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确并非真实_浅析马蒂斯的绘画美学思想

精确并非真实_浅析马蒂斯的绘画美学思想

精确并非真实_浅析马蒂斯的绘画美学思想
精确并非真实_浅析马蒂斯的绘画美学思想

精确并非真实

———浅析马蒂斯的绘画美学思想

Ξ

杨恩达

(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关键词:马蒂斯;精确并非真实;美学思想;秩序;心灵表现

摘 要:“精确并非真实”是马蒂斯对造型艺术的独特见解,也是其美学思想的精髓所在。它要求艺术家自发地或无意识地根据自己对客体的独特感受,选用适合自己表达的方式来表现心中的对象,在轻松、自然、随意中,追求更高秩序的美和心灵的表现,把对象本质上的真实当作艺术的灵魂来揭示。

中图分类号:J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435(2003)02-0241-04

Precision is not reality

Y AN G En-da(A rt College,A N U,W uhu241000,China)

K ey w ords:Henry Marttisse;Precision is not reality;aesthetic thoughts;order;expression of soul

Abstract:That“Precision is not reality”is the unique opinion of Henry Marttisse on plastic art and the essence of his aesthetic thoughts.And his idea is that an artist should choose a suitable way for himself to express his objects based on his unique feelings.In an easy,natural and free way,an artist should pursue the beauty of better order and expression of his soul and reveal the reality of objects as the soul of art.

《精确并非真实》是马蒂斯为其展览所作的一篇短文。作为野兽派的创立者,他在艺术见解方面的独到之处确实非同一般。“精确并非真实”正是马蒂斯艺术见解的闪光之处。

马蒂斯在这篇短文中对怎样理解他的素描和油画进行了精辟的阐述。他指出“在油画和素描中,甚至在肖像画中,打动人的力量并不依赖精确地复制自然的形态,也不依赖耐心地把种种精确地细节集合在一起,而是依赖美术家面对自己选择的客观对象时他那深沉的感受,依赖美术家凝聚在其上的注意力和对其精神实质的洞察。”[1](P183)他断言,每一事物都有某种固有的真实,必须把它同外表的样子区分开来,这就是起作用的唯一的真实。也就是说,物象本质上的真实,决定了一幅素描或油画的成功。“精确并非真实”正是这篇短文的核心。它描述了画家用“符号”表现客观对象的过程,不是把精确当作艺术的唯一尺码,而是把“对象本质上的真实”当作艺术的灵魂。

在20世纪中期,马蒂斯之所以能提出“精确并非真实”这样的至理名言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它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原因。第一,19世纪末期,印象派的诞生标志着艺术家开始对自身内在生命的关注,打破了自文艺复兴以来长期建立起来的模仿自然真实的“章法”。尤其到后印象派时期,更加强调表现自我感受和主观情感,主张艺术形象要异于生活物象,要用自身的生命感受去改造客观世界,使其再生。第二,在哲学方面,超现实主义代表人物乔治?奇里柯认为:“通过近代哲学和诗人,艺术解放了”。也就是说传统的艺术法则已无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首先,尼采“杀死”了上帝,动摇了人们的精神信仰;他的“一切价值的重估”的观点又唤起了近现代文艺界学术思想的革命。反对传统,注重创新成了文艺活动的指导性纲领。其次,从弗洛伊德和柏格森的思想中我们还可以找到马蒂斯思想的渊源。现代心理分析学说的创始人弗洛伊德将现实定格为“焦虑”,即本我的欲望被压抑,造成了人被现代文明所异化,而不是正常的生命中的自我,成了非我。柏格森认为现实的机械性遮蔽了人的生命冲动,扼杀了自由的自我。这些思想都导致了现代艺术开始背离传统,并注重自身特定

第31卷第2期Vol.31№.2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A nhui Normal U niversity(Hum.&Soc.Sci.)

2003年3月

Mar.,2003

Ξ收稿日期:2002-11-18

作者简介:杨恩达(1974-),男,安徽太和人,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00级研究生。

的情感。第三,在科学技术上,三棱镜原理使人们对光色关系有了科学的认识;微生物技术学科的建立开阔了人们一片新视野;工业交通的迅速发展大大加快了人们的生活速度。这都为现代艺术的建立提供了科学的依据。由此可以看出,“精确并非真实”的提出乃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人们对客观世界在认识的广度和深度上的扩展与延续,也是艺术的社会功能价值观的历史演变。

那么,“精确并非真实”的含义又是什么呢?这里的“精确”指的是对所描绘的艺术形象与实物的表象极其相似,甚至酷似到可以乱真的地步。但是,宇宙间任何物体,除了有表象之外,更重要的还有它的精神。哪怕是无生命的东西,它的变化、流动也存在着一种内在的力量。如果艺术仅以能否精确地表现事物表象来衡量,那最多也只是对存在物的机械模仿。正因为如此,有些人甚至把这类艺术家称为自然的“奴仆”。“真实”,就其在艺术发展的漫长历程中而言,是没有确切定义的。艾伦?温诺在其《创造的世界———艺术心理学》中认为,“艺术是一个开放性的概念。它随着人类创造的步伐向前发展,从未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所谓艺术的真实其标准也不断在改变。文艺复兴以后,欧洲人在当时自然科学的基础上建立了模拟自然三度空间的“真实”,其成就是不朽的。但从20世纪以后,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从这个特定的时期来看,野兽派创立者马蒂斯所说的“真实”已经超越了历史的含义,它是指艺术家自发地或无意识地追求客体的诚实性,仅仅停留于表象的真实,则无法真正再现心中对象的真实。因为艺术是真诚的行为。正如鲁道夫?阿恩海姆所说:“就艺术家(现代派艺术家)本身而言,他们在自己的作品中所看到的东西,毫无疑问与客观事物十分酷似。”[2](P161)这里的“酷似”,绝不是指西方传统写实绘画样式的外表的形似,而是类似于中国画中所形容的“神似”。只有“神似”,才可以说精确地表达了他所看到的东西。从整体上讲,“精确并非真实”就是艺术家自发地或无意识地根据自己对客体的独特感受,选用适合自己表达的技法来再现心中的对象,而不是靠堆砌大量的细节、精心的描摹来模仿自然。从这里不难看出,“精确并非真实”使他不再强调艺术形象的全方位(形体结构、明暗、空间、体积等)因素,而是把强烈的感情注入到画面中,创造新的形象,并且在表现形式方面进行大胆的创新和借鉴,形

成自己鲜明的风格。

“野兽不野”

一次,一位妇人到马蒂斯的画室观画,指着其中一幅对马蒂斯说:“这个女人的手臂肯定太长了。”艺术家彬彬有礼地回答:“夫人,您弄错了,这不是女人,这是一幅画。”看来,马蒂斯和这位夫人的艺术见解存在着分歧。一个说艺术必须是精确的,否则就不一定真实;一个则认为,艺术的真实并非精确。以马蒂斯的体认,比例是塑造形象的手段而并非目的,如果有利于表现艺术家心中的真实,比例结构可以有所“牺牲”。精确的学院派人物造型是非常科学的,但缺少内在精神和神韵。因为创作者被众多的条条框框所束缚,缺乏激情和感受。马蒂斯舍弃精确的女人体比例,目的是追求更高的“艺术真实”。在自然的表象和艺术家的主观感受之间,也就是在精确和真实之间,马蒂斯认为主观感受更重要,“艺术真实”不能以“生活真实”来衡量。

艺术,尤其现代艺术完全是心灵之事。艺术家寻找美时固然需要眼睛,但它只承担接收和传递意识的可见部分的任务,心灵才是视力和观察的真正工具;反映在艺术家眼睛中的“网膜图像”,必须通过视神经输入画家的大脑,形成艺术家的“心灵图像”,艺术家的天才和智慧才得以把大自然和现实生活中的种种要素组成极其复杂的艺术作品。因此,艺术“打动人的力量并不依赖精确地复制自然”,“而是依赖美术家面对自己选择的客观对象时他那深沉的感受,依赖美术家凝聚在其上的注意力和对其精神实质的洞察。”希腊哲人赫拉克利特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马蒂斯所表现的太阳,正是他以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去观察体验并创造出来的,不同于别的艺术家的“太阳”。但他的“太阳”却被称为“野兽”。

马蒂斯是一个有着自己艺术追求的艺术家。他说:“我梦寐以求的是一种均衡、纯洁而宁静的艺术,它能避开烦恼或令人沮丧的题材。这种艺术对每个人的心灵,无论他是事务员或作家,均给以安息或抚慰,犹如一张舒适的安乐椅,在他身体疲乏的时候坐下来休息。”这段话是他全部艺术的纲领。[3]在这里,马蒂斯把他的艺术比作“安乐椅”,追求“一种均衡、纯洁而宁静的艺术”,使人获得愉悦的享受。如作品《红色的和谐》,这幅画创作于1915年。当时欧洲正“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处都是屠杀和破坏。但作品呈现出的却是一个充满和谐、宁静、欢快

242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31卷

的理想世界,毫无战争的痕迹。画面简洁清晰没有多余,一切都显得漫不经意,但却是独具匠心。看到这幅画让人仿佛看到马蒂斯在他画室的小天地里其乐融融地描绘着他的理想世界,尽管窗外不时传来轰轰的枪炮声,更别提那与他毫不相关的“野兽”了。

美的更高秩序

“造型艺术不讲形式那是不务正业。形式美的基本因素包含形、色和韵……”[4](P63)这里的“形”不仅包括被描绘物体的形,而且更重要的还包括画面的结构。

为了实现美的更高秩序,马蒂斯在艺术形式上作出大胆的创新。在早期绘画构思中,一切都围绕着画面最令人感兴趣的焦点进行。但马蒂斯认为“画面中各个部分都必须是和谐一致的;重要的是整幅画面的结构,而不是着重被描绘的物体。要以强烈的形式感引导人们认知那个被表面所掩盖、有着精神内涵的世界。”[5](P56)同样,色彩也是马蒂斯所强调的。“它应该饱满、有个性,还应受到极好的判断;并且应在平面上发挥作用;同时也应在深度上建立结构。”[5](P55)他还认为“色彩的解放应与绘画中其他的构成因素的解放相联系。……所有色彩象音乐和弦般共鸣合唱。”[5](P55)他把色彩从具体物象中抽离出来并赋予了新的含义,使其自由地为画面结构服务。

《舞蹈》和《音乐》这两幅作品可以说是马蒂斯对美的更高秩序的追求的代表。

据说,马蒂斯1905年在科利乌尔看见几个渔民和农夫在海滩上跳一种名叫“沙达那”的舞蹈,从而获得了《舞蹈》的构思。“沙达那”是一种正规的舞蹈,场面比较热烈。马蒂斯在作《舞蹈》时并没有根据现实的情状进行描绘,而是抽取舞蹈中内在的本质———生命与节奏。画面是五个携手绕圈的女性舞蹈人体,被处理在天、地两大色块的背景上。色彩极其节俭,仅仅三种颜色,背景用耀眼的绿色和蓝色组成,人则敷以土红色,具有朴实的幻想深度。一个个舞者被节奏化,或伸或曲,或高或低,如同音符在夸张、扭曲的人体姿态组成的曲线上跳跃;色彩的强度伴随着运动的节奏不停地变化着,因而造成视觉上的闪烁感。在这里,马蒂斯巧妙地避开了无序的热闹和火爆的场面,把人领入一个轻松和谐的天地。

音乐的题材,是画家乐此不疲常常描绘的。传统艺术家往往把它描绘成日常所见的抒情的田园世界。马蒂斯则不然,心灵中回响的“音乐”才是他要表达的。《音乐》乍看给人一种呆板、僵滞的感觉。天地色彩平涂,五位男性人体均以正面展现,似乎没有联系,但深究画面,一种生动细腻的乐感便被唤现出来。背景虽用深浅不同的蓝、绿平涂,却被优美的弧线分割,构成舒缓的想象空间。人物仅施以土红色,朴素但极富个性。人物之间的呼应更为微妙,或立或坐、或奏或听,以身体的变化烘托出音乐的意境,韵味无穷。从这里可以看出,马蒂斯对《音乐》的解释完全不是根据现实,而是以一种美的更高秩序表现其内心深处独特的“艺术真实”。

心灵的造型表现

一切绘画都是造型的。造型包含两种:对客观对象的精确模拟和在研究客观对象本质基础上的创造。其中后者更为重要,因为它是依靠视觉、想象、情感和理性等因素的综合作用达到的。马蒂斯正是遵循这一艺术原则来表现事物本质的。而客观对象的本质绝非单一,是有其多本质性的。“从不同的立场看,事物的本质是不同的;随着对客观世界认识的不断提高,可以发现事物更多的本质以至无穷。”[6](P108)在探索事物的本质上,大众的眼睛是懒惰的,远远比不上艺术家来的真挚、敏锐。所以,艺术家的任务就是帮助大众认识事物不同的本质,扩大他们的审美视野。

绘画的造型又是在二度平面上实现的,但它既可以达到深远的立体效果,还可以达到单纯的平面效果。前者是传统画家不遗余力追求的,后者正是马蒂斯追求的。“他的信条是:越平淡越有艺术性。”[7](P71)借助于单纯、平面的表现形式,他走向了超越客观对象摹写的表现的可能性。埃德施密特说:“表现主义的艺术,不仅是艺术的事件,还有精神的追求。它破坏了形式的桎梏,是灵魂的,是人间性的。”[8](P110)马蒂斯绘画中的客观对象已经不再具有日常所说的意义,而是通过他的心灵净化,被赋予强烈的主观感情和内心深处的意念,使之具有特别的感召力。在美的更高秩序的框架中,意义转换的客观对象载负着马蒂斯的思想并将其呈现给观众,更新他们的观念,引导他们认知客观对象的多重本质。

试想一下,如果没有马蒂斯的作品,我们能察觉到那普普通通的客观对象的韵味吗?能感觉到那看似简单的客观对象组合所带来轻松、和

342

第2期 杨恩达:精确并非真实

谐、欢快的气氛吗?

马蒂斯处于由传统艺术向现代艺术过渡的转折期。“精确并非真实”的提出标志着西方艺术以科学、精确地模拟客观对象让位于强调艺术家“自我”主观感受的表达。从那时起,人们再也不以传统的“再现客观对象”这一标准来衡量艺术。因为艺术家表现的是经过他们心灵净化过的世界。这给艺术家提供了更广泛的创作空间。

“精确并非真实”是马蒂斯艺术见解的闪光之处。这使他的作品呈现出独特的面貌,富有强大的感染力,“拨动了我们心中早就在等待的心弦”(柏格森语)。如果因为马蒂斯没有表现重大题材,仅仅追求画面的“和谐、欢快和均衡”而责备他,那是没有道理的;因为艺术创作中最重要的不是题材,而是艺术家的真诚和热情以及在此基础上所体现出的崇高的美。马蒂斯正是凭借在创造性的美的更高秩序中浇铸心灵化的造型语言,表现了对客观对象的审美情怀,再现了他心中的理想世界。参考文献:

[1] (英)杰克德?弗拉姆.马蒂斯论艺术[M].欧

阳英译.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1987.

[2]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3] 朱伯雄.世界美术名作鉴赏辞典[Z].杭州:浙

江文艺出版社,1996.

[4] 翟墨.吴冠中画论[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

社,1999.

[5] (美)约翰?拉塞尔.现代艺术的意义[M].陈

世怀译.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2.

[6] 金学智.书法美的多本质性探讨与历史流程描述

[J].文艺研究,1990,(2).

[7] 约翰内斯?伊顿.色彩艺术[M].上海:上海人

民美术出版社,1996.

[8] 埃德施米特.创作中的表现主义[A].伍蠡甫.

西方现代文论选[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3.

责任编辑:凤文学

《司空表圣诗文集笺校》出版

祖保泉教授和陶礼天博士合著的《司空表圣诗文集笺校》新近由安徽大学出版社出版。

祖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古代文论研究专家,在《文心雕龙》和《二十四诗品》研究方面卓有建树,20世纪60年

代初出版的《司空图诗品解说》海内外广为流传,后多次重印。美国学者刘若愚所著《中国的文学理论》(1973),

哈佛大学权威教材《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宇文所安著,1992)均多有采证。90年代学界就《二十四诗品》作者

问题展开讨论,祖先生深入发掘材料,详加考辨,发表数篇重要论文,从不同角度论证《二十四诗品》的作者当为

司空图。在此基础上,他对司空图生平、思想和创作作深入研究,于1998年出版了《司空图诗文研究》;年登耄耋,壮心不已,又推出《司空表圣诗文集笺校》。著名学者、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张少康教授在《序》中谓:“它们把

对司空图及其讨论的研究,大大地推向深入了。”

《司空表圣诗文集笺校》28万字,收诗集5卷,365首,附录辑佚23首(句)和《诗品二十四则》;文集10卷,70篇,附录辑佚2篇。《诗集》以《四部丛刊》初编本所录明人胡震亨辑《唐音戊签》七十四为底本,参校宋人洪迈编《万首唐人绝句》、刘氏嘉业堂丛书本《司空表圣诗文集》等多种版本;《文集》则经慎重选择采用《四部丛刊》初编

本所录旧抄本《司空表圣文集》为底本,主要参校北京图书馆藏宋蜀刻本影印本、四库全书本、刘氏嘉业堂丛书本

等多种版本,是目前司空图诗文集最完备可靠的版本。《笺校》于每首(篇)后加笺,或言写作时间、背景,或言题旨,对读者理解颇多助益;“校记”除对各本异文加以说明外,很多处还参证各种典籍文献作出甄别、考辨、诠证,

凡此都见出校笺者卓尔不凡的识力。《前言》对司空图的生平、出仕与归隐以及思想矛盾作了扼要而公允的评介,并就诗文集版本流传、著录,诗集的由来及互见诗等问题详加考述。附录有《司空表圣年谱新编》、

《传记四种》、

《书法评传》、

《宋人咏王官谷诗选辑》及主要参考文献,对进一步研究司空图的家世、生平和思想发展很有参

考价值。该书的出版成为“新世纪司空图研究的一个良好开端”。(凤文学) 442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31卷

马蒂斯绘画中的色彩观

浅谈马蒂斯绘画中的色彩观

————————————————————————————————作者:————————————————————————————————日期: 2

浅析马蒂斯绘画中的色彩观 摘要:在艺术发展到"东西方会合"的大时代背景下,选择野兽派领袖马蒂斯为代表,以分析、对照具体作品为方法,从画面形式层面,具体从色彩方面剖析这位画家作品中所蕴含的具有东方意味的情趣,以展现东方意味在他画面中的具体运用或表现。 关键词:亨利·马蒂斯;平面性;东方艺术;色彩观 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 1869~1954)出生在法国勒卡托-康布雷齐(诺尔省),是法国野兽派的先驱,与立体主义的毕加索一起被视为20世纪法国画坛上的两位最重要的艺术家。1892年,马蒂斯报考巴黎美术学院,落第后被著名象征派画家莫罗看重,收入自己的画室。这位导师竭力鼓励学生们根据各自的爱好,去发展自己的个性绘画。他教导学生,为抵制学院主义,不要单纯地满足于经常去博物馆,也要向街头或者到大自然中去作画。莫罗的"在艺术上,你的方法愈简单,你的感觉就愈明显"这句格言,对他启发最大。① 他从后印象派画家中得到启示,大胆发展塞尚的"艺术是一种和自然平行的和协体"这个思想,并从凡高那跳动的笔触中得到狂热表现的力量,也从高更东方色彩的运用中取得表现的方法,马蒂斯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美术界。在经过了几种风格的尝试之后,他于1905年前后最终确立了自己的绘画风格。他的画色彩对比强烈,线条粗犷有力,画面线条狂野,富有装饰趣味,成为有影响的现代派画家。他的油画、壁画、雕塑、素描、版画、剪纸等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作为野兽派的代表人物,马蒂斯继往开来,但那看似极其概括简单却又神秘的色彩,精致、提炼,究竟有何深度呢? 一、马蒂斯绘画产生的时代背景 1、时代背景。19世纪末,欧洲的资本主义社会工业化大生产迅速发展,这种工业革命的变革,不但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且给人们的观察和思维方法带来了变化。20世纪初,以反叛传统为特点的西方现代派绘画的出现,但从艺术本身来看,也是艺术发展的必然结果。西方传统的写实艺术已经多次复兴,整个体系已经比较完善,几乎无人能有新的建树。事物的极度发展往往会导致衰退或者变异,西方现代艺术走向了相反的道路:由再现走向表现、由写实走向写意。于是改变了对自然物象的摹仿与再现,开始注重主观情感的表现。科学的发展也使得追求客观物象视觉真实效果的西方传统绘画受到了危机;照相机的发明可以把客观景物十分快捷并且真实无遗地重现出来,以客观再现为主要目的的西方传统绘画,无法与照相机抗争,而到主观色彩更加强烈的领域寻找出路,因而笔触、线条、色彩、光等,都成为画家一直用来表达情感和情趣的手段。 2、东方艺术的影响。19世纪以来,西方艺术家从工艺美术之国--日本选择工艺性重于绘画性,装饰性重于写实性的浮世绘等艺术。这种选择也导致了西方文艺复兴以来的最重大的文化革命--现代主义扬弃写实主义传统。所以早在1891年,法国批评家在谈到日本主义的时候就指出:"试图无视这个影响者,看不清现代艺术革命的起源,注定会犯这种过失,忽略形成今天样式的本质要素。同时,在艺术历史中,也注定会对具有决定性重要意义的实例视而不见。"事实上,这种影响,与古希腊,罗马对文艺复兴的影响具有同样的意义。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大量的东方艺术品、非洲艺术、中世纪艺术涌入欧洲,给欧洲艺术家以许多启发,审美价值也在悄然地发生着变化。"绘画不

美术鉴赏论文

美术鉴赏(论文) 题目:由《清明上河图》谈美术鉴赏的意义姓名:李欣 学号:2013300999 学院:材料学院 导师:于凤丽 2015年5月23日

由《清明上河图》谈美术鉴赏的意义 摘要: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北宋风俗画作品,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属一级国宝。《清明上河图》生动地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城市生活的面貌,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自从问世,人们对清明上河图的评价和鉴赏从没有中断过,可见其艺术价值之高以及作者画技的高超。在不断的探索和评价过程中,我们对美术的鉴赏本质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关键字:清明上河图张择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意义 正文:美术鉴赏是对美术作品进行评价和欣赏。美术鉴赏是一种审美活动,它是鉴赏者运用自己的感知能力,情感,审美经验和知识修养,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理解和评价,从而获得审美享受和艺术知识,提高审美能力,陶冶情操的过程。它也是鉴赏者面对足以引起审美感情的作品,两者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心物感应,物我交融的复杂的心理过程。 一、作品基本情况介绍 下面以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清明上河图》为例,先对作品进行鉴赏,然后结合这幅作品来谈谈美术鉴赏的意义。《清明上河图》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清明上河图》生动地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城市生活的面貌,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

卷中,画中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农村,另一部分是市集。画中有五百五十余人,牲畜五六十匹,船只二十余艘,房屋楼宇30多栋,车13辆,轿14顶,桥17座,树木约180棵,往来衣着不同,神情各异,栩栩如生,其间还穿插各种活动,注重情节,构图疏密有致,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的变化,笔墨章法都很巧妙,颇见功底。这幅画描绘的是北宋汴京市井生活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北宋都城汴京的日常社会生活与习俗风情。好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啊!该图描绘了清明时节,北宋京城汴梁以及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和自然风光。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面中,画中人物1000多,衣着不同,神情各异,其间穿插各种活动,注重戏剧性,构图疏密有致,注重节奏感和韵律的变化,笔墨章法都很巧妙。这些都体现了张择端的高度的艺术概括力,才使《清明上河图》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全画分为三个部分: 一、汴京郊野的春光:疏林薄雾中,掩映着低矮的草舍瓦屋、小桥流水、老树、扁舟,阡陌纵横,田亩井然,依稀可见农夫在田间耕作。两个脚夫赶着五匹驮炭的毛驴,向城市走来。一片柳林,枝头刚刚泛出嫩绿,使人感到虽是春寒料峭,却已大地回春。路上一顶轿子,内坐一位妇人。轿顶装饰着杨柳杂花,轿后跟随着骑马的、挑担的,从京郊踏青扫墓归来。环境和人物的描写,点出了清明时节的特定时间和风俗,为全画展开了序幕。 二、繁忙的汴河码头:汴河是北宋国家漕运枢纽,商业交通要道,

郭溪《林泉高致》的绘画美学思想

浅析郭溪《林泉高致》中的绘画美学思想 摘要:郭熙的《林泉高致》为宋代画论名著,它集中体现了基于儒学的绘画美学思想。其中以绘画“四可”说来提升人格境界,以山水意象营构来扩展主体的胸襟、开拓审美视界;借营造山水之“势”来体现生命的张力,并在“三远”说的理论凝结中表达了画家对生命境界的追求和性灵安顿。《林泉高致》不仅在绘画功能、构图和技法上有独到见解,而且在艺术精神和人生境界方面亦有智慧的表达,因而成为中国古典画学的一座里程碑。 关键词:四可山水意象势三远 《林泉高致》集,主要内容为宋代画家郭熙所撰,其子郭思后来将《林泉高致》做注并整理成集,约成书于宋政和七年(1117)。《林泉高致》涵盖深广,集中体现了郭熙精深的画学与美学思想,其中对山水画的起源、功能到构思、、笔墨,以及观照法式等,都有精辟的阐述。笔者在多次研读的基础上,就其中体现的郭熙绘画美学思想的几个层面做简要述评。

一、“四可”说之意蕴 中国山水画发展到北宋中期有巨大变化,突出的一点是多数山水画家摒弃隐居,不再强调山水画表现隐居的思想倾向。郭熙作为宫廷御用画家,适应山水画的发展趋势,及时从实践和理论方面给予总结。由于郭熙的山水画强调表现诗意,并提出山水画的“四可”价值论———可行、可望、可游、可居,使山水画的创作和理论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郭熙在《林泉高致·山水训》一开始就谈到山水画的艺术价值与功能问题,认为人们生在承平时代,想要“苟洁一身”,不必去隐归自然;借助山水画,完全可以不下堂奥而坐穷泉壑。这是对宗炳提出的“卧游”、“畅神”的绘画美学功能论的补充和发展,宗炳的“卧游”、“畅神”论是在道家和佛学思想影响下的产物,而郭熙则不同,他主要是从儒家的角度来看待绘画的艺术功能问题。《山水训》曰:“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其旨安在?……此世之所以贵夫画山之本意也。”在郭熙看来,君子爱惜山水,主要是为了养素、啸傲、隐逸、常亲、常适,“快人意,获我心”。是为了养成淡泊虚静、素洁平常的内在的心灵世界。从而陶冶性灵,提升人格境界。 同时郭熙认为,“画山水有体,铺舒为宏图而无余,消缩为小景而不少。看山水亦有体,以林泉之心临之则价高,以骄侈之目临之则价低。”欣赏山水,要“以林泉之心临之”。林泉之心就是审美的心胸,是超越世俗尘淖的真我的体现。

我向马蒂斯学画画教学反思

我向马蒂斯学画画教学反思 《我学马蒂斯来画画》,本课的教学目的是体验画家作品,感受创造的乐趣,发现作品结构特征。在不改变画面的基本结构的情况下作创造性的添加。能正确欣赏评价大师、自己和别人的作品。 真正走近马蒂斯,必须对马蒂斯有全面的了解,即要经过一个欣赏的阶段。然而在以往的美术教材中的欣赏课总使孩子们索然无味,关键在于缺乏参与的激情:光说不练,隔靴挠痒,距离太远。而欣赏恰恰强调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得从画家的人生经历,时代背景,人物个性等方面入手,这样问题就出现了:是否会和政治思想课相似,和语文课有雷同呢?尽己所能把自己了解的画面风格,作者生平,时代背景最大限度地讲给学生,期望学生对马蒂斯有全面的了解。试想这样的过程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有效吗?采用这样的方式还谈的上是走近马蒂斯吗?二年级的孩子能从单薄的语言,自身单薄的经历中了解画家崇尚人性、自然、和谐的意义吗?反而使距离遥远,缺乏吸引力。使他们在心理上觉得和大师的作品有差距,就像精美绝伦的物品面前竖着这样一个标志:物品贵重请勿靠近。一下子令人丧失了亲近的热情。撇开上述的各种元素,我们就画论画,就能使学生和大师产生某种方式的对话,产生一定的共鸣,在观画的过程中体验到一个再创作的过程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基于这样的考虑我认为合理的铺垫: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再动手画一画。让他们用自己的亲身体验轻松地和大师对上话。 自由的学习方式对任何一个学生来说都会使他们特别激动,在教学导入过程中我采用得是“听画”的方式:“请画一个坐着的人,什么人?什么

打扮?我不知道,可你知道。发挥想象,画出你最熟悉或感兴趣的人。” “再请画一张给这个人坐的椅子?什么式样你最有发言权。”然后剪下在黑板上简单展示和交流。椅子、人物再也没有比这更让孩子们熟悉了,没有任何的约束他们可以自由发挥想象:黑板上一会儿就出现了四十几把不同造型的椅子上坐着四十几个不同的人物。这是孩子们将已有的信息和经验在头脑中进行有意识的选择,组合运用创造的过程。短时间内就使他们看到了集体创造的成果。小小的成果展示在创造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它是动力,是源泉,在课堂一开始让孩子们的大脑进行了预热。他们小小的心中涌动着澎湃的创作激情,并且在以后的创作作品中也会直接体现了出来。 我再把这些作品组合成马蒂斯作品结构相似的画面,继而出示马蒂斯作品,请他们做比较,找找他们最相似的地方在哪里?为他们提供一个可探究和发现的情境,把问题扔给学生,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促使他们进行分析、归纳、判断。难度降低,较容易的得出:位置不变,形象变了。(即主要结构相同:物体的大小、前后关系。)用游戏的方式很自然的感知了创造的结果,把握了作品的基本结构。并把大师的作品和学生的作品联系在一起,初步的走近了大师。 感知是创作的基础,所以对马蒂斯作品的欣赏很重要:请学生用描述性的语言描述画面:“在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美术鉴赏论文

美术鉴赏论文 浅谈对中国画的认识 首先我想说对于我们建筑学来说,对国画的认识是更有裨益的。各类的中国画首先给人一种意境美和音乐美,在使人在了解画的同时,也得到审美能力的锻炼 在着我就谈一下自己对中国画的认识,我觉得了解中国画首先应该了解中国画的产生,发展及其内在精神 山水画萌芽于晋朝,顾凯之在《魏晋胜流画赞》中第一句就是“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山水画已成为一个主要表现题材,我觉得人对人自己认识太深才觉得每幅画人的言态表现得不尽人意,山水可夸大其气势表达出其意境即可,狗马只须表达出其形而已从顾凯之仅有的山水画《洛神赋图》中可以窥见当时山水画初期形态的端倪,基本上如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的所记载的样子,传本〈洛神赋图〉中的山水部分,确实如其所言“群峰之势,若细饰犀拮”,或“水不容泛,人大于山”无论是山水还是树石,都表现为高度的概括化,比如树的表现,银杏树仅象征性地以三五片银杏叶概括,树枝的“列植之状”也是“若神臂布指,离现实生活中真实的印行树有很大距离,正如前边所论“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山石仅以“高古游丝”线条勾勒,而没有皴法,但我认为,水法和云法的表现是极为纯熟的,水云的流态动势相当完美,由此可见,山水画的表现在当时已达到的艺术水准只是没有后来的布局合理罢了 初期的山水画往往是人物活动的背景,配景,即使独立为一个专门画种也是需要一个发展过程的,山水画初期的这种形态是不足为奇的,虽然我们现在已不能得睹六朝时期的山水画作品而且见于史料的早期山水画家也不是很多,顾凯之,宗炳,王微等人关于山水画论的发展为当世山水画的发展和成熟作了理论上的准备历隋唐,五代诸朝,山水画渐盛。他们可谓山水画的先驱,六朝时期是中国山水画的真正起点,虽说是中国历史上政治最黑暗的时期,却导致了美学上的最灿烂,我认为这应该归功于当时不忍心目睹石灰的琴棋书画的隐士,且

中西方绘画审美观念 的异同

中国绘画以中国的水墨画为代表,中国的水墨画以写意为主旨,作画者不但要心中有画面,还要有对画面深深的感情寄托,不以生活中的实物的形象为局限。用笔是大胆,不拘于形式,不刻求光感以及画面色彩搭配,观赏者要走入画中,走入作画者的思想中,这样才能真正的欣赏它,感受它的美。中国的水墨画画面多辅以文字,作为欣赏画作的铺路石,如中国五代时期画家荆浩的《匡庐图》,画面气势磅礴,危峰重叠,四周溪峰连绵,山石之感坚实,体感厚重,体现出作者对山水无限敬仰之情,也同时能体现出作者无限的胸襟。 西方绘画作品非常繁多,但其中以宗教色彩浓重的题材为其代表,画面多凝重,色彩对比鲜明,画法笔触精细,力求完美,画面人物表情清晰明了,而且作品题材多为广为人知的宗教故事。做平力求形似,有种真实贴切的感觉。作者多追求画面的光源,以及光源在画中人物中的折现。他们善用光和色彩来体现作品,西方绘画作品也能体现画家的一些思想感情,但过于拘泥,不像中国水墨画般豪放、洒脱。如: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徐徐打开的帷幕中圣母怀抱着圣婴从云端缓缓落地,圣母端庄矜持的脸上略带忧伤,而圣婴也带着超乎儿童的神圣。画面如诗一般,艺术语言表现出一种优雅、和谐、轻快,体现了当时的人文主义理想。

那你可能会问中国就没有了细腻,西方就没有来豪放吗?我只能告诉你:“是也!非也!”。 无论是西方绘画还是中国的绘画,他们都在不断的发展,不断的变化,随着世界文化的交流,随着审美观念的拓展,西方也出现了洒脱之作,中国也不乏细腻光感的作品出现。 西方绘画作品中现代的大作中写意、奔放的作品很多,如蒙克的《呐喊》,画中天空被染成了鲜红色,灰蓝色的海湾和小镇,桥头两个僵直的人影向前走着,画中央一个有几分变形的人正在捂着耳朵呼号呐喊,像是画家自己的化身。让我们体会到了画家的紧张、恐惧和不安,甚至是绝望。 中国绘画的细腻、婉约就如同中国的绣花针,细致入微,极其考究,如中国唐代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他以每位帝王以及侍从为一组造型,侍从体型小于帝王,同样的背景进行烘托,画面通过描绘人物的外貌特征的细微,刻画表现人物各自的性格气质心态。它是中国古代绘画史上重要的人物肖像画之一。 西方绘画与中国绘画在时间和空间的观念上是相辅相通的。有细致入微的联系,又有绝对性的不同,不论是西方还是中国,都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

幼儿园大班教案:马蒂斯剪贴画《海底世界》

幼儿园大班教案:马蒂斯剪贴画《海底世界》 【活动目标】 1、感受马蒂斯剪贴画作品简洁、夸张的造型艺术风格,大胆地表达对作品的认识和感知。 2、尝试用概括、夸张的剪影方式表现海底世界。 3、体验创作剪贴的乐趣。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课前组织幼儿欣赏有关海底世界的图片。 物质准备:课件、作业纸、剪刀、胶棒、各色彩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了解剪影的艺术特征,引发联想 1、出示PPT(喜洋洋),通过观察图片,了解剪影的特点。 ——老师今天带来了一张有趣的图片,你们看看,它是谁?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小结:噢!虽然图片上没有画出喜洋洋的眼睛和鼻子、衣服,但是我们可以发现图片上有喜洋洋的羊角、全身卷曲的羊毛、可爱的大鞋,只要找出这些,我们就可以推测出他就是喜洋洋,这种图片叫做剪影。 2、通过对剪影的认知,初步感知剪影的艺术形式。 ——我还有一个更有趣的剪影,它是海里的一种生物,可能是植物,也可能是动物,大家看看它的样子,想一想,可能是什么呢?

——刚才的两个剪影从外形上看,有什么不同? 小结:喜洋洋的剪影看起来比较复杂,第二个剪影看起来很简单,是由几何形状组成的,从上看像是半圆的头部和半圆的肚子,我们推 测可能是海马、海龙;从弯弯曲曲的长条形状看像是海底的植物,我 们推测可能是海草、海带,或者是正在游动的海龙。 二、欣赏马蒂斯的剪贴画《海底世界》,感受作品的风格,表达 自己的认识 1、出示画家照片,介绍画家及作品名称。 ——我今天带来的这幅作品,是一幅剪贴画,他是法国赫赫有名 的画家马蒂斯剪贴的。马蒂斯爷爷年轻的时候,画了好多漂亮的画, 他在80多岁的时候,拿不动画笔了,就在纸上涂上好多漂亮的颜色, 然后把彩纸剪成有趣的图案,贴成一幅幅大的剪贴画。 ——这幅作品的名字叫《海底世界》,刚才那个剪影就是作品里 的一部分,这里有美丽的海底景色和一些有趣的生物,请小朋友们来 欣赏一下,看看他们的样子,想想,它们可能是谁? 2、幼儿分组欣赏、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你找到了什么?从哪里看出来的? 3、集体交流对作品的感受和认识。 ①从形象上欣赏作品的艺术特征。 ——这幅画里你找到了什么海底生物?你为什么觉得它是××? ——它和你见到的××影子很像吗?比如(边指边说):这条鱼 尾巴和我们平时见到的鱼尾巴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像什么形状的? ——画家把他们的剪影都变化了,和平时我们见到的不一样了, 但是我们仍然能够认出它,这种方法很夸张。

浅析俄罗斯绘画中的宗教精神

俄罗斯绘画中的宗教精神 摘要:俄罗斯宗教绘画是在拜占庭艺术基础上,融合了俄罗斯民族精神所形成的独特的宗教艺术,在俄罗斯几百年的古代艺术发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优秀的宗教绘画作品也影响了众多俄罗斯艺术家,本文通过对俄罗斯宗教绘画的描述,宗教特征的阐述和分析,来解释宗教和艺术之间既矛盾又相互依存的关系。宗教艺术是艺术史上的重要构成部分,只有了解它的宗教含义,才能更清晰地理解宗教绘画 关键词:东正教绘画作家作品 一宗教的内涵解读及俄罗斯人的宗教思想 宗教在其历史的发展中对艺术尤其是绘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为绘画提供了创作素材,同时宗教精神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画家的绘画创作。这里所说的宗教精神,它是解释万事万物的终极意义特别是人类的生存与灭亡,幸福与痛苦过程中所体现的一种终极关怀,其特征可以概括为终极性,不可超越性,无条件性,非经验性和非逻辑性四个方面。大体而言,东正教的宗教精神包括保守性、封闭性、神秘性,正因为宗教精神有着终极关切的特点,它建构了一个使内心得到安宁,对世俗世界有无限超拔一面的特殊意义的世界。艺术和宗教早反映形式上有许多相似之处,都贯穿人的精神生活,并且以各自的方式去解释人类生存的意义和目的。除了宗教精神的内涵以外,广义地说,宗教精神还包括人们对宗教的理解与认识还有对待宗教的态度 俄罗斯人的信仰来自于19世纪后半期拜占庭帝国向基辅公国派出的传教士,属于正教。当时大数斯拉夫国家也信奉正教,而从波兰向西的国家信奉的是罗马的天主教。因此,从宗教信仰上讲,这也是俄罗斯人的思想意识与西部欧洲不同的开始。在此之后的几百年中,又经历了蒙古人入侵和十字军东征等冲突。这些不稳定的格局非但没有改变俄罗斯人的信仰,相反,东正教已经逐渐成为俄罗斯人心灵中最根深蒂固的思想情感与寄托。通过文化的交融,历史的延伸,俄罗斯人形成了他们自己独特的传统,俄罗斯民族的精神本质与东正教融合在了一起,东正教改变并塑造了俄罗斯民族精神,俄罗斯民族本性也在东正教里留下了深刻印记。俄国的东正教与国家的关系也非常密切,俄罗斯东正教不像天主教和基督教那样面向社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随着历史的进程不断调适自己,而是严格尊奉神教宗旨,敌视自由和进步,反对多元和开放。所以从历史上讲俄罗斯就是一个专制独裁的政府,同时,它也是一种具有独特的民族气味的宗教。“东正教首先不是一种学说,它不是外部学说,而是内在的精神体验,精神道德,它把内在的修行看成是宗教的本质”。[1]东正教是最不规范的基督教形式,也是最精神化的精神方式。东正教的神与人的交往,可以说是最远的,又是最近的,是可以达到的。这种交流的方式,很神秘又很难把握,是从我们自己的认识出发,能够体验,或者通过思维的东西,西方的基督教如果要与东正教比较的话,俄罗斯东正教的天更加高远,地更加广大,心更加深邃,人更难以琢磨。为什么难以琢磨,这需要我们更深入的了解俄罗斯的民族性格,从民族个性去解释,在东正教这种文化下,造成了这种民族心理,民族性格,这种俄罗斯民族性格与心理与东正教又是互动的,影响了东正教的发展。

法国画家马蒂斯作品赏析(最新整理)

法国画家马蒂斯作品赏析 马蒂斯(Henri Matisse,1869年12月31日-1954年11月3日,摩羯座) 法国画家,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善于运用色彩的画家,野兽派的创始人及主要代表人物,也是一位雕塑家及版画家。他与毕加索是20世纪最重要的两位画家,且是野兽派的领军人物。野兽派主张印象主义的理论,促成了20世纪第一次的艺术运动。使用大胆及平面的色彩、不拘的线条就是马蒂斯的风格。风趣的结构、鲜明的色彩及轻松的主题就是令他成名的特点。 21岁时的一场意外,令马蒂斯的绘画热情一发不可收拾,偶然的机缘成为他一生的转折点。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好像被召唤着,从此以后我不再主宰我的生活,而是它主宰我。” 在他的艺术生涯中对他影响最大的老师是莫罗,莫罗曾对马蒂斯说过“在艺术上,你的方法越简单,你的感觉越明显。”正是这句话引导了马蒂斯绘画风格,使他能够用简捷的线条和鲜明的色彩塑造出他所构想的一切,对他终生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说:“野兽派是我把红、蓝、绿三种颜色并列、对比,

使之更具表现力的一种试验。它产生自我心中的某种需求,而不是诞生于任何主观或理性的态度。”马蒂斯毕生最求的艺术理想是宁静、愉悦、优雅的画风,“野兽主义”画风只是他追求理想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阶段。表现自我的装饰性简化,用最单纯却又最有表现力的色彩和造型组合,也就是平面装饰的构成性语言来表现自我,表现自己对自然丰富而深刻的感受,最终营造一个和谐、宁静和愉悦的世界。总体上来说,马蒂斯的艺术理论体系可以概括为表现自我的装饰性简化,追求一种脱胎于传统的现代伊苏,以表现自我为创作的目的、以单纯的平面装饰语言为表现手段。 “色彩的目的,是表达画家的需要,而不是看事物的需要。”即用简单的方式抽象表现人或物的形态,并大胆地运用色彩构成视觉冲击,也正是这种别具一格的艺术表现方式使得马蒂斯的作品有了自己独特的魅力。 马蒂斯为野兽派的发起人。他出生于法国北部的勒卡多镇的商人之家,曾入大学法律系学习,后改学绘画。1892年入美术学院莫罗画室学习,在五年学习中与鲁奥、德兰等建立起友谊。1905年他与朋友们创作的一批作品参加秋季沙龙,惊骇了观众从而渐渐出名。不久马蒂斯去意大利、西班牙、俄国旅行写生,对异国民间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画风变得明丽和单纯,作画追求平面造型,色彩薄而

浅谈梵高绘画艺术中的表现主义特性

【标题】浅谈梵高绘画艺术中的表现主义特性 【作者】王茂 【关键词】梵高后印象主义色彩表现主义 【指导老师】李晓勇 【专业】美术学 【正文】 引言 梵高是众多艺术家和艺术批评家研究的对象,他的作品将色彩的表情功能发挥到了极致,通过对色彩的单纯感与表现力的追求,艺术视象获得了一种粗犷的情感宣泄的特性。自由随意,个性张扬,并且根据自己的主观情感色彩来安排画面是梵高用色的特点。晚期梵高由不满足客观真实色彩再现开始,发展到偏重于追求个人独立精神和主观情感的表现。 一、梵高所处时代的历史背景 19世纪最后30年的欧洲,经济获得显著的增长。由于在工业和农业中运用新的科学和技术,生产力在前所未有的规模上获得发展。但在物质产量增长的同时,这一时期的价格、利润和投资收益却普遍下降。由此在经济生活中又出现了萧条的景象。繁荣、发展与萧条现象矛盾而统一地共存。在社会政治思想方面,由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与达尔文进化论的传播,在知识界引起广泛而深刻的思想动荡。在科学思想扩大影响的同时,唯心主义、基督教神学也相当活跃。受机械论影响的功利主义和实证主义也有自己的市场。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艺术不可避免地具有双重性:与传统风格相联系的一面和追求标新立异革新的一面。在文学中出现了“自然主义”的思潮和某些“颓废”的迹象。自然主义的作家主张以聚精会神和精致严密的客观态度,摄取事物的真面目。文艺复兴以来确立的关于文艺作品的基本风格以及用艺术的想象来真实地反映自然的信念,受到否定和质疑。这给艺术创作带来了自由,但同时也带来了损失,文艺创作由此丧失了对人的真正形象的理性肯定。于是19世纪60年代,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等就是这样一些有双重性的艺术思潮和流派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了。印象主义摆脱了对文学、历史、题材和技法的依赖后,也抛弃了传统的绘画思想,探索绘画自身独立的价值。“绘画就是绘画,不是历史、文学或者其它什么东西”等主观思想照亮了这些革新者,也成为现代主义绘画的一支精神源流。代表人物有马奈、莫奈、德加、梵高和塞尚等。他们与现实社会是矛盾的,是精神上的孤独者,从不同的方面以新的视角真实地、科学地描绘客观世界,描绘艺术家身边的现实,表达自己的感性和理性认识。19世纪末20世纪初,此时的社会振荡转型,外国艺术的影响(这里主要指日本浮世绘版画),科技尤其是光科学的进步,社会价值冲突日益显露。这一系列的问题引起了艺术家们关注和思考。于是后印象主义诞生了。称其为“后印象主义”,不是指其继承了印象主义的衣钵,而是便于与印象主义相区别。后印象主义受光学研究领域新发展的影响,不满足于此前印象主义绘画仅从视觉感受上客观地再现自

从后印象派到野兽派_解析马蒂斯绘画的形式结构_刘健

罗杰?弗莱指出,审美感情是一种关于形式的感情,即有形式的某种关系可引起特定的情感。我们对艺术作品的感受就是对这种形式的反应,而不是对人物或事件形象再现效果的反应。一个成功的艺术家就是体现在能构造出自然表面以下的永恒的、真正的形式结构。而所谓的形式结构则是指由构成画面的基本元素——体积、线条、色彩等所组成的综合情感表达的意味。 后印象派在形式结构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主张真实地表现艺术家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受。他们认为艺术所表现的不是客观的自然界,而是艺术家的主观心灵,是艺术家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受。后印象派的艺术是超越表象和感觉的,他们关注的不是对象外在的形色,而是力图揭示不同对象普遍的内在结构。 野兽派马蒂斯的绘画作品中也体现着对这种形式结构的追求。马蒂斯从塞尚绘画中领悟到内在结构的价值,从梵高绘画中领会了线条和色彩是表达感情的手段,高更使他明白平面性才能使他在绘画中倾注更多的感情因素,才能使他得以超越传统绘画带给他的束缚。可以说后印象派画家塑造了马蒂斯,改变了他的绘画风格,对他终生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内在的结构 塞尚在形式结构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注重物质的具体性、稳定性和内在结构的表现,认为艺术不是真实地表现客观事物的形貌色彩,而是真实地表现艺术家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受。在他看来,绘画毫无社会功利可言,只是形、色、节奏、空间在画面上如何构成,是“为构成而构成”的。塞尚绘画形式结构的产生是来源于客观物象,是画家根据自己的感觉对客观物象作了形式上的提炼的结果。从《花房中塞尚夫人》《苹果与桔子》等作品我们能看出他对画面结构的独特理解和表达。 马蒂斯对塞尚十分崇拜。他说,在他大胆从事探索的紧要关头,塞尚的《三浴女》如同黑暗中的一颗明星,给了他信念和毅力。马蒂斯从塞尚的画中领悟到,艺术是超越表象和感觉的,艺术不应关注对象外在的形色,而是力图揭示不同对象普遍的内在结构。从其作品《钢琴课》可以看出马蒂斯对画面内在结构的探索。画中表现的是在拥有大窗户面对着庭院的室内,马蒂斯的儿子正在弹钢琴。作品几何形态的分割较为严谨,画面通过纵、横、斜轴组成严密内在结构,钢琴上的节拍器与窗外草坪的三角形,窗框的矩形与右上角的油画,形成几何对比,窗上的曲线扶手和乐谱台上的花纹,与画中的孩子、上方油画及左下角的青铜小品,遥相呼应,一切都融合得恰到好处。毫无疑问,内在结构形式是这幅画的的实质。 二、单纯的线条、强烈的色彩 后印象派画家梵高的绘画具有鲜明的特色,他用单纯的线条、绚烂的色彩、奔放的笔触表达狂热的感情。但他不同于印象派,印象派捕捉对象外表的美,梵高爱的是对象的本质。梵高的线条和色彩既是造型手段也是表达感情的手段。形式美和意境美在梵高作品里得到了高度的结合,在人像中如此,在风景、静物绘画中也如此。梵高的作品几乎都表现出作者的心脏在跳动。正如苏珊?朗格所说:“一件艺术品就是一件表现性的形式,这种创造出来的形式是供我们的感官去知觉或供我们想象的,而它所表现的东西就是人类的情感。” 梵高那绚烂的色彩、奔放的线条表达狂热感情的画面深深地吸引着马蒂斯,使他在画面上大胆地追求更多的感情因素,开始强调线的造型功能,追求线条的表现性,尤其是采用强烈自由奔放的纯色作画。正如他所言:“我把色彩用作感情的表达,而不是对自然进行抄袭。我使用最单纯的色彩。”线条和色彩在马蒂斯艺术中有着难以言喻的作用,《舞蹈》中人物的舞姿动感十足,激情满怀。色彩极其简约,天是蓝色的,地是绿色的,人是橘红色的。整个画面是由这三种和谐的色彩与构成人物的富有节奏韵律的线条组成,画面形色简约,线色浑然一体。画中的线条和色彩并不是对自然和生活的简单摹仿,而是对大自然高度和谐的赞美,是他内心情感的直接体现。 三、平面化的视觉画面 平面性是绘画艺术最本质的特征,是绘画艺术特有的条件,是其他艺术形式所不具有的。野兽派实现了通过色彩平面来构成作品。1905年夏天,马蒂斯在参观高更南海绘画的藏品时醒悟:在他一切的探索中,平涂法才能使他在绘画中倾注更多的感情因素,才能使他得以越过凹凸、透视、明暗等光线作用下的物体固有色扩散等一些老问题。从那时起,他意识到绘画的本质在于它的非自然性,并因此走上色彩的单纯化、平面化道路。 《红色的和谐》是马蒂斯平面性绘画的代表作。画中一个女子将一盘水果放在桌子上。这个情节似乎可有可无,画家只是把这室内的景物作为构图的一种依据,使平涂的色彩纳入秩序的构图中,从而传达出某种特定的情感内容,正如他所说,“我用色彩进行创作,我要像作曲家组合他们的和音那样来组合那些平涂色彩。”这幅作品说明,马蒂斯有意减弱画面的深度感和物象的体积感,而根据感情的需要,将高纯度的平面色块在画中组合,形成冲突对比或平衡和谐的关系,产生音乐般的节奏。 四、结语 马蒂斯吸收了后印象派画家塞尚、凡高和高更所长,借鉴黑人雕塑和东方装饰艺术,与传统艺术彻底决裂。他追求鲜艳的色彩、简练的造型、和谐一致的构图以及强烈的装饰性,开创了具有独特形式与强烈色彩的野兽派时期,对西方美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从后印象派到野兽派——解析马蒂斯绘画的形式结构 刘 健 西安财经学院 摘 要:后印象派主张真实地表现艺术家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受,这一观念引导了马蒂斯绘画风格,使他能够用简洁的线条和鲜明的色彩塑造出他所构想的情感世界,对他终生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后印象派画家对马蒂斯绘画影响的分析,介绍了形色简约的马蒂斯艺术的形式结构。 关键词:后印象派 马蒂斯 线条 色彩 形式结构 参考文献: [1]鲍诗度.西方现代派美术[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欧阳英译.马蒂斯论艺术[M].河南美术出版社,1996. [3]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4]王端廷.塞尚的隐居与中国文人的出世[J].荣宝斋,2010年第2期.北方文学https://www.doczj.com/doc/fd16636947.html,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马蒂斯和他的剪贴画

*——幼教精品资源——* 中班美术欣赏:马蒂斯和他的剪贴画 一、挖掘幼儿对大海的已有经验,激发幼儿兴趣 师:孩子们,今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你见过的或者是你想像中的大海是什么样的?大海里,还藏着美丽的故事呢! 二、引导幼儿欣赏作品,初步感知马蒂斯作品的风格特点 1.情景导入(播放背景音乐:风车) 师:在一片深蓝的大海里,生长着最奇异的植物。它们是那么柔软,只要水轻微地流动一下,它们就摇动起来。一群可爱的小动物在大海里游来游去:水母,象彩虹的果冻,大龙虾走起路来象水下行走的机器,怪鱼,象被一根看不见的线牵着,海鳗的尾巴有多长连他自己也不知道,海葵象粉红色的棕榈树,在水中翩翩起舞、、、真是一片快乐、幸福的大海呀! 2.出示作品,引导幼儿根据图形的特点想象成海洋里的动物 师:大海里的小动物游啊游,就游到这幅画中(出示作品)请幼儿找找海洋动物。 3.引导幼儿欣赏色彩 师:除了这些小动物,你觉得这片大海的颜色怎么样?在这么多的色块中,你最喜欢什么色块?为什么? 4.体态的加入 师:那让我们一起变身成海洋里的小动物,到大海里玩一玩吧!想想你想变 身成哪种海洋动物,变!你是,你是、、、你们都准备好了吗?好我们出发罗! 刚才我们一起到大海里玩一玩,你们开心吗?告诉你们这幅 作品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就叫海洋动物。 二、介绍马蒂斯的生平 老师简单介绍马蒂斯生平。 三、欣赏马蒂斯其他作品,充分感受马蒂斯剪纸作品的独特美 过渡语:今天我还带来了马蒂斯爷爷的另外一幅剪贴画,我们一起欣赏一下! 1、欣赏作品:圣诞夜 师:这幅作品的名字叫圣诞夜。它讲了在圣诞节的前一个晚上,人们很多的庆祝活动,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幅作品,你觉得看它像什么?(窗户、门) 你还看到了什么? 小结:原来透过窗户看到了圣诞夜闪烁的星星(小惊喜)、人们狂欢时绽放的烟火、他们都是对称的。 四、引导幼儿大胆创作 1.教师示范 2.幼儿与家长共同创作 五、分享、评价作品(采用时装秀) *——幼教精品资源——*

人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20世纪的艺术大师——马蒂斯》反思及改进

《20世纪的艺术大师——马蒂斯》教学反思及改进 本课属于“欣赏.评述”领域的内容。学生对于马蒂斯的的艺术作品不了解,初次接触时并不接受他的这种艺术风格,甚至有的觉得他的作品“乱七八糟”。五年级的学生年龄在10到11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在欣赏作品时喜欢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较多使用的评判标准是像与不像,对作品充满质疑、好奇,但是有极强的求知欲。我们切不可强行让他们认同这样的造型手法,可以向他们介绍除写实的艺术表现方法外,还有更多的表现方法,以拓展学生视野,学习从多角度观察和认识世界,接纳多元文化,不断丰富自己的头脑。 在教学设计时,我以马蒂斯早期、中期、晚期作品变化为主线,运用小组合作法、对比法、欣赏法等进行教学,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独特看法。本课我将学生作为主体,积极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情智互动的情境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的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我先让学生从他早期作品《窗户》与中期作品《窗户》做对比入手,让学生猜猜是否是同一个人所画?为什么风格差别这么大?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接着贯穿他的生平,让学生逐渐了解“野兽派”的艺术风格,以及马蒂斯造型夸张,多用单纯的线描和色块的组合,形成装饰感的画风,并与其他画派的绘画风格做对比,体会马蒂斯绘画风格的创新性和他有恒心、勇于创新、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以及他剪纸艺术的巅峰。

我将教学分成两大块内容,一是欣赏和感悟马蒂斯的绘画作品,了解其多变的作品风格。我把它集中在让学生了解其造型的夸张特点和色彩的鲜明对比上,而且这一知识点是要让学生在欣赏和感受马蒂斯的作品后自己去整理和归纳的。由于马蒂斯的作品造型夸张,也很抽象,色彩表现很富装饰性,这些和学生以往欣赏的作品有很大出入。因此,课前我在网上查找了许多马蒂斯的绘画剪纸作品,为更好的帮助学生去欣赏和评述这些作品。这样以来,学生不仅理解了艺术作品的内涵,而且在欣赏的同时感受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加深了学生对文化多样性的了解,从而尊重和接受世界多元文化。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知道了艺术大师马蒂斯,同时让学生了解了“野兽派”的由来及包括马蒂斯在内的“野兽派”画家的绘画风格。 二是在此基础上了解马蒂斯的剪纸作品。通过课件将中国传统剪纸艺术和马蒂斯的剪纸艺术进行对比,让学生找出不同,进而总结出马蒂斯的剪纸艺术更接近“剪贴”,了解完马蒂斯的剪纸艺术语言之后,同学们进行了“走近马蒂斯”的彩色纸剪贴创作,从学生的作品中依稀能够看到马蒂斯作品的影子,很有意思. 二、问题反思: 当然,这节课还存在许多不足和遗憾: 1.我认为本节课的内容比较多,学生实践时间少,老师授课速度过快。 2.学生对马蒂斯作品抽象人物的理解不是很透彻。 三、教学改进:

《20世纪的艺术大师-马蒂斯》教案与反思

《20世纪的艺术大师——马蒂斯》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以教材中的文字提示为线索,了解马蒂斯生平及在造型、色彩上的艺术风格,对“野兽派”有初步了解。 2、欣赏马蒂斯剪纸作品,了解剪纸艺术是他的艺术巅峰。学习马蒂斯剪纸的表现手法,创作一幅作品。 过程与方法:1、观察、比较、归纳,能够总结马蒂斯的艺术特点。 2、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评价马蒂斯的作品,能力强的学生能发生发表自己较为独特的观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马蒂斯晚年带病创作,达到个人艺术巅峰的事实,学习做事有恒心,不轻言放弃、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 1、了解马蒂斯艺术特征,学习他一生对艺术执著追求的精神。 2、学习欣赏马蒂斯剪纸作品的方法,体会作品在造型和色彩上给观者带来的观感。 教学难点:对马蒂斯较为抽象的物象造型的认识与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一起看大屏幕(马蒂斯剪纸像) 提问:这个人是谁?他在干什么? 生: 20世纪的艺术大师——马蒂斯,他在手术后进行剪纸创作。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影响20世纪的画坛巨匠——马蒂斯。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1、马蒂斯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画家呢?(看书4页资料) 野兽派画家 2、为什么马蒂斯晚年要“用剪刀画画”呢?(看书第五页资料) 马蒂斯不仅是一位著名的画家,还是一位著名的雕塑家。不幸的是到了晚年,却患了肠癌,只能在病床或轮椅上从事创作。但顽强的他没有被病魔吓倒,反而激发他更加努力的创作热情,并使这一创作达到了艺术的高峰,他后来也被人们称为“用剪刀画画的人”。 3、马蒂斯在艺术高峰时期的剪纸作品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感受呢?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1: 马蒂斯的剪纸作品《王者之悲》 组内谈感受:(关注造型上和色彩上的特点)。 提问1: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演奏的王子、六弦琴、求助者、舞蹈着、飘落的树叶…… 提问2:你认为作者在色彩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生:黑、白、红、黄、蓝、绿;色彩鲜明、大胆、有节奏…… 师小结:这幅《王者之悲》是马蒂斯的彩色剪纸的代表作之一。表现的是《圣经》中的一个故事,据说,古以色列国王大卫因童年杀死了菲利士的勇士歌利亚而抱憾终生。无法借助弹琴和天堂美女的舞蹈来安慰自己。画面虽然能让人辨认出三个抽象的人物形象,但画家的最终目的则是通过黑、白、黄、桃红和深蓝等色彩的对比,表达出自己在创作这幅作品时的愉快心情。。马蒂斯如此绚烂的窗外,充满对生活的热爱.无论是从他的画笔下,还是他的剪刀中,到处都是愉快的气氛,轻松的感觉. 即便是这幅《王者之悲》,也没有使人感受到

明清时期的美学思想

明清时期的美学思想 唐杰羽佳 明清是我国美学思想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时期。由于封建发展到了后期,资本主义的萌芽开始出现并缓慢成长,落后的生产关系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求,这种社会矛盾的不断加深,推动了明清时期物质生产和艺术生产的进步,从而使明清美学思想获得了深入的发展,并显示出新的特色。 明清两代,在酝酿一种新的美学思潮的同时,也总结和发展了我国古代社会的美学思想。 一、明代美学思想 明清两代的美学思想在多方面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但就其断代来说,明代美学思想又有自己的体系和特征。明代,由于资本主义因素萌芽,城市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使得人文主义开始滋生。与此相应,在美学思想上出现了世俗化的审美趣味,重视人的真实自然的情性,而这些情性的容已由文人士大夫的高雅之致逐渐变为市民阶级的市俗情趣。这一美学思想的主潮促进了文学艺术的高度发展。这一时代,除了绘画美学思想和意象论的发展比较明显之外,最突出的是以贽、汤显祖和袁氏三兄弟为代表的美学新思潮的出现,积极地推动着明清美学思想的健康发展。 (一)绘画美学与意象论 明代是我国古代美学总结的准备时期,而出现较早的则是关于绘画美学和意象论的探讨。在绘画领域,王履与祝允明的贡献比较突出,而意象论却以王廷相为代表。 1.王履的绘画美学思想 王履(lǚ)是我国明代初期的美学思想家,在绘画美学方面贡献较大。他擅长山水,笔墨秀劲,曾作《华山图》四十幅,并把创作体会和艺术见解写入《华山图序》。这篇“序”是反映他美学思想的代表作。文章虽然不长,但它反映了王履绘画美学的基本观点,在我国绘画美学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王履的美学思想以“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为基本要领,统帅其整个美学思想体系。从总体上包含着这样两个方面的容: 首先,王履从唯物主义观点出发,科学地把握住艺术与生活的基本关系。他说:“画物欲似物,岂可不识其面?古之人之中名世,果得于暗中摸索耶?彼务于转摹者,

大班美术活动:马蒂斯剪贴画《海底世界》教学设计2篇

大班美术活动:马蒂斯剪贴画《海底世界》教学设计2篇 Large class art activities: teaching design of M atisse's clip art "underwater world"

大班美术活动:马蒂斯剪贴画《海底世界》教学设计2篇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幼儿园是针对幼儿集中进行保育和教育的学前教育机构,幼儿不仅可以学到知识,从小接触集体生活,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度过童年时光。幼儿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基础的基础,是对儿童进行预备教育,包括性格完整健康、行为习惯良好、初步的自然与社会常识。本教案是根据幼儿园大班儿童的学习特点、发展特点来设计并编辑成教学活动的内容。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大班美术活动:马蒂斯剪贴画《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2、篇章2:大班美术《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篇章1:大班美术活动:马蒂斯剪贴画《海底世界》教学设计活动目标 1、感受马蒂斯剪贴画作品简洁、夸张的造型艺术风格,大胆地表达对作品的认识和感知。 2、尝试用概括、夸张的剪影方式表现海底世界。 3、体验创作剪贴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课前组织幼儿欣赏有关海底世界的图片。 2、物质准备:课件、作业纸、剪刀、胶棒、各色彩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了解剪影的艺术特征,引发联想 1 出示ppt(喜洋洋),通过观察图片,了解剪影的特点。 ——老师今天带来了一张有趣的图片,你们看看,它是谁?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小结:噢!虽然图片上没有画出喜洋洋的眼睛和鼻子、衣服,但是我们可以发现图片上有喜洋洋的羊角、全身卷曲的羊毛、可爱的大鞋,只要找出这些,我们就可以推测出他就是喜洋洋,这种图片叫做剪影。 2 通过对剪影的认知,初步感知剪影的艺术形式。 ——我还有一个更有趣的剪影,它是海里的一种生物,可能是植物,也可能是动物,大家看看它的样子,想一想,可能是什么呢? ——刚才的两个剪影从外形上看,有什么不同? 小结:喜洋洋的剪影看起来比较复杂,第二个剪影看起来很简单,是由几何形状组成的,从上看像是半圆的头部和半圆的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