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四篇 生命起源与生物进化

第十四篇 生命起源与生物进化

第十四篇  生命起源与生物进化
第十四篇  生命起源与生物进化

第十四篇生命起源与生物进化

基础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论”已被广大学者所承认,这一假说与生命的“自发生论”有一点是相同的,它是:( )

A.生命都是从非生命物质中突然产生的

B.生命都是从非生命物质产生的

C.生命都是在目前条件下从非生命物质产生的

D.生命的发生是在与宇宙进化相联系的条件下产生的

2.原始大气层中不含有的成分是( )

A.氢气B.氧气C.沼气(CH4) D.氨气(NH3)

3.原始地球上合成有机小分子物质的能量来源于( )

A.无机物分解时释放的能量B.有机物分解时释放的能量

C.物质合成时释放的能量D.紫外线、雷电、火山等爆发时释放的能量4.地球上最初的生物,其食物来源可能是( )

A.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B.水中的细菌

C.水中的有机物D.原始大气

5.在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中,原始海洋的作用在于( )

A.为合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提供原料

B.为合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提供能量

C.为合成有机高分子物质提供酶

D.为原始生命的产生提供场所

6.原始生命诞生的重要标志是( )

A.原始蛋白质分子和核酸分子的形成

B.原始界膜的形成

C.有原始的新陈代谢作用和能够繁殖

D.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的相互作用

7.已知地球上最古老的生命出现距今约有( )

A.32百万年B.6亿c.35亿年D.45亿年

8.在大约35亿年的岩石中发现的化石是( )

A.病毒B.恐龙C.细菌D.藻类

9.米勒的实验为以下哪一项提供了证据? ( )

A.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

B.甲烷氨、氰化物是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

C.原始地球条件下可以产生氨基酸

D.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10.在生命起源的研究中,已经得到了科学实验证实的是( )

A.从无机小分子物质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

B.从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高分子物质

C.从有机高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

D.从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

11.在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中,第二阶段形成的物质有( ) A.NH3、CH4B.核苷酸、单糖

C.原始的核酸、蛋白质D.嘌呤、嘧啶

12.地球上生命起源最关键的一个阶段是( )

A.氨基酸、核苷酸等有机小分子的形成

B.原始的蛋白质、核酸等生命大分子的形成

C.具有原始界膜的多分子体系的形成

D.由多分子体系进化为原始生命

13.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氨基酸分子的生成和原始生命的诞生场所分别为( ) A.原始海洋和高温干燥的地区B.原始大气和高温干燥的地区

C.原始大气和原始海洋D.河流和海洋

14.若要通过模拟实验来验证生命进化的第二阶段,应选取的实验材料是( )

①海水②NH3、CH4③核苷酸④氨基酸⑤蛋白质⑥核酸⑦粘土

A.①②③④⑦B.①⑤⑥

C.②③④D.①②⑤⑥⑦

15.原始生命必需具备的两个基本特征是( )

①生长发育②应激性③新陈代谢④遗传变异⑤细胞结构⑥能够繁殖

A.③⑥B.②④C.③⑤D.①⑤

16.在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进程中,原始界膜的出现发生在( )

A.第一阶段B.第二阶段C.第三阶段D.第四阶段

17.据研究原始大气的成分与现代大气的成分大不相同,在完成原始大气向现代大气的演变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自养型细菌B.异养型细菌

C.蓝藻D.绿藻

18.与原始生命的结构组成相似的细胞内容物是( )

A.核仁B.线粒体C.核糖体D.病毒T

19.原始地球的大气作为生命起源的原料条件,它的成分中没有( )

A.氮元素B.氧元素C.游离态氮D.游离态氧

20.“团聚体”“微球体”相当于生命起源化学进化过程中的( )

A.有机小分子物质B.有机高分子物质

C.多分子体系D.原始生命

21.按照达尔文进化论学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活在地穴水中的盲螈,因长期不用眼睛而失去视觉

B.食蚁兽的长舌是因长期添食树缝中的蚂蚁反复伸长所致

C.鹿和狼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相互进行选择,结果发展了自己的特征

D.春小麦连年冬种可以变成冬小麦,这是环境影响的结果

22.下表所列举的A、B、C、D鸟中,哪种鸟将得到更多的进化优势? ( )

23.很相似但不同种的鱼把卵和精子排放在同一水域中,其中一种鱼的精子不能进入另一种鱼的卵内。这是由于下列哪种原因所引起的? ( )

A.生态隔离B.行为隔离C.机械隔离D.配子隔离

24.公鹿往往用鹿角作为争夺配偶的武器。按照达尔文的观点,现代的公鹿鹿角发达的原因是:( )

A.代代经常使用的结果B.变异朝有利于生殖的方向发展的结果

C.繁衍后代的需要D.自然选择的结果

25.人的胚胎在发育初期出现鳃裂,由此可以说明( )

A.人胚胎早期用鳃呼吸B.人的肺由鳃发育而来

C.人与鱼类的亲缘关系最接近D.人的原始祖先生活在水中

26.下列每组中的两个器官,属于同源器官的是( )

A.蝙蝠的翼手和人的上肢B.蝌蚪的鳃和蛙的肺

C.鲸的鳍足和鱼的胸鳍D.鸟的翼和昆虫的翅

27.下列各项中的哪一项不属于达尔文进化论的一部分? ( )

A.同一物种的成员在许多特性上有变异

B.其表现型不适于其环境的后代会死亡

C.生物体会产生比其环境所维持的个体数多的后代

D.种内的变异是由环境的作用所引起的

28.下列各现象中不属于自然选择作用的例子的是( )

A.纯种长毛垂耳狗的形成

B.因工业污染而使某种蛾子发生黑化

C.某些细菌对抗生素的抗性

D.头发里的虱子经DDT处理后仍有突变种存活下来

29.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主要作用( )

A.使种群间的个体互不相识

B.使种群间的雌雄个体失去交配机会

C.使不同种群各适应于不同的地理环境

D.使种群之间停止基因交流,各向着不同的方向演变

30.达尔文是这样解释进化如何发生的( )

A.上帝决定哪个种该进化

B.适应性使某个物种留下更多后代

C.某些物种内部有进化的设计蓝图

D.环境影响造成物种的适应

31.在进化过程中,与主要的生物类群出现顺序相符的是( ) A.需氧异养、厌氧异养、自养

B.需氧异养、自养、厌氧异养

C.厌氧异养、需氧异养、氧化水的自养

D.厌氧异养、氧化水的自养、需氧异养

32.关于地层中生物化石分布情况的叙述,下列不正确的是( ) A.在古老的地层中可以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

B.在新近的地层中可以找到高等生物的化石

C.在新近的地层中也可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

D.在极古老的地层中有时也可以找到一些高等生物的化石

33.比较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和人的胚胎时,发现这些胚胎( ) A全部发育过程中都有鳃和尾B.在发育初期都有鳃和尾

C.全部发育过程中都有鳃裂和尾D.在发育初期都有鳃裂和尾

34.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正确理解是( )

①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适应性变异②能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③变

异是不定向的④变异是定向的⑤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积累就可能产

生出生物的新类型

A.②④⑤B.②③⑤C.①②④D.①③⑤

35.某植物单株年产数百粒种子,其中大部分被鸟所食,或因气候、土壤水分等原因不能在第二年长成成株,按照达尔文的观点,这现象说明( )

A.物种是可变的B.过度繁殖、生存斗争

C.选择的不定向性D.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

36.害虫抗药性的出现,按照达尔文的进化论的观点,最好的解释是( ) A.所用农药剂量和含量的增加使害虫的抗药性也增强

B.群体中有抗药性的害虫生存下来并不断地繁殖

c.这一农药使害虫都产生了抗药性

D.农药引起害虫的抗药能力,可以在后代中不断积累和加强

37.某岛屿上存在着尺蛾的两个变种,该地区原为森林,后建设为工业区。下列为该地区不同时期两个变种尺蛾的数量比。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A.工业煤烟使灰尺蛾变为黑尺蛾

B.灰尺蛾迁离,黑尺蛾迁入

C.自然选择作用

D.定向变异作用

38.单孔类动物只分布在澳洲,这是由于( )

A.单孔类动物起源于澳洲

B.单孔类动物适于在南半球生活

C.除澳洲外,其他地区的气候对单孔类动物生存不利

D.澳洲很早在真兽类尚未进化出现前就与其他大陆分离,单孔类动物没受到其他高等哺乳动物的排斥而得以保存

39.长期使用某种农药,会发现其灭虫的效果越来越差,其主要原因是( ) A.昆虫适应了具有农药的环境

B.昆虫接触农药,通过基因突变产生抗药性

C.农药对昆虫的抗药性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

D.农药使昆虫产生了定向变异

40.某一化石采集队,在甲、乙、丙三个不同地层内挖掘到许多化石。记录清单如下:甲地层(恐龙蛋、始祖鸟、龟);乙地层(马、象牙、犀牛);丙地层(三

叶虫、乌贼、珊瑚)。这些地层依地质年代远近排列应是( )

A.甲、丙、乙B.乙、甲、丙

C.丙、甲、乙D.乙、丙、甲

41.对于一个隔离的且数量已经大为减小的种群来说,其潜在的危险的是( ) A.丧失了遗传多样性B.趋向于选择交配

C.基因流动减少D.哈迪一温伯格平衡不稳定

42.下表以L、M、N和P为代号,给出人、黑猩猩、马和袋鼠四动物的a-血红蛋白中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的百分率。( )

请据表中数据,指出L、M、N和P与其代表的四种动物的对应关系

43.种内进化的材料是( )

A.表型的可塑性B.表型复制

C.突变D.隐性基因纯合

44.在1.5亿年前的沉积物中发现了已灭绝的剑尾动物。每个个体背甲的长/宽比都进行了测量。这一长/宽比值用S表示。在下图,P曲线表示1.5亿年时该动物S值的分布。在1亿年的沉积物中,在三个不同地点发现了三个不同剑尾动物的群体。图中a、b、c分别表示三种动物群体中S值的分布情况。( )

请回答下列两个问题

(1)在a、b、c三个群体中,哪一群体最可能出现了新种?

(2)在发现该动物的三个地区,哪一地区的环境最可能保持不变?

45.自然界有性生殖动物存在多种生殖隔离类型。有①配合前隔离(阻碍杂种分子的形成),②配合后隔离(降低杂种生物生活力或可育性),配合后隔离又有③杂种不活,④杂种的子代生存能力差,可育性和⑤杂种不育等,自然选择长期地将促进化方向是( )

A.①→③→⑤→④B.①→③→④→⑤

C.④→⑤→③→①D.⑤→④→①→③

46.下列表达了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内容的图解是( )

47.下列关于环境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环境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B.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往往形成不同的生物类型

C.环境对进化的作用主要是对变异定向选择和积累作用

D.环境的变化与生物的进化是相互影响的

48.有关进化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多种生物有强大繁殖力B.生存斗争造成多数个体死亡,少数生存

C.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生存斗争是通过遗传和变异实现的49.经常遭到暴风袭击的岛屿,这里的昆虫大部分无翅,部分翅很发达,两者都适应当地环境,这一事实说明( )

A.适应是相对的B.变异是定向的

C.变异是不定向的D.两种变异,都是环境变化引起的

50.生物进化最可靠的证据是( )

A.各类生物化石在地层里按一定顺序出现

B.哺乳动物在胚胎发育初期非常相似

C.脊椎动物具有同源器官

D.生物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51.在下列四项有关马的进化论述中挑出不适合的一项( )

A.在始祖马向真马的进化过程中,体型变大,趾数减少,臼齿由低冠变高冠B.在始祖马向真马的进化过程中,体型增高,中处加强,侧趾退化,齿面加大、复杂化

C.在始祖马向真马的进化过程中,由森林生活转向草原及高原生活

D.在始祖马向真马的进化过程中,为更适合于在广阔的草原上奔跑,逃避肉食动物,它们逐渐使中趾发达成为惟一着地趾

52.现代乌贼和章鱼的祖先可能是( )

A.腕足动物B.三叶虫C.鹦鹉螺D.广翼类

53.1只雌蛙能产4000粒、5000粒卵,卵受精后只有不足10%的能发育成为成体,按照达尔文观点解释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过度繁殖B.生存斗争C.适者生存D.遗传和变异

54.下列有关植物进化的历程中,正确的是( )

A.原始绿藻→裸蕨→苔藓→种子蕨→种子植物

B.藻类→苔藓→蕨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C.原始绿藻→裸蕨类→蕨类→种子蕨→种子植物

D.藻类→蕨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55.下列哪种行为不能用亲缘选择理论来解释( )

A.兵蚁保卫蚁王的行为B.挪威旅鼠的自杀行为

C.鸟类的报警行为D.雄虻的骗婚行为

56.人体内残留了哺乳动物内相当发达的阑尾,这可作为生物进化中哪一方面的证据( )

A.古生物学的证据B.比较解剖学的证据

C.胚胎学的证据D.生物遗传方面的证据

57.恐龙类动物是中生代时期最繁盛的一类大型爬行动物,但是到白垩纪末期尽末于世。从生物进化角度而论,恐龙这类动物灭绝的原因可能是( )

A.食物不足B.防卫能力不强

C.环境变化D.生存斗争失败

58.始祖鸟的化石,各类马的化石所处的地质年代依次是( ) A.太古代、元古代B.元古代、古生代

C.古生代、中生代D.中生代、新生代

59.造成同源器官功能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原始祖先不同B.变异方向不同

C.进化水平不同D.生存环境不同

60.古两栖类(坚头类)出现于( )

A.泥盆纪B.石炭纪C.白垩纪D.侏罗纪

61.在下列四个系统中,哪一个系统中的昆虫最有可能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警戒色的适应( )

A.草地、有毒昆虫和食虫鸟B.枯叶、有毒昆虫和食虫鸟

C草地、无毒昆虫和食虫鸟D.枯叶、无毒虫和食虫鸟

62.肺鱼在夏季如遇干涸,常藏于泥中进行夏眠,直到雨季来临时才“复苏”,下列对这种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种生存斗争的表现B.这是对不良环境的适应

C.这是定向变异的结果D.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63.据科学分析,海洋生物比陆生生物进化的速度缓慢,其原因是( ) A.海洋生物一般比陆生生物低等

B.海洋比陆地环境相对稳定,生存斗争进行得比较缓和

C.海洋比陆地环境相对稳定,故海洋生物很少发生变异

D.海洋中弱肉强食,很多物种还未进化到高水平就被淘汰了

64.自然界中生物种的3个最主要的特征是( )

A.形态差异、生理差异、行为习性差异

B.形态可区分、生态差异、生殖隔离(不能产生可育后代)

C.形态差异、地理分布可区分、生态差异

D.形态差异、生理差异、遗传差异

65.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来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因此变得颈和前肢都很长B.尺蛾工业黑化的现象是因为尺蛾受到煤油烟污染而被熏黑的

c.北极熊为了适应冰天雪地的环境,所以它们的个体都能产生定向的白色变异

D.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相互选择的结果。

66.现代达尔文主义认为突变、选择、隔离是新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其中新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 )

A.基因突变B.选择C.生殖隔离D.物种分化

67.比较生理学主要是采用什么方法研究生物进化的( )

A.同功器官B.同源器官

c.血清学鉴定D。氨基酸的序列分析

68.恐龙蛋属于( )

A.遗体化石B.遗物化石C.遗迹化石D.印痕化石

69.下列物质不属于化石的是( )

A.琥珀中的昆虫B.“北京人”所制石器

C.马王堆墓中千年古尸D.恐龙蛋

70.细菌抗药性的提高是由下列哪种原因造成的( )

A.变异B.选择C.适应D.隔离

71.趋同演化与趋异演化是从哪个方面说明了生物进化( )

A.胚胎学B.生物地理学C.比较解剖学D.古生物学

72.琥珀中的昆虫是一类( )

A.遗体化石B.遗物化石C.模铸化石D.遗迹化石

73.雀形目的鸟可做多种呜叫并能发出警叫。雄鸟的鸣叫在不同的种中是不同的。

一般地说,鸣叫有两种作用;保卫领地和吸引雌鸟交配。当危险的天敌飞来时它们发出警叫,可让临近的鸟逃跑。尽管雄鸟的呜叫不同,但一些种类的警叫很相近,有共同的声学特点。你如何解释警叫的跨种的共性( )

A.警叫有趋同进化,因为其声学特征使鸣警者很难被飞来的天敌发现。

B.警叫有趋同进化,因为其声学特征使鸣警者能被飞来的天敌准确地发现。

C.简单声学特征的警叫具有趋同进化,因为简单的警叫可容易地、迅速地让幼鸟学会。

D.听到鸣叫后天敌会逃跑,因为它们自己的天敌也会发出这样的叫声。74.以下哪项是哈代一温伯格定律( )

A.顶级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稳定

B.在随机交配的群体中,等位基因频率在一代和另一代之间保持稳定

C.高纬度地区个体高

D.一个群体中,突变频率补偿选择压力

75.从裸子植物到被子植物,可以看到什么进化趋势( )

A.孢子体世代增加,配子体世代减少

B.被子植物导管,筛管及伴胞的出现增加了配子体的优势

C.被子植物胞管,筛管,具白蛋白细胞的出现增加了孢子体的优势

D.孢子体的优势增加而配子体保持不变

76.在古生时代,树状植物的顶盛时期在( )

A.志留纪B.泥盆纪C.石炭纪D.二叠纪

77.下列中的哪一项是趋同进化的结果( )

A.鸟和昆虫都有适应于飞翔的翅

B.鸟的翼、鲸的胸鳍和马的前肢的骨骼结构基本一致

c.由始祖象演变成现代非洲象

D.在海豹中,有吃鱼的,吃头足类的,也有吃企鹅的

78.对于突变与进化的关系,以下哪种说法最正确( )

A.有利的突变太少,不足以作为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D.无论经过几次突变,突变前后基因间的等位关系是不会改变的

C.基因可通过突变改变核苷酸序列,但不会改变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D.突变的有利与否,随所处的环境而异

79.古生代中期( )

A.在动物中,以鱼类为最盛B.在动物中,以爬行类为最盛

C.在植物中,以裸子植物为最盛D.在植物中,蕨类植物尚未出现80.一般认为,植物和动物的共同祖先是( )

A.细菌B.原始绿色鞭毛生物

C.原始单核变形虫D.蓝藻

81.关于自然选择与进化速度的关系( )

A.选择压力增大常促进上升进化的产生

B.从大的范围来讲,整个海洋生物比陆地生物进化得快

C.选择压力增加,进化速度必定放慢

D.选择压力小,后代存活数便少

82.不同种甚至不同属的深水鱼类,在形态上独立地发展了扁平体型的适应;在黑

暗的深水中还独立发展了发光的器官。这种进化类型称为( )

A.辐射进化B.平行进化C。特异进化D.特化进化

83.我国云南元谋县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和石器,距今的年代和所属的发展阶段应分别为( )

A.150万年、能人B.150万年、智人

C.400万年、能人D.400万年、智人

84.下列哪种古人类距现代的时间最远? ( )

A.山西省的丁村人B.云南省的元谋人

c.周口店的北京人D.周口店的山顶洞人

85.下列古人类不属于晚期猿人(直立人)阶段的是( )

A.北京人B.尼安德特人C.蓝田人D.爪哇人

86.第一个南方古猿化石发现于( )

A.非洲B.亚洲C.美洲D.澳洲

87.第一个人属(Homo)化石发现于( )

A.澳大利亚南部B_南非C东南亚(东亚)D.欧洲

88.在中国北京郊区发现的山顶洞人化石,研究表明它属于( ) A.早期猿人B.晚期猿人C.早期智人D.晚期智人

89.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人科化石是( )

A.“汤恩幼儿”头骨B.“1470号人”C.尼安德特人D.元谋人

90.元谋人和爪洼人分属哪个人类发展年代( )

A.直立人阶段B.能人阶段和直立人阶段

C.古人和新人阶段D.能人和古人阶段

91.人类进化的几个阶段按顺序排列的是( )

A.腊玛古猿、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现代人

B.南方古猿、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现代人

C.南方古猿、猿人、能人、古人、新人、现代人

D.腊玛古猿、能人、直立人、古人、新人、现代人

92.在一个人群中,男性中红绿色盲(X b Y)的频率是0.08,已知该遗传病为X 连锁隐性遗传,则女性中色盲患者的频率是( )

A.0.08 B.0.0064 C.0.1472 D.0.8464

93.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植物群体中的白化苗的频率约是4×10-4,白化基因是隐性的,那么表型正常的植株后代中出现白化苗的频率是( )

A.(4X10-4)2=1.6X10-7B.=0.02

C.0.02/(1+0.02) D.[0.02/(1+0.02)]2

94.指出下列群体中哪些处于遗传平衡之中( )

(1)l00%AA(2)100%Aa (3)1%AA、98%Aa、1%aa

(4)32%AA、64%Aa、4%aa (5)4%AA、32%Aa、64%aa

A.(1)和(5) B.(1)和(4)

C.(1)、(2)和(3) D.(2)和(5)

95.一种蛾中控制浅颜色的等位基因是隐性的,控制深颜色的等位基因是显性的。

假设有640只浅色的蛾和360,{深色的蛾,群体呈遗传平衡,那么有多少只蛾是杂合子的? ( )

A.40 B.80 C.160 D.320

96.在某一个人群中,已调查得知,隐性性状者为16%,问该性状不同类型的基

因型频率是多少?(按AA、Aa、aa顺序排列答案) ( )

A.0.36 0.48 0.16 B.0.48 0.36 0.16

C.0.16 0.48 0.36 D.0.16 0.36 0.48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特点在动物进化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是( )

A.中胚层的形成B.同源器官

C.核膜的形成D.脊索的形成

2.下列各项不属于同源器官的是( )

A.蝙蝠的翼手与鱼的鳍B.猿的前肢与鲸的鳍

C.鸽的翅与蝴蝶的翅D.牛的前肢与人的脚

3.下列化石中,属于中间过渡型的化石是( )

A.种子蕨化石B.始祖鸟化石C.卞氏兽化石D.恐龙化石

4.下列何处可见化石( )

A.火山灰B.沉积石C.冰雪D.琥珀E.沥青坑

5.原始地球大气为还原性大气的原因是( )

A.不含氧气B.不含二氧化碳C.富含氢D.富含甲烷

6.达尔文进化论不能解释的问题是( )

A.生物的多样性B.保护色C.生物遗传和变异的性质

D.变异的不定向和选择的定向

E.自然选择对遗传和变异如何起作用

7.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正确理解是( )

A.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适应性的变异

B.能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C.变异经过长期的选择和积累能产生出生物新类型

D.变异是不定向的,选择是定向的

E.毕存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8.能为进化论提供有力证据的科学是( )

A.胚胎学B.古生物学C.生态学D.仿生学

E.比较解剖学F.分子生物学

提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随“Beagle”号战舰作环球科学航行是达尔文一生中的重要转折点。此次航行发生在何时? ( )

A.1831年~1836年B.1858年~1859年

C.1921年~1925年D.1844年~1846年

2.下列哪一方面是达尔文进化学说不能在本质上加以解释的? ( )

A.遗传变异的原因B.人工选择

C.生存斗争D.生物的适应性

3.提出“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法则来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的是以下哪位学者? ( )

A.居维叶B.达尔文C.拉马克D.孟德尔

4.根据达尔文的进化学说,生物进化的基本因素是什么? ( )

A.选择和突变B.突变、选择和隔离

C.变异、选择和遗传D.器官的用进废退

5.依据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哪一条? ( )

A.啄木鸟的长舌是因为食树缝内的昆虫,反复不断伸长的结果

B.在暗洞中生活的盲螈,因长期不用眼睛而逐渐失去视觉

C.蛇的四肢由于不用而退化,因而获得匍匐的习性

D.狼和鹿能迅速奔跑,两者进行着相互选择

6.认为决定生物进化的因素是突变、选择和隔离,这是哪个学派的进化观点。( ) A.达尔文主义B.新达尔文主义

C现代达尔文主义D.中性学说

7.关于生物进化方向的问题是目前各进化学说争论的三大主题之一,请问现代综

合论的观点是什么? ( )

A.定向的、进步的B.不定向的、随机的

C.适应局部环境的D.不能肯定

8.生物进化速度的问题是目前各进化学说争论的三大主题之一,请问现代综合进

化理论的观点是什么? ( )

A.渐变的,基本上是匀速的B.跳跃的,不匀速的

C.恒定的D.不能肯定

9.在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中,第二阶段形成的物质是什么? ( )

A.NH3、CH4 B.原始蛋白质、核酸

C.核苷酸、单糖D.嘌呤、嘧啶

10.米勒模拟实验的成果对生命起源的哪种学说是一个有力的佐证? ( ) A.天外胚种B.自然发生C.化学进化D.生物起源

11.普遍认为,地球上生命起源的过程可划分为四个主要阶段。奥巴林浓缩实验所得到的团聚体,被认为是以下哪一阶段结果的一种模型? ( )

A.第一阶段B.第二阶段C.第三阶段D.第四阶段

12.一般认为“叠层石”是光合微生物生命活动与沉积作用的综合产物,因而可作为光合作用存在的证据。从澳大利亚和南非太古宙早期所发现的“叠层石”表明光合作用及光合微生物大约出现在多少年前? ( )

A.5亿年前B.15亿年前C.25亿年前D.35亿年前

13.古生物学中所谓的“寒武生物大爆炸”事件大约发生在多少年前? ( ) A.2~3亿年前B.5~6亿年前

C.12~13亿年前D.15~16亿年前

14.地质年代中,两栖动物繁盛是处于什么时期? ( )

A.元古代震旦纪B.古生代石炭纪

C.中生代白垩纪D.新生代第四纪

15.真核生物的出现会大大提高了生物进化的速度,这是因为:( ) A.相对于原核生物而言,真核生物的结构复杂,适应环境的能力强

B.真核生物出现奠定了有性生殖的基础,有性生殖提高了生物的变异性,为

进化提供了更多的原材料

C.真核生物出现了染色体的结构,由染色体异常所导致生物的变异量大大增

D.以上都不是

16.昆虫和鸟类的翅膀属于什么器官? ( )

A.痕迹B.同源C.同功D.同源又同功

17.恐龙蛋化石属于什么化石? ( )

A.遗体B.遗迹C.遗物D.模铸

18.下列实例中,属于同源器官的是:( )

A.鲸的鳍和蝙蝠的翼手B.青蛙的后肢与蝗虫的后足

C鸟的翼与昆虫的翅D.鱼的鳃与蛙的肺

19.假定某一中等数量的昆虫(1.2 X 108个体)每代基因的突变率为10一5,那么该基因位点上每代约会产生产多少个突变? ( )

A.2400 R.1200 C.0 D.1.2X108

20.在英国的曼彻斯特地区有一种昆虫称桦尺蠖,夜间活动,白天栖息在树干上。19 世纪中叶以前,桦尺蠖几乎都是浅色型的。经近百年的演变,至20世纪中叶,黑色型的桦尺蠖成了常见类型。这种变化是由什么类型的选择所导致? ( )

A.稳定性选择B.单向性选择C.分裂性选择D.平衡性选择

21.研究表明,海岛上的昆虫缺乏一般飞翔能力是由于某种的选择作用所导致,请问这种选择属于:( )

A.稳定性选择B.分裂性选择c.平衡性选择D.单向性选择

22.下列有关适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哪一条? ( )

A.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适应是生物与环境相适合的现象。

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绝对的。

D.每种生物对它的生活环境都具一定的适应性。

23.在非洲一些疟疾病流行的地区,由于镰形红细胞突变基因的携带者对疟疾有较强的抵抗力,从而使杂合体的适应度高于纯合体,这就会出现什么类型的选

择? ( )

A.稳定性选择B.单向性选择C.分裂性选择D.平衡性选择

24.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26%,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54%,aa的个体占20%。那基因A和a的频

率分别是:( )

A.26%、74%B.52%、48%C.53%、47%D.26%、20%25.下列是美国学者A yala和Kiger进行群体大小与群体遗传结构改变关系的研究结果示意图,请问该结果说明了什么? ( )

A.自然选择作用是改变群体基因频率的主导因素

B.迁移的作用对群体基因频率改变是不存在的

c.遗传漂变作用的效果与群体的大小负相关

D.群体基因频率改变随时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26.群体基因频率的改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通过对有利变异保留和积累,不利变异的不断淘汰而使群体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的因素是以下哪一种? ( ) A.突变B.漂变C.迁移D.选择

27.科学家将一批人工培养的兔子放归至一个地形复杂的野生环境,并于若干年后进行重捕记录。下表为兔子放生前和重捕后的体重频率分布。请问兔子体重的变化是经过什么类型的选择所导致? ( )

A.稳定性选择B.单向性选择C.分裂性选择D.平衡性选择

28.科学家Petit等利用两个果蝇品系(C品系和T品系),按不同比例放在一起。

下表为测定的2个品系的交配次数,根据该测定结果说明了自然界中存在有什么类型的选择? ( )

A.歧化选择B.分裂选择

C.稳定选择D.频率相依选择

29.骡的不育性说明了马和驴之间存在着哪种类型的生殖隔离机制? ( ) A.前合子隔离B.性别隔离C.杂种不育D.杂种败坏

30.同样分布于北太平洋区域的不同鲱鱼,其繁殖季节一致,但精子无法进入异种的卵子,避免种间杂交。请问这种隔离是什么隔离? ( )

A.生态隔离B.杂种不活C.行为隔离DI配子隔离

31.自然界中许多外形相似的昆虫,其外生殖器有很大的区别,可阻止种间杂交。

这属于哪种类型的隔离? ( )

A.形态隔离B.生态隔离C.行为隔离D.性别隔离

32.动物围绕着繁殖往往有一系列的行为,如蛙、鸟的呜叫求偶等,这些行为具有种的特异性以避免种间杂交。请问这种隔离是什么隔离? ( )

A生态隔离B.杂种不活C.性别隔离D.形态隔离

33.对两栖类繁殖方式的研究表明,在蛙类的不同种间存在有多种类生殖隔离类

型,有:①性别隔离,②杂种不育,③杂种败育,④配子隔离和⑤杂种不活等等,自然选择长期作用将促进的进化方向是:( )

A.①一②一③一④一⑤B.③一②一⑤一④一①

C.①一③一④一⑤一②D.⑤一④一③一②一①

34.达尔文在加拉帕戈斯群岛发现有许多种的地雀,后被统称为达尔文地雀。经研究表明,各个岛上的地雀原先属于同一个物种,经过逐渐演变才形成现在这样的许多不同物种。这种物种形成的方式称为什么方式物种形成? ( )

A.分化式物种形成B.继续式物种形成

C量子种形成D.同域种形成

35.下图是古生物学家在东南欧第三纪地层中田螺化石,这些田螺化石的类型是由地层下部经中部过渡到地层上部的。根据外形上的显著差异表明图中的1与10是不同的物种,请问它们之间的关系为以下哪一种类型? ( )

A.时间种B.分支种C.量子种D.不能肯定

36.从进化速度看,马的进化属于什么进化? ( )

A.不确定B.低速C中速D.高速

37.由古两栖类演化为古爬行类主要通过哪种方式的进化而实现的? ( ) A.复化式B.分化式C.特化式D.简化式

38.动物中的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互为选择力量,在进化上发展了相互适应的特征,这种进化形式是属于以下哪种类型? ( )

A.辐射进化B.趋异进化C协同进化D.趋同进化

39.下列哪一种情况出现后,生物一般不会产生适应辐射? ( )

A.生物集群绝灭

B.一物种迁移到一个均一稳定的新环境

C.生物获得具有进化潜能的新的适应特征

D.具竞争优势的外来物种进入新生态系统

40.古生物学中将相对较短的地质时间内出现大量物种的绝灭称为集群绝灭,请问古爬行动物恐龙的集群绝灭大约发生在何时? ( )

A.6.7百万年前 B 67.0百万年前

c.570.O百万年前D.。1800.0百万年前

41.下列哪一幅图中,表示的是间断平衡理论的系统进化谱系图? ( )

42.达尔文观察的金翅雀为以下哪一项提供了证据。( )

A.哈迪——温柏格平衡B.同地物种形成

C.适应的辐射D.趋同进化

43.下列中的哪一项是趋同进化的结果? ( )

A.鸟类的翅膀、鹿的前肢和鲸的胸鳍的骨骼结构基本一致

B由始祖马演变成现代马

C.鸟和昆虫都有适应于飞翔的翼

D.恐龙中,有植食性的、有肉食性的

44.下列图1~图4依次表示的是哪一种进化方式? ( )

A.分歧、平行、重复、趋同B.辐射、平行、趋异、上升

C.复化、特化、趋同、辐射D.辐射、趋同、平行、趋异

45.分支分类学是以建立进化谱系为目的的一种分类学,进行分支系统分析需要遵循若干原则,下列哪一组是推断分支谱系所需要的? ( )

A.建立单源群系统,遵循简约性原则

B.建立近源群系统,遵循简约性原则

C.建立单源群系统,遵循多样化原则

D.建立近源群系统,遵循多样化原则

46.分类学家用分支系统方法来发现进化关系。首先以特有的特征术语来描述生物,如下表:

其中1、O分别表示具有和不具有某种特征。由上表可见一些特征被两个或更

多的生物所共有,这一点表明这些生物可能有亲缘关系。但是共有的相似性也

可能是趋同进化的结果。分支图解是将生物分组在简单分支的树上,以反映生

物中特征的分布与关系。上表例子中,最好的分支图解是:( )

47.20世纪70年代在非洲发现的阿法南方古猿的生存年代大约距现在多少时间? ( )

A.3500万年B.350万年C.35万年D.3.5万年

48.下列的表述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

A.对真核细胞中线粒体和叶绿体的来源,目前较为公认的看法是通过内共生的方式产生的

B.在进化过程中,新性状的出现是因为一个基因重复和来自该复制中点突变的积累

C.害虫抗药性的产生,是因为害虫接触了药物而实现的

D.狼和鹿的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二、多项选择题

1.以下哪些是达尔文进化学说的组成部分? ( )

A.生物进化的渐进理论B.器官的用进废退原则

C.自然选择理论D.共同祖先学说

2.下列有关适应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 )

A.适应是生物在生存斗争中形成的与生活的外界环境相适合的特点

B.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适应是生物变异的表现形式

D.适应是绝对的

3.下列有关隔离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 )

A.地理隔离对物种形成没有贡献

B.生殖隔离的实质是阻止种间基因交流的机制

c.生态隔离是后合子生殖隔离的一种类型

D.相对于后合子隔离,前合子隔离是较完善的生殖隔离

4.以下哪些是属于晚期智人( )

A.山顶洞人B.克努马鲁人C.北京人D.元谋人

5.下列哪些条件能使生物产生适应辐射现象? ( )

A.生物集群绝灭之后

B.一物种迁移到一个均一稳定的新环境

C.生物获得具有进化潜能的新的适应特征

D.具竞争优势的外来物种进入新生态系统

6.地质年代中,代以下又可划分若干纪,请问以下哪些纪属于古生代? ( ) A.震旦纪B.寒武纪C.侏罗纪D.第三纪

E.泥盆纪F.二叠纪G.三叠纪

7.下列群体中哪些处于遗传平衡之中? ( )

A.100%RR B.100%Rr C.100%rr

D.10%RR、80%Rr、10%rr E.25%RR、50%Rr、25%rr

F.50%RR、50%rr G.1%RR、18%Rr、81%rr

H.16%RR、20%Rr、64%rr

8.生物学家将两种原本在自然界中因求偶鸣叫声不同而不会发生杂交的青蛙,通过人工授精的方式取得受精卵,但发现绝大多数的这种受精卵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原肠胚或神经胚期死亡。这表明这两种青蛙之间至少存在以下哪些生殖隔离? ( )

A.生态隔离B.时间隔离C.性别隔离D.形态隔离

E.配子隔离F.杂种不活G.杂种不育H.杂种败育

9.目前各进化学说争论的三大主题是:( )

A.生物进化的本质B.生物进化的方向

C.生物进化的层次D.生物进化的速度

E.生物进化的步骤F.生物进化的因素

10.纵观地球生命的整个历史,大致可区分为3个阶段:( )

A.前生命的化学进化阶段B.原核细胞进化阶段

C.真核细胞进化阶段D.生物学进化阶段

E.多细胞生物进化阶段F.动物进化阶段

G.植物进化阶段

H.文化进化与生物学进化并行并互相影响阶段

第三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复习教案

第三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复习教案 羊流羊祜学校杨承兰 复习目标 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 2、说出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3、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4、了解保护色的作用。 5、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复习重点 1、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 2、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形成生物进化观点 复习难点 1、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 2、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复习过程 一、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师: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是什么样的呢?产生的过程和条件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P51—P53合作交流以下问题。 师:视频播放相关图片并出示以下问题。 1、地球上生命的生存需要哪些条件? 2、科学推测需要有什么? 3、原始大气包括哪些成分? 4.说出米勒设计的实验装置中分别模拟的哪些成分? 5.米勒的实验说明了什么? 生:阅读课文,思考交流。纷纷交流自己的观点。 师生总结: 地球上生命的生存需要有机物和能量。 科学推测需要有一定的证据做基础,凭空想象往往是站不住脚的。 原始大气包括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 4、

米勒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米勒将水注入左下方的烧瓶内,先将玻璃仪器中的空气抽去.然后打开左方的活塞,泵入甲烷、氨和氢气的混合气体(模拟还原性大气).再将烧瓶内的水煮沸,使水蒸汽和混合气体同在密闭的玻璃管道内不断循环,并在另一容量为5升的大烧瓶中,经受火花放电(模拟雷鸣闪电)一周,最后生成的有机物,经过冷却后,积聚在仪器底部的溶液内(图中以黑色表示)(模拟原始大气中生成的有机物被雨水冲淋到原始海洋中).此实验结果共生成20种有机物.其中11种氨基酸中有4种(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质所含有的.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5、米勒的实验说明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二、生物进化的历程 师:没有人能够亲历生物进化的几十亿年的历史。那么,科学家是怎样研究生物进化的历程的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P57—P60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是化石? 2、研究生物进化的常用方法是什么? 3、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重要的证据是什么? 4、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5、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什么? 生:阅读课文,讨论交流问题。 师生总结: 1、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的复杂变化形成的。 2、研究生物进化的常用方法是比较法。 3、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重要的证据是化石。 4、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⑴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⑵动物:单细胞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5、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 三、生物进化的原因 1、分析动物进化的原因 师:现在请你们阅读桦尺蛾体色变化的事例,找出桦尺蛾体色变化的原因。(播放多媒体课件——英国曼彻斯特桦尺蛾的变化历史。) 生:班内答辩,找出原因。 师:桦尺蛾的体色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生1:浅体色和深体色的桦尺蛾繁殖的数量开始时大致相当,在黑褐色的树林里深体色的桦尺蛾能逃过敌害而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浅体色的桦尺蛾易被天敌发现而吃掉,数量越来越少。这样代代相传,深体色的桦尺蛾越来越多,浅体色的桦尺蛾越来越少。最后桦尺蛾形成深体色的保护色。 生2:我不同意,是因为桦尺蛾的体色可能也像树皮一样被熏黑,从而形成与环境一样的保护色。

生命的起源和进化测试题

生命的起源和进化测试题 一、选择题 1 下列不属于生命起源的条件的是(): A、原始大气 B、闪电紫外线等 C、原始海洋 D、原始大气 2、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氨基酸等简单有机小分物质的生成和原始生命的诞生场所分别是(): A、原始海洋和原始陆地 B、原始大气和原始陆地 C、原始大气原始海 D、原始海洋和原始大气 3、原始生命气成分是()A、水蒸气、氨、甲烷 B、硫化氢、水蒸气、氧气 C、氧气、氮气、水蒸气 D、水蒸气、甲烷、氧气 4、原始生命的代谢类型可能是(): A、自养需氧开型 B、异养需氧型 C、自养厌氧型 D、异养厌氧型 5、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是生命科学上重要成果,它为生命起源问题的哪个阶段提供了有力证据?(): A、从无机小分子物质生成有机小分子 B、从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高分子物质 C、从有机高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物质 D、从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 6、关于生命的起源,下列叙述中哪一项不正确() A、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 B、生命起源于原始陆地 C、原始大气的主在成分是水蒸气、氨气、甲烷等 D、现代地球上不可能再形成原始生命。 7、已知物种A的化石比物种B的化石在地层中出现晚得多,由此可知() A 物种A比物种B数量多 B 物种A比物种B结构复杂 C 物种A一定从物种B进化而来 D 物种B一定从物种A进化而来 8、下列哪项不属于生物进化的证据() A、化石证据 B、分子生物学证据 C、解剖学证据 D、体型较大证据 9、下列植物中,最低等到的是()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被子植物 10、考古工作者发现,最古老的生物化石均为水生生物,并且,在越早的形成的地层里,水生生物的化石越多,在越晚形成的地层里,陆地生物的化石越多。这一事实说明了生物的进化方向是()A、从水生到陆生B、从简单到复杂C、从低等到高等D、以上三者 11、我国饲养金鱼已有900多年的历史,现在数百个品种,金鱼品种多种多样的原因是() A、自然选择的结果 B、人工选择的结果 C、金鱼适应多种不同环境的结果 D、我国鱼类资源丰富的结果 12、19世纪中叶,生活在英格兰彻斯特的桦尺蛾大多数是浅灰色的,但一百年以后,曼彻斯特变成了一个工业城市,而此时生活在此地的桦尺蛾多数是深黑色的。桦尺蛾的这种变化是()A、人工选择的结果 B、自然选择的结果 C、工业粉尘染黑的结果 D、桦尺蛾只产生深色变异的结果 13、某植物单株年产量数百粒种子,其中大部分被鸟类所食,或因气候、土壤、水分等原因不能在第二年长成成株,按达尔文的观点,这一现象说明() A、物种是可变的B、过度繁殖、生存斗争C、选择的不定向性D、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

第三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复习总结

课题:第三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复习 主备人:王东 备课组成员:王慧君王东 第课时总第____课时 备课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复习目标 1、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 2、说出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3、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4、了解保护色的作用。 5、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复习重点 1、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 2、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形成生物进化观点复习难点 1、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 2、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复习过程 一、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师: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是什么样的呢?产生的过程和条件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P51—P53合作交流以下问题。 师:视频播放相关图片并出示以下问题。 1、地球上生命的生存需要哪些条件? 2、科学推测需要有什么? 3、原始大气包括哪些成分? 4.说出米勒设计的实验装置中分别模拟的哪些成分? 5.米勒的实验说明了什么? 生:阅读课文,思考交流。纷纷交流自己的观点。 师生总结: 地球上生命的生存需要有机物和能量。 科学推测需要有一定的证据做基础,凭空想象往往是站不住脚的。原始大气包括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4、 米勒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米勒将水注入左下方的烧瓶内,先将玻璃仪器中的空气抽

去.然后打开左方的活塞,泵入甲烷、氨和氢气的混合气体(模拟还原性大气).再将烧瓶内的水煮沸,使水蒸汽和混合气体同在密闭的玻璃管道内不断循环,并在另一容量为5升的大烧瓶中,经受火花放电(模拟雷鸣闪电)一周,最后生成的有机物,经过冷却后,积聚在仪器底部的溶液内(图中以黑色表示)(模拟原始大气中生成的有机物被雨水冲淋到原始海洋中).此实验结果共生成20种有机物.其中11种氨基酸中有4种(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质所含有的.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5、米勒的实验说明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二、生物进化的历程 师:没有人能够亲历生物进化的几十亿年的历史。那么,科学家是怎样研究生物进化的历程的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P57—P60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是化石? 2、研究生物进化的常用方法是什么? 3、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重要的证据是什么? 4、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5、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什么? 生:阅读课文,讨论交流问题。 师生总结: 1、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的复杂变化形成的。 2、研究生物进化的常用方法是比较法。 3、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重要的证据是化石。 4、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⑴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⑵动物:单细胞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5、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 三、生物进化的原因 1、分析动物进化的原因 师:现在请你们阅读桦尺蛾体色变化的事例,找出桦尺蛾体色变化的原因。 (播放多媒体课件——英国曼彻斯特桦尺蛾的变化历史。) 生:班内答辩,找出原因。 师:桦尺蛾的体色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生1:浅体色和深体色的桦尺蛾繁殖的数量开始时大致相当,在黑褐色的树林里深体色的桦尺蛾能逃过敌害而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浅体色的桦尺蛾易被天敌发现而吃掉,数量越来越少。这样代代相传,深体色的桦尺蛾越来越多,浅体色的桦尺蛾越来越少。最后桦尺蛾形成深体色的保护色。 生2:我不同意,是因为桦尺蛾的体色可能也像树皮一样被熏黑,从而形成与环境一样的保护色。 师:你们支持谁?究竟哪种说法更正确?请同学们讨论。 生3:浅色的变少不一定是被吃掉,还可以从浅色直接变成深色,如青蛙、雷鸟、变色龙等动物,它们的体色随环境的改变而变化。

浅谈生命的起源与进化

浅谈电影赏析揭秘生命奥妙 谢丽聪 201215080104 预防一班 电影赏析揭秘生命奥妙,不仅用生动活泼的纪录片等让我们对生命进化有了了解,更让我们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思考。人,何为?生命,何为?从古至今人们都希望了解地球上的生命是从哪里来的?生命究竟是怎样产生的?这不仅是科学家感兴趣的问题,也是普通人们所感兴趣的问题,它已困扰了人类几千年。由于生命现象的复杂性质,直到上世纪初,生命起源的研究才成为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远古的时候,人类的智力还很低下,认识能力也很有限,对世界上千姿万态、繁茂复杂的生物,特别是对人类自身是从哪里来的,充满了困惑和神秘感。因此,人们把这个大千世界中未知的神秘现象,编成了各种各样的神话和传说。我国古代就有女娲造人的神话故事。也有“白羊化石”、“腐草化茧”、“腐肉生蛆”的说法。 由于受到研究手段的限制,人类对于生命起源的研究只是到了近代才形成了科学的认识和方法,并确认了生命活动是物质运动的形式之一,它的物质基础是碳、氢、氧、氮,此外还有少量的硫、钙、磷和其它20几种微量元素,以及由这些元素在地球环境中自发产生的蛋白质、核酸、糖类、脂类、水和无机盐等。其中,蛋白质与核酸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区别生命和非生命的基本依据。蛋白质的分子量很大,由几千个或百万个氨基酸分子构成,具有十分复杂的化学结构和空间结构,是一切生命

的基础。在生命活动中,蛋白质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如构成生物体的骨架,催化生物化学过程,调节生长、发育、生殖等生理机能。核酸同蛋白质一样,也是生物大分子化合物,基本单元是核苷酸,由磷酸和核糖分子联成长链。核酸有两大类,一种是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是遗传基因的化学实体,存在于细胞核中,具有特殊的双螺旋结构。另一种叫核糖核酸,简称RNA,存在于细胞质中。因此,生命科学家们力求通过深入了解生命体的分子结构和组成。 浩瀚的宇宙广袤无垠,地球不过只是其中一颗普通的行星,但这颗体积不大貌似普通的蓝色星球却进化出了形形色色的生物从而变得与众不同丰富多彩。关于地球的起源比较公认的假说是约66亿年前银河系里发生过一次大爆炸,约50亿年前尘埃星云开始收缩,轻的物质向外逸散重的物质向内部集中形成行星,而地球约于46亿年前形成。人类的历史只不过只有短短的数百万年该如何确定地球的历史呢? 由于自然作用在地层中保存下来的不同地史时期生物的遗体、遗物、遗迹,及生物体分解后的有机物残余等统称为化石。化石按保存类型不同可分为实体化石、遗迹化石、模铸化石、化学化石、分子化石等,这些不同分类的化石亦可分为标准化石和非标准化石。在众多的古生物门类中,有些门类特征显著,演化迅速,在反应地质年代上非常灵敏,我们称之为标准化石,如只生存在古生代演化特征明显的三叶虫。非标准化石空间分布的局限性很大演化缓慢,在划分和确定地质年代是只能起辅助作用,如腕足动物舌形贝,其在寒武纪已经出现在现代海洋中仍然十分常见,在几亿年的时间内,这种化石从形态、大小到内部结构几乎没有显著变化。

生命的起源与进化教学提纲

生命的起源与进化

生命的起源与进化 姓名:蒋巍燃 学号:16444025 专业:工程管理 班级:建管161 生命的进化与人类的未来

摘要:早在很多年前人们就不断地探索生物的起源,也同时思考着他们如何进化,但终究没有得出统一的结果,生物的起源与进化一直都是未解之谜!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生物进化思想从早期的萌芽,到自然选择学说、新达尔文主义,从现代综合理论,到分子进化的中性学说,再到新灾变论和点断平衡论等。现代的进化生物学研究从宏观的表型到微观的分子,从群体遗传改变的微进化到成种事件以及地史上生物类群谱系演化的宏进化,从直接的化石证据到基于形态性状、分子证据和环境变迁的综合推理,从基于遗传基础的比较基因组学到演化机理的进化发育生物学等。可以说人类的文明进步是很快的,我们可以通过很多种方法来断定生物的进化方向,也给我们提出了很多具有参考价值的文献,给予了我们现代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 关键词:生物起源、生物进化、生物技术发展 正文: 一、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历史 生物的进化过程是十分令人感兴趣的,其中“进化论”是被誉为十九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是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所提出的,是现在最具权威的理论,也是现在令大多数人信服的理论,达尔文进化论的创立使得人们对纷繁复杂的生物界的发生和发展有了一个系统的科学认识。让我们看看生物进化的研究历史吧: 1、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学说:拉马克在1809年发表了《动物哲学》这一书,详细的阐述了生物进化思想,他认为,自然界的生物都具有变异性,主张生物由进化而来,生物的进化是一个连续而缓慢的过程。 2、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19世纪中期,达尔文发表了科学巨著《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进化学说。他的发表宣布了科学的生物进化理论的形成,成为现代生物进化研究的主要源泉理论。该学说指出了生物进化的主导力量是自然选择,与达尔文同时提出类似观点的还有著名的地质学家赖尔和自然科学家华莱士。 3、新达尔文主义:该学说的主要代表人是19世纪末的遗传学家孟德尔、魏斯曼、德福里斯和20世纪初的约翰森和摩尔根等人。其主要工作是通过对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基因的研究二推出了新的达尔文进化论。

第16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知识点总结苏教版

第16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知识点 总结苏教版 1.化学演化学说生命起源过程 原始地球火山爆发 ↓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原始大气──→有机小分子──→有机大分子──→原始生命──→原始单细胞生物 (氨基酸等)(蛋白质、核酸等)(能生长、繁殖、遗传)。 原始大气的成分:二氧化碳、甲烷、氮气、氨、氢气和水蒸气(注意:没有氧气) 原始生命诞生的场所:原始海洋 2.生命起源的实验证据 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的实验: ①火花放电的作用:模拟原始地球的闪电 ②向装置内输入的气体主要是:甲烷、氨、氢气和水蒸气 ③米勒提出的问题是:原始地球有没有可能产生生命 ④米勒作出的假设是:原始地球有可能产生生命

⑤米勒在实验中搜集到的证据是:容器中产生了原先不存在的各种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 ⑥米勒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原始大气中各种成分能够转变为有机小分子。 3.生物进化的证据 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化石。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和遗迹 马的进化趋势是体型由小到大,四肢越来越长,多趾着地逐渐变成只有中趾发达并惟一着地。 在德国发现的“始祖鸟”化石就是爬行类进化成鸟类的典型证据。我国辽宁省发现的孔子鸟化石为爬行类进化成鸟类提供了新证据。 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 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新近形成的地层里。 4、生物进化的主要历 生物进化的规律: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 5、达尔文的进化学说——自然选择学说(“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 达尔文认为,地球上的生物一般具有很强的生殖能力,

知识点汇总及复习题——生命的起源与进化

生物的起源与进化 基础知识巩固 一、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1.多数学者认为: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物, 再到原始生命,这一过程是在原始地球上进行 2.原始地球条件:高温、高压、紫外线以及雷电、原始海洋、无氧气 3.原始大气成分来自于火山喷发,有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气体构成。原始大气中与现在大气明显的区别是没有氧气。 4.地球上生命的生存需要物质和能量。 5.米勒的实验:米勒将原始大气中的成分充入烧瓶中,通过火花放电,制成了一些有机物。(1)原料:甲烷、水蒸气、氢、氨等。 (2)产物(证据):氨基酸。 (3)结论:原始地球上能形成简单有机物。 6. 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条件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后来,地球的温度逐渐降低,原是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又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 7. 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原始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地相互作用,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大约在地球形成以后10亿年左右,才逐渐形成了原始的生命。 8.多数学者认为: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物, 再到原始生命,这一过程是在原始地球上进行的。 9.原始地球条件: 高温、高压、紫外线以及雷电、原始海洋、无氧气。 10.蛋白质、核酸是生命中重要的物质。 11. 原始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过程如下:无机物→小分子有机物→大分子有机物→原始生命。(但是从大分子有机物到原始生命的过渡还没有被实验验证) 二、生物进化的证据 1.比较法: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证据

生命的起源与进化

生命的起源与进化 姓名:蒋巍燃 学号:16444025 专业:工程管理 班级:建管161

生命的进化与人类的未来 摘要:早在很多年前人们就不断地探索生物的起源,也同时思考着他们如何进化,但终究没有得出统一的结果,生物的起源与进化一直都是未解之谜!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生物进化思想从早期的萌芽,到自然选择学说、新达尔文主义,从现代综合理论,到分子进化的中性学说,再到新灾变论和点断平衡论等。现代的进化生物学研究从宏观的表型到微观的分子,从群体遗传改变的微进化到成种事件以及地史上生物类群谱系演化的宏进化,从直接的化石证据到基于形态性状、分子证据和环境变迁的综合推理,从基于遗传基础的比较基因组学到演化机理的进化发育生物学等。可以说人类的文明进步是很快的,我们可以通过很多种方法来断定生物的进化方向,也给我们提出了很多具有参考价值的文献,给予了我们现代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 关键词:生物起源、生物进化、生物技术发展 正文: 一、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历史 生物的进化过程是十分令人感兴趣的,其中“进化论”是被誉为十九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是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所提出的,是现在最具权威的理论,也是现在令大多数人信服的理论,达尔文进化论的创立使得人们对纷繁复杂的生物界的发生和发展有了一个系统的科学认识。让我们看看生物进化的研究历史吧: 1、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学说:拉马克在1809年发表了《动物哲学》这一书,详细的阐述了生物进化思想,他认为,自然界的生物都具有变异性,主张生物由进化而来,生物的进化是一个连续而缓慢的过程。 2、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19世纪中期,达尔文发表了科学巨著《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进化学说。他的发表宣布了科学的生物进化理论的形成,成为现代生物进化研究的主要源泉理论。该学说指出了生物进化的主导力量是自然选择,与达尔文同时提出类似观点的还有著名的地质学家赖尔和自然科学家华莱士。 3、新达尔文主义:该学说的主要代表人是19世纪末的遗传学家孟德尔、魏

高中生物 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生物进化学说

第六章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生物进化学说 教学目标 1.了解达尔文的生平和生物进化理论产生的背景;了解达尔文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意义,以及对达尔文进化理论的评价;理解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几个主要内容之间的关系;学会运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生物的适应性、多样性和生物进化的原因。 2.通过理解自然选择学说几个主要内容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通过学会运用达尔文的进化理论解释生物界的一些现象,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正确认识自然界、生物界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对学生进行进化、适应等生命科学观点的教育,同时渗透生命物质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等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通过了解达尔文的生平和生物进化理论产生的背景,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等,从而进一步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的教育。 重点、难点分析 1.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及其主要内容之间的关系是本课题的重点内容,这是因为: (1)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是他的进化理论的基础,也是他的进化理论的核心内容。这个学说不仅能说明生物物种是可变的,而且还能科学地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以生物的适应性、多样性和统一性。此外,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也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 (2)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主要内容之间的关系,体现了明确的因果关系、逻辑关系。如遗传和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基础,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而生存斗争是自然选择的动力,也可以认为是生物进化的外在因素,过度繁殖使生存斗争更加激烈,适者生存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是生物进化的原因。这些内容是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极好素材。 2.运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生物界的现象,既是本课题的重点,又是难点,这是因为: (1)本课题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要求学生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去认识自然、解释自然,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理论性较强,不但要使学生理解,而且还要会运用,这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举一反三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2)正是由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有较强的理论性,因此让学生理解理论,运用理论,是有一定难度的。特别是在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生物界现象时,如果对理论不能全面地、深刻地理解,往往会出现将生物拟人化或“外因论”的倾向。 3.对达尔文学说的评价是教学的难点,这是因为:

七年级生物下册《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知识点济南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知识点济南版 一、生命的起源 1.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这一结论的获得有许多化石证据支持。 2.地球大约形成于46亿年前,原始生命大约诞生于36亿年前。 3.原始大气成分来自于火山喷发,有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气体构成。原始大气中与现在大气明明的区别是没有氧气。 4.地球上生命的生存需要物质和能量。 二、生物进化的证据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严重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繁复的变化而形成的.并不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就叫化石。 三、生物进化的历程 1.比较法: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例外之处。科学家们通过对例外年代化石的纵向比较,以及对现存生物种类的横向比较等方法,推断出了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 2.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繁复变化系形成的。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非常严重的证据。 四、生物进化的原因 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直接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繁复的变化而形成的.并不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就叫化石。

研究发现,例外的地层中埋藏着例外类型的生物化石:埋藏于较浅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比较相似,埋藏于较深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差别较大,并且越是古老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越多;越是晚期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繁复、高等,陆生生物化石越多.这说明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简单到繁复,由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因此生物进化的证据是生物化石.

生命的起源与进化理论论文

生命的起源理论 引言:对生命起源的探索一直是很古老而又年轻的话题,之所以说它古老是因为很早很早以前就有人对此进行了研究,说它年轻是因为直到现在人们对此还没研究透彻,并且不断有新的发现。对生命起源的探索不仅有利于我们对自身的了解,更有利于我们未的发展。 浩瀚的宇宙广袤无垠,地球不过只是其中一颗普通的行星,但这颗体积不大貌似普通的蓝色星球却进化出了形形色色的生物从而变得与众不同丰富多彩。关于地球的起源比较公认的假说是约66亿年前银河系里发生过一次大爆炸,约50亿年前尘埃星云开始收缩,轻的物质向外逸散重的物质向内部集中形成行星,而地球约于46亿年前形成。而目前已知的最早的生命痕迹大约生存在距今34亿年前,那么,混沌初开之时,地球上的原始生命物质和原始生命形态是如何形成的? 关于生命起源的几种假说 1.神创说:创世说是把生命起源这一科学命题划人神学领域,认为地球上的一切生命都是上帝设计创造的,或者是由于某种超自然的东西干预产生的。19世纪以前西方流行创世说这一学说。近年来,在科学的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创世说的支持者为坚持这一非科学的观点,不得不作出新的努力使圣经与科学调和,用科学知识来证明圣经的故事,如将生物学和古生物学的一些“证据”来证明上帝造物和物种不变的观点,这就是现代的新创世说。这一学说无论怎样修饰都是不科学的。

2.宇宙发生说(自生论):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来自宇宙间的其他星球,某些微生物的孢子可以附着在星际尘埃颗粒上而到达地球,从而使地球具有了初始的生命。这个学说仍然不能解释宇宙间最初的生命是怎样产生的。此外,宇宙空间的物理因素,如紫外线、温度等对生命是致死的,生命又是怎样穿过宇宙空间而不会死亡呢? 3.自然发生说:这一假说提倡“一切生命来自生命”的观点,认为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来自宇宙间的其他星球,即“地上生命,天外飞来”。宇宙太空中的“生命胚种”可以随着陨石或其他途径跌落在地球表面,即成为最初的生命起点。这一学说在17世纪曾流行于欧洲。随着意大利的医生雷地和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等人的实验的成功,这一学说失去了他的生命力。 4.化学进化说:持这一观点的学者们认为生命的起源与地球的形成是同源的,原始地球形成后,原始生命是通过地球表面的含C、H、0、N的一些化合物通过漫长的化学反应形成的,原始生命不来自宇宙空间,而是源于地表及其原始大气在如今的地球上,已知的生物大约有200多万种,包括40多万种植物、150多万种动物和10多万种微生物,这只是已统计的数目,研究者们每年都会发现 1.5万个新的生物物种,而且发现新种的速度愈来愈快。 这些形形色色、千姿百态的生物构成了今天这个生气盎然的生物界,但这么多生物是如何诞生的呢?进化论的先驱拉马克在他的《动物学哲学》一书中提出“所有生物都是进化而来的”,他还提出生物在适应环境过程中,器官使用就发达不适用就退化,即“用进废退”。

生命的起源和进化

生命的起源和进化 2010-3-14 20:54:07 根据用放射性同位素方法测定,地球的年龄约有46亿年,而目前已知的最早的生命痕迹大约生存在距今34亿年前,由此可见,原始生命的诞生应在地球形成后的12亿年之间。在初期的地球缓慢的演化过程中存在某些机能,它既能保护自己不受太阳辐射的破坏,又能利用太阳能维持生物的生命。在过去无数亿万年中,普照在地球上的全部太阳辐射能,其威力足以毁灭一切生命。但是这个无生命的地球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地产生了防护和调节作用,创造了有助于有生命物质诞生的周围环境。苏联物理学家弗拉基米尔·伊凡诺维奇·维尔纳德斯基对此称之为生态圈,指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所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生物学环境。 生命最初的保护是依靠水的作用。由于熔融的地球的热量,使水化为蒸汽,变成包围地球的、辐射线不易穿透的云层。在云层之下,地球的温度开始急速地下降,虽然地球中心仍是熔融状态,但地壳表面逐渐冷却凝固、挤压、褶皱和断裂,从而形成深谷和高峰。随着地球的继续冷却,云中的蒸汽变成水就开始降雨。大雨连续下了几千年。雨水填满了所有裂缝和鸿沟,淹没了洼地,而且也漫到山区,几乎覆盖了全部南半球。于是诞生了生命的起源地海洋。 1、生命的诞生 大约30亿年前,大雨停止后,地球进入了另一个发展阶段。地球的原始大气中含有氨(NH3)、甲烷(CH4)、氰化氢(HCN)、硫化氢 (H2S)、二氧化碳(CO2)、氢气(H2)、水(H2O)等成分,但没有游离的氧气,大气中的一些气体和地壳表面的一些可溶性物质溶于水中,在宇宙射线、太阳紫外线、闪电、高温等的作用下而自然合成了一系列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例如氨基酸、核苷酸、单糖、脂肪酸等,汇集在原始海洋中,形成霍尔丹所谓的“原始汤”,从而为生命的诞生准备了必要的条件。其中具有四价键的碳,特别能同其他元素结合而形成多种物质。现在约有2000种以上的有机化合物中都含有碳(现在已知各种有机化合物约200万种)。如果没有碳的存在,也就没有生命的诞生了。近几十年来,科学家曾用射线辐射具有与海洋的原始撎酪簲成分相似的混合物,由此产生了少量的在生命的基础物质中也具有的有机分子。 当氨基酸、核苷酸、单糖、脂肪酸等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之后,在适当的条件下,它们可以进一步形成复杂的有机物质。例如蛋白质、核酸、多糖、类脂等大分子物质。其中蛋白质和核酸的形成对于生命现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它们的形成主要有两种观点:(1)陆相起源。他们认为聚合反应是发生在火山的局部高温地区,聚合生成的生物大分子经雨水冲刷汇集到海洋,并在一定的条件作用下,继续发展成为复杂的有机物质;(2)海相起源。认为在原始的海洋中的氨基酸和核苷酸等小分子有机物可以被吸附于粘土一类物质的活性表面,而在适当缩合剂(如羟胺类化合物)存在时,可以发生聚合反应。

初中八年级(初二)生物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初二生物教案 第十五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关于生命起源问题的几种认识,并能对其做出正确的评价。树立唯物主义的生命观,抵制伪科学和唯心主义。 2.了解地球上的原始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逐渐演变而来的,了解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原始生命形成的条件及原始生命最初形成的场所,了解原始生命的主要特征。 3.了解我国在探索生命起源问题上的重大成就。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4.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假说-验证假说-得出结论的能力。 5.了解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古生物学的证据:化石可以作为生物进化最可靠的证据的原因。使学生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6.了解动物和植物进化的大致历程,初步认识生物进化的基本规律。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课时:1 时间:03年5月22日 内容: 提出问题:通过近两年的生物课的学习,你已经对丰富多彩的生物界有了很多的了解,心中的很多问题也都一一找到了答案。记得初一刚学细胞时,有个同学问我“细胞是通过分裂产生的,但是第一个细胞哪来的?”很多的同学心中也有这样的疑问:“地球上形形色色、种类繁多的生物怎么来的?”“最早的生物什么时候产生?怎么形成的?”这些问题就是这章我和同学一同讨论这些问题。 首先我们要讨论最早的生命是如何形成的。第一节生命的起源 从古至今,人们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他们的一些观点。我们共同看看人们对生命起源的几种认识。 一是被称为神创论认为,现在地球上的各种生物都是神创造出来的。这种观点在西方漫长的中世纪占据着统治的地位,其典型的看法表达在基督教的教义之中,《圣经(旧约)》中“创世纪”讲述了上帝在六天之内创造了包括陆地、海洋、男人、女人、动物、植物在内的世界万物,第七日,神造物工作完成,安息了,第七日就是圣日,休息日。从此万物不变,所以上帝最初创造了多少种生物,地球上就有多少种生物,生物之间也没有任何关系。那么如何解释化石呢?神创论者认为这些都是上帝造物时失败的摸子。你们能接受这一观点吗?这是一种超自然的,不能用科学来解释的,当然是错误的。生命如果不是上帝创造出来的,那么生命是从哪里来的? 人类对生命起源的早期认识中和神创论对应的是另一种理论。现从一个故事说来。17世纪荷兰人J.van.Helmont在光合作用的研究中有过贡献,著名的柳树实验就是他完成的,他还完成了另一个有名的实验,他开了一个长老鼠的秘方:将谷粒、破旧衬衫塞入敞口瓶中,静置于暗处,每天浇以人汗,21天就能长出老鼠。通过这个实验他欲证明谷物,旧衬衫,汗水这些物质能够产生生命。其实历史上早就有和他相同观点,古代中国人相信“腐草化为萤”(<礼记>)(即萤火虫是从腐草堆中产生的),腐肉生蛆等,埃及人相信尼罗河谷的蛙和蟮是淤泥经日光照射后产生的。这种观点称为“自然发生论”。像亚里士多德等都是这种观点的支持者。大家可以分析一下,这种观点是否正确?这种观点认可生物是由非生物的物质自然地产生的,但是瞬息完成的。如果不正确怎样推翻这一观点?首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练习题.doc

第三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练习题 1 、原始大气成分:。现在地球中大气主要成分:。对比原始大气和现在的大气成分,主要的区别 是。 2、阅读 P52页资料 2,思考下面的问题: 右图是米勒关于原始地球的模拟实验装置,根据下图所 示,填写出该装置中的一些名称,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米勒在图中所示的A装置中泵入了甲烷、氨、氢、 水蒸气等气体。该装置模拟了的条件 和的成分。 (2).这个实验通过进行火花放电模 拟为其提供能量。 (3). 图中B里为。 (4). C中为含有的溶液。 (5).米勒的实现说明: 3. 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但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最初简单的有机物形成的场所,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最终在形成原始生命。 4. 根据地质学研究,地球形成大约是在() A.50 亿年前 B.35 亿年前 C.100 亿年前 D.46 亿年前 5. 地球上原始大气的成分是() A.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B. 水蒸气、氢气、氨气、甲烷、二氧化碳和硫化氢 C.氮气和氧气 D. 氮气和二氧化碳 6.1953 年,美国青年学者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合成了一些有机 物,他使用的是() A. 火花放电 B. 紫外线照射 C. 加热气体 D.日光照射 7.1969 年,人们发现坠落在澳大利亚启逊镇的陨石中含有并非来自地球的 () A. 糖类 B. 氨基酸 C. 蛋白质 D. 核酸 8. 米勒和其他学者的化学合成实验说明,原始地球上() A. 能形成生命 B. 能形成构成生命的有机物 C.原始生命诞生在原始大气中 D.原始大气中含有一氧化碳 9.科学家推测,原始生命的形成的时间,大约的在地球形成后的多少年()A. 10 亿年 B .15 亿年 C .20 亿年 D .30 亿年10.原始大气层里不含() A.氧气 B .氢气C.甲烷D.硫化氢 11.原始的生命起源于() A.原始的大气层B.原始的河流 C.原始的海洋D.原始的高山 12.在实验室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来合成氨基酸的第一位人物是 () A.斯巴兰让尼 B .巴斯德 C .米勒D.孟德尔 13.关于科学推测,正确的叙述是(A.科学推测需要确凿的证据 C ) B .科学推测需要严密的逻辑 D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练习题 (1)

第三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练习题 1、原始大气成分:。现在地球中大气主要成分:。对比原始大气和现在的大气成分,主要的区别是。 2、阅读P52页资料2,思考下面的问题: 右图是米勒关于原始地球的模拟实验装置,根据下图所 示,填写出该装置中的一些名称,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米勒在图中所示的A装置中泵入了甲烷、氨、氢、 水蒸气等气体。该装置模拟了的条件 和的成分。 (2).这个实验通过进行火花放电模 拟为其提供能量。 (3).图中B里为。 (4).C中为含有的溶液。 (5).米勒的实现说明: 3.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但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最初简单的有机物形成的场所,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最终在形成原始生命。 4.根据地质学研究,地球形成大约是在() A.50亿年前 B.35亿年前 C.100亿年前 D.46亿年前 5.地球上原始大气的成分是()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B.水蒸气、氢气、氨气、甲烷、二氧化碳和硫化氢 C.氮气和氧气 D.氮气和二氧化碳 6.1953年,美国青年学者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合成了一些有机物,他使用的是() A.火花放电 B.紫外线照射 C.加热气体 D.日光照射 7.1969年,人们发现坠落在澳大利亚启逊镇的陨石中含有并非来自地球的 () A.糖类 B.氨基酸 C.蛋白质 D.核酸 8.米勒和其他学者的化学合成实验说明,原始地球上() A.能形成生命 B.能形成构成生命的有机物 C.原始生命诞生在原始大气中 D.原始大气中含有一氧化碳 9.科学家推测,原始生命的形成的时间,大约的在地球形成后的多少年()A.10亿年 B.15亿年 C.20亿年 D.30亿年 10.原始大气层里不含() A.氧气 B.氢气 C.甲烷 D.硫化氢 11.原始的生命起源于() A.原始的大气层B.原始的河流 C.原始的海洋D.原始的高山 12.在实验室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来合成氨基酸的第一位人物是 () A.斯巴兰让尼 B.巴斯德 C.米勒 D.孟德尔 13.关于科学推测,正确的叙述是() A.科学推测需要确凿的证据 B.科学推测需要严密的逻辑

【经典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 5.1第一章生命的起源和进化复习教案

第五单元第一章生命的起源和进化复习教案 一、复习目标: 1、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化学进化过程。 2、举例说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3、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4、举例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自然选择。 5、举例说出人与猿的相似点,概述人类起源于古猿。 6、说出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 二、复习重点: 1、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化学进化过程。 2、举例说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3、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4、举例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自然选择。 三、复习难点: 化学进化过程和自然选择的过程。 四、复习过程: 1、原始大气的成分中没有氧气,而现在的大气成分中有氧气。 2、米勒实验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通过进行火花放电(模拟闪电),合成了许多种氨基酸。从而可以推测出,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3、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4、生物进化的原因是自然选择。自然界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 5、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有: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适者生存、遗传变异、自然选择。 五、课堂检测 1、关于生命的起源,写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的物质,②生命起源于陆地,③原始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水蒸气、氨气、沼气等,④现在地球上不可能再形成原始生命。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地球上的生命来自外星球”这一声明起源的推测得到了部分人的认可,理由是() A、米勒通过实验证实了这一推测 B、原始地球环境不可能形成有机物 C、星际空间的陨石中发现了有机物 D、在其他星球已经发现了原始生命 3、下列关于生物进化趋势的表述中不合理的一项是() A、形体小的生物早于形体大的生物 B、水生生物早于陆生生物 C、单细胞生物早于多细胞生物 D、低等生物早于高等生物 4、对古代长颈鹿进化成现代长颈鹿的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古代长颈鹿有颈长和颈短的变异 B、古长颈鹿繁殖的后代较多 C、大自然保留了颈长的变异 D、长颈鹿自己选择颈长的个体保留下来 5.下图是米勒涉及的实验装置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八年级下册生物第三章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教案与教学反思

第三章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出自杜甫的《春夜喜雨》 镇海中学陈志海 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1.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这一结论的获得有许多化石证据支持。 2.地球大约形成于46亿年前,原始生命大约诞生于36亿年前。 3.原始大气成分来自于火山喷发,有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气体构成。原始大气中与现在大气明显的区别是没有氧气。 4.地球上生命的生存需要物质和能量。 5.米勒的实验:米勒将原始大气中的成分充入烧瓶中,通过火花放电,制成了一些有机物。 (1)原料:甲烷、水蒸气、氢、氨等。 (2)产物(证据):氨基酸。 (3)结论:原始地球上能形成简单有机物。 6.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条件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后来,地球的温度逐渐降低,原是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又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 7.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原始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地相互作用,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大约在地球形成以后10亿年左右,才逐渐形成了原始的生命。8.多数学者认为: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物, 再到原始生命,这一过程是在原始地球上进行的。 9.原始地球条件: 高温、高压、紫外线以及雷电、原始海洋、无氧气。 10.蛋白质、核酸是生命中重要的物质。 11. 原始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过程如下:无机物→小分子有机物→大分子有机物→原始生命。(但是从大分子有机物到原始生命的过渡还没有被实验验证) 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 1.比较法: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2.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系形成的。例如:始祖鸟化石(古代爬行动物→古代鸟类)。 3. 生物进化的历程:

对生命起源与进化的认识资料讲解

对生命起源与进化的认识 生命是如何起源的?虽然很早人们就开始对生命的起源进行了研究,对生命的起源也给出了各种不同的解释,但并没有被世人完全接受。直至目前还没有某种被广泛认可的解释,从某种层面来讲,生命的起源仍是一个巨大的谜。同生命的起源一样,生命是如何向前发展,如何一步一步进化成现在的样子,并在未来生命又该如何进化也还是个无法解决的谜。在此文中我将从我的观点出发对生命的起源与进化做一个简短地介绍,由于理解和知识有限,部分观点可能不全或错误,望理解! 一、生命起源 宇宙、星体、地球、以及众生都是经由长时间的演变而来,其演化过程连绵不绝,循序渐进。生命也是这种特别的、很复杂的物质运动形式,在物质的一般发展的一定阶段上,作为新物质而产生。从演化理论来探讨生命起源和进化规律,已经流行了几百年。至今已经形成多种较成熟的观点,且大部分已经被世人所接受,本文就其中几个观点作介绍: 1.关于“宇宙来源说” 持这一学说的学者们认为生命起源与地球的形成不同源,在原始地球形成后,原始生命物质通过不同方式从空间来到地球上后,才不断演变、化合、凝聚、和缔合形成原始生命,再由原始生命形成真正的生命体。【1】与“宇宙来源说”大致相同的还有“宇宙生物说”,学者认为地球上最早有机体的起源,是由于宇宙天体早已有生命存在,其微生物“孢子”通过陨石带到原始的地球上以后,就在适合的环境下逐渐而且缓慢地发展为这些有机体,这些有机体从而成为地球上各种生命类型的祖先。 2.关于“化学起源说” “化学起源说”目前已经被大部分学者所接受,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渐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来。【2】 生命进化 地球诞生后,包围着地壳的原始地球大气层和现在的大气层的成分完全不一样,没有游离的氧分子,主要成分是甲烷、水、氮气、氨、二氧化碳和一部分氢,大气是还原性的。在地球最初形成时,上面并没有生命,只是又经过多少亿年后,才出现最初的生命。恩格斯指出﹕“生命的起源必然是通过化学的途径实现的。”恩格斯的伟大预见通过科学实践正在不断的成为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