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皮动物
- 格式:ppt
- 大小:39.94 MB
- 文档页数:203
毛皮动物咬毛-什么药物治貉子咬毛貂咬自己的尾巴和毛是什么原因?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首先你要分清是自咬还是食毛。
简单来说自咬是种症状,食毛是种营养代谢病。
具体分析讲,食毛症是由于营养素缺乏、不足或失调而引起的以啃咬自身被毛为特征的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
除头部外凡是能咬到的部位都可成为食毛的对象,多数部位在尾部、背侧和腹侧面,严重病例如水貂外观似裸貂,且有异嗜现象。
毛皮动物水貂易发生食毛,其次为狐、貂。
自咬症是毛皮动物特别是水貂、北极狐、银黑狐易发生的一种以神经紊乱,对刺激敏感增高的一种症状。
表现疯狂地撕咬尾部、后肢及下腹部的某一部位。
其发生的原因有多种报道,如微量元素缺乏;汞过载;病毒感染;耳痒等。
但上述报道经治疗和预防验证都不成立。
多年的生产实践证实,自咬症有遗传性但无传染性。
因此,自咬症很可能是一种神经类型即敏感的神经质型。
一般自咬的公水貂皮出现在什么季节什么月份?是什么原因导致水貂咬自己的毛?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首先你要分清是自咬还是食毛。
简单来说自咬是种症状,食毛是种营养代谢病。
具体分析讲,食毛症是由于营养素缺乏、不足或失调而引起的以啃咬自身被毛为特征的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
除头部外凡是能咬到的部位都可成为食毛的对象,多数部位在尾部、背侧和腹侧面,严重病例如水貂外观似裸貂,且有异嗜现象。
毛皮动物水貂易发生食毛,其次为狐、貂。
自咬症是毛皮动物特别是水貂、北极狐、银黑狐易发生的一种以神经紊乱,对刺激敏感增高的一种症状。
表现疯狂地撕咬尾部、后肢及下腹部的某一部位。
其发生的原因有多种报道,如微量元素缺乏;汞过载;病毒感染;耳痒等。
但上述报道经治疗和预防验证都不成立。
多年的生产实践证实,自咬症有遗传性但无传染性。
因此,自咬症很可能是一种神经类型即敏感的神经质型。
什么药物治貉子咬毛食毛主要是:A、由于维生素或微量元素不足或缺乏时引起的啃食自身被毛为特征的营养代谢异常综合症;B、微量元素硒,钴,铜,锰和常量元素钙,磷等不足或缺乏;C、蛋白质缺乏或太高;D、饲料里可消化蛋白质低于25%或高于45%都可以引起该症的发生;E、脂肪氧化及功能紊乱均能造成的消化吸收障碍,除出现表皮角化,毛绒发脆外,也能导致食毛症的发生;F、腺分泌阻塞,酸中毒,皮下蜂窝质炎等也可导致。
日照市珍贵毛皮动物养殖情况调研报告为进一步掌握全市狐狸、水貂、貉子等珍贵毛皮动物养殖情况,指导行业发展,近期我站采取统计调查、基层养殖户座谈等形式,对全市珍贵毛皮动物养殖情况进行了调研。
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1、目前珍贵毛皮全市动物养殖现状1.1、养殖总量趋于稳定,以中小规模为主目前全市貂狐貉存栏56.74万只、年出栏138.07万只,我市的珍贵毛皮动物养殖历史较长,最早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末,历经小户散养、规模养殖、小区发展养殖的多次大调整,调研了解到部分乡镇目前的养殖户数是最高峰时户数的十分之一,但养殖量为当时的十倍左右。
近年来我市养殖数量保持稳定发展,自2012年至2014年期间,貂狐貉饲养量年均饲养量252万只、年均变化幅度不超过4%;附:近年来我市貂狐貉饲养量变化表。
貂狐貉饲养量变化表目前,我市貂狐貉的养殖以500~1000只左右的中等规模为主,5000只以上的大型规模场不到30户,仅占养殖户总数的2.5%。
1.2、地域分布明显,体现养殖特点貂狐貉养殖总量中,东港区养殖量30万只、占全市总量15%,岚山区63万只、占全市总量32%,五莲县53万只、占全市总量27%,莒县41万只、占全市总量21%。
岚山区貂狐貉养殖多集中于岚山头、安东卫、虎山、碑廓、高兴、巨峰等乡镇,靠近沿海,小杂鱼等饲料资源丰富,有养殖貂狐貉的传统。
五莲县貂狐貉养殖基本集中在许孟镇,主要受诸城市毛皮动物养殖带动作用的影响。
1.3、养殖效益较高,比较优势明显以养殖狐狸计算,珍贵动物养殖具有土地占用少、人力资源要求低、养殖效益好等特点。
2个农村劳动力,养殖100只母狐,需占地2亩,年可生产狐皮300张。
按照目前饲料价格计算,每只狐狸饲料成本260元左右,当前狐狸统皮市场均价450元,现有行情下按照皮张、饲料成本计算,年收入约5万元。
2、当前珍贵毛皮动物养殖发展的机遇2.1、市场需求引导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服装的高端需求逐步提升,像服装功能已发生变化,由单纯的防寒、保暖和遮体需要向追求时尚、提升品味、标志身份地位等需要转变,而高档裘皮服装正符合了这种潮流转变的需要,据专业网站预测,当前我国的裘皮服装消费有很大的空间。
毛皮动物皮肤和被毛的基础知识毛皮动物皮肤的基础知识1)皮肤的概述皮肤覆盖了动物的全身体表。
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组成。
它除了本身结构外,尚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此外,还有很多的附属器官,包括毛囊、皮脂腺、大汗腺、小汗腺和指(趾)甲。
从重量与体积而言,皮肤为毛皮动物之最大器官,它的总重量约占体重的8~14%。
皮肤的厚度不一,约在0.3~4.0毫米之间(不包括皮下脂肪组织)。
幼兽的皮肤较成兽的薄。
四肢躯干伸面的皮肤比屈面厚。
后枕、颈、臀部和掌、跖的皮肤最厚,约为3~4毫米。
眼睑、外阴、乳房的皮肤则最薄。
皮肤表面有很多皮嵴、皮沟和皱襞。
皮嵴有凹陷的斑点即汗孔的开口。
皮嵴是由于皮肤附着于深部组织,随着纤维束的排列和张力的牵引而形成的,其深浅不一,以面部、掌、阴囊及其他活动部位为最深。
皮沟将皮肤表面划分为无数三角形和菱形的皮野。
在皮嵴不明显处,皮野特别明显,如背、颈部等。
由于真皮结缔组织的纤维束的排列形式,使皮肤具有一定方面的张力线,如沿此线的方向切开皮肤,皮肤裂口的宽度较窄;反之,若与此线的方向垂直切开,裂口则较宽,且在伤口愈合后,容易产生较明显的疤痕。
我们在给毛皮动物进行手术切口时,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
皮肤的颜色有品种和个体差异的不同,即使同一个体的皮肤,在各部位也深浅不一,因为品种、年龄、性别、营养、内分泌以及外界环境等均对之有影响。
2)皮肤的附属组织A皮肤的肌肉:有横纹肌和平滑肌两种。
横纹肌极少,包括颈部皮肤内的颈阔肌和面部皮肤下的表情肌,面部借表情肌的收缩而表达感情。
平滑肌包括立毛肌、阴囊肉膜和乳晕的平滑肌。
立毛肌与毛囊相连,受植物神经支配,收缩时毛即竖立而呈鸡皮状,同时压迫皮脂腺,促使其分泌皮脂。
B毛发:毛发为或长或短的圆柱形角质结构,斜插于毛囊内,具有保护和防止磨擦等功能。
毛发可分为硬毛和毳毛两类,硬毛粗硬,色泽亦浓,含有髓质,硬毛分为两种:①长发,如人的头发、须髯、腋毛、服毛、胸毛等,通常可长至10毫米以上;②短毛,较短且硬,如睫毛、眉毛、鼻毛、耳毛,很少长至10毫米以上。
毛皮动物貂狐貉生长发育障碍初探毛皮动物的生长发育是其毛皮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貂、狐、貉等是常见的高级毛皮动物,对其生长发育的研究对于提高毛皮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针对这些动物的生长发育障碍进行初步探究。
1. 貂的生长发育障碍貂的生长发育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环境和饲料的质量。
若环境过于拥挤或饲料不够优质,会导致貂的生长发育受到抑制,生长速度明显减缓,体重增长迟缓或停滞不前。
同时,不当的饲养管理和营养不良也是引起貂生长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另外,貂的遗传因素也对其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研究表明,貂体内的生长激素水平与其体型大小、生长速度等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其中较大的遗传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有些特异性体型的貂,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也存在生长发育缺陷,如小头型貂和飞龙貂等。
狐的生长发育障碍多源于其遗传因素。
在繁殖选育上,长毛、短头、紫鼠狐等狐样品种被选育出现,但由于多次近交使得基因多样性减少,导致繁殖狐出现一些先天性生长发育缺陷。
如某些狐品种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会出现“坠垂耳”、“后体瘦弱”、“不受精”等问题。
此外,狐的合理饲养管理也是其生长发育的关键。
过度喂食或营养不良都会导致狐的肥胖甚至肥硕,甚至导致慢性偏瘦和骨质疏松等生长发育不良问题。
貉的生长发育受环境、饲料、品种等影响,其不当饲养管理也是导致生长发育障碍的重要因素。
较小的品种(如黑貂)或贫弱、先天不足的动物,其生长发育往往会受到限制,出现迟缓或停滞。
此外,貉在性成熟后脱毛的时间也与其生长发育有关。
性分化明显的品种(如林貉)其脱毛就越迟缓,生长发育也较缓慢。
总的来说,毛皮动物的生长发育受多因素的影响,包括环境、饲料、品种和遗传等。
正确的饲养管理和科学的繁殖选育策略,能够有效缓解或避免生长发育的障碍问题,提高毛皮品质和经济效益。
一、名词解释1、毛皮动物:指拥有优质毛皮,可进行批量生产,经济效益较高,人工训化较高的动物。
2、啮齿行为:家兔大门齿是恒齿,出生时就有且终生生长,为了保持适当齿长便于采食,家兔养成了经常啃咬物品的习惯。
3、嗜眠性:指家兔在某种条件下,易进入困睡状态,在此状态的家兔除听觉外,其他刺激不易引起兴奋,如视觉消失,痛觉迟钝或消失。
4、季节性换毛:随着季节的变化,兔体感受到日照的变更,引起内分泌的变化,逐渐进行换毛,这是自然进化的结果。
5、病理性换毛:由于患病、营养不良、新陈代谢紊乱、皮肤代谢失调等引起全身或局部性脱毛,在全年都可以出现,不受季节影响。
6、吊乳:母兔的乳汁不足时,仔兔总是咬住乳头不放,或母兔在哺乳时受到惊吓,突然跳出产箱,会把仔兔带出产箱,这种现象叫吊乳。
7、同期复配:在一个发情周期里,母貂连续2天(记为1+1)或隔1天(记为1+2)交配2次。
8、异期复配:在两个以上的发情周期里进行两次以上的交配。
(1)两个发情周期两次交配。
即在前一个发情周期初配,间隔7~9天后在配一次。
(2)两个发情周期三次交配。
记为1+7+1或1+7+2。
二、填空1、毛皮成熟的标志是绒毛浓密、面部无下毛、颈部有痕迹,尾部毛蓬松。
2、粗纤维的含量11%~13%3、家兔在晚上的采食量占日粮的50%4、水貂、狐狸的发情期2~3月、麝鼠的发情期是4~9月(最大)5、水貂的排卵类型:诱发性排卵,三个时期:排卵、卵裂、胚泡质疑期、胚胎期6、狐狸的体况要求:(种公)中等偏上(母)中等偏下7、毛皮储藏方法:干燥、盐腌、风干毛皮受光照影响8、毛皮动物的舍的走向是东西走向9、狐狸断奶接种需犬瘟热、病毒性肠炎疫苗。
10、麝鼠又名青根貂三、选择1、毛皮品质受光照影响最大,笼养最好。
2、水貂日粮不能直接喂的是淡水鱼、轻度腐败变质或污染的肉类、动物的胃、肠、蛋类、植物性饲料等3、动物取毛皮冬季最佳。
补VB用酵母,VC用青绿素菜,VE 用芽类,VD用鱼甘油4、含硫氨基酸:大豆、禽肉、鱼粉、麸皮5、世界三大皮狐狸、貂、克拉库尔羊。
毛皮动物妊娠期管理八忌处于妊娠期的母兽,一方面要确保胚胎的正常、健康发育;同时,还要为产后泌乳储存营养;此外,还要为脱换冬毛,生长夏毛做准备。
因此,毛皮动物妊娠期在饲养管理上尤其是毛皮动物添加剂方面需要额外的小心。
在生产中,笔者认为,饲养妊娠期的毛皮动物有八忌:一忌喂给发霉、变质或有毒害、有刺激性的饲料变质的鱼、肉;发霉的玉米、麦麸、花生饼,以及出芽的生土豆,没有煮熟的豆浆、大豆粕以及大量的酒糟、太多辣椒的泔水等饲料原料,都可能导致母兽流产。
二忌饲料单一如果长时间就是只给毛皮动物饲喂3、4种饲料原料,就可能会出现产仔率低或成活率低的情况。
这个时期,应该供应给毛皮动物饲料原料种类丰富的原料,特别是蔬菜不能缺少。
实验表明,喂给种类丰富的、配比科学的毛皮动物专用饲料添加剂,比不喂添加剂的产仔数量提高23.2%。
三忌不分阶段的给母兽喂过多的高能高蛋白饲料怀孕的毛皮动物对营养物质的需求规律为:前期需要较少,中期较低,后期较高。
因此,在前、中期不能给予过高的能量和蛋白饲料原料,而在后期,应适当的增加。
否则就因过肥而引起难产。
四忌饲料太稀或太粗饲料太稀或太粗,体积过大,就压迫了子宫,不利于胚胎的发育。
五忌饲料变化太快毛皮动物的嗅觉、味觉很发达,并且记忆力很强。
如果我们的饲料变化太快,就可能引起毛皮动物拒食或吃食数量减少,从而影响胚胎的发育。
六忌防疫、驱虫由于防疫的应激作用,可能导致流产或死胎;驱虫时使用的药物,一般都有毒性,对胚胎造成伤害。
七忌使用退热药、泻药八忌异常的声音或惊吓毛皮动物胆小、易受到惊吓,每年各地都有毛皮动物由于受到异常的声音、颜色、陌生动物的惊吓等引起的流产。
毛皮动物貂狐貉生长发育障碍初探毛皮动物貂、狐貉等是非常受欢迎的家畜和宠物,在巨大的商业利益的驱使下被大量繁殖和饲养。
由于种群规模的快速扩大和不断的选择改良,这些动物的生长发育问题也随之增多。
本文将初步探讨毛皮动物貂、狐貉等生长发育障碍问题,以期引起人们的重视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改善。
生长发育障碍是指动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包括体重增长速度缓慢、骨骼发育不良、性成熟延迟等。
这些问题可能是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营养不良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方面,遗传因素是影响毛皮动物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之一。
由于繁殖过程中的人为选择,某些基因变异可能会被人类选育出来并广泛传播。
这些基因变异可能导致动物生长发育异常,例如通过人工选择促进了毛皮的生长,却忽视了动物整体生长发育的均衡。
遗传因素的研究对于了解和解决生长发育障碍问题非常重要。
环境因素也对毛皮动物的生长发育产生重要影响。
在养殖场和宠物家庭中,动物常常处于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缺乏自由活动的机会和自然养分的补充。
这些不良的环境因素可能导致动物生长发育受阻,例如由于空间狭小导致运动不足、因为饲料短缺导致营养不良等。
为了预防和改善生长发育障碍问题,我们需要提供更好的养殖环境和宠物护理方法。
营养不良也是毛皮动物生长发育障碍的一个重要原因。
饲料的质量和数量直接关系到动物的健康和生长发育。
理想的饲料应当提供均衡的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在现实情况下,由于生产成本和市场需求等因素的制约,许多饲料并不符合动物的营养需求。
我们需要加强对饲料质量的监管和改进,确保毛皮动物得到充分的营养供给。
毛皮动物貂、狐貉等生长发育障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遗传、环境和营养等多种因素。
为了改善这一问题,我们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找出问题的根源并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
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毛皮动物的健康和福利,确保毛皮工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