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概述模拟试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概述模拟试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概述》模拟丿

一、填空题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半同志关丁-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 面向(未來)”,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

2、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3、新课程的课堂实施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状况。

4、新课程实施中,要对课程结构方面过于强调(学课本位)、(科目过多)、(缺乏整合)的现状加以改变,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

5、在教学实施中,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6、(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是本次课程结构调整的三条基本原则。

7、(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8、(课堂教学)是我国中小学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部分。

9、新课程明确了考试内容的改革方向,即重视应用与(实践)。

10、《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

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11、对于学生,新课程强调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12、各学科(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13、新课程指岀,要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14、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由教材的单纯执行者转变为(开发者)。

15、新课程提倡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16、(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分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17、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学生的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

18、我国基础教育教材管理制度改革追求的目标是教材的多样化、选择性和(高质

量)。

19、按照课程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同,大致可以把课程资源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

20、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验工作推进的基本方针是“(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

二、单选

1. 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方针是(D )

A. “三个面向”B“三个代表”

C.倡导“五讲四美”

D.培养“四有”新人

2. 课程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狭义的课程是指(B )

A教学内容 B.教科书

C.教学计划

D.教学大纲

3. 控制着课程功能的广度和深度,节制着课程的时间效应和情绪效应的是(A )

A. 课程目标

B.课程功能

C.课程结构

D.课程理论

4.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主体是(D )

A.学生

B.教师

C.班主任

D.教师和学生

5.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课程标准对教学大纲超越之处的是(A )

A. 课程标准着眼于未來国民素质,教学大纲着眼丁?内容规定

B. 大纲侧重强调的是知识和技能目标,课程标准还同时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

C. 课程标准以迎接考试为主要目的

D. 课程标准为教材编写者、教师教学及学业评价留下创造空间

6. 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A )

A.以综合课程为主

B.以分科课程为主

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D.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补充

7. 新课程强调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其价值观是指(B )

A、充分认识知识对社会的价值

B、学科、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

C、让学生尊重知识尊重教师

D、将知识转化为乜大的经济利益

8、教材可以分成口编教材和国家统一教材两种。这种分类所依据的是(D )

A、学科性质

B、教学的组织形式

C、教材设计的类型

D、教材的计划与制作过程

9、当今的课程标准与以前的教学大纲有一个显著不同之处,那就是确立(B )

A、操作性目标

B、体验性目标

C、过程性目标

D、知识性目标

10、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包括(C )

A.学科学习目标

B. 一般性发展目标

C.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

D.情感目标

6. 推动学习方式变革的内在动力是(A )

A.教育自身的需求

B.学生的需求

C.家长的需求

D.教师的需求

7. 我国课程标准的内容是:前言部分、课程目标部分、内容标准部分和(A )

A.实施建议部分

B.过渡部分

C.总结部分

D.理论部分

8. 不属于合作学习的基本特征的是(B )

A.自主性

B.问题性

C.评价的自主性

D.互助性

9. 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与彼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性学习相对的是(B )

A.探究性学习

B.自主性学习

C.创新学习

D.自学

10. 教材的基本特质是典型性和()

A.协调性

B.垂要性

C.具体性

D.综合性

11. 不是教材设计的基本原则的是(B )

A. 激发学生动机

B. 要根据经济水平发展

C. 要适合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半

D. 要贴近学生生活,实践性强要促进学生不断探究问题

12. 教材管理是教育事业是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乂是国家文化出版事业的一部分,二者的重合交叉便构成教材管理的(B )

A.范围

B.性质

C.范围和性质

D.范围或性质

13.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发展性评价体系的是(B )

A.课程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B.课程评价过程的动态化

C.课程评价标准的统一化

D.课程评价主体的互动化

14.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促进学生、教师和课程不断发展的是(D )

A.综合性课程评价体系

B.考核性课程评价体系

C. 肯定性课程评价体系

D.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

巧.对教科书的评价将服务于一系列目的,其中最重要的目的是(A )

A. 为国家评审按新课程标准编写的教科书提供参考依据

B. 为基层单位选择教科书提供参考依据

C向教科书编写单位提供改进教科书的参考意见

D. 向社会公布最适合学生需要的教科书

三.名词解释题

1. 广义的课程

答:广义的课程指的是学生在学校中获得的经验,它包括学科设置、教学活动、教学进程、课外活动及学校的环境气氛等。

2. 学习方式

答:人们在学习时所具备的中所偏爱的方式,是学习者一贯表现出來的具有个性特色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

3. 课程的统整性

答:是指整合学科分割所造成的知识支离破碎的状态,以防止学生的知识体系窄化、僵化和脱离生活实际的发生。

4. 综合实践活动

答: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丁?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口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

5、课程标准

答: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丁-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口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

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

6、校本课程

答:校本课程是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7、课程资源

答: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來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

8. 现代学习方式

答:现代学习方式是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性发展为目的,由许多具体方式构成的多维度、具有不同层次结构的开放系统。

9. 表现性评价

答:表现性评价是通过学生完成特定的外部行为表现來评价学生的评价方法。它是针对传统的纸笔测验而出现的,相对丁-传统的测验方式,表现性评价需要学生口己创造出问题的答案或用口己的行为表现出來展示口己的答案,而不是从规定好的选项中选择出口己的答案。

10. 课程内容

答:课程内容是指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

四、简答

1. 新课改的具体目标有哪儿项?

答:有六项具体目标,它包括:改变课程功能、调整课程结构、精选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重建课程管理体系。

2. 课改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1)构建一个新型课程管理体系。(2)建立一支新型教师队伍。(3)探索一套新型课堂教学模式。(4)完善一个新型教育评价体系。(5)建设一个先进的信息化平台。

(6)培养一批先进典型。

3.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及其基本含义。

答:本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包含着

三层含义:(1)以人(学生)的发展为本:(2)但导全人教育;(3)追求学生个性化发展。

4. 简述综合实践活动包括那几个方面。

答: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儿个方面:

①、研究性学习;

②、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③、劳动与技术教育:

④、信息技术教育。

5. 简述新课程中教师角色将发生哪些转变。

答:新课程中教师角色将发生以下儿方面转变: 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

者; 新课程耍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6. 简述新教材的特点。

答:新教材主耍在一下五个方面体现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

① 、新教材注重引导学习方式的变革:

② 、新教材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③ 、新教材体现学生的身心特点;

④ 、新教材为创造教学留有余地;

⑤ 、新教材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反映在主体和内容 编排中。 7. 本次课改中,课程体系走向综合化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答:(1)从小学三年级至高中设置非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2)新课程还 设置了许多“综合性学科S 着意推进课程的综合化,对旧有的课程结构进行改造;(3) 各分科课程都在尝试综合化的改革,强调科学知识同生活世界的交汇、理性认识同感性

8. 新课程在教材观上的转向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首先就教材与学生的关系而言,学生不再是教材彼动的受体而是对教材进行能 动实践的创造性主体:教材不再是只追求对教育经验的完美的预设,而要为学生留有发 展的余地,使教材编制过程本身延伸到课堂和学生的学习之中。

9.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

答:使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索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 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培养学生利用信 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具有初步技术能力。

10. 实行“三级课程管理”的作用是什么?

答: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各口权利和责任的划分,①摆脱了过去僵化单 一的管理体制妥善地处理了课程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②有助于教材的多样化, ③有利丁?满足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和学生发展的需求。

五、论述

1. 新课程标准在哪些方面突出体现了 “以学为本”的设计思想?

答:第一,在课程目标的设计上,新增加的两个维度“过程与方法J “情感、态度、 价值观”突出了作为学习主体的人一学生和学生发展的重要地位,更多地关注和强调 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学习的态度与情感,反映了课程标准的设计思想是“目中有人”、 “以学为本”的①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 ② 、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 ③ .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

④.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 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现代课程理念。

第二,在内容标准的设计上,从“学习领域”、学习主题”、“目标要素”的学的角度,來设计和组织课程内容,以学生的学习为主线,充分感受到课程标准中“学生” 和“学生发展”是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第三,在课程实施建议方面,从“教”更好地为“学”服务,从“教”更好地服务F “学生发展”,从“教”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这样一个角度來提出建议。为学生形成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口主探究、相互合作的学习品质,提供教学环境和教学半台的支撑。

2. 举例说明,在教学中如何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答:首先,辩证地理解“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既要改变过去那种只有“预设”、完全封闭、一切尽在“教师掌控之中”的现象,乂要避免不适当地、漫无边际地“生成”, 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减损国家要求及教育“引导”、“塑造”的责任。

其次,教师在备课及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详略得当”。所谓“详” 一是在教学目标和内容的设计上,尽可能地将“三维目标”和有关内容加以整合,而不能仅有“知识点”:二是尽量考虑周到,预先设想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多样化的对策。所谓“略”是指教案不要太详尽,宁可“粗一点”,给现实的、活生生的教学留下一定的时空,最终在教学中完成,在教学后完善,决不能像过去那样把教学的每一环节、教师的每一句话及学生的可能回答都写出來,使得原本富有生命力的教学成了完全预定的、僵死的“走教案”、“演教案剧”。

再次,在课堂中,教师要“与时俱进”、“与境俱进”,及时抓住并灵活处理具有“生成价值”的问题、回答、细节、情境等,让教学充满灵动、智慧与活力;但是,这种“生成”必须与预设的学习目标、学习主题有某种内在联系(这种联系不一定局限于本节课或本单元的目标和内容),或是拓展,或是深化,这样才能既保证课堂教学的“开放”与“灵活”,促进学生口主和富于个性化、创造性地学习,乂达到国家对青少年一代的基本要求。(举例略)

3. 谈谈口主学习的实施要点

答:(1)创建积极的课堂环境;(2)使学生认同学习目标;(3)给学生更多的学习口主权:(4)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5)学生参与评价学习结果并优化学习方法:(6)让学生参与课堂管理。

4. 试述发展性评价的内涵是什么.

答:其基本内涵表现为:

(一)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淡化原有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关注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发展中的需要,突出评价的激励与调控的功能,激发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内在发展动力,促进其不断进步,实现口身价值。

(二)与课程功能的转变相适应。体现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保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三)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关注全人的发展,强调评价的民主化和人性化的发展,重视被评价者的主体性与评价对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

(四)评价内容综合化,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等能力的发展,以适应人才发展多样化的要求:评价标准分层化,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发展的独特性。

(五)评价方式多样化,将量化评价方法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适应综合评价的需要,丰富评价与考试的方法,如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情景测验、行为观察和开放性考试等,追求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六)评价主体多元化,从单向转为多向,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强调被评价者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建立学生、教师、家长、管理者、社区和专家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以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七)关注发展过程,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來,使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而终结性的评价结果随着改进计划的确定亦成为下一次评价的起点,进入被评价者发展的进程之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