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小额信贷的比较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37.50 KB
- 文档页数:10
小额信贷产品成本收益分析摘要:产品的成本收益分析大多局限在经济的角度。
小额信贷产品,首先作为一种金融贷款产品,其产品开发价值的评估可以通过运用一般金融产品的成本收益方法对其进行分析,评估产品的盈利能力和可持续性等经济性质。
除此之外,小额信贷有很大一部分除了本身的经济职能外,同时还承担着一些社会功能。
本文通过对小额信贷项目、小额信贷产品进行包括经济因素和对社会的贡献以及其中包含的对于弱势群体的隐性的福利的分析,试图说明其重要的社会功能和价值,给予小额信贷产品一个更为全面而公平的考量。
关键词:小额信贷成本收益分析社区发展19 世纪法国经济学家朱乐斯-帕帕特在其著作中,首次提出“社会的改良”的概念,这是“成本收益分析”这个方法的雏形。
其后,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对这一概念进行重新定义。
1940年,美国经济学家尼古拉斯-卡尔德和约翰-希克斯在对前人的理论进行提炼的基础上,正式形成了“成本—效益”分析的理论基础,即卡尔德——希克斯准则。
简单的说,成本收益分析就是通过比较一个项目或者产品的全部成本和预期收益,从而对项目或者产品的可行性价值进行评估,进而进行经济决策的一种方法。
小额信贷产品,首先作为一种金融贷款产品,其产品开发价值的评估可以通过运用一般金融产品的成本收益方法对其进行分析,评估产品的盈利能力和可持续性等经济性质。
但是,在小额信贷产品中,有很大一部分除了本身的经济职能外,同时还承担着一些社会功能,例如覆盖金融盲点、促进社区发展等,因此,在对小额信贷项目、小额信贷产品的成本和收益进行分析时,不能只考虑其经济因素,还要考虑到其对社会的贡献以及其中包含的对于弱势群体的隐性的福利。
一、成本分析小额信贷项目成本的构成主要包括小贷机构运行的直接成本和由于其获得的各种补贴而所掩盖的间接成本。
小额信贷产品之所以形成这样的成本结构是由于其机构的双重性质造成的。
(一)直接成本小额信贷机构的直接成本主要是指小贷机构日常运营所要支付的各种费用以及承担的相关风险。
国外成功的小额信贷模式的风险控制经验借鉴作者:魏小丹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中下旬刊》 2017年第7期1 国外成功的小额信贷模式目前世界范围内没有统一的标准信贷模式,只存在一定区域内非常有效的小额信贷模式[1]。
学术界,按照小额信贷模式实现的目标不同,分为福利主义小额信贷和制度主义小额信贷。
福利主义小额信贷模式的代表是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制度主义小额信贷模式的代表是印度尼西亚的小额信贷部模式。
这两种模式在运营过程中,提高了穷人的生活水平,是20世纪90 年代小额信贷模式的模范。
1.1 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1.1.1 基本情况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的代表是格莱珉银行模式,该模式创立于1983 年,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福利主义小额信贷模式,第二阶段是商业性小额信贷模式。
福利性小额信贷模式的倡导者认为,用贷款补贴的方式覆盖为穷人发放贷款的收入与成本之间的差额是必须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2]。
商业性小额贷款模式主要从贷款方式的多样化、资金来源的独立性、还款方式的灵活性三方面进行改革,效果比较好。
1.1.2 风险控制经验新的格莱珉银行模式成功之处在于其风险控制做得好。
总结其风险控制措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小组联合担保方式、向小组成员吸收储蓄作为小组基金等多种替代抵押品方式灵活运用。
第二,建立可变的还款制度。
格莱珉银行模式贷款对象是穷人,其对象的特殊性导致该机构势必面临天灾人祸等客观因素造成贷款客户被迫违约的风险。
这种还款方式不论是对贷款客户还是贷款机构都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实现了双赢。
第三,通过培训的方式提高贷款客户的还款意愿。
格莱珉银行模式向贷款客户提供两方面的培训:一方面是借款培训,提高客户对贷款的认知;另一方面的培训是技术培训,提高贷款资金的回报率。
第四,贷前贷后管理到位,减少贷款违约风险。
第五,通过建立保险基金来转移风险。
穷人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不太关注个人身体健康问题,生病了却没有及时医治而死亡的风险大于富人,或者当地的死亡率过高都有可能导致机构无法收回款项。
小额信贷是一种数额较小、以城乡低收入者为服务对象,由各类金融机构和非政府组织实施,主要针对低收入阶层或贫困人口、旨在发挥扶贫功能的金融机构。
2、农村小额信贷的积极作用近年来,农村小额信贷取得了长足进步,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想到业务逐步实现了拓展,在缓解“三农”贷款难,支持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1)在法律上为农民贷款提供了支持帮助。
商业银行法要求借款人必须提供有效地抵押和担保,这对广大的农户来说显然是难以做到的,但广大农户确实又需要得到银行支持,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农村小额信贷政策的实施,很好地解决了农民贷款方式的真空问题,既考虑到了农民的实际状况,又为发放农村小额信贷的机构提供了法律支持,其政策效力具有突破性的意义。
特别是银监会的农村小额贷款业务的指导意见于2007年发布后,各支农机构在原有农行、农发行、信用社等机构的基础上,开办了股份制小额贷款公司,完善了农村金融体系建立。
(2)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需求,不断激发农村经济发展的各种潜能。
过去贷款渠道多年不畅,广大农户的贷款需求长期被压抑,农村小额信贷业务开办以后,广大农户的有效贷款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
(3)小额贷款有利于扶持低收入群体,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同时,小额贷款采用了创新的金融方式,打破传统的金融垄断,丰富了金融供给主体,加强了同业竞争,有利于提高金融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
二、农信社开展小额信贷业务存在的问题我国自从在1992年引进小额信贷这种方式以后,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已经走过了17年的历程。
目前,小额信贷在农村已成燎原之势,不仅项目的规模和范围在发展变化,而且形成了以政府部门与涉农金融机构合作开展的小额信贷为主,其他类型的小额信贷业务为辅的有中国特色的小额信贷体系。
它在我国的扶贫事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成千上万的贫困人口提供贷款,帮助他们实现脱贫致富,缓解了贫困地区金融市场货币供求矛盾,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对邮储银行小额信贷市场存在的问题分析摘要:随着中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各行各业都有了一定的改善,中国邮政储蓄也不例外。
为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大众,解决中下层民众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缺口问题,中国邮政体制进行了改革,使新组建的邮政储蓄银行正式从邮政系统中剥离出来。
由于目前我国贫富差距悬殊、城乡发展不平衡,发展县城经济、提高中下层民众及农民收入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首要问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落脚点,而中国邮储银行资金充足,在全国拥有3.6万多的网点,其中2/3是在县及县以下的地区,这就方便了中下层民众储蓄及贷款,促进其经济的发展,因此也成为了中国邮储银行存在的必要性。
本文就邮储银行小额信贷市场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相关问题探求一些解决方案。
关键词:邮储银行;小额信贷中图分类号:f8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2-0-01一、邮储银行小额信贷发展现状小额信贷是一种以城乡低收入阶层为服务对象的规模比较小的金融服务方式。
它是通过金融服务为贫困农户或小型企业提供获得自我就业和自我发展的机会,使其得到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它不仅是一种金融服务的创新,还是一种扶贫的重要方式。
为了能够更好地发展城乡经济建设,在2007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联合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要求“引导邮政储蓄资金返还农村,大力发展农村小额贷款”,即政府也要求中国邮储银行开展小额贷款,有了政府的支持,加上农户的需求,近几年来中国邮储银行小额贷款有了较好的发展空间。
为此,本人去绍兴市邮储银行进行了考察,了解到目前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小额贷款主要有个人信用保证贷款和资产抵押类贷款,分别可获得首次不高于20万和300万的贷款。
据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工作人员介绍,所有贷款的还款方式主要有按月等额本息还款、一次性还本付息还款和阶段性等额本息还款。
而且这些贷款都可以做到随借随还,没有附加条件,也没有其他费用。
这样使得小额信贷的比率不断地提升。
摘要在我国,小微企业掌握着国民经济的命脉,却一度陷入融资难的困境。
然而,我国传统的金融机构将小微企业排除在贷款范围之外,现行的金融体系已经无法满足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
构建普惠金融,发展小额信贷势在必行。
为缓解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难现状,小额贷款公司应运而生并发展迅速,但在近两年下行的宏观经济中难以为继。
在普惠金融背景下,研究小额信贷风险,对于小额贷款公司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推出为我国电商企业进军金融领域带来了发展契机,电商小额信贷作为互联网金融的新生事物,致力于为小微企业提供小额信贷服务,拓宽融资渠道。
本文就选择我国电商小额信贷中最具代表性的阿里金融作为案例,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来探讨小额贷款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本文首先阐述了小额信贷的相关理论和国内外开展小额信贷的实践,对小额贷款公司面临的风险种类进行了概述;其次,通过概述阿里金融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阿里金融小额信贷的业务特征,利用普惠金融的分析框架,对阿里金融的信贷风险作了深入研究,并总结了阿里金融的风险管理模式;再次,通过与京东金融进行对比,总结线上小额信贷在风险控制上的经验;最后,在风险管理的角度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为我国小额贷款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普惠金融小额信贷风险管理ABSTRACTIn our country,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hold the lifeblood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but once trapped in financing difficulties.However, the tradition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exclude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from the scope of loans, and the existing financial system has been unable to meet their financing needs. It is imperative to build Inclusive Finance and develop micro credit.In order to alleviate the financing difficulties of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in our country, small loan companies came into being and developed rapidly, but it’s very hard to survive under the descending macroeconomic environment in the past two years.In the context of Inclusive Finance, the study of micro credit risk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small loan companies to improve their ability to prevent risks and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Big data and cloud computing brings the development opportunity for the E-commerce enterprises entering financial field, electric commercial microcredit as a newborn thing of the Internet financial, devotes to provide microfinance for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and broaden the financing channels.This paper selects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Ali finance in China's electricity supplier microfinance as a case, and discusse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icro credit compan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isk management.First of all,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related theories of micro credit and the practice of micro credit at home and abroad, and summarizes the types of risk faced by micro credit companies.Secondly, through an overview of Ali Finance’s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current situation, analysis the business characteristics, using the analysis framework of Inclusive Finance, Ali finance credit risk has been deeply studied, and summarizes the risk management model of Ali finance.Thirdly, by comparing with Jingdong finance,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experience of online micro credit in risk control.Finally, put forward some targeted suggestions from the angle of risk management, which can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mall loan companies in china. Keywords: inclusive finance microcredit risk management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 绪论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2 文献综述 (3)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可能创新点 (7)2 小额信贷理论基础与发展实践2.1 小额信贷相关理论 (9)2.2 国外发展小额信贷践行普惠金融的实践及启示 (12)2.3 小额信贷在我国的实践 (18)3 案例介绍3.1 阿里金融简介 (24)3.2 阿里金融小额信贷业务特征 (24)3.3 从普惠金融视角看阿里金融小额信贷风险问题 (29)3.4 与线上小额贷款风控机制对比 (38)4 结论与建议4.1 结论 (42)4.2 建议 (43)致谢 (46)参考文献 (47)1绪论1.1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1.1.1选题背景近年来,小微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中活跃度不断攀升。
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风险控制策略分析小额信贷指向中低收入阶层提供小额度持续的信贷服务活动,农村信用社的小额信贷业务,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繁荣农村经济、维护农村正常的金融秩序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加强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风险管理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风险分析从大的方面来讲,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业务存在的风险有外部与内部风险之分,其中外部风险包括自然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内部风险被细分为管理风险、利率风险,接下来逐一对其进行分析。
1.外部风险在自然风险方面:农户得到信用社发放的小额贷款后,通常会用于种植、养殖等农业产业发展上。
农户只有从其中获得收益才能如期偿还贷款,而且获得的收益越高具备的还款能力就越强。
不过农业产业的发展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一旦遇到恶劣自然灾害,农户的收益会大大降低,甚至可能是负数,导致农户不能准时归还贷款。
研究调查表明,对于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自然灾害因素是影响农户偿还贷款的重要因素,使信用社面临较大风险。
在市场风险方面:受市场信息不对称因素影响,一些农产品价格存在较大波动,同时,农户又不能在短时间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导致农户从农产品获得的收益降低,还款能力随之降低,这是信用社小额信贷面临的市场风险。
在信用风险方面:小额信贷不需要实物抵押,是以个人信用为贷款偿还保障的借贷方式,与传统的抵押贷款相比不确定性更大。
另外,当前信用社小额信贷放贷额度比较大,区域较集中,以及农户文化水平较低等因素影响,不利于信用评级工作的顺利开展,增加农村信用社信用风险。
2.外部风险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面临的内部风险,主要有管理风险以及利率风险。
其中在管理方面农村信用社存在信息披露不及时、相关约束激励机制不健全、产权不明细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信用社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导致工作人员的事业心、责任心缺乏,风险防范意识薄弱,使信用社蒙受信贷资金损失的机率大大增加。
当前很多地区的信用社开展小额信贷业务采用利率优惠政策,导致放贷利率与放贷面临的风险不协调,因此,部分信用社因害怕承担风险而不愿意放贷,致使小额信贷无法满足农户资金需求。
一、引言中共十九大报告强调“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这就指明了中国精准扶贫工作的方向。
当前,我国扶贫工作已经进入到决战决胜阶段。
扶贫小额信贷是我国推出的金融扶贫产品,是专门为低收入农户量身打造的特色产品,是实现低收入农户脱贫致富、是实现他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大举措。
自制度实行以来,农商行加大扶贫小额贷款发放力度,通过集中授信、上门服务、专门发放的“一站式”服务等方式,为低收入户发展生产、创业就业提供资金支持。
做好扶贫小额信贷工作,可以有效解决低收入农户产业发展资金困难,对于落实好精准扶贫,加快低收入农户脱贫增收步伐,具有重大意义。
扶贫信贷为农户提供了重要的金融支持,是实现精准扶贫的重要方式,也是精准扶贫的必然选择。
扶贫贷款的优势在于可以精准投放到农户手中,通过调查国务院扶贫开发系统等农户档案数据,以此精准识别低收入农户的金融需求,确保扶贫贷款的真实有效利用,解决扶贫财政资金大水漫灌的问题。
扶贫贷款以银行信贷的形式支持农村精准扶贫,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来提高资金的配置效率。
扶贫小额信贷在设立时就与传统的小额贷款的发展目标完全不同,传统银行小额信贷追求的是经济利益是以盈利为目的,而扶贫小额信贷着重点在扶贫,产生的背景是在特殊的制度和政策指导下,把政府作为主导,主体是金融机构,服务对象是低收入农户,提供生产经营性贷款,以提高低收入农户收入从而实现最终脱贫目的的一种特殊信贷方式;是一种将政府行政主导下的扶贫政治任务转为政府和市场力量的有机结合;大力发展扶贫小额信贷,是进一步完善国家开发式扶贫战略的重要表现。
二、扶贫小额信贷现状分析中牟县地处中原腹地、黄河之滨,隶属河南省会郑州,古称圃田、牟州,汉朝设县,是历史上最早的奴隶起义萑苻泽起义、著名的官渡之战发生地,是道家名师列子、美男子潘安、民族英雄史可法等历史名士的故乡。
中牟县土地总面积91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0万,辖12个乡镇、8个街道。
扶贫小额信贷发放对象为有劳动能力、有增收项目、有贷款意愿和一定还款能力的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
2012年中小微企业信贷分析报告2012年9月目录一、概要 (5)1、中小微企业信贷的基本知识 (6)2、国际经验 (7)(1)富国银行“企业通”和小企业银行业务 (7)(2)格莱珉银行的中小企业信贷 (8)3、上市银行贷款定价能力评价 (8)(1)发展模式、业务特色、发展阶段 (8)(2)贷款定价能力和净息差 (9)(3)发展中小微企业的优劣势和发展前景 (9)二、中小微企业信贷的业务模式 (10)三、中小微企业信贷的风险控制 (12)1、中小微企业信贷业务风险来源 (12)(1)经营风险 (12)(2)信息不准确、不透明风险 (13)(3)贷后道德风险 (13)2、商业银行开展中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瓶颈 (13)(1)历史、政策原因:坐吃息差,无突破激励,不良率容忍度低。
(13)(2)产品、流程僵化:不能适应中小企业特点 (14)(3)风险管理落后:数据数量不足、质量不高,无法支撑量化信用风险模型的应用 (14)3、中小微企业信贷业务风险管控 (15)(1)专营机构、人力资源建设 (15)(2)细分客户 (16)(3)不同业务模式解决信息不对称和成本过高问题 (16)(4)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16)4、中小微企业信贷系统性风险的规避 (17)(1)风险分散:地区分散、行业分散 (18)(2)设置贷款上限 (18)(3)提高风险识别水平,贷款定价覆盖各类风险 (18)四、中小微企业信贷的贷款定价方法 (18)五、国际经验 (20)1、富国银行中小微企业信贷经验 (20)(1)“企业通”产品的特点 (21)(2)“企业通”产品风险控制 (21)(3)小企业银行业务 (26)(4)社区银行个人信用评分方法 (26)(5)社区银行贷款定价的一种方法(适用于住房按揭贷款) (27)(6)社区银行的发展成效显著 (28)(7)富国银行社区银行业务优势、核心竞争力 (30)2、格莱珉银行小微企业信贷经验 (31)(1)业务模式 (31)(2)风险控制 (33)(3)贷款定价 (33)(4)社会企业,非盈利性组织 (34)(5)格莱珉银行值得借鉴的经验 (35)3、民生银行和富国银行中小企业信贷的简单对比 (35)4、国际比较的结论:提高客户综合贡献度 (36)六、中国中小微企业信贷:增速高、小贷公司地域分布不均 (37)1、主要金融机构中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大型企业贷款 (37)2、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情况:现代增速下降,地域分布不均 (37)七、中国中小微企业信贷的扶持政策:多管齐下,引导信贷 (38)八、上市银行中小微企业信贷:不同发展阶段,各具业务特色 (40)1、上市银行中小微企业信贷规模比较:户均贷款规模小于300万 (40)2、发展阶段和驱动力分析 (42)3、上市银行中小微企业信贷的发展阶段 (43)(1)建设阶段:业务特色和信贷产品 (43)(2)处于战略发展阶段:业务特色和信贷产品 (44)(3)处于优势业务阶段:业务特色和信贷产品 (45)九、上市银行贷款定价能力评价 (46)1、从银行贷款利率上浮情况看银行贷款定价能力 (46)2、从净息差走势、贷款平均收益率看银行贷款定价能力 (48)3、我国中小微企业信贷贷款定价的现状 (50)4、我国中小微企业贷款定价的改进措施 (51)十、从小微企业业务对比分析看上市银行提高贷款定价能力战略.. 511、小微企业业务上的优劣势和发展模式 (51)2、中小微企业信贷领域的信贷规模和占比:占比为10%-20% (53)3、中小微企业信的发展战略、业务模式、风险控制等 (54)一、概要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市场化在持续推进,“金融脱媒”趋势将越来越明显,银行业自主定价能力需稳步提升,尤其是银行贷款定价能力将成为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之一。
中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比较研究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营造良好的创业创新环境、促进就业、推动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中美两国,中小企业通常被认为是经济的中坚力量,但在融资问题上却存在着一些差异。
本文旨在通过比较研究中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讨两国在这方面的异同,并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一、中小企业融资现状比较在中国,中小企业的融资主要依靠银行贷款和自有资金,而像私募股权、债券融资等直接融资渠道却相对有限。
而在美国,中小企业可以通过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私募基金等多种融资渠道获得资金支持。
美国对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融资选择,相比之下,中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相对狭窄。
二、中小企业融资方式比较在融资方式上,中国中小企业主要依赖银行贷款,这种融资方式可以给予企业相对稳定的资金支持,但对企业的信用、抵押品等要求较高,同时也存在着融资周期长、流程繁琐等问题。
相比之下,美国中小企业更多采用股权融资的方式,可以更灵活地获得资金支持,但也存在着股权稀释、管理层权利受限等问题。
三、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比较在融资环境上,中国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尤其是一些新兴产业和创新型企业更难获得资金支持。
在美国,相关部门通过多种措施以及金融机构的支持,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加便利的融资环境,激发了企业的创新活力。
四、中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解决对策针对中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差异,在我国,可以通过加大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简化融资流程,降低融资成本,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在美国,可以通过加强相关部门对中小企业的扶持,规范股权融资市场,完善融资监管制度,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的健康发展。
梳理一下本文的重点,我们可以发现,中美中小企业在融资问题上存在着一些差异,但也可以互相借鉴,通过合作与交流,共同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和措施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国内外小额信贷的比较分析 引言 在国外,小额信贷已由过去的无担保小额贷款发展成为包括存款、贷款、汇兑、保险、住房金融、小额租赁等多种金融服务的微型金融,国际小额信贷正迅速向商业化、金融化和正规化方向发展。中国开展小额信贷的时间并不长,现行政策规定小额贷款公司不能吸收存款。但从长远来看,小额信贷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国外成功的小额信贷模式和核心机制对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小额信贷业务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是我国完善住房金融的一个重要途径。 1 小额信贷的概念和模式简介 1.1 小额信贷的概念 对于小额信贷,目前国际国内并没有统一定义。主流观点认为小额信贷是指专向中低收入阶层提供小额度的持续的信贷服务活动。CGAP 对小额信贷的定义,是对贫困者提供诸如贷款、储蓄及其他的金融服务,以满足他们的经营、生产、消费等方面的需要。小额贷款最初作为扶贫的手段引入我国,随着政策的放开,其经营范围在不断扩大,模式也在不断创新。我国学者朱大鹏认为,小额信贷是一种组织化、制度化,以创新方式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按照可持续经营原则为中低收入人群或微小企业提供信贷服务的信贷方式[1]。目前,小额信贷的概念与内涵是普惠制金融服务原则,即让各个阶层,特别是在信贷供求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的人群都能普遍享受到适合的金融服务。 1.2 国际上较成功的小额信贷模式 目前世界上影响力比较大,发展比较成功的主要是以下四种典型的小额信贷模式: 第一,孟加拉“乡村银行”(GB)模式。这个模式的典型特征是:有连保小组,实行每周中心会议制度、小组基金制度、每周还款等,有效地化解了信贷风险。孟加拉模式于1994年被引入我国进行试验,已成为我国普遍效仿的一种小额信贷模式。 第二,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乡村信贷部(BRI-Unit)模式。这个是由正规金融机构开办的小额信贷业务。BRI已经开发出适宜小额信贷的产品,且各机构可以自负盈亏。故近三十年来,此模式一直是商业银行在小额信贷领域的先驱和典范。该模式的核心特征是:以商业利率为印尼全国农村的中低收入人口提供小额贷款,贷款类型多种多样,同时吸收自愿存款。 第三,玻利维亚阳光银行(BancoSol)模式。该行的前身是成立于1987 年的非政府组织PRODEM,通过提供信贷服务和培训,扩大就业和鼓励向小企业投资,采取连带小组贷款方式,其贷款运作颇为成功。阳光银行于1992 得到玻利维亚有关当局正式批准,成为第一家专业从事小额信贷业的私人商业银行。 第四,社区合作银行模式。合作银行是国家一个民主的、不以盈利为目的、完全由社员管理的自助式的并且由特定的群体或机构组织管理的金融合作社(又称信用联盟),致力于为低收入家庭提供小额信贷服务。这种模式在实际运作中有相当的灵活性,以此架起了贫困社区与正规金融相联接的桥梁,它可以克服客户地理上分散和人口密度低的弱点。 2 小额信贷的国际经验 小额信贷作为一个新鲜事物,虽然由于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国情,小额信贷在模式、目标、组织结构、运营管理等方面各有特色各有不同,但其成功有一些共同的经验。各国在开展小额信贷的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这些国际上成功的经验对我国进一步大规模开展小额信贷有着极其重要的借鉴作用。 首先,均采用了市场化运作模式。小额信贷的概念早超出扶贫贷款的范畴,小额信贷行为和利率标准也在逐步市场化。国际上许多小额信贷机构都采用了分期还款制度,这是一种基于“现金流”理念的贷款管理技术,贷款机构在注重自身现金流管理的同时,对借款人的现金流入也提出了较高要求,并具有“早期预警”功能。此外,我国大多数小额信贷机构都不明确要求客户提供担保(抵押品),因为其目标客户一般缺乏符合正规银行要求并受法律保护的抵押品,而在国外,小额信贷机构却注重发展替代性担保,这类替代性的担保(抵押)品可以是某种形式的“小组共同基金”或者“强制储蓄”,也可以是可以预期的未来收入和现金流等。从国外的成功经验不难看出,市场化运作模式是小额贷款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其次,引入信用合作组织作为小额信贷业务的基层架构。国际上较为成功的小额贷款模式均喜好团体贷款方式,将分散的小客户组织成为互为监督约束、互为激励促进的多个合作小组,合作以及由合作催生的金融信用意识与环境,正逐步成为小额信贷公司抢占细分市场的基础。此模式可以有效地破除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很好地控制风险,确保信贷安全,贷款成员之间负有连带担保责任,团体贷款模式有利于缓解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再次,都有一整套完备的动态激励约束机制。在国际上获得成功的小额信贷机构都有一套完整的以业绩考核为中心的激励约束机制,此机制对于风险控制与业务拓展有着关键性作用。 最后,均有以客户为中心,与客户共成长的精细化专业化经营理念。小额贷款公司可以在培育客户的成长中赢得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空间,以集群规模增加收益、减轻成本,可以利用市场机制科学地评估和匹配小额信贷的各种活动。 3 国外小额信贷业务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启示 3.1 小额信贷与我国房地产市场结合的契机 3.1.1 政府有力的支持和有效的措施是小额信贷商业化获得成功的前提 政府在小额信贷的发展中,其根本的作用在于提供促使其有序发展的规则和机制,规范、引导和促进小额信贷的发展,我国政府已出台各种政策支持小额信贷的发展。 1999 年中发(99)10 号文件指出,小额信贷是一种有效的扶贫到户形式,要在总结经验、规范运作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推行,再次强调小额信贷扶贫作用。2006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一号文件指出,要大力培育由自然人、企业法人或社团法人发起的小额贷款组织,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管理办法,引导农户发展资金互助组织。突出强调了发展小额贷过程中民间金融的重要。 2008 年5 月8 日颁布实施的《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08〕23 号)》和《关于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有关政策的通知(银发〔2008〕137 号)》(以下把两项政策简称小额贷款政策),不仅为中小企业和个人借贷、参与资本运作进行松绑,还为中小企业借贷提供了法规政策保障,这将对中小企业、及个人融资环境产生积极正面影响。央行曾提出以“小额担保贷款+信用社区+创业培训”的模式形成有机联动,此模式的设计意图是:在保证商业利益的前提下也为中低收入者提供发展的可能,同时用金融优势扩大就业人群,推动和谐社会的进程。 3.1.2 市场化运作是小额信贷产品的生命力源泉 从国际上的成功经验来看,市场机制必在小额信贷领域发挥主要作用。小额信贷产品需自动瞄准市场目标客户,本着以客户为中心,与客户共成长的精细化专业化经营理念,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依托信用合作组织作为小额信贷业务的基层架构,建立一整套完备的激励约束机制,以集群规模增加收益、减轻成本,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市场的需要和竞争必然使小额信贷理性地选择商业化。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的稳定与发展、较低的通货膨胀、政府经济干预逐渐减少、利率管制的放松、金融市场的准入标准的降低、金融自由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小额信贷已逐步具备市场化运作的条件。 3.1.3 房地产消费市场为小额贷款公司开展业务提供了一定的空间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房地产市场一直处于活跃状态,无论是商铺租金还是住房租金,或是住房买卖价格,长期看涨。面对目前高房价和高租金的威胁,我国大多数居民更是采用抑制消费的方法换取一处居所。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只有消费才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随着政策的放开,小额贷款公司的信贷品种在逐步增多,且已经有小额贷款公司在尝试着进入房地产市场,只是其进入模式值得探讨。将小额信贷与我国房地产市场相结合,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我国房地产市场金融体系的一种补充。 3.2 小额信贷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启示 3.2.1 小额信贷抱团模式 目前,已经有很多小额贷款服务机构在尝试着开发适合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产品。我国小额信贷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实现,一是正规金融机构(以农信社为主)大量开展小额信贷服务,二是新成立若干类型的小额信贷专业金融机构。不管是通过哪种途径开办的小额信贷业务,小额信贷产品均需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目前我国市场上普遍存在的是小额信贷的传统模式。此模式很明显的缺陷:贷款双方信息不对称,小额贷款公司管理成本大,抵御风险的能力不足。可以说小额信贷传统模式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商业小额信贷模式要获得可持续发展,应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模式具有可持续性,二是模式有一定的覆盖率。所谓可持续性是指小额信贷从信贷操作中取得的收人能够抵补其操作费用、资金成本、贷款损失、通货膨胀带来的资产价值的减少,同时还能够保证产品推广的盈余资金,所谓覆盖率就是其服务于特定人群的比例。只有那种符合客户需要的,根据客户特点所设计的金融产品才能持续发展。根据国外的成功经验,在设计适合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小额信贷产品时,可以对传统的小额信贷模式稍作改进,形成适合市场的小额贷款抱团模式。 小额信贷抱团模式的特点是:市场上有相似需求的贷款客户自发地或者有组织的抱团,以住房贷款联盟的形式申请小额信贷,贷款者可以向保险公司及各种团体等缴纳团体信用抵押保证金,以向住房贷款联盟提供信用担保风险,小额贷款公司还可以向机构投资者出售小额贷款。抱团模式可以为团体内部成员提供交流合作的平台,团体内部成员可以相互协定,向小额贷款公司缴纳一定保证金,联合保证各自贷款。 3.2.2 我国房地产市场可以尝试开展的小额信贷产品 目前来看,适宜在我国房地产市场开展的小额贷款也是小额信贷抱团模式。结合房地产市场实际,可以在我国尝试开展的小额信贷产品是“抱团首付贷”和“抱团租金贷”。 “抱团首付贷”,就是那些彼此熟悉,且相互关联的个人自发的或有组织的抱团成立若干个信贷合作小组,以小组作为小额信贷业务的基层架构,去申请首付贷款。在小额信贷的可获得性上,各个小组之间存在着竞争性,而组内成员的信用又直接影响着小组的整体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