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报告-中海信托
- 格式:doc
- 大小:82.50 KB
- 文档页数:6
1 CNOOC中海信托访谈进展状态报告 (Nov-07)
一、已完成工作
2002年11月06日下午和11月07日上午
对中海信托吴宗若总经理、林洁副总经理和赵庆总会计师进行访谈。访谈内容以中华咨询的访谈问卷为指导方向,重点了解中海信托的行业背景、公司发展历程、公司经营战略、公司经营现状以及公司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等方面。
二、正进行工作
撰写进展状态报告。
三、主要内容描述
➢ 信托业的行业发展背景
我国信托业在1979年恢复以来,中央各部委、各商业银行以及省市财政部门纷纷设立信托投资公司,最高峰市曾达到一千多家,人民银行批复的信托投资公司的经营范围十分广泛。在九十年代初期,随着证券市场的蓬勃发展,几乎所有的信托投资公司都将业务的重心放在有价证券投资业务上,成为金融(主要是存贷业务、债券承销业务和有价证券投资业务)与实业混合经营的主体。
我国传统的信托业务实际上大部分基本都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信托范畴,信托投资公司的发展之路不健康,八十年代末许多信托投资公司都面临着资产质量恶化、支付出现危机的问题,同时还面临着严重的道德风险。1985年以后,人民银行一直着力于对信托投资公司的整顿(经历了四次整顿),但并未真正改变信托业的现状,仍然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托业务。人民银行于1998年又开始对信托业的第五次整顿,进入2001年,以《信托法》、《信托投资公司》和《信托投资公司资金信托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的颁布实施为标志,中国信托业基本结束了长达三年的第五次整顿,此次业务整顿的机构是导致了信托投资公司的也无法未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此也造成业务模式的根本性变化。
新的信托业务范围大致可划分为三类:信托类业务(表外业务)、中间业务和自由资金业务。
➢ 中海信托的发展历程
中海油总公司为了实现对下级公司资金的集中管理,在申请财务公司迟迟未被批准的情况下,决定借助信托公司构建总公司的结算中心,并于1997年组建了中海信托。中海信托的前身为中信上海分公司,现有两大股东,分别为中海油和中信,中海油60%控股。中海信托成立时的注册资本为2.5亿元人民币,其中:中海油投入现 2 金1.5亿元人民币,中信以部分金融资产(主要是信贷资产)以及实物资产(主要是房地产公司)作价1亿元投入。近年来由于当初中信投入的金融资产的质量不高,造成自有资金不足,1999年两大股东均以现金形式增资,增资后中海信托的注册资本金达到5亿元人民币,两大股东的出资比例不变。
➢ 中海信托的经营现状
中海信托自成立以来就一直处于一个特殊的行业整改过程,公司原来的社会业务在第五次整顿中急剧萎缩,公司生存至今完全依靠海油总公司的资金支持。目前公司处于一个过渡期(从换证登记之日起至2003年12月31日止),正在按照人民银行的要求对原所有负债业务进行清理,实际上是处于一个原有业务逐渐收缩、规范,还没有开发出具有操作性的、可替代的新业务的一个阶段。过渡期满后,公司将面临很大的生存压力。
业务结构
自成立以来,中海信托的业务主要集中于传统的负债业务,这一点可以从公司的业务收入的构成上清晰的反映出来。其业务收入由三部分组成:有价证券投资业务(主要是新股申购业务)收入、利息收入(包括贷款利息收入和同业利息收入)以及投资收入,三者占业务收入总额的比重分别为:45%,45%,10%。
公司一般年度委托存款额度保持在15-20亿元,今年增至30亿元,其负债资产绝大部分来源于中海油集团(比例高达95%),并且其经营服务的客户也主要集中在中海油集团内企业。
经营业绩
中海信托的经营业绩一般,每年实现的净利润约为三、四千万。影响公司发展的因素主要有:
(1)近年来由于当初中信投入的金融资产的质量不高,公司经营业务收入的一部分要用于弥补核销不良贷款的损失,影响公司的利润并造成自有资金不足;
(2)总公司组建中海信托时希望信托公司经来能够成为集团公司的一个资金平台,即结算中心,但1998年的信托整顿明确规定信托投资公司今后不能再经营负债业务,使得中海信托今后的发展方向必然与总公司当时的战略定位不一致。战略定位的分歧也是影响中海信托业务发展的重要原因。
(3)中海信托在资金方面得到了中海油总公司强有力的支持,在这样的生存背景下,公司在市场拓展、业务开发、人力资源储备等方面没有来自于市场的竞争压力,也没有动力走向市场,导致至今中海信托业没有发展成为一个比较市场化的金融机构。
从中海信托的股本构成和管理体制来看,中海信托是属于企业内属型的信托投资 3 公司。其依托于中海油集团公司,基本上扮演了集团内部财务公司的角色,与集团公司关联性大,市场化程度较低,产品开发能力较差。
➢ 中海信托与集团内其它公司的关系
目前与总公司及各下级公司的关系主要还是资金的存贷关系;
与财务公司有一些资金业务关系,与总公司其它金融板块的下属公司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 中海信托组织结构及人力资源
中海信托设置4个业务部门和人力资源、计财、稽核等支持部门。4各业务部门分别是:信托业务总部、投资银行总部、资产管理总部以及投资管理总部。各业务部门的职责分别为:
✓ 信托业务总部:主要负责公司表外业务经营运作;
✓ 投资银行总部:主要负责中介服务业务,项目开发、产品开发以及筹建基金管理公司工作;
✓ 资产管理总部:现有职能主要负责信贷资产和长期投资资产的管理,经来负责自由资金的管理;
✓ 投资管理总部:现有职能主要负责现金及有价证券投资业务。
目前中海信托共有员工54人,与业内的其它金融机构相比,中海信托的人力资源配置呈现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的特点,具体情况如下:
员工的部门分配情况:
总经理4人,四个业务部门20人,其它支持部门共计30人;
员工的年龄结构:
50岁以上7人,40-50岁14人,30-40岁17人,30岁以下16人;
员工的受教育情况:
博士1人,硕士2人,大本学历27人,大专学历16人,中专及以下学历8人;
➢ 中信在中海信托未来的发展中的作用
随着市场化的进程,中信对大陆业务的产业整合下了很的决心,将对原有业态进行重大调整,将会成立金融控股公司、中信建设、中信通讯以及中信服务等5-6家集团控股公司。金融控股公司能否顺利实现还将受国家金融业分业经营政策的制约,所以金融产业的整合结果或趋势不明朗,并且如果这种变革在现任公司领导人在任期间未能实现的话,将来这种变革能否实现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在这种不确定的环境中,由于中海信托自身的规模、中信的参股比例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可能导致中海信托在中信集团的业务中不会占据主要地位,未被纳入中信 4 金融产业的总体规划和整合计划。另外中信还有一家几乎全资的信托投资公司,可能在将来产生同业竞争,且人民银行到目前为止尚未明确规定,一家公司能否同时参股、控股经营多家信托投资公司,所以中信集团对中海信托的定位也尚不明确。
中信集团未来对中海信托可能提供的支持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理念上的支持。金融行业是高风险的行业,可能影响集团的战略发展。海油总公司对金融板块的战略定位等理念可以借鉴中信的发展理念和策略。
(2)人力资源储备上的支持。
(3)业务上的支持。中信金融业务的种类齐全,可以利用中信已有的业务平台发展中海信托的业务。
(4)中信集团的实业发展逐渐集中在通讯领域:包括卫星、光缆、元器件以及媒体公司等,其投入的需求量很大,将来可能成为信托资金的投向领域。
(5)中海信托将来可能和中信集团的信托投资公司建立良好的业内合作关系。
四、存在的问题、意见和建议
➢ 中海信托的战略定位问题
中海信托理解中海油总公司的战略:是基于海洋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的综合性的能源公司。信托业务的范围限定中海信托不能完成当初组建时总公司对其的战略定位,目前中海信托的未来发展的战略规划尚未确定。
中海油总公司对中海信托的战略定位是功能性的公司还是盈利性的公司?中海信托作为一个有限责任公司必须保证各方股东的利益,不可能成为一个功能性的公司;另外,总公司2005年的战略目标是:金融板块将成为集团公司利益增长的重要贡献者,也迫使金融板块的公司成为利润中心。
目前除了某些委托贷款等业务往来之外,中海信托似乎游离于总公司的发展战略之外,中海信托的发展与总公司的发展战略结合度较低。中海信托作为一个金融型企业,如何实现自身的战略和发展与总公司对中海信托托的需求或战略定位相匹配?结合点在哪里?
信托业是一个新兴的行业,现在信托业务正在调整之中,信托投资公司实现公司价值主要依赖于客户管理(市场营销)能力、投资管理能力和产品开发能力的建设,中海信托又可能在短期内培育上述三大核心竞争力。希望中海信托现按照市场化的金融企业发展公司业务,现搭建信托业务框架,等业务有了基本的发展之后,在于总公司的战略发展相结合。
➢ 中海信托对总公司的作用
总公司的发展战略既定,随着主业的分别上市,会发生两个大的变化:融资结构 5 的变化和总公司组织形式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金融板块尤其是信托公司的作用是什么?
作用之一:控制成本,特别是资金成本的控制,包括债权成本和股权成本的控制。国内上市公司易忽视股权融资的成本问题,主要原因是没有认识到股权融资的成本问题。股权融资的成本表现在:
(1)上市公司为了再次融资要维持股价,为此可能付出很大的代价,有时可能偏离公司的发展战略;
(2)公司的股权成本也将影响到公司的债权成本;
(3)股权融资的时间成本;
作用之二:如何所定油气产品的价格?公司油气产品的开发成本相对固定,但国际市场价格波动较大,使得公司未来的收益的波动性较大,如何将桶油的价格所定在22美元的水平上?另外公司在海外市场是以美元结算的,如何规避汇率风险?
建议总公司要成立一家期货公司,通过期货交易稳定油气产品的价格,使得公司的未来的盈利预测建立在客观的、可控的基础之上。
根据有关产业政策,一家企业拥有五家控股公司之后,可组建集团公司。中海油总公司有必要组建金融控股公司,控股信托公司、财务公司、保险公司以及期货公司等,实现在金融控股公司层面上的金融混业经营。但是,这里存在资本风险成倍增长的问题,需要明确:投资金融控股公司的目的或战略是什么?由哪个部门来决策哪些业务或公司(不)进入金融控股公司?怎样评判各金融公司资产的贡献率/值?若不成功,退出机制是什么?
作用之三:成为集团公司资金安排的途径或管道。信托资金的引入可作为总公司融资的有效补充,信托资金的弹性较大,可以为总公司降低资金成本和融资的时间成本。
作用之四:信托还可以为总公司各种形态的资产提供管理或安排。可以帮助总公司及下级公司实现员工持股计划(ESPO)、年金信托等管理问题。
➢ 关于公司派出董事正确的分级授权和监管的问题
随着公司结构的变化,总公司不应再以下级公司的业务范围来划分下级公司的类型,应该是以下级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来划分下级公司的类型。同时研究的重点应是上市公司、控股的有限公司。
总公司向各下级有限公司或股份公司派出的董事同时被任命为该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这种情况存在着很大的弊病:作为总公司派出的董事和公司的高管人员,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和立场是截然不同的,发现公司的问题后,影响下级公司的总经理负责?还是项总公司的哪个部门汇报?由此引出这样的一些问题:总公司向各下级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