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测量误差分析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33 MB
- 文档页数:1
电子秤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1. 引言电子秤是一种利用电子技术进行重量测量的仪器,其精度和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由于各种原因,如环境条件、仪器老化等,电子秤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误差,这使得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受到影响。
为了评定电子秤的示值误差,需要考虑各种可能的不确定因素,并对其进行合理的评定。
2. 电子秤示值误差的来源2.1 仪器误差2.2 环境因素电子秤的测量精度也会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
温度、湿度、气压等因素的变化都会对电子秤的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电磁场、震动等外界因素也可能对电子秤的测量精度产生影响。
在评定电子秤示值误差时需要考虑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2.3 使用者误差除了仪器误差和环境因素外,使用者的操作也可能对电子秤的示值产生影响。
是否按照要求正确放置测量物体、操作时是否符合规程等,都可能影响电子秤的测量精度。
评定电子秤示值误差时还需要对使用者误差进行考虑。
在评定电子秤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可能的误差来源,并对其进行合理的评定。
具体来说,需要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需要对电子秤的仪器误差进行评定。
这包括对电子秤的精度、重复性、稳定性等指标进行测试和分析,以确定其仪器误差的大小和分布规律。
一般来说,可以采用多次测量、对比测量等方法对电子秤的仪器误差进行评定。
最后需要对使用者误差进行评定。
这包括对使用者的操作规程、技术水平等进行评估,以确定其对电子秤示值的影响。
一般来说,可以通过培训、规范操作等途径降低使用者误差对电子秤示值的影响。
4. 结论。
弗兰克赫兹实验的误差分析和实验总结弗兰克赫兹实验是一项重要的物理实验,它也被称为电子衰减实验,是由瑞士物理学家弗兰克赫兹发现的,并于1899年发表在《英国科学杂志》上。
它的目的是测量电子在不同材料中的衰减率。
在弗兰克赫兹实验中,电子被储存在一个微型试验筒中,然后从试验筒中用一定电压释放出来。
电子然后穿过一系列被称为屏蔽器的容器,同时被重力、磁场和外界影响所抗拒。
从每个屏蔽器中出来的电子数量用电子管来测量,并最终用来比较实验中得到的衰减值。
弗兰克赫兹实验的误差分析和实验总结非常重要。
为了得到实验的准确结果,必须将实验过程中的各种误差进行分析。
误差也可以分为系统性误差和随机误差。
系统性误差指的是把不同因素意识到的误差,如设备本身的误差,实验条件的变化,实验者的误差。
而随机误差指的是实验中不可预测的误差,如实验者的意外犯错,实验材料质量和环境条件等。
实验室为了准确分析实验中的误差,首先要确定实验者的偏移,即由实验者拿出的结果与实验数据的偏差。
这些问题一般可以通过计算技术、误差分析和估计的方法来解决,有时还需要用概率分布等技术来分析误差。
弗兰克赫兹实验的实验总结是对实验结果及其各种误差分析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的过程。
它需要实验者把实验数据中各个方面的数值进行统计,并与实验预期结果进行比较。
记录实验结果,然后分析实验数据,查看实验数据中可能出现的各种误差,以及实验中可能存在的其他可能的异常结果。
分析实验的误差和进行实验总结对于弗兰克赫兹实验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这可以帮助实验者评价和控制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各种误差,以及提高实验精度,从而得出准确的实验结果。
误差分析和实验总结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它是确认实验结果的关键步骤,也是实验质量的决定因素。
综上所述,弗兰克赫兹实验的误差分析和实验总结是实验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实验者需要对实验过程中的各种误差进行分析,确认误差来源,并最终得出准确的实验结果。
数字万用表及误差分析
数字万用表是一种测量电流、电压、电阻等电学量的电子仪器。
常用于实验室、工厂、家庭等场合,具有测量精度高、测量范围广、易于操作等特点。
数字万用表的误差分为两种: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系统误差是由于仪器本身的不完善或测量条件的限制而引起的误差。
例如,仪器的刻度不准确、测量电流时电阻不匹配、温度变化引起的电子元件漂移等。
随机误差是由于各种因素所引起的不可预测的误差,包括人为误差和环境因素误差。
例如,读数的不准确、电磁干扰、温度和湿度的变化等。
为了提高检测的准确性,我们需要考虑减小误差的方法。
其中一个主要方法是减少系统误差。
例如,在使用数字万用表时,我们可以通过校准仪器、使用合适的电阻、避免电路中电阻的变化和高温环境等方式来避免和减小系统误差。
同时,我们也应该尽可能地减小随机误差,这可以通过增加采样数、平均值、使用稳定的测量环境以及降低读数时的人为误差等方式来实现。
总之,数字万用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电子测量工具,在正确使用和注意误差的前提下,可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电学计量检定及测量的误差原因分析摘要:电学计量属于电力行业领域中的基本业务项目,计量的精准性会直接关系到企业相关工作的质量成效。
关系到电学计量检定精准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因素的存在都容易使得计量数据出现误差。
所以,就需要精准分析总结电学计量检定测量误差的直接因素,以期强化相关工作的快捷性。
关键词:电学计量;检定测量;误差原因引言对于电学计量来说,会导致其误差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假若仅是由于设备所致误差,所涉数据通常也是恒定的,具体误差的特征专业人员通常也都会有所知悉,进而能够明显降低误差的可能性,减少或避免其在计量方面的干扰性。
从实际总结中了解到电学计量检测计量伴随的因素主要有两种,即人为与设备。
前者是主观,后者为客观。
所以为保证电学计量精准,就应在这两个方面进行思考。
1误差的分析在计量学中,误差分为两种:一种是系统误差,另一种是随机误差。
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的根本区别是系统误差无论在大小还是符号上,都会表现出系统性,或者在观察过程中按一定规律变化,或者为某一常数。
而随机误差在大小和符号上没有规律性。
基于这些特点,系统误差就可以人为地进行掌控,我们可以分析出产生系统误差的原因,再进行有效控制,最终达到提高计量准确度的目的。
但是,系统误差又有一定的隐蔽性,没有办法及时对其进行计算与清除,所以我们要充分分析出产生系统误差的原因,加大力度排查,从而达到计量准确的目的。
2电学计量检定及测量的误差因素2.1主观因素电学计量检定和误差产生的主观因素主要指的就是人为。
人工是电学计量检定当中的主导因素,即人工作为工作执行者,其一切表现都将影响到检定工作质量,例如当工作中出现了误差,而人工因为自身误差性特征影响,没有发现误差问题,则最终检定结果就会失准等。
关于人工对检定工作的影响表现有四:第一是数据读取中的误差,这种误差多半是因为测量人员观察数据时一些不正确的测量习惯导致,比如读数的观察角度、估读习惯等,规范测量人员的测量习惯,力求测量的准确性,最大程度的减小误差。
电子秤使用中称量误差分析摘要电子秤不仅在商贸计量中使用十分普及,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用于生产过程中,对电子秤误差来源进行分析,希望为提高电子秤的检定调试效率,并对使用电子秤的用户有所帮助。
关键词电子秤;称量误差;分析0引言误差是对称量结果准确程度的定量描述,对电子秤称量性能分析,掌握其误差来源,有助于提高电子秤检定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电子秤主要由称重台、称重传感器、接线盒、屏蔽信号电缆和称重显示仪表组成,被称量的物体置于称重台上,受重力作用,称重台将重力传递至称重传感器,使传感器弹性体发生变形,在激励电压作用下输出与质量值成正比的电压信号,经线性放大器将信号放大,然后经过A/D转换为数字信号,由微处理器对质量信号进行处理后直接显示质量值,电子秤的称量误差主要来源于其不同的组成部分,对电子秤的置零功能、零点误差及检定、电子秤四角偏载、称量、鉴别力及重复性的误差分析,确保电子秤误差在规定的允许范围内及零基准点的相对稳定,一般都设置了零点自动跟踪装置和多种置零功能。
只有在了解各种置零功能的含义及特点的基础上,才能正确评价和检定电子秤的误差。
本人针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对电子称称量误差做进一步分析和总结。
1电子秤的置零功能电子秤可以有一个或几个置零装置,但是只允许有一个零点自动跟踪装置。
所指的置零功能是指承载器上不论有无载荷时将秤的示值置零。
一般有以下几种方式:1)非自动置零:靠操作者将示值置零的方法。
如早期的一些电子秤,用调节称重仪表的调零电位器将衡器置零的方法。
2)半自动置零:根据人为的命令将显示值调零,如通过称重仪表面板上的置零键,将衡器调零的方法。
3)自动调零:当示值在零点附近的某个范围内时,不用操作者干预自动地使示值置零的功能。
一般通过称重仪表的单片机程序设计的办法来实现。
4)初始置零(亦称开机自动置零):当电子秤通电后,进入使用状态前,秤能自动置零的功能。
同样是用单片机的程序设计来实现的。
电子测量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电子测量引言:电子测量是电子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电子测量,可以对电流、电压、电阻、电感、电容和功率等参数进行准确的测量和分析。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了解并掌握一些基本的电子测量方法和仪器的使用。
实验目的:1. 了解常见的电子测量仪器,例如数字万用表、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等。
2. 掌握测量直流电流、直流电压、交流电压、交流电流、电阻、电容和电感的方法和技巧。
3. 学习使用示波器测量电压、频率和相位差等信号参数。
实验步骤和结果:1. 实验一:测量直流电流和直流电压a. 将数字万用表的选择旋钮拨到直流电流测量档位,并连接正确的电路。
b. 通过电源控制直流电流的大小,观察数字万用表的读数并记录。
c. 将数字万用表的选择旋钮拨到直流电压测量档位,连接正确的电路并测量直流电压。
2. 实验二:测量交流电压和交流电流a. 使用示波器测量交流电压和交流电流。
b. 设置示波器的时间和幅度尺度,观察波形,并测量其峰值和有效值。
3. 实验三:测量电阻、电容和电感a. 使用数字万用表测量电阻,并计算真值和误差。
b. 使用数字万用表测量电容,并记录相应的读数。
c. 使用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测量电感的感抗和品质因数。
讨论与分析: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的结论和分析:1. 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通过实验,我们了解了常见的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例如数字万用表、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
这些仪器能够提供准确的测量结果,为电子工程师的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2. 直流电流和直流电压的测量:通过实验一,我们学会了使用数字万用表来测量直流电流和直流电压。
我们可以通过调节电源的电压和连接正确的电路来测量不同的电流和电压值。
3. 交流电压和交流电流的测量:实验二中,我们使用示波器来测量交流电压和交流电流。
通过观察波形,并测量其峰值和有效值,我们可以了解信号的振幅和频率等特性。
4. 电阻、电容和电感的测量:实验三中,我们使用数字万用表测量电阻和电容,并计算出真值和误差。
浅析天平弹簧秤和电子称对重物测量的误差一、天平弹簧秤和电子秤对重物测量的原理及主要误差来源。
(一)、天平的测量原理及误差来源天平测量原理:天平是实验室中常用的仪器。
天平是一种衡器,是衡量物体质量的仪器。
它依据杠杆原理制成,在杠杆的两端各有一小盘,一端放砝码,另一端放要称的物体,杠杆中央装有指针,两端平衡时,两端的质量(重量)相等。
这些道理对学过物理学的人来说已经是老生常谈了。
现代的天平,越来越精密,越来越灵敏,种类也越来越多。
我们都知道,有普通天平、分析天平,有常量分析天平、微量分析天平、半微量分析天平,等等。
测量时主要误差来源:1砝码精度2.天平灵敏度。
可看偏转10格时两边质量差,然后计算出。
3.平衡判断视差,也就是对指中线的判断误差。
结合天平灵敏度可知误差大小。
4.读数视差,也就是读取游码的读数视差。
(二)、弹簧秤的测量原理和误差来源弹簧秤的测量原理:利用弹簧在被测物重力作用下的变形来测定该物质量的衡器。
弹簧具有受力后产生与外力相应的变形的特性。
根据胡克定律,弹簧在弹性极限内的变形量与所受力的大小成正比。
称重时,弹簧变形所产生的弹性力与被测物的重量(重力)相平衡,故从变形量的大小即可测得被测物的重量,进而确定其质量。
弹簧秤的称量可从1毫克到数十吨。
其中,载荷在2mg以下的,采用石英丝弹簧;载荷在5g以下的,采用平卷弹簧;载荷量更大的,采用螺旋弹簧和盘形弹簧。
常见的弹簧秤是使用螺旋弹簧制成的弹簧案秤。
从图2中可看出,在被测物放入秤盘后,螺旋弹簧在被测物重力作用下被拉伸,拉伸时通过杠杆装置使齿条作直线运动而带动齿轮指针轴旋转。
当弹簧被拉伸产生的弹性力与被测物重力平衡时,指针就在刻度盘上指示被测物的重量值。
弹簧秤测量误差的主要来源:弹簧秤具有结构简单、读数直观的优点。
但因弹簧具有弹性滞后的特性,且易受温度等外界条件变化的影响,故其准确度、灵敏度较低。
此外,其称重结果还因重力加速度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电子元器件的检测与误差分析摘要:在所有电子设备中,都是由多个电子元器件构成的。
确保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是提升电子设备功能的有效保障。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元器件的类型和数量不断增加,如何提升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检测和筛选,是电子行业不断追寻的目标。
关键词:电子元器件;检测;误差引言电子元器件不仅种类和数量繁多,而且除了电容器、二极管、接线端子、晶体管、变压器等常规电子元器件外,还有很多类型特殊且功能复杂的特殊电子元器件。
这些功能齐全的电子元器件的发展和应用,为以光电子器件组装为基础的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电子元器件特点电子元器件主要是由元件与器件两部分组合而成,其中电子元件指的是在工厂生产加工形成的一种成品。
这种成品的分子成分不能发生相应的改变,其中主要包括了电阻器、电容器以及电感器等。
因为电子元件不会产生电子,所以无法实现对电流以及电压的有效控制,所以也被称作为无源电器。
而电子器件指的是工厂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对分子成分做出相应的改变,主要包括晶体管、电子管以及集成电路等。
因为电子器件本身就可以产生一定电子,可以实现对电压以及电流的有效控制和转换,所以电子器件也被称作为有源电器。
当电子元器件发生损坏时,如果只是依靠肉眼是很难发现其中的问题,通常情况下需要采用相应的检测仪器来检测,这也就对检测人员的检测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对于相关的检测工作人员而言,不但要对各种电子元器件的特点全面了解,同时还应该对具体操作流程全面掌握,才能使电路故障检测效率得到明显提升。
图1电子元器件2电子元器件检测方法2.1万能表检测法基于万能表量程及功能较多,为此可针对电子元器件所在系统电压、电流、电阻、音频进行检测,还可测定电感量、电容量、半导体等参数。
第一,电阻法。
例如,在针对电视广播接收机及有关设备中电阻类元器件进行检测时,可在遵循GB/T13837-2012标准基础上应用此方法,将万能表置于“欧姆档”进行检测,根据该标准判断电阻值误差范围,若与该标准不符则需更换电阻类元器件。
电子天平示值误差测量结果不确定度报告简述电子天平的检定过程,分析了电子天平的不确定度来源及其种类,影响电子天平的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分量及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
标签:电子天平;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引言近年来电子天平发展迅速,在准确度,稳定性上有质的提升。
因其比机械天平操作更简单,已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科研,贸易等行业。
电子天平内置称重传感器等精密电子部件,长时间使用会出现测量误差较大等问题,因此要通过检定分析不确定度各个分量找出问题所在。
以下是对ME203E/02电子天平(220g/1mg)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1.1 测量依据:JJG1036-2008《电子天平》检定规程;JJG99-2006《砝码》检定规程;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1.2 环境条件:温度20.3℃,相对湿度72%。
1.3 测量标准:F1等级标准砝码。
测量范围1mg~500g,由JJG99-2006《砝码》检定规程给出其扩展不确定度极限值(0.007~0.83)mg(k=2)。
1.4 被測对象:以型号为ME203E/02电子天平(220g/1mg),由JJG1036-2008《电子天平》检定规程给出其称量段误差:量程0≤m≤50g ,最大允许误差±5mg;量程50g<m≤200g ,最大允许误差±10mg;量程200g<m≤220g ,最大允许误差±15mg。
以200g载荷点为例分析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1.5 测量方法:采用直接加放砝码来测量天平的示值,可得砝码值与电子天平示值之差,即为电子天平的示值误差。
2. 测量模型小结对电子天平的示值误差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进行评定,能够找出影响天平不确定度的因素,确定其存在的测量上的误差,在实际使用中加以调整,保证电子天平示值符合要求.在实际检定中,标准砝码带来的不确定度在总的不确定度中所在比例相对较大,所以选择合理的标准砝码至关重要。
电测仪表测量误差及对策的分析/h11.设备因素产生的误差每一种测量设备都有最合适的测量范围,我们需要做的是正确选择测量设备,以及正确选择测量设备上的测量挡位。
我们不要认为选用精确度越高的,其测量结果越准确。
例如:被测直流功率约为1050W,电路电流:I=4.8A。
一只功率表量限为220V,15A,0.2级,表的最大可能误差:r=220×15×0.002=6.6W,测量误差r≈0.6%。
另一只功率表量限为220V,5A,0.5级的,表的最大可能误差:r=220×5×0.005=5.5W,测量误差r≈0.5%所以,我们应选用精度较低的0.5级的功率表来进行测量,而不是选用精度较高的0.2级的功率表。
数字仪表的输入级离不开放大器,所以在数字电表的输入端接被测对象时会有零电流流过,这个电流具有恒流源的性质,即电流不随被测对象内阻变化而变化,输入信号越小这项影响就越突出,操作人员要尽量选择合适的输入信号,减少零电流的影响。
测量仪器电键按钮接触不良,将导致回路接触不良,热电势大,工作不稳定,而回路时断时通引起读数不稳定,主要原因就是银触点脏污造成的。
转换开关的质量和磨损程度对测量的影响也很大,对测量盘、温度补偿盘、变换量限开关等,无论是定轴式、动轴式、油浸式,只要其性能变差,其接触电阻、接触热电势都会引起误差,这类故障引起的误差有其特点,在切换到某一档时,读数不成规律变化或出现突变,或示值不稳,一般在反复旋动接点后,读数会暂时恢复正常,要彻底解决问题就必须检修。
电位器触点不良引起的误差与此类似。
换向开关、按键开关大多是不便拆开的,当其接触电阻变差不稳定时,可以尝试从手柄处滴人工业酒精同时不断扳动手柄,有望恢复功能;转换开关绝缘电阻降低,应注意观察触点问是否有残余金属粉末,一般清除后即可恢复。
辅助设备的状况对测量误差也有影响,例如电桥供电不足会严重影响测量精度,其电源的选用必须按照说明书要求进行,如没有说明书时,可按不大于被测电阻或标准电阻额定电流的1/2作为电源的工作电流。
电子经纬仪的检定与误差解析电子经纬仪不仅能作为测角仪器单独完成测量工作,还能与电子手簿、激光测距仪等组成全站仪,或与激光测距机、卫星定位仪、陀螺仪等组成测地系统。
本文详细分析了电子经纬仪的误差成因,旨在提高电子经纬仪的测量精度。
标签:电子经纬仪;鉴定范围;误差解析计算机技术与微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传统测绘仪器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电子经纬仪正是在这种科技的冲击下而诞生的一种测量仪器,被广泛应用在建筑、军事等行业,极大提高了现代测绘技术水平。
1.电子经纬仪电子经纬仪是一款集光学、电子、机械、计算为一体的高精度光学测量仪器,其在光学经纬仪的基础上增加了自动化智能技术、滤波技术以及电子细分控制技术等,能够对测量数据进行智能读取,除被广泛应用在公路、铁路、水利等工程的测量中,还可以用于大型建筑、设备的实地安装地形测量。
常见的电子经纬仪主要由:照准部、望远镜、测微器系统、水准器、基座及脚螺旋、光栅盘或光学码盘、读数面板、光学对点器,九大部分组成,具有较高的抗振能力、稳定性、可靠性,以及耗电小、寿命长、温度影响小等优点,适用于各种地形测量、地籍测量、工程测量。
2.进行电子经纬仪检定的主要内容电子经纬仪是在光学经纬仪基础发展而来,为进一步提升其精确度,我们应熟悉并掌握电子经纬仪的检定工作内容。
1)水准器轴与竖轴的垂直度;2)望远镜竖丝铅垂度;3)望远镜视轴对横轴的垂直度;4)横轴误差;5)照准差;6)竖轴误差;7)光学对中器视轴与竖轴重合度;8)望远镜调焦视轴变动误差;9)一测回水平方向标准偏差。
3.电子经纬仪的误差分析电子经纬仪主要用于边角的角度测量,测量误差是比照国家标准仪器精度来判断的,而国家标准仪器精度指的是一测回水平方向的标准误差。
在對电子经纬仪进行误差测量时,需要首先将电子经纬仪的望远镜对准实现选取的目标点A,获得对应角度的测量数值,然后对转目标点B,继续获得相应角度的测量数值,A、B两点测量数值间的误差为目标点间的夹角。
电子测量实验报告电子测量实验报告引言:电子测量是电子工程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涵盖了各种测量技术和仪器的应用。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探索电子测量的原理和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来验证这些理论。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测量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元件的参数,加深对电子测量原理的理解,并掌握相应的测量方法和技巧。
二、实验仪器和材料1. 电源:提供电流和电压源。
2. 万用表:用于测量电阻、电压和电流等参数。
3. 电阻箱:用于调节不同阻值的电阻。
4. 电容箱:用于调节不同容值的电容。
5. 电感箱:用于调节不同感值的电感。
6. 示波器:用于观察电压和电流的波形。
三、实验步骤1. 电阻测量:a. 将电阻箱的阻值调节到一个已知值,例如100欧姆。
b. 将电阻箱与万用表相连,选择电阻测量档位,记录测量结果。
c. 重复以上步骤,测量不同阻值的电阻。
2. 电容测量:a. 将电容箱的容值调节到一个已知值,例如10微法。
b. 将电容箱与万用表相连,选择电容测量档位,记录测量结果。
c. 重复以上步骤,测量不同容值的电容。
3. 电感测量:a. 将电感箱的感值调节到一个已知值,例如100毫亨。
b. 将电感箱与万用表相连,选择电感测量档位,记录测量结果。
c. 重复以上步骤,测量不同感值的电感。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电阻测量:我们测量了不同阻值的电阻,结果如下:- 100欧姆:测量值为99.8欧姆- 200欧姆:测量值为200.1欧姆- 500欧姆:测量值为500.2欧姆通过对比测量值和已知值,我们可以发现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较高。
2. 电容测量:我们测量了不同容值的电容,结果如下:- 10微法:测量值为10.1微法- 20微法:测量值为19.9微法- 50微法:测量值为50.3微法测量结果与已知值相比,存在一定的误差,这可能是由于电容箱的精度限制或测量方法的不完善导致的。
3. 电感测量:我们测量了不同感值的电感,结果如下:- 100毫亨:测量值为99.9毫亨- 200毫亨:测量值为200.2毫亨- 500毫亨:测量值为500.1毫亨测量结果与已知值相比,误差较小,说明测量方法的准确性较高。
电子秤的读数误差分析与校准方法电子秤是现代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称重设备,它能够快速准确地测量物体的重量。
然而,电子秤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定的读数误差,这对于需要精确称重的场合来说是不可接受的。
因此,对于电子秤的读数误差进行分析和校准就显得尤为重要。
读数误差的产生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仪器本身的误差,二是操作人员的误差。
对于仪器本身的误差,主要包括仪表的零点漂移误差和量程误差。
零点漂移误差是指电子秤在无任何物品放置时的读数,并且这个读数不为零。
量程误差是指在电子秤的额定量程内,电子秤的读数与实际重量之间的偏差。
操作人员的误差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物体未正确放置在秤盘上,二是读数的观察误差。
对于仪器本身的误差,可以通过校准来进行修正。
校准的方法有多种,常见的有零点校准和标定校准。
零点校准是指在没有任何物品放置在电子秤上时,将读数调整为零点。
具体操作时,可以使用一个零重量的物体放置在电子秤上,然后通过调整零点按钮或设置界面,使读数为零。
这样可以有效地修正零点漂移误差。
标定校准是指在电子秤的额定量程内,通过放置已知重量的标准物品来进行校准。
具体操作时,选择几个已知重量的物品,将其依次放置在电子秤上,并记录下读数。
然后,通过比较电子秤读数与实际重量之间的差异,进行校正。
这样可以修正量程误差。
除了校准之外,还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降低操作人员的误差。
首先,应该确保放置在秤盘上的物体与秤盘接触面积均匀,尽量避免物体在秤盘上的倾斜或偏离中心。
这样可以减少由于放置不均匀而引起的误差。
其次,操作人员在读数时应该保持适当的角度和距离,并尽量保持观察视线与读数刻度的垂直。
这样可以降低视线误差对读数的影响。
此外,操作人员在使用电子秤时应该尽量避免触碰秤盘或产生其他外部振动。
因为这些外部干扰都会对读数产生影响。
最后,定期对电子秤进行维护和保养也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检查电子秤是否存在损坏或松动的部件,重新校准电子秤的零点和量程。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现电子秤的读数误差较大,就可以考虑进行校准或更换电子秤,以确保精确的称重结果。
电子秤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电子秤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实验室、工厂和家用的重量测量设备。
它具有高精度、便捷的特点,通常用于称量粉末、液体和固体等物质。
电子秤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示值误差,即它显示的重量与实际重量之间存在偏差。
对于电子秤示值误差的测量结果需要进行不确定度评定,以确定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一般情况下,电子秤示值误差的测量是通过比较测试器件与标准器件的实际重量来进行的。
在进行示值误差测量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不确定度来源:1. 测试器件的不确定度:测试器件的实际重量可能存在不确定度,例如由于制造工艺、使用环境等因素引起的偏差。
2. 标准器件的不确定度:标准器件的实际重量也存在不确定度,通常由于其精度等级、使用寿命等因素引起的偏差。
3. 测量方法的不确定度:测量方法的不确定度包括对测试器件和标准器件的放置位置、测量环境温度、湿度等因素的影响。
4. 人为误差的不确定度:人为误差包括操作者的技能水平、测量时的注意力、操作的一致性等因素。
在测量过程中,需要使用适当的标准器件和测试器件进行比较测量,以减小器件本身的不确定度。
控制测量环境的温度、湿度等因素,避免人为误差的产生。
通过分析各项不确定度来源,可以计算出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范围,评定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1. 收集数据:首先需要收集电子秤示值误差测量的原始数据,包括测试器件和标准器件的实际重量,测量方法的环境条件等。
2. 分析不确定度来源:根据收集的数据,分析测试器件、标准器件、测量方法和人为误差等不确定度来源,确定各项不确定度的影响程度。
3. 计算不确定度:通过合适的不确定度计算方法,对各项不确定度来源进行计算,得出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总不确定度。
除了不确定度评定外,还需要对电子秤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进行控制和改进。
通过分析不确定度来源,找出影响示值误差的关键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和改进方案,以提高电子秤示值误差的测量准确性和可靠性。
电容器电容测量实验的操作技巧和误差分析电容器是电学领域中常用的一种电子元器件,用来储存电荷并产生电场。
在电容器的使用过程中,准确测量电容值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电容器电容测量实验的操作技巧和误差分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电容器。
一、实验介绍电容器电容测量实验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通过测量电容器的电荷量和电压来计算其电容值。
通常,我们可以使用直流电源、电压表和电流表等设备来完成这个实验。
二、实验步骤1. 首先,将电容器连接到直流电源的正负极上,并确保电容器处于放电状态。
2. 调节直流电源的电压输出,并将电压表连接到电容器的两端,测量电容器的电压值。
3. 使用电流表测量电容器上的电流,并记录下来。
4. 根据测得的电压和电流值,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电容值:C = Q/V其中,C为电容值,Q为电容器所储存的电荷量,V为电容器上的电压。
5. 可以重复上述步骤,以获得更准确的电容值。
三、操作技巧1. 在进行测量之前,确保电容器处于放电状态。
可以使用一个导线连接电容器的两端,以将其中的电荷放空。
2. 在连接电压表和电流表时,要确保连接稳定可靠,避免接触不良引起的测量误差。
3. 在调节直流电源的电压输出时,要慢慢调节,避免大幅度变化导致电容器的损坏。
4. 在记录电流和电压值时,要注意读数的准确性。
可以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以提高测量结果的精度。
5. 如果测量结果出现较大的误差,可以尝试换用其他电容器进行实验,或者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
四、误差分析在电容器电容测量实验中,常见的误差来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电压测量误差:电压表的精度限制了我们对电容器电压的准确测量。
较低精度的电压表可能导致较大的测量误差。
2. 电流测量误差:与电压测量类似,电流表的精度也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因此,选择合适精度的电流表是十分重要的。
3. 电容器内部损耗:由于电容器的内部结构和材料等原因,会存在一定的电容器内部损耗。
这种损耗会导致测量结果的偏差,尤其在高频率下更为明显。
环球市场
/施工技术
-166-
电子测量误差分析研究
李亮亮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
在电子测量过程中,误差是伴随测量结果而产生的,无论
再高精度或再先进的测量方法都无法完全避免误差的发生。在对产品
进行电子测量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可能产生误差的原因,并采
取有效的措施来减少误差的影响,以便避免不必要的误差发生,保证
电子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产品的质检提供准确可靠的测量
数据来源。基于此,本文将着重分析探讨电子测量误差成因以及其有
效控制措施,以期能为以后的实际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电子测量;误差;措施
1、电子测量误差分析
1.1仪器本身误差
作为电子测量的主要工具,不同的测量仪器有不同的设计制造
工艺和测量等级,使用仪器也不能完全准确地对被测物进行测量。
器件老化、精度等级不够、测量载体不精准、刻度值模糊、温漂、
设备没有检定或校准等都是造成仪器测量误差的主要因素。
1.2人为因素误差
在进行电子测量时,操作人员的不同也会造成测量结果的误差,
测量者由于其对测量结果的分辨能力、视觉效果、习惯性以及固定
思维等会造成在记录或得出测量结果时产生人为的数据”附加”,这
种附加值就会造成测量结果的不一致。
1.3计算误差
在电子测量中,有些测量结果需要对一项或多项测量数据进行
公式推导,而公式中的近似值算法会导致计算结果有误差,例如在
测量圆环周长或面积时,在完成其半径测量后,需要将半径值代入
周长或面积计算公式,一般来说,圆周率计算取值近似为3.14,因
而代入公式后的周长或面积计算结果也为近似结果。
2、电子测量误差控制措施
2.1优化仪器选择
例如用满刻度为150V,准确度为1.5级的模拟式万用电表测两
个大小不同的电压,所测的结果分别为100V和10V,测相对误差分
别为:
因此在工作中要注意:1)在设备的测量过程中,应首先确定被测量的对象是交流电还是直流电,交流电的电量是正弦,具有有效值、平均值和最大值,在仪表的选择过程中就应确定采取何种仪表,从而有效地减小误差值的存在。2)测量中的仪表等级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如果测量的仪表中的精度和密度在仪表准确值的0.1到0.2中,在实验室测量的仪表等级一般都在0.5到1.5中,工厂生产中的仪表测量则会选择1.0到5.0的级别。3)测量的过程中还有一项影响误差值的就是量程。量程的选用上应取决于测量仪表的点量,如果测量仪表的量程过大,那么就会很容易让仪表损坏,而使用大量程的仪表来测量小的测量值,那么数值就不够准确,会造成较大的误差。2.2数据的直接读取通常,在数据的误差处理中,数字是表明误差的一种方式之一。这样的仪器数据在最后一位的数据读取误差范围值内,这样就会在数据的读取中尽量减少数据误差,在一起的数据上读取时,应尽可能的将数据值估计到一起,其刻度应是在十分之一左右。使用的仪器表示分布指针较宽的上面,这种估读值的指示盘最小刻度在一般左右。数据的读取值和熟知的精度应相适应。而且在读数的数据与正确的仪器仪表选择上都与数值有关,在仪表和一起的量程选择上,指针仪表的指针偏转要在三分之一以上的位置。因此,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都是在测量结果的前提下才能有保障的。相同的测量结果下,同一测量结果如果采取较多的次数重复测量,在没有特别干扰的影响情况和动态测量数据下,仪器和仪表的数据读取和测量通常是不十分稳定的,在这种情况下的数据读取中,如果通过平均值的估算方法,那么在未来被测量的实验结果中就不会出现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其数值也会被作为准确的测量结果。2.3曲线数据结果的读取在测量结果的曲线表示过程中,测量数据如果能够准确而且充分的表现在测量结果之间,那么在数据的读取中,曲线的变化会比较缓慢,在变化区域内的数据点或许会更少,变化部分如果能够多取数据点钟的数值,那么曲线上的数据则需要更加完整。为了方便测量,在数据的读取过程开始前,应首先观察变量的情况,这样能够准确参考数据的特殊点,在随后的曲线变幻特征出现后,数据的测量才能提高速度和精度。2.4方法与理论误差的减小或消除方法方法与理论误差是由于测量方法本身的理论不够严密或使用近似公式而导致的。对这种原因导致的误差可采用比较特殊的测量方法,比如替代法来消除,如前面图1举的求电容的例子,可采用并联谐振法来测量小电容。具体方法如下:采用一个标准可变电容C与一个辅助线圈L组成并联谐振回路,如图2所示。图 1图 2测量时先不接Cx,调节标准电容C至最大值C1,然后调节信号
源的频率,使回路产生谐振,再将Cx与标准电容并联,保持信号源
频率不变,使回路失谐,再减小标准电容C,当C等于某一值C2时,
回路又重新产生谐振,因为两次产生谐振的频率都相等,电感量L相
同,所以两次回路谐振的电容应相等,即:C1+Cd+Cm=C2+Cd+Cm+Cx
因此Cx=C1-C2。两次谐振所对应的标准电容之差就等于被测电容的大
小。这样就消除了分布电容Cd和引线电容Cm的影响。
总而言之,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一个产品的质量好坏的评定
往往是以产品的检测结果作为依据的,它决定了产品是否能够满足
市场的需求,因此,测量是产品研发和鉴定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以及如何减少测量的误差已经成为人们
关心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必须对其实现进一
步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谢海霞,陈德巍.信息熵在电子测量误差分析中的应用[J].琼州大
学学报,2006,05: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