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药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 产品进出口量已占全球进出口总量1/8
- 格式:pdf
- 大小:413.86 KB
- 文档页数:2
我国农药的使用现状及发展趋势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农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农药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支撑,其使用量也不断增加。
我国农药的使用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农药使用量较大。
我国是世界上农药使用量最大的国家之一,农药的总使用量长期保持在世界农药使用总量的1/4左右。
根据农药使用统计数据,我国每年农作物平均使用量达到10万吨以上,其中农化品平均每亩农田使用量大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
其次,农药使用结构偏向高毒、高效农药。
由于高毒、高效农药具有显著的杀虫效果,农民普遍偏好使用这类农药。
然而,过度使用高毒、高效农药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农残超标、土壤和水体污染等。
另外,农药滥用现象比较严重。
一些农民为了追求高产高效,会超标施用农药,导致农产品农残超标的问题。
此外,农药应用方法不正确也是滥用的原因之一、农民对农药的正确使用和安全生产意识还比较欠缺,这也是导致农药滥用的一个重要因素。
农药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农药绿色化趋势明显。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农产品安全问题的日益关注,绿色农药的研发和应用逐渐得到重视。
绿色农药主要是指对人体和环境无毒害、低残留、高效的农药产品。
未来,绿色农药将成为主流化的趋势。
其次,农药的创新力度加大。
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和需求的不断变化,农药的创新也显得尤为重要。
研发更安全、低毒的农药,利用生物技术研发生物农药,开发新型农药剂型等将是未来农药发展的方向。
另外,农药科学化使用得到重视。
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农药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因此,加强对农药的使用方法、使用剂量和使用时机等方面的研究,推行农作物综合治理技术,提高农药使用效果,减少农药使用量,是今后农药使用的重要发展方向。
总之,随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和人们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农药的使用现状和发展趋势也在不断变化。
未来,农药的绿色化、创新化和科学化使用将是我国农药发展的主要方向。
2021年中国农药产量、产品登记及发展趋势分析一、农药原药产量农药是指农业上用于防治病虫害及调节植物生长的化学药剂。
广泛用于农林牧业生产、环境和家庭卫生除害防疫、工业品防霉与防蛀等。
2021年中国化学农药原药产量为249.8万吨,同比增长16.3%。
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2021年中国化学农药原药产量最多地区为江苏54.92万吨。
二、农药进出口情况中国农药工业发展十分迅速,多年以来,中国农药产量一直位居世界第一位。
2021上半年中国农药进口金额为8.2亿美元;出口金额为97.4亿美元。
中国农药品种很多,按用途主要可分为杀虫剂、杀螨剂、杀鼠剂、杀线虫剂、杀软体动物剂、杀菌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
2021上半年中国除草剂进口数量1.14万吨;杀虫剂进口数量为1.03万吨;杀菌剂进口数量为1.38万吨。
我国农药出口数量多于进口数量,其中2021年中国除草剂出口数量为46.69万吨;中国杀虫剂出口数量为15.99万吨;杀菌剂出口数量为67万吨。
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1上半年中国除草剂进口金额为1.36亿美元;杀虫剂进口金额为4.37亿美元;杀菌剂进口金额为2.47亿美元。
据中国海关数据,2021上半年中国除草剂出口金额为36.84亿美元;杀虫剂出口金额为17.44亿美元;杀菌剂出口金额为41.88亿美元。
三、农药登记产品2021年中国审批农药产品44719个,其中2021年新审批的农药产品(登记证以PD2021、EX2021、WP2021开头)2831个,其中常规农药PD登记2469个,卫生用药WP登记243个,仅境外使用农药EX登记119个。
2021年中国各类农药登记产品中,除草剂产品987个,获批最多;其次是杀虫剂产品684,杀菌剂563个,卫生杀虫剂243个,植物生长调节剂220个,不同种类农药产品的登记数量。
27/771市场纵览 今年来,在举国上下“双创”高潮迭起的新常态下,我国农药行业加快科技创新的步伐,产学研结合不断传出捷报,创制农药品种不断获得登记,实在可喜可贺。
互联网条件下,科技创新的泛化特征愈加明显,只有牢牢抓住机遇,推动科技与“双创”紧密结合,不仅有利于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还能促进行业的结构调整,引领行业做大做强。
创新是中国农药行业的出路,也是中国农药的发展必经之路。
尽管我国已经是世界农药制造大国,但我国农药行业的发展模式依然没有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模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种少、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部分产品才能过剩等矛盾依然存在,成为制约我国农药工业发展的瓶颈。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下,绿色制造已成为“中国制造”的发展方向,而农药创制是引导中国农药未来的潮流。
那么,如何在当下水平参差不齐的农药制造业内部推进农药创制与绿色发展相融合?这就要求传统制造业与新兴产业结合,通过绿色化改造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走绿色化、智能化道路;全面推进绿色科技创新,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在原料选择、生产工艺、绿色消费、循环利用等环节进行整体设计;在技术路线上,坚持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的创新之路。
实践证明,农药企业科技人才缺乏、创制能力薄弱等已经不是大问题,关键在于思维创新、观念创新,产学研紧密结合,无疑是引导中国农药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的一条捷径。
中国作为农药生产大国,虽然产量和出口量占据世界农药市场的我国创制农药登记提速(口/汪建沃)主导地位,但绝大部分是仿制品种,创制农药的品种和数量有限,成为制约中国农药发展的第一大瓶颈。
近几年,随着中国加入WTO 世贸组织等新形势变化,中国的农药行业正在面临转型升级。
依靠科技,加快农药产品结构的调整成为我国农药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
今年来,自主创制农药登记明显提速,截止8月底,已有苯醚菌酯、氟醚菌酰胺、环氧虫啶、氟唑活化酯等4种原药和5个相关制剂获得登记。
2018年3月6日,“第十二届中国农药工业发展国际论坛”在上海卓美亚喜马拉雅酒店隆重召开。
本届论坛作为第十九届中国国际农用化学品及植保展览会的首场活动,论坛以“新时代、新征程、新未来”为主题,汇聚全球专家智慧,打造农化信息盛宴。
本届论坛宾朋满座,大咖云集,会议邀请到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农业部农药检定所的主管领导,国内外优秀的行业专家、企业及专业咨询管理公司的代表,紧扣行业热点,围绕中国化工及农药行业运行情况,供给侧改革进展、新农药管理政策下中国农药产业发展、农药登记管理,中国农药进出口情况分析,全球农化行业兼并重组后对行业发展的影响及对中国农化企业的建议,农药中环保溶剂的发展和应用,新环保政策对中国农化企业的影响,如何利用大数据拓展“一带一路”农化市场,精准农业、人工智能在农业中的应用,独联体国家农业情况和农化市场机遇,新安集团国际化进展和经验分享,展开详细的分析。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俊贵先生以“中国化工和农药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和建议”为主题进行分析和解读。
赵会长在报告中对2017年中国化工和农药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做了全面的分析。
2017年中国化工行业主营收入13.78万亿元,同比增长15.7%,利润总额8,462亿元,同比增长51.9%;进出口总额5,834亿美元,同比增长22.1%。
在连续两年下降的情况下,石化行业经过近三年的调整和震荡,已经走出低谷,行业经济正稳步迈向高质量发迈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共创新未来——第十二届中国农药工业发展国际论坛隆重召开展阶段,行业增速进入中高速增长新阶段。
2017年,石油和化工行业利润总额在连续三年下降之后,再现增长势头,重上8,000亿元关口,超过8,400亿元,增速逾51%,大幅高于全国规模工业21.0%的平均增幅,利润总额和增幅几乎追平历史最高水平。
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农药稳中向好,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080.1亿元,同比增长11.8%,利润总额达到259.6亿元,同比增长25.0%。
国际经济学中国农产品进出口状况调查报告学院:专业:班级:姓名:指导教师: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农业不断扩大与世界贸易体系的结合,在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力一面成绩显著2012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为1757.7亿美元,同比增12.9%从产品结构看,产品特征鲜明,进口量依旧比较大的农产品是大豆、食用油、棉花等加原料型农产品,出口稳步增长的农产品是水海产品、园艺产品等劳动密集型农产品2012年,大豆进口5838.5万吨,同比增10.9%,再创历史新高,相比2004年增长189%;棉花进口541.3万吨,同比增51.8%,进口额120亿美元,同比增24%;食用油籽进口6228.0万吨,同比增13.6%,进口额377.5亿美元,同比增19.9%;食用植物油进口960万吨,同比增23.1%,进口额108亿美元,同比增19.9% 2013年前五个月出口以水海产品、蔬菜、水果为主前五个月,我国出口水海产品153万吨,增加5.4%,价值77.3亿美元,增长11.6%;蔬菜285万吨,与去年同期持平,价值34.6亿美元,增长15.4% ;鲜、干水果及坚果110万吨,减少7%,价值13.1亿美元,增长10.4%;粮食110万吨,减少13.3%,价值10.2亿美元,下降0.7%上述四者出口值合计占我国农产品出口总值的51.3%。
长期以来,农产品出口以其特有的优势,在带动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解决“三农”问题意义重大。
一是增加农民收入。
近年来世界农产品贸易持续较快增长,农产品出口效益普遍好于国内销售,在一些主产区,出口农产品已经成为当地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二是带动农村就业。
农产品出口带动了农业、制造业、其他服务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三是优化产业结构,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为适应国际市场的“高标准,严要求”,我国出口农产品在基地建设、品种、品质、包装、储运等方面标准不断优化,在农业对外开放过程中,也引进了大量的国外品种、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各地发展外向型农业,极大地推进了现代农业发展,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区域辐射和产业带动作用的现代农业企业,“公司+基地”、“公司+农业合作组织”等产业化经营模式正逐步普及,并逐步建立起科学、有效的质量监控体系,出口企业质量安全意识明显提高。
中国农药现状及发展方向
一、中国农药现状
目前,世界有300多种农药产品,而中国的农药市场占全球农药市场的20%以上,其中农药产品的种类有1000多种,而其中被农民使用的农药种类大概有150种左右。
根据中国农药行业协会2023年关于中国农药行业的报告显示,2023年农药行业总产值5230亿元,比2023年四倍多,其中流通产值3400亿元,销售额2090亿元。
2023年中国农药行业仍然保持强劲的增长态势,全国农药产品销售额较2023年增长41.2%;全国农药生产企业依法注册了1600余家,增加168家,比2023年增长11.9%。
2023年,我国农药总产量约为150亿公斤,全国农药施用量超过290亿公斤,同比去年提高约14%。
此外,中国目前农药使用量在全球排第一,农药施用费用也大大超过全球平均水平,成为农药行业逐渐超负荷的热点。
二、中国农药发展方向
1、注重新农药研发
中国农药行业短期内发展的最大目标是加快新农药研发步伐,以保障国家农作物抗病虫害能力的增强和社会农药消耗的环保化。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日发布了《新农药发展实施意见》,主要是建立和完善促进新农药研发的体制机制,以支持新农药研发和应用,为农药研发方获得合理收益奠定基础。
2、推动农药科学施。
中国农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
农药作为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支撑之一,在保障农产品供应和提高产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中国农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一、农药的现状1.农药市场庞大: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农药消费国和生产国,农药市场规模庞大。
中国农药生产企业众多,产品种类繁多。
农药市场竞争激烈,每年销售额达数千亿元人民币。
2.主要农药品类:中国主要农药品类包括杀虫剂、除草剂、杀菌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
其中,杀虫剂是最主要的品类,市场需求量巨大。
3.技术水平和质量:中国农药生产技术水平和质量稳步提高。
一些企业拥有自主创新技术,研发出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特点的新型农药。
同时,中国也在加强农药质量监管,提升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4.环境和健康问题:农药的使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一定影响。
长期大量施用农药可能导致农产品残留问题,影响食品安全。
此外,农药残留还可能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危害生态环境。
二、农药的发展趋势1.绿色农药的发展:由于环境和健康问题的关注,绿色农药的需求将越来越大。
绿色农药是指对目标生物有高效杀灭作用,对非靶标生物的毒性较低,同时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影响较小的农药。
未来,绿色农药将成为农药市场的发展重点。
2.生物农药的应用:生物农药是指利用微生物、植物和动物提取物等天然物质进行防治的农药。
由于生物农药在植物保护和害虫控制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未来生物农药的应用将不断扩大。
3.农药精准施用技术:农药精准施用技术是指根据农作物生长发育情况、病虫害分布情况和环境条件等因素,科学地确定农药喷施时间、剂量和方法等,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农药利用效果,减少浪费和环境污染。
4.农药安全监管:农药安全监管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政府将加强农药质量监管,加大对农药生产和销售环节的监督力度,严禁使用假冒伪劣农药,加强对农药的质量把关和产品追溯。
5.国际合作与竞争: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国际间农药贸易和合作不断增加。
中国农药产量及进出口分析
一、定义
农药,是指农业上用于防治病虫害及调节植物生长的化学药剂。
广泛用于农林牧业生产、环境和家庭卫生除害防疫、工业品防霉与防蛀等。
二、农药产量分析
中国化学农药原药产量连续4年下降。
2020年中国化学农药原药产量214.8万吨,同比下降4.7%。
原药供应面受年内疫情、洪水等不抗力影响下降。
其中,2020年中国化学农药原药产量占比最高地区为华东,占总产量的58.1%;其次是华中化学农药原药产量占比为16.8%;再次是西南化学农药原药产量占比为13%。
三.农药进出口情况
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农药进出口数量均有所增加,农药进口数量为11万吨,同比增长22.6%;中国农药出口数量为251.42万吨,同比增长71.2%。
我国作为农药大国,2020年我国农药出口金额达762437万美元,同比增长56.9%,再创历史新高;农药进口金额为91055万美元,同比增长19.6%。
其中,2020年农药出口细分中,杀菌剂出口数量为11.6万吨,出口金额为64239.1万美元;除草剂出口数量为123.6万吨,出口金额为306903.9万美元;杀虫剂出口数量为36.5万吨,出口金额为152455.3万美元。
2020年中国农药进口细分中,杀虫剂进口数量为1.4万吨,进口金额为0.7亿美元;杀菌剂进口数量为1.2万吨,进口金额为2.1亿美元;除草剂进口数量为2.6万吨,进口金额为2.7亿美元。