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池级碳酸锂生产工艺

电池级碳酸锂生产工艺

电池级碳酸锂生产工艺

一、引言

电池级碳酸锂是一种重要的锂盐,广泛应用于锂离子电池领域。随着电动车、移动通信设备等市场的快速发展,对电池级碳酸锂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研究和优化电池级碳酸锂的生产工艺变得尤为重要。

二、主要工艺步骤

电池级碳酸锂的生产工艺一般包括锂矿石选矿、浸出、纯化、结晶和干燥等主要步骤。

1. 锂矿石选矿

锂矿石选矿是电池级碳酸锂生产的第一步,主要目的是从矿石中提取出含锂矿石。常见的锂矿石有含锂辉石矿、含锂云母矿等。选矿过程中一般采用磁选、重选等物理方法进行。

2. 浸出

选矿后的锂矿石通常需要进行浸出,将矿石中的锂溶解出来。浸出一般采用硫酸法或氢氧化锂法。硫酸法相对成熟,通过浸出液中的化学反应将锂转化为硫酸锂。

3. 纯化

经过浸出得到的硫酸锂溶液中,通常还含有一些杂质。为了得到纯

度更高的电池级碳酸锂,需要进行纯化处理。纯化过程中一般采用溶剂萃取、离子交换等方法,去除掉其中的杂质。

4. 结晶

纯化后的溶液通过结晶过程得到电池级碳酸锂晶体。结晶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浓度等条件,以获得理想的结晶形态和纯度。

5. 干燥

结晶得到的电池级碳酸锂晶体需要进行干燥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水分。干燥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和湿度,避免晶体吸湿。

三、工艺优化与挑战

电池级碳酸锂生产工艺的优化主要包括提高产率、提高纯度、降低成本等方面。

1. 提高产率

提高产率是工艺优化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合理设计和改进工艺步骤,如优化选矿、浸出和结晶条件等,可以提高碳酸锂的产率,提高生产效率。

2. 提高纯度

电池级碳酸锂的纯度对电池性能有直接影响。因此,通过优化纯化工艺,如改进溶剂萃取、离子交换等方法,可以降低杂质含量,提高碳酸锂的纯度。

3. 降低成本

降低生产成本是电池级碳酸锂生产工艺优化的重要课题。通过改进工艺步骤、提高设备效率、节约能源等措施,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

然而,电池级碳酸锂生产工艺也面临一些挑战。其中,资源、环境、能源等问题是制约电池级碳酸锂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开发新的、环保的工艺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成为工艺优化的方向之一。

四、结论

电池级碳酸锂生产工艺是一项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到锂矿石选矿、浸出、纯化、结晶和干燥等多个步骤。通过优化工艺步骤,提高产率、纯度和降低成本,可以满足电池级碳酸锂的需求。然而,工艺优化也面临一些挑战,需要继续研究和改进,以促进电池级碳酸锂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碳酸锂生产工艺

1、碳酸锂生产工艺 ①焙浸工段转化焙烧:锂辉石精矿从精矿库人工送至斗式提升机提升至精矿仓, 再经圆盘给料机和螺旋给料机加入碳酸锂回转窑窑尾,利用窑尾预热 段高温气体干燥精矿,精矿在煅烧段约1200C左右的温度下进行晶 型转化焙烧,由a型(单斜晶系,密度3150kg/m3)转化为p型锂辉石 (四方晶系,密度2400kg/m3,即焙料),转化率约98% 酸化焙烧:焙料经冷却段降温后由窑头出料,再经自然冷却和球磨机研磨细到0.074mm(目数=25.4 - 0.074x0.65 )粒级在90%以上后,输送到酸化焙烧窑尾矿仓,再经给料机和螺旋输送机加入混酸机中与浓硫酸(93%以上)按一定比例(浓硫酸按焙料中锂当量过剩35%计,每吨焙料需浓硫酸约0.21t)混合均匀后,加入酸化焙烧室中,在250?300 C左右的温度下进行密闭酸化焙烧30?60mi n,焙料中p型锂辉 石同硫酸反应,酸中氢离子置换p型锂辉石中的锂离子,使其中的 Li 2O与SO2-结合为可溶于水的Li 2SO,得到酸化熟料。 调浆浸出和洗涤:熟料经冷却浆化,使熟料中可溶性硫酸锂溶入液相,为减轻溶液对浸出设备的腐蚀,用石灰石粉浆中和熟料中的残酸,将pH值调至6.5?7.0,并同时除去大部分铁、铝等杂质,浸出液固比约2.5,浸出时间约0.5h。浸出料浆经过滤分离得到浸出液, 约含Li2SO 100g/L(Li 2O 27g/L),滤饼即为浸出渣,含水率约35% 浸出渣附着液中含硫酸锂,为减少锂损失,浸出渣经逆向搅拌洗涤, 洗液再返回调浆浸出。 浸出液净化:焙料在酸化焙烧时,除碱金属能和硫酸起反应生产可溶性的相应硫酸盐外,其他的铁、铝、钙、镁等也与硫酸反应生产相应的硫酸盐。在浸出过程中虽能除去熟料中的部分杂质,但其余杂质仍留在浸出液中,需继续净化除去,才能保证产品质量。浸出液净化采用碱化除钙法,用碱化剂石灰乳(含

电池级碳酸锂生产工艺

电池级碳酸锂生产工艺 一、引言 电池级碳酸锂是一种重要的锂盐,广泛应用于锂离子电池领域。随着电动车、移动通信设备等市场的快速发展,对电池级碳酸锂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研究和优化电池级碳酸锂的生产工艺变得尤为重要。 二、主要工艺步骤 电池级碳酸锂的生产工艺一般包括锂矿石选矿、浸出、纯化、结晶和干燥等主要步骤。 1. 锂矿石选矿 锂矿石选矿是电池级碳酸锂生产的第一步,主要目的是从矿石中提取出含锂矿石。常见的锂矿石有含锂辉石矿、含锂云母矿等。选矿过程中一般采用磁选、重选等物理方法进行。 2. 浸出 选矿后的锂矿石通常需要进行浸出,将矿石中的锂溶解出来。浸出一般采用硫酸法或氢氧化锂法。硫酸法相对成熟,通过浸出液中的化学反应将锂转化为硫酸锂。 3. 纯化 经过浸出得到的硫酸锂溶液中,通常还含有一些杂质。为了得到纯

度更高的电池级碳酸锂,需要进行纯化处理。纯化过程中一般采用溶剂萃取、离子交换等方法,去除掉其中的杂质。 4. 结晶 纯化后的溶液通过结晶过程得到电池级碳酸锂晶体。结晶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浓度等条件,以获得理想的结晶形态和纯度。 5. 干燥 结晶得到的电池级碳酸锂晶体需要进行干燥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水分。干燥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和湿度,避免晶体吸湿。 三、工艺优化与挑战 电池级碳酸锂生产工艺的优化主要包括提高产率、提高纯度、降低成本等方面。 1. 提高产率 提高产率是工艺优化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合理设计和改进工艺步骤,如优化选矿、浸出和结晶条件等,可以提高碳酸锂的产率,提高生产效率。 2. 提高纯度 电池级碳酸锂的纯度对电池性能有直接影响。因此,通过优化纯化工艺,如改进溶剂萃取、离子交换等方法,可以降低杂质含量,提高碳酸锂的纯度。

电池级碳酸锂生产工艺流程

电池级碳酸锂生产工艺流程 电池级碳酸锂生产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到原材料采集、原料加工、原料混合、原料成型、原料组装、检测和包装等步骤。下面将详细介绍电池级碳酸锂生产工艺流程: 一、原材料采集 电池级碳酸锂的生产过程中,需要采集的原材料包括碳酸锂、锂离子导体、电解质、封装材料等,原料要保证有良好的质量,这样才能够生产出质量优良的电池级碳酸锂。 二、原料加工 原料加工是将采集到的原材料进行研磨、混合、改性等处理,以达到制造电池级碳酸锂的要求。首先,碳酸锂需要经过粉碎和研磨,以获得相应的粒度,然后将碳酸锂与其它原料混合,加入电解质,将其改性,保证电池级碳酸锂的质量。 三、原料混合 原料混合是将前面加工得到的原料混合在一起,形成合适的浆料,其中需要特别注意混合的温度控制,因为过高的温度会降低电池级碳酸锂的质量,而过低的温度则会使电池级碳酸锂发生变质。

四、原料成型 原料成型是将上一步得到的浆料进行成型,一般采用压片机或冷压机,使其成型,得到一定形状的碳酸锂,并且要控制压力大小,以保证电池级碳酸锂的质量。 五、原料组装 原料组装是将上一步得到的成型碳酸锂与成型电解质进行组装,形成电池级碳酸锂,需要使用普通的组装设备或者特殊的自动组装机,以保证电池级碳酸锂的组装质量。 六、检测 检测是电池级碳酸锂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通常会对电池级碳酸锂的形状、尺寸、电导率、电压、安全性等进行检测,以确保电池级碳酸锂的质量。 七、包装 最后,还需要将经过检测的电池级碳酸锂进行包装,一般采用铝箔袋、塑料袋、铝箔管等多种包装方式,以确保电池级碳酸锂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以上就是电池级碳酸锂生产工艺流程,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电池级碳酸锂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产品,生产工艺要求十分严格,以达到质量优良的要求,所以在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每一个环节,以保证产品的质量。

锂云母采用酸盐法焙烧工艺生产电池级碳酸锂博特盐溶液蒸发器

锂云母采用酸盐法焙烧工艺生产电池级碳酸锂博特盐 溶液蒸发器 锂云母采用酸盐法焙烧工艺生产电池级碳酸锂博特盐溶液蒸发器是一种重要的 工业生产工艺,主要用于生产锂离子电池等电子产品中使用的电池级碳酸锂溶液。 一、锂云母酸盐法焙烧工艺 锂云母酸盐法焙烧工艺是通过将锂云母矿石进行酸处理,将锂离子从矿石中溶解出来并转化为锂博特盐溶液,进而制备电池级碳酸锂溶液的工艺。具体工艺流程如下: 1. 矿石破碎和磨矿:将锂云母矿石进行破碎和磨矿处理,将矿石颗粒研磨到一定的细度,使其更易于酸处理。 2. 酸处理:将磨碎后的矿石放入酸浴中进行酸处理,使用硫酸等酸性溶液使锂离子从矿石中溶解出来。 3. 过滤和洗涤:将酸处理后的矿浆进行过滤,去除杂质和固体颗粒,然后进行洗涤以去除酸性物质。 4. 浓缩:将洗涤后的矿浆进行浓缩处理,使溶液中的锂离子浓度提高,便于后续的沉淀和结晶。

5. 沉淀和结晶:通过加入适量的饱和溶液来沉淀和结晶锂博特盐,将其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6. 精制:经过沉淀和结晶获得的锂博特盐溶液还需要进行精制处理,去除杂质和残余的酸性物质。 7. 蒸发和结晶:将精制后的锂博特盐溶液进行蒸发,使其浓缩到一定浓度,然后进行结晶,得到纯度较高的电池级碳酸锂溶液。 二、回答工艺蒸发器的相关问题 1. 锂云母酸盐法焙烧工艺中的蒸发器在哪个环节中起到关键作用? 工艺蒸发器主要在蒸发和结晶环节中起到关键作用。在蒸发环节中,蒸发器用于将锂博特盐溶液中的水分蒸发出去,使溶液浓缩到一定浓度;在结晶环节中,蒸发器提供高温和洁净的环境,促进锂博特盐溶液的结晶过程。 2. 蒸发器对电池级碳酸锂溶液的生产有何影响? 蒸发器的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电池级碳酸锂溶液的生产质量和产量。蒸发器的热传导性能和传热效率决定了蒸发速度和结晶效果,蒸发器的密封性和耐腐蚀性决

电池级碳酸锂和氢氧化锂

电池级碳酸锂和氢氧化锂 电池级碳酸锂和氢氧化锂,是一种重要的锂资源,在锂离子电池制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化学性质、生产工艺、应用领域等方面介绍电池级碳酸锂和氢氧化锂。 1.化学性质 碳酸锂是一种无色晶体,分子式为Li2CO3。在水中微溶,易吸潮,易于吸收二氧化碳形成碳酸氢锂。常温常压下,碳酸锂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稳定的化学性质,不易分解。碳酸锂分解温度为1290℃,在空气中加热灼烧时,会分解为氧化锂和二氧化碳。碳酸锂在碱性和酸性溶液中均易溶解,但在中性溶液中几乎不溶,这也是锂离子电池中采用碳酸锂作为正极材料的原因。 2.生产工艺 电池级碳酸锂的生产工艺一般采用矿物碳酸锂和天然盐湖矾石中的锂矿为原料,经过破碎、选矿、焙烧、水化等步骤制得。其中,矿物碳酸锂生产工艺包括“硫酸法”和“盐酸法”两种。 硫酸法:将矿物碳酸锂加入浓硫酸中,反应生成硫酸锂和碳酸二氢锂。然后,将碳酸二氢锂加入水溶中,再经过蒸发结晶、离心干燥等步骤即可。 3.应用领域 电池级碳酸锂是锂离子电池制造的重要原材料之一。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自放电率低、循环寿命长、质量轻等优点,已广泛用于移动通讯、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电子书、无人机、电动汽车等领域。随着人们对新能源和绿色环保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未来锂离子电池市场将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氢氧化锂 氢氧化锂是一种无色晶体,分子式为LiOH。易溶于水,而且在水中具有碱性。氢氧化锂的热稳定性较好,在常温常压下不易分解。但在高温下,LiOH易失水变成氢氧化锂鬼钾(Li2O)。 氢氧化锂的生产工艺主要有电解法、碳酸锂法和氧化锌法。 电解法:利用锂矿含锂盐溶液进行电解制取氢氧化锂。该法生产成本高,但产品纯度高。

一种电池级碳酸锂的合成方法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说明书 (10)申请公布号CN 113603122 A (43)申请公布日2021.11.05 (21)申请号CN202111077688.X (22)申请日2021.09.15 (71)申请人湖南天泰天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415400 湖南省常德市津市市工业集中区团湖大道 (72)发明人谭春波 (74)专利代理机构44367 深圳市创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齐兴 (51)Int.CI C01D15/08(20060101) 权利要求说明书说明书幅图(54)发明名称 一种电池级碳酸锂的合成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级碳酸锂的 合成方法,涉及锂回收技术领域,所述合 成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预处理; S2:硝化反应;S3:焙烧;S4:浸出; S5:制备电池级碳酸锂。本发明合成方法 工序较少,操作便利,免去复杂的提纯步 骤,避免使用大量的强酸与强碱,生产成 本较低,节能环保,且本发明利用不同硝

酸盐的分解温度不同,能够实现锂的选择 性回收,采用本方法获得的碳酸锂含量高 于99.5%,锂回收率高于91%,与传统湿 法工艺相比回收效率更高,效果更好,其 获得的碳酸锂含量符合电池级标准,适宜 大规模推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回收方法 流程多杂质多,净化成本高,且易造锂的 损失,获得的碳酸锂含量难以达到电池级 标准的问题。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公告日法律状态信息法律状态 2021-11-05公开公开 2021-11-23实质审查的生效实质审查的生效 2023-03-10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撤回 IPC(主分类):C01D15/08专利申 请号:202111077688X申请公布 日:20211105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 的撤回

氢化分解法制备电池级碳酸锂工艺研究

氢化分解法制备电池级碳酸锂工艺研究 碳酸锂是一种重要的基础原料,大量应用在能源、陶瓷、医药、冶金等行业中。但由于用途不同,对碳酸锂的纯度也会有不同的要求。 用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的碳酸锂,纯度必须大于99.5%,Ca、Mg杂质含量小于50 ppm。因此,开发电池级碳酸锂的低成本制备工艺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从工业级碳酸锂出发,采用氢化分解法制备电池级碳酸锂,并深入探讨其工艺条件和流程,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对Ca、Mg杂质含量较高的工业碳酸锂,先采用络合法进行除杂,通过筛选合适的络合剂,优化其用量、反应时间和温度等条件,使Ca、Mg含量分别由0.0129%和0.0455%下降到0.0054%和0.0257%,去除率分别为58%和44%。(2)对氢化分解过程中的主要工艺进行了研究,重点考察了液固比、氢化反应条件、除杂试剂、热分解反应条件及洗涤工艺等对碳酸锂纯度及产率的影响,得到了优化的工艺条件。 结果表明,加大液固比或加入EDTA络合剂可以提高碳酸锂纯度,提高热分解温度或加入乙醇均可以提高热分解效率。在最优的工艺条件下,碳酸锂的纯度达到99.58%,Ca、Mg含量分别为0.0002%和0.0012%,符合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要求。 (3)对母液循环氢化过程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母液循环7次以内得到的碳酸锂的纯度均符合要求,纯度为99.52%,Ca、Mg含量分别为0.0001%和0.0006%。 与单次氢化分解过程相比,降低了用水量,从液固比25:1降低至10:1左右,同时产率由单次生产工艺的71.70%提高至92.10%。(4)对循环氢化后的尾液进行了锂盐回收,考察了不同沉淀剂和沉淀条件等对锂回收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使用(NH43PO4沉淀剂,

电池级碳酸锂工艺

电池级碳酸锂工艺 电池级碳酸锂工艺是指将碳酸锂作为正极材料应用于电池制造中的生产工艺。碳酸锂电池作为一种高能量密度、长寿命、环保的电池,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设备、电动车、储能系统等领域。电池级碳酸锂工艺的研发和应用,对于提高电池性能、延长电池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电池级碳酸锂工艺的主要步骤包括原料准备、混合、烧结、粉碎、分级、表面处理等。其中,原料准备是工艺的第一步,它包括碳酸锂的采购、筛分和干燥等过程。原料的质量对于电池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原料准备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原料的质量和含水量。 接下来是混合过程,将碳酸锂与其他辅助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混合的目的是提高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和机械强度。在混合过程中需要注意混合时间和混合速度的控制,以确保混合效果。 然后是烧结过程,将混合后的材料进行烧结,使其形成致密的结构。烧结温度和时间是影响烧结效果的重要因素,需要根据具体材料和工艺要求进行调整。烧结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气氛和加热速度,以避免材料的氧化和过烧。 烧结后的材料需要进行粉碎和分级处理。粉碎是将烧结块状材料破碎成所需粒度的颗粒。分级是将粉碎后的材料按粒度大小进行分类,以满足不同电池型号的要求。粉碎和分级过程中需要控制粒度分布

和杂质含量,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和纯度。 最后是表面处理过程,通过对材料表面进行涂覆或改性处理,提高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和循环寿命。表面处理可以采用溶液浸渍、气相沉积或物理镀膜等方法,根据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 电池级碳酸锂工艺的关键技术包括原料准备、混合均匀性、烧结致密性、粉碎分级、表面处理等方面。在每个工艺步骤中,都需要严格控制工艺参数和质量要求,以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电池级碳酸锂工艺是制造高性能电池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影响着电池的性能和使用寿命。随着电动车、储能系统等市场的快速发展,电池级碳酸锂工艺的研发和应用将会进一步推动电池技术的进步,促进清洁能源的应用和可持续发展。

一种工业级碳酸锂连续碳化制备电池碳酸锂的方法与流程

一种工业级碳酸锂连续碳化制备电池碳酸锂 的方法与流程 电动车、能源存储电池等市场上对于电池铁锂、三元及钴酸锂三 大正极材料的用量不断增加,同时碳酸锂作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原 材料,碳酸锂制备方法和工艺也成为备受关注的研究热点。本文围绕 一种工业级碳酸锂连续碳化制备电池碳酸锂的方法与流程进行详细的 阐述和介绍。 1. 前处理。首先,通过四氢呋喃(THF)与夫西喷丁酐(FSA) 的有机溶剂组成的混合溶液将含有Li2CO3的主要原料溶解,形成含有 约200g/L Li2CO3的溶液。 2. 过滤。将这种溶液过滤,去除其中的杂质和颗粒物质,提高 产品的纯度和质量。 3. 烘干。接下来,将过滤后的液体放入烘箱内,温度控制在60-80℃之间,使其充分烘干,形成Li2CO3的无水碳酸锂颗粒,为后面的 碳化做好准备。 4. 碳化。将无水碳酸锂颗粒加入高温炉中,进行碳酸锂碳化反应。这个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温度、气氛和气氛流量等参数,以保证 所制备的碳酸锂的品质和稳定性。 5. 冷却。反应结束后,将碳化后的碳酸锂颗粒放入冷却器中进 行降温处理,以避免过快降温导致颗粒破裂、变形等不良影响。 6. 筛分。最后,对制备出来的碳酸锂颗粒进行筛选和筛分,按 照不同的规格和等级进行分类和包装。 通过这样一系列完整的碳酸锂制备流程,可制备成含有高达 99.99%以上的单质Li2CO3的工业级碳酸锂,具有纯度高、结晶性好、 颗粒度均匀等优点,适用于不同领域的应用,例如:作为新能源电动 汽车、储能电池的主要正极材料,或者用于制造精密陶瓷、玻璃等多 种产品等。同时也为碳酸锂制备研究提供了一种简单易行的参考方案,

碳酸锂生产工艺

1、碳酸锂生产工艺 ①焙浸工段 转化焙烧:锂辉石精矿从精矿库人工送至斗式提升机提升至精矿仓,再经圆盘给料机和螺旋给料机加入碳酸锂回转窑窑尾,利用窑尾预热段高温气体干燥精矿,精矿在煅烧段约1200℃左右的温度下进行晶型转化焙烧,由α型(单斜晶系,密度3150kg/m3)转化为β型锂辉石(四方晶系,密度2400kg/m3,即焙料),转化率约98%。 酸化焙烧:焙料经冷却段降温后由窑头出料,再经自然冷却和球磨机研磨细到0.074mm(目数=25.4÷0.074x0.65)粒级在90%以上后,输送到酸化焙烧窑尾矿仓,再经给料机和螺旋输送机加入混酸机中与浓硫酸(93%以上)按一定比例(浓硫酸按焙料中锂当量过剩35%计,每吨焙料需浓硫酸约0.21t)混合均匀后,加入酸化焙烧室中,在250~300℃左右的温度下进行密闭酸化焙烧30~60min,焙料中β型锂辉石同硫酸反应,酸中氢离子置换β型锂辉石中的锂离子,使其中的 Li2O与SO42-结合为可溶于水的Li2SO4,得到酸化熟料。 调浆浸出和洗涤:熟料经冷却浆化,使熟料中可溶性硫酸锂溶入液相,为减轻溶液对浸出设备的腐蚀,用石灰石粉浆中和熟料中的残酸,将pH值调至6.5~7.0,并同时除去大部分铁、铝等杂质,浸出液固比约2.5,浸出时间约0.5h。浸出料浆经过滤分离得到浸出液,约含Li2SO4100g/L(Li2O 27g/L),滤饼即为浸出渣,含水率约35%。

浸出渣附着液中含硫酸锂,为减少锂损失,浸出渣经逆向搅拌洗涤,洗液再返回调浆浸出。 浸出液净化:焙料在酸化焙烧时,除碱金属能和硫酸起反应生产可溶性的相应硫酸盐外,其他的铁、铝、钙、镁等也与硫酸反应生产相应的硫酸盐。在浸出过程中虽能除去熟料中的部分杂质,但其余杂质仍留在浸出液中,需继续净化除去,才能保证产品质量。浸出液净化采用碱化除钙法,用碱化剂石灰乳(含CaO100~150g/L)碱化浸出液,将pH值提高至11~12,使镁、铁水解成氢氧化物沉淀。再用碳酸钠溶液(含Na2CO3300g/L)与硫酸钙反应生产碳酸钙沉淀,从而除去浸出液中的钙和碱化剂石灰乳带入的钙。碱化除钙料浆经液固分离,所得溶液即为净化液,钙锂比小于9.6×10-4,滤饼即为钙渣,返回调浆浸出。 净化液蒸发浓缩:净化液因硫酸锂浓度低,锂沉淀率低,不能直接用于锂沉淀或制氯化锂,需先用硫酸将净化液调至pH6~6.5,经三效蒸发器蒸发浓缩,使浓缩液中硫酸锂浓度达200g/L(含Li2O 60g/L)。浓缩液经压滤分离,滤液即完成液供下工序使用,滤饼即完渣返回调浆浸出。 ②碳酸锂生产工段

纯碱压煮法生产碳酸锂简介

纯碱压煮法生产碳酸锂简介 一、纯碱压煮法生产碳酸锂原理 纯碱压煮法〔加压浸出〕的原理是利用碳酸钠与卩一锂辉石在较高温度〔>200°C〕、压力〔>2.0MPa〕和液相水存在情况下,钠和锂的置换反响,使锂以碳酸锂的形式提出: LiO-AlO・4SiO+xHO+NaCO一NaO-AlO・4SiO-2HO+LiCO 22322232232223反响生成的难溶碳酸锂与反响残渣〔方钠石或钠沸石〕一起,过滤别离得到的含碳酸锂残渣,加水浆化后通入CO进展碳酸化浸出: 2 LiCO+CO+HO一2LiHCO 23223 碳酸化浸出生成的碳酸氢锂溶于溶液中,将残渣别离后,含碳酸氢锂溶液加热分解即得到碳酸锂产品: 2LiHCO〔加热〕—LiCOJ+COf+HO 32322 二、纯碱压煮法试验概况 〔一〕试验历程及资料: 1、1966〜1967年有色金属研究院进展了系统小型试验;并提供报告; 2、1968年有色金属研究院、XX冶金设计研究所、XX锂盐厂、铝厂科研所联合试验组在铝厂科研所进展了半工业全流程试验,1968年7月提供了半工业试验报告;压煮浸出压力2.0〜2.5MPa,温度200〜250°C,压煮时间10〜30min。 3、1975年XX锂盐厂进展了纯碱压煮法“低温〔150〜190°C、0.5〜0.8MPa〕连续压煮操作〞工业试验,并于1975年11月提供了试验报告; 4、1977年7〜10月XX锂盐厂进展了连续压煮工业性试验。压煮浸出

累计运转257小时,处理焙料193吨。压煮浸出压力1.0〜1.5MPa,温度180〜200°C,压煮器为^406X3254mm,6级。由于>2.5MPa的中压锅炉没有建成,无法提供>2.0MPa的中压蒸汽,所以压煮率指标没有半工业试验好。 5、1981年XX冶金研究所进展了含碳酸锂压煮渣加压碳酸化浸出试验,试验结果为: 加压浸出率:94〜97% CO利用率:25% 2 LiCO结晶析出率:82.28% 23 LiCO质量:99.98〜99.88% 23 〔二〕工业试验主要结论 1、小型试验、半工业全流程试验、两次工业试验结果根本一致; 2、纯碱压煮法的首要关键是锂辉石的a一卩转化焙烧,转化率要高〔上95%〕〔现在工业生产已达>98%]; 3、纯碱压煮法工艺的关键工序是连续压煮:半工业试验压力、温度等操作条件好〔压力>2.0MPa,温度>200°C〕,压煮率指标好。而该次工业试验压力、温度等操作条 件〔压力>1.0MPa,温度>150°C〕,压煮率指标〔65%〕不如半工业试验指标好; 4、压煮熟料需要增加一次水洗,有利于提高浸出液质量; 5、蒸发结晶很容易产出了合格产品。 6、优缺点:优点:〔1〕物料浓度高,物料流通量少,单体设备生产能力高; 〔2〕反响时间短〔压力>2.0〜2.5MPa,温度200〜250°C,压煮时

一种工业级碳酸锂提纯制备电池级碳酸锂的方法

一种工业级碳酸锂提纯制备电池级碳酸锂的 方法 碳酸锂作为一种重要的电池正极材料,其纯度对电池性能有着重 要影响。工业级碳酸锂中通常含有杂质,因此需要进行提纯,制备出 高纯度的电池级碳酸锂。下面将介绍一种工业级碳酸锂提纯制备电池 级碳酸锂的方法。 首先,从原材料中获取碳酸锂,通常通过溶液沉淀法获得。然后,将获得的碳酸锂溶液进行过滤和浓缩,目的是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水分。这一步骤主要通过过滤机械和浓缩设备完成。过滤机械可以通过筛网 和过滤器进行,以去除较大颗粒的杂质。浓缩设备则通过蒸发去除水分,使溶液浓度升高。 接下来,利用离子交换树脂进行离子交换过程,以去除碳酸锂溶 液中的金属离子和其他杂质离子。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种高选择性的吸 附材料,可以根据离子大小和电荷去除不同离子。通过调节树脂的性 质和操作参数,可以实现对碳酸锂溶液中杂质离子的选择性吸附,从 而提高碳酸锂纯度。 经过离子交换过程后,还需进行洗涤和再结晶过程。洗涤的目的 是去除残留在碳酸锂晶体表面的离子交换剂和其他杂质离子。再结晶 过程可通过温度调控、溶剂选择和结晶条件优化实现。这一步骤可进 一步提高碳酸锂晶体的纯度和结晶度。

最后,对提纯后的电池级碳酸锂进行干燥和粉碎处理。干燥的目的是去除溶剂和水分,以防止其对电池正极材料性能的影响。粉碎处理则将提纯后的碳酸锂晶体进行机械破碎,使其颗粒更为细微,便于后续电池正极材料的混合和制备。 通过以上的工业级碳酸锂提纯制备电池级碳酸锂的方法,可以得到高纯度的碳酸锂材料,为制备高性能电池提供了可靠的基础。在实践中,还需要注意控制各个环节的操作参数,加强杂质检测和监控,确保碳酸锂材料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此外,对于提纯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废溶剂,需要进行合理处理,以实现绿色环保生产。

电池级碳酸锂质量标准 -回复

电池级碳酸锂质量标准-回复 电池级碳酸锂质量标准是指用于锂离子电池生产的碳酸锂的质量标准。由于锂离子电池在当今社会中的广泛应用,对碳酸锂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将以中括号内的主题为基础,一步一步详细回答相关问题。 一、碳酸锂的基本性质和用途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碳酸锂的基本性质和用途。碳酸锂是一种白色结晶或粉末状的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Li2CO3。它是一种重要的锂盐,广泛用于锂离子电池、光学玻璃、冶金、陶瓷和化妆品等领域。 二、碳酸锂的生产工艺 在介绍碳酸锂质量标准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常用的碳酸锂生产工艺。碳酸锂通常通过两个主要工艺进行生产,即硫酸法和碳酸法。硫酸法是指将锂含量较高的矿石或废料经过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盐,再通过酸碱中和反应制得碳酸锂。碳酸法则是将锂盐与稀盐酸反应,形成氯化锂,然后通过与重碳酸盐反应制得碳酸锂。这两种工艺各有优缺点,但在碳酸锂生产中都需要遵循一定的质量标准。

三、碳酸锂质量标准的主要要求 现在,让我们来详细了解碳酸锂质量标准的主要要求。碳酸锂质量标准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外观、化学纯度、杂质含量、颗粒度和水份含量等。 1. 外观:好的碳酸锂应该是白色结晶或粉末状,无杂质和明显的机械杂质。 2. 化学纯度:碳酸锂的化学纯度通常要求在99以上,高纯度的碳酸锂可提供更好的电池性能和更长的使用寿命。 3. 杂质含量:碳酸锂中常见的杂质包括钠、钾、镁、钙、铁、铜等,这些杂质的含量应尽量低于一定的限量标准,以避免对电池性能产生不良影响。 4. 颗粒度:碳酸锂的颗粒度对电池性能也有重要影响,一般要求颗粒度在2-8微米范围内,以提供更大的比表面积和更好的溶解速度。

锂离子电池的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

锂离子电池的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 一、锂离子电池的基本原理 锂离子电池是目前最为常见的电池类型,它的优点在于具有高能量密度、使用寿命长、容量稳定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手机、电动车、笔记本电脑等领域。锂离子电池通过正极和负极之间的化学反应来产生电能,其基本原理是利用锂离子从正极迁移到负极,在负极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释放出电子,从而形成电流。随着电池产业的不断发展,锂离子电池也在不断升级改良,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二、锂离子电池的制备工艺 1.电池电解液的制备 电解液是锂离子电池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包含有锂盐及有机溶剂等成分,通常制备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步:(1)制备锂盐:首先,将碳酸锂与硝酸反应,脱水后再进行加热处理,得到锂盐。 (2)制备有机溶剂:使用某个有机化学品,如丙二醇等,在高温条件下与具有氢氧基的有机物反应,得到有机溶剂。 (3)制备电解液:将锂盐和有机溶剂按照一定比例制备成电解液,即可作为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

2.电极材料的制备 电池的两个极端都需要采用不同的材料制备,这些材料的选用和制备工艺都对电池的性能影响很大,一般来说,电极材料可分为阳极材料、阴极材料和电解涂层材料。 (1)阳极材料:阳极材料常采用的是纯锂或碳材料,其制备方法一般为:选用合适的原料,如石墨、聚丙烯等,进行高温烧结、炭化等工艺处理,得到粉末状的阳极材料。 (2)阴极材料:阴极材料常采用的是氧化物材料、草酸盐材料等,其制备方法一般为:选用合适的原料,如钴酸锂、磷酸铁锂等,在高温条件下进行烧结、脱水等工艺处理,得到粉末状的阴极材料。 (3)电解涂层材料:电解涂层材料是为了优化电池电解液、延长电池寿命而采用的,常采用的是氧化物、砷酸盐等材料,在制备过程中,需要仔细控制其湿度、温度等参数,使其达到最佳效果。 3.电池组装与封装 电池组装与封装是锂离子电池制备工艺中最后一步,其主要方法是将制备好的阳极材料、阴极材料、电解液等组件按照一定比例组装在电池芯片内,然后采用UL认证的电芯包装机进行封装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