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现代文学史三十年 填空与名词解释复习资料

中国现代文学史三十年 填空与名词解释复习资料

中国现代文学史三十年 填空与名词解释复习资料
中国现代文学史三十年 填空与名词解释复习资料

中国现代文学史三十年填空与名词解释复习资料

填空:

1、严复翻译的几部西书将西方19世纪主要思潮的一部分介绍到中国来,《天演论》(赫胥黎原著《进化论与伦理学》)把进化论思想带进中国。

2、1902年——1917年,以“小说”命名的杂志就创办过27种(含报纸一种)

3、“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等变革观念都是由梁启超提出的。

4、中国文学发展到清代,以诗文为正统,以古人约束今人为特点。

5、诗界革命要达到三个标准:“第一要新意境,第二要新语句,而又须以古人之风格入之,然后成其为诗。

6、真正以诗人面目倡言诗界革命的是黄遵宪。

7、提倡戏剧观念更新的代表有陈独秀

8、1905年,后来为南社领导人的陈去病、柳亚子创办了我国最早的戏剧杂志《二十世纪大舞台》

9、1906年李叔同、曾孝谷在日本东京发起了春柳社

10、最早提出“言文合一”主张的是黄遵宪

11、从文学出发论白话的还是梁启超,他在《小说丛话》中指出:“文学之进化有一大关键,即由古语之文学变为俗语之文学是也。

12、真正体现出现代意义上的文学观的,是王国维

13、《宋元戏曲考》推许元杂居为“一代之绝作”,是“中国最自然之文学”。

14、在文学史上对现代化具有实际意义的是政论散文和小说(含翻译)

15、 1909年成立的南社是这一时期影响最大的诗歌社团,以反清为主要特色,主要人物中的高旭、马君武原来就与梁启超等同是“诗界革命”中人。

16、五四后第一个十年的文学成就以小品为最大

17、章炳麟(1869-1936)字枚叔,号太炎,浙江余杭人,民主革命家、学者。章太炎国学造诣精深,是“有学问的革命家”,文章“所向披靡,令人神旺”。其文章的突出主题是鼓吹排满、反清的民族民主革命。

18、 1906-1910年清末小说的高峰期,1907年则是翻译小说的高峰,与创作的繁荣持同步发展水平。

19、林纾(1852-1924)字琴南,号畏庐,冷红生,福建闽侯(今福州)人,文学家、翻译家。他一生译欧美的小说180多种,1200万字,译作著名的有《巴黎茶花女遗事》、《迦因小传》、《黑奴吁天录》、《撒克逊劫后英雄略》。

20、民处言情小说的代表作是徐枕亚的《玉梨魂》。

21、鸳鸯蝴蝶派作家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被誉为“五虎将”的徐枕亚、李涵秋、包天笑、周瘦鹃、张恨水。

22、他们的“四大说部”《玉梨魂》、《廣陵潮》、《江湖奇俠傳》、《啼笑因緣》。

23、中国现代文学,以五四文学革命为标志全面步入文学现代化历程。

24、五四文学革命的直接背景和动力是五四新文化运动

25、《青年杂志》于1915年在上海创刊,1916年9月改名为《新青年》

26、 1917年1月,《新青年》刊出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是提出文学改良的第一人,并从“八事”入手,主张书面语与口头语接近,要求以白话文文学为“正宗”,是五四文学革命的“一个‘发难’的信号”,也是这场革命的第一篇宣言。

27、1917年2月的《新青年》上发表了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明确提出“三大主义”。

28、文学革命首先是思想革命,1985年5月,鲁迅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短篇小说《狂人日记》

29、在各文艺团体中,影响最大、最有代表性的是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

30、鲁迅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樟寿,字豫山。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发表了在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标志五四新文学时代的伟大开端。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逝世。

31、叶绍钧(1894-1988),名圣陶,江苏苏州人。1928年发表的长篇小说《倪焕之》作为新文学初期少见的长篇创作(也是他自己唯一的长篇小说),具有拓荒的价值。

32、许地山(1893-1941),笔名落华生,以其第一个短篇小说集《缀网劳蛛》为代表,特点是异域色彩与其小说中的宗教氛围及在情节上几乎都贯穿着一条爱情的线索。

33、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今属福州市)人。爱、童心、自然是她的“爱的哲学”之鼎的三足。《超人》提出了“人生究竟是什么”的问题,是冰心宣扬“万全之爱”、讴歌伟大的母爱的代表性作品。处女作《两个家庭》。

34、郁达夫(1896-1945),名文,浙江富阳人,是创造社的发起人和最重要的小说家。从1920年在日本留学期间写作小说处女作《银灰色的死》到1922年回国,这期间除《银灰色的死》以外,郁达夫还写了《沉沦》、《南迁》,这三篇小说于1921年10月结集为《沉沦》,这是郁达夫自己第一部,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短篇小说集。

35、胡适(1891-1962)有诗集《尝试集》,它是新文化运动中第一部白话新诗别集。

36、1938年3月27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文协”)在武汉成立,标志着第二个十年中的各种成分的文艺运动(无产阶级文艺、民主主义文艺、自由主义文艺乃至国民民族主义文学进行着大联合)汇和,形成了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文协“提出的“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口号得到作家们的积极响应,是抗战期间成立唯一的全国性文学组织——文协。

37、《激流三部曲》(包括《家》、《春》、《秋》)是巴金的代表作品,特别是它的第一部《家》,具有永恒的艺术价值。

38、徐志摩(1897-1931),原名徐章垿,浙江海宁人。他的四本诗集:《志摩的诗》(1925)、《翡冷翠的一夜》(1927)、《猛虎集》(1931)、和《云游集》(1932)。P86

39、闻一多(1899-1946),原名家骅,湖北浠水人,前期新月派的重要代表和新格律诗理论的奠基者。1931年发表长诗《奇迹》,1920-1927年间《红烛》(1923)与《死水》(1928)。P90(“三美”P92-P3)

40、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1921年诗集《女神》的出版,不仅确立了郭沫若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卓越地位,同时也为中国新诗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41、田汉(1898-1968),原名田寿昌,是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也是该社最重要的剧作家。1920年完成处女作《梵峨璘与蔷薇》,第一个正式公演的剧本是一幕三场剧《灵光》

42、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巴金”是他1928年写完《灭亡》时开始使用的笔名。

43、沈从文(1902-1988),湖南凤凰县人。原名沈岳焕。最负盛名的代表作《边城》。

44、臧克家(1905-?),是一位出自新月诗之门又兼收各派之长的诗人。用冷峻中带有热情的笔,写出中国农民的深远的苦痛和坚忍,仇恨与不平,为新诗反映农村生活开辟了天地,被称为“泥土诗人”。

45、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鸥,浙江杭州人。现代著名诗人,文学翻译家。成名作《雨巷》,被称为“雨巷诗人”。

46、洪深(1894-1955),与欧阳予倩、田汉被称为“中国话剧的三个奠基人”。洪深的《农村三部曲》——《五圭桥》(1930)、三幕劇《香稻米》(1931)、四幕劇《青龍潭》(1932)

47、曹禺(1910-1996),是一位对中国现代戏剧的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剧作家。《雷雨》、《日出》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现代话剧文学的成熟。

48、1910年任天化在上海组织成立第一个职业剧团进化团,成员有汪优游、陈大悲等,剧

49、《狂人日记》是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现代型短篇白话小说,1985年5月发表在《新青年》,它标志着五四新文学创作的伟大开端。《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一个杰出创造,也是最早被介绍到世界去的中国现代小说。

50、郭沫若是中国现代历史剧的开拓者。“女神三部曲”—《棠棣之花》、《湘累》(1920)、《女神之再生》(1921)。

51、周作人(1885-1967),浙江绍兴人,初名櫆寿,号星杓。其散文历来就有浮躁凌厉和冲淡两种风格。

52、丁玲(1904-1986),原名蒋冰之,又名之丁冰之,湖南临灃人。丁玲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最早以明确强烈的女性意识写作的女作家,是20世纪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的先驱。

53、张天翼(1906-1985),原名张元定,又名之,原籍湖南湘西。

54、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省桐乡县乌镇人。《蚀》是茅盾小说的处女作。由三个系列中篇所组成:《幻灭》、《动摇》、《追求》。整个作品是以大革命前后一群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的生活经历和心灵历程为题材,深刻地揭示了革命营垒中林林总总的矛盾和在动荡斗争中阶级分化。作品表现“现代青年在革命壮潮中所经过的三个时期:(1)革命前夕的亢昂兴奋和革命既到面前时的幻灭。

(2)革命斗争剧烈时的动摇

(3)幻灭动摇后不甘寂寞尚思作最后之追求

55、老舍(1899-1966),本名舒庆春,字舍予,原籍北京,满族正红旗人。处女作《她的失败》于1955年5月发表。《四世同堂》是他40年代小说的代表作,《微神》是他唯一的爱情小说。

56、闻一多主张诗的“音乐美(音节韵律)、绘画美(辞藻)、建筑美(匀称整齐)”

名词解释

1、文学改良刍议

1917发表于《新青年》,是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理论文章,对文学革命理论上作了重要贡献,提出文学改良应从“八事”入手,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呻吟,务去滥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文章宣扬的是一种反拟古主义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潮,从不同角度针砭了旧文坛的复古主义的形式主义流弊,粗浅的触及了文学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文学的时代性与社会性以及评议变革等问题,初步阐明了新文学的要求和推行白话文的立场。

2、创造社P13

创造社:成立于1921年7月,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文学社团之一,主要成员郭沫若、郁达夫等,先后办有《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等刊物。创造社初期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直觉”“灵感”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主张表现作家的“内心要求”,他们同时又注重文学表现时代的使命,对旧社会不惜加以猛烈的炮火。创作上的流派特色十分明显,他们的作品大都侧重表现自我,带浓重的抒情色彩,直抒胸臆和病态的心理描写往往成为他们表达内心矛盾和对现实的反抗的情绪的主要形。翻译大多是西方浪漫主义的作品。1929年,被国民党查封。

3、新月社P14是五四以来最大的以探索新诗理论与新诗创作为主的文学社团。1923年成立于北京,该社活动在1927年春移往上海。1933年结束,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他们把《晨报副刊》上的《诗镌》作为阵地,宣称“要把创格的新诗当作一件认真的事情做”后又创办《新月》月刊(1928.3.10),《诗刊》周刊(1931年)。新月社是一个涉及政治、思想、学术、文艺各领域的派别,在思想上和组织上都表现了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特点。它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贡献主要在于新诗,闻一多、徐志摩等人针对自由体诗出现的散文化倾向,提出新格律诗的主张,即新诗的“三美”主张。他们对于诗歌艺术的追求带有唯美倾向,但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并纠正了五四以来白话新诗过于松散、随意等不足,不当时对于新诗在艺术技巧上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徐志摩《再别康桥》、闻一多《死水》是新月社的佳作。

4、左联P150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1930年3月2日在上海成立,主要发起人有鲁迅、沈端先、冯乃超等。鲁迅在成立大会上作了著名的《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演讲,是其纲领。“左联”的成立,实际上形成了比较广泛的革命文学统一战线,推动了左翼文艺运动迅猛发展。左翼文学粉碎了国民党文

化的“围剿”。左联十分重视理论批评。开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开展文艺大众化运动。文学创作十分繁荣,左翼还重视培养青年文学作者。代表作家有蒋光慈、柔石、殷夫、叶紫等。“左联”也存在一些不足,思想倾向上存在“左”的错误,理论上存在严重的教条主义思想,组织工作方面存在比较重的关门主义和分派主义倾向,文学创作上,许多作品存在严重公式化、概念化的问题。

5、京派P242-24330年代一个独特的文学流派,主要成员有周作人、废名、沈从文、李健吾、朱光潜等。称之为"京派",是因为其作者在当时的京津两地进行文学活动。其作品较多在京津刊物上发表,其艺术风格在本质上较为一致。主要刊物有《文学杂志》、《文学季刊》、《大公报·文艺》。"京派"的基本特征是关注人生,但和政治斗争保持距离,强调艺术的独特品格。他们的思想是讲求"纯正的文学趣味"所体现出的文学本体观,以"和谐"、"节制"、"恰当"为基本原则的审美意识。沈从文是京派作家的第一人。使小说诗化、散文化,现实主义而又带有浪漫主义气息。(京派小说统一的审美感情牲是诚实、从容,宽厚的)

6、心理分析派心理分析派:(心理分析小说)代表作家施蛰存。其特点是运用弗洛伊德学说深入细致地严肃地描写人物的性心理、性压抑、性转移、性变态等等。此前,鲁迅、郭沫若、郁达夫、叶绍钧、庐隐等的一些作品中,都有性压抑、性心理分析的成分,但一般都是以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为主要创作特色,性心理描写作为其中的因素、成分。而施蛰存这时期创作了一批性心理分析小说,代表作有《梅雨之夕》《春阳》《石秀》等。心理分析派小说在现代小说中别具一格,丰富了文学表现生活的内容和手法。

7、战国策派该派1940年前后出现的国统区的一个颂扬国民党统治、宣扬法西斯主义文艺派别,因出版《战国策》杂志和在《大公报》开辟《战国》副刊而得名。代表人物是林同济、陈铨、雷海宗等。他们提倡历史往重演说,鼓吹强权政治。在文学上他们力图使文学恭恭敬敬地为国民党法西斯政治服务,主张以“恐怖、狂欢,虔格”为创作的“三道母题”,并把文学纳入表现恐怖的特务文学和表现狂欢的色文学的轨道。陈铨的话剧《野玫瑰》把国民党间谍作为民族英雄歌颂,是其创作标本。

8、零余者郁达夫小说用抒情的方式塑造出了真实感人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这些抒情主人公大都是所谓"零余者",即"五四"时期一部分歧路彷徨的知识青年,他们是遭受社会挤压而无力把握自己命运的小人物,是被压迫被损害的弱者。这些"零余者"同现实社会往往势不两立,宁愿穷困自我,也不愿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他们痛骂世道浇离,或以种种变态行为以示反抗。郁达夫的"零余者"形象,实际上是对自己精神困境的一种自述,并经过拷问自己来探索五四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

9、春柳社1906年冬由中国留日学生组建于日本东京,因从事演剧活动而在中国早期话剧创始时期产生过重大影响。成员有李叔同、曾孝谷、欧阳予倩等。1907年正式公演《黑奴吁天录》。这是春柳社最有代表性的一次创作活动,演出在东京引起了轰动,其影响大于国内。辛亥革命后,春柳社员陆续归国。1912年初,陆镜若在上海邀集欧阳予倩等人成立了新剧同志会,正式从事职业演剧。它始终保持着春柳社的宗旨和传统作风,因可算作“后期春柳”。

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 附答案

全国2008年7月自学考试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附答案 (2010-04-15 21:59:10) 转载 分类:自学考试 标签: 现代文学史 自考 答案 历年真题 教育 全国200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 课程代码:0053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晚清文学改良运动中白话文运动的主要人物是( b) A.梁启超 B.黄遵宪 C.裘廷梁 D.陈子褒 2.“五卅”运动前后至1927年,新文学的重要作家发表了很多探讨革命文学的文章,其中《论无产阶级艺术》一文的作者是( D ) A.鲁迅 B.郁达夫 C.郭沫若 D.茅盾 3.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成立于( A ) A.1930年 B.1932年 C.1936年 D.1942年 4.论语派是( A ) A.散文流派 B.诗歌流派 C.小说流派 D.研究《论语》的学派 5.在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上,胡秋原曾经属于( ) A.学衡派 B.战国策派 C.“自由人” D.“第三种人” 6.鲁迅的《文化偏至论》收于其杂文集( ) A.《热风》 B.《南腔北调集》 C.《坟》 D.《华盖集》 7.鲁迅的《故事新编》收历史小说( B ) A.6篇 B.8篇 C.11篇 D.15篇 8.周作人对现代文学最可贵的贡献在于( A ) A.他对“美文”的倡导与创作 B.他是“文学研究会”的发起人 C.他对“人的文学”的倡导 D.他对“平民文学”的倡导 9.就思想内容与气魄来说,可以称为中国无产阶级的第一部诗集的是( B ) A.郭沫若的《女神》 B.郭沫若的《恢复》 C.蒋光慈的《哀中国》 D.殷夫的《孩儿塔》

全国2009年4月《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及参考答案

友情提示 本试题答案由华夏自考社区会员提供,不保证答案的完全准确,如您在使用过程中发现错误,请联系我们纠正,不胜感激! 联系邮箱:hyywxbwh@https://www.doczj.com/doc/fc2973666.html, 全国200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陈独秀、胡适、周作人、李大钊等文学革命倡导者文学思想的基本倾向是() A、浪漫主义 B、自然主义 C、现代主义 D、现实主义 2、五四时期复古主义思潮代表人物林纾写的《荆生》是一篇() A、黑幕小说 B、言情小说 C、影射小说 D、讽刺小说 3、冯至参加过的文学社团是() A、弥洒社 B、莽原社 C、未名社 D、沉钟社 4、包天笑、徐枕亚、周瘦鹃、李涵秋等所属的文学社团、流派是()

A、创造社 B、新潮社 C、新月社 D、鸳鸯蝴蝶派 5、中国诗歌会是一个() A、以抗战为目标的现实主义诗歌团休 B、以大众化为目标的现实主义诗歌团体 C、以平民化为目标的浪漫主义诗歌团体 D、以诗美为目标的现代主义诗歌团体 6、1936年左翼文学界发生了两个口号的论争,两个口号指的是() A、抗战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文学 B、国防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 C、国防文学和抗日战争的大众文学 D、国防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文学 7、抗战初期成立的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是一个() A、全国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 B、全国进步文艺家的组织 C、全国革命文艺家的组织 D、全国作家的群众性组织 8、抗战初期,提出“与抗战无关的材料,只要真实流畅,也是好的”,引发文学与抗战关系论争的 是() A、沈从文 B、梁实秋 C、朱光潜 D、萧乾 9、似匕首投枪、能以一击致敌于死命,具有这种风格的杂文作家是() A、茅盾 B、周作人 C、鲁迅 D、朱自清 10、贯穿《朝花夕拾》全书的人物形象是() A、范爱农 B、藤野先生 C、作者“我” D、长妈妈 11、郭沫若小说的主要创作特色是() A、人物形象鲜明 B、结构严谨 C、现实主义 D、主情主义 12、下列均属于文学研究会作家的是() A、台静农、废名、许地山、闻一多 B、周作人、沈雁冰、郑振铎、冰心 C、郭沫若、叶绍钧、沈雁冰、郑振铎 D、周作人、郁达夫、蒋光慈、徐志摩 13、张资平小说《她怅望着祖国的天野》表现的基本思想倾向是() A、反对种族歧视 B、反帝反封建 C、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 D、平民主义 14、下列均属于周作人的散文集是() A、《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小河》 B、《自己的园地》、《热风》、《泽泻集》 C、《雨天的书》、《自己的园地》、《谈龙集》 D、《雨天的书》、《自己的园地》、《踪迹》 15、徐志摩的诗歌创作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属于前期的两本诗集是() A、《志摩的诗》、《云游》 B、《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 C、《翡冷翠的一夜》、《云游》 D、《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 16、李金发实验象征主义创作方法的诗集是() A、《尝试集》 B、《红烛》 C、《微雨》 D、《昨日之歌》 17、在《蚀》三部曲中,曾经怀有教育救国思想的人物是() A、静女士 B、方罗兰

医学影像学重要资料名词解释填空大题

X线的特性:穿透性、荧光效应、感光效应、电离效应。荧光效应是透视检查的基础:感光效应是X线摄影的基础;电离效应是进行放射治疗的基础也是注意防护的原因。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通过计算机处理数字影像信息,消除骨骼和软组织影像,使血管清晰显影的成像技术。 CT值:CT图像中规定水的CT值为0HU:骨皮质CT为+1000lHU:软组织CT值为+20-50HU:脂肪CT值为-90—-70HU;空气CT值为-1000HU。 超声是指振动频率每秒20000次以上,其单位为赫兹。 流空效应:,流动的液体,例如心血管内快速流动的血液,在成像过程中采集不到信号而成无信号的黑影,即流空效应。 骨龄:在骨的发育过程中,骨的原始骨化中心和继发骨化中心的出现时间,骨骺与干骨端骨性愈合的时间及其形态变化都有一定的规律性,这种规律以时间(年和月)来表示即骨龄。 骨质破坏:局部骨质为病理组织所代替而造成骨组织的消失,可以有病理组织本身或由它引起破骨细胞增强所致。骨松质和骨皮质均可发生破坏。 骨膜三角:又称Codman三角。增生的骨膜被肿破坏,而于边缘部分残留。常见于恶性骨瘤 骨折线:骨的断端多形成不整齐的断端,X线片上断端间呈现不规则的透明线。于骨皮质显示清楚整齐,在骨松质中则表现为骨小梁中断、扭曲、错位。 骺离骨折:骨折发生在儿童长骨,由于骨骺未与干骺端端结合,外力可以经过骺板达干骺端而引起骨骺分离,X线片上只显示为能线增宽或与干骺端对位移位。青枝骨折:在儿童,骨骼柔韧性较大。外力不易造成骨骼完全断裂,仅表现为局部骨皮质和骨小梁扭曲,而看不见骨折线或只引起骨成质发生皱折、凹陷或隆突。Colles骨折:又称为伸展型烧骨远浩骨折。核骨远端2~3cm以内横行或粉碎性骨折,远端向背侧移位,断端向掌侧成角畸形,可件有尺骨茎突骨折。 背挫伤;是指外力作用引起的骨小梁断裂和骨髓水肿、出血,在X线平片上和CT上多阴性,在MRI上表现为长Tl长T2现象。 Schmorl结节椎间盘突出以下段腰椎常见。髓核向推体突出于椎体上缘或下缘形成圆形或半圆形骨质凹陷区,边缘有硬化 山骨囊样结核、骨“气鼓”干骨结核侵犯短骨者多发生于5岁儿童掌骨、指骨、趾骨。初期改变为骨质疏松,继而在骨内形成囊性破坏,骨质变薄,骨干膨胀关节间隙;X线表现为两个骨性关节面之间的透亮间隙,包括关节软骨、潜在的关节腔及少量滑液的投影。 胸膜腔:两层胸膜之间潜在的腔隙。 肺野:充满气体的两肺在胸片上表现为均匀一致较为透明的区域称为肺野。 肺门:由肺动脉、肺叶动脉、伴行支气管及肺静脉构成。正位片位于两肺中野内带,左肺门比右肺门高1-2cm。 肺纹理:在充满气体的肺野,自肺门向外呈放射状分布的树枝状影,称为肺纹理。由肺动、静脉组成,主要由肺动脉分支构成。 同病异影,异病同影:一种疾病在发展的不同时期可以出现不同的异常影像表现,而不同病变又可以发生相同或类似的异常影像表现。 肺气肿:是指终末细支气管以远的含气腔隙过渡充气、异常扩大,可伴有不可逆性肺泡壁的破坏。分局限性与弥漫性肺气肿。 纵隔摆动:支气管异物引起者透视下可并有纵隔摆动,即呼气时纵隔移向健侧,

(整理)填空题名词解释及答案.

第一部分填空一、蛋白质化学 1、天然的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是()。 2、当氨基酸溶液的pH=pI时,氨基酸以()离子形式存在,在pH>pI时,氨基酸以 ()离子形式存在,在pH

6、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7、环状DNA的存在状态主要有()和()。 8、DNA二级结构的维持力有()、()和(),其中主要维持力是 ()。 9、tRNA的三叶草结构主要含有()、()、()和()环,还有 ()臂。 答案: 1 2 ′; 2 胸腺尿; 3 三叶草倒L ; 4 碱基磷酸戊糖; 5 9 1 糖苷糖苷嘌呤核苷; 6 核苷酸 7 松弛环超螺旋 8 氢键碱基堆积力离子键碱基堆积力 9 D环反密码子环 TψC环可变环氨基酸臂 三、酶 1、使酶具有高催化效应的因素是()、()、()、()和()。 2、同工酶是指(),但()不同的一类酶。 3、磺胺类药物能抑制细菌生长,因为它是()的结构类似物,()性的抑制( )酶的活性。 4、欲使酶促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反应速度的90%,此时底物浓度应是此酶Km值的()倍。 5、依酶促反应类型,酶可分为六大类,它们是()、()、()、()、()和()。 6、对于某些调节酶来说,v对[S]作图呈S型曲线是因为底物结合到酶分子上产生的一种 ()效应而引起的。 7、目前认为酶促反应的机理是()。 8、如果一个酶对A、B、C三种底物的米氏常数分别是Kma、Kmb、Kmc ,且Kma>Kmb>Kmc, 则此酶的最适底物是(),与酶的亲和力最小的底物是()。

(完整word版)自考2016年4月《中国现代文学史》真题

2016年4月《中国现代文学史》真题 第Ⅰ部分选择题(30分) 一、单项选择题 1.叶绍钧的《潘先生在难中》是()。 A.散文 B.小说 C.童话 D.诗歌 【答案】B 【解析】叶绍钧的《潘先生在难中》是小说。 【考点】文学革命与“五四”新文学——小说创作 2.冯至诗歌所受浪漫主义的影响主要来自()。 A.德国 B.法国 C.俄国 D.日本 【答案】A 【解析】在冯至的诗艺探索过程中,可以见出德国浪漫主义诗歌尤其是海涅《还乡集》的影响。 【考点】文学革命与“五四”新文学——诗歌创作 3.台湾作家赖和的小说《一杆“称仔”》主要写的是()。 A.台湾乡土风情 B.年轻人的爱情故事 C.商场争斗 D.台湾民众反抗日本警察 【答案】D 【解析】赖和对台湾方言的成功运用,使赖和成为台湾新文学中极具代表性的一位作家,并 代表了台湾新文学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一杆“称仔”》主要写的是台湾民众反抗日本警察。【考点】文学革命与“五四”新文学——小说创作 4.发起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主要社团,除了创造社,还有()。 A.太阳社 B.未名社 C.文学研究会 D.沉钟社 【答案】A 【解析】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首先由后期创造社和太阳社成员发起。 【考点】30年代文学——概述 5.“左联”成立后,第一次向国内介绍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发表了《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的理论家是()。 A.夏衍

B.周扬 C.冯雪峰 D.茅盾 【答案】B 【解析】周扬发表了《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第一次向国内介绍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理论。 【考点】30年代文学——概述 6.30年代初文艺界关于文艺与政治关系的几次大的论争中,代表了自由主义文艺思想,被称 为“第三种人”的是()。 A.胡秋原 B.林语堂 C.苏汶 D.周作人 【答案】C 【解析】关于“文艺自由”的论争发生在胡秋原、苏汶和左翼作家之间。苏汶自称代表“作者之群”的“第三种人”为胡秋原辩解,展开论战。争论的焦点是文艺与政治的关系。 【考点】30年代文学——概述 7.茅盾《子夜》中为资本家效劳的鹰犬形象是()。 A.赵伯韬 B.屠维岳 C.吴荪甫 D.冯云卿 【答案】B 【解析】屠维岳是一名资本家的走狗,作者对这一形象赋予了丰富复杂的人物性格,从而使形象呈现出较强的立体性和艺术性。 【考点】30年代文学——矛盾 8.曹禺笔下充满生命强力的形象仇虎出自()。 A.《雷雨》 B.《日出》 C.《原野》 D.《北京人》 【答案】C 【解析】在《原野》里,以莽莽苍苍的原野,沉郁的土地为背景,描写了“充满强烈生命力的汉子”仇虎等人物,表达了对原始生命力和野性的赞美。 【考点】30年代文学——曹禺 9.被叶绍钧誉为“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的名作是()。 A.《凤凰涅槃》 B.《再别康桥》 C.《死水》

填空题、名词解释

填空题 1.原发性心肌损害心室负荷过重 2.特征性心电图改变心肌损伤标记物检测 3.心房颤动、心室颤抖 4.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心脏破裂心室壁瘤 5.低钾血钾 6.含菌的各种污染物厌氧菌 7.控制感染支气管扩张药 8.哮鸣音呼气性 9.病毒抗病毒药物治疗 10.呼10 名词解释 重症哮喘:发作时,则出现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每分钟呼吸常在28次以上,脉搏110次以上(表2-4-2)。有时严重发作可持续一二天之久,称为“重症哮喘”。 心力衰竭也称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心功能不全。心脏因疾病、过劳、排血功能减弱,以至排血量不能满足器官及组织代谢的需要。主要症状是呼吸困难、喘息、水肿等。由于心肌收缩力减弱心排血量下降以至于组织和器官灌注量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或和体循环瘀血的表现。 自发性气胸是指因肺部疾病使肺组织和脏层胸膜破裂,或靠近肺表面的细微气肿泡破裂,肺和支气管内空气逸入胸膜腔。多见于男性青壮年或患有慢支,肺气肿,肺结核者。本病属肺科急症之一,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及时处理可治愈。 肺性脑病又称肺心脑综合征,是慢性支气管炎并发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及肺功能衰竭引起的脑组织损害及脑循环障碍。主要依据有慢性肺部疾病伴肺功能衰竭;临床表现有意识障碍、神经、精神症状和定位神经体征;血气分析有肺功能不全及高碳酸血症之表现;排除了其他原因引起的神经、精神障碍而诊断。 心源性哮喘是由于左心衰竭和急性肺水肿等引起的发作性气喘,其发作时的临床表现可与支气管哮喘相似。心源性哮喘既往有高血压或心脏病历史,哮喘时,伴有频繁咳嗽、咳泡沫样特别是血沫样痰,心脏扩大,心律失常和心音异常等 心律失常是由于窦房结激动异常或激动产生于窦房结以外,激动的传导缓慢、阻滞或经异常通道传导,即心脏活动的起源和(或)传导障碍导致心脏搏动的频率和(或)节律异常。

中国现代文学史期末试题练习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D) A.《语丝》 B.《小说月报》 C.《创造》季刊 D.《新青年》 2.中国最早的话剧团体是C) A.南国社 B.春阳社 C.春柳社 D.民众戏剧社 3.左联成立后,文坛上出现的“民族主义文学”是一个(A) A.国民党的文学派别 B.民族主义者的文学派别 C.抗日救亡的文学派别 D.民族统一战线的文学组织 4.郭沫若的诗集《恢复》写于(D) A.“五四”时期 B.“五卅”时期 C.北伐大革命高潮时期 D.大革命失败后 5.郭沫若历史剧的艺术特色是(D) A.忠于历史事实的客观描绘 B.戏说历史的主观编造 C.赋予历史以象征色彩 D. 浪漫主义和诗情 6.“五四”时期的“问题小说”受到的影响主要来自(C ) A.美国文学 B.中国古代文学 C.俄国文学 D.日本文学 7.郁达夫30年代的小说《迟桂花》主要表现了(C) A.反帝反封建的思想 B.性苦闷的情绪 C.隐逸的思想 D.追求革命的思想 8.朱自清发表于“五四”之后的抒情长诗是(A ) A.《踪迹》 B.《毁灭》 C.《火把》 D.《北游》 9.许地山的《空山灵雨》是(B) A.小说集 B.散文集 C.童话集 D.诗集 10.老舍所属的民族是( D.满族 11.《爱情三部曲》指的是(C) A.《新生》、《萌芽》、《灭亡》 B.《雾》、《雷》、《电》 C.《雾》、《雨》、《电》 D.《雨》、《电》、《雷》 12.巴金创作于抗战时期的作品是(C) A.《灭亡》、《新生》 B.《激流三部曲》 C.《火》三部曲 D.《爱情三部曲》 15.下面属于沈从文小说《边城》的一组人物是(A ) A.翠翠船总傩送老船夫 B.夭夭傩送老船夫天保 C.翠翠王团总老船夫滕长顺 D.萧萧傩送船总老船夫 16.沈从文小说《丈夫》表现的思想内涵是(B) A.对封建男权主义的批判 B.对穷苦人不幸命运的同情与追问 C.对都市文明的批判 D.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17.曹禺描写复仇的一部话剧是(C) A.《雷雨》 B.《日出》 C.《原野》 D.《北京人》 18.下面属于《雷雨》的一组人物是(B) A.周朴园侍萍愫方 B.周朴园鲁大海四风 C.陈白露蘩漪周朴园 D.周萍蘩漪方达生 19.曹禺控诉“损不足以奉有余”社会的剧作是(B) A.《雷雨》 B.《日出》 C.《北京人》 D.《原野》 20.长篇小说《光明在我们的前面》的作者是(A) A.胡也频 B.柔石 C.洪灵菲 D.茅盾 21.散文集《画廊集》的作者是(A) A.李广田 B.何其芳 C.陆蠡 D.丽尼

护理学基础填空名词解释

A卷: 1.磺胺药服后宜________,防止_______。 2.禁用鼻饲法的患者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输液过程中出现空气栓塞时,安置病人体位为________和_______。 4.常用给药途径除动、静脉给药按吸收速度由快至慢排列,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氧浓度和氧流量的换算公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卷: 1.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是:________。 2.臀大肌注射“十”字法定位是从顶点向左或右引一水平线,然后从_______作一垂直线,将一侧臀部分为4个象限,选象限为注射部位,注意避开_______。 3.测量血压要做到四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GCS)客观反应患者意识状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个项目。 5.禁用高锰酸钾洗胃的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选题: 6.抢救室内“五定”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词解释: A卷 B卷 无菌技术灌肠法继发效应大量输血压疮医院内感染 呼吸困难灭菌 导尿术体温过高

答案 A卷: 1.多饮水、堵塞肾小管 2.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食管癌、食管梗阻 3.左侧卧位、头低足高位 4.吸入、舌下含化、直肠、肌内注射、皮下注射、口服、皮肤 5.吸氧浓度(%)=21+4×氧流量(L/min) B卷 1.盐酸肾上腺素 2.臀裂、髂棘最高点、外上、内角 3.定部位、定时间、定体位、定血压计 4.睁眼反应、语言反应、运动反应 5.1605、1059、4049(果乐) 备选题:定数量品种、定点安置、定专人管理、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A卷 1.无菌技术:是指在执行医疗护理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或传播给他人,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的一系列操作技术和管理方法,是预防医院感染的一项重要基本措施。 2.压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发生持续性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 3.呼吸困难:是一个常见的症状及体征,患者主观上感到空气不足,表现为呼吸费力,可出现发绀、比翼煽动、端坐呼吸辅助呼吸肌参与活动,造成呼吸频率、深度、节律的异常。 4.导尿术:是指在严格无菌操作下,用无菌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引流出尿液的技术。 5.灌肠术:将一定量的液体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以帮助患者清洁肠道、排便、排气或由肠道供给药物或营养,达到确定诊断和治疗的目的的方法 B卷 1.继发效应:是指用冷或用热超过一定时间,将产生与生理效应相反的作用,这种现象称为继发效应。 2.医院内感染:又称医院获得性感染,是指患者、探视者和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受到感染并出现症状。

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全国)及答案打印3

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全国) 作者:佚名试题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68 更新时间:2006-8-11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在《新青年》、《新潮》上发表小说的除鲁迅外,还有( ) A.沈尹默 B.刘半农 C.杨振声 D.冰心 2.提出“白话文学之为中国文学之正宗”说的是( ) A.陈独秀 B.胡适 C.鲁迅 D.李大钊 3.凌叔华的小说集《花之寺》着力刻划的女性形象主要属于( ) A.知识女性 B.高门巨族的少妇 C.时代女性 D.叛逆女性 4.茅盾描写从“五四”到“五卅”一代知识分子心灵历程的长篇小说是( ) A.《蚀》 B.《虹》 C.《路》 D.《霜叶红似二月花》 5.冯至所属的新文学社团是( ) 记:蜂子刺成肿的 A.弥洒社 B.莽原社 C.未名社 D.沉钟社 6.鸳鸯蝴蝶派的主流从题材、内容上来说是( ) A.言情小说 B.黑幕小说 C.武侠小说 D.侦探小说 7.现代文学史上具有浪漫主义倾向的戏剧团体是( ) A.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 B.南国社 C.民众戏剧社 D.上海戏剧协社 8.丁玲对知识女性性爱的矛盾心理进行大胆、细腻描写的作品是( ) A.《在医院中》 B.《水》 C.《莎菲女士的日记》 D.《夜》 9.《蚀》三部曲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是( ) A.五卅运动时期 B.北伐战争时期 C.大革命前后 D.大革命失败后 10.叶圣陶五四时期的小说主要风格是:( ) A.冷隽平实 B.明丽典雅 C.感伤悲哀 D.古朴晦涩 11.中篇小说《二月》的作者是( ) 记;二月月光如水(柔石) A.蒋光慈 B.殷夫 C.胡也频 D.柔石 12.王统照的小说《沉思》属于( )记;沉思问题:女模特“爱”与“美”化身,不为人理解,到城外去沉思 A.乡土小说 B.问题小说 C.抒情小说 D.心理分析小说 13.《骆驼祥子》的主要情节线索是( ) A.祥子买车的“三起三落” B.虎妞与祥子的感情纠葛 C.虎妞、祥子与刘四的矛盾冲突 D.祥子与刘四、虎妞的矛盾冲突 14.老舍的长篇小说《猫城记》属于( ) A.寓言体小说 B.写实小说 C.社会剖析小说 D.心理分析小说 15.巴金的《雪》描写的题材是( ) A.工人生活 B.家庭生活 C.社会革命 D.女性生活

填空题名词解释

作业1 填空题 1.原发性心肌损害心室负荷过重 2.特征性心电图改变心肌损伤标记物检测 3.心房颤动、心室颤抖 4.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心脏破裂心室壁瘤 5.低钾血钾 6.含菌的各种污染物厌氧菌 7.控制感染支气管扩张药 8.哮鸣音呼气性 9.病毒抗病毒药物治疗 10.呼 10 名词解释 重症哮喘:发作时,则出现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每分钟呼吸常在28次以上,脉搏110次以上(表2-4-2)。有时严重发作可持续一二天之久,称为“重症哮喘”。 心力衰竭也称或心功能不全。心脏因疾病、过劳、排血功能减弱,以至排血量不能满足器官及组织代谢的需要。主要症状是呼吸困难、喘息、等。由于心肌收缩力减弱心排血量下降以至于组织和器官灌注量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或和体循环瘀血的表现。 自发性是指因肺部疾病使肺组织和脏层胸膜破裂,或靠近肺表面的细微气肿泡破裂,肺和支气管内空气逸入胸膜腔。多见于男性青壮年或患有慢支,,者。本病属肺科急症之一,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及时处理可治愈。 肺性脑病又称肺心脑综合征,是慢性并发、肺源性及肺功能衰竭引起的脑组织损害及脑循环障碍。主要依据有慢性肺部疾病伴肺功能衰竭;临床表现有、神经、精神症状和定位神经体征;血气分析有肺功能不全及高碳酸血症之表现;排除了其他原因引起的神经、精神障碍而诊断。 心源性是由于左心衰竭和急性肺等引起的发作性气喘,其发作时的临床表现可与支气管哮喘相似。心源性哮喘既往有或历史,哮喘时,伴有频繁咳嗽、咳泡沫样特别是血沫样痰,心脏扩大,和心音异常等 心律失常是由于窦房结激动异常或激动产生于窦房结以外,激动的传导缓慢、阻滞或经异常通道传导,即心脏活动的起源和(或)传导障碍导致心脏搏动的频率和(或)节律异常。 作业2 填空题 1.心房颤动、心室颤抖 2.左心衰高血压 3.青霉素非甾体类抗炎药 4.铁硫化铁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题及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0 分,每空 1 分) 1 、 1918 年周作人发表_____和《平民文学》,反对非人的文学,强调平民文学要写世间普通男女的悲欢成败。 2 、 1921 年 10 月,郁达夫的_____集的出版,标志着创造社自我小说的兴起。 3 、闻一多于 1928 年一月出版的《死水》,真正体现他新诗格律化的主张,“三美”_____、_____、___ __奠定新诗格律理论的基础。 4 、_____是丁玲早期作品中一系列“五四”退潮后小资产阶级叛逆、苦闷的知识女性中最重要的典型。 5 、在艺术上,鲁迅的两部散文集各呈特色,_____深沉含蓄,具有诗的凝练;《朝花夕拾》流畅清新,表现散文的通脱与舒展。 6 、_____标志着矛盾创作开始进入一个新的成熟阶段,是我国现代文学一部杰出的革命现实主义的长篇。 7 、《雷雨》、《日出》以后,曹禺于 1937 年写了_____,这是一部描写农民向地主的复仇的悲剧。 8 、冷清秋是_____里的重要角色,这是作者张恨水别具匠心安排的一个核心人物,让她走进金府,去见证这个大家庭的腐败与衰落。 二、选择题( 10 分,每题 2 分) 1 、 ." 五四 " 时,一些戏剧家提出 " 爱美的 " 口号,其意思是 ( ) A. 浪漫的戏剧 B. 非职业戏剧 C. 唯美的戏剧 D.职业的戏剧 2 、指出下列属于论语派的刊物 ( ) A. 《文学季刊》 B. 《宇宙风》 C. 《水星》 D. 《文化评论》 3 、《女神》是 " 火山爆发式 " 的诗集,之后郭沫若又陆续创作了四本诗集。其中留有 " 潮退后的一些微波,或甚至是死寂 " 的诗集是 ( ) A. 《星空》 B.《瓶》 C. 《前茅》 D. 《恢复》 4 、下面不属于巴金以家为题材创作的小说的是 A. 《春》 B. 《寒夜》 C. 《灭亡》 D. 《憩园》 5 、在下列作品中,具有鲜明主观抒情性的作品是 ( ) A. 《华威先生》 B. 《骆驼祥子》 C. 《荷花淀》 D. 《潘先生在难中》 三、名词解释( 20 分,每题 5 分) 1 、“新月诗派” 2 、“问题小说” 3 、“七月诗派” 4 、“孤岛”文学 四、简答( 30 分,每题 10 分) 1 、郁达夫小说的创作特色 2 、结合作品,试论徐志摩诗歌的主要艺术特色 3 、结合作品,试分析孙犁小说的抒情品格 五、论述(三选二,每题 15 分) 1 、试论述 20 年代“乡土文学”作家群的创作特色 2 、试分析新感觉派小说的审美特色 3 、分析《围城》讽刺文学的特征

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全国2004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课程代码:00537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沈从文《长河》中的女性形象是(C)。 A.翠翠 B.贞贞 C.夭夭 D.香香 2.以《抗战文艺》为会刊的社团是(B)。 A.“左联” B.“文协” C.中国诗歌会 D.九叶诗派 3.《平民文学》一文的作者是(C)。 A.陈独秀 B.胡适 C.周作人 D.刘半农 4.晚清文坛“诗界革命”的代表人物是(B)。 A.梁启超 B.黄遵宪 C.裘廷梁 D.谭嗣同 5.“鸳鸯蝴蝶派”通常又称(D)。 A.“才子佳人”派 B.言情派 C.游戏消遣派 D.“礼拜六”派 6.郭沫若的自叙传小说是(B)。 A.《瓶》 B.《漂流三部曲》 C.《爱情三部曲》 D.《南冠草》 7.二十年代中期与冰心齐名的“闺秀派”女作家是(D)。 A.庐隐 B.凌叔华 C.苏雪林 D.白薇 8.巴金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是(D)。 A.《还魂草》 B.《火》第三部 C.《第四病室》 D.《寒夜》 9.“汉园三诗人”得名于(A)。 A.三位诗人合出的一部诗集名《汉园集》 B.三位诗人共同的书斋名“汉园” C.三位诗人经常在名为“汉园”的公园里聚会吟诗 D.三位诗人都来自“汉园”地区 10.《毁灭》是朱自清的一部(A)。 A.抒情长诗 B.叙事长诗 C.抒情散文 D.写景散文 11.吕纬甫这一人物,出自鲁迅小说(C)。 A.《风波》 B.《离婚》 C.《在酒楼上》 D.《孤独者》 12.鲁迅收入《野草》一集中,为纪念“三?一八”惨案而作的文章是(B)。 A.《淡淡的血痕中》 B.《纪念刘和珍君》 C.《为了忘却的纪念》 D.《铸剑》 13.《猫城记》是(B)。 A.老舍的童话体小说 B.老舍的寓言体小说 C.张天翼的童话故事 D.张天翼的讽刺小说

填空名词解释

一.填空题 1.钢筋混凝土梁梁内钢筋分为两大类,有受力钢筋和构造钢筋。 2.公路桥梁的作用按其随时间变化的性质,分为永久作用、可变作用、偶然作用。3.按结构体系及其受力特点,桥梁可划分为梁桥、拱桥、悬索桥和组合体系。 4.明挖扩大基础的稳定性验算包括倾覆稳定性验算和滑动稳定性验算。5.桥梁支座按其变为的可能性分为固定支座和活动支座。6.桥跨结构在温度变化、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各种荷载引起的桥梁挠度、地震影响、纵坡等影响下将会发生伸缩变形。7.钢桥所用的连接形式有铆接、焊接、栓接。 1.简支梁(板)的架设,从架梁的工艺类别划分有陆地架梁法、浮吊架梁法和架桥机架梁法。 2.作用代表值包括标准值、频遇值、准永久值。3.桥台的常见型式有重力式桥台、轻型桥台、框架式桥台和组合式桥台等。4.公路桥面构造包括桥面铺装、排水防水系统、人行道、路缘石(或填:安全带、栏杆、灯柱、安全护栏、伸缩装置任一个)。5.钢桁梁的主桁主要由上弦杆、下弦杆、腹杆和节点组成。6.悬索桥主要由索塔、拉索、加劲梁和锚碇等组成。 7.桥跨结构在温度变化、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各种荷载引起的桥梁挠度、地震影响、纵坡等影响下将会发生伸缩变形。 8.钢筋混凝土梁梁内钢筋分为两大类,有受力钢筋和构造钢筋。9.作用代表值包括标准值、准永久值、频遇值。 10.桥梁纵断面设计包括桥梁总跨径的确定、桥梁分孔、桥面标高、桥下净空、桥面和桥头引道纵坡的布置和基础埋置深度。 11.公路桥面构造包括桥面铺装、防水和排水系统、桥面伸缩装置、人行道及附属设施等。 12.悬索桥主要由桥塔、锚碇、主缆和吊索等组成。13.重力式桥墩按截面形式划分,常见的有矩形、圆形、圆端形和尖端形等。 14.常见的轻型桥台有薄壁轻型桥台、支撑梁轻型桥台、框架式轻型桥台、组合式轻型桥台等。 15.设计钢筋混凝土简支T梁,需拟定的主要尺寸有梁宽、梁高、腹板厚度、翼缘板厚度。 16.柱式桥墩的主要型式主要有独柱式、双柱式、多柱式和混合式。17.支座按其容许变形的可能性分为固定支座、单向支座和多向支座。18.常用的重力式桥台有U形桥台、埋置式桥台、八字式桥台、一字式桥台等。 19.桥梁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桥墩、桥台及桥跨结构等。20.桥梁设计一般遵循的原则包括安全性、适用性、经济性、先进性和美观等。21.荷载横向分布影响线的计算方法主要有:杠杆原理法、偏心压力法、铰接板法、比拟正交异性板法。 22.通常将桥梁设计荷载分为三大类:永久荷载、可变荷载、偶然荷载。23.公路桥梁设计汽车荷载分为公路-I级、公路-II级两个等级,它包括车道荷载和车辆荷载,其中车辆荷载用于桥梁结构的局部加载和桥台验算。24.桥梁净空包括设计洪水位和桥下设计通航净空。25.大型桥梁的设计阶段一般分为初步设计、技术设计与施工设计三个阶段。 26.桥梁全长规定为:有桥台的桥梁是两个桥台的侧墙或八字墙后端点之间的距离;无桥台的桥梁为桥面系行车道全长。 27.一般重力式梁桥墩台的验算包括截面强度验算、抗滑移稳定验算和墩台顶水平位移的验算。28.装配式简支梁桥横截面主要有II形、T形、箱形等几种形式。29.引起超静定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次内力的外部因素有温度影响、混凝土收缩徐变作用及钢筋松弛和基础不均匀沉降。30.按桥面所在的位置可把拱桥分为上承式拱桥、中承式拱桥和下承式拱桥。 31.梁式桥按静力体系分为简支梁桥、_悬臂梁桥、连续梁桥、T形钢构桥及连续—钢构桥。32.简支梁桥一般一端设固定支座,另一端设滑动支座,一般不能将相邻两跨的固定支座设在同一桥墩上。33.桥台是由台帽与背墙、台身、翼墙与耳墙和锥形护坡及台后排水等几部分组成。34.桥梁墩台常用的基础类型有刚性扩大基础、桩基础、沉井基础,其中刚性扩大基础为浅基础,桩基础和沉井基础为深基础。 二、名词解释1.建筑高度:指桥上行车路面(或轨顶)标高至桥跨结构最下缘之间的距离。2.桥下净空高度:指设计洪水位或通航水位至桥跨结构最下缘之间的距离。3.桥梁高度:指桥面与低水位之间的高差或为桥面与桥下线路路面之间的高差。 4.净跨径:对于梁桥是指设计洪水位上相邻两个桥墩或桥墩与桥台之间的净距离;对于拱桥是指两拱脚截面最低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5.计算跨径:对于有支座的桥梁,是指桥跨结构相邻两个支座中心的距离,用L表示;对于拱桥,是指相邻两拱脚截面形心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6.桥梁全长:指桥梁两端两个桥台的侧墙或八字墙后端点之间的距离,对于无桥台的桥梁为桥面系行车道的全长. 7.设计洪水位:桥梁设计中按规定的设计洪水频率计算所得的洪水位 8.荷载横向分布:表示某根主梁所承担的最大荷载是各个轴载的倍数。17.荷载横向分布影响线:指表径桥路上车辆、人群荷载沿横桥上对主梁分配的荷载程度的系数。 9.荷载折减系数:计算结构受力时,考虑活荷载标准值不可能全部布满和各构件受载后的传递效果不同,对荷载进行折减的系数。分为横向折减系数和纵向折减系数。10.偶然作用:是指在结构使用期间出现的概率很小,一旦出现,其值很大且持续时间很短的作用。11.永久作用:是指在结构使用期间,其量值不随时间而变化或其变化值与平均值比较可忽略不计的作用。12.冲击作用:车辆以一定速度在桥上行驶时,由于桥面的不平整、车轮不圆以及发动机的抖动等原因,会使桥梁发生振动,产生动力作用。这种动力作用会使桥梁的内力和变形较静活载作用时为大,这种现象称为冲击作用13.可变作用:是指在结构使用期间,其量值随时间变化,且其变化值与平均值比较不可忽略的作用。14.施工荷载:是指施工阶段为验算桥梁结构或构件安全度所考虑的临时荷载,如结构重力、施工设备、风力、拱桥单向推力等。15.温度梯度:当桥梁结构受到太阳照射后,结构的温度沿截面的高度时各不相同的,反映温度沿截面高度变化的规律称为温度梯度。16.重力式桥台:主要靠自身重量来平衡外力而保持平衡的桥台。18.顶推法:指的是梁体在桥头逐段浇筑或拼装,用千斤顶纵向顶推,使梁体通过各墩顶的临时滑动支座面就位的施工方法。 19.悬臂浇筑法:指的是在桥墩两侧设置工作平台,平衡地逐段向跨中悬臂浇筑水泥混凝土梁体,并逐段施加预应力的施工方法 20.预制梁逐孔施工法:将机械化的支架和模板支承在长度稍大于两跨、前端做导梁用的承载梁上,然后在桥跨内进行现浇施工,待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后脱模,并将整孔模架沿导梁前移至下一浇筑桥孔、逐孔推进至全桥施工完毕的方法。21.冲击力:车辆活载以一定速度在桥上行使时,会使桥梁发生振动,产生竖向动力作用,这种动力作用会使桥梁的内力和变形较静活载作用时为大,其作用大小为冲击力。22.结合梁桥:用剪力键或抗剪结合器或其他方法将混凝土桥面板与其下的钢板梁结合成整体的梁式结构。23.车辆制动力:指车辆在刹车时为克服车辆的惯性力而在桥面与车轮之间发生的滑动摩擦力。24.模板:是用于浇筑混凝土、形成结构形状和尺寸的临时性结构。25.上水平纵向联结系:在两片主桁对应的弦杆之间,加设若干水平布置的撑杆,并与主桁弦杆共同组成一个水平桁架,以承受横向水平力,这个水平桁架就叫做水平纵向联结系,简称平纵联。26.持久状态:指桥涵使用过程中长期承受结构自重、汽车荷载等作用的状态。在该状态下要求对设想的结构所有功能进行设计。

名词解释及填空。一

一,名词解释 1,有效渗透率:当多相流体并存时,岩石对其中某一相流体的渗透率,称为岩石对该相流 体的相渗透率,也成为有效渗透率。 2,圈闭:适合于油气聚集形成油气藏的场所。圈闭必须具备三个基本要素:储集层,盖层, 遮挡条件 3,异常低地层压力:某一深度的底层压力明显小于该深度的静水压力 4,输导体系:从烃源岩到圈闭的油气运移通道的组合 5,油气田:受单一局部构造因素控制的,在同一面积内的油藏,气藏,油气藏的总和 1,储集层:能够储存流体,并且能渗滤流体的岩层 2,圈闭:适合于油气聚集形成油气藏的场所。必须具三要素:储集层,盖层,遮挡条件 3,油气聚集带:同一个二级构造带中,互有成因联系的,油气聚集条件相似的以系列油气田的总和 4,相渗透率:当多相流体并存时,岩石对其中某一相流体的渗透率,称为岩石对该相流体的相渗透率 5,干酪根:沉积岩中所有不溶于非氧化性酸,碱和非极性有机溶剂的有机质1、石油:一种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介质中的由各种碳氧化合物与杂质组成的,呈液态和稠态的油脂状天然可燃有机矿产。 2、门限温度: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当温度升高到一定数值,有机质才开始大量转化为石油,这个温度界限称门限温度。 3、相渗透率:储集层中有多相流体共存时,岩石对每一单相流体的渗透率称该相流体的有效渗透率。 4、地层圈闭:主要是由于储集层岩性发生了横向变化或者是由于储集层的连续性发生中断而形成的圈闭。 5、油气二次运移:是指油气脱离生油岩后,在孔隙度、渗透率较大的储集层中或大的断裂、不整合面中的传导过程,它包括聚集起来的油气由于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引起的再次运移。 6、油气聚集:油气在储层中由高势区向低势区运移的过程中遇到圈闭时,进入其中的油气就不能继续运移,而聚集起来形成油气藏的过程,称为油气聚集。 7、二级构造单元:盆地中由一系列相似的单一构造所组成的构造带称为盆地中的二级构造单元。 8、CPI值:称碳优势指数,是指原油或烃源岩可溶有机质中奇数碳正构烷烃和偶数碳正构烷烃的比值。 二,填空题 1,盖层的岩性一般是泥质岩类,膏岩类,少数是碳酸盐岩; 2,III型干酪根H/C原子比低,在结构上富含多环芳香结构和含氧官能团,其原始物质主要来源于陆地高等植物,生油潜力小; 3,从地球化学特征方面评价烃源岩,主要应从丰度,类型,成熟度三方面进行评价; 4,石油的非烃化合物组成主要包括含氧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含硫化合物;5,烃源岩异常高压的成因有欠压实作用,蒙皂石脱水作用,有机质生烃作用,

中国现代文学史论述题精选

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论述题精选 1.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重要阶段?各个阶段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是什么?各个阶段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一般把1919前后到1949年之间的大约30年的文学发展称为中国现代文学史。 1)1917-1927年,五四文学运动时期。文学革命开端时间,开创性的作品: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文学革命论》、鲁迅《狂人日记》、郭沫若《女神》、胡适的白话新诗,戏剧、小品散文的出现,最早的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为人生现实主义)、创造社(为艺术浪漫主义),特点:奠基性,开创性。 2)1928-1937年,开始的标志是革命文学运动的开始。创造社、太阳社于1928年正式发起革命文学运动,革命文学标志现代文学从艺术形式到思想内容的深刻变化。重要内容:(1)左翼革命文学的发展,集中出现了一批革命文学的作家作品,左联五烈士、东北作家群、蒋光慈、叶紫、鲁迅后期、茅盾前期的创作,都看作左翼时间的创作。(2)左翼之外,风格独立,卓有特色的艺术大家有:巴金、老舍、沈从文、曹禺等。特点:从思想到艺术都进入成熟阶段,整个文学创作呈现繁荣、复杂、多元的格局。 3)1938-1949年,开端标志:抗战爆发进一步深化的阶段。特点:(1)抗战爆发,形成全国规模的抗战文艺运动,使现代文学又出现一次深刻的变化,抗日救亡成为压倒一切的主题,现代文学密切配合社会发展。(2)由于政治变化,出现国统区、解放区。解放区与国统区已经是不同的社会制度,解放区已经是不同于国统区的“新天地”,局面更复杂,流派更多。关键字:抗战文艺运动、国统区、解放区。(内在联系我没有写,再听录音) 2.为什么说鲁迅的一出现就是一个高峰(为什么鲁迅的作品一出现就这么成熟、深刻)? 这要从几个方面来论述,鲁迅的生活经历,思想基础,审美追求,决定的,也是由时代历史和文学自身的发展所决定的。 生活方面:在人生经历中对国民的劣根性有深刻的认识,所以鲁迅的作品一出现就是成熟的,在新文学以前,他就虑过‘立人’的思想,在确立要用文学作为自己终生奋斗的职业,以此作为起点,用文学来拯救民主命运,用文学来改变民族的劣根性,所以鲁迅创作的生活与思想基础是非常深厚的。 审美方面:鲁迅有对传统文化的深切体会,打下了良好的中国古典文学的基础。在南京求学和在日本留学期间,鲁迅大量的阅读了西方古典美学著作,接触了最新思潮的报刊,这些为他后来从事文艺学术事业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构成了鲁迅一出现就是一个高峰,也是为什么鲁迅在文学史上的成就和地位。(要再听一次录音,29页第二题说要结合鲁迅的人生经历和创作道路来回答这个问题) 3.分析《呐喊》中的阿Q、闰土、七斤等农民形象 小说集《呐喊》中的阿Q、《故乡》中的闰土、《风波》中的七斤,是三种类型的农民形象。他们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 一、共同点:都受封建势力压迫剥削,却愚昧麻木不觉悟。 二、不同点: 闰土是个典型的旧中国农民,勤劳、质朴但精神近乎麻木。他儿童时代机灵、能干,二十多年后,由于社会的压迫使他像个木偶人。 七斤是另一类农民形象,虽与外界有接触,但仍然十分愚昧。“辫子风波”,使他自己没有辫子而发愁得不知如何是好。这些都表现了农民的愚昧落后缺乏觉悟。 阿Q是辛亥革命时期的农民典型。他是赤贫的雇农,被地主压迫,他不正视现实,常以精神胜利法自我陶醉,而忘却了自己失败者的悲惨屈辱的处境。 通过阿Q、闰土、七斤等农民形象,小说揭示了一个重大的社会矛盾:农民被封建主义残酷压迫剥削,生活极其悲惨;农民精神上愚昧麻木,却没有改变自己悲惨境遇而奋斗的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