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丙烯腈安全技术说明书

丙烯腈安全技术说明书

丙烯腈安全技术说明书
丙烯腈安全技术说明书

丙烯腈装置说明书

一、工艺流程 1.1 丙烯腈的生产方法 早在1893年就发现了丙烯酰胺脱水制造丙烯腈的方法,但此生产方法原料来源非常困难。1930年发现了由环氧乙烷和氢氰酸合成丙烯腈的方法,随后又发现了由乙炔和氢氰酸合成丙烯腈的生产反法,这些方法因受各种条件的限制,生产规模均较小。1959年发明了丙烯、氨氧化法生产丙烯腈,使丙烯腈生产技术的发展取得了重大突破。由于这一方法的原料价廉易得,工艺流程较为简单,产品质量较好,所以此法很快就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到了七十年代,世界各国丙烯腈的生产几乎都采用这种方法。 1.2 装置流程简述 来自丙烯、氨罐区的液态丙烯和液态氨进入丙烯、氨蒸发器,经过气化和过热后混合在一起,经丙烯、氨分布器进入反应器,来自空压机的工艺空气进入反应器底部,并经过空气分布板进入流化床。当这些气体通过流化床式反应器时,发生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用来维持反应并通过垂直安装在反应器内的蒸汽盘管移去热量,产生4MPa蒸汽。反应气体通过旋风分离器从反应器顶部流出,热的反应气体通过反应气体冷却器,一方面加热反应器蒸汽盘管中所用的锅炉水,一方面反应气体本身被冷却。 从反应气体冷却器出来的气体,在急冷塔的下端被绝热冷却。未反应的氨与加到急冷塔上段循环水中的硫酸反应,从出料气中除去。四效蒸发器底部物料被引入急冷塔的下段,这些物料部分气化,其余部分出装置,这股物料中含有水、氰化物、少量催化剂。从急冷塔上段出来的的硫铵溶液送往硫铵装置。 从急冷塔出来的气体在急冷塔后冷器中进一步冷却,然后进入吸收塔。在吸收塔中,下降的水吸收逆流向上的反应气体中可溶解的产物。未被吸收的气体含有未反应的烃、氧气、氮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及少量的丙烯腈,经吸收塔排放烟囱放入大气。从急冷塔后冷器出来的冷凝液被送到回收塔以回收丙烯腈和其它有机物。 来自吸收塔的液体在加热之后进入回收塔,利用水作为溶剂进行萃取精馏。由于丙烯腈和水形成共沸物从塔顶蒸出,这就把丙烯腈和乙腈分开。塔顶产品被分层,含有丙烯腈、氢氰酸和水的有基层用泵送至脱氢氰酸塔,水层返回回收塔进料。乙腈在回收塔34#板作为气相抽出,送到乙腈塔。在乙腈塔中,乙腈、水和少量的氰化物及丙烯腈从塔顶出来并送到乙腈回收单元,塔釜液返回到回收塔33#板。 从回收塔分层器出来的有机相用泵送到脱氢氰酸塔,该塔可在常压或微真空下操作。该塔的上段用来脱除丙烯腈中的氢氰酸,下段用来脱水。脱氢氰酸塔从上部进料,塔顶气相产品氢氰酸被冷凝后送往其它装置回收,部分冷凝液回流到塔顶。脱氢氰酸塔釜液通过泵送到成品塔,作为成品塔进料。在成品塔中,从侧线采出丙烯腈产品,然后经过冷却送入成品罐。

丙烯腈安全生产技术说明书

丙烯腈安全生产技 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丙烯腈 化学品英文名:Acrylonitrile 企业名称: 企业地址: 邮编:****** 传真: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地址: 国家应急电话: 技术说明书编码: 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回收产品,用于公司染料中间体生产。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接触能严重损害眼睛、刺激皮肤和呼吸道。影响中枢神经系统。高浓度接触可能致死。可能致癌。 GHS危险性类别: 易燃液体,类别2急性毒性-经口,类别3*急性毒性-经皮,类别3急性毒性-吸入,类别3皮肤腐蚀/刺激,类别2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1皮肤致敏物,类别1致癌性,类别2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类别3(呼吸道刺激)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害,类别2危害水生环境-长期危害,类别2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 危险性说明: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 吞咽会中毒; 引起皮肤刺激; 引起严重眼睛损伤; 怀疑致癌;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可能引起昏昏欲睡或眩晕; 对水生生物有毒; 对水生生物有毒而且有长期持续影响; 皮肤接触会中毒; 吸入会中毒; 可能引起皮肤过敏性反应。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得到专门指导后操作。阅读并了解所有预防措施。按要求使用个体防护装备。 —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使用防爆型电器和设备。采取防静电措施,防止静电积聚。 —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接触眼睛、皮肤,避免吸入、食入,操作后彻底清洗。—灌装时应控制流速,防止静电积聚。 —避免与氧化剂接触。 —工作场所不得进食、饮水。 ?事故响应

溴素安全技术说明书

溴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溴 化学品英文名称:Bromine 企业名称: 地址: 邮编: 电子邮件地址: 联系电话: 传真号码: 企业应急电话: 技术说明书编码: 产品推荐用途:石油工业中,溴用于制造燃烧防爆剂及完井液;农业上,是制造高效农药、粮库灭虫灭鼠的熏蒸剂及农田杀虫剂的原料;医药工业中广泛应用于制造溴化钾、溴化钠、溴化铵、氯霉素、奈普生及TMP等药物;溴素是制造某些染料的重要原料;在塑料工业及建材工业中,是生产阻燃剂的重要原料;国防、军工及消防工业中,溴是制造高效低毒灭火剂的原料;同时溴也是制造感光器材的主要材料。 产品限制用途:禁止用于食品加工。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物理化学危险:强氧化剂,与易燃物(如苯)和可燃物(如糖、纤维素等)

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对大多数金属及有机组织有腐蚀性,遇氢、甲烷、硫磺、锑、砷、磷、钠、钾及其他金属粉末剧烈反应,有爆炸危险。 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和腐蚀作用。吸入较低浓度,很快发生眼呼吸道粘膜的刺激症状,并有头痛、眩晕、全身无力、胸部发紧、干咳、恶心和呕吐等症状;吸入高浓度时有剧咳、呼吸困难、哮喘。严重时可发生窒息、肺炎、肺水肿。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紊乱症状。皮肤接触高浓度溴蒸气或液态溴可造成严重灼伤。长期吸入,除粘膜刺激症状外,还伴有神经衰弱综合症。眼睛接触造成眼睛烧伤,引起化学性结膜炎和角膜损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的永久性损害,可能造成消化道穿孔,引起恶心、呕吐、腹泻和便血等。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 13690-2009)及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规范系列标准,该产品属于金属腐蚀物,类别1;急性毒性(经口),类别4;急性毒性(兔吸入),类别2;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严重眼睛损伤/眼睛刺激性,类别1;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单次接触,类别1;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类别1;对水环境的危害(急性),类别1;对水环境的危害(慢性),类别1。 标签要素: 象形图:

丙烯腈装置消瓶颈技术扩能改造

第43卷第6期 当 代 化 工 Vol.43,No.6 2014年6月 Contemporary Chemical Industry June,2014 收稿日期: 2013-12-28 作者简介: 赵衍武(1959-),男,山东肥城人,硕士学位,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化工化纤工艺。E-mail:fsghz@https://www.doczj.com/doc/fc4173422.html,。 丙烯腈装置消瓶颈技术扩能改造 赵衍武,邹再平, 邹君峰 (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公司,辽宁 抚顺 113008) 摘 要:通过对原设计为5万t 丙烯腈/a 装置的主要关键设备进行核算,找出制约装置扩能的关键因素,借鉴丙烯腈生产、建设经验,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消除装置瓶颈,增加装置产能,降低装置物耗、能耗,提高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满足市场所需,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关 键 词:丙烯腈;消瓶颈;扩能改造;经济技术指标 中图分类号:TQ 22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460(2014)06-1000-04 Capacity Expansion Revamping of Acrylonitrile Unit by Solving Technical Bottlenecks ZHAO Yan-wu ,ZOU Zai-ping , ZOU Jun-feng (PetroChina Fushun Petrochemical Company, Liaoning Fushun 113008,China ) Abstract : The key equipments of 50kt/a acrylonitrile unit were checked and studied, key factors to restrict capacity expansion revamping of the acrylonitrile unit were found; based on practical experiences, technical bottlenecks were solved by using on new technologies and new equipments. After the capacity expansion revamping, plant capacity was increased, material consumption and energy consumption were decreased, which could improve the main economic and technical indicators to raise enterprise economic benefits. Key words : Acrylonitrile; Bottleneck elimination; Capacity expansion; Economic and technical indicators 丙烯腈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腈纶纤维、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和苯乙烯-丙烯腈(S 丙烯腈)树脂、己二腈、丙烯酰胺和丁 腈橡胶等[1]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先后从国外引进了多套设计能力为年产5万t 工业级丙烯腈的丙烯腈装置,采用的工艺路线均为成熟的丙烯/氨氧化生产丙烯腈工艺技术。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球丙烯腈生产能力逐年增长,实际消费量大幅增加。伴随我国塑料和有机合成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丙烯腈用途的多样化,对丙烯腈需求将日趋增加。根据调查研究和预测,丙烯腈工业在我国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除新建和扩建外,如果借鉴现有经验,利用丙烯、氨及空气中的氧在催化剂作用下生产丙烯腈工艺发展成熟过程中出现的新技术、新工艺,对现有装置进行技术改造,消除瓶颈、优化运行条件、挖掘潜力,降低物耗、能耗,增加丙烯腈产量,投资省,见效快,既可以满足市场需求,又可以获得良 好的经济效益[2] 。 1 工艺简介 丙烯、氨氧化生产丙烯腈的工艺路线是,气态 的丙烯、氨按一定比例混合后进入被压缩空气流化的流化床催化反应器,丙烯、氨和空气中的氧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主产物丙烯腈和副产物氢氰酸及乙腈,以及一些其它杂质。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热用软化水移除,发生4.12 MPa(G)过热蒸汽,产生的蒸汽一部分用作驱动为反应器提供压缩空气的空压机组透平,另一部分用作驱动为装置提供冷量的制冷机组透平,剩余部分外送。从反应器排出的反应气体经冷却、中和除氨、吸收、萃取、精制,最终得到工业级的丙烯腈产品和部分氢氰酸、乙腈。简要的工艺流程见图1。 2 改造目的及原则 丙烯腈装置原设计能力为年产5万吨丙烯腈。参照丙烯腈生产、建设经验以及丙烯、氨氧化生产丙烯腈工艺发展成熟过程中的新技术,对丙烯腈装置进行技术改造,使其生产能力提高至8万t/a、丙烯腈回收率提高到93%、装置物耗能耗较改造之前有一定程度下降,降低产品生产成本,提升装置经济效益。 为尽量减少投资,达到改造目的,改造可遵循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则:1)保持基本工艺流程不变,对

浓硫酸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浓硫酸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浓硫酸 化学品英文名称::Sulfuric acid 分子式:H2SO4 相对分子质量:98.07 危险品编号:81007 熔点(℃):10 沸点(℃):290 相对密度:1.83;3.4 外观及性状:兰色油状液体,无味 禁忌物:有机物、氰酸盐、碳化物、雷酸盐、苦味酸盐、金属 企业名称: --- 地址:--- 邮编:--- 电子邮件地址:-- 传真号码:--- 企业应急电话:--- 技术说明书编码:--- 生效日期:---年---月---日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蒸气或雾可引起结膜炎、结膜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窒息死亡。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烧伤以致溃疡形成;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肾损害、休克等。皮肤灼伤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形成溃疡,愈后癍痕收缩影响功能。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甚至角膜穿孔、全眼炎以至失明。慢性影响:牙齿酸蚀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硬化。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土壤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助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浓硫酸 CAS号:7664-93-9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先用干布试去,然后用大量水冲洗,最后用小苏打溶液冲洗,严重时应立即送医院。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注意:身防止皮肤直接接触.用棉布先吸去皮肤上的硫酸,再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最后用0.01%的苏打水(或稀氨水)浸泡.切勿直接冲洗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5000吨丙烯腈设计说明书详解

化工设计说明书 5000t/a丙烯腈合成工段的课程设计 5000 T/A ACRYLONITRILE SYNTHESIS SECTION OF THE COURSE DESIDN 学院(部):化学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化工13-3 学生姓名:王庆松 指导教师:丰芸 2016 年 5 月16 日

5000t/a丙烯腈合成工段的课程设计 摘要 丙烯在引发剂(过氧甲酰)作用下可聚合成一线型高分子化合物―聚丙烯腈。聚丙烯制成的腈纶质地柔软,类似羊毛俗称人造羊毛,它强度高,比重轻、保温性好、耐日光、耐酸和耐大多数溶剂。丙烯腈与丁二烯共聚生产的丁腈橡胶具有良好的耐油、耐寒、耐溶剂等性能是现代工业最重要的橡胶、应用广泛。 关键词:丙烯腈,强度,广泛,重要

目录 5000t/a丙烯腈合成工段的课程设计 (1) 摘要 (2) 1.绪论 (5) 1.1 引言 (5) 1.2设计任务 (5) 1.3丙烯腈的物理性质 (6) 1.4丙烯腈的化学性质 (6) 1.5丙烯腈的制取方法 (6) 1.6丙烯腈的发展简史及展望 (7) 1.7市场分析 (7) 2.物料衡算与热量衡算 (8) 2.1发生的主反应和副反应 (8) 2.2生产工艺流程 (8) 2.3物料衡算 (9) 3.丙烯腈合成工段生产工艺流程图和物料流程图 (12) 4.主要设备的工艺计算 (13) 4.1 浓相段直径计算 (13) 4.2 浓相段高度 (13) 4.3 扩大段直径 (14) 4.4 扩大段高度 (14) 4.5 浓相段冷却装置的换热面积 (14) 4.6 稀相段冷却装置的换热面积 (14) 5.设计结果汇总 (16) 5.1 工艺设备一览表 (16) 5.2 原料消耗综合表 (21) 5.3 能量消耗综合表 (21) 5.4 排出物综合表 (23)

化学危险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一、乙醇(无水)C2H5OH 46.1 Ethanol absolute 1.别名无水酒精,绝对酒精,Alcohol absolute, Alcohol anhydrous, Ethyl alcohol, Ethylhydroxide, Crain alcohol, Spirit of wine 2.危规分类及编号易燃液体。GB3.2类32061,UN No.1170;IMDG CODE 3219、3337-1页,3.2类。 3.规格工业级,含量≥99.5%;试剂级(GB678—78)含量≥优级纯、分析纯99.5%,化学纯99.0%。 4.用途溶剂、清洗剂、分析试剂。 5.物化性质无色有酒味的澄清液体。相对密度0.7893。熔点—117.3℃。沸点78.5℃。折射率1.3611。临界温度243.1℃,临界压力6.39×106Pa(20C)。蒸气相对密度1.6。极易从空气吸收水分。能与水、醚、苯类和其他有机溶剂混溶。 6.危险特征易燃。闪点13℃。自燃点363℃。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3.3%~19%。遇高热、明火有引起着火、爆炸危险。燃烧时发出蓝色火焰,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裂危险。微毒。小鼠经口LD50:8.5g/kg;小鼠皮下LD50:3.2g/kg;小鼠静脉LD50:2.0~2.8g/kg;大鼠经口LD50:10.8g/kg;大鼠皮下LD50:5~6g/kg;大鼠静脉LD50:

1.8~4.2g/kg;狗经口LD50:5.5~6.6g/kg。本品为麻醉剂,开始时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继而使之麻痹。长期受较大剂量作用时,可使神经系统、肝脏、心血管系统、消化器官等发生严重器质性疾病。对眼睛黏膜有轻微刺激作用。乙醇可使皮肤发干,也有发生破裂现象。 7.应急措施消防方法:用二氧化碳、雾状水、干粉、1211或抗醇泡沫灭火;用水冷却火场中的容器;驱散蒸气,赶走逸出液体,使稀释成不燃性混合物,并保护施救、堵漏人员。急救:应使吸入蒸气患者脱离污染区,安置休息并保暖;眼睛受刺激用清水冲洗,严重者就医诊治;皮肤接触用水冲洗;误服须大量饮水,严重者须就医诊治。 8.储运须知包装标志:易燃液体。包装方法:(1)类,玻璃瓶外木箱或钙塑箱加固内衬垫料或铁桶、不锈钢桶、铝桶装。储运条件:储存于阴凉、通风的仓间内,远离热源,明火,避免阳光直射;与氧化剂隔离储运;搬运时轻装轻卸,防目容器受损;炎热季节早晚运输。泄漏处理:首先切断一切火源,戴好防毒面具与手套;用水冲洗,经稀释的污水放入废水系统;被污染地面进行通风蒸发残余液体和驱散蒸气;大面积泄漏周围应设雾状水幕抑爆。

丙烯腈装置说明书

、工艺流程 1.1丙烯腈的生产方法 早在1893年就发现了丙烯酰胺脱水制造丙烯腈的方法,但此生产方法原料来源非常困难。1930年发现了由环氧乙烷和氢氰酸合成丙烯腈的方法,随后又发现了由乙炔和氢氰酸合成丙烯腈的生产反法,这些方法因受各种条件的限制,生产规模均较小。1959年发明了丙烯、氨氧化法生产丙烯腈,使丙烯腈生产技术的发展取得了重大突破。由于这一方法的原料价廉易得,工艺流程较为简单,产品质量较好,所以此法很快就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到了七十年代,世界各国丙烯腈的生产几乎都采用这种方法。 1.2装置流程简述 来自丙烯、氨罐区的液态丙烯和液态氨进入丙烯、氨蒸发器,经过气化和过热后混合在一起,经丙烯、氨分布器进入反应器,来自空压机的工艺空气进入反应器底部,并经过空气分布板进入流化床。当这些气体通过流化床式反应器时,发生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用来维持反应并通过垂直安装在反应器内的蒸汽盘管移去热量,产生4MPa蒸汽。反应气体通过旋风分离器从反应器顶部流出,热的反应气体通过反应气体冷却器,一方面加热反应器蒸汽盘管中所用的锅炉水,一方面反应气体本身被冷却。 从反应气体冷却器出来的气体,在急冷塔的下端被绝热冷却。未反应的氨与加到急冷塔上段循环水中的硫酸反应,从出料气中除去。四效蒸发器底部物料被引入急冷塔的下段,这些物料部分气化,其余部分出装置,这股物料中含有水、 氰化物、少量催化剂。从急冷塔上段出来的的硫铵溶液送往硫铵装置。 从急冷塔出来的气体在急冷塔后冷器中进一步冷却,然后进入吸收塔。在吸收塔中,下降的水吸收逆流向上的反应气体中可溶解的产物。未被吸收的气体含有未反应的烃、氧气、氮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及少量的丙烯腈,经吸收塔排放烟囱放入大气。从急冷塔后冷器出来的冷凝液被送到回收塔以回收丙烯腈和其它有机物。 来自吸收塔的液体在加热之后进入回收塔,利用水作为溶剂进行萃取精馏。由于丙烯腈和水形成共沸物从塔顶蒸出,这就把丙烯腈和乙腈分开。塔顶产品被分层,含有丙烯腈、氢氰酸和水的有基层用泵送至脱氢氰酸塔,水层返回回收塔进料。乙腈在回收塔34#板作为气相抽出,送到乙腈塔。在乙腈塔中,乙腈、水和少量的氰化物及丙烯腈从塔顶出来并送到乙腈回收单元,塔釜液返回到回收塔33#板。

丙烯腈安全生产要点示范文本

丙烯腈安全生产要点示范 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丙烯腈安全生产要点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工艺简述 丙烯腈的工业生产方法有丙烯氨氧化法和乙炔─氢氰酸 合成法。其中丙烯氨氧化法的生产工序主要有氧化和回收 精制。 简要工艺过程:丙烯与氨按一定比例混合送入氧化反 应器,由分布器均匀分散到催化剂床层中。空气按一定比 例从反应器底部进入,经分布板向上流动,与丙烯、氨混 合并使催化剂床层流化。丙烯、氨、空气在440~450℃和 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丙烯腈。反应生成热由高压冷却水管 产生高压蒸汽移出;反应气体中的过量氨在中和塔上部与 硫酸中和生成硫酸铵被回收;反应气体中的丙烯腈和其它 有机产物在吸收塔被水全部吸收下来;吸收塔液中的乙腈

在回收塔被分离出来;回收塔液中的氢氰酸在脱氢酸塔蒸出回收;在成品塔将水和易挥发物脱除得到高纯度的丙烯腈产品。 本装置所用原料和产品及副产物均为可燃气体或易燃液体,其中氢氰酸为Ⅰ级毒物,丙烯腈等为Ⅱ级毒物。该装置属石油、化工生产中安全卫生检查的重点。 2重点部位 2.1氧化反应器氧化反应器是本装置的主要生产设备,生产中参加反应的物料丙烯、氨、空气具有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基础条件,加之反应温度提供的热能源,因此具备燃烧、爆炸三要素。当工艺控制失调,参加反应气体比例达到爆炸范围,由催化剂床温即可引爆或引燃(床温450℃,丙烯自燃点410℃),此类事故在开、停工过程中更易发生。某丙烯腈装置在开工预热时,因系统的氮气置换不彻底,加热炉点火造成反应器内的可燃气体爆鸣。

溴化钠安全技术说明书英文

SAFETY DATA SHEETS According to Globally Harmonized System of Classification and Labelling of Chemicals (GHS) - Sixth revised edition 1.Identification 1.1GHS Product identifier Product name sodium bromide 1.2Other means of identification Product number- Other names Sodiumbomide 1.3Recommended use of the chemical and restrictions on use Identified uses For industry use only. Uses advised against no data available 1.4Supplier's details Company Address Telephone Fax 1.5Emergency phone number Emergency phone number Service hours Monday to Friday, 9am-5pm (Standard time zone: UTC/GMT hours). 2.1Classification of the substance or mixture Not classified. 2.2GHS label elements, including precautionary statements Pictogram(s)No symbol. Signal word No signal word. Hazard statement(s)none Precautionary statement(s)

丙烯腈装置节能降耗技术

丙烯腈装置节能降耗技术 摘要:随着生产过程的不断成熟,人们对生产过程的经济性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生产设备成本和经营成本。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种节能降耗技术相继出现。针对废热回收、废水浓缩技术、新型催化剂等 成本环节,有相应的燃料消耗、电力消耗、循环水消耗、氮肥消耗等措施。因此,在大规模丙烯腈生产过程中,有必要推广新的节能措施,通过综合运用节能降耗 手段,逐步扩大生产能力和产量,以确保企业能取得良好的丙烯腈生产效果。 关键词:丙烯腈装置;节能降耗;具体技术; 丙烯腈是多种化学物质的合成单体,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我们常用的丙烯腈、丁腈橡胶、ABS树脂等材料都是以丙烯腈为重要原料生产加工而成。随着社 会的进步,人们对各种化工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对产品的需求相当于对原材料 的需求。市场上生产丙烯腈的化工企业越来越多。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丙烯腈 的生产工艺不断优化。由于产品属于红海竞争模式,各大企业都将大量的精力和 方向投入到生产过程的成本控制中,具体探讨了丙烯腈装置的一些节能降耗方案。 一、回收余热,浓缩废水 1.回收装置的余热。在丙烯腈的生产装置中,对于废水焚烧炉应当进行适当 改进。在传统工艺模式下,废水焚烧炉并不具备回收余热的基本性能,这类焚烧 炉通常属于直接排放燃油的立式焚烧炉。在此情况下,烟道排放出来的高温废气 没有经过处理,因而造成较严重的排放污染,同时也浪费能源。焚烧炉本身就具 备较高的温度与能耗量,因此亟待加以改造。为了保障热能回收的基本目标得以 落实,有必要在废水焚烧炉的内部增加余热回收部分,通过余热回收的方式来减 小热能消耗。经过全方位的技术改进,每吨丙烯腈都可以降低85千克标油的燃 烧能耗,确保了45%的装置节能幅度。 2.对于废水进行浓缩。一般来讲,丙烯腈的生产流程都会排放毒害性的废水,其中包含乙腈、丙烯腈以及氢氰酸,当这几种物质的蒸发率不断提高的时候,这 些物质也会被大量的蒸出,然而如果能适当予以回收,就可以在根源上消除废水 的毒害性,减少环境污染,降低相关成本损耗。在回收利用的前提下,焚烧炉可 以用来焚烧废物,运用高温转化以及化学分解的措施来排放气体。丙烯腈废水通 常包含了15%的聚合物,聚合物具有较低的浓度,因此也会产生相对较低的热值。这种状态下,丙烯腈装置就容易消耗过多的燃油总量,由此造成过高的装置能耗。对于废水进行浓缩的基本目标就在于杜绝排放过多的废水,确保废水具有更高的 热值。帮助化工企业节省了额外成本。 二、焚烧炉燃烧效率的改进 目前市面上有一种利用较为广泛的新型装置,叫做膜法制氧装置。主要利用 的原理是不同的物质透过膜时的渗透速率是不同的,用这个方式首先筛选出氧气。这样做,有利于保证炉内具有足够高的辐射热与火焰温度,对于燃烧速度进行了 加快。与此同时,焚烧炉经过富氧助燃的改造之后,燃烧排气量与空气过剩系数 也获得了全面的降低。由此可见,富氧助燃的膜法改造能确保炉内火焰的温度, 通过保证了焚烧炉的温度以及油耗等工艺参数和成本参数来达到正常生产并且控 制成本的目的。 三、改进装置的回收率 截至目前,除了少数丙烯腈装置,大多数其他装置有必要进行回收硫铵的改进,这种改进主要针对过低的回收率。根据生产工艺和化工原理可知,如果丙烯

硫酸安全技术说明书

硫酸安全技术说明书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产品名称:硫酸按照 GB/T 16483、GB/T 17519 编制 修订日期:2018 年6 月 29 日SDS编号:glgt04 最初编制日期:2018年6月29 日版本: 第 1 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硫酸 化学品英文名:sulfuric acid 企业名称:****公司 企业地址:**** 邮编:**** 传真:****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地址:**** 企业应急电话:**** 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用于生产化学肥料,在化工、医药、塑料、染料、石油提炼等工业也有广泛的应用。 第 2 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 皮肤腐蚀/刺激 1A 严重眼睛损伤/眼睛刺激性类别2 吸入危害类别1 对水环境危害-急性类别2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警告

危险性说明: 遇水大量放热,可发生沸溅;与易燃物(如苯)和可燃物(如糖、纤维素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 甚至引起燃烧,遇电石、高氯酸盐、硝酸盐、霄酸盐、苦味酸盐、金属粉末等猛烈反应,发生爆炸或 燃烧,有强烈的腐蚀性和吸水性。 第 3 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物质√混合物 组分浓度或浓度范围 CAS No. 硫酸≥70% NO:7664-93-9 第 4 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20~30min,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10~15min,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并转移至空气新鲜处,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禁止催吐,就医。 第 5 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水大量放热,可发生沸溅;与易燃物(如苯)和可燃物(如糖、纤维素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遇电石、高氯酸盐、硝酸盐、霄酸盐、苦味酸盐、金属粉末等猛烈反应,发生爆炸或燃烧,有强烈的腐蚀性和吸水性。 有害燃烧产物:无意义。 灭火方法:本品不燃,根据起火原因选择适宜的灭火剂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佩戴空气呼吸器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避免水流冲击物品,以免因硫酸遇水发生大量热而喷溅,从而灼伤皮肤。 第 6 部分泄露应急处理 应急行动: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溴酸钠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溴酸钠 化学品英文名:sodium bromate 中文名称2: 英文名称2:bromic acid sodium salt 技术说明书编码:603 CAS号:7789-38-0 分子式:NaBrO3 分子量:150.9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危险性类别:第5.1类氧化剂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粉尘对眼睛和呼吸道有刺激性。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助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强氧化剂。与铵盐、金属粉末、可燃物、有机物或其它易氧化物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经摩擦或受热易引起燃烧或爆炸。与硫酸接触容易发生爆炸。能与铝、砷、铜、碳、金属硫化物、有机物、磷、硒、硫剧烈反应。 有害燃烧产物:溴化氢、氧化钠。 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聚乙烯防毒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远离易燃、可燃物。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还原剂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包装密封。应与易(可)燃物、还原剂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新版硫酸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硫酸 化学品英文名称:sulfuric acid 生产商: 电话: 地址: 邮编: , 化学事故应急咨询电话: 推荐用途:本品系重要的化工原料之一,用于生产化学肥料,在化工、医药、塑料、染料、石油提炼等工业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具有极高的腐蚀性,强酸性和氧化性。避免接触眼睛、皮肤、衣物和其他可燃物;避免吸入气体、烟雾、蒸气、喷雾;可引起严重的皮肤灼伤和眼睛损伤;对水生生物有害。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规范系列标准(GB20576-2006~GB20602-2006)(参阅第十五部分),该产品属于: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A;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1;对水环境的危害-急性危害,类别3。 GHS 的标签要素: 象形图: , 警示词:危险 危险信息:引起严重的皮肤灼伤和眼睛损伤; 引起严重眼睛损伤; 对水生生物有害。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穿橡胶耐酸碱工作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避免吸入烟雾。操作后彻底清洗身体接触部位。作业场所不得进食、饮水或吸烟。禁止排入环境。 事故响应: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蛋清或植物油,不可催吐。立即呼叫中毒控制中心或就医。吸入:迅速将患者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证休息,保持利于呼吸的体位。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如停止呼吸,立即进行人工呼吸。立即呼叫中毒控制中心或就医。皮肤(或头发)接触:立即脱去所有被污染的衣服。用大量流动的清水彻底冲洗皮肤,淋浴,就医。被污染的衣服须洗净后方可重新使用。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15分钟,如带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则取出隐形眼镜,继续冲洗。立即呼叫中毒控制中心或就医。收集泄漏物。如果发生大火和大量物质着火:撤离现场,因有爆炸危险,应远距离灭火。发生火灾时,使用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避免水流冲击物品,以免遇水会放出大量热量发生喷溅而灼伤。 安全储存: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处储存。保持容器密闭。上锁保管。贮存于抗腐蚀,带抗腐蚀衬里的容器中。 废弃处置:本品及所用过的容器应回收并运至指定处理场所处置。

丙烯腈安全技术说明书

丙烯腈安全技术说明书 1、物质的理化常数 国标编号: 32162 CAS: 107-13-1 中文名称: 丙烯腈 英文名称: acrylonitrile;cyanoethylene 别名: 乙烯基氰;氰(基)乙烯 分子式: C3H3N;CH2CHCN 分子量: 53.06 熔点: -83.6℃沸点:77.3℃ 密度: 相对密度(水=1)0.81; 蒸汽压: -5℃ 闪点-1.11℃ 自燃点481.11℃ 溶解性: 微溶于水,易溶于多数有机溶剂 稳定性: 稳定 外观与性状: 无色液体,有桃仁气味 危险标记: 7(易燃液体),40(有毒品) 用途: 用于制造聚丙烯腈、丁腈橡胶、染料、合成树脂、医药、纤维等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在体内析出氰根,抑制呼吸酶;对呼吸中枢有直接麻醉作用。急性中毒表现与氢氰酸相似。 急性中毒: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伴有上呼吸道和眼部刺激症状。轻度中毒有头晕、头木、意识蒙胧及口唇紫绀等。眼结膜及鼻、咽部充血。重者除上述症状加重外,出现四肢阵发性强直抽搐、昏迷。液体污染皮肤,可致皮炎,局部出现红斑、丘疹或水疱。 慢性中毒:尚无定论。长期接触,部分工人出现神衰综合征、低血压等。对肝脏影响未肯定。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高毒类。 急性毒性:LD5078mg/kg(大鼠经口);250mg/kg(兔经皮);人吸入300~500mg/m3×5~10分钟,上呼吸道灼痛、流泪;人吸入35~200mg/m3×20~45分钟,粘膜刺激。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吸入40mg/m3×4小时/日×6日/周×40日,致死,肝坏死;大鼠经口0.1%饮水×13周,生长减慢,萎靡。 刺激性:家兔经眼:20mg(24小时),重度刺激。家兔经皮:500mg,轻度刺激。 致突变性:微生物致变突性:鼠伤寒沙门氏菌25μL/皿。哺乳动物体细胞突变性:人淋巴细胞25mg/L。生殖毒性:大鼠经口最低中毒剂量(TDL0):650mg/kg(孕6~15天),对雄性生育指数有影响,可引起胚胎毒性,肌肉骨骼发育异常。 致癌性:大鼠经口最小中毒剂量1700mg/kg(37周)胃癌。 污染来源:丙烯腈是重要的有机原料,主要用于橡胶合成(如丁腈橡胶)、塑料合成(如ABS,AS

丙烯腈装置说明书

一、工艺流程 丙烯腈的生产方法 早在1893年就发现了丙烯酰胺脱水制造丙烯腈的方法,但此生产方法 原料来源非常困难。1930年发现了由环氧乙烷和氢氰酸合成丙烯腈的方法,随后又发现了由乙炔和氢氰酸合成丙烯腈的生产反法,这些方法因受各种 条件的限制,生产规模均较小。1959年发明了丙烯、氨氧化法生产丙烯腈,使丙烯腈生产技术的发展取得了重大突破。由于这一方法的原料价廉易得, 工艺流程较为简单,产品质量较好,所以此法很快就实现了工业化生产。 到了七十年代,世界各国丙烯腈的生产几乎都采用这种方法。 装置流程简述 来自丙烯、氨罐区的液态丙烯和液态氨进入丙烯、氨蒸发器,经过气 化和过热后混合在一起,经丙烯、氨分布器进入反应器,来自空压机的工 艺空气进入反应器底部,并经过空气分布板进入流化床。当这些气体通过 流化床式反应器时,发生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用来维持反应并通过垂直 安装在反应器内的蒸汽盘管移去热量,产生4MPa蒸汽。反应气体通过旋风分离器从反应器顶部流出,热的反应气体通过反应气体冷却器,一方面加 热反应器蒸汽盘管中所用的锅炉水,一方面反应气体本身被冷却。 从反应气体冷却器出来的气体,在急冷塔的下端被绝热冷却。未反应的氨与加到急冷塔上段循环水中的硫酸反应,从出料气中除去。四效蒸发器 底部物料被引入急冷塔的下段,这些物料部分气化,其余部分出装置,这 股物料中含有水、氰化物、少量催化剂。从急冷塔上段出来的的硫铵溶液 送往硫铵装置。 从急冷塔出来的气体在急冷塔后冷器中进一步冷却,然后进入吸收塔。 在吸收塔中,下降的水吸收逆流向上的反应气体中可溶解的产物。未被吸 收的气体含有未反应的烃、氧气、氮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及少量 的丙烯腈,经吸收塔排放烟囱放入大气。从急冷塔后冷器出来的冷凝液被

治闲灵(复方苯巴比妥溴化钠片)说明书

治闲灵(复方苯巴比妥溴化钠片)说明书 【治闲灵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复方苯巴比妥溴化钠片 英文名称:PhenobarbitalandSodiumBromideTablets 汉语拼音:FufangBenbabituoXiuhuanaPian 【治闲灵成份】 治闲灵为复方制剂,其组份为:每片含苯巴比妥30mg、溴化钠100mg、丹参60mg、黄花败酱10mg、缬草10mg、珍珠母80mg、樟脑8mg、冰片2mg。 【治闲灵性状】 治闲灵为灰白色或灰褐色片,有特异嗅。 【治闲灵适应症】 用于癫痫与神经官能症等。 【治闲灵规格】 复方 【治闲灵用法用量】 口服。成人一次1-2片,一日3次。 【治闲灵不良反应】 1.个别患者可出现皮疹,剥脱性皮炎。 2.可出现嗜睡、眩晕、哮喘症状,停药后上述反应可自行消失。 3.过量可引起昏睡。 【治闲灵禁忌】 1.对苯巴比妥有过敏史者禁用。 2.肝、肾、肺功能严重障碍者禁用。 3.支气管哮喘,颅脑损伤,呼吸抑制病患者禁用。 4.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治闲灵注意事项】 1.服用治闲灵过程中,不可突然停药。如需换服其他抗癫痫药应遵医嘱。 2.治闲灵有吸湿性,应密闭,于阴凉干燥处保存(但吸湿后药效不变)。 3.儿童必须在家长监护下使用。 4.如服用过量或发生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就医。 5.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到的地方。 6.过量服用可因中枢神经过度抑制而致急性中毒。 7.当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治闲灵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治闲灵儿童用药】 儿童用药请遵医嘱。

【治闲灵老年用药】 通常老年人生理机能低下,应酌情减量或遵医嘱。 【治闲灵药物相互作用】 与抗凝血药及氨基比林等药物同服可降低上述药物的疗效。 【治闲灵药物过量】 过量服用治闲灵而致急性中毒应立即就医诊治,洗胃,口服泻药硫酸钠,吸氧;深度昏睡时应对症处理。 【治闲灵药理毒理】 治闲灵中苯巴比妥具有明显的抗惊厥和镇静作用。主要作用机制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脑干网状结构,提高神经细胞兴奋过程,促进弱抑制过程的失调,改善脑细胞的代谢。 【治闲灵药代动力学】 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治闲灵贮藏】 密封,在阴凉干燥处保存(不超过20℃)。 【治闲灵包装】 60片/瓶。 【治闲灵有效期】 24个月 【治闲灵执行标准】 国家药品标准WS-10001-(HD-1155)-2002 【治闲灵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22025189 【治闲灵生产企业】 企业名称:吉林省中研药业有限公司 生产地址:长春市高新开发区创举街59号 【康德乐大药房网上药店友情提示】 商品图片信息展示仅供参考,最终包装以商品实物为准。欢迎纠错! 说明书内容仅供查阅参考,最终以商品包装内说明书为准。欢迎纠错! 使用商品时,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说明书使用;如药品,请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丙烯腈合成工段的工艺设计

丙烯腈合成工段的工艺设计 前言 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实际设计能力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是理论与实际结合的重要连接点。在教师指导下毕业设计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运用所学到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实际的知识,综合的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次毕业设计所设计的内容为年产6万吨丙烯腈合成工段的工艺设计,通过认真细听老师课堂上讲解和任务布置,我们了解到了为完成设计需要查找资料的方向,并进行了细心的查阅,掌握了基本的理论知识。对于刚进行设计的人来说,学会收集、理解、熟悉和使用各种资料,正是设计课程需要培养的重要方面,化工设计非常强调标准规范。但是并不是限制设计的创造和发展,因此遇到与设计要求有矛盾时,经过必要的手续可以放弃标准而服从设计要求。通过设计应知道如何查取数据知道如何查找资料对丙烯腈合成工段的工艺设计有了一个全新的 认识,知道如何选取相关数据参数,建立一个工程概念,知道工程和理论的区别。对于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主要设备的工艺计算(反应器)等都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了解,知道如何使用手册和资料,认识工程。

一、产品的性状、用途、国内外市场情况 1.1丙烯腈简介 丙烯腈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单体,在丙烯产品系列中居第二,仅次于聚丙烯,是三大合成材料(纤维、橡胶、塑料)的重要化工原料,主要用来生产聚丙烯腈纤维(腈纶)、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塑料、苯乙烯(AS)塑料、丙烯酰胺等。丙烯腈在合成纤维、合成树脂等高分子材料中占有显著地位,应用前景广阔。除此之外,丙烯腈聚合物与丙烯腈衍生物也广泛应用于建材及日用品中 1.2丙烯腈物化性质 1.2.1丙烯腈物理性质 无色或淡黄色液体,有特殊气味,分子量:53.06沸点:77.3℃冰点:-83.5℃生成热:184.2kJ/mol(25℃)燃烧热:1761.5kJ/mol聚合热:72.4kJ/mol蒸汽压:11.0KPa(20℃)闪点:0℃自燃点:481℃爆炸极限:在空气中3.0%~17%(体积)油水分配系数: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为-0.92毒性:剧毒,毒作用似氢氰酸溶解性:溶于丙酮、苯、四氯化碳、乙醚、乙醇等有机溶剂,微溶于水 1.2.2丙烯腈化学性质 丙烯腈由于分子结构带有C=C双键及-CN键,所以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可以发生加成、聚合、腈基及氢乙基化等反应。聚合反应和加成反应都发生在丙烯腈的C=C双键上,纯丙烯腈在光的作用下能自行聚合,所以在丙烯腈成品及丙烯腈生产过程中,通常要加少量阻聚剂,如对苯酚甲基醚(阻聚剂MEHQ)、对苯二酚、氯化亚铜和胺类化合物等。除发生自聚外,丙烯腈还能与苯乙烯、丁二烯、乙酸乙烯、丙烯酰胺等发生共聚反应,由此可制得合成纤维、塑料、涂料和胶粘剂等。丙烯腈经电解加氢偶联反应可以制得已二腈。氰基反应包括水合反应、水解反应、醇解反应等,丙烯腈和水在铜催化剂存在下,可以水合制取丙烯酰胺。氰乙基化反应是丙烯腈与醇、硫醇、胺、氨、酰胺、醛、酮等反应;丙烯腈和醇反应可制取烷氧基丙胺,烷氧基丙胺是液体染料的分散剂、抗静电剂、纤维处理剂、表面活性剂、医药等的原料。丙烯腈与氨反应可制得1,3丙二胺,该产物可用作纺织溶剂、聚氨酯溶剂和催化剂。 1.3丙烯腈的用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