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股文、策论和试帖诗——谈谈中国古代的考试文章和诗歌

八股文、策论和试帖诗——谈谈中国古代的考试文章和诗歌

八股文、策论和试帖诗——谈谈中国古代的考试文章和诗歌
八股文、策论和试帖诗——谈谈中国古代的考试文章和诗歌

八股文、策论和试帖诗——谈谈中国古代的考试文章和诗歌

-中学语文论文

八股文、策论和试帖诗——谈谈中国古代的考试文章和诗歌

赵志伟

谈到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一般人总以为是考“八股文”。其实,八股文只是明清两代考试所用的文体,而且,也绝不仅仅考八股文。明清两代科举考试的内容很复杂,除了八股文以外还有试帖诗、策问,殿试时还要考策论。历代的科举考试都很复杂,例如唐代除了正规的科举(常科),如进士、明经及明法、明书、明算科等专门考试,还有被称为“制科”的特殊考试。“制科”历代都有,唐代尤多。王应麟《玉海》一书说唐有五十九科之多,后来经学者考证认为还要多。本文简单介绍一些与进士考试相关的知识。

一、八股文

八股文其实只是俗称,它的正式名称叫“制艺”,或者叫“制义”。为什么叫“制艺”或者“制义”?启功先生的解释是:“科举考试是皇帝命令‘士子’的事,皇帝的命令称为‘制’,皇帝命作的文艺便叫做‘制艺’,考试的内容是要士子讲明所学的某种经书中的某项道理,讲解经书中道理的文章叫做‘义’,今天教科书、教材还叫‘讲义’,讲解经书中道理的文章叫做‘经义’。”①因此,严格算起来,八股文其实不是真正的文章,它只是以文章的形式阐发儒家经义而已。八股文始于宋代的经义考试,即以经书中文句为题,让考生阐明其中义理。宋神宗熙宁四年( 1171)罢诗赋,以经义、论、策试进士。王安石为此还为天下考生写了范文《里仁为美》。后来形成所谓的“十段文”,到明清就演变成八股文。如上所说,八股文只是俗称,其实还有些名称,例如叫“时文”或者“时艺”,

这是相对唐宋的古文来说的;它又叫“四书文”,因为明清两代科举考试最重要的内容是“四书”,然后才是“五经”。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闻》说:从“四书”里出的题目叫“大题”,从“五经”里出的题叫“小题”。那么,为什么俗称八股文呢?这是因为这类文章,除了开头(称为“冒子”即所谓破题、承题、起讲)以外,文章主体部分有四组对偶句,四组共八股。有时候八股文也称“八比”,按启功的说法“比”就是双份,因此严格说应该是“四比”,只是人们习惯了也就无人追究了。八股文既然是阐释儒家经典的考试文章,那就并不是考生自己想写的东西。八股文有严格的要求,最重要的是所谓“代圣贤立言”,就是说你要用圣贤的口吻来写文章。例如题目出自《论语》里孔子的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那么这篇文章无论写三百还是七百字,你都要像孔子对别人说话一样,文章的内容就是反复陈述这两句话的意思,如果掺杂了其他人的口气就不符合要求了。八股文不能表达自己的思想,后来有的人就把写八股文比作演戏,你要讲的话都是戏中人物的话而不是你自己的话,这些话必须符合那个角色。所以,八股文其实不是真正的文章,实际相当于封建时代的政治考试。当年王安石本欲提倡实学反对诗赋声律取士,谁知道天下举子专诵王安石的《三经新义》应付考试。王安石后悔说:“本欲变学究为秀才,不谓变秀才为学究。”

八股文从明朝初年开始,一直沿用到1904年科举考试被废除才正式退出历史舞台。清中期一度有过八股文的存废之争,但取消过一段时间后又恢复了。明清两代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童试考秀才,秀才也是俗称,它的正式名称叫生员、庠生;乡试考举人,举人有个俗称叫孝廉,考中举人才是真正获得功名,袁枚所谓“通籍后俸去书来”的“通籍”就是考中举人以上。会试、殿试考进士。除了殿试以外,无论哪一级考试都要考八股文,可见八股文的重要。有一次,一

位教授对我说:我们现在高考语文中作文分数比例太高,他说:“封建时代靠一篇八股文可以做官,我们为什么把作文分数定得那么高?”我对他说:“不对,靠一篇八股文决不能考上官。一次考试不止一篇八股文,而且还要考其他东西。”那么,一次考试要写几篇文章呢?至少七篇。以乡试为例,明清乡试一般分为三场。在农历八月九日、十二日、十五日。朱元璋洪武十七年( 1384)规定:八月九日为第一场,试“四书”义三道,每道200字以上;经义四道,每道300字以上。十二日第二场,试论一道,三百字以上,判语五条,诏诰章表内科一道。十五日第三场,试经史策五道。其中首场的经义、四书文都以八股文形式作答,这是是否能录取的关键。②至于八股文究竟写了一些什么,它有些什么特点,我们可以看看金克木、启功、张中行的《说八股》,邓云乡的《清代八股文》两书。朱光潜先生在谈自己年轻时学国文的经历,也提到过。

二、策论

科举考试真正的文章是策论。所谓策论其实是“策问”和“论”,论包括时务和史论。先说策问,策问又称试策,皇帝将所问之事写于诏策以询问臣下或应试者称为策问。就诏策所问而进行回答,称为对策。隋唐时以经义、政事出题试士,使之对答亦设策问,这是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试策在唐朝是非常重视的,有学者认为:“在唐代科举考试诸试项中,试策才是最重要的试项:科举考试各科目几乎无不试策;在各科目考试中,几乎都把试策置于最重要的位置;有很多科目、在很多时候试策甚至是唯一的试项;在考试办法及朝廷的礼重程度等方面,往往也优于其他试项;因而试策也是承担唐代科举精神实质及其职责功能最为得力的试项。因此与其说唐代科举是‘以诗取士’,倒不如说是‘以策取士’,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唐代的试策大多是时务策,它一般放在最后考,先考帖经(默

写填充经书文句)、杂文(诗赋箴铭论表)。时务策其实就是(论)文章了,但是它和明清两代殿试的策论还是不同,所以放在这里先谈。唐宋科举出身的文人往往很懂经济文化军事问题,同他们善于写策论有关。白居易、欧阳修都写过关于“茶榷”“盐榷”(榷,就是国家专营)一类文章。看看韩愈、柳宗元的政论文,我们就可以明白了。明代考八股文,不考试帖诗,但是策问仍然很重视,据涂宗涛先生介绍明清两代乡、会试都有策问。乾隆年间山东有位进士汪宝树留下一份“乡会连捷卷”,其中会试第二场有五个策问,每一问有若干小问题:1.训诂问题14个;2.《史记》研究问题7个;3.历代兵制问题6个;4.河北水利建设问题6个;5.西北地理历史沿革问题6个。④它涵盖了文化、经济、军事、地理等,可不是一般腐儒能够回答的。

策论一般情况下也称策问,但在殿试时策问就是写政论文了。宋代策论一般是给一段文字让考生分别回答写成一篇长文章。唐代科举考试制度不够严密,考生可以通过“行卷”“温卷”去攀附权贵影响科举结果。所以推荐和加分这类东西绝不是什么改革和创新,历史上早已有过,它只能导致开后门通关节。宋代科举考试开始注重严密化、客观化,为了防止作弊,有所谓的糊名、誊录、锁厅、试、别头试等。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殿试成为常态,殿试实行誊录,即派人把考生的试卷抄一遍,原来墨写的叫“墨卷”,经过用红笔誊抄的叫“朱卷”,这样阅卷者就认不出笔迹了。宋代殿试多数是一赋一诗一论。苏东坡的文章,欧阳修和梅尧臣很欣赏,但是不知道作者,还以为是曾巩的,怕引起别人误会,不敢置第一名。殿试的策论才是真正的考试文章,能看出考生的水平。例如宋高宗绍兴二十七年( 1157)殿试的策问题目是一段三百字左右的“话题”,问四个方面问题:刑赏、赋敛、科举、黜陟,要求考生回答如何尊祖宗家法、守先王陈宪、革

当世弊政之道。这一科的状元是王十朋,他的对策洋洋万言,提出皇帝应该独揽大权毋使大权旁落,旁征博引《春秋》和历代史实,博得皇帝欢心,而他对高宗宠信的秦桧长期专权导致朝政腐败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再如宋理宗宝祜四年( 1256),文天祥是这一科的状元,他的策论写得更加尖锐,批评的锋芒甚至及于皇帝。当时主考官是王应麟,他向皇帝推荐了文天祥,说他是“宰相之才”,最后宋理宗选中了文天祥。现在有人认为考试的文章都是些空话套话,完全是不了解实际情况。只会写阿谀奉承、歌功颂德文章的人,是永远也不可能成为状元的。

明清两代科举方法差不多,这里说说清代的殿试,据王道成《科举史话》介绍:清代殿试的内容是一道经史时务策,从清初一直沿用到清末不变。每一策包括三到五题,清初多为三题,每一题二三百字,康熙以后多为四题,有时五题,五六百字。策问的条目先由内阁预拟,例如乾隆二十一年(1756)皇帝让读卷大臣于殿试前一天在文华殿直庐密拟,先呈标目八条,每条四字,后来改为二字,由皇帝圈定四条。如:圣学传心、制科取士、河防方略、积储利弊、明刑弼教、弥盗安良、民俗奢俭、整饬营伍,然后逐条撰拟,缄封呈阅,连夜刊刻印刷,供参加考试的诸贡士使用。从这些条目我们可看出都是一些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有关的问题。殿试策论不限字数,但不得少于一千字,否则即不合程式。笔者所看到的一些殿试文章一般都在三千字以上,张之洞的殿试文章写到一万两千字以上。他在给双亲的信里说:“发挥无遗,计之一万二千言之多,明知文贵简洁无取冗长且或与程式不符,然一时纵笔所至不能自休,且与其言而不尽,何若稍轶规范。”大概是我们看到的最长的文章了。

从以上分析看,我们可以知道其实科举考试真正的文章不是八股文而是策

论。而科举考试考出来的也不是都像范进和周进那样的人,从唐宋时代的白居易、柳宗元、欧阳修、苏东坡到明清的王阳明、曾国藩、林则徐,历代有无数通过科举出身的人都是非常能干的。

三、试帖诗、赋

科举考试除了策论、八股文,还有就是试帖诗,试帖诗确切的名字应该是“试律诗”。有学者考证说:“试帖诗的名称最早大概出自清代毛奇龄。”纪昀还专门为天下学子写了不少“样板诗”供别人模仿。试律诗起源于唐代,有时称“省试诗”,是因为唐代科举考试由尚书省礼部主持的;有时又称“都堂诗”,是因为礼部考试场所在都堂。有学者认为在所有试律诗的异名里,试帖诗这个名称“最不当”,因为“帖”是指“帖经”(考儒家经义,用默写填空办法),它和诗是两种不同的考试,将两者联系起来的原因是因为有一种做法叫“赎帖诗”,根据《封氏闻见录》记载:当时有些有才气的举子因为默写经义默不出,被黜落,有的考官允许他们以诗代替(救赎),这种诗称为“赎帖诗”⑥。唐朝开国六十年左右进士考试只考策文,直到唐玄宗开元十二年( 724)才开始有考诗的记载。著名诗人祖咏的《终南望余雪》就是那一年考的。自从唐朝开始考试帖诗以后,宋代的科举考试也有考诗的要求。除明代和清代前期外,可以说试帖诗从来都是重要内容。⑦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旧时代官吏没有不会做诗的,就像今天没有当官的不会电脑一样。有的专家说:中国历来重视文章,“除了唐代曾经断断续续有过以诗取士以外,一般命题都是‘策论’性质的”。这个说法有两点错误:一是科举考试从来没有单凭诗考上的,“以诗取士”的说法有问题,诗只是应试的一部分;二是大多数情况下科举考试要考诗歌,唐宋要考诗赋,只有明代和清初不考诗歌,但是乾隆以后乡、会试都要加试五言八韵的试帖诗。俞平伯先生的曾

祖父俞樾殿试时写的试帖诗是《淡烟疏雨落花天》,因为诗中有“落花春仍在”一句受到曾国藩激赏被录取了。纪昀还为举子写了不少试帖诗的范本,他的这些属于练习性质的诗还收到他的文集中。这些都是旧代读书人比较熟悉的掌故。有学者认为唐宋两代都要考诗和赋。诗就是试帖诗,赋是律赋。

唐代考试的赋也是用八韵,例如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 737)丁丑科殿试的赋题是“花萼楼赋以‘花萼楼赋一首并序’为韵,皆押八韵”,所以赋亦称律赋。相传著名诗人温庭筠擅长作赋,八叉手而赋成,人称“温八叉”,可以和曹植的“七步诗”比美。唐宋时各州县贡士到京师参加进士考试,由尚书省礼部主试,所以称为省试。唐代考试时间为一天,到晚上还没有写完时,允许点三支蜡烛,三支烛烧尽就要收卷。相传权德舆做主考官时看到一些举子忙于写作,说:“三条烛尽,烧残举子之心。”有位考生对日:“八韵赋成,惊破侍郎之胆。”⑧试帖诗和律赋不是一回事。试帖诗也叫“赋得体”,因为题目前面常冠以“赋得”二字。例如大历十才子之一的钱起,他考试的题目是“赋得湘灵鼓瑟得‘灵’字”,用灵字所属之韵作诗,这个韵也称“官韵”,多为五言六韵或者八韵排律。六韵就是十二句,八韵则是十六句。但是唐代初年有例外,例如前面提到的祖咏考试时写的《终南望余雪》,他只写了四句:“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考官提醒他还没有写完,他回答说意思已尽了,结果还是录取了。这样的例子放到清代绝对不可能。今天也一样,如果规定一篇文章写八百字,你只写了四百字绝不会让你及格的。所以“赋得体”就是命题作文的代名词,季羡林先生写回忆母亲文章的题目就叫《赋得永久的悔》。

了解了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呢?没有什么大用,但是至少可以澄清一些说法,不要随便唐突古人,也不要把一些沉渣泛起的东西说成是什么创新。高考是我们

社会保持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打着改革的旗号从根本上动摇高考制度,那么在今天的社会条件下,平民百姓就毫无希望要求教育公平。

①启功《说八股》,载《启功丛稿·论文卷》第338页,中华书局2008年。

②⑧刘海峰、李兵《中国科举史》第285、328页,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

③陈飞《唐代试策考述》第3页,中华书局2002年。

④涂宗涛《苹楼夕照集》第199页,山西古籍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

⑤《清代名人家书》,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影印本1992年。

⑥转引自彭国忠《唐代试律诗》第5页,黄山书社2006年。

⑦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第170页,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20006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