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革命历史纪念馆

革命历史纪念馆

革命历史纪念馆
革命历史纪念馆

革命历史纪念馆

宁化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和中央苏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中央苏区和闽西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红军长征4个集结出发地之一,全国21个中央苏区县之一。1930年1月,毛泽东同志率部途经宁化时,部分红军从宁化境内出发。当年,全县214个村就有204个村定为革命基点村,全县13万人口,参加红军的青壮年13700多人,每10人中就有1人参加红军,是中央苏区扩红重点县。长征途中,6000多名宁化红军壮烈牺牲,列入《共和国英名录》的烈士达3300多人。在关系党和红军生死存亡的湘江战役中,为了掩护主力红军,宁化籍红军将士所在的红五军团34师与几十倍于红军的国民党军浴血奋战,全部壮烈牺牲。宁化籍红军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和悲壮的一页。

革命纪念馆,是中共宁化县委,县政府为缅怀革命先烈、激励后人,1977年兴建的,占地800余平方米,共有六个展室,展出内容为宁化人民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斗争史实,陈列历史照片200多张、革命文物300多件。其中有邓子恢手书毛主席光辉词章《如梦令元旦》牌匾,宁化西南半县大暴动使用的武器,全国唯一保存完整的《中国工农红军军用号谱》、闽赣省苏主席邵式平同志用过的砚台、苏区发行的工会证章、货币、股票及苏区干部、红军使用过的工作、生活用具和医疗器械等珍贵革命文物。纪念馆全天候对外开放,并制作了一套轻巧、便于携带的《宁化革命斗争史图片展览》版面,经常深入农村中、小学校巡回展出。建馆近30年来,接待了从中央至省、市、县各级领导和各阶层观众、中小学生100多万人次,是省委、省政府命名的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是宁化人民心中永恒的丰碑。革命烈士纪念碑于1977年7月奠基、1978年底竣工,总投资13万元,由碑身、两层石砌平台和百级石阶(宽8米)组成,碑身高18米,花岗岩方石垒砌,正面镌刻“革命烈士纪念碑”,背面镌刻“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共15个鎏金大字,碑座前刻写了226字碑文。宁化县革命纪念馆立足岗位,不断探索,与时俱进,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坚持面向社会,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在服务时间上,实行无节假日开放制,并经常深入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举办讲座、故事会、教唱革命山歌等活动。在每年清明节的参观旺季,还聘请老红军、老革命到纪念碑前作革命传统教育专场讲座,组织他们进馆参观。为拓宽办展渠道,配合中心工作,还不定期举办各种临时展览等,在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及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1996年以来,连续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宁化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这块基地的建设,经常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党员、干部在此开展各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并多次拨款对馆址进行维修、改造,充实内容、更新版面、改善参观环境,使革命纪念馆从而形成一个在内容上更生动、完整,形式上更为丰富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如今,宁化人民都喜欢在这块松柏掩映,宁静肃穆的土地上留连。这块基地也接待了数不清的境内外瞻仰者。

位于梅州城区三角镇剑英公园内的梅州市革命历史纪念馆于1995年初开始筹建,同年11月破土动工,1996年底建成布展。纪念馆于1999年4月1日开馆展出。该馆是目前建成的第一个地级市革命历史纪念馆。纪念馆总建筑面积1560平方米,馆内共设有五个展厅,展出内容分为党的创建与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等四个部分。纪念馆陈列展出的内容,以中国共产党梅州地方组织活动为主线,以时间顺序为经,以重要革命斗争史实为纬,突出反映了党领导下的梅州地方革命斗争史,重点介绍了从辛亥革命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重要党史人物、重要革命旧址。通过叙事记人的手法,翔实、生动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梅州地区革命斗争的光荣历史。此外,在馆内还辟有梅州革命烈士纪念室,将4600多位烈士英名勒碑纪念。纪念馆后面紧连着革命烈士纪念碑,两者连成一体,成为梅州市精神文明建设、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

陈云故居暨青浦革命历史纪念馆是经中央批准建立的系统展示陈云生平业绩的传记

型展馆。2000年6月6日建成开馆,江泽民同志题写了馆名。纪念馆地处陈云出生地----上海市青浦区练塘镇,馆区北依市河,南临西塘港,占地面积52亩,建筑设计体现江南特色,并与陈云故居及周边民间建筑尽量保持风格一致与和谐。纪念馆主馆高14米,共三层(地上两层,地下一层),建筑面积5500平方米。建筑设计既体现江南民居风格,又兼顾现代化纪念馆的大体量特点,朴素而庄重。一楼、二楼的四个展厅基本按时间顺序展示反映陈云光辉一生的图片、文献、实物等史料。地下一层为青浦革命历史陈列厅,以时间为顺序展示了青浦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光辉历程。陈列布展充分运用各种展示手段,力求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辛亥革命纪念馆观后感

辛亥革命纪念馆观后心得 2010年5月23日,我们来到了举世闻名的革命圣地---辛亥革命纪念馆。 我们怀着万分激动的心情亲身亲身感受了那革命的气息,一起回顾了先辈们的不朽事迹。远远观望博物馆,就可以看到由红色砖砌的鄂军都督府,它庄严宏伟的气势立刻吸引了每个人的目光。走近辛亥革命纪念馆,首先看到的就是孙中山的铜像。先生身着长袍马褂,左手执杖,右手持帽,面南而立,凝视远方,有一种大义凛然的气概,一种敬意不禁油然而生。大门两端插着的鄂军都督府的军旗,它迎风飘扬,由鲜红的颜色和紧密围绕着的十八只五角星组成,叫做十八星旗。十八颗黄星,是代表山海关内十八个省份的炎黄子孙,红底是鲜血,黑色是铁,庄严肃穆。 感叹着这里的革命气息,我走进了辛亥革命博物馆,在解说员的带领下,我们开始了在这片历史圣地中穿行、体验,开始了耐心细致的参观。我们先后参观了传达员室,外交部,都督会客与会议室,黎元洪起居室等十余间古色古香的房屋,然后就去参观辛亥革命的壁画,在墙壁四周都陈列有关辛亥革命的画,同学们在仔细看着,想象着,解说员了也在一旁不停地叙说着,不仅如此,我们还见到了先烈们的部分遗物与手迹,还有战斗时的血衣,大炮,刀等战斗工具。通过一件件实物的展示,让我更深刻的感受到那一段历史的动荡、艰险和国家命运的茫然,同时也让我看到了忠心爱国的革命党人的那一份火热的爱国之情。他们深深的感染了我。印象最深的是孙中山先生的那句题词:“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则昌,逆之则亡”。我想,“红楼”经过时间的历练,已化身为一种精神、一种品格,深植于广大人民心中,它承载着深厚的革命历史,纪录着光辉的革命事迹,弘扬着灿烂的不怕吃苦、奋斗不息的革命精神,为把我们伟大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而奋斗。 结束了参观,我们大家合影留念,最后都依依不舍的离开了,而我相信博物馆的一切将永驻每个人心中。通过这次对辛亥革命纪念馆的参观,我深化了对历史的认识,特别是对中国近现代史的了解。革命先辈们当时的物质生活上是简陋的,武器装备是落后的,但是他们的精神世界是丰富的,他们的灵魂是伟大的,他们凭借着他们的那份爱国热情,冒着随时都有丢掉性命的危险,在探索祖国前途命运的道路上,勇敢的向前冲去,由于他们一代又一代的热血儿女的努力,终于推翻了封建主义社会制度在中国近两千年的统治,极大的解放了人民被禁锢了近两千年历史的思想,敲醒了中国人民求得民主自由的欲望,激发了中国人民独立翻身的热情,为中国社会的进步和转型加足马力,又经过几代人的探索,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社会主义制度。这才有了我们现在的稳定,幸福的生活。我们应该时时刻刻牢记我们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要珍惜我们幸福时光,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尽我们一份力量。 历史属于过去,但是现在我们更加不能忘记,要以此来激励我们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但未来与现在相比之下更加重要。未来,是属于我们的,未来的历史的乐章由我们去谱写。我们现在应努力在校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能力,增强素质,适应社会需求,做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去报效祖国,投身社会。作为入党积极分子,我们要以准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起好模范带头作用,影响和带动周围的同学,从小事做起,为同学多做些事情,为班级多做些事情,为学院多做些事情,逐步真正融入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主人翁精神当中去。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不仅要永记革命志士所流传下来的精神,我们需要做的是将这些精神更好的发扬下去。在生活与学习中,不断创新积极进取,牢记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而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们更应该从这些前辈的身上看到他们为国家前途,为民族命运不顾一切的积极探索的精神。我们一定要把这种精神秉承下去,为党的不断壮大,国家的不断发展,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未来是美好的,是更加辉煌灿烂的。为了自己、祖国的明天,我们要从现在起,从此时起把握机遇,创造辉煌,明天一定是我们的!

全国百个红色旅游景区名录

全国百个红色旅游景区名录北京市 1、天安门广场 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卢沟桥、宛平城 3、新文化运动纪念馆 4、李大钊烈士陵园 5、中国国家博物馆 6、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7、顺义区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 天津市 1、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 2、平津战役纪念馆

3、盘山烈士陵园 河北省 1、石家庄市平山县西柏坡红色旅游系列景区(点) ①平山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 ②华北人民政府旧址 ③沕沕水红色水电站 ④滚龙沟晋察冀日报 2、石家庄市华北军区烈士陵园 3、邯郸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点) ①晋冀鲁豫烈士陵园 ②涉县129师司令部旧址 4、保定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点)

①阜平县城南庄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 ②易县狼牙山风景区 ③安新县白洋淀景区 ④清苑县冉庄地道战遗址 ⑤唐县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 5、唐山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点) ①丰润区潘家峪惨案纪念馆 ②乐亭县李大钊故居和纪念馆 6、邢台市邢台县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陈列馆 7、沧州市献县马本斋烈士纪念馆 8、承德市隆化市董存瑞烈士陵园及纪念馆 山西省

①武乡县八路军太行纪念馆 ②王家峪八路军总部旧址 ③“百团大战”砖壁指挥部旧址 ④黎城县黄崖洞革命纪念地) 2、晋中市左权县麻田八路军前方总部旧址 3、大同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点) ①大同煤矿遇害矿工“万人坑”展览馆 ②灵丘县平型关战役遗址 4、忻州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点) ①五台县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纪念馆 ②徐向前故居和纪念馆

①文水县刘胡兰纪念馆 ②兴县“四八”烈士纪念馆 ③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 6、太原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点) ①山西省国民师范旧址革命活动纪念馆 ②太原解放纪念馆 内蒙古自治区 1、呼和浩特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点) ①乌兰夫故居和纪念馆 ②武川县大青山抗日根据地旧址 2、满州里市红色国际秘密交通线教育基地

党员沙家浜红色教育心得体会精选3篇

党员沙家浜红色教育心得体会精选3篇 篇一 沙家浜是全国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著名的“芦荡火种,鱼水情深”这八个字也诞生在这片传奇根据地。12月14日,公司党总支组织全体党员来到这里,展开了为期两天的参观学习,通过重温我党曲折艰难发展壮大、星星之火逐渐缭原的历史,我深切的感受到了沙家浜革命精神,接受了一次深刻的党性洗礼。 沙家浜位于江苏省常熟市南约12公里处,地处阳澄湖畔。上世纪三十年代,新四军曾在该地开展抗日武装斗争,有力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者。1958年,上海市人民沪剧团根据真实事迹创作了《芦荡火种》,讲述了那段人民抗争的战斗史:二十世纪二十年纪,中国共产党的火种播撒在这块被芦苇环抱,水网交织的穷乡僻壤,点燃了人民反抗压迫和剥削的怒火。求解放、争自由的斗争从此绵延不绝。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1939年,以叶飞率领的新四军第六军团为主的抗日义勇军东进抗日,来到阳澄湖畔,斗日伪,歼顽敌,开辟敌后抗日游击区,羸得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大部队西进后,在模泾一代留下了数十名伤病员。而对日伪顽匪相互勾结、下乡“扫荡”的险恶环境,为了保护抗日火种,创建抗日根据地,在地方党组织和群众的支持帮助下,横泾人民不畏艰险、节衣缩食、精神呵护、重建武装,与日伪无期斗智斗勇,坚持抗日的斗争事迹。新四军与横泾人民结下了鱼水深情,留下了永载史册的不朽诗篇。1963年,北京京剧团将沪剧《芦荡火种》改编为京剧《沙家浜》,并作为革命样板戏在全国公映,小镇一夜间闻

名遐迩。 进入沙家浜景区大门,第一眼看到的是原全国人大党委会副委员长叶飞将军关于建立沙家浜革命根据地战略意义的题词照壁:沙家浜的意义在于在沪宁铁路以东直到上海地区能否建立抗日根据地,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发展壮大抗日武装斗争……这段话深深阐述了沙家浜革命根据地的重要作用。 在庄严肃穆的瞻仰广场,以郭建光、阿庆嫂等艺术形象创作的巨型雕塑屹立在广场中央,广场两侧象征新四军18个伤病员的18根柱雕,以形态各异的块面造型和强烈的肌理效果对比,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新四军伤病员泰山压顶不弯腰的革命精神。雕塑对面为庄严肃穆的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纪念馆大门上“芦荡火种、鱼水情深”八个大字金光闪闪,引人深思。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新四军第六团挺进敌伪力量最为集中的苏南地区,在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苦条件下,一次次的挫败敌军,逐步巩固和扩大抗日游击根据地,绘制了一幅又一幅军爱民、民拥军团结抗战的感人画卷,在中国的近现代史上挥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革命教育基地,随处可见的党旗、国旗迎风招展,激起了参观者的爱党、爱国之情,大家自觉放慢脚步,细细品味这片革命先烈曾经洒下热血的“红土地”。怀着对革命先烈的敬意,我们高举右手,在党总支金书记的带领下重温入党誓词,相信这一刻,每个人内心都满怀敬畏、心潮澎湃。 我们来到春来茶馆遗址前,在鲜红的党旗下,党员们迎着寒风围坐一起,以每位党员轮流通读的方式,对今年新施行的《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进行了原文

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

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 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位于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的沙家浜风景区,占地面积640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4492平方米,采用历史图片、仿真环境、实物展出、半景画、声光电等现代艺术手法,紧扣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两大主题,主要展示了沙家浜的革命历史、新四军在这里开展抗日游击战的战斗历程、后方医院伤病员养伤的情况、京剧《沙家浜》的诞生历程和沙家浜部队的发展历史等情况,真实生动地反映了沙家浜的革命斗争史实,已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红石民俗文化村 红石民俗文化村集江南水乡特色建筑之大成,再现抗日战争时期江南水乡小村风貌,建筑依水而建,前是宽阔水面,橹声咿呀,苇叶青青,一派水乡恬静;后是新篁、荷塘、小溪,一片农家景象,展现了沙家浜独特的民俗风情。红石民俗文化村设有文昌阁、土地庙、根雕馆、婚俗馆、古船馆、春来茶馆、古戏台等景点,其中古戏台定时演出京剧《沙家浜》著名唱段如智斗等,具体时间为每天上午9:30-10:00,下午13:30-14:00。 芦苇迷宫 沙家浜芦苇活动区是整个景区的核心,分成水上和陆上芦苇迷宫两大区域,纵横交错的河港和茂密的芦苇,构成辽阔、狭长、幽深、曲折等多种形态的水面或陆上芦苇空间,形成一个个迷宫,为游客提供了一个追寻野趣和体验新四军辗战芦苇荡情景的场所,漫步、泛舟其间,鸟儿婉啼,凉风习习,苇香扑鼻,野趣横生。 横泾老街影视基地 横泾老街影视基地保存了农村建筑旧貌,吸纳江南小镇精华,重现了上世纪三、四年代的江南乡间风貌和文化特征。三十集电视连续剧《沙家浜》就是在这里完成的,此外还有《三言二语》、《金色年华》、《中国酒王》、《茉莉花》等电视剧到此取景拍摄。横泾老街影视基地每天定时有挑花担表演和婚俗表演,此外,京剧《沙家浜》每天上午10:45-11:15,下午14:30-15:00准时上演。 国防教育园 沙家浜国防教育园位于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北侧,占地130亩,由拓展训练区、彩弹射击区、军事武器展示区、抢滩登陆射击场、户外野营帐篷区等部分组成,是沙家浜风景区为增强公民国防观念,普及国防知识,增强旅游可参与性,全面提高青少年素质而建设的又一新的亮点。 春来茶馆 春来茶馆再现了当时遍布沙家浜村落的小茶馆原形,“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竹林嬉戏、听戏品茗,尽享农家生活乐趣,与芦苇迷宫相得益彰。良好的大自然生态,是追求回归自然“绿色旅游”的极佳选择。 文昌阁 文昌阁又名魁星阁,文昌,星官名。中国神话中主宰功名、禄位的神,旧时多为读书人崇祀。沙家浜历史第一个共产党支部于1928年4月在文昌阁内建立。革命烈士石楚材在1927年至1929年间,经常以文昌阁为基地,开展革命活动,所以我们现在重建文昌阁。文昌阁有二层,楼下那张挂的是文昌帝君像,楼上展示的是孔子十大弟子的一位—常熟人言子(子游),以及常熟历史上的八个状元。天下学子若在此朝拜,感动文昌帝君,高考即便不是状元,也会名列前茅。 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 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位于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的沙家浜风景区,占地面积640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4492平方米,采用历史图片、仿真环境、实物展出、半景画、声光电等现代艺术手法,紧扣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两大主题,主要展示了沙家浜的革命历史、新四军在这里开展抗日游击战的战斗历程、后方医院伤病员养伤的情况、京剧《沙家浜》的诞生历程和沙家浜部队的发展历史等情况,真实生动地反映了沙家浜的革命斗争史实,已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红石民俗文化村 红石民俗文化村集江南水乡特色建筑之大成,再现抗日战争时期江南水乡小村风貌,建筑依水而建,前是宽阔水面,橹声咿呀,苇叶青青,一派水乡恬静;后是新篁、荷塘、小溪,一片农家景

福建省高一上学期历史期末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福建省高一上学期历史期末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 1. (2分) (2016高一上·蚌埠期中) 如果当今的美国和法国总统穿越时空隧道让他们回到1875年,他们的共同点不包括() A . 掌握行政权 B . 是军队最高统帅 C . 是国家元首 D . 由民选产生,向议会负责 2. (2分)(2017·湖南模拟) 1689年,詹姆士二世积极谋求爱尔兰天主教力量的支持。1690年,威廉三世率领35000名荷兰蓝卫兵—法国胡格勒信徒—英国新教联军登陆爱尔兰,击败詹姆士二世的21000名爱尔兰—法国联军,詹姆士二世再次流亡到法国。这场战争() A . 捍卫了英国的立宪政体 B . 实质上只是一场宗教战争 C . 阻止英国君主制的复辟 D . 是近代欧洲首次国际战争 3. (2分)下列哪一举措使美国宪法长期保持活力,使之成为“ 活的宪法” () A . 参加制宪的代表具有广泛性 B . 宪法吸收了人类历史优秀成果 C . 麦迪逊具有丰富的知识 D . 具有正当的修宪程序 4. (2分) (2017高一·清流月考) 最先打开中国国门,把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的国家是:() A . 英国 B . 法国 C . 美国 D . 俄国 5. (2分)(2019·济南模拟) 1862年,清政府怵于《中英天津条约》中“嗣后英国文书俱用英字书写……遇有文字难辩之处,总以英文作为正义”等规定,正式创办近代中国第一所外语学堂——京师同文馆,肇始中国官办英(外)语教学。这反映了清政府() A . 形成新的外交理念 B . 迎合列强的侵略要求 C . 全面推动洋务运动

参观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

参观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 时间:2019-09-28 14:43:38 | 作者:齐禹涵 在风景秀丽、历史悠久的鼓山脚下,有一座弘扬革命精神、被后人永远传颂的纪念馆——福建革命历史纪念馆。 在一次爬完鼓山后,我参观了这座雄伟的革命历史纪念馆,参观了先烈们的历史足迹,感受红色文化,学习革命先烈的优良传统。 一进大门,眼前便被一座巨大的铜雕——《奋斗》所吸引。这座铜雕由星与人组成:星未完形,亦如山、如剑、如闪电;人物以工农兵为主体的10位革命群像,以勇往直前的造型、刚毅坚强的神态,表现出福建人民坚强不屈、团结奋斗、追求幸福的革命精神。看!最中间的那位妇女挥扬着坚硬的右臂,硬朗的身子摆脱了柔弱女子形象的束缚,那动作、那神态,表达了她对旧势力的憎恶,对幸福的渴望。她像是在号召大家为人民自己的命运搏斗,为中国的未来搏斗。她的右边是一位袒露胸膛的铁汉,正拔起身后的大刀,向着旧势力砍去。前面的战士吹着冲锋号,后面的战士挺着长枪。在勇士们的身后,是伟大劳动人民凝成的大靠山。正是这些伟大的劳动人民作后盾,才会有革命的胜利、全国的幸福。 穿过大门,走进侧面的展厅,便看到许多历史文物:各个时代的军装、水壶、口杯、子弹、武器,还有董存瑞、雷锋、刘胡兰、罗盛教等革命先辈的瓷器像。不过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那“留在叶飞体内的子弹”:1933年冬,叶飞在闽东福安狮子头渡口客店与地下党接头时,突遭敌人袭击,身中数弹,其中一颗子弹留在他胸部直到1999年逝世时才取出。叶飞先辈这种不畏牺牲的精神以及他顽强的意志令我钦佩。 从侧面展厅出来,顺着楼梯而上,看见了一幅幅激烈厮杀的图画,尤其是那《解放福建》,生动艺术地再现了1949年解放福州、厦门海陆战争的激烈战斗场面,在枪林弹雨之中,是解放军们用血肉之躯迎来了解放!再看那墙上的鸦片战争简介,当年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又浮现在我脑海里:几十箱鸦片在林则徐的指挥下销毁,人民在一旁欢呼……除了鸦片战争,墙上也展现出了“黄花岗烈士中的福州十杰”、“开展统战策反的人物”、“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对领导人”、“建立苏维埃政府专区”“福建历年将领长廊”…… “要走啦”!耳边响起了父母的催促声。当我恋恋不舍地离开时,我想:没有革命,没有那些革命烈士,就没有今天的和谐、先进。我们在优裕的环境下生活时也要时时刻刻记得:革命先辈在战火硝烟中奋勇直前、无私无畏、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名单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名单 江西省共计14家 1、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 2、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 3、井冈山革命纪念地(博物馆、烈士陵园、黄洋界、八角楼、会师广场、龙江书院、毛泽东旧居等) 4、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 5、秋收起义纪念地(萍乡秋收起义纪念碑、秋收起义铜鼓纪念馆、秋收起义修水纪念馆) 6、永新三湾改编旧址 7、兴国革命历史纪念地(纪念馆、烈士陵园) 8、上饶集中营革命烈士陵园 9、方志敏纪念馆(烈士陵园、赣东北特委、红十军建军旧址等) 10、于都革命烈士纪念馆及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纪念碑园 11、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 12、东固革命根据地旧址群(含东固革命根据地博物馆) 13、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碑) 14、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旧址群 福建省共计15家 1、古田会议纪念馆 2、陈嘉庚生平事迹陈列馆 3、林则徐纪念馆 4、郑成功纪念馆 5、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 6、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 7、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纪念馆 8、长汀县瞿秋白烈士纪念碑 9、闽侯县“二七”烈士林祥谦陵园 10、华侨博物院 11、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12、福州马尾船政文化遗址群 13、冰心文学馆 14、建宁县红一方面军领导机关旧址暨反“围剿”纪念馆 15、闽西革命历史纪念馆 湖北省共计17家 1、武汉二七纪念馆 2、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 3、红安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 4、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 5、李时珍纪念馆 6、“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 7、闻一多纪念馆 8、湖北省博物馆 9、瞿家湾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 10、周老嘴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纪念馆 11、红安七里坪革命纪念馆 12、大悟宣化店中原军区旧址及新四军第五师旧址群

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感想

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感想 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于1930年4月3日正式成立,随后的围攻老户庄、猛攻四甲镇、三打汤家苴、发动黄桥“八三暴动”、组织启东“八八暴动”……在通海如泰地区风生水起!大小近百次的战斗,给了国民党反动派和封建势力以沉重的打击。 时光荏苒,转眼间就是80年了。何坤、李超时、薛衡竟……他们的事迹催人泪下,他们的英名和日月同辉、与江海共存。英雄们在人民心中留下了不朽的精神。而今,在唱响“腾江越海,登高致远”的××*精神提速奋进的形势下,我们从如何继承和弘扬红十四军革命精神,使之不朽呢?这是摆在每个××*人面前的严峻课题。 首先,人必须有理想,也就是人们所谓的“志当存高远”吧。对青少年而言,立高远的志向,这不仅仅关乎个人前途,而且是一个国家能否强盛的基础。新中国的第一任总理周恩来读中学的时候,面对校长“为什么而读书”的发问,从容地回答:“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校长为之一震,他万万没有料到十几岁的周恩来竟有如此宏图大志。他高兴地对同学们说:“有志者,当效周生啊!”周恩来正因为抱有“为中华之崛起”的崇高学习目的,才那样出类拔萃,卓尔不群。军事奇才拿破仑也认为:“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

士兵。”一个人只有时刻以高远的目标激励自己,才能更好地激发潜能,从而取得辉煌的成绩。精卫每天都衔一根树枝或一颗小石投入大海,一心要把网大海填平,哪怕一千万年,一万万年也在所不惜。愚公自从决定要铲平两座大山后,便矢志不渝,就算世世代代这样干下去也毫不退缩。如果心中没有向往与追求,何来如此坚韧的毅力与不懈的壮举呢? 其次,要经受得住挫折。红十四军从举起大旗到军部解散仅仅几个月时间,但是革命的火种保存下来了,经受住挫折的人们,最后还是迎来了革命的成功。干事业不要指望时时顺当,生活是现实的,现实是残酷的,我们必须学着面对现实,笑着去面对生活带给我们的一切挑战。居里夫人从1896年发现放射性元素,直到1902年发现了使世界化学界震惊,对世界化学界发展起促进作用的元素——镭,共经历了6个艰苦的春夏秋冬。这6年里,她就是独自在冰冷的实验室里面对着冰冷的器皿。张海迪是中国残疾人协会的代表,面对五岁时突如其来的脊髓病,她也曾想过放弃,痛定思痛之后,她毅然选择了坚强,拿起了手中的笔,写出了她心中的完美世界。这些很能给我们启迪。 让红十四军革命精神不朽!

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有感

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有感 南昌,历史赋予了她一个神圣的称号—红色英雄城,即使不懂史的人身临在高耸屹立的八一纪念碑下和广场中央,都会被一股红色的革命气息熏染。在我来到南昌之前,南昌是我心目中很向往的革命圣地,因为史载着我们的和平是用鲜血换来的;现在我来到南昌两年了,最熟悉的还是八一广场,也算是我体验红色革命之地了,也许是高楼大厦的缘故,太多的革命区都不显眼,在今天出于学习的需要,我来到了革命烈士纪念馆,感触也颇深…… 有人说太多的现代元素的掺杂而在一定程度上对革命先辈的不尊,比如馆内安保需要摄像头布置的森严戒备的,馆内安装了做解说用的电视机……这些元素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参观的教育效果。然而我们是在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所植入的现代元素是在所难免的,那就要我们真正用心去领略那份红色的革命精神。 革命精神早已在心中涌起,在馆前,有历史的烙印历历在目:“在人民解放战争中,在人民革命运动中,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光荣牺牲的英雄们永垂不朽,革命烈火们不朽的英名,将永远活在全国人民和全世界进步人类的心里,全省人民誓以坚强的决心,继承先烈们的遗志,发扬革命传统,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社会而奋斗,一九五四年七月二十二日江西省首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大会通过的决议。”没有庄严地宣言,但能感受到这是发自人民肺腑的铮铮誓言,对历史革命精神的继承之心,对接班人的斗志激扬之情。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我们不能迷失了自我,不能以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而不惜一切代价,今天对这个遗址拆迁,明天对那个革命圣地改造……时刻怀有感恩的心,感恩在战场上洒热血的同胞们,感恩在国家建设中献身的同胞们。我们要秉承革命精神去参与国家的建设中,这样才会有长久的发展。 步入堂内,前厅展现了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手迹:“共产主义是不可抗拒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死难烈土万岁!”。遒劲有力的墨迹更是斗志激昂的写照,人民顽强战斗的精神。在正厅祭坛的纪念碑上,有朱德司令的题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一句简短却震撼心灵的话,表达的是司令对烈士的崇敬,对后人的警醒之情。 在堂内给我心灵震撼的不得不说是那一座座铮铮铁骨的烈士雕塑,一幅幅烈士队伍的战斗图画,也许是阅的史书少,了解的只是大众熟知的英雄代表,更多牺牲在战场的烈士为人不知。现在可以给我知识空缺的修补,史书用的是数字形式来记载,现在馆内呈现的是活生生的写照,是血肉的写照,无形中我们已沐浴在烈士的队伍中,足以让我想象当年革命先烈前赴后继参与革命场景,顿时也震慑了我的灵魂。 在众多烈士同胞中,刘和珍和方志敏同志的英雄事迹是大家熟知的,但这次身临在烈士的一幅幅插画的真实写照中,这样来重温她们的英雄事迹是更能震撼人心的,在这我把我的感想用文字来刻画。 我们初次接触刘和珍时应该是我们的语文教材中的鲁迅笔下的《纪念刘和珍君》课文中,所以她的生平事迹在我们大脑中产生了烙印。在她的生平中,有这样的描述:刘和珍出生于贫民,自小养成吃苦耐劳,好学上进的品德。1918年秋以优异成绩考入南昌女子师范学校。时值五四运动前夕,她受到革命思潮影响,经常阅读《新青年》等进步书刊,认识到新的女性,肩负着改造旧中国、旧制度的责任,积极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实践之中。五四运动爆发以后,她不顾学校当局的阻挠,起而奔走呼号组织同学走上街头讲演,抵制日货,开始了她的革命生涯。可以看出一个豆蔻年华的女子身上的高贵品质,满怀着报国的远大志向,体现了一个知识青年风范。在“三一八惨案”中,鲁迅为悼念刘和珍及一同为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中,最为悲壮沉痛的呐喊:“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

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馆讲解词

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馆(皖西烈士陵园)解说词 导游指南:概况介绍,旅游线路: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园——大别山革命文化馆——辉煌历史——将军摇蓝——浩气长存——红韵流长。 各位来宾,欢迎你们来六安参观考察,在进入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馆之前,请允许我将纪念馆所在地——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园作一简单介绍。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园总面积为135000平方米,其中陆地面积约90000平方米,水面面积约45000平方米。陆地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北侧的30000平方米地均为六安市人民政府旧址,经改造后建为人民广场;南侧的60000平方米地块为原皖西纪念馆区,现已改造成集纪念、休闲、健身功能为一体的开放式公园。公园分为纪念活动区和休闲区两个功能区。纪念活动区包括大别山革命烈士纪念馆、纪念广场和纪念像(许继慎)广场;休闲区包括环园道路、景观道路及12个小广场,园内绿化覆盖率达85.5%。如今,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园已成为我市城市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每逢节假日,游人如织;处处欢歌笑语,尽展兴兴向荣之气象。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国家AAA级景区——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馆(前身为皖西烈士陵园)。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馆位于六安市中心风光旖旎的九墩塘畔,是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园的核心景点。始建于1952年,是安徽省建国后兴建的第一所陈列全省各地著名烈士褒扬场所。陵园占地108亩(水面40亩),三面环水,风景秀丽。原建有烈士纪念

塔,烈士铜像,烈士纪念馆,皖西籍108位将军事迹陈列馆,悼念广场,纪念亭等设施。建国后征集、收藏有大量的革命文物和史料。中央领导和国际友人,国内名流也曾先后在此瞻仰和题词。1989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烈士纪念馆建筑物重点保护单位。1991年以来,先后被民政部、安徽省人民政府、南京军区政治部、总参合肥炮兵学院、武警安徽省总队、皖西学院等单位树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3年,被中央列为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每年接待游客约30万人次以上。 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馆50多年来为“三个文明”建设,发挥了很好的作用。由于陈列馆年久失修已成危房,2004年,六安市委、市政府把纪念馆改造扩建列为城市重点工程,改造扩建后面积达208亩。拆除旧馆、新建综合纪念馆,采用多媒体、声、光、电高科技现代化的展示手段布置大别山革命简史、烈士事迹和将军事迹展览。修缮了纪念塔及护栏花墙、悼念广场等纪念性设施,新建了8处纪念亭、阁、长廊和万余平方米的将军广场。在广场三面建设三座凸现大别山红色旅游主题“千里跃进、将军故乡”大型雕塑。即一座高10米,长30米汉白玉材质浮雕。内容是大别山革命根据地走出去徐海东、王树生、许世友、洪学智、陈锡联、李德生等14位大将、上将全身像,皮定均等39位中将半身像及96位少将头像镌刻姓名,分四层排列其中。两座纪念雕塑,各长20米,高5米。第一座主题《八月桂花遍地开》具体内容为大别山三大起义。黄麻起义成立的红11军31师,立夏起义成立的红11军32师,六霍起义成立的红11军33师。军旗各一面,军旗下显示各大起义场景。第二座主题是“千里跃进大别山”场面缩影。兴建纪念碑林,主要内容是将中央领导人邓小平、刘伯承等题词,洪学智等将军墨宝,朱蕴山、

榕江籍革命烈士简介

榕江籍革命烈士简介 杜康臣: (1883—1915),名志熙,号康臣,榕江县古州镇人。康臣少年时代,就学于名儒门下。既长,考入贵州公立法政学堂肄业,对于民权平等理论有深刻研究,对当时清政府腐败,社会黑暗,尤深愤恨。1913 年正月,杜康臣与杨秋帆、龙侠夫相约赴广州。不久,经人介绍加入同盟会。袁世凯窃据总统职务后,妄图恢复帝制。广东都督龙觐光表面宣布独立,拥护民国,暗地却与袁世凯勾结,背叛革命,残杀革命志士。孙中山先生指示中华革命军司令朱执信派人翦除龙逆。1915年,杜康臣被派入龙部十四营任书记官。当杜康臣和中华革命军广东游击司令姚蕴珊,龙部十八营营长陈炳坤等人密谋举义时,被内奸告密,被杀害于都督府辕门外。杜康臣就义时,年仅 32 岁。 杨秋帆: (1890—1955),原名再兴,字荫堂,生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 年),古州镇六佰塘人。秋帆幼即聪慧,在榕江城关延师课读时,非常关心国事,尤其是对清王朝的腐败,极为不满。辛亥革命成功,推翻清王朝,成立国民政府,孙中山先生在广州广招爱国志士。杨秋帆与同学康臣、龙侠夫等

于 1913 年正月相约赴广州,参加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活动。1917 年,孙中山在广州成立大元帅府,杨秋帆被任命为大元帅府少将参军;1922 年受命为陆军中将,授二等文虎勋章。杨秋帆平易近人,交流甚广,尤其是对旅粤的贵州同乡,更为关照,凡到他家的,不论贫富,都热情接待,因而深得同乡的钦仰。贵州将领袁祖铭到广州活动时,秋帆加以资助。后袁祖铭被任命为川黔边防督办,电请秋帆到川,任命为该部行、财两政监督兼重庆铜元(货币)局局长。1925 年,杨秋帆由川辞职回粤,闲居广州、上海等地。抗日战争爆发前夕,杨秋帆举家迁居贵州都匀。1948 年,在榕江被选为国大代表。李宗仁代理总统时,杨秋帆受聘为总统府顾问。1949 年 11月都匀解放,杨秋帆将全部家产献给人民政府,政府将他作为爱国民主人士看待,安排在贵阳市政协工作, 1955 年在贵阳逝世。 罗统一: (1897—1932),原名罗正炳,乳名凌宝,号定之,侗族,1897 年生于贵州省榕江县色边乡一个农民家庭。1919 年投入“滇黔联军”杨松青部新编第 1 营当伙夫,改名罗统一。由于罗统一才华出众,1924 年初升为中校团副。1924 年夏,罗统一调入贺龙率领“四川陆军暂编第九混成旅”,任团副兼第 2 营营长,开始成为贺龙的得力助手。1926 年

沙家浜景区导游词

沙家浜景区导游词 常熟沙家浜地处江苏省常熟市南部,近年来景区日趋完善,水面芦苇荡从最初的150亩增加到现在的2200亩。下面是搜集的的沙家浜景区导游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沙家浜景区导游词(一)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沙家浜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沙家浜芦苇荡风景区占地2500亩,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位于秀丽明媚的阳澄湖畔,交通便捷,北离常熟市区10余公里,南达沪宁高速苏州、无锡互通40和50公里,东接常昆线至上海85公里,2003年建成的苏嘉杭高速公路在境内互通,205省道复线和锡太路与之相接,成为长江三角洲高速公路网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全区以“芦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之独特的江南水乡田园风光崛起于旅游市场。交通便捷,东接常昆线至上海八十公里,南达沪宁高速苏州互通40公里。2003年10月建成的苏嘉杭高速、205省道复线和即将建设的锡太路交汇互通于景区边侧,成为长江三角洲公路交通网的一个重要节点。京剧《沙家浜》的由来京剧《沙家浜》的前身是沪剧《芦荡火种》。《芦荡火种》是由上海市人民沪剧团于1958年根据真人真事创作的一个抗日传奇,讲的是1939年秋,由叶飞率领的新四军第六军团为主的抗日义勇军离开苏常

地区后,留下数十名伤病员面对日伪顽匪相互勾结、下乡“扫荡”的险恶环境,在地方党组织和群众的支持帮助下,不畏艰险,重建武装、坚持抗日的斗争事迹。沪剧《芦荡火种》上演后,在戏剧界和观众中引起了广泛兴趣和强烈反响,仅上海一地,就有不同剧种的9个剧团对《芦荡火种》进行移植,而在全国演出《芦》剧的竟有31个剧团之多。 1963年,北京京剧团接受了改编沪剧《芦荡火种》的任务,创作组由汪曾祺、杨毓珉、肖甲、薛恩厚4人组成,汪曾祺作为主要执笔者,在改编过程中把功夫放在了剧本的文学性上。改编后的《芦荡火种》的京剧最初取名为《地下联络员》,由赵燕侠饰阿庆嫂,谭元寿饰郭建光。后经审看,批准对外公演。剧名最后由毛泽东主席一锤定音,他幽默地说:“芦荡里都是水,革命火种怎么能燎原呢?再说,那时抗日革命形势已经不是火种而是火焰了嘛……戏是好的,剧名可叫《沙家浜》,故事都发生在这里。”于是剧名定为《沙家浜》。 据介绍,此次被重新搬上舞台的京剧《沙家浜》有三大新看点:其一,该剧的民乐编制较原来有所扩大,融入了现代科技手段,明白地说就是加入了电脑音乐;其二,该剧在合肥是首次由原创剧团演出全剧;其三,舞美灯光更为考究,服装也是刚刚订做出来的。车上讲蟹的资料 1.挑蟹方法:据当地老板所说,他的养殖基

参观 “一大”会址 南湖红船及南湖革命纪念馆有感

参观“一大”会址、南湖红船及南湖革命纪念馆有感 2017每年11月16日,我有幸参加了单位党委组织的党员活动,参观了上海“一大”会址纪念馆、嘉兴南湖红船以及南湖革命纪念馆。 上海一大会址纪念馆所在地的石库门老楼向世人展示出历史的厚重。走进会址大门,鲜艳的中国共产党党旗和江泽民同志的题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给了我们强烈的震撼。一大会址纪念馆的二楼存放着数百件珍贵的历史资料,向人们展示出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不同的阶级都没能领导中国人民走向民主和独立,是历史和中国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领导着中国人民走向民主和自由。我仔细地瞻仰了这些真实记录着党和国家发展历史的重要文物,使我对革命先辈为共产主义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事迹有了更进一步的深刻认识。 展厅按中共“一大”会议室原状开辟了一个蜡像室,那一尊尊栩栩如生的蜡像复原了当时的情形:毛泽东慷慨陈词,董必武侧耳倾听,李达会心微笑……个个踌躇满志,“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栩栩如生的蜡像定格伟大一刻: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载着光荣和梦想的巨舟,从这一刻起航。历史仿佛就展现在眼前:在这个中国近代史上最黑暗的时代里,有这么十三位青年,在上海法租界里这个不起眼的老式石库门住宅的简陋客厅里开起了秘密的会议。面对强大的中国统治者和帝国主义列强,居然宣布他们要改天换地,获得中国的万里江山……在这次会议上,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的章程、制定了救国救民的方针。他们克服了千难万险,写下了人间的一个神话,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 走出展览厅,我的心中久久无法平静。时光不再,先烈们已经远去;抚今追昔,我们踌躇满志。 中国共产党一大在1921年7月到嘉兴南湖一艘船舫中续会,会上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议,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此中国革命翻开了崭新的一页。“红船精神”是教育当代共产党员的无价之宝,是用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宝贵资源和重要财富,为我们进一步加强革命传统教育,进一步弘扬“红船精神”提供了一个有意义的阵地。 中国人民深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空前深

参观革命历史纪念馆活动策划书

参观革命历史纪念馆活 动策划书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第130期校党课电气学院10级小组参观革命历史纪念馆活动策划书2011年4月2日 一、活动目的: 参观革命历史纪念馆可以使大家更了解那些中国共产党伟大的 革命事业,增强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我们的爱国意识,增加同 学对党和国家的归属感,学习好红军精神,进一步了解党和国 家的革命历史,提高政治觉悟,把自己的利益与党和国家的利 益结合起来。 二、活动主题: 了解中国革命历史,增强爱国意识,提升个人修养。 三、活动地点: 福州革命历史纪念馆,福州市鼓山镇下院。 四、活动对象: 第130期校党课电气学院10级学习小组全体成员 五、活动安排: 1、4月2号下午12:00在生活区一区4#下集中。

2、一起出校门坐96路到西禅寺站,然后转乘97路到浦东站下车,再步行约300米至革命历史纪念馆,大概一个半小时后可到达目的地。 3、到达纪念馆后在陵园大门口领取几份游园地图,进行参观,并要求每位积极分子做好参观记录。 4、16:00返回正门口,并在正门口合影留念。 5、最后,集体坐公交车原路返回学校,预计17:30到达学校。 6、于当天19:00对本次实践活动进行总结,小组成员对本次实践活动提出看法、优缺点等。 六、活动注意事项: 1、注意乘车安全及公众场合安全,保护好个人财物。 2、外出要注意纪律,注重形象,需佩戴校徽,要符合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及大学生的要求。 3、留意天气状况,准备好雨具 4.如活动当天有任何问题,组员可以及时联系相关负责人。 七、物料准备: 1、电气学院院旗。 八、经费预算:

延安革命纪念馆观后感

延安革命纪念馆观后感 延安因为与中国现代史的诸多大事结缘而名声大噪,成为中国现代史上最具魅力和最为神奇的地方。宝塔山、枣园、杨家岭,每一寸土地,每一处遗址,都勾起人们无限的追忆。2019年5月27日,利用工作间隙,我怀着敬仰的心情参观了久已向往的延安革命纪念馆新馆,重温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全国革命胜利的光辉历程,接受了革命传统,特别是延安精神的教育。 延安革命纪念馆前是一大型广场,平坦开阔,绿茵覆盖,周围繁花似锦。该馆陈列面积4000余平方米,展出照片及文物2000件,还有模型、油画、雕塑及场景复原等辅助展品,并运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增强陈列的动态效果,使人身临其境,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中国革命走向伟大胜利的历史进程。陈列空间装置有电子屏幕,播放延安时期的历史资料和一些重要团体、人物在延安参观活动的录像。 在参观革命纪念馆的过程中,两万五千里长征和小河会议议址备受关注。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创造的革命精神。

福建革命老区

红色记忆—— 中央苏区范围一半以上在福建 这是一片鲜血染红的土地,这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忘不了彪炳史册的古田会议。1929年12月,在上杭古田一座古朴的四合院里,毛泽东、朱德、陈毅等120多位代表济济一堂,在这里举行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选出以毛泽东为书记的红四军新的前敌委员会,奠定了“党指挥枪”的建军原则,成为我党我军建设史上的里程碑。大会一致通过《古田会议决议》,提出用无产阶级思想建设党,通过加强党的领导,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建设一支真正的人民军队。古田会议决议由此成为建党建军的纲领性文献。可以说,中国革命成功从这里开始,胜利从这里开始。 忘不了长征路上的福建子弟。据统计,福建全省先后有10多万人参加红军,近3万人参加了长征,占中央红军长征总数的三分之一多。在湘江战役中,红34师3个团近6000名福建子弟兵,作为断后阻击部队,为掩护中央机关和主力红军安全过江,与数十倍于己的强敌展开殊死搏斗,绝大多数壮烈牺牲,成为长征途中最悲壮的一幕。长征胜利到达陕北时,近3万名福建子弟仅剩下2000余人,这意味着长征路上平均每一里地就有一名福建子弟兵为国捐躯。如果没有他们的英勇献身,如果没有成功突破湘江,中国革命历史将可能改写。 忘不了艰苦卓绝的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留在福建坚持斗争的红军和游击队,独立领导和坚持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建立了闽西、闽北、闽东、闽中、闽赣边、闽粤边6块游击根据地,占当时南方游击根据地的三分之一,被赞为“撑起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一角天”。同时,福建老区人民也因此付出了巨大牺牲,以致被敌“清剿”的区域内到处出现“无不焚之屋,无不伐之树,无不杀之鸡犬,无遗留之壮丁,闾阎不见炊烟,田野但闻鬼哭”的惨景。据统计,1935年,福建人口比1934年锐减55.27万人。 …… 据不完全统计,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福建老区被敌人杀光捣毁的革命基点村2841个;6万多名共产党员、红军战士光荣牺牲;被杀害和摧残致死的老区群众约50万人。

暑假社会实践党支部-参观沙家浜感想

个人心得感想 ——参观常熟市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8月2日上午,我随着党支部暑期社会实践团一行11人来到常熟市沙家浜景区,参观了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 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象征新四军伤病员的18棵青松,这些树让我深受鼓舞,它们代表新四军伤病员泰山压顶不弯腰的革命精神和军民鱼水情,我深切地感受到先辈们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的革命大无畏精神,深刻认识到人民是水,只有依靠广大人民群众,革命才能成功,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共产主义事业才能更加辉煌。 接着,我们瞻仰了广场中央的以“郭建光”、“阿庆嫂”等形象为主创作的大型组雕。然后,认真观摩了沙家浜革命烈士展览室,沙家浜烈士纪念碑。观看了400多幅沙家浜革命斗争历史照片和60多件革命文物,纪念馆里陈列着历史图片和革命文物,以丰富的内容、翔实的史料,再现了沙家浜人民在抗日战争中舍生忘死抗击外敌入侵的英雄业绩以及新四军和沙家浜人民之间的军民鱼水深情。一张张革命斗争的照片,一件件革命文物追忆当年新四军指战员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在芦苇荡里。青青芦苇荡,抗日旧战场,相对于烽火连绵和物质匮乏的岁月,我们拥有了和平的年代和日渐富足的生活,沙家浜的过去已经成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缅怀革命先烈,学习先烈精神,接受生动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增强了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记述了阳澄湖畔原横泾、唐市一代的沙家浜人民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传播红色火种,求解放、争自由;开辟敌后抗日游击区,斗日伪,歼顽敌,掩护救治新四军伤病员;开展反清剿斗争,打击国民党反动派,配合解放军南下等光辉的革命历程,记述了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志士和革命队伍,尤其是以新四军六团为首的江南抗日义勇军在残酷的抗日斗争中与沙家浜人民结下的鱼水深情。 我们一边参观,一边感怀革命前辈在艰苦的年代、恶劣的环境中始终坚定信念、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对于在党的领导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的长征中如何用行动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有了新的认识,必须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作用,必须坚固坚持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社会的思想;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

杨靖宇纪念馆观后感

杨靖宇纪念馆观后感 篇一:东北烈士纪念馆观后感 东北烈士纪念馆观后感 东北烈士纪念馆,是中国革命纪念馆。经我班团支部组织,我们来到这里进行参观和学习。在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我们经历了一场灵魂的洗礼和纯粹生命的感动。在纪念馆里面我真正见识到了东北人民抗击日军的英勇事迹以及日军在东北的残暴统治。那些逝去的生命,那些无助的哀嚎,那些烽火连天的岁月穿越那些历史的伤痕来到我的面前,心痛与辛酸交揉在一起。在这些极度的悲伤里心中突然升腾起一股强烈的民族责任感——生气不如争气,落后就要挨打。 东北烈士纪念馆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革命纪念性博物馆之一,这座西欧古典主义建筑是日伪时期伪满警察厅旧址,

许多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曾在此被关押和刑讯,著名抗日女英雄赵一曼就曾在这里受到敌人的酷刑摧残。该馆藏品7000余件,历史资料5000余份,陈列面积1200平方米,展出文物、图片和资料1000余件。馆内“黑土英魂”展览包括《伪满州国哈尔滨警察厅遗址与罪恶展》和《东北抗日战争时期烈士事迹陈列》两大部分。展览品中包括许多东北抗日战争以来日本帝国主义及其傀儡政权下的警察厅的有关图片和实物资料,还有许多在东北抗日战争中为国捐躯的英烈们留下的遗物以及文字图片材料。 展览中,一件件珍贵的烈士遗物,一段段翔实的史料记载,将老师和同学们带回到那烽火连天的黑土地,那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参观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作为当代的大学生,要缅怀先烈,自强不息,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学习革命先烈的高尚品德,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哈尔滨学院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

慧与力量,为推进国家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做出贡献。 返回学校后,政法学院学生党支部和法学081班团支部立即组织召开了座谈讨论,许多同学还写了心得体会或观后感与大家交流。本次实践活动不仅使师生们更加深刻而清晰地了解了东北抗日地史实,而且进一步加深了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重要性的认识,使政法学院的学习实践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具有针对性、教育性。 临近建党九十一周年之际,我单位组织全体党员参观了东北烈士纪念馆。九点开馆,我们大约参观了接近50分钟。整个参观过程中同志都注意力非常集中,东北革命烈士在艰苦卓绝的岁月里,面对敌人惨绝人寰的迫害手段所表现出来的坚贞不屈和顽强斗志,深深地感动了所有参观的同志。 纪念馆共分为两部分,分别是《黑土英魂——东北抗日战争时期烈士事迹》和《伪满哈尔滨警察厅遗址及罪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