部门,通过贸易来获得重工业产品。(第12页)

10、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缪尔达尔(1957),某些地区受外部因素的作用,经

济增长速度快于其他地区,经济发展就会出现不平衡,会引起“累积性因果循环”,使发达地区发展更快,发展慢的地区更慢,从而逐渐增大地区经济差距,形成地区性二元结构。市场力作用倾向于扩大区域差距而不是缩小区域差距,一旦差距出现,则发达区域会获得累积的竞争优势,从而遏制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使欠发达区域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因素越积越多。(第12页)11、增长极理论:法国著名经济学家佩鲁(1950),经济空间由若干中心所组

成,各种向心力或离心力则分别指向或背离这些中心,任何普通意义上的空间都是一个由中心及传输各种力的场所组成,中心叫做增长极,经济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的地方,它以不同程度首先出现于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空间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第13页)

12、区域经济梯度推移理论:1966年,弗农,《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

际贸易》,“产品循环说”,工业各部门甚至各种工业产品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循环阶段上,在发展中必须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老四个阶段,并且在不同阶段将由兴旺部门转为停滞部门,最后成为衰退部门。1966年,汤普森,

《对制造业地理的几点理论思考》,“区域生命周期理论”,一旦一个工业区建立,它就像一个生命有机体一样遵循一个规则的变化次序而发展,从年轻到成熟再到老年阶段,不同阶段的区域面临一系列不同的问题,处于不同的竞争地位。(第13页)

13、梯度理论:产业梯度转移理论的简称,是在区域生命周期理论和产品生

命周期理论基础上形成的,客观上存在经济与技术发展的区域梯度差异,也就是说每个国家或地区都处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梯度上,而且产业和技术会随时间推移由高梯度区向低梯度区扩散和转移。(第13页)

14、产业集群理论: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专业化产业集群具有有“劳动力

蓄水池”作用,并强调指出“相互了解与信任”和“产业氛围”对区域内聚集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迈克尔·波特(1998)认为,在某一特定领域,大量产业联系紧密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持机构在空间上聚集,可以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第13页)

15、新经济地理理论中的区位理论(克鲁格曼):通过建立一个不完全竞争市

场结构下的规模报酬递增模型,把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纳入主流经济学,一个经济规模较大的区域,由于前向和后向联系,会出现一种自我持续的制造业集中现象,经济规模越大,集中越明显,运输成本越低,制造业在经济中所占的份额越大,在厂商水平上的规模经济越明显,越有利于聚集“,中心-边缘”结构的形成取决于规模经济、运输成本和区域国民收入中的制造业份额。(第13页)

16、新经济地理理论中的区位理论(瓦尔兹,1996):区域经济一体化会导致

规模收益递增的生产和创新产品的区域性集中,区域经济增长源于产业部门的地理集中及由此产生的持续的生产率提高。(第13页)

17、新经济地理理论中的区位理论(马丁,1999):在存在聚集经济时,赢得

第一次区位竞争使得一个区域对下面的企业更具吸引力,所以,第一个企业可能获得较高的财政激励,而第二个企业则可能获得的补贴较少,但其却从产业聚集的外部经济中获益。对较早的投资吸引所获得的动态的或者说长期的效果可能超出其直接的经济效果,因为这对以后的产业吸引形成一种区域环境。由于赢得第一次区位竞争对区域发展具有如此的动态经济效果,因此

各区域内为吸引新企业进入提供各种激励措施。(第13页)

18、新经济地理理论中的区位理论(藤田和莫瑞,1997):经济体系会自动发

展为一个中心地体系,人口增加会引起新城市在一定时期内在一个长而狭窄的经济体系产生,并沿着一条线逐渐向外扩展,形成多城市空间。(第13页)19、新经济地理理论中的区际贸易理论(沃纳斯伯尔,1996):假定生产要

素不能自由流动,如果中间性商品受到规模经济和运费的影响,生产过程中所引起的区际经济分化必然出现。贸易方式和生产方式不仅取决于资源禀赋和要素密集度,而且依赖于运输成本,后者与国家或区域的地理位置有关。

(第13页)

20、新经济地理理论中的区际贸易理论(巴罗与萨拉·艾·马丁,1991):,

虽然国家收入水平与长期趋势之间的差距越大,其增长也越快,但由于缺乏长期增长潜能,递增收益阻碍着各国经济增长差距的缩小,各国经济增长最终趋向发散。(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