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肺结核概述(DOC)

肺结核概述(DOC)

肺结核概述(DOC)
肺结核概述(DOC)

---------------------------------------------------------------最新资料推荐------------------------------------------------------

肺结核概述(DOC)

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传染病, 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也是我国重点控制的主要疾病之一。

它像感冒一样,可以通过空气传播,每个活动性结核病患者每年平均感染10-15人,全世界已有近20亿人受到结核菌感染,每年新发病人数为800-1000万,因此它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大流行性疾病。

自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发达国家由于AIDS流行,结核疫情死灰复燃,并出现了多重耐药菌的结核病死亡病例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此外,据估计,目前全球有5 000万难民及移民,其中一半已感染结核菌,由于其生活的流动性与特殊性,一旦发病通常难以接受合理治疗,亦是造成结核病特别是耐药结核病播散的原因之一。 WHO估计,当今全球至少有2/3以上的患者处于发生多种药物耐药的危险中。

高耐药率及多种药物耐药结核菌的不断扩散,将使结核病难以用现有的化学疗法加以控制。

因此, 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全球结核病处于紧急状态,1998年再次强调遏制结核病行动刻不容缓。

在我国,晋代的《肘后备急方》曾设专章讨论,指出能死后复传旁人,乃至灭门,说明我们祖先在很早期对肺结核就有了足

1 / 12

够的认识,并总结出了它的特点,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和危害性。

在我国2019年第四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统计:

我国结核菌感染者近3. 3亿,活动性肺结核病人600万,约占世界结核病患者的1/4,传染性肺结核150万,每年死于肺结核者25万,为各种传染病死亡人数总和的2倍。

近10年以来,我国结核病流行表现出高感染率、高患病率、高病死率及高耐药率的特点。

而高耐药率是结核病难治和流行的重要原因。

也因此我国被列为特别引起警示的国家和地区之一。

一、现代医学对于结核病的认识现代医学认为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支杆菌引起的肺部感染,临床表现形式多样。

2004年我国实施新的结核病分类标准,突出了对痰结核分枝杆菌检查和化疗史的描述,使分类方法更符合现代结核病控制的概念和实用性,分为:

原发性肺结核、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继发型肺结核、结膜性胸膜炎、其它肺外结核、菌阴肺结核1、病原学及发病机制 1882年,罗伯特科霍(Robert Koch) 发现结核分支杆菌是结核病的病原菌。

结核分支杆菌(M. tuberculosis) ,简称结核杆菌,在细菌分类学上属厚壁菌门、裂殖菌纲、放线菌目、分支杆菌科、分支杆菌属,其中引起人类结核病的主要为人型结核菌。

吸入肺泡的结核杆菌被肺泡巨噬细胞吞噬,可被巨噬细胞非特

---------------------------------------------------------------最新资料推荐------------------------------------------------------ 异杀菌活性所杀灭,而当细菌数量多、毒力强时,细菌繁殖并致巨噬细胞死亡,释放出结核杆菌,再感染其他巨噬细胞。

在这一过程中,机体将产生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和迟发型变态反应。

而后者是宿主获得抗结核免疫力的最主要免疫反应,包括巨噬细胞吞噬结核杆菌、处理与呈递抗原、 T 细胞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与结合以及因此而增殖与分化、细胞因子释放和杀菌等步骤。

结核病的免疫主要是以 T 细胞为主的细胞免疫,表现为淋巴细胞的致敏与吞噬细胞功能的增强。

入侵的结核菌被吞噬细胞吞噬后,经加工处理,将抗原信息传递给 T 淋巴细胞,使之致敏。

当致敏的 T 淋巴细胞再次接触结核菌,可释出多种淋巴因子(包括趋化因子、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巨噬细胞激活因子等) ,使巨噬细胞聚集在细菌周围,吞噬并杀灭细菌,然后变成类上皮细胞及郎罕氏(Langhans) 巨细胞,最终形成结核结节,使病变局限化。

结核菌侵入人体后4~ 8周,人体对结核菌及其代谢产物的免疫反应,属于第Ⅳ型(迟发型) 超敏反应。

与不同亚群 T 淋巴细胞释放的炎性介质、皮肤反应因子[1]。

目前全球约有1/3的人感染结核杆菌, 95%的结核病例及98%[2]等6型。

3 / 12

及淋巴细胞毒素等有关。

局部出现炎性渗出,甚至干酪坏死,常伴有发热、乏力及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

此时如用结核菌素作皮肤试验可呈阳性反应。

注射局部组织充血水肿,并有大量致敏的 T 淋巴细胞浸润。

感染结核菌后,尚可发生皮肤结节性红斑、多发性关节炎或疱疹性结合膜炎等,均为结核病变态反应的表现,常发生于原发结核感染的患者。

2、治疗方法(化学药物治疗法)目前国内外抗结核药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化学药物治疗法上,其作用在于缩短传染期,降低病死率、感染率及患病率。

肺结核的治疗原则为早期、规律、全程、适量和联合原则。

治疗时也要注意化疗方案的个体化。

合理化疗可使病灶内细菌消灭,最终达到痊愈。

休息与营养疗法仅起辅助作用。

肺结核的治疗主要有三种方法:

( 1)标准化疗与短程化疗。

过去常规采用12~ 18个月疗法,称标准化疗,但因疗程过长,许多患者不能完成,疗效受到限制。

自利福平问世后,与其他药物联用,发现6~ 9个月疗法(短程化疗) 与标准化疗效果相同,故目前广泛采用短程化疗,但该方案中要求必须包括两种杀菌药物,异烟肼及利福平,具有较强杀

---------------------------------------------------------------最新资料推荐------------------------------------------------------ 菌及灭菌效果。

( 2)间歇用药、两阶段用药。

实验表明,结核菌与药物接触数小时后,常延缓数天生长。

因此,有规律地每周用药3次(间歇用药) ,能达到与每天用药同样的效果。

在开始化疗的1~ 3个月内,每天用药(强化阶段) ,以后每周3次间歇用药(巩固阶段) ,其效果与每日用药基本相同,有利于监督用药,保证完成全程化疗乙胺丁醇等剂量可适当加大; 但链霉素、对氨基水杨酸钠、乙硫异烟胺等不良反应较多者,每次用药剂量不宜增加。

( 3)督导用药。

抗结核用药至少半年,偶有长达一年半者,患者常难以坚持。

医护人员按时督促用药,加强访视,取得患者合作尤为必要。

强化阶段每日1次用药,即可形成高峰血药浓度,较每日分次用药疗效尤佳,且方便患者,提高患者坚持用药率及完成全程。

[3]。

使用每周3次用药的间歇疗法时,仍应联合用药,每次异烟肼、利福平、3、常用的抗肺结核药物 (1) 异烟肼(isoniazid, H) 。

具有杀菌力强、可以口服、不良反应少、价廉等优点。

其作用主要是抑制结核菌脱氧核糖核酸(DNA) 的合成,并阻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5 / 12

口服后,吸收快,渗入组织,通过血脑屏障,杀灭细胞内外的代谢活跃或静止的结核菌。

胸水、干酪样病灶及脑脊液中的药物浓度亦相当高。

常用剂量为成人每日 300mg(或每日 4~ 8mg/kg) ,一次口服; 小儿每日 5~ 10mg/kg(每日不超过300mg) 。

结核性脑膜炎及急性粟粒型结核时剂量可适当增加(加大剂量时有可能并发周围神经炎,可用维生素 B6每日 300mg 预防; 但大剂量维生素 B6亦可影响异烟肼的疗效,故使用一般剂量异烟肼时,无必要加用维生素 B6) ,待急性毒性症状缓解后可恢复常规剂量。

异烟肼在体内通过乙酰化灭活,乙酰化的速度常有个体差异,快速乙酰化者血药浓度较低,有认为间歇用药时须增加剂量。

本药常规剂量很少发生不良反应,偶见周围神经炎、中枢神经系统中毒(兴奋或抑制) 、肝脏损害(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 等。

单用异烟肼3个月,痰菌耐药率可达70%。

(2) 利福平(rifampin, R) 。

为利福霉素的半合成衍生物,是广谱抗生素。

其杀灭结核菌的机制在于抑制菌体的 RNA 聚合酶,阻碍其mRNA 合成。

利福平对细胞内、外代谢旺盛及偶尔繁殖的结核菌均有作用,常与异烟肼联合应用。

成人每日1次,空腹口服450~ 600mg。

---------------------------------------------------------------最新资料推荐------------------------------------------------------ 本药不良反应轻微,除消化道不适、流感症候群外,偶有短暂性肝功能损害。

长效利福霉素类衍生物如利福喷丁(rifapentine, RFT)在人体内半衰期长,每周口服1次,疗效与每日服用利福平相仿。

螺旋哌啶利福霉素(ansa-mycin,利福布丁) 对某些已对其他抗结核药物失效的菌株(如鸟复合分支杆菌) 的作用较利福平强。

(3) 链霉素(streptomycin, S) 。

为广谱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结核菌有杀菌作用,能干扰结核菌的酶活性,阻碍蛋白合成。

对细胞内的结核菌作用较少。

剂量:

成人每日肌肉注射1g(50岁以上或肾功能减退者可用0. 5~ 0. 75g) 。

间歇疗法为每周2次,每次肌注射1g。

妊娠妇女慎用。

链霉素的主要不良反应为第Ⅷ对颅神经损害,表现为眩晕、耳鸣、耳聋、严重者应及时停药,肾功能严重减损者不宜使用。

其他过敏反应有皮疹、剥脱性皮炎、药物热等,过敏性休克较少见。

单独用药易产生耐药性。

其他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卡那霉素、卷曲霉素、紫霉素等

7 / 12

虽亦有抗结核作用,但效果均不及链霉素,不良反应相仿。

(4) 吡嗪酰胺(pyrazinamide, Z) 。

能杀灭吞噬细胞内,酸性环境中的结核菌。

剂量:

每日 1. 5g,分3次口服,偶见高尿酸血症、关节痛、胃肠不适及肝损害等不良反应。

(5) 乙胺丁醇(ethambutol, E) 。

对结核菌有抑菌作用,与其他抗结核药物联用时,可延缓细菌对其他药物产生耐药性。

剂量:

25mg/kg,每日 1次口服, 8周后改为15mg/kg,不良反应甚少为其优点,偶有胃肠不适。

剂量过大时可引起球后视神经炎、视力减退、视野缩小、中心盲点等,一旦停药多能恢复。

(6) 对氨基水杨酸钠(sodium para-aminosalicylate, P) 。

为抑菌药,与链霉素、异烟肼或其他抗结核药联用,可延缓对其他药物发生耐药性。

其抗菌作用可能在结核菌叶酸的合成过程中与对氨基苯甲酸(PABA) 竞争,影响结核菌的代谢。

剂量:

成人每日 8~ 12g,分2~ 3次口服。

不良反应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等。

---------------------------------------------------------------最新资料推荐------------------------------------------------------ 本药饭后服用可减轻胃肠道反应,亦可每日 12g 加于5%~ 10%的葡萄糖液500mL 中避光静脉滴注, 1个月后改为口服。

4、化学药物疗法的局限性( 1)因疗程过长,许多患者不能完成,疗效受到限制。

( 2)常用药物都有较多副作用,长期服用,对人体有伤害,尤其是异烟肼、利福平等,长期服用,可能会造成患者肝损伤。

( 3)多重耐药菌出现,现用药物疗效降低甚至丧失。

二、现代中医学对于结核病的研究及进展现代中医学认为结核病属于肺痨的范畴,早在《内经》《难经》及《金匮要略》中已有相关症状的记载,但大多归于虚损虚劳一类病证,如《素问玉机真藏论》说: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项,身热,脱肉即生动描述了现在肺结核的一些常见症状。

晋以前仅认为是由不正之气或邪气所致,至晋《肘后备急方》指出累年积月,渐就顿滞,以至于死,死后复传旁人,乃至灭门,充分认识到本病是一种慢性病,且具有传染性,并创立尸注鬼注劳嗽之名。

唐宋以后则明确提出痨虫感染而形成本病。

《备急千金要方》提出劳热生虫在肺,并把尸疰列入肺脏病篇,确认病位在肺,明确了肺痨病因、病位的认识。

此时期进一步明确了肺痨是由于痨虫侵蚀肺叶引起的一种具

9 / 12

有传染性的慢性消耗性疾病,又名痨瘵,古称传尸或痃。

历代方书中又有尸痘急痨等别称。

由于本病发热如从骨髓蒸发而出,又称本病为骨蒸,因本病为痨虫伏藏于内脏,接连染易,故复称之为伏连。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始以痨瘵命名,认为本病内非七情所忤,外非四气所袭多由虫啮引起。

严用和《济生方》亦用痨瘵之名以统诸称,并列痨瘵专篇,认识到本病具有传变不一,积年染疰,甚至灭门的特殊性,并指出五劳六极,非骨蒸、传尸之比,多由不能卫生,始于过用所致,从发病学上把痨瘵与一般的虚劳病证划分了界限。

元葛可久《十药神书》为我国现存的第一部治疗肺痨的专著。

《丹溪心法痨瘵》有痨瘵主乎阴虚之说,突出了本病的病理重点,并确立了滋阴降火的治疗大法肺痨的致病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为感染痨虫,一为正气虚弱。

( 1)感染痨虫古人所称的痨虫即今日所见的结核杆菌。

痨虫传染是形成本病的唯一外因,因直接接触本病患者,痨虫侵入人体而成病,如问病、吊丧、看护,骨肉亲属与患者朝夕相处,都是导致感染的条件。

这种感性认识,已为近百年来的发现所证实。

( 2)正气虚弱肺痨可发生在各种年龄、体质、经济情况的人。

---------------------------------------------------------------最新资料推荐------------------------------------------------------ 一般来讲,通常在正气虚弱时罹患肺痨。

凡先天禀赋不足,小儿发育不良; 或因后天失养,如酒色过度,耗伤阴血,情志不遂,忧思过度,劳倦伤脾导致正气虚损,痨虫入侵;因病后失养,如麻疹、哮喘等病后或外感咳嗽延久不愈,以及产后失于调养或营养不良也可导致痨虫入侵。

痨虫感染和正气虚弱两种病因相互影响,痨虫是发病的原因,正虚是发病的基础,正气旺盛,感染后不一定发病,正气不足,则感染后易于致病,同时,病情的轻重与内在正气的强弱也有重要关系。

另一方面,外因感染既是耗伤人体气血的直接原因,同时又反映病变发生发展的规律,区别于它病的特殊因素。

总的说来,本病是因体质虚弱或精气耗损过甚,痨虫乘机侵袭肺部引起。

其病变部位虽然在肺,但因脾为生化之源,脾虚则水谷精气不能上输于肺,肺津不足,无以自养,使肺阴日虚; 肾为先天之本,肾精亏损,则虚火上扰,肺津受灼,也可使肺气化源不足。

因此,本病的发生和发展与脾、肾两脏的关系极为密切。

一般病始于肺,肺阴不足,继则阴虚火旺,肺肾同病,兼及心肝,终则阴损及阳,元气耗损,出现脾肾阳虚,或脾肾阴阳两虚之证,但从疾病的整个过程来说,阴[4]。

虚的症状贯穿始终。

11 / 12

由于本病病情轻重、病变发展阶段不同,病理之演变也各异。

一般初期多以阴虚为主,继之阴虚火旺,或气阴两虚,重者阴损及阳,表现为阴阳气血俱虚,或兼痰浊、瘀血阻滞之本虚标实之候。

明虞传《医学正传劳极》提出一则杀其虫以绝其根本,一则补其虚以复其真元,确立了杀虫与补虚的两大治疗原则,迄今仍然对肺痨病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据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传统中药药方中药物多具有清热、解毒、化痰、镇惊、抑菌、抗病毒的功效,对机体有免疫调节作用,在抑制各种炎症、抗病毒、增强免疫、保护肺损伤、配合重症治疗方面均有明显疗效,较单纯抗结核疗效更为显著,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结核病防治宣传内容

结核病防治宣传内容 “3.24”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肺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有慢性传染病,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3月24日定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是第17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主题为:“你我共同参与、消除结核危害” 我国结核病现状及管理 我国是世界上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我国政府非常重视结核病防治工作,从2000年到现在国务院共召开了三次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又将结核病由原来的丙类传染病上升为乙类传染病,并规定发现肺结核病人城镇应在12小时,农村在24小时内报告。 肺结核病的主要症状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引起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它在人体的任何部位都有可能发生,其中以肺结核最为多见。 肺结核病人在病变进展时常可出现全身不适、疲乏、食欲不振、低烧、盗汗、妇女月经不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少数病人可发生高烧等急性发病症状。呼吸系统症状主要有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及呼吸困难等。 肺结核病是一种慢性疾病,症状常常早期不明显,不引起人们的注意,有时被误认为感冒、气管炎,因此,如果咳嗽、咳痰大于2个星期或有咯血或血痰的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应及时到当地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接受免费痰涂片和X线胸片检查。 目前肺结核病的诊断、治疗、管理等已经形成一整套较为完整的技术规范,实践证明,只有严格执行这套技术规范,才能有效控制结核病流行。对咳嗽、咳痰两周以上或有咯血或血痰的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应及时到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接受免费痰涂片和X线胸片检查,对确诊的活动性肺结核病人提供免费抗结核药物治疗。 对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在治疗满2、5、6月进行查痰,复治涂阳病人2、5、8月进行查痰,并有专门人员管理,做到全程督导化疗,直至痊愈。所说的全程督导化疗就是病人治疗过程中在医务人员直接面视下服用每剂药物,如有漏服,应在24小时内让病人补服。因此我国规定,怀疑或确诊的肺结核病人(除少数是重症病人外),均应在结核病防治机构或指定的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实行“归口管理”。 肺结核病的预防措施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导传播途径及增强免疫力、降低易感性等,是控制结核病流行的基本原则。减少结核病感染和发病机会的措施有: 1.控制传染源,早期发现病人,及时合理治疗。结核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痰涂片阳性的肺结核病人,也就是具有传染性的结核病人。因此,早期发现病人,隔离病人,接受正规治疗非常重要。 2.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随地叶痰,不要对着他人打喷囔或大声说话,室内房间要经常通风换气,加强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 3.保护易感人群,做好儿童免疫,新生儿接种卡介苗,注意营养和睡眠。 4.对已感染结核杆菌并有较高发病可能的人,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预防等。 5.肺结核病患者只要配合医生积极治疗,规律服药,定期检查,治愈率是非常高的,病人的家属也应积极配合,让病人在关爱中顺利地通过治疗,战胜疾病。 控制结核人人有责

概括人物性格、形象、品质的常用词语

概括人物性格、形象、品质的常用词语 一、我们的总结 性情谦卑、胆小怕事、狡黠圆滑、固执守旧、大方热情、善意真诚、机智幽默、乐观向上、理性克制、有责任感、待人真诚、刚正自尊、顾全大局、不慕权贵、豪放洒脱、意志坚定、勇于创新、一丝不苟、严肃认真、勤劳朴实、憨厚老实、做事踏实、勇敢担当、率真坦荡、赤胆忠心、志向高远、幽默诙谐、磊落坦荡、热爱生活、敢于直言、颐指气使、目中无人、斤斤计较、不拘小节、能说会道、忍辱负重、自私自利、待人刻薄、从容沉稳、不拘小节、鲁莽草率、求真务实、聪明伶俐、吃苦耐劳、善解人意、心直口快、求真务实、助人为乐、不慕权贵、趋炎附势、见风使舵、伪善自大、天真烂漫、忍辱负重、善解人意、顽强不屈、待人礼貌、懦弱胆小、温和善良、友善大方、呆板迂腐、 二、他人归纳 1. 性格类: 善解人意、心细如发、体贴、富有爱心、温柔沉静、心灵手巧、富有情趣、通情达理、纯真质朴、聪明伶俐、天真可爱、顽皮淘气、富有活力、朝气蓬勃、懂事能干、有主见、有骨气、人穷志不短、自尊自爱、倔强、沉稳果断、开朗自信、真诚善良、友好谦恭、宽容忍让、勤劳朴实、节俭、慈爱宽厚、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彬彬有礼、不拘小节、睿智大气、聪慧通达、幽默风趣、善于变通、隐忍内敛、个性张扬、心直口快、耿直偏激、严厉苛刻、严慈相济向往自由、追求平等、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珍爱自己、乐于挑战、永不服输、富有智慧、精明强干、大智若愚、足智多谋、沉着冷静、从容镇定、勇敢、目光敏锐、狂放不羁、特立独行、 (反面:胆小怯懦、逆来顺受、妥协退让、敏感自闭、固步自封、妄自菲薄、固执、 吝啬、冷漠自私、粗鲁莽撞、粗俗不雅、饶舌多事、骄横火爆、横行霸道、狂妄自大、目中无人、孤傲自负、刚愎自用、奸诈多疑、老气横秋、消极悲观、自卑、圆滑世故、尖酸刻薄、利欲熏心、唯利是图、争强好胜、孤芳自赏、) 2. 拼搏类: 顽强拼搏、自强不息、不怕困难、坚强不屈、知难而进、积极乐观、身残志坚、自食其力、自立自强、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矢志不渝、勤勉刻苦、不畏艰辛、吃苦耐劳 (反面:贪图享乐、自暴自弃、拈轻怕重) 3.奉献类:无私奉献、自我牺牲、任劳任怨、默默无闻、不事张扬、默默奉献、毫无所求、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废寝忘食、爱子情深、舐犊情深 (反面:斤斤计较、自私自利)

结核病的定义与概述

结核病的定义与概述 [定义与概述] 肺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肺部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是各种结核中最常见者,占90%。一般是由于吸入传染源咳嗽、喷嚏、大声说话时喷出的含结核菌的飞沫而感染。感染后不一定发病,少数于抵抗力降低时发病,病理特点是有结核结节,干酪坏死,易形成空洞。发病多为慢性经过,但也有急性发病者。常有咳嗽、咳痰、痰血或咯血等呼吸道症状及低热、盗汗、纳差、乏力等全身症状。 40年代我国结核病患病率城市达5%,农村1%;死亡率为200/10万,是各种疾病死亡的第一位。90年代以来患病率降为0.53%,死亡率降为19/10万,顺位降为第6、7位。防治成绩不小,但受人口因素等影响,患病总人数仍近600万,与50年代初比无大变化;传染源仍有150万;死亡每年24万人,是各种传染病死亡总数的2倍。比发达国家疫情高出许多倍,是世界上结核病人数最多的国家。我国还存在结核病高耐药率问题,HIV/AIDS开始流行,人口增长、流动和向城镇集中化加强等可能加重结核病疫情。因此,卫生部已把结核病列为95规划重大疾病控制之列并将结核病升格为乙类传染病管理。 [结核病的易感易发因素]

指对结核病感染、发病、患病的易感或促发因素。了解这些因素有助于加深对结核病病因、发病和流行的理解。对结核病的临床诊治和预防控制都有重要意义。 一.遗传因素:研究表明,同卵双胞胎患结核病时其经过一致性比例远高于异卵双胞胎者,证明遗传因素对结核病患者有肯定的影响。 二.年龄:我国三次流调结果显示20岁以下患病率随年龄快速增长,以后为平缓增长至70岁达高峰,再后又下降。三.性别:20岁前患病率女性高于男性,其后男性高于女性,显示年龄性别都对结核病发病、患病有肯定的影响。产后妇女易发结核尤其是血源性结核和结脑,并易受产褥热症状混淆而延误诊断。 四.职业:某些职业与结核病密切相关。如粉尘业矽肺多发而矽肺者易患结核病。长期从事护理工作结素阴性者其患病率高于已阳性者10倍。 五.药物与结核病:皮质激素类、免疫抑制剂常造成隐性结核,如:哮喘长期用激素者、脏器移植长期应用激素与免疫抑制剂者、恶性肿瘤行手术及化疗者即为此类。近年这些情况更有增多。 糖尿病、肝肾疾病、胃大部切除术后、流感、麻疹、百日咳感染后,都易发结核病;恶性肿瘤影响淋巴细胞免疫者,如淋巴瘤、白血病、爱滋病等均易患结核病。80年代中期以来,

我国结核病疫情现状

.我国结核病疫情现状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菌可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病。结核病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历史上对人类的危害触目惊心。解放前,民间称结核病为痨病,并且有"十痨九死”的说法。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结核病在全球“死灰复燃”,许多国家包括结核病疫情控制较好的国家,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疫情下降缓慢或严重反弹的局面,发病率以每年1.1 %的速度增长, 结核病再次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传染病,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重大的经济社会问 题。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每年新发结核病患者880万例,其中传染性结核病患者390 万例,每年因结核病死亡的患者约200万人。面对全球结核病疫情日趋严重的局面,世界卫 生组织将结核病列为重点控制的三种传染病之一,并于1993年宣布全球结核病处于紧急状 态,强调遏制结核病的流行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程度。 我国是世界上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患者人数仅次于印度居全球第二位。世界卫生组织2004年召开的第二届全球遏制结核病伙伴论坛大会上,将我国列在需要特别引起警示的国家和地区的首位,具体表现为 6 “多”:一是感染人数多,全国有多达 5.5亿的人口 感染过结核菌,约占全国人口的45%,明显高出全球平均感染水平;二是患病人数多,全 国活动性肺结核、传染性肺结核患病率分别为367/10万和122/10万,有活动性肺结核患 者约450万,其中传染性肺结核患者约150万;三是新发患者多,全国每年新发生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约145万,其中传染性肺结核病人65万例;四是死亡人数多,全国每年约有13 万人死于结核病;五是农村患者多,全国约80 %的结核病患者集中在农村,而且主要在经 济不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六是耐药患者多,全国结核病耐药率高达28%。 我国部分地区结核病疫情回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流动人口骤增、耐药结核菌的蔓延、结核菌与艾滋病病毒的双重感染等客观原因,更主要的是,一些地方政府对结核病疫情的严 重性和结核病控制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落实政府承诺的自觉性;对结核病防治经费 的投入严重不足,忽视了结核病防治机构及能力的建设;相当一些地方未能把有效控制结核 病流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相关部门职责不明、参与不够;未能全面、准确、有效地推行与落实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患者发现率低,督导化疗留于形式;普遍对结核病健康 教育重视不够,结核病防治的相关知识不普及等。 二.传播途径 肺结核病是一种经呼吸道传播的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病人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 喷出的飞沫传播给他人。 肺结核病是由一种叫结核菌的细菌引起的传染病。但是,只有痰中能够查出结核菌的肺 结核病人才有传染性。 当传染性肺结核病人通过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等方式经鼻腔和口腔将结核菌喷出体 外,在空气中形成气雾(或称飞沫),较大的飞沫很快落在地面,较小的飞沫很快蒸发成为含有结核菌的微滴核,并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如果空气不流通,含菌的微滴核被健康人吸入肺泡,就可以引起感染。 肺结核传染性的大小与传染性病人病情的严重程度、排菌量的多少、咳嗽的频度、房间的通风情况及接触者的密切程度和机体抵抗力有关。咳嗽传染是肺结核传播的主要方式,但并不是所有接触结核菌的

肺癌、肺结核球和炎性假瘤的CT增强鉴别诊断

肺癌、肺结核球和炎性假瘤的CT增强鉴别诊断 不同病变的结节其血供来源和血供多少有不同,CT增强扫描可有不同的强化形式和强化程度,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可以观察其血供变化,观察其强化程度与时间的关系,给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更多更有价值的信息。肺癌、肺结核球和炎性假瘤是肺内最常见的结节。我们对115例肺部结节作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经手术治疗确诊肺癌30例,肺结核球7例,炎性假瘤7例。三者表现如下: 肺癌的强化表现 肺癌的强化形式 肺癌CT动态增强扫描可呈均匀性强化、不均匀性强化和环状强化。均匀性强化的肿瘤无坏死囊变,不均匀性强化的肿瘤有坏死囊变,环状强化有两种表现: ①肿瘤中央不强化,仅周边强化,中央不强化代表肿瘤坏死; ②肿瘤中央和周边都强化,但周边强化非常显著,呈环状强化,周边显著环状强化部分为肺不张,中央部强化为肿瘤本身强化,肿瘤的强化程度低于周围肺不张的强化。 肺癌的强化程度及与时间的关系 肺癌的强化多为中度和高度强化,常规应用剂量下肺癌增强后的CT值大约在70-100Hu,较平扫升高约30-50Hu,少数肿瘤由于坏死和囊变较明显可无强化。肺癌最高强化值区域开始出现在一分钟内,18-28秒7例,30-39秒13例,40-44秒3例,平均32秒。肺癌最高强化值与主动脉最高强化值同时出现7例,在主动脉后起之4秒5例,6秒2例,8秒3例,9秒2例,12秒1例,平均6.6秒。 肺结核球的强化表现 肺结核球增强扫描多数无强化,因球内干酪性物质不强化,动态增强扫描的时间密度曲线低平,CT值波动范围小。少数结核球呈环状强化,主要是包膜的强化,因包膜的内层为肉芽组织。与肺癌比较,结核球的强化环较薄,且厚薄均匀。

结核病与艾滋病概述

第三节结核病与艾滋病 【概述】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艾滋病(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HIV/AIDS)患者最为常见的机会感染之一,也是AIDS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报告,2011年新发结核病患者中13%合并HIV感染者,结核病死亡者中30%HIV阳性。 由于HIV感染者机体免疫力的下降,免疫系统逐渐不能阻止结核分支杆菌的生长与局部传播;此外,HIV感染对体内的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2(IL-12)等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产生影响,从而改变体内的炎性细胞的分泌水平,导致HIV感染者容易感染结核分枝杆菌。HIV阴性者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一生中有5%~10%的机会发生结核病,而HIV阳性患者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一生中有50%的机会发生结核病。反之,结核分枝杆菌可以在HIV侵入靶细胞、前病毒的转录、潜伏以及传播这几个关键的阶段起促进作用,缩短HIV感染的潜伏期,加速发展为AIDS。可见,HIV感染与结核杆菌感染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疾病发展,HIV(+)者并发结核病的临床表现、治疗、预防也有其特点。 【临床表现】 HIV(+)者并发结核病其临床表现常不典型,故易被漏诊、误诊。HIV感染合并结核病的临床表现取决于患者免疫抑制的程度,与非HIV感染者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结核病类型:更多表现为肺外结核,尤其是在免疫功能低下时。 (1)淋巴结核:HIV阳性患者合并淋巴结核时,多急性起病,伴有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其组织学表现取决于患者免疫缺陷的程度,轻度免疫缺陷者淋巴结极少或仅有抗酸染色阴性的干酪样坏死物,重度免疫缺陷者淋巴结可见大量抗酸杆菌,但不伴细胞学反应; (2)血行播散型结核:在HIV阳性、晚期、恶液质的患者,由于其严重的免疫抑制,胸部X钱检查常无异常所见,导致其血行播散型结核常不能明确诊断; (3)结核性浆膜腔积液:HIV阳性合并结核性浆膜腔积液时,其临床表现与HIV阴性者类似;

肺癌

重点提示 1,肺癌大体分型:中央,周围 2,各类肺癌特点:小细胞癌,鳞癌,腺癌,肺泡癌(转移;好发年龄/性别;预后;吸烟相关性;治疗)3,临床特点:局部症状,外侵转移症状,副癌综合症4,影像学:胸片/CT,纤支镜 5,治疗:手术及放化疗 病理和分类----大体分型 腺癌周围型 肺泡癌(腺癌亚型) 大细胞癌不确定 中心型肺癌 起源于主支气管、肺叶支气管,位置靠近肺门 周围型肺癌 起源于肺段支气管以下,位置在肺的周边部分 林中小溪

鳞癌及小细胞癌----中心型肺癌 周围型肺癌起源于肺段支气管以下,位置在肺的周边部分。腺癌多见 州里有县 小结:肺癌大体分型 腺癌周围型 肺泡癌(腺癌亚型)州中有县 大细胞癌不确定 组织分型 (1)小细胞癌(未分化小细胞癌) ①年龄较轻,多见男性。 ②大多数为中心型肺癌。又称为燕麦细胞癌。

③小细胞癌细胞质内含有神经内分泌颗粒,恶性程度高,生长快,较早出现淋巴和血行广泛转移。 ④对放射和化学疗法虽较敏感,预后较差。 发病年龄:轻 转移特点:早(血行,淋巴) 恶 小细胞肺癌特点 发病年龄:轻 大体分型:中心型肺癌 转移特点:早(血行,淋巴) 恶 一颗小青枣 男性,29岁。刺激性咳嗽1个月,头痛10天。胸片显示左肺门块状阴影;颅脑CT发现颅内占位性病变。考虑肺癌脑转移,肺内原发癌最可能的病理类型是 A.鳞癌 B.腺癌 C.小细胞癌 D.大细胞癌 E.细支气管肺泡癌 评:提炼有效信息,不断缩小选择范围----病例题技巧 (2)鳞状细胞癌(鳞癌) ①肺癌中最为常见。年龄较大50岁以上,男性多见。 ②大多中心型肺癌。 ③生长速度缓慢,病程较长,对放射和化学疗法较敏感。 ④通常经淋巴转移,血行转移发生较晚 老;慢;常见 肺癌较常见的类型是 A.腺癌

(推荐)我国结核病疫情现状

.我国结核病疫情现状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菌可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病。结核病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历史上对人类的危害触目惊心。解放前,民间称结核病为痨病,并且有“十痨九死”的说法。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结核病在全球“死灰复燃”,许多国家包括结核病疫情控制较好的国家,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疫情下降缓慢或严重反弹的局面,发病率以每年1.1%的速度增长,结核病再次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传染病,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重大的经济社会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每年新发结核病患者880万例,其中传染性结核病患者390万例,每年因结核病死亡的患者约200万人。面对全球结核病疫情日趋严重的局面,世界卫生组织将结核病列为重点控制的三种传染病之一,并于1993年宣布全球结核病处于紧急状态,强调遏制结核病的流行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程度。 我国是世界上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患者人数仅次于印度居全球第二位。世界卫生组织2004年召开的第二届全球遏制结核病伙伴论坛大会上,将我国列在需要特别引起警示的国家和地区的首位,具体表现为6“多”:一是感染人数多,全国有多达5.5亿的人口感染过结核菌,约占全国人口的45%,明显高出全球平均感染水平;二是患病人数多,全国活动性肺结核、传染性肺结核患病率分别为367/10万和122/10万,有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约450万,其中传染性肺结核患者约150万;三是新发患者多,全国每年新发生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约145万,其中传染性肺结核病人65万例;四是死亡人数多,全国每年约有13 万人死于结核病;五是农村患者多,全国约80%的结核病患者集中在农村,而且主要在经济不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六是耐药患者多,全国结核病耐药率高达28%。 我国部分地区结核病疫情回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流动人口骤增、耐药结核菌的蔓延、结核菌与艾滋病病毒的双重感染等客观原因,更主要的是,一些地方政府对结核病疫情的严重性和结核病控制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落实政府承诺的自觉性;对结核病防治经费的投入严重不足,忽视了结核病防治机构及能力的建设;相当一些地方未能把有效控制结核病流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相关部门职责不明、参与不够;未能全面、准确、有效地推行与落实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患者发现率低,督导化疗留于形式;普遍对结核病健康教育重视不够,结核病防治的相关知识不普及等。 二.传播途径 肺结核病是一种经呼吸道传播的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病人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喷出的飞沫传播给他人。 肺结核病是由一种叫结核菌的细菌引起的传染病。但是,只有痰中能够查出结核菌的肺结核病人才有传染性。 当传染性肺结核病人通过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等方式经鼻腔和口腔将结核菌喷出体外,在空气中形成气雾(或称飞沫),较大的飞沫很快落在地面,较小的飞沫很快蒸发成为含有结核菌的微滴核,并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如果空气不流通,含菌的微滴核被健康人吸入肺泡,就可以引起感染。 肺结核传染性的大小与传染性病人病情的严重程度、排菌量的多少、咳嗽的频度、房间的通风情况及接触者的密切程度和机体抵抗力有关。咳嗽传染是肺结核传播的主要方式,但并不是所有接触结核菌的人都会感染结核菌或患结核病。结核病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一个传

关于结核杆菌及其引起疾病的研究

关于结核杆菌及其引起疾病的研究 徐晓昀08药贸3班0803512364 【摘要】 在医学已经发展到相当高度的20世纪,许多疑难病症已经不再让医生束手无策。但与此同时,一些常见病却由于细菌的进化而让医生头痛起来。结核病就是其中之一。结核杆菌亦称结核分歧杆菌,是引发结核病的病原体,结核病是结核杆菌引起的全身性感染性疾病,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传染病之一,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性别和种族。本文通过对结核杆菌以及其引起疾病的研究,对结核病的防治方法做出了总结。 【关键词】 结核杆菌,结核病,预防治疗 结核病是一种古老的疾病,也许有了人类不久就已有了它的存在。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2100年前的女尸身上发现左上肺门均有结核病灶。1965年,法国学者Sylvius根据解剖了死于所谓“消耗病”或“痨病”人的尸体,发现肺脏及其它器官有颗粒状的病变,根据其形态特征称之为“结核”。因而,结核的名称就此而被应用至今。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其中结核分枝杆菌通过飞沫传播,引发肺结核;牛分枝杆菌通过未消毒的牛奶传播,导致骨结核。结核病一度令医学界束手无策,直到1882年3月24日德国科学家罗伯特·科赫宣布人类发现了结核杆菌,才给在世界范围内控制结核病带来了希望。为了纪念这一伟大发现,同时也为引起广大公众对结核病问题的关注,1982年在世界卫生组织以及国际预防结核病和肺部疾病联盟共同倡议下,把每年3月2 4日定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结核病是结核杆菌引起的全身性感染性疾病,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性别和种族。人类并不是唯一的罹患者,牛、猪、家禽、鱼和两栖动物也容易被感染。由于结核杆菌多经过呼吸道进入人体,肺部又具有其生长繁殖最适宜的条件,因此以肺结核病最为多见。此外,结核杆菌还易侵犯淋巴结、胸膜、腹膜、脑膜、肠、肾、骨关节、喉及其它部位。结核病早期并无明显症状,病情发展后可有全身症状如疲乏、食欲不振、消瘦、低热等,还有病变器官的局部症状。 1.关于结核杆菌 结核分枝杆菌(M. tuberculosis)简称为结核杆菌(tubercle bacilli)。早在1886年,德国细菌学家郭霍(Koch)就已证明结核分枝杆菌是结核病的病原菌。本菌可侵犯全身各组织器官,但以肺部感染最多见。随着抗结核药物的不断发展和卫生生活状况的改善,结核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曾一度大幅下降。20世纪80年代后,由于艾滋病和结核分枝杆菌耐药菌株的出现、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吸毒、贫困及人口流动等因素,全球范围内结核病的疫情骤然恶化。据WHO统计,全世界约每3个人中就有1个人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在某些发展中国家成人中结核分枝杆菌携带率高达80%,其中约5%~10%携带者可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近二十年由于艾滋病的流行,感染了HIV 的结核分枝杆菌携带者,由于病毒破坏了机体的免疫功能,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的可能性比未感染HIV者高30~50倍,且结核的病程发展更快。此外,在HIV感染的发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复习过程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菌可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病。 结核病是青年人容易发生的一种慢性和缓发的传染病。潜伏期4~8周。其中80%发生在肺部,其他部位(颈淋巴、脑膜、腹膜、肠、皮肤、骨骼)也可继发感染。人与人之间呼吸道传播是本病传染的主要方式。传染源是接触排菌的肺结核患者。随着环境污染和艾滋病的传播,结核病发病率越发强烈。除少数发病急促外,临床上多呈慢性过程。常有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和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统表现 病因 1.原发性 当人体抵抗力降低时,经呼吸道或消化道初次侵入人体的结核菌,常在肺部或肠壁形成原发病灶。 2.血型播散 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大量结核菌一次或在极短时间内多次侵入血循环而引起,此时,由于机体变态反应增高,可致血管通透性增强。 3.继发型 指原发感染过程中肺内遗留下的潜在性病灶重新复燃或结核杆菌再次感染所引起的。 结核病临床表现 侵入不同部位表现不一。肺结核早期或轻度肺结核,可无任何症状或症状轻微而被忽视,若病变处于活动进展阶段时,可出现以下症状: 多在午后体温升高,一般为37~38℃之间,患者常伴有全身乏力或消瘦,夜间盗汗,女性可导致月经不调或停经。 1.肺部结核 咳嗽、咳痰是肺结核最常见的早期症状,痰内带血丝或小血块。 2.胃部结核 临床表现很不一致,有些无症状或很轻微,有些类似慢性胃炎、胃癌、多数似溃疡病,患者有上腹部不适或疼痛,常伴有反酸嗳气,腹痛与进食无关。幽门梗阻所表现的呕吐多以下午、晚间为重,呕吐物为所进之食物,不含胆汁,潜血可为阴性,呕吐后腹胀减轻。除胃症状外还可伴全身结核症状,如乏力、体重减轻、下午发烧、夜间盗汗等。体格检查上腹有时可触及不规则的包块,有幽门梗阻时,在上腹部可见胃型、蠕动波及震水音。 3.肝结核 最常见的症状为发热和乏力。其他症状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发热多在午后,有时伴畏寒和夜间盗汗;有低热者也有弛张型者,高热可达39~41℃。身患结核病者可长期反复发热。 4.肠结核

结核病防治试题及答案(四)

结核病防治试题及答案 √ [单选题] 11、人体初次受到结核菌感染后,大多数人(90%)是否会发病? A、发病 B、发病,但较轻 C、死亡 D、没有任何症状,也不发病 标准答案D,您的答案D。本题得分:4.0 √ [单选题] 12、学校发生结核病聚集性疫情主要原因有哪种? A、结核病首发病例发现延误 B、入学没有开展结核病筛查 C、没有及时开展密切接触者筛查 D、以上都是 标准答案D,您的答案D。本题得分:4.0 √ [单选题] 13、判断卡介苗接种成功的常用方法是什么? A、结核菌素(PPD)皮肤试验 B、X光检查 C、B超 D、以上都不是 标准答案A,您的答案A。本题得分:4.0 √ [单选题] 14、肺结核患者初次就诊一般检查需要留取哪几份痰? A、即时痰、夜间痰和清晨痰 B、夜间痰、清晨痰和午间痰 C、夜间痰、午间痰和即时痰 D、即时痰、清晨痰和即时痰 标准答案A,您的答案A。本题得分:4.0 √ [单选题] 15、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我国结核病发患者数居世界第几位? A、第四位 B、第三位 C、第二位

D、第一位 标准答案B,您的答案B。本题得分:4.0 √ [多选题] 16、学校结核病患者主动发现的措施包括哪些? A、入学体检结核病筛查 B、晨检和因病缺勤追踪 C、密切接触者筛查 D、肺结核患者的报告和转诊 标准答案ABCD,您的答案ABCD。本题得分:8.0 √ [多选题] 17、学校结核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定义包括哪些内容? A、一所学校在同一学期发生10例及以上有流行病学关联的结核病例 B、出现结核病死亡病例 C、高一入学体检发现5例结核病例 D、初中入学体检发现10例PPD强阳性学生 标准答案AB,您的答案AB。本题得分:8.0 √ [多选题] 18、哪些人群是预防性服药治疗的对象? A、青少年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 B、最近有结核病接触史,PPD试验由阴性转阳性者 C、PPD试验普通阳性 D、PPD试验阴性 标准答案AB,您的答案AB。本题得分:8.0 √ [多选题] 19、结核感染者预防性服药的注意事项包括哪些? A、获得患者知情同意 B、预防性治疗前,排除活动性肺结核 C、无预防性治疗的禁忌症 D、服药期间监测肝肾功能 标准答案ABCD,您的答案ABCD。本题得分:8.0 √ [多选题] 20、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什么时候需要送检痰标本复查? A、2月末

全面品质管理简要概论

全面品质管理概论(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一、前言 (一)ISO-9000/2000中对有关质量名词的定义 1.产品:生产过程的结果。 2.过程: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式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3.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满足使用要求所应具备的所有特性) 4.要求: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5.控制状况与非控制状况“在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特性的波动是属于正常范围, 此时的生产过程是稳定的,即称之为控制状况,反之则称之为非控制状况。” 6.顾客满意: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程度的感受。 7.管理体系: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 8.质量保证: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提供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信任。 9.持续改进: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 10.顾客:接受产品的组织或个人。 11.供方(Supplier):提供产品的组织或个人。 12.程序(Procedure):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 13.纠正措施: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14.预防措施: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他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二)品质的发展: 品质的发展可从三个方面来探讨: 品质的演化过程 ·品质所代表意义的演化过程 价格→产品的一致性功能→消费者或使用者合用水准→在社会大众生活中所创造的价值。 ·决定品质力量的演化过程 卖方的生产导向→买方市场导向→社会导向。 ·品管技术应用层面的演化过程 末端成品检验→制程统计检验→生产系统品管→加入非计量因素的品质管理系统→进入策略层面,总合上下的全面品管系统→全员参与,形成全公司品管。 ·品质被重视层面的演化过程 某些人的例行工作→某些易行的技术→一项特定的组织功能→短期性战术→政策→长期性的整体策略。 ·责任归属迁移的演化过程 个人的→检验或品管单位(Section)的→生产部门(Department)→产品部门 (Division)的→全公司(Companywide)的→长期与全系统(Whole System)的→每个人的。

肺结核病的影像学诊断(一)

肺结核病的影像学诊断(一) 【关键词】肺结核病影像学 肺结核是人类一种古老的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占发病人数90%以上的发展中国家的发病人数在1984~1986年、1989~1991年间连续以>20%的速度上升。我国是世界上结核病负担最重的22个国家之一。结核病在我国的流行趋势不令人乐观。而且随着结核病流行病学的变迁,成人原发肺结核增多,耐多药肺结核以及在免疫损害者中并发肺结核者日益增多,都给诊断及鉴别诊断带来一定困难。在肺结核的诊断中,临床症状和体征、结核菌痰检、影象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肺、胸膜活检是诊断依据,影象学诊断在临床诊断中占重要地位〔3〕。胸片是诊断肺结核的基础影象检查方法,但在已被证实为肺结核的患者中15%胸片正常。胸片在检出早期粟粒性肺结核及艾滋病中并发的肺结核也不敏感〔4〕。CT 常可检出被胸片漏诊的病变,明确胸片上的可疑病变和评价有无合并症,高分辨率CT(HRCT)在了解肺结核的病理过程及决定病变的活动性上都具有平片无法比拟的优势〔5〕。在原发型肺结核中CT有助于检出和证实肿大的肺门或纵隔淋巴结;CT有助于有检出原因不明发热而胸片正常患者中的血型播散性肺结核中的粟粒性肺结核;在继发性肺结核中CT可检出胸片上不明显的实质性病变、小空洞,可评价胸片不能判断的受累的支气管是狭窄还是完全阻断,了解支气管管壁和周围软组织或周围淋巴结及狭窄远段管腔内情况,后者为直接支气管镜所不及。尤其要强调的是CT对判断继发性肺结核的活动性较平片敏感,胸片只能发现其中的腺泡结节,而CT特别是高分辨率CT(HRCT)上的“树芽”征、小叶中心结节、较大的腺泡和小叶结节都是活动性表现。总之80%的活动性病变和89%的非活动性病变可由CT正确区别〔6〕。 1原发性肺结核原发性肺结核可见于各年龄段,以青年患者为主。肺内炎症浸润合并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是原发综合征的基本特征,支气管播散病灶及淋巴结强化特征有助于鉴别诊断。肺内病变:原发肺结核的典型表现是均匀、致密、边界清楚的肺段或肺叶实变影。也可见斑片状、结节状、线形影及“磨玻璃影”。病变进展时约10%病人可发生空洞或脓肿。原发综合征的肺内表现可为多种表现形式,与患者免疫状态和病变进展时期有关〔7〕。淋巴结结核:原发肺结核与继发肺结核最大的区别在于纵隔淋巴结的肿大。以右上气管旁和隆突下多见〔8〕。有的患者可见多组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肿大程度与范围常与原发病变不成比例。CT增强扫描对于观察肿大淋巴结的形态、密度和边缘情况从而判断淋巴结病变性质有着重要意义。短径大于2cm的淋巴结多有粘连,周围脂肪消失;1~2cm的淋巴结大部分边界清晰。环状强化在淋巴结结核中最为常见,却并非其特征性表现,因大于2cm的转移性淋巴结肿大可见到环状强化。小于2cm的淋巴结环状强化更支持淋巴结结核的诊断。增强淋巴结内大的低密度影或分隔样强化,虽不多见,却可作为淋巴结结核的特征性表现。淋巴结的强化与淋巴结结核所处的病理时期密切相关。病理上淋巴结结核分4期,1期为结核性肉芽肿,2、3期为淋巴结内干酪坏死累及包膜引起多个淋巴结粘连,4期为液化坏死物破入周围组织〔9〕。 2粟粒性肺结核2%~6%的原发肺结核可通过淋巴血源性播散发生粟粒性肺结核,多见于小儿、老年及免疫损害者中。发病后3~6周胸片上可见弥漫性微结节,由于它是多个在胸片分辨率以下的微结节叠加的结果,故难以正确评价每个结节的大小、边缘、内部特征〔10〕。CT可较胸片更早地显示1~2mm的微结节,便于及早地治疗。在HRCT上本病可有以下表现:微结节:96%的病人两肺可见弥漫分布的微结节,大小均匀,直径多为1~3mm,结节随机分布,单多于小叶间隔、血管支气管鞘、小叶中轴间质、胸膜下间质有关,而与支气管无关。经过正确治疗后2~6个月可完全吸收,不留痕迹或钙化。故治疗3个月后复查可决定病变是否仍有活动性,既治疗是否有效。磨玻璃状影:92%病人肺内可见磨玻璃状影,呈斑片状,随机分布。绝大多数病人同时可见到微结节。若磨玻璃状影面积很大时,可引起呼吸困难。粟粒

道德品质的概述

道德品质的概述 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在社会集体生活中,人们为了维护共同的利益,协调彼此的关系,便产生了调节行为的准则。人们不仅根据这些准则来评论一个人的行动,而且也根据这些准则来支配自己的行动。当一个人按他所处的社会集体的行动准则去行动时,我们就说他的行动是合乎道德的;一个人不按这个集体的行动准则或是直接违反这个集体的行动准则去行动时,我们就说他的行动是不道德的。在阶级社会里,道德是各个阶级的社会经济地位和利益的反映,它具有阶级性;各个阶级都有自己的道德准则。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它的产生;发展和变化服从于整个社会发展的规律,它是伦理学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对象。 道德品质是社会道德现象在个体身上的表现。一个人常常依据一定的行为准则采取某些有关道德方面的态度、言论和行动。道德品质就是指一个人在一系列有关道德的行动中所反映出来的那些经常而稳固的倾向和特征。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是在社会道德舆论的熏陶下和学校道德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它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道德品质作为个体现象,它的形成和发展既依存于客观的社会生活条件,也有赖于人的心理发展的规律。因此,道德品质就成了心理学的一些分支(如教育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等)所研究的对象。 任何一种道德品质都包含有一定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动三种基本成分。这三种基本成分是彼此联系、互相促进的。一般说来,道德认识是道德情感产生的根据,道德情感又影响着道德认识的倾向;道德行动是在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指导与影响之下,通过一定的练习和锻炼形成起来的;同时,道德行动又可以巩固、发展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因此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就是这些基本成分共同发生作用的一种综合过程。学生具有道德品质不只是具有道德认识、道德情感,而且要表现为道德行动,许多道德行动还应该培养成牢固的习惯。 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矛盾斗争的过程。这一发展过程每达到一定的时间或程度,就会发生质变,表现出发展的阶段性来。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动有着质的区别,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当然,这种差异也表现在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身上。 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可以从各个不周方面去进行,有时可以从培养学生道德行动和习惯开始,有肘可以从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着手,有时可以从提高他们的道德认识做起,不能机械地遵循由道德认识到道德情感再到道德行动和习惯的途径。但是只有在这些基本的心理成分都得到相应的发展时;道德品质才能更好地形成。 在我国,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道德品质教育的内

结核病概况

结核病概况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赵玉花 一、定义 结核(Tuberculosis ,简称 TB)是常见并可致命的一种传染病,由分枝杆菌又称结核杆菌导致。结核通常感染并破坏肺以及淋巴系统,但其它器官如脑、中枢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骨骼、关节、甚至皮肤亦可受感染。其他的分枝杆菌,如牛分枝杆菌、非洲分枝杆菌、卡氏分枝杆菌、田鼠分枝杆菌亦可引起结核,但通常不感染健康成人。 二、结核病疫情及现状 (一)国际现状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目前全球有近 1/3 的人已感染结核杆菌,也就是 20 亿人口感染了结核菌。在 2010 年,全球有 900 万人罹患结核病, 140 万人死亡,其中 95% 发生在发展中国家。这些数字使结核病成为世界上成人传染病的二号杀手。 (二)国内现状 中国是全球 22 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世界卫生组织评估,目前中国结核病年发病人数约为 130 万,占全球发病人数的 14% ,位居全球第二位。近年来,中国每年报告肺结核发病人数约 100 万,始终位居全国甲乙类传染病的前列。 (三)我国疫情 1. 我国结核病年发病数 100 万,发病率 78/10 万。 2. 我国结核病患病情况: 15 岁及以上人群中,活动性肺结核患病人数 499 万,患病率 459/10 万;涂阳肺结核患病人数 72 万,患病率 66/10 万;菌阳肺结核患病人数 129 万,患病率 119/10 万。 3. 结核病年死亡人数 5.4 万;肺结核年死亡人数 5.2 万。 4. 结核杆菌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双重感染患者约 2 万;每年新发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约 10 万人。

结核菌的抵抗力

结核菌的抵抗力 结核菌不论对物理或化学因素的作用均较一般致病菌的抵抗力强(含有芽胞的细菌除外)。 1.物理因素的影响:①温度:菌悬液中的结核菌在60℃,10~30min;80℃以上,5min以内死亡。一般含有结核菌的物品,煮沸10min以上均可灭菌。对痰纸等均可用火烧灭菌。结核菌有耐低温的特点,3℃可存活6~12个月。②光线:结核菌对太阳光线中的紫外线抵抗力弱,在直射太阳光下,3小时至7小时死亡。5mm厚度的菌悬液用紫外线10瓦,50cm的距离,照射3min,即可消灭其内的结核菌。结核病人的衣物、被褥等均可进行日光消毒。③干燥及其它:结核菌对干燥或干热的抵抗力特别强。干燥痰中的结核菌在暗处可存活数周。被感染结核菌的图书,可存活3个月。在盛夏粪便中所含的结核菌存活2~3日,在冬季可存活18日以上。 2.化学因素的影响:①乙醇:75%的乙醇5min杀死结核菌,可用于手的消毒。由于乙醇能凝固蛋白质,不能用于痰的消毒。②升汞液:对菌悬液有较强的消毒力。一般用0.1%升汞液10min左右就能杀死结核菌。由于升汞液能将痰表面的蛋白质凝固沉淀,所以不能用于痰的消毒。③石碳酸液:1%~2%石碳酸溶液5 min,5%石碳酸溶液30秒至1min杀死结核菌。对于痰中的结核菌,用5%石碳酸与等量痰混合,需24小时才能将其杀死。常用5%石碳酸液消毒。④煤酚皂溶液(来苏儿液):菌悬液内加入0.5%来苏儿需60min即可杀灭结核菌,1%需45min,2%需5min。常用5%~10%来苏儿痰液消毒12小时。多用于带菌标本与动物尸体的浸泡消毒。玻璃器材用石碳酸消毒。⑤过氧乙酸:0.1%~1. 0%过氧乙酸1~2小时均可杀死尿内、便内、痰内的结核菌。⑥甲醛:痰内结核菌需24小时才能杀死。在带菌器材、物品或废弃物较多时或处理实验动物尸体时,用121℃高压灭菌,20~60min是最彻底的灭菌措施。实验室终末处理用甲醛熏蒸。 当您了解了结核菌的抵抗力后,病人和家属及身边的人您就会知道如何进行消毒,防止结核菌的播散及传播,做好自我防护对人对己都有利。 结核分枝杆菌常用的消毒方法有哪些 结核分枝杆菌常用的消毒方法可分为化学消毒方法和物理消毒方法,下面分别阐述一下: (一)化学消毒方法有: (1)70%~75%的酒精:结核分枝杆菌直接接触5分钟可以被杀死,可用于手的消毒,不能用于痰的消毒。 (2)石碳酸液:对于痰中的结核杆菌用5%的石碳酸与等量的痰液混合,需24小时杀灭结核菌。 (3)来苏儿液:5%~10%的来苏儿液用于带结核菌的标本和动物尸体的浸泡消毒。 (4)甲醛液:对痰内分枝杆菌需24小时才能杀死。 (二)物理消毒方法有: (1)煮沸消毒:一般含有结核杆菌的物品,应该持续煮沸10分钟以上才能杀死全部的结核分枝杆菌,达到完全灭菌的效果。所以,患者在家中的痰纸、废纸、痰均可采用火烧消毒。 (2)高压蒸气灭菌:是普遍应用的灭菌效果最好的消毒方法;在121.3℃(1.05kg/cm2)持续30分钟的消毒处理是结核分枝杆菌及其污染物的最安全最

胸膜结核瘤的治疗方法

胸膜结核瘤的治疗方法 胸膜结核瘤也被我们叫做是胸膜结核球,胸膜结核瘤是一种危害性非常大的肿瘤,所以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一定要做好对于这种症状的预防工作,一旦发现自己的身体出现了胸膜结核瘤,我们一定要积极去治疗,不能让疾病出现恶化,下文我们给大家介绍一下胸膜结核瘤的治疗方法。 1、结核瘤患者属浸润型肺结核病人,如系初次发现,应该像浸润型肺结核病人一样,接受正规抗结核治疗。临床经验证明,结核瘤内科治疗效果多数比较差,经全程治疗后,病灶缩小往往不明显,完全吸收的可能性更小。所以这类病人虽已完成治疗,还应定期复查。 肺结核瘤和普通肺结核一样,经过正规全程治疗之后,其结果有两种:(1)结核菌被杀灭,肺内病灶向好的方面转化,干酪坏死脱水、浓缩、钙化,体积逐渐缩小,成为稳定性病灶。(2)病灶变化不大。结核瘤为凝固的干酪样坏死物,其外周包有一层纤维包膜。其结核瘤内仍存活有结核菌。当结核瘤与瘤内的结核菌在人肺内共存时,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是藏在体内的一颗“定时炸弹”。一旦当人体免疫力减弱或变态反应增强时,结核瘤内

的结核菌可重新活跃、繁殖,致使其包膜破坏。 包膜下中性白细胞侵入,病灶范围向周围肺组织扩展,或干酪液化、溶解,穿通支气管排出,形成空洞,此时可以引起病人大量咯血。结核菌还可以经淋巴或支气管向肺或胸膜播散,引起新病灶。 2、一旦发现结核瘤,因结核瘤内的结核菌可能重新活跃、 繁殖,致使其包膜破坏,如果肺部没有其他活动病灶,在身体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建议实施手术切除的办法。术后继续抗结核治疗. 应该接受不少于6个月的正规抗结核治疗,预防复发。但手 术可能造成的身体损伤很大。 3、结核球是结核病在病情发展演变后留下来的,在结核球 里面有可能会有残存的结核杆菌,这就是后来复发的原因。复 发了由于病菌的基因转型导致耐药,给彻底治愈带来很大的难度,复发后需要采用二线抗结核药治疗。以防结核病在余肺和全身播散。

结核病防治知识问答题答案

195,220 下面,是知识竞赛的内容: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5题。 1. 结核病的病原体是哪种微生物()?[单选题]?*??分值:2 您的回答为:A、分枝杆菌???(得分:2) 2. 肺结核在我国民间又称为什么病()?[单选题]?*??分值:2 您的回答为:A、肺痨???(得分:2) 3. 肺结核患者的哪种标本传染性最强()?[单选题]?*??分值:2 您的回答为:A、痰液???(得分:2) 4. 结核病的主要传染源是哪类病人()?[单选题]?*??分值:2 您的回答为:A、痰菌阳性的肺结核病人???(得分:2) 5. 控制结核传播最主要的措施是什么()?[单选题]?*??分值:2 您的回答为:B、及早发现病人、治愈传染源???(得分:2) 6. 人体哪些器官可以患结核病()?[单选题]?*??分值:2 您的回答为:A、除了指甲和头发外都可以???(得分:2) 7. 出现以下哪些症状应怀疑肺结核病()?[单选题]?*??分值:2 您的回答为:A、咳嗽咳痰超过两周???(得分:2) 8. 肺结核病能治好吗()?[单选题]?*??分值:2 您的回答为:C、大部分能???(得分:2) 9. 肺结核病人的传染性什么时候基本消失()?[单选题]?*??分值:2 您的回答为:C、肺结核治愈后? 正确答案为:B、经过2周的正规抗结核治疗后 10. 肺结核患者初次就诊一般检查需要留取哪几份痰()?[单选题]?*??分值:2 您的回答为:A、夜间痰、清晨痰和即时痰???(得分:2) 11. 以下哪个不是一线抗结核药物()?[单选题]?*??分值:2 您的回答为:D、氧氟沙星???(得分:2) 12. 在结核病治疗期间,尿液出现红色可怕吗()?[单选题]?*??分值:2 您的回答为:B. 不怕???(得分:2) 13. 抗结核治疗必须遵循的原则是什么()?[单选题]?*??分值:2 您的回答为:D、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得分:2) 14. 临床诊断耐多药结核病的标准是什么()?[单选题]?*??分值:2 您的回答为:C.利福平和异烟肼同时耐药;???(得分:2) 15. 卡介苗的有效保护率是多少()?[单选题]?*??分值:2 您的回答为:B、只对儿童重症结核有保护效果???(得分:2) 16. 如何判断卡介苗接种成功()?[单选题]?*??分值:2 您的回答为:A、PPD试验???(得分:2) 17. 国家儿童计免规划程序规定,新生儿在什么时间接种卡介苗()?[单选题]?*??分值:2 您的回答为:A、出生后24小时内???(得分:2) 18. 每年的哪一天定为世界结核病防治日()?[单选题]?*??分值:2 您的回答为:A、3月24日???(得分: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