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电用煤的质量要求是什么

发电用煤的质量要求是什么

发电用煤的质量要求是什么

发电用煤的质量要求是什么

发电用煤的质量要求: 电厂煤粉炉对煤种的适用范围较广,它既可以设计成燃用高挥发分的褐煤,也可设计成燃用低挥发分的无烟煤。但对一台已安装使用的锅炉来讲,不可能燃用各种挥发分的煤炭,因为它受到喷燃器型式和炉膛结构的限制。发电用煤质量指标有:

①挥发分。

挥发分是判明煤炭着火特性的首要指标。挥发分含量越高,着火越容易。根据锅炉设计要求,供煤挥发分的值变化不宜太大,否则会影响锅炉的正常运行。如原设计燃用低挥发分的煤而改烧高挥发分的煤后,因火焰中心逼近喷燃器出口,可能因烧坏喷燃器而停炉;若原设计燃用高挥发分的煤种而改烧低挥发分的煤,则会因着火过迟使燃烧不完全,甚至造成熄火事故。因此供煤时要尽量按原设计的挥发分煤种或相近的煤种供应。

②灰分。

灰分含量会使火焰传播速度下降,着火时间推迟,燃烧不稳定,炉温下降。

③水分。

水分是燃烧过程中的有害物质之一,它在蒸发过程中吸收大量的热,对燃烧的影响比灰分大得多。

④发热量。

煤的发热量是锅炉设计的一个重要依据。由于电厂煤粉对煤种适应性较强,因此只要煤的发热量与锅炉设计要求大体相符即可。

⑤灰熔点。

由于煤粉炉炉膛火焰中心温度多在1500℃以上,在这样高温下,煤灰大多呈软化或流体状态。

⑥煤的硫分。

硫是煤中有害杂质,虽对燃烧本身没有影响,但它的含量太高,对设备的腐蚀和环境的污染都相当严重。因此,电厂燃用煤的硫分不能太高,一般要求最高不能超过2.5%

配合煤的主要质量指标要求

配合煤的主要质量指标要求 配合煤指标要求:灰分、硫分、粘结性、挥发分、水分、细度、堆密度、磷含量、煤化度、岩相组成及膨胀压力等。 ①配合煤的灰分:煤的灰分全部残留于焦炭配煤灰分(A煤)=焦炭灰分(A 焦)×成焦率(K,%) ②配合煤的硫分:煤的硫分应控制在规定的指标以下,煤中的硫分约有60%~ 70%转入焦炭,因配合煤的产焦率为70%~80%,故焦炭硫分约为配合煤硫分的80%~90%,由此可根据焦炭对硫分的要求计算出配合煤硫分的上限。 配合煤的硫分取决于各单种煤的硫分及其配比,它可由单种煤按加和性原则计算,St,d=∑St,diXi 式中:St,d-配合煤干燥基硫分 St,di-各单种煤的干燥基硫分 Xi-各单种煤的配煤比例 ③配合煤的煤化度指标煤的变质程度常用指标为挥发分Vdaf和平均最大反 射率R o max ,两者有密切关联。挥发分可直接测定,配煤可按加和性原则计算,但由于煤热解产物间存在反应,其Vdaf值有一定差值。 配合煤的挥发分对焦炭的最终收缩量,裂纹度及化学产品产量,质量有直接影响。挥发分高,煤气和化学产品率高,但挥发分过高,结焦性减弱,收缩性大,焦炭强度降低,平均块度减少。 煤料的煤化度还影响焦炭的气孔率,比表面积,光学显微结构等,当挥发分 18~30%,R o max 为1.1~1.6时,焦炭的各向异性程度高;当R o max 为1.15~1.30 时,焦炭的耐磨强度和反应后强度达到最优范围。 ④配合煤的粘结性指标:最大流动度MF=70(或100)-103ddpm;总膨胀度b≥ 50%;最大胶质层厚度Y=17-22mm。与此对应有三种常用控制方法:1、胶质层指数控制法:Y值为17-22mm,X为17-23mm,Vdaf为28-32%。2、粘结指数控制法:以粘结指数G和挥发分Vdaf作为控制指标。G为58-72,Vdaf 为28-32%。3、煤的流动度控制法:以煤的流动度MF和煤的境质组反射率R max 作为控制指标。 ⑤配合煤的细度:用0-3mm粒度级煤占全部煤的质量的百分率来表示。a、细度 对粘结性的影响:细度过细时导致粘结性下降,当煤粒度小至0.5-1mm时,其膨胀度开始明显降低;煤本身粘结性不同,细度对膨胀度影响的程度也不同。b、细度对堆密度的影响:如小于2mm粒级含量从60%增加到80%时,堆密度减少30-40kg/m3。使炭化室装煤量减少,装炉煤粘结性降低,导致焦 炭耐磨强度变差(即M 10 增大),因此尽量保证煤料粉碎的均匀性。对常规炼焦,0-3mm粒级量为72-80%;捣固炼焦为90%以上,为配煤细度均匀,在粉碎前筛出粒度小于3mm的煤,防止重复粉碎,粒度过细。 ⑥配合煤的水分:控制在7-10%并保持稳定,水分高将延长结焦时间,降低 产量,增加耗热量,配煤水分为7-8%时,堆密度最小,改善煤料的粘结性。 增大配合煤堆密度可以改善焦炭气孔结构,提高焦炭强度。但密度过大,会引起膨胀压力过大引起对炉体的损坏。 ⑦配合煤的炼焦膨胀压力由于配合煤中组分间相互作用,影响因素更加复杂。 当前只能以试验测定膨胀压力值。常规炼焦配煤范围内,煤料的煤化度加深则膨胀压力增大;对同一煤料,增大堆密度,膨胀压力也增加。

煤质量标准

煤质量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煤的质量指标和检验方法,适用于本公司锅炉用煤的进货检验。 2、质量要求 灰外观:燃烧后略呈焦状 细度(Φ0-3mm)≤20% 灰分≤26% 挥发份≥24% 水份≤8% 低位发热量≥20934KJ/Kg 3、取样方法 从运输煤车或者煤堆的不同部位取有代表性试样,一般每吨煤中采取试样500g左右。 将采取的试样混合均匀后,利用四分法缩分至3000g左右。 将风干试样(测外部水份后试样)研碎至全部通过600目筛,取50-60g,贮于清洁、干燥、具塞磨口瓶中,备用。 4、检验方法 煤湿份(外部水分)的测定 测定步骤 将试样充分混均后,准确称取50g放入铁盘中铺开,在70℃以下的温度下烘至煤样不粘器具为止,取出冷却至室温后称重。 结果计算 试样在70℃以下干燥后失去重量(g)

湿份=-----------------------------------×100 试样重量(g) 固有水份的测定 测定步骤 准确称取1±烘去湿份试样于已知重量的称量瓶中,置于105℃的烘箱中烘干1小时,加盖取出置于干燥器内,冷却后称重,然后进行每小时一次的检查性干燥,直至试样的减量或增量小于为止。所失重量即为水份。结果计算 所失水份重(g) 水份=---------------------------------------×100 试样重(g) 全水份的测定 原理 全水份是湿份和分析试样固有水份换算成工作基(或称工作质)的水份之和,也就是以工作基重量作为计算基准,湿份的计算基准当然是工作基,因分析的固有水份必须换算成工作基,方可与湿份相加。 以W分析%代表固有水份换算成工作基时 100-湿份 W工作(应用)= W分析×--------------------------- 100 结果计算 100-湿份 全水份=湿份%+W工作=湿份%+W分析×---------------------------

煤沥青的国家质量标准

煤沥青 (GB/T 2290—94) 1 主题内容与技术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沥青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与运输。 本标准适用于高温煤焦油经加工所得的低温、中温、高温煤沥青。 2 引用标准 GB 2000 焦化产品固体类取样方法 GB/T 2001 焦炭工业分析测定方法 GB 2288 焦化产品水分测定方法 GB 2291 煤沥青试验室式样的制备方法 GB 2292 煤沥青甲苯不溶物测定方法(抽提法) GB 2293 煤沥青喹啉不溶物测定方法 GB 2294 煤沥青软化点测定方法 GB 2295 煤沥青灰分测定方法 GB 8782 焦化产品软化点测定方法杯球法 3 技术要求 煤沥青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规定。 表1 煤沥青的技术指标

(2)落地2号中温沥青灰分允许不大于1%。 (3)1号中温沥青主要用于电极沥青。 (4)沥青中喹啉不溶物含量每月至少测定一次。 4 试验方法 4.1 软化点的测定按GB 2294规定进行,或按GB 8728规定进行。发生争议时按GB 2294规定进行仲裁。 4.2 甲苯不溶物含量的测定按GB 2292规定进行。 4.3 灰分的测定按GB 2295进行测定。 4.4 挥发分的测定按GB/T 2001规定进行。 4.5 水分测定按GB 2288规定进行。 4.6 喹啉不溶物含量测定按GB 2293规定进行。 5 检验规则 5.1 煤沥青的质量检查和验收由质量监督部门进行。 5.2 试样的采取和制备按GB 2000、GB 2291规定进行。 6 标志、包装与运输 6.1 煤沥青需装入干净的车皮或其他包装中发给需方,包装上应标有产品名称、净重、制造厂名及有毒标记。 6.2 每批出厂的产品都应附有质量证明书,证明书的内容包括:供方名称、产品名称、标准编号、批号、毛重、净重、商标、发货日期和本标准规定的各项结果、质量等级。

煤炭质量常用指标的含义

煤炭质量常用指标的含义

煤炭质量常用指标的含义 一、水分符号:M,单位:%, 是一项重要的煤质指标,煤的水分对其加工利用、贸易、运输和储存都有很大 的影响。一般说来,水分高要影响煤的质量。在煤的利用中首先遇到的是煤的破碎 问题,水分高的煤就难以破碎;在锅炉燃烧中,水分高就影响燃烧稳定性和热传导;在炼焦时,水分高会降低焦产率;而且由于水分大量蒸发带走热量而延长焦化周期;在煤炭贸易中,水分也是一个定质和定量的主要指标,故在签订销煤合同时,用户 一般都会提出煤中水分的限值。 煤的水分简单地说分为:全水分、内在水分 内水:由植物变成煤时所含的水分。 外水:在开采或运输等过程中附在煤表面和裂隙中的水分。 在煤的变质程度越大,内在水分越低.水分的存在对煤极其不利,在煤作为燃料时,煤中的水分会成蒸汽,在蒸发时消耗热量。 煤炭运销中常用的水分指标有:全水(符号:Mt),全水分包括外在水分和内在水分;一般分析煤样水分(也称空干基水分,符号:Mad ),它是指分析用煤样(《0.2mm)在实验室大气中达到平衡后所保留的水分,也可以认为是内在水分。有时用户也会 要求使用收到基水分(符号:Mar),一般可认为Mar=Mt。 二、灰分符号:A,单位:%, 煤在彻底燃烧后所剩下的残渣。外在灰分通过分选大部分能去掉,内在灰分是成煤的原始植物本身所含的无机物,内在灰分越高,煤的可选性越差.灰分是有害物质。 动力煤中灰分增加,发热量降低,排渣量增加,煤容易结渣。 在煤炭运销中常用的灰分指标有:空干基(又称分析基)灰分(符号:Aad)、干基灰分(符号:Ad)和收到基灰分(符号:Aar)。 三、挥发分(全称为:挥发分产率,Volatile matter ) 煤的挥发分符号:V,单位:%,是煤中的有机物质和一部分矿物加热分解的产物;它不是煤中固有物质;而是在特定温度下的煤热分解产物,所以确切地说挥发 分叫挥发分产率。煤的挥发分与煤的变质程度有很大的关系,随煤化程度的增加, 挥发分降低;

煤炭质量标准

煤炭分级标准

目录 1.煤炭质量标准——煤的固定碳分级 (1) 2.煤矿企业生产测定标准——工业型煤结渣性测定方法 2002年 (1) 3.煤炭质量标准——全水分 (2) 4.煤炭质量标准——煤炭质量分级 第1部分:灰分2004年 (2) 5.煤炭质量标准——煤炭质量分级 第2部分:硫分(一)2004年 (3) 6.煤炭质量标准——煤炭质量分级 第3部分:发热量 (5) 7.煤炭质量标准——煤的热稳定性分级 (5) 8.煤炭质量标准——煤的哈氏可磨性指数分级 (6) 9.煤炭质量标准——煤灰软化温度分级 (6) 10.煤炭质量标准——煤灰流动温度分级 (6) 11.煤炭质量标准——煤中氯含量分级 (7) 12.煤炭质量标准——煤中氟含量分级 (7) 13.煤炭质量标准——煤中磷分分级 (7) 14.煤炭质量标准——煤中砷含量分级 (8) 15.烟煤黏结指数分级 (8)

1. 煤炭质量标准——煤的固定碳分级 MT/T 561—1996 序号 级别名称 代号 分级范围(FC d ),%试验方法 1 特低固定碳煤 SLFC ≤45.00 2 低固定碳煤 LFC >45.00~55.00 3 中等固定碳煤 MFC >55.00~65.00 4 中高固定碳煤 MHFC >65.00~75.00 5 高固定碳煤 HFC >75.00~85.00 6 特高固定碳煤 SHFC >85.00 GB 212 2. 煤矿企业生产测定标准——工业型煤结渣性测定方法 2002年 在结渣性强度区域图上(见图2),以鼓风强度0.1 m/s、0.2 m/s、和0.3m/s 的平均结渣率绘制结渣性曲线。 1—强结渣区;2—中等结渣区;3—弱结渣区 结渣性强度区域图

煤炭质量常用指标的含义

煤炭质量常用指标的含义 一、水分符号:M,单位:%, 是一项重要的煤质指标,煤的水分对其加工利用、贸易、运输和储存都有很大的影响。一般说来,水分高要影响煤的质量。在煤的利用中首先遇到的是煤的破碎问题,水分高的煤就难以破碎;在锅炉燃烧中,水分高就影响燃烧稳定性和热传导;在炼焦时,水分高会降低焦产率;而且由于水分大量蒸发带走热量而延长焦化周期;在煤炭贸易中,水分也是一个定质和定量的主要指标,故在签订销煤合同时,用户一般都会提出煤中水分的限值。 煤的水分简单地说分为:全水分、内在水分 内水:由植物变成煤时所含的水分。 外水:在开采或运输等过程中附在煤表面和裂隙中的水分。 在煤的变质程度越大,内在水分越低.水分的存在对煤极其不利,在煤作为燃料时,煤中的水分会成蒸汽,在蒸发时消耗热量。 煤炭运销中常用的水分指标有:全水(符号:Mt),全水分包括外在水分和内在水分;一般分析煤样水分(也称空干基水分,符号:Mad ),它是指分析用煤样(《0.2mm)在实验室大气中达到平衡后所保留的水分,也可以认为是内在水分。有时用户也会要求使用收到基水分(符号:Mar),一般可认为Mar=Mt。 二、灰分符号:A,单位:%, 煤在彻底燃烧后所剩下的残渣。外在灰分通过分选大部分能去掉,内在灰分是成煤的原始植物本身所含的无机物,内在灰分越高,煤的可选性越差.灰分是有害物质。 动力煤中灰分增加,发热量降低,排渣量增加,煤容易结渣。 在煤炭运销中常用的灰分指标有:空干基(又称分析基)灰分(符号:Aad)、干基灰分(符号:Ad)和收到基灰分(符号:Aar)。 三、挥发分(全称为:挥发分产率,Volatile matter ) 煤的挥发分符号:V,单位:%,是煤中的有机物质和一部分矿物加热分解的产物;它不是煤中固有物质;而是在特定温度下的煤热分解产物,所以确切地说挥发分叫挥发分产率。煤的挥发分与煤的变质程度有很大的关系,随煤化程度的增加,挥发分降低;

2020年(冶金行业)工业用煤质量要求简介

(冶金行业)工业用煤质量 要求简介

3工业用煤质量要求简介 壹、煤焦用煤对煤质的要求 1、单种炼焦煤的结焦特性及其在配煤中的作用 (1)气煤.气煤在加热时能产生较多的胶质体.但这种胶质体的热稳定性差,容易分解。气煤由半焦转变为焦炭时,产生大量挥发物:因此收缩度大,形成焦炭纵裂纹多,块度小,机械强度名日氏。但在配煤中配入气煤,能够音化工产品的回收率.降低煤的膨胀压力。(2)肥煤.肥煤在加热时能产生大量胶质体.热稳定性较好.成焦时熔融性较好,可是由于肥煤成焦时,其内部应力未及时松驰。会产生较多的横裂纹。肥煤在配煤中的作用很重要。被认为是基础煤,因此它具有很强的粘结力,能够粘结壹部分弱粘煤炼成强度较好的冶金焦炭。 (3)焦煤(通常称主焦煤)。炼焦煤具有中等挥发分和中等胶质层,单独炼焦时形成热稳定性很好的胶质体。能炼制成块大、裂纹少、耐磨性好的焦炭,在工业不发达时常用它单独炼焦。但在现代室式焦炉中用焦煤单独炼焦时,由于收缩小,膨胀压力大,造成推焦困难.甚至损坏焦炉。在配煤中它能够起到提高焦炭强度的作用。 (4)痰煤。瘦煤在加热时产生的胶质体t少,形成的焦炭块度大,裂纹少,但不耐磨。在配煤中配入瘦煤能够增加焦炭的块度。 2、焦炭在高炉炼铁中的作用高炉炼铁使用的炉料包括铁矿石〔天然矿石、烧结矿或球团矿)、溶剂(石灰石或白云石)和焦炭,炉料从炉顶依次分批装入炉内.焦炭在高炉炼铁中的作用能够概括为: (l)提供热量.焦炭在焦炉风口前的回旋区内激烈燃烧,燃烧产生的热能是主炉冶炼过程中的主要热源。 (2)仍原作用。焦炭是回旋区内姗烧生成的高温煤气。在上升过程中将热能供给炉料,使之和焦炭发生吸热反应,生成CO和H2,随后CO和铁矿石中的铁氧化物发生仍原反应转化

3工业用煤质量要求简

3 工业用煤质量要求简介 一、煤焦用煤对煤质的要求 1 、单种炼焦煤的结焦特性及其在配煤中的作用 ( 1 )气煤.气煤在加热时能产生较多的胶质体.但这种胶质体的热稳定性差,容易分解。气煤由半焦转变为焦炭时,产生大量挥发物:因此收缩度大,形成焦炭纵裂纹多,块度小,机械强度名日氏。但在配煤中配入气煤,可以音化工产品的回收率.降低煤的膨胀压力。 ( 2 )肥煤.肥煤在加热时能产生大量胶质体.热稳定性较好.成焦时熔融性较好,但是由于肥煤成焦时,其内部应力未及时松驰。会产生较多的横裂纹。肥煤在配煤中的作用很重要。被认为是基础煤,因此它具有很强的粘结力,可以粘结一部分弱粘煤炼成强度较好的冶金焦炭。 ( 3 )焦煤(通常称主焦煤)。炼焦煤具有中等挥发分与中等胶质层,单独炼焦时形成热稳定性很好的胶质体。能炼制成块大、裂纹少、耐磨性好的焦炭,在工业不发达时常用它单独炼焦。但在现代室式焦炉中用焦煤单独炼焦时,由于收缩小,膨胀压力大,造成推焦困难.甚至损坏焦炉。在配煤中它可以起到提高焦炭强度的作用。 ( 4 )痰煤。瘦煤在加热时产生的胶质体t 少,形成的焦炭块度大,裂纹少,但不耐磨。在配煤中配入瘦煤可以增加焦炭的块度。 2 、焦炭在高炉炼铁中的作用高炉炼铁使用的炉料包括铁矿石〔天然矿石、烧结矿或球团矿)、溶剂(石灰石或白云石)和焦炭,炉料从炉顶依次分批装入炉内.焦炭在高炉炼铁中的作用可以概括为: ( l )提供热量.焦炭在焦炉风口前的回旋区内激烈燃烧,燃烧产生的热能是主炉冶炼过程中的主要热源。 ( 2 )还原作用。焦炭是回旋区内姗烧生成的高温煤气。在上升过程中将热能供给炉料,使之与焦炭发生吸热反应,生成CO 和H2 ,随后CO 与铁矿石中的铁氧化物发生还原反应转化为金属铁. ( 3 )骨架作用。高炉冶炼过程都发生在煤气上升和炉料下降的相向运动和相互作用之中,整个料柱的透气性是高炉运行的关键。在料柱上部,焦炭起煤气流分配层的作用;在料柱中部.焦炭起骨架作用,支撑着已经熔融的铁矿石,使煤气正常上升:在料柱下部,高温下仍以固态块状存在的焦炭与已经成为液态的铁水和熔渣混在一起,成为煤气上升与铁水、炉渣下降的疏松骨架. 3 、焦炭质量标准 ( l )抗碎机械强度(M40 ) ,指焦炭在转鼓中转动一定时间后,大于40mm的重量所点试样总质量的百分数。

煤炭质量的基本指标及检验标准

煤炭质量的基本指标及检验标准 1. 一、水分(M ) 煤的水分分为两种,一是内在水分(Minh ),是由植物变成煤时所含的水分;二是外水(Mf ),是在开采、运输等过程中附在煤表面和裂隙中的水分.全水分是煤的外在 水分和内在水分总和。一般来讲,煤的变质程度越大,内在水分越低。褐煤、长焰煤内在水分普通较高,贫煤、无烟煤内在水分较低。 水分的存在对煤的利用极其不利,它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运输资源,而且当煤作为燃料时,煤中水分会成为蒸汽,在蒸发时消耗热量;另外,精煤的水分对炼焦也产生一定的影响。一般水分每增加2 % ,发热量降低100kcal/kg(大卡/千克);冶炼精煤中水分每增加1 % ,结焦时间延长5 一10min . 1. 二、灰分(A ) 煤在彻底燃烧后所剩下的残渣称为灰分,灰分分外在灰分和内在灰分。外在灰分是来 自顶板和夹研中的岩石碎块,它与采煤方法的合理与否有很大关系。外在灰分通过分选大部分能去掉。内在灰分是成煤的原始植物本身所含的无机物,内在灰分越高,煤的可选性越差。灰是有害物质.动力煤中灰分增加,发热量降低、排渣量增加,煤容易结渣;一般灰分每增加2% ?发热量降低10okcal / kg 左右。冶炼精煤中灰分增加,高炉利用系数降低,焦炭强度下降,石灰石用量增加;灰分每增加1 % ,焦炭强度下降2 % ,高炉生产能九下降3 % ,石灰石用量增加4 % . 1. 三、挥发分(V ) 煤在高温和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时,所排出的气体和液体状态的产物称为挥发分。 挥发分的主要成分为甲烷、氢及其他碳氢化合物等。它是鉴别煤炭类别和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来讲,随着煤炭变质程度的增加,煤炭挥发分降低。褐煤、气煤挥发分较高,瘦煤、无烟煤挥发分较低。 1. 四、固定碳含量(FC ) 固定碳含量是指除去水分、灰分和挥发分的残留物,它是确定煤炭用途的重要指标。 从100减去煤的水分、灰分和挥发分后的差值即煤的固定碳含量。根据使用的计算挥发分的基准,可以计算出干基、干燥无灰基等不同基准的固定碳含量。 1. 五、发热量(Q ) 发热量是指单位质量的煤完全的燃烧时所产生的热量,主要分为高位发热量和低位发 热量。煤的高位发热量减去水的汽化热即是低位发热量。发热量国际单位为百万焦耳/千克(MJ/kg ),常用单位大卡斤克,换算关系为:1MJ / kg =239 . 14kcal / kg ? 1J = 0.239gcal ? 1cal= 4 . l8J 。如发热量550kcaL/ g , 5500kcal / kg=550÷239 . 14 = 23MJ/kg .为便于比较,我们在衡量煤炭时消耗时,要把实际使用的不同发热量的煤炭换算成标准煤,标准煤的发热

工业用煤质量标准

工业用煤质量标准 coal quality standard for industrial utilization 根据不同工业部门对煤炭质量的要求而制定的用煤技术条件。 煤炭广泛用于电力、冶金、化工、建材、铁路交通和城市煤气等部门。为了搞好煤的合理加工、分配、调运、利用,使煤炭品种与主要工业用户做到对路供应,逐步实现对主要钢铁厂、发电厂、化肥厂、水泥厂、铁路机车等用煤企业定点供应,由煤炭工业部和有关部门,先后制定了蒸汽机车、发电煤粉锅炉、合成氨、水泥回转窑、冶金焦、常压固定床煤气发生炉等主要用煤的质量国家标准。这些标准是根据中国煤炭资源的特点和加工现状,贮、装、运条件,结合各工业部门用煤设备的技术特点及对煤炭质量的要求而制定的。内容包括主要技术指标及其界限值和不同等级界限值,用于评价煤炭资源,为制定矿区供煤质量标准和煤炭生产洗选加工、煤炭分配、调运和用煤设备的技术改造等提供依据。 冶金焦用煤质量标准(GB397-65) 焦炭是高炉炼铁的燃料和还原剂。为了维持炉内料柱的透气性,使高炉正常运行,要求焦炭有一定的块度和强度,因此冶金焦用煤必须有较好的结焦性和 粘结性。用于炼焦的煤中单种煤的精煤灰分Ad应小于12.5%,硫分St,d小于1.5%(肥煤不超过 2.5%)。在炼焦配煤时,配合的精煤平均灰分小于10%,硫分小于1.2%,挥发分V daf在28%~32%左右,胶质层最大厚度(Y值)为15~20mm。此外,标准中还规定了冶金焦用精煤的灰分、硫分和水分分级及其界限值。 冶金焦用煤质量必须符合下列技术要求: (1)煤炭类别: 1/2中粘煤、气煤、气肥煤、1/3焦煤、肥煤、焦煤、瘦煤、贫瘦煤。 (2) 高炉冶金焦用精煤的质量应符合表1的规定。 合成氨用煤质量标准(GB7561-87) 生产氮肥常采用固定床煤气发生炉,当以无烟块煤为原 料制造 半水煤气生产合成氨时,要求入炉煤的块度均匀,热稳定性好,抗碎强度高,煤灰软化温度较高,以保证气化炉的正常运行。 合成氨用煤的质量必须符合表2技术要求。 常压固定床煤气发生炉用煤质量标准(GB9143—88) 利用固定床煤气发生炉,以氧、空气或水蒸气等作气化剂,使煤转化成含氢和一氧化碳等为主的煤气作为燃料气和原料气时,要求入炉的烟煤和无烟煤块度均匀(以25~50mm中块较好),煤灰软化温度较高,热稳定性好,抗碎强度高,粘结性弱的烟煤或无烟煤。 常压固定床煤气发生炉用煤的质量必须符合下列技术要求: (1)煤炭类别:长焰煤、不粘煤、弱粘煤、1/2中粘煤、气煤、1/3焦煤、贫煤、无烟煤。 (2) 技术条件: 见表3。

【九煤互联】电厂用煤标准,对煤炭质量指标及质量要求!

电厂用煤标准,对煤炭质量指标及质量要求! 火力发电厂燃用的煤通常称为动力煤,其分类方法主要是依据煤的干燥无灰基挥发分进行分类。就动力煤类别来说,主要有褐煤、长焰煤、不粘结煤、贫煤;气煤以及少量的无烟煤。从商品煤来说,主要有洗混煤、洗中煤、粉煤、末煤等。劣质煤主要指对锅炉运行不利的多灰分(大于40%)低热值(小于15.73兆焦/千克)的烟煤、低挥发分(小于10%)的无烟煤、水分高热值低的褐煤以及高硫(大于2%)煤等。 一:质量指标: 1 发热量: 煤的发热量是设计发电锅炉时的一个重要指标,煤的发热量低于设计指标,炉内温度水平降低,影响煤粉的燃点和燃尽,锅炉热效率下降,当发热量低到一定程度时,将引起燃烧不稳,灭火放炮,以至必须投油助燃。反之,煤的发热量高于设计水平,炉膛温度必然升高,烧灰大多软化、熔融,容易形成结渣。

2 灰分: 灰分含量会使火焰传播速度下降,着火时间推迟,燃烧不稳定,炉温下降。煤的灰分产率越高,发热量越低,燃烧温度下降,排灰量增大,热效低,受热面沾污磨损严重, 所以灰分越低越好。 3 水分: 水分含量高,发热量低,排烟损失大,还容易引起煤仓、管道及给煤机内黏结堵塞。但水分的存在有一定的好处,火焰中含有水蒸气对煤粉的悬浮燃烧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催化剂,水分还可防止煤尘飞扬等。 4 挥发分: 是判明煤炭着火特性的首要指标,挥发分含量越高,着火越容易,燃烧速度越快。根据锅炉设计要求,供煤挥发分的值变化不宜太大,否则会影响锅炉的正常运行。如原设计燃用低挥发分的煤而改烧高挥发分的煤后,因火焰中心逼近喷燃器出口,可能因烧坏喷燃器而停炉;若原设计燃用高挥发分的煤种而改烧低挥发分的煤,则会因着火过迟使燃烧不完全,甚至造成熄火事故。因此供煤时要尽量按原设计的挥发分煤种或相近的煤种供应。 5 煤灰熔融性: 对于固态排渣煤粉炉要求ST≥1350℃,低于这个温度有可能造成炉膛结渣,阻碍锅炉正 常运行。液态排渣煤粉炉要求灰熔融性越低越好,而且煤灰黏度也越低越好。(灰熔点:由于煤粉炉炉膛火焰中心温度多在1500℃以上,在这样高温下,煤灰大多呈软化或流体状态。)6 煤的硫分: 硫燃烧后生成SO2 和SO3 ,它们极易与烟气中的水蒸气化合成H2SO4蒸气,对发电设备产生腐蚀作用,同时,SO2和SO3 排放到空气中,大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另外,

GB212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GB/T212-91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本标准参照采用了国际标准ISO348∶1981(E)《硬煤分析试样中水分测定方法直接容量法》、ISO562∶1981(E)《硬煤和焦炭挥发分测定方法》和ISO1171∶1981(E)《固体矿物燃料灰分测定方法》。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的水分、灰分和挥发分的测定方法和固定碳的计算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褐煤、烟煤和无烟煤。 2.水分的测定 本标准规定了3种煤中水分的测定方法。其中方法A和方法B适用于所有煤种;方法C仅适用于烟煤和无烟煤。 A.方法A(通氮干燥法) i.方法提要 称取一定量的空气干燥煤样,置于105~110℃干燥箱中,在干燥氮气流中干燥 到质量恒定。然后根据煤样的质量损失计算出水分的百分含量。 ii.试剂 a.氮气:纯度99.9%,含氧量小于100ppm。 b.无水氯化钙(HGB3208):化学纯,粒状。 c.变色硅胶:工业用品。 iii.仪器、设备 a.小空间干燥箱:箱体严密,具有较小的自由空间,有气体进、出口,并 带有自动控温装置,能保持温度在105~110℃范围内。 b.玻璃称量瓶:直径40mm,高25mm,并带有严密的磨口盖(见图1)。 c.干燥箱:内装变色硅胶或粒状无水氯化钙。 d.干燥塔:容量250mL,内装干燥剂。 e.流量计:量程为100~1 000mL/min。 f.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图1 玻璃称量瓶 iv.分析步骤 a.用预先干燥和称量过(精确至0.0002g)的称量瓶称取粒度为0.2mm以 下的空气干燥煤样1±0.1g,精确至0.0002g,平摊在称量瓶中。 b.打开称量瓶盖,放入预先通入干燥氮气1)并已加热到105~110℃的干燥 箱中。烟煤干燥1.5h,褐煤和无烟煤干燥2h。 注:1)在称量瓶放入干燥箱前10min开始通气,氮气流量以每小时换 气15次计算。 c.从干燥箱中取出称量瓶,立即盖上盖,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约 20min)后,称量。 d.进行检查性干燥,每次30min,直到,连续两次干燥煤样质量的减少不 超过0.001g或质量增加时为止。在后一种情况下,要采用质量增加前 一次的质量为计算依据。水分在2%以下时,不必进行检查性干燥。 v.分析结果的计算 空气干燥煤样的水分按式(1)计算: (1) 式中:M ad——空气干燥煤样的水分含量,%; m1——煤样干燥后失去的质量,g; m——煤样的质量,g。 B.方法B(甲蒸馏法) i.方法提要 称取一定量的空气干燥煤样于圆底烧瓶中,加入甲苯共同煮沸。分馏出的液体收 集在水分测定管中并分层,量出水的体积(mL)。以水的质量占煤样质量的百分 数作为水分含量。

GBT212-2008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GB/T212-2008 代替GB/T 212-2001,GB/T 15334-1994,GB/T 18856.7-2002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和水煤浆的水分、灰分和挥发分的测定方法和固定碳的计算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褐煤、烟煤、无烟煤和水煤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18 煤中碳酸盐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方法(GB/T 218-1996,eqv ISO 925:1980)GB/T 7560 煤中矿物质的测定方法(GB/T 7560-2001,eqv ISO 602:1983) GB/T 18510 煤和焦炭试验可替代方法确认准则 GB/T 18856.1 水煤浆试验方法第1部分:采样 3 水分的测定 本章规定了煤的三种水分测定方法。其中方法A适用于所有煤种,方法B仅适用于烟煤和无烟煤,微波干燥法(见附录A)适用于褐煤和烟煤水分的快速测定。 在仲裁分析中遇到有用一般分析试验煤样水分进行校正以及基的换算时,应用方法A测定一般分析试验煤样的水分。 3.1 方法A(通氮干燥法) 3.1.1 方法提要 称取一定量的一般分析试验煤样,置于(105~110)℃干燥箱中,在干燥氮气流中干燥到质量恒定。然后根据煤样的质量损失计算出水分的质量分数。 3.1.2 试剂 3.1.2.1 氮气:纯度99.9%,含氧量小于0.01%. 3.1.2.2 无水氯化钙(HGB 3208):化学纯,粒状。 3.1.2.3 变色硅胶:工业用品。 3.1.3 仪器设备 3.1.3.1 小空间干燥箱:箱体严密,具有较小的自由空间,有气体进、出口,并带有自动控温装置,能保持温度在(105~110)℃范围内。 3.1.3.2 玻璃称量瓶:直径40mm,高25mm,并带有严密的磨口盖(见图1)。 单位为毫米

工业用煤质量要求简介

工业用煤质量要求简介 鹤壁冶金仪器公司--马跃骋 一、煤焦用煤对煤质的要求 1 、单种炼焦煤的结焦特性及其在配煤中的作用 ( 1 )气煤.气煤在加热时能产生较多的胶质体.但这种胶质体的热稳定性差,容易分解。气煤由半焦转变为焦炭时,产生大量挥发物:因此收缩度大,形成焦炭纵裂纹多,块度小,机械强度名日氏。但在配煤中配入气煤,可以音化工产品的回收率.降低煤的膨胀压力。 ( 2 )肥煤.肥煤在加热时能产生大量胶质体.热稳定性较好.成焦时熔融性较好,但是由于肥煤成焦时,其内部应力未及时松驰。会产生较多的横裂纹。肥煤在配煤中的作用很重要。被认为是基础煤,因此它具有很强的粘结力,可以粘结一部分弱粘煤炼成强度较好的冶金焦炭。 ( 3 )焦煤(通常称主焦煤)。炼焦煤具有中等挥发分与中等胶质层,单独炼焦时形成热稳定性很好的胶质体。能炼制成块大、裂纹少、耐磨性好的焦炭,在工业不发达时常用它单独炼焦。但在现代室式焦炉中用焦煤单独炼焦时,由于收缩小,膨胀压力大,造成推焦困难.甚至损坏焦炉。在配煤中它可以起到提高焦炭强度的作用。 ( 4 )痰煤。瘦煤在加热时产生的胶质体t 少,形成的焦炭块度大,裂纹少,但不耐磨。在配煤中配入瘦煤可以增加焦炭的块度。 2 、焦炭在高炉炼铁中的作用高炉炼铁使用的炉料包括铁矿石〔天然矿石、烧结矿或球团矿)、溶剂(石灰石或白云石)和焦炭,炉料从炉顶依次分批装入炉内.焦炭在高炉炼铁中的作用可以概括为: ( l )提供热量.焦炭在焦炉风口前的回旋区内激烈燃烧,燃烧产生的热能是主炉冶炼过程中的主要热源。 ( 2 )还原作用。焦炭是回旋区内姗烧生成的高温煤气。在上升过程中将热能供给炉料,使之与焦炭发生吸热反应,生成CO 和H2 ,随后CO 与铁矿石中的铁氧化物发生还原反应转化为金属铁. ( 3 )骨架作用。高炉冶炼过程都发生在煤气上升和炉料下降的相向运动和相互作用之中,整个料柱的透气性是高炉运行的关键。在料柱上部,焦炭起煤气流分配层的作用;在料柱中部.焦炭起骨架作用,支撑着已经熔融的铁矿石,使煤气正常上升:在料柱下部,高温下仍以固态块状存在的焦炭与已经成为液态的铁水和熔渣混在一起,成为煤气上升与铁水、炉渣下降的疏松骨架. 3 、焦炭质量标准 ( l )抗碎机械强度(M40 ) ,指焦炭在转鼓中转动一定时间后,大于40mm的重量所点试样总质量的百分数。 ( 2 )抗耐磨强度(M10 )。指焦炭在转鼓中转动一定时间后,小于IOmm 的质量所点试样.总质量的百分数。 4 、焦炭质量对高炉炼铁的影响 ( 11 )抗碎强度M40 、抗磨强度M10 的影响,M40 每降1 % ,高炉利用系数降低3 %一4 % ,焦比(冶炼1t 生铁所消耗的焦炭的质量)增加1 . 3 %一5% , M10 每降低0 . 1 % , 高炉生产能力提高0 . 3 %一1 . 3 % ,焦比降低0 . 2 % -0.6 % . 〔2 )硫分。炼焦时,煤中的硫分约60 %转入焦炭,硫是焦炭中的有害杂传,能使生铁变脆。为了脱除焦炭过高的硫分,需增加溶液石灰石和焦炭的用量,从而降低了高炉的利用系数,使生铁产量下降,焦炭的硫分每提高0 . 1 % ,石灰石和焦炭的用量将分别增加3 . 7 %和1 . 8 % ,高炉生产能力降低2 %一 2 . 5 %。冶金焦的硫分规定不大于0 . 8 %。

煤炭的工业分类标准指标

煤的工业分类 一、常用的煤质标准 为了满足国民经济和工业生产对煤炭的需求,国家规定了煤炭的质量指标。常用的衡量煤质指标如下。 ①水分(M) 煤本身含有水分,煤中水是非可燃成分,其含量的多少与煤的变质程度及外界条件有关。煤中的水分根据存在状态又分为内在水分(吸附或凝聚在煤内部毛细孔中的水分)和外在水分(在煤的开采、储运过程中洒水降尘和洗选过程中存留在煤表面的水分)。内在水分和外在水分的总和称为全水分。煤中的水分会降低煤的发热量并增加运输负担,国家规定的全水分为煤炭产品的质量指标之一。 ②灰分(A) 灰分是指煤完全燃烧后,残余的不可燃固体物质。灰分增加将使煤的发热量降低,导致运输中的浪费并造成炼铁过程中消耗增加、生产率下降。灰分过高的煤则可能成

为没有开采价值的劣质岩石。 ③挥发分(V) 挥发分是指在隔绝空气条件下,把煤加热到850-900℃,在高温下分解出来的液态(蒸汽)和气态物质。其成分主要是氮、氢、甲烷、二氧化硫、硫化氢及其他有机化合物。煤中挥发分含量随煤的变质程度增高而降低,如褐煤挥发分高达40%以上,而无烟煤则不到10%。挥发分是评价煤质的重要参数,它也是我国目前煤炭分类的主要指标之一。 ④胶质层厚度(Y) 胶质层厚度是指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将煤样加热到一定温度,煤中有机质就开始分解软化,形成粘稠状胶质体的厚度。胶质层厚度能反映煤的黏结性强弱,胶质层厚度越大,煤的黏结性越强;没有黏结性的煤,加热时不产生胶质体。 ⑤发热量(Q) 发热量是煤炭质量的最主要指标,发热量是单位质量的煤完全燃烧后所产生的全部热量,称为煤的发热量。其单位为每千克兆焦(MJ/kg)。它对评价煤的燃烧价值有

炼焦煤对质量要求

炼焦用煤对煤炭质量的要求 1、单种炼焦煤的结焦特性及其在配煤中的作用 (1)气煤:气煤在加热时能产生较多的胶质体。但这种胶质体的热稳定性差,容易分解。气煤由半焦转变为焦炭时,产生大量挥发物,因此收缩度大,形成焦炭纵裂纹多,块度小,机械强度较低。但在配煤中配入气煤,可以增加化工产品的回收率,降低煤的膨胀压力。(2)肥煤:肥煤在加热时能产生大量胶质体,热稳定性较好,所以成焦时熔融性良好;但是由于肥煤成焦时,其内部应力未及松弛,会产生较多的横裂纹。肥煤在配煤中的作用很重要,被认为是基础煤,因为它具有很强的粘结力,可以粘结一部分弱粘煤炼成强度较好的冶金焦炭。 (3)焦煤(通常称主焦煤):炼焦煤具有中等挥发分与中等胶质层,单独炼焦时形成热稳定性很好的胶质体,能炼制成块大,裂纹少,耐磨性好的焦炭。在工业不发达时常用它单独炼焦。但在现代室式焦炉中用焦煤单独炼焦时,由于收缩小,膨胀压力大,造成推焦困难,甚至损坏焦炉。在配煤中它可以起到提高焦炭强度的作用。 (4)瘦煤:瘦煤在加热时产生的胶质体量少,形成的焦炭块度大,裂纹少,但不耐磨。在配煤中配入瘦煤可以增加焦炭的块度。 2、焦炭在高炉炼铁中的作用 高炉炼铁使用的炉料包括铁矿石(天然矿石,烧结矿或球团矿),溶剂(石灰石或白云石),和焦炭,炉料从炉顶依次分批装入炉内。焦炭在高炉炼铁中的作用可以概括为: (1)提供热量:焦炭在焦炉风口前的回旋区内激烈燃烧,燃烧产生的热能是高炉冶炼过程中的主要热源。 (2)还原作用:焦炭在回旋区内燃烧生成的高温煤气,在上升过程中将热能传给炉料,使之与焦炭发生吸热反应,生成CO和H2,随后CO与铁矿石中的铁氧化物发生还原反应转化为金属铁。 (3)骨架作用:高炉冶炼过程都发生在煤气上升和炉料下降的相向运动和相互作用之中,整个料柱的透气性是高炉运行的关键。在料柱上部,焦炭起煤气流分配层的作用;在料柱中部,焦炭起骨架作用,支撑着已经熔融的铁矿石,使煤气正常上升;在料柱下部,高温下仍以固态块状存在的焦炭与已经成为液态的铁水和熔渣混在一起,成为煤气上升与铁水、炉渣下降的疏松骨架。 3、焦炭的部分概念及质量标准: 抗碎机械强度(M40):指焦炭在转鼓中转动一定时间后,大于40mm的重量所占式样总量的百分数。 抗耐磨械强度(M10)指焦炭在转鼓中转动一定时间后,小于10mm的重量所占式样总量的百分数。 4、焦炭质量对高炉炼铁的影响 (1)抗碎强度M40、抗磨强度M10的影响:M40每降1%,高炉利用系数降低3%-4%,焦比(冶炼1吨生铁所消耗的焦炭的重量)增加1。3%-5%;M10每降低0。1%,高炉生产能力提高0。3%-1。3%,焦比降低0。2%-0。6%。 (2)硫分:炼焦时,煤中的硫分约60%转入焦炭,硫是焦炭中的有害杂质,能使生铁变脆。为了脱除焦炭过高的硫分,需增加溶剂石灰石和焦炭的用量,从而降低了高炉的利用系数,使生铁产量下降。焦炭的硫分每提高0。1%,石灰石和焦炭的用量将分别增加3。7%和1。8%,高炉生产能力降低2%-2。5%。冶金焦的硫分规定不大于0。8%。

工业用煤的质量要求指南1

工业用煤的质量要求指南 煤炭既是燃料,也是工业原料,广泛地用于冶金、电力、化工、城市煤气、铁路、建材等国民经济各部门。不同的行业、不同的用煤设备对煤炭的质量均有不同的要求。掌握各种工业用煤对煤炭质量的要求,对于指导我国煤炭的合理利用及综合利用,实现煤炭产品的“对路供应”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一章炼焦用煤的质量要求 目前世界各国对炼焦用煤的质量要求都很高,我国每年炼焦精煤的产量是8000万吨左右,炼出的焦炭主要供炼铁、铸造和化工等部门使用。由于不同用途的焦炭质量要求是不同的,因此对于炼焦精煤的质量要求也就有所不同。如炼制冶金焦的精煤质量就应比炼制化工焦的精煤质量好。就炼焦用煤而言,结焦性和粘结性是最为重要的指标,即炼焦用煤首先要有较好的结焦性和粘结性。在我国新的煤炭分类GB5751-86中,1/2中粘煤、气煤、气肥煤、1/3焦煤、肥煤、焦煤、瘦煤、贫瘦煤均属炼焦煤范畴,都可作为炼焦(配)煤使用。 我国煤炭资源虽很丰富,但地区及煤种的分布却很不均衡,炼焦煤类还不到我国煤炭总储量的30%,且结焦性和粘结性均很好的肥煤和焦煤中又有很大一部分属于高灰、高硫、难选煤。因此,更加合理地利用我国现有的炼焦煤资源是极为必要的。今后随着炼焦技术的不断发展,炼焦煤的范畴也将会逐渐扩大。 (一)冶金焦用煤的质量要求 冶金焦是高炉炼铁必不可少的燃料和原料。在炼铁过程中,焦炭既作为冶炼过程提供热源,又作为主要的还原剂,同时也维护炉内料柱的透气性,使高炉能够正常运行,还需要有一定的块度和强度。随着高炉大型化和强化冶炼技术的发展,对焦炭强度的要求也日益提高。焦炭的强度可分为耐磨强度和抗碎强度。在焦炭受到摩擦力和冲击力作用的情况下,当焦炭外表面承受的摩擦力超过气孔壁强度时,产生表面薄层分离现象,形成碎屑和粉末,焦炭抵抗此种破坏的能力称为耐磨强度。当焦炭承受冲击力时,焦炭沿结构的裂纹或缺陷处碎成小块,焦炭抵抗此种破坏的能力称为抗碎强度。耐磨强度和抗碎强度是通过转鼓试验来确定的。在规定的条件下,焦炭在转鼓内破坏到一定程度后,用粒度小于或大于某定值的碎焦数量或碎焦数量占试样总量的百分率表示耐磨强度;而用粒度大于某定值的块焦数量或块焦数量占试样总量的百分率表示抗碎强度。 各国的转鼓试验在装置尺寸、鼓内构造、试样粒度和质量、转鼓的转速和转数有依筛孔与表示方法等方面都有所不同。目前,我国采用德国的米贡转鼓试验方法测定焦炭的强度。抗碎强度用M 40 表示,是指经过转鼓试验之后大于40mm的 块焦数量占试样总量的百分率。M 40 愈大,表明焦炭的抗碎强度愈高。耐磨强度用 M 10表示,是指转鼓试验之后小于10mm的碎焦数量占试样总量的百分率。M 10 愈小, 表明焦炭的耐磨强度越高。 焦炭强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煤的结焦性和粘结性,因此炼焦用煤要有较好的结焦性和粘结性。此外,对煤的其他指标也有相应的规定。

水泥厂用煤的质量要求

水泥厂用煤的质量要求 水泥行业需要用到煤质分析仪器,来检测煤炭发热量、灰分、挥发分等各种煤质指标,保证水泥质量。 水泥生产中的质量控制及标准,水泥生产质量管理主要有二个方面:一方面是控制主机设备—窑、磨在指标控制范围内的正常运转;另一方面是管理好各种库,原料、煤、生料、熟料、水泥各库内物料的数量与质量,掌握进库与出库,保证生产的正常运转。确定质量控制点和控制指标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一定要从本厂工艺流程和设备的具体情况出发,制定合理的、可行的方案,才能更好地指导生产。 水泥厂用煤的质量要求: 生产水泥一般采用风扫磨进行粉磨和烘干,对原煤水分等的要求有所放松,衡量煤炭质量主要指标是燃烧值的高低。以下是具体的生产指标: 1、煤的发热量(ZDHW-8微机全自动量热仪)。发热量高低直接影响到窑内温度的高低,进而影响到C3S的生成,为保证窑内温度在1450℃,要求煤炭应有较高的发热量。 2、煤的挥发分(KMF-2节能马弗炉)。当使用回转窑时,为保证煤粉的顺利着火和足够的燃烧强度,一般要求Vd=18~30%之间;当采用立窑生产水泥时,因挥发分的析出是在缺氧条件下进行的,因此为减少煤的热损失,需燃用低挥发分的煤,以Vd<10%为宜。 3、煤的灰分(XL型系列箱式高温炉)。灰分对水泥熟料锻烧的影响没有发热量和挥发分那么大,特别是立窑的锻烧过程,可把入窑前的生料还应视为一种高灰分的煤炭。这是因为水泥熟料与煤灰的化学成分基本相同,只是各种组分不一样。对回转窑,若灰分太高,一方面会降低煤的发热量,另一方面因煤粉燃烧后产生的煤灰飞落到熟料中会影响到熟料的质量。 4、供煤粒度d<6~13mm或选用d<13~25mm的混煤。 5、供煤水分MT,ar<10%(干燥箱)。 6、灰熔点ST>1250℃。

煤炭质量的基本指标

1、煤炭质量的基本指标 一、水分(M ) 煤的水分分为两种,一是内在水分(Minh ) ,是由植物变成煤时所含的水分;二是外水(Mf ) ,是在开采、运输等过程中附在煤表面和裂隙中的水分.全水分是煤的外在水分和内在不分总和。一般来讲,煤的变质程度越大,内在水分越低。褐煤、长焰煤内在水分普通较高,贫煤、无烟煤内在水分较低。 水分的存在对煤的利用极其不利,它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运输资源,而且当煤作为燃料时,煤中水分会成为蒸汽,在蒸发时消耗热量;另外,精煤的水分对炼焦也产生一定的影响。一般水分每增加2 % ,发热量降低100kcal/kg(大卡/千克);冶炼精煤中水分每增加1 % ,结焦时间延长5 一10min . 二、灰分(A ) 煤在彻底燃烧后所剩下的残渣称为灰分,灰分分外在灰分和内在灰分。外在灰分是来自顶板和夹研中的岩石碎块,它与采煤方法的合理与否有很大关系。外在灰分通过分选大部分能去掉。内在灰分是成煤的原始植物本身所含的无机物,内在灰分越高,煤的可选性越差。灰是有害物质.动力煤中灰分增加,发热量降低、排渣量增加,煤容易结渣;一般灰分每增加2% ?发热量降低10okcal / kg 左右。冶炼精煤中灰分增加,高炉利用系数降低,焦炭强度下降,石灰石用量增加;灰分每增加1 % ,焦炭强度下降2 % ,高炉生产能九下降3 % ,石灰石用量增加4 % . 三、挥发分(V ) 煤在高温和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时,所排出的气体和液体状态的产物称为挥发分。挥发分的主要成分为甲烷、氢及其他碳氢化合物等。它是鉴别煤炭类别和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来讲,随着煤炭变质程度的增加,煤炭挥发分降低。褐煤、气煤挥发分较高,瘦煤、无烟煤挥发分较低。 四、固定碳质最(FC ) 固定碳含量是指除去水分、灰分和挥发分的残留物,它是确定煤炭用途的重要指标。从100减去煤的水分、灰分和挥发分后的差值即煤的固定碳含量。根据使用的计算挥发分的基准,可以计算出干基、干燥无灰基等不同基准的固定碳含量。 五、发热量(Q ) 发热量是指单位质量的煤完全的燃烧时所产生的热量,主要分为高位发热量和低位发热量。煤的高位发热量减去水的汽化热即是低位发热量。发热量国际单位为百万焦耳/千克(MJ/kg ) ,常用单位大卡斤克,换算关系为:1MJ / kg =239 . 14kcal / kg ? 1J = 0.239gcal ? 1cal= 4 . l8J 。如发热量550kcaL/ g , 5500kcal / kg=550÷239 . 14 = 23MJ/kg .为便于比较,我们在衡量煤炭时消耗时,要把实际使用的不同发热量的煤炭换算成标准煤,标准煤的发热量为29 . 27MJ/kg ( 700okcal / kg )。国内贸易常用发热量标准为收到基低位发热量(Qnet,ar) ,它反映煤炭的应用效果,但外界因素影响较大,如水分等,因此Qnet,ar 不能反映煤的真实品质。国际贸易通用发热量标准为空气干燥基高位发热量(Qnet,ar) ,它能较为准确的反映煤的真实品质,不受水分等外界因素影响。在同等水分、灰分等情况下,空气干燥基高位发热量比收到基低位发热量高1.25MJ/g ( 300kcal / kg)左右. 六、胶质层最大厚度(Y ) 烟煤在加热到一定温度后,所形成的胶质层最大厚度是烟煤胶质层指数测定中利用探针测出的胶质体上、F 层面差的最大值。它是煤炭分类的重要标准之一。动力煤胶质层厚度大,容易结焦;冶炼精煤对胶质层厚度有明确要求. 七、粘结指数(G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