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水文测量规范
- 格式:ppt
- 大小:7.28 MB
- 文档页数:61
水文地质勘察规范水文地质勘察是一项重要的工程技术活动,主要用于分析和评估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储存和水质状况。
为了保证勘察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制定了水文地质勘察规范,以下是对该规范的具体内容介绍。
一、勘察目的和任务水文地质勘察的目的主要是确定区域的地下水资源状况,明确地下水的运动规律和水质状况,为水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勘察任务包括采集相关地质和水文数据,进行现场勘探和取样,分析地下水的含量和水质特征,进行水文地质评价和预测等。
二、勘察范围和内容水文地质勘察的范围包括水文地质基本数据收集、现场勘探和实验室分析等。
其中,基本数据收集主要包括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等方面的数据,用于建立基础数据库。
现场勘探包括地下水位观测、井口水质采样、地下水动力学试验等工作。
实验室分析主要对采集的水样进行化学分析和微生物检测。
三、勘察方法和技术要求水文地质勘察一般采用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
勘察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勘察点位,包括代表性水源地、工程地质问题区等。
在现场勘察中,采用合适的仪器设备和工具,进行钻孔、取样、测量等操作。
勘察数据需要进行定量处理和分析,使用合适的软件工具进行模拟和预测。
四、质量控制和检查验收水文地质勘察过程中需要进行质量控制,确保勘察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采集样品时,需要注意样品的代表性和保存方法,防止样品污染和损坏。
实验室分析需要遵循相应的质量控制标准,对实验数据进行校准和验证。
勘察报告的编写需要准确、详细地记录勘察过程、结果和结论,以供后续工作参考。
五、安全保障和环境保护水文地质勘察需要遵守安全操作规范,确保勘察人员的人身安全。
在野外勘察过程中,需要关注野生动植物保护区和其他环境保护要求,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大型设备和机械操作要符合相关安全规定,采用合适的防护措施,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综上所述,水文地质勘察规范主要涵盖了勘察目的和任务、勘察范围和内容、勘察方法和技术要求、质量控制和检查验收、安全保障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水文测验规范水文测验是一种用于测量一个人对水的相关知识和水资源管理的测试方法。
它能够评估一个人对水的理解和重要性的认识,帮助人们更好地管理水资源。
以下是关于水文测验规范的一些要点。
1. 测验目的:水文测验的目的是评估被测试者对水资源管理的理解和知识水平。
这包括对水循环、水污染、水质量、水利用等方面的理解。
通过这个测验,可以帮助人们发现和解决水资源管理方面的问题,提高对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能力。
2. 测验内容:水文测验包括多个方面的问题,如水的循环过程、水资源的分类、水质量的评估和监测、水资源利用的规划和管理等。
这些问题既涉及到科学知识,又涉及到实际应用。
测试的内容应广泛而且切实,既要考察基本概念的掌握,又要关注实际问题的解决。
3. 测验形式:水文测验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选择题、填空题、解释题、计算题等。
不同形式的题目可以评估被测试者不同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同时,可以采用图片、实例、问题解决等方式,使测验更加具有实际应用性。
4. 测验难度:水文测验的难度应根据被测试者的年龄和教育水平来确定。
对于小学生和初中生来说,难度应适中,注重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对于高中生和大学生来说,难度可以适当增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5. 测验评分:水文测验的评分应根据题目的不同要求来进行。
对于选择题,可以根据答案的准确性来评分;对于填空题,可以根据填写的内容是否准确和完整来评分;对于解释题和计算题,可以根据答案的正确性和解题的逻辑性来评分。
6. 测验结果分析:水文测验的结果应根据被测试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可以根据得分情况来评估被测试者对水资源管理的理解和认识水平。
同时,还可以分析不同题目的得分情况,找出被测试者在不同方面的问题和差距,为进一步提高水资源管理能力提供指导。
7. 测验应用:水文测验可以应用于不同场景,如学校、社区、工作场所等。
通过在不同群体中进行测验,可以了解人们对水资源管理的认识和态度,帮助大家更好地保护和管理水资源。
水利工程水文观测规范一、引言水文观测是水利工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通过对水文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应用,可以实现对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
为了确保水文观测的准确性、可靠性和规范性,需要制定相应的规范、规程和标准。
本文将从观测设备、观测方法、数据处理等多个方面论述水利工程水文观测的规范。
二、观测设备规范1. 设备选型规范水文观测设备应根据具体的观测任务和环境条件进行选型,满足观测需求并具备耐用、稳定、精确的特点。
在选型过程中,需要考虑设备的测量范围、测量精度、抗干扰能力等指标,并与相关的国家标准进行对比。
2. 设备安装规范设备的安装位置应选在具有代表性的水文要素区域,并应远离建筑物、树木等可能对测量结果产生干扰的物体。
设备应安装在固定的基准点上,并进行水平校准,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还应根据不同观测要素的特点,进行相应的防雷、防冻、防腐等工作。
三、观测方法规范1. 观测频率规范根据水文观测的目的和要求,确定观测频率是确保数据准确性和时效性的关键。
观测频率应根据不同水文要素的变化规律,合理确定观测时段和观测间隔。
对于水位、流量等实时变化较快的要素,观测频率应适当增加,以获取更为精确的数据。
2. 观测方法规范水文观测方法应根据不同水文要素的特点和观测任务的需求进行选择。
对于水位观测,可以采用浮子式、气泡式或压力式等方法,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仪器和设备。
对于流量观测,可以采用河川横截面法、浮标法、速度仪法等方法进行测量。
四、数据处理规范1. 数据质量控制规范数据质量控制是水文观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观测过程中,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校准,并记录设备运行状态和维护情况。
对于观测数据,应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估,去除异常值和误差数据,并记录数据处理过程和结果。
2. 数据分析规范对于水文观测数据的分析,应根据观测要素的特点和观测任务的要求,选取适当的统计方法和模型。
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时间序列分析、频率分析、区域化降雨分析等。
城市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CJJ16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部标准城市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部标准城市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主编部门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院批准部门建实行日期年设月部关于发布部标准建标字第根据号城科字第号文的要求城市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现批准为部标准在实施过程中如有问题和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一九八八年四月三十日符号与量纲符号纲压力传导系数抽水井至直线边界是的距离计算断面的宽度越流系数含水层的面积降水在的面积自然情况下潜水含水层在降水前观测孔中的水柱高度潜水含水层在自然情况下和抽水试验时的厚度的平均值和抽水试验时的厚度含水层的渗透系数符号说明地下水径流量降水入渗补量水位下降值含水层的体积井涵数连续两年内相同一天的地下水储存量之差曲线在纵座标上的截距续表量纲目第一章总则水文地质测绘水文地质物探水文地质钻探抽水试验地下水动态观测录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三章开采地区的勘察方法与要求第五节勘探与试验水量评价第一节第二节评价原则评价标准第三节第四节评价方法水质预测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第六章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第一节第七章"https:www.youhaodu.co"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资料整理及报告的编写附录一本规范条文中用词和用语的说明附录三附录四附录六土的分类和定名标准城市供水水文地质勘察纲要编写提纲城市供水水文地质勘察常用图例及符号本规范主编"https:www.hnjobw.co"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单位附加说明设和管理的基础工作深入调查研究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条察条求一染情况二总则建为地下水的合理开发本规范适用于城市的供水水文地质勘城市供水水文地质勘察应达到下列要地下水的开采和污对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提出建议条当勘察区的地下水动态主要受自然因素第二章一勘察工作内容和工作量除符合第二章有关规定外第三章开采地区的勘察方法与要求第一般划分为规划详勘和开采等四个阶段对地下水应在已开采区或已建水源地段具备详勘资料的基础上必要时辅以勘探试验手段并进行地下水动态与均衡观测等为水源地的改建第接按详勘要求布置勘察工作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二三四第一勘察阶段可以合并或直但只有一个水源方案时容易满足要求的地区可基本确定水源地时可分为下列两类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且需水量在且需水量在二第地貌和水文地质条件分为简单的划分方法可按附录二的规定执行条勘察范围的确定一般地区宜包括完整的水文地质在初勘阶段单元开采地区如已造成区域第条勘察任务接受后应充分收集"https:www.hanmyy.co"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资料提出勘察纲要城市供水水文地质勘察纲要编写提纲第条在进行勘察工作时新方法尽量采用遥感宜组织进行工程回访第二章一般地区的勘察方法与要求第一节水文地质测绘条水文地质测绘宜在比例尺大于或等于测绘比例尺的地形如果只有上述比例尺的地形图而无地质图时水文地质测绘条水文地质测绘比例尺在详勘阶段可为可根据卫星图像放大到条航必要时释和计算机图像处理布置少量勘探工作进行验证条航一采用彩色合成电子光学判可通过路线踏勘或宜包括下列内容形态及与地下水分布的关系三四成因类型泉群圈定古河道及相对富水地段六划分咸淡水界线条水文地质测绘同位素方法地下水起源地下水年龄三四第观测点第宜符合表水文地质测绘的观测点数和路线长度表观测路线长度个可采用流速和流向水文地质地质观测点九测绘比例尺松散层地区基岩地区水文地质观测点数同时进行地质复核性水文地质测绘时观测点数为规定数卫片野外验证观测点地质点数为规定的质点数不变水文地水文地质测绘工作的内容第列内容一线和相互关系查明地层岩性程度三规模确定断层位置断层带充填物的性质导水性和富水性确定褶皱类型确定新构造的发育特点第宜包括下列内容一地层岩性地层宜包括下含水层厚度和稳定二质气体成分和沉淀物补给来源水对有供水意义的泉必要时应进行抽水试验第条岩溶水点调查查明岩溶水点的位置高程及所处的地貌测定水深一数量井的出水量水温与洞温宜包括下列内容类型地层剖面水质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水井进行抽水试验和动态观测四条地表水调查收集地表水的水位和悬浮物等资料了解其变化规律二第分析冲刷估算河条一般水质调查对有代表性的井应取样进行简每平方公里水样分析点数水质含砂量取水样点定额比例尺孙隙水岩溶水裂水分析点表隙水全部岩溶水点全部岩溶水点全部岩溶水点勘察区如已有部分水质资料第条地方病区的地下水水质调查应查明饮用水化学成分病区的环境特征和发量及其与水文地质因素的关系各类地区测绘的专门要求第条孔隙水分布地区调查孔隙水分布的特征和各类水文地质单元中的孔隙水特征二富水性及分布埋藏条件三第条岩溶水分布地区调查动态特征和空间分布均岩溶水类型一性二岩性地表水文网与岩溶发育的关系岩溶水的补给和排泄条件三规模和堆积物并确定暗河第容一二分布特征和循环条件分布规律和富水性条的位置地面物探第采用多种物探方法地质资料被探测对象与相邻介质有明显的物性差异二无干扰因素引起的异常值但被探测对象所水文第文地质测绘基础上进行料能满足选择测区范围和测量方法时第符合表卫片判释和水水文地质和物探资应地面物探应用范围及采用方法表断裂破碎带电剖面法自然电场法放射性法抽水时的影响半径厚度及其分布范围电测深法法电测深法电剖面法条合应结合地质第部分物探测线宜与水文地质勘探线相重验证和综合使用宜在初勘阶段进行地面物探工作量应按现行规定执行件取得评价地下水资源所需资料三对有观测价值的勘探钻孔第应符合表求一的要宜与生产井相结合类型勘探线的布置原则垂直地下水流向或横切各地貌单元布置勘探线当旁山间河谷地区河取水或截取河底下渗透水时应结合拟建取水构筑物布置垂直和平行河床的勘探线垂直地下水流向布置勘探线先沿扇轴布置勘探线条以泉水或岩溶暗河作为供水水源时以散泉作为水源时径流条件以及泉的成因和地下水富集地段二勘探钻孔应布置在泉水排泄区的上方三发育方向而在暗河排泄区勘探钻孔应布置在暗河基岩地区勘探钻孔的布置原则表二背斜倾没端和褶皱轴部等构造显著的地方张性断裂破碎带主支断裂交接处沉积环境有利部位群泉分布处可溶岩地区布置在下列地段岩溶发育带断裂褶皱构落水造带弧形构造顶和前缘以及褶皱转折方向岩与非可溶岩或弱可溶岩的接触带洞进岩脉阻水带强风化裂隙发育带漏斗及出水痕迹等条松散层地区的勘探钻孔工作量应符合表可按需要布置专门性勘探钻孔类型勘察阶段勘探线间距勘探孔间距宽度为续表类型勘察阶段勘探线间距勘探孔间距勘探钻孔的"https:www.lxzcp.co"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技术要求第带大厚度含水层除个别勘探钻孔尽量揭穿含水合理长度和带外竖向间距确定孔深条勘探钻孔的孔径安装过滤器孔直径不少于条钻进过程中的水文地质观测岩样的采取和描述以及勘探钻孔质量要求等供水管井设计和的有关规定应比抽水设备最大外径大若地质孔的终一初勘阶段若已有资料不能满足要求时井抽水孔宜不少于勘探钻孔三在拟建水源地范围内选择有代表性地段布置多孔当地下水补给不足或补给条件不易查清时抽水孔宜达到勘探钻孔的四第宜符合下列要求一条观测线充分利用已有的开采资料可布置两条观测线分别平行和垂直于岩性变化较大的方向或透水性强的方向布置二个关系计算第一个观测孔应避开紊流的影响最远观测孔距第一观测孔不宜太远观测孔相互距离应满足在对数轴上呈均匀分布的要求条干扰抽水试验和开采试验抽水水孔组中心布置观测孔宜控制在一孔抽水时第的多层含水层可进行分层抽水试验一三第充沛补给来源时当具有条抽水试验孔及观测孔均须及时洗井含砂量粗砂层五万分之一以单井出水抽水开始后下中水位下降接近抽水试验的设计动水位量不再增大条行抽水试验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可按的有关规定执条出水量的测量读数应准确到毫米水位的测量应采用同一工具和方法抽水孔读数应准确到厘米观测孔读数应准确到毫米水温第应采取水样进行水质分析应分别取样应分别采取水样取样数量可按分析要求确定稳定抽水试验第条抽水试验宜进行三次水位下降其中最大水位下降值宜接近井的设计动水位和或已掌握一定试验资料的地区次水位下降应符合下列要求一砾石的稳定延续时间为二细砂三四根据含水层的类型定延续时间可适当增减求一有持续上升或下降的趋势二出水量与动水位没上述稳应符合下列要三次下降水位波动出水量波动率用空压机抽水最远的观测孔的水位波动应小于在判定动水位有无上升或下降趋势时应考虑自然水位与其它干扰因素的影响应同时观测动水位观测时间要求各测一次以后每隔观测一次气温在抽水开始时观测一次第二三两倍宜在枯水期进行大时试验规模较开采试验抽水如降落漏斗的水位能达到稳定则抽水时间宜适当延长条干扰抽水试验各抽水试验孔的结构相同后各孔同抽抽水试验稳定延续时间达到第条规定的第详勘阶段应在一个水文年以上条勘察期间的观测工作动态变化的观测资收集和整理有关气象料二特征条观测孔的布置井初步查明不同地质单元和不同类型地下水的动态并尽量利用已有的井观测孔的布置宜符合表观测点布设原则表条长期观测孔的结构观测孔孔径不小于孔口安装丝口的圆盖二粉砂层中三度卵砾石层中宜采用填砾过滤器过滤器长气温每日观测一次若测定降水入渗系数可每日观测一次降雨期间每日两次水位变幅较大时水量观测可利用开采井进行泉水流量一般每雨季或其它原因使流量剧烈变化时水质分析取样每月或每季取一次丰水或受到污染时第水位井在勘察结束后应提交有关单位继续进行第三章开采地区的勘察方法与要求第一节开采状况调查第历史和现状进行全面调查第和开采强度第勘察时应对地下水开采的开采时间收集整理水位若发现水井报废或换泵等情况第进行新井编录建卡第井工业自备泉水开采量和矿井排水量必要时根据典型井出水量和全年开采时间对农业并可采用平均灌溉定额统计确定条多层含水层分布地区水质和开采量调查统计第二节补给条件调查第调查查明地下水径流条件二查明河流给条件四六查明相邻含水层越流补给条件应查明人工补给条件和补给源条地下径流条件调查在未形成区域降落漏斗地区确定地下水流向在已形成区域降落漏斗地区确定漏斗范围第求一渗系数和入渗面积二度条透水性入宜符合下列要湖泊和水库等地表水体入渗补应对地下水补给条件进行计算确定不同地区极限蒸发强地表水入渗补给条件调查一地表水与地下水位有无脱节情况二计算确定河流补给量条农田灌溉水入渗补给调查灌溉定额和灌溉时间包气带岩性宜符合弱透水层岩性调查农作物灌溉面积二第下列要求一查明越流补给范围条人工补给条件调查调查人工补给水源的种类调查可进行人工补给试验地段的储水条件调查可供地下水灌注试验的采石坑孔井四或天然落水洞等设施的具体条件及可行性测定水文地质参数钻条一地下水污染调查二三但开采含水层已发生污染迹象因为发生公害病水质某些指标严重超标条地下水污染调查地表水的分布和纳污情况污水渗渠地层的裂隙与孔隙发育程度地下水补给排泄条件与污染环境的形成程度和主要污染物的含量污染源调查宜符合下列要求测定污水排放系统漏失量及五污染范围条一地下水的补给量二堆放位置化学成分及可溶解程度查明污水灌溉收集大气中有害物质沉降量第一宜符合下列要求通过降水溶解入渗含水层途径及其对地下水的影响二水层途径第通过透水层或侧向补给进入含水土试样的采取应以及废物特土壤和植物符合下列要求一地表水和污水化学成分有组成进行测定采取岩石样品做有关项目的化学分析二盐类苯溶解氧氯化物氮以及氰化物钼汞硒杀虫剂等项目的专门分析条在开采地区采有关的环境地质问题时下列内容一环境地质的特征三第一当存在与地下水不合理开宜包括上升宜符合下列要求建筑物隆起三进行精密水准测量分析对比沉降区和非沉降区的潮位曲线四间五中心位置土试验资料发生时矿物成分与沉降量的关系六根据沉降量进行沉降区的划分条地面塌陷调查调查地面塌陷区的表层岩溶调查地面塌陷发生的原因及其发展情况三形态和规模条通过地面沉降地下缺氧等环境地质问题的调查预测工作第五节勘探与试验第某个问题时针对性地布置勘探试验工作条通过专题调查尚不能查明有当已建水源地附近有扩大开采可能时老水源地相互影响应在连接两个水源地方向上布置一排勘探钻孔第可按第二章表一二并根据水文地质条件确定抽水试验类型条行资源评价时充勘探钻孔第当在复杂水文地质条件下采用数值法进补需要建立水垂直地质模型并预测水质变化趋势时下水流向布置一组或多组弥散试验条当发现水源已受到污染并找到污染源时应以污染源到发现有污染的水井方向上同时在垂直污染带方向上布置若干个观测孔并分层取样进行水土分析条在已发生地面沉降宜按下列要求布置工作为查明引起地面沉降在沉降量较大或塌陷集中的代表性地区为查明水位下降与土层观测网三系可应建立沉降地面塌陷之间的关为查明地下水开采与地面沉降沉降观测试验和室内模拟试验条有条件进行人工补给地区应垂直和平行与地下水流向布置勘探线并进行渗水抽水和回灌试验第六节第调整地下水动态与均衡观测健全地下水动态观测网编制地下水动态与均衡观测资料年鉴三研究由开发利用地下水或人类生产活动所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五第宜按下列要求布置观测线一漏斗中心布置两排互相垂直的观测线可通过当需要了解两个水源地或附近矿区排水对水源的影响时当需要确定水源开采后地表水补给量和水力联系或在水源地上第井一般在开采区可密一些第动态特征及其有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应对地下水第趋势分析法第有条件时可建立地下水均衡试验场第一于某一侧流断面三四第并能准确取得均衡要素资料的典型地区条潜水均衡试验主要包括地中渗透仪和部分气象观测设备地中渗透仪一般采用常水头试验方法小型蒸发皿地温计降雨其它如气温风速等项目宜符合下列要求可终止某一水文地质单元或某一水文地质分区补给边界或排泄边界所圈定范围由等水位线和地下水流线第四章水量评价第一节评价原则第进行一二应在具备下列资料的基础上特征及有关的水文地质参数的边界条件地下水的补给有关的水文地下水的开采状况和水质状况五第地下水以及储存量利用的可能性水源地之间的相互影响条水量评价储存量和允许开采量勘察阶段和水文地质条件确定以及开采漏斗发展趋势开采阶段第二节第符合下列要求一二得某些参数在详勘水文地质参数的确定可根据勘察阶段确定宜一般采用"https:www.ddxz8.co"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经验数据一般采用野外试验数据如难以取第应在分析水文地质条件和试验观测资料基础上进行计算确定边界影响井的结构合理选用计算公式条水文地质参数一影响半径一般用稳定流多孔抽水试验取得缺少观测孔的水位下降资料时导水系数一般用非稳定流多孔抽水试验取得三降水入渗系数可直接采用均衡场的降水入渗系数的观测值或采用比拟法确定第三节第入量情况下第计算式中补给量的计算和确定应主要计算地下径流流地表水入渗量及越流补给量在开采可按下式地下水径流量计算断面的宽度或承压宜分别计算枯第进行计算一可按下列情况分别降水入渗的面积多年平均的年降水量或按要求保证率的年降水量以降水入渗补给为主的潜二水分布区式中一年内在地下水径流条件良好的潜水分布区式中上下游观测孔同一时间的含水层厚度中游至下游观测孔间距第当采用河流断面流量差计算时式中河水入渗补给量河流上游断面流量支流流入或流出量从河流抽取的水量向河流内排放的水量河水面蒸发量河流下游断面流量当河水向两岸渗透时地下水的水力坡度和河岸长度分别计算河流对两岸的入渗补给量条闭合型地表水体入渗补给量式中闭合水体入渗补给量如为纯闭合型即为流入量水面蒸发量水体容积的年变化量条相邻含水层的垂向越流补给量式计算相邻含水层的越流补给量下部弱透水层垂直渗透系数下部弱透水层厚度下部越流面积开采层的越流层水位第行计算一式中灌溉水入渗补给量入渗率开采层的水位或开采漏斗的平均水位可分别不同情况进二式中灌溉水入渗补给量灌溉面积条地下水的人工补给量可按人工补给设施的实际或设计回灌量确定第若分别确利定各项补给量有困难时用地下水的排泄量和开采区含水层中地下水储存量的变化量计算综合补给量条一储存量计算宜符合下列要求若有数个岩性不同的含水层可分层或分区进行计算三算深度不低于勘探深度条式中含水层体积第式中含水层的计算面积承压含水层自顶板算起的压力水头高度容积储存量可按下式计算计一水质不影响已建水源地的正常开采四第不同情况进行计算一可按下列计算时对需水量不大且地下水有较充足补给的地区可用试验推断法确定允许开采量或用取水构筑物的总出水能力作为允许开采量三气象资料确定允许开采量可根据泉水和降水之间的相互关系或流量频率曲线确定允许开采量四可按有关的水平取水构筑物流量公式计算允许开采量应考虑相邻渗渠之间的流量干扰值反滤层或河床淤塞条调节型水源地的允许开采量不同情况进行计算一厚度较大的含水层可用资源平衡法并论证枯水期消耗储存量在丰水期补偿的可能性应调整开采量重新进行计算二枯水期能保持连续开采丰水期能得到周期性补偿恢复的地区可用补偿疏干法计算允许开采量应根据气象周期出现的干旱年系列及勘探精度第含水层埋藏较深对开采区距补给区较远将需水量作为开采量计算不同时期的水位下降值第六节第水量和水位预测或不同开采量时的降深值宜符合下列要求一当附近有开采多年的旧水源地时水位时间径流量的大量实际数据建立回归方程预测多年补给量及其保证率二如已存在降落漏斗时可根据漏斗区内影响水位变化的开采量以及承压水弹性均衡关系建立均衡方程用泉水作为水源并绘制相应曲线第当条件具备时可用数值法预测不同水位下降条件下的开采量确定边界类型定流量混合取得导水系数根据不同水源条件计算过程中界条件等包括微分方程直至两者拟合情况良好为止边或给水度第一节评价原则而影响水源利用的地区第染状况的基础上第在详勘阶段和开采阶段价外。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水文普通测量规范发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水文普通测量规范主编单位水利部水文司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关于发布的通知水文号根据原水利电力部由水利部水文司主持黑龙江省水文总站主编的经审现正式批准为水利水电行业标准该规范编号为各单位在实施中发现问一九九三年十二月十日目次总则水准测量断面测量附录水尺零点高程测量记载表与填制说明附录断面测量记载表附加说明总则为统地形测量和断面测量的技术特制定本本规范适用于水文站水文测水文调查五等水准测量水尺零点高程河道断面测量和限额以下水文普通测量的应符合下列长距离水准测量路线最弱点的高程中误差允许值为内的各水准点联测比降观测的高程测量路线和水尺零点高程测量最弱点的高程中误差允许值平面控制测量最低一级图根网最弱边的相对边长中误差不得超过地形图内地物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困难地区亦不得大于等高线插求点高程中误差的在平丘陵地不得大于山地不得大于个基断面测量的距离控制桩间相对距离中误差不得大水文测站应使用冻结基面或测站有条件的水文测站应与国家高程系统接每站应使用三个基本水准点构成的高程自校系各项测量的原始记录应现场记载不得各项测绘成果应及时进行基本水准点和高程自校系统的测量成果应长永久性测量标志应建立位置构造图与说明表等档案对测量标志应按国务院志保护条进行采用先进测量仪器和新测绘技术精度不得低于本规范水准测量一般规定高程引地形测量中高程控制水准测量的等级应执行本规范的有三等水准路线的支应不大于在两个二等水准点之间布设三其长度应不大于环线周长应不大于测站水准点联测和比降观测高程测量的路线长度应不大于四等水准路线的支应不大于在两高级点间布设的附合路线长度应不大于测站水准点联测和比降观测高程测量的路线长度应不大于五等水准路线的支应不大于在高级点间布设的附合路线长度应不大于当用于基本等高距为的高程控支线长度应不大于附合路线长度应不大于当水准路线长度大于应每隔左右分一测在测段的端点设置或选定基本上相当于校核水准点标准的固定等采用不低于国内水准仪系列的级水准仪水尺零点高程的测量一般应使用级水准五等水准测量可使用水准水准标尺应采用双面水准如因条件限制可用单面水准尺按一镜双高法塔尺或折水准测量在每仪器站的允许视应符合表规定其视线高度要求三水准测量仪器站观测限差应符合表表表允许视线长度前后视距不等差表允许高差限差注采用单面尺时变换仪器高度前后所测两尺高差之差与同站黑红面所测高差之差限差相同往返测量环闭合差限差应符合表往返测量高差不符值及路线环闭合差限差注种路线单程长度均以于按环由不同等级路线构成时环闭合差的限差应按各等级路线长度分别计算然后取其平方和的平方根为限差水准测量成果超限应重若在本站检查发现后应立即重测若迁站后才检查则应从水准点或符合限差要求的测段或间歇点开始重地形高程测量及长距离引测所用水准水准应在使用前进行相应等级的全面检验与校在使用中应经常进行水准仪圆水准气泡和角的检验与校正角不得大于水尺般高程测量等常用水准年应进行不少于次的水准仪圆水准气泡和角的检验与校水准尺的米间隔平均真长与名义长之式因瓦水准尺不得大于标尺不得大于地形高程控制及长距离引安置水准仪三角架应使其中两脚与水准路线的方向平行第三脚轮换置于路线方向的左右除路线每测点上仪器和前后视标尺的三个位应接近于一条直同一仪器站上不得两次调转动仪器的倾斜螺旋和测微鼓时其最后旋转方向应为旋使用自动安平水准仪时相邻站应交替对准前后视调平每一测段的往测和返测其仪器站数应为偶数若为奇数时应加入标尺零点差改由往测转向返测时两标尺必须互换位置而往测第一个测站上当作前视的水准尺在返测第一个测站上它应该当作后视水准并应重新安工作间歇时应选择两个坚实可靠的固定点做为间歇进行双在间歇点上做上标记间歇后应进行检水准点和标石设置水文测站的水准点分基本和校核两水文站应在不同位置设置三个基本水准点其中一个水准点设置明二个设置暗基本水准点相互间距离以为测站附近设有国家水准点设置一个基本水准基本水准点应设置在水文测站附近历年最高洪水位以上或堤防背河侧高处能保证水准点稳定又便于引测的地在各水位观测断面附近可设置校核水准点其位置和数量应满足进行水尺零点高程测量时平坦地区的仪器站数不多于坦地区的仪器站数不多于站的水准点设逐以后无论其高程是否变都不得改变其编号必要时可加辅助基本水准点标石的埋设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观校核水准点标石埋设可参照基本水准点要求适当放三等水准测量采用中丝读数法进行往返观当使用有光学测微器的水准仪和线条式因瓦水准尺进行观可采用光学测微法进行单程双转点观测观测程序应四等水准测量采用中当两端点为已知高程点或自成闭合环时可只进行单程水准支线必须进行往返观测或单程双转点观测程序应后或五等水准测量采用中附合或环形闭合路线用单程观水准支线应进行往返观测在困难条件下也可进行单程双采用双面水准尺丝读数法要求仪器安平绕垂直轴旋转时符合水准气泡两端影像分离不大于采用单面水准尺返测时变换仪器的高度应不小于光学测微法的仪器安平同第条要求但照准水准尺基本分水准气泡两端影像分离应不大丝读数应读至采用补偿式自动安平水准仪进行水准测量时先将水准仪概略整平即可按一般水准仪观测顺序进四等水准测量应读记至计算平均高差取至均记至毫用测微法中丝读数计算高程平均均取至各等级水准测量的视距和视距差取至水准测量中应及时检查每一仪器站的观测结和表可迁至下仪器每测完一个测计算往返测或单程双转点路线测量的不符值应满足表规定当超按下列要求重测和计算高差结对可靠程度小的往测或返测向进行单程重如果重测的单程高差与同一方向原测高差的且其平均数与反方向的原测则取其平均数作为该单程的高差结若重测的高差与同方向的原测高差不符值超出而重测的单程高差与反方向原测高差没有超出限差则用重测的单程高差与反方向原测单程高差计算闭若该单程重测后与原返测的单程高差计算结果均超出限差则重测另一单至符合限差要求为用单程双转点右路线的测法时可只重测一个单程单线并与原测结果中符合限差的一个左或右单线取平均数如果重测结果与原测的左右线结果比较均则取三次单线的结果平均当重测的结果与原测两个单线结果均超限差应分析原因再测一个单程单至符合限差要求为闭支线水准路线闭合差应分别按下列公式计附合闭合支线式中闭合差段高差的代数各测站的往返测的高差终了已知水准点的起始已知水准点的闭支线水准路线闭合差的改正应按测段长度或仪器站数的比例进行分配按式式进行路线长度和仪器站数的闭合差改正数计式中一测段站数闭合差改正一测段中距离路线的总一测段中的仪器站路线中总的仪器站跨河水准测量河宽小于允许视线长度可直接跨河测量当河宽大于允许视线长度但有桥梁可以利用通过桥面进跨河两岸测点间的水平视线距水面的高度要大致当跨河视线长度在以内线高度至水面距离不得小于线长度大于线高度至水面距离不得小于跨河两岸安置仪器及标尺的位其能构成平行四边腰梯形或形布置为跨河视线长度力上视线长度不得短于两岸视使用一台仪器观测时宜采用字标尺点应牢需设置木桩木桩顶面直径宜大于土长度应满足标尺点牢固的要求桩顶高于地面钉上圆按条布设跨河测量场在距跨河点以立临时水准视线长度在河水准测量应观测两个测个测回的等水准应不超等水准应不超出出限差分析原因按第条要求重当视线长度在以内跨越水流平缓的河水湖等的四等用静水传递高程法进行二次观两结果为两岸水准点间的水平距离以冰层有足够厚度和表面高程日变化不大的时期可使用冰上测量要求在冰面上的仪器支尺点均设置木岸埋设临时水准与路线上的其他水准点或固定点连测量限差与等水准测量规定相当跨河水准测量的视线长度大于采用经纬仪倾角法进经纬仪倾角法测量的测回数及每个测回中组数应满足表表注当用一台仪器进行跨河水准测量时在一岸观测仅为半测回进行两岸观测后组成一测回经纬仪倾角法各测回互差应不大于下式计算的限值三等四等式中毫米计回河视应用经纬仪倾角法进等跨河采用两台垂直度盘指标差稳定的型经纬时在两岸观观测本岸近标尺的盘左和盘右同一边缘的两次照准读数差应不大于测对岸远标尺一标志的四次照准读数差应不大于一测回的水平视线夹角或互差应不大于跨河水准测量应符合下列宜在风力微弱和气温变化较小的阴天进风力在级以上或风向平行跨河视线时不宜观当晴天观应在日出后一小时开始至地方时上午下午自地方时后开始至日落前一小时观测时仪器须用白色伞遮蔽阳仪器调岸不得碰动调焦螺旋和目镜立水准尺应保持圆水准器的气泡居跨河水准测量前应进行临时水准点与水准尺的立尺点连在每日观测前用单程进行检当检测高差与连测高差比不超过表的限差即可进行跨河观若检测超则再检测另一个单在视线长度大于跨河水准测量的记录和计算应用专门的水尺零点高程测量水尺零点高程的测量采用双面水准如用单面水准测均应采用一镜双高一镜双高法变换仪器高度前后所测两尺高差之同面所测高差之差限差相测量允许高差不符值和视线长度应符合表表水尺零点高程测量视线长度高差不符值注要求视线高度三丝能读数程仪器站数需要校核的各支水尺在往测和返测过程要逐个测推算往返两次各测点高程均应由该校核或基本水准点开各支水尺往返算出的零点高程不符值若不超出表的限差即以往返两次高程的平均值作为新测的水当新测的高程与原用的水尺零点高程相差不超过该次测量的允许虽一般水尺小于或比降水尺小于水尺零点高程仍沿用原应采用新测洪水痕迹和大断面的水准测量重要的洪水痕迹的高程采用四等水准测量一般的可采用五等大断面的两岸固定用四等水边线上地形转折点的高程可用五等大断面的水准测量中除转点外的各地形转折点高程一律读记至厘复测大断面闭合于已知高程的固定只进行单程水准点的引测和校测水文站的基本水准点其高程应从国家等水准不低于三等水准引具备可从国家三等水准点引引测水准点一经选无特更校核水准点从基本水准点用三等水准引条件不具备用四等水准引对水位精度要求较高水准点年校测一其他测站年校测一水准点每年校测一校核后的基本水准点高程的采用应符合以下当新测高程与原采用高程之差小于或等于允许限差仍采用原测定的当新测高程与原采用高程之差超过允许限差时应通过高程自校系附近高程固定点联测或重复测量的办法判定被校测的水准点发生变动可确定水准点新的校核后的校核水准点高程的采用与基本水准点相高程自校系统年校测一次若发现某一水准点发生变动应及时校当高程自校系统经过校发现基本水准点有变动则基本水准点可按第条要求延长校测时间一地形测量一般规定水文测站的地形测量应在建站初期进以后地形有显著变化时应重新测量或局部重地形变化不大时重测时间应不超过水文测站地形测量的范围应符合下列河道站在垂直水流方向的宽应测至历史最高洪水位以上漫滩大的河流应测至漫滩边有堤防的河段应测至堤防背河侧的地在顺水流方向的长度应包括对水位量关系起控制作用的全河其长度应大于宽漫滩大的可适当变水渠道站应包括各观测地当观测地段较分散时可用小比例尺图标明各观测地段位置各地段按需要测绘大比例尺地形水文测站地形除一般地形图测绘内容外应增加下列测绘内水准断面标基线桩和历年最高水位的淹没边站观测测验断面及水文观测设设施水文调查所需地形图测量范围和内按项目有关要求确水文测站地形图选用的测图比例尺应使测验河段在正常水位的水面宽不小于图上的宜选用例小测区也可选用或测图比例图幅尺寸应为或水文测站地形图采用平面直角坐用国家与其它部门控制网时采用相应坐标系没有条件利用的可在国家地形图上量概略坐标与方位角作为独立坐标系统的起算数地形图复测时应与原测采用同一坐标系简易地形测量可用磁方进行地形测量作业所用具进行全面检查校作业时间长作业过程中应进行主要项目的检查与校平面与高程控制水文测站地形图的平面控测区应采器站三级控小三角网或量距导线作首级控小测区可采用以图根网为首级控制的两级控水文测站地形图的高程控制大测区首级控制应采用四等其余控制可采用五等高出最高洪水位以上且用水准施测有困难的也可采用三角高程测布设控制网应将可利用的国家点和水文站固定点作为控制点控制网内应至少有三个设置永久性标志的控制点其中应包括起始数据经纬仪量距导线测量经纬仪量距导线作独立测区首级控应布设闭合导线或多闭合环导作加密控可布设附合导单结点导闭合导线或支导经纬仪量距导线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当基本控制导线网下仅发展一次图根或不作二次图根网加密图根控制导线边长的相对误差与导线相对闭合差分别为和查勘选点前应先进行导线网设各导线边长应大致相导线点应选在地势较视野开地面坚实的地并将可利用的水文站已有测验标志点兼作导导线点应统一编导线网为闭合导线点序号应按反时针编表经纬仪量距导线的技术要求注表图比例尺分母折角数导线边长应进行丈能直接丈量的用双基线法量测不符值与边长之比应符合表规用钢尺丈量边长进行长度改改正应符合下列规地面坡度大于应在尺段端点设桩测进行倾斜改整尺尺长改正数与整尺名义长度之比大于应进行尺长改当丈量时气温与钢尺检定时温度差超应进行温度改用激测距仪测量导线边长所用仪器出厂精度应不低于作业前应对仪器的常数周期频率误差和测距中误差进行检测定测距改正测线离开地面或障碍物的距离应不小于当测线不水平应测垂直角或两端所测导线边长不得小于边长用返返单向各观测两组每组测读两各组互差应不大于往返测误差应不大于在进行每组读数同测读与仪器同高处的气气压各一温度读至气压读至水平角观测应采用测回法观测导线前进方向观测时仪器水平盘水准气泡偏离中心不得超过一角限差与测回数应满足表非独立导在导线与连接网连接的端点上按表要求观测连当导线折角闭合差满足表的要求时应将折角闭合差按长边边大的要求分配闭合差进行角度改导线折角闭合差按下列公式计闭合导附合导式中线折角闭合导线为各内角之导线为各折角之和内角或方位当导线相对闭合差满足表的要求将坐标增量闭合差按边长比例分行坐标增量改导线相对闭坐标增量闭合差分别用下式计导线相对闭合差式中线相对闭导线全横坐标增量闭合差坐标增量闭合差闭合导线附合导线式中别为横坐标增量代数和线终点横坐标线起点横坐标单结点导线应先计算结边方位角与结点坐标的最或是然后按附合导线进行多闭合环导线可用逐次平差但逐次平差的次数不得多于三旁点交会导线在漫滩不大但测距困难的独立测宜采用旁点交会导旁点交会导线测量技术要求应符合表旁点交会导线的水平角观应执行本规范第条与第条中图根三角网旁点交会导线基线可设置在导线的一当测区长度较大时应设置在导线中基线丈量的技术要求与长度改应执行本规范第条与第条中图根三角网表旁点交会导线技术要求各导线边长应从基线开始依次由两侧交会三角形分别计侧算出的边长相对误差不得大于表三角测量布设三角网应首先根据测区面积与测图比例尺确定平面控制的分分级应符合表表三角网布设平面控制分级测区内或其附近有国家三角网或其它单位高级控制网首级控制的小三角网可选用插锁法或插网法形式布独立测区的首级控制小三角网可选用三角点多边地四边形布加密图根三角网宜采用线形三角锁布三角网宜布设呈近似等边三角对于小三角三角形内角应不小于地形限制时的个别角应不小于根三角网求距角应不小于别图形的求距角应不小于三角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表三角测量主要技术要求注图允许最大视距长度当测图比例尺为分别为传递方位角的边长在图上的毫米数独立网的起始边宜用基线直接作为起始当需采用基线扩大网测定起始边布设为近似菱形其扩大比不宜超过基线精度应高于起始边边长精度的水平角观测的测回数应为同级网要求测回数的当用小三角网作首级控根控制仅需作一次加密其起始中误差分别取与当图根网为一次加密或小测区仅需用图根三角网一次布网起始中误差分别取与三角网布设应先进行图上设计然后进行实地选应三角点在测区内应均匀分并应选在地势较通视条件良好的地在一个点上的各边长不宜要利用三角网的加的地面坡度应不大应将可利用的水文站已设标志点和其它单位的控制点选作三角用钢尺丈量基线长度时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表钢尺丈量基线技术要求注单尺往返与双尺同向丈量一次为两测回当所丈量的基线为基线扩大网的基线时测回数应增加一基线丈量的长度改正应符合下列整尺尺长改正数与整尺名义长度的在小三角网基线丈量中大于在图根三角网基线丈大于时应进行尺长改当地面坡度大于应在尺段端用五等水准测桩顶进行倾斜改当测量时气温与钢尺鉴定温度较差的绝对值或对于小三角网基线超出对于图根三角网基线超出应观测温度进行尺长温度改基线边长的相对中误差应符合本规范第条至第条的规定边长相对中误差用下式式中中误差中误差全回值与各测回均值的差值回为往返丈量总次用激红外线测距仪测定基线边长应执行本规范第条的规定但其中返各单向观测的组数应为三每组测读次数应为三三角网的水平角观测应采用全圆测回各项观测误差不得超过表规定数表全圆测回法限差表当水平角观测误差超过表规定数值应按下列规定重归应重测半测两倍照准应重测全测水平方向各测回差的超限方向数为测站点观测总方向数的以下时仅重测超限否则应重测全部三角网的连接角观测应执行同级三角网水平角观测技术要求独立测区首级控制需要测定起始边方位角大测区应采用恒星观测起始边方位小测区可采用罗盘仪测定起始边磁方位三角网起始边测量与水平角观测结束应用下列公式进行三角网精度计并满足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SL 58-93水文普通测量规范Technical standard for general geodesic survey in hydrology1993-12-10发布1994-01-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发布主编单位:水利部水文司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关于发布《水文普通测量规范》SL58-93的通知水文[1993]587号根据原水利电力部1986年标准制修订计划,由水利部水文司主持,黑龙江省水文总站主编的《水文普通测量规范》,经审定,现正式批准为水利水电行业标准,并予以发布.该规范编号为SL58-93,自一九九四年一月一日起实施.该规范由水利部水文司负责解释.各单位在实施中发现问题,请及时函告主编单位及部水文司.该规范由水利电力出版社出版发行.一九九三年十二月十日目次1总则2水准测量3地形测量4断面测量附录A水尺零点高程测量记载表与填制说明附录B断面测量记载表附加说明1总则1.0.1为统一水文普通测量中水准测量,地形测量和断面测量的技术标准,特制定本规范.1.0.2本规范适用于水文站网建设,水文测验,水文调查的三,四,五等水准测量,水尺零点高程测量,河道断面测量和限额以下的地形测量.1.0.3水文普通测量的精度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1)长距离水准测量路线最弱点的高程中误差允许值为±40mm;水文测站内的各水准点联测,比降观测的高程测量路线和水尺零点高程测量最弱点的高程中误差允许值为±10mm.(2)平面控制测量最低一级图根网最弱边的相对边长中误差不得超过1/1000.(3)地形图内地物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0.8mm,困难地区亦不得大于1.0mm;等高线插求点高程中误差的绝对值,在平地,丘陵地不得大于1/2基本等高距,山地不得大于1个基本等高距.(4)断面测量的距离控制桩间相对距离中误差不得大于1/500.1.0.4水文测站应使用冻结基面或测站基面.有条件的水文测站应与国家高程系统接测.每站应使用三个基本水准点构成的高程自校系统.1.0.5各项测量的原始记录应现场记载,不得涂改.各项测绘成果应及时进行整理,分类归档,基本水准点和高程自校系统的测量成果应长期保存.1.0.6永久性测量标志应建立位置图,构造图与说明表等档案资料.对测量标志应按国务院《测量标志保护条例》进行保护.1.0.7采用先进测量仪器和新测绘技术时,精度不得低于本规范要求.52水准测量2.1一般规定2.1.1高程引测,地形测量中高程控制水准测量的等级,应执行本规范的有关规定.2.1.2三等水准路线的支线长度,应不大于45km.在两个二等水准点之间布设三等附合路线,其长度应不大于180km;环线周长应不大于300km;测站水准点联测和比降观测高程测量的路线长度应不大于2.8km.2.1.3四等水准路线的支线长度,应不大于15km,在两高级点间布设的附合路线长度应不大于65km;测站水准点联测和比降观测高程测量的路线长度应不大于1km.2.1.4五等水准路线的支线长度,应不大于4km.在高级点间布设的附合路线长度应不大于16km;当用于基本等高距为0.2m的高程控制测量时,支线长度应不大于1km;附合路线长度应不大于4km.2.1.5当水准路线长度大于20km时,应每隔10km左右分一测段,在测段的端点设置或选定基本上相当于校核水准点标准的固定点.2.1.6三,四等水准测量,应采用不低于国内水准仪系列的S3级水准仪,水尺零点高程的测量一般应使用S3级水准仪.五等水准测量可使用S10级水准仪. 2.1.7水准标尺应采用双面水准尺.如因条件限制,可用单面水准尺按一镜双高法施测,不得使用塔尺或折尺.2.1.8水准测量在每仪器站的允许视线长度,前后视距不等差,应符合表2.1.8规定,其视线高度要求三丝能读数.2.1.9水准测量仪器站观测限差应符合表2.1.9的规定.表表表2.1.9测高差之差限差相同.2.1.10往返测量高差不符值,路线,环闭合差限差应符合表72.1.10规定.环由不同等级路线构成时,环闭合差的限差应按各等级路线长度分别计算,然后取其平方和的平方根为限差.2.1.11水准测量成果超限时,应重测.若在本站检查发现后应立即重测,若迁站后才检查发现,则应从水准点或符合限差要求的测段或间歇点开始重测.2.1.12地形高程测量及长距离引测所用水准仪,水准尺,应在使用前进行相应等级的全面检验与校正.在使用中应经常进行水准仪圆水准气泡和i角的检验与校正,i角不得大于20″.水尺零点,一般高程测量等常用水准仪,每年应进行不少于1次的水准仪圆水准气泡和i角的检验与校正.水准尺的米间隔平均真长与名义长之差,线条式因瓦水准尺不得大于0.15mm,木质标尺不得大于0.5mm. 2.1.13地形高程控制及长距离引测的水准测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安置水准仪三角架时,应使其中两脚与水准路线的方向平行,第三脚轮换置于路线方向的左右侧.(2)除路线拐弯处外,每测点上仪器和前后视标尺的三个位置,应接近于一条直线.(3)同一仪器站上测量时,不得两次调焦,转动仪器的倾斜螺旋和测微鼓时,其最后旋转方向应为旋进.使用自动安平水准仪时,相邻站应交替对准前后视调平仪器.(4)每一测段的往测和返测,其仪器站数应为偶数,若为奇数时应加入标尺零点差改正.由往测转向返测时,两标尺必须互换位置,而往测第一个测站上当作前视的水准尺,在返测第一个测站上它应该当作后视水准尺,并应重新安置仪器.(5)工作间歇时,应选择两个坚实可靠的固定点做为间歇点,进行双测.在间歇点上做上标记,间歇后应进行检测.2.2水准点和标石设置2.2.1水文测站的水准点分基本和校核两种.2.2.2水文站应在不同位置设置三个基本水准点,其中一个水准点设置明标,二个设置暗标.基本水准点相互间距离以300~500m为宜.测站附近设有国家水准点时,可设置一个基本水准点.2.2.3基本水准点应设置在水文测站附近历年最高洪水位以上或堤防背河侧高处,能保证水准点稳定又便于引测的地方.2.2.4在各水位观测断面附近可设置校核水准点,其位置和数量应满足进行水尺零点高程测量时,平坦地区的仪器站数不多于6站,不平坦地区的仪器站数不多于11站的要求.2.2.5水准点设置后,应逐一编号.以后无论其高程是否变动,都不得改变其编号,必要时可加辅助编号.2.2.6基本水准点标石的埋设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J138-90)的规定.校核水准点标石埋设可参照基本水准点要求适当放宽.2.3三,四,五等水准测量2.3.1三等水准测量采用中丝读数法,进行往返观测.当使用有光学测微器的水准仪和线条式因瓦水准尺进行观测时,也可采用光学测微法进行单程双转点观测,观测程序应为"后,前,前,后".2.3.2四等水准测量采用中丝读数法.当两端点为已知高程点或自成闭合环时,可只进行单程测量.水准支线必须进行往返观测或单程双转点观测,观测程序应为"后,前,前,后"或"后,后,前,前".2.3.3五等水准测量采用中丝读数法.附合或环形闭合路线用单程观测.水准支线应进行往返观测,在困难条件下,也可进行单程双测.2.3.4采用双面水准尺时,中丝读数法要求仪器安平后,望远镜绕垂直轴旋转时,符合水准气泡两端影像分离不大于1cm.采用单面水准尺返测时,变换仪器的高度应不小于10cm.2.3.5光学测微法的仪器安平同第2.3.4条要求,但照准水准尺基本分划时,符合水准气泡两端影像分离应不大于2mm,中丝读数应读至0.1mm.2.3.6采用补偿式自动安平水准仪进行水准测量时,先将水准仪概略整平,即可按一般水准仪观测顺序进行测量.2.3.7三,四等水准测量应读记至1mm,计算平均高差取至0.5mm,五等均记至毫米.用测微法时,中丝读数计算高程平均高差,均取至0.1mm.各等级水准测量的视距和视距差取至0.1m.2.3.8水准测量中应及时检查每一仪器站的观测结果,符合表2.1.8和表2.1.9的规定时,方可迁至下仪器站.2.3.9每测完一个测段,应计算往返测或单程双转点左,右路线测量的高差,其不符值应满足表2.1.10规定,当超出规定时,应按下列要求重测和计算高差结果.(1)对可靠程度小的往测或返测向进行单程重测.如果重测的单程高差与同一方向原测高差的不符值符合限差,且其平均数与反方向的原测高差亦符合限差,则取其平均数作为该单程的高差结果.(2)若重测的高差与同方向的原测高差不符值超出限差,而重测的单程高差与反方向原测高差没有超出限差,则用重测的单程高差与反方向原测单程高差计算闭合差.(3)若该单程重测后与原往,返测的单程高差计算结果均超出限差,则重测另一单程,至符合限差要求为止.(4)用单程双转点左,右路线的测法时,可只重测一个单程单线,并与原测结果中符合限差的一个左或右单线取平均数值.(5)如果重测结果与原测的左右线结果比较均符合限差,则取三次单线的结果平均值.(6)当重测的结果与原测两个单线结果均超限差,应分析原因再测一个单程单线,至符合限差要求为止.2.3.10 附合,闭合,支线水准路线闭合差,应分别按下列公式计算. 附合 ()∑--=∆u d H H h h (2.3.10-1) 闭合 ∑=∆h h (2.3.10-2) 支线 ∑∑-=∆cthh h (2.3.10-3)式中△h ---高差闭合差,m ;∑h ---各测段高差的代数和,m ;∑h t ,∑h c ---路线上各测站的往测,返测的高差总和,m ; H d ---路线上终了已知水准点的高程,m ; H u ---路线上起始已知水准点的高程,m.2.3.11 附合,闭合,支线水准路线闭合差的改正,应按测段长度或仪器站数的比例进行分配,按式(2.3.11-1),式(2.3.11-2)进行路线长度和仪器站数的闭合差改正数计算.h LL ii ∆-=δ (2.3.11-1) h nn ii ∆-=δ (2.3.11-2) 式中δi ---某一测段上路线长度,仪器站数闭合差改正数,m ; L i ---某一测段中前,后视距离的和,m ; L ---水准路线的总长度,m ; n i ---某一测段中的仪器站数; n ---路线中总的仪器站数. 2.4 跨河水准测量2.4.1 河宽小于允许视线长度可直接跨河测量;当河宽大于允许视线长度,但有桥梁可以利用时,可通过桥面进行水准测量.2.4.2 跨河两岸测点间的水平视线距水面的高度要大致相等.当跨河视线长度在300m 以内时,视线高度至水面距离不得小于2m ,视线长度大于300m 时,视线高度至水面距离不得小于3m.2.4.3 跨河两岸安置仪器及标尺的位置,使其能构成平行四边形,等腰梯形或Z 字形布置为宜.跨河视线长度力求相等,岸上视线长度不得短于10m ,且两岸视线长度应相等.使用一台仪器观测时,宜采用Z 字形式.2.4.4 标尺点应牢固.需设置木桩时,木桩顶面直径宜大于10cm ,入土长度应满足标尺点牢固的要求,桩顶高于地面10cm 以上,并钉上圆帽钉.2.4.5按2.4.3条布设跨河测量场地时,应在距跨河点300m以内,设立临时水准点.2.4.6视线长度在300m以内,跨河水准测量应观测两个测回,两个测回的高差不符值,三等水准应不超出8mm,四等水准应不超出16mm,超出限差时,应分析原因,按第2.3.9条要求重测.2.4.7当视线长度在300m以内,跨越水流平缓的河流,静水湖泊,池塘等的四等水准测量,可采用静水传递高程法进行二次观测.两结果不符值,应不超过±20L mm。
水文调查规范水文调查规范一、调查目的:1.了解当地水资源的情况,包括水质、水量、水文地质等方面的情况。
2.了解当地水资源利用的现状和问题,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3.为制定当地水资源管理政策和规划提供参考。
二、调查内容:1.水环境质量调查:包括对水体的颜色、浊度、气味、pH值、溶解氧、总溶解固体、化学需氧量等水质指标的测定。
2.水量调查:包括对水体的水深、流速、水位、水量等水量指标的监测。
3.水文地质调查:包括对水文地质环境的地下水位、地下水温、地下水流向等指标的测试。
4.水资源利用调查:包括对当地水资源利用的类型、用途、用水量等方面的调查。
5.水资源管理调查:包括对当地水资源管理政策、管理机构、管理措施等方面的了解。
三、调查方法:1.实地调查:到当地水体附近实地调查,采集水样进行水质检测,测量水位、水深、流速等水文地质参数。
2.问卷调查:向当地居民、农民、企业、政府等提供调查问卷,了解其对水资源利用和管理的意见和需求。
3.数据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得出水资源的现状和问题。
四、数据处理:1.对实地调查采集到的水质数据、水量数据、水文地质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2.根据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形成调查报告。
3.对调查结果进行解读和分析,提出水资源管理建议和措施。
五、调查可行性评价:1.对调查目的和内容进行评估和确定,确保调查过程符合科学、实用、可行的原则。
2.根据调查范围、调查时间、调查人员等因素,评估调查的成本和可行性。
六、调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调查过程的合法合规。
2.确保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避免数据偏差和误差。
3.尊重当地居民和相关单位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与其沟通和协商。
4.保护好调查过程中涉及到的水资源和环境,避免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损害。
七、调查报告的编写和发布:1.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撰写调查报告。
2.发布调查结果,向相关单位和社会公众提供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的建议和意见。
标准序号标准名称英文名称标准编号467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17水工建筑物269城市防洪应急预案编制导则SL754-2017防汛抗旱663土工原位测试专用仪器校验方法SL756-2017水工建筑物666水工金属结构振动时效基本技术要求和效果评定方法SL749-2017机电与金属结构664水工金属结构声发射检测技术规程SL751-2017机电与金属结构672水力自控翻板闸门技术规范SL753-2017机电与金属结构364绿色小水电评价标准SL752-2017农村水电671水利水电起重机械安全规程SL425-2017机电与金属结构556预冷混凝土片冰库SL374-2017水工建筑物115水道观测规范SL257-2017水文3水文测站考证技术规范SL742-2017水文135翻斗式雨量计JJG(水利)005-2017水文630透水板校验方法SL111-2017水工建筑物5湖泊代码SL261-2017水文631击实仪校验方法SL112-2017水工建筑物722水利水电建设用缆索起重机技术条件SL375-2017机电与金属结构646容量筒校验方法SL127-2017水工建筑物648混凝土试验用振动台校验方法SL129-2017水工建筑物650混凝土坍落度仪校验方法SL131-2017水工建筑物644水泥胶砂试模校验方法SL125-2017水工建筑物651混凝土拌和物含气量测定仪(气压式)校验方法SL132-2017水工建筑物656砂浆和混凝土测长仪校验方法SL137-2017水工建筑物655混凝土热学参数测定仪校验方法SL136-2017水工建筑物480水库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06-2017水工建筑物233洪水风险图编制导则SL483-2017防汛抗旱662岩土工程原型观测专用仪器校验方法GB/T33112-2016水工建筑物654混凝土动弹性模数测定仪校验方法SL135-2017水工建筑物653混凝土快速冻融试验机检验方法SL134-2017水工建筑物649混凝土试模检验方法SL130-2017水工建筑物647试验室用混凝土搅拌机检验方法SL128-2017水工建筑物422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SL258-2017水工建筑物41水质 丙烯醛、丙烯腈和乙醛的测定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法SL748-2017水文249水旱灾害遥感监测评估技术规范SL750-2017防汛抗旱429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17水工建筑物493升船机设计规范GB51177-2016水工建筑物700水利水电工程机电设备安装安全技术规程SL400-2016机电与金属结构154用水定额编制技术导则GB/T32716-2016水资源719整装微型水轮发电机组GB/T32715-2016机电与金属结构484水闸设计规范SL265-2016水工建筑物183采矿业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SL747-2016水资源462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SL744-2016水工建筑物697中小型水轮发电机组启动试验规程SL746-2016机电与金属结构93水深测量仪器 第3部分:超声波测深仪GB/T27992.3-2016水文733小型水轮机磨蚀防护导则GB/T32745-2016机电与金属结构岩土工程仪器信号与接口GB/T32746-2016岩土工程仪器安全要求GB/T32747-201675水文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条件及方法GB/T9359-2016水文大坝观测仪器 钢筋计 第2部分:振弦式钢筋计GB/T3409.2-2016渠道衬砌与防渗材料GB/T32748-2016水文缆道机电设备及测验仪器通用技术条件GB/T32749-2016706小型水电站机电设备导则GB/T18110-2016机电与金属结构617水工与河工模型试验常用仪器校验方法SL233-2016水工建筑物289牧区草地灌溉与排水技术规范SL334-2016农村水利381箱式水电站SL743-2016农村水电770全国水利通信网自动电话编号SL417-2016其它43水质 甲萘威、溴氰菊酯、微囊藻毒素-LR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SL740-2016水文40水质 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法测定SL741-2016水文705水工金属结构焊接通用技术条件SL36-2016机电与金属结构42水质 有机磷农药的测定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SL739-2016水文407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技术规程SL734-2016水工建筑物465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监测设计规范SL725-2016水工建筑物496水工隧洞设计规范SL279-2016水工建筑物784水利单位管理体系 要求SL/Z503-2016其它187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评价导则SL/Z738-2016水资源761水利空间要素数据字典SL729-2016其它739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规划编制规程SL735-2016移民安置763水文数据目录服务规范SL736-2016其它区域旱情等级Standard of classification fordrought severityGB/T 32135-2015感潮河段水文测验规范SL732-2016水利空间要素图式与表达规范(原名:水利要素图式与表达规范)SL730-2015河流悬移质泥沙测验规范Technique of powdered coal ashconcrete applicationGB/T50159-2015替代GB/T50159-92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规划编制规程SL728-2015水利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SL731-2015土壤墑情监测规范Technical standard for soilmoisture monitoringSL364-2015修订SL364-2006流域综合规划后评价报告编制导则(试行)(原名规划后评价导则)SL/Z727-2015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论证报告编制导则SL/Z719-2015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 水土保持图SL73.6-2015修订SL73.6-2001降水量观测规范Standard for observations ofprecipitationSL21-2015修订SL21-2006河流冰情观测规范Technical standard forobservations of ice regime inopen channelsSL59-2015替代SL59-93水资源水量监测技术导则SL365-2015修订SL365-2007水工金属闸门及启闭机运行安全规程SL722-2015岩石观测仪器 收敛仪SL724-2015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技术鉴定导则(原立项名称:水利水电建设工程蓄水安全鉴定和竣工验收技术鉴定导则)SL670-2015区域供水规划导则SL726-2015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导则SL721-2015河湖生态修复与保护规划编制导则SL709-2015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导则SL717-2015水利工程施工安全防护设施技术规范SL714-2015水利工程水利计算规范Regulation for waterconservancy computation ofwater projectsSL104-2015修订SL104-95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数据库表结构及标识符SL700-2015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规范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sfor concrete faced rockfilldamsSL49-2015修订SL49-94水土流失危险程度分级标准SL718-2015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construction survey on waterresources and hydropowerprojectSL52-2015修订SL52-93水资源监控管理系统建设技术导则SL/z349-2015修订SL/Z349-2006水工混凝土结构缺陷检测技术规程SL713-2015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监督评估规程SL716-2015小型水力发电站设计规范Design code for smallhydropower stationGB50071-2014替代GB50071-2002水土保持工程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soil andwater conservation engineeringGB51018-2014地下水监测工程技术规范Standard for groundwatermonitoringGB/T51040-2014水资源规划规范Water resources planningstandardGB/T51051-2014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irrigationand drainage engineeringGB/T50290-2014替代GB50290-98水文基本术语和符号标准Technical code for sprinklerengineeringGB/T50095-2014替代GB/T50095-98岩土工程基本术语标准Dsign code for pumping station GB/T50279-2014替代GB/T50279-98水利政务信息数据库表结构及标识符SL707-2015受工程影响水文测验方法导则SL710-2015水库调度规程编制导则SL706-2015水利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导则Guidelines for PostEnvironmental ImpactAssessment of Water ProjectSL/Z705-2015水利统计通则General guidelines of waterstatisticsSL711-2015水电站引水渠道及前池设计规范Design specifications forhydropower headrace andforebaySL205-2015代替SL/T205-97泵站安全鉴定规程Code for safety appraisal ofpumping stationsSL316-2015代替SL316-2004明渠堰槽流量计计量检定规程Verification regulation ofweirs and flumes for flowmeasurementJJG(水利)004-2015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技术规范Specification for hydrologicaldata auto-acquisition andtransmission systemSL61-2015代替SL61-2003灌溉水利用率测定技术规程Technical guide formeasurement and calculation ofirrigation efficiencySL/Z699-2015水利信息系统运行维护规范Specifications for operationand maintenance of waterinformation systemsSL715-2015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Code for Investigation ofNatural Building Material for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ProjectSL251-2015代替SL251-2000灌溉试验规范Specifications for irrigationexperimentSL13-2015代替SL13-2004农田排水试验规范Specifications for farmlanddrainage experimentSL109-2015代替SL109-95灌溉与排水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规程Assessment code forconstruction quality ofirrigation and drainageengineeringSL703-2015土石坝养护修理规程Code of Maintenance and Repairfor Earth Rockfill DamSL210-2015代替SL210-98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道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ofprestressed concrete cylinderpipeSL702-2015混凝土坝养护修理规程Code of Maintenance and Repairfor Concrete DamSL230-2015代替SL230-98水文调查规范Code for hydrologicinvestigationSL196-2015代替SL196-97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设备 遥测终端机Automation system forhydrometry and forcast—Remoteterminal unitSL180-2015代替SL/T180-1996泵站设备安装及验收规范Specification of equipmentinstallation and acceptancefor pumpin stationsSL317-2015代替SL317-2004工程岩体分级标准Standard for engineeringclassfication of rock massesGB/T50218-2014替代GB50218-94水利泵站施工及验收规范Construction and acceptancespecification for pumpingstationGB/T51033-2014防洪标准Unified design standard forreliability of hydraulicengineering structuresGB50201-2014替代GB50201-94海堤工程设计规范GB/T51015-2014水闸与泵站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pecifications for geologicalsurvey of sluices and pumpingstationsSL704-2015水闸安全评价导则Guidelines for sluice safetyevaluationSL214-2015代替SL214-98堤防工程安全评价导则Guidelines for levee safetyevaluationSL/Z679-2015江河流域规划编制规范Regulation for compilation ofriver basin planningSL201-2014代替SL201-97水利系统通信工程质量评定规程Code for quality evaluation ofcommunication projects inwater sectorSL694-2015河湖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规范Specification for Calculationof Environmental Flow inRivers and LakesSL/Z712-2014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验收规程Resettlement acceptanceprocedures for water andhydropower projectSL682-2014水库枢纽工程地质勘察规范Code of engineering geologicalinvestigation for reservoirprojectSL652-2014水利信息分类Water resources informationclassificationSL701-2014水闸施工规范Standard for sluiceconstructionSL27-2014替代SL27-91泵站拍门技术导则Technical guides for the flapvalve of pumping stationsSL656-2014水环境监测实验室等级评定标准Classification and RatingStandard for WaterEnvironmental MonitoringLaboratorySL684-2014轻小型喷灌机使用技术规范Specification for applicationof light and small scalsprinkler irrigation machinesSL698-2014水泥水化热(直接法)测定仪校验方法Calibrating and testingmethods of hydraulic concretetestersSL124-2014替代SL124-95水利水电量和单位Quantities and units in waterresources and hydropowerSL2-2014替代SL2.1~3-98黄土高原适生灌木栽培技术规程Code of Planting Shrubs On theLoess PlateauSL287-2014替代SL287-2003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监理规范specfications for constructionsupervition of water resourcesprojectsSL288-2014替代SL288-2003水工建筑物滑动模板施工技术规范The code of constructiontechnique for hydraulicstructureSL32-2014替代SL32-92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of Concrete Cut-off Wall forWater and Hydropower ProjectsSL174-2014替代SL174-96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pecifications for hydraulicconcrete constructionSL677-2014合并修订SDJ207-82、JGJ109-96和JGJ108-96小型水轮机进水阀基本技术条件Fundamental technicalrequirements of inlet valvesfor small hydraulic turbinesSL696-2014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术语Terminology for resettlementby water and hydropowerprojectSL697-2014小型水电站监控保护设备应用导则Application guidelines oncontrol and protectionequipment of small hydropowerstationsSL692-2014水电站桥式起重机Bridge crane for hydropowerstationsSL673-2014混凝土抗渗仪校验方法Calibrating and testingmethods of hydraulic concretetestersSL133-2014替代SL133-95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Specification for CementGrouting of HydraulicStructuresSL62-2014替代SL62-94水资源术语Terms for water resources GB/T30943-2014小水电电网电能损耗计算导则Guide for energy lossescalculation of smallhydropower gridGB/T30944-2014降水量观测仪器 第2部分:翻斗式雨量传感器Instrument for precipitationobservation—Part 2:Tippingbucket rainfall sensorGB/T21978.2-2014替代GB/T11832-2002降水量观测仪器 第5部分:雨量显示记录仪Instrument for precipitationobservation—Part 5:Displayand record for rainfallGB/T21978.5-2014水文仪器可靠性技术要求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guide for small hydroelectricinstallationsGB/T18185-2014替代GB/T18185-2000泵站技术管理规程Code of practice for technicalmanagement of pumping stationGB/T30948-2014小型水电站机电设备报废条件Scrap conditions about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equipment of small-scalehydropower stationGB/T30951-2014水文巡测装置GB/T30953-2014水文自动测报系统通用设备Automatic system forhydroloical data measuring andforecasting-General equipmentGB/T30954-2014水位试验台校验方法Calibration method of waterlevel gauge test equipmentGB/T30952-2014闸位计Gate opening meter GB/T30950-2014节水灌溉后评价规范Post Evaluation Standard forWater Saving IrrigationProjectGB/T30949-2014水电新农村电气化验收规程Acceptance code of new ruralhydropower electrificationGB/T15659-2014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Standards for water levelobservationGB/T50146-2014替代GBJ146-90大型螺旋塑料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Technical code for buriedtwisting plactic pipelineengineeringGB/T50989-2014水文测量规范Specification for geodesicsurvey in hydrologySL58-2014替代SL58-93光电式液塑限测定仪校验方法Calibeating Methods of SoilTesting InstrumentSL113-2014替代SL113-95杠杆式固结仪校验方法Calibeating Methods of SoilTesting InstrumentSL114-2014替代SL114-95切土环刀校验方法Calibeating Methods of SoilTesting InstrumentSL110-2014替代SL110-95水闸技术管理规程Regulation for technicalmanagement of sluiceSL75-2014替代SL75-94变水头(常水头)渗透仪校验方法Calibeating Methods of SoilTesting InstrumentSL115-2014替代SL115-95应变控制式三轴仪校验方法Calibeating Methods of SoilTesting InstrumentSL118-2014替代SL118-95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设计导则Guidelines on the design ofmonitoring and warning systemsfor flash flood disasterpreventionSL675-2014水文缆道设计规范Specification for hydrometriccableway designSL622-2014应变控制式无侧限压缩仪校验方法Calibeating Methods of SoilTesting InstrumentSL117-2014替代SL117-95水质数据库表结构与标识符Structure and identifier forwater quality databaseSL325-2014替代SL325-2005水利水电工程库底清理技术规范Specification for reservoirbasin cleaning designing of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projectSL644-2014历史大洪水数据库表结构及标识符Structure and identifiers fordatabase of historical largefloodsSL591-2014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pecification for leveeproject constructionSL260-2014替代SL260-98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pecification for the draftingof technical standards ofwater resourcesSL1-2014替代SL1-2002土坝灌浆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earth dam groutingSL564-2014替代SD266-88城市水文监测与评价分析技术导则Technical guidelines onhydrological monitoring andevaluation in urban areasSL/Z572-2014防洪规划编制规程Code for formulation of floodcontrol planningSL669-2014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编制导则Guideline on the Compilationof Emergency Preparedness Planfor the Prevention of FlashFlood DisasterSL666-2014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信用信息数据库表结构及标识符Structure and Identifier ofDatabase for CreditInformation ofStakeholders(ServiceProviders)in WaterConstruction MarketSL691-2014小水电电网安全运行技术规范Technical code of safeoperating for small hydropowergridGB/T50960-2014小型水电站运行维护技术规范Technical code for operationand maintenance of smallhydropower stationsGB/T50964-2014水土保持规划编制规范Specifications for compilation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planningSL335-2014替代SL335-2006疏浚与吹填工程技术规范(原名称疏浚工程施工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dredging and filling projectsSL17-2014替代SL17-90已成防洪工程经济效益分析计算及评价规范Regulation for ecomomicbenefit analysis calculationand evaluation of existingflood control projectsSL206-2014替代SL206-98土壤墒情数据库表结构与标识符标准Structure and identifier forsoil moisture databaseSL437-2014水电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872-2014橡胶坝工程技术规范Technical Code for Rubber Dam GB/T50979-2014水工钢闸门和启闭机安全检测技术规程Technical code of safetyinspection for hydraulic steelgate anf hoist machinerySL101-2014替代SL101-94入河排污量统计技术规程Technical code for statisticson pollution dischargecapacitySL662-2014水利水电工程调压室设计规范Design specifications forsurge chamber of waterresources and hydropowerprojectSL655-2014水电站厂房设计规范Design code for hydropowerhouseSL266-2014替代SL266-200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交通设计规范Specifications for construtiontransportation design of waterresources and hydropowerengineeringSL667-2014引调水线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Code for engineeringgeological investigation ofwater diversion routeSL629-2014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编制规程Compilation rules of finalaccount for completion ofwater capital constructionprojectSL19-2014替代SL19-2008水轮发电机组推力轴承、导轴承安装调整工艺导则Guide of thrust bearing andguide bearing installation andadjustment technology forhydrogenerating unitSL668-2014替代SD288-98胶结颗粒料筑坝技术导则Technical guideline forcemented granular materialdamsSL678-2014洪水影响评价报告编制导则Compilation guidelines forflood impact assessment reportSL520-2014核子水分——密度仪现场测试规程Field test methods for nucleardensity-moisture gaugesSL275-2014替代SL275-2001南方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标准Technical standards forcomprehensive control of waterand soil erosion in the redsoil hilly region in southernChinaSL657-2014北方土石山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标准Technical standards forcomprehensive treatment ofwater and soil erosion in theearth rock moutain areas ofnorthern ChinaSL665-2014水利水电工程照明系统设计规范Specification for reservoirbasin cleaning designing of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projectSL641-2014爬行式水陆两用清淤机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ofcrawling type of amphibiousexcavatorSL646-2014水利水电工程合理使用年限设计规范Code for rational life anddurability design of waterresources and hydropowerprojectSL654-2014水文绞车Hydrologic winch SL151-2014替代SL/T151-1995城市供水水源规划导则Guidelines for urban watersupply sources planningSL627-2014水文设施工程施工规程Code of Practice onConstruction and Installationof Hydrological Facilities andEquipmentsSL649-2014水文监测数据通信规约Transmission protocols forhydrologic monitoring dataSL651-2014水文设施工程验收规程Code of Practice on CompletionReview and Acceptancy ofHydrological Facilities andEquipmentSL650-2014水库渔业资源调查规范Standards for theinvestigation of reservoirfishery resourcesSL167-2014替代SL167-96村镇供水工程设计规范Design code for rural watersupply engineeringSL687-2014干旱灾害评估标准(原名称旱灾评估标准)Standard of classification fordrought disasterSL663-2014水土保持元数据Metadata of Soil and WaterConservationSL628-2013小型水电站水文计算规范Hydroloical calculation normsfor small hydropower stationSL77-2013替代SL77-94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质量评定标准Standard for qualityevaluation on preliminarydesign of water resources andhydropower projectSL521-2013水利水电工程管理技术术语Technical Terms of WaterResources and HydroelectricProject ManagementSL570-2013小流域划分及编码规范Specification for division andcoding of small watershedSL653-2013水环境监测规范Regulation for waterenvironmental monitoringSL219-2013替代SL219-98水利质量检测机构计量认证评审准则Assessment criterion ofmetrology accreditation forquality testing institute ofwater resourcesSL309-2013替代SL309-2007水面蒸发观测规范Standard for observations ofwater surface evaporationSL630-2013替代SD265-88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Design code for rolled earth—rockfill dams In small sizewater resources andHydroelectric engineeringSL189-2013替代SL189-96牧区草地灌溉工项目程初步设计编制规程The preparation of proceduresof preliminary design reporton irrigation project forgrassland in pasture areasSL519-2013小型水电站水文计算规范Hydrological calculation codefor small hydropower stationsSL640-2013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The guidelines for waterresources assessment ofconstruction projectsSL322-2013替代SL/Z322-2005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导流设计规范Specifications forconstruction diversion of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engineeringSL623-2013小水电电网节能改造工程技术规范Specification of engineeringand technical on energy-savingrefurbishment for smallhydropower gridsGB/T50845-2013小型水电站安全检测与评价规范Code for safety detecting andevaluation of small hydropowerstationGB/T50876-2013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Regulation for economicevaluation of Waterconservancy constructionprojectsSL72-2013替代SL72-94往复式水下割草机Reciprocating Submarine Mower SL202-2013替代SL/T202-1997水利政务信息编码规则与代码Coding rules and codes for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information of water resourcesSL200-2013替代SL/T200-97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编制规程Specification for compilingproposal report of waterresources and hydropowerprojectsSL617-2013水利风景区评价标准The evaluation standard ofwater parkSL300-2013替代SL300-2004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Specification for compilingfeasibility study report of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projectsSL618-2013替代DL5020-93水工金属结构振动时效工艺参数选择及技术要求Technology parameter selectionand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vibration stress relief forhydro steel structureSL647-2013节水灌溉太阳能无线智能控制系统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ofsolar-powered wirelessintelligent control system forwater-saving irrigationfacilitiesSL674-2013土石坝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pecifications forconstruction planning ofearth-rockfill damSL648-2013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Specification for compilingpreliminary design report of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projectsSL619-2013替代DL5021-93小水电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ofdispatching automation forsmall hydro power gridsSL53-2013替代SL/T53-93水库降等与报废标准Standard for reservoirdemotion and retirementSL605-2013小水电电网调度规程Specifications for smallhydropower grid dispatchingSL658-2013农村水电供电区电力系统设计导则Design guidelines of powersystem for rural regionssupplied with hydropowerSL222-2013替代SL222-1999水利文献数据库表结构与标识符Structure and identifier inwater resources literaturedatabaseSL607-2013水利水电工程水力学原型观测规范Specification for HydraulicPrototype ObservationSL616-2013村镇供水工程运行管理规程Code of practice for operationand maintenance of rural watersupplySL689-2013水利文档分类Documents classification forwater resourcesSL608-2013水泵液压调节系统基本技术条件Specifications of electro-hydraulic regulating systemfor pumpSL625-201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通病防治导则Common failing preventionguidelines for constructionquality of hydraulic andhydroelectric engineeringSL/Z690-2013村镇供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Acceptance code forconstruction quality of ruralwater supply engineeringSL688-2013水利规划计划项目代码编制规定Specification for waterconservancy planning andprogramming project codeSL500-2013机井井管标准Standard for concrete andreinforced concrete well pipesSL154-2013替代SL/T154-95坝区航道水力模拟技术规程Test regulation for specialhydraulic modelSL161.1-2013替代SL161.1-95船闸水力模拟技术规程Test regulation for specialhydraulic modelSL161.2-2013替代SL161.2-95水工沥青混凝土施工规范Specifications forConstruction of HydraulicAsphalt ConcreteSL514-2013替代SD220-87防汛抗旱用图图式Specifications forcartographic symbols floodcontrol and drought reliefmapsSL73.7-2013替代SL73.7-2003水利水电工程围堰设计规范Design code for cofferdam of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engineeringSL645-201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进度设计规范Design code for constructionoverall schedule of waterresources and hydropowerengineeringSL643-2013水利水电地下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pecifications forconstruction planning forunderground water resources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SL642-2013水利水电工程鱼道设计导则Guideline for fishway in water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projectSL609-2013堤防工程养护修理规程Maintenance and RepairSpecification of Levee ProjectSL595-2013水库诱发地震监测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reservoir-induced earthquakemonitoringSL516-2013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Code for water resources andhydropower engineeringsurveying (in planning anddesign stage)SL197-2013替代SL197-97水轮机电液调节系统及装置基本技术规程Specifications of electro-hydraulic regulating systemand unit For hydraulicturbinesSL615-2013水利统计基础数据采集规范Specification on water-relatedstatistical data collectionSL620-2013小型水电站施工安全规程Code of safety for smallhydropower stationconstructionSL626-2013衬砌与防渗渠道工程技术管理规程Engineering TechnicalManagement code for lined andImpermeable CanalsSL599-2013大坝安全监测仪器报废标准Standard for scrapping of damsafety monitoring instrumentSL621-2013水利水电工程钢闸门设计规范Design code for steel gate in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projectsSL74-2013替代SL74-95水利水电工程自动化设计规范Design code for automation of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projectsSL612-2013水利水电工程通信设计技术规范Design code for communicationof water resources andhydropower projectsSL517-2013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发电电气设备安装工程Inspection and assessmentstandard for separated itemproject construction qualityof water servancy andhydroelectric engineering -Installation of Electricalpower generation equipmentSL638-2013替代SDJ249.5-88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升压变电电气设备安装工程Inspection and assessmentstandard for separated itemproject construction qualityof water servancy andhydroelectric engineering -Installation of Step-upsubstation electricalequipmentSL639-2013替代SDJ249.6-88水资源保护规划编制规程Code of practice for waterresources protection planningSL613-2013节水灌溉设备水力基本参数测试方法Test method of hydraulicparameters of water savingirrigation equipmentSL571-2013农村水利技术术语Technical terminology forrural water conservancySL56-2013替代SL56-2005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concrete dam safety monitoringSL601-2013替代SDJ336-89水利应急通信系统建设指南Guideline for emergencycommunication systemconstruction of waterresourcesSL624-2013反击式水轮机泥沙磨损技术导则Technique guide for dealingwith hydro-abrasive erosion inreaction hydro-turbineGB/T29403-2012灌溉用水定额编制导则A guide to draw up irrigationwater quotaGB/T29404-2012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则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hydrologic network designSL34-2013升船机设计规范Design code for shiplift SL660-2013水利视频监视系统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video surveillance system ofwater resourcesSL515-2013防洪风险评价导则Guidelines for assessment offlood control riskSL602-2013堤防工程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leveeprojectGB/T50286-2013水利水电起重机试验方法Test method of cranes forwater conservancy andhydroelectric powerSL594-2013喷灌工程技术管理规程Code of practice for technicalmanagement of sprinklerprojectSL569-2013实时工情数据库表结构及标识符Structure and identifier forreal-time engineeringinformation databaseSL577-2013水利水电工程地质观测规程Specification for geologicalobservation of water resources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SL245-2013农田排水工程技术规范Technical code for farmlanddrainage projectSL4-2013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规范Design code for concrete facerockfill damsSL228-2013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技术导则Technical guidelines forconstruction of theecological-clean smallwatershedsSL534-2013水利信息化业务流程设计方法通用指南General guide for method ofbusiness process designSL/Z589-2013小水电代燃料生态效益计算导则Guidelines of calculatingecological benefit on theproject of small hydropowersubstituting for fuelSL593-2013抗旱预案编制导则Compilation guidelines fordrought response planSL590-2013水利信息化项目验收规范Acceptance code for waterresources information systemSL588-2013土壤水分蒸发测量仪器 第一部分:水力式蒸发器Measuring instruments for soilmoistrue evaporation -Part1:Evaporator of the hydraulictypeSL606-2013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基础制图Drawing standard of basic ofwater resources and hgdropowerprojectSL73.1-2013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水工建筑图Drawing standard of hydrolicconstrction of water resourcesand hgdropower projecSL73.2-2013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勘测图Drawing standard of survey ofwater resources and hgdropowerprojecSL73.3-2013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电气图Drawing standard of elecric ofwater resources and hgdropowerprojecSL73.5-2013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数据数据库表结构及标识符Structure and identifier forlarge and medium -sized water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engineering resettlementdatabaseSL603-2013水文数据固态存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General technical from forhydrologic data solid storagecollection systemSL149-2013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水力机械图Drawing standard of hydrolicmachine of water resources andhgdropower projecSL73.4-2013旱情信息分类Classification for droughtinformationSL546-2013应变控制式直剪仪校验方法Calibeating Methods of SoilTesting InstrumentSL116-2012水轮发电机定子现场装配工艺导则Technology guide for statorsite assembly of hydro-generatorSL600-2012替代SD287-88流速流量仪器 第2部分:声学流速仪Current meter and flow meterPart 2:UItrasonic currentmeterGB/T11826.2-2012取水计量技术导则Directive for technique ofwater meteringGB/T28714-2012水位测量仪器 第3部分:地下水位计Instruments for stagemeasurement. Part 3:Groundwater stage gaugeGB/T11828.3-2012浮箱履带式挖掘机技术条件Pontoons of amphibionsexcavator technical standardSL65-2012水工金属结构铸锻件通用技术条件Specifications for castingsand forgings of hydraulicsteel structureSL576-2012水工金属结构三维坐标测量技术规程Directives for three-dimensional coordinatemeasurement of hydro steelstructureSL580-2012水文资料整编规范Code for hydrologic datacompilationSL247-2012灌溉排水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Compilation code of practicefor feasibility study reportfor irrigation and drainageproject planningSL560-2012防台风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uideline of emergencypreparedness plan for typhoonpreventionSL611-2012水利水电工程水土保持技术规范Technial code on soil andwater conservation for water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engineeringSL575-2012河工模型试验规程Test regulation for model ofriver workSL99-2012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设计规范Specification for design ofautomatic system forhydrological data collectionand transmissionSL566-2012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水力机械辅助设备系统安装工程Inspection and assessmentstandard for separated itemproject construction qualityof water conservancy andhydroelectric engineering -Installation of hydraulicmechanical auxiliary equipmentsystemSL637-2012。
水利水电工程标准精选(最新)G1499.1《热轧光园钢筋》GB1499.1-2008G1499。
2《热轧带肋钢筋》GB1499。
2-2007G2938《低热微膨胀水泥》GB2938-2008G3408。
1《大坝监测仪器应变计第1部分:差动电阻式应变计》GB/T 3408。
1—2008 G3408。
2《大坝监测仪器应变计第2部分:振弦式应变计》GB/T 3408。
2-2008 G3409。
1《大坝监测仪器钢筋计第1部分:差动电阻式钢筋计》GB/T 3409。
1—2008 G3410.1《大坝监测仪器测缝计第1部分:差动电阻式测缝计》GB/T 3410。
1—2008 G3410。
2《大坝监测仪器测缝计第2部分:振弦式测缝计》GB/T 3410。
2—2008 G3411。
1《大坝监测仪器孔隙水压力计第1部分:振弦式孔隙水压力计》GB/T 3411.1—2009G3412.1《大坝监测仪器检测仪第1部分:振弦式仪器检测仪》GB/T3412.1—2009 G3413《大坝监测仪器埋入式铜电阻温度计》GB/T 3413—2008G5223《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GB/T 5223-2014G5224《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 5224—2014G10597《卷扬式启闭机》GB/T 10597-2011G11828.1《水位测量仪器:浮子式水位计》GB/T11828.1-2002G11828.2《水位测量仪器:压力式水位计》GB/T11828.2-2005G11828.3《水位测量仪器第3部分:地下水位计》GB/T 11828。
3-2012G11828.4《水位测量仪器第4部分:超声波水位计》GB/T 11828.4-2011G11828.5《水位测量仪器第5 部分:电子水尺》GB/T 11828.5-2011G11828.6《水位测量仪器遥测水位计》GB/T 11828.6—2008G11826《转子式流速仪》GB/T 11826-2002G11826。
水利水电工程标准精选(最新)G1499.1《热轧光园钢筋》GB1499.1-2008G1499.2《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G2938《低热微膨胀水泥》GB2938-2008G3408.1《大坝监测仪器应变计第1部分:差动电阻式应变计》GB/T 3408.1-2008 G3408.2《大坝监测仪器应变计第2部分:振弦式应变计》GB/T 3408.2-2008G3409.1《大坝监测仪器钢筋计第1部分:差动电阻式钢筋计》GB/T 3409.1-2008 G3410.1《大坝监测仪器测缝计第1部分:差动电阻式测缝计》GB/T 3410.1-2008 G3410.2《大坝监测仪器测缝计第2部分:振弦式测缝计》GB/T 3410.2-2008G3411.1《大坝监测仪器孔隙水压力计第1部分:振弦式孔隙水压力计》GB/T 3411.1-2009G3412.1《大坝监测仪器检测仪第1部分:振弦式仪器检测仪》GB/T3412.1-2009 G3413《大坝监测仪器埋入式铜电阻温度计》GB/T 3413-2008G5223《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GB/T 5223-2014G5224《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 5224-2014G10597《卷扬式启闭机》GB/T 10597-2011G11828.1《水位测量仪器:浮子式水位计》GB/T11828.1-2002G11828.2《水位测量仪器:压力式水位计》GB/T11828.2-2005G11828.3《水位测量仪器第3部分:地下水位计》GB/T 11828.3-2012G11828.4《水位测量仪器第4部分:超声波水位计》GB/T 11828.4-2011G11828.5《水位测量仪器第5 部分:电子水尺》GB/T 11828.5-2011G11828.6《水位测量仪器遥测水位计》GB/T 11828.6-2008G11826《转子式流速仪》GB/T 11826-2002G11826.2《流速流量仪器第2部分:声学流速仪》GB/T 11826.2-2012G12897《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G12898《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8-2000待确认G14173《水利水电工程钢闸门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GB/T 14173-2008G14627《液压式启闭机》GB/T 14627-2011G15659《水电新农村电气化验收规程》GB/T 15659-2014G15772《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GB/T 15772-2008G15773《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规范》GB/T 15773-2008G15774《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 15774-2008G16453.1《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坡耕地治理技术》GB/T 16453.1-2008G16453.2《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荒地治理技术》GB/T 16453.2-2008G16453.3《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沟壑治理技术》GB/T 16453.3-2008G16453.4《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小型蓄排引水工程》GB/T 16453.4-2008 G16453.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风沙治理技术》GB/T 16453.5-2008G16453.6《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崩岗治理技术》GB/T 16453.6-2008G17638《土工合成材料短纤针刺非织造土工布》GB/T17638-2017G20290《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50290-2014G21031《节水灌溉设备现场验收规程》GB/T 21031-2007G21075《水库诱发地震危险性评价》GB 21075-2007G21303《灌溉渠道系统量水规范》GB/T 21303-2007G21440.1《大坝监测仪器沉降仪第1部分:水管式沉降仪》GB/T 21440.1-2008 G21440.2《大坝监测仪器沉降仪第2部分:电磁式沉降仪》GB/T 21440.2-2008 G21440.3《大坝监测仪器沉降仪第3部分:液压式沉降仪》GB/T 21440.3-2008 G22385《大坝安全监测系统验收规范》GB/T 22385-2008G22482《水文情报预报规范》GB/T 22482-2008G22490《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规程》GB/T 22490-2008G23598《水资源公报编制规程》GB/T 23598-2009G23872.1《岩土工程仪器土压力计第1部分:振弦式土压力计》GB/T 23872.1-2009 G25173《水域纳污能力计算规程》GB/T 25173-2010G27991《河流泥沙测验及颗粒分析仪器基本技术条件》GB/T 27991-2011G27992.1《水深测量仪器第1部分:水文测杆》GB/T 27992.1-2011G27993《水位测量仪器通用技术条件》GB/T 27993-2011G28418《土壤水分(墒情)监测仪器基本技术条件》GB/T 28418-2012G28714《取水计量技术导则》GB/T 28714-2012G29404《灌溉用水定额编制导则》GB/T 29404-2012G30949《节水灌溉项目后评价规范》GB/T 30949-2014G31077《水库地震监测技术要求》GB/T 31077-2014G50085《喷灌工程技术规范》GB/T 50085-2007G50086《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15G50107《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 50107-2010代替GBJ107-87G50138《水位观测标准》GB/T 50138-2010G50141《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G50164《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G50181《蓄滞洪区建筑工程技术规范》GB50181-1993G50194《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 50194-2014G50199《水利水电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 50199-2013G502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G50205《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G50207《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12)G50209《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9-2010G50210《建筑装饰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10-2018G50265《泵站设计规范》(GB50265-2010)G5026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G50286《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 50286-2013G50485《微灌工程技术规范》GB/T 50485-2009G50501《水利水电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1-2007G50587《水库调度设计规范》GB/T 50587-2010G50599《灌区改造技术规范》GB 50599-2010G50600《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GB/T 50600-2010G50649《水利水电工程节能设计规范》GB/T 50649-2011G50706《水利水电工程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设计规范》GB 50706-2011 G50755《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755-2012G50766《水电水利工程压力钢管制作安装及验收规范》GB 50766-2012 G50927《大中型水电工程建设风险管理规范》GB/T 50927-2013G51018《水土保持工程设计规范》GB 51018-2014G51033《水利泵站施工及验收规范》GB/T 51033-2014GB6722《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14)GB9705《文件档案案卷格式》(GB/T9705-2008)由GB175代替GB1344、GB12958SL13《灌溉试验规范》SL 13-2004SL15《水利水电专用混凝土泵技术条件》SL 15-2011SL16《小水电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程》SL 16-2010SL17《疏浚与吹填工程技术规范》SL 17-2014SL18《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 18-2004SL19《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编制规程》SL 19-2008 SL23《渠系工程抗冻胀设计规范》SL23-2006SL27《水闸施工规范》SL 27-2014SL25《砌石坝设计规范》SL 25-2006SL31《水利水电工程钻孔压水试验规程》SL 31-2003SL32《水工建筑物滑动模板施工技术规范》SL 32-2014SL35《水工金属结构焊工考试规则》SL 35-2011SL41《水利水电工程启闭机设计规范》SL 41-2011SL44《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 44-2006SL46《水工预应力锚固施工规范》SL 46-1994SL47《水工建筑物岩石基础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SL 47-1994 SL49《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规范》SL 49-2015SL5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 52-2015类似SL197SJ56《农村水利技术术语》SL 56-2005SL57《平面链轮闸门技术条件》SL/T 57-1993SL58《水文测量规范》SL 58-2014SL62《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SL 62-2014SL74《水利水电工程钢闸门设计规范》SL74-2013SL75《水闸技术管理规程》SL 75-2014SL77《小型水力发电站水文计算规范》SL 77-2013SL101《水工钢闸门和启闭机安全检测技术规程》SL 101-2014 SL104《水利工程水利计算规范》SL104-2015SL105《水工金属结构防腐蚀规范》SL/T 105-2007SL110《切土环刀校验方法》SL 110-2014SL113《光电式液塑限测定仪校验方法》SL 113-2014SL114《固结仪校验方法》SL 114-2014SL115《渗透仪校验方法》SL 115-2014SL117《应变控制式无侧限压缩仪校验方法》SL 117-2014SL118《应变控制式三轴仪校验方法》SL 118-2014SL120《岩石声波参数测试仪校验方法》SL 120-2012SL126《砂石料试验筛检验方法》SL 126-2011SL138《水工混凝土标准养护室检验方法》SL 138-2011SL155《水工(常规)模型试验规程》SL 155-2012SL159《阀门水力模型试验规程》SL 159-2012SL166《水利水电工程坑探规程》SL 166-2010SL168《小型水电站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 168-2012SL172《小型水电站施工技术规范》SL 172-2012SL174《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SL 174-2014 SL176《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 176-2007SL188《堤防工程地质勘察规程》SL 188-2005SL189《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碾压式土石方设计规范》SL 189-2013中水北方SL190《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T 190-2007SL197《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SL 197-2013SL210《土石坝养护修理规程》SL 210-2015SL211《水工建筑物抗冰冻设计规范》SL 211-2006SL212《水工预应力锚固设计规范》SL 212-2012SL214《水闸安全评价导则》SL 214-2015SL221《中小河流水能开发规划导则》SL 221-2009SL223《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 223-2008SL225《水利水电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SL/T 225-1998SL228《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规范》SL 228-2013SL230《混凝土坝养护修理规程》SL 230-2015SL235《土工合成材料测试规程》SL/T 235-2012SL237《土工试验规程》SL 237-1999SL239《堤防工程施工质量评定与验收规程(试行)》SL 239-1999SL245水利水电工程地质观测规程》《SL 245-2013SL248《水工钢闸门系列标准--充水阀》SL/T 248-1999SL251《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L 251-2015SL252《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 252-2000SL258《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SL 258-2017SL260《堤防工程施工技术规范》SL/T 260-2014SL264《水利水电工程岩石试验规程》SL 264-2001SL266《水电站厂房设计规范》(SL266-2014)SL267《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SL 267-2001SL269《水利水电工程沉沙池设计规范》(SL269-2001)SL274《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 274-2001SL275《核子水分-密度仪现场测试规程》SL 275-2001SL278《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规范》SL 278-2002SL279《水工隧洞设计规范》 SL/T279-2016SL280《卷管牵引绞盘式喷灌机使用技术规范》SL 280-2003SL281《水电站压力钢管设计规范》(SL281-2003)SL285《水利水电工程进水口设计规范》SL 285-2003SL288《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监理规范》SL 288-2014SL289《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技术规范》SL 289-2003SL290《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设计规范》SL 290-2009SL291《水利水电工程钻探规程》SL 291-2003SL292《水利系统通信业务导则》SL 292-2004SL294《农村水电站开发规划选点导则》SL 294-2003SL295《滚移式喷灌机使用技术规范》SL 295-2004SL298《防汛物资储备定额编制规程》SL 298-2004SL299《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技术规范》SL 299-2004SL302《水坠坝技术规范》SL 302-2004SL30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 303-2017SL305《水利系统无线电技术管理规范》SL 305-2004SL309《水利质量检测机构计量认证评审准则》SL 309-2013SL312《水土保持工程运行技术管理规程》SL 312-2005SL31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地质勘察规程》SL 313-2004SL314《碾压混凝土坝设计规范》SL 314-2018SL315《农村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规程》SL 315-2005SL316《泵站安全鉴定规程》SL 316-2015SL317《泵站安装及验收规范》SL 317-2015SL318《水利血防技术导则(试行)》SL/Z 318-2011SL319《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SL 319-2018SL320《水利水电工程钻孔抽水试验规程》SL 320-2005SL326《水利水电工程物探规程》SL 326-2005SL328《水电工程水利设计工作量计算定额》SL 328-2005SL333《水利立法技术规范》SL 333-2005SL341《水土保持信息管理技术规程》SL 341-2006SL344《水利水电工程电缆设计规范》SL 344-2006SL345《水利水电工程注水试验规程》SL 345-2007SL346《水利信息系统项目建议书编制规定》SL 346-2006SL352《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 352-2006SL356《小型水电站建设项目建议书编制规程》SL 356-2006SL357《农村水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SL 357-2006SL358《农村水电站施工环境保护导则》SL 358-2006SL359《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概估算编制规程》SL 359-2006SL360《地下水监测站建设技术规范》SL 360-2006SL361《大坝观测仪器位移计》SL 361-2006SL362《大坝观测仪器测斜仪》SL 362-2006SL363《大坝观测仪器锚杆测力计》SL 363-2006SL365《水资源水量监测技术导则》SL 365-2007SL370《土工试验仪器环刀》SL 370-2006SL371《农田水利示范园区建设标准》SL 37l-2006SL373《水利水电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规范》SL 373-2007SL376《水利信息化常用术语》SL/Z 376-2007SL377《水利水电工程锚喷支护技术规范》SL 377-2007SL378《水工建筑物地下开挖工程施工规范》SL 378-2007SL379《水工挡土墙设计规范》SL 379-2007SL381《水利水电工程启闭机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SL 381-2007SL382《水利水电工程清污机型式基本参数技术条件》SL 382-2007SL386《水利水电工程边坡设计规范》SL 386-2007SL387《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规程》SL 387-2007SL396《水利水电工程水质分析规程》SL 396-2011SL398《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通用安全技术规程》SL 398-2007SL399《水利水电工程土建施工安全技术规程》SL 399-2007SL400《水利水电工程金属结构与机电设备安装安全技术规程》SL 400-2017 SL40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作业人员安全操作规程》SL 401-2007SL432《水利工程压力钢管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SL 432-2008SL436《堤防隐患探测规程》SL 436-2008SL438《水利水电工程二次接线设计规范》SL 438-2008SL439《水利系统通信工程验收规程》SL 439-2009SL454《地下水资源勘察规范》SL 454-2010SL455《水利水电工程继电保护设计规范》SL 455-2010SL456《水利水电工程电气测量设计规范》SL 456-2010SL472《水利工程设备制造监理规范》SL 472-2010SL484《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机械设备选择设计导则》SL 484-2010SL485《水利水电工程厂(站)用电系统设计规范》SL 485-2010SL486《水工建筑物强震动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 486-2011SL487《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布置设计规范》SL 487-2010SL489《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报告编制规程》SL 489-2010SL490《水利水电工程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SL 490-2010SL491《螺杆式启闭机系列参数》SL 491-2010SL492《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SL 492-2011SL498《锥形阀参数、型式与技术条件》SL 498-2010SL499《钻孔应变法则量残余应力的标准测试方法》SL 499-2010SL501《土石坝沥青混凝土面板和心墙设计规范》SL 501-2010SL507《卷扬式启闭机系列参数》SL 507-2010SL508《液压式启闭机系列参数》SL 508-2010SL510《灌排泵站机电设备报废标准》SL 510-2011SL511《水利水电工程机电设计技术规范》SL 511-2011SL512《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预冷系统设计规范》SL 512-2011SL514《水工沥青混凝土施工规范》SL 514-2013SL535《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压缩空气及供水供电系统设计规范》SL 535-2011SL539《水工建筑物抗震试验规范》SL 539-2011SL541《水利水电建设用混凝土搅拌机》SL 541-2011SL544《水利工程设备制造监理技术导则》SL 544-2011SL545《铸铁闸门技术条件》SL 545-2011SL548《泵站现场测试与安全检测规程》SL 548-2012SL551《土石坝安全检测技术规范》SL 551-2012SL554《橡胶坝坝袋》SL 554-2011SL557《利基本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规程》SL 557-2012SL564《土坝灌浆技术规范》SL 564-2014SL565《水工金属结构残余应力测试方法--磁弹法》SL 565-2012SL575《水利水电工程水土保持技术规程》SL 575-2012SL576《水工金属结构铸锻件通用技术条件》SL 576-2012SL578《湿磨细水泥浆材试验及应用技术规程》SL 578-2012SL579《洪涝灾情评估标准》SL 579-2012SL580《水工金属结构三维坐标测量技术规程》SL580-2012SL581《水工金属结构T形接头角焊缝和组合焊缝超声检测方法和质量分级》SL 581-2012SL582《水工金属结构制造安装质量检验通则》SL 582-2012SL584《潜水泵站技术规范》SL 584-2012SL585《水利水电工程三相交流系统短路电流计算导则》SL 585-2012SL587《水利水电工程接地设计规范》SL 587-2012SL592《水土保持遥感监测技术规范》SL 592-2012SL599《衬砌与防渗渠道工程技术管理规程》SL 599-2013SL601《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 601-2013SL622《水文缆道设计规范》SL 622-2014SL631《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土石方工程》SL 631-2012 SL632《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混凝土工程》SL 632-2012 SL633《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地基处理与基础工程》SL 633-2012SL634《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堤防工程》SL 634-2012 SL635《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水工金属结构安装工程》SL 635-2012SL636《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水轮发电机组安装工程》SL 636-2012SL637《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水力机械辅助设备系统安装工程》SL 637-2012SL638《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发电电气设备安装工程》SL 638-2013SL639《水利水电工程单元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升压变电电气设备安装工程》SL 639-2013SL641《水利水电工程照明系统设计规范》SL 641-2014SL642《水利水电地下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 642-2013SL64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进度设计规范》SL 643-2013SL644《水利水电工程水库库底清理设计规范》SL 644-2014SL645《水利水电工程围堰设计规范》SL 645-2013SL648《土石坝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 648-2013SL649《水文设施工程施工规程》SL 649-2014SL650《水文设施工程验收规程》SL 650-2014SL670《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技术鉴定导则》SL 670-2015SL677《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L 677-2014SL679《堤防工程安全评价导则》SL/Z 679-2015SL690《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通病防治导则》SL/Z 690-2013SL702《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道技术规范》SL 702-2015SL703《灌溉与排水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规程》SL 703-2015SL704《水闸与泵站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L 704-2015SL705《水利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导则》SL/Z 705-2015SL713《水工混凝土结构缺陷检测技术规程》SL713-2015SL714《水利工程施工安全防护设施技术规范》SL 714-2015SL718《水土流失危险程度分级标准》SL 718-2015SL722《水工金属闸门及启闭机运行安全规程》SL 722-2015SL757《水工混凝土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757-2017)SL765《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安全设施验收导则》(SL765-2018)DL269《DL/T 269-2012 钢弦式锚索测力计》DL270《DL/T 270-2012 钢弦式位移计》DL507《DL/T 507-2014 水轮发电机组启动试验规程》DL827《DL/T 827-2014 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启动试验规程》DL835《DL/T 835-2003 水工钢闸门和启闭机安全检测技术规程》河海大学DL947《DL/T 947-2005 土石坝监测仪器系列型谱》DL948《DL/T 948-2005 混凝土坝监测仪器系列型谱》DL990《DL/T 990-2005 双吊点弧形闸门后拉式液压启闭机(液压缸)系列参数》DL1014《DL/T 1014-2006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运行维护规程》DL1043《DL/T1043-2007 钢弦式测缝计》DL1044《DL/T1044-2007 钢弦式应变计》DL1045《DL/T1045-2007 钢弦式孔隙水压力计》DL1046《DL/T1046-2007 引张线式水平位移计》DL1047《DL/T1047-2007 水管式沉降仪》DL1061《DL/T1061-2007 光电式(CCD)垂线坐标仪》DL1062《DL/T1062-2007 光电式(CCD)引张线仪》DL1063《DL/T1063-2007 差动电阻式位移计》DL1064《DL/T1064-2007 差动电阻式锚索测力计》DL1065《DL/T1065-2007 差动电阻式锚杆应力计》DL1086《DL/T 1086-2008 光电式(CCD)静力水准仪》DL1133《DL/T 1133-2009 钢弦式仪器测量仪表》DL1134《DL/T 1134-2009 大坝安全监测数据自动采集装置》DL1135《DL/T 1135-2009 电位器式位移计》DL1136《DL/T 1136-2009 钢弦式钢筋应力计》DL1137《DL/T 1137-2009 钢弦式土压力计》DL5006《DL/T5006-2007 水电水利工程岩体观测规程》DL5010《DL/T 5010-2005 水电水利工程物探规程》DL5013《DL/T 5013-2005 水电水利工程钻探规程》DL5015《DL/T5015-1996 水利水电工程动能设计规范》已作废NB/T35061DL5016《DL/T 5016-2011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规范》DL5017《DL/T5017-2007 水电水利工程压力钢管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DL5018《DL/T 5018-2015 水电水利工程钢闸门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DL5019《DL/T 5019-1994 水电水利工程启闭机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已作废NB/T35051DL5020《DL/T5020-2007 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DL5039《DL/T5039-1995 水利水电工程钢闸门设计规范》DL5055《DL/T5055-2007 水工混凝土掺用粉煤灰技术规范》DL5056《DL/T 5056-2007 变电站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DL5057《DL/T 5057-2009 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DL5064《DL/T5064-2007 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设计规范》DL5073《DL 5073-2000 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5079《DL/T 5079-2007 水电站引水渠道及前池设计规范》DL5083《DL/T 5083-2010 水电水利工程预应力锚索施工规范》DL5085《DL/T5085-1999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规程》DL5086《DL/T5086-1999 水力水电工程混凝土生产系统设计导则》DL5087《DL/T5087-1999 水利水电工程围堰设计导则》DL5088《DL/T5088-1999 水利水电工程量计算规程》DL5089《DL/T5089-1999 水利水电工程泥沙设计规范》DL5090《DL/T5090-1999 水力发电厂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导则》DL5091《DL/T5091-1999 水力发电厂接地设计导则及条文说明》DL5098《DL/T5098-1999 水电水力工程沙石加工系统设计导则》DL5099《DL/T5099-2011 水工建筑物地下工程开挖施工技术规范》DL5100《DL/T5100-2014 水工混凝土外加剂技术规程》DL5105《DL/T5105-1999 水电工程水利计算规范》DL5107《DL/T5107-1999 水电水利工程沉沙池设计规范》DL5108《DL/T5108-1999 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DL5109《DL/T5109-1999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地质规程》DL5110《DL/T5110-2013 水电水利工程模板施工规范》DL5111《DL/T5111-2012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监理规范》DL5112《DL/T 5112-2009 水工碾压混凝土施工规范》DL5113.1《DL/T 5113.1-2005 水电水利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土建工程》DL5113.3《DL/T 5113.3-2012 水电水利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水轮发电机组安装工程》DL5113.4《DL/T 5113.4-2012 水电水利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水力机械辅助设备安装工程》DL5113.5《DL/T 5113.5-2012 水电水利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发电电气设备安装工程》DL5113.6《DL/T 5113.6-2012 水电水利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升压变电电气设备安装工程》DL5113.7《DL/T 5113.7-2012 水电水利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碾压式土石坝工程》DL5113.8《DL/T 5113.8-2012 水电水利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第8部分:水工碾压混凝土工程》DL5113.10《DL/T 5113.10-2012 水电水利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沥青混凝土工程》DL5113.11《DL/T 5113.11-2005 水电水利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安装工程》DL5114《DL/T5114-2000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导流设计导则》DL5115《DL/T 5115-2008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接缝止水技术规范》DL5116《DL/T5116-2000 水电水利工程碾压式土石坝施工组织设计导则》DL5117《DL/T5117-2000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试验规程》DL5123《DL/T5123-2000 水电站基本建设工程验收规程》DL5124《DL/T5124-2001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压缩空气,供水.供电系统设计导则》DL5125《DL/T 5125-2009 水电水利岩土工程施工及岩体测试造孔规程》DL5126《DL/T5126-2001 聚合物改性水泥砂浆试验规程》DL5127《DL/T5127-2001 水利发电工程CAD制图技术规定》DL5128《DL/T5128-2009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规范》DL5129《DL/T 5129-2013 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DL5133《DL/T5133-2001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机械选择导则》DL5134《DL/T5134-2001 水电水利工程交通设计导则》DL5135《DL/T 5135-2013 水电水利工程爆破施工技术规范》DL5140《DL/T5140-2001 水力发电厂照明设计规范》DL5141《DL/T5141-2001 水电站压力钢管设计规范》DL5144《DL/T5144-2015 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5148《DL/T5148-2012 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DL5150《DL/T5150-2001 水工混凝土试验规范》DL5151《DL/T5151-2014 水工混凝土砂石骨料试验规程》DL5152《DL/T5152-2001 水工混凝土水质分析试验规程》DL5162《DL/T5162-2002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安全防护设施技术规范》DL5165《DL/T5165-2002 水力发电厂厂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程》DL5166《DL/T5166-2002 溢洪道设计规范》DL5167《DL/T5167-2002 水利水电工程启闭机设计规范》DL5169《DL/T5169-2013 水工混凝土钢筋施工规范》DL5170《DL/T5170-2002 变电所岩土工程勘测技术规程》DL5171《DL/T5171-2002 电力水文地质钻探技术规程》DL5172《DL/T 5172-2003 抽水蓄能电站选点规划编制规范》DL5173《DL/T 5173-2012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测量规范》DL5176《DL/T 5176-2003 水电工程预应力锚固设计规范》DL5178《DL/T 5178-2003 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DL5179《DL/T 5179-2003 水电水利工程混凝土预热系统设计导则》DL5180《DL 5180-2003 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安全标准》DL5181《DL/T 5181-2003 水电水利工程锚喷支护施工规范》DL5185《DL/T5185-2004 水电水利工程地质测绘规程》DL5186《DL/T5186-2004 水力发电厂机电设计规范》DL5192《DL/T5192-2004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总布置设计导则》DL5193《DL/T5193-2004 环氧树脂砂浆技术规程》DL5194《DL/T5194-2004 水电水利工程地质勘察水质分析规程》DL5195《DL/T5195-2004 水工隧洞设计规范》DL5198《DL/T 5198-2013 水电水利工程岩壁梁施工规程》DL5199《DL/T 5199-2004 水电水利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规范》DL5200《DL/T 5200-2004 水电水利工程高压喷射灌浆技术规范》DL5201《DL/T 5201-2004 水电水利工程地下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导则》DL5207《DL/T 5207-2005 水工建筑物抗冲磨防空蚀混凝土技术规范》DL5206《DL/T 5206-2005 水电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DL5207《DL/T 5207-2005 水工建筑物抗冲磨防空蚀混凝土技术规范》DL5208《DL/T 5208-2005 抽水蓄能电站设计导则》DL5209《DL/T 5209-2005 混凝土坝安全监测资料整编规程》DL5211《DL/T 5211-2005 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技术规范》DL5212《DL/T 5212-2005 水电工程招标设计报告编制规程》DL5213《DL/T 5213-2005 水电水利工程钻孔抽水试验规程》DL5214《DL/T 5214-2005 水电水利工程振冲法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L5215《DL/T 5215-2005 水工建筑物止水带技术规范》DL5229《DL/T 5229-2005 电力工程竣工图文件编制规定》DL5238《DL/T 5238-2010 土坝灌浆技术规范》DL5243《DL/T 5243-2010 水电水利工程场内施工道路技术规范》DL5255《DL/T 5255-2010 水电水利工程边坡施工技术规范》DL5256《DL/T 5256-2010 土石坝安全监测资料整编规程》DL5258《DL/T 5258-2010 土石坝浇筑式沥青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DL5259《DL/T 5259-2010 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DL5260《DL/T 5260-2010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环境保护技术规程》DL5265《DL/T 5265-2011 水电水利工程混凝土搅拌楼安全操作规程》DL5267《DL/T 5267-2012 水电水利工程覆盖层灌浆技术规》DL5268《DL/T 5268-2012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翻模固坡施工技术规程》DL5269《DL/T 5269-2012 水电水利工程砾石土心墙堆石坝施工规范》DL5271《DL/T 5271-2012 水电水利工程砂石加工系统施工技术规程》DL5272《DL/T 5272-2012 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实用化要求及验收规程》DL5274《DL/T 5274-2012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重大危险源辨识及评价导则》DL5296《DL/T 5296-2013 水工混凝土掺用氧化镁技术规范》DL5297《DL/T 5297-2013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挤压边墙技术规范》DL5298《DL/T 5298-2013 水工混凝土抑制碱-骨料反应技术规范》DL5299《DL/T 5299-2013 大坝混凝土声波检测技术规程》DL5303《DL/T 5303-2013 水工塑性混凝土试验规程》DL5304《DL/T 5304-2013 水工混凝土掺用石灰石粉技术规范》DL5306《DL/T 5306-2013 水电水利工程清水混凝土施工规范》DL5308《DL/T 5308-2013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监测技术规范》DL5309《DL/T 5309-2013 水电水利工程水下混凝土施工规范》DL5310《DL/T 5310-2013 沥青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及库盆施工规范》DL5315《DL/T 5315-2014 水工混凝土建筑物修补加固技术规程》DL5316《DL/T 5316-2014 水电水利工程软土地基施工监测技术规范》DL5317《DL/T 5317-2014 水电水利工程聚脲涂层施工技术规程》DL5330《DL/T 5330-2015水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DL5331《DL/T 5331-2005 水电水利工程钻孔压水试验规程》DL5332《DL/T 5332-2005 水工混凝土断裂试验规程》DL5333《DL/T 5333-2005 水电水利工程爆破安全监测规程》DL5334《DL 5334-2006 电力工程勘测安全技术规程》DL5335《DL/T 5335-2006 水电水利工程区域构造稳定性勘察技术规程》DL5336《DL/T 5336-2006 水电水利工程水库区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规程》DL5337《DL/T 5337-2006 水电水利工程边坡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规程》DL5338《DL/T 5338-2006 水电水利工程喀斯特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规程》DL5346《DL/T 5346-2006 混凝土拱坝设计规范》DL5345《DL/T 5345-2006 梯级水电厂集中监控工程设计规范》DL5346《DL/T 5346-2006 混凝土拱坝设计规范》DL5347《DL/T 5347-2006 水电水利工程基础制图标准》DL5348《DL/T 5348-2006 水电水利工程水工建筑制图标准》DL5349《DL/T 5349-2006 水电水利工程水力机械制图标准》DL5350《DL/T 5350-2006 水电水利工程电气制图标准》DL5351《DL/T 5351-2006 水电水利工程地质制图标准》DL5353《DL/T 5353-2006 水电水利工程边坡设计规范》DL5354《DL/T5354-2006 水电水利工程钻孔土工试验规程》DL5355《DL/T5355-2006 水电水利工程土工试验规程》DL5356《DL/T5356-2006 水电水利工程粗粒土试验规程》DL5357《DL/T5357-2006 水电水利工程岩土化学分析试验规程》DL5358《DL/T5358-2006 水电水利工程金属结构设备防腐蚀技术规程》DL5359《DL/T5359-2006 水电水利工程水流空化模型试验规程》DL5360《DL/T5360-2006 水电水利工程溃坝洪水模拟技术规程》DL5361《DL/T5361-2006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导截流模型试验规程》DL5362《DL/T5362-2006 水工沥青混凝土试验规程》DL5363《DL/T5363-2006 水工碾压式沥青混凝土施工规范》DL5367《DL/T5367-2007 水电水利工程岩体应力测试规程》DL5368《DL/T5368-2007 水电水利工程岩石试验规程》DL5370《DL/T5370-2007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通用安全技术规程》DL5371《DL/T5371-2007 水电水利工程土建施工安全技术规程》DL5372《DL/T5372-2007 水电水利工程金属结构与机电设备安装安全技术规程》DL5373《DL/T5373-2007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作业人员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L5278《DL 5278-2012 水电水利工程达标投产验收规程》DL5279《DL 5279-2012 输变电工程达标投产验收规程》DL5385《DL/T5385-2007 大坝安全监测系统施工监理规范》DL5386《DL/T5386-2007 水电水利工程混凝土预冷系统设计导则》DL5387《DL/T5387-2007 水工混凝土掺用磷渣粉技术规范》DL5388《DL/T5388-2007 水电水利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DL5389《DL/T5389-2007 水工建筑物岩石基础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DL5395《DL/T 5395-2007 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DL5396《DL/T 5396-2007 水力发电厂高压电气设备选择及布置设计规范》DL5397《DL/T 5397-2007 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DL5398《DL/T 5398-2007 水电站进水口设计规范》DL5399《DL/T 5399-2007 水电水利工程垂直升船机设计导则》DL5400《DL/T 5400-2007 水工建筑物滑动模板施工技术规范》DL5401《DL/T 5401-2007 水力发电厂电气试验设备配置导则》DL5402《DL/T 5402-2007 水电水利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DL5406《DL/T 5406-2010 水工建筑物化学灌浆施工规范》DL5407《DL/T 5407-2009 水电水利工程斜井竖井施工规范》DL5410《DL/T 5410-2009 中小型水力发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L5411《DL/T 5411-2009 土石坝沥青混凝土面板和心墙设计规范》DL5412《DL/T 5412-2009 水力发电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DL5413《DL/T 5413-2009 水力发电厂测量装置配置设计规范》DL5414《DL/T 5414-2009 水电水利工程坝址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规程》DL5415《DL/T 5415-2009 水电水利工程地下建筑物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规程》DL5416《DL/T 5416-2009 水工建筑物强震动安全监测技术规范》DL5419《DL/T 5419-2009 水电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
机载投弃式海洋气象水文剖面测量仪通用规范编制说明国家海洋技术中心2018年8月目录1.制定标准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背景 (1)1.2目的和意义 (1)1.3意义 (1)2.工作简况 (2)2.1任务来源 (2)2.2承担单位 (2)2.3主要工作过程 (2)3.标准的编制原则、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论据 (3)3.1标准的编制原则 (3)3.2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论据 (4)3.2.1总体框架 (4)3.2.2范围 (4)3.2.3规范性引用文件 (4)3.2.4术语和定义 (4)3.2.5要求 (4)3.2.6质量保证规定 (10)3.2.7包装、标志、贮存和运输 (14)4.主要试验(或验证)的分析、综述,技术经济论证,预期的经济效果 (15)4.1主要试验(或验证)的分析、综述 (15)4.2技术经济论证 (16)4.3预期的经济效果 (16)5.标准水平分析 (16)6.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关系 (17)7.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17)8.标准作为强制性或推荐性国家标准的建议 (17)9.贯彻该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 (17)10.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 (17)11.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17)《机载投弃式海洋气象水文剖面测量仪通用规范》编制说明1.制定标准的背景、目的和意义1.1背景机载投弃式海洋气象水文剖面测量仪由飞机平台投放、可机动快速地完成空中主要气象参数、水下主要水文参数测量的投弃式海洋气象水文观测仪器。
机载投弃式海洋气象水文剖面测量仪是这类仪器的统称,测量要素可以仅包括基本的气象要素或基本的水文要素,也可以是气象和水文要素均测量的一体式测量仪。
在目标海区(尤其是常规测量手段难以应用的海区),由飞机平台大面积投放空投测量仪,可以快速获取该海区的气象参数和水文参数,这些信息可直接用于气象水文预报、大气波导的分析诊断,海洋跃层和声场计算等,为海洋经济建设、防灾减灾、应急管理、国防安全等服务,特别是在军事上,温盐剖面资料的快速获取,对于潜艇的航行安全、隐蔽、通信、攻击及舰艇和飞机的探潜和反潜行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