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雾凇》教学设计精编版

最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雾凇》教学设计精编版

最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雾凇》教学设计精编版
最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雾凇》教学设计精编版

2020年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雾凇》教学设计精编版

《雾凇》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语,学习用恰当的词语描述景物。

3.感悟吉林雾凇的奇特美丽,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使学生受到美的陶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背诵课文,积累语言。

2.了解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

三、教学准备:flash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1.师谈话: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严寒的季节里,走进吉林,会看到一道神奇而美丽的风景,那就是雾凇。(课件操作1:打开课件,出现课题画面。齐读课题:雾凇)雾凇以其“冬天里的春天”般诗情画意的美,同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

今天,就让老师来当导游,带领大家一起走进吉林,去感受这美丽奇特的雾凇。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穿越时空,来到东北吉林,亲眼看一看雾凇。

2.师谈话:好了,吉林到了,请同学们睁开眼睛,一起来欣赏雾凇奇观。(课件操作2:点击课件前进按钮)

3.欣赏雾凇奇观。(课件操作3:点击画面,配乐播放雾凇图片,学生欣赏)

4.引导学生谈看完图片的感受。

(1)师提问:你感觉雾凇怎么样?

(2)指生回答。(预设:学生可能会答,雾凇太美了!太神奇了,像雪一样漂亮。)

5.师谈话过渡到第一自然段学习

是啊,多美的雾凇啊!那么课文中是怎样来描写雾凇的美的?

(二)精读第一自然段,感悟吉林雾凇的奇特美丽,积累语言。

1.自由地读第一自然段,思考:文中描写的雾凇怎么样?(课件操作4:点击课件前进按钮,出示第一段文字)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板书:奇特美丽有名

2.指生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雾凇神奇美丽的?

3.指生回答,从哪些词语感受到雾凇的神奇美丽的,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课件操作5:根据学生回答点击词语,词语相应变为红色,突出显示)

(1)引导学生抓住“洁白、晶莹、缀满、银光闪烁、美丽动人、闻名全国”等词语体会雾凇的美丽。

(2)引导学生抓住“十里长堤上、三九严寒、大地冰封、奇观”等词语体会雾凇的奇特。

4.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1)谈话:作者通过这些红色的词语描写出了雾凇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雾凇景象,你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

(2)学生自由练读。

(3)指2—3人朗读,师生评读,引导学生朗读时注意突出课件上显示红色的词语。

(4)齐读第一自然段。

5.指导背诵第一自然段。

(1)谈话:这么美的雾凇奇观,这么丰富生动的词语,让我们试着记下来吧。

(2)(课件操作6:点击课件前进按钮,显示第一自然段填空)全班一起试背。

(3)指生看屏幕,试背。

(4)(课件操作7:点击课件前进按钮,显示空白页1)不看文字提示,背背第一自然段。

6.欣赏视频,再次感受雾凇的美。(课件操作8:点击课件前进按钮,播放雾凇美景视频)

过渡:想不想知道这千姿百态的雾凇是怎样形成的呢?

“从当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间,松花江上游丰满水库里的水从发电站排出时,水温在4摄氏度左右。这样,松花江流经市区的时候,非但不结冰,而且江面上总是弥漫着阵阵雾气。”

(3)当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这雾气有什么变化?(课件操作10:点击课件前进按钮,出示:描写雾的句子,即从当年12月至树影模糊了几句)

A自由朗读这几句话,你觉得这雾气怎么样?(浓)

B是的,雾气非常浓,达到了饱和的状态,从哪些词中可以看出。(引导学生抓住总是弥漫、阵阵、随风飘扬、涌向、笼罩、淹没、模糊等词句理解)

预设:学生不可能一次能把所有词语找到,因此课件设计链接雾的视频,引导学生观看,再返回段落体会其它表现浓雾的词语。

a(课件操作11:根据学生回答点击文中重点词语,词语变成红色)引导学生谈理解。

b(课件操作12:点击课件中“雾”字,播放浓雾的视频),感受词语描写的形象。

c(课件操作13:点击课件后退按钮,返回出示:描写雾的句子,即从当年12月至树影模糊了几句)

d(课件操作14:点击刚才学生回答的词语。)师谈话,作者用这个词形象地描写了浓雾的样子,还有哪些词也能表现雾的浓。

e(课件操作15:随机点击学生回答的词语。) 引导学生结合语境谈理解。

C再齐读这句话,体会雾气的浓。

(4)雾气是怎么凝结成雾凇的呢?

A(课件操作16:点击前进按钮,课件出示描写雾凝结成雾凇的句子,即“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最初像银线,逐渐变成银条,最后十里长堤上全都是银松雪柳了。”)

B齐读并小结:这个过程就叫“凝结”。

C指生读。你感受到了什么?(感受到了雾凇慢慢地、逐步形成的情形。)

D请同学们慢点、再慢点,轻点、再轻点,细细地多读几遍这句话,用心体会雾凇的形成。(个别读,评读。)

(5)让我们再来体会一下吉林雾凇形成的过程(课件操作17:点击前进按钮,课件出示蓝色描写雾凇形成过程的句子)齐读。

4.指导背诵雾凇形成过程内容

(1)(课件操作18:点击前进按钮,课件出示蓝色描写雾凇形成过程的填空)

(2)全班一齐试背

(3)指生试背

(4)(课件操作19:点击课件前进按钮,显示空白页2)不看文字提示,背背雾凇形成过程。

A自由练背b指生背 c 齐背

(四)略读第三自然段,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