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铜的测定
- 格式:ppt
- 大小:442.50 KB
- 文档页数:27
aa机测铜离子方法铜离子是一种常见的金属离子,广泛应用于电子、化工等领域。
为了准确测量铜离子的浓度,可以使用aa机(原子吸收光谱仪)来进行分析。
本文将介绍使用aa机测定铜离子浓度的方法及其原理。
一、aa机的原理与结构aa机是一种基于原子吸收光谱原理的仪器,可以用于测定金属离子的浓度。
其基本结构包括光源系统、样品室、光路系统、检测器和数据处理系统等部分。
光源系统产生一束特定波长的光,样品室中的样品吸收特定波长的光,检测器测量光的强度变化,通过数据处理系统计算得到样品中金属离子的浓度。
二、铜离子的测定方法1. 样品的制备需要准备待测样品。
如果样品是溶液形式,可以直接取一定体积的溶液,如10 mL,放入aa机的样品室中。
如果样品是固体形式,需要先将其溶解或转化为溶液,再进行测定。
2. 灵敏度测试为了确保aa机的灵敏度和准确性,需要进行灵敏度测试。
可以使用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进行测试,如0.1 mg/L、0.5 mg/L、1 mg/L等。
将标准溶液分别放入样品室中,进行测定,并记录吸光度值。
3. 建立标准曲线根据灵敏度测试的结果,可以绘制标准曲线。
将吸光度值作为纵坐标,浓度值作为横坐标,绘制散点图,并通过拟合得到线性方程。
这个标准曲线可以用来后续测定待测样品中铜离子的浓度。
4. 测定待测样品将待测样品放入样品室中,进行测定。
aa机会自动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样品中铜离子的浓度,并显示在屏幕上。
三、注意事项1. 样品制备时要注意避免杂质的影响,如使用纯净溶剂进行稀释、过滤等处理。
2. 需要保证样品中铜离子的稳定性,避免在样品制备和测定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或沉淀的生成。
3. 在测定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样品的温度和pH值,避免温度和酸碱度的变化对测定结果产生影响。
4. 标准曲线的绘制要使用至少三个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以保证曲线的可靠性和线性范围的确定。
5. 测定结果的准确性还受到aa机的性能和使用条件的影响,因此需要定期进行仪器的校准和维护。
灌装食品及饮料中重金属的限量和检测标准
一、国内外限量标准
1、GB 2762—2005 食品污染物限量对铅、镉、汞、砷、铬、硒,在不同种类食品中做了限量标准。
表1是几种典型食品的重金属限量:
表1
(3)GB 14929-2005 鱼类罐头卫生标准对六类金属元素做了限量要求,如表8:
表8
由上可以看出,国标GB/T5009-2003系列虽然对各重金属元素列出了较多的检测方法,但是,大部分方法分析过程繁琐,而且没有采用ICP-OES或ICP-MS的分析方法,也没有同时测定多种重金属的测试方法。
2、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1)SN/T 2006-2007 进出口果汁中铅、镉、砷、汞的检测方法,原子荧光光谱法
(2)SN/T 0447-95 出口饮料铅、铜、镉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3)SN/T0851-2000 进出口肉类罐头中铅、镉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4)DB53/T 288-2009 食品中铅、砷、铬、铁等金属元素的测定,ICP-OES法
(5)一些食品中金属元素的检测标准
从上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对食品中重金属的检测标准大多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原子荧光光谱法。
3、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推荐的对食品中的金属元素的检测标准(ISO或EN、AOAC)也主要是原子吸收光谱法。
样品前处理注意事项:(一)铅、镉前处理注意事项铅镉是非常容易污染的元素,只要我们的器皿和一些细小的环节稍加不注意就会造成空白和样品的污染,而且样品的不均也会引起平行样品的差异。
在进行样品消解时,干灰化法易造成被测元素的损失;在电热板上加混酸处理时,如果高氯酸在最后剩下过多,会造成空白过高;微波消解要是没有相应的赶酸设备,在转移到小烧杯赶酸,也会引起污染,因此在前处理上应该是步骤越少越好。
(二)砷、汞前处理注意事项在消解样品的过程中,消解完全时,要把硝酸彻底赶完,因为硝酸具有氧化性质。
汞由于是沸点偏底,是及易挥发的元素,因此在前处理的过程中控制温度尤为重要。
微波消解法快速,试剂消耗少,消解完全,更适于高脂肪试样消解。
但微波消解液酸度大,对于原子荧光法测定砷和汞干扰不明显;应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铅时酸度太大会导致背景值升高,且会缩短石墨管使用寿命。
因此,使用微波消解法进行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时最好进行赶酸,或将消解液转移至敞口容器置于水浴中将棕色烟赶尽。
常规灰化法样品前处理◆常规灰化法测定镉,与微波消解和常规湿消解相比,结果的准确度和再现性较理想。
国家标准物质小麦粉中镉测定结果均在允许偏差内。
但灰化法铅的测定结果偏低。
铅易损失,我们通常采用微波消解法进行铅的测定。
酱油、食盐、味精、酱腌菜等高盐试样用石墨炉原子吸收进行铅测定时背景值很高上机条件的选择和优化1、干燥时间的延长有利于元素的稳定2、灰化温度的选择可以更好的去除一些干扰元素3、灰化时间的调整可以减少元素的损失4、测量方式可以适当调整AAS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仪器故障的判断:仪器因素:由调制方法确定化学因素:影响原子化效率或测量密度;样品粘度太大样品被吸附或沾污预处理方法与待测元素有干扰一.灵敏度低FAAS 1.提升量不足: 喷嘴堵塞撞击球表面不光洁雾化效率低2.燃烧缝偏离光轴3.燃气,助燃气比例不同: 燃烧头高度不对乙炔到尾部3.5Kg/cm↓4.仪器程序不匹配: 时间常数太大积分方式不对有效数字5.磁钢6.化学因素:GA 1. 温度程序不合适(干燥或灰化有丢失)2.进样量不准(用手动进样比较Abs)3.原子化阶段载气流量过大4.时间常数过大5.化学因素:样品粘度太大样品被吸附或沾污预处理方法与待测元素有干扰分析方法选择的合理性(浓度翻转)二.重现性低:化学因素更多一些。
六味地黄丸中有害金属元素铅、镉、砷、汞、铜的测定郑子栋【摘要】目的:测定六味地黄丸中有害金属元素铅、镉、砷、汞、铜的残留量.方法:六味地黄丸经粉碎后加硝酸微波消解,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铅、镉、砷采用石墨炉法,铜采用火焰法,汞采用冷蒸气发生-原子吸收法.结果:5种元素的平均回收率为91.3%~96.7%,RSD为1.9%~6.8%.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六味地黄丸中铅、镉、砷、汞、铜的残留量测定.【期刊名称】《中医研究》【年(卷),期】2011(024)005【总页数】3页(P39-41)【关键词】六味地黄丸;有害金属元素;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作者】郑子栋【作者单位】河南省食品药品检验所,河南,郑州,45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4.1重金属铅、镉、砷、汞、铜等是对人体有害的金属元素,当对其过量摄入并在体内蓄积至一定量时可引起免疫系统障碍和多种功能损害,并抑制人体的正常生理作用[1-2],因此,中药中有害重金属元素的残留量愈来愈受到重视。
《中国药典》对部分的药材品种的残留量进行了控制,如甘草、金银花、黄芪等药材中规定了铅、镉、砷、汞、铜等有害金属元素的残留量测定方法和限度[3]。
对复方中成药的重金属元素控制正成为下一步研究的热点。
重金属元素的测定方法主要有原子吸收光谱法[4]、原子荧光法和等离子发射光谱法[5]等,本文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六味地黄丸中铅、镉、砷、汞、铜的残留量,并对测定方法进行了方法学验证。
1 仪器与试药1.1 仪器日本岛津AA-680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 ELGA Classic纯水器。
1.2 试药及试剂金属元素国家标准溶液,国家钢铁材料测试中心钢铁研究总院提供;六味地黄丸,市售3批,河南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分别为 100102, 100436,101013;硝酸为优级纯。
2 方法与结果2.1 样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六味地黄丸的细粉1 g,置聚四氟乙烯消解罐内,加硝酸5mL,混匀,浸泡12 h后进行微波消解,再经排酸后用2%的硝酸定容至25mL,作为测定样品的供试品溶液;另用同等数量的硝酸同法制备空白溶液。
测定空白值的标准偏差;S:标准曲线的斜率)。
得Pb、Cu、As、Cd、Hg的检测限分别为0.02 mg·kg-1、0.02 mg·kg-1、0.002 mg·kg-1、0.001 mg·kg-1和0.05 mg·kg-1,定量限分别为0.07 mg·kg-1、0.07 mg·kg-1、0.006 mg·kg-1、0.003 mg·kg-1和0.17 mg·kg-1。
表3 各元素的线性关系元素线性方程r线性范围/(ng·mL-1)Pb y=15.998x+30.9870.999 60~20As y=0.400 1x+0.9120.999 60~20Cd y=0.320 1x+0.060 60.999 70~10Hg y=0.121 2x+0.001 40.999 80~5Cu y=5.230 4x+470.999 50~2002.3 精密度测定取3种不同浓度的酸枣仁样品,每种浓度分别制备至少3份供试品溶液进行测定,用至少9份样品的测定结果进行评价,计算每个元素的RSD,考察其重复性。
结果测得Pb、As、Cd、Cu、Hg各元素重复性RSD分别为1.8%、1.9%、2.1%、2.2%、1.3%。
由不同日期、不同分析人员进行日间精密度测定,得Pb、As、Cd、Cu、Hg各元素的RSD值分别为2.1%、1.6%、2.1%、1.8%、1.9%,满足验证要求。
精密度试验结果见表4。
2.4 回收率测定取已测定的样品9份,精密加入高(0.3 mg·kg-1)、中(0.2 mg·kg-1)、低(0.1 mg·kg-1)3个不同元素浓度的混合标准品溶液(每种浓度分别制备3份供试品溶液进行测定),进样测定,用实测值与供试品中含有量之差,除以加入对照品量计算回收率。
由表5可知,Pb、As、Cd、Cu、Hg各元素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0.6%、83.1%、82.2%、81.1%和85.9%,RSD≤3.6%,符合分析要求。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牛乳中钙等5种微量元素的测定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黑龙江东方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牛乳中钙等5种微量元素的测定姓名赵晓磊学号 054131203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班级 2005—B指导教师杨同舟钱镭学部食品与环境工程答辩日期 2009年5月24日黑龙江东方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评语(一)黑龙江东方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评语(二)黑龙江东方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评语(三)黑龙江东方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本表一式三份,学生本人、指导教师、学部各一份。
牛乳中钙等5种微量元素的测定摘要钙是构成人体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并能维持骨骼密度。
微量元素在人体内的含量虽少,但它在维持生理机能、预防疾病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人体内微量元素来源主要是食物、水和空气。
人体内各种无机元素的缺乏或过多,都会导致人体生理机能的失调和紊乱,甚至导致各种疾病。
牛奶及乳制品是微量元素含量比较丰富的食品。
本文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市售的各种纯牛奶、高钙奶、酸奶和含乳饮料共计22种奶样品的钙、铁、锌、铜和锰元素的含量分别进行了检测及比较分析。
检测结果分析表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能准确测定乳品中钙、铁、锌、铜、锰的含量,该测定方法简单易行,方便快捷。
乳及乳制品中含有多种无机营养元素,经检测高钙奶的钙含量最高可达到普通纯牛奶的钙含量的1.5倍,可作为非常好的钙供给来源。
而市售含锌营养强化乳的含锌量也是各乳品中含锌量最高的,为人体提供一定量的锌。
关键词:乳制品;钙;微量元素;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Calcium milk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five kinds of trace elements AbstractCalcium is the main component of human bones and teeth, which can maintain bone density. Although trace element content in the human body is less, but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maintenance of physiological function, disease prevention, etc. The main sources of trace elements in the human body are food, water and air. The lack or excess of various inorganic elements in the human body will cause an imbalance and disorder in human physiology, and even lead to various diseases. Milk and dairy products are rich in inorganic elements. In this paper, the calcium, iron, zinc, copper and manganese content in a total of 22 samples of pure milk, high calcium milk, yogurt and milk drinks which are commercially available, respectively, were tested, compared and analyzed by using the 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Th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can accurately determine the content of calcium, iron, zinc, copper, manganese of the dairy products and the method is simple, convenient and quick. Milk and dairy products contain 1.5 times as much avariety of inorganic nutrients as the general pure milk .It can be a very good source of calcium supply. The zinc fortified milk dairiesin the zinc market also contain the highest amount of zinc for the body to provide a certain amount of zinc.Keywords:Dairy products; calcium; trace elements; 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目录摘要 (ⅰ)Abstract (ⅱ)TOC \o "1-3" \u 第1章绪论 11.1 乳及乳制品 11.1.1 乳的定义 11.1.2 乳的营养价值及分类 11.1.3 乳及乳制品的发展 21.2 液态奶定义及分类 21.2.1 液态奶的定义 21.2.2 液态奶分类 31.3 钙及微量元素概述 41.3.1 钙的功能和性质 41.3.2 其他微量元素 51.4 原子吸收光谱法原理及应用71.4.1 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原理71.4.2 原子吸收光谱法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9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10第2章材料与方法112.1 实验材料 112.1.1 实验样品112.1.2 实验试剂122.2 仪器与设备122.3 试验方法 132.3.1 试样测定13第3章结果分析163.1 各种乳制品检测结果163.1.1 绘制标准曲线:钙的标准曲线为例 163.1.2 纯牛奶中钙及其他微量元素含量分析16 3.1.3 高钙奶中钙及其他微量元素含量分析17 3.1.4 酸牛奶中钙及其他微量元素含量173.1.5 营养强化乳中钙及其他微量元素含量18 3.1.6 乳饮料中钙及其他微量元素含量183.2 结果讨论 193.2.1各种液态乳中微量元素的比较分析193.2.2提出的发展建议21结论23参考文献24致谢25第1章绪论1.1 乳及乳制品1.1.1 乳的定义乳:哺乳动物分娩后乳腺分泌的一种白色或微黄色的不透明液体。
食品检测实验室无机成分检测国家标准、技术规范及标准物质概述依照现行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和国家计量检定/校准技术法规体系,结合食品检测实验室的技术水平和社会实际需求,我们对目前食品检测实验室无机成分检测能力相关的国家标准、检定规程、校准规范和标准物质进行概要的梳理和总结,供大家参考。
一、国家标准食品检测实验室首先应当满足GB/T27025-200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以及GB/T27404-2008《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食品理化检测》等实验室通用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以前,我国涉及食品污染物限量的食品标准共有608项,包括食品卫生标准86项、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35项、食品质量标准76项、相关行业标准411项。
在食品中无机成分限量标准中最重要的是GB2762-2005《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该标准是现行有效版本,替代了过去的《食品中铅含量卫生标准》、《食品中镉含量卫生标准》等10余项限量标准,适用于各类食品,涉及的指标主要有铅、镉、汞、砷、铬、铝、硒、氟、苯并(a)芘、N-亚硝胺、多氯联苯、亚硝酸盐、稀土等13种。
该标准部分内容将于20113年6月1日被GB2762-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限量》代替。
GB2762-2012逐渐清理了以往食品标准中的所有污染物限量规定,整合修订为铅、镉、汞、砷、苯并芘、N-二甲基亚硝胺等13种污染物在谷物、蔬菜、水果、肉类、水产品、调味品、饮料、酒类等20余大类食品的限量规定,删除了硒、铝、氟等3项指标,共设定160余个限量指标,基本满足我国食品污染物控制需求,适应我国食品安全监督需要。
GB2762-2012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属于强制执行的标准,该标准实施后,其他相关规定与本标准不一致的,应当按照本标准执行。
自GB2762-2012实施之日起,GB2762-2005即行废止。
但由于我国居民膳食稀土元素暴露水平和健康风险情况调查尚不完善,为审慎处置稀土限量问题,经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评审委员会主任会议审议,稀土限量继续按照GB2762-2005执行。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复方降糖宁颗粒中铜的含量隋译【摘要】目的:建立复方降糖宁颗粒中金属元素铜( Cu)含量的测定方法。
方法:采用硝酸-过氧化氢( HNO3-H2 O2)混合酸消化微波消解复方降糖宁颗粒样品,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Cu元素的含量。
结果:Cu元素线性范围为0.00~1.00μg/ml, RSD=1.9%(n=6),加样回收率为98.00%~101.18%。
结论:该法可用于复方降糖宁颗粒中金属元素Cu的含量测定。
%OBJECTIVE:To develop a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copper content in Compound Jiangtangning granules.METHODS:Compound Jiangtangning granules were digested by mixtures of HNO3 and H2 O2 by microwave digestion.The content of Cu was determined by Graphite Furnac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 GF-AAS ) . RESULTS:The linear range of Cu was 0.00-1.00μg/ml with RSD=1.9%( n=6) and the recovery rate of 98.00%-101.18%.CONCLUSIONS:The established method can be for determination of the content of Cumetal, an mental element in Compound Jiangtangning Granules.【期刊名称】《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年(卷),期】2015(000)006【总页数】3页(P708-710)【关键词】降血糖药(中药);铜;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作者】隋译【作者单位】鸡西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食保化室,黑龙江鸡西 158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17;R286复方降糖宁颗粒剂由马齿苋、桑椹子、桑叶、玉米须、南瓜粉加少量糊精制粒而成,具有降糖、降脂、增强2 型糖尿病患者的耐糖能力和增加肝糖原含量、改善脂质代谢的作用,对于因四氧嘧啶引起的糖尿病大鼠有良好的疗效[1-2]。
利描分析与检测食品添加剂中重金属的限量测试□姚佳蕴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姚浩展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摘要:通过在弱酸性(p H值3〜4)条件下,试样中的重金属离子与负二价硫离子作用,生成有色硫化物沉淀,若重金属含量较低,形成稳定的暗色悬浮液,与同法处理的铅标准溶液比较,可用于重金属的目视比色法测定。
该实验可 测定食品添加剂中的重金属含量,显色明显,操作简便,通过化学实验引导学生们开展研究性学习,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学 生的科学素质。
关键词:食品添加剂;重金属;限量;测试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 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 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 成或者天然物质。
食品用香料、胶基 糖果中基础剂物质、食品工业用加工 助剂也包括在内。
食品添加剂使用时 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1]:①不应对人体产生任何健康危害;②不应掩盖食 品腐败变质;③不应掩盖食品本身或 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缺陷或以掺杂、掺 假、伪造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剂;④不应降低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⑤ 在达到预期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 在食品中的使用量。
重金属指比重大于4或5的金属,约有45种,如铜、铅、锌、铁、钴、镜、猛、锡、亲、销、银、金、银等。
尽管锰、铜、锌等重金属是生命活动 所需要的微量元素,但是大部分重金 属如汞、铅、镉等并非生命活动所必须,而且所有重金属超过一定浓度都对人 体有毒。
重金属中毒会使体内的蛋白 质凝固。
因此,食品添加剂作为食品 加工中的常用物质,其中的重金属检 测尤为重要。
而食品添加剂碳酸氢钠 就是小苏打,有弱碱性,在食品加工 中可作为膨松剂、酸度调节剂、稳定 剂,是必要而安全的添加剂,日常家 庭在制作做面包、蛋糕、擀饺子皮时,就经常使用到碳酸氢钠。
因此,积极 开展实验研究,让学生了解重金属的 危害,去思考和体验科学的实验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本文以 食品添加剂碳酸氢钠为例,进行其中 重金属(以铅计)的限量测试。
广东化工2020年第2期·154·第47卷总第412期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Copper,Lead,Manganese,Cadmium and Chromium in Coconut Water by Microwave Digestion ICP-MSWang Dacheng(No.9Geological Part of CAPF,Haikou571127,China)Abstract:A method of the determination of Cu,Mn,Pb,Cr,Cd in coconut water by ICP-MS after microwave digestion was established.Five elements of Cu, Mn,Pb,Cr and Cd in coconut water were determined by ICP-MS.63Cu,208Pb,55Mn,52Cr,111Cd were selected as analysis isotopes of Cu,Pb,Mn,Cr and Cd respectively.187Re was selected as internal standard correction Pb,Cd,and74Ge as internal standard correction Cu,Mn,Cr.The detection limits of Cu,Pb,Mn,Cd and Cr were4.11,0.219,2.21,0.023and0.119ng/mL respectively,RSD was3.6%,3.2%,2.6%,4.6%and4.5%respectively,and the recovery of reagent samples was86%-105%.The method met the analysis requirements of copper,lead,manganese,cadmium and chromium in coconut water.Keywords:coconut water;microwave digestion;ICP-MS;heavy metal elements椰子(cocos nucifera L.)属棕榈科(Palmaceae)椰子属(Cocos),属热带地区主要多年生木本作物以及食品能源作物,同时又是一种即食水果[1-3]。
现行有效的食品理化指标检验标准目录GBT 5009.1-2003 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总则GBT 5009.2-2003 食品的相对密度的测定GB 5009.3-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 5009.4-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灰分的测定GB 5009.5-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GBT 5009.6-2003 食品中脂肪的测定GBT 5009.7-2008 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GBT 5009.8-2008 食品中蔗糖的测定GBT 5009.9-2008 食品中淀粉的测定GBT 5009.10-2003 植物类食品中粗纤维的测定GBT 5009.11-2003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 5009.12-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T 5009.13-2003 食品中铜的测定GBT 5009.14-2003 食品中锌的测定GBT 5009.15-2003 食品中镉的测定GBT 5009.16-2003 食品中锡的测定GBT 5009.17-2003 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GBT 5009.18-2003 食品中氟的测定GBT 5009.19-2008 食品中有机氯农药多组分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20-2003 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21-2003 粮、油、菜中甲萘威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22-2003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l的测定GBT 5009.23-2006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的测定GB 5009.24-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黄曲霉毒素M1和B1的测定GBT 5009.25-2003 植物性食品中杂色曲霉素的测定GBT 5009.26-2003 食品中N-亚硝胺类的测定GBT 5009.27-2003 食品中苯并(a)芘的测定GBT 5009.28-2003 食品中糖精钠的测定GBT 5009.29-2003 食品中山梨酸、苯甲酸的测定GBT 5009.30-2003 食品中叔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与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的测定GBT 5009.31-2003 食品中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的测定GBT 5009.32-2003 油脂中没食子酸丙酯(PG)的测定GB 5009.33-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GBT 5009.34-2003 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测定GBT 5009.35-2003 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GBT 5009.36-2003 粮食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37-2003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38-2003 蔬菜、水果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39-2003 酱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40-2003 酱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41-2003 食醋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42-2003 食盐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含第1号修改单GBT 5009.43-2003 味精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44-2003 肉与肉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45-2003 水产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47-2003 蛋与蛋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48-2003 蒸馏酒与配制酒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49-2008 发酵酒及其配制酒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50-2003 冷饮食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51-2003 非发酵性豆制品及面筋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52-2003 发酵性豆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53-2003 淀粉类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54-2003 酱腌菜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55-2003 食糖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56-2003 糕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57-2003 茶叶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58-2003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树脂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59-2003 食品包装用聚苯乙烯树脂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60-2003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61-2003 食品包装用三聚氰胺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62-2003 陶瓷制食具容器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63-2003 搪瓷制食具容器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64-2003 食品用橡胶垫片(圈)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65-2003 食品用高压锅密封圈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66-2003 橡胶奶嘴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67-2003 食品包装用聚氯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68-2003 食品容器内壁过氯乙烯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69-2008 食品罐头内壁环氧酚醛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70-2003 食品容器内壁聚酰胺环氧树脂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71-2003 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树脂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72-2003 铝制食具容器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73-2003 粮食中二溴乙烷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74-2003 食品添加剂中重金属限量试验GBT 5009.75-2003 食品添加剂中铅的测定GBT 5009.76-2003 食品添加剂中砷的测定GBT 5009.77-2003 食用氢化油、人造奶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78-2003 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79-2003 食品用橡胶管卫生检验方法GBT 5009.80-2003 食品容器内壁聚四氟乙烯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81-2003 不锈钢食具容器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82-2003 食品中维生素A和维生素E的测定GBT 5009.83-2003 食品中胡萝卜素的测定GBT 5009.84-2003 食品中硫胺素(维生素B1)的测定GBT 5009.85-2003 食品中核黄素的测定GBT 5009.86-2003 蔬菜、水果及其制品中总抗坏血酸的测定(荧光法和2,4-二硝基苯肼法)GBT 5009.87-2003 食品中磷的测定GBT 5009.88-2008 食品中膳食纤维的测定GBT 5009.89-2003 食品中烟酸的测定GBT 5009.90-2003 食品中铁、镁、锰的测定GBT 5009.91-2003 食品中钾、钠的测定GBT 5009.92-2003 食品中钙的测定GB 5009.93-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硒的测定GB 5009.94-20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植物性食品中稀土元素的测定GBT 5009.95-2003 蜂蜜中四环素族抗生素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96-2003 谷物和大豆中赭曲霉毒素A的测定GBT 5009.97-2003 食品中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的测定GBT 5009.98-2003 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不饱和聚酯树脂及其玻璃钢制品卫生标准分析方法GBT 5009.99-2003 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聚碳酸酯树脂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100-2003 食品包装用发泡聚苯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101-2003 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聚酯树脂及其成型品中锑的测定GBT 5009.102-2003 植物性食品中辛硫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03-2003 植物性食品中甲胺磷和乙酰甲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04-2003 植物性食品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05-2003 黄瓜中百菌清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06-2003 植物性食品中二氯苯醚菊酯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07-2003 植物性食品中二嗪磷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08-2003 畜禽肉中己烯雌酚的测定GBT 5009.109-2003 柑桔中水胺硫磷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10-2003 植物性食品中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和溴氰菊酯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11-2003 谷物及其制品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测定GBT 5009.112-2003 大米和柑桔中喹硫磷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13-2003 大米中杀虫环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14-2003 大米中杀虫双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15-2003 稻谷中三环唑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16-2003 畜、禽肉中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残留量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 5009.117-2003 食用豆粕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118-2008 谷物中T- 2毒素的测定GBT 5009.119-2003 复合食品包装袋中二氨基甲苯的测定GBT 5009.120-2003 食品中丙酸钠、丙酸钙的测定GBT 5009.121-2003 食品中脱氢乙酸的测定GBT 5009.122-2003 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聚氯乙烯树脂及成型品中残留1,1-二氯乙烷的测定GBT 5009.123-2003 食品中铬的测定GBT 5009.124-2003 食品中氨基酸的测定GBT 5009.125-2003 尼龙6树脂及成型品中己内酰胺的测定GBT 5009.126-2003 植物性食品中三唑酮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27-2003 食品包装用聚酯树脂及其成型品中锗的测定GBT 5009.128-2003 食品中胆固醇的测定GBT 5009.129-2003 水果中乙氧基喹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30-2003 大豆及谷物中氟磺胺草醚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31-2003 植物性食品中亚胺硫磷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32-2003 食品中莠去津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33-2003 粮食中绿麦隆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34-2003 大米中禾草敌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35-2003 植物性食品中灭幼脲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36-2003 植物性食品中五氯硝基苯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37-2003 食品中锑的测定GBT 5009.138-2003 食品中镍的测定GBT 5009.139-2003 饮料中咖啡因的测定GBT 5009.140-2003 饮料中乙酰磺胺酸钾的测定GBT 5009.141-2003 食品中诱惑红的测定GBT 5009.142-2003 植物性食品中吡氟禾草灵、精吡氟禾草灵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43-2003 蔬菜、水果、食用油中双甲脒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44-2003 植物性食品中甲基异柳磷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45-2003 植物性食品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种残留的测定GBT 5009.146-2008 植物性食品中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多种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47-2003 植物性食品中除虫脲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48-2003 植物性食品中游离棉酚的测定GBT 5009.149-2003 食品中栀子黄的测定GBT 5009.150-2003 食品中红曲色素的测定GBT 5009.151-2003 食品中锗的测定GBT 5009.152-2003 食品包装用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和橡胶改性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及其成型品中残留丙烯腈单体的测定GBT 5009.153-2003 植物性食品中植酸的测定GBT 5009.154-2003 食品中维生素B6的测定GBT 5009.155-2003 大米中稻瘟灵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56-2003 食品用包装材料及其制品的浸泡试验方法通则GBT 5009.157-2003 食品中有机酸的测定GBT 5009.158-2003 蔬菜中维生素K1的测定GBT 5009.159-2003 食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的测定GBT 5009.160-2003 水果中单甲脒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61-2003 动物性食品中有机磷农药多组分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62-2008 动物性食品中有机氯农药和拟除虫菊酯农药多组分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63-2003 动物性食品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组分残留高效液相色谱测定GBT 5009.164-2003 大米中丁草胺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65-2003 粮食中2,4-滴丁酯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66-2003 食品包装用树脂及其制品的预试验GBT 5009.167-2003 饮用天然矿泉水中氟、氯、溴离子和硝酸根、硫酸根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GBT 5009.168-2003 食品中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的测定GBT 5009.169-2003 食品中牛磺酸的测定GBT 5009.170-2003 保健食品中褪黑素含量的测定GBT 5009.171-2003 保健食品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测定GBT 5009.172-2003 大豆、花生、豆油、花生油中的氟乐灵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73-2003 梨果、柑桔类水果中噻螨酮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74-2003 花生、大豆中异丙甲草胺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75-2003 粮食和蔬菜中2,4-滴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76-2003 茶叶、水果、食用植物油中三氯杀螨醇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77-2003 大米中敌稗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78-2003 食品包装材料中甲醛的测定GBT 5009.179-2003 火腿中三甲胺氮的测定GBT 5009.180-2003 稻谷、花生仁中恶草酮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81-2003 猪油中丙二醛的测定GBT 5009.182-2003 面制食品中铝的测定GBT 5009.183-2003 植物蛋白饮料中脲酶的定性测定GBT 5009.184-2003 粮食、蔬菜中噻酮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85-2003 苹果和山楂制品中展青霉素的测定GBT 5009.186-2003 乳酸菌饮料中脲酶的定性测定GBT 5009.188-2003 蔬菜、水果中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的测定GBT 5009.189-2003 银耳中米酵菌酸的测定GBT 5009.190-2006 食品中指示性多氯联苯含量的测定GBT 5009.191-2006 食品中氯丙醇含量的测定GBT 5009.192-2003 动物性食品中克伦特罗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93-2003 保健食品中脱氢表雄甾酮(DHEA)测定GBT 5009.194-2003 保健食品中免疫球蛋白IgG的测定GBT 5009.195-2003 保健食品中吡啶甲酸铬含量的测定GBT 5009.196-2003 保健食品中肌醇的测定GBT 5009.197-2003 保健食品中盐酸硫胺素、盐酸吡哆醇、烟酸、烟酰胺和咖啡因的测定GBT 5009.198-2003 贝类记忆丧失性贝类毒素软骨藻酸的测定GBT 5009.199-2003 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快速检测GBT 5009.200-2003 小麦中野燕枯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201-2003 梨中烯唑醇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202-2003 食用植物油煎炸过程中的极性组分(PC)的测定GBT 5009.203-2003 植物纤维类食品容器卫生标准中蒸发残渣的分析方法GBT 5009.204-2005 食品中丙烯酞胺含量的测定方法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正式版本)GBT 5009.205-2007 食品中二噁英及其类似物毒性当量的测定GBT 5009.206-2007 鲜河豚鱼中河豚毒素的测定GBT 5009.207-2008 糙米中50种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208-2008 食品中生物胺含量的测定GBT 5009.209-2008 谷物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测定GBT 5009.210-2008 食品中泛酸的测定GBT 5009.211-2008 食品中叶酸的测定GBT 5009.212-2008 贝类中腹泻性贝类毒素的测定GBT 5009.213-2008 贝类中麻痹性贝类毒素的测定GBT 5009.215-2008 食品中有机锡含量的测定GBT 5009.217-2008 保健食品中维生素B12的测定GBT 5009.218-2008 水果和蔬菜中多种农药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219-2008 粮谷中矮壮素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220-2008 粮谷中敌菌灵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221-2008 粮谷中敌草快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222-2008 红曲类产品中桔青霉素的测定。
食品中矿物质元素的测定引言食品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中所含的矿物质元素对人体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
矿物质元素是人体所需要的微量营养物质,它们参与了体内的各种生理过程,维持了人体的正常功能。
因此,准确测定食品中的矿物质元素含量对于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以及人体健康非常重要。
测定方法目前常用的测定食品中矿物质元素的方法主要包括原子吸收光谱法(AAS)、原子荧光光谱法(AF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
原子吸收光谱法(AAS)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经典的分析方法,它通过测量样品中矿物质元素在特定波长下吸收光线的强度来定量测定元素含量。
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食品中钙、镁、铁、锌等常见矿物质元素的测定。
原子吸收光谱法具有灵敏度高、精确度高、选择性好等优点,但它需要对样品进行湿化处理和矿化处理,且可能存在干扰物质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原子荧光光谱法(AFS)原子荧光光谱法是利用样品中矿物质元素受激发后发出荧光的特性进行测定的方法。
这种方法具有快速、准确、无需稀释等优点,适用于食品中砷、汞、铅等有害矿物质元素的测定。
不过,由于原子荧光光谱法对样品矩形和基体的要求严格,所以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对样品进行预处理。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是一种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分析方法,它能够同时测定多种矿物质元素。
这种方法对于食品中微量元素的测定尤为有利,如锌、铜、铅等。
不过,ICP-MS方法的操作过程相对较为复杂,且仪器设备价格较高。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是利用样品中矿物质元素激发后发射特定波长的光信号进行测定的方法。
这种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准确度等优点,适用于食品中多种矿物质元素的测定。
与ICP-MS相比,ICP-AES方法操作简单、仪器设备价格相对较低。
测定步骤1.样品准备:根据实际需要,将待测食品样品进行样品制备处理,如溶解、矿化等;2.仪器准备:根据所选择的测定方法,调节和校准相应的仪器设备,确保测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3.样品处理:根据测定方法的要求,对样品进行适当的预处理,以提高测定效果;4.测定过程:按照所选择的测定方法操作步骤进行测定,记录实验数据;5.数据处理:根据所得实验数据,结合所选择的测定方法,计算样品中矿物质元素的含量;6.结果分析:根据测定结果对食品样品的矿物质元素含量进行评估和分析,了解其营养价值。
•GB/T 5009.1-2003 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总则•GB/T 5009.3-2003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T 5009.4-2003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GB/T 5009.5-2003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GB/T 5009.6-2003 食品中脂肪的测定•GB/T 5009.7-2003 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GB/T 5009.8-2003 食品中蔗糖的测定•GB/T 5009.9-2003 食品中淀粉的测定•GB/T 5009.10-2003 植物类食品中粗纤维的测定•GB/T 5009.11-2003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T 5009.12-2003 食品中铅的测定•GB/T 5009.13-2003 食品中铜的测定•GB/T 5009.14-2003 食品中锌的测定•GB/T 5009.15-2003 食品中镉的测定•GB/T 5009.16-2003 食品中锡的测定•GB/T 5009.17-2003 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GB/T 5009.18-2003 食品中氟的测定•GB/T 5009.19-2003 食品中六六六、滴滴涕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20-2003 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21-2003 粮、油、菜中甲萘威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22-2003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l的测定•GB/T 5009.23-2003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l、B 2、Gl、G2的测定•GB/T 5009.24-2003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Ml与Bl的测定•GB/T 5009.25-2003 植物性食品中杂色曲霉素的测定•GB/T 5009.26-2003 食品中N—亚硝胺类的测定•GB/T 5009.27-2003 食品中苯并(a)芘的测定•GB/T 5009.28-2003 食品中糖精钠的测定•GB/T 5009.29-2003 食品中山梨酸、苯甲酸的测定•GB/T 5009.30-2003 食品中叔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与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的测定•GB/T 5009.31-2003 食品中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的测定•GB/T 5009.32-2003 油酯中没食子酸丙酯(PG)测定•GB/T 5009.33-2003 食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GB/T 5009.34-2003 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测定•GB/T 5009.35-2003 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GB/T 5009.36-2003 粮食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37-2003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38-2003 蔬菜、水果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39-2003 酱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40-2003 酱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41-2003 食醋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42-2003 食盐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43-2003 味精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44-2003 肉与肉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45-2003 水产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46-2003 乳与乳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48-2003 蒸馏酒与配制酒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49-2003 发酵酒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47-2003 蛋与蛋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50-2003 冷饮食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51-2003 非发酵性豆制品及面筋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52-2003 发酵性豆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53-2003 淀粉类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54-2003 酱腌菜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55-2003 食糖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56-2003 糕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57-2003 茶叶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58-2003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树脂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59-2003 食品包装用聚苯乙烯树脂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60-2003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61-2003 食品包装用三聚氰胺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62-2003 陶瓷制食具容器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63-2003 搪瓷制食具容器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64-2003 食品用橡胶垫片(圈)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65-2003 食品用高压锅密封圈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66-2003 橡胶奶嘴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67-2003 食品包装用聚氯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68-2003 食品容器内壁过氯乙烯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69-2003 食品罐头内壁环氧酚醛树脂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70-2003 食品容器内壁聚酰胺环氧树脂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2-2003 食品的相对密度的测定•GB/T 5009.71-2003 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树脂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72-2003 铝制食具容器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73-2003 粮食中二溴乙烷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74-2003 食品添加剂中重金属限量试验•GB/T 5009.75-2003 食品添加剂中铅的测定•GB/T 5009.76-2003 食品添加剂中砷的测定•GB/T 5009.77-2003 食用氢化油、人造奶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78-2003 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79-2003 食品用橡胶管卫生检验方法•GB/T 5009.80-2003 食品容器内壁聚四氟乙烯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81-2003 不锈钢食具容器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84-2003 食品中硫胺素(维生素B1)的测定•GB/T 5009.85-2003 食品中核黄素的测定•GB/T 5009.86-2003 蔬菜、水果及其制品中总抗坏血酸的测定(荧光法和2,4—二硝基苯肼法) •GB/T 5009.87-2003 食品中磷的测定•GB/T 5009.88-2003 食物中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测定•GB/T 5009.89-2003 食品中烟酸的测定•GB/T 5009.90-2003 食品中铁、镁、锰的测定•GB/T 5009.91-2003 食品中钾、钠的测定•GB/T 5009.92-2003 食品中钙的测定•GB/T 5009.93-2003 食品中硒的测定•GB/T 5009.94-2003 植物性食品中稀土的测定•GB/T 5009.95-2003 蜂蜜中四环素族抗生素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96-2003 谷物和大豆中赭曲霉毒素A的测定•GB/T 5009.97-2003 食品中环已基氨基磺酸钠的测定•GB/T 5009.98-2003 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不饱和聚酯树脂及其玻璃钢制品卫生标准分析方法•GB/T 5009.99-2003 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聚碳酸酯树脂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100-2003 食品包装用发泡聚苯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101-2003 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聚酯树脂及其成型品中锑的测定•GB/T 5009.102-2003 植物性食品中辛硫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03-2003 植物性食品中甲胺磷和乙酰甲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05-2003 黄瓜中百菌清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06-2003 植物性食品中二氯苯醚菊酯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07-2003 植物性食品中二嗪磷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08-2003 畜禽肉中已烯雌酚的测定•GB/T 5009.109-2003 柑桔中水胺硫磷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10-2003 植物性食品中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和溴氰菊酯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11-2003 谷物及其制品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测定•GB/T 5009.112-2003 大米和柑桔中喹硫磷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13-2003 大米中杀虫环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14-2003 大米中杀虫双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15-2003 稻谷中三环唑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16-2003 畜、禽肉中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残留量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 5009.117-2003 食用豆粕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118-2003 小麦中T-2毒素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GB/T 5009.119-2003 复合食品包装袋中二氨基甲苯的测定•GB/T 5009.120-2003 食品中丙酸钠、丙酸钙的测定•GB/T 5009.83-2003 食品中胡萝卜素的测定•GB/T 5009.82-2003 食品中维生素A和维生素E的测定•GB/T 5009.121-2003 食品中脱氢乙酸的测定•GB/T 5009.122-2003 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聚氯乙烯树脂及成型品中残留1,1-二氯乙烷的测定•GB/T 5009.123-2003 食品中铬的测定•GB/T 5009.124-2003 食品中氨基酸的测定•GB/T 5009.125-2003 尼龙6树脂及成型品中己内酰胺的测定•GB/T 5009.126-2003 植物性食品中三唑酮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27-2003 食品包装用聚酯树脂及其成型品中锗的测定•GB/T 5009.128-2003 食品中胆固醇的测定•GB/T 5009.129-2003 水果中乙氧基喹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30-2003 大豆及谷物中氟磺胺草醚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31-2003 植物性食品中亚胺硫磷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32-2003 食品中莠去津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33-2003 粮食中绿麦隆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35-2003 植物性食品中灭幼脲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36-2003 植物性食品中五氯硝基苯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37-2003 食品中锑的测定•GB/T 5009.138-2003 食品中镍的测定•GB/T 5009.139-2003 饮料中咖啡因的测定•GB/T 5009.140-2003 饮料中乙酰磺胺酸钾的测定•GB/T 5009.141-2003 食品中诱惑红的测定•GB/T 5009.142-2003 植物性食品中吡氟禾草灵、精吡氟禾草灵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43-2003 蔬菜、水果、食用油中双甲脒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44-2003 植物性食品中甲基异柳磷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45-2003 植物性食品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种残留的测定•GB/T 5009.146-2003 植物性食品中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多种残留的测定•GB/T 5009.147-2003 植物性食品中除虫脲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48-2003 植物性食品中游离棉酚的测定•GB/T 5009.149-2003 食品中栀子黄的测定GB 05009.149-2003 食品中栀子黄的测定•GB/T 5009.150-2003 食品中红曲色素的测定•GB/T 5009.151-2003 食品中锗的测定•GB/T 5009.152-2003 食品包装用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和橡胶改性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及其成型品中残留丙烯腈单体的测定•GB/T 5009.153-2003 植物性食品中植酸的测定•GB/T 5009.154-2003 食品中维生素B6的测定•GB/T 5009.155-2003 大米中稻瘟灵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56-2003 食品用包装材料及其制品的浸泡试验方法通则•GB/T 5009.157-2003 食品中有机酸的测定•GB/T 5009.158-2003 蔬菜中维生素K1的测定•GB/T 5009.159-2003 食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的测定•GB/T 5009.160-2003 水果中单甲脒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61-2003 动物性食品中有机磷农药多组分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62-2003 动物性食品中有机氯农药和拟除虫菊酯农药多组分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63-2003 动物性食品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组分残留高效液相色谱测定•GB/T 5009.164-2003 大米中丁草胺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65-2003 粮食中2,4-滴丁酯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66-2003 食品包装用树脂及其制品的预试验•GB/T 5009.167-2003 饮用天然矿泉水中氟、氯、溴离子和硝酸根、硫酸根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GB/T 5009.168-2003 食品中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的测定•GB/T 5009.169-2003 食品中牛磺酸的测定•GB/T 5009.170-2003 保健食品中褪黑素含量的测定•GB/T 5009.171-2003 保健食品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测定•GB/T 5009.172-2003 大豆、花生、豆油、花生油中的氟乐灵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73-2003 梨果、柑桔类水果中噻螨酮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74-2003 花生、大豆中异丙甲草胺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75-2003 粮食和蔬菜中2,4-滴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76-2003 茶叶、水果、食用植物油中三氯杀螨醇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78-2003 食品包装材料中甲醛的测定•GB/T 5009.179-2003 火腿中三甲胺氮的测定•GB/T 5009.180-2003 稻谷、花生仁中恶草酮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81-2003 猪油中丙二醛的测定•GB/T 5009.182-2003 面制食品中铝的测定•GB/T 5009.183-2003 植物蛋白饮料中脲酶的定性测定•GB/T 5009.184-2003 粮食、蔬菜中噻酮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85-2003 苹果和山楂制品中展青霉素的测定•GB/T 5009.186-2003 乳酸菌饮料中脲酶的定性测定•GB/T 5009.187-2003 干果(桂元、荔枝、葡萄干、柿饼)中总酸的测定•GB/T 5009.188-2003 蔬菜、水果中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的测定•GB/T 5009.189-2003 银耳中米酵菌酸的测定•GB/T 5009.190-2003 海产食品中多氯联苯的测定•GB/T 5009.191-2003 食品中3-氯-1,2-丙二醇含量的测定•GB/T 5009.192-2003 动物性食品中克伦特罗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93-2003 保健食品中脱氢表雄甾酮(DHEA)测定•GB/T 5009.194-2003 保健食品中免疫球蛋白IgG的测定•GB/T 5009.195-2003 保健食品中吡啶甲酸铬含量的测定•GB/T 5009.196-2003 保健食品中肌醇的测定•GB/T 5009.197-2003 保健食品中盐酸硫胺素、盐酸吡哆醇、烟酸、烟酰胺和咖啡因的测定•GB/T 5009.198-2003 贝类记忆丧失性贝类毒素软骨藻酸的测定•GB/T 5009.199-2003 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快速检测•GB/T 5009.200-2003 小麦中野燕枯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201-2003 梨中烯唑醇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202-2003 食用植物油煎炸过程中的极性组分(PC)的测定•GB/T 5009.203-2003 植物纤维类食品容器卫生标准中蒸发残渣的分析方法•GB/T 5009.104-2003 植物性食品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测定•NY/T 5009-2001 无公害食品结球甘蓝生产技术规程•GB/T 5009.1-1996 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总则•GB 5009.204-2005 食品中丙稀酰胺含量的测定方法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GB/T 5009.190-2006 食品中指示性多氯联苯含量的测定•GB/T 5009.23-2006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的测定•GB/T 5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