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塑料门窗生产作业指导书

最新塑料门窗生产作业指导书

最新塑料门窗生产作业指导书
最新塑料门窗生产作业指导书

塑料门窗生产作业指

导书

塑料门窗

1.目的

为确保最终产品满足合同及用户的需求,并完整无缺,及时、准确的交付到顾客手中,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产品包装、贮存和运输的过程控制。

3.职责

(1)生产分场为产品包装、防护的归口管理部门,具体实施产品装卸、运输等搬运工作。

(2)仓库负责产品出库到交付安装阶段的贮存控制,并对贮存中的质量进监督检查。

4.工作程序

(1)包装

a)产品的室内、外表面应加保护膜。

b)包装应牢固,并有防潮措施。

c)每批产品包装后,应附有产品清单及产品检验合格证。

(2)贮存

a)产品应入置在通风、干燥、清洁、平整的地方,严禁与腐蚀物质接触。

b)产品贮存环境温度应低于50℃,距离热源应不少于1.5米。

c)产品不应直接接触地面,底部垫高应不少于5厘米,产品应立放,立入角不小于70℃,并有防倾倒措施。

(3)运输

a)装卸时,谨慎搬运,轻搬轻放,避免与其它物体相碰撞,严禁撬、甩、摔、严禁穿入门框和扇内起吊,杠抬以免变形损坏。

b)运输时,不准水平重叠堆放,应竖直平稳靠立,樘与樘之间应用草绳隔开,防止门窗磨损和压坏五金件。

1.目的

为对不合格品进有效的控制和管理,防止不合格品的使用、出厂和安装。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用原材料和不合格半成品、产品的控制。

3.职责

(1)质检员对生产用原材料的不合格品负责。

(2)车间主任为不合格半成品、产品控制的归口管理部门。

a)不合格的判定、报告、记录、标识和管理。

b)分析不合格半成品、产品产生的原因,确定责任坏节,督促制订返修措施。(3)经理负责不合格产品的处置。

4.工作程序

(1)不合格品的报告通知

a)车间主任发现生产中的不合品时,应在24小时内确定责任环节。

b)质检员判定生产中的不合格品为需返修品或报废品时可直接交生产工人返修或开据《废品通知单》报厂长同意后通知车间处理。

c)质检员对不合格的原材料分区堆放并标识,报经理处理。

(2)不合格品的管理和处置

a)质检员按照《进货入库检验管理规定》对不合格的原材料进行管理。

b)在制造过程中,凡上道工序不合格的产品,不准进入下道工序。

c)不合格品的返修,经质检员确认合格后才能使用。

5.相关/支持文件

《进货入库检验管理规定》

6.记录《废品通知单》

安阳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蓝宇塑窗分公司作业指导书

1.目的

为确保产品能有效的满足顾客的需要,防止不合格品出厂,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本厂首件、半成品和成品的检验。

3职责

3.1技术员负责制定和更改各种检验标准,报经理同意后实行。

3.2质检员负责监督和落实本制度。

4.检验内容

4.1每班开始生产或更换产品品种后生产的前3件产品,经操作者自检合格后,填写《首件检验纪录》;如不合格返工或重新生产,直至首检合格,经检验员确认后才能继续生产。

4.2下道工序生产前,要对上道工序的成品或半成品进行检查,合格后方能开始生产。如果上道工序与下道工序经过互检不合格,下道工序不予接收。

4.3各工序生产完毕后,应堆放在规定的区域里。检验员按技术要求、工艺文件对产品进行检验,抽验比率按10%检验,检验合格后在《半成品检验记录》上签字;不合格产品按不合格程序进行。

4.4质检员应对塑钢门窗进行出厂检验,当批量小于10件时,全部检验;当批量等于或小于100件,按3%抽验,但总抽检不得小于3件,当批量大于100件时,按2%抽验,但总抽检量不得小于5件。如批量抽检不合格,需对该批产品成倍加抽,合格则按合格品对待;不合格则需对该批成品逐个检查,重新返工。检验完毕填写《出厂检验记录》。

4.5质检员要严格按抽检率进行检验,检验依据国家标准、企业标准、技术要求逐项进行,并认真做好记录。

安阳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蓝宇塑窗分公司作业指导书

1.目的

对生产过程进行有效控制,以确保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产品的形成、过程的确认、产品的防护及放行、产品交付、标识和可追溯性、顾客财产的控制。

3.职责

3.1车间主任负责指导车间进行生产和过程控制,负责监督生产设施的维护保养,负责产品的防护。

3.2主管生产的副经理负责《生产》、《材料需用计划》的审批。

3.3质检员负责产品验证和标识及追溯性控制。

3.4技术员负责产品的交付及售后服务工作。

4.程序

4.1获得规定产品特性的信息和文件

4.1.1根据顾客提供的生产图样、尺寸、数量等技术要求获得必要的生产服务信息。

4.1.2生产计划

a)生产副经理根据获得的生产信息,考虑库存情况,结合车间的生产能力,制定《生产计划》,发放到材料员和生产班组作为材料采购、产品生产的依据,《生产计划》为流动计划,将随供应、生产交付等情况的变动进行修改。

车间主任根据《生产计划》制定《随工单》,安排生产,填写《领料单》向仓库领取所需物料,并统计每天生产情况填写《生产日报表》报生产副经理。生产副经理根据计划的完成情况,作为制定下次计划的参考。

4.2过程确认

4.2.1生产流程图

安阳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蓝宇塑窗分公司作业指导书

生产计划→下料→装加强筋→对焊→清角→配扇→装玻璃→五金件→组装→

成品→入库

4.2.2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

4.2.2.1关键过程包括:铣排水槽、组装、下料

4.2.2.2特殊过程包括:焊接

4.2.2.3关键和特殊过程应进行确认,证实它们的过程能力。这些确认的安排应包括:

a)过程鉴定,证实所使用的过程方法是否符合要求并有效实施。

b)对所使用的设备、设施能力(包括精确度、安全性、可用性等要求)及维护保养有严格要求,并保存维护保养记录。相关生产人员要进行岗位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

c)对这些过程的生产监控应进行记录,填写相应的《生产日报表》和检验记录。

d)过程的再确认;按规定的时间间隔或当生产条件发生变化时(如材料、设施、人员的变化等)应对上述过程进行再确认,确保对影响过程能力的变化及时作出反应。

4.3对生产服务运作实施监控,配置适用的测量与监控装置,生产中认真做好自检(检查本工序产品)互检(检查上一工序产品)专检(专职检验员)。有首检要求的,需经检验合格,检验员签字认可后,方可批量生产。

4.4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

4.4.1根据需要,检验员规定所有标识的方法,并对其有效性进行监控;当产品出现重大质量问题时,组织对其进行追溯。

4.4.2各生产班组负责所属区域内产品的标识,负责将不同状态的产品分区摆放,负责对所存标识的维护。

4.4.3产品标识及可追溯性

a)在有追溯性要求时,对产品予以标识以便于追溯;如果不标识不会引起产品混淆或无追溯要求时,也可以不对产品进行标识。产品标识采用采

购产品本身的标识(如原标识不清,仓库保管员应挂上《物料标识

卡》)。

安阳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蓝宇塑窗分公司作业指导书

b)本公司产品的追溯路径为:《随工单》《领料单》采购产品原标识或物料标识卡

4.4.4产品状态标识为

a)检验状态:合格、不合格、待检、待定;填写在相应的记录上作为检验状态标识;在生产现场以标牌作为标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