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中外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中外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中外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对于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教学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外礼仪课程的教学改革尤为重要。本文旨在探讨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中外礼仪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应加强对中外礼仪文化的系统性教学。传统的外国礼仪课通常只涉及到外国的一些礼仪规则和行为习惯,没有深入了解对方文化的内涵。而在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中,学生应该具备更高的跨文化意识和对他们所学语言的文化了解,这就要求中外礼仪课程不仅仅是教授礼仪规则,还应注重文化背景和交际技巧的培养。教师可以通过提供文化信息和教学材料,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理解和体验不同文化中的礼仪规则和礼貌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应结合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仅仅通过理论教学,学生很难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应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例如举办模拟婚礼、商务谈判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感受到不同场合下的礼仪要求和应对技巧。教师还可以邀请行业专家进行讲座,分享实践经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反思能力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误区和问题,只有通过反思和评价自己的学习情况,才能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的礼仪行为。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反思,引导他们发现自己的不足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还可以通过实践案例分析和情境模拟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强与行业的合作,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很可能从事教学或国际交流工作,因此他们需要具备一定的实际应用能力。学校可以与相关企业或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实习或合作项目,让学生在实际场景中应用所学知识,真正感受到国际交流中的礼仪要求和挑战。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还能够促进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地推进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中外礼仪课程的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胜任国际交流和教学工作。

课题申报范文:2497-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对分课堂”创新模式探索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对分课堂”创新模式探索 (一)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1.问题的提出 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和学习科学使世界各国的大学教学都面临一系列严峻的挑战和创新发展机遇。面对挑战,各国大学提出了许多对策,但在大学课堂教学创新发展中,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是绕不过的壁垒。桑新民等(2013)指出,信息技术和学习科学这两大杠杆正在合力推动“课堂”向“学堂”转型。在教育信息化大潮中,MIT提出的“开放课件项目”出现以后,经过十多年发展,以同伴互助对等大学P2PU、可汗学院、翻转课堂、大型网络公开课和微课程等模式为代表。 但是,无论基于MIT的“开放课件项目”、“讨论式教学”如何诱人,要落到实处并冲破传统课堂教学和学习模式的强大阻力,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实施,在当前我国教育文化背景下,还为时尚早,传统课堂具有不可替代性。结合传统课堂与讨论式课堂各自优势,有研究者提出了“对分”课堂模式(张学新,2014)。该模式试图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传授型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走向主动学习。 2.课题界定 对分课堂是由复旦大学心理系学科带头人张学新教授提出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其核心理念是把一半课堂时间分配给教师进行讲授,另一半分配给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交互式学习。对分课堂的关键创新在于把讲授和讨论错开,让学生在中间有一周时间自主安排学习,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此外,在考核方法上,对分课堂强调过程性评价,并关注不同的学习需求,让学生能够根据其个人的学习目标确定对课程的投入。对分课堂把教学刻画为在时间上清晰分离的三个过程,分别为讲授(Presentation)、内化吸收(Assimilation)和讨论(Discussion),也可简称为PAD课堂。 3.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述评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自2014年9月开始推广,在国内受到广泛关注,迅速引发诸多实践。目前,理工科运用较多,而文科相对滞后。从国内来看,张学新(2014),杜艳飞(2015),李建铁(2015),赵莉(2015),刘明秋(2016),陈瑞丰(2016),李欣(2016),王雨晴(2016),赵滨宁(2016)等学者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理论方面,王雨晴教授独树一帜,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探索方面做了一些开拓性的工作。实践看,2014年以后,体验和实践的课程逐年增多。复旦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浙江大学、河南大学等较早在本科课程中实施。截至2016年6月10号,含香港在内的全国八大区域的50余所学校、120余位教师、200余个班级近万名学生体验和实践了对分课堂(2015,官网:https://www.doczj.com/doc/fc19236573.html,)。国外看,澳大利亚的詹姆斯?库克大学心理学系有类似实践(Li, Halbert, & Petray, 2013),张长君(2015)在西非贝宁孔子学院将其运用于对外汉语教学。总体来看,“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所解决的问题,也存在于汉语国际教育课程中。因此,在汉语国际教育教学中,推广应用对分课堂模式是值得实践的一种途径,以促进解决制约汉语国际教育教学中的主要瓶颈。 4.选题意义与价值 有利于完善现代教育与教学理论,使专业教育教学与汉语国际教育能按照科学规律协调并进。掌握一手材料,明确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有效地把握人才培养的目标中汉语国际教育目标。有利于指导对外汉语教师培养中的教学实践。审视、反思目前对外汉语教师培养中忽视能力教育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寻找可操性的对策。使培养计划改革的方向有利于形成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师。实现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理念的创新与践行,为新要求下的人才培养提供保障。

“三型一化”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

“三型一化”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 摘要:根据国际化背景下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南京师范大学探索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由国际文化教育学院和外国语学院两院联合培养的新模式(2+2模式),将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适应国际化背景的具有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和良好的文化传播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三型一化”人才,即兼具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国际化特点的人才。在此基础上,完善课程体系使之与专业特性和人才规格匹配,以使本专业培养的人才更具有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培养方案修订;培养模式;课程设置 一、明确专业特性,创新培养模式 南京师范大学顺应形势发展于2005年申报了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并于2006年秋季开始正式招生。为了从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素质上解决毕业生走出国门胜任汉语国际教育教学工作的问题,我校探索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 我们认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不能依附于汉语言或教育技术专业的简单模式,而应建立自己的培养模式,而人才培养的模式取决于专业特性和人才培养的规格。 新形势下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除了具有其他文科类专业的人文性和工具性之外,还具有哪些特性,值得我们思索。我们认为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应该还具有跨文化性和传播性。而跨文化性和传播性都需要具有外语交际的能力。 我校原有的培养模式——2006培养方案是由国际文化教育学院单独招生和培养的,这一模式对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有所制约。为了适应学生就业的新形势,使得本专业培养的人才更具有国际竞争力,发挥我校的师资资源的优势,彰显我校的汉语国际教育办学特色,我校对原有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改革,并开始第一轮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从2008级开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行国际文化教育学院和外国语学院两院联合培养的新模式(2+2模式)。即前两年在外国语学院学习英语,在完成公共课程的前提下,也插入少量的专业核心课程,后两年在国际文化教育学院主要学习专业核心课程。经过修订后,2008培养方案中本专业学生在学期间必须修满教学计划所规定的175学分方能毕业,其中公共必修课31分,博雅教育课程选修10学分,学科基础课程83学分,专业教育课程51学分。 南京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本科2+2模式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中汉语言文化等必修和选修课程共56学分,占32%,英语必修课程共62学分,占35.42%。这样的课程设置,大大加强了英语技能教学的力度,应能满足本专业人才培养对英语交际能力培养的要求和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要求。

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趋势

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趋势 [摘要]作为中国的文化符号,汉语在世界文化舞台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借助汉语国际教育,能够推动对汉语的研究及中华文化的传承,并且能够促进汉 语文化的传播,可以说,汉语国际教育的教学发展情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汉 语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因此,为了促进汉语文化的传播,应当充分明确新阶段汉 语国际教育的发展趋势,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和办法,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 有效的改善,从而提升汉语的国际地位,有效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本文就此对汉 语国际教育发展趋势相关内容进行论述分析。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汉语文化;发展趋势 一、引言 作为培养对外教育人员教学的语言性学科,汉语国际教学专业重视培养复合型、应用型、高层次以及国际化的专业人才。专业人才需要具备良好的汉语言功底,具有良好的文化传播能力、优秀的教学技能、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 能够对汉语以及汉语言文化在国际层面的推广工作有效胜任等多方面的能力。因此,汉语国际教育又被称作是国外将汉语作为外语的教学工作。 二、汉语国际教育发展历程 汉语教学国际化发展经历了一个相对漫长的规程。这一过程中,汉语国际教 育发展需要在对本土化特色有效保证,同时还要对教育体系、教育内容、教育方 式的多元化及多样性保证基础上,还需要促进成熟的汉语国际教育体系构建,让 学科创新与持续发展得到有效实现。汉语国际教育发展历程共经历了三个主要发 展阶段。 对外汉语是第一阶段。这一阶段被作为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起点,促进这 一专业的创立。该专业的设立主要是为了优化、完善语言学科体系,在以语言教 育学科为基础上建立相应的分支。该专业主要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开展对外汉

中国礼仪文化元素教学对汉语国际教育的意义

中国礼仪文化元素教学对汉语国际教育 的意义 前言:泱泱大国,礼乐之邦。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世界各地掀起了“汉语热”。想要真正了解一国,必将从它的文化入手。源远流 长的中国礼仪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发展 有着重要意义。在开展对外汉语教学中,中国礼仪文化教学必不可少。 一、中国礼仪文化与对外汉语教学 礼仪是礼仪和仪式的总称,是一种人们约定俗成的,共同认可的行为规范。 中国礼仪文化涉及范围十分广泛且内容丰富,尽管它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发生了一 些改变但它仍对中华传统文化有着深远影响。 作为汉语国际教育教师,我们不仅仅代表个人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更是代表 了国家形象。在开展汉语教学工作中,我们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中华文化礼仪讲解,帮助他们在汉语学习过程中加深对中国的了解,从而激发学习语言的兴趣。 1. 中国礼仪文化概述 中国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古语云“不学礼, 无以立”,礼仪对中华民族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中国礼仪文化主要由仪表仪态 礼仪、交谈礼仪、服饰礼仪、社交礼仪、工作礼仪、公共场所礼仪等六部分组成。 礼立于敬而源于祭,中国礼仪文化于原始社会时期开始萌芽。随着时代变迁,礼仪的内涵也在不断变化。从而慢慢形成当今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中国礼仪文化。 1. 中国礼仪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俗语云“入乡随俗”,在学习一门新语言时,如果能了解语言背后所蕴含的 文化则更有助于语言的学习。因此,在开展对外汉语教学工作中,我们不仅要培 养学生听说读写的汉语能力,还要加强对中国礼仪文化的讲解。 在对外汉语教学工作中,我们可以教授一些常用的中国礼仪。例如可以教学 生如何行拱手礼,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能让学生去 了解不一样的中国。 民以食为天,在中国餐饮礼仪可谓是重中之重。正确掌握中国的餐饮礼仪不 仅是知识上的拓展更为以后和中国朋友聚餐或开展商业合作奠定良好基础。例如 在座次安排上,中国人崇尚以右为尊,面门为尊。在吃饭过程中,尽量使用公筷,不挑菜,不布菜。如条件允许,还可以教学生如何使用筷子,培养学习使用品尝 中国美食必备餐具的能力。 我们在进行对外汉语教学时,可以结合教材适当进行中国礼仪文化讲解。如 在讲解称呼这一类课文时,可以为学生讲解中国的称呼礼仪。通过讲解“请,您,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文明用语加深学生对称呼的理解。 如果所在国家(地区)基础设施完善且时间允许,还可以开设中国礼仪文化 课程,系统进行中国礼仪文化学习从而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中国文化并切身体会 中华文化魅力。 二、中国礼仪文化对汉语国际教育意义及影响 中国人内敛含蓄,在很多方面都和西方人的日常习惯有所出入。这就要求我 们在开展对外汉语教学工作时要对不一样的地方进行讲解,展示大国文化和大国 风采。 1. 中国礼仪文化对汉语国际教育的意义 根据研究表明,很多人选择学习一门语言,大多都对该语言的国家或某方面 有一定兴趣。由于信息的片面性,在其他国家所接受到的中华文化和在中国本土 所接受的中华文化势必会有出入。甚至有很多人对中国还保留着落后、破败学

针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礼仪与文化》课程规划及建议

针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礼仪与文化》课程规划及 建议 (一)学习计划的目标: 1、学习礼仪,要以学会尊重他人为起点,礼仪本身就是尊重人的外在表现形式,礼仪从话里来,话从心中来,只有从内心尊重人,才会有得体的礼仪言行。学会尊重人重点要求达到: (1)在思想感情上要热爱和尊敬父母。即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恩,有出自内心的爱戴和敬重感激之情,在行为态度上,对父母的忠告和教诲,能虚心接受,恭敬有礼,尽可能按父母的要求去做,在生活上能体贴照顾父母,为父母分忧解难。不任性,不固执。 (2)要尊重老师,虚心接受教育。 (3)同学之间友好团结、相互尊重,真诚帮助,不拉帮结派。同学有了错误、缺点要诚恳地批评帮助。同学间发生矛盾时,要互相谅解,有了错误要主动道歉。要学会克制,严以责已,宽以待人。 2、学习礼仪,要以提高本人自尊心为基础。要使学生明确,人人都希望被别人尊重、不向别人卑躬屈节,也不容别人侮辱和歧视自己。只有学会尊重他人,自己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反之,对人粗暴,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及他人的感受甚至伤害他人,就会成为一个不受欢迎的人直至被人唾弃的人。 3、学习礼仪要重在实践,做到知行统一。一个人的礼仪只能在言行中才能反映出来,不说不动就不能说某个人有没有礼仪,每个人都要在理解礼仪要求的基础上,敢于在日常的言行中、平时的待人接

物中展现自己文明有礼的形象。争做一个有礼、自信、文明的学生。 (二)具体实施: 一、学习宣传,提高认识。 1、利用升旗仪式,组织“文明礼仪伴我行”为主题的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启动仪式。 2、利用黑板报等宣传渠道进行宣传,让学生了解活动的意义和目的,自觉地按文明礼仪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 二、加强日常礼仪训练,引领学生形成习惯 1、组织学生学习《文明礼仪手册》校本教材,组织文明用语专项训练,让“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请原谅、别客气”等文明礼貌用语成为校园里最流行的言语。 2、召开形式多样的主题会,帮助学生理解《文明礼仪手册》教材的内容,掌握文明行为习惯要求和礼仪示范动作。 3、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一日常规训练,从小、细、严入手,点点滴滴培养学生的文明行为,纠正学生一事一言的不良习惯。 4、以五个一为切入点,即要求学生每天做到:一张笑脸、一句问候、一声谢谢、一句道歉、一次帮助。(“五个一”是人与人在交往中最核心的内容,很能体现一个人的文明素养。) 5、对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礼仪行为表现,纳入操行评分考核,并作为评比优秀学员的依据之一。 三、寓行规训练于各项活动之中

最新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论文题目

第一部分 1新疆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赴中亚汉语教学情况调查与分析———(汉语国际教育题目) 2案例教学法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汉语言类课程中的应用———(汉语国际教育题目) 3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现代汉语课程实践体系的构建———(汉语国际教育题目) 4论汉语国际教育古代汉语课程师资素质培养———(汉语国际教育题目) 5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古代汉语教学改革初探———(汉语国际教育题目) 6.汉语儿化研究与对外汉语语音教学———(汉语国际教育题目) 7.汉语变调研究与对外汉语语音教学———(汉语国际教育题目) 8.构词法与对外汉语合成词教学———(汉语国际教育题目) 9.汉语新兴词缀(“X族”等)的对外汉语教学———(汉语国际教育题目) 10.网络新词语的特点及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汉语国际教育题目) 11丝绸之路经济带框架下新疆高校中亚汉语国际教育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汉语国际教育题目) 12吉林省高等院校汉语国际教育现状研究———(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3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文学教学重点及改革———(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4“三型一化”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汉语国际教育题目)15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文化差异———(汉语国际教育题目) 15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情况调查研究———(汉语国

际教育题目) 16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课堂控制性管理能力的培养———(汉语国际教育题目) 17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启示———(汉语国际教育题目) 18语伴模式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实践与思考———(汉语国际教育题目) 19浅谈汉语国际教育推广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汉语国际教育题目) 20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男女比例对男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汉语国际教育题目) 第二部分 1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让汉语热透全球———(汉语国际教育题目) 2试论汉语国际教育课堂中的认同感———(汉语国际教育题目) 3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定位问题之我见———(汉语国际教育题目) 4地方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人才建设探究———(汉语国际教育题目) 5.汉语构式的对外汉语教学———(汉语国际教育题目) 6.汉语话语标记的对外汉语教学———(汉语国际教育题目) 7.手机短信的对外汉语教学与应用———(汉语国际教育题目) 8.博客(微博)的对外汉语教学与应用———(汉语国际教育题目) 9.象形字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地位及教学方法———(汉语国际教育题目) 10.汉字偏旁的表意与表音分析及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应用———(汉语国际教育题目) 11浅谈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文化教学———(汉语国际教育题目)

财经类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研究

财经类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研究 一、财经类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理念 目前,全国设有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高校已有300多所,每年培养该专业本科毕业生1万多名。但除少数重点大学外,该专业普遍呈现出招生火爆、就业困难的现象,毕业生大多不能实现对口就业,以致不少师生对这一专业怨声载道。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非常复杂,但其中之一是不少院校跟风而行,仓促上马,没有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培养方案等各方面对该专业进行科学设计,没有成熟的师资队伍,没有优质的实践基地等。 财经类高校具有雄厚的财经专业实力,此类高校设置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必须具备鲜明的财经特色,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才能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可喜的是,当前国际上对商务汉语教师的强烈需求为财经类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使世界各国都看到了中国的无限商机,这成为“汉语热”最重要的催化剂。在孔子学院、孔子课堂推动下,“汉语热”在全球持续升温,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的人数急剧增加。据统计,2004年全球汉语学习者不足3000万人,到2014年3月已超过1亿人。世界各国对商务汉语的需求日益增强,国内外几乎每个汉语教学机构都开设了商务汉语课程,商务汉语教学成为最热门的汉语教学领域,商务汉语考试(简称BCT)成为多个国家跨国企业选人

用人的标准。 在我国,商务汉语市场潜力巨大。据国家行政管理总局统计,截至2014年7月底,全国共有外商投资企业45.18万家,其中仅浙江省就超过3万家,杭州市有7000多家。这些在中国的外企必然需要大量商务汉语人才,与之相应,商务汉语教师的需求量也非常巨大。 与此需求极不协调的是,目前国内还没有专门培养商务汉语教师的学校。全国300多所设有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高校中没有一所以培养商务汉语教师为目标,社会上的汉语培训机构也普遍缺乏此类人才,对商务汉语教师可谓需求强烈,供应短缺。 这为财经类高校提供了大好机遇。笔者认为,财经类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最理想的特色就是培养国际商务汉语教师。为此,浙江财经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从2013年起进行教学改革,向培养国际商务汉语教师目标迈进,其中最重要的改革环节就是实践教学。 二、商务汉语教师实践教学研究成果鲜见 国内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较多,但有关财经类大学此专业培养模式或商务汉语教师培养模式的成果,以及商务汉语教师实践教学研究的成果目前尚未见到。与此相关的研究成果如下:张黎(2006)分析了商务汉语的教学需求,认为商务汉语教学已成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领域中的第一热点[1]。李业才、陆华(2009)提出要大力开拓商务汉语市场,优化商务汉语师资[2]。吴海新(2012)提出在商务汉语培训方面,高校应与培训机构深化合作,实现产学研一体化[3]。韩沛玲(2012)对北京高校商务汉语教师进行抽样调查,

本科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本科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本科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是一门研究汉语教育的学科,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汉语基础知识和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的专业人才,使他们能够胜任汉语教学和文化传播工作。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包括汉语基础课程、教育学、语言学、文学、教育技术等方面的内容。学生将学习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同时也会学习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和文化传播。此外,学生还将学习汉字、汉语口语、汉语写作等技能,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汉语表达能力。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国内外的教育机构、文化机构、企事业单位等从事汉语教学、文化交流、翻译和研究等工作。他们可以担任汉语教师、教育顾问、翻译员、文化交流专员等职位,为国际学生提供优质的汉语教育服务,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国际视野。学生将学习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历史和社会背景,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联系,为跨文化交流提供支持和指导。同时,学生还将接触和使用多种教学资源和教育技术,如多媒体教学、在线教育平台等,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还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将参与汉语教学实习、文化活动组织、研究项目等实践活动,锻炼自己的教学能

力和创新能力。学生还可以参加国际交流项目,到国外学习和交流,拓宽自己的视野和经验。 本科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强、实践性强的学科,旨在培养具备扎实汉语基础知识和丰富教育理论知识的专业人才。学生通过学习汉语基础课程、教育学、语言学、文学等方面的内容,掌握汉语教学和文化传播的核心理论和技能,为国际学生提供优质的汉语教育服务,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海外实习教育管理体系的实践与探索

一、引言 海外实习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人才的有力手段,是大学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高校国际化战略部署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海外实习受到越来越多大学生的欢迎,在开阔学生视野、提高自立能力、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同时,促进了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国际文化交流,成为了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重要途径。 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而言,海外实习具有国内实习不能取代的效果。汉语国际教育是面向海外母语非汉语者的汉语教学,其人才的培养目标为面向海外汉语教学的,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外语教学的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针对这一培养目标,汉语国际教育学生在培养方式上最大的特色就是:课程学习与国内外语教学实习紧密结合,而最理想的实习地必然就是海外的汉语教学与培养基地。 昆明理工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自2011年开始招收本科生,从学生人学开始学校就将海外实习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自2013年5月至今,我校先后选送2011级、2012级、2013级3个年级117名汉语国际教育学生赴泰国,分别在泰国107所学校进行长达10个月的顶岗教学,总体来看海外实习为学生提供了汉语教学实战的机会,促进了学生汉语国际教育能力和水平的极大提高,学生在异国工作、生活的过程中开阔了视野,提升了思想,扩大了就业面。但是也要看到较大规模的较长时间的海外实习,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对于90后的缺乏社会经验的本科学生,如何帮助他们解决海外工作、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顺利完成实习任务;如何有效降低海外实习的风险,保证学生的安全;如何按照实习单位的要求,按质按量完成实习的教学任务,保证实习的质量,这些都是我们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为此昆明理工大学国际学院,在建立与完善教育管理体系上进行了预先认真的思考,并及时建立了完整可行的教育管理体系,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补充和完善该体系,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与管理体系。 二、当前学生海外实习教育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当今国际化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全球性趋势,海外实习相对其他实习方式更具有鲜明的创新性和国际化特点而受到国内外高校的重视和推广。如新加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学计划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学计划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学计划旨在培养具备扎实汉语语言基础、跨文化交际能力 以及教学技能的国际化人才。本文将详细介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 一、课程设置 1. 汉语语言基础课程:包括汉语拼音、汉字、词汇、语法和听说读写等方面的 内容。通过系统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语言技能,为后续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2. 跨文化交际课程:介绍中国的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等,帮助学 生了解中国文化背景,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此外,还将包括与中国学生的交流实践,以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交际技巧。 3. 教学方法与技能课程:介绍汉语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教学设计、教 材选择、教学评估等。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4. 专业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发展方向,设置多样化的选修课程,如商 务汉语、文学欣赏、翻译、口译等。学生可以根据个人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拓宽知识面。 二、教学方法 1. 综合教学法:通过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教师将结合教材和课堂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实际语言交际,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 案例教学法:通过真实的案例和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实践和问题解决。 学生将学习如何应对不同的语言环境和交际场景,提高语言应用能力。

3. 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互动交流能力。学生可以在小组中互相激励和协助,共同完成任务,提高学习效果。 4.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加实地考察、文化体验活动和社会实践等,让学生亲身感受中国的文化氛围和社会生活,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评估方式 1. 课堂表现评估: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度、语言表达能力、合作精神等进行评估。通过课堂互动和小组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2. 作业和考试评估: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和考试成绩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作业可以包括听力练习、阅读理解、写作等,考试可以包括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等方面的内容。 3. 实践评估:对学生参加的实践活动进行评估,包括实地考察报告、社会实践报告等。通过实践评估,了解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的语言运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4. 课程设计评估:学生将根据教师布置的教学设计任务,设计教学方案并进行评估。通过自主设计和评估,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总结: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学计划通过系统的课程设置、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全面的评估方式,旨在培养具备扎实汉语语言基础、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教学技能的国际化人才。希望通过这个专业教学计划,学生能够全面提高自己的汉语水平,成为优秀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科)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四年制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 本专业培养具有对外汉语教学及管理能力的专门人才,学生通过系统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习和多语、多文化的熏陶,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人文素养,全面掌握专业知识与基础理论,能熟练运用汉语国际教育理论和方法开展多种层次的对外汉语教学、管理工作和其他相关涉外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适应汉语国际传播和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言和中华历史文化方面的基础知识,接受对外汉语教学及管理方面的基本技能训练,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展语言文字工作、汉语国际传播和外事相关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备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人文底蕴、科学精神、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了解国情、社情、民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掌握必备的研究方法,了解本学科领域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 3.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具有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科学的思维方法,能够发现、辨析、质疑、评价本专业及相关领域现象和问题,表达个人见解;能够对本专业领域复杂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或解决方案,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4.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掌握一到两门外语,鼓励参加并通过专业英语 4 级、8 级考试,以及英语中、高级口译证书考试; 5.具有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能够恰当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工具解决实际问题; 6.拥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较好的汉语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7.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能够与团队成员和谐相处,协作共事; 8.掌握扎实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熟练的汉语分析与教学能力,了解国际动态,关注全球性问题,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 9.具有终身学习意识和自我管理、自主学习能力,能够通过不断学习,适应社会和个人可持续发展。 二、学制 本专业的标准学制为 4 年,有效学习年限为6 学年。 三、学分要求 本专业总学时数为 2400,总学分数为 160,其中专业必修课中的学位课程为 50 学分。 四、专业培养模式及特点 1.课程体系结构 本专业课程分为通识教育课程(含学位课和非学位课)、专业教育课程(含学位课和非

汉语国际教育教学的创新路径分析

汉语国际教育教学的创新路径分析 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汉语作为国际交流的桥梁之一在世界上的地位得到了不断提升,汉语教育需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海外学生对汉语学习的需求,汉语国际教育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之中。本文将从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教材编写、教师培养等方面探讨汉语国际教育的创新路径。 一、课程设置方面 1. 个性化教学:汉语学习者的背景、兴趣、能力以及需求等因素都不同,因此课程设置需要针对个人的差异性而进行个性化教学。 2. 全课程化、专业化:从汉语基础语言课程到文化素养课程,从中文商务、汉语教育到翻译技能等,整合各类科目,构建完整的课程体系,同时对各级课程进行专业化、深入化的设计和教学。 3. 创新性课程的研究和发展:以地域和文化特色的视角,发展特色课程和文化交流课程,挖掘中华文化的深厚内涵,以多种教学手段和方式为教育者和学习者提供新颖活力的、有启迪性、互动性的教育课程。 二、教学方式方面 1. 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将学生视为个体,重视个体差异,将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选择、设计、实现与学生需求紧密相联。 2. 探索互联网+中文教育新模式:采用线上线下服务模式,综合运用在线教学、无距离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模式、微信小程序等多种手段,建立立体化的、信息化的汉语学习平台。 3. 实践教学和社交化学习:采用学者谈判、作品展示、演讲公开课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加强实践教学和社交化学习。 三、教材编写方面 1. 个性化课程的材料:针对汉语学习者的不同需求,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设计不同类型的教材,如常规课程、专业课程、文化贴近课程、技能课程等。 2. 汉语教材设计更新、多元化:在传统的课本选材中注重汉字的添加、语法风格的更改、词语频率的改善等,同时也需要结合现代科技的发展设计课程,如视频、音频、互动课件等,提高汉语教材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汉语国际教育文化教学研究-教学研究论文-教育论文

汉语国际教育文化教学研究-教学研究论文-教育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摘要:我国“ ”倡议对加强文化软实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汉语国际教育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这一背景下,加强汉语国际教育文化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当前汉语国际教育中文化教学的现状,探讨深化汉语国际教育文化教学的策略,以期进一步促进汉语传播,提升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关键词:“ ”;文化教学;汉语国际教育 一、“ ”背景下加强汉语国际教育文化教学的意义

在“ ”建设中,加强汉语国际教育文化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建设是我国在周边国家的顶层设计,一方面是我国增加与深入对外开放的需求,另一方面更是强化对亚欧非和世界不同国家的互利合作需求。在推进“ ”建设中,主要内容是政策沟通、资金融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和相通等方面,而汉语言文化就成为实施“ ”建设的重要载体,加强汉语国际教育文化教学其意义自然非常重大。汉语国际教育是针对非汉语者,将我国的母语向外推广,不单是简单的进行教学,更重要的是将我国的文化进行传播,可以说是一种把外汉语教学与汉语国际推广组合的一种形式。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文化内涵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精神文化、物质文化、道德和习俗等内容,随着“ ”建设推进,汉语国际教育文化教学对象不再仅仅是国外的留学生,还包括从事与汉语工作相关的社会人士以及热衷我国文化的国外人士。而这些人在汉语言的学习过程中,语言的学习自然是作为首要位置,但是文化往往有着更加重要的作用。语言作为文化与思想理念的关键载体,在大量的研究中也证明,有效地语言教学会伴随系统全面科学的文化教学,所以建立文化课程教学非常重要,首先是利于学习者对语言的学习。我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就是一个单一的汉字,会隐藏着很多的文化信息,要理解和掌握这些语言,我们需要通过对其文化背景的分析认识。例如我国的“鱼”字,在我国古典籍民歌中用鱼来象征男女配偶,人们常说“鱼水情深”形容的就是融洽的夫妻感情。要挖掘这一文化内涵,就需要从“鱼”字进行挖掘,“鱼”字本身有象征女性,鱼腹子多,超强的繁殖能力,而古代提倡多子多福,所以用“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