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黎族文化发展之我见

黎族文化发展之我见

黎族文化发展之我见
黎族文化发展之我见

黎族文化发展之我见

作者:*** 指导教师:***

(****大学****学院,海口,571158)

摘要:海南黎族凭借着悠久的历史与文化,犹如中华民族的一支奇葩,在世界的舞台上绽放,海南黎族文化的发展也得到了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传承、发展民族文化也成为我们当代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我们需要从历史文化中汲取养分,在展望明天的同时,茁长成长。

关键词:海南黎族文化传承发展心得体会

黎族,在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中只是小小的一支,但是黎族人民用他们辛勤的汗水和无穷的智慧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色彩浓重的一笔。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探寻他们的足迹,体味不一样的人文风情。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也具有民族性。对于黎族文化发展我将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两个层面提出我的见解。

从物质文化层面来看,黎族织锦在黎族人民日常的生产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黎族织锦经历了无纺阶段和有纺阶段。无纺阶段时期的黎族先民大多用楮树树皮经过采集、拍打、洗涤等一系列繁琐的工序手工制成树皮衣,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有纺阶段时期出现了木质纤维和棉质纤维,制成的衣物更加合体舒适。再到后来就演变成今天的织锦。黎族织锦的纹样是体现妇女的审美意识、生活风貌、文化习俗、宗教信仰及艺术积累的文化现象。其内容主要是反映黎族社会生产、生活、爱情婚姻、宗教活动以及传说中吉祥或美好形象物等。黎族织锦纹样大体可分为人形纹、动物纹、植物纹、几何纹、以及反映日常生活生产用具、自然界现象和汉字符号等纹样。其中人形纹、动物纹和植物纹是最常用的织锦纹样。黎族分哈、杞、润、赛、美孚五大方言,由于各方言区由于生活习惯、文化经济、生产环境等因素的不同,织锦图案也有所差异,这使得黎族织锦五彩缤纷,丰富多样。

随着时间的推移,黎族织锦已深深地打上了民族的烙印。黎族的织锦技艺作为黎族女子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的生产生活技能,为黎族女子所传习。但是在社会高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的今天,交通便捷,互联网贯通,民风

质朴的黎族人民也不仅仅满足于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的社会生活,青年男女们都渴望着外面纷繁的世界,纷纷走出了那远离尘嚣的椰林去体验新的人生。从而,古老悠久的黎族织锦技艺的传承性遭到了破坏。

众所周知,所谓的织锦技艺不仅仅只有“织”这一门技艺,而是集纺、染、织、绣于一体的高超技艺。黎锦技艺为什么会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在于其技艺的完整性与不可代替性。据相关的调查报告显示,目前黎族山区除极少数年轻人懂一些织锦工艺及剌绣外,而纺、染技艺几乎没有年轻人承习了。

如今在海南省出现了很多黎锦加工、制造的工业作坊和公司,它们都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它们的出现一方面可以更好的把黎锦作为海南省的名片推向世界,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从而带动经济的发展;但从另一方面来看,现代工业机器大生产、化学工业染料,成本低、效率高、利润高,使得传统的黎锦制造工艺缺乏市场竞争力,而逐渐淘汰。可我想说的是,黎族的织锦之所以让世界惊叹,我想,那是机器生产所不能够比拟的。它之所以美,之所以成为一个民族的象征,就是因为它的自然、淳朴,让我们触摸着它,可以感受到黎族人民的勤劳与智慧。然而,近几十年来,掌握织、绣技艺的妇女人数急剧减少,黎锦的传统纺织技艺正濒临灭绝,我们不希望它成为历史,我们更需要的是传承与保护。

从精神文化层面来看,黎族文身这一传统的民族传统习俗可供我们去探寻那神秘古老的黎族文化。文身,对于黎族人民来说是一种纯洁美好的象征,同时也是一种人体标识和装饰形式。不同支系的黎族文身,所纹的图案,纹在身体的部位都有所不同。文身也有择日、择时之说,一般在午间由年长的黎族妇女来完成整个文身的过程。这些用锐石、骨片、鱼刺等锋利的工具刻在血肉之躯上的图案,饱含了黎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来年风调雨顺的祈盼、对人生一帆风顺的祈祷。

文身技艺为有着淳朴信仰的黎族人民带来了精神上的慰藉和心灵上的安慰。但是这种古老而独特的文身技艺,正在逐渐消失,年青的少女几乎不再去纹身,文身技艺已尽失传。经史料记载,文身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通常要耗时几年来完成,以此来减少痛苦。后来的许多黎族人民在去世后,其后人在其脸上用碳绘上属于自己支系的图案,然后入殓安葬。也许是有了这种可以代替的方法,黎族文身也只能让我们在历史的长河中去回味了。

其实就我的观点来看,在中国的很多少数民族和地区都会有纹身这一习俗,但这种习俗总是以摧残人的身体为前提的,也许她们会认为这是信仰,这是美,

但从人类发展的角度来说,文身,无疑束缚了人类的发展,让他们永远的生活在自己狭小的空间里,无法接触到外面的世界。文身是一种人生的烙印,是一种时间也无法磨灭的痕迹。但从文化的独特性角度来说,我们似乎应该去保护、传承这一传统技艺。总的来说,值得我们去继承的,那就是好的,但在去继承的同时,不要忘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以上是我对黎族文化的浅谈。希望在我们生活的今天,民族文化的发展能成为我们所关注的对象,黎族文化的发展能够把我们美丽的海南岛推出中国,面向世界。

黎族服饰

海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十·黎族服饰 黎族是我国岭南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海南省中南部。黎族妇女精于纺织,黎族家庭手工业纺织技术历史悠久,早在唐宋时代其棉纺织就领先于中原,“黎锦”、“黎单”闻名于世,黎族服饰体现了南太平洋区域服饰文化的特点,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黎族服饰文化。 黎族服饰,主要利用海岛棉、麻、木棉等原料织缝而成。有些地方用“树皮”(野生麻类),作为纺织原料,这种“树皮”从山上采剥回来,先放在河里浸数天,将表皮用薄竹片刮除再放到锅里煮熟,晒干后再拆成丝,然后搓成细线,用来织布。 宋朝以前,黎族人的棉纺织技术远远领先于中原汉族,元朝黄道婆将黎族的纺纱、织布等技术加以改进传播到内地,迅速推动了长江下游棉纺业的发展,掀起了被海内外学者称誉的持续数百年的“棉花革命”,使棉织品取代麻织品成为生活必需品,黄道婆也成为中国纺织业的始祖。古称"吉贝"布、"崖州被"、"棉布",是黎族的一种特色花布,远在春秋时期就盛行,是中国最早的棉纺织品。 黎族服饰,过去绝大部分是自纺、自织、自染、自缝的。其染料以采集植物为主,矿物为辅。青、绿、蓝等颜料多用植物叶子制成,黄、紫、红等色彩利用植物花卉加工而成,棕色是利用树皮或者根块切成碎片后投入少量石灰(溪河螺自烧而成的石灰)煮水制成。着色时,将布料、线团放在染缸中浸数回,使其均匀,料身染上色彩后,变得坚挺,因为植物颜料,自身都含有胶质,既是染料,又是浆料。、 黎族民间的纺织工具有轧花机、弹棉弓、捻线纺轮、脚踏纺车、绕线架、撷染架、踞织机等。虽不复杂,但所生产的棉织工艺品却驰名中外。尤其是“双面绣”最为出色,多作为上衣的装饰,如衣侧花,后背花等。也有的为了突出织花的花纹,在它的沿边加绣彩线。图案多是信手绣出,不用摹描。黎族服饰图案的取材,多采用平日喜闻乐见的人物纹、动物纹,植物纹以及几何纹等。但不同地区有所侧重。这些图案的造型稚拙夸张,构思大胆巧妙,运用直线、平行线、方形、三角形等构成整齐的富有装饰风格的花纹图案。在色彩上,一般采用红、黄、白等几种,配色和谐,绚丽华美。黎族妇女的头巾,上衣,筒裙往往嵌入了金银箔,云母片、明片或羽毛,也有缀以贝壳、穿珠、铜钱、铜铃或流苏等,更产生了有声有色的特殊效果。 (一)女子着装 黎族女子服装上装色彩基本上是黑、蓝两种,平面直线裁剪,无领无纽,对襟或贯头式。下装为织花筒裙。服饰的款式与颜色比较多变与鲜艳,有对襟与偏襟、直领与圆领,有纽与无纽之别,上衣也有缀以贝壳、铜线、穿珠等饰品。由于居住的地理环境不同,筒裙的长度从短在膝上到长及脚踝而各具特色。如沿海平原地区妇女多着长筒裙,深山地区妇女多穿中

海南热带建筑特色与地域文化的融合创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fc4212518.html, 海南热带建筑特色与地域文化的融合创新 作者:陈利伟 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2020年第05期 摘要:海南省历史文化以黎族文化为特色,以汉族移民文化为主调,是具有多元化的文化体系,尤其以黎族文化体现着海南独特的内蕴。文章以海南黎族民族文化和具有地域特色的船形屋建筑形态为对象,以民族特质、文化底蕴为出发点,以海南自贸区(港)建设为契机,从文化、建筑、艺术和社會四位一体的角度,创造性地表达出海南黎族文化和以船形屋为代表的海南热带建筑的内涵与特色。 关键词:热带建筑;黎族船形屋;黎族文化;海南 课题项目:2019年海南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计划(自然科学领域)高层次人才项目“海南自贸区(港)建设中热带建筑与地域文化的创新性融合研究”(2019RC197)研究成果。 海南是中国最南端的省份,四面环海,资源丰富,风景优美,是气候宜人的沿海岛屿,是中国唯一的省级经济特区,也是国内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以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著称。黎族文化体现着海南独特的内蕴,同时多民族文化聚集在一起形成了海南独有的文化。千百年来,朴素古韵、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风情使海南社会风貌显得格外丰富多彩。 2020年4月,海南自由贸易区(港)建设项目正式落地,涵盖了自由贸易港建设、产业 发展、“五网”基础设施提质升级、民生公共服务等领域。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促使海南地域文化与海南独具特色的热带建筑相融合,对加快推进海南经济文化建设尤为重要。 一、海南热带建筑特色——以黎族船形屋为例 黎族是海南最早的居民,据考证,黎族人在3000年前的殷周时期就定居海南,过着原始母系氏族公社的生活。黎族的传统民居建筑大多是简陋的茅草屋,因其建筑形态像船篷和倒扣的渔船,故名“船形屋”。后由于历史的变迁,海南早期的居民从闽南地区迁徙过来,建筑逐步呈现闽南风格。随着历史的推移,海南逐渐出现由岭南、云贵、东南亚等地区迁徙而来的移民,同时受到各地区文化的影响,海南地区尤其是海南琼北地区建筑风格呈现岭南建筑特色。西汉以后,随着封建王朝对中原官吏的流放和大批分派的驻军进入海南,中原文化逐步涌入海南,中原建筑元素也逐渐融入到琼北地区的建筑中。到了近代,大批海南人为了谋生前往南洋各国,他们归国后,所修建的建筑受到南洋文化的影响出现了具有南洋文化的建筑风格。今海口市解放路一带的骑楼老街就是历史的见证,荣获“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的称号,影响了海南地区的传统建筑样式。自此,海南在多元建筑文化的冲击下形成了今天的海南热带建筑特色。最为典型的海南热带建筑当属海南黎族船形屋原始生态建筑。

浅谈黎族文化特征

浅谈黎族文化特征 我是来自海南的少数民族学生,所属黎族。借此以让大家了解海南黎族的一些民俗文化。 黎族属于中国历史上岭南民族的一支,距今五六千年前,古百越民族东迁南移,海南岛迎来并留住了一部分百越民族,这就是海南岛最早居民黎族的先民。现在的黎族主要分布在海南岛中南部的各个民族自治县。勤劳朴实的黎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特殊文化。然而,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现代化和全球化浪潮的到来,黎族文化既在其内涵上有所增加和改变,同时也在受着严峻的挑战。我将从黎族妇女的纹身,黎族织锦,三月三节日这三方面论述黎族的特色文化。 纹身------刻于血肉之躯的古老文化 纹身是我们黎族妇女的一种独特民俗,历史悠久。纹身,黎语里叫“打登”,亦叫“模欧”。黎族人民为追念黎母繁衍黎人的伟绩,并告诫后人:女子绣面、纹身是祖先定下的规矩,女人如不绣面、纹身,死后祖先不相认。绣面、纹身多于十二岁左右开始纹,黎族人称为“开面”。这些纹身伴随着她们的一生。尽管在很多人看来,皮肤上刺文身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但是刺方言文身在黎族传统中却是神圣而纯洁的。仪式需要选择秋天中的一个吉日才能举行。村中的主纹婆在女孩的娘家主持仪式。在女孩的房间中,主纹婆用鸡毛或灯心草蘸着干香草加炭灰沤制成的蓝黑色文水,在女孩的脸、颈、身体和四肢上描画出代表本支黎族图案符号的文图。之后,主文婆用竹刺或藤梗叶做的文针按所画文图一针一针地文刺。等文水渗入女孩的皮肤中,刺上的文身就会终生保留下来。 但是现在已经很难得再见到我们这一刻于刻于血肉之躯的古老文化了。我曾在九岁的时候见过身居山里的一位阿婆脸上的纹身,当时的反应是害怕与好奇。在逐渐长大及了解这一文化后,才能领悟它的美丽与独特。 古老而独特的纹身之美,但却正在逐渐消失。据统计目前在世的文身妇女有2000人左右,年纪最大的90多岁,最年轻的也已经70岁。而现在的年青女子几乎不再、也不愿意去纹身,所以手艺也已经即将失传,今后只能在历史中去回味了。 黎锦---------中国纺织史的“活化石” 黎锦是以棉线为主,麻线、丝线和金银线为辅交织而成的,是可作为上衣、裙子的优质布料。制作精巧,色彩鲜艳,富有夸张和浪漫色彩,图案花纹精美,配色调和,鸟兽、花草、人物栩栩如生,在纺、织、染、绣方面都很有特色。 黎锦早在春秋时期就有盛名,是中国最早的棉纺织品。黎锦包括筒裙、头巾、花带、包带、床单、被子(又称“崖州被”)等,有纺、织、染、绣四大工艺,色彩多以棕、黑为基本色调,青、红、白、蓝、黄等色相间,配制适宜,富有民族装饰风味,构成奇花异草、飞禽走兽和人物等丰富的图案。宋朝以前,黎族人的棉纺织技术远远领先于中原汉族,元朝黄道婆来到海南,将黎族的纺纱、织布等技术加以改进传播到内地,迅速推动了长江下游棉纺业的发展,掀起了被海内外学者称誉的持续数百年的“棉花

黎族民俗文化探究报告

黎族民俗文化探究报告 黎族是我省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也是海南最早的居民,其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至今已有数千年。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其已形成本民族独有的风俗习惯和文化。 黎族主要聚居在海南岛的东部和中南部,如通什镇、保亭、乐东、东方、琼中、白沙、陵水、昌江、宦县等地。黎族源于古代百越的一支。西汉曾以“骆越”、东汉以“里”、“蛮”,隋唐以“俚”、“僚”等名称泛称中国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其中我省的黎族先民也包括在这些泛称之内。“黎”这一专有族称始于唐末,到宋代才固定下来,沿用至今。黎族文化丰富多彩,在此,我们主要探讨黎族中生活的特有风俗习惯。 先谈黎族的饮食文化。作为少数民族,黎族的饮食大体上类似于我们日常生活的饮食,一日三餐,以米饭为主食,但又有别与我们平时的饮食,有自己特有的、带有民族风味的食品。譬如有名的“竹筒饭”,筒饭是一种颇具有民族特色的野炊方法。即砍一节竹筒,从一端开口,加入适量的米、水和盐,然后用芭蕉叶封口,放在火堆里烤熟。用山兰糯米混以山间野味和少量盐巴烧制的竹筒饭味道更佳。竹筒饭一般在山上狩猎或下天劳动时烧制。把猎获的野味、瘦肉混以香糯米和少量盐,放进竹筒烧成香糯饭,便异香扑鼻,这就是招待宾客的珍美食品。香糯米是黎族地区的特产,用香糯米焖饭有“一家香饭熟,百家闻香”的赞誉。 另外,黎族还有各式各样的风味佳肴如雷公根、祥等。“雷公根”是一种黎族同胞经常食用的野菜,与河里的小鱼虾或肉骨同煮,是极为可口的佳肴;“雷公根”也可药用,能消炎解毒。“南杀”是黎族同胞过去常吃的小菜,但“南杀”制作的卫生条件不易掌握,现已很少制作和食用了。“祥”是黎族的风味佳肴,只有在节庆或贵客登门时才能吃到,有“鱼茶”和“肉茶”两种。 还有,食鼠也是黎族的风俗,无论是山鼠、田鼠、家鼠、松鼠均可捕食。食鼠时,先把鼠投入火中烧一会,然后刮去毛,除去内脏,再烤或烧即可。 黎族同胞好喝酒和嚼槟榔,成年男女都嚼槟榔,男子吸水烟筒,年长的妇女也有吸烟的习惯。其中他们的山兰米酿酒也是远近闻名的佳酿,常作为贵重的礼品。至于嚼槟榔,则早已被海南人民所熟悉,在此不作详细介绍。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黎族的婚俗和节庆(在此,我们主要考察了饱亭一带的黎族村寨,以介绍这一带的婚俗和与节庆为主)。保亭地区的婚姻制度基本上一夫一妻制。解放前,青年男女在13—14岁时便可结交异性朋友。父但婚姻都是由母作主。通婚范围多在同一方言区里,而且还受到一定程度宗族关系的限制,如同村姓、不同村但同一个祖宗者不通婚。解放后,黎、汉联姻已不少见,但黎族之间同一祖宗的仍不能通婚。 黎族男女成年后和父母分开,自搭1间小茅屋居住,这种面积小、陈设简陋的小茅屋黎语称为“隆闺”。夜晚,青年男女们便三五成群到别村姑娘的隆闺中去,邀请姑娘到村庄附近的树木或空地上对歌,特色意中情侣。通过对歌认识后,有意者继续交往,恋爱时间长短不一,短则一两个月,长的一两年。 黎族的订婚很有自己的特色。解放前的订婚是由父母请媒人到女家去说亲,每次提亲带上槟榔,开始的一两次主要是来说明来意,女方父母一般不表示什么

椰树—黎族的传奇

椰树—黎族的传奇 在海南省,到处都生长着一片片婷婷玉立的椰子树。它那笔挺的树干,无枝无丫,直耸碧空;宽长的羽叶,在树干的顶端四向舒展,迎风拖曳,婆娑起舞,宛如翠绿天盖;大圆的果实,拥簇在羽叶间,色彩斑斓,生意盎然。椰树,是海南热带风光的标志;在海南省黎族中有着神奇美丽的传说,是黎族人民光辉形象的象征。攀爬椰树采摘椰果,使人有“椰实人蹬落碧天”之感。攀爬椰树能作娱乐健身,锻炼劳动技能,是黎族民间体育活动和体育竞技项目之一。 攀爬项目在中南省份开展比较普遍,因为攀爬项目不但能锻炼人的四肢力量和协调性,还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而“攀爬椰子树”是流行在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五指山及三亚市和万宁市部分黎族地区的一种为少年儿童所喜爱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在云南、贵州、湖南等省市和地区都开展了一些攀爬项目,如湖南省采槟榔的歌:“高高的树上结槟榔、谁先爬上谁先尝、谁先爬上我替谁先装、少年郎采槟榔、小妹妹提篮抬头望”;云南和贵州的:“上山刀、下火海等项目”。在海南爬椰子树摘椰子比赛,还有一句俗语是:“老太太上树比猴快。” 据悉在海南岛西部,对椰树有着这样一种神奇的传说:在远古年代,有一位英勇的黎族首领——骆王。他有一次征战归来,疏于戒备,被妄想篡夺王位的奸臣,受敌贿赂,设下晚宴,趁骆王酒醉之机,将骆王谋杀,并把王头砍下悬挂在竹竿上。当奸臣带着敌人前来察看王头时,竹竿忽然变成椰树躯干,拔节高出数丈,骆王的头发变成椰叶,头颅变成椰果,椰壳上两个油乌的圆眼,则是骆王愤怒的眼睛,奸臣和敌人见状,立即惊慌逃窜。从此,椰树不怕严寒酷暑和狂风暴雨,顶天立地,傲视云天,被称为黎王的光荣化身。为了纪念英雄的骆王,人们摘下椰果掩埋,播下了希望的种子,繁衍成茂密的椰林,成了美丽南国特有的一道风景线。

海南黎族的风俗及受教育情况

海南黎族的风俗及受教育情况 黎族是中国岭南民族之一。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其人口数目达到1247814.以农业为主,妇女精于纺织,“黎锦”、“黎单”闻名于世。民族语言为黎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支,不同地区方言不同。在接近汉族的地区和各民族杂居的地区,黎族群众一般都能讲汉语(指海南方言),苗语等,同时黎语也吸收了不少汉语的词汇,尤其是解放后吸收的有关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词汇。海南黎族分为哈方言、杞方言、闰方言、赛方言和美孚方言,五大方言区,各地方言区的黎族服饰各有特色,黎族服饰工艺细致精巧,严谨大方,花纹和色彩的运用与调配非常讲究,主要与黑、白、宗,为基本色调,加入红、蓝、黄、青、绿等调配。勤劳智慧的黎族人民,通过美丽的服饰来寄托美好的愿望,渲染喜庆气氛,表达对平安吉祥幸福美满的热切追求,现代的黎族服饰设计者正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和丰富的想象力及创造力,把黎族服饰之特点与个名族服饰之精华,巧妙而完美的融合起来,在原有的服饰基础上不断创新,创造出更加绚丽多彩的服饰文化,它标志着文明的升华,也标志着名族的发展和进步。 黎族文化考究:黎族的是海南最早的居民,其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至今已有数千年。漫长的历史发展,逐步形成了本民族独有的文化。海南黎族的历史考究主要认为是古骆越人渡海入岛,与岛上古人类相互融合,造就了今天的黎族。1992年,我国考古专家在三亚市落笔洞发掘出约一万年前的古人类牙齿化石,以及近年在五指山、陵水、乐东等地考古发掘出了约四、五千年前的人类活动遗迹(主要是石器),说明在四、五千年前或至一万年前,海南岛就已人类居住。这些人是不是当今之黎族,尚待考证。所以,目前我国学术界当前对黎族来源的研究观点认为,海南岛黎族来源于古骆越人(因为当时骆越人的分布地域包括当今之海南岛),于殷周之际(约三、四千年前)渡海入岛。殷周之际渡海入岛的这批骆越人是当今黎族的组成部分,他们与生活在海南岛上的古老人类相互融合,不断演变,造就了今天的黎族。黎族的形成,渡过悠悠岁月,趟过漫漫长河,其称谓源自何时呢?黎族在与汉族等其他民族交往时自称“赛”。西汉曾以“骆越”、东汉以“里”、“蛮”,隋唐以“俚”、“僚”等名称泛称中国南方一些少数民族(包括黎族在内)。“黎”这一专有族称,是汉族对其称谓,始于唐末,到宋代才固定下来,沿用至今。 黎族先祖依靠的原始生产工具,打鱼狩猎,刀耕火种,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最早开拓了海南岛。秦汉时期,封建王朝开始统治海南岛。汉武帝于公元前110年打开琼岛,设置珠崖、儋耳两郡。南北朝时,俚人领袖冼夫人统领了包括海南岛在内的岭南地区,岛上1000余峒俚人均归附冼夫人。冼夫人率其先请命于梁朝,后又归属于隋朝。唐朝以后,海南岛成了与南海诸国繁荣贸易往来的交通要冲。随着中央政权对海南岛统治不断巩固,部分大陆汉人、苗族和回族也陆续先后不断迁徙入岛,与黎族土著居民杂居。大量移民的迁入,带来了先进的铁器生产工具和农耕生产技术,使黎族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 明、清两代,封建地主经济在黎族社会中已占统治地位,大部分黎族地区的生产力水平与当地汉族相近,出现了定期的市场和墟场。但在五指山腹地则仍保留原

海南黎族经典的民间传说故事

海南黎族经典的民间传说故事 纹身,黎语叫“打登”,亦叫“模欧”。海南汉语叫“绣面”或“书面”。西文则叫“打都”,是黎家人的一种传统习俗。黎族人民为追念黎母繁衍黎人的伟绩,并告诫后人:女子绣面、纹身是祖先定下的规矩,女人如不绣面、纹身,死后祖先不相认。绣面、纹身 多于十二岁左右起纹,黎族人称为“开面”。 传说:远古时,洪水泛滥,一对兄妹逃难到了海南岛,兄妹俩人分头在岛上寻找人烟,说好见到当地人就或嫁或娶,但却始终都没有找到。为了延续后代,妹妹将自己纹身纹脸,使哥哥不能相认,结成夫妇....这就是黎族的创世纪...当然,这只是个传说故事。 黎族女人绣面纹身的习俗,由来已久。我看到最有理有据的文章说,这个习俗是从唐 末宋初开始的。 据说那个年代,海南当地烽火战乱,各种矛盾冲突日益增多,受害最多的当属黎族百姓,尤其妇女, 是烧杀掠夺的受害者..于是,渐渐形成了纹面纹身的习俗..慢慢更赋予了很多关于族 群的文化习俗 我国目前只有黎族和独龙族发现了女人纹面的习惯...不过自从新中国之后,这个习 惯慢慢消失.. 所以今天见到的纹面女,大多至少在70岁以上... 黎族女孩,长到12、3岁可以开始纹身纹面,据说还有一个正规的仪式。 纹身的蓝色液体,是用干香草加炭灰炮制的,然后用竹刺一针一针绣到脸上和身上。 下面这个阿婆,12岁纹了脸,15岁纹了双腿。绣面用了好几天时间。而纹腿用了一星期,纹后阿婆也整整在床上躺了两个星期。 在海南,黎族有五大族群, 近百年来, 只有赛黎加茂黎没有发现妇女纹面的现象, 其他四个族群 润黎本地黎、美孚黎、杞黎、哈黎妇女都有纹面的历史, 据说,黎族不同的族群, 不仅方言有差异, 纹面的图式也不相同。在我们看来分别不 大的绣面纹身,在族群人看来区别很多..他们能一眼分别出这是哪个族群、哪个村落的纹面... 当一个黎族女孩子纹面后, 由于审美观念上的巨大反差, 她会被外来的汉人甚至非本 族群的男同胞视为丑陋的一类。这样, 外族的男同胞就不会对她有任何企图, 而她也因此

黎族文化

黎族文化 【范围】 黎族是唯海南独有的民族,人口约114万人,是3000多年前就开始由大陆来到海南岛的原始居民,历代受后期登岛的汉族居民逼迫,从沿海平原退居到岛中南部山区。 【住宅】 内为竹架或木架、外铺茅草的架空高脚船形屋(可能是源自于黎族祖先乘船从大陆而来)。 【节日】 “三月三”节,与海南苗族节日相同。传说,上古洪水时期,兄妹两人躲在南瓜中幸存下来。为了成家立业他们决定分头寻找其他人,并约好来年农历三月三会合。结果几年过去了,两人都是无功而返。妹妹见找不到别人,就忍痛用竹签将自己的脸刺上花纹,又用植物染上了颜色,不让哥哥认出自己,以结夫妻,从而使种族得以延续。这也是黎族“三月三”节的传说。至今在东方市东方镇中方乡,每年农历三月三,各地的黎族青年男女汇集一起,参加“三月三”盛会,载歌载舞、谈情说爱。 【黎族歌舞】 取材于劳动和生活,有竹竿舞、舂米舞、钱铃双刀舞、踩波舞、草笠舞等;另有别具一格的鼻萧、树叶吹奏、竹木打击乐等。 【黎锦】 黎锦是黎族的一种特色花布,远在春秋时期就盛行,是中国最早的棉纺织品。黎族人民采用木棉花蒴果内的棉毛、苎麻纤维,及分别来自于美洲和印度的海岛棉、巴西木棉、大陆棉和树棉等灌木类棉花,以织绣、织染、织花为主,刺绣较少,用天然植物色素作颜料,纺织成一种特色花棉布(以麻、棉分别做经线和纬线)。因木棉又名吉贝,故黎锦也叫吉贝。黎锦精细、轻软、洁白、耐用,古语称黎锦光辉若云。宋朝以前黎族人的棉纺织技术领先于中原汉族,后来灌木类棉花逐渐由海南岛传入中国南方,元朝时黄道婆又将黎族的纺纱、织布等技术加以改进传播到内地,迅速推动了长江下游棉纺业的发展,掀起了被海内外学者称誉的持续数百年的棉花革命,使棉织品取代麻织品成为生活必需品,黄道婆也成为中国纺织业的始祖。

黎族服饰文化

黎族服饰文化 说起黎族文化,总有道不完文化历史,特别是服饰文化——源于自然。 黎族服饰的生态原料,主要利用海岛上的棉、麻、木棉等原料织缝而成。过去绝大大部分是自纺、自织、自染、自缝的。其染料以采集植物为主,矿物为辅。 黎族的踞织腰机,是黎族妇女织布的主要工具,织布时穿着藤腰带,用双足踩织机经线木棍,席地坐着织布,称:脚控经线,手操纬线。如图: 黎族服饰的刺绣是其服饰的另一重要工艺,也叫黎绣。主要用在筒裙、花被和巾帽上。它的刺绣历史悠久,艳丽多彩,久负盛名。宋代周去非写到黎族刺绣时称:“裙皆吉贝,五色灿然”。刺绣方法有:综杆提花、通经断纬桃花、经丝先扎染再织纬、或夹鸟雀羽毛作局部装饰等。黎绣针法非常多,有直针、扭针、珠针、铺针、切针等。花纹多以 抽象

的人物、动物、植物、吉祥文字等,这种图案绣方法在黎族地区较为普遍。 黎绣最初是为了穿着耐磨耐用和避寒的实用功能需求而产生的,后来才逐渐演变成装饰。刺绣的布局,还有另一种作用,即为宗教和区分各支系部落的标志。 黎族服饰体现了南太平洋区域服饰文化的特点。黎族共有五个支系,各支系间服饰明显不同。 而黎族男子一般都喜欢包鬃,这是黎族男子的传统发式。黎族男子服饰相对简单,上衣是无领对胸开襟,下身是穿前后幅布的吊前襟。 黎族妇女服饰,主要有上衣下裙和头巾 色彩灿然。 无纽之别,上衣也有缀以贝壳、铜线、穿珠等饰品,来加强声色效果,同时显示财富。 裙子很有特色,绣花织纹,四周缝合成筒状,故被称为筒裙。筒裙有长短之分,长的及脚面,短的齐膝。 “黑”代表着土地,代表着禾苗发青发黑,也就代表着生命和力量,而一切邪恶污秽也出于黑暗止于黑暗,因此黑也意味着避凶趋吉。把“美”与“女性”联系在一起则体现了黎族人的社会性别观,与其他民族相比,黎族也认为女性应该是美的化身,但这种美不是那种猥亵女性的美,而是“善”的外在表现。

探寻本地民族文化--海南黎族织锦

探寻本地民族文化--海南黎族织锦

社会实践活动结题报告 撰写日期:2007年11月29日 指导老师:王先驱、黎明 班级:高二(1)班 课题组长:古斯莹 小组成员:李怡欣、 王小静、 韩明秦、 杨依依

海南黎族织锦 ●历史起源 ●文化内涵 ●现状及发展前景

黎族织锦,一般包括挑花、刺绣、扎染(古称绞缬染)和蜡染等民族工艺。在海南黎族地区,无论走到哪一个村寨,都可以见到一件件出自黎族妇女之手的筒裙、上衣、头帽、花帽、花带、胸挂、围腰、挂包、龙被和壁挂等精美的织绣艺术品,丰富多彩的图案,美不胜收。这些工艺精巧的作品,集中反映了南国乡土的独特风韵,因而驰名古今中外。黎锦不仅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精美绝伦的艺术品,其 中更蕴涵着浓厚的古老 原始的中华文化。我们 这次的课题就是研究黎 锦的文化内涵、历史起 源及其发展前景。 图一:黎族少女穿着黎锦服饰

一、黎锦的历史 黎锦堪称中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历史已经超过3000年,是中国最早的棉纺织品。黎族织锦工艺存续了二千多年。最早有文字记载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尚书·禹贡》里的:“岛夷卉服,厥篚织贝”,说明黎族妇女很早就懂得从植物中提取纤维作为纺织的原料。其纺织技艺领先于中原1000多年。海南岛因黎锦而成为中国棉纺织业的发祥地。 秦汉时期,黎族的纺织业已经有了很大发展,在《后汉书》里提到的珠崖太守孙幸强调“广幅布”,激起黎族人民的反抗。棉纺织品“广幅布”指的就是棉布,当时人们穿的贯头衣即由“广幅布”做成。可见,“广幅布”以它的优良品质不仅成为进奉朝廷的贡品,而且在百姓中也十分普及。 唐宋时代,黎族棉纺织业十分发达,其棉纺技术和棉纺工艺品,已达到很高的水平,且品种繁多。“黎幕,出海南黎峒,黎人得中国锦彩,拆取色丝,间木棉挑织而成,每以四幅联成一幕。……黎单,亦黎人所织,青红间道,木棉布也。”(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黎族妇女所织的黎饰、黎单、黎幕、鞍搭等,“五色鲜明”,“异纹炳

海南民族风俗和民俗介绍

海南民族风俗和民俗节庆活动 1)海南民族风俗 海南省的居民,分属于汉、黎、苗、回、藏、彝、壮、满、侗、瑶、白、泰、佤、畲、水、京、土、蒙古、布依、朝鲜、土家、哈尼、僳僳、高山、锡伯、门巴、纳西、仫佬、哈萨克、鄂伦春等30多个民族。世居的有黎、苗、回、汉等族。千百年来,古朴独特的民族风情使本岛社会风貌显得更加丰富多彩。其中最具有特色的便是黎族与苗族的生活习俗。据历史记载,黎族是海南的土著民族。早在远古时代,黎族同胞就在这块土地上刀耕火种,民族风情质朴、敦厚,长久以来就以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绚丽的织锦工艺著称于世。黎族同胞主要聚居在五指山区地势较平的山麓或临河的盆地,村寨大小不等,错落有致。低矮的茅草房掩映在严严实实的椰子树与槟椰树间,树的空隙间用竹篱笆围成小块菜地,各色蔬菜娇嫩欲滴。清澈的小溪淙淙流过房前,让人有“走进山间别墅”的感觉。槟椰是黎胞走亲访友的贵重礼物,以数目多少表示情意厚薄。 2)特色活动 海南民俗节庆活动: 海南省的居民包括汉、黎、苗、回、彝、侗、瑶等30多个民族。世居的有黎、苗、回、汉等族。千百年来,古朴独特的民族风情使本岛社会风貌显得丰富多彩。其中最具有特色的便是黎族的生活习俗。 黎族是海南的土著民族,他们世代聚居在海南岛中部五指山区及西南

部,现有人口130余万。黎族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的黎语支,文化特征与国南方的壮族和布依族有着密切的渊源。黎族又分杞、孝、润、赛和美孚五个支族。 黎族村落多位于山谷坡地或山间盆地之中,村寨周围长有茂密的树木或刺竹。黎族传统住宅以茅舍为屋,称为“船形茅草屋”,传说黎族的祖先是乘船渡海而来的,所以住船形屋被作为传统保留了下来。黎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每逢喜庆佳节,黎族男女要相互对歌或载歌载舞通宵达旦。每年农历“三月三”是黎族的传统节日,黎族人民都要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 黎族人很早就掌握了纺织技术。元代女纺织家黄道婆就是从黎族人那里学到了先进的棉纺技术。黎族人织的黎锦一般以黑、棕为基本色调,青、红、白、蓝、黄等色相间,花纹图案有人物、动物、植物、山水和吉祥物等等。黎族的传统服饰为男子缠红色或黑色头巾,上衣开襟,布巾缚腰;妇女的服饰各支系不同,但筒裙是她们共同的服饰。 海南岛有丰富的民间文化,衍生了许多独特的民间节庆活动。 每逢农历正月十五的晚上,在海南琼山市将举行一年一度风情独具的换花节。每年农历二月初九至十九,琼山市新坡镇和全省不少地方,举行一次为期四天的“军坡节”。这是纪念冼夫人而举行的民间奉祀活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是黎族青年男女追求爱情和幸福的传统佳节。海南黎族、苗族都有欢度“三月三”的习俗。每年3月下旬或4月上旬(农历“三月三”期间)均举行海南国际椰子节,它是融旅游、文化、民俗、体育、经贸于一体的大型旅游文化节庆活动。每年中秋为儋州民间歌节。歌节的主

黎族祖先传说,黎族人民的历史由来

黎族祖先传说,黎族人民的历史由来 黎族是我国岭南民族之一,居住在海南省各个市县中。关于黎族的祖先传说是什么样的呢?黎族人民的历史由来又是如何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到黎族文化中了解一下吧,看看这个几乎全部分布在海南的黎族有什么样的历史由来。 黎族祖先传说:“石祖”作为祖先和生殖力的象征 在黎族村子门前,或在大榕树下,常有一间既小又矮的小石屋,用几块石头筑成,这是黎族人民经常朝拜的土地庙,土地庙里安放土地神。 据说土地神看守村寨有功,天上的玉帝要给以嘉奖,决定在人间修筑大庙给它居住,地盘由土地神自己射一箭,箭头落地与站立的地点之间的方园,就是庙堂范围。 土地神听后得意忘形,认为它是天下最了不起的神,就在它拿起箭哈哈大笑时,箭头却掉了下去,玉帝上前一量,正好二尺方园,所以土地庙就这么小了。 庙里既没有神位也没有香炉,只有一个石头雕刻的形状像男性生殖器的石头,黎族人称为“石祖”。 “石祖”是父权的象征,是对祖先的崇拜。黎族同世界各民族一样,有着从母系氏族过渡到父系氏族社会,从血缘家庭到一夫一妻制的过度。黎族人把“石祖”安放在村前的土地庙里朝拜,反映了他们对父系氏族祖先的极为崇拜。 黎族的来源:南迁说:黎族源于岭南的骆越人和驻守岭南的中原人。 秦始皇征服岭南各部族后,岭南的骆越人与驻守岭南的中原人开启了融合之路。秦末汉初,秦将赵佗据岭南建立“南越国”,对临近大陆的海南岛进行开发,居住在岭南的骆越人和中原人在南越国的主导下登上海南岛,并在海南岛上繁衍生息,逐渐融合形成今日之黎族先民。 南越国归汉后,汉武帝在海南岛设置珠崖、儋耳两郡,又有大量中原汉人进入海南岛,客观上促进了黎族先民的发展。自唐朝开始,黎族和岭南其他民族一起被泛称为“里”、“蛮”、

海南各地民俗或文化庆典

一.海南特色的著名传统节日 1.军坡节(屯昌、万宁、海口) 军坡节,也称“公期”(农历正月上旬至三月中旬),即闹军坡是海南人特有的风情习俗。较大的军坡庙会有梁沙婆祖军坡、屯昌屯城镇圣德娘娘军坡和屯昌的枫木军坡,万宁龙滚芋头军坡。军坡节时,村中都要选一个较大的场地来“装军”演戏,贩售土特产,同时招待亲朋好友一同度过节日。军坡节祭祀神为南北朝时期南方女英雄冼太夫人。节日多在农历二月初九至十二日举行,各村庄以传说洗夫太夫人出征到本村的日子为军坡节日,俗称"发军坡",以海口最为隆重。节日一般为4天,每逢节日,海口和屯昌等地成千上万群众到海口新坡镇洗太夫人庙朝拜。朝拜者在洗太夫人神像前烧香祈祷,后领取一面"百通小令旗"带回。全省现有51座洗太夫人庙,有庙的地方都有祭祀活动。军坡节是海南黎族的传统节日,据说世代相传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但是在各地各支系的黎族却在不同的时间举行这个盛大的节日,而对于军坡节的来源也有着不同的解释。实际上,"公期"主要是文昌一带的叫法,在海南的绝大多数地区一般叫"军坡",实质是同一回事,只是叫法不同而已。有些文昌人反而不知道什么是"军坡",而海南其它地区及云、广地区的人一般明白什么是"公期"。因为文昌是海南的一个特殊的地方,它是大部分大陆人移民海南的第一站,同时它也是海南主要的文化发源地之一,"公期"是"军坡"的一种文雅叫法。 2.换花节(海口) “换花节”起源于“换香节”,唐末已存在元宵张灯结彩、换香活动。“换香”蕴含着当地老百姓互换香火,有换吉纳祥,发财旺丁的寓意。后来出于节庆安全考虑,1984年,府城民间“换香”习俗改为“换花”,“换花”逐渐成为人们元宵闹春的主要活动,并演变成年轻人追求爱情的新习俗。换花节原是海口府城特有民间节日,历史悠久,据说源自唐代。但是,从前换的是香,而不是花,意在香火不绝。海南建省办特区后,传统的换香变成了新潮的换花,活动的规模、范围、区域逐年扩大,形成了凝聚友谊、美好、幸福、欢快为一体的新的娱乐形式。 3.三月三(五指山) 三月三节是海南黎族千百年流传下来的文化资源,是黎族文化最具体最典型的表现,也是黎族青年男女追求爱情和幸福的传统佳节。其民俗主要特色与价值是黎族生产、生活、娱乐等整体民俗风貌的集中体现,是世人了解黎族文化和历史的窗口。节日这天,黎族村寨的男女老少带着粽子和糕点,从四面八方来到五指山一带。白天,小伙子们打鱼,姑娘们煮饭烤鱼,然后将祭品放到有天妃和南音化石的岩洞口,祭拜祖先。同时,青年男子背枪荷箭到深山密林去找猎物,把猎物献给心爱的姑娘。现在每年三月三,海南黎族各聚居区都要举行规模盛大、内容丰富的庆祝活动,有赛歌会、簧火晚会、彩车比赛、花灯展览、民族传统体

民俗文化-海南饮食文化

支教小学:执教者:课目: 教学时间:2013.7.24 年级:五年级执教者:张三课型、课时:新授课、1课时课目民俗文化——海南饮食文化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学习海南饮食民俗的历史,掌握饮食的基本知识,了解海南饮食文化的点滴精华。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联想,增强对海南饮食文化的认知和体悟 3、情感与态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激起学生对家乡文 化的热爱,提高文化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1.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欣赏饮食图片,把握图片中对海南饮食文化的情感,从不同角度去学习体会 海南饮食文化的历史和内涵。 教学难点 1.注重学生自身对老师授课内容所体现的真、善、美的感受,切身体验海南饮食文化的魅力。 2.通过联系的方法(具体表现为学生和老师对授课内容的互动),培养学生的学校 迁移能力,综合学习能力。 教学准备准备教学过程中会展示的图片,条件许可采用多媒体播放幻灯片,另外也在个人的mp4上准备图片 学生分析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没有系统的了解海南饮食民俗,要耐心的教学、解答,让他们充分调动生活实际展开联想,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能力,让他们掌握所学知识. 教材分析新课标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三个维度,人文科学注重情感性、客观性、和不确定性,以此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教学要求 1.通过欣赏、学习海南饮食民俗的历史,掌握饮食的基本知识,了解海南饮食文化的点滴精华。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讨论、联想,增强对海南饮 食文化的认知和体悟,激起学生对家乡文化的热爱,提高文化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 (必须要呈现所要表达的内容,不是笼统的介绍首先要做什么,接着要怎么做,最后怎么着,这样的思路是正确的,但是要把做什么这部分完整呈现出来) 课程导入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我们海南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海南风味菜肴属于粤 1 / 4

海南历史文化

海南大学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海南历史文化 题目名称:海之南——明珠海南 ——海南的民俗、椰风及旅游文化学院:人文传播学院 专业班级:戏剧影视文学(一)班 姓名:马文娟 学号:20112314310019 评阅意见 评阅成绩 评阅教师: 2012年12 月22 日

海之南——明珠海南 ——海南的民俗、椰风及旅游文化 【摘要】“海之南”是文化概念,这里是奇峰异物,使人感受深厚而韵味绵长;“海之南”又是个空间概念,它标注了我们所在的独特方位,是我们置身于大海阳光与绿色之间去遐想。海南气候温暖,各处阳光灿烂,空气清新,长夏无冬,四季花开。海南是中国唯一一块独立的热带单元,她的大海、雨林、阳光、绿色本身就是特异的。无论是自然地理还是民俗气息,我们不但要带着好奇之心去挖掘,还要怀着敬重之情去感受与体会。椰树,是海南的独特风采,也是海南的象征。椰子节以其特有有的标志,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将浓烈椰情倾诉。历史的不断积累,多姿多彩的古老海南文化,同时又让世人领略到不同的传统风俗,黎,苗族文化的内涵。“三月三”作为特有的民俗节日,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遍布地域广阔的的“三月三”,奉献给欢庆的椰岛风情的人们。海南作为历史蔓延的海之南,发展以其自然的得天独厚,称为“东方夏威夷”。同时得天独厚的海南自然环境,及历史沉淀的文化,美食也是无处不在 各民族的盛宴也在此开席,海南以综合的菜系、美食娱乐城、饮食夜市、风味小吃、海南鸡.....这也是海南历史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只根系,作为旅游文化中的一部分,不仅带来巨大地社会效益,更将特色饮食不断发展。海南岛虽孤悬海外,但西汉开始就对其进行管制,许多宰相及文人墨客被贬至海南,传播中原文明,留下了保留至今的历史古迹。海南岛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早已蜚声海外,是世界少有的未受污染的处女之地,是人类回归大自然的的好去处。更加以神奇魅力的的海之南的——明珠海南正以如诗如画的内涵及风情,召唤你体验一次非凡的

黎族船型屋:千百年来黎族同胞建筑的精华

黎族船型屋:千百年来黎族同胞建筑的精华 黎族船型屋 “黎族船型屋营造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也是海南省首个建筑类古遗址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序号:965;项目名称:黎族船型屋营造技艺;项目类别:传统手工技艺;申报地区:海南省东方市;编号:Ⅷ-182。 黎族船型屋是黎族民居建筑的一种,流行于海南的黎族聚居区。黎族同胞为纪念渡海而来的黎族祖先,故以船型状建造住屋,因外形酷似船篷通常称为船型屋。船型屋是黎族最古老的民居,有高架船型屋与低架(落地式)船型屋之分,其外形像船篷,拱形状,用红、白藤扎架,拱形的人字屋顶上盖以厚厚的芭草或葵叶,几乎一直延伸到地面上,从远处看,犹如一艘倒扣的船。其圆拱造型利于抵抗台风的侵袭,架空的结构有防湿、防瘴、防雨的作用,茅草屋面也有较好的防潮、隔热功能。而且能就地取材,拆建也很方便。鉴于这些优点,船形屋得以世代流传下来。 船型屋是原始的干栏式的住宅,门开左右。分上下两层结构,居者沿竹梯而上,上层居人,下层用于饲养家畜。一般分为三间,中间为厅,两边为居室;也有前后两间的,前面炒厅,后面为居室。 船形屋是黎族最为典型的建筑,是黎族几千年来建筑的结晶,取材简单,但里面却融入许多建筑智慧,有许多讲究。 茅草屋为落地船型屋,长而阔,茅檐低矮,这样的风格有利于防风防雨。房子分为前后两节,门向两端开,茅草屋中间立三根高大的柱子,黎语叫“戈额”,“戈额”象征男人,两边立6根矮的柱子,黎语叫“戈定”,“戈定”象征女人,即一个家是由男人和女人组成。 东方市江边乡白查村,是海南船形屋保存得最完整的自然村落之一。白查村现有78户380人,属黎族村庄。白查村完整地保存了81间船型屋。 相传江边乡白查、国界、田头、南龙、俄查、干沟、那文等七个村庄的先民,原居住在尖峰岭天池一带。100多年以前,有一种黎语叫“白防劈”的飞虫,蛰死很多人,他们便迁徙到现东方市公爱镇,后来一部分人则搬迁到白查村居住。 白查村美孚方言叫“别岔”,黎语“别”字是有水的烂泥田,“岔”字是厚皮树。当时村边有一口有水的烂泥田,烂泥田的附近生长着很多厚皮树,他们起村名为“别岔”村,即烂泥田附近的厚皮树,白查村是黎语的音译。 白查村三面环山,中间平坦,有河从中穿过。船形屋在阳光下泛着金色,映衬着高高的椰子树和矮矮的篱笆墙。呈现着不加雕琢、浑然天成的古朴之美。 村里船形屋的样式结构几乎一致:墙体用泥土筑成,屋形狭长、屋檐低矮。大多数的船形屋长14.7米,宽6米,屋高3.2米。房子分为前后两节。四壁用树枝扎成方格形,再用用稻草和泥糊墙。前后两个门用木板制成,门向两端开。弯腰走进茅草屋,让人感到一丝压抑。屋内为泥地,村民从外面挖回粘土,把地面铺平,浇上水,双脚踩平地面,晒干或晾干地面,如此进行多次,地面很平很硬。 南边墙角设三石灶,北墙边置长方形离地一尺左右的床铺一张。房屋有宽大前庭和后院。由于没有窗户,屋内阴暗潮湿。建造茅草屋的原木和竹子很容易生虫,茅草又容易腐烂,5年到8年就要翻新一次。 黎族女孩到了15岁,父母或者兄弟就帮她盖一间“人”字形的茅草屋——隆闺,男孩则多是自己盖。隆闺一般建在村头或者村尾的僻静处,或者紧挨父母住房搭建,是黎族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的场所。 防火是茅草房的关键,在村子,大人出门时用水或草木灰,把火熄灭。一旦着火,马上敲锣,听到锣声,附近有人若不回来救火,按照村规民约罚三个一百,即一百斤米,一百斤酒,一百斤肉。表面这看上去是一种村规民约,其实这都是少数民族的文化。

海南民俗风情

海南民俗风情 海南的文化多资多彩,如三月三,每年的三月三,海南人民都会举办歌唱会,或其他节目。海南不但拥有悠久的历史,而且风土人情浓厚。如今海南已成为国际旅游岛,来岛旅游的游客更多了,从经济方面看,海南经济好转,然而,岛外旅客的游玩,也会使美丽富饶的海南岛富有更多生机。海南有诸多市县及地区,每一个地区的民俗风情也不尽相同的,而且海南又是一节日比较多的省份,有不少地方的节日和风俗习惯都是鲜为人知的。这里就介绍几个海南人民的民风习俗。 一、三月三盛会 黎族人民举行“三月三”盛会的历史已久,清人张庆长的《黎岐纪闻》就有记载:“男女未婚者每于春夏之交齐集于旷野间,男弹嘴琴(口哨),女弄鼻宵,互唱黎歌,有情投意合者,男女各凑一处,即定配偶”。有关“三月三”的传说民间曾有两种,一种是相传很久以前,聚居在昌化江畔的黎族遭受了一次特大洪灾,人畜死亡,只剩下一对兄妹--天妃和南音,他们坐在一个葫芦里,飘到燕窝岭上被树枝卡住,才幸得生存,兄妹二人长大成人以后,便决定分头寻找伴侣,相约每年三月三再回到燕窝岭下相会。以后每年三月三,鲜花烂漫红棉争艳的时候,南音和天妃娘子跟子孙们便在这里迎接春天,为纪念他们,黎家就称石洞为娘母洞,三月三也就自然成了黎家的盛大节日。但在海南都是说黎苗族三月三。 静谧夜晚,篝火熊熊,黎家、苗家阿哥阿妹深情对望。突然间,远处传来嘹亮悦耳的莺啼声,黎家歌后王(女不)大、苗家老阿公盘

德招燃起手中的火把,传递给年轻的黎家、苗家阿哥阿妹们,顿时,无数熊熊火把星星点点般照亮山区上空……“火光熊熊象征黎苗同胞日子越过越红火,火光冲天象征黎苗同胞生生不息”。其实,现在在海南每年都会举行三月三盛会,全省人民都可以一起狂欢。 二、公仔戏 海南公仔戏又称木偶戏、傀儡戏或手托木头戏,是具有地方特色的表演艺术品种之一,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因为它的产生比海南大剧——琼剧还要早,故琼剧艺人称公仔戏艺人为“师兄”。 公仔戏的公仔(木偶),头部用木头雕刻而成。初期的头部较小,约30厘米,上半身由藤竹编织成肩膀,下半身用袍裙遮掩,再以靴、鞋代脚,两手用木刻,偶身插以木棍或藤条,以便操纵,中躯主棒插入头部藏于体内。整体约宽一市寸、高一市尺半左右,后来木偶的头部增大,约有40公分,眼睛改进为能转动,舌头能伸能缩。 木偶的表演由导演者在幕后操纵,导演者一手撑偶像中的主棒,一手撑偶手双棒,导演操纵偶像时,手与曲肘并用。操纵木偶的表演程式有手势左右摆动、拱手作揖,跺脚、拂袖、跑马、射箭、上下步、扇花、晃牛耳、打虎架、滚翻、跳跃、舞步、眼睛转动、胡须拂动,嘴张合、舌伸缩,手抓拿等约20种,根据剧情的需要而灵活运用。公仔戏早期只演武打“科白戏”,只有念白,没有唱腔,伴奏为锣鼓。清康熙年间公仔戏已形成“板腔板为主,并有少量曲牌”的唱腔体系,唱腔来源于吸收兄弟剧种的腔调和本地民歌的曲调。公仔戏艺人的特

海南黎族传统服饰文化的审美探析

海南黎族传统服饰文化的审美探析 ---以甘什岭槟榔谷原生态黎苗文化旅游区为例 摘要:海南黎族在其漫长而曲折的历史发展历程中,创造出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服饰文化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与黎族人民劳动生产和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也是黎族人民内在的人文精神和审美情趣的体现。 关键词:黎族;传统服饰;文化 黎族是我国岭南地区一个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少数民族,是我国最早发明和使用树皮布以及种植棉的民族,这一独特的民族凭借着辛勤劳作和智慧创造出了灿烂的服饰文化,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海南黎族传统服饰内容丰富,形式优美,工艺考究,具有极高的工艺价值和历史价值。在海南加快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大背景下,对海南黎族传统服饰文化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这将不仅有利于为海南岛的建设提供历史文化上的支持,而且也有利于黎族传统服饰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1 海南黎族传统服饰的现状 黎族传统服饰是在漫长而曲折的历史发展历程中,通过本民族的智慧不断地发展、不断地演变和不断地积淀而形成的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服饰文化。海南岛作为黎族人民分居和聚居的地方,由于和大陆隔海相望,交通闭塞,无法和外界保持畅通和频繁的交流,这才使得黎族传统服饰得以保持较为原生态的服饰文化。 但由于民族山区交通落后、信息闭塞的情况不断改善,原生态民族民俗文化越来越受到外来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冲击。现在黎族男女传统服装服饰在民族地区的城镇很少有人穿,即使是在乡村也比较少见,而喜欢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并掌握这些工艺的人也越来越少。加之在工业化的冲击下,黎族聚居地区充斥着大量廉价的服饰服装,而制作过程复杂,制作速度慢,且制作成本颇高的的黎族服饰就变得不那么容易让人接受。同时,黎族同胞也在不断地接受汉文化的教育,这使得很多黎族人民的观念发生了巨大改变,他们对于本民族的传统服饰文化也慢慢地缺乏了解和认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