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国以来“读书无用论”的三次演变

建国以来“读书无用论”的三次演变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fc19226791.html,

建国以来“读书无用论”的三次演变

作者:林宜文

来源:《青年时代》2009年第09期

所谓“读书无用论”,是指读书没有实用价值、读书不能创造财富,其表现是“不读书一样赚大钱”、“读了书照样找不到工作”等。我国建国至今,一共出现过三次“读书无用论”的思

潮。

第一次“读书无用论”思潮出现在“文革”时期。1968年秋“停课闹革命”以后,“智育第一”等教育观念受到了猛烈批判,读书不仅没有用,还会落个“臭老九”的骂名。在“即使大学毕业也留不了大城市”、“既然要插队落户,当农民捏锄把,能写写算算就行了”等思潮的影响下,学校教学秩序极度混乱,在校生不愿认真读书,大中学生毕业后则纷纷上山下乡,“我是中国人,何必学外语,不学ABC,照样干革命”成为广大青年的口头禅,学校停课,学生停学,知识分子成为批斗的对象。而“厂校挂钩”、削减专业课,由教师、学生、工军宣队和领导组成的“三结合”班子编写教材,实行工农兵上讲台等举措更导致了教育内容的稀薄、残缺,进一步助长了“读书无用论”的盛行。直到1977年恢复高考,邓小平提出“知识分子也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后,“读书无用论”的思潮才得到遏制。事实上,第一次“读书无用论”是一种至上而下引发的思潮,在广大的老百姓心中,知识依然是神圣的,不然在1977年恢复高考时,就不会有1160万人涌进考场。

第二次“读书无用论”思潮出现在改革开放初期的80年代末和90年代中期。经济体制的改革促进了私营经济的快速发展。由于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许多没有读过多少书、又没有进入国营事业集体等所谓“单位”的人,首先进入了个体户的行列,进而也成为大众羡慕的先富起来的人。一些人的暴富支撑了“读书无用论”,在南方甚至出现了将“知识创造财富”偷换为“能

力创造财富”的论调。而当时,由于体制等原因,教授、医生、教师、公务员、工程师等“体制内”的人,依然在单位拿着难得一涨的固定工资,收入无法得到显著提高,造成了“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杀猪刀的”奇怪现象,连小学都没读完的大老板雇佣的是学历比他们高得多的大学生、研究生甚至博士生。在经济大潮冲击下,金钱成为衡量人的价值的标准。于是,曾经销声匿迹的“读书无用论”卷土重来并盛行一时。

第三次“读书无用论”即新“读书无用论”思潮首先从农村出现,并且蔓延至全社会。在大学扩招之后,大学毕业生数量暴增。相反的,社会上提供的工作职位的增长却跟不上毕业生数字的增长,导致“毕业即失业”的现象日益普遍,时有出现数百人抢一份工作的景况。而即使找到工作,起薪也大幅滑落,一些地方大学生的起薪甚至不如农民工。许多大学生为了逃避就业压力,选择继续读研究生课程。导致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恶化的原因除了大学生本身数量的增加之外,也包括应试教育导致学生素质与能力日益低落,课程与实际工作脱节,很多时候大学生已难以得到用人单位的垂青。而过去靠高考改变命运的农村青年也面临无能为力的三大难题:一是高考的公平性已经不如以前;二是高昂的学费让贫困的家庭不堪重负;三是花费了巨额费用大学毕业后却不能找到工作。这一次的“读书无用论”不再是知识无用,谁都明白知识有用,

新“读书无用论”的产生原因及对策浅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fc19226791.html, 新“读书无用论”的产生原因及对策浅析 作者:王温馨 来源:《青年时代》2019年第14期 摘要:“读书无用论”为何会再次卷土重来?这是值得我们探索其原因的问题。新“读书无用论”是否成立与经济条件、“读书观”有关,也会受到社会流动和社会分层的影响。因此,只有通过合理控制高等教育费用、增加农民收入、树立正确“读书观”、缓解就业难问题、推动城乡教育协调发展才能缓解新“读书无用论”,促进社会上好读书良好风气的形成。 关键词:“读书无用论”;新“读书无用论”;对策 古语有云:“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书历来被人们置于神圣的地位之上。“读书”绝非字面意思的对于书本的阅读,其指称从广义的整个人类经验传递活动到狭义的学校教育①。很多人因为读书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因此老百姓对于读书有着特别的情愫。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也出现了对读书的质疑,近代以来更是产生了三次“读书无用论”浪潮。 这一社会现象应该引起社会大众的反思。到底是何种原因使部分大众的思想从“知识改变命运”转变到“读书无用论”呢?本文旨在从多个角度出发,探讨新“读书无用论”的产生根源并 希望提出笔者关于缓解新“读书无用论”现象的应对措施,以促进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以及全民素质的提高。 一、三次“读书无用论”浪潮 新中国成立以来,依次产生了三次“读书无用论”浪潮。第一次出现在文化大革命后期,学校停课以及学生停学成为当时的普遍现象,知识分子被贬成“臭老九”,成为被批斗的对象。受到当时的政治因素以及社會氛围的影响,整个社会自上而下地向老百姓传递着知识无用的思想,但从1977年恢复高考时的1160万考生便可看出知识在老百姓心中仍然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第二次“读书无用论”出现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受到“允许少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政策的影响,很多没有接受过较高层次教育又没有稳定工作的人抓住了时代机遇并开始步入个体户的行列,他们用丰厚的收入向社会证明了通过做生意等渠道也可以享受优渥的生活,“读书无用论”再次被推向高潮。 第三次“读书无用论”即新“读书无用论”,萌芽于农村,继而席卷于整个社会。很多人尤其是农村底层劳动人民由于受到经济因素以及社会因素等的制约,不能使自己的儿女接受较高层次的教育。没有接受过较高层次教育的学生便另辟蹊径,走上了其他发家致富的道路。部分人通过努力也获得了和大学生差不多的工资等,这一现象对很多人产生了深刻影响。他们认为,

温铁军八次危机

评论温铁军教授的8次危机与3次圈地运动 (2012-12-18 15:11:09) 标签: 杂谈 温铁军教授梳理了1949---2009年建国后60年时间中计有8次危机与开放后有三次圈地运动 观点一:四次4000万人大失业 第一次:1960年代的青年大失业而上山下乡, 1970年代是隐性失业的 第二次:1980年代初期的知青大失业从而十亿人民九亿商还有一亿在观望即用倒爷解决了就业问题, 并且直接导致了1984年严打 第三次:1990年代国企大下岗并且同时伴随民工潮只能用用国际市场解决就业问题了即全国打工搞外贸了, 并且直接导致了1996年严打,好在解决问题是迅速的从而犯罪并没有太过份,因为人们可以有新的就业方式如服务业,如一夜之间什么歌厅,足疗之类的,如长三角与珠三角的就业,因为从1995---2005年是外贸的黄金十年 第四次:2010年代之后事实上是再次出现了失业潮即大学毕业生失业潮, 这个失业潮也是极其的严重,源于1999年大学扩招年1000万人高考,680万人大学生毕业,并且海归也变成了海待了。好在低端劳动力在2004年峰值出现,即质变为用工荒了,可以解决一部分就业 但是这不足以解决就业只有发展服务业与城镇化才能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如目前大规模地招收了社区工作者。 美国人需要每个月提供33万个就业岗位才能满足失业率在5.5个点以下,而中国人却是需要至少要提供100万个岗位以上才能基本保持社会稳定。即年新就业达到1200万人以上。 这个失业潮事实上在10年代相当的明显的 这与中国的人口高峰相关联。

观点二:两大雁阵产业转移模式:苏式与美式, 苏式是大陆型的三线转移,苏式是2.5条线即东欧线(10国)与东方线(中蒙朝越四国)0.5线就是印度线,经互会为载体,易华贸易为主体,最终是失败的 美式是海洋型的二线转移。西线与东线(日本,四小龙),经合会为载体,美元货易为主体。最终是成功的。 输出的是装备制造业为主的重工业。 观点三:国际格局的演变 1列强纷争1945年前到2双寡头垄断1945---1991,再到3一超多强1991---?。最后是什么呢,是中美双寡头吗,肯定不是的,是东西区域吗,也不是的,而是南北陆海即南北区域与陆海两个领域,主要的是在海洋领域也 目前进入到第4国际格局历史时期,当然目前不能肯定是不是一超多强格局就结束了 但是可以讨论新的格局是什么 本人认为是南北格局,而不再是东西格局。与陆海格局了。原因在于,世界地图也。 即8大战国说:1欧2美3拉4印5黑6俄7华8伊 伊斯兰世界有三大势力突厥人,波斯人,阿拉伯人,事实上印尼与马来的伊斯兰并不是真正的伊斯兰也。而是华式伊斯兰而已。它是分裂的 印度估计也会分裂 黑非目前是分裂的 俄国人也会分裂为东俄与西俄。 观点三:中美货币化的不同去向 中国的货币化是沉淀到基本建设中的实体资产,而欧美日的货币化是吹金融泡泡。 金融泡沫事实上就是创造创新而已,否则这个泡泡是吹不起来的。 这只是阶段的不同而已并没有好坏之分,中国人搞实体经济的原因在于它的基建太落后,美国人搞虚拟经济的原因在于它要搞创新即发动第三次工业革命即信息化革命而已。各有不同发展阶段而已 观点四:60年8次危机周期,这意思是总结过去60年的发展而已。60年计有8次危机。

近代以来我国教育制度演变

近代以来我国教育制度演变 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过后,中国开始进入了近代社会,中国教育也进入了一个大变革时代。1840年前后,中国的教育主体还是传统的封建教育,但在这个时期也出现了几种新教育,一是地主阶级内部提出了改革封建教育,向西方学习的思想。鸦片战争后,清朝已成为一个衰落的封建帝国,教育仍然沿用旧制,日益空疏腐败,社会矛盾不断加深,主要表现在:1、科举制度腐败。清末科举流弊百出。“四书”中可以出的题目大多出尽,考试严格规定文章必以八股为体裁,书写字体必用小楷。2、官学名存实亡,私学教育空疏腐化3、实行思想钳制,大兴文字狱。为了维持摇摇欲坠的统治,清朝政府极端顽固守旧,闭关自守,对知识分子实行高压政策,进行思想钳制,不允许有任何新思想产生。这种教育满足不了时代的需求,抵御不了外国的侵略,地主阶级内部的一些有识之士提出了改革封建教育、向西方学习的思想。代表人物是林则徐、龚自珍、魏源等。 伴随着鸦片战争的炮声,中国传统的封建专制主义教育开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演变。 (一)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新式学堂 以龚自珍、魏源等启蒙思想为先声,以洋务教育为标志,中国近代教育开始起步并出现了以教会学校和洋务学堂为代表的新式学堂。虽然后来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时期这些新式学堂表现出来了不同特点,但毕竟使中国教育向前迈进了重要的一步。除了举办洋务学堂以外,洋务派还开了官派留学教育的先河,19世纪70年代留学教育开始起步,以后成为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与此同时,许多有识之士开始批评中国传统的教育制度,要求改革传统的教育制度呼声越来越高,清政府终于在1902年和1904年颁布和实施了中国最早的学校教育制度——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除了政府国人主动学习国外思想教育外,外国人也在向中国输入西方文化,并开始在中国建立新式学堂。早在鸦片战争前,西方科学文化便随着传教士的脚步,悄然渗入中国大陆,当时意大利耶稣会教士利玛窦等人,开始传播自然科学和技术,逐渐地把西方数学、天文学、医学、地理学等科学介绍到中国。这时西方文化的渗入并不具侵略的性质,并不危及天朝帝国的尊严,也没有替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危险,故自皇帝至一般士大夫皆能接受。并且1842年签订的《南京条约》,虽然没有直接规定文化教育侵略的条文,但是英国夺得了五口通商、协定关锐、领事裁判权以及最惠国待遇等。这就开始了剥夺中国的主权,为文化教育的侵略打开了大门。1844年,签订的《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明确地获得了建教堂、传教、办医院、办学校的权力,并且还要受清政府的保护。列强利用这些不平等条约,夺取了在中国办教育的特权,为其文化侵略大开其道。总之,鸦片战争以后,面对国门被强迫打开后变化的形势,传统教育已难发挥维护中国社会生存发展的作用,开始了艰难的改革历程,逐渐由以民族文化为中心的封闭型教育向与世界文化交流的开放型教育转变。 (二)戊戌变法时期创办的新式学堂

中小学课程改革及发展趋势

中小学课程改革及发展趋势 天津市教育教学研究室/高拉庭 摘自:《天津市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室》 新世纪第一年,国务院召开了建国以来全国第一次基础教育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的成功召开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这次会议及《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进一步强调了基础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对全面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进行了部署,绘制了我国“十五”期间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蓝图。这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我国初步实现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宏伟目标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又一重大举措,也是教育工作者实践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必将对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产生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对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21世纪的竞争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基础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奠基工程。《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是指导我国新世纪基础教育工作的纲领性文献,认真学习、宣传《决定》精神是基础教育领域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伴着新世纪的到来,人类正在迈向一个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当前人类已进入21世纪,在这个新世纪,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将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出信息化、网络化、可持续发展的趋势,我们面临着一个竞争更加激烈、变革更加迅速、创新更加广泛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人类经济发展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知识的产生、传播和应用,知识将成为我们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驱动力。科学技术尤其是高新技术将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这一深刻的社会变革,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对当今基础教育的课程发展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它要求教育尤其是课程及时作出敏锐的反应。课程改革是社会变革的一部分。为了不断提高新世纪教育质量,培养适应新世纪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就必须根据新世纪社会的变革来探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特别指出,要“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并把这项工作作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纲要》是落实《决定》的重要配套文件,是指导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我们要在课程改革实践中落实《纲要》精神,加快推进课程教材改革,更新教学内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今天,拟就中小学课程现状,跨世纪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及我们应采取的措施等问题,概括地介绍一下中小学课程改革与发展趋势。 一、建国以来中小学课程的历史演变与现状 (一)课程概念的理解 人们对课程的认识是经过漫长的课程建设的实践而逐步提高的。在我国,课程一词始见于唐宋间。唐朝孔颖达为《诗经.小雅》中“奕奕寝庙,君子作之”一句注疏说“教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也。”宋代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多次使用了课程一词,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云云。孔氏、朱氏所说的课程含有所分担的工作以及学习的范围、时限、进程或是教学与研究的专门领域的意思。他们对课程的看法同我们今天所说的课程有一定的区别。当前,我国教育界普遍认为,从广义上说,课程是所有学科的总和,进而认为是学

建国后的中学语文教材述评

建国后的中学语文教材述评 建国以后,中学所使用的语文教材,基本上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的通用课本。四十余年来,其发展、演变的概况如次: 1950年,由出版总署编审局(人教社的前身)编辑、出版了建国后第一套中学语文课本。该课本的体系属传统的文选型体系。课文未组单元,多选中国现、当代作品、文章,也入选了少量苏联文学作品。初中不选文言文,高中选少量文言文。这套课本的显著特点是思想政治性强,选文与练习都体现着这一特点,这与建国初期的政治形势是相联系的。 编辑的主导思想,主张听说读写全面训练,但由于时间仓促,未及编出相应的练习。这套教材的课文量偏少,且缺乏序列性:基础知识偏轻,且缺乏系统性。1952年,本书进行了修订,后一直使用到1956年。 1956年秋实行汉语与文学分科教学。中央教育部为此制

订了汉语与文学的教学大纲,并编写了初中汉语、初中文学与高中文学三套课本。本教材的特点是知识性强,并讲求系统:《汉语》课本系统地讲授汉语知识,《文学》课本则强调纯文学和文学史系统。这套分科型教材明确规定了中学汉语与文学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与教材编排体系以及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试图把语文教学纳入科学轨道。它比较适合教学的需要,并有助于克服语文教学中的随意性。该教材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过分强调文学史系统、纯文学性与汉语体系,反而忽视了一般读写能力的培养,不符合中等基础教育的要求。该教材由于受“左”的干扰,于1958年暑假前被勒令停用。 1958年中学语文课本是在否定汉语与文学课本之后,还没来得及制订新的教学大纲,为适应新学年开学的需要而无纲编辑的。在“左”倾路线下,本教材编写的特点是突出政治;教材量偏少,且忽视语文基础知识教学与基本训练。随着从1959年开始的全国范围内的语文学科的性质、目的、任务的讨论的深入,本教材也于1959年、1960年作了两次修订,增加了选篇数,提高了知识性,加强了语文训练,但突出政治的基本倾向未变。

建国以来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及其启示

建国以来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及其启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教育目的也在不断演变。建国以来,中国教育的目标经历了多次调整和转变,从最初的普及基础教育到如今的全面发展人才,这一历史演变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 建国初期,中国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普及基础教育,解决文盲问题,提高国民素质。这一阶段的教育目标体现了国家对于文化知识的重视,旨在培养国民的基本素质和技能,为国家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单纯的知识普及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教育的目标发生了重大转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和复杂化,教育目的也需要与之相适应。因此,教育目标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全面发展人才。这一转变体现了人才培养的全面性,既包括学科知识的传授,也包括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培养。这种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更好地适应了社会的需求,培养了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全球化的趋势,中国教育的目标也在不断调整和完善。现在,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教育的目的已从国内转向了国际,培养学生具备跨文化交流和合作能力,适应全球化时代的需求。这种全球化的教

育目标,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外语能力和国际合作意识,为他们未来在国际舞台上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历史的演变告诉我们,教育目的的变化是与社会需求息息相关的。教育目的的调整和转变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教育目的的演变也反过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只有不断调整和完善教育目标,才能更好地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教育目的的演变还告诉我们,教育的目标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单一的知识已经无法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需求。因此,教育目标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能够适应并引领未来的发展。 建国以来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教育目的的调整和转变是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需要不断适应社会的需求。教育目标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现状与问题策略

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现状与问题策略 摘要: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存在着资源短缺、教学手段落后、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育观念落后等问题。因此,现下基础教育改革要拓宽教育投资渠道、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因地制宜,开发和建设一批具有乡土特色的课程,激发乡村孩子自主学习的兴趣,以此,真正提升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 关键词: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师资学校 一、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历程与背景 1、历史因素 在建国以来的六十多年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此前共经历了7次重大改革,历次改革之间有着密切的历史联系,基本理念不断得以完善、发展,为新课程改革奠定了基础,尤其是对第八次课程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 2、政治因素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建设逐步完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2001年,为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由此拉开了新中国历史上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帷幕。 3、国际环境 20世纪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是人类历史上最为迅猛的一个世纪。在社会发生如此急剧变革的时期,各国的教育必将随之而发生相应的改革。为适应国际形势,新世纪初,我国新课程改革正式启动,国际上的一些先进思想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1]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共分为九部分,分别是:课程 改革的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教学过程、教材开发与管理、课程评价、课 程管理、教师的培养与培训、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由于部分内容相较以往变 动不大,所以本文就其中部分内容进行详细评述。 1、课程改革的目标 此前,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及教材编写等偏重知识传授,实际教学过程 中大多也是老师传授、学生被动接受,长此以往,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得不到 发挥,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因此,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转变为“强调形成积 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 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将学会学习、培养学生创造性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上。 2、课程标准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 价课程的基础,因此课程标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此次课程改革分阶段对课程标 准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义务教育阶段重视教育的普及性,要求让绝大多数学生都 能达到标准,高中阶段则区分出了层次性和选择性,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更注重学生创造性的培养。[2] 3、教材开发与管理 关于教材开发与管理的内容极大的改进了我国基础教育过去“千人一书”的 局面,使得各地区、各学校能够结合自身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 发或选用适合的课程。 4、课程评价 在课程评价这部分内容中,特别提到了高等学校招生制度的改革:高等学校 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应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衔接。要加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改革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内容,探索提供多次机会、双向选择、综合评价的考试、选拔方式。这些内容表明课程评价向学生能力与素质考察倾斜的趋势,给了

建国以来我国教育目的的变化过程

建国以来我国教育目的的变化过程 所谓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总的设想 或规定。它反映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育活动的归宿。教育目的对制定教育目标、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评价教育效果等起着决定性的指导作用,也对教育事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 作用。我国教育目的演变的进程体现了我国教育事业曲折发展的历史,也是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客观反映。 总的来看我国的教育目的经历了一个十分复杂的演变过程,具有三个鲜明 的特点:强调德育;突出反映了社会本位论思想;自然科学教育未被重视。教育 目的是贯穿教育的一条主线,无论是家庭教育、是社会教育,都要围绕这一条 主线进行,只要偏离这一条主线,将给教育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也必将影响 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因此,教育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也必将影响着社会的 进步和发展。因此,了解教育目的的变化过程具有很大的意义。 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伴随社会的发展和对教育的探索, 提出了一系列教 育方针和教育目的。以下我将论述建国以来我国教育目的的变化过程:1)1949 年 12月, 新中国诞生不久, 教育部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 工作会议, 确定了全国教育工作的总方针: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是新民主主义的教育。它的主要任务是提高人民文化水平, 培养国家建设人才, 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的思想, 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这个方针被称为新民主 主义文化教育方针。 2)1957 年, 毛泽东根据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生产建设对人才的需要, 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 我们的教育方针, 应该使受教 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 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 动者。毛泽东提出的这个教育方针, 反映了社会主义发展对人才规格的要求, 对我国教育工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直是发展我国教育的重要方针。 3)1958年 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其中第三条指出: 党的教育工作方针, 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 教育与生产劳动

从建国至今语文教材的特征及主要语文教材分析

从建国至今语文教材的特征及主要语文教材从建国到改革开放时间段语文教材的特征:这个时间段中语文教材的特征也有几次演变。 建国初期1949年—1955年语文教材内容主要是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果实,注重思想教育,但缺乏语文知识教学和语文能力训练的系统性。主要语文教材有:1950年《小学语文课本》、1951年《初中语文课本》(宋云杉、朱文书、蒋忠仁编)、1951年《高级中学语文课本》(周祖谟、游国恩等编)。 学习前苏联教育经验时期1956年—1957年,语文教材汉语、文学分科教育实验,主要目的是探索语文教学的科学化、系统化。主要语文教材有:《汉语课本》、《文学课本》(中央语文教学问题委员会)、《阅读》、《作文•汉语》。 “大跃进时期”1958年—1960年,政治倾向导致语文教材非语文化,政治斗争蔓延到语文教材上。主要语文教材有:《语文》(仓促编写)。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1961年—1965年,开始反对把语文课变成政治课,确定了语文课的工具课性质,1963年根据新的教学大纲编写的十二年制学校中学语文课本充分的体现了这种教材理论。主要语文教材有:《十二年制中学语文教材》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年—1976年,语文教材变成阶级斗争教材,完全违背了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主要语文教材有:“革命文艺”、“革命大批判”、“政治语文”。

拨乱反正时期至改革开放1977年—1985年新编语文教材与1963年的教材一脉相承,更加成熟,并开展了多种教材的多种实验,主要有综合性和分科型两种。主要语文教材有:《阅读》、《作文•汉语》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作文》中央科学教育研究所。 从改革开放到20世纪末时间段语文教材特征:改革开放以来的语文教材,最重要的改革就是实行一纲多本,将教材引入竞争机制。国家教委于1986年成立“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决定对中小学教材进行全面改革,这是实行一纲多本,将教材引入竞争机制的重大改革。各种实验教材编写体系除综合型和分科型外还有以文体能力为体系、以听说读写为体系、以写作能力为体系、以阅读能力为体系、以语言训练为体系、以思维训练为体系、阅读与写作分科、读写与知识分科、以语文知识为体系这九种。各种实验教材有以下几个共同特点:单元组合、目标意识增强、教学并重、时代感增强,总体说明建立科学的教材体系,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迫切愿望,也是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 主要语文教材有:《初中语文》(三年制)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语文》(四年制实验版)人民教育出版社。 从新世纪到2017年时间段语文教材的特征: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2003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发,掀开了语文教材建设的新篇章。按照课程标准的规定,这个时间段的教材体现出了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注重继承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教材选文具有典范性,改变了过于强调接受学

新中国教育方针的形成与演变

新中国教育方针的形成与演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新纪元,也揭开了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新篇章。共和国成立之初,为了尽快改变文化教育十分落后的状况,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把改造旧教育、建设新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顺利完成了从旧教育向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转变,确立了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明确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方向。 教育方针的制定和落实,事关国家教育事业的兴衰成败。新中国成立60年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适应时代要求,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不断调整和完善的历史过程,体现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基本要求。 新中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提出与形成 新中国成立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成为教育事业面临的首要问题。1949年9月,就在新中国成立的前夜,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中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 1956年,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全面转入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使教育事业适应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对人才的急需,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逐步明确提了出来。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一重要论述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贯穿于社会主义教育培养目标之中,形成了新中国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教育方针。这一方针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发挥了持久的指导作用。 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明确提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同时指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后来概括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即“两个必须”)。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央文件中首次冠以“教育方针”字样对教育方针的表述。此后,人们将这一方针与1957年提出的教育方针结合起来,作为统一的教育方针加以贯彻,这就是1961年《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即“高教六十条”)中提出的“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一教育方针,以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国情及其教育活动为实践依据,以党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基本路线为政策依据,继承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关于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总方针的优良传统,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指明了前进的道路和发展的方向。这一方针于1978年正式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据此制定的各项政策,保证了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广大教育工作者努力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培养了大批思想道德和文化科学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大批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造就了一大批活跃在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各个领域的骨干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发展与完善

当代中国的代际流动模式及其变迁

当代中国的代际流动模式及其变迁 在当代中国,代际流动模式及其变迁成为了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代际流动指的是不同代人之间在社会地位、经济地位等方面的流动,而代际流动模式则描述了这种流动的方式和特点。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代际流动模式也在不断演变,深刻地影响着当代中国的社会结构和个人发展。 代际流动模式主要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水平和垂直。水平代际流动是指同代人之间在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方面的横向流动,而垂直代际流动则是指不同代人之间在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方面的上下流动。在当代中国,水平代际流动较为普遍,而垂直代际流动则相对较少。代际流动模式在个体和社会层面的表现形式和特点也有所不同。在个体层面,代际流动表现为个体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方面的变化,这种变化可能是向上的也可能是向下的。在社会层面,代际流动表现为社会阶层的分化和社会结构的变化,这种变化受到政策、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代际流动模式的影响和意义也非常重要。代际流动可以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使得更多的人有机会获得更好的社会和经济地位。代际流动可以激发社会的活力和创造力,使得社会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代际

流动还可以促进社会和谐和稳定,使得社会更加稳定和可控。 随着社会的变迁,代际流动模式也在不断演变。当代中国的代际流动变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代际流动变迁是指不同时代之间在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方面的流动 发生变化。当代中国的代际流动变迁主要受到改革开放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结构和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有的社会阶层结构被打乱,新的社会阶层开始形成,这为代际流动变迁提供了背景和条件。 代际流动变迁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社会阶层结构发生变化,原有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等发生了分化,新的社会阶层如白领、中产阶层等开始形成;二是教育水平成为代际流动的重要因素,知识的价值得到了重新认可和重视;三是家庭背景对代际流动的影响逐渐减弱,个人能力和素质成为关键因素。 代际流动变迁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经济发展促进了社会结构的变化,使得不同阶层之间的流动性增强;二是教育体制改革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教育机会和选择,使得知识成为重要的资本;三是价值观念的变化使得人们更加注重个人能力和素质的提高,而非仅仅依赖家庭背景。

建国以来中国女性择偶观的差异与变化

建国以来中国女性择偶观的差异与 变化 论文关键词:择偶标准变化改革开放时代性。 论文摘要:择偶标准是变化发展的,它一方面受政治变革、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又与人们的生存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息息相关,是二者相互作用的产物。50多年历史演进的事实表明:人们的择偶标准从单一化转向了多元化,远离了政治,淡化了政治因素、家庭背景等非个人因素,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得到了复归。多元化的择偶观既体现了传统的审美价值,又带有鲜活的现代色彩,有利于健康择偶观的建立。总之,择偶标准的变迁透视出时代发展的脉络,也从一个方面、非常可观地反映出了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各个方面的变 化发展历程。 择偶是一种重要的心理、社会、文化现象。作为社会成员一生中最重要的一种抉择,

择偶标准及其模式无疑会反映整个社会文 化的价值取向。因为在以往社会,按照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的看法,婚姻并不是个人的私事,选择谁与自己终生相伴,也不完全取决于当事人的喜好和意志,而是国外和国内的一些学者对择偶标准的 研究,涉及了广泛的变量。如乔题认为主要的标准有:性别、教育和智力、健康与相貌、经济状况、气质、年龄、持家能力、宗教等。巴斯概括了有关研究,发现择偶变量涉及身体特征、年龄、宗教、社会经济地位、智力、个性、以及社会态度等等。[1] 费舍则提出这些标准:他(她)爱你、你爱他(她)、性格、教育、健康、相貌、民族、职业、经济状况。李银河发现最受重视的标准有:年龄、身高、教育程度、职业、婚姻状况与经历、容貌、健康。所有这些都与一个时代的心理、文化、政治、经济和社会背景有关。而这些,从以下两种主要择偶理论中得到具体反映。 (一)实证研究理论从西方的一些 经典文献中来看,用于实证研究的择偶理论主要集中在以下3种,即:“同类匹配”理

新中国义务教育发展历程及其评价

新中国义务教育发展历程及其评价 武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朱永辉周雅婷周婷婷 内容提要:建国以来,中国的义务教育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时期,中国的义务教育在坎坷与争论中步入了21世纪。新世纪义务教育发展是关键,但发展的前提是如何更清楚地认识我国义务教育存在的根本问题,如何评价它。 关键词:义务教育;发展;问题;评价 义务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它的质量等因素直接关系到中国未来人才的质量与素质状况。回忆与反思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历程对于推动义务教育在新的历史阶段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建国初十七年的义务教育状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就把基础教育作为一项大政来抓。1954年9月20日,一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94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国家设立并且逐步扩大各种学校其他文化教育机关,以保证公民享受这种权利,国家特别关心青年体力和智力的发展。第9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障公民进行科学研究、文化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国家对从事科学、教育、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活动的公民的创造性活动,给予鼓励和帮助。”在这一教育宗旨和相应原则的指导下,建国初期我国的基础教育有明显的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 1.注重普及。1951年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初等教育及师范教育会议,明确指出,从1952年开始,争取十年内基本普及小学教育。1957年11月,中共中央文教小组召开了省、市文教听证会议,会议指出,采取办全日制、二部制、建议小学等各种学校的方法,力争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普及小学教育。在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通过办全日制、二部制、农业中学、业余中学、广播学校等各种各样的途径,力争普及中学教育……,在教育事业的发展上要抓两头,一头是办重点学校,另一头是抓好普及教育,并要制定教育发展的长远计划。 2.发展速度快。据1958年10月1日《光明日报》报道:“我国教育事业以空前速度获得巨大发展,我国的科学文化面貌正飞跃变化。全国入学率已达93.9%,87%的县市基本普及了小学教育,本年新建中学26000余所,全国中学生已达924万,比1957年增长47%。”这一时期的报道尽管有虚报浮夸倾向,但教育的发展和普及方面的成绩是应该肯定的。 3.从国情出发。1963年3月,中共中央颁发的《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指出根据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明确小学教育的任务,“是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劳动后备力量和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的新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面对的是国民党留下的一穷二白的烂摊

【新步步高】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学案与检测:第七单元学案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Word版含答案

学案25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课标要求] 1.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2.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一、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1.“两弹一星” (1)目的:增强国防实力,打破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 (2)表现 ①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加强了中国的国防能力。 ②重视和平利用核能,先后建成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用核技术为国民提供电力。 ③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仿制近程导弹成功。 ④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⑤1970年,随着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易混易错] “两弹一星”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其中“两弹”不是原子弹、氢弹。“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 2.载人航天技术 (1)决策:1992年,中国政府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研制计划。 (2)成就 ①1999年起,“神舟”飞船4次无人飞行成功。 ②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载着宇航员杨利伟升上了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 (3)影响: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重点精讲] 发展航天技术对人类现在和未来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有何作用与意义? (1)航天技术可以带动计算机、电子、测控等多种科学技术的发展。 (2)航天技术可直接服务于我们的生活,例如通信卫星、气象卫星等,改善了我们的生活。 (3)航天技术直接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4)航天技术的发展对增强中国的经济实力、科技竞争力、国际实力和民族凝聚力都具有重大意义。 深化探究

2021年山东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冲刺试题及答案

山东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诲学冲刺试题及答案1 一、单项选取题(在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种对的答案,并将对的答案序号填在题干括号内,错选、不选或多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20分)。1.德育途径有各种,其基本途径是( D)。 A.少先队活动 B.班主任工作 C.课外活动 D.思想品德课 2.直接教学和学生自学或作业交替进行,并在国内农村普遍使用教学组织形式是(C )。 A.班级授课 B.分组教学 C.复式教学 D.现场教学 3.学生结识重要任务是学习(B )。 A.直接经验 B.间接经验 C.理论知识 D.实践知识 4.教学主线目是培养( D)人。 A.有个性 B.有特长 C.片面发展

D.全面发展 5.目在于尽量满足社区、学校、学生差别性课程是(A )。 A.学校课程 B.地方课程 C.国家课程 D.基本课程 6.学生主体性形成,既是教诲目,也是教诲成功( A)。 A.条件 B.成果 C.任务 D.途径 7.教师不得对学生进行谩骂、体罚或其她侮辱学生行为,这是由学生(C )决定内。A.身心健康权 B.人身自由权 C.人格尊严权 D.隐私权 8.教诲学作为一门学科建立始于(A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斯宾塞 D.裴斯泰洛齐 9.“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古代( D )教诲主张。 A.朱熹

B.墨子 C.荀子 D.孔子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早学校教诲形态出当前( A )。 A.夏代 B.商代 C.西周 D.春秋战国时期 11.管仲说:“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句话反映了教师劳动(D )特点。 A.复杂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长期性 12.“严师出高徒”“棍棒出孝子”等谚语在国内广为流传,这是下面哪种理论观点对人们教诲方式影响成果(C )。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辐合论 D.个人本位论 13.教诲科学研究第一种环节是教诲科学研究( C) A.构思与表述 B.分析与表述 C.构思与设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